侯君集,是陕西三水人,长得人高马大,特别有本事。年轻的时候就在秦王李世民的幕府里做事,跟着打仗立了不少功劳,一路升迁,当上了左虞候、车骑将军,还被封为全椒县子。在铲除隐太子李建成的时候,他更是出了大力。秦王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就提拔他当了左卫将军,又晋封他为潞国公,给他封地一千户人家。贞观四年,他又升任兵部尚书,没多久又兼任吏部尚书,参与朝政大事。

李靖带兵去打吐谷浑,让侯君集当积石道的行军总管。军队到了鄯州,大家在商量下一步该怎么走。侯君集说:“咱们大军都到了这里,敌人却没逃到险要的地方去,这是上天在帮我们啊!如果我们用精锐部队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他们肯定没想到我们会来,那肯定能大获全胜。如果他们逃到深山老林里,想打赢就太难了。”李靖觉得他的主意好,就挑选了精兵强将,轻装简行深入敌境,在库山追上了吐谷浑的军队,跟他们打了一场大仗,把他们打败了。之后又一路打到青海的大非川,彻底平定了吐谷浑。

后来皇帝要给那些有功劳的臣子世袭爵位,授予侯君集陈州刺史的职位,并且要给他改封为陈国公。但是朝中大臣们都觉得不合适,纷纷劝谏,最后还是让他继续担任吏部尚书。侯君集本来就是从军队里一步步升上来的,没什么文化,不太爱学习。后来官儿做大了,就更加得意忘形,开始喜欢上了读书。等他掌管吏部选拔官员的时候,他认真考核,选拔人才非常公正,当时的人都对他赞赏有加。

吐蕃那帮人围困了松州,朝廷就派李君集当大总管去打他们。 高昌也造反了,朝廷又让他去当大总管讨伐高昌。 高昌王曲文泰当时就冷笑一声说:“唐朝离咱们七千里地,中间两千里全是戈壁滩,没水没草,冬天寒风刺骨,夏天热风能把人烤熟,商队能走到那儿的不到十分之一,他们怎么可能拉来大军? 只要我能挡住他们十天半个月,他们粮草一断肯定就溃败了,到时候我再把他们抓起来!”

李君集带着军队到了碛口,这时曲文泰却死了,他儿子曲智盛接了他的位子。 李君集的军队到了柳谷,斥候来报说高昌正在给死了的国王办丧事,手下将领都建议趁机偷袭。李君集说:“不行,皇上是因为高昌太嚣张跋扈才派我来执行天罚的,现在趁人家办丧事去偷袭,这算怎么回事儿?” 于是,李君集下令军队进攻。 高昌的叛军死守城池,李君集派人劝降,他们就是不投降。 于是李君集就让人砍伐树木,堵塞护城河,用撞车撞毁城墙,石头像雨点一样飞过去,高昌的守军根本抵挡不住,最后高昌城被攻破了,抓了七千男女俘虏,李君集接着包围了高昌的都城。 话说当初,曲文泰跟西突厥的欲谷设结盟,说是有危险就互相帮助。 现在高昌被围,欲谷设也害怕了,赶紧逃跑了,曲智盛失去了外援,只好投降了。 高昌平定了,李君集刻了块碑记下功劳,然后就回朝了。

一开始啊,君集带兵打仗,那些抓到的无辜百姓的事儿,他压根儿就没上报。而且他还私下里拿走不少珍宝和妇女,手下的将士也跟着乱抢,他根本管不住。等他回到京城,有关部门就弹劾他,皇帝下令让他去大理寺接受调查。

中书侍郎岑文本赶紧劝皇上说:“高昌那边的罪过,大家觉得地方太远了,想就算了吧。可是皇上您英明神武,制定了取胜的策略,君集也确实立了功,打赢了仗。现在咱们正表彰那些辛苦的将领和士兵,大家都得了重赏,这才几天啊,又来追究属下的责任,天下人知道了,会觉得皇上您只记过不记功,以后谁还敢卖力干活?再说,古代打仗,打胜仗了有重赏,打败仗了就受惩罚。就算是有功劳,贪财好色,也照样能得到爵位和封地;要是没功劳,就算再清廉,也得杀头。所以说:‘记下别人的功劳,忘记别人的错误,这是做君主的应该做的。’以前李广利贪污,不爱护士兵,陈汤偷了从康居抢来的财物,这两个皇帝都赦免了他们的罪,还封侯赐金呢。将领嘛,清廉谨慎的少,贪污受贿的多。军队的规矩是:‘利用他们的智慧,利用他们的勇敢,利用他们的贪婪,利用他们的愚笨。’所以聪明人喜欢立功,勇敢的人喜欢实现自己的抱负,贪婪的人喜欢追求利益,愚笨的人不计生死。所以以前圣明的君主用人,总是利用他们的长处,摒弃他们的短处。皇上您应该原谅君集,让他回到朝中,这样才能鼓励那些有功之臣啊。”

