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人。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的大首领带着大家投降了朝廷,朝廷把他们分封到瀚海、燕然、金微、幽陵等地,设立了九个都督府,又另外设置了一些州府。仆骨歌滥拔延被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金微都督,后来他的名字被讹传成了仆固氏。他生了儿子乙李啜;乙李啜生了怀恩,这都督的职位就世袭下来了。

怀恩这个人很擅长打仗,对敌情非常了解,而且管军队很严格。安禄山造反的时候,他跟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去云中打安禄山的军队,把他们打败了;又在背度山打败了薛忠义的军队,杀了七千骑兵,还抓住了薛忠义的儿子,攻下了马邑。后来他又去跟李光弼汇合,在常山、赵郡、沙河、嘉山等地跟敌人作战,把史思明都给打跑了。唐肃宗当皇帝后,怀恩和郭子仪一起去了灵武。那时候同罗部落也叛变了,安禄山还从北边打到朔方来,郭子仪就带着怀恩去迎战。怀恩的儿子玢在战斗中战败被俘虏了,后来他自己又逃了回来,怀恩非常生气,下令把他杀了。士兵们吓得浑身发抖,但都拼死作战,结果打败了敌人,缴获了大量的战马、战车和武器装备。

皇上又派怀恩和敦煌王承寀一起去回纥求援,回纥答应了。至德二年,怀恩跟着郭子仪攻打冯翊、河东,打败了贼将崔乾祐,又攻打潼关,也把潼关拿下了。安守忠、李归仁这两个贼将顽强抵抗了两天,结果朝廷军队战败了。怀恩到了渭水边,没有船,他抱着马的鬃毛游了过去,把散落的士兵集合起来,又回到了河东。郭子仪去了凤翔,李归仁带着精兵强将去三原跟郭子仪作战,郭子仪让怀恩和王升、陈回光、浑释之、李国贞这五个将军埋伏在白渠下面,敌人一到就遭遇了伏击,被打败逃跑。后来又在清渠打了一仗,没打赢,就撤兵回去了。

当时回纥的使者叶护来了,皇上派了四千骑兵支援,南蛮、大食等国的军队也随后赶到。皇上就下令让广平王当元帅,让怀恩统领回纥的军队,一起在香积寺北面跟叛军作战。

叛军派出一支军队埋伏在左边,怀恩迅速冲过去攻击他们,一个也没留下,全杀光了,叛军的士气一下子就低落了。正式交战后,用回纥军队夹击叛军,战斗激烈的时候,怀恩脱掉盔甲,拿着长矛直接冲进敌阵,杀死了十多人,叛军吓坏了,溃不成军。这时李嗣业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叛军彻底溃败了。

傍晚的时候,怀恩对广平王说:“叛军一定会丢下城池逃跑,我想借两百名精壮骑兵,去抓住安守忠、李归仁他们,带回军营。”广平王说:“将军你已经很累了,先休息吧;等到明天,再和你一起想办法。”怀恩回答说:“安守忠他们都是天下有名的悍匪,现在他们刚刚被打败,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啊,怎么能放过他们?让他们重新聚集兵力,一定会成为我们的祸患,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广平王不同意,怀恩一再请求,一夜之间请求了四五次。

天快亮的时候,探子回来了,说安守忠他们果然逃跑了。后来又跟着广平王在新店打败了叛军。因为在收复两京之战中立下了大功,皇上就提升他为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封他为丰国公,赏赐他二百户田产。

他还跟着郭子仪一起打败了安太清,攻下了怀州、卫州,进攻相州,在愁思冈作战,总是冲在最前面,英勇无比,在军队里数一数二。乾元二年,被任命为朔方行营节度使,晋封大宁郡王。

郭子仪手下有个大将叫回纥怀恩,人很厉害,话不多,说话办事挺稳重,但要是遇到不公正的事,就算对方是上司,他也会据理力争,毫不含糊。他刚开始只是个小官,因为和上司意见不合,即使是主帅,他也照样会顶撞。他手下的兵都是精锐的蕃兵和汉兵,仗着战功多,经常不服管教。郭子仪为人宽厚,都能容忍他们。后来李光弼接替郭子仪,怀恩还是他的副将。李光弼在河阳守城,又攻打怀州,最后安太清也投降了。

还有个叫子玚的将军,也是个狠角色,官职是仪同三司,带兵打仗特别猛,每次深入敌营都能杀敌无数,敌人对他都很害怕,大家都叫他猛将。安太清的老婆长得漂亮,子玚竟然抢了他的老婆带回营帐里。李光弼命令把老婆送回去,子玚不听,还让士兵把营帐围起来保护。李光弼又派骑兵去抢,结果射死了七个士兵,才把安太清的老婆抢回来。怀恩一听就火了,说:“你这是为了抢女人,杀了这么多官兵啊!”李光弼这个人执法很严,很少通融。之前两军在汜水会师,朔方将领张用济来晚了,李光弼直接砍了他的军旗。怀恩心里一直怕李光弼,从张用济被处罚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后来李光弼和史思明在邙山打仗,不听命令,结果导致军队大败。皇上念及他的功劳,召他进京当了工部尚书,还给了他很多荣誉。唐代宗即位后,任命他为陇右节度使,还没等他上任,又改任朔方行营节度使,算是郭子仪的副手。

唐肃宗把宁国公主嫁给了毗伽阙可汗,还给可汗的小儿子求婚,所以把怀恩的女儿嫁给了可汗的小儿子。可汗的小儿子后来当了可汗,叫登里可汗,怀恩的女儿就成了可敦(可汗的妻子)。宝应元年,皇上从回纥召集军队,结果登里可汗被史朝义骗了,带了十万大军来攻打边关,长安城里都吓坏了。皇上派殿中监药子昂去安抚他,可汗想见怀恩和他的母亲,皇上也同意了。怀恩为了避嫌,不想去,皇上还赐给他铁券(免死金牌),并手写诏书,一定要他去。怀恩这才去了太原和可汗见面,可汗非常高兴,就答应和朝廷讲和,还帮忙讨伐史朝义,立刻带兵驻扎在陕州,等待朝廷的命令。

