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字行满,本来是西域人。他爷爷叫支颓(此处保留原文),后来搬到新丰住。爷爷死后,他奶奶守寡,跟仪同王粲私通,生下了王充的父亲王琼,王粲后来就把王琼的母亲娶回家做小老婆。王充他爹小时候是个孤儿,跟着他妈嫁给了王粲,王粲很疼爱他,还让他跟着自己姓王,后来官做到怀州和汴州的长史。

王充这个人啊,长得头发卷曲,声音像豺狼一样粗犷,为人阴险狡诈,多算计。他私下里读了不少书,尤其喜欢兵法,还懂一些占卜算命之类的玩意儿,不过他从来不跟别人说。隋文帝开皇年间,他当上了左翊卫,后来因为军功被封为仪同,又做了兵部员外郎。他很擅长写奏章,对法律也很熟悉,但其实他这个人啊,文墨方面,心里头总盘算着高低得失。要是有人反驳他,他就巧舌如簧地为自己辩解,说得头头是道,气势汹汹的,虽然大家都知道他理亏,却也没办法把他驳倒,大家都说他口才好,辩论厉害。

隋炀帝当政的时候,王充一路升迁,做到江都郡丞。当时隋炀帝经常去江都,王充特别会察言观色,拍马屁,逢迎皇帝,每次进宫汇报工作,皇帝都很高兴。后来他又兼任江都宫监,就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池台,还偷偷地把远方进贡的珍宝献给皇帝,以此讨好皇帝,所以跟皇帝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公元612年,隋朝开始乱套了,杨玄感这个人啊,特别会来事儿,对宫里的人特别殷勤,对那些有本事的人也特别客气,暗地里拉拢了一大批人才,收买了不少人心。江淮地区的人本来就比较彪悍,加上当时盗贼四起,很多人犯了法,关进监狱等着受罚。可杨玄感呢,他都用不正当的手段把他们放了,以此来结交私人恩情。

后来杨玄感造反了,江南的朱燮和管崇也跟着起兵响应,自称将军,手下竟然有十多万人!皇上派了吐万绪和鱼俱罗去讨伐,结果都没成功。杨玄感就招募了江都一万多人,几次战斗都打赢了。每次打胜仗,他都把功劳归于手下,战利品也全部赏给士兵,自己一点儿好处也不拿。所以大家都很愿意为他卖命,他也就立下了不少战功。

到了公元614年,齐郡有个贼头子叫孟让,从长白山带兵到处抢劫,打到了盱眙,手下也有十多万人。杨玄感带兵去抵抗,故意装出一副弱势的样子,在都梁山设了五个营垒,跟孟让僵持着,故意不打。等孟让放松警惕了,他就突然出兵猛攻,打了个大胜仗,乘胜追击,把孟让的队伍全歼了,孟让只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跑了。这一仗,斩首一万人,缴获的牲畜、军资更是数不胜数。皇上看到杨玄感有将帅的才能和谋略,这才开始让他带兵,去剿灭那些小股盗贼,他到哪儿,哪儿就太平了。不过,他这个人啊,性格虚伪,装出一副做好人的样子,总是很努力很辛苦,就是为了博个好名声。

公元615年,突厥人包围了皇上在雁门的行宫。杨玄感把江都所有能用的兵都派去救援了。到了军营,他故意弄得又脏又臭,还哭个不停,日夜不脱盔甲,就睡在草地上。皇上听说后,觉得他很忠心,对他更加信任了。

十二年后,他升迁到江都当了地方长官。那时候,有个叫厌次的人,假装谦虚,其实是个盗匪,手下有十多万兵马,盘踞在豆子(地名)一带。他带兵去打,把厌次给杀了,吓得其他盗匪都老实了。后来他又去打卢明月,在南阳打败了他,斩首几万人,俘虏更是数不胜数。 回到江都后,皇帝非常高兴,亲自端着酒杯赏赐他。

他知道皇帝喜欢美女,就说江淮地区有很多漂亮姑娘,还主动表示愿意帮皇帝充实后宫,只是这些姑娘没机会进宫。皇帝一听更高兴了,就偷偷地让他去挑选美女,只要长得漂亮符合标准的,就用国库的钱和本来要进京的贡品当聘礼把她们娶进宫。这花费的钱财多得数不清,账面上就写着“奉旨另行支出”,根本不写具体数目。要是皇帝看中的,就重重赏赐他;即使皇帝没看中的,他也赏赐一些东西。后来,他用船把这些女子送往东京,结果路上土匪四起,负责押送的使者们受尽苦头,甚至有十几个船队在淮河泗水一带沉船,人也都溺死了。有人想把这事捅出来,但他都给压下去了,又赶紧找人补充,继续进贡。从此以后,他和皇帝的关系就更亲密了。

