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黑龙江】”相关内容。请您提供具体的文本。

黑龙江,以前是古肃慎国的北部地区,明朝的时候归属奴儿干都司管辖。清朝初期,索伦、达呼尔等部族散居在黑龙江内外、额尔古纳河和精奇里江流域。顺治、康熙年间,清朝逐步征服了这些地区。康熙二十二年,清军征讨沙俄,才在黑龙江设立了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和副都统,最初驻扎在江东岸的爱浑城,后来又搬到了墨尔根。康熙三十七年,副都统又迁到了齐齐哈尔;三十八年,将军也迁到了齐齐哈尔,从此齐齐哈尔就成了黑龙江省的省会。后来又陆续增设了墨尔根、黑龙江、呼兰、呼伦贝尔、布特哈等副都统。光绪年间,裁撤了一半的副都统,改设为厅、府、县,等级各有不同。光绪三十三年,废除了将军的职位,设立黑龙江巡抚,将黑龙江改为了行省,同时裁撤了所有副都统的职位,改变了当地的行政管理体制。到宣统三年的时候,黑龙江省下辖三个道,七个府,六个厅,一个州,七个县,还计划再增设一个府,十一个直隶厅和五个县。

黑龙江省的南部边界与吉林省接壤,西边与俄国萨拜哈勒省和外蒙古车臣汗旗接壤,西南与内蒙古的乌珠穆沁左翼、科尔沁右翼中、前、后各旗接壤,东部与吉林省接壤,东部边界是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交汇处,北部和东北部都与俄国阿穆尔省接壤。黑龙江省东西宽约2800多里,南北长约1500多里,北极高纬度在45度50分到52度50分之间,位于北京的东偏东3度40分到16度20分之间。(黑龙江旧时的边界,《柳边纪略》里记载说:“艾浑将军管辖的地区,东到大海,西到尼布楚(俄罗斯的边界)。”艾浑将军就是黑龙江将军,这是清朝初期黑龙江的边界。从安巴格尔必齐河口开始,沿着这条河的上游,一直到外兴安岭,再往东到大海。外兴安岭以南流入黑龙江的河流都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以北属于俄罗斯。中俄两国以外兴安岭为界,这是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划定的边界。从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的地方开始,到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的地方为止,以南以西属于黑龙江省,以北以东属于俄罗斯,中俄两国以黑龙江为界,这是咸丰八年瑷珲条约划定的边界。尼布楚位于安巴格尔必齐河以西五百多里,原本是中国的茂明安、布拉特、乌梁海等部落的领地。崇德年间,被沙俄侵占,他们修筑城池居住,侵扰索伦、达呼尔等部族,给边境带来了三十多年的苦难。康熙二十八年签订边界条约后,这块土地就割让给了俄国,旧有的边界因此缩小了五百多里。至于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以东的旧领土,大约有三千七百多里,虽然这些地方的山川、部落、城镇都被俄国占领了,我们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不忘其旧日疆域。外兴安岭是昆仑山脉北延的主干。昆仑山脉南支,是凉州南山、贺兰山、阴山、内兴安岭;北支是葱岭、天山、阿尔泰山、肯特山、外兴安岭。内外兴安岭,是根据黑龙江的位置来区分的。

其他的山脉,像斗色山、若杨山、珠德赫山、讷丹哈达拉山、达勒替沙山、阿喇拉山、道斯哈达、察哈彦哈达、茂哈达山,都是外兴安岭的支脉,都在黑龙江的东北部。黑龙江的水系,从安巴格尔必齐河开始,这是康熙年间旧边界入江的起点。从这里往东,依次是卓鲁克齐河、乌鲁穆河、格尔必齐河、呼吉河、张他拉河、鄂尔多昆河、乌尔苏河、波罗穆达河、额尔格河、巴尔坦河,再往东偏南一些,是讬罗河、卧诺河、巴里彦河、阿苏河、淘斯河、凯兰河、阿喇拉河、大兰河、库哷恩河、额苏里河、多普塔拉河。再往南是精奇里江,它是所有河流中最长的,发源于外兴安岭的最北端,先向东南流,再转向西南流,江的形状像一把弓。还有乌尔格河、讬克吉鲁河、乌尔替河、克德毕河,从西北流入精奇里江;阿尔吉河、巴里木河、塔乌尔堪河、毕奇勒图河、钦都河、宁尼河、额勒格河、牒叶普河、铁牛河、西里木迪河、察勒布克尔河、英肯河、们卧勒河、莫昆河、巴沙河、杨奇尼河、密奇讷河、翁额纳拉河、巴里木迈库里河、讬莫卧河、伊罗河、昆贝河、屯布河、迪音河,从东北流入精奇里江。黑龙江的水是微黑的,只有精奇里江的水是黄色的,所以也叫黄河。再往南往东,是谟里尔克河、博屯河;再往南往东,是牛满河,发源于外兴安岭,在岭东是旧吉林的边界,先向西南流,然后向东与乌旺那河、乌莫勒德河、攸瓦尔奇河、敖拉河、塔拉耐河、塔里木河、萨公那河、吉克河汇合,向西与卧尔喜河、卓罗奇河、木尔木河、杨奇里河、珠奇河、宁那河、伊莫勒河、楚克河汇合。牛满河也叫斗满河,再往南往东,是哈拉河、阿拉河、塔拉木河、库勒图尔河、库木弩河、珠春河、格林河、胡裕鲁河、苏鲁河、伊图里河、毕占河。以上这些河流都向南流入黑龙江。毕占河以南,旧时是吉林的领土。

黑龙江省的各个部落,精奇里江东西两岸是索伦部和达呼尔部。有一个索伦村,位于精奇里江和额尔格河之间,距离黑龙江城五六天的路程。钦都河以西和巴尔坦河以东,是使鹿鄂伦春部。从额苏里河口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将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齐齐哈尔,以前叫卜魁,位置可真是够偏的,又繁忙又艰难,各种官府都扎堆在这儿:巡抚衙门、民政、提学、提法司,都在这儿办公呢!明朝的时候,这地方是朵颜卫的地盘。光绪三十一年,这里设了黑水厅,三年后升格为府,还成了黑龙江省的省会。从这儿到北京,得走三千三百多里地呢!这府城啊,东西南北都差不多六百六十多里,北纬四十七度二十七分,比北京东边偏七度三十二分。

北边是敖宝山,西边有五道梁子、碾子山、廉家大冈这些地名。东北方向是嫩江,从讷河流过来,往南流,在府城东北边流过。嫩江的一部分水流,还分出去形成塔哈尔河,塔哈尔河又接纳了阿伦河和音河,最后在府城西南方向流入嫩江。离城大概五里地的地方有个地方叫船套,康熙年间,嫩江水师的战船就停泊在那儿。光绪三十三年,这里被辟为商埠,从西南的江口开挖了一条引河,绕着城西流淌,沿着江边还修建了大堤和小堤。嫩江继续往西南流,汇入了雅尔河,最后流到安达。东边呢,是胡裕尔河,从拜泉流过来,往西流,最后也流进了塔哈尔河。胡裕尔河的一部分水流往南流,分成了九道沟,最后也流到了安达。

