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岿,字仁远,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的孙子。他父亲萧詧,一开始被封为岳阳王,镇守襄阳。后来侯景之乱爆发,萧詧的哥哥河东王萧誉和叔叔湘东王萧绎闹矛盾,结果萧誉被萧绎给害死了。萧绎继位后,萧詧就跑去投靠西魏,请求西魏出兵讨伐萧绎。西魏的周太祖宇文泰就立萧詧为梁王,派大将于谨率领五万骑兵去攻打萧绎,把萧绎给灭了。萧詧于是定都江陵,占据了荆州和西边的平州,地盘宽广,有三百多里,然后自己称皇帝,搞得跟别的皇帝一样排场。他还设立了江陵总管,派兵驻守。
萧詧死后,萧岿继承了王位,年号天保。萧岿这个人很聪明,口才好,有文化,还喜欢研究佛经。周武帝灭了北齐之后,萧岿去祝贺,周武帝非常高兴,亲自弹琵琶,让萧岿跳舞。萧岿说:“陛下您亲自演奏,我哪敢跟百兽一样乱跳啊!”后来杨坚篡周称帝,对萧岿更加恩宠,送给他好多东西:金子五百两,银子一千两,布匹一万匹,马五百匹。萧岿去朝见杨坚,杨坚对他非常尊敬,下令萧岿在朝堂上的座位要比其他王公大臣都高。萧岿穿着打扮很讲究,举止优雅,皇帝对他很重视,朝中大臣都很羡慕他。杨坚赏赐给他的东西多的数不清,足足有上亿两。一个月后萧岿回封地,杨坚还亲自到浐水边送他。
后来,杨坚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萧岿的女儿做晋王妃,还想把萧岿的儿子萧玚娶给兰陵公主。可见杨坚对萧岿越来越信任。皇后杨丽华跟杨坚说:“梁王是咱们自家人,是咱们的心腹,干嘛要防着他呢?”杨坚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撤销了江陵总管的职位,让萧岿自己管自己的地盘。一年后,萧岿又去朝见杨坚,杨坚又赏赐给他一万匹绢和许多珍宝。萧岿要回去了,杨坚还拉着他的手说:“梁王你长期在荆楚地区,还没能回到故都,肯定很想念家乡吧?我打算带兵去长江一带,送你回去。”萧岿谢恩后就离开了。
同年五月,萧岿病重,临终前上表给杨坚说:“臣愚笨无能,蒙受您的恩宠,超过其他藩王,恩情比泰山还重,甚至连我的儿女都能嫁入皇室。我一直希望能披甲上阵,冲锋陷阵,消灭敌人,报答圣恩。可是我身体不好,突然得了重病,快要死了,只能向您告别。我不能再侍奉您了,心里非常难过,我的子孙又年幼,特地请求您的恩赐。希望您身体健康,江山永固,即使我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他还献上了自己平时佩戴的金装宝剑。杨坚看到奏章后非常悲伤。萧岿在位二十三年,四十四岁去世,梁朝的臣子们给他上谥号为孝明皇帝,庙号世宗。他的儿子萧琮继位。萧岿还著有《孝经》《周易义记》以及《大小乘幽微》十四卷,流传于世。
萧琮这个人啊,性格温文尔雅,宽厚仁慈,气度很大,潇洒不羁,而且博学多才。他还擅长骑射,曾经让人趴在地上放着靶子,他骑马射箭,十箭十中,那些拿靶子的人都不害怕。他最初被封为东阳王,后来被立为梁太子。
等到他继承王位后,皇帝就下诏书说:“你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这责任非常重大,即使遇到忧愁和劳苦,也必须靠自己努力。要处理好内外关系,重用有才能的人,继续遵循祖上的基业,这是朕对你的期望。你的边境就在陈国附近,水患季节更要加强防备。虽然陈国最近还来朝贡,但边境地区还没完全安定,你一定要保持警惕,千万不能轻敌而没有准备。我和梁国世代友好,加上还有亲戚关系,感情更是深厚。江陵地区,朝廷寄予厚望,为了国家和百姓,你更应该克己奉公,经常体恤百姓,以礼待人。”皇帝还给梁国的大臣们下了诏书,诚恳地鼓励他们。
那时候萧琮的年号是广运,有人说:“‘运’字,就是军队逃跑的意思,我们的国君要逃跑了吗?”这一年,萧琮派大将军戚昕率领水师去袭击陈国的公安,结果没成功就回来了。后来,皇帝把萧琮的叔叔岑召到朝廷,任命他为大将军,封他为怀义公,并且把他留在朝廷不让他回去。还设立了江陵总管来监视萧琮。萧琮任命的大将军许世武暗中和陈国的将领宜黄侯陈纪勾结,密谋叛乱,事情败露后,萧琮杀了许世武。