皇帝听了岑文本的话,恍然大悟,于是就放过了君集,不再追究他的责任了。

李君集觉得自己立了大功,却因为其他罪名被关了起来,心里憋屈得很,很不服气。碰巧张亮被任命为洛州都督,李君集就阴阳怪气地问他:“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把我排挤了?”张亮说:“你都把我排挤了,还能怪谁呢?”李君集说:“我平定了一个国家回来,却惹得皇上生气,怎么还能排挤你呢?”说着,他撸起袖子,激动地说:“我心里堵得慌,活不下去啦!干脆造反吧?咱们一起造反!”张亮暗中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帝。

皇帝说:“你和李君集都是有功之臣,现在你们私下里密谋,却没有确凿的证据,这该怎么办呢?”皇帝没公开这件事,还是像以前一样对待李君集。太子李承乾犯了好几次错,皇帝考虑废掉他,他知道李君集心怀不满,就让李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做了千牛卫,私下里把李君集叫来,问他有什么打算。李君集举起手说:“这只手,随时都可以为殿下效劳!”他还让贺兰楚石转告太子:“魏王(李泰)很受宠,如果皇上召见您,千万别轻易进宫。”太子听了他的话。但是李君集一直担心自己的阴谋泄露,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有时半夜里还惊叫起来,他老婆很奇怪,说:“你可是国家的重臣,怎么搞成这样?要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赶紧自首,还能保住性命!”李君集不听。

后来,李承乾的事情败露了,李君集也被抓进监狱。贺兰楚石告发了李君集,皇帝亲自审问他,说:“我不愿意让那些小官吏来羞辱你。”李君集词穷理屈,答不上来。皇帝对群臣说:“李君集对国家是有功劳的,我不忍心杀了他,想饶他一命,各位大臣们同意吗?”大臣们都说:“李君集罪大恶极,罪不容诛,请依法处置!”皇帝叹了口气说:“我和你诀别了,以后,我只能看着你的画像了!”说着,皇帝哭了起来,然后下令杀了李君集,抄了他的家。李君集临刑的时候脸色不变,对监斩官说:“我哪里是想造反的人?只不过是走到这一步罢了。但我曾经带兵打仗,攻破了两个国家,如果能跟皇上说清楚,希望能保住一个儿子,让他为我守住祭祀。”皇帝听说后,赦免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把他们流放到岭南。

一开始,皇帝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后来李靖向皇帝汇报说:“侯君集可能要造反,兵法的精妙之处,不能告诉他。” 皇帝想把侯君集交给李靖处理,李靖说:“现在中原太平无事,我教他的那些兵法,足以对付边疆少数民族,如果把我的全部兵法都教给他,那他肯定想造反。我担任右仆射,侯君集担任兵部尚书,我们一起回朝的时候,侯君集的马在我家门口走了好几步才反应过来,我当时就对别人说:‘侯君集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啊?’结果还真像我说的那样。”

张亮是郑州荥阳人。他出身贫寒,但却志向远大,想法古怪,表面上看起来很老实厚道,实际上内心却不是那么回事儿。隋朝大业末年,李密在荥阳、汴州一带攻城略地,张亮就跟着他混,李密也没怎么重视他。当时军队里有人密谋叛逃,张亮总是及时向李密报告,李密很欣赏他的忠诚,就把他提拔为骠骑将军,让他跟着李勣。李勣从黎阳回来后,张亮没少帮他,后来张亮被提升为郑州刺史。后来王世充攻打郑州,张亮带着孤军,不敢抵抗,就逃到共城山去了。没过多久,他被任命为定州别驾。李勣讨伐刘黑闼的时候,让张亮守相州,当时敌军势力很强大,张亮竟然丢下城池逃跑了。

