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穆王瓒,字恒生,另一个名字叫慧,是高祖皇帝的祖母的弟弟。周朝的时候,因为太祖皇帝的军功被封为竟陵郡公,娶了武帝的妹妹顺阳公主,从右中侍上士升迁到御伯中大夫。保定四年,改任纳言,授予仪同三司的官职。

瓒是出身高贵的公子,又娶了公主,长得又漂亮,喜欢读书,爱惜人才,在当时名声很好,人们都叫他杨三郎。武帝对他非常亲近。平定齐国的战役中,其他诸王都跟着去了前线,只有瓒留下来守卫京城。武帝对他说:“京城六府的事务都很繁忙,我都交给你了。我要去东方打仗,完全不用担心西边的情况了!”可见武帝对他多么信任。

宣帝即位后,瓒被提升为吏部中大夫,还加上了仪同三司的官职。没过多久,宣帝死了,高祖杨坚进入皇宫,准备掌握朝政,派人召来废太子杨勇,想和他商量事情。瓒平时和高祖关系不好,听到召见后就没去,说:“当个隋国公恐怕都保不住,还不如直接灭族算了!”高祖当了丞相后,提拔瓒为大将军。不久又拜他为大宗伯,负责修订礼仪法令。后来又晋升为上柱国、邵国公。

瓒看到高祖执政,朝中人心不齐,担心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祸患,暗中就想着怎么对付高祖,但高祖一直对他很宽容。等到高祖受禅登基后,封瓒为滕王。后来又任命他为雍州牧。皇帝经常和他一起吃饭,还亲切地叫他“阿三”。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免去了雍州牧的职务,只保留了滕王的爵位,回到自己的府邸。

瓒的妻子宇文氏,以前和独孤皇后关系不好,这件事之后,她一直闷闷不乐,志不得伸,还暗中诅咒别人。皇帝下令让瓒休掉她,但瓒不忍心和她分开,极力请求皇帝收回成命。皇帝没办法,只好答应他,但宇文氏最终还是被除去了宗室的籍贯。因为这件事,瓒得罪了皇帝,皇帝对他的恩宠也越来越少了。开皇十一年,皇帝到栗园游玩,瓒突然暴毙,那年他才四十二岁。大家都说他是被毒死的。他的儿子杨纶继承了他的爵位。

纶,字斌籀,人长得高大帅气,性格厚道,还懂音乐。高祖皇帝登基后,封他为邵国公,管辖八千户人家。第二年,又升任邵州刺史。晋王娶梁国公主为妃,皇上派纶去送礼,梁国人都很敬重他。不过,因为穆王的关系,纶在高祖当政的时候,心里一直不太踏实。

等隋炀帝继位,更是对他猜忌得很。纶又急又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就找了个算命先生王琛问卜。王琛说:“您将来的官运亨通啊!”然后又说:“‘滕’字和‘腾’字读音相近,这个字预示着您会有好运气呢!”纶还跟几个懂天文星象的和尚,比如惠恩、崛多他们来往密切,经常让他们帮忙看星象。

后来有人告密说纶心怀不满,咒骂皇帝,炀帝就派黄门侍郎王弘彻查此事。王弘见皇帝正生气,就顺着皇帝的意思,说纶用巫蛊之术诅咒皇帝,罪该万死。皇帝下令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司徒杨素等人说:“纶希望国家出乱子,好让他自己得利。他心怀怨恨的原因,是家族历史造成的。当初隋朝刚建立,天下百姓一心一意拥护朝廷,正是需要大家团结一致的时候,而他家却偏偏要与朝廷作对,父子两代都犯上作乱,这哪里是觊觎朝廷,简直就是想颠覆社稷!他罪大恶极,理应处死,依律当诛!”

