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万岁是长安杜陵人,他老爸是周朝沧州刺史。史万岁从小就英勇善战,骑马射箭特别厉害,身手敏捷,像飞一样快。他还喜欢读兵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十五岁那年,周朝和齐朝在芒山打仗,史万岁跟着他爸去参军。两军旗鼓相对的时候,史万岁就让他身边的人赶紧收拾行装,准备撤退。结果没多久,周军就大败了,他爸因此对他刮目相看。
等到北周武帝当政的时候,史万岁直接当上了侍奉皇帝的侍卫。平定齐朝的战争中,他父亲战死了,史万岁因为是忠臣之后,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还继承了他父亲太平县公的爵位。
尉迥造反的时候,史万岁跟着梁士彦去讨伐。军队驻扎在冯翊,一群大雁飞过,史万岁对梁士彦说:“让我射下中间那只。”他一箭射过去,大雁应声落地,全军将士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跟尉迥的军队交战时,每次都是史万岁第一个冲上去。在邺城之战中,官军稍微有点后退,史万岁就对身边的人说:“情况危急,我得冲上去打破他们的阵型!”于是他策马冲锋,杀死了几十个人,士兵们也一起努力,官军士气大振。尉迥被平定后,史万岁因为战功被封为上大将军。
尔朱勣谋反被杀,史万岁因为跟这件事有点牵扯,被革职,发配到敦煌当戍卒。他那个戍主特别厉害,经常一个人骑马深入突厥境内抢夺牛羊马匹,每次都能大获全胜,突厥人不管多少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戍主特别骄傲自大,经常羞辱史万岁。史万岁心里不舒服,就说自己也有本事。戍主就让他试试骑射,史万岁表现得非常出色,戍主笑着说:“这小子可以啊!”史万岁要了弓箭马匹,又去突厥抢了一大批牲畜回来。戍主这才对他另眼相看,每次行动都带着他一起,经常深入突厥几百里,把突厥人吓得够呛。
后来窦荣定带兵打突厥,史万岁跑到窦荣定的营帐前请求效力。窦荣定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号,见到他非常高兴。窦荣定就派人跟突厥人说:“我们的士兵犯了什么错,要杀他们?不如各派一个勇士决一胜负!”突厥人答应了,派了一个骑兵出来挑战。窦荣定派史万岁应战,史万岁飞驰过去,把那人的脑袋砍下来回来了。突厥人吓坏了,不敢再战,就撤兵了。因此,史万岁被封为上仪同,担任车骑将军。平定陈朝的战争中,他又因为战功被加封为开府。
话说史万岁这哥们儿,跟着杨素去江南平叛,那可是打了大胜仗。皇上亲自带了两千人马,从东阳另辟蹊径,翻山越海,攻下了无数的山寨。前后打了七百多仗,转战一千多里,整整十天都没个消息,大家伙儿都以为他挂了。结果呢,因为山高水远,信使联系不上,史万岁就写了封信,塞进竹筒里,顺着水漂过去。有人捡到了,赶紧告诉了杨素,杨素一听,高兴坏了,赶紧把这事儿报给了皇上。皇上听了,啧啧称奇,赏了他家十万钱,还把他升了左领军将军。
