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西藏】”内容。请您提供具体的文本。
西藏,古书上说那是夏禹时代的三危之地。它位于四川、云南的边远地区之外,距离北京有上万四千里呢。历史上,周朝的时候,那里是西戎的地盘;汉朝的时候,是西羌的地盘;唐朝的时候,是吐蕃的地盘,他们的首领被称为赞普。到了宋朝,吐蕃还经常向朝廷进贡。元朝宪宗皇帝才在河州设立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又在四川边远地区设立了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等宣抚司。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又重新设置了乌斯藏,在当地设立郡县进行管理。明朝的时候,西藏被称为乌斯藏,朝廷给西藏首领赐封号,还设立了指挥使、宣慰使等官职,算是间接控制吧。宣德、成化年间,明朝还多次加封西藏首领的称号。西藏有两个重要的宗教领袖,一个是达赖喇嘛,他住在拉萨的布达拉宫,这块地方被称为前藏;另一个是班禅喇嘛,他住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这块地方被称为后藏。
清朝太宗崇德七年,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一起前来进贡。没过多久,西藏就被蒙古的顾实汗占领了。经过四代传人,到了顾实汗的曾孙拉藏汗的时候,西藏又被准噶尔吞并了。康熙五十九年,清朝军队西征,消灭了伪藏王,把西藏的土地赐给了达赖喇嘛,并让蒙古旧臣颇罗鼐等五个人分别负责管理西藏不同地区。乾隆四年,清朝皇帝封颇罗鼐为郡王,让他负责管理西藏事务。后来,颇罗鼐的儿子继承了郡王爵位,但因为犯了罪被处死了,于是清朝取消了西藏王的爵位。 当时辅助管理西藏的有辅国公三位,一等台吉一位,噶布伦四位,戴琫五位,碟巴三位,堪布一位。清朝还派驻藏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分别驻扎在前藏和后藏进行管理。西藏人自己称自己的国家为图伯特,也叫唐古忒。
最近因为西藏人民不遵守光绪十六年与英国签订的条约,还侮辱了英国的边务大臣,导致英国军队入侵拉萨,强迫西藏签订了十条不平等条约,西藏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特派人员前往印度与英国协商,重新签订了条约。新的条约内容是:第一,西藏的铁路、矿山、电线等建设,要由中国和英国共同协商决定,其他国家不得干涉;第二,西藏的人事任免权,要由英国官员和驻藏大臣共同商议决定;第三,如果西藏发生叛乱,中国政府必须与英国协商后再派兵镇压;第四,在西藏增加商埠,要由中国和英国共同办理;第五,西藏的土地,如果没有中国和英国的同意,不得出租、转卖。从这个条约来看,西藏已经成为中英两国共同管辖的地区了。
这地方呢,一共分成四个部分:卫、康、藏、阿里。东边跟四川接壤,东南边是云南,西边是西域回部的大沙漠,北边是青海和回部的领地。整个地方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五千多里。北极高度是三十度三十五分,京城在它西边二十四度十五分的地方。