以前这附近一共设了十个驿站,其中四个在府城管辖范围内:卜魁、特穆德赫、塔拉尔、宁年。还有十七个西路台,府城管辖范围内有三个:七家、甘井子、那奇希。官道商路有两条:一条从东南的东官地屯通往海伦,另一条从小五明马屯通往景星镇。还有三个卡伦:莽鼐、绰罗、博尔齐勒;和伦部也有三个卡伦:拉哈鄂佛罗、温德亨、苏克台苏苏。还有两条铁路:齐昂铁路和东清铁路。对了,这商埠啊,是光绪三十一年根据中日协议开设的。

呼兰府,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开发也比较困难。清光绪三十年,呼兰厅搬到呼兰城,升格为府。面积很大,北边纬度是46度12分,比北京东边偏9度59分。管辖一个州和两个县。松花江从肇州流过来,经过巴彦,最后流入呼兰府。呼兰河从兰西流过来,往南流,大碱沟河从西边汇入,然后拐弯往东南流,最后流进松花江。漂河从巴彦流过来,再往东是少陵河和绰罗河,也从巴彦流过来,韩沟河从右边汇入,最后一起流进松花江。濠河从绥化流过来,大荒沟河从左边汇入,最后流进呼兰河。呼兰府地处呼兰河下游,南边是松花江,河网密布,灌溉便利,土地肥沃,是有名的产粮区。雍正十三年以后,开始大规模移民屯垦,不断开发。咸丰、同治年间,直隶和山东有很多流民跑到关外,纷纷到屯庄打工,时间长了,就私下买卖土地,占地越来越多,人口也越来越多。当时的将军就上奏朝廷,允许百姓开垦土地,还增加了民政官员,府治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呼兰府以前有三个驿站:察哈和硕、呼兰城(也就是府城)和新安。有两条官商通道:一条西北方向经兰西到省城;一条东北方向经巴彦到绥化。还有康家井和朝阳堡的文报局。以前还有四个卡伦:珊延富勒、绰罗河口、诺敏河和布勒嘎哩。西南方向,东清铁路的青山车站,距离哈尔滨南边六十里。呼兰河口有个轮船码头。

巴彦州,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开发也比较困难。在呼兰府东边一百五十里。以前叫巴彦苏苏。光绪元年设立呼兰厅,光绪三十年改隶属呼兰府。北边有青顶山和双牙山。西边有少陵山和泥马尔山。东北边是黑山,绵延一百多里,和木兰青山相连,是布特哈人打猎的地方,也叫蒙古尔山。呼兰的移民屯田就从山前山后开始。南边是松花江,从呼兰府境内流过,往东流入木兰县。北边是少陵河,从东兴镇流过来,往西流,布尔嘎里河、小柳树河、朱克特河都汇入其中,然后拐弯往西南流,漂河的一个支流韩沟河从东边汇入,最后流入绰罗河口。再往东是五岳河,发源于枣拉拉屯,往西流,然后拐弯往南流,经过府城西边,流入松花江。东边是大黄泥河,小黄泥河从左边汇入,再往东是小石头河,都往南流入松花江。北边是濠河,从余庆流过来,和拉三太河、大荒沟河汇合后流入府境。西北边是兴隆镇,设有州判。以前有一个驿站:呼兰厅(也就是州城)。有三条官商通道:一条东边到木兰;一条北边到余庆;一条从北边的小猪蹄山屯往西走,经过兴隆镇到绥化。五岳河口有个轮船码头。

兰西县,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开发也比较困难。在呼兰府西北一百里。以前叫双庙子,光绪三十年设立,隶属呼兰府。东边是呼兰河,从绥化流经海伦边界,和通肯河汇合后往南流,大碱沟河从右边汇入,濠河从左边汇入,最后流入府境。有四条官商通道:一条东边到榆树林,再到呼兰府;一条北边到青冈;一条西边到肇州;一条西北边到安达。有个小榆树镇。

木兰县,地势平坦,但是开发比较困难。在呼兰府东边二百五十四里。明朝的时候是木兰河卫。光绪三十年设立,隶属呼兰府。北边是青山,山势和巴彦的黑山相连,以前叫呼兰青、黑二山。西北边是骆驼砬子、砚台山和蒙古山。东北边有玉皇阁山,都在县的北边。南边是松花江,从巴彦流过来,往东流入大通县。西边是白杨木河;再往西是大大小小的木兰达河,镇阳河从左边汇入;再往西是万宝河、柳树河、杨树河、大小石头河,都往南流入松花江。东边是头道河,二道河从左边汇入,往南流入大通县。北边是木兰镇,有巡检协领驻扎。有三条官商通道:一条西边到巴彦;一条东边到通县,有五个驿站,一个文报局;一条沿着大木兰达河往东到东兴镇,再到绥化。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绥化府啊,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它在省城的东南方向,大约七百六十里地。以前叫北团林子,归呼兰副都统管辖。光绪十一年,才设立了绥化厅。那时候,副都统治所叫中路,呼兰厅叫南路,绥化厅城叫北路,合称呼兰三城。到了光绪三十年,绥化厅升格为府。绥化府东西宽三百多里,南北长一百多里。北极星的高度是四十七度三十八分,比北京东偏十度五十六分。下辖一个县。

东北方向有绥额楞山,尼尔吉河和克音河都发源于此。呼兰河从余庆县流入绥化府境内,这些河流都从绥化府的边界右侧流入。呼兰河往西流,右边汇入尼尔吉河和克音河,左边汇入津河,最后流入兰西县。南方呢,濠河也沿着边界流淌。绥化府东北部还有个上集厂,设有经历官。府里主要的官商道路有五条:北边通往海伦;南边通往巴彦;西边通往兰西;东边经津河镇通往余庆;东北方向经双河镇通往铁山包。

