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保,是费莫氏家族的人,满洲镶红旗,是勒保的弟弟。他一开始是通过官学生考试,被任命为内阁中书,后来当上了军机章京,之后又升迁为侍读。
乾隆三十七年,他父亲温福去金川打仗,永保亲自送去定边将军的印信,就跟着一起去了前线。第二年,温福在木果木战死了,永保冒着枪林弹雨,把父亲的遗体抢了回来。因此,他继承了父亲轻车都尉的爵位,并且升迁为吏部郎中。金川战事结束后,朝廷追究木果木战役的责任,认为温福有错,所以取消了他的世袭爵位,但是永保的官职却保留了下来。
后来,永保被外放到直隶的口北道,之后又历任霸昌道、清河道。他升迁为布政使,调任江苏。乾隆四十九年,他升任贵州巡抚,之后又先后担任江西巡抚、陕西巡抚。乾隆五十一 年,他署理陕甘总督。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乾隆五十六年,哈萨克汗斡里素勒坦派儿子来朝见皇帝,皇上夸奖永保在边疆安抚百姓有功,于是授予他内大臣的职位,还赏赐了他双眼花翎。乾隆五十八年,他调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同时被授予户部侍郎的职位,继续留在新疆。乾隆六十年,他又调任乌鲁木齐都统。
嘉庆元年春天,湖北爆发了教匪起义。永保奉皇上的命令进京,到了西安后,他命令将军恒瑞率领两千驻防兵,并调集陕西、广西、山东五千兵马,一起剿匪。
三月,永保到达湖北。总督毕沅上奏说,各路军队剿杀的匪徒已不下几万人,但贼势却更加猖獗。皇上于是下令分兵作战:永保、恒瑞负责竹山、保康一线;毕沅、舒亮负责当阳、远安、东湖一线;惠龄、富志那负责枝江一线;鄂辉负责襄阳、谷城、均州、光化一线;孙士毅负责酉阳、来凤一线。
永保和恒瑞攻下竹山,又进兵房县,活捉了贼首祁中耀;剩下的匪徒逃到保康的白云寺山,也被他们打败,擒获了贼目曾世兴等人。永保上奏说:“襄阳的匪徒有几万人,是最猖獗的,贼首姚之富、齐王氏、刘之协都在其中,他们是四方各路匪徒的头目,如果能攻破襄阳,流贼自然就会土崩瓦解。应该等到各路军队集结完毕,再合力分头进攻。”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
五月,永保等人迅速赶到襄阳,从樊城进攻邓桃湖,在吕堰与其他军队会合。匪徒退到双沟,永保等人分兵五路夹击,歼灭了两千多匪徒。匪徒一部分逃窜到孝感,距离汉阳一百多里,幸好被大雨阻拦,武昌也加强了戒备。这时,毕沅围困当阳几个月却没能攻下,惠龄剿灭枝江的匪徒也毫无进展。皇上于是下令永保统领湖北各路军队,先平定襄阳,然后再分兵攻打孝感、当阳两路。参将傅成明等人攻打孝感匪徒时,遭遇伏击战死;永保命令明亮前去救援,并请求调集苗疆的防兵前来助剿。
六月,永保渡过滚河,攻破了梁家冈、张家垱等二十多个匪徒营寨,匪徒逃窜到枣阳,潜伏在随州的梓山、青潭,也被永保等人连破。永保又和恒瑞、庆成在红土山打败匪徒,活捉了匪首黄玉贵。这样一来,襄阳、吕堰以东一百多里地,以及枣阳、随州、宜城等地,都清除了匪患。孝感地区的匪徒,也被明亮歼灭了。皇上嘉奖永保调度得当,协同作战有功,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首先,皇上任命他担任湖广总督。后来毕沅再次担任阳县知县,永保请求退休,皇上批准了。八月份,永保调兵去钟祥剿匪,明亮也率军前来支援。土匪从温浃口到千弓垱,依山扎营,绵延几十里。永保率领大军从西北方向进攻,还画了地图呈报皇上。
皇上当时正担心东南方向空虚,怕土匪逃跑,正好明亮上奏说:“钟祥是土匪的老巢,应该四面围攻,防止他们漏网。现在永保率领九千多兵从西北方向追击,而东南方向拦截的兵力只有三千多人,地广兵少,很难阻止他们逃跑。”皇上觉得永保拥兵自重,就严厉批评了他。明亮在土门冲打败了土匪,永保却没能进行夹击,土匪就转向北方逃窜,永保和明亮一起追到襄阳双沟。
土匪分两路逃到河南:东路从枣阳往唐县方向逃窜,西路从吕堰往邓州方向逃窜。官军追击西路土匪,在吕堰打败了他们,抓获了姚之富的母亲、媳妇和孙子,但是东路土匪已经逃进了唐县滹沱镇。永保上奏说:“追击土匪已经一个月了,兵力疲惫,难以彻底消灭他们,请求增兵支援。”皇上斥责他无能,调派了山东、直隶的四千兵力,又调遣精锐部队和火器营的军队前往支援。