这地理位置,简单来说就是东邻四川,东南是云南,西边是大沙漠,北边是青海和回部地区。整个区域非常辽阔,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五千多里,面积相当大。 根据天文测量,北极高度是三十度三十五分,而北京则位于这个地方的西边二十四度十五分。
卫藏地区,古时候叫前藏,也叫中藏,就是现在的西藏。乾隆十五年的时候,朝廷派大臣驻守那里。那里的主要城市是布达拉宫,达赖喇嘛就住在布达拉宫里,负责管理西藏的事务。卫藏的东边是喀木,西边是后藏,南边是不丹,北边是青海和新疆,一共辖管着二十八座城。
喇萨城,也就是布达拉宫,在打箭炉西北三千四百八十里;札什城在喇萨南边七里;德庆城在喇萨东南三十八里;柰布东城在喇萨东南二百二十里;桑里城在喇萨东南二百五十一里;垂佳普郎城在喇萨东南二百六十里;野而古城在喇萨东南三百一十里;达克匝城在喇萨东南三百三十七里;则库城在喇萨东南三百四十里;满撮纳城在喇萨东南四百四十里;拉巴随城在喇萨东南四百四十里;札木达城在喇萨东南五百四十里;达喇马宗城在喇萨东南五百六十里;古鲁纳木吉牙城在喇萨东南六百二十里;硕噶城在喇萨东南六百四十里;朱木宗城在喇萨东南七百五十里;东顺城在喇萨东南七百七十里;则布拉冈城在喇萨东南八百七十里;纳城在喇萨东南九百六十里;吉尼城在喇萨东南九百八十里;日噶牛城在喇萨西南三十里;楚舒尔城在喇萨西南百十五里;日喀尔城在喇萨西南百二十里;公喀尔城在喇萨西南百四十里,这是卫藏最大的城市;岳吉牙来杂城在喇萨西南三百三十里;多宗城在喇萨西南四百二十里;僧格宗城在喇萨西南四百三十里;董郭尔城在喇萨西边二十五里;第巴达克匝城在喇萨东北九十二里;伦朱布宗城在喇萨东北一百二十里;墨鲁恭噶城在喇萨东北百五十里;蓬多城在喇萨东北百七十里。为了防御,还设置了大型的军事据点,西藏一共设有四个这样的据点,前藏和后藏各一个。此外还有两个驿站,从打箭炉到这儿一共有五个驿站,鱼通(打箭炉)、里塘、巴塘都在四川境内,前藏有两个驿站,一个是察木多,一个是拉里。
卫藏的西南是巴则山,西边是招拉笔洞山,还有布达拉山,高度超过一百丈;再往西是东噶尔山,高度大约四百多丈,是西藏重要的关隘;南边是牛魔山,高度二百多丈;东北是郎路山、萨木多岭;北边是布克沙克河,它发源于噶尔占古察岭,向南流,然后和沙克河汇合,继续向东南流,和库兰河、布克河汇合,最后流入喀喇乌苏。雅鲁藏布江,也就是大金沙江,古时候叫跋布川,它发源于西藏西部边界卓书特部西北的达木楚克哈巴布山,有三条支流,都向东北流然后汇合,再折向东流,在枯木冈前,西南方向的水流汇入。继续向东北流,江加苏木拉河从西北的沙苦牙拉麻拉山东南流来汇入。再往东,阿拉楚河北自沙拉木冈前的水流汇合后南流,稍向北,拉乌克藏布必拉从东北桑里池西南流来汇合。再往东南,郭永河从东南昂则岭东北流来,汇合多条河流。再往东,萨楚藏布河从东北汇合多条河流。再往东,瓮出河、式尔的河、满楚藏布河、萨克藏布河汇合多条河流。再往东南,加木租池水从章阿布林城北,和东边的一条河流汇合后南流注入。再往东南,汇合西南来的一条河流,然后向正北流,再折向西北,汇合西北隆左池水。再往东北,莽噶拉河南自那拉古董察山来注入。再往东北,钟里山水从东南来注入。再往东北,经过章拉则城北,再往东北,鄂宜楚藏布河从西北札木楚克池汇合多条河流后东南流来注入。再往北流,戒忒楚河、札克北朋楚河从北边来注入。再往东南,汇合萨普楚河。再往东经过普冬庙前,乌雨克河从拉公山来注入。再往东经过萨喇朱噶铁索桥,经过林奔城北,龙前河从南边汇合两条河流注入。再往东北,捏木河从西北来注入。然后折向东南流,经过拜的城北岸山北,汇合西北来的一条小河流,东北经过铁索桥,经过楚舒尔城南,东南到日喀尔公喀尔城北,噶尔招木伦江从东北汇合多条河流,西南流到卫藏喇萨汇合,这应该就是古吐蕃的臧河。雅鲁藏布江和噶尔招木伦江汇合后,东南流,到打格布衣那城北,共八百里。年褚河从北边汇合多条河流注入。再往东经过叉母哈庙北,汇合东北萨母龙拉岭的水,南流入罗喀布占国。穆楚河和柰楚河汇合,南流入哲孟雄。