余庆县,也是个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的地方。它在绥化府东边一百里。以前叫余庆街。光绪十一年设立了分防经历,归绥化厅管辖。光绪三十年才改置为县,隶属于绥化府。余庆县南边是青山、黑山山脉,跨越木兰、巴彦两州县的边界。北边是呼兰河,它发源于铁山包,流经里代岭西麓,然后向西流入余庆县境内,再继续向西流入绥化府。濠河发源于最南边的沈万合屯,向西流入绥化府。余庆县南边还有格木克河,它发源于上窖子,向北流到郭吴屯,然后拐弯向西,经过县城南边,最后向西北流入呼兰河。东边呢,拉列罕河、安拜河、稳水河、铁山包河、尼尔吉河等等,都向北流入呼兰河。东北方向还有额伊珲河,它向西南流到王家堡,与欧肯河汇合,然后和大小伊吉密河一起,都流入呼兰河。余庆县主要的官商道路有四条:西边通往绥化府;东边通往铁山包;北边从五道冈西行通往海伦;东边通往铁山包。还有一条路,从东南的黎家屯南行到东兴镇,然后有一条便道可以南渡格木克河、双银河、濠河到达巴彦。老百姓的船只可以沿着呼兰河逆流而上,一直到铁山包运煤。

海伦府啊,那地方繁华,但路途艰辛,不容易去。离省城东南边六百里地。它跟肯副都统城是连着的。光绪三十年的时候,利用通肯河和海伦河新开垦的土地,设立了海伦厅。光绪三十四年,海伦厅升格为府,管辖着两个县。

东北边是内兴安岭。通肯河从岭西边发源,一路向西流,右边汇入了十一道沟到八道沟的水,然后拐弯往南流,札克河从东边流过来汇入通肯河。西南边呢,七道沟从胡裕尔河分出来,往南流也汇入通肯河。南边,海伦河从东边流过来,三道沟、二道沟、头道沟和污窿河都从西边流过来,然后在南边汇入呼兰河。呼兰河从绥化南边流过来,跟通肯河、克音河汇合,最后流进呼兰县的地界。北边,胡裕尔河沿着讷河的边界流进来。海伦府就位于海伦河北边,这儿有个通肯协领。官商道路有三条:一条西边通往拜泉;一条西南通往青冈;一条南边通往绥化。东南方向,经绥化上集厂可以到达余庆。另外,西北方向有海布道通往布特哈,北边有海毕道通往毕拉尔协领地,这两条路都是宣统年间才开通的。商船可以经呼兰河进入通肯河,一直到达女儿城。

青冈县,也是个又穷又难走的地方,离海伦府西南边二百六十里。它原来叫柞树冈,因为柞树又叫青冈柳,所以县就用这个名字了。光绪三十年设立青冈县,隶属于海伦厅。东边是通肯河,它从拜泉流进来,往南流,跟海伦府分界,最后流进呼兰河。呼兰河从海伦府汇合通肯河后,往西南流,跟呼兰县分界,最后流进呼兰县的地界。青冈县的官商道路有四条:东北方向的骆家窝棚通往海伦府;西边的大林家店通往省城;西南边的白家店通往安达;南边的李春芳屯通往兰西。另外,县南边的吕马店和东南边的何小怀屯,是省城东路站道,可以由此去兴京。

拜泉县,繁华但路途艰险。离海伦府西北边一百六十里。它原来叫巴拜泉,也就是那吉泊,当地人叫它大泡子,县就用这个名字了。光绪三十二年设立拜泉县,隶属于海伦厅;三十四年海伦厅升府,拜泉县仍然隶属于海伦府。东边是通肯河,从海伦府境内流进来,往南流,跟海伦府分界。右边汇入了七道沟、六道沟、五道沟、四道沟、三道沟、二道沟和头道沟的水,最后流进青冈县。北边是胡裕尔河,从讷河流进来,汇入了印京河,然后往西流进黑龙江。南边是双阳河,从东边流经县南,继续往东流,形成松津泊。巴拜泉位于双阳河南边,它的东南边是白水泉。西南边有马鞍泊、白华泊,这些地方都是平地出泉,水质很好,可以饮用,所以才叫巴拜泉。“巴拜”就是“宝贝”的音译。拜泉县的官商道路有四条:东南方向的三道沟通往海伦府;东北方向的李喜屯通往讷河的三站,也就是新开的海布道;西边的孔家地房通往省城;南边的菜富屯通往青冈。胡裕尔河北岸有莽鼐牧场,还有额鲁特依克明安公府。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和处理诗词对联。

嫩江府在省城东北450里,就是墨尔根副都统城。明朝的时候叫木里吉卫,翻译过来就是墨尔根。康熙十年,墨尔哲勒氏的屯长归顺朝廷,编为墨尔根四十佐领,被称为新满洲。光绪三十四年,墨尔根城改成了府。府的范围东西宽400多里,南北长600多里,北纬49度13分,比北京东偏8度42分。

嫩江府三面环绕着内兴安岭山脉,嫩江贯穿其中,府里所有的河流最终都流进嫩江。嫩江发源于北伊勒呼里阿林,山脉从西向东横亘。江西的山比较有名的有:莽蓝哈达七峰山、库勒木尔山、穆克珠勒浑山、阿昆迪奇山、阿察特山、噶珊山、博里克山、达克固善山、傅什霍山、伊勒贲孛山、勒吉勒图山、勒吉尔山、达巴尔山、特克屯山、旺安山、图墨尔肯山。嫩江从东南向北流,经过格尔布尔山,左边汇入纳约尔河、那昔台河、霍吉格那彦河、额勒和肯河,右边汇入伊斯肯河。然后嫩江向南流,左边汇入哈罗尔河、阿鲁三松哈诺勒河、雅普萨台河、固巴河,右边汇入喀柰河、吉里克河、喇都里河、多布库尔河、欧肯河。再往南拐了个弯,形成两个弯曲,然后谟鲁尔河和和罗尔河从东边流进来。接着往南流,经过府城西边,又往西拐,甘河从西北流进来,最后嫩江往西南流入讷河。

以前府里设了五个站:从讷河博尔多站往北43里到喀木尼喀站,再往北42里到依拉喀站,再往北70里到墨尔根(也就是府城)。再往东北76里到科络尔站,再往东北76里到喀勒塔尔奇站,再往东北就到了黑龙江城的库穆尔站。宣统元年,在两城交界处又新设了一个陡沟子文报局。从府城往北走,沿着嫩江东岸,可以到达呼玛金厂。府里还有九个卡伦:诺敏河巴延和罗,甘河商河哈达(这两个算一个),塞楞山,喀穆尼峰(这两个算一个),库雨尔河,诺敏河,喀布奇勒峰,绥楞额山,布尔札木(这五个算一个)。嫩江府是水陆交通要道,江两岸土地肥沃,屯田肥美,虽然比呼兰差一点,但也比其他城镇强得多。府里还有个多布库尔协领,管辖鄂伦春人。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讷河直隶厅在省城东北二百八十里,也就是布特哈东路总管的辖区。明朝的时候,这里是布儿哈卫。宣统二年,改东布特哈为讷河直隶厅。这地方东西长一千一百多里,南北宽七百多里,北极高度是四十八度五十九分,比北京东边偏八度一分。

