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罗武默讷,正黄旗人,景祖第三兄索长阿四世孙也。

觉罗武默讷,是个正黄旗的人,是清景祖第三个哥哥索长阿的四世孙。

顺治四年,授世职拖沙喇哈番,累进三等阿达哈哈番,擢一等侍卫。康熙六年,授内大臣,管佐领。

顺治四年的时候,他继承了家族世袭的拖沙喇哈番的职位,后来升到三等阿达哈哈番,最后又升到了侍卫一等。到了康熙六年,他又被任命为内大臣,管着佐领。

十六年,命偕侍卫费耀色、塞护礼、索鼐瞻礼长白山,谕曰:“长白山祖宗发祥之地,尔等赴吉林,选识路之人,瞻视行礼,并巡视宁古塔诸处,于大暑前驰驿速往。”五月己卯,武默讷等发京师;己丑,至盛京,东行;戊戌,至吉林。询土人,无知长白山路者。

康熙十六年,皇上派他跟侍卫费耀色、塞护礼、索鼐一起去长白山祭祀。圣旨里说:“长白山是咱们祖宗发祥的地方,你们去吉林,找个熟悉路的人,去祭祀,顺便巡视一下宁古塔周围,要在入伏之前火速赶回来!” 五月某一天,武默讷他们从北京出发;几天后到了盛京(沈阳),继续往东走;又过了几天,到了吉林。他们问当地人,可没人知道去长白山的路。

得旧居额赫讷殷猎户岱穆布鲁,言其父曾猎长白山麓,负鹿归,道经三宿,似去额赫讷殷不远。自吉林至额赫讷殷,陆行十日,舟行几倍之。宁古塔将军巴海令运米十七艘诣额赫讷殷,先发,并令协领萨布素护武默讷等行。六月丁未,武默讷等携三月粮,陆行经温德亨河、库埒讷岭、奇尔萨河、布尔堪河、纳丹弗埒城、辉发江、法河、卓隆鄂河,抵讷殷江干,米亦至。乃乘小舟,与萨布素分道行,溯讷殷江逆流上。

后来,他们找到一个住在额赫讷殷的猎户岱穆布鲁,他说他爹以前在长白山脚下打猎,背着鹿回来,走了三天三夜,好像离额赫讷殷不远。从吉林到额赫讷殷,陆路要走十天,水路要比陆路多好几倍。宁古塔将军巴海派了十七艘船运米去额赫讷殷,先一步出发了,还派了协领萨布素保护武默讷他们。六月某一天,武默讷他们带着三个月的粮食,陆路走了温德亨河、库埒讷岭、奇尔萨河、布尔堪河、纳丹弗埒城、辉发江、法河、卓隆鄂河,终于到了讷殷江边,大米也到了。他们就乘着小船,和萨布素分头行动,逆着讷殷江往上游走。

丙寅年,我们在额赫讷殷碰头。一眼望去,深山老林,根本找不到路。萨布素带着大家伙儿走在前面,一边砍树一边开路。派人回来报信说:走了三十里地,发现一座山,爬到山顶上,顺着树枝往远处看,长白山就在一百多里外,一片片白光,像堆积的玉石一样,看得非常清楚。

戊辰年,武默讷继续往前走。己巳年,在林子里碰到了萨布素。壬申年黎明,大雾弥漫,根本分不清山在哪儿。听到鹤叫声,我们循着声音走,发现了一条鹿走的路,沿着鹿路走到山脚下,看到周围都是茂密的森林,中间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圆形地带,长满了草,却没树。前面是一小片树林,尽头有白桦树,整整齐齐的,好像特意栽种的一样。等我们绕过树林,雾又浓起来了,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跪着念诵圣旨,拜完之后,雾散了,山峰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还有路可以上去。远远望去,山势高耸险峻,走近了,山顶却平坦开阔,像个圆形的广场。之前看到的那些像玉石一样的白光,原来是冰雪凝结成的啊!山大概一百多里高,山顶有个池子,周围环绕着五座山峰,其中四座山峰临水而立,拱卫着池子,正南面一座山峰稍微低一些,像两座宫阙一样分列两旁。池子大概有三四十里宽广,山涧里的水喷涌而出,从左边流出的叫松花江,从右边流出的叫大小讷殷河,绕着山都是平坦的树林。武默讷拜祭之后下山了。山顶上好多鹿在奔跑,七只鹿摔倒了,正好摔在武默讷他们前面。当时上山一共七个人,正巧缺粮,我们感谢山神赐予。刚下山没走多远,雾又突然浓起来了。