滕格里池在卫藏西北部,日喀则城东北,隔着山就是潞江的源头布喀诸池。它的北边隔着山就是大流沙。滕格里池宽六百多里,周长一千多里,东西很长,南北较窄,蒙古人称它为“滕格里”,意思是水色像天一样青。它的东边有三条河流流入,都叫查哈苏太河。西边有两条河流流入,北边叫罗萨河,南边叫打尔古藏布河,它们和西边几条池子的水汇合,东流入滕格里池。还有牙母鲁克于木卒池,池中有三座山,水呈现五种颜色。还有马品木达赖池,郎噶池,也就是狼楚河。还有布喀池,是潞江的源头,东噶尔山上有关。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康区,也就是喀木(昌都的旧称),位于前藏东部一千二百五十里处。东边和四川接壤,南边与珞瑜地区和英属阿萨密接壤,西边与卫藏接壤,北边与青海接壤。昌都以前叫喀木,也叫前藏,原本是属于呼图克图的。直到康熙五十八年才开始纳贡,朝廷在那里设立了驿站,还派了个管粮的官员过去,那里也建起了土城。
昌都西南有罗隆宗、舒班多、达隆宗这几个地方,西北有类伍齐等部落,再往南就是乍丫。康熙五十八年,这些地方都被招安了。再往南是江卡,雍正元年招安,并在那里设立了官寨。康区东边有达盖喇山、冲得喇山;南边有安静大山,和四川、云南分界;西边是嘉松古木山;东南有夺布喇山、鼎各喇山;西南有鱼别喇山、里角大山,冬天春天都积着雪。此外还有巴贡山、蒙堡山、擦瓦山、云山、雪山、白夺山、纳夺山、黄云山、隐山、喇贡山等等。东边还有列木喇岭。罗隆宗东边是得贡喇山,山势非常陡峭;西边是得噶喇山。舒班多东边有章喇山;西南有吾抵喇山、巴喇山;西边是朔马喇山,也就是赛瓦合山。达隆宗西边有必达喇山、沙贡喇山、鲁贡喇山,这两座山连在一起。类伍齐西南有瓦合大山,山很大也很陡峭,冬天春天也积雪。还有擦噶喇山、叶达喇山。
察木多(昌都)左边是昂楮河,发源于中坝,因为这条河通往云南,所以也叫云河。右边是杂楮河,发源于九茹,因为这条河通往四川,所以也叫川河。这两条河汇合后流入云南。澜沧江有两条源头,一条源于匝坐里冈城西北的格尔吉匝噶那山,叫匝楚河;另一条源于匝坐里冈城西北的巴喇克拉丹苏克山,叫鄂穆楚河。这两条河都往东南流,在匝坐里冈城东北的察木多庙前汇合,合流后叫拉楚河,然后往南流,流经包敦,流入乍丫。继续往南流,流经察瓦寺,与甲仓河汇合。然后往东南流,左边接受色尔恭河,再折向南流,流经角占,接受左贡河。继续往东南流,流经茶利大雪山进入云南,这才被称为澜沧江。
潞江在澜沧江西边,发源于卫藏的布喀大泽。水很清澈,颜色黑黝黝的,而且有很多暗流。蒙古人把黑色的叫“喀喇”,把水叫“乌苏”,所以叫它喀喇乌苏。它流经拉萨北边,那里有个叫布喀的湖,形状像椭圆形,宽六十里,长一百五十里。从这个湖的西北流出来,流入额尔吉根池,再转东北流入衣达池,又折向东南流入喀喇池。这三个湖都又宽又长,大概五六十里左右。湖中间有三座山,四个湖环抱着这三座山。然后从喀喇池东南流出来,接受布伦河的水,又往东接受两条从北边来的小河的水,然后折向南再转东,就到了喀喇乌苏。这里是西宁进藏的必经之路,人们用皮船渡河。然后往东北流,流经蒙古三十九族的地界,在伊库山,沙克河从西北汇入。继续往东北流,流经苏图克土司的地界,索克河从北边汇入。然后折向南流,左右各接受一条小河的水,再往西南流,与卫楚河汇合。然后折向东,接受雄楚河的水。再往东接受沙隆锡河的水,然后往东南流,类乌齐河从北边汇入。继续往东南流,流经必蚌山,到达嘉玉桥,这里是滇蜀入藏的必经之路。继续往东南流,江的上面是巴克硕游牧部落,江的下面是波密野番。继续往东南流,流经桑昂曲宗,流入江卡。江的外面是怒夷,所以叫怒江。继续往东南流,流入云南维西厅,然后折向南流,流经云龙州的西边,右边接受扞江的水,流入保山,这才叫潞江。然后往南流,流经潞江安抚司。继续往南流,稍微往东偏一点,左边接受沙河的水,然后转往西南流,流经遮放土司,从此离开云南进入缅甸。