它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东北方向有琉璜山和胡尔冬吉;东南方向是吉尔嘎尔哈玛图山;西边是嫩江,从嫩江府流进来,然后往南流入龙江;东南方向还有讷谟尔河;西北方向有合黑河乌德邻池水,从东北方向流过来汇入;翁查尔河从东南方向流过来,然后拐弯往西流;洪果尔津、芒柰、那彦、额勒合奇这些河,都从北边流过来;保大泉河从东南方向流过来;再往西边还有布拉克河和罗洛河,这两条河都从北边流过来,然后经过厅治的南边;再往西,分成两支流入嫩江。东南方向还有胡裕尔河,它发源于胡耳山,往西流入厅的境内;再往西,左边汇入印京河,右边汇入敖伦河,最后流入拜泉厅境内,这地方以前是索伦族和达呼尔族人打猎的地方。光绪三十二年,才开始丈量南北两边的荒地。

以前这里设有两个驿站:从龙江宁年站往北走八十五里到厅属拉哈,再往北走六十里到博尔多,也就是厅治所在地;再往北就连接嫩江喀木尼站;厅的东南方向还有头、二、三站,一直到海伦,也就是海布新道。以前还有五个卡伦:喀尔开图、乌尔布、齐吉尔吉、哈诺尔、温托浑喀喇山。

瑷珲直隶厅在省城东北八百二十里,就是黑龙江副都统的所在地,明朝的时候是考郎兀卫。光绪三十四年,以黑龙江城改置为瑷珲直隶厅,瑷珲兵备道就驻扎在这里。这地方东西长一千三百多里,南北宽六百多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五十度四分,比北京东边偏十一度。

西边跟托列尔哈达、坤安岭、大横、桦皮、答俨、青泉山这些地方接壤;南边是札克达齐、博克里;东南边是吉里尔哈达。黑龙江从黑河汇合乌克萨河后,往南拐弯往西流,右边汇入了五道沟、四道沟、三道沟、二道沟,再往南拐弯,右边汇入头道沟,然后从厅城东边流过。继续往南流,右边汇入坤河,再转往东南方向,右边又汇入了康达罕河、霍尔穆勒津河、博科里河,左边接纳了伯勒格尔沁河,然后和博尔和里鄂模水汇合,再往东南流,最后和逊河汇合,流入兴东。江东的六十四屯就在这儿。

精奇里江以南,黑龙江以北,东边以光绪九年封堆为界,这一带包括伯勒格尔沁河、博尔和里鄂模河,南北一百四十里,东西五十到七十里。咸丰八年签订的条约规定,这里本来是旗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庚子年的时候,俄国人违反条约,把这里抢走了,还骚扰到江的右边,逼着好多老百姓跳江自杀,死了好几万人。等到和约签订,光绪三十二年才收回了江右的地界,六十四屯到现在还没要回来呢,现在厅里就剩下西、南、北三个乡了。

这里还有逊别拉荒地十多万亩,光绪末年才开始开垦。以前这里设了三个站:从嫩江的额勒塔尔奇东北八十五里到厅属的库木尔;再往东北走三十五里到额雨尔;再走百里到黑龙江城,也就是厅治所在地。这是省城北路上的十个站之一。另外,从厅南边走可以到毕拉尔会海毕新道;再往北穿过森林就能到漠河,那里新设了霍尔莫津、奇勒克两个卡伦。商埠设在城北头道沟、二道沟之间,光绪三十一年根据中日条约设立的。

按照雍正年间的规定,以前一共设了十三座卡伦。咸丰八年,中俄两国以黑龙江为界,像伊玛毕拉昂阿、精奇里河、乌鲁穆苏丹、纽勒们河、黑龙混同两江会口这五个卡伦就归了俄国,而右岸这边东边增加了八个,西边增加了三个。光绪十二年,为了保护漠河的金矿,又增加了西尔根土哈达等二十三个卡伦,一直连接到呼伦贝尔城的珠尔特依。东南方向又增加了车勒山、逊河、阔尔斐音河口、吉普逊河、提音河五个卡伦,一共三十九个卡伦。庚子之乱后,这些卡伦都毁了。逊河以南划归兴东道。光绪三十四年,从额尔古讷河口到逊河口之间,又新设了二十个卡伦:洛古河、讷钦哈达、漠河、乌苏里、巴尔嘎力、阿穆尔、开库康、安罗、依西肯、倭西门、安干、察哈彦、望哈达、呼玛尔、西尔根奇、奇拉、札克达霍洛、霍尔沁、霍尔莫津、奇克勒。每个卡伦设一个卡弁,三十个兵。五个卡伦设一个卡官,十个卡伦设一个总卡官。卡伦里的兵有三十个人,十个人巡逻,二十个人负责耕种荒地,轮流替换,收成的粮食就作为卡弁和士兵的津贴。如果地里收成好,就免除他们的饷银。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黑河府,在省东北九百里,以前叫大黑河屯。光绪三十四年才建府,归属瑷珲道管。

西边呢,是兴安岭支脉比较有名的山,像烟筒山、白石山、库穆尔室韦山、额勒克尔山这些。黑龙江从北边流下来,跟俄罗斯分界,右边汇入呼玛尔河,然后流进咱们的地界。南边一直到西尔伊奇卡伦,这里汇集了丹河、宽河、奇拉河、喀尼河、库伦河、克鲁伦河、达彦河、霍力戈必河、法别拉河、额尼河、阿勒喀木河等等好多条河。黑龙江接着往东流,经过城北,再往南流,左边汇入精奇里江,右边汇入乌克萨河,最后流进瑷珲。北边的呼玛尔河发源于伊勒呼里山,有南北四条支流,汇合后往东流入咱们境内,还有倭力克河、库勒郭里河、绰诺河、札克达齐河从西边流过来汇入它。再往东就是呼尔哈河,最后也流进黑龙江。这些河流加起来,大概有七八百里的长度,两岸都是库玛尔部的贡貂人——鄂伦春人——渔猎的地方,南岸还有个呼玛尔古城。

黑河府的府治,以前是中俄通商口岸,一开始贸易额还不到江海各口岸的千分之一。后来跟俄罗斯分界之后,贸易才逐渐兴旺起来。可俄罗斯那边大力发展海兰泡,再加上庚子国变,咱们的商人纷纷跑到俄罗斯那边去了,生意越来越红火,咱们这边的反而减少了。不过,黑河府南面紧挨着瑷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边防要塞。这儿还有法别拉荒地,十多万亩地,光绪三十四年开始开垦。官商往来的路,只有一条陆路,往南八十里就能到瑷珲城;其他的路都是水路,得坐俄罗斯的轮船。另外,还新设了四个卡伦:西尔根奇、奇拉札克达、霍洛、霍尔沁。