之前,南宁那边的蛮夷爨玩来投降,被封为昆州刺史,结果没多久又反了。皇上就让史万岁当行军总管,带兵去打他。史万岁从蜻蛉川出发,经过弄冻、小勃弄、大勃弄,一路杀到南中。那些贼寇占着险要地势,都被史万岁给打败了。行军几百里,看见了诸葛亮的纪功碑,碑上刻着:“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史万岁直接让人把碑推倒了,继续前进。他渡过西二河,进入渠滥川,走了上千公里,打败了三十多个部落,俘虏了两万多人。那些蛮夷吓得够呛,赶紧派人来投降,还献上了拇指大的明珠。史万岁就在那儿刻了块碑,歌颂大隋的功德。
史万岁派人快马加鞭地把战报送回朝廷,请求回朝述职,皇上也准了。结果这爨玩心里其实没安好,不想去京城,就偷偷塞给史万岁好多金银财宝,想贿赂他。史万岁收了财宝,就打道回府了。蜀王当时在益州,知道了这事儿,派人来索要财宝。史万岁一听,赶紧把收到的金银财宝都扔江里了,啥也没找到。皇上念他立了大功,就把他升为柱国。晋王广对史万岁很敬重,把他当朋友一样对待,皇上也看重史万岁的才能,让他督管晋王府的军事。
第二年,爨玩又反了。蜀王李秀告状说史万岁收了贿赂,放走了敌人,导致边境不安宁,没有大臣的操守。皇上就下令彻查此事,结果查实了,罪该万死。皇上数落他:“你收了钱放走了敌人,白白浪费了将士的辛苦,朕每天都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你还是个朝廷大臣吗?”史万岁说:“我留下爨玩,是怕他州里出乱子,想让他镇守一方。我刚到泸水,皇上的旨意才到,所以没去京城,真的没收受贿赂!”皇上觉得史万岁在狡辩,大怒道:“朕把你当好人,你官高禄厚,却成了国家的罪人!”皇上转头对官员说:“明天就把他斩了!”史万岁吓得赶紧认罪,磕头求饶。
左仆射高颎、左卫大将军元旻等人赶紧求情说:“史万岁英勇过人,每次带兵打仗,都冲在最前面,还特别会安抚将士,将士们都愿意为他卖命,就算古代的名将也比不上他!”皇上气消了一些,就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回家当老百姓。过了一年多,又恢复了他的官职爵位,让他当河州刺史,还让他继续当行军总管,防备胡人。
开皇年间后期,突厥达头可汗带兵侵犯边境,皇上命令晋王杨广和杨素从灵武道出兵,汉王杨谅和史万岁从马邑道出兵。史万岁率领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等人出塞,到达大斤山,与突厥军队遭遇。达头派使者去问:“隋朝的将军是谁?”侦察兵回答:“是史万岁。”突厥又问:“他是不是敦煌的戍边士兵?”侦察兵说:“是的。”达头听说后,害怕了,就带兵撤退了。史万岁率军追击,追了一百多里才追上,大败突厥军,斩杀几千人,把他们追到沙漠深处几百里,突厥军溃逃而回。
杨素嫉妒史万岁的功劳,就诬陷史万岁说:“突厥本来就投降了,一开始并没有来犯,只是来边境放牧而已。”于是就隐瞒了史万岁的功劳。史万岁多次上表陈述情况,皇上都没明白真相。这时皇上刚从仁寿宫回到京城,废除了太子,打击太子一党。皇上问史万岁在哪里,史万岁当时就在朝堂上,杨素看到皇上生气,就说:“史万岁去拜见了太子。”以此激怒皇上。皇上信以为真,下令召见史万岁。当时史万岁所率领的士兵有几百人在朝堂上喊冤,史万岁对他们说:“我今天要为你们向皇上据理力争,事情一定会解决的!”