后来李密攻破了兴洛仓,兵临东都城下,朝廷军队几次交战都败退了。光禄大夫裴仁基竟然在武牢投降了李密,皇帝非常生气,下令出兵讨伐李密。皇帝下诏书,任命他为将军,在洛口抵挡李密。前后打了上百仗,胜负参半。后来他带兵渡过洛水,逼近兴洛仓。和李密打了一仗,结果大败,有上万士兵葬身河水。当时天寒地冻下着大雪,士兵们渡过河水后,衣服都湿透了,在路上冻死的也有好几万人。等到了河阳,军队只剩下几千人了。他把自己关进监狱请罪,越王侗派人赦免了他,召他回都城。他重新招募散兵游勇,又聚集了一万多人,驻扎在含嘉城里,再也不敢出去了。

宇文化及在江都杀了皇帝,窦建德就和太府卿元文都、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一起拥立杨侗当皇帝。杨侗封窦建德当了吏部尚书,还封他为郑国公。后来杨侗采纳了元文都和卢楚的计策,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李密于是向杨侗称臣,又带兵去黎阳抵抗宇文化及,还派人来报捷。大家都挺高兴的,就窦建德一个人跟手下将领说:“元文都那帮人,都是些只会写写算算的文官。我看这情况,他们肯定会被李密抓住的。再说咱们军队跟李密打仗,杀了他不少父兄子弟,以前就杀了不少了,要是现在投降他,咱们这些人可就都没好果子吃了!”他这么说,就是想激怒手下的将领。

元文都知道了这事儿,吓得不轻,就跟卢楚他们商量,打算趁窦建德进宫的时候,埋伏兵士把他杀了。他们已经约好了日子,结果将军段达把这事儿告诉了窦建德,说是他的女婿张志告诉他的。窦建德当夜就带兵包围了皇宫,将军费曜、田世阇他们在东太阳门外跟窦建德的军队打了起来。费曜的军队打败了,窦建德就攻破城门冲进去了,皇甫无逸一个人骑着马逃跑了。窦建德抓住了卢楚,把他杀了。当时宫门还没打开,窦建德就让人敲门告诉杨侗说:“元文都他们想抓住皇帝投降李密,段达知道了这事儿告诉我。我不是想造反,我只是在杀那些造反的人!”

元文都听到变故后就进宫了,他带着杨侗去了乾阳殿,安排兵士保护他。他还让将领们登上城墙抵抗,结果军队打败了,元文都也被抓住了,然后被杀了。杨侗就下令打开城门让窦建德进来,窦建德就让人替换了原来的守卫,然后进去拜见杨侗,他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元文都他们太不像话了,互相勾结要杀害对方,事情紧急,所以才这样,我不敢背叛国家。”杨侗就跟他结盟了。后来窦建德又派韦节等人去劝说杨侗,让杨侗封他当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他还把自己的哥哥窦恽安排做了内史令,住进了皇宫。

没过多久,李密打败了王世充的军队,凯旋而归。但是他的精兵强将和战马损失惨重,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王世充想趁李密虚弱的时候攻击他,但是怕大家不听他的,于是就装神弄鬼。他说自己梦见周公了,然后就在洛水边上建了个祭祀周公的祠堂,还派巫师到处宣扬说周公要仆射(指王世充)赶紧讨伐李密,这样就能立大功,不然军队都会得瘟疫而死。王世充的军队里有很多楚地人,他们迷信得很,所以王世充才用这种方法来迷惑他们。结果大家都请求出战。

王世充挑选了精兵强将,一共两万多人,一千多匹马,把营地迁到了洛水南边。李密的军队在偃师北面的山上。当时李密刚刚在化及之战中取得胜利,有点轻敌,没设防。王世充趁夜色派了两百多骑兵偷偷潜入北山,埋伏在山谷里,命令士兵喂饱马匹,自己也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然后趁着夜色渡过洛水,人马飞奔,天亮的时候就攻击到了李密军营。李密派兵迎战,还没来得及列好阵势,两军就交战了。王世充的伏兵从山上冲下来,偷偷登上北面的高地,居高临下,猛攻李密的大营。李密军营顿时大乱,没人能抵挡住,王世充的军队冲进营地放火。李密军队大惊失色,溃不成军,将领张童儿、陈智略都投降了,王世充接着攻下了偃师。

一开始,王世充的哥哥王伟和儿子王玄应跟着王世充去东郡,后来被李密俘虏,关在城里。现在,王世充把他们都救出来了。他还抓住了李密的长史邴元真和他的妻子,司马郑虔象的母亲以及其他将领的家人,王世充都好好安抚他们,让他们暗中去叫他们的父亲或兄弟来投降。王世充的军队到了洛口,邴元真、郑虔象等人就打开城门投降了。李密只带着几十个骑兵逃跑了,王世充把李密的全部军队都收编了。从东海到长江以南,都纷纷来投降他。王世充又让韦节去劝说侗(指杨侗),并拜韦节为太尉,给他设置官属,把尚书省当成他的府邸。不久,王世充自称郑王。他派将领高略率领军队攻打寿安,但没成功就撤兵了。他又率领军队包围谷州,三天后就退兵了。第二年,他自称相国,接受了九锡的各种赏赐,从此以后就不再朝拜杨侗了。

有个道士叫桓法嗣,自称能解读预言图谶,跟王世充走得很近,很受宠信。法嗣拿出一本《孔子闭房记》,指着画上一个男人拿着一根棍子赶羊的图说:“‘羊’是隋朝的谐音,‘干’加一横就是‘王’字,王字在羊后面,这说明相国您要代替隋朝当皇帝啊!”

