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最早的时候啊,是因为汉朝末年交趾女子征侧造反,内县功曹的儿子区连杀了县令,自己称王。他没儿子,他外甥范熊继位,范熊死了,他儿子范逸继位。有个日南人叫范文,因为战乱成了范逸的仆人,结果范文教范逸修建宫殿,制造兵器。范逸特别信任他,还让他带兵,范文特别得人心。后来范文就打听范逸的子弟们都跑哪去了,有的逃跑了,有的搬家了。等范逸死了,国家没继承人,范文就自立为王了。后来,范文的儿子范佛被晋朝扬威将军戴桓打败了。宋朝交州刺史檀和之带兵去打林邑,深入敌境。到了梁朝、陈朝,林邑还跟他们来往通使呢。
林邑这国家啊,延绵几千里,土地上有很多香木、金银珠宝,物产基本上和交趾差不多。他们用砖头砌城墙,用贝壳灰粉刷,门都朝东开。他们重要的官职有两个:一个是西那婆帝,另一个是萨婆地歌。下面的官职分三等:一等叫伦多姓,二等叫歌伦致帝,三等叫乙他伽兰。其他的官吏分成了二百多个部门,部门长官叫弗罗,副手叫可轮,就像咱们这儿的牧官和宰官那样。国王戴着金花冠,形状像咱们古代的章甫冠,穿朝霞色的衣服,戴着珍珠宝石的璎珞,脚上穿皮鞋,有时候也穿锦袍。国王身边有二百多个侍卫,都是良家子弟,每个人都拿着金鞘的刀。他们有弓箭刀枪,弩是用竹子做的,箭头上都涂了毒药。他们的乐器有琴、笛、琵琶、五弦琴,跟咱们中国差不多。他们打鼓是用来警示大家,吹蠡(lí,一种乐器)是用来集合军队。
这个人啊,长着一双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头发又黑又卷。当地人通常都是光着脚,就用一块布裹着身子,冬天的时候才穿袍子。女人呢,都梳着椎髻发型,家里铺着椰叶席。他们结婚的时候,媒人会带着金银手镯、两壶酒和几条鱼去女方家。然后选个好日子,男方家会请来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庆祝。女方家会请一位婆罗门教的僧侣,把新娘送去男方家,新郎洗洗手,然后牵着新娘。人死了之后,国王要七天才下葬,官员三日,老百姓一天。他们都用盒子装尸体,敲锣打鼓地送葬,送到水边,堆上柴火烧掉。烧完之后把剩下的骨灰收起来,国王的骨灰装在金瓮里沉到海里,官员的用铜瓮,也沉到海边;老百姓的用瓦罐,送到江里。男女都要剪掉头发,跟着送葬到水边,哭完就回来,回家后就不哭了。每隔七天,他们都要烧香、撒花,再哭一次,哭完为止。这样一直哭到七七四十九天,一百天和三年的时候,也要这样再哭一次。那里的人都很信奉佛教,文字和天竺(印度)的一样。
高祖皇帝平定陈朝之后,就派使者去林邑进贡土特产,后来林邑就停止朝贡了。那时候天下太平,大臣们都说林邑有很多奇珍异宝。到了仁寿年间,皇帝派大将军刘方担任驩州道行军总管,率领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开府秦雄以及上万名步兵骑兵,还有几千个犯人去征讨林邑。林邑王梵志率领他的军队骑着大象作战,刘方的军队一开始打得很不利。于是刘方想了个办法,挖了很多小坑,上面盖上草,然后用兵刃挑拨那些草。梵志把所有军队都摆开了阵势,刘方和他作战,假装败退,梵志就追了上来,追到那些坑的地方,很多士兵都掉进坑里,大家互相惊吓,军队就乱了。刘方就下令全军进攻,大获全胜。林邑军屡战屡败,最后放弃城池逃跑了。刘方攻入林邑的都城,缴获了十八尊庙里的神像,都是用金子铸造的,这说明林邑已经传了十八代国王了。刘方班师回朝后,梵志又回到了他的地盘,派使者来赔罪,从此林邑就一直向朝廷进贡了。