史万岁见了皇上后,就说将士们立了功却受到朝廷压制,语气非常激动,惹怒了皇上。皇上大怒,下令左右侍卫杀死史万岁。后来皇上后悔了,但已经追不上了,于是下诏书谴责史万岁说:“柱国、太平公史万岁,朕提拔重用你,多次让你统领军队。以前南方宁州发生叛乱,命令你出兵讨伐。而昆州刺史爨玩心怀不轨,危害百姓。朕已经下达了明确的命令,让你率军回朝。你却收受大量金银,违抗命令滞留不归,导致爨玩最终叛乱,又费了大量兵力才平定。按律当处死,念在你以往的功劳,饶了你性命,没过多久又让你复职。最近又让你统领军队,讨伐边境少数民族。
突厥达头可汗率领他的军队想要抵抗,但看到你们的军威,就逃跑了,没有发生战斗,敌人就溃散了。这样的胜利,是国家的盛事,朕想要嘉奖你的功劳,再给你加赏。但是你和张定和上报战报时,却心怀奸诈,谎称正面交战,没有如实汇报,反复无常,玩弄国家法令。如果一个人忠诚正直,心里没有欺骗,那就是良将,像你这样心怀欺诈,贪图功劳,就是国家的罪人,朝廷的法律不能废除,不能再饶恕你。”史万岁死的那天,天下百姓,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没有不为他感到冤枉惋惜的。
话说,这位万岁将军啊,他可不是那种事事都亲力亲为、管得死死的将军。他让士兵们都自由自在地待着,晚上也不用轮流值夜,可那些敌人愣是没敢来犯。到了战场上,他临机应变的能力一流,大家都说他是个好将军。他还有个儿子叫怀义,也是个厉害人物。
刘方,是长安人。性格刚毅果决,胆子也大得很。他先是在周朝当了个小官,后来凭借战功升了官。高祖当丞相的时候,刘方跟着韦孝宽一起在相州打败了尉迥,因此升官加爵,被封为河阴县侯,食邑八百户。高祖当了皇帝后,又把他升为公爵。开皇三年,他又跟着卫王爽在白道打败了突厥,官至大将军。后来,他当过甘州刺史和瓜州刺史,但那时还没什么名气。
仁寿年间,交州有个土著李佛子造反,占据了越王以前的城池,还派他侄子李大权占据龙编城,另一个将领李普鼎占据乌延城。杨素说刘方很有军事才能,皇上就派刘方去交州当行军总管,让敬德亮当长史,统领二十七营军队出征。刘方军纪严明,军队秩序井然,谁要是违反军令,立马就斩首!但同时他又仁爱士兵,谁要是有病了,他都亲自照顾。长史敬德亮在行军到尹州的时候,病得很重,走不动了,就留在州里的官舍里。临别的时候,刘方见他病得这么重,难过得哭了起来,把路人都感动了。他既有威严,又很仁慈,所以大家都说他是个好将军。
到了都隆岭,遇到两千多名土匪来袭击官军,刘方派宋纂、何贵、严愿等营主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军队逼近李佛子的地盘,刘方先派人劝降,说降了有好结果,不降就有坏结果,李佛子害怕了,就投降了,被押送到了京城。那些比较顽固的家伙,刘方担心他们以后还会造反,就把他们都杀了。
话说,朝廷派薛方担任驩欢州道行军总管,还让尚书右丞李纲当他的副手,一起去林邑打仗。薛方先派钦州刺史宁长真、驩州刺史李晕、上开府秦雄带着步兵和骑兵从越常出发,他自己则带着大将军张愻、司马李纲坐船,从比景那边赶过去。
这时候,高祖皇帝驾崩了,杨广当了皇帝,大业元年正月,薛方的军队到了海口。林邑王梵志派兵在险要的地方设防,结果被薛方打得落荒而逃。军队到了阇黎江边,敌人占据南岸,扎起营寨。薛方就摆开阵势,擂鼓击金,把敌人吓得溃不成军。过了江,走了三十里,敌人骑着大象,从四面八方冲过来。薛方就用弩箭射大象,大象受伤了,转身乱踩自己的队伍,我军奋勇作战,敌人逃回营寨,结果被我们攻破,俘虏和杀死的敌人数不胜数。
接着,军队渡过区粟河,走了六里路,前后又遇到敌人,每次战斗都抓到俘虏。一直打到到了大缘江,敌人依险设寨,又被薛方打败了。薛方一路直接走到马援的铜柱,往南走了八天,到达了林邑的都城。林邑王梵志丢下城池逃到海里去了,薛方他们抓到了林邑的庙里供奉的金人,还把王宫弄得乱七八糟,刻了石碑记下战功,然后就回师了。
