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福祥,字星五,是甘肃固原人。清同治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回族起义闹得厉害,陕西的凤翔、邠州、汧州、泷州等地到处都是乱兵。董福祥也在安化县起兵,和老乡张俊、李双良一起,在陕西、甘肃十几个州县烧杀抢掠,占领了花马池,还打到绥德,窥探榆林,很多溃兵和饿肚子的人跟着他们,队伍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万人。后来被刘松山打败了,他父亲董世猷投降了清军,董福祥也带着人请求投降。
之后,清政府挑选了他的精兵强将,编成董字三营:董福祥自己带中营,张俊带左营,李双良带右营。他们去攻打金积堡,董福祥偷袭了关卡的后面,虽然受了不少伤,但还是攻破了他们的清真寺。在板桥扎营的时候,敌人来进攻,他和萧章一起夹击,打败了敌人,金积堡被攻克,董福祥被破格提升为都司。同治十一年,他跟着刘锦棠到了碾伯,然后向峡口进军,和陕甘回民首领禹得彦、雀儿三个大营发生激战,把他们打败了。接着又进攻白彦虎的高家堡,烧毁了他的营寨就回来了。后来,伪知府高桂源勾结白彦虎包围了西宁,攻击李双良的营地,董福祥又大败了他们,解除了西宁之围,升任游击。
之后,他调到向阳堡守城,又平定了河州回民的叛乱,屡立战功,最后升到了提督。光绪元年,他出关作战,攻打天山,正赶上大风,天昏地暗的,士兵们都不敢前进。董福祥率领大家第一个冲上去,一鼓作气全歼了敌人,又攻破了木垒河、古牧地的敌人,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城池和玛纳斯南城。那时候白彦虎还在开都河西岸据守,想进入俄国境内。董福祥从阿哈布拉沿着河边设置哨卡和营垒,一直到曲惠扎营,士兵们储备柴草,挖掘井泉,等待刘锦棠的军队到来,最终打败了白彦虎,收复了喀喇沙尔。那年冬天,又攻克了和田,南疆西部的四个城池都恢复了平静。从此,董军的威名震动西域。论功行赏,他被赏赐了黄马褂、世袭爵位,还被赐予了“阿尔杭阿巴图鲁”的称号。
安夷地区平定下来之后,布鲁特部落首领阿布都勒哈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又带兵入侵色勒库尔,然后向北逃窜到库伦。福祥将军火速追击,追到空谷根满的时候,步兵的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于是,他挑选强壮的士兵骑上骡子,带着骑兵继续追赶,在木吉追上了敌人。 敌人正下马喂马,被突然袭击,仓促之间依山列阵,结果被福祥打败了。福祥将军乘胜追击,搜捕敌人,又斩杀了三百多骑兵。从此以后,敌人再也不敢侵犯边境了。后来,福祥被任命为阿克苏总兵,驻守喀什噶尔城。
没过多久,他的部队因为索要军饷而哗变,杀害了营官胡登花。有人建议福祥将军立刻出兵镇压,福祥却说:“哗变的士兵和那些没叛变的士兵之间有约定,如果在黑夜里里应外合,我们该怎么办呢?不如关闭城门坚守,他们势单力孤,一定会自己垮掉的。”过了三天,哗变的士兵都被士兵和百姓抓获,然后分别进行了处罚。事情平息后,福祥将军带着军队,在夏历辛酉年调往叶尔羌和和田驻防。