赤土国啊,是扶南国的分支。它在南海里,坐船得航行一百多天才能到它的首都。那地方土色多是红色的,所以才叫赤土国。东边是波罗刺国,西边是婆罗娑国,南边是诃罗旦国,北边就挨着大海,国土面积有好几千里呢。他们的国王姓瞿昙,名叫利富多塞,他对外面的世界,对别的国家远近根本就不了解。据说他爸爸是释王,后来出家当和尚了,就把王位传给了利富多塞,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当了十六年的国王了。他有三个老婆,都是邻国国王的女儿。
他住的僧祗城,城门有三道,一道门和另一道门之间都隔着百来步远。每道门上都画着飞天、仙人、菩萨的画像,还挂着金色的花朵、铃铛和飘带,门口站着几十个妇女,有的演奏乐器,有的捧着金花。另外,还有四个打扮得像佛塔边金刚力士一样的女人,站在门的两边。门外站着拿着武器的卫兵,门内站着拿着白色拂尘的侍卫。道路两旁垂挂着白色的网,上面缀满了鲜花。国王的宫殿里所有的房子都是重檐的,他坐在北面的屋子里,朝北坐着。
他坐在三重叠起来的榻子上,穿着朝霞色的布衣,戴着金花冠,脖子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珠宝璎珞。四个女子侍立在旁边,左右两边还有百来个卫兵。国王的榻后面做了一个木制的龛,用金银、香木和各种贝壳装饰着。龛后面挂着一盏金光闪闪的灯,榻的旁边还摆着两面金镜子,镜子前面放着金瓮,瓮前面各有一个金香炉。在国王面前放着一尊金色的伏牛,牛的前面撑着一把宝盖,宝盖的两边各有一把宝扇。几百个婆罗门,东西两边排成两列,面对面坐着。
他的官员里,有一个萨陀迦罗,两个陀拏达义,三个迦利蜜迦,他们一起负责处理政务;还有一个俱罗末帝,负责刑法。每个城里都设有一个那邪迦和十个钵帝。
他们那儿的习俗,大家都穿耳洞、剪头发,没有跪拜的礼节。喜欢用香油涂抹身体。当地人很敬佛,尤其尊崇婆罗门教。女人会在脑后梳髻。男女都穿用朝霞色、朝云色等杂色布做的衣服。有钱人家,穿戴就比较讲究,喜欢华丽的服饰,但是金锁除非是国王赏赐的,否则不能戴。
结婚的时候,要选个好日子。女方家会在婚礼前五天就开始庆祝,唱歌跳舞喝酒。婚礼当天,父亲会把女儿的手交给女婿,七天后才算正式完婚。结婚后,夫妻会分家单过,只有最小的儿子会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兄弟去世后,人们会剃掉头发,穿上素服,在水边搭个竹木棚子,棚子里堆满柴火,把尸体放在上面。然后烧香插幡,吹号角打鼓送行,最后点火焚烧,骨灰落入水中。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丧葬仪式都一样,只有国王的骨灰,烧完后会收集起来,装在金瓶里,供奉在庙宇里。
那里的气候一年四季温度都差不多,雨水多,晴天少,农作物没有固定的种植季节,特别适合种植水稻、稷、白豆、黑麻,其他的农产品,跟交趾地区差不多。他们用甘蔗酿酒,还会加一些紫瓜根进去,酒的颜色是黄赤色的,味道也很香醇。他们还用椰浆酿酒。
隋炀帝登基后,就招募能去边远地区的人才。大业三年,负责屯田的常骏和虞部主事的王君政等人毛遂自荐,说想去赤土国(今越南南部)。皇帝一听,高兴坏了,立马赏赐他们每人一百匹丝绸,还一人一套时兴的衣服,就让他们出发了。给他们准备了五千匹丝绸作为礼物,送给赤土国的国王。
那年十月,常骏他们从南海郡出发,坐船日夜兼程,赶上顺风,走了二十天。他们经过焦石山,在陵伽钵拔多洲停泊,这个岛在东南方向,和林邑国隔海相望,岛上还有座神庙呢。继续往南走,到了师子石,从这里开始,就都是岛屿相连了。又走了两三天,往西一看,看到了狼牙须国的山,然后他们继续南下,到达鸡笼岛,终于到了赤土国的边界。赤土国的国王派婆罗门鸠摩罗率领三十艘船来迎接他们,吹着号角,敲着鼓,热热闹闹地欢迎隋朝使臣,还用金锁链拴住隋朝使臣的船。