十一月份,新兵到达后,攻破了唐县的匪巢十一个。姚之富已经逃跑了,他袭击了枣阳,又渡过滚河向西,又攻打吕堰,然后朝着光化、谷城方向逃窜。在邓州魏家集包围了景安,两天后援兵才赶到。皇上非常生气,认为永保手里握着上万精兵,却只是在后面追赶,不主动迎击,导致土匪在东西两地肆虐,于是罢免了永保的官职,将他逮捕进京,关进监狱,抄了他的家,并且还罢免了他儿子宁志、宁怡的侍卫职务,把他们发配到热河。
三年的时候,因为哥哥勒保抓住了四川的土匪王三槐,皇上高兴,就赦免了永保之前的罪过。勒保想让永保去军营效力,但皇上没同意。
四年,勒保当上了经略大臣,皇上就给永保一个蓝翎侍卫的职位,还让他带着经略大臣的印信去军营。没多久,永保就升了头等侍卫,还代理陕西巡抚。后来他和明亮一起在终南山华林寺附近围剿张汉潮,结果中了埋伏,打败了。之后他和明亮又因为意见不合,互相攻击对方。皇上就下令把他们抓起来审问,还把他们以前在湖北挪用军需物资,收受贿赂的事也翻了出来,判了死罪。不过皇上最后又网开一面,赦免了他们,给了永保一个八品领催的职位,让他自己筹钱去乌里雅苏台办事。
六年,永保被任命为参赞大臣。七年,他被任命为云南巡抚。八年,威远和思茅的倮族匪徒扰乱边境,永保就去了普洱,和提督乌大经一起讨伐。那些造反的土匪头子刁永和听到消息就跑了,威远那些倮族匪徒也撤退了,永保还抓住了思茅的倮族首领紥安波赛闷,其他的匪徒都逃跑了。南兴土司张辅国和孟连土司因为边界问题经常发生冲突,永保这次就把边界给勘定好了。永保还上奏朝廷,提出了善后措施:“内地和土司地界混居的夷人如果不守法,就按照法律处罚;土司地界里的夷人闹事,只要派兵防范,别让他们跑到内地来就行了。”皇上夸他处理得很好,平息了边境冲突,赏了他个花翎。
十三年,永保兼任贵州巡抚,后来又调到广东。接着又升任两广总督,可惜还没到任,就在路上去世了。皇上追封他为内大臣,考虑到他以前为国家立下的功劳,又念及他家境贫寒,曾被抄家,家中没有余钱,就赏赐了一千两银子给他治丧,并谥号为“恪敏”。他的孙子孙文庆,在咸丰年间当过大学士,他的事迹另有记载。
惠龄,字椿亭,萨尔图克氏,是蒙古正白旗人。他父亲纳延泰,在乾隆年间当过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还加封了太子少保。因为喀尔喀台吉沁多尔济逃避军事任务,纳延泰没有上奏弹劾,结果被罢官。后来他又被起用,最后在理藩院侍郎的职位上退休。
惠龄一开始是翻译官,后来升职当了户部笔帖式,接着又当了军机章京。 一步步升迁,做到员外郎,可惜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撤了职。 不过很快他又被起复,当上了户部主事,还继续在军机处工作。
乾隆四十年的时候,他被授予副都统的衔,派去西宁当办事大臣,之后又调到伊犁当领队大臣。 后来又升任工部侍郎,接着又调到吏部工作。 他还被任命为塔尔巴哈台的参赞大臣,负责那边的政务。
乾隆五十年,他回到北京,代理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之后被任命为湖北巡抚,后来又调到山东。 乾隆五十六年,他升任四川总督。 当时跟廓尔喀打仗,他被任命为参赞大臣,前往西藏参与平叛,主要负责粮草运输的管理。 战争结束后,他的画像被挂进了紫光阁,位列前十五功臣之中。
乾隆五十八年,他又被任命为山东巡抚,后来又调到湖北,之后再次调到安徽。 乾隆六十年,他被任命为户部侍郎。 苗疆发生战事,他又被留任湖北巡抚,负责粮饷的筹措和供应。
嘉庆元年正月,枝江、宜都那边,聂杰人和张正谟带头闹事,造反了!朝廷派兵去剿匪,总兵富志那抓住了聂杰人这个主犯。可问题是,襄阳、郧阳、宜昌、施州等地,也跟着冒出来一堆贼寇。皇上就命令惠龄专心去剿灭枝江、宜都那一路的贼匪。结果从春天打到夏天,愣是没啥进展,就拿大雨来当借口解释战果不佳,皇上为此还下旨狠狠批评了他。
到了八月,惠龄终于攻克了灌脑湾的贼寨,抓住了张正谟等人。皇上龙颜大悦,给他加官进爵,封他为太子少保,还让他署理工部尚书,并且赏赐给他二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爵位。之后,他又进攻凉山,端掉了贼窝,抓住了首领覃士潮,枝江、宜都总算平定了。接着,他又带兵去长阳黄柏山,和那边的官军会合继续剿匪。