雍王任命元帅为中军统帅,同时任命怀恩为副帅,还让左杀担任先锋。当时各路节度使都带兵前来会合,在黄水附近与叛军遭遇,叛军坚守营垒,严防死守。怀恩在西原布阵,插满了旗帜,并派轻骑兵和回纥骑兵绕到叛军左翼,配合举旗进攻,成功突破了叛军的防线,杀死数万叛军。

朱滔(朝义)率领十万精锐骑兵前来救援,双方展开决战,短兵相接,杀敌无数,双方伤亡惨重。鱼朝恩下令五百名神射手集中箭矢射击,射死了很多叛军,但叛军的阵型依然坚不可摧。马璘见状大怒,独自一人策马冲入敌阵,夺下两面盾牌,叛军阵脚大乱,我军乘胜追击,士气高涨,朱滔最终战败。此战斩首一万六千余级,俘虏四千多人,投降的三万人。

接下来,战斗又转移到了石榴园和老子祠,叛军再次溃败,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尚书谷几乎被尸体堆满,朱滔只身逃窜。怀恩率军收复东都和河阳,封存府库,秋毫无犯,释放了叛军将领许叔冀、王伷等人,百姓也都安居乐业。怀恩留下回纥军队驻守河阳,并派玚和北庭将领高辅成率领一万骑兵追击溃敌,怀恩则始终压着叛军前进。

到达郑州后,再次交战并取得胜利,叛军将领张献诚率领汴州投降,滑州也随之被攻克。朱滔逃到卫州,与田承嗣、李进超、李达庐等部共四万人马汇合,依河据守。玚率军渡河进攻,叛军溃不成军。大军进至昌乐,朱滔逃走,伪帅达庐投降,薛高、李宝臣等也率领相州、卫州、深州、定州等九州献城投降。

朱滔逃到贝州,与薛忠义汇合,率领三万大军在临清阻击玚。叛军气势汹汹,玚率军挫败了他们的锐气,并令高彦崇、浑日进、李光逸设下三处伏兵,待叛军过半时,伏兵齐发,大败叛军,朱滔再次逃窜。这时回纥轻骑兵赶到,玚率军乘胜追击,在 下博展开大战,叛军背水一战,我军猛攻,叛军大溃,尸横遍野,河水都被尸体堵塞。朱滔退守莫州。

随后,都知兵马使薛兼训、郝廷玉、兖郓节度使辛云京等率军包围莫州,朱滔与田承嗣多次挑战,都未能取胜,甚至还斩杀了伪党敬荣。朱滔害怕了,率领残兵败将逃往幽州。王师紧追不舍,朱滔逃到平州后自缢而死,河北地区最终平定。怀恩及诸将班师回朝,因功被封为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并被赐予田地四百顷。

一开始,皇帝下令只抓捕那些参与朝中叛乱的人,其他的全都赦免。所以薛嵩、张忠志、李怀仙、田承嗣这些人看到李怀恩都赶紧磕头,表示愿意为他效力,当兵打仗。李怀恩觉得自己功劳很大,而且要是贼寇平定了,自己的势力就弱了,也保不住皇帝的宠信,于是他就请求把河北地区划分成几个大镇,分封给他们,暗中拉拢他们的心,想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助力。结果,薛嵩他们最后却把他当成了心腹大患。

没过多久,李怀恩就被加封为太子少师,还增加了五百户人家给他做家臣,住最好的区域,并且给他儿子安排了个五品官的职位。后来,皇帝下令护送回纥使臣回国,路过太原的时候,辛云京心里嫉妒李怀恩,又因为他跟回纥关系密切,担心回纥可汗会被他袭击,所以就闭关谢客,不敢犒劳军队。李怀恩父子刚刚立下大功,平定河朔地区就像捡东西一样容易,名声远远超过其他将领,却被辛云京这样对待,他非常生气,就上表弹劾辛云京。他把军队驻扎在汾州,派李光逸带兵守卫祁县,李怀光据守晋州,张如岳据守沁州,还有高晖等十多个人跟着他。这时,监军骆奉先从长安回来,辛云京之前已经和他搞好关系了,骆奉先就说李怀恩和回纥可汗密谋反叛,证据确凿。骆奉先去看李怀恩,还上堂拜见了李怀恩的母亲。李怀恩的母亲说:“你跟我儿子是兄弟,现在怎么又去巴结辛云京呢?不过过去的事就算了,以后还是像以前那样相处吧。”酒喝到兴头上,李怀恩跳舞,骆奉先送了很多钱给他。李怀恩还没来得及回礼,骆奉先就急着告辞了,李怀恩立刻派人把骆奉先的马藏了起来。骆奉先怀疑李怀恩要害他,就趁夜逃跑了。李怀恩吓了一跳,赶紧追赶他的马。骆奉先回到长安后,就向皇帝告发李怀恩谋反,李怀恩也请求皇帝处死辛云京和骆奉先,皇帝最后把他们俩都免了罪。李怀恩路过潞州的时候,李抱玉送给他很多钱和马,李怀恩也回赠了他礼物。没过多久,李抱玉就上表弹劾李怀恩暗中结党营私。

唐朝广德年间,郭子仪升任太保,他的一个儿子做了三品官,另一个做了四品官,还增加了五百户的封地。郭子仪的另一个儿子郭玚做了五品官,封地一百户。皇上还赐给他铁券,把他的名字刻在太庙,画像挂在凌烟阁。 郭子仪还被任命为检校兵部尚书、朔方行营节度使。

可是,郭子仪心里总是憋屈,他性格刚强,不肯因为别人的诽谤而低头认错,没办法解释清楚,于是上书向皇上陈述自己的冤屈,他说:“我祖上是少数民族,年轻时就受到先帝的重用。安史之乱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小小的将领,拼死保卫长安,凭借着上天的神威,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史思明叛乱后,先帝把军队交给我,让我报仇雪恨,我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兄弟战死沙场,子侄死于军中,九族之中,十不存一,活下来的人也都伤痕累累。

陛下您还是太子的时候,亲自统领军队,我就在您的麾下效力,尽我所能。那时,我因为几次小小的功劳,就被李辅国诬陷,差点家破人亡。陛下登基后,知道我蒙受冤屈,展现出您独到的眼光,堵住了悠悠众口,把我从陇右调到朔方,让我像死而复生一样。以前回纥入侵中原,百姓还没反应过来,京城内外都人心惶惶,陛下诏令我到太原慰问,允许我自行处置,所以我才能和回纥可汗商量对策,分兵作战,收复洛阳,扫平燕京。当时可汗在洛阳,因为鱼朝恩的猜忌阻挠,已经对我们不满。