两年后,皇帝下令召萧琮进京,萧琮带着两百多臣子进京朝见。江陵的老百姓都哭着互相说:“我们的国君恐怕回不来了!”皇帝因为萧琮来朝见,就派武乡公崔弘度带兵驻守江陵。军队到了鄀州,萧琮的叔叔岩和弟弟瓛等人害怕崔弘度袭击他们,就引诱陈国人来到城下,掳掠百姓然后叛乱,于是梁国被废除了。皇帝派左仆射高颎去平定叛乱,宽恕了江陵所有死罪,并给百姓免除十年赋税。梁国的两位国君,每人各赐给十户人家守墓。萧琮被封为柱国,赐爵莒国公。
隋炀帝继位后,因为皇后的关系,对萧琮非常亲近。他被任命为内史令,改封梁公。萧琮的宗族,从堂兄弟以上,都根据他们的才能被提拔任用,于是萧氏兄弟都遍布朝廷。萧琮为人淡泊,不把官职放在心上,下了朝就喝酒。内史令杨约和萧琮同僚,皇帝让杨约宣旨告诫鼓励萧琮,杨约又私下劝诫他。萧琮回答说:“如果我事事都认真去做,那和您有什么区别呢?”杨约笑着离开了。
杨约的哥哥杨素,当时是尚书令,看到萧琮把妹妹嫁给了钳耳氏,就对萧琮说:“您是帝王的宗族,应该娶高门贵戚的女子,怎么把妹妹嫁给了钳耳氏呢?”萧琮说:“我以前已经把妹妹嫁给了侯莫陈氏,这还有什么好怀疑的!”杨素说:“钳耳是羌族,侯莫陈是胡族,怎么能相比呢!”杨素的意思是胡族比羌族好。萧琮说:“说羌族不如胡族,我以前可没听说过。”杨素感到羞愧,就停止了谈话。
萧琮虽然身处异地,但见到北方豪门贵族,从不低声下气。他曾经和贺若弼交情很深,贺若弼被杀后,又出现了童谣说:“萧萧也会再次兴起。”皇帝因此忌恨他,把他废黜在家,不久就去世了,追赠左光禄大夫。他的儿子萧铉,担任襄城通守。后来又让萧琮的孙子萧钜做了梁公。萧钜小名叫藏,隋炀帝非常宠爱他,让他当千牛,和宇文皛一起出入宫廷,监视内外情况。皇帝每次游宴,萧钜都跟着,在宫中做了很多淫秽的事情。江都之变时,被宇文化及杀害了。
沈钦文,小时候就聪明伶俐,很会写文章。他在梁朝当上了荆州刺史,名声还不错。后来崔弘度带兵打到鄀州,沈钦文害怕了,就和他的叔父沈岩一起逃到了陈朝。陈朝皇帝任命他为侍中、安东将军、吴州刺史,他很会处理政务,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三吴地区的父老乡亲都夸他:“沈钦文是我们的君子啊!”
陈朝灭亡后,吴地的人推举沈钦文当领导。他看到梁朝的武帝、简文帝以及萧詧、萧岿这些兄弟,都是皇位继承的第三代才登基,而他自己也是萧岿的第三个儿子,所以就非常骄傲自大。当时有个叫谢异的人,很懂历史兴衰,在梁陈交替时期,他说的预言都应验了,江南人都很敬重他。陈朝皇帝被俘后,谢异逃到了沈钦文那里,因此沈钦文更加得到大家的拥护。
褒国公宇文述带兵来讨伐他,沈钦文派王哀守卫吴州,自己亲自带兵抵抗宇文述。宇文述派兵从另一条路偷袭吴州,王哀害怕了,就穿上道士的衣服,丢下城池逃跑了。沈钦文的军队听到这个消息,都没了斗志,和宇文述打了一仗就败了。沈钦文带着几个亲信逃到了太湖,躲藏在老百姓家里,结果被人抓住了,送到了宇文述那里,最后在长安被杀,那年他才二十一岁。
他的弟弟沈璟,当上了朝请大夫、尚衣奉御;弟弟沈玚,历任卫尉卿、秘书监、陶丘侯;弟弟沈瑀,历任内史侍郎、河池太守。
史书上说:夏商周三代的贤明君王,都能深谋远虑,舅甥之间当政的国家,很少能掌握大权,外戚之家,很少能善终。从汉朝到晋朝,朝代更迭,屡见不鲜,都是因为他们得势后不按规矩办事,所以灭亡得也很快。如果独孤家族的权力像吕后、霍光那样大,肯定会在仁寿之前就失败;如果萧氏家族的势力像梁朝的梁氏、窦氏那样强大,也肯定保不住大业之后!现在有的家族没有失去祖上的基业,有的家族比祖上更兴盛发达,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遵循了正道,不参与争权夺利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