十一月,襄阳的贼寇姚之富,从黄龙垱偷偷渡过滚河,跑到河南去了。皇上因此罢免了总统永保的职务,让惠龄接替他,火速赶往襄阳。惠龄上奏说:“襄阳、邓州一带地势平坦,没有险要的地方可以防守。这些贼寇熟悉地形,肯定不会往死胡同里钻。咱们必须严防他们从汉江偷偷渡河,还要堵住唐河、白河,把老百姓都迁到河西,组织沿河的民兵,这样才能把贼寇逼到绝境。” 结果姚之富又偷偷摸摸地溜回湖北了,惠龄立刻迎上去,阻止他向西逃跑,在茅茨畈打败了他,然后又分兵五路,四处追剿。
嘉庆二年二月,惠龄在鲍家畈打败了贼寇,抓住了贼首刘起荣;又在曾家店打败了贼寇,在郑家河跟他们激战,歼灭了大量的敌人。皇上大喜,赏赐给他双眼花翎,提拔他为理藩院尚书,还兼任镶白旗蒙古都统。之后,惠龄和恒瑞、庆成一起剿灭襄阳的贼寇,屡战屡胜,把贼寇打得只剩下几千人了,都快山穷水尽了。 贼寇见势不妙,就分头逃窜到河南境内。官兵追得很辛苦,没啥机会打大仗,这些贼寇又跑到陕西去了,结果又开始猖狂起来。五月,李全、王廷诏、姚之富又联合起来,从紫阳白马石渡过汉江。惠龄五天后才赶到,结果被皇上撤销了宫衔、世职和花翎,还让宜绵接替他统领军队,自己被降职为领队,听从宜绵的指挥。
话说贼寇们四散逃窜进了四川。十月,王廷诏和高均德又从北边来犯,想渡过汉江。惠龄将军率军迎战,大败敌军,斩杀了两千多贼寇。皇上听说惠龄将军只带了两千兵马,就抵挡住了两万贼寇,以少胜多,真是英勇无比,于是再次赏赐了他双眼花翎。
十一月,齐王氏、张汉潮、姚之富、高均德这伙贼寇又聚集在汉中南山,从黄官岭到新集,连营二十里,准备渡过汉江。惠龄将军的军队在北岸,把他们堵截在半渡之中,贼寇们逃往宁羌,惠龄将军紧追不舍,又打败了他们,贼寇们四处逃窜,躲进了汉中。于是惠龄将军把军队调到汉江南岸,阻止贼寇北窜。贼寇们又分头窜入四川,惠龄将军则绕道西乡、太平,前往大宁、夔州,进行围剿。那时候,四川的匪首王三槐、徐天德躲藏在梁山,罗其清、冉文俦则分别占据营山、仪陇。
到了第三年,陕西、襄阳等地的贼寇都在四川境内聚集到冉文俦那里,而王三槐、徐天德也从太平逃去和他们会合,声势浩大。皇上命令总督勒保和各路将领分头进剿,惠龄将军和德楞泰将军一路,夹攻罗其清、冉文俦两贼。五月,在仪陇击败了冉文俦,罗其清和阮正通后来也来增援,都被打败了。贼寇们屯兵大神山,连营数十里,六月,惠龄将军和德楞泰将军一起进攻,攻破了贼营,斩杀了许多贼寇。冉文俦逃到箕山龙凤坪,和罗其清互相策应,阮正通等人又和他们会合。皇上因为这些首逆屡屡作乱,多次下诏严厉责问,于是德楞泰将军攻破了箕山贼营,罗其清逃到天鹏寨,惠龄将军分兵进攻,十二月,罗其清被俘,押解到京城。
第四年正月,冉文俦也被俘获,皇上赏赐他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这时惠龄将军的母亲去世,他丁忧回乡守制。恰逢罗其清的审判词中说惠龄将军的军队比较弱,皇上斥责他因为军队弱小而被贼寇轻视,命令他回京守制,降职为兵部侍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山东巡抚。第六年,升任陕甘总督,专门负责剿灭南山余下的匪寇。因为剿匪速度缓慢,他又被降职,只保留二品顶戴。第七年,匪患平定,他又恢复了头品顶戴和花翎。第九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封二等男,谥号勤襄。他的儿子桂斌,后来做了和阗帮办大臣。
宜绵,他一开始的名字叫尚安,是鄂济氏家族的人,祖籍是汉洲正白旗。他从兵部笔帖式做起,后来当上了军机章京,一步步升迁,做到员外郎。
参加了平定金川的战役之后,他又升了郎中。乾隆四十三年的時候,他被派去直隶口北道任职,之后又升任陕西布政使。到了乾隆四十七年,他又升任广东巡抚。可惜的是,因为牵涉到盐商沈翼川的案子,办事不公,被革职,发配到新疆戍边。
没过多久,皇上又给他恢复了四品官衔,让他担任吐鲁番领队大臣。后来石峰堡发生了回民暴乱,他被派去平凉镇守。之后,他还担任过库车、喀什噶尔办事大臣,以及乌鲁木齐都统。
乾隆五十九年,他进京朝见皇上。途径固关的时候,正赶上发生水灾,他立刻指挥当地官员进行赈灾救济,皇上对此非常赞赏,于是赐他改名为宜绵。乾隆六十年的時候,他被任命为陕甘总督。