一个月后,他们到了赤土国的都城。国王派自己的儿子那邪迦来迎接常骏他们,并安排他们觐见。 先派人送来金盘,里面装着香花、镜子和镊子,还有两个金盒子装着香油,八个金瓶装着香水,以及四条白色的毛巾,说是给使臣洗漱用的。 当天傍晚,那邪迦又派来两头大象,撑着孔雀羽毛做的华盖来迎接使臣,还送来金花和金盘,用来垫着诏书。一百多个男女奏乐,两个婆罗门带路,把他们带到了王宫。常骏他们把诏书呈递到国王面前,国王和大臣们都坐在那里。宣读完诏书后,国王让常骏他们坐下,还演奏了天竺的音乐。事情办完后,常骏他们回到住处,国王又派婆罗门送来食物,用大大的草叶当盘子,足足有一丈长。婆罗门还对常骏说:“您是大国的使臣,可不是我们赤土国的人了。我们这儿的饭菜简单,还请您别介意。”
过了几天,国王又邀请常骏他们赴宴,仪仗和迎接使臣时一样隆重。国王面前摆着两张床,床上都摆着草叶做的盘子,每个盘子有一丈五尺长,上面摆着黄、白、紫、红四种颜色的饼,还有牛、羊、鱼、鳖、猪等等一百多种肉类。国王邀请常骏上床就座,其他人则坐在地席上,每人面前都放着金钟盛酒,女乐轮番演奏,国王对他们非常优厚。 宴席结束后,国王又派那邪迦跟随常骏他们回国,并送来贡品,其中包括金芙蓉冠和龙脑香。还用金子铸造了多罗叶形状的信物,上面刻着精致的花纹,用金盒子装着,让婆罗门用香花和号角送行。
回程时,他们出海后,看到成群的绿鱼在海面上飞跃。他们在海上漂流了十多天,到了林邑国的东南方向,沿着海岸线航行。海水宽阔,有上千步,水是黄色的,还带着腥味,船行一天都走不完,说是大鱼的粪便。他们沿着海岸北上,最终到达交趾(今越南北部)。大业六年春天,常骏和那邪迦一起到了弘农,去拜见皇帝。皇帝非常高兴,赏赐常骏他们二百匹丝绸,还授予他们秉义尉的官职,那邪迦等人也分别得到了赏赐。
真腊国,在林邑国的西南,本来是扶南国的附属国。从日南郡坐船过去要六十天,它南边挨着车渠国,西边是朱江国。真腊国王姓刹利氏,名叫质多斯那。从他祖上开始就逐渐强大起来,到了质多斯那这一代,干脆把扶南国也给吞并了。他死后,儿子伊奢那继位。伊奢那住在伊奢那城,城外有两万多户人家。城里有一座大堂,是国王处理政务的地方。总共有三十座大城,每座城里都有几千户人家,每个城都有自己的军事首领,官名和林邑国差不多。
国王每三天上朝一次,坐在五香七宝做的床上,上面挂着宝帐。这个帐篷用彩色的木头做杆子,象牙和金银装饰做成帐壁,形状像个小房子,挂着金光闪闪的装饰,看起来像赤红色的泥土。宝帐前面放着金香炉,旁边站着两个人伺候着。国王穿戴着鲜艳的贝壳做的衣服,用彩色丝线缠绕腰腹,一直垂到小腿,头上戴着金光闪闪的宝冠,脖子上挂着珍珠项链,脚上穿着皮鞋,耳朵上戴着金耳环。平时穿白色衣服,穿象牙做的鞋子。如果头发披散着,就不戴项链。大臣们的穿着打扮,大致上都差不多。
有五个主要的大臣,分别是孤落支、高相凭、婆何多陵、舍摩陵、髯多娄,还有许多小官。上朝的大臣们,都要在台阶下磕三个响头。国王叫他们上台阶,他们就跪下,双手抱着胳膊,围着国王坐着。议完事之后,就跪着退下去。台阶、庭院、门廊,都有上千名侍卫站岗,穿着盔甲,拿着武器。真腊国和参半国、朱江国联姻,经常和林邑国、陀桓国打仗。真腊人平时出门都带着刀枪棍棒,一旦有战争,就立刻用上。真腊国的风俗是,只有国王的正妻所生的孩子才能继承王位。国王刚即位的时候,把所有的兄弟都残害了,有的砍掉一根手指,有的割掉鼻子,然后把他们安置到别的地方,不让他们做官。
这些人长得矮小,皮肤黝黑。不过,女人中也有皮肤白皙的。他们都把头发盘起来垂在耳朵旁边,性子急躁,动作敏捷。他们的住所和器物,都跟赤土很像。他们用右手当干净的,左手当不干净的。每天早上洗漱后,要用杨枝清洁牙齿,然后诵读经咒。吃饭前也要洗漱,饭后也要用杨枝清洁牙齿,再诵读经咒。他们主要吃酥酪、砂糖、稻米、米饼之类的食物。吃饭的时候,先把各种肉羹和饼混在一起,用手抓着吃。结婚的时候,男方只送一套衣服,然后选个日子派媒人去迎娶新娘。男女双方家里都要闭门不出八天,昼夜点灯不熄。婚礼结束后,男子就要和父母分家另过。父母去世后,如果儿子还没结婚,就给他分遗产;如果已经结婚了,财产就归官府所有。他们丧葬的时候,儿女七天不吃饭,剃掉头发哭丧,僧侣、道士、亲朋好友都会来参加,还有音乐送葬。他们用五香木焚烧尸体,把骨灰装进金银瓶里,送到大河里去。穷人就用瓦罐盛放,并在上面画上颜色。也有些人不焚烧尸体,而是把尸体送到山里,任凭野兽啃食。