房玄龄觉得张亮沉稳果断,有谋略,就向秦王推荐了他,让他当了车骑将军。太子要造反的时候,让张亮统领一千人在洛阳,暗中联系山东的豪杰,以防万一。齐王告发张亮造反,高祖皇帝派人审问他,但他始终不说一句话,最后被释放了。王世充当了皇帝以后,张亮被任命为右卫将军,封为长平郡公。后来他官职不断升迁,做到御史大夫,又晋封为鄅国公,食邑益州五百户。他还担任过豳州、夏州、汭州、鄜州等地的都督,以及相州长史,后来又迁到郧国。之后被召回朝廷,担任工部尚书。张亮为人处事很谨慎,善于发现隐情,办事雷厉风行,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他压制强势一方,体恤弱势一方,到哪里都有政绩。后来他被任命为太子詹事,之后又外放担任洛州都督。侯君集被杀后,张亮以刑部尚书的身份参与朝政。

话说有个茂州的小孩儿张仲文,竟然自称是天子!朝廷官员都觉得这小子胡说八道,说他图谋不轨,该杀头。当时主管刑部的韦挺上奏说:“这孩子就是瞎说几句,不用杀他。”皇上当时就火了,说:“你在下面耀武扬威,却把祸害都推到朕身上来了!”韦挺吓得赶紧跑了。魏征当时就为韦挺说话,皇上问他:“你想出名,想表现你的刚正不阿吗?”魏征没说什么,皇上这才想明白,说:“为了满足你的请求,我就委屈一下自己吧。” 结果,那孩子张仲文免了一死。

后来皇上要打高丽,魏征多次劝谏,皇上没听。魏征没办法,就主动请缨出征,皇上任命他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魏征带兵从东莱渡海,偷袭打败了沙卑城,一直打到建安。结果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敌人就杀过来了,魏征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办,就坐在胡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一句话也不说。大家觉得他这架势好威风,居然就安然无恙了。这时,副将张金树在军中擂鼓,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打败了敌人。等跟着皇上回朝,到了并州,魏征却惹上麻烦了。

一开始,魏征抛弃了原来的妻子,娶了李氏。这李氏是个妒妇,还跟个唱戏的私通,还把那唱戏的养成了儿子,取名叫慎几。魏征的儿子魏顗多次劝他,魏征都不听。李氏还喜欢搞那些旁门左道,跟巫师神棍来往,还干预朝政。魏征当了相州刺史,他收养的儿子公孙节,拿了个什么预言说“弓长之主当别都”,魏征自己姓魏,觉得“弓长”就是指自己,暗地里就有了反叛的念头。有个算命先生程公颖,跟魏征关系很好,暗地里跟他说:“您以前说皇上是真命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程公颖心里明白,就说魏征卧若龙,将要大富大贵。魏征说:“国家快要乱了,我就像龙要腾飞了,慎几将来也会大富大贵。”公孙常是公孙节的哥哥,魏征还跟他说:“我有个小妾,算命的说她将来会成为诸王的妃子。”公孙常说:“我侄子公孙大品说,有神明告诉他,你的名字在预言书上。”魏征听了很高兴。

结果,陕西人常德揭发了魏征的阴谋,还说魏征养了五百个假儿子。皇上派马周去调查,魏征就狡辩说:“那些人怕死,冤枉我的。”还说自己是皇上身边的老人,立过大功。皇上说:“你养五百个儿子干嘛?不就是想造反吗?”于是让百官议论,大家都说魏征该杀。皇上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去监狱里对魏征说:“法律是天下太平的保证,是大家共同遵守的。你自己不修身养性,落到这个地步,你还有什么话说?”最后,魏征被斩首示众,抄了他的家。

薛万均,老家是敦煌,后来搬到京兆咸阳去了。他爸爸薛世雄,在隋朝大业年间末期做过涿郡太守。薛万均和弟弟薛万彻曾经在幽州待过一段时间,因为武艺高强,被罗艺看重,很器重他们兄弟俩。后来他们跟着罗艺投降了唐高祖,高祖封薛万均为上柱国、永安郡公。

窦建德带着十万大军来攻打范阳,罗艺迎战。薛万均说:“咱们人少敌众,应该用计策取胜。”他就让罗艺用少量的兵力在水边设伏,引诱敌人,而他自己则带着一百精锐骑兵埋伏在城左边。窦建德的军队过河,薛万均抓住他们一半渡过河的机会发起攻击,大败了窦建德的军队。第二年,窦建德又带了二十万骑兵来攻打,敌军已经爬上城墙了,薛万均和薛万彻带着一百个死士从地道里杀出来,从背后袭击敌人,敌军大惊失色,溃不成军。后来秦王李世民平定了刘黑闼,任命薛万均为右二护军,北门长上。

