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南阳有个叫刘斌的,文采挺好,做到信都郡司功书佐这个官儿。后来窦建德当家了,把他提拔成中书舍人了。窦建德失败后,他又给刘闼当上了中书侍郎。结果刘闼也完蛋了,刘斌就跟着刘闼逃到突厥去了,最后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史书上评论说:魏文帝说过一句“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这话真没错!像王胄、虞绰这些人,还有崔儦、孝逸那样的,有的自视清高,才华横溢,却不懂得处理世俗事务;有的学问好,但运气不好,高不成低不就,心里憋屈又愤愤不平,志向飘忽不定,对当世豪杰不屑一顾,对达官贵人也不放在眼里。你看,那些性情古怪、恃才傲物的人,最终都落得个不好的下场,这可不是只有汉阳的赵壹、平原的祢衡才这样啊!所以,这类人大多最终都后悔莫及,很少能善终。不过话说回来,刘斌的学问涉及到古代典籍,文章写得也漂亮,好歹也是邓林中的一枝,昆山里的一块玉啊!
隋朝统一全国,人才济济,那些特别优秀的人才,也就十几个。正玄兄弟三个就在其中,兄弟俩都出类拔萃,真是难能可贵的兄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