这个国家北部多山,南部多水泽,气候炎热,没有霜雪,瘴气和毒虫很多。土地适宜种植稻谷,黍和粟比较少,水果蔬菜跟日南、九真差不多。比较特别的植物有婆那娑树,它没有花,叶子像柿子叶,果实像冬瓜;奄罗树,花叶像枣树,果实像李子;毗野树,花像木瓜花,叶子像杏叶,果实像构树的果实;婆田罗树,花叶果实都像枣子,但略有不同;歌毕佗树,花像林檎花,叶子像榆树叶但又厚又大,果实像李子,个头有升那么大。其他的植物大多和九真地区相似。海里有一种叫建同的鱼,有四条腿,没有鳞片,鼻子像大象鼻子一样,能吸水然后喷出来,水柱高达五六十尺。还有一种浮胡鱼,形状像鲂鱼,嘴巴像鹦鹉嘴,有八条腿。海里还有很多大鱼,身体一半露出水面,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山一样。
五月六月的时候,那地方毒气很重,流行瘟疫,所以老百姓会在城西门外的神庙里祭祀白色的猪、牛、羊。要是不这么做,庄稼就收成不好,牲畜会大量死亡,人也会得瘟疫。离那儿不远有个陵伽钵婆山,山上有座神庙,常年有五千兵士守护着。城东还有个叫婆多利的“神”,祭祀它居然要用人肉!国王每年都要杀几个人,在夜里祭祀祈祷,这地方也有一千士兵看守。他们对鬼神真是够虔诚的。不过,他们也信奉佛教,尤其信道士,佛像和道士的塑像都一起供奉在庙里。
大业十二年,他们曾派使者来进贡,皇帝还隆重地接待了他们,后来就断了联系。
婆利国,要从交趾出发,漂洋过海,往南经过赤土、丹丹,才能到达。这个国家东西方向走要四个月,南北方向要走四十五天。国王姓刹利邪伽,名字叫护滥那婆。他们的官职名称,高级的叫独诃邪挐,次级的叫独诃氏挐。那里的人很擅长扔一种轮形的刀,刀很大,像镜子一样,中间有孔,刀刃像锯齿一样锋利,远远地扔出去,百发百中。其他的兵器,跟我们中国差不多。他们的风俗习惯跟真腊差不多,物产也跟林邑类似。如果有人杀人或者偷盗,就会被砍掉手;如果通奸,就会被锁住脚,关押一年才放。他们祭祀一定要在月末,摆上酒菜,然后把它们放到水里漂走。每年十一月,他们还要举行一次大型祭祀。海里产珊瑚。还有一种鸟叫舍利,据说能听懂人话。大业十二年,他们也曾派使者来朝贡,后来也断了联系。当时南方还有丹丹、盘盘两个国家,也来进贡物品,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物产,大体上都差不多。
史书上这么说: 《礼记》里写着:“南方叫做蛮,有不烧熟食物吃的人。” 《尚书》里说:“蛮夷欺诈中原。” 《诗经》里说:“愚蠢的蛮人和荆楚人。” 南方少数民族种类特别多,各个时期情况也都很复杂。
从秦朝统一了楚国以后,汉朝平定了百越,从最南端的丹阳到日南郡,凡是水路可以到达的地方,都设置了郡县。到了吴国和蜀国分立的时候,经历了晋朝和宋朝,各地的交通状况有好有坏,各民族的归顺情况也不一样。汉高祖刘邦受命于天,平定了全国;隋炀帝杨广继承了皇位,威名传遍全国各地。他们都热衷于征服远方的蛮夷,一心想得到珍奇异宝,所以隋炀帝派兵攻打流求,又派兵攻打林邑,威震异族,比秦朝和汉朝还要厉害得多。
虽然他们取得了征服边疆的功劳,却没能避免国家内部的失败。《左传》上说:“如果不是圣人,对外取得了安宁,内部就一定会发生灾难。”这句话说得真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