癸酉年,我们回到之前眺望的地方,却再也看不到山的光景了。七月庚辰年,到达恰库河,马匹都累坏了。甲申年,我们从恰库河乘船返回,途径色克腾、图伯赫、噶尔汉、噶达浑、萨穆、萨克锡、法克什、多珲等几条河,最后到达松花江。八月丁未年,回到吉林,巡视了宁古塔各地。乙丑年,回到京城。

我听说,皇上封长白山的神为神灵,祭祀规格跟五岳一样隆重。十七年的时候,皇上派武默讷带着圣旨去封山,每年按时祭祀,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礼仪进行。十九年,皇上召见武默讷到养心殿,命人画了他的画像赐给他。皇上还说:“把这幅画像给你,让你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供奉,以示皇恩浩荡。”二十九年,武默讷去世了,皇上赐予祭祀和厚葬。

舒兰,姓纳喇氏,是满洲正红旗人。她父亲敦多哩,官职是刑部侍郎,还兼任佐领。因为审理总督蔡毓荣的案子,牵连到尚书希福,结果被降罪,丢了官,发配到黑龙江去戍边。

舒兰自己呢,是从理藩院笔帖式升迁到主事的。康熙三十八年,她跟随侍郎满丕、都统乌达禅等人,招降了巴尔瑚的三千多人,把他们安置在察哈尔地区放牧,编入佐领。没过多久,巴尔瑚的佐领额克图叛乱,杀害了察哈尔副总管阿必达和骁骑校班第,抢掠马匹骆驼逃跑了。皇上命令喀尔喀公锡卜推哈坦等人率领蒙古兵追剿,舒兰拿着圣旨去通知蒙古各贝勒台吉,并且征调察哈尔和厄鲁特兵,和乌达禅一起合力围剿,最终擒获了叛乱首领。之后,舒兰升迁为内阁侍读。

四十年,皇上命令舒兰和侍卫拉锡一起去探查黄河的源头,皇上说:“黄河源头虽然叫做古尔班索里玛勒,但是具体发源地人迹罕至。你们一定要查清源头,看看河流是从什么地方流入雪山腹地的。沿途经过的地方,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四月辛酉日,舒兰他们从京城出发。五月己亥日,到达青海。庚子日,到达库库布拉克。贝勒色卜腾紥勒也和他们一起同行。

六月初几,我到了鄂棱诺尔。第二天,又往西走到紥棱诺尔。鄂棱诺尔周围二百多里地,紥棱诺尔周围三百多里地,这两个湖离得大概三十里路。

再一天,到了星宿海,蒙古语叫“鄂敦塔拉”。星宿海的水源,是无数的小泉,像星星一样密密麻麻,周围环绕着群山。南边有一座山叫古尔班图勒哈,西南有一座山叫布瑚珠勒赫,西边有一座山叫巴尔布哈,北边有一座山叫阿克塔齐勒,东北有一座山叫乌阑都什。蒙古人把这些山一起叫做“库尔坤”,也就是昆仑山。从古尔班图勒哈山流出的泉水,汇成噶尔玛瑭河;从巴尔布哈山流出的泉水,汇成噶尔玛楚木朗河;从阿克塔齐勒山流出的泉水,汇成噶尔玛沁尼河。这三座山上的泉水,汇成三条支流,合称古尔班索里玛勒河。三条河往东流入紥棱诺尔,紥棱诺尔的一支流又流入鄂棱诺尔,黄河就从鄂棱诺尔流出来。其他的山泉和地上的泉水,互相交错汇流,多得数不清,最后都汇入黄河,往东流去。