罗隆宗西边有偶楮河,发源于噶尔藏骨岔海子,这个海子与澜沧江南峡相连。隆喜楮河发源于噶喇山,往东流,与偶楮河汇合。舒班多有纳硕布楚河,发源于中义沟,往北流,流经舒班多城西,与三条小溪汇合,然后往东北流,流入喀喇乌苏。还有柱吗郎错河,发源于噶喇山;胄楮河,发源于吾抵山,这两条河都流入偶楮河。达隆宗北边有撒楮河,发源于朔马喇山。东南有边楮河,与胄楮河汇合。还有俄楮河,发源于沙贡喇山,与叶楮河汇合。类乌齐东北有紥楮河,就是昂楮河的下游。乍丫有勒楮河,发源于昂喇山;乐楮河,发源于作喇山。还有甲仓河,发源于官角,往西南流,流经草里工,再往西南流,到洛隆宗,与洛楚河汇合,再往西南流到乍丫寺前,与猛楚河汇合。还有色楮河,发源于上纳,夺流入察木多大河。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拉里,就在前藏东边五百九十里,察木多西边六百六十里,达隆宗西北方向。康熙五十五年的时候,那地方有个黑喇嘛,跟准噶尔勾结。后来被平定了,就把那地方划给了前藏,设立了关卡和粮仓,就只有一个管粮的官员,没有城池。西南方向有工布江达,江达这地方土地肥沃,在平定西藏的时候就被招安了。再往南是达克,东北方向有西藏大臣管辖的三十九个土司,还有一些跑到甘肃西宁那边去了,这些都是喀喇乌苏的番民。
拉里这地方有拉里大山,山势像条龙一样,又高又险,一年四季都积着雪。西南方向有瓦子山,番人叫它卓拉大山,绵延几百里,也是积雪很多。江达西边有鹿马岭,大概有四十里高,是西藏重要的关隘。拉里东边有同妥楮河,发源于鲁贡喇山,和得楮河汇合。那儿有个热水塘,一年四季水温都差不多,番人叫它擦楮卡。江达有冈布藏布河,从卫地东边,汇集了东北察拉岭的水,又从东南方向,汇合了从东北来的危楚河,再从东南方向,又汇合了从西北来的牛楚河。然后往东流,流过打克拉崩桥,继续往东,又汇合了东北来的两条河,往南流,经过的牙尔山西边,流进冈布部落。到了撇皮唐他拉东喀木境内,又汇合了从东北来的薄藏布河,当地人叫它喀克布必拉。然后经过噶克布衣书里东城西边,又往南流,经过塞母龙拉岭东边,朵格拉冈里山西边,流出了冈布地区。经过公拉冈里山西边,又往南流入罗喀布占国,最后流进雅鲁藏布江。
匝楚藏布江,也就是年渚必拉江,发源于沙羽克冈拉山,就是喀尔靼庙东南的那座山。从那儿往东流,叫马木楚河,和从南边巴拉岭流下来的巴隆楚河汇合。继续往东北流,又和从北边乌山流下来的乌斯江汇合。再往东流,经过鹿马岭,到了顺达,有一条河叫佳囊河,发源地过了拉松多,往东南流,经过江达城东,然后转向南流,汇合了东边两条小河。再往东南弯弯曲曲地流,到了工布什噶城南,又汇合了从东北巴麻穆池南边流下来的河水,以及东边的一条河。然后又转向西南,汇合了从西边齐布山流下来的牛楚河,一起往南流,流经工布珠穆宗城东、底穆宗城西,又往东南流,到了布拉冈城东,最后流进雅鲁藏布江。还有桑楚河,往南流,雅隆布河从舒班多南边流下来汇入桑楚河,这就是薄藏布河,最后往南流入罗喀布占国,注入雅鲁藏布江。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将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后藏,也叫喀齐,位于前藏西南五百多里。这地方叫札什伦布,就是古代的西藏。南边跟尼泊尔接壤,东边是卫地,西边是阿里,北边是新疆。乾隆十五年,朝廷派大臣在那里驻守。札什伦布城是后藏的中心,班禅额尔德尼就住在那里的坐床,协助管理西藏事务。后藏有三个军事哨所:一个在札什伦布城里,另外两个在城外,分别是江孜和定日。
