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兴阿,字直夫,是郭贝尔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阿那保的孙子。他爹博多欢,是正黄旗蒙古都统。都兴阿靠着祖上的功劳,先是被授予三等侍卫,后来又升了二等侍卫。
咸丰三年,他跟着僧格林沁去天津剿灭太平天国的匪军,在杜家嘴打败了敌人,然后升任头等侍卫。咸丰四年,他们又攻克了独流,追着匪军到了阜城,攻破了运河边的匪军营垒。咸丰五年,攻克了连镇,匪军首领林凤祥被抓住了,都兴阿被加封为副都统,还被任命为乾清门行走。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京口副都统。
他弟弟西凌阿在湖北带兵,都兴阿就率领骑兵部队去帮忙剿匪,收复了德安,还跟着总督官文一起围攻武汉。当时官文率领的军队在北岸,向汉阳推进;巡抚胡林翼的军队在南岸,攻打武昌。都兴阿率领骑兵保护水师,在沙口打败了敌人,逼近汉阳西门。咸丰六年,匪军从金铺山上窜出来,都兴阿指挥步兵迎战,同时派骑兵从后面包抄,杀死了很多敌人,烧掉了团风镇的粮仓,还杀了匪军的头目。胡林翼烧掉了汉阳城外的匪军船只,匪军上岸逃跑,都兴阿又用骑兵追杀他们,之后被提升为江宁将军。
襄阳的土匪很猖獗,都兴阿又赶去襄阳支援,解了襄阳之围。然后他们包围了武昌,匪军粮草用尽,又得不到支援,只好弃城逃跑。都兴阿他们收复了武昌和汉阳,乘胜追击,又攻克了黄州、兴国、大冶、蕲水、蕲州、广济、黄梅等许多城池,皇上还赐给他“霍钦巴图鲁”的称号。
大军开拔,目标九江。南路军由李续宾统领,北路军则由都兴阿负责。过了七年,太平军从太湖窜出来,偷偷摸摸地想攻打黄梅。都兴阿使了个空城计,把敌人引诱进来,结果全歼了上千骑兵。那些从独山镇进攻的敌人,也被我们的骑兵和步兵合力击溃,抓获斩杀了数千人。接下来,我们进攻小池口,多隆阿他们成功攻破了段窑、枫树坳和独山镇的贼巢。
陈玉成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都兴阿命令多隆阿从黄梅出兵,鲍超驻扎在孔垅,他自己则亲自指挥骑兵和步兵,强渡河桥,一口气攻下了二十多个贼营,俘虏斩杀了数千敌人。之后,我们和杨岳斌、李续宾的水陆大军一起进攻童司牌,彻底消灭了那里的敌军。攻克黄蜡山后,前后歼敌上万,陈玉成逃跑了。朝廷下旨,让都兴阿帮办军务。攻下小池口后,我们一把火烧了城池,接着又攻克了湖口,打败了彭泽的敌人,然后拿下望江和东流。第八年,我们攻克了九江,都兴阿因此受到表彰。之后,我们又收复了黄安、麻城,分兵击败了弥陀镇和南阳河的敌人,收复了太湖。和李续宾的军队一起攻打石牌,成功拿下,都兴阿被授予荆州将军的称号。
这时候,水师正准备进攻安庆,我们夺取了集贤关,逼近安庆北门,攻破了敌人的营垒,对安庆城展开围攻。然而,不幸的是,李续宾将军在三河战役中壮烈牺牲,桐城和舒城又失守了,都兴阿不得不率军退守宿松。还好,多隆阿和鲍超在花凉亭大败敌人,楚军士气大振。第九年,曾国藩奏请朝廷在安徽上游北岸增兵三万,由都兴阿统领。但都兴阿因为脚疾,推荐多隆阿代替自己,朝廷批准了他,让他继续担任荆州的职务。第十个年头,江南大营溃败,朝廷命令都兴阿率领骑兵和步兵支援江北,同时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当时,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都兴阿奉命北上支援,迅速赶到了寿州。后来和议达成,他被任命为扬州,负责督办江北军务。第十一年,他命令总兵吴全美率领军队和船只攻击和州江下关,摧毁了敌人的营垒,击溃了内江口的敌船。
都兴阿用楚军作战,胡林翼把一部分军队给了曾国藩。扬州兵力单薄,所以留下徐州镇总兵詹启纶一起剿匪,还命令提督黄开榜烧毁三河的贼船。贼寇从仪征进攻扬州,都兴阿派总兵王万清防守湖西,自己带着三百骑兵去侦察敌情。贼寇有上万多人,摆开阵势等着。都兴阿命令骑兵下马,自己席地而坐,贼寇怀疑有埋伏,不敢逼近。后来大军赶到,奋力攻击,打败了贼寇。
