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藏,是高阳人。他从小就孝顺,因为母亲生病,所以开始学习医方,后来医术非常精湛,大家都称他为名医。他告诫他的儿子们说:“做儿子的,连饭菜和药都看不明白,不懂医理,怎么能说是孝顺呢?” 所以他的医术就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了。他后来在梁朝做官,做到员外散骑侍郎。他父亲许景,是武陵王的谘议参军。许智藏年轻的时候就凭借医术出名,在陈朝当了散骑侍郎。陈朝灭亡后,隋朝高祖把他任命为员外散骑侍郎,派他去扬州。
正赶上秦孝王杨俊生病了,皇帝就派人快马加鞭地把他召回。杨俊半夜梦到他死去的妻子崔氏哭着说:“本来是要来迎接你的,听说许智藏要来了,这个人要是来了,一定会让你很痛苦,怎么办呢?”第二天晚上,杨俊又梦到崔氏说:“我想出办法了,我要到地府里躲避他。”许智藏到了之后,给杨俊诊脉,说:“病已经深入心脏了,很快就要发作,没救了。”果然不出所料,杨俊几天后就死了。皇帝觉得他医术神奇,赏赐了他一百匹布。隋炀帝登基后,许智藏已经退休在家了,皇帝每次身体不舒服,就派宦官去请教他,有时候甚至派人把他接进宫里,扶到御床上。许智藏开的方子,药到病除,百试百灵。他八十岁的时候,在家去世了。
许智藏的族人许澄,也因为医术出名。他父亲许奭,在梁朝做过太常丞和中军长史。跟着柳仲礼去了长安,和姚僧垣齐名,被封为上仪同三司。许澄很有学问,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并且把医术发挥到了极致。他先后担任尚药典御、谏议大夫,被封为贺川县伯。父子俩都因为精湛的医术,在周朝和隋朝两代享有盛名。史书上记载这件事比较简略,所以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
万宝常,不知道是哪里人。他爹大通,跟着梁朝将军王琳投降了齐朝。后来又密谋回到江南,事情败露,被杀了。所以万宝常被充当乐户,因此精通音律,各种乐器都擅长。他制作玉磬献给齐朝皇帝。还有一次,他和别人一起吃饭,讨论起音调来。当时没有乐器,万宝常就拿起面前的餐具和一些杂物,用筷子敲击,分辨它们的高低音,宫商角徵羽都齐全了,听起来和谐悦耳,跟丝竹乐器一样,当时的人都非常欣赏他。但是,从周朝到隋朝,他都没能得到重用。
开皇初年,沛国公郑译等人制定新的乐律,最初采用黄钟调。万宝常虽然是个乐人,郑译他们经常召见他一起商议,但他说的很多意见都没被采纳。后来郑译的乐律制定完成并演奏给皇帝听,皇帝召见万宝常,问他好不好,万宝常说:“这是亡国的音乐,怎么能让陛下您听到呢!”皇帝不高兴了。万宝常就极力陈述这音乐声调哀怨放荡,不是正统雅正的音乐,请求用标准的尺子来确定音律,以此来调整乐器。皇帝同意了。万宝常奉旨,于是制作各种乐器,音律比郑译的低了两律。他还撰写了《乐谱》六十四卷,详细论述了八音循环成为宫调的方法,以及改弦移柱的变化。他创制了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组合最终达到一千八百种声音。当时的人认为《周礼》里有旋宫的理论,但是从汉朝魏朝以来,懂音律的人都无法理解,看到万宝常独创了这件事,都嘲笑他。
到了这个时候,让人试着让他演奏,他立刻就能演奏出乐曲,没有丝毫停顿,看到的人都非常惊讶。于是他改进和增减乐器,数不胜数,他的音乐风格雅致淡泊,不被当时的人喜欢,太常寺里擅长音乐的人都排挤他。还有太子洗马苏夔,自诩精通音律,尤其嫉妒万宝常。苏夔的父亲苏威,当时正当权,所有谈论音乐的人都依附他,贬低万宝常。万宝常多次去拜访朝中大臣诉说冤屈,苏威就质问万宝常,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个和尚对万宝常说:“皇上喜欢祥瑞,只要有人说能征兆吉利,皇上都会高兴。先生应该说你从胡僧那里学来的,说是佛家菩萨传下来的音律,皇上一定会高兴。先生你做的这些,就可以推行了。”万宝常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按照和尚说的回答苏威。苏威生气地说:“胡僧传下来的,都是四夷的音乐,不是中国应该演奏的!”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万宝常曾经听太常寺演奏音乐,不禁流泪。有人问他原因,万宝常说:“这音乐淫荡放肆又悲哀,天下不久就要互相残杀,快要灭亡了。”当时天下太平盛世,听到他这话的人都觉得不可能。到了大业末年,他的话最终应验了。
宝常这个人很穷,也没有孩子。他老婆见他卧病在床,就偷偷把他的钱财东西都卷跑了。宝常又饿又冷,没人照顾他,最后活活饿死了。临死前,他把自己写的书都烧了,说:“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呢?”有人从火里抢救出几卷书,流传于世,人们都很惋惜他。
开皇年间,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这些人,一起研究典籍,编写乐书,他们的作品都在当时被广泛应用。不过,要说对音乐的天然天赋,他们都比不上宝常。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这些人,擅长作曲,是当时一流的音乐家,他们也学习郑声,但宝常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雅乐的范畴。虽然这些人公开场合并不附和宝常,但心里都佩服他,觉得他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
当时有个乐师叫王令言,也很精通音律。隋炀帝大业年间,要到江都去游玩,王令言的儿子跟着去了。他在门外弹胡琵琶,演奏的是一首改编的《安公子曲》。王令言当时在屋里,听到这曲子,吓了一跳,猛地站起来说:“坏了,坏了!”赶紧叫儿子问:“这曲子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儿子回答说:“最近才有的。”王令言就哭了起来,对儿子说:“你千万别跟着去,皇帝肯定回不来了。”儿子问他为什么,王令言说:“这曲子的宫声是去了不回的,宫代表着君主,所以我才这么说的。”后来,隋炀帝果然在江都被杀了。
史书上说:阴阳卜筮这些事,圣人也有教诲,虽然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完全否定它。人如果能弘扬正道,就能造福社会,如果行为不符合道义,就会遭到报应,所以古代君子都很谨慎,不敢妄为。现在韦、来二人的骨相面相,庾、张二人的推算吉凶,就算落下、高堂、许负、朱建这些人,也比不上他们。伯丑的龟卜,能预测鬼神之事;耿询的浑仪,能精确测量星辰的运行;宝常的音律,能准确把握宫商的和谐,虽然还比不上古代的大家,但也都是一时之选。许氏的针灸,史书上记载可以称道;萧吉论述阴阳,就有点夸大其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