嘉庆元年,湖北陕西闹起了教匪,戒严了。宜绵将军驻扎在商州,命令副将百祥去剿灭郧阳、郧西的匪贼。他们攻克了孤山的大寨,贼首王全礼被杀,汉江以北就安定了。宜绵将军因此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还赏赐了双眼花翎。
甘肃闹灾荒了,皇上就让宜绵将军回兰州去赈灾救济灾民。那年冬天,四川的教匪又起来了,他们从太平府进入陕西境内,骚扰安康、平利、紫阳等县。宜绵将军率领军队火速前去剿匪。贼寇逼近兴安府,占据了城南的安岭和城北的将军山,结果被宜绵将军攻克,匪首王可秀、冯得士等人被俘。之后,他又消灭了汉江北岸大小米溪的匪贼。
他和提督柯藩、总兵索费英阿一起,去攻打汉南洞河、汝河等地的匪贼,这些匪贼都聚集在五云寨。他们趁着雪夜放火烧了匪寨,杀死了很多匪贼。皇上就下诏书让宜绵将军继续去剿灭达州的匪贼。
第二年春天,宜绵将军在通天观、高家寨、南津关,连续打败了太平府的匪贼。四川的匪贼里,最厉害的是达州的徐天德,东乡的王三槐、冷天禄,巴州的罗其清,通江的冉文俦。徐天德、王三槐等人合兵攻陷了东乡,占据了张家观;罗其清占据了方山坪;冉文俦逃窜到王家寨,企图占据周家河,阻断交通要道,还伺机和张家观里的匪贼里应外合。
宜绵将军派兵攻打王家寨,同时分兵袭击张家观,他自己亲自率领队伍夜里烧毁了曾家山的匪贼营寨。徐天德分兵救援两路,结果宜绵将军乘虚而入,攻下了张家观,收复了东乡。剩下的匪贼逃到清溪场、金峨寺,依险据守抵抗。四月,官军分五路进攻,攻克了这些地方。徐天德等人又逃到重石子、香炉坪,准备和巴州的匪贼汇合。宜绵将军暗中偷袭王家寨,匪贼逃到方山坪,徐天德前来救援,结果被击败。
当地知县刘清素深得民心,他下令招降那些匪贼,王三槐就带着人假装投降,暗中想袭击官军营地。宜绵将军识破了他的诡计,设下埋伏,打退了他们。五月,达州的匪贼倾巢而出进攻,但因为官军早有准备,所以没有得逞。宜绵将军驻扎在大成寨,派兵袭击在毛坪的王三槐,王三槐中枪,侥幸逃脱了。
话说当时襄阳的贼寇从汉江北岸渡过,进入陕西。陕西总督陆有仁因为办事不利被抓了起来。朝廷就调英善去督办陕西和甘肃的事务,把惠龄总统给撤了职,让宜绵接替他的位置,还让他兼管四川总督。
然后呢,朝廷就命令明亮去攻打重石子,德楞泰和当地壮丁罗思举一起夹击敌人,打败了贼寇,分兵两路追击,最后在磨子坝把孙士凤给杀了。这个孙士凤是四川的贼首,三槐他们都是孙士凤的手下,这下全被德楞泰给收拾了。剩下的贼兵往西逃到徐家山,趁着大雾夜里逃跑了。在方山坪的贼寇被百祥截住,舒亮包围了贼寇林亮工在巴州白崖山,观成和刘君辅打败了大宁的贼寇,把他们围在了老木园,四川境内的贼寇渐渐被压制住了。
但是,襄阳的贼寇李全、王廷诏、姚之富等人从陕西分头进入四川,和四川的贼寇里应外合,形势又紧张起来了。云阳的贼寇埋伏在陈家山,和襄阳的贼寇约定一起进攻官军,结果被罗思举给全歼了。李全他们占据了开县南天洞和火焰坝,接着又逃到云安场,开县、万县等地的土匪都响应他们,计划进攻夔州,附近的贼寇纷纷起事,朝廷就责令宜绵全力剿灭贼寇。
到了七月,军队驻扎在窦山关,那是开县和东乡的交界处。
川军那些土匪头子,各自起了个响亮的绰号:罗其清叫“白号”,冉文俦叫“蓝号”,他们窝在方山坪;王三槐也叫“白号”,徐天德叫“青号”,他们则占据尖山坪。刘清带着乡勇,跟百祥、朱射一起合力围剿方山坪的土匪,土匪们溃不成军,四处逃窜,跑到通江、巴州去了,还跟徐天德汇合了。
接着,徐天德他们又跑到青杠渡,包围了巴州城。罗其清和冉文俦想从仪陇、南部绕道进攻保宁,想截断官军的粮道,结果被百祥堵在了前面,只好退到黄渡河,沿途还抢掠了仪陇;宜绵那边又在官渡口堵住了他们。王三槐他们逃窜到渠县,罗其清和冉文俦则逃回了巴州。王三槐又分兵攻打邻水,攻陷了长寿,然后向东直奔重庆去了。这时候,齐王氏、姚之富已经逃到湖北去了,李全、高均德也先后逃窜到陕西。