皇帝念及他是皇族,不忍心杀他,就把他革职为民,流放到始安。他的几个弟弟也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大业七年,隋炀帝御驾亲征辽东,纶想上书请求从军效力,却被当地官府阻止了。没过多久,他又被流放到更远的朱崖。天下大乱后,他被贼人林仕弘逼迫,带着妻子儿女逃到儋耳。后来,他回到了大唐,被封为怀化县公。

纶的弟弟坦,字文籀,一开始被封为竟陵郡公,因为纶的事被流放到长沙。坦的弟弟猛,字武籀,被流放到衡山。猛的弟弟温,字明籀,一开始被流放到零陵。温好学,能写文章,后来写了一篇《零陵赋》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文章写得非常哀婉。皇帝看到后很生气,又把他流放到南海。温的弟弟诜,字弘籀,之前也被流放到零陵。皇帝看他为人谨慎,就让他继承滕王的爵位,以继承穆王的香火。大业末年,他在江都去世了。

说的是悼王静的事儿,字叫贤籀,是滕穆王瓒的儿子。后来过继给了他叔叔嵩。他叔叔嵩在周朝的时候,因为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兴城公,可惜早早去世了。高祖登基后,追封他叔叔为悼王,谥号宣王,王位就由静继承了。静王去世后没留下儿子,所以他的王国也就没了。

接下来说说卫昭王爽,字师仁,小名叫明达,是高祖同父异母的弟弟。周朝的时候,他还小,还在襁褓里呢,就因为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同安郡公。六岁的时候太祖死了,是献皇后把他抚养长大,所以高祖对这个弟弟特别宠爱,比其他兄弟都更喜欢他。十七岁的时候当上了内史上士。高祖执政后,就封他为大将军、秦州总管。还没等上任,就被调到蒲州当刺史,官职也升为柱国。高祖称帝后,立他为卫王。没多久又调到雍州当牧,兼任左右将军。之后又升任右领军大将军,同时兼管并州。一年多后,又升为上柱国,调到凉州当总管。爽长得帅气,很有领导才能,治理地方也很有声望。

那一年,派爽当行军元帅,带兵七万去防备突厥。从平凉出发,没遇到敌人就回来了。第二年,大规模北伐,爽还是元帅。河间王弘、豆卢勣、窦荣定、高颎、虞庆则他们都分头行动,都听爽指挥。爽亲自率领李充节等四位将军从朔州出发,在白道跟沙钵略可汗遭遇,打了一仗,大获全胜,俘虏了一千多人,缴获的牛羊马匹更是数不胜数。沙钵略可汗受了重伤逃跑了。高祖非常高兴,赏赐爽梁安县一千户的食邑。六年后,爽再次担任元帅,带兵十五万,从合川出发。突厥吓得逃跑了。第二年,爽被征召到朝廷当纳言。高祖非常器重他。

没过多久,爽生病了,皇上派巫师薛荣宗去看他,说是有很多鬼在害他。爽让手下人把鬼赶走。过了几天,真的有鬼东西来打薛荣宗,薛荣宗跑下台阶摔死了。当天晚上,爽就死了,那年他才二十五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尉、冀州刺史,他的儿子集继承了他的爵位。

话说这集字,一开始被封为遂安王,后来又继承了卫王的爵位。到了隋炀帝当政的时候,对诸侯王的恩宠越来越少,猜忌也越来越重。集字心里又着急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找了个算命先生俞普明,弄了个什么祭祀仪式求保佑。结果呢,有人告密说集字在诅咒皇帝,负责刑狱的官员巴结皇帝,故意把这事儿做大,上奏说集字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该死!

皇帝就让大臣们商量这事儿。杨素他们说:“集字暗地里搞那些旁门左道,还用巫蛊之术诅咒皇上和他的亲人,明目张胆地诅咒,一点都不觉得羞愧!他根本不讲人情道理,做的事儿违背了祖宗的规矩,简直就是皇上和父王的仇人,根本不能饶恕!应该按照法律处罚!” 当时滕王纶跟集字关系不错,皇帝有点不忍心下狠手,就下了一道圣旨,说:“纶和集,就像附生在同一枝干上的花朵,又像父子一样亲近,朕给了他们很高的爵位,可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的功劳。他们应该和国家同甘共苦,祸福与共,可他们却暗中搞妖邪的勾当,放纵邪恶的行为。他们身为臣子,却一点也不敬爱皇上,关键时刻更是毫不顾念君臣之情。大臣们都这么说了,朕看了也挺难受的。虽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恩情也要从情理出发,但是法律也要顾及皇族,亲情更要考虑。要把他处死,朕实在不忍心。”