他又拿出庄子的《人间世》和《德充符》两篇文章,解释说:“上篇说‘世’,下篇说‘充’,这就是相国您的名字啊!这预示着您将得到天下的拥戴,应天命成为天子!”王世充一听,高兴坏了,说:“这是天命啊!” 他立刻给法嗣磕了两个响头表示感谢,然后就封法嗣当了谏议大夫。

王世充还抓来各种各样的鸟,在布条上写字系在鸟脖子上,自称这是天命,然后把鸟放飞了。有人射到这些鸟,把鸟献给他,他也给这些人官爵。后来,王世充把隋炀帝杨侗软禁在偏殿,自己僭越称帝,年号开明,国号郑。大唐派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围攻他。王世充多次出兵反击,每次都打败仗,城外的各个城池都一个接一个地投降了。

王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派人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带精兵来救援,大军到了武牢,却被秦王打败了,窦建德也被俘虏,押到王世充的城下。王世充想带着人冲出包围圈逃跑,但是手下的将领都没人响应他,他自己也知道逃到哪里都没地方藏身,于是就投降了。到了长安后,被仇人独孤修德给杀了。

段达,是武威姑臧人。他父亲段严,曾做过北周朔州刺史。段达小时候,才三岁,就在北周继承爵位,当上了襄垣县公。长大后,他身高八尺,留着漂亮的胡须,骑射都很厉害。隋文帝当丞相的时候,就让段达当大都督,统领自己信任的军队,经常带着他左右。文帝当皇帝后,段达被任命为左直斋,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车骑将军,还兼任晋王参军。

高智惠、李积等人造反的时候,段达率领一万士兵,平定了定方、滁州两地,皇帝赏赐他一千匹绢,还把他升为仪同三司。他又在宣州打败了汪文进等人,被加封为开府,赏赐他五十个奴婢和四千匹绢。仁寿年间,他担任太子左卫副率。大业初年,因为和皇帝关系好,被任命为左翊卫将军。后来出征吐谷浑,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皇帝征讨辽东,百姓被征调得苦不堪言,平原人祁孝德、清河人张金称等人就聚集起很多人当了土匪,攻陷了很多城池,地方官根本抵挡不住。皇帝就派段达去打他们,结果好几次都被张金称他们打败,损失惨重。那些土匪看不起他,都叫他“段姥”。后来,段达用了鄃县县令杨善会的计策,再次跟土匪作战,才取得了胜利。回京后,因为这件事被免职。

第二年,皇帝又去征讨辽东,留下段达镇守涿郡。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左翊卫将军。高阳人魏刀儿聚集了十多万人,自称“历山飞”,在燕赵地区抢劫。段达率领涿郡的守军郭绚一起打败了他。当时盗贼很多,官兵作战也很激烈,段达没能抓住机会取得决定性胜利,只是稳扎稳打,注重后勤补给,很少取得战果,当时的人都说他胆小怕事。

大业十二年,皇帝去了江都宫,让段达和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李密占据了洛口,派兵来攻打东都城下,段达和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举率领禁军出城抵抗。他立了一些功劳,被升为左骁卫大将军。王充被击败后,李密又进兵占据北芒,来到上春门,段达和判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抵抗。段达看到贼兵,没摆开阵势就跑了,被李密抓住机会,军队大溃败,韦津战死。从此贼势越来越强。

等到皇帝在江都去世后,段达和元文都等人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段达被任命为开府仪同三司,兼任纳言,封陈国公。元文都等人计划诛杀王世充,段达暗中告诉了王世充,并在暗中帮助他。事情败露后,越王杨侗把元文都交给王世充,王世充非常感激段达,对他特别尊重。

打败李密后,段达等人劝说越王杨侗给王世充加九锡,准备禅让。王世充篡夺了帝位,任命段达为司徒。东都平定后,段达因为这件事被杀,妻子儿女都被没收财产。

史官说啊,那些本来资质平庸的人,竟然蒙受了皇恩,世代受惠;而像王充那样才能低下的人,却因为赶上了好时候,也都被提拔重用,享受的待遇超过了老臣们。等到国家衰败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尽心竭力报效国家,反而乘机作乱,图谋篡权夺位。他们带领着那些不法之徒,成为动乱的根源,彻底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有的亲自带兵造反,有的则暗中下毒害人,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简直是天地不容,人神共愤!

所以那些凶恶残暴的首领,一个接一个地被杀掉;那些恶贯满盈的家伙,也接二连三地被诛灭。这既告慰了那些忠义之士,也给后世留下深刻的教训。唉,做臣子的啊,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