贼寇又纠集苏州、句容的悍匪,分别进攻瓜洲和镇江。都兴阿趁着贼寇营垒还没建好,命令营总杜嘎尔率领骑兵和步兵冲击,自己亲自督促队伍跟进,贼寇大溃败。詹启纶乘胜追击,摧毁了甘泉山的贼营,镇江之围解除。
都兴阿被调任江宁将军,仍然驻扎在扬州督促江北的军队,文武官员都听他调遣。他命令副都统海全等人攻破了后石桥的贼营。贼寇从常州窥探镇江,总兵黄彬率领水师打败了他们。都兴阿迅速赶到天长城下,平定了那里的营垒关卡,贼酋龚长春逃跑了,沿途被追杀得差不多了。黄彬等人攻破了小河口和太平港的贼船,平定了瓜埠的贼巢,接着和江南提督李世忠会合,收复了六合、天长两座城池。
同治元年,江浦、浦口再次失守,贼寇进攻扬州,北面占据甘泉山,南面延伸到朴树湾。都兴阿亲自督促各路军队连续作战,把贼寇打败,贼寇逃跑了。
当时上游各路军队接连攻克沿江要塞,逼近江宁。都兴阿命令总兵李起高迅速赶到浦口,袭击观音门、燕子矶,以声援曾国荃。曾国荃的大营被贼寇包围,他派副将杨心纯率领两千五百人前去救援,进入壕沟协助防守。他还命令黄彬率领水师救援九洑洲。同治二年,贼寇企图进入里下河地区,都兴阿阻止他们,没有得逞。他又派副将梁正源与江南军队会合,烧毁了中关、下关的贼船,李起高会合收复了江阴。
三年过去了,南京城被围困,长江以北倒挺平静的,但是陕西和甘肃的回族叛乱却越来越厉害了。朝廷就派都兴阿去绥远城督促防务。那时候甘肃宁夏的汉城已经被叛军攻陷了,城里的人都在等着救援呢,朝廷就召见都兴阿,让他担任西安将军,负责甘肃的军事,还让他代理陕甘总督的职务。南京城收复后,论功行赏,皇上赏赐给他骑都尉的世袭官职。
六月,都兴阿到了定边,报告说回族首领马化隆在灵州金积堡起兵造反,占据了城堡,势力蔓延千里。定边离那里还很远,应该先派兵进驻花马池,然后三路大军合击,才能取得胜利。于是命令杜嘎尔他们从草地绕过石嘴山渡河,攻克了姜家村、红柳沟的反贼巢穴,追击到宝丰,反贼三路来夹击,结果被击败了,宝丰也被收复了,平罗之围也解除了。军队推进到渠公堡,都兴阿担心深入敌境后没有后续支援,于是请求调动荆州将军穆图善前来会剿。
反贼首领马叱吽占据着通成堡,主动出击作战,结果被杜嘎尔他们打败了,退守清水堡。都兴阿指挥军队继续逼近,切断了他们的粮道,攻克了清水堡。接着又攻克了金贵堡、王格庄,距离宁夏城只有二十里了,还打败了从西路前来增援的反贼。宁夏城里的反贼偷袭官军后方,都兴阿指挥各路军队迎击,反贼大败。第四年,官军在城东摆开阵势,诱敌出战,打败了他们,还攻克了南路的反贼据点。
盐池、固原一带的土匪占据了安化元城镇,企图切断宁夏到条梁的粮道,都兴阿派兵分别驻防花马池、定边、宁条梁,以防备他们。而靖远南山一带的反贼烧毁了城堡,占据了水坝,修筑水堰,企图决堤淹没官军,于是都兴阿把军队转移到城东南。反贼又占据堤坝筑垒,企图切断水道,都被击退,没有得逞。都兴阿亲自督战,在金贵堡打败了反贼,然后分兵驻守定边、花马池。反贼从固原方向进攻平罗、宝丰,结果在金贵堡被截击打败。杜嘎尔在磴口打败了反贼,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马生颜,花马池、定边两路军队同时取得胜利,斩杀了反贼首领孙义和。
宁夏的反贼势力逐渐衰弱,就耍花招请求朝廷招抚,想拖延时间,暗地里却想决开西河的水淹没官军。都兴阿拒绝了他们的投降请求,加强战备,解除了满城的围困,攻克了城东的反贼据点,又在西门桥打败了他们,又分兵击溃了占据大水坑、吴中堡的反贼,斩杀了回族首领马有富,官军的声威大振。