十六年,福祥被提升为喀什噶尔提督。二十年,加封尚书衔。正赶上德国侵占胶州湾,朝廷命令他率领甘肃军队前往京城保卫。第二年,西宁和碾伯地区又告急,福祥将军督师赶回狄道。河州的马永林叛乱,渡过洮河与官军作战,被福祥打败了,接着又连破高家集、三甲集,道路才得以畅通。平定叛乱后,福祥被调往甘肃。福祥主动请缨,前往西宁支援。又过了第二年,他攻克了上下五庄,乘胜追击,又收复了大通和多巴。朝廷命令他驻守西宁,专门负责剿灭和安抚叛乱,并把魏光焘的二十七营调给他指挥。这时,巴燕戎格和刘四又逃窜到关外,福祥立即派骑兵追击,攻克了卡尔冈,先后平定了海城、冶诸麻、甘州南山等地的叛乱,关内外和青海地区都平定了。 福祥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二十三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福宝(福祥)进京朝见皇上,被任命为武卫后军的统领。皇上召见他谈话,福宝说:“我没什么本事,就只会杀外国人。”荣禄挺相信他的。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日本书记杉山彬从永定门出来,福宝的军队把他杀了。然后,董福祥的军队包围了东交民巷,打了超过一个月都没攻下来。敌军从广渠门杀进来,福宝就逃出了彰仪门,还放任士兵在城西大肆抢掠。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福宝作为随扈大臣跟着去了。
等到和议签订,外国人强烈要求处死福宝。李鸿章说:“他长期掌握着西北的军队,担心处死他激起回民叛乱,应该缓一缓再处理。”于是,福宝被革职,关在家里。荣禄在西安总揽大权,福宝给他写信,把权力让给他,信里大概意思是:“我以前一直听您的指挥,您让我攻打使馆,我还犹豫要不要杀掉外国使臣呢。您说过‘拼死抵抗外敌,成败荣辱都在所不惜’。我就是一个武夫,仗着您在上面撑腰,才敢拼命做事。现在您当了大官,而我却要受罪,我死不足惜,但是那些士兵们心里会怎么想呢?”荣禄收到信后,根本没回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福宝死了。他儿子福天纯后来花了四十万两银子捐给国库,才恢复了官职。
张俊,字杰三。在金积堡那场战斗中,他和福祥一起被授予都司的职位。西宁那边情况危急,虎恩将军被困在峡口,张俊奋力作战,解救了虎恩。他又接连攻破小峡、润家沟,参与了河州、肃州的战役,凭借军功一路升迁到副将,还被赐号“倭兴巴图鲁”。
光绪初年,他跟随军队征讨西陲,收复了乌鲁木齐,被提升为总兵。锦棠大人让他入关招募军队,于是就组建了定远三营。他先后参与了攻克东西四城的战役,晋升为提督。安夷叛乱再次发生,张俊率先提出要坚决剿灭,其他人意见纷纷,只有锦棠大人赞同他的意见。
敌人窜逃到库伦,张俊追击到木吉,分三路进攻,战斗持续很久,他亲手斩杀了敌人的一个拿着红旗的悍将,敌人惊慌失措地逃跑了。追击到卡拉阿提时,天色已晚,部队就地驻扎。天还没亮,军队就整装出发,中午就追上了敌人。敌人无力抵抗,到处都是枪矛,尸体堆积如山。追到黑子拉提、达坂时,敌人只剩下几十个骑兵,他们翻山越岭逃进了俄国境内,张俊就没有继续追击了。
这次战斗,四天四夜奔袭八百多里,一共抓获了爱伊德尔、呼里二人,这两人是安夷人所谓的“大通哈”,还有胖色提以下几十个俘虏,他们还会说汉话,自称是“营官”。张俊因此被赐予一品官服和黄马褂,授任西宁镇总兵,后调往伊犁。光绪二十一年,他接替福祥担任喀什噶尔提督,后来又回到甘肃。光绪二十五年,他进京,担任武卫全军翼长,兼任中军统领。第二年去世,追谥“壮勤”,朝廷为他修建了祠堂。张俊喜欢舞刀,他手下的士兵都穿着白色军服,人们称他为“雪张”。