宜绵上奏朝廷说:“惠龄、恒瑞、明亮、德楞泰都跑到陕西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在四川。这些土匪到处扰乱川东北的运输要道,嘉陵江的防务危急得很,我真想亲自去保宁,但是川东千里无人调度啊!请皇上另派一位总督来治理地方,让我专心带兵剿匪。”皇上也觉得宜绵年纪大了,十月的时候,就命令勒保统领军务,宜绵继续担任总督,负责军需。宜绵又上奏说:“自从打仗以来,四川调集了一万九千多兵,陕西、甘肃一共调集了两万多兵,两湖地区更是没有多余的兵可以调来了。各省招募补充的士兵很难应付战斗;州县的团勇,各地的村庄民兵,更指望不上他们长途奔袭去打仗。现在土匪的形势很严峻,明亮、德楞泰到了襄阳,郧阳的土匪又窜到兴安,宜昌的土匪又回到夔州、巫山;何况云阳、奉节山里还藏着不少土匪,兵力一天比一天少。请皇上下令增加训练备战的军队,四川、陕甘、湖北各增加五千人。至于随军作战的乡勇,他们的花费跟正规军一样,赏赐多了就骄横,威压多了就散了,根本不是一支有纪律的军队。不如把他们编入正规军,等土匪平定了再补充兵额,这样就不会浪费钱财,而且还能约束这些骁勇善战的士兵。”皇上批准了他的奏请。
话说三年春天,勒保被调去四川当总督,宜绵回陕西甘肃,负责剿匪。没过多久,高均德和齐王氏这俩匪首跑到汉阴县,明亮因为失职被撤了职,朝廷就派宜绵去督战,结果齐王氏和姚之富已经被德楞泰和明亮给干掉了。 然后,阮正通和张汉潮又接二连三地跑到陕西来闹事,四川的贼寇刘成栋还跟他们勾结到一起。宜绵从镇安县出发,一路追着他们打,张汉潮往通江、巴州方向跑了,阮正通窜到城固县,李全又和高均德一起在五郎、镇安、山阳一带扎营。宜绵和明亮在雒南县碰上了他们,在两河口打了一场恶仗,高均德逃进了秦岭,阮正通跑回了四川。
五月,匪徒分成几股从凤县往北跑,抢掠了略阳县,还窜进了甘肃境内,朝廷还为此批评了宜绵的防务疏忽。不过后来明亮在略阳打败了匪徒,刘成栋和张汉潮又从竹溪县窜到平利县。朝廷命令宜绵和额勒登保一起,专门剿灭平利县的匪徒,结果在孟石岭打败了他们,匪徒逃回了四川,朝廷又责备宜绵没有严防死守,防止他们回窜。八月,徐天德、冉文俦、高均德从仪陇县窜到广元县,张汉潮又从南江县往北跑,想回湖北,官兵追到上游,他们却过不了河。宜绵就下令调兵,扼守宁羌县和沔县,结果张汉潮又跑到太平县去了。 这下子,四川和湖北的匪徒都涌进了陕西,那些头目樊人杰、龙绍周、李澍、阮正漋,个个都带着几千人马,轮番骚扰安康、平利、紫阳等县。
到了第四年,张汉潮又跑到五郎县,朝廷批评宜绵胆小怕事,躲着贼寇不敢打,就下令让他卸任回北京,在散秩大臣那里做事。宜绵到了北京后,朝廷又批评他狡辩,把他降职为三等侍卫,派他去乌里雅苏台办事。第五年,朝廷又追究他军需物资的贪污问题,把他撤职,发配到伊犁,还罚他两万两银子充军饷,两年多以后才放他回来。等三省的匪患平定后,朝廷又让他当了员外郎。后来皇帝看阅军事战略,发现宜绵以前关于乡勇的论述,非常切中时弊,于是想起他之前的功劳,提拔他做了大理寺卿。后来宜绵因为生病辞官,十七年的时候去世了。
子瑚素通阿,一开始叫瑚图灵阿,乾隆五十二年考中了进士。从刑部员外郎升到翰林院侍讲,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左副都御史。嘉庆初年,他上奏章,说关税和盐税有很多积弊;他还建议减少贡品,停止捐纳。他做官很有口碑,后来升任盛京刑部侍郎。宜绵被发配去戍边,瑚素通阿请求代替他父亲去,但没被批准。他在盛京的时候,弹劾将军琳宁纵容番役,以及官吏私分钱财的事儿,结果查办这件事的侍郎宝源查证不实,宝源和琳宁都被罢免了。后来他被调回京城,当了刑部侍郎,去河南审理案件,因为泄露了密封的案卷,被降职为笔帖式。后来他又被启用,最后做到刑部侍郎退休。
英善,萨哈尔察氏,是满洲镶黄旗人。他从亲军开始,做到侍卫处笔帖式,然后一步步升迁,当上了刑部郎中。后来改任御史,被派到甘肃兰州做道员,因为父母年迈,就留在京城任职。乾隆五十年,他被外派到直隶做按察使,然后升任湖南布政使,又调到江苏,因为母亲去世守孝回家。之后朝廷任命他署理广西布政使,又调到四川,乾隆五十六年,代理四川总督。接着升任贵州巡抚,又调到湖北,本来要负责西藏的军需,但是没去上任。嘉庆元年,调到广东。没多久就被召回京城,授予刑部侍郎的职位,但是四川的教匪起义了,他又被留下代理四川总督。