呼伦贝尔厅在省西北860里,就是呼伦贝尔副都统城,古时候是室韦国,有室韦山,明朝的时候属于朵颜三卫。光绪三十四年,改呼伦贝尔城为呼伦贝尔厅,呼伦兵备道就驻扎在这里。呼伦贝尔厅东西长1100多里,南北宽1600里,北纬49度35分,比北京东偏2度2分。兴安岭在东边。山脉从索岳尔济山北边延伸,成为伊勒呼里阿林山脉,然后转弯向东,剩下的山脉分支在海拉尔河南北两岸延伸;额尔古讷河的右岸是呼伦贝尔厅的范围,很多河流都发源于此。海拉尔河从兴安岭西麓流出,向西流经绰罗尔,北面经过察尔巴奇山,南面汇入都尔河、西札敦河,再往西汇入特诺克河,又往西汇入伊敏河,然后一起注入海拉尔河。海拉尔河经过城北,与墨尔根河汇合,流入胪滨河。西北方向,海拉尔河与额尔古讷河汇合,流入室韦河。北边根河的西边汇集了鄂罗诺尔等河流,然后向西流入额尔古讷河。南边有达尔彬池,哈尔哈河从这里流出,向西汇入贝尔池。乌尔顺河从贝尔池流出,向北流入呼伦湖。呼伦贝尔厅的范围是索伦、新巴尔虎、厄鲁特、陈巴尔虎等旗的牧场。海拉尔河北边还有托河路协领,管辖鄂伦春人。

以前设立了八个卡伦:从西布特哈的牙尔伯克台往西五十里到厅里的依尔克特,再往西五十里是呼耳各特伊,再往西五十里是舒都克依,再往西六十里是牙克萨,再往西五十里是哈拉合硕,再往西六十五里是札拉木太,再往西五十二里是哈克鄂模,再往西六十里是呼伦贝尔城,也就是厅治所在地。这是省城西路十七个卡伦中的八个。庚子事变的时候,这些卡伦都毁了,人们往来都靠东清铁路。西南320里是布野图布尔都的野寿宁寺,这条路通往张家口。寺庙北边八里有个大市场,每年八月,内蒙古和外蒙古的人都会到这里赶集。新设立了三个卡伦:孟克锡里、额尔得尼托罗辉、库克多博,库克多博是总卡伦。西南有珠尔博特盐池。东清铁路从胪滨进入呼伦贝尔厅,经过城北,进入西布特哈境内。有完工、乌古诺尔、海拉尔、哈克、札尔木、牙克什、免渡河、乌诺尔、伊立克都九个火车站。商埠是在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根据中日协议开设的。

按照呼伦贝尔沿边卡伦的情况,从雍正五年跟俄国勘界开始,设立了察汗敖拉、苏克特依等十二个卡伦,叫做外卡伦。十一年后,在外卡伦里面又设立了库里多尔特勒、墨勒津等十五个卡伦,和各个外卡伦相距一百二里不等,叫做内卡伦。咸丰七年,因为内外卡伦相距太远,就迁移了,每个卡伦迁移了三四十里,方便互相巡逻。把三个卡伦改成了三个台,另立新名,后来都毁坏了,没有记载了。光绪十年,为了防止俄国人越界采金,从黑龙江城到呼伦珠尔特依卡伦北边,沿着额尔古讷河右岸,又增设了莫里勒克等五个卡伦,前后一共十七个外卡伦。庚子事变时都毁了。光绪三十四年,重新整顿,从塔尔巴幹达呼山到额尔古讷河口,重新设立了二十一个卡伦,沿用旧名的有十五个,新命名的有六个:塔尔巴幹达呼、察罕敖拉、阿巴该图(以上属于胪滨);孟克西里、额尔得尼托罗辉、库克多博(库克多博是总卡伦,以上属于呼伦);巴图尔和硕、巴雅斯胡郎图温都尔、胡裕尔和奇、巴彦鲁克、珠尔特依、莫里勒克、毕拉尔河、牛尔河、珠尔干河(珠尔干河是总卡伦);温河、长甸、伊穆河、奇乾河、永安山、额勒哈达(以上属于室韦)。

之前俄国人越界开垦土地、割草,这时候把他们赶走了,呼伦贝尔设立了边垦总局,胪滨设立了分局,俄国人按照章程纳税,中国人拿着执照经商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光绪三十四年冬月的事情。此外,呼伦贝尔西南以前还有十六个卡伦,都是为了防范喀尔喀的。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收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胪滨府,位于省会西北一千一百六十里。它以前叫满洲里,是东清铁路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光绪三十四年,最初打算叫满珠府,后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隶属于呼伦道。

额尔古讷河从呼伦湖流入,先往西北流,快到阿巴该图山的时候,分成两支。一支向西南流,叫达兰鄂洛木河,流进呼伦湖。主河道则继续往东北流,仍然叫额尔古讷河。流到这儿,河道突然转了个大弯,就像人弯着腰递东西一样。其实“额尔古讷”这个词就是蒙古语“递东西”的意思。海拉尔河转弯后就变成了额尔古讷河,又分成了两支,一支沿着东岸流,叫海拉尔河口;一支沿着西岸流,叫额尔古讷河,往北流,最后汇合到一起,流入黑龙江。从阿巴该图山以下,就是中俄界河了,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在尼布楚签订条约,立下了界碑。克鲁伦河从喀尔喀部流入,达兰鄂洛木河从海拉尔河分出,这两条河都流进呼伦湖,湖水潴积不流,所以呼伦湖是咸水湖。呼伦湖东南有乌尔顺河,从贝尔池流出,往北流入呼伦湖。呼伦湖的右岸是呼伦厅的范围,有新巴尔虎各旗的牧场。

以前中俄边界上设有六个界碑,分别是塔尔郭达固、察罕乌鲁、博罗托罗海、索克图、额尔底里托罗海、阿巴哈依图,这是库伦东部中俄界河的第六十三号界碑。雍正五年,中俄在恰克图签订条约,界碑就设到这儿了。塔尔巴幹达呼山的西南方就是喀尔喀的边界,那儿有满蒙文的界碑,是呼伦和喀尔喀的分界线,十年换一次。后来又新设了三个卡伦,分别是塔尔巴幹达呼、察罕敖拉、阿巴该图。 北边有金源边堡。东清铁路从俄国的萨拜喀勒省进入中国境内,穿过府治的东边,进入呼伦厅。沿线有满洲里、咱刚、紥赉诺尔、赫勒洪德四个车站。 商埠是根据中日协定开设的,还有海关。