我护送回纥使臣回国时,云京(长安)闭城不出,暗中派人偷窃,回纥人非常愤怒,百般刁难,我才得以回国。我回到汾州休整军队,云京却一点消息也不传过来,他们害怕我上奏弹劾,所以捏造谣言,挑拨离间。陛下您不仔细调查,想让忠诚正直的大臣落入奸邪小人手中,这让我痛心疾首啊!可是,我的罪过也有六条,死不足惜:过去同罗叛乱,骚扰河曲地区,战事不断,我不顾年迈的母亲,跟随先帝到行在,招募军队讨伐叛贼,同罗最终被消灭,这是我不忠于国家,罪一;我杀了儿子郭玢来警示将士,舍弃了父子之情,这是我不忠于国家,罪二;我的两个女儿远嫁他国,为国家和亲,以联合消灭敌人,这是我不忠于国家,罪三;我和儿子郭玚一起上阵杀敌,一心为国家效力,这是我不忠于国家,罪四;河北地区新归附朝廷,各镇都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我安抚他们,平息叛乱,这是我不忠于国家,罪五;我和回纥和睦相处,平定中原,使先帝和先皇后陵寝得以恢复,让陛下尽孝道,这是我不忠于国家,罪六!”

他还说:“来瑱被杀,朝廷没有公开他的罪状,天下人都感到疑惑。各地都上奏请求,陛下都说要和骠骑大将军商量,可否不公布宰相的罪状。”郭子仪说话语气强硬,皇上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想让他悔过自新,所以对他推心置腹。皇上派宰相裴遵庆去传达旨意,观察郭子仪的态度。

怀恩到了遵庆那里,抱着遵庆的脚哭诉起来。遵庆说皇上之所以不怀疑他,劝他进京,怀恩答应了。副将范志诚劝阻说:“现在已经有了嫌隙,怎么还能进这难以预料的朝廷呢?你看不见来瑱、李光弼的例子吗?这两个人功劳很大却没得到赏赐,来瑱还被杀了。”怀恩这才打消了念头。他想让一个儿子进宫当侍卫,范志诚坚决阻止了他。御史大夫王翊派人去回纥,怀恩担心自己的勾结行为泄露,就把使者扣留下来没放走。于是派辛云京攻打云京,云京战败,又去攻打榆次。

一开始,皇上逃难到陕州,颜真卿建议奉诏召怀恩进京。等到现在,皇上派人去请怀恩,怀恩推辞说:“我当初请求出兵,那是因为时机合适,现在已经来不及了!”皇上问他为什么,他说:“以前陛下在陕州避难的时候,我见过怀恩,用《春秋》的道理责备他,为什么不赶紧去向朝廷报到?所以怀恩当时来朝,是为了帮助朝廷讨伐叛贼,他的说法合情合理。现在陛下已经回到京城,怀恩却既不积极勤王,也不放下兵权,他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肯定不会来了!”皇上问:“那怎么办?”颜真卿说:“现在说怀恩造反的,只有辛云京、李抱玉、骆奉先、鱼朝恩四个人,其他人都在说他冤枉。可是怀恩的将士,都是郭子仪的旧部,陛下如果让郭子仪去代替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一定会跟着郭子仪投降。”皇上听了他的建议。

郭子仪到了河中,辛云京攻打榆次,还没攻下,郭子仪在祁州追击他,责备他行动迟缓,还打了辛云京一顿,士兵们都很愤怒。当晚,偏将焦晖、白玉等人杀了辛云京,把他的头献到了京城。怀恩听说后,把这事告诉了他母亲。他母亲说:“我早就劝你不要造反,朝廷对你的恩情很深,现在情况变了,祸事要殃及我们了,怎么办?”怀恩拜了两拜要出去,他母亲拿着刀追着他,说:“我替国家杀了这个贼子,用他的心来向军队谢罪!”怀恩逃跑了,带着三百部下渡过黄河,逃到了灵武,慢慢地聚集了一些亡命之徒,军队又壮大起来了。皇上念及怀恩过去的功劳,没有治他的罪,下诏把他的母亲接回京城,厚加抚恤,让她安享晚年。又下诏拜怀恩为太保兼中书令、大宁郡王,免去了他其他的官职。

怀恩这小子,坏事做尽,根本改不了。他居然勾结了十万吐蕃兵入侵咱们大唐,丰州的守将都战死了。接着,他们又抢掠了泾州和邠州,还跑到来瑱的坟墓前祭奠一番,真是丧心病狂! 他们渡过泾水,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带兵迎战,打败了他们,怀恩哭着说:“他们以前都是我的兵啊,现在却为了别人死在我的手里!”

后来,他们又入侵奉天,郭子仪把他们给打了回去。永泰元年,皇帝调集全国兵力防备秋季的入侵。怀恩又联合各路蕃兵,号称二十万人来犯。吐蕃从北路进攻醴泉,威胁奉天;任敷、郑廷、郝德从东路进攻奉先,企图窥探同州;羌、浑、奴剌从西路抢掠盩厔,直奔凤翔。京师一下子就慌了神。皇帝下令郭子仪驻守泾阳,浑日进、白元光驻守奉天,李光进驻守云阳,马璘、郝廷玉驻守便桥,董秦驻守东渭桥,骆奉先、李日越驻守盩厔,李抱玉驻守凤翔,周智光驻守同州,杜冕驻守坊州,皇帝自己还带着六军驻扎在苑中,并且下诏亲征。

怀恩跑到鸣沙,病得很重,最后死在了灵武,他的部下把他的尸体烧了埋了。他的部将张韶、徐璜玉也没能稳定军心,都战死了。范志诚带着人马攻打泾阳。当时各地的军队都坚守不出,正好赶上大雨,山洪暴发,贼兵没办法进攻。吐蕃军队久攻不下,又跟回纥起了内讧,互相猜忌,谁也不肯先冲锋,最后干脆烧了营帐,赶着几万男女老少逃跑了。周智光在澄城跟他们打了一仗,大获全胜,缴获了无数的战马、牛羊和军资。回纥人于是跑去投降郭子仪,请求一起打吐蕃。郭子仪派兵跟着他们,在泾州打败了吐蕃军队。任敷逃跑了,羌、浑也向李抱玉投降了。