这次出征,士兵们很多脚都肿了,死了十四五分之一。薛方在回程的路上生病死了,皇帝很伤心,还下诏说:“薛方继承了先帝的战略方针,认真执行讨伐的任务,他勇敢无畏,视险境如平地,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彻底消灭了敌人,没有让士兵们多次劳累,成功平定了海外。他为国家尽忠,功劳很大,追封他为上柱国、卢国公。”他的儿子薛通仁继承了他的爵位。
开皇年间,冯昱、王厓、李充、杨武通、陈永贵、房兆这几位边疆将领,个个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不过,冯昱和王厓是哪里人,史书上没记载。冯昱这个人,足智多谋,武艺高强。隋文帝刚当丞相的时候,就让他当行军总管,和王谊、李威他们一起平定了叛乱的蛮族,之后被封为柱国。开皇年间,他又被任命为行军总管,驻扎在乙弗泊,防备突厥。结果突厥几万骑兵突然袭击,冯昱和他们打了好多天,但寡不敌众,最后还是败了,损失了几千人,不过也杀了不少突厥兵。之后他在边疆驻守了好几年,每次打仗都大获全胜。
冯昱骁勇善射,隋文帝觉得他很有将帅之才,就一直让他当行军总管,驻扎在长江以北,抵御陈朝的军队。他屡立战功,让陈朝的人都很害怕他。攻打陈朝和高智慧叛乱的时候,他都立下了大功,最后官至柱国、白水郡公。李充是陇西成纪人,年轻的时候就豪迈勇敢,很有谋略。开皇年间,他多次担任行军总管,打击突厥,屡立战功,官至上柱国、武阳郡公,还被任命为朔州总管,威名远扬,突厥人都很怕他。后来有人诬陷他谋反,把他召回京城,皇上很生气。李充本来就脾气刚烈,这下更是忧愤成疾,最后郁郁而终。
杨武通是弘农华阴人,性格刚强果断,擅长骑马射箭。他多次担任行军总管,讨伐西南的夷族,屡建奇功,被封为白水郡公,还当上了左武卫大将军。当时党项羌族经常骚扰边境,朝廷看重他的名声,先后让他担任岷州、兰州总管来镇压他们。后来他和周法尚一起讨伐嘉州叛乱的獠族,周法尚的军队一开始打得很不利,杨武通就率领几千人,截断了敌人的退路。杨武通下令把马匹绑起来,车子也停下来,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接连打败了他们。敌人见他孤军深入,没有援兵,就倾巢而出。杨武通转战数百里,被敌人围困,四面都被堵死了。杨武通轻骑突围,结果马失前蹄,被敌人抓住,最后被杀害,还被敌人吃了。
陈永贵是陇右胡人,本来姓白,因为勇猛而闻名。隋文帝很器重他,多次让他担任行军总管镇守边疆,每次打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最后官至柱国、兰州和利州总管,被封为北陈郡公。房兆是代人,本来姓屋引氏,为人刚毅,很有军事才能。他多次担任行军总管打击突厥,凭借功劳官至柱国、徐州总管。不过,史书上对他的事迹记载得比较简略。
史书上说啊,长儒他们这些将军从年轻时就从军打仗,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曾经统领军队,各自都立下了抵御外敌入侵的功劳。长儒呢,就带着两千步兵,对抗十万敌军,打到箭都射光了,还依然英勇无比,真是太壮烈了!子干将军西边渡过青海,北边到达边塞,那些胡人吓得不敢轻举妄动,边境也平静无事,这也很值得称赞。万岁将军,他真的很有智慧和勇气,善于安抚士兵,大家都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军队也从不疲惫。他北面击退了匈奴,南面平定了夷族和獠族,军队所到之处,威名震慑边疆。
后来因为论功行赏的时候,他性情耿直,得罪了朝廷的大臣,结果被奸人陷害,含冤而死,真是死得冤枉啊!大家都为他感到惋惜,说他很有李广将军的风范。刘方将军,他带兵公平公正,治军非常严格,成功地平定了林邑,从而安定了南海,边疆的蛮族,没有一个不服他的。总之,这些将军们,志向都比常人高远,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的在朝中辅佐皇帝,虽然他们的功绩不如马援在南方平定叛乱,赵充国在西羌威震一方那样名扬天下,但论功绩和谈论他们的功劳,他们也都是一时英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