所以呢,最后就取消了集字的王位,把他贬为平民,发配到边远地区去了。后来天下大乱,集字就不知去向了。

蔡王智积,是高祖弟弟、陈留郡公蔡整的儿子。他爹蔡整,在周明帝时期,因为跟随太祖打仗立功,被封为陈留郡公。后来又当上了开府、车骑大将军。跟着武帝打仗平定齐国,一直打到并州,英勇作战,战死了。等他哥高祖当了丞相,追封他为柱国、大司徒,还让他管着冀州、定州、瀛州、相州、怀州、卫州、赵州、贝州这八个州刺史。高祖当皇帝后,又追封他爹为蔡王,谥号景王。然后让智积继承了蔡王的爵位。还封了智积的弟弟智明为高阳郡公,智才为开封县公。没多久,就让智积当了开府仪同三司,还派他去当同州刺史,那排场,仪仗队送他上任,可隆重了!

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智积为人谨慎小心,出了名,高祖对他很欣赏。他在同州当刺史期间,从不嬉戏游玩打猎,处理完政务后,就端端正正地坐着读书,家里从不接待私人来访。他身边有几个有文化的人,比如侍读公孙尚仪,还有府里的幕僚杨君英、萧德言,都是山东来的儒生,智积经常请他们到家里来,摆的也就是些饼干水果,酒也只喝三杯。家里虽然有歌女,但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向太妃请示后才能表演一下,可见他生活多么简朴。以前高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时候,他爹景王和他关系不好,他妈尉氏和高祖的皇后独孤皇后也不合,所以智积一直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经常自贬身份。高祖知道他的情况,对他也很同情。

有人劝智积多置办些产业,智积说:“以前平原君家财万贯,最后落得个家道中落的下场,苦啊!我幸亏没有什么家产,干嘛还要去费心经营呢?”他有五个儿子,只让他们读《论语》和《孝经》,也不让他们跟外界的人来往。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智积说:“你不是了解我的人。”他的意思怕儿子们有才华,反而会招来祸患。开皇二十年,他被召回京城,没有其他的官职,就闭门在家,除了朝拜皇帝,轻易不出门。

杨广当皇帝后,滕王和卫王因为被别人陷害而获罪丢了官,高阳公智明也因为跟人交往不好而被降爵,智积心里很害怕。大业七年,他被任命为弘农太守,但是他把政事都交给下属,自己清静地过日子。后来杨玄感造反,从东都带兵往西走,智积跟手下说:“杨玄感听说朝廷大军要来了,想往西攻打关中。如果他成功了,那他的根基就稳固了。我们要用计策拖住他,让他不能前进。不出十天,就能把他抓住了。” 等杨玄感军队到了城下,智积就爬上城墙骂他,杨玄感非常生气,下令猛攻。城门被叛军烧了,智积就下令放火烧城门,叛军进不来。过了几天,宇文述等人的援军到了,一起出击打败了叛军。

大业十二年,智积跟着皇帝去江都,得了重病。皇帝当时对自己的亲戚很冷淡,智积一直都觉得不安,等到他生病了,也不叫医生。临死的时候,他对亲人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能保住脑袋,死后埋在地下就算万幸了。”当时的人都为他感到惋惜。他有个儿子叫智道玄。

史书上说:周朝尊崇皇室宗亲,汉朝重视巩固皇室根基,内部和睦团结皇族,对外安定百姓,深化根基,尊崇皇室。太平的时候,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国家危难的时候,大家一起分担忧患,这种做法由来已久。魏晋以后,很多朝代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不遵循祖宗的规矩,各顾各的私利。压制他们,他们的势力就和普通人一样;放纵他们,他们的权力就和皇帝一样,矫枉过正,不是一时能解决的。得失成败,前朝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我就不再详细讨论了。高祖的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本来就不深厚,后宫里的矛盾又互相不容。到了杨广当皇帝,情况更加恶化。所以滕王暴死,大家都私下议论;蔡王将死,自己还觉得幸运。只有卫王因为被献皇后抚养长大,所以受到的优待特别多,而其他的皇子们四处流亡,都不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真是悲哀啊!他们被赐予茅草和泥土,被称为盘石,没有军队保护,生活和普通百姓一样。内外没有忧患,没有时间去顾及危险,碰上这么多的困难,还能指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