西边是彭错岭,北边是那木岭。雅鲁藏布江从阿里西南边上的山里发源,一路向东流淌。郭永河从东北方向流入雅鲁藏布江。还有那乌克藏布河、萨布楚河、萨尔格藏布河,以及靠近城北的多克楚河,还有从南边流来的当出河在城西汇入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继续往东,流经布克什里山南边,到这里已经流淌了两千五百多里了,然后继续向东流入前藏。北边还有打尔古藏布河,它也流入前藏,最后汇聚成一个叫腾格里池的大湖,面积有六百多里。
江孜城在札什伦布城南边二百里地,有个驻军。南边是帕里边寨,东边和布鲁克巴接壤,西边通往哲孟雄,外面还和西洋部落噶里噶达相连。东边有千坝,南边有宗木小部落,西南是定结,北边是拉孜,这些地方都有官寨。东南是珠布拉大雪山,西南是喀木巴拉山和萨木岭。
定结的西边有朋出藏布河,它有三条源头,一条从西边的书尔木藏拉山流出,一条从东边的西尔中马山流出,还有一条从东南的瓜查岭流出。这三条河汇合后向东南流,又汇入一条小河。再往南叫朋必拉,再往南,有一条河从绰尔猛通那冈里山南边流来汇合,然后转弯向东流,又汇入南北各一条河。继续向东南流,又汇入来自西南涿失冈千山和阿巴拉山的两条河,然后向东流,又汇入一条南边的河,再向东北流,到罗西喀尔城南边,有一条河,那是西北拉喀拉布山的两条河汇合后向东南流的,经过城北。罗楚河从北边汇入三条河,然后南流和它们汇合。
再往东北,罗藏布河从西北流来汇入。它绕过冈龙前山的北边,然后折向南流,汇入从西边流来的牛藏布河。再往东南,汇入帕里藏布河。再往西南,牛楚河从西边的年尔木城汇集几条河水流来汇合。然后向东南流,流出藏南地区,经过朱拉拉依部落,进入厄讷特克国界,最后流入雅鲁藏布江。
江孜城西边有年楚河,它有两条源头,一条从朱母拉母山东北流出,一条从朱母拉母山东边的顺拉岭下流出。十几个泉池汇成一条河,向北流,叫章鲁河。再往东北,到娘娘庙东边,有八条河从东北喀鲁岭等山,还有南边的札木长山、社山流来汇合,然后向西南流来汇合。然后转弯向西北流,经过江孜城西边,又向西北流过白满城西边,汇入四条河。再往北,才开始被称为年楚河。它经过日喀则城东南,经过苏木佳石桥,这座桥长七十丈,有十九个桥洞,是西藏桥梁中的佼佼者。然后向北流,最后流入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全长八百多里。
江孜城西边还有帕里藏布河,有一条河从西南流来,汇入噶尔撮池,然后南流西去,又汇入查木苏池,再向西南流,然后转向东南,汇入从东北流来的一条河,又向西南,汇入从西北流来的噶拉岭水,然后向西流经帕里城西,又向西南汇入两条河,当地人称它为藏曲大河,向西流入朋楚河。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定日啊,就在札什伦布城西南七百多里地。那儿驻扎着一支军队,还有个哨所。这城三面都挨着边境,南边是绒辖,西南是聂拉木,西边是济咙,西北是宗喀。绒辖东南有喀达,喀达西南是阳布,这两个地方都跟廓尔喀接壤。宗喀南边是布陵,南边靠近廓尔喀,北边挨着拉达克汗的部落。宗喀西北是萨喀,再往西北,最边上就是阿里了。上面这些地方都有驻军。