柴绍去讨伐梁师都的时候,让薛万均当副将,薛万彻也跟着去了。离朔方还有几十里路,突厥军队突然杀到,唐军后退,薛万均兄弟俩冲上去迎战,斩杀了突厥的骁将,唐军士气大振,乘胜追击,俘虏和杀死的敌人堆积如山。突厥军队逃跑了,唐军就包围了梁师都。其他将领觉得城池坚固,一时半会儿攻不下来,薛万均说:“城里的人已经士气低落,连鼓声都弱了,这是要崩溃的征兆啊!”果然,没多久梁师都就被杀了,城池也投降了。薛万均被任命为左屯卫将军。

没过多久,薛万均被任命为沃沮道行军副总管,跟着李靖去讨伐吐谷浑。军队到了青海,薛万均和薛万彻各带一百骑兵走在前面探路,结果遇到了敌人。薛万均一个人骑马冲进敌阵,没有一个人敢挡他。他回来后对其他将领说:“敌人好对付!”他又冲上去攻击,斩杀了数千敌军,勇猛盖过全军。追击敌人到了积石山,大风把旗帜都吹断了,薛万均说:“敌人要来了!”于是下令军队列阵。果然,敌人很快就来了,薛万均冲上去斩杀了敌将,敌军溃败,唐军一直追到图伦碛才返回,在青海与李靖会合。朝廷下诏书表彰薛万均的功劳,把他升为本卫大将军。后来他又作为副将跟着侯君集去攻打高昌,高昌的守将曲智盛坚守不出,薛万均率领军队进攻,曲智盛害怕了,就投降了。薛万均被封为潞国公。

话说,有人告发万均跟高昌的女子私通,唐太宗想严厉处置这件事。魏徵就劝谏说:“您对待臣子应该以礼相待,如果告发属实,罪责也会轻一些;如果属实,那您就丢脸了。”太宗听了魏徵的话,就下令不再追究此事。

后来,唐太宗去芙蓉园游玩,清宫(宫中侍卫)因为失职被关进了监狱,忧愤而死。唐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和悲伤,亲自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并且下令将他陪葬昭陵。

有一次,唐太宗赏赐群臣皮衣,结果他一时口误,把万彻叫成了万均,他伤感地说:“万均可是朕的老臣啊,朕竟然一时叫错了他的名字,难道死人还能知道这些吗?希望这赏赐能让他在天之灵感受到吧!”说完,就下令把赏赐的皮衣烧掉。在场的人都感慨万千。万均的弟弟还有万彻、万淑、万备。

万彻和万均投靠了高祖李渊,被封为车骑将军、武安县公,后来侍奉太子李建成。太子被杀后,万彻率领宫中军队在武门与秦王李世民的军队作战,当时情况危急,士兵们都吓坏了。万彻就亮出了太子的头颅,这才带领几十个骑兵逃到了南山。秦王李世民多次派人劝他出来,他才出来谢罪。李世民看在他忠于太子,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后来,万彻跟随李靖征讨突厥颉利可汗,因为战功被授予统军之职,晋升为郡公。他历任右卫将军、蒲州刺史。在李勣攻打薛延陀的时候,万彻与敌人作战于碛南,他率领数百骑兵作为先锋,绕到敌军后面进行攻击。敌人一看,顿时溃败,斩首三千,缴获战马一万五千匹,万彻的一个儿子也被封为县侯。之后,万彻被任命为左卫将军,娶了丹杨公主,被加封为驸马都尉。他又升迁为代州都督、右武卫大将军。

唐太宗曾经说过:“当今的名将,只有李勣、江夏王道宗、万彻三人而已。李勣和道宗虽然不能取得大的胜利,但也从未有过大的失败;而万彻,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贞观二十二年,万彻被任命为青丘道行军总管,率领三万大军征讨高丽,到达鸭渌水,他用奇兵袭击了大行城,与高丽的一万多步骑兵作战,斩杀了高丽将领所夫孙。高丽军队都非常害怕,于是退守汋城。后来,三万高丽援军前来增援,被万彻击溃,并攻克了汋城。