一开始,怀恩可是立过不少功劳的,他家里为了国家战死的人就有四十六个。等到他造反,士兵们三年没脱过甲胄。皇帝一直忍耐,多次下诏劝说,却从未公开指责他造反。等到怀恩死了,皇帝还感叹说:“怀恩不是真的要造反,是被身边的人给误导了!”没多久,怀恩的儿子名臣带着一千骑兵投降了。大历四年,皇帝把怀恩的小女儿封为崇徽公主,嫁给了回纥。

周智光,从小家境贫寒,而且失去了祖上的荫庇,靠着骑射的本事当了兵,从士兵一步步升到裨将。后来鱼朝恩镇守陕州,他和鱼朝恩关系很好,鱼朝恩多次推荐他,周智光就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同州和华州的节度使。

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浑、奴剌等十多万大军来攻打奉天,周智光在澄城迎战,打败了他们,缴获了成千上万的骆驼、战马和军资,一直追击到鄜州。他和杜冕本来就有仇,当时杜冕驻扎在坊州,家也在鄜州,周智光就趁机杀死了鄜州刺史张麟,还杀害了杜冕的八十多个亲属,放火烧了三千多户人家,然后扬长而去。朝廷召他回京,他害怕不敢去。朝廷又下令让杜冕去梁州避避风头,希望能把他引回来,但他根本不听,聚集了几万不法之徒,到处烧杀抢掠,为所欲为,并且固守不出。他还杀了陕州的监军张志斌和前任虢州刺史庞充。话说张志斌是从陕州进京奏事的,周智光怠慢了他,张志斌责备他,周智光怒气冲冲地说:“仆固怀恩那样的人都能造反,你们这些小角色还敢弄权作威,这不是自找死路吗?我本来不想造反,现在却被你们逼反了!”说完就把张志斌杀了,然后犒赏手下。

那时候崔圆从淮南进贡了百万财物,周智光偷走了其中一半;全国各地进贡的财物和漕运物资,都被他劫掠扣留;那些要到西边去当兵的人,害怕被问罪,就偷偷地改道,周智光就派部下拦截,把他们抓起来杀了。唐代宗还没公开他的罪行,就派使者余元仙拿着诏书去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周智光接到诏书后,很不高兴地说:“我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上却只给我个左仆射,而且同州和华州地盘太小,施展不开手脚,如果能把陕州、虢州、商州、鄜州、坊州这五个州都给我,那就差不多了。”接着他又说:“我的儿子们个个都能拉开二百斤的弓,个个都是万人敌,要挟天子来号令诸侯,除了我周智光,还有谁能做到?”然后就开始痛骂朝廷大臣,吓得余元仙一身冷汗。最后,余元仙给了他一百匹绢布才得以脱身。周智光还为自己修建了生祠,让手下的人去祭拜。

唐代宗大历二年,皇帝秘密下令郭子仪去解决叛乱。当时同州、华州的道路都被封锁了,圣旨根本送不过去。没办法,皇帝只好叫郭子仪的女婿赵纵口头接旨,然后把圣旨写在绢帛上,裹在蜜丸里,派家童走小路送信。郭子仪接到圣旨后,就对外宣称要讨伐叛军。还没等行动,叛军内部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动荡,部将李汉惠从同州投降了郭子仪。 于是,皇帝把叛军首领智光贬为澧州刺史,只允许他带一百人,其他的将领一概不追究。没过多久,智光就被斩首,他的儿子元耀、元干也被杀头,他们的首级被悬挂在皇城南街示众。判官邵贲和别将蒋罗汉也被处死了。皇帝还下令有关部门按照礼仪向太清宫、太庙和七陵报告此事。

之前,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进京,路过潼关的时候,听说智光造反了,就带兵去讨伐。结果战败了,李忠臣还趁机在华州大肆抢掠,从赤水到潼关的牲畜财物都被抢光了,很多官员甚至连衣服都穿不上,好几天没吃东西。

梁崇义是长安人,年轻时在市场上做买卖,力气很大,能轻松地拉动大钩。后来他当了羽林射生,侍奉过来瑱。他为人沉默寡言。来瑱从襄阳进京后,把部队分派到福昌、南阳驻守。来瑱被杀后,驻守的士兵溃散了,梁崇义就从南阳率领部队回到襄州,他和李昭、薛南阳争夺领导权,大家说:“只有梁卿才能胜任。”于是,他掌握了军队,杀了李昭、薛南阳,控制了人心。唐代宗马上任命他为节度使。他统领七州的二万兵马,与田承嗣、李正己、薛嵩、李宝臣互相支援,势力盘根错节。但他因为地盘小、兵力少,所以特别注重法治,谦虚礼贤下士,使自己声望很高,襄阳、汉中一带的人都敬佩他的才能和品德。 朝廷多次邀请他进京,他都推辞说:“来瑱有功于朝廷,却因为害怕宦官的谗言,迟迟不肯进京。等到代宗即位后,他不等皇帝召见就进京,结果被灭族。我的罪孽深重,还怎么敢去见皇上呢?”

公元780年,李希烈请求朝廷派兵讨伐朱泚。朱泚害怕了,赶紧整顿军队,加强防备。这时候,有个叫郭昔的男子向朝廷告密,唐德宗想表示自己相信郭昔,就把他发配到远方去了。然后,德宗派金部员外郎李舟去给朱泚传达圣旨。话说早些年,平定刘文喜叛乱的时候,李舟奉命前往泾州,结果很快就把刘文喜给杀了,这事儿传遍各地,大家都觉得李舟是个狠角色,能带兵打仗,杀敌立功,那些有反叛心思的人都很怕他。李舟到了朱泚那里,想劝朱泚归顺朝廷,结果朱泚很不高兴。

第二年,朝廷派使者去安抚各路军队,李舟又去了朱泚那里,朱泚还是不肯投降,还要求换个使者。于是朝廷又派给事中庐翰去,朱泚更不安分了,更加嚣张跋扈,劝谏他的人很多都被杀害了。朝廷为了显示自己的信任,就提升朱泚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封赏了他的妻子和儿子,赐给他铁券,并且提拔他的将领蔺杲为邓州刺史,还派御史张著拿着皇帝的手诏去召见朱泚。朱泚的士兵都严阵以待,朱泚这才接受了圣旨。蔺杲奉命不敢轻举妄动,亲自去见朱泚说明情况。朱泚对着张著哭喊,最终拒绝了朝廷的招安。