辛酉,字庚堂,是山东郓城人。一开始跟着僧格林沁打捻军。后来左宗棠西征,辛酉也跟着去陕西平叛,立下不少功劳,升到了守备。攻打金积的时候,他身负重伤还奋勇作战,大家都夸他骁勇。攻打肃州时,他担任先锋,先后攻克塔尔湾和黄草坝,关内战事基本平定。他几次升迁,最后当上了游击。
大军出关后,先后攻下了阜康、黄田和古牧,没有一次战斗他没有参加。接着又向南进攻托克逊。彦虎的儿子小虎拼死抵抗,大军进展不顺利,只有辛酉率领的游击队几次作战,还抓获了一些敌人。在达坂的战斗中,他和余虎恩一起轻骑先行,占据了城左的山冈。等到回军的时候,敌人全力反击,我军兵力不足,差点被击退。辛酉斩杀了几个先逃跑的士兵,才稳定了军心,最终大获全胜。他升任副将,还被赐予“振勇巴图鲁”的称号。
跟着左宗棠收复库车,到达拜城,冒着冰雪到达上铜厂。回军途中,辛酉骑马冲在最前面,活捉了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土匪。土匪们惊慌逃跑,于是大军攻下了阿克苏。当时,帕夏逃到了叶尔羌,彦虎逃到了乌什。左宗棠全力追击彦虎,命令俊进军,辛酉则从西面会合。他们渡过胡马纳克河,在戈壁滩上走了八十里,攻破了寇什城东面城墙,城池被攻克。辛酉被提升为总兵,并改赐勇号为“霍伽春”。南疆平定后,他被赏赐了黄马褂。
后来,一些逃窜的土匪袭击了三台,辛酉带领精锐骑兵,绕过壳罕山,把他们引诱出来。然后伏击,短兵相接,斩杀了土匪首领赛屹塔黑振江。不久,安酋阿里达什又来侵犯边境,辛酉跟着左宗棠驻扎在玉都巴什。辛酉率领二百骑兵担任先锋,勇猛地冲入敌阵,斩杀了敌人的旗手,夺取了敌人的旗帜。敌人大溃,辛酉追杀到毕勒套格,几乎把敌人都杀光了。西陲安定后,辛酉请求退休回家。甲午战争爆发,他率军镇守登州,并在军中被授予广西右江镇总兵官的职位,继续统领军队。后来又调回登州镇守。义和团运动爆发,他担任武卫军先锋左翼长,跟随李秉衡抵抗敌人,但还没开战就溃败了。后来被任命为云南提督,还没到任就去世了,朝廷按照规定给予抚恤。
金运昌,字景亭,是安徽盱眙人。小时候父母双亡,又赶上战乱,总兵郭宝昌的母亲曹氏收养了他,于是他就跟着郭家姓郭。长大后,他花钱买了官当上了守备。跟着郭宝昌打仗,平定捻军起义,立下不少功劳,最后升到了游击将军。因为在河防方面有功,还被赐了个“勉勇巴图鲁”的称号。平定畿南的战乱后,他升任总兵,又晋升为“铿僧额”勇号。西捻军平定后,他又升任提督,这才又改回了金姓。后来跟着郭宝昌率领卓胜军回到陕西。
同治八年,郭宝昌生病了,金运昌就代替他统领军队,调防到绥德。当时湘军已经攻克了金积堡,金运昌从清涧赶到,他把部队分成几部分,攻击金积堡西北方向,拆毁了城墙。马化隆的军队被逼得很紧,就派人骚扰北山,想切断湘军的粮草供应。一条路是从河西道的叶升堡,归刘松山管辖;另一条路是从山西的花定,归金运昌管辖;两条路最终都通往灵州。回军已经攻占了定边,金运昌的部队里有很多南方人,他们吃不惯青稞和高粱,很多人得了肠胃病。左宗棠调郭宝昌来支援,但是因为河防任务重,郭宝昌没法过来。那时候,陕西回民陈林、禹彦禄等等领导的十三营回军,再加上当地的回民,号称十多万人,卓胜军被包围在中间,几乎每天都要打仗。
明年正月,咱们军队又饿又累,都饿到杀马吃肉的地步了。回族那边想挖渠灌咱们的营地,结果正好赶上刮大风下大雨,运昌将军整天泡在水里,激励着将士们,用麻袋装土挡水,回族人没得逞。正巧刘锦棠他们从渠沟里杀出来,回族人一下子就溃败了。