过了几天,舒兰他们从星宿海返回,没有走原来的路,而是沿着河流往东南方向走。又过了几天,我们爬上了哈尔吉山,看到黄河拐了个弯往东流,到了库库陀罗海山,又往南绕过萨楚克山,然后又往北流,经过巴尔陀罗海山的南边。再一天,我们到达了阿木尼玛勒占穆逊山,这座山是最高的,云雾缭绕,看不清全貌。蒙古人说这座山三百多里长,有九座高峰,终年积雪不化。这里经常下雨下雪,一个月里只有三四天是晴天。舒兰他们从这里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我们到了锡喇库特勒,又往南过了僧库尔高岭,再走了一百多里,到了黄河岸边。看到黄河从巴尔陀罗海山东北方向流下来,从归德堡北边和达喀山南边这两座山峡中流过,流入兰州。从北京到星宿海,一共七千六百多里。从宁夏的松山到星宿海,天气越来越冷,地势越来越高,人烟也越来越稀少,走着走着就觉得呼吸困难。九月,我们回到了北京,写了奏章详细汇报了沿途的情况,还画了地图呈给皇上。

皇上跟大臣们说:“我对古今的山川名称,即使是在边远偏僻的地方,也一定会仔细查阅典籍,广泛询问当地说法,务必弄清楚正确的名称。所以派人去了昆仑山,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情况,然后把这些都记录到地图上。比如黄河发源于西域库尔坤山的东面,许多泉水汇聚在一起,像星星一样闪耀,蒙古人叫它‘鄂敦塔拉’,西番人叫它‘索里玛勒’,我们中国人叫它‘星宿海’,这就是黄河的源头。然后汇集成紥棱、鄂棱两个湖泊。黄河向东南流,然后转弯向北,再向东流,经过归德堡、积石关进入兰州,它的源头和流向,都可以清楚地解释清楚了。”

舒兰一路升迁,最终当上了内阁学士。乾隆四十五年,皇上派他去西藏册封拉藏为翊法恭顺汗。回京后,他得了风寒,请太医诊治。两年后,病又犯了,他就请求退休,皇上准许他卸任回家养病。乾隆五十二年,他的病好了,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同年,因为万寿节的恩典,他父亲敦多哩的官职也得到了恢复。不久,舒兰又升迁为工部侍郎。没过多久,因为犯了事,被降了三级,调到别的地方任职。乾隆五十九年,舒兰去世了。

拉锡是图伯特氏族人,是蒙古正白旗人。他从亲军校尉做起,升迁三次,当上了二等侍卫,和舒兰一起考察黄河源头,之后又升为一等侍卫。雍正初年,他多次升迁,最终当上了本旗都统。因为他办事干练,皇上授予他他喇布勒哈番世袭的爵位,并任命他为议政大臣。拉锡熟悉旗务,奏事总是合皇上的心意,多次受到嘉奖,又加授拖沙喇哈番的爵位。雍正四年,因为隐瞒了乌梁海的事情,他被撤销所有官职,降为一等侍卫,管理太仆寺卿。后来他又被提拔为镶白旗满洲都统,先后代理江宁将军、天津满洲水师营都统,并被授予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务。最后,拉锡去世了。

他的儿子旺札尔,最初被授予侍卫的职位,后来继承了世袭的爵位。他曾跟随侍郎阿克敦和噶尔丹一起划定边界。他还去过苏州、浙江处理事务。他多次升迁,最终当上了镶白旗满洲都统、理藩院侍郎、御前大臣。皇上又派他去金川察看沿途的驿站。金川平定后,他被提拔为领侍卫内大臣。后来旺札尔去世了,谥号恪慎。