皇帝就命令李希烈率领各路军队讨伐朱泚。朱泚先攻打江陵,想打通前往黔州和岭南的道路,结果在四望山被击败,退了回来。朱泚杀死了李希烈在汉水边驻扎的千余名士兵,李希烈很生气,率兵沿汉水往上游进发。朱泚派翟崇晖、杜少诚两将去蛮水作战,结果在涑口被击败,大败而归。这两位将领投降了李希烈,李希烈很器重他们,让他们带着投降的士兵去招降襄阳,并约定让百姓安居乐业。朱泚闭门不出,守城的士兵却打开城门逃跑了,根本拦不住,于是朱泚和妻子一起投井自尽,首级被送到京城。李希烈诛杀了朱泚的亲属以及在汉水作战的士兵三千多人。

朱泚的孙子叔明,被李纳收养,后来跟随刘悟成为昭义军的将领,因为劝谏而被杀害,朝廷还追赠了他旄节,后来又下令诛杀了他的家人。

李怀光,是渤海靺鞨人,本来的姓氏是茹。他父亲茹常,迁徙到幽州,担任朔方军的将领,因为屡立战功被赐予李姓,改名为李嘉庆。

话说这位怀光将军,在军队里辛辛苦苦干,最后升到了开府仪同三司,还当上了都虞候。他为人勇猛,敢于杀伐,就算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也毫不手软。当时节度使郭子仪为人仁厚,不太过问军务,就把军纪的管理全权交给了怀光,所以全军上下都很怕他。后来他母亲去世,他就兼任了邠州、宁州、庆州的都将。后来德宗皇帝罢免了郭子仪的副元帅职务,把他的军队分给了其他将领,于是怀光就升任了检校刑部尚书,并担任宁州、庆州、晋州、绛州、慈州、隰州等地的节度使。他率领军队驻守在长武城,占据着原州、首州,控制着临泾河,以此来扼守吐蕃入侵的通道,从此吐蕃就不敢南侵了。

建中初年,杨炎想要修筑原州城,就让怀光兼任泾原地区的统帅,来完成这项工程。原州的宿将史抗、温儒雅等人,以前都是郭子仪手下的将领,曾经在怀光手下做事,后来却被他压制,心里很不服气。怀光后来就借故杀了他们,从此泾原军对他更加畏惧。有个叫刘文喜的人,见大家都很害怕怀光,就趁机叛乱了。朝廷就下令让怀光和朱泚一起平定叛乱,事后怀光被加封为检校太子少师。第二年,他又被调任朔方节度使,朝廷还给他封了四百户的实封,并且让他继续兼任邠州、宁州的节度使。

那时候,马燧和李抱真正在讨伐田悦,却久攻不下,朝廷就命令怀光率领一万五千朔方兵前去支援。怀光到达魏州后,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和朱滔等人遭遇,在连箧山打了败仗,田悦趁机放水淹没军队,马燧等人只好退守魏县。不久之后,怀光被提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增加了二百户的封地。他和朱滔等人对峙,却迟迟不肯开战。

后来皇帝到奉天狩猎,怀光率领部队星夜兼程赶去救援。当时正下着大雨,路面泥泞不堪,怀光却激励士气,带领军队日夜兼程,从蒲津渡过黄河,在醴泉打败了朱泚的军队。快要到达奉天的时候,怀光派副将张韶带着写着密信的蜡丸,混入敌军攻城,在城下大喊:“我是朔方节度使!”然后用绳子爬上城墙,登上城头时,身上已经中了数十箭。当时皇帝被围困得很紧,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刻把张韶扶起来,大声宣布在城头上,军心这才安定下来。后来又在鲁店打败了敌军,朱泚这才解围逃走。怀光因此被加封为副元帅、中书令。

怀光这个人性格比较孤傲,还很固执,他自言自语地说:“宰相的决策失误,赋税太重,京兆尹克扣军粮,天下大乱都是因为这些原因。我要去见皇上,请求处死他们!”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翃,王翃他们合计着:“怀光立了大功,皇上正想问问他事情的成功与失败,如果让他把这些话都说出来,岂不是太危险了!”于是他们就告诉了卢杞,卢杞就对皇上说:“怀光现在兵威很盛,叛军都吓破了胆,如果趁胜追击,可以一举消灭叛军。现在让他进京,肯定要设宴款待,耽误时间,让叛军有时间休整,到时候就很难对付了!”皇上没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就同意了卢杞的建议。于是就下令让怀光驻扎在便桥,督促其他将领进兵讨伐。

怀光觉得自己千里迢迢来救驾,却被奸臣阻拦不能进京,心里非常生气、郁闷,就离开了便桥,驻扎在了咸阳。第二天,李晟和陈涛在斜谷会合,营垒还没建好,叛军就大举进攻了。李晟对怀光说:“叛军占据着宫苑,攻打他们很难。现在他们竟然敢离开老巢,跟我们正面作战,这是上天把叛军送给我们啊!”怀光说:“我的马还没喂饱,士兵还没吃饭,能马上开战吗?先养精蓄锐,再跟他们打。”李晟没办法,只好闭门不出。怀光多次公开指责卢杞等人的罪行,皇上因此把卢杞、赵赞、白志贞都贬官了,还弹劾宦官翟文秀,也把他杀了,以此来安抚怀光。但是怀光更加疑神疑鬼,坚守营垒八个月都不出战,皇上多次下诏让他出兵,他却总是寻找借口推脱,暗中还跟朱泚勾结上了。

一开始,崔汉衡派人去吐蕃求援,吐蕃的尚结赞说:“我们吐蕃的规矩是,出兵要由本国的官员大臣担保。现在你们的文书上没署怀光的名字,我不敢出兵。”皇上就派翰林学士陆贽去跟怀光商量这件事,怀光提出了三个理由反对,并且说:“吐蕃的舍人马重英攻陷长安后,赞普责怪他没有放火烧城,现在他们再来,一定会报复,这是第一个不行。他们说要带五万兵来,既然用了他们的人,就等于用了汉人的兵,万一他们要我们给大赏,我们拿什么赏他们?这是第二个不行。即使吐蕃的军队来了,我们也不应该主动出击,应该先巩固自己的防线,观察战局的发展,如果王师胜利了,我们就分功,如果失败了,我们再想办法,吐蕃人狡猾多变,不可信,这是第三个不行。”最终,怀光不肯在文书上签字。他还粗暴地骂陆贽说:“你有什么本事?”