万彻在军中,性格刚烈,难以服人,有些将士上书告状,但皇帝因为欣赏他的功劳,只是稍微劝诫一下,就烧掉了奏章。副将裴行方也说过万彻怨气很重。李勣说:“万彻官居大将军,又是皇亲国戚,却心怀不满,罪该处死!”于是唐太宗下令免去万彻的官职,把他流放到边疆。后来遇到大赦,万彻才得以返回。高宗永徽二年,万彻被任命为宁州刺史。他回到京城后,与房遗爱关系密切,曾经说过:“我虽然腿脚有病,被安排在京城,那些人也不敢轻举妄动。”房遗爱说:“如果国家发生变故,我们应该一起辅佐荆王。”他们的阴谋败露,被抓进监狱,最后被处死。

万彻临刑前说:“我万彻是条好汉,应该为国家效力而死,怎么能因为房遗爱而被杀!”他脱下衣服,看着监刑官说:“快杀了我!”第一刀没砍死他,他大骂:“怎么这么没力气!”砍了三刀才断气。

万淑凭借军功立下赫赫战功,先后担任右领军将军、梁郡公、畅武道行军总管。

万备为人非常孝顺,母亲去世后,他守在母亲墓前尽孝,太宗皇帝特地颁布诏书表彰他家。后来,他作为尚辇奉御随军征讨高丽。当时李勣包围白岩,敌军派出一万多兵来救援,契苾何力将军率领八百骑兵奋勇作战,身中数枪,负伤严重,被敌人围困。万备只身一人前去救援,最终帮助何力将军脱险。他后来官至左卫将军。

武德年间和贞观年间,还有盛彦师、卢祖尚、刘世让、刘兰、李君羡等人,都因为战功显赫而名扬一时,但最终都没能善终,他们的事迹记载在史书的左侧。

盛彦师是宋州虞城人,年轻时就以侠义闻名。隋朝大业末年,他担任澄城县令。高祖起兵到达汾阴时,盛彦师率领宾客前去拜见,被授予行军总管的职位,参与平定京师,之后和史万宝一起镇守宜阳。后来李密叛乱,计划从山南突围,史万宝很害怕,对盛彦师说:“李密是骁勇的贼寇,有王伯当辅佐他,又带着那些想东归的人,如果不是万全之策,根本对付不了他,恐怕难以抵挡啊!”盛彦师笑着说:“请给我几千兵,我就能斩下他的脑袋。”史万宝问他计策,盛彦师回答说:“用兵之道诡秘多变,很难预先说明。”他立刻率领军队渡过洛水,进入熊耳山,命令士兵列队埋伏,在溪谷间藏好短兵,并下令说:“等敌人过半再进攻。”部下都笑着说:“敌人要攻打洛州,为什么要在这里设伏?”盛彦师说:“李密声称要攻打洛州,其实是想逃往襄城投奔张善相,我占据了要隘,一定能抓住他。”李密果然来了,盛彦师从侧面猛烈攻击,李密前后不能互相救援,结果李密和王伯当都被斩杀。盛彦师因功被封为葛国公,授予武卫将军的职位,镇守熊州。

讨伐王世充时,盛彦师和史万宝在伊阙设防,切断了山南的道路。王世充被平定后,盛彦师被任命为宋州总管。当初,盛彦师进入关中时,王世充任命陈宝遇为宋州刺史,对盛彦师的家属非常无礼。等到王世充被平定后,盛彦师借机杀了陈宝遇,又杀了他平生憎恨的几十户人家,州里的人民都吓得不轻,都战战兢兢的。

徐圆朗造反了,朝廷任命他做安抚大使,结果打仗输了,被敌人抓住了。圆朗对徐彦师很好,让他写信招降他弟弟,让他带着虞城一起叛变。彦师写信说:“我奉命出使,没做好,被敌人抓了,我发誓要死后报效国家。您应该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为我担心。”圆朗笑着说:“将军,真是个壮士啊!”就把彦师放了。到了武德六年,圆朗被平定了,彦师也回来了。高祖皇帝因为徐彦师之前的事情,把他杀了。