一开始,四川因为金川木果木之战的失败,很多逃兵、失业的民夫和无赖游民到处流窜抢劫,被称为“啯匪”。官府抓捕很紧,这些匪徒就躲进白莲教里,当做藏身之处。后来,湖北襄阳的匪徒败逃窜到四川,突然就揭竿而起,打起仗来就像训练有素一样。这时候,达州一些坏心眼的百姓,比如徐天德之流,因为受不了官府胥吏的欺压,就和太平、东乡的贼寇王三槐、冷天禄等人一起造反了。英善将军带了五百兵马去剿匪,又调来成都驻防的军队,副都统勒礼善和佛住率领军队一起出征,接连攻破了匪徒的老巢,抓住了匪首何三元等人。匪徒逃到横山子,依险据守,朝廷派总兵袁国璜、何元卿分路进攻,打了三天,袁国璜和何元卿都战死了。接着攻克了马鞍山的贼寨,抓住了贼首徐天富;而王三槐、徐天德等人则聚集在东乡,佛住也在战斗中牺牲了。当时的情况是贼兵势盛,官兵力量单薄,朝廷下令责令英善坚守不出,并派宜绵前往达州督师。
第二年二月,宜绵到了达州,英善接连在贯子山、罗江口打败了匪军,打通了周家河的运输通道;他和宜绵一起攻克了张家观,又收复了东乡。五月,英善被任命去甘肃代理总督。王三槐等人从通江、巴州分路进攻保宁,英善前往广元迎战,他和总兵富尔赛、朱射一起在仪陇、阆中与贼军作战,杀死了很多匪徒。匪军逼近苍溪,英善设伏打败了他们,匪军这才逃跑了。第三年,英善被任命和福宁一起前往达州管理四川的粮运。第四年,他被调任兵部侍郎,担任驻藏大臣,后来又调到吏部,仍然担任驻藏大臣。第五年,皇帝因为教匪很久没有平定,追究当初那些玩忽职守、纵容匪寇的官员的责任,英善被革职,但仍然保留四品顶戴,继续担任驻藏大臣。第七年,他被召回朝廷,授予头等侍卫的职位。之后升任刑部侍郎,又升任左都御史,兼任正黄旗汉军都统。第十一年,因为他在驻藏期间和福宁私自挪用库款,隐瞒不报,被降职为太常寺卿。十四年去世。
福宁,是伊尔根觉罗氏的人。一开始是贝子永固的包衣奴才。从兵部笔帖式一步步升到工部郎中。乾隆三十三年,外放甘肃平庆道,后来又升到陕西布政使。乾隆五十五年,升任湖北巡抚,并且被抬入镶蓝旗满洲籍。之后调任山东,负责治理卫河的漕运,做得让皇帝很满意。
乾隆五十九年,漳河和卫河同时泛滥成灾,他疏通积水,安抚灾民。曹县和单县也遭水灾,下游被丰县、砀山的大坝拦住水流,他立刻赶去勘察,决定打开坝堰泄洪,并协调相关事宜。后来调任河南,没多久就升任湖广总督,驻扎在襄阳,成功抓捕并处决了教匪首领宋之清等人。
乾隆六十年,调任两江总督。正赶上贵州苗族首领石柳邓勾结湖北苗族首领石三保,烧杀抢掠辰州,朝廷命令他留在湖北参与剿匪,福宁则在镇筸防备后路。嘉庆元年,湖北的教匪猛攻来凤,情况危急,福宁迅速赶到龙山,打败了他们。匪徒聚集在旗鼓寨,他和四川总督孙士毅一起合力围剿,可惜孙士毅战死沙场,福宁接替了他的位置。
他和将军观成、总兵诸神保一起进攻,攻破了匪寨,抓获了贼首胡正中,其余匪徒走投无路请求投降,福宁诱骗他们进龙山城,然后一次性处死了两千多人。因为在战场上歼灭敌人的战功,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之后又率军剿灭了林之华、覃加耀,这两个匪徒先逃到黄柏山,后来又逃窜到其他地方。他和观成、惠龄一起围剿,但没能拿下,惠龄去了襄阳,观成去了四川。
嘉庆二年,朝廷命令额勒登保率军攻打黄柏山,福宁的军队归他指挥。黄柏山地形险峻,围攻了几个月,匪徒又逃到鹤峰芭叶山,接着又逃到其他地方。直到十一月才在长阳歼灭了林之华,覃加耀逃到了归州。因为剿匪不利,福宁被夺去了宫衔。嘉庆三年,终于在终报寨抓住了覃加耀。但是皇帝仍然批评诸将延误战机,认为福宁作为地方主官责任重大,罪责尤为严重,于是革去他的官职,罚款四万两白银充作军饷;同时给他一个副都统的虚衔,让他和英善一起驻扎在达州,负责四川的军需。
四年的时候,英善调到西藏工作了,福宁就独自负责四川的剿匪事宜。当时军营的开支非常混乱,高级将领们挥霍无度,士兵的口粮却经常拖欠,都快饿肚子了。四川的军费比湖北多好几倍,朝廷多次下令训斥,但福宁总是敷衍了事,上报的奏章含糊不清,结果被皇帝责问。他还上报说贼寇数量没有减少,勒保就替他辩解。后来皇帝派魁伦去达州调查,结果发现贼寇数量确实减少了,但是大股贼寇分散成了小股,贼寇的名字反而更多了。魁伦还查到了福宁在军饷方面弄虚作假的情况,皇帝下令撤销了他的副都统头衔,让他留在达州等候发落。
没多久,旗鼓寨杀降的事情败露了。当时皇帝正因为剿匪和安抚的问题责问各路官员,而四川的贼寇高均德被抓获后说,贼寇们担心投降后会被杀害,所以很多人都在观望。皇帝斥责福宁的做法寒了贼寇的心,伤了天理,把他抓起来审判,判处流放新疆。后来又给他改判,让他去额勒登保军前效力。结果贼寇渡过了嘉陵江,原因是福宁裁撤了乡勇。所以,他又被流放到伊犁。五年的时候,他被授予三等侍卫,去西藏办事。九年的时候,他被召回,授予正白旗蒙古都统。十一年,他以三品衔退休。十九年,因为在西藏私自挪用库银,以及在湖广任职期间滥用军需,长期不归还,被关进监狱,不久后就死了。