兴东道,在省东北一千五百里,明朝的时候是黑龙江的地盘,包括速温河卫、真河所等等地方。光绪三十二年,把绥化城绥兰海道的驻地移到兴安岭东边,改名叫兴东兵备道,主要负责开垦荒地、林业和矿业的事务。光绪三十四年,道署建在托萝山北边,成了道治所在地,管辖两个县。内兴安岭山脉从瑷珲进来,往南走是嫩江和黑龙江的分水岭,一直到海伦东北边,就成了黑龙江和松花江的分水岭,叫做布伦山、佛斯亨山,最后到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的地方,就叫小兴安岭了。黑龙江从瑷珲合逊河入境,往东南流,科尔芬河上源叫额尔皮河,继续往东南流,右边汇入噶其河,还有西都里、古勒库拉、毕罕嘎、其达、莫里、乌云这些河,都从西南方向流进来。再往东南流,右边汇入佳勒河、辅河,然后拐弯往南流,嘉荫河从西边流进来。再往南流,经过道治的东边,秋台河从西边弯弯曲曲地流进来。然后往东流,右边汇入斐尔法鄂模水、布占河、伊里河,最后和松花江汇合。北边有逊河,东边流淌着占河,右边和阿尔沁河汇合,一起流入黑龙江。黑龙江的左岸是瑷珲的地界。西边是都鲁,再往西是汤旺,右边汇入伊春札里河,再往西是巴兰河,往东流,然后往南拐弯,都流入汤原。道治在黑龙江的右岸,和俄国的松由子屯隔江相望。西北边,占河和逊河汇合的地方,上游有毕拉尔、鄂伦春协领。鄂伦春人原来是打牲的部落,不识字,也不种地,被俄国人骗诱走了。光绪末年,才开始考虑收抚他们。兴东道兼管协领,设立了垦务局和学堂。兴安岭西边有龙门镇,黑龙江南岸有兆兴镇、裕兴镇,开垦都很兴盛。官商道路有三条:原来有一条是从齐齐哈尔到观音山的路;光绪三十四年,新开辟了一条从兴东经过烟筒山到汤原的西南路;还有一条是从观音山经过汤原到三姓的西路。宣统二年,新开了海毕道,可以从毕拉尔到达海伦。

大通县,在道治西南五百二十里。原来是崇古尔库站,是吉林江北五个站之一。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属于吉林依兰县管辖。光绪三十四年改隶兴东道。北边有内兴安岭山脉环绕,南边都是平原。南边,松花江从木兰进来,往东流,然后往东北流入汤原,它的右岸是吉林方正。西边,岔林、小桥子、富拉浑、头道、二道、三道、四道沙河、转心湖、二道河子,都往南流入松花江。二道河子的右岸是木兰的地界,东边有大通河,县名就来源于此。再往东,乌拉珲、大古洞、小古洞河,也往南流入松花江。小古洞河的左岸是汤原的地界。乌拉珲河往西流,汇成两个湖泊,一个叫三捷泡,一个叫二龙潭,湖泊周围土地肥沃。只有一条路。乾隆二十七年,吉林借用江北的地盘设立五个站,从现在的宾州渡江东行进入县境,分别是佛斯恒、富拉浑、崇古尔库(也就是县治)、鄂尔国木索,再往东连接现在的汤原的妙噶山站,一直通到三姓城。光绪末年,各个站都改隶兴东道,都设立了文报局。

汤原县,在道治西南三百五十里,明朝的时候是屯河卫。屯河就是汤旺河,光绪三十一年设立,属于吉林依兰县管辖,光绪三十四年改隶兴东道。北边是靠着小兴安岭山脉南麓,南边靠近松花江,地势平坦。松花江从大通流进来,往东北流,经过县治东边,和黑龙江汇合。松花江在县境内的河道很弯曲,河岸树木茂密杂乱,航路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它的右岸是吉林依兰、富锦、临江。南边,汤旺河从兴东流进来,往南流,汇入如意河,还有洼丹、苏拉巴兰、小古洞河,都往东南流入松花江。小古洞河的右岸是大通的地界。东北方向有香兰河,西边有半节河、赫金河、各节河、花尔布河、阿凌达河、鹤立河等等,左边和梧桐河、蒲鸭河、额勒密河十二条河汇合,成为代河,都往东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有一条支流流出来,流入松花江,西边的小黑河也流入松花江。港汊纵横交错,像沟渠一样,是肥沃的土地。有高家屯巡司。宣统二年,设立了额勒密河招徕镇,有东益公司,鹤立河有兴东公司,都在这里经营垦务。县境从西南到东北,狭长一千多里,如果全部开发出来,可以设立十个县。西南地区稍微繁华一些,东北地区还比较荒凉。从妙噶山站渡江到三姓有一条路,还有一条是从兴东烟筒山到达县西南的路,还有一条是从观音山经过县境到三姓的西路。光绪末年,新开辟了各节河、洼丹河文报局。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肇州这地方啊,以前可不好过,又繁华又难管理。它在省城的东南边,大概六百里地。明朝的时候,这儿是撒察河卫,也就是三岔河卫。到了光绪三十二年,才用郭尔罗斯后旗的开垦地设立了直隶厅。

南边呢,松花江从吉林的伯都讷流进来,跟嫩江汇合后,一路向东,接纳了博尔古哈泊水,从城南流过,又接纳了莲花泊水、下代吉船口水、三道冈子水、涝洲船口水,最后流进呼兰。松花江的右岸是吉林新城和双城的范围。西边呢,嫩江从安达流进来,往南流,接纳了乌兰诺尔水,然后注入松花江。它的右岸是大赉的范围。肇州这地方地势平坦开阔,北边城外的泡子往南流,汇成差达玛泊,最后在沙地里积聚起来。东北方向还有个肇东分防经历署。以前这儿有三条驿站线路:一条是从安达的塔拉哈站往南,一直到厅里的古鲁,再往南到乌兰诺尔,最后到茂兴,这条南路一共有十个驿站。还有一条东南路,一共八个驿站,其中四个在肇州境内。从茂兴站开始,往东到波尔吉哈台,再往东到察布奇尔,再往东到鄂你多图,再往东到布拉克,最后进入呼兰境内。官商用的路只有一条:从茂兴往西到郭尔罗斯公府,再往西,从八家船口渡过嫩江进入大赉,这条路东北方向有五个驿站。西南的信宿冈子是商埠,位置正好在伯都讷和哈尔滨中间,是沿江的要冲,光绪末年勘察后保留了下来。东清铁路从安达进入肇州,沿着东北方向一直通往呼兰,境内还有酣草冈和满沟两个火车站。

大赉直隶厅,哎,那地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啊!在省城西南边二百一十里地。以前是古代靺鞨和室韦的地盘。明朝的时候,属于洮儿河卫和卓儿河的地界。