公元784年,皇上给我加封太尉,还赐给我铁券。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皇上给大臣赐铁券,都是因为怀疑他们要造反啊!现在您给我铁券,这不是明摆着让我造反吗?!” 说完,我把铁券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当时我的部将韩游瑰奉命驻守奉天,我私下里和他商量,想让他跟我一起起兵造反。可他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上。过了几天,我又偷偷地写信催促他,结果信还没送到,就被守门的抓住了。我还派将领赵升鸾去奉天打探消息,赵升鸾告诉浑瑊说:“怀光派达奚承俊去放火烧乾陵,让我在里面接应,好挟持皇上。”浑瑊揭穿了我的阴谋,建议皇上赶紧逃到梁州去。皇上就让浑瑊加强戒备,还没准备好呢,皇上就从西门偷偷地跑了,还派戴休颜去守奉天。

我派孟廷宝、惠静寿、孙福三个带轻骑兵去南山,结果碰上了负责粮草的张增。这三个家伙一合计:“咱们造反的事儿都露馅了,不如先别急着进攻,等他们火了,顶多也就是不让我们当官而已。” 于是,张增就骗大家说:“往东走,我看到有粮食可以吃。”孟廷宝他们就带兵往东走,结果士兵们四处抢劫,百官们就都逃进了骆谷。我们没追上皇上。回去后我把这事儿告诉怀光,怀光大怒,把他们的兵都撤了。

然后我抢了李建徽、阳惠元他们的兵,驻扎在好畤,但是我的手下开始有人动摇。朱泚开始害怕我了,这时候就想彻底把我收服。我一听就火了,跟他彻底翻脸,心里更加不安,就带兵去抢劫泾阳、三原、富平,然后去了河中,留下张昕守咸阳。结果孟涉、段威勇带着兵投降了李晟,韩游瑰杀了张昕,把邠州献给了李晟。戴休颜在奉天对军队宣布:“怀光造反了!”然后就加强防御,坚守城池。

皇帝下诏书,任命怀光做太子太保,准许他从自己的部下挑选一位功劳最大的将领统领军队。但是怀光没有遵从诏令。他到达河中之后,攻占了同州和绛州,然后就带兵观望,静观其变。

京城平定后,皇帝派给事中孔巢父和中人啖守盈去召见怀光,结果都被怀光手下的士兵杀害了。于是怀光就加紧准备,严加防守。皇帝只好派浑瑊去讨伐他。户部想要停止给怀光的军队发放军饷,皇帝说:“朔方军多次立下战功,难道因为怀光违抗命令,大家就都不受恩惠了吗?”于是皇帝下令,另拨款项,等到事情解决后再发放。浑瑊攻破了同州,但军队却无法前进,多次被怀光打败。

皇帝听说河东节度使马燧威名远播,就封他为副元帅,让他和浑瑊以及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邠宁节度使韩游瑰、鄜坊节度使唐朝臣一起会兵讨伐怀光。马燧攻克了绛州,各路大军于是包围了河中。

贞元元年八月,朔方军将领牛名俊斩杀了怀光,并将他的首级献上,怀光时年五十七岁。皇帝念及怀光的功劳,下诏允许他的一个儿子继承爵位,赐给他庄园和宅第各一处,准许按照礼仪安葬,并将他的妻子王氏迁往澧州。其实,怀光死后,他的儿子琟杀死了所有的兄弟才自杀,所以怀光最终没有留下子嗣。

五年后,皇帝下诏说:“怀念旧恩,不忘功劳,这是仁德的最高境界;兴起衰败的家族,延续断绝的香火,这是义理的极致。过去,蔡叔被灭族,周王却封了他的儿子;韩信犯了罪,汉朝却封了他的子孙;侯君集不服管教,太宗皇帝却仍然保留了他的祭祀。考察先王的治国之道,以及烈祖皇帝的教诲,都是用刑法来辅助德政,使百姓归顺。先前,叛臣作乱,我到郊外狩猎,怀光日夜兼程,千里奔赴行在,凭借雷霆万钧之势,击溃了叛军的凶恶势力。但他未能坚持到底,暗中图谋不轨,最终遭到大戮,自食其果,孤魂无依,朕为此感到惋惜。应该将怀光的外孙燕氏赐姓李,名为承绪,让他担任左卫率府胄曹参军,继承怀光的爵位。”于是皇帝赐给李承绪一百万钱,并在墓地旁边置办田产,用来祭祀;并将怀光的妻子王氏送还,让她安享晚年。

陈少游,是博州博平人。从小就学习老子和庄子的书,崇尚玄学,很多儒生都推崇他为领头人,堪称学术权威。

有些人嫉妒他的才华,想当着很多人的面刁难他,想让他出丑。结果陈少游一上台,说话清晰流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那些刁难他的问题,他都轻轻松松地回答了,还绰绰有余。大学士陈希烈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陈少游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南平县令,政绩显著,深受好评。后来一路升迁,当上了侍御史、回纥粮料使,还加封了检校职方员外郎,出使他国。 值得一提的是,检校郎官这个职位,是从陈少游开始设立的。 后来,仆固怀恩推荐他担任河北副元帅判官,之后又升任晋州刺史和郑州刺史。

陈少游很擅长权谋变通,到哪里都能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他善于处理与权贵的关系,因此官职一路高升。李抱玉推荐他担任泽潞副使,后来又担任陈州、郑州留后。永泰年间,他又被任命为陇右行军司马,之后升任桂管观察使。但陈少游不喜欢被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就想办法调到离京城近一些的地方。