于是我们商量着在河边筑垒保护粮道,两天就垒好了。回族人又来了,运昌将军打退了他们。湘军挖沟筑堤防水,运昌将军的营地靠近枣园。冰突然化了,回族人就在秦渠设卡堵路,运昌将军带兵越过渠沟打他们,回族人又缩回堡垒里去了。
过了两天,堡垒里的回族人倾巢而出,骑兵冲向板桥,步兵挖开渠沟,水往南边流。运昌将军的军队堵住水,锦棠将军分三路趟水过去合兵一处,一起把他们打垮了。没过多久,回族人又运来砖石在北边设卡,周围还筑起长堤,想用水淹了马,困住咱们。运昌将军赶紧命令士兵拿着锄头和锚,把他们的卡夷平了。
四月,陈林带兵出来到花定抢东西吃。运昌将军派提督王凤鸣去打,在砖井镇打败了他们。同时叶升堡那边的路也打通了,军队的士气又振奋起来了。七月,攻克了马家两寨。正赶上新麦成熟了,运昌将军和锦棠将军一起收割麦子,还把糜子粟米都收割了。回族人再来抢,都被打跑了。然后我们在蔡家桥筑垒。这座桥横跨秦渠,里面设卡,外面用水挡着,这是马化隆以前用来阻挡官军的。现在我们反过来放水灌他们,冲垮了三个营垒,十一个卡子,乘胜追击,拿下秦坝关,逼近东关。
我们商量着挖壕沟筑城墙,长期围困他们,和锦棠将军分段施工。三天就完工了,派兵分别守卫,彻底把他们围困起来。每天都打仗,几乎没怎么休息,将军还几次吐血。陈林投降了,运昌将军考虑到西林、河州还没拿下,应该稍微宽容一些。强壮的登记造册,弱的供应粮食,很多回族人都来求和。马化隆也撑不住了,投降了。这样宁夏、灵州都平定了,论功行赏,大家都得到了黄马褂。
老将军驻扎在缠金,平定了甘肃的叛乱,获得了很大的功劳,还被授予了头品顶戴。后来调任到包头,多次请求左宗棠让他参加西征。光绪二年,左宗棠向朝廷请求,让淮军出关帮忙剿匪,朝廷批准了。第二年夏天,他到达乌鲁木齐,被任命为提督,两年后正式授职。边疆地区经历了战乱之后,人口锐减。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桑蚕业,修建桥梁,这些都是他拿自己的俸禄去做的。他拿出巨款赈济灾民,这其实是遵照义母郭曹氏的遗嘱。李鸿章为他向朝廷请求,特地为他立碑表彰。光绪十一年,他因为生病辞官回家。第二年去世,朝廷按照规定给予抚恤,并把他列入卓胜军昭忠祠。他的三位妾室王氏、马氏、张氏,先后服毒殉节,都得到了朝廷的表彰。
黄万鹏,字搏九,湖南宁乡人,原籍是善化。他最初跟随曾国荃在江西、安徽作战,立下很多功劳,官至都司。跟随曾国荃攻克江宁后,一路升迁到总兵,还被赐予“力勇巴图鲁”的称号。捻军入侵湖北,攻打德安,黄万鹏迅速前去救援,大败捻军,又在安陆再次击败他们。军队在新洲会合后,两面夹击,彻底打败了捻军,他因此被提升为提督。
左宗棠西征的时候,黄万鹏被调到陕西,担任汉中镇总兵。同治十一年,他跟随军队攻打西宁,到达碾伯,在硖口作战,后来军队溃败,他解了围。第二年,他跟随刘锦棠攻克向阳堡,进而包围大通,最终迫使大通投降。从降兵中挑选士兵组成五面旌善旗,马队由黄万鹏统领,一起攻打肃州。战事结束后,他被赐予头品顶戴。同治十三年,河州的闪殿臣再次叛乱,黄万鹏率领崔伟等人前去进攻,在城南二十里铺击败叛军。叛军逃到贾家集,官军无法攻克,黄万鹏从姚家岭迅速赶到,与官军一起进攻,烧毁了叛军的堡垒,他的勇猛被人们称为“伯奇”。