奉天那边的马贼太嚣张了,朝廷就调走了都兴阿,让他去盛京当将军,然后派穆图善顶替他的位置。穆图善这个人擅长安抚百姓,宁夏的那些贼寇没多久就投降了,还主动交出了大炮武器,把头目都绑起来送给了朝廷。过了五年,穆图善弹劾都兴阿,说他接受贼寇投降进城后,还杀了回族首领章保立,手下士兵也四处烧杀抢掠。皇上批评都兴阿剿匪安抚都没个章法,本来要革了他的职,后来又让他继续留任了。都兴阿到了奉天后,马贼渐渐平息了,他还制定了抓捕马贼的章程,把剩下的匪徒都搜捕干净了,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七年后,西捻军首领张总愚跑到京畿附近作乱,李鸿章和左宗棠带兵进京保卫。贼寇四处流窜,在直隶、河南、山东到处闹事,好几个月都没能平定。皇上就召都兴阿进京,让他管理神机营,还授予他钦差大臣的职位,让他带着副都统春寿、提督张曜、宋庆,还有侍卫陈国瑞这四支军队,他的名字还排在李鸿章和左宗棠前面呢!他去天津视察军队后,捻军很快就被平定了,之后他又回到原来的岗位。光绪元年,他死在了官位上,朝廷对他进行了抚恤,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清悫。奉天的百姓请求为他、大学士文祥、将军崇实一起修建三贤祠,扬州的百姓也请求为他、将军富明阿一起修建祠堂。
西凌阿,他弟弟叫都兴阿。一开始,西凌阿是拜唐阿当侍卫的。道光年间,他跟着扬威将军奕经去浙江打仗,一路升官,做到了一等侍卫,后来又升到了察哈尔都统。
咸丰三年,他带着黑龙江的骑兵跟着琦善去浦口防备,结果没能挡住太平天国的军队北上,被撤了职,留在军营里,还被责令追击敌人。后来他和托明阿将军一起,解了开封的围困,又在汜水打败了敌人。敌人渡过黄河,包围了怀庆府,各路援军汇集,西凌阿打得最卖力,最终解了围,恢复了原来的官职。接着追击敌人,在王屋、邵原、平阳、洪洞等地多次交战,从山西一直追到直隶,被任命为胜保将军的副手,协助他处理军务。到了静海,敌人的踪迹才确定下来,军队合围进攻。
咸丰四年春天,敌人逃到了阜城,西凌阿追到后康庄,把他们打败了。他跟着僧格林沁一起,连续攻破了城外的敌营,敌人逃到东光、连镇,双方打了几个月,西凌阿总是冲在最前面。咸丰五年正月,终于攻克了东光和连镇,抓住了匪首林凤祥。西凌阿因此被授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还被赐号“伊精阿巴图鲁”。后来,他又跟着僧格林沁攻克了冯官屯,俘虏了李开芳,被封为三等男爵,还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负责湖北的军务。刚到随州,仗打得不太顺利,他让哥哥都兴阿去帮忙,结果他自己却被撤了职,改用文书的方式来督办军务。后来收复了德安府城,官职也恢复了,继续驻守在那里,巩固北方的防线。
咸丰六年,僧格林沁推荐他,带骑兵去河南剿灭捻军。咸丰七年,他又因为几次战败被撤职,但留任。后来他攻破了张洛行在白龙王庙的老巢,又恢复了官职。咸丰八年,他被派去山海关驻防。咸丰十年,他被任命为镶蓝旗蒙古都统,跟着僧格林沁去山东剿灭捻军,后来被任命为副手,协助处理军务。咸丰十一年,他在菏泽的战斗中失利,受到了上级的严厉批评。后来他在东昌打败了敌人,烧毁了敌人的营巢,攻克了七级镇,又攻下了张秋。他还攻破了曹州红川口的匪徒据点,在刘家桥、大张寺等地打败了敌人。同治元年,因为腿病回到北京,被任命为镶蓝旗汉军都统。同治五年去世,朝廷给予了抚恤,并追谥为“勇毅”。
福兴,是满洲正白旗人,穆尔察氏,他爷爷的爷爷是都统穆克登布。因为祖上功劳,他被授予三等侍卫的职位,后来外放到直隶怀安路当都司,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督标中军副将。咸丰元年,他升任广东高州镇总兵。
咸丰二年,他平定了罗镜匪首凌十八以及郁林、博白一带的土匪,皇上很高兴,赐给他“刚安巴图鲁”的称号,还把他升为广西提督。后来,朝廷命令他支援湖南,他和向荣将军分头追击逃到湖北的贼寇,因为行动迟缓,他被革职留任。咸丰三年,他又参与了支援江宁的战役,驻扎在朝阳门外,多次打败敌人,皇上赏赐他三品顶戴,让他担任翼长。他和提督邓绍良一起,攻破了敌人的东坝,收复了高淳,又参与了太平的收复战役。回师江宁后,他又在高桥门、上方桥、通济门、雨花台等地多次击败敌人,皇上晋升他为二品顶戴,并让他署理江宁将军。他母亲去世后,他请求回家守孝,但朝廷允许他继续留任。
