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宫的等级制度,那可是相当森严的!首先,最高级别的有贵妃、惠妃、丽妃、华妃,每位都是正一品,地位仅次于皇后,负责在后宫里教导皇后应该遵守的妇道礼仪,基本上后宫的大小事务都归她们管。

这可不是唐朝独创的,是沿袭隋朝的旧制。以前呢,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每位都是正一品,被称为“夫人”;然后是九嫔,分别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每位都是正二品;再往下是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四人(正四品),才人五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除了这些,还有六尚(也叫诸尚书,正三品),二十四司(也叫诸司事,正四品),二十四典(也叫诸典事,正六品),二十四掌(也叫诸掌事)。龙朔二年的时候,又增加了赞德二人(正一品),宣仪四人(正二品),承闰五人(正四品),承旨五人(正五品),卫仙六人(正六品),供奉八人(正七品),侍栉二十人(正八品),侍巾三十人(正九品)。不过,到了咸亨年间又恢复了原来的制度。到了开元年间,玄宗皇帝觉得原来的四妃制度不太合适,就用惠妃、丽妃、华妃代替了原来的淑妃、德妃、贤妃;还增加了六仪、美人、才人,以及尚宫、尚仪、尚服三个局。其他的诸司诸典,品级从六品到九品不等。后来,又重新设置了贵妃的职位。

接下来是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每位都是正二品,她们负责教导九嫔和四德(指美人、才人、宝林、御女),协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务。

美人四人,是正三品,主要负责带领女官们参与祭祀和接待宾客;才人七人,是正四品,她们的工作是侍奉皇帝,整理丝绸麻布,并完成一些年度的贡品制作。

最后,我们来说说尚宫局。尚宫局设尚宫二人,都是正五品。六尚的设置都和尚宫局一样。尚宫局的主要职责是引导皇后,管理记事、言事、簿记、门禁等事务。后宫的所有文书往来,都要经过尚宫局的印署。 (尚宫局下设女史六人,负责处理文书。)

首先,内务府里管文书档案的部门,正六品官员司记两个人,二十四司都一样。他们的工作是登记宫内所有文书的进出,做个抄本,审核后才执行。文书要是没问题,再盖章。典记协助他们工作。典记是正七品,也是两个人,二十四典都一样。掌记是正八品,也是两个人,二十四掌都一样。

然后是负责传达命令的部门。司言和典言各两个人,负责接收和传达圣旨,抄一份给司阍,再传到宫外。掌言两个人负责发布公告,外务部门上报的事情,他们要汇报给皇上;皇上处理完后,他们要记录下来存档。(这部门还有四个女史。)

负责人员登记的部门,司簿、典簿、掌簿各两个人,负责管理女史以上人员的名册。要是皇上赏赐东西,他们要按等级分别记录。(这部门还有六个女史。)

负责宫门禁卫的部门,司闱六个人,负责管理各个宫殿的钥匙。典闱和掌闱各六个人,负责分工管理宫门的开关。(这部门还有四个女史。)

【尚仪局】

尚仪局的尚仪两个人,负责宫中礼仪和起居,管辖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个部门。

司籍、典籍、掌籍各两个人,负责管理宫中典籍。他们把书分四类,每类都编目,按时翻阅晾晒。教导宫女学习的时候,他们要记录课程进度,准备笔墨纸砚等文具。(这部门还有十个女史。)

司乐、典乐、掌乐各四个人,负责宫廷音乐的演奏和排练,以及各种仪式的音乐安排。(这部门还有两个女史。)

司宾、典宾、掌宾各两个人,负责接待朝见皇上的宾客,记录宾客姓名上报。宴会的时候,他们要将菜肴数量上报尚食局;皇上赏赐东西,他们和尚功局一起负责发放。(这部门还有两个女史。)

司赞、典赞、掌赞各两个人,负责宾客朝见和宴会的引导和协助。宴会当天,他们引导宾客到殿内站好,等司言宣读圣旨让宾客就座后,再引导他们到座位上。上酒的时候,宾客要起身再拜;上菜的时候,也要起身。他们都要注意这些礼仪。

彤史两个人,正六品。(这部门还有两个女史。)

【尚服局】

尚服局的尚服两个人,负责管理宫中服饰的种类和数量,管辖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个部门。

司宝两个人,负责管理神器、受命之宝、六宝以及符契,要清楚它们的用途,并详细记录在文书上。典宝和掌宝各两个人,所有物品的借出和归还都要详细记录,归还时要在记录上用朱笔标注。(这部门还有四个女史。)

负责衣服的部门有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他们负责皇宫里衣服首饰的整理和保管,按时呈献给皇上。这个部门还有四个女史帮忙。