当时宦官董秀很受皇帝宠信,掌握着朝廷大权。陈少游就跑到董秀家附近住下,等他洗完澡休息完后,就去拜访他。 陈少游用很卑微的语气谄媚地问董秀:“七郎您的亲戚有多少?每个月的花销有多少?”董秀回答说:“亲戚很多,每年花费超过一百万贯。”陈少游说:“如果真是这样,您现在的俸禄根本不够用几天,肯定需要另外想办法才能维持开销吧。虽然我能力有限,但我愿意帮您解决这个问题,每年给您五千万钱。现在我先给您一半,请您先收下。”董秀非常高兴,和陈少游结成了深厚的私交。陈少游接着哭着说:“岭南地区瘴气很重,我担心去那里会死在那里,再也见不到您了。”董秀赶紧说:“您才华横溢,不应该被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您先等等吧。”其实,陈少游之前已经贿赂了元载的儿子元仲武,所以内外都有了推荐他的人,于是他被改任为宣歙池观察使。大历五年,他又调任浙东观察使,被封为颍川县子,最后升任淮南节度使。

话说这个少游啊,他办事挺灵活的,还经常做些小恩小惠,手底下那些官员都挺听他的话。他先后管过好几个重要的地区,都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所以他每天都忙着收税敛财,积累了巨额财富,数都数不清。刚开始的时候,他巴结元载,每年送给他十万贯钱财;他还和宦官骆奉先、刘清潭、吴承倩这些人搞好关系,所以才能长期当官。后来因为一些过错被人怀疑,少游也因此疏远了他。元载的儿子伯和被贬到扬州,少游表面上对他很好,暗地里却揭发他的罪行,德宗皇帝认为少游很忠心。

建中初年,朝廷缺钱,少游就建议把本地的税收增加两百贯,盐价每斗增加一百文,财政部门就要求全国各地都增加税收。李纳拒绝执行这个命令,少游就带兵去收复徐州、海州等地,结果没多久就放弃了,退兵到盱眙。后来他官越做越大,做到检校尚书左仆射,还被赐三百户人家,又加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宰相卢杞、关播跟少游关系不错,所以少游很快就兼任了多个要职。

德宗皇帝到奉天,财政部门在汴州东边负责收税的包佶,在扬州存了八百万贯钱准备运往京城,少游觉得朱泚势力很强,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就想把包佶的钱弄到手。他就让手下崔弁去向包佶要账簿,想借两百万贯。包佶说没有皇帝的命令,拒绝了他。崔弁就生气地说:“你要是识相,就能做刘长卿;要是不识相,就只能做崔众了!”(刘长卿曾任租庸使,被吴仲孺囚禁;崔众因为傲慢无礼被李光弼杀害,所以崔弁拿他们做例子。)包佶想见少游劝劝他,结果见不着,就被打发走了,于是那些钱财都被少游抢走了。包佶逃到白沙,少游又派幕僚房孺去抓他。包佶吓得赶紧渡江,躲在妻子的书案底下才躲过一劫。包佶有三千御林军,由高越、元甫统领,也被少游夺走了。跟着包佶逃的人,到了上元,又被韩滉扣留了。包佶只得向朝廷报告,说自己逃到了江州、鄂州,还用蜡丸密封奏章上报。

后来少游去朝廷复命,皇帝问起这件事,少游说自己不知道。当时天下大乱,皇帝也拿少游没办法,就说:“少游是国家的重臣,他拿了包佶的钱,是为了防范其他的盗贼,这有什么关系呢!”大家都说皇帝处理这件事很巧妙。少游听说后,也安心了,一点都不担心。

李希烈攻陷汴州,扬言要打下江淮地区。李纾(少游)很害怕,就派参谋温述送钱给他,说:“豪州、寿州、舒州、庐州,都已经收起武器,就等您的命令了。”他还派巡官赵诜去郓州,和李纳搞好关系。李希烈称帝后,派大将杨丰拿着伪造的赦免令给李纾送去。寿州刺史张建封截获了赦令,杀了杨丰,把伪造的赦免令送到了朝廷。后来,李佶进京,详细汇报了李纾用钱财贿赂李希烈的情况。李纾感到很羞愧,上表说明自己拿钱是为了供养军队,请求偿还。但是州府已经破败不堪,无力偿还,于是他和心腹官员想方设法加重税收,百姓都苦不堪言。后来刘洽攻下汴州,得到了李希烈伪造的起居注,上面写着“某月某日,陈少游上表归顺”。李纾听说后,羞愧难当,忧愤成疾而死,享年六十一岁,追赠太尉。

评价说:李纾为了朝廷,和叛军打了无数仗,他全家为国捐躯的人数达到四十六人,彻底平定了燕赵地区的叛乱,功劳很大,威望很高,但他却没能防范祸患,凶恶的本性藏在心里,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爆发,最终犯了大错,真是可惜啊!他的母亲拔刀追赶叛贼,真是个烈女子啊!李怀光率领十万大军,解救了天子于危难之中,却因为被小人陷害,愤恨至死,身首异处,而陷害他的人也该遭谴责,这就是所谓的“四国交乱”的局面啊!

李锜是淄川王李孝同的五世孙。凭借他父亲李国贞的功劳被任命为凤翔府参军。贞元初年,升迁为宗正少卿。他曾经和大臣李干发生争执,李锜因为正直而没有受到处罚,德宗皇帝两次重用他。从雅州王傅的职位上调任杭州、湖州刺史。当时李齐运当权,李锜用钱财贿赂他,三年后,升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他搜刮了大量的珍宝,每年都进贡给德宗皇帝,德宗皇帝很宠信他。李锜因此恃宠而骄,横行霸道,全国的酒和漕运都被他控制,朝廷里的官员都巴结他,其他人都被他排挤,国库日渐空虚。浙西一个平民崔善贞上书朝廷揭发他的罪行,皇帝下令逮捕他;李锜预先挖好了大坑,被捕后,就被一起埋在了坑里,听到这件事的人都很愤怒。

石敬瑭得势之后,啥也不怕了,想着怎么才能长久安稳,就又招兵买马,精挑细选那些箭法好的,组成一支部队,叫“挽硬随身”;又把那些胡人、奚人里留着长胡子的壮汉们拉出来组成一支部队,叫“蕃落健儿”。这些人都是石敬瑭的心腹,待遇比别人高十倍,还都得叫石敬瑭“假父”,所以一个个都对他忠心耿耿,卖力效命。皇上后来又重新设立了镇海军,任命石敬瑭为节度使,撤销了他盐铁转运使的职务。石敬瑭高兴地接受了节度使的职位,却忘了自己权力变小了,越来越嚣张跋扈,属下官员稍微犯点错就被他杀掉,而且还强抢民女,手下官员苦苦劝谏都没用,一个个都吓得逃跑了。