孙博灵阿,继承了祖上的官职。一开始当侍卫,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参加过金川之战,攻打当噶尔拉的时候,攀爬碉堡受伤,最终战死了。皇上追赠他都统的官衔,还把他的爵位提升了一等,封为轻车都尉,并且把他的画像挂在了紫光阁。

乾隆四十七年,乾隆皇帝派侍卫阿弥达去西宁祭祀河神,并且进一步探寻黄河的源头。阿弥达回来后汇报说:“星宿海的西南有一条河,叫阿勒坦郭勒,再往西有一块几丈高的巨石,叫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里‘阿勒坦’是黄金的意思,‘噶达素’是北极星,‘郭勒’是河,‘齐老’是石头。那崖壁是金黄色的,上面有个池子,池子里泉水喷涌而出,分成上百股,水都是金黄色的。这些水流入阿勒坦郭勒,蜿蜒三百多里,最终汇入星宿海,这就是黄河真正的源头。”乾隆皇帝命令四库全书馆的官员们把这次探寻黄河源头的经过编纂成册。后来,阿弥达改名叫阿必达了。大学士阿桂的儿子,相关情况可以参考阿桂的传记。

图理琛,是阿颜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他通过国子监的考试,被授予内阁中书的职位,后来又升迁为侍读。因为犯了错,被罢官。康熙五十一年的,皇上特地让他复职,派他出使土尔扈特。

话说,土尔扈特汗阿玉奇的侄子阿喇布珠尔,路过准噶尔去西藏朝见达赖喇嘛。准噶尔的台吉策妄阿喇布坦和阿玉奇有仇,阿喇布珠尔回不去了,就请求归顺清朝。皇上封他为贝子,赏赐他在嘉峪关外的党色尔腾放牧。后来阿玉奇又派人来进贡,皇上想把阿喇布珠尔送回去。于是,皇上派图理琛带着侍读学士殷紥纳、郎中纳颜,带着圣旨去见阿玉奇,让他们走俄国(鄂罗斯)的路。

五月,图理琛他们一行人从北京出发了。七月,到了俄罗斯楚库柏兴(地名)。因为要借道过去,所以就等着察罕汗(人名)那边的情况。

等到五十二年正月,终于得到了允许借道,他们这才继续上路。他们回到乌的柏兴(地名),越过柏海尔湖往北走,到达厄尔库(地名)。俄罗斯的总管噶噶林派他的手下博尔科尼来迎接他们。这个噶噶林啊,是俄罗斯那边说的总管。图理琛他们想继续走,博尔科尼说噶噶林命令使者必须走水路,但是昂噶拉河的冰还没化,所以请他们稍等一下。

三月,他们从昂噶拉河乘船到达伊聂谢柏兴(地名),然后上岸。五月,到了莫斯科,又乘船从揭的河(地名)顺流而下,经过那里穆柏兴(地名)、苏尔呼特柏兴(地名)、萨玛尔斯科(地名)、狄穆演斯科(地名)这些地方。七月,到了托波尔(地名)。那里的总管噶噶林,名字叫马提飞费多里鱼赤(人名),亲自迎接他们到衙门,留了他们八天。然后又派博尔科尼护送他们继续前进,到达鸦班沁(地名)上岸。

从费耶尔和土尔斯科(地名)翻过佛落克岭(地名),到达索里喀穆斯科(地名)。因为路太泥泞了,他们被冻住了十天。继续走,经过改郭罗多(地名)、黑林诺付(地名)、喀山(地名)、西穆必尔斯科(地名)这些地方。十一月,到了萨拉讬付(地名),这里就是俄罗斯和土尔扈特的边界了。水是从东北方向流过来的,然后拐了个弯往南流,俄罗斯人叫它佛尔格河,土尔扈特人叫它额济勒河。阿玉奇汗(人名)的牧地叫玛努讬海(地名),离这里还有十天的路程,因为雪太大,他们走不了了。