负责装饰的部门也一样,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皇上的洗浴用品,比如毛巾、梳子之类的。所有进贡的东西,他们都要仔细检查,注意季节的变化,确保合适。这个部门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负责仪仗的部门也是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仪仗队的器物。每次举行仪式,尚服(主管服装的官员)会指挥仪仗部门的人员来执行任务。这个部门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尚食局】(负责饮食的部门)

尚食这个职位有两个人,负责皇上的饮食起居,管理膳食、酒水、药品和宫人伙食这四个部门。皇上吃饭前,他们都要先试吃。

膳食部门有两个人,负责做饭和准备膳食用的米面、柴火。所有进贡的食材,都要登记造册,贴上标签。典膳和掌膳,每个职位都有四个人,负责调制皇上的饮食,注意菜品的温度,按时呈上,并试吃。这个部门还有四个女史帮忙。

酒水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酿酒和准备各种酒水,按时进献给皇上。这个部门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药品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管理药物和药方。所有从外面进贡的药材,都要详细登记造册。这个部门还有四个女史帮忙。

伙食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给宫人提供伙食和柴火,等级不同,伙食也不同,每月都要登记造册。这个部门还有四个女史帮忙。

【尚寝局】(负责寝宫的部门)

尚寝这个职位有两个人,负责安排皇上接见宾客的顺序,并管理寝宫的摆设、车舆、园圃和灯烛这四个部门。

寝宫摆设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皇上的床铺、帷帐等寝具的摆设,如果寝具破损了,要上报。打扫卫生等工作,由典设以下的人员分工负责。这个部门还有四个女史帮忙。

车舆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皇上的车辇、伞扇、文物和仪仗用品,要定期晾晒。典舆以下的人员分工负责检查。这个部门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园圃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皇宫园圃的种植和蔬果的采摘。典苑以下的人员分工负责检查,果实成熟后要进献给皇上。这个部门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灯烛部门,三个职位,每个职位各配两个人,负责宫殿的灯烛。白天,每过一刻钟,典灯以下的人员就要检查一次。这个部门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尚功局】

负责后宫女官工作的,一共是两个尚功,她们负责管理女官的各项事务,具体包括: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个部门。

司制部门负责宫廷服装的裁剪缝制,部门里设有司制、典制、掌制各两人,另外还有两个女史帮忙。司珍部门负责管理宫中的珠宝、钱财等贵重物品,部门里也设有司珍、典珍、掌珍各两人,以及六个女史。司彩部门负责管理宫廷用的丝绸、布匹等纺织品,部门结构和司珍一样,也是司彩、典彩、掌制各两人,以及两个女史。如果有皇室赏赐,司彩部门会另外记录。司计部门负责宫女们的衣食住行,部门结构也一样,司计、典计、掌计各两人,以及两个女史。

宫廷里还有个宫正,正五品,相当于个大领导;下面还有两个司正,正六品;再下面还有两个典正,正七品。宫正主要负责宫规戒律、纠察违规行为和处罚等。如果宫女犯了错,司正会根据情况处理,小错直接处罚,大错就得上报。司正部门下还有四个女史帮忙,此外还有阿监和副监,都是七品官。

后宫嫔妃的等级制度也很森严:良娣两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四品;承徽十人,正五品;昭训十六人,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位,正九品。

司闺部门,从六品,负责管理妃嫔和宫女的名册,以及一些日常事务,这个部门和其他三个部门的设置是一样的。司闺下设掌正、掌书、掌筵三个部门,掌正三人,从八品,其他部门也一样。掌正负责文书的收发、钥匙管理、以及纠察和处罚等。掌正、掌书、掌筵部门下各设三个女史。掌书部门负责管理文书、书籍、以及各种信息的传递、奏报、教学、赏赐等事务,也负责管理纸笔。掌筵部门负责寝宫的布置、清洁以及各种用品的管理。

司则部门负责宫廷礼仪,部门下设掌严、掌缝、掌藏三个部门。掌严部门负责管理首饰、衣服、梳洗用品、化妆品、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和仪仗用品。掌缝部门负责裁剪缝纫和织造。掌藏部门负责管理财务、珠宝和丝绸布匹。这三个部门下各设三个女史。

司馔部门负责饮食,部门下设掌食、掌医、掌园三个部门。掌食部门负责膳食的准备,掌医部门负责医药和娱乐活动,掌园部门负责园林管理。掌食和掌医部门下各设三个女史,掌园部门下设四个女史。

负责园子里的活儿,一共是三个人,主要负责种菜种果树。 还有两个女史帮忙。

这说的就是园子里干活的人手情况,一共三个主要负责种菜种果树的,外加两个女史打下手。 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园丁,外加两个女佣在园子里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