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琛,字逸亭,是江苏江阴人。咸丰年间,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就跑去江西投奔罗泽南,当上了他的军事参谋。每次打仗,他管的部队都纪律严明,就算敌人突然袭击,也一点儿不乱。他们转战弋阳、广信、武昌、黄州,金国琛立了不少功劳,最后升官当上了知县。

过了七年,李续宾接替了罗泽南,让他负责军营里的各种事务。金国琛跟着李续宾一起攻打湖口,成功拿下。接着又收复了彭泽的小姑洑和泰坪关,打退了敌人的援军,官也升到了同知直隶州。第二年,他们又攻下了九江,然后瞄准安徽,拿下太湖、潜山、桐城。后来李续宾在三河战死了,金国琛和他弟弟李续宜一起把散掉的兵重新召集起来,安抚他们,重新强调纪律,军队的力量又恢复了。

九年秋天,石达开打进了湖南,包围了宝庆。金国琛跟着李续宜去救援,他们捣毁了田家渡的贼营,又在贺家坳打败了敌人,还杀了贼首胡德孝,石达开的军队最后逃到了广西。金国琛因此升了知府。那年冬天,胡林翼和曾国藩在安徽整军备战,精兵强将都聚集在潜山、太湖。陈玉成带着几十万的捻军和龚瞎子一起包围了鲍超在小池驿,救援的军队接连失利。之前胡林翼看金国琛很会带兵,又懂地形,就让他带着十四个营的兵,冒着大雪赶往天堂准备支援。情况紧急的时候,金国琛就从高横岭出发,在仰天庵扎营,居高临下,能把敌人的营地看得一清二楚。敌人一看到他们的旗帜,就吓坏了。

第二年正月,敌人趁着大雾上山进攻,金国琛立刻下令军队反击,山下部队也一起冲上去,杀敌过万,乘胜追击,拿下了潜山、太湖。胡林翼上奏朝廷说:“要不是鲍超的军队坚持抵抗,肯定早就守不住了;要不是金国琛出奇制胜,我们也无法转危为安。”因为这次的功劳,金国琛升了道员。

话说十一年那会儿,广东的土匪又跑到湖北闹事,国琛立马带兵去武昌支援。他一路打下来,孝感、云梦都收复了,接着又攻打德安。跟土匪头子马融和打了个硬仗,最后把德安给围困住了,最终攻克下来。因为立了大功,朝廷给他加了个布政使的官衔。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湖北安襄郧荆道的官员,还兼管军队。樊城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商业中心,国琛督促士兵在那里修建土城,而且没让老百姓出力,这土城就成了当地重要的防御工事。那阵子捻军在关中西部闹事,朝廷让国琛带兵去支援,他就在郧西地区加强戒备,但最后没去成。

到了同治元年,马融和带着六万大军围困南阳,国琛不顾地界限制,带兵前去救援,跟敌人狠狠地打了一仗,解了南阳之围,还救出了几万难民。可湖北巡抚严树森嫉妒他的功劳,就弹劾他说国琛不听调遣,结果国琛的官职被降为了同知。到了同治二年,曾国藩把他调到义从营,去安徽打捻军。在豹岭、佛岭、黄傋口、小溪这些地方,国琛都打胜仗了。皖南地区安定下来后,他恢复了原来的官职,被任命为甘肃巩秦阶道的官员。后来因为母亲年纪大了,他就回家侍奉母亲去了。到了光绪元年,他又被朝廷起用,担任广东督粮道,后来还升了按察使。光绪五年,他在任上去世了。

国琛出身书生,却带兵打了十多年仗,他为人坚韧,吃苦耐劳,而且很有魄力,被人们称为名将。做官期间,他还很有政绩。

黄淳熙,字子春,是江西鄱阳人。道光二十七年考中了进士,被直接任命为湖南知县,后来又轮流署理过绥宁和会同两县的知县。他为人正直,得罪了一些人,就借口生病回家休息了。

咸丰三年,湖南巡抚骆秉章知道他很有才能,就强行把他请出来做官。咸丰七年,他被任命署理湘乡县令,期间政绩显著,很有作为。没多久,他父亲去世了,他回家丁忧。正赶上鄱阳县被太平天国军队占领了,他就把家搬到了湘乡。当时曾国藩正在浙江带兵,邀请他去当参军事,被他拒绝了。

咸丰九年,石达开率军攻打湖南,骆秉章就命令黄淳熙招募一千六百名壮丁,保卫省城,并经常带兵出击剿灭太平军。石达开从宝庆府逃窜到岭东,他的部下又攻打江华,黄淳熙在挂勾岭打败了他们,然后趁夜袭击了岭东的贼营,一直追击到江华和蓝山,杀死了很多敌人。后来他又去剿灭太平军将领赖裕新,趁着大雾袭击了他们,打败了赖裕新,攻破了杉木根和黄马寨,然后凯旋而归。

咸丰十年,石达开的军队四处流窜,黄淳熙在永州、道州、绥宁州、靖州等地与太平军作战,又收复了宜章和桂阳。前后打了三十多仗,每次都取得了胜利,官职也一路升迁,最后被记名为道员。他所带领的军队叫做“果毅营”,人数增加到三千人。

骆秉章接到命令,要去四川当总督,带兵的都是湘军里的名将,都是曾国藩、胡林翼手下的精兵强将。刘蓉推荐淳熙营的兵战斗力强,骆秉章就带着淳熙营和刘岳昭一起去了。到了荆州,刘岳昭留下了,就只有淳熙营的兵打头阵。他们沿着峡谷往上走,到了万县,听说顺庆府被围困了,赶紧带兵去救援。

五月到了顺庆,敌人逃到了定远,淳熙营追上去,离定远二十里的时候,看到敌人扎营在城西南,连绵十多里,城东北面环绕着江水,敌人正在造浮桥过河。淳熙营分三路进攻,一看到敌人就冲上去厮杀,还扔火把烧了敌人的营地,敌人大乱,争着逃跑,二十多个营地全都被打垮了,抓获和杀死了几千人。他们还杀了匪首何国樑,解散了一万多被胁迫的百姓。

匪徒彭绍福带着一千多人,在东岸集合溃逃的匪兵,逃到了二郎场。淳熙营紧追不舍,想着一战全歼他们。二郎场在深山里,路像羊肠子一样弯弯曲曲,通往遂宁有两条路,都被涪江挡着。另一个匪徒朱甲带着几千人从青冈坝过来,四面设下埋伏。淳熙营派人侦察,没发现敌人,五更天就出发了,结果在燕子窠遭遇了埋伏,打退了敌人,逼近二郎场。

敌人分两路绕着山脚下往上走,淳熙知道有埋伏,就命令各营左右搜捕,他自己率领中军策应。部队分散开去,埋伏的敌人突然发起进攻,遍布山冈。官兵在田埂上跑,泥土很深,经常陷进去。淳熙带着亲兵抵抗,被包围了,他策马冲阵,陷进了泥潭里,弃马后,亲手杀了十几个敌人,被长矛刺中倒下了,大家把他抬到营地,肢解了他的尸体,然后焚烧。敌人被淳熙的勇猛吓住了,不敢追击,剩下的官兵整队返回,敌人也逃跑了。淳熙虽然战死了,但是湘军的威风因此大振。朝廷下诏追赠他为布政使,给予抚恤,又追赠他为内阁学士,谥号忠壮。

吴坤修,字竹庄,是江西新建人。他捐钱捐官,从最低级的九品官做起,被分派到湖南工作。道光二十九年,他负责赈济湘阴的水灾,工作非常勤恳认