卢祖尚,字季良,是光州乐安人。家里很有钱,喜欢做好事,以仗义疏财出名。隋朝大业末年,他招募壮士抓捕盗贼,当时才十九岁,很擅长统率军队,战无不胜,盗贼们都很害怕,不敢进入他的地界。宇文化及造反的时候,他占据州城自称刺史,跟大家歃血为盟,士兵们都感动得哭了。越王侗即位后,派使者让他回到自己的地方,还任命他为本州总管,封他为沈国公。

王世充篡位后,卢祖尚带着州城归顺了高祖皇帝,被任命为刺史,封为弋阳郡公。他跟随赵郡王李孝恭讨伐辅公祏,担任前军总管,攻下了宣州和歙州,又击败了贼帅冯惠亮和陈正通。后来,他还担任过蒋州刺史、寿州都督、瀛州刺史,很有才能,名声很好。

贞观二年,交州都督因为受贿被罢免了,太宗皇帝正要选人担任这个职位,大家都觉得卢祖尚文武双全,可以胜任。皇帝召见他到内殿,说:“交州离朝廷很远,之前的都督不称职,你去帮我管理,不要因为路途遥远就推辞。”卢祖尚叩头领旨,过了一会儿又假装生病推脱。皇帝派杜如晦等人去劝说他,说:“一个普通人都不会食言,你既然答应我了,怎么能反悔?三年后我会召你回来,别不相信我的话。”卢祖尚回答说:“岭南地区瘴气很重,而我身体不好,恐怕回不来了。”于是坚决推辞。皇帝生气了:“我派人办事,他不听从,拿什么来治理天下!”下令在朝堂上斩了他。后来皇帝后悔了,又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

刘世让,字元钦,是陕西醴泉人。他在隋朝做官,是个徵仕郎。唐高祖进长安后,刘世让回到家乡湋川,后来被任命为通议大夫。当时唐朝的旧臣唐弼的余党在扶风作乱,刘世让主动请缨去平乱,高祖同意了。他招募了几千人马,被任命为安定道行军总管,率领两万兵马抵抗薛举的进攻,结果战败,他和弟弟刘宝都战死了。

薛举的军队攻到城下,骗刘世让投降。刘世让表面上答应了,到了城下后,就告诉守城的将士说:“敌人的军队已经到头了,大家要好好守住!”薛举很敬佩刘世让的节义,没有加害于他。当时秦王李世民驻扎在高墌,刘世让暗中派弟弟刘宝去给李世民送信,报告敌人的虚实情况。唐高祖很高兴,赏赐了他家一千匹布。薛举被平定后,刘世让被任命为彭州刺史。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陕东道行军总管,跟随永安王李孝基去夏县讨伐吕崇茂,结果军队战败,被敌人俘虏了。

听说独孤怀恩有谋反的计划,唐俭对刘世让说:“独孤怀恩要造反,国家危难还没结束,你可以逃回去,向皇上说明情况。”刘世让就逃了回去,这时唐高祖正渡过黄河,前往独孤怀恩的营地,看到刘世让回来了,惊讶地说:“世让来了,这是上天保佑啊!”于是封刘世让为弘农郡公,赏赐他一百亩田地和一百万钱。他母亲去世后,他丁忧免职,之后被任命为检校并州总管。

窦建德去支援王世充的时候,刘世让率领一万骑兵从黄沙岭出发,袭击洺州。这时突厥又来入侵,朝廷又下令让他带兵驻守雁门。刘世让带着八百骑兵赶去,结果突厥大军到了,他就坚守武州。突厥可汗联合高开道、苑君璋一起攻打武州,城墙多次被攻破,刘世让就立刻修筑栅栏抵挡。郑元璹曾去劝说突厥可汗,可汗派人来劝降刘世让,刘世让斥责他说:“大丈夫怎么能给蛮夷当说客呢?”过了很久,突厥军队撤兵了。郑元璹回去后,详细地向朝廷汇报了刘世让的忠义,朝廷赏赐了他良马和金带。

襄邑王李神符镇守并州,刘世让多次用言语顶撞他,因此被免职,贬到康州。不久后,他又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广州总管。皇帝问他边防策略,他回答说:“突厥多次南下入侵,是因为他们占据了马邑作为根据地。如果派勇猛的将领驻守崞城,大量储备金银财宝招降他们,再多次出奇兵袭击城下,践踏他们的庄稼,不出一年,马邑就能夺取。”皇帝说:“除了你,没有人可以胜任这个任务。”于是派人快马加鞭地让他去经略马邑。