1876年,我出关了。当时土匪马明占据着古牧,白彦虎听说官军来了,就从红庙子跟马明合兵一处,夜里偷袭了黄田。第二天早上,听到古牧那边号角声响起,万鹏和余虎恩立刻带兵冲上去跟那些土匪骑兵打,具体情况可以看余虎恩的战报。乌鲁木齐的各个城池都被收复了,我们追击到池墩才回来。打了胜仗,皇上赏了我一件黄马褂。北路战事基本平息了,剩下的土匪大多逃到东南的山谷里躲藏起来了。万鹏又和虎恩从大小盐池墩出发,一直打到柴窝,也抓捕了不少土匪。八月份,金顺攻打玛纳斯南城没攻下来,锦棠就下令让万鹏去帮忙。我们挖地道进攻,土匪拼死抵抗,一支箭射中了万鹏的胳膊,万鹏拔出箭继续猛攻,最后和其它军队一起把土匪打败了。
1877年,我们攻克了达坂城,乘胜又拿下了托克逊。到了小草湖的时候,遭遇了埋伏,好几圈土匪把万鹏围住了。万鹏带领队伍冲杀出去,势不可挡,所向披靡。锦棠的军队随后赶到,土匪彻底溃败了,皇上授予我云骑尉世袭军职。这一仗打下来,那个帕夏知道自己跑不了了,就喝药自杀了,白彦虎也逃到了开都河西岸。七月份,大军到达曲惠,锦棠自己带兵向开都河进发,而让我带兵从乌沙塔拉绕过博斯腾湖的西边,从库尔勒的背后包抄过去。白彦虎被我们的军威吓住了,早就提前逃跑了。我们探知他挟持着回族人往布古尔逃窜,我们立刻追了上去,四百里路程,终于追上了他们,跟他们激战很久,大败了他的军队。九月份,我们赶到托和奈,再次打败了他们,收复了库车,驻扎在拜城。我们冒着冰雪,夜里行军到了铜厂,军队直接冲了上去,土匪吓坏了,四处逃窜。
万鹏将军一路猛攻,打到察尔齐克台西,斩杀了数千敌军。两天后,晚上到达扎木台稍作休息,就立刻带兵前往阿克苏城。还没到城外几里地,就看到西南方向尘土飞扬,这时探子来报,说彦虎逃往乌什,还煽动安集延的人逃往叶尔羌,想以此来阻击我们的军队。锦棠将军于是放弃了追击安集延的人,命令万鹏全力追击彦虎。但是,因为河水上涨,军队无法渡河。当时彦虎就在河对岸十里左右的地方做饭,如果趁机袭击,完全可以抓住他,可是我们的军队却突然撤退了,锦棠将军非常生气,责令万鹏再次进攻。于是万鹏渡过胡马纳克河,在戈壁滩上走了八十里路,抓住了彦虎的后队将领马有才,然后攻克了乌什城,但彦虎已经逃往喀什了。东四城全部被攻克,朝廷下旨,将万鹏的骑都尉世袭官职进行了提升。
那时候,伯克胡里占据喀什,攻击汉城,彦虎也赶来支援他,他们的势力更加壮大了。守城的何步云将军向朝廷告急,锦棠将军就给万鹏将军发命令,说布鲁特和虎恩将在喀什城会合。万鹏将军日夜兼程赶去支援,翻越了上千里的雪山,为了让士兵们能更好地行军,他还用毯子铺路。十一月,他到达喀什城北的麻古木,虎恩也到达了城东的牌素特。敌人的探子骑马飞速返回,报告说:“大军来了!”于是这两个首领赶紧逃回城北,万鹏将军带兵追击,他们又偷偷逃跑了。万鹏将军向西北追击彦虎,追到爰岌槽,遇到了敌人的后队,活捉了伪元帅马元,斩杀了他的副手白彦龙。第二天,追到恰哈玛纳,被布鲁特人阻拦,彦虎最终逃到了俄罗斯。新疆平定后,万鹏将军被授予二等轻车都尉的官职。
四年后,万鹏将军凯旋而归,请求回家探亲。两年后,他又回到新疆镇守军队。南北山区的边防都平定了,他的官职也升到了更高的品级。他先后担任喀什回城协副将、阿克苏、巴里坤各镇总兵、新疆提督等职务。他还继承了他叔叔登和的世袭官职,并被封为二等男爵。二十四年后,朝廷召他进京,他在途中不幸病逝。我为他建立了祠堂。他的儿子钺,是道员,继承了他的爵位。
余虎恩,湖南平江人。他从小就孤苦贫穷,但是特别喜欢读书。
一开始,他跟着曾国藩打太平天国,立了不少功劳,最后升到了副将的职位。
同治年间初期,他又跟着刘松山去打捻军,在沙河西打败了捻军,被提升为总兵,还被赐了个“精勇巴图鲁”的称号,听着就威风凛凛!