光绪三十年,才用札赉特旗莫勒红冈子的荒地建起了这个厅。北边有索伦山脉,蜿蜒几百里,这附近往东流的水,都发源于此,这就是有名的索伦围场。东边呢,嫩江从黑龙江流下来,往南流,然后汇入松花江。嫩江的左岸,是安达和肇州的地界。北边,洮尔河从奉天东镇流过来,往东流,汇成一个叫纳蓝撒蓝池的湖,据说就是日月池,然后往下流,就流进嫩江了。再往北,还有瑚尔达河、绰尔河、雅尔河,这些河都往东南流,最后都流进嫩江。雅尔河的左岸,是黑龙江的地界。 北边还有塔子城和景星镇,分别设有管理机构。以前还有两个蒙古哨卡:从自卜魁站开始,一直往西到绰尔河,一个叫哈代罕站,一个叫绰罗站,然后还能通到现在的奉天克尔苏台站。官商用的路有三条:一条北边从景星镇通往省城;一条东边渡过嫩江,通往茂兴站;一条西边从二龙锁口进入奉天境内,经过镇东、靖安达、洮南这些地方。嫩江沿岸,有很多哈喇和硕(地名),还有退伍的陆军士兵在那里屯田,一个人分一百亩地,用火犁耕种。

安达厅,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发展困难。它在省城东南280里。 “安达”是蒙古官名,没啥合适的现代汉语翻译。光绪三十二年,利用杜尔伯特旗开垦的土地设立了安达厅,后来又增加了省里拨给的开垦土地。

安达厅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西边是嫩江,它从龙江流入,往南流到肇州;北边是九道沟水,它往西流,和龙江分界,然后拐弯往南流进安达厅,和纳赫尔泊汇合;西南是乌克吐泊,它下游流入嫩江;南边是青肯泊,这个湖形状像个环,中间有滩地,一部分属于肇州。大部分开垦的土地都在嫩江东岸以及东、南、北三面的边界附近,中部平原没啥河流,有时候积水,土里含盐分,种不了东西。以前安达厅一共设了三个站:从龙江的特木德赫站往南到安达厅的温托欢,再往南到多耐,再往南到他拉哈,最后往南进入肇州。安达厅有四条官商道路:一条北边从林家店、九道沟通往省城;一条东南通往呼兰,小林家店还有个文报局;一条东边从长安堡通往青冈;一条西边越过东清铁路安达站到杜尔伯特贝子府,再往西连接多耐站。安达厅盛产碱,有25个制碱厂;西北的珰奈屯还有盐滩;东清铁路从龙江进入安达厅,斜穿过中部,经过厅治西南进入肇州。安达厅还有烟土屯、小河子、喇嘛甸、萨勒图、安达五个火车站。

林甸县,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隶属于龙江府。它在龙江府东南,安达厅西北,位于东清铁路以北,是省城东路必经之地。光绪三十三年修改东清铁路合同后,收回公司侵占的土地,设立林甸县进行开垦。西边是九道沟子,东边是戚家店,都是东路经过的地方,就像个车站一样。从这里可以通往呼兰达兴东。

诺敏县,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隶属于嫩江府。它在嫩江府西边,诺敏河东岸的库如尔其屯。西岸的都克他耳屯有尼尔吉山,诺敏河上游札克奇山西边有牧场,沿河有山路通往呼伦。从诺敏县往南走,经过西布特哈,渡过嫩江,就能到达拉哈站。

光绪三十四年,打算在海伦府北部设立通北县。它位于肯河北岸和胡裕尔河南岸,西边是七道沟,从胡裕尔河分出来,往南流入通肯河,东边到内兴安岭山脚下,和兴东道的龙门镇接壤,北边和讷河相连,也就是海布道发源的地方。通肯河两岸都是森林,当地人管它叫“树川”。 这地方,想想就觉得树木茂盛,风景应该很不错。

再来说说铁骊县,也是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位置在海伦府的东南,靠近余庆县东边的铁山包。东边到金牛山,和兴东道接壤;南边是大青山,和兴东镇接壤;西边是铁山包河;北边靠着吉密河,和余庆县相邻。呼兰河从这里流出,往东流到里代岭,往西流入余庆县。县里还有协领驻扎在河北,管理旗人屯田。通北县和铁骊县都属于海伦府管辖。 听起来,这两个县的地理位置都比较重要,交通也应该比较便利。

最后是布西直隶厅,也是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在省城东北二百八十里,嫩江西岸的西布特哈。西边是内兴安岭,和呼伦地区分界;西南是索伦围场;西北是诺敏河,在厅南流入嫩江。西边还有阿伦河、音河、雅尔河,都往东南流入黑龙江。再往西南方,绰尔河流入大赉。以前这里设有七个关卡:从黑龙江的那希奇台往东,依次是木尔楚衮台、赫尼昂阿、和尼、锡伯尔、巴林、嘎尔甘、雅勒伯霍托,最后一个在进入呼伦地区。布西直隶厅地势比较崎岖,平原很少,但森林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个土城,城墙蜿蜒起伏,向西延伸几千里,一直到木兰围场,再往西到归化城。过去流放犯人逃亡时,不认路的多会沿着这条路进关,据说这是金朝时汪古部居住的地方。东清铁路从呼伦穿过兴安岭进入这里,横贯中部,然后进入黑龙江。铁路沿线有兴安岭、博尔多、雅鲁、巴里木、哈拉苏、札兰屯、成吉思汗七个车站。 这布西直隶厅,地广人稀,交通要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啊!

甘南直隶厅呢,计划在光绪三十四年设立,地点在省城(齐齐哈尔)西南,嫩江的西边。那地方有个雅尔河的支流,旁边还有东清铁路的库勒站。从这儿过嫩江就能到昂昂溪。富拉尔基屯是最先开发的地方,人口越来越多,这都是铁路交通带来的好处啊!

武兴直隶厅,也是计划在光绪三十四年设立的,位置在省城南边二百零五里,嫩江东边四五里地,跟温托欢站、他拉哈站挨着。它的形状又长又窄,像个半个长梭子。以前是杜尔伯特旗的地盘,光绪三十二年的时候,政府在那儿放荒,放了五万六千四百多晌地。

呼玛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后来宣统二年才开始试着办。一开始想设在西尔根卡伦,后来搬到了呼玛尔河口北岸,归瑷珲道管,离道府所在地有五百多里。它东边是黑龙江。呼玛尔河发源于伊勒呼里山,是内兴安山脉向北延伸的一部分。东边还有伊勒呼里阿林,那里有四条支流汇合,分别是东窝集河、倭勒克河、库勒都里河、绰罗呼尔吉河和布列斯河,然后转向南边,再接纳札克达奇河,最后往东流入黑龙江。黑龙江一路东流,经过安罗卡伦的北边,然后转向南,最后到呼玛尔河口。呼玛尔河西岸,一共设了六个卡伦:依西肯、倭西们、安干、察哈彦、望哈达、呼玛尔。下游就连接着西尔根卡伦。呼玛直隶厅属于黑河府,河口附近驻扎着协领,管辖着鄂伦春人。