咸丰六年,他被任命为西安将军,协助向荣将军处理军务。他和张国樑一起支援镇江,在丁卯桥打败了敌人。后来江宁大营溃败,向荣退守丹阳,皇上大发雷霆,责备了所有将领,福兴也被革职留任。向荣后来病死了,朝廷命令他和张国樑一起负责防剿工作。皇上听说他和张国樑关系不好,就让怡良去调查,最后命令福兴去江西处理军务。咸丰七年,他收复了乐平,又攻打东乡、金溪。石达开从安庆逃窜到浮梁、乐平,包围了贵溪。
咸丰八年正月,福兴到达弋阳,敌人来犯,福兴兵力不足,就用了很多疑兵之计,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被他打跑了,逃窜到浙江。福兴进驻衢州东关,敌人多次来进攻,都被他击退。他回到玉山,防备敌人再次窜到广信。不久他又去了衢州,攻打东关的敌营。战斗中,福兴的右腿受伤,后来因为伤势过重请求休假,被召回京城。咸丰十一年,他署理镶红旗汉军都统。
1865年,文祥大人带兵去奉天剿灭马贼,在打大凌河和北井子那两场仗里,抓的抓,杀的杀,消灭了不少马贼。后来又去吉林增援,在张登和望城冈接连打败了马贼,还被任命为盛京将军。1866年,他抓住了马贼头子马傻仔,在黄旗堡把他杀了。事情平息后,他凯旋而归,被授予察哈尔都统的职位,后来又调任绥远城将军。1867年,因为旧伤复发,他就请求退休了。1878年去世,朝廷还给了他抚恤,追谥为“庄悫”。
富明阿,字治安,袁氏,是汉军正白旗人,是明朝兵部尚书袁崇焕的后代。袁崇焕死后,他家就搬到汝宁去了。他父亲叫袁文弼,从军打仗立了功,被编入了宁古塔的汉军。到了富明阿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他跟着军队去喀什噶尔打仗,立了功,被授予骁骑校的职位,后来一步步升到了参领。
咸丰三年,琦善大人从扬州出兵,在洞清铺打仗,受了枪伤。但他包扎好伤口后继续战斗,杀敌几十个,被提升为协领,还特地赏赐了一块玉角枼。
咸丰四年,他又在瓜洲打败了敌人,皇上赏赐了他花翎,让他管辖宁古塔兵。咸丰五年,在虹桥作战时,他命令士兵们距离敌人二十步再开弓射箭,一箭射死了敌人的头目。然后,他带领军队从两翼包抄,敌人溃不成军,他被加封为副都统。
咸丰六年,他担任宁古塔副都统,在徐家集和砚台山多次打败敌人。攻打瓜洲时,他还率领部队和六合的练勇一起攻打江浦,在十里桥打败了敌人,皇上赐给他“车齐博巴图鲁”的称号。他还先后在朴树湾、土桥、五新桥打败敌人。咸丰七年,参与攻打瓜洲,在富家井和白庙接连打败敌人,以副都统记名。那年冬天,攻克了瓜洲,皇上诏令以副都统身份先上奏。之后,他担任江北军翼长,进攻江浦。
咸丰八年春天,他多次打败前来支援敌人的军队,收复了江浦城。然后驻扎在六合,攻打滁州,攻克了来安,被加封为头品顶戴。八月,德兴阿的军队在浦口战败,富明阿前去支援也失败了,几乎损失了一半兵力。他们退到仪徵,收集散落的士兵,重新组建军队,扼守万福桥,在运河东打败了敌人,他被授予宁古塔副都统的职位。他和张国樑一起攻克了扬州和仪徵,还在冶铺桥打败了敌人。
咸丰九年,德兴阿因为违反军纪被罢免,江北军群龙无首,皇上让和春节制,另选一位勇敢的将领来统领军队。和春推荐了富明阿,皇上就让他帮办和春军务。当时六合和浦口都还没收复,富明阿督促军队进攻,在百龙庙、李家营和六合城外多次作战。后来,几万敌军突然袭击营地,从四面八方包抄后路,结果军队被打败了。富明阿身上中了十二处枪伤,皇上准许他开缺回旗养伤。伤势太重,最后皇上让他以原品退休,享受全额俸禄。咸丰十一年,他被召到京城,负责训练京营。