后来,张总愚跟回族匪徒勾结在一起,攻破了金谷和银渠,结果又被虎恩在郿县打败了,于是虎恩升了提督。
那些匪徒从宜川渡过黄河,攻占了山西好几个州县,虎恩又跟着刘松山的军队把州县夺了回来,还因此换了个更厉害的称号“奇车博”。
有一次军队打猎的时候,正好碰上郭松林被围困了,虎恩立刻带兵去救援,很快就解了围。
他绕道抄近路,一路追击敌人,那些骑兵虽然跑得飞快,但一碰上他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朝廷觉得陕西的战事很棘手,就让左宗棠推荐一些优秀的将领,左宗棠就推荐了十几个刘松山手下的优秀将领,其中就有虎恩。朝廷很重视他,赏赐了他一品官服,让他去陕西参战。
灵州攻克后,刘松山又带兵去攻打板桥和蔡家桥。没过多久,回族匪徒就溃败逃跑了,虎恩带着骑兵部队猛追上去,就像刮风下雨一样迅猛,回族匪徒根本跑不掉,三十多个村寨都被端了。
金积平定后,虎恩就回家休假去了。
过了几年,朝廷又命令他招募军队去甘肃。刘锦棠攻打西宁的时候,虎恩率领军队到达陕口,仔细观察了当地的地形。敌人出来抵抗,把他包围了,结果还是被虎恩打退了。
刘锦棠看到回族匪徒的势力很强大,就跑到平戎驿去造桥,以便渡过湟水,亲自督促士兵在北岸筑垒,然后命令虎恩在南岸筑垒。
垒还没筑好,马营湾的匪徒突然杀到,虎恩立刻用大炮轰击他们,同时刘锦棠也在湟水北岸打败了敌人,这样西宁就安全了。
因为这次的功劳,虎恩被赏赐了黄马褂。后来又跟着攻打肃州,在南门作战,和其他的将领一起平定了肃州,最后被任命为陕安镇总兵。
1876年,也就是光绪二年,左宗棠从山海关出兵。因为担心戈壁滩上运粮太难,左宗棠就让虎恩亲自负责粮草运输,于是虎恩就告别了大家,向西出发了。到了哈密,他先把剩下的粮食都收集起来,然后翻过天山,把粮食送到巴里坤古城。边境地区的粮草供应解决了,他就去攻打黄田,打败了他们的关卡。突然,古牧的土匪带着大部队来袭击,虎恩赶紧从山上冲下来,和土匪骑兵打了很久。这时,董福祥的军队从中间杀过来支援,土匪大败,我们就把他们包围了。帕夏派了悍匪来增援,虎恩率领骑兵在山脊上摆开阵势,严阵以待。他又指挥军队截断敌人的退路,直接冲进城里,攻下了城池。
过了乌鲁木齐,土匪们纷纷逃窜,虎恩一路追击,拿下乌鲁木齐、迪化和伪王的城池,之后被授予云骑尉世职。
第二年,虎恩又翻过山岭往南走,跟着左宗棠来到柴窝,距离达坂还有二十里。夜里刚打过初更的鼓点,虎恩就率领九营骑兵,不发出声音快速前进。大通哈引湖的水包围着城池,泥土深到小腿肚。虎恩的部队趟过泥泞前进,依山列阵,斩杀了十多名土匪探子。土匪们在营地里睡觉,一点都没察觉,直到天亮才大吃一惊,全部冲出来,依托险要地势顽强抵抗。我们的军队稳如泰山,海古拉的援军赶到了,虎恩又在山口截住了他们,援军仓皇逃窜,我们追击了几里地,斩杀了百余人。虎恩估计城里援军不会来了,土匪肯定要逃跑,就预先埋伏了兵力等待。土匪出来后,全部被抓获。达坂收复后,虎恩乘胜追击,拿下托克逊,被授予骑都尉世职。
一个月后,部队沿着南路行军,到达曲惠。虎恩将军选择从乌沙塔拉绕道进入库尔勒城。城里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而且军队的粮食也快吃完了。这时,虎恩将军让人挖地找到了几万石粮食,解决了军队的燃眉之急。 随后,他和众将领一起前往库车,六天时间就急行军九百里。
没过多久,喀什噶尔告急。锦棠大人命令虎恩将军从巴尔楚走中路作为主力部队,黄万鹏将军从乌什经布鲁特走另一条路作为奇兵,并都听从虎恩将军的指挥。部队到达巴尔楚时,正赶上天寒地冻,冰雪凝结,而喀什噶尔的警报也一天天逼近。于是,部队加紧赶路,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都想着能俘获白酋的首级来立功。中午,虎恩将军到达城东的牌素特,半夜时分到达喀什噶尔城下,身边只有百余骑兵跟随,他便整顿兵马等待时机。