于是刘世让到了马邑,高满政把马邑献给了朝廷,突厥人很生气,就散布谣言说:“刘世让和突厥可汗一起谋反。”皇帝没有调查清楚,就杀了刘世让,抄了他的家。贞观初年,投降的突厥人说刘世让没有谋反,朝廷才赦免了他的妻子儿女。

刘兰,字文郁,是山东青州北海人。他在隋朝的时候,当过鄱阳郡的书佐,也就是相当于秘书之类的职位。他读过很多史书,能头头是道地分析历史上的成败兴衰。不过,他这个人挺阴险狡诈的。他觉得天下要乱了,看到老家北海挺富裕的,就偷偷地勾结盗贼,去抢劫老乡,抢走了很多孩子、女人和金银财宝。

后来,淮安王神通平定了山东,很多人都归顺了他。贞观初年,梁师都还没被平定,刘兰就上书给皇帝,提出了很多作战策略。唐太宗觉得他不错,就把他任命为夏州都督府司马。当时梁师都带着突厥兵包围了夏州城,刘兰命令士兵停止敲锣打鼓,故意装出很平静的样子。梁师都他们疑神疑鬼的,不敢轻举妄动,晚上就悄悄撤兵了。刘兰立刻带兵追击,打败了梁师都的军队,然后进军夏州。梁师都平定之后,刘兰升迁为丰州刺史,后来又调到长安当了右领军卫将军。贞观十一年,他又被任命为夏州都督长史。

那时候突厥内部矛盾重重,突厥将领郁射设阿史那·摸末带着他的部下住在河南地区。刘兰就暗中派人去挑拨离间他们,结果颉利可汗真的起了疑心。摸末害怕了,就投降了唐朝。颉利可汗赶紧追来,刘兰带兵抵抗,把颉利可汗的军队打退了。因为这些功劳,刘兰被封为平原郡公,不久后又担任了代州都督。

早些时候,长社人许绚曾经解释过一些预言,他对刘兰说:“天下人都说,有个长寿的人,就是刘将军,他将成为天下的主人。”刘兰的儿子刘昭还说:“预言说,天子将从海北出来,我们家就在北海啊!” 后来,鄠县尉游文芝因为犯了罪要被处死,临死前他揭发了刘兰的阴谋,结果刘兰和他那些同伙都被处死了。

李君羡,是洛州武安人。一开始跟着李密混,后来又给王世充当骠骑将军。他看不惯王世充那德行,就带着自己的人投奔了唐高祖李渊,被封为上轻车都尉。后来秦王李世民把他留在身边,一起在介休打败了宋金刚,李世民还给他升了官,封他做骠骑将军,赏赐宫女和丝绸。之后又跟着李世民去打王世充,当了马军副总管。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想从武牢运粮进洛阳,结果被李君羡给截住了,王玄应逃跑了。李君羡还跟着李世民打败了窦建德和刘黑闼,每次冲锋陷阵,总是第一个冲上去,特别勇猛,后来官做到左卫府中郎将。有一次突厥人打到渭桥,李君羡和尉迟敬德一起把他们打败了。李世民夸奖他说:“要都是像李君羡这样的将士,突厥人有什么可怕的!” 然后又给他升官,封他做左武候中郎将,还封他为武连县公,让他当北门长官。 他在军营里还坚持读书,李世民对他也很赏识。后来又当了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

早些时候,贞观初年,连续好几天白天都能看到太白星,当时算命的说:“这是女主当政的预兆啊!” 还有谣言说:“将来会有个女皇帝!” 有一次宫里设宴,大家玩猜字游戏,轮到李君羡了,他就写了个“五娘子”。李世民当时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什么女子,竟然这么厉害!” 而且李君羡的官职和封地都带个“武”字,李世民心里有点忌讳。没过多久,李君羡就被外放,当了华州刺史。后来御史弹劾他跟一些疯子一起散布妖言,图谋不轨,李世民下令杀了他。到了天授年间,李君羡的家属到宫里告状,武则天也想要借此炫耀自己的权势,就下令恢复了李君羡的官职和爵位,并且重新以礼制安葬了他。

文章最后评价说:侯君集私下里跟太子接触,张亮养了五百个儿子,薛万彻跟疯子一起谋反,这些人死有余辜,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可是李世民那么英明,却被那些谣言和预兆蒙蔽了双眼,冤枉杀了李君羡,反而让武则天借此机会来显示自己的神通,真是令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