东边有崇乌拉山和甲错山,西南是嘉汭大山,西边是通拉山,喀达西边是霞乌拉山,宗喀东边是巩塘拉山。布陵境内有冈底斯山,它在阿里达克喇城东北,直线距离陕西西宁府西南五千五百九十多里。这山啊,海拔五百五十多丈,周长一百四十多里,四面都是陡峭的山峰,比周围的山高出一百多丈,山上积雪像悬崖一样,又白又壮观。山顶上有个泉眼,水流到山脚下就渗到地底下了。冈底斯山周围的山,个个都是又险峻又高耸,奇峰怪石,一个挨着一个。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西南边境之外,地势逐渐升高,到这儿就达到最高点了。
山脉蜿蜒伸展,向西北方向延伸的分支,就是僧格喀巴布山、冈里木孙山等等,它们绕过阿里向北,一直延伸到西域的和田南山和葱岭山脉。向东北方向延伸的,有札布列斜而充山、角乌尔充山、年前唐拉山、萨木坦冈山、匝诺莫浑乌巴什山、巴颜哈喇山等等。这些山脉环绕着这片土地,一直延伸到青海,绵延六千多里,直到陕西西宁等地的边界。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有闷那克尼儿山、萨木泰冈山等等,它们横亘在阿里南部,延伸到厄讷特克国。向东南方向延伸的,有达木楚克喀巴布冈山、噶尔沙弥山、弩金冈苍山等等,这些山脉穿过西藏、卫藏地区,一直延伸到云南、四川的境内。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人,绘制了西海、西藏的地图,测量了地形,认为冈底斯山是天下的脊梁,所有山脉的脉络都起源于此。
《水经注》里记载:“阿耨达山,西南有条河叫遥奴河;山的西南偏东一点,有条河叫萨罕河;再往东一点,有条河叫恒伽河。这三条河都发源于同一座山,最后都流入恒河。”现在阿里是西藏最西南的地方,靠近古代天竺的边境。冈底斯山向西流出狼楚河、拉楚河、麻楚河这三条大河,它们先向西流,然后转向东南方,汇合成冈噶江,最后流入南海。我怀疑这就是古书里说的阿耨达山。
此外,还有打母朱喀巴珀山,形状像匹马;郎千喀巴珀山,形状像头象;生格喀巴珀山,形状像头狮子;马珀家喀巴珀山,形状像只孔雀。这些山都跟冈底斯山连在一起。冈噶江就发源于郎千喀巴珀山北麓,泉水汇聚成池塘,然后向西北流,与东北方向来的一条河汇合,再向西流,然后转向东北,池塘里的水渗入地下又重新冒出来,与北面来的三条河汇合,再与西南方向流来的一条河汇合,形成马品木达赖池。水从西边流出来,就成了郎噶池,它又与东北方向来的一条河汇合,从西边流出,转向西南,叫做狼楚河,蜿蜒曲折二百多里,楚噶拉河从东北方向流来注入狼楚河。狼楚河又向西转,然后向东北流,经过古格札什伦布则城西边、则布龙城东边,然后转向西北再向西南流,经过则布龙城西南,又转向西北流,拉楚河从西北方向流来与它汇合。三条河汇合之后,才被称为冈噶江。冈噶江继续向东南流,流出阿里地区,经过马木巴柞木郎部落,流入厄讷特克,最后流入南海。
朋出藏布河在定日北边,向东南流,汇入结楚河、隆岗河,然后流入定结。牛楚河发源于喜拉冈参山,向东南流,与东北方向的冈布纥山水汇合,继续向东南流,经过济咙城南边,汇入北面来自查母朱山的一条河,这才被称为牛楚必拉河。它继续向东流,经过年尔母城北边,然后转向东南,又转向东北流,最后与朋出藏布河汇合。萨喀境内有个盐池。阿里东北九百多里处有达鲁克池,隆布河和纳鞠河都流入其中。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