天亮后,步兵赶到,敌人的骑兵打开城门冲出来,虎恩将军率领部队与之展开激战,亲手刺杀了回酋王元林。这时,黄万鹏将军也赶到了,喀什噶尔城被收复。虎恩将军继续西追伯克胡里,他命令桂锡桢率领骑兵部队从捷径快速前进,自己则率领步兵部队随后跟进,前后夹击,活捉了敌将余小虎和马元。接着又抓获了金相印父子,金相印就是带领安集延人侵占南路的那个人。 新疆南路就此平定。朝廷下旨嘉奖虎恩将军,并晋升他为一等轻车都尉。他先后驻守乌什、叶尔羌、和阗,后回到原来的官职。
十一年后,虎恩将军因病辞官回家。六年后,他又被起用,统领湘军,驻扎在岳州,因擅长抓捕盗贼而闻名,并被追赠为二等男爵,世袭罔替。二十六年,他被任命为喀什噶尔提督,还没上任,就被留下来统领武卫中军十营。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许多将领都支持义和团,唯独虎恩将军持反对态度。当福祥攻打使馆时,虎恩将军在荣禄面前论事,说遍观各路军队,实际上不足以对抗外国军队。福祥大怒,想杀虎恩将军,荣禄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他,虎恩将军才得以幸免。后来,他被派去防卫获鹿,不久后又回到湖南。三十一年,虎恩将军病逝在家中,朝廷按照规定给予抚恤,并在宗棠、松山祠为他附祀。
桂锡桢,山东曲阜人,当兵打捻军,一路升官,最后当上了游击。咸丰十一年,张总愚带着剩下的兵和陈大喜合兵一处,声势浩大得很。桂锡桢追到河间,身上带伤还拼命打仗,把捻军打了个大败仗,从此名声大噪。
同治七年,跟着左宗棠去陕西打仗回来,打了好多胜仗,被任命为同官的守将。第二年,提督高连升驻扎在宜君,他的亲兵丁玉龙是个土匪头子,竟然勾结其他人造反,半夜里把营帐围了起来,杀了高连升。桂锡桢听到消息,立刻从同官赶去救援,把土匪打跑了,接着又追着土匪打到金锁关、米子窑。正好碰上楚军的将领丁贤发他们到了,一起把丁玉龙抓起来杀了,保住了城池,桂锡桢也升了参将。
后来参与攻打固原的三营,砍了他们的头领杨文治,接着又驻守中卫四百户。回族首领马光明从固原东北方向进入同心城,桂锡桢又把他们打败了。还降服了元城回族首领海生春。
十年后,要攻打河州,桂锡桢从中卫、靖远往南搜捕会宁的土匪。没过多久,肃州的回族又叛乱了,甘肃、凉州一带都戒严了,桂锡桢就带兵回肃州去了。
第二年,攻打东关,攻下了一个大卡子,敌人出来抵抗,被桂锡桢打退了。之前肃州的回族叛军依托朱家堡、黄草坝、塔尔湾、文殊山等各个堡垒,互相支援,死守不出,徐占彪攻打不下。这时候,桂锡桢用计诱敌出击,他把士兵埋伏在树林里,等到敌人过半的时候,突然杀出来,其他军队也跟着冲上去,敌人大败,肃州西南的堡垒都被平定了。
桂锡桢驻扎在沙子坝,离肃州城只有三里地。肃州的回族叛军打开南门出来进攻,桂锡桢率领骑兵冲进敌阵,回军逃回城里。其他军队也猛攻,接连攻克了四个坝子、十一个堡垒,东面的敌军据点也都被消灭了,朝廷还赐给他“精勇巴图鲁”的称号。
十二年前,从新疆出关后,锡桢率领四百骑兵回到额尔庆额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然后进军古城。光绪二年,他们攻打阜康。左宗棠担心敌人会向北逃跑,就命令锡桢扼守沙山、马桥这些重要的战略地点,以防备敌人。后来,各路军队会合,重新夺回了乌鲁木齐,北线战事基本平定,只有玛纳斯南城迟迟未能攻克。左宗棠认为刘锦棠的军队兵力不足,就下令锡桢前去支援,与其他军队一起,最终攻破了玛纳斯南城,斩杀了敌酋韩金农,还被授予“业普肯”这个勇号,并被提升为总兵。
