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昶的女儿是河南长孙氏的媳妇。刘昶在周朝的时候,娶了公主,官做到柱国、彭国公,多次担任将领,地位和名望都很高。他和高祖是老朋友。高祖受禅登基后,非常信任他,先后任命他为左武卫大将军、庆州总管。他儿子,叫居士,是太子的侍卫,喜欢拉帮结派,仗势欺人,不遵守法度,经常犯事。皇上看在刘昶的面子上,每次都原谅了他。
居士越来越放肆,经常大言不惭地说:“男人应该披头散发,反绑双手,在籧篨上跳着獠人的舞蹈!”他挑那些公卿子弟里身体强壮的,就带回家,用车轮套住他们的脖子,然后用棍子打他们。那些被打得几乎要死了还不屈服的,他就称之为“壮士”,然后放了他们,和他们交朋友。他的党羽有三百多人,身手敏捷的被称为“饿鹘队”,武力强悍的被称为“蓬转队”。他们经常带着鹰和猎犬,骑马在路上,殴打路人,抢劫财物。长安城里,不管是谁,见到他们都吓得躲开,就连公卿大臣和皇亲国戚,也不敢和他们对抗。
刘昶的女儿,也就是居士的姐姐,经常哭着劝诫他,非常恳切。但是居士一点也不悔改,最后把家产都败光了。刘昶年纪大了,儿子对他的奉养很差。他女儿守寡后,看到父亲这样,每次回娘家,都亲自纺织,尽力让父亲吃好喝好。有人告发居士和他的同伙在长安城游荡,登上未央宫旧址,朝南坐着,前后列队,行为举止十分嚣张,他们还经常约定:“就为这事死一次算了!”还有人说居士派人勾结突厥,让他们南下入侵,在京城里里应外合。皇上问刘昶:“现在这事,你打算怎么办?”刘昶还仗着以前的恩情,不肯承担责任,直接说:“黑白分明,全看陛下您怎么判。”皇上大怒,把刘昶关进监狱,抓捕居士及其党羽,严厉处置。监察部门又奏报刘昶不孝顺母亲。
刘昶的女儿知道父亲肯定逃不脱罪责,好几天不吃东西,她亲自准备饮食,用手捧着,去大理寺给父亲送饭。见到狱卒,她就长跪不起,哭泣不止,看到的人都非常同情她。居士被判处斩刑,刘昶最终在家中赐死。皇上命令百官都去观看。这时,他的女儿几次死去又活过来,公卿大臣都安慰她。他的女儿说父亲没有罪,是因为儿子才连累到父亲。她的话语悲痛哀切,让人听了都忍不住伤心。最后,她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茶淡饭,过完了她的一生。
他听了之后,叹了口气说:“我听说过‘衰门出女儿,兴门出儿子’这句话,果然没错啊!”
钟士雄的母亲是临贺人蒋氏。钟士雄在陈朝当上了伏波将军。陈朝皇帝因为钟士雄在岭南管辖着蛮夷首领,担心他会反叛,所以经常把蒋氏扣留在京城做人质。后来晋王平定江南,因为钟士雄在岭南,晋王想用恩义感化他,就让蒋氏回临贺老家。
这时候,钟士雄同郡的虞子茂、钟文华等人造反,起兵攻城,派人去请钟士雄一起造反。蒋氏对钟士雄说:“我以前在扬州京城,饱尝了各种苦头。现在碰上了圣明的统治,母子得以团聚,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皇恩,怎么能去造反呢!如果你像禽兽一样丧失良心,背叛道德和义气,我就当着你的面自杀!”钟士雄听了母亲的话,就打消了造反的念头。蒋氏又给虞子茂等人写信,劝他们考虑后果。虞子茂不听劝,后来被官军打败了。皇上听说蒋氏的事迹,非常赞赏,封她为安乐县君。
那时候尹州有个寡妇胡氏,不知道她嫁的是哪家人,但她很有节操,受到当地名门望族的高度尊重。江南发生叛乱的时候,她劝说家族里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坚守险要之地,没有参与叛乱,后来被封为密陵郡君。
还有个孝顺的媳妇覃氏,是上郡钟家的人。她跟丈夫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当时她才十八岁。她侍奉婆婆非常孝顺,名声远扬。几年之内,婆婆、伯父、叔父都相继去世了,覃氏家里很穷,没钱办丧事。于是她自己勤俭节约,日夜纺织,攒了十年的钱,才把八场丧事都办完,乡里人都很敬佩她。皇上听说后,赏赐她一百石米,并在她家门前立碑表彰。
元务光的母亲是范阳卢氏。她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言行举止都很得体。中年守寡,儿子们都还小,家里很穷,没钱供他们读书,卢氏就亲自教他们读书,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世人都称赞她。仁寿年间,汉王谅起兵造反,派将领綦良去山东攻打地方。綦良让务光当他的记室。綦良战败后,慈州刺史上官政搜查务光家里的簿籍,看见了卢氏,就起了歹念,想强迫她。卢氏誓死不从。上官政为人凶狠残暴,非常生气,用蜡烛烧卢氏。卢氏始终坚持自己的节操,最终没有屈服。
裴伦的妻子是河东柳氏的女儿,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很有教养。隋朝大业末年,裴伦担任渭源县令。碰上薛举起兵造反,县城被贼寇攻破,裴伦不幸遇害。当时柳氏四十岁,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妇,三个女人都长得漂亮。柳氏对她们说:“我们遭遇了这乱世,你父亲已经死了,我自己也明白,不可能保护你们周全。我们家一向注重门风,绝对不能受贼寇的侮辱,我要和你们一起死,你们觉得怎么样?”女儿和儿媳妇都哭着说:“我们听母亲的。”于是柳氏先跳井自尽,她的女儿和儿媳妇随后也跟着跳了下去,全部都死在了井里。
赵元楷的妻子是清河崔氏的女儿。她父亲崔儦,记载在《文学传》里。他们家素来有良好的家风,子女个个都遵守礼仪规范。赵元楷的父亲是仆射,家里非常富有,很看重门第,所以用丰厚的礼品向崔家提亲。赵元楷非常尊敬他的妻子崔氏,即使在私下宴饮,也不胡言乱语,举止言行,穿着打扮,都符合礼仪规范。战争爆发后,赵元楷跟着朝廷军队到了河北,准备回长安。走到滏口的时候,遇到盗贼抢劫,赵元楷勉强保住了性命。崔氏却被贼寇抓住了,贼寇想强娶她为妻。崔氏对贼寇说:“我是士大夫的女儿,是仆射的儿媳,今天家破人亡,自可以一死了之。让我做你们的妻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贼寇撕破了她的衣服,把她赤裸的身体绑在床上,准备侮辱她。崔氏害怕受辱,就骗他们说:“我现在已经没有力气反抗了,听凭你们处置,不敢违抗,请先解开我的绳子。”贼寇就急忙解开了绳子。崔氏立刻穿上衣服,拿起贼寇佩带的刀,靠着树站着说:“想杀我,尽管用刀剑来砍杀。如果想让我死,就尽管过来逼我!”贼寇非常生气,乱箭射杀了她。后来,赵元楷找到了杀害妻子的凶手,将其碎尸万段,用来祭奠崔氏的灵柩。
历史学家说啊,说女人有德行,都觉得温柔顺从最重要,这其实只是中等水平,还没达到最高境界呢。要说真正有远见卓识,意志坚定,品格高洁,无论什么情况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只做对的事,翻翻史书看看,哪个时代没这样的女人呢!像兰陵公主那样坚贞不屈,像南阳公主那样意志坚定,像洗氏老妇和孝女那样忠贞勇敢,像崔氏、冯氏两位母亲那样诚恳,这些女人的精神,都能让那些勇敢的义士感到惭愧,让那些美好的兰花玉树都自愧不如。
襄城公主和华阳夫人,裴伦的妻子和元楷的妻子,她们都经历过艰难困苦,婚姻生活也不顺利,但她们都甘愿与丈夫同甘共苦,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改变初衷,她们的意志像冰霜一样坚韧,她们的话语像阳光一样光明磊落。就算《诗经》里歌颂共姜的誓言,《左传》里记载伯姬的守节,跟她们比起来,又能强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