唐宪宗继位后,不怎么重用地方节度使,所以那些比较强硬的节度使们,一个个都慢慢地进京朝拜了。石敬瑭心里不安,也三次请求进京朝见皇上。皇上就下旨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同时派御史大夫李元素接替他镇守地方。皇上还派使者快马加鞭地去慰问他,顺便安抚他的军队。石敬瑭任命判官王澹为留守。石敬瑭其实根本不想进京,就装病拖延时间,迟迟不肯动身。王澹和皇上的使者多次催促他,石敬瑭很不高兴,趁王澹处理政务有所变动的时候,就唆使自己的亲兵杀了王澹。 给了他冬天的衣服后,石敬瑭自己坐在帐篷里,让“挽硬”、“蕃落”两支部队保护自己,王澹和皇上的使者来拜见他,等他们出来后,石敬瑭的士兵们就拿着刀子又骂又砍,把王澹杀了,还吃了他的肉。监军使派牙将赵琦去劝说石敬瑭,也被他杀了吃了。石敬瑭还用兵指着皇上的使者的脖子,假装害怕的样子,把使者放了,然后把使者关了起来。 “蕃落”兵由薛颉统领;“挽硬”兵由李钧统领。他还让公孙玠、韩运分别统领其他的军队。石敬瑭又打造了五把宝剑,赏赐给管内的镇将,命令他们杀死五州的刺史。他还让属下将领庾伯良带兵三千去修建石头城,准备占据江左地区。

常州刺史颜防利用他的门客李云的计策,伪造圣旨自称招讨副使,杀了镇将李深,然后向苏州、杭州、湖州、睦州四州发布文告,号召他们一起讨伐石敬瑭。湖州刺史辛秘也杀了镇将赵惟忠。而苏州的镇将李素被镇将姚志安抓住,钉在船舷上,献给了石敬瑭。最终石敬瑭兵败被免职。

皇上任命淮南节度使王锷为总指挥,宦官薛尚衍为副指挥,调集宣武、武宁、武昌、淮南、宣歙、江西、浙东各地的军队,从宣州、杭州、信州三地出发讨伐李锜。一开始,李锜觉得宣州城富庶,就派他手下的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三位将军带着三千兵马分别去宣州、歙州、池州。李锜的外甥裴行立虽然参与了谋反计划,但他想投降朝廷,所以就和张子良他们约定好,一起把李锜抓起来,裴行立则在城里里应外合。

张子良他们刚走,当天晚上,就告诉士兵们说:“李锜反了!朝廷的精兵已经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了,常州、湖州的军队已经控制了要道,形势危急,我们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反过来投降朝廷,保全性命!”士兵们一听都高兴坏了,立刻掉头回城。裴行立点燃了火把,城内城外一起喊叫,裴行立带兵攻打李锜的府邸。李锜吓坏了,手下的人说:“城外有军队到了!”李锜问:“是谁?”手下回答:“是张中丞(张子良)!”李锜非常生气,又问:“城门外那些是什么人?”手下回答:“是裴侍御(裴行立)!”李锜捶胸顿足,悲愤地说:“行立也背叛我了!”他光着脚逃到女墙下面。李钧带着三百士兵冲出去战斗,裴行立的军队冲破了他们的防线,杀了李钧,把他的头颅挂在城墙下示众。

李锜听到这个消息,全家人都痛哭流涕。张子良奉命向城里的人宣告朝廷的旨意,劝说他们归顺,并劝李锜束手就擒,回朝受审。李锜的亲信用帘子把他从城墙上吊下去,送了出去。李锜被以叛逆罪名召回京城,过了几天,他的反叛事实被证实,皇上下了诏书,剥夺了他的官职爵位。第二天,李锜被押解到京城。神策军从长乐驿护送他到皇宫门口。皇上在兴安门亲自审问他,李锜说:“是张子良教唆我反叛的,不是我自己的意思!”皇上说:“你身为朝廷的宗室,担任节度使,为什么不能先杀了张子良再回朝呢?”李锜答不上来。当天,李锜和他的儿子李师回在城西南被腰斩处死,李锜享年六十七岁。过了几天,皇上赐给他两套黄衣,以庶人礼仪将他安葬。

先把张镐提升为工部尚书、左金吾将军,封他为南阳郡王,赐名“奉国”;田少卿升任左散骑常侍、左羽林将军,封代国公;李奉仙升任右常侍、右羽林将军,封邠国公;裴行立当上了泌州刺史。还追赠王澹为给事中,赵琦为和州刺史,崔善贞为睦州司马。 把鱼朝恩的户籍给取消了,他弟弟宋州刺史鱼铦、通事舍人鱼铣,还有他侄子鱼师偃都被发配到岭南去了。

话说,古人有句话说:“出入都斤斤计较,这就是官吏的作风”,这说明当时人们对官吏小气的鄙视。德宗皇帝平定朱泚叛乱后,京城府库都空了,各路州府才开始进献财物来补充经费,但皇帝下达的索取财物的诏书也经常遍及天下。皇帝自己就那么在乎钱财,下边官员自然也跟着效仿,天下太平了,赋税却没停过。剑南、江西地区源源不断地进贡,杜亚、刘赞、王纬和鱼朝恩每年都进贡,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宠信,这些都被称为“赋外羡余”。他们还借着皇帝的旨意,偷盗库藏里的东西。鱼朝恩进贡的只有十二三,其余都是自己中饱私囊。江淮以南地区,百姓被压榨得苦不堪言,一个个都愁眉苦脸,都快活不下去了。

贞元年间以后,宫里的人在京城里买卖东西,这叫“宫市”。他们不拿什么文书凭证,只凭着皇帝口头吩咐,就抢购最好的丝绸、劣质布匹和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价格翻倍,用劣质布匹抵充好丝绸的价钱。那些精明的商人,好的货物都躲起来不卖;摆在市面上卖的,都是粗劣次品。还有一些人被强迫带进宫里,把车上的东西都卖掉,卖东西的人不高兴,就一起殴打他们。家里的仆人和奴婢,好马、好车,都提心吊胆地怕被抓去。而德宗皇帝被身边的人蒙蔽,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所以崔善贞在弹劾鱼朝恩的时候,把这些事都说了出来。其实,鱼朝恩独占盐铁的利益,想养兵造反的事,根本没被发现,比起那些小气的官吏来说,他贪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