话说光绪三十四年,打算在漠河设立一个直隶厅,归属瑷珲道管辖。漠河离瑷珲道的治所可远着呢,足足一千多里地。漠河这地方,往北通往鸡察山,东北方向就到了黑龙江。南边是额穆尔河,它一路向东北流淌,左边汇入了吉里玛那里多什都克河,然后拐弯往东流,右边又接纳了大札丹库尔河和小札丹库尔河,最后都流进了黑龙江。再往南边一点儿,是乌河,它往东南方向流,左边汇入了巴达吉察河,右边汇入了札克达奇河,然后拐弯往东北流,右边又接纳了布尔嘎里河和沽里干河,最后也流进了黑龙江。再往南走,就是呼玛尔河的上游,再往南就是伊勒呼里阿林山,那是内兴安岭从西往东横着延伸的主脉。伊勒呼里阿林山的南边就是嫩江的源头,西边还有额尔古讷河,它流进黑龙江的地方,是瑷珲和呼伦两县的交界处,也是中俄两国以黑龙江为界的地方。

沿着黑龙江南岸,一共设立了八个卡伦:洛古河卡伦、讷钦哈达卡伦、漠河卡伦(也就是后来的厅治所在地)、额苏里卡伦、巴尔嘎力卡伦、额穆尔卡伦、开库康卡伦和安罗卡伦。这里还建有一个木厂。黑龙江从这里开始往南流,安罗卡伦的下游连接着西岸的依西肯卡伦,那个属于呼玛厅管辖。漠河的金矿,是从光绪十四年开始开采的,庚子年被俄国人占领了,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才收复回来。漠河是咱们省北部的屏障,黑龙江的运输要道却落到了俄国人手里。光绪三十四年,有人提议从嫩江源头开辟一条山路,但因为工程费用太大了,最后不了了之,所以矿业也衰落了,设立直隶厅的事儿也难办了。

室韦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归属呼伦道管辖。位置在道治北边四百多里,额尔古讷河的右岸。河对岸是俄国的卧牛、槐敖、洛气等屯垦地。额尔古讷河从胪滨的阿巴该图出发,向北流,到呼伦的库克多博后,转向东北流。根河、特勒布尔、胡裕尔和奇、珠鲁克图即约罗、珠尔格特依、布鲁、色木特勒克这些河,都从东南方向的山里流下来汇入额尔古讷河,这些河流都在吉拉林以南。其中根河最大,发源于内兴安岭,向西北流,两岸都是肥沃的平原,很适合开垦。

额尔古讷河经过厅治西边,继续向东北流,哈拉尔河(也就是吉拉林河)、眉勒喀河(尼布楚约内河)、逊河、额尔奇木河、毕拉尔河、毕拉克产河、古尔布奇河、吉林子河、阿木毗河、牛尔河、珠尔干河、温河等等,这些河都从东南方向的山里流下来汇入额尔古讷河。到了这里,额尔古讷河拐弯向西北流,乌玛河、大吉嘎达河、小吉嘎达河以及其他一些小河也汇入其中,这些河也都来自东南方向。然后河水再次转向东北流,伊穆河以及二十多条小河汇入,这些河也都是从东南方向流来的。这些河流都在吉拉林以北。其中牛尔河最大,发源于内兴安岭,河口左右有两块平地,土地肥沃。

额尔古讷河汇集了根河、牛尔河的水,水流湍急,直接流入黑龙江。吉拉林地处河流的中段,所以厅治设在这里。新设立的边防卡伦,在厅内一共有十五个,从库克多博总卡伦以北,分别是巴图尔和硕卡伦、巴雅斯胡郎图温都尔卡伦、胡裕尔和奇卡伦、巴彦珠鲁克卡伦、珠尔格特依卡伦、莫里勒克卡伦、毕拉尔河卡伦、牛尔河卡伦、珠尔干河总卡伦、温河卡伦、伊穆河卡伦、奇乾河卡伦、永安山卡伦、额勒哈达卡伦。珠尔干卡伦和额勒哈达卡伦是鄂伦春人和俄国人交易的地方。

最重要的道路,一条是从吉拉林南边到塔尔巴幹达呼山,七百多里;另一条是从吉拉林北边到珠尔干河,三百五十多里,这两条路都是小路,车马都过不去。从珠尔干到额尔古讷河口,五百五十多里,全是悬崖峭壁,不借助俄国人的路,根本过不去。根河口新修建了官方渡口,是中俄商旅必经之路。根河上游有一条路通往西布特哈达墨尔根,额尔古讷河上的民船只能到达吉拉林,往下游水流湍急,民船可以顺流而下,但不能逆流而上,必须用轮船才行。冬天河面结冰,可以用冰橇通行,一天一夜能走三四百里。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咱先说说舒都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计划在那儿建个厅,管辖免渡河一带,归呼伦道管。位置呢,在呼伦道的东边,大概二百八十多里地。免渡河发源于阿尔奇山,往北跟札郭河汇合,最后流进海拉尔河。厅的东边就是内兴安岭。东清铁路从厅的南边穿过,有个免渡河车站,铁路从厅里凿穿兴安山,一直通到西布特哈。

接下来是佛山府,也是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在观音山,归兴东道管,位置在兴东道的北边,紧挨着黑龙江。江对面是俄国的吉春屯,府的北边有条辅河,南边有条嘉荫河。府城里还有条小河叫十里河,最后都往东流进黑龙江。

然后是萝北直隶厅,也是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在托萝山北边,归兴东道管,跟府城挨着,跟瑷珲、呼伦这两个直隶厅差不多意思。

乌云直隶厅,也是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在乌云河,归兴东道管,位置在兴东道的西北边,也紧挨着黑龙江。对岸是俄国的嘎萨得报屯。乌云河在厅的西边,最后往北流进黑龙江。

车陆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在车陆,归兴东道管,在兴东道的西北,逊河南边。以前是个叫车勒山卡伦的地方,后来音变了,就叫车陆了。东边是黑龙江,对岸是俄国的吉满屯。南边有科尔芬河,往东北流进黑龙江。

春源直隶厅,也是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在伊春呼兰河源头,归兴东道管,位置在兴东道的西南。西边有座布伦山,伊春河从那儿发源,往东流进汤旺河。布伦山的西麓就是呼兰河的源头。南边还有条札里河,往东流,跟黄泥河、报达河汇合,最后流进汤旺河;巴兰河的源头也在那附近。

最后是鹤冈县,光绪三十四年计划设立的,在鹤立冈,归兴东道管,在汤原县的北边,鹤立河的西边。那儿有兴东垦务公司,宣统年间计划搬到黑龙江和松花江交汇的地方,额勒密河东边,那地方土地肥沃,是全省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