接下来,他们向南推进。三年后,锡桢跟随刘锦棠攻克了达坂城,乘胜追击收复了吐鲁番,被晋升为提督。为了收复喀什噶尔,锡桢统领着两千多名骑兵和步兵,从阿克苏出发,经巴尔楚,攻克了玛纳巴什,一直打到喀什城东面的牌素特。这时,黄万鹏的军队也到达了麻古木,敌将彦虎和伯克胡里溃逃,西四城最终被收复。因为战功卓著,锡桢被赏赐了黄马褂。新疆平定后,他被提升为头品级官员,并被加赐“呢铿额”这个勇号。五年后,他请求告老还乡,安葬父母,途径陕西时,不幸染病,一年后去世。宣统年间改元后,巡抚恩寿上奏朝廷表彰了他的功绩,并给予优厚的抚恤。
方友升,湖南长沙人。咸丰年间末期,他参军剿灭川寇,屡立战功,最终升任守备。在攻克太平的战斗中,他英勇奋战,炮弹甚至击穿了他的胸膛,由此名扬天下,以骁勇著称。同治七年,他参与讨伐陕甘回民起义军,攻克了凤翔、岐山,多次冲锋陷阵,屡建奇功。进入关中地区后,他被编入刘松山麾下。在金积堡之战中,军队战败。当时,方友升正在张家口采购军马,战败的消息传来后,他被带了回来,但并没有带回购买的马匹。有人劝他离开,但他没有听从。他驱赶着数千匹战马,直接投奔左宗棠的军队。左宗棠非常器重他,便把方友升采购的马匹编成西征靖营队,让他担任队长,并派他前往河州,攻剿三甲集和太子寺。
十一年前,打肃州那仗,城关外壕沟又深又宽,足足三四丈深,就是古时候说的酒泉那样。徐占彪瞅准回军松懈的机会,带兵越过壕沟发起进攻。友升第一个冲上去,其他士兵像蚂蚁一样跟着往上爬,夺下了东关,然后死守在城里。占彪在城南修筑了两个卡子,回军又来争夺,友升带着骑兵下马巷战,子弹打穿了他的胫骨和脊椎骨,伤得很重,但他还大声喊着杀贼,七天都没吃喝。大家都被他感动,最终拿下了肃州。打胜仗后,他被晋升为副将,还被赐号哈丰阿巴图鲁。
十三年后,他又跟着打了巴燕戎格的仗,被任命为镇夷营游击,从此就单独带一支军队,军旗是黄色的。每次战斗,他都从后面冲杀,挡在他面前的敌人都会溃败。敌人一看到黄旗队,就互相警告千万别招惹。
光绪年间改元后,关陇地区平定了,他被提升为总兵,跟着刘锦棠出关作战。三年后,他攻克了达坂和托克逊,又收复了吐鲁番,被晋升为提督。接着又拿下阿克苏、乌什、库车以及天山南北两路。因为战功显赫,朝廷赏了他黄马褂,还给了他一品官的品级。五年后,安集延和布鲁特的匪寇入侵边境,直逼乌鲁克恰提。友升先到乌帕尔侦察敌情,过了几天,他回报说匪寇骑兵已经进入乌帕拉特了。抓到敌人的探子后,审问得知他们打算趁夜袭击营地,我军做好准备迎战,结果大败了敌人。友升和杨金龙分别从左右两翼杀入,士兵们都奋勇向前,敌人根本无法形成阵型,只好逃回俄罗斯去了。八年后,他回关内,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十年后,中法战争爆发,他被派到凭祥,进攻文渊,结果被围困,手部中弹,筋都被打断了,五百名亲兵只剩下二十七个骑兵,最终才冲出重围。朝廷原谅了他的失败,还嘉奖了他的功劳。他又收复了谅山和长庆,被授予世职,任命为广东南韶连镇总兵。十三年后,他进京朝见,皇上看到他的伤疤,非常同情。不久后,他就解除了职务。中日关系恶化后,他率领三千人北上,守卫山海关。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他又率领军队进京护卫,驻扎在山西固关。二十七年,他调任浙江衢州镇。他设立了讲武堂,用新式方法训练士兵,还修复了柘水故道,深受百姓爱戴。三十二年,他病逝,朝廷按照规定给予抚恤。
话说啊,一开始讨伐陕西回民起义的时候,福祥带兵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名声响彻西域,真是厉害得不得了! 那时候,运昌统领卓胜军,万鹏率领旌善营,还有虎恩、锡桢、友升他们几个,在宁夏、甘肃一带四处征战,个个骁勇善战,都立下了奇功,他们的英勇和谋略也值得后人称颂。
可是后来,福祥因为骄傲自大,最终失败了,还助长了叛乱,结果却没被杀头,真是命大啊! 真是应了那句“骄兵必败”! 想想他之前的英勇,再看看最后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