1862年,他被任命为正红旗汉军都统,负责管理神机营。没多久,他又被派到扬州,协助都兴阿处理军务。当时,长江北岸里下河地区的十几个县城都没受太平军的影响,盐场的收入也一切正常。他和都兴阿一起上奏朝廷,请求用盐税的收入来供应军饷,这样军队就能得到保障了。长江下游南北岸重要的渡口有四十多个,他们在那儿设置了桩子,停泊战船,把水师部队分配到各个关键位置驻防。他详细地向朝廷汇报了这些部署情况,皇上特别嘉奖他熟悉当地地形。太平军和捻军经常在长江北岸活动,企图进犯,都被他带领军队打退了。他还派兵渡过长江,支援冯子材将军守卫镇江。那年秋天,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支援临淮,和僧格林沁一起围剿苗沛霖,朝廷任命他为帮办军务,命令他的部将詹启纶、克蒙额以及陈国瑞等人一起进攻,接连打败了敌人,苗沛霖最终被击毙。
战斗中受伤后,他请求休假去清江治伤。同时,他还上奏朝廷,说明安徽北部练兵的弊端,皇上就下令让僧格林沁和曾国藩一起商量改进练兵的方法。三年春天,都兴阿去陕西甘肃剿灭回族叛乱,皇上就催促富明阿回扬州坐镇,并让他代理江宁将军,后来正式任命他为江宁将军。他派詹启纶率领军队渡过长江,协助平叛,攻克了丹阳,皇上赏赐他黄马褂。江宁城收复后,他被授予骑都尉世袭爵位,并且继续督率他手下的水陆军队驻防长江北岸。之后,他裁撤了红单船,让提督吴全美率领回广东,陆军也裁减了几千人。他还上奏说:“江宁驻防,战后只剩下六百多男女老少,现在却设置了二十七个官职,只有二百五十八个士兵,勉强维持着营队的编制。京口驻防,还剩下四千多人,但官兵数量都缺编,俸禄也发不全,房屋也都烧毁了。请求拨款修建房屋,让他们有个安身之处。”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
话说我爹,四年前因为腿伤没好,就请假回北京治病去了。皇上特许他坐轿子,到了北京后,还让他继续管着神机营的事儿。可这伤病拖了很久也不见好,皇上就准他回老家养病了。
五年后,他又被任命为吉林将军,去剿灭马贼。他带病上山,四处搜捕,还派兵分头行动,几个月就把马贼给肃清了。他还招安了一些金匪,开垦出好几万亩荒地。不到十年,那地方就建起了县城。他当了四年吉林将军,又因为伤病请求退休,皇上批准了,还让他在家领全俸。光绪八年,我爹去世了,皇上对他很优待,还追封他为“威勤”。吉林和扬州都给他建了祠堂。
我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寿山,官做到黑龙江将军。光绪年间,俄国人入侵边境,他壮烈牺牲了;另一个叫永山,官做到三等侍卫,在凤皇城抗击日本人,也英勇战死了。他们的事迹,都有记载呢。
舒保,字辅廷,是满洲正黄旗人,姓舒穆鲁氏。他从护军一步步升到护军参领。咸丰四年,他跟着僧格林沁去剿灭广东的匪徒,在连镇把他们围住了。那些匪徒趁着大风逃窜,舒保带兵截住他们,狠狠地打了一仗。
咸丰五年,匪徒又跑到冯官屯躲着,舒保就让人放水淹他们,战果显著,匪徒头子都被抓住了,舒保因此被加封为副都统。荆州将军绵洵把他调到湖北,他带兵打败了德安的匪徒。咸丰六年,他又接连打败了黄州的李先集和团风地区的匪徒据点。胡林翼围攻武昌的时候,上面命令舒保带三百骑兵渡江支援。城里的匪徒和来增援的匪徒一共分成八路来进攻,舒保带着精锐骑兵冲锋陷阵,把匪徒们杀得四处逃窜。他还攻克了鲁家港的匪徒据点,又在沙子岭、小龟山、双凤山打败了匪徒。十几天的时间里,大小打了二十八仗!胡林翼上奏朝廷说舒保的骑兵立了大功,皇上就赐给他“倭什洪额巴图鲁”的称号。
后来,他和知府唐训方一起剿灭襄阳的土匪,接连在黄龙桥、余山店打败了土匪,解了襄阳之围。他们还攻克了樊城和老河口匪徒的老巢,收复了光化、房县、竹山三座城池。在一个雪夜,舒保在高二张家集抓住了匪首,把他杀了,襄阳终于平定了。剩下的匪徒逃到河南境内,占领了内乡,咸丰七年,舒保追到那里,和河南的军队一起把他们消灭了。
咸丰八年,舒保被授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的职务。当时舒保驻防在商城,匪徒从六安进攻湖北,占领了麻城,舒保赶紧带兵赶往黄州。南方的军队在望天畈战败,被匪徒追赶,舒保迎上去和他们作战,整整打了一天一夜,匪徒才退去。他又和李续宜一起,打败了蕲水地区的匪徒。