1716年四月,阿玉奇派台吉祥伟徵等人来迎接使臣。五月,图理琛他们渡过额济勒河,阿喇布珠尔的父亲纳紥尔玛穆特送来马匹表示敬意,使臣们婉拒了。六月初一,到达玛努讬海,阿玉奇选了个好日子准备听宣读圣旨。图理琛他们按照朝廷的意思告诉阿玉奇:“阿喇布珠尔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封爵和优厚的待遇,朝廷想让他回自己的牧地。但是,现在阿喇布坦和你们土尔扈特关系不好,担心阿喇布坦会伤害他。如果你想让阿喇布珠尔回去,就应该从俄国那边去接他。”

阿玉奇说:“虽然我是外族人,但是我们的衣冠服饰和中原是一样的。俄国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语言也不通,使臣回国后应该把这些情况如实禀报朝廷。如果俄国以后每次往来都不让我们走捷径,那我们以后就没办法进贡了。阿喇布珠尔受到了朝廷的厚恩,让他和土尔扈特人一起回去,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阿玉奇和纳紥尔玛穆特等人分别赠送了马匹和土特产,图理琛他们因为越境没有私下交往,所以没有接受。阿玉奇对他们非常隆重地款待,留了他们十四天,每天都有盛大的宴会。阿玉奇还写了奏折表示感谢。图理琛他们这才启程,走原路返回,俄国人像以前一样派人护送他们。1717年三月,他们回到了京城。

这次出使,往返用了三年多时间,行程数万里。土尔扈特因为被俄国隔开,离中原很远,交通不便,而俄国还故意引导我们的使臣走远路。图理琛完成使命没有辜负朝廷的期望,回国后觐见皇帝,详细汇报了出使的情况,并且撰写了《异域录》,书中首先是地图,然后是行程记录,呈献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不久就授予他兵部员外郎的官职。阿喇布珠尔也因此继续留在党色尔腾放牧,再也没有被遣送回国,后来他的儿子丹忠继任,到了雍正年间,又迁到了额济内河放牧。

图理琛升官了,当上了郎中。皇上世宗登基后,派他去广东查验藩库,之后直接提拔他做了广东布政使。后来又调到陕西去。三年后,他又升任陕西巡抚。五年后,被召回京城,做了兵部侍郎,然后又调到吏部。接着,他和喀尔喀郡王的额驸策凌等人一起,去确定喀尔喀和俄国的边界。之后他又调回了兵部。六年后,朝廷追查以前确定边界的事情,说他跟俄国使臣萨瓦鸣炮祭天,私自立了木牌,还擅自允许俄国商人进入边界以内;另外,他以前在陕西当巡抚的时候,还私下把全国兵力的情况写成奏折给了将军延信。为此,他被逮捕审问,判了死罪。皇上开恩赦免了他,让他去修筑紥克拜达里克城。高宗皇帝即位后,授予他内阁学士的职位,后来又升任工部侍郎。乾隆元年,因为年纪大了,他辞去了侍郎的职务,但仍然保留内阁学士的头衔。乾隆二年,他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家。乾隆五年,他去世了。

何国宗,字翰如,是顺天府大兴县人。康熙五十一年考中了进士,改任庶吉士,被皇上派到内廷学习算法。康熙五十二年,皇上又派他编辑《律历渊源》。还没到散馆的时候,他就升任了编修。之后又升了三次官,最后做到庶子。雍正初年,他被授予侍读学士的职位,后来又升任内阁学士。