景安,钮祜禄氏,是满洲镶红旗人,是和珅的族孙。他从官学生做起,被授予内阁中书,然后一步步升迁到户部郎中。后来外放山西河东道,又升迁为甘肃、河南按察使,最后做到河南、山西、甘肃布政使。乾隆五十六年,征讨廓尔喀的时候,他被任命负责西宁到藏台站的军需运输,并在西藏督促军饷运输。战事结束后,因为父母年迈,他就回家了。没过多久,他又被提升为工部侍郎,先后在仓场和户部任职。乾隆六十年,被任命为河南巡抚。
1821年,湖北的那些造反的教匪跑到北方来了,景安当时驻扎在南阳,正忙着筹集给恒瑞军的军饷呢,结果还升官了,加了个太子少保的官衔。到了12月份,姚之富这伙人又攻打邓州,把景安围在了魏家集,幸亏恒瑞军及时赶到才解了围。
第二年,淅川的教匪王佐臣想跟那些反贼里应外合,幸亏布政使完颜岱把他抓起来杀了。景安这厮想抢功劳,就带兵去屠杀了一些无辜百姓,然后谎报战功,结果得了赏赐,赐了双眼花翎,还封了个三等伯。当时襄阳那边的贼寇,被惠龄、庆成等人打得七零八落,他们就瞅准了北边,打算从北边进攻,于是分了三路打进河南:王廷诏带兵走北路,偷偷摸摸地跑到叶县,烧了保安驿,还把官军围在了裕州,总兵王文雄带兵赶到,王廷诏才撤了,景安在后面追到南召,结果听说桐柏那边出事了,又赶紧回去防守;李全带兵走西路,偷偷摸摸地跑到信阳、确山、罗山、淅川,一直跑到卢氏,然后出了武关,庆成在后面追他;姚之富和齐王氏带兵走中路,偷偷摸摸地跑到南阳,抢掠了嵩县、山阳,惠龄在后面追他们。
这些贼寇进入河南后,抓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正面作战,也不在平原上走,一会儿合兵一处,一会儿又分散开来,故意牵制官军的兵力,最后都跑到陕西汇合了。景安把兵驻扎在内乡,贼寇进入陕西二十多天后,他才追到卢氏,那些贼寇还很轻视他,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迎送伯”。
第三年春天,景安升官了,当上了湖广总督。四月,他带兵到了荆门州附近,刘成栋又来犯,他和布政使高杞分头把刘成栋打跑了。六月,贼寇又从竹溪窜进了陕西,皇上狠狠地批评了他。第四年,张汉潮在陕西五郎、洋县一带闹事,景安把兵驻扎在郧阳,派总兵王凯去扼守郧西。张汉潮已经分兵从安康绕道去了镇安,景安却谎称要去郧西迎战剿匪,皇上揭穿了他的谎话。
那时候仁宗皇帝刚开始亲政,觉得景安剿匪不力,治理地方也不得当,就把景安撤了职,让他去四川管理军需。后来又把他的伯爵爵位给夺了,把他发配到伊犁戍边去了。
那年冬天,皇帝把惠龄叫去问话,说他胆小怕事,放纵匪寇,还有在淅川冒领功劳的事。把他抓到京城审问,本来要判死刑的,后来缓刑了,关了起来。过了七年,匪患平定,他才被放出来,派去热河当个穿盔甲的兵。又过了一年,皇帝又赦免了他,让他在六部当个笔帖式,去河南参与河工。河南的衡家楼工程完工后,他升了官,当上了员外郎,然后被派去直隶承德当知府。后来又升任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十一年后,他被任命为江西巡抚,后来又调到湖南。之后被召回京城,当了内阁学士,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户部尚书,还加封了太子少保。到二十五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负责守护昌陵。道光二年,他退休了,没多久就去世了。
惠龄刚开始巴结和珅,对军事一窍不通,但是做官倒是挺清廉的。他被抓到京城的时候,正好朱珪去见皇帝。皇帝说:“惠龄来了!军事这么久都没搞定,我想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你说怎么办?”朱珪说:“我听说惠龄不贪钱。”皇帝说:“这么说他为人正直?”就这样,惠龄因为不贪污而免了一死。后来皇帝又重用了惠龄。