胜保大人去固始增援,仗还没打赢呢,商城那边又告急了。胜保就赶紧写信给舒保,让他帮忙剿匪。胡林翼上奏说:“舒保这个人虽然老实木讷,但忠心耿耿,勇猛无比,在湖北待了好多年了。洪山之战、襄阳之战、蕲州黄州大捷,他都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从没想过走捷径躲避困难。现在您特意委任他为二品大员,胜保却给他写严厉的信催促他,还用苛刻的言语责备他。军队打仗要讲究配合,这是古训啊!要是把他捆得死死的,肯定耽误战机。用权术去驾驭那些不听话的将领,也许能一时痛快,但对忠心耿耿的将领,根本不需要督促,他们自己就会奋勇杀敌。我认为舒保的军队,应该仔细观察楚豫两省的贼寇态势,伺机进剿,没必要硬要他听从邻省的调遣。”皇上就下令让舒保回罗田、麻城剿匪。
固始的围困解除了,陈玉成又来进攻湖北,舒保和李续宾一起在麻城打败了他。李续宾攻下九江后,和舒保会师攻打黄安,也拿下了。后来李续宾在三河战死了,湖北边境一片震动,舒保就带着他手下的四百骑兵从武昌往东边走。林翼到了黄州,又给舒保增兵一千人,让他们新补充的西丹游牧兵驻扎在蕲水、上巴河,让舒保率领老部队去支援多隆阿。结果其他贼寇又攻陷了德安、黄州、孝感等府县,将军都兴阿催促舒保增援,舒保还没到,都兴阿就奏报说舒保观望不前,这事儿还被拿去讨论了呢。 十一年的时候,舒保和道员金国琛一起攻打德安,先攻下了孝感,然后又集合水陆大军围攻德安,最后攻克了德安,还被加封为都统。
1862年,舒保被任命为护军统领。当时,太平军和捻军这两伙土匪,分别从两条路窜到湖北。总兵穆正春打西路,舒保打东路,在黄陂、广济、应山接连打败了他们,把这些贼寇赶回了河南境内。为此,舒保还得到了赏赐——一件黄马褂。
结果这些贼寇又杀回应山,攻打孝感城。舒保打开南门奋勇反击,把敌人打退了。没想到,几千个贼兵偷偷摸摸地从北城潜入了城内,副都统德克登额和署知县韩体震等人都战死了。舒保在城里继续作战,最终又把贼寇打跑了,还追杀他们三十多里。
1863年,捻军从应城方向企图偷袭汉口,被官军挡住了。他们又转向攻打孝感,舒保在李家湾、仓子埠多次与他们作战,一次战斗就斩杀了上千名老捻军,最终把他们赶走了,又得到了皇帝的赏赐。1864年,舒保在德安西与捻军作战,追击到寿山。傍晚时分,地形复杂,山高沟深,不适合骑兵作战,而敌人又增兵了,舒保被围困,从土坎上摔下马,精疲力尽,壮烈牺牲了。朝廷追赠他太子少保的官衔,并赐予他骑都尉兼云骑尉的世袭爵位,把他列入昭忠祠,还在湖北为他专门修建祠堂,谥号为“贞恪”。
伊兴额,原名伊清阿,字松坪,是何图哩氏,蒙古正白旗人,在吉林驻防。他曾经参加过喀什噶尔战役,被授予骁骑校的军衔,后来又被选拔为侍卫。进京觐见的时候,宣宗皇帝觉得他的原名不符合满洲语言习惯,就让他改名为伊兴额。道光十九年,他被提升为三等侍卫,并改隶属满洲旗。
1853年,伊兴额主动请缨参军,被派往扬州大营。琦善将军让他去支援江浦。刚到江浦,他先示弱迷惑敌人,然后突然袭击敌营,在柳树坝大获全胜,又攻破了九洑洲,因此连连升迁,最后当上了头等侍卫。后来,和州被捻军围困得非常紧急,伊兴额不等命令,就率领军队前去救援,成功解除了和州之围。他在江浦驻扎了三年。
1856年,伊兴额在浍河北岸剿灭了夏白和任仲勉率领的捻匪,歼灭了敌人两千多人,任仲勉也在战斗中被击毙。夏白逃到雉河,纠集了当地捻匪包围了宿州,伊兴额率领一千骑兵前去救援,打了四场胜仗,解除了宿州之围。之后,他分兵驻守徐州和宿州。张洛行率军来犯,伊兴额和总兵傅振邦一起将其击退。当时,颍州、亳州、蒙城、宿州等地捻匪四起,但徐州、宿州一百里范围内却一片安宁,老百姓照常耕种,生活没有受到影响。
捻军首领王广爱和梁振贵聚集了数万兵力在张七家楼,准备向北逃窜。伊兴额挑选了几百名精锐士兵,迅速冲进敌营,活捉了王广爱和梁振贵两人。其他捻匪前来救援,被伊兴额击退。他因此被记名为副都统,并被赏赐了花翎。