三年的时候,他负责黄河和运河的治理工作,上奏请求加高戴村的石坝,疏通东昌府城南七里河、城北魏家湾以及德州城南的减河。他还因为汶河、泗河的源头太远,请求专门设置管辖泉水的通判官。另外,他还请求修缮高家堰的石堤。皇上都批准了他的请求,并且因为高家堰石堤工程非常重要,下令拨款修建。他又上奏说:“运河从临清往北,都依靠卫河的水来补充。卫河发源于百泉,再加上丹河、洹河的水,河水才变得充沛。请求疏通百泉,分成三条渠道,同时在洹河修建水坝开渠引水,一部分用来灌溉田地,一部分用来补充运河的水。”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没过多久,因为山东巡抚塞楞额上奏说,国宗等人出使经过的州县,供给的费用高达七千六百多两白银。皇上责备国宗不珍惜国家财力,办事不力,降了他的职务。五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大理寺卿。六年,他又被提升为内阁学士,之后升迁为工部侍郎。八年,皇上命令他和侍郎牛钮一起督修北运河的减水坝,并且疏通引河。国宗他们建议加固河西务北堤和耍儿渡的鱼鳞坝,另外在塌河淀下游的贾家沽开辟泄水河,在三里浅、筐儿港、张家庄等地修建引水坝。皇上命令按照他们的建议迅速执行。九年,他还兼任河东河道总督。田文镜奏报说,戴村最初建造的玲珑坝、乱石坝、滚水坝,汶河水涨的时候,水会从坝面上流入盐河入海。国宗他们加高了石坝,结果水流不过去,河边百姓连续几年受灾。于是请求拆除石坝,恢复原来的乱石坝和滚水坝。皇上责备国宗勘察工程失误,给百姓带来了灾害,夺了他的官职。

乾隆初年,他被启用,担任算学馆和律吕馆的总裁。九年,皇上赐予他三品官员的俸禄。不久之后,他被任命为左副都御史。十年,又兼任钦天监正。十三年,升迁为工部侍郎。

康熙皇帝时期,他下令制作《皇舆全览图》。这图是用天文测量的方法绘制的,一度(经纬度)相当于二百里。然后派人像对待圣旨一样认真地,沿着浑河和鸭绿江走,一直走到朝鲜的边界,测量绘制成地图。因为鸭绿江和图们江之间的区域地图还不够详细,五十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又派乌喇总管穆克登和按察使衙门的官员再去仔细考察。皇帝的弟弟国宗,因为精通历法,也在内廷供职。五十三年的時候,康熙皇帝又派国宗他们去江南各省走一圈,测量北极星的高度和日影长度。五十八年的时候,地图终于完成了,总共有一幅全图,可以拆分成三十二幅小图,另外还有各省单独的一幅图。康熙皇帝让蒋廷锡给大臣们展示地图,并说:“朕花了三十多年的心血才完成它。山脉河流都跟《禹贡》记载的一致。你们拿这个跟九卿一起仔细看看,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九卿里知道情况的,就提出来奏报。”然后,就把地图刻在铜板上,收藏在内府。

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之后,乾隆二十一年,他派国宗和侍卫努克三、哈清阿,以及钦天监的西洋人一起去伊犁,从巴里坤分两路,一路往西北,测量天文经度,绘制地图。回来后,乾隆皇帝任命他为署理左都御史。第二年,又升任礼部尚书。因为京察的时候,有人举报他的弟弟国宗徇私枉法,所以国宗被夺了官。后来又给他安排了编修的职位,在书房当差。二十八年,又升任内阁学士。这一年,因为所有回部都平定了,乾隆皇帝又派尚书明安图他们去测量天文经度,绘制地图,这就是《乾隆内府皇舆图》。二十六年,国宗升任礼部侍郎。二十七年,因为年纪大了,就退休了。三十一年去世。

书里说:国家管辖的疆域,叫做版图,“版”指的是人口,“图”指的是土地。康熙皇帝东边考察了长白山,西边探查了黄河的源头,北边安抚了土尔扈特部,武默讷、舒兰、图理琛这些奉命出使的人,都尽职尽责。看看他们上交的奏报,记载得非常详细,就像亲眼看到的一样。国宗精通数学,在康熙皇帝时期就为皇帝效力,又赶上皇帝长寿,到了乾隆朝,他又去新疆测绘地图。康熙朝和乾隆朝的内府地图,他都参与了编制和绘制。从古至今来看,他是不是可以跟裴秀、贾耽这些人相提并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