秦承恩,字芝轩,是江苏江宁人。乾隆二十六年考中了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后来当了编修,又升任侍讲。之后外放,到江西广饶九南道任职,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直隶布政使。到乾隆五十四年,他被提升为陕西巡抚。
嘉庆元年,也就是1796年,湖北荆州、襄阳地区闹起了教匪起义。承恩将军奉命带兵去兴安府一带防备。到了冬天,四川达州的教匪从太平府进入陕西,进攻兴安府。承恩将军和陕西总督宜绵一起,多次打败了他们。十二月,他们又联合剿灭了洞河、汝河等地的匪徒。
第二年正月,也就是1797年1月,承恩将军在光头山打败了安康的匪徒,首领王刘氏被杀死,陕西境内的匪患暂时平息了。宜绵总督去剿灭四川的匪徒,承恩将军则专门负责陕西的防务。三月,襄阳的匪徒从河南卢氏县偷偷溜到商南县,和陕西的匪徒勾结起来,又开始作乱。承恩将军把军队转移到商州,和恒瑞将军一起消灭了山阳县西牛槽的匪徒。雒南县石板沟的一些坏人造反,总兵富尔赛把他们抓起来杀了。姚之富从商州进攻孝义县,想偷袭西安,承恩将军在秦岭把他拦住了。惠龄将军等人追击,匪徒逃到镇安县,和李全、王廷诏汇合,又去抢劫洵阳、安康。那时候陕西的兵力很少,只有几万乡勇,兴安府的提督柯藩只带了两百兵守城,根本无力去剿匪。惠龄、恒瑞两将军在黄龙铺联合攻击匪徒,匪徒四处逃窜,又重新聚集起来。六月,他们从汉阴县到紫阳县,渡过汉江。朝廷因为承恩将军防备疏忽,撤了他的翎顶。
匪徒逃到汉江以南,和四川的匪徒汇合,八月,又窜入陕西,躲藏在白河石槽沟。承恩将军带领乡勇,扼守安康的要隘,匪徒分几路来进攻,承恩将军在平利县的金堂寺把他们挡住了。后来匪徒又逼近兴安府,承恩将军和惠龄将军一起把他们打跑了,因为立功,承恩将军的翎顶又恢复了。
话说三年春天,我母亲去世了,按理说应该守孝,但当时正赶上军事紧急,所以我不得不违反礼制继续处理公务。
二月里,高均德和齐王氏这两个家伙勾结在一起,在汉阴观音河一带兴风作浪,还拉拢了李全一起造反。王廷诏将军则兵分两路,一路从城固、南郑出发,向北进攻宝鸡,另一路则直接攻打郿县,他们还抢掠了盩厔,眼看着就要打到西安来了!皇上吓得够呛,赶紧命令我带兵回去防守。多亏了王文雄总兵英勇作战,在焦家镇和圪子村把贼寇打了个大败,杀伤了不少敌人,可这些贼寇还是四散逃跑了。三月里,王文雄将军又是在翔峪、澧峪打败了李全的残余势力。四月,李全又拉拢了阮正通,折回镇安,在汉阴、石泉一带骚扰,而高均德则翻过秦岭,逃进了深山老林。我和王文雄将军则死守着子午峪。后来,高均德、李全又和张天伦汇合到一起,成了一个更大的反贼集团;阮正通则从石泉、洋县一路向西逃窜;高均德等人最后逃进了四川。我则率兵进驻汉中。到了八月,四川的匪徒徐天德、冉文俦、樊人杰,还有襄阳的匪徒张汉潮,都先后窜入了陕西境内。
因为我带兵打了这么久都没什么显著战果,到了第四年,皇上就下令让我解职回老家守孝。正赶上要剿灭张汉潮,我就派游击苏维龙去堵住东路,结果他打了败仗,让张汉潮给逃跑了。皇上因此罢免了我的官职,还把我抓到京城,要判我死罪!还好皇上念在我只是个书生,不懂军事,最终赦免了我。不过,我还是被发配到了伊犁戍边。七年后,我才被释放回京。后来,我被重新启用,担任主事,参与修撰《会典》。之后外放,担任直隶通永道,升任江西巡抚,又升任左都御史,继续兼任巡抚。十一年的时候,皇上召我回京,授予我工部尚书的职位,后来又调任刑部,还兼任直隶总督。十三年,因为我在处理宗室敏学案时瞻徇私情,被降职为编修,到文颖馆效力。后来又升任司经局洗马,官至三品卿。十四年,我便去世了。
话说啊,一开始打仗的时候,苗疆那边的战事还没结束,楚国和蜀国那边空虚得很,那些起义的农民就像野草一样,到处蔓延,根本压不住。永保和惠龄自称总统,就窝在襄阳那么一小块地方。等到景安年间,秦承恩那个家伙根本不懂军事,结果让贼寇钻了空子,势力迅速扩张到豫州和陕西。宜绵接手后,只顾着蜀地的战事,等到精兵强将调到陕西的时候,他已经束手无策,只能请求撤退了。英善和福宁这两个家伙都是庸才,三年时间里,在防备和剿灭叛军方面毫无建树,把事情搞得越来越乱。
后来仁宗皇帝亲政,勃然大怒,把一大批大臣都罢免或贬官了,军队士气一下就上来了,战局才开始好转。朝廷能取得胜利,当然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