1857年,伊兴额招降了王家墟捻匪首领陈保元率领的五千人,并斩杀了捻匪头目李月,被赐予“额图浑巴图鲁”的称号。后来,他因为生病回到了徐州。胜保弹劾他违抗调遣,战报不实,伊兴额因此被夺去了花翎顶子。不久后,他又率领骑兵攻打乔家庙,擒斩了捻匪首领梁思住;夜间又攻打酆家墟,诛杀了捻匪头目刘大渊;他还和总兵史荣椿一起攻破了赵家屯的捻匪。涡河两岸的捻匪都被肃清,伊兴额也重新戴上了花翎顶子。
1858年,伊兴额被授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他在纪家庄打败了捻匪,解除了蒙城之围。攻打薛家湖的捻匪巢穴时,他的大腿被炮弹击伤,但他仍然裹着伤口奋勇作战,最终摧毁了敌人的巢穴,并被加封为头品顶戴。后来,捻匪首领刘添祥率领数万大军从六安向北窜逃,伊兴额因为孤军无援,退守萧县。丰县被捻匪攻陷,伊兴额因此被革职。
九年春天,伊兴额被任命协助傅振邦剿灭捻军,接管了袁甲三的部队,皇上又恢复了他的官职,让他负责河南的军事。他带着一千三百骑兵去支援,追击捻军到商水老湖坡。捻军人数是他们的好几倍,摆开阵势抵抗,伊兴额就偷偷地派兵绕到捻军后面夹击,捻军被打败逃跑,伊兴额追击了三天三夜,从沈丘、项城一直追到太和孙家圩,前后消灭了捻军两万多人,皇上还下旨嘉奖了他。这时候,总兵邱联恩在舞阳战死了,舞阳离商水二百里,伊兴额取得胜利后,舞阳的捻军听到消息就逃跑了。
胜保又上奏弹劾伊兴额:“这伊兴额脾气古怪,商水那仗,他只是打退了捻军的一支小股部队,根本就没有主动迎战。舞阳的捻军只有六千人,他却在奏报里说有两万三千人。”皇上大怒,夺了他的头品顶戴,交给胜保处置。伊兴额请求奖赏在老湖坡战斗中立功的军官士兵,这件事就交给漕督袁甲三去调查上报。伊兴额于是就借口生病回徐州了,这才复职三个月啊。后来皇上又下令让他去袁甲三的营地剿灭捻军,他又称病不去。萧县老百姓郑立本等人因为伊兴额走了,捻军又猖獗起来,就上京请求让伊兴额回来镇守。德楞额又替伊兴额上奏说:“徐州的绅民都说伊兴额在徐州养病,请求皇上命令他就在附近带兵。”皇上多次询问伊兴额的病情,伊兴额一直坚持说自己病得很重,皇上很生气,就罢免了他的官职,勒令他回老家去。都察院把安徽监生张鸿文上呈的奏折呈给皇上,奏折里说伊兴额以前的功劳,恳求皇上让他负责讨伐捻军的事,但是皇上没理他。
十年的时候,僧格林沁推荐我,给了我六品顶戴的官职,后来又升到三品,让我负责徐州、宿州的团练。伊兴额再次起兵,他以前的部下很多都不听他的指挥,他手下的五百骑兵还没来得及训练好,就听说贼寇窜到了曹州,僧格林沁催促我前去支援。
十一年春天,我和徐州镇总兵滕家胜一起,率领两千骑兵赶往曹州,在东平、汶上跟贼寇作战,接连取得胜利。追击到卧虎冈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能见度极低,我们不得不紧急撤退到杨柳集。贼寇伏兵四起,家胜的马还被绊倒了,战死沙场。伊兴额带着一百多骑兵冲进贼寇的包围圈里寻找家胜,但没找到,只能突围而出,跟随他的骑兵只剩下十几个了。贼寇重重包围,他力竭而死。朝廷恢复了他的原职,给了我骑都尉世袭的爵位,追封他为“壮愍”,并在徐州、汶上、宿州、永城为他建立祠堂。
滕家胜是湖南乾州厅人。他从当兵开始就跟着江忠源在湖北剿匪,一路升迁到游击。后来又跟着袁甲三在安徽、河南剿捻军,升任参将,还被赐予“伊博格巴图鲁”的称号。胜保看重他年轻时就勇敢,破格提拔他为四川川北镇总兵,后来调到徐州镇,协助处理徐州、宿州的军务。家胜以前是伊兴额的部下,这次跟他一起战死,朝廷追赠他为提督,给了他骑都尉和云骑尉世袭的爵位,追封他为“武烈”。
关保,是乌拉那拉氏家族的人,满洲正黄旗,在吉林驻防。道光初年,他跟着军队去喀什噶尔打仗,立了功,然后接连升官,当上了三姓佐领。
咸丰三年,他跟着侍郎恩华去剿灭广东的匪军,解了怀庆之围,在平阳打败了敌人,之后驻扎在正定。胜保给他发命令,让他当营总,在深州、静海剿匪,攻打独流镇,又升为协领。咸丰四年,他跟着僧格林沁在阜城三里庄打仗,额头中枪受伤了,但他仍然奋勇杀敌,打败了敌人,皇上还赐给他“年昌阿巴图鲁”的称号。后来,他又跟着胜保去救援临清,追击敌人到丰县,歼灭了敌人,被提升为总管。
咸丰五年,他跟着僧格林沁攻克了冯官屯,又跟着西凌阿去了湖北,后来又调到河南,再调到安徽,跟着和春攻克了庐州,加封为二品衔。咸丰六年,他和副都统麟瑞一起在五河打败了敌人,杀了两个穿着黄衣服的匪首,歼灭了上千名敌人,还打败了来支援邳州的敌人,解了寿州之围。在颍上跟敌人打了五仗,都取得了胜利,他手下的骑兵部队,各省都抢着要,想借去剿匪。后来,他被编入河南巡抚英桂的军队,在马村桥打败了敌人,又进军亳州双沟,在姬桥歼灭了敌人。接着又在三丈口、旧县集连续打败敌人,安徽巡抚福济上奏朝廷,要调他去蒙城,但是英桂又请求朝廷让他留在河南,皇上就让两人商量着办,先去最紧急的地方。那年冬天,他率领军队前往怀远,越过边界,在徐州打败了捻军匪徒。漕运总督邵灿上奏朝廷,请求让他留在徐州,朝廷批准了。
七年前,我和总兵史荣椿一起攻打永城的岳家集,捻军首领李月先跑了,我们烧了他的老巢,然后我就因为生病回去了。
八年的时候,我被命令带着吉林、黑龙江、察哈尔的三省兵,一共一千八百人,去支援袁甲三在徐州的军队。
九年,我和大家一起攻打浍北,打败了捻军首领曹金斗,攻破了他的据点。趁着这股劲儿,我又打败了捻军首领张宝全。 张洛行的军队攻陷了泗州,占据了草沟的民寨。关保带领民团夺回了圩外炮台,把他们的寨子也给毁了。捻军四处逃窜,自己踩自己,乱成一团。剩下的捻军逃到五河的双渡口,抢船过河,我们追上去杀了他们一半,还抓到了贼头目张起,因为这个我被记名提拔为副都统。
之后,我被命令协助傅振邦在三省剿匪,我们斩杀了捻军首领张添福,又攻破了任乾毕圩。圩里的老百姓里应外合,杀了任乾,其他的匪徒都被消灭干净了。 后来,我接管了伊兴额的军队,被命令负责督办河南的防务,同时继续协助傅振邦在三省剿匪。
他被任命为黑龙江副都统。后来,他破获了亳州的土匪,捻军首领孙葵心在永城聚集党羽,企图四处流窜。朝廷下令不要拦截他们进入山东边境,而是命令关口守备部队截断贼军西路,逼迫他们回去。
结果,贼军两万人马四处扰乱商丘、柘城,包围了睢州,开封也戒严了。皇上命令他从鹿邑出发前去救援。贼军又转向兰仪,分兵扰乱通许、尉氏,关口守备部队赶到陈留,与其他军队夹击贼军,贼军向南逃窜。他迅速支援许州,派遣副将王凤翔率领骑兵在洪河北岸打败了贼军,又在临颍城下打败了他们,战场上还活捉了孙葵心的亲属孙套。当夜,他挑选精锐骑兵袭击贼军营地,斩杀无数敌人,解救了上千难民,贼军向东逃窜。他侦察到贼军窜逃到扶沟、太康,于是命令王隆集去追击。沿途搜捕,河南境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十年后,朝廷命胜保督办河南军务,关保仍然担任他的副手。贼军又骚扰虞城、夏邑、鹿邑,他派遣将领将他们击退,但贼军很快又大举来犯,逼近省城,朝廷为此对他进行了质问和责备。不久,他又在汝宁、确山取得了胜利,又分兵击溃了鹿邑刘集的贼军,解除了丘集的包围。贼军再次纠集党羽来攻,他又将他们击退。 战斗中受伤,他请求休假调理身体。同治元年,他前往黑龙江赴任,八年后去世。
评论说:都兴阿为人宽宏大量,了解军事,善于团结部下,胡林翼称赞他具有丰、镐两地名门望族的遗风,当时满洲的著名将领,有一半都出自他的部下。舒保也因为他的朴实勇敢而受到胡林翼的倚重,等到胡林翼去世后,没有人善于使用他,最终仓促间战死,世人都很惋惜他。富明阿长期负责江北的军事,他的功劳超过了托明阿、德兴阿,晚年被委以边疆重任,也被称为贤明的将领。伊兴额为剿灭捻军尽心竭力,最受百姓爱戴,却遭到骄横的将领的排挤,未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关保擅长骑兵作战,众多将领都争相重用他,他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