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俊,是彭城人。他特别孝顺,母亲去世后,竟然好几次昏死过去又活过来。七天不吃不喝,住在母亲墓旁,自己动手挖土堆坟,还种上了松柏树。就连狐狸和狼都好像被他的孝心感动了,主动给他送吃的。高祖皇帝登基后,特地表彰了他的家门。

郎方贵,是淮南人。他从小就有志气,和堂弟郎双贵住在一起。开皇年间,郎方贵出门赶上大雨,淮河水暴涨,他在渡口等船过河,船夫对他发脾气,把他胳膊打断了。回到家,弟弟郎双贵着急地问他怎么回事,郎方贵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了弟弟。郎双贵很生气,跑到渡口把那个船夫打死了。渡口守卫把郎双贵抓起来送到县衙,县官审问后,认为郎方贵是起因,判他死刑,郎双贵是帮凶,判他流放。兄弟俩都争着说自己是罪魁祸首,县衙判不了,就报到州里。兄弟俩都坚持认罪,州里也拿不定主意,兄弟俩竟然都想跳河自杀。州里把情况上报朝廷,皇上听说后觉得很奇怪,就特赦了他们兄弟俩,还表彰了他们的家门,赏赐他们一百匹布,后来郎方贵还当上了州主簿。

翟普林,是楚丘人。他为人仁慈孝顺,侍奉父母非常孝顺,远近闻名。州郡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坚决推辞,只安心务农侍奉双亲。乡里人都称他为“楚丘先生”。后来父母生病,他亲自照顾,衣不解带地侍奉了七十天。大业初期,父母双双去世,翟普林悲痛欲绝,几乎要失去理智。他住在父母墓旁,自己挖土堆坟,即使是大冬天也不穿厚实的衣服,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麻衣。他家里养了一条乌黑的小狗,一直跟着他守在墓旁,每当翟普林悲伤哭泣的时候,小狗也跟着悲鸣,看到的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墓前柏树上还筑了两个喜鹊窝,喜鹊经常飞进他的小屋,非常温顺,一点也不害怕他。大业年间,司隶官员巡察地方,上奏了翟普林的孝行,皇上于是提拔他做了孝阳县令。

李德饶,是赵郡柏人县人。他爷爷李彻,是魏朝的尚书右丞;他爸爸李纯,在隋朝开皇年间做过介州长史。李德饶从小聪明好学,心地善良,家族里的人都非常尊敬他。年轻的时候,他当上了校书郎,还在内史省当差,参与处理文书。后来升任监察御史,秉公办事,即使是达官贵人的亲戚犯了错,他也敢于纠正。大业三年,他又升迁为司隶从事,经常到各地巡察,为冤枉的人平反昭雪,表彰那些孝顺和友爱的人。虽然官位不算很高,但他高尚的品德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他交往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才俊。他特别孝顺父母,父母生病的时候,他整天不吃东西,十天都不换衣服。父母去世后,他守孝期间,五天滴水未进,悲痛过度,吐了好几升血。送葬那天,正值仲冬,下着大雪,他光着脚,穿着粗麻孝服,走了四十多里路,哭喊着几乎晕过去。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没有一个不流泪的。后来,他家院子里树上竟然降下了甘露,还有喜鹊在他家屋檐下筑巢。

纳言杨达巡视河北时,特意到他家慰问,并且把李德饶住的村子改名为“孝敬村”,村子所在的里改名为“和顺里”。后来,李德饶被任命为金河县令,还没上任呢,就碰上群盗四起。贼首格谦、孙宣雅等十多个人,聚集在渤海地区作乱。朝廷下令招安,但格谦他们害怕不敢投降。因为听说李德饶为人正直可靠,他们就派使者上奏朝廷说:“如果让李德饶来,我们就会一起投降。”皇上就派李德饶去渤海劝降那些贼人。李德饶走到冠县的时候,碰上别的盗贼攻破了县城,结果李德饶不幸遇害了。

李德饶的弟弟李德佋,为人信守承诺。隋朝大业年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担任离石郡的司法书佐,太守杨子崇非常器重他。义军起事后,杨子崇被害,尸体被丢弃在城下。李德佋悲痛地哭祭,然后收殓安葬了他。到了介休,他找到了义军,请求为杨子崇办理后事。大将军很欣赏他,于是追赠杨子崇官职,并让李德佋当使者,回离石去为杨子崇隆重地办理丧事。

华秋,是汲郡临河县人。他小时候就没了爸爸,一直很孝顺地侍奉母亲,出了名。家里穷,他只能打零工养活自己。他母亲生病的时候,华秋憔悴得不成样子,头发胡子都乱糟糟的,整个州里的人都为他感到惋惜。等母亲去世后,他干脆就不梳头洗脸了,头发都掉光了。他在母亲墓旁搭了个小棚子住下,自己一担一担地挑土堆坟,有人想帮他,他都跪下谢绝了。大业年间,政府要收集狐皮,郡县里组织了大规模的狩猎。有一只兔子,被人追赶,跑进了华秋的棚子,躲在他膝盖底下。猎人来到棚子,看到这一幕,都很惊讶,也就没去抓兔子。从那以后,这只兔子就经常在棚子里过夜,跟华秋很亲近。郡县里的人都赞扬他的孝心,都上报了朝廷。隋炀帝还派人来慰问他,并且表彰了他的家门。后来,匪盗四起,经常在华秋的棚子附近出没,他们都会互相提醒说:“别去招惹这个孝子!”因为华秋,很多乡亲都保住了性命。

徐孝肃,也是汲郡人。他家族几千户人家,大多都过着奢侈的生活,只有徐孝肃为人俭朴,以孝顺父母著称。他从小就没了父亲,不认识父亲长什么样,长大后,他就问母亲要父亲的样貌,然后请画家画了父亲的画像,建了个小庙供奉起来,定期去祭拜。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几十年来,家人没见过他发过一次脾气。等母亲年老生病后,徐孝肃亲自照顾,细心照料,忧心忡忡好几年,看到的人都忍不住悲伤。母亲去世后,徐孝肃吃素喝水,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瘦得皮包骨头。他给自己祖父母和父母都亲自挑土堆坟,在墓地旁住了四十多年,头发披散着,光着脚,最后就那样去世了。

他弟弟徐德备,聪明伶俐,通晓五经,在河朔地区被誉为儒者。徐德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徐处默又在墓旁搭棚居住,他们家几代人都以孝闻名。

史书上说啊:以前啊,推行敬爱尊长的道理,那必须得靠王公大臣才行。而近些年来,讲孝悌友爱的,多半是些穷苦人家。像彦师和道赜他们,一个家里世代做官,一个自己发誓要为国家效力,结果都落得个身死家破的下场。虽然这违背了古代帝王的规矩,但也从他们的过失中能看出他们的仁义之心啊。

郎贵兄弟俩,为了救对方,差点都死了,最后却都活下来了;田翼夫妻俩,一起死了,却留下了好名声。德饶以仁义感化了山贼,德佋以义气感动了兴王,这些也都很值得称赞啊。纽回、刘俊这些人,翟林、华秋这些家伙,有的家里庭院里草木茂盛,有的家里坟墓边上飞禽走兽都特别温顺,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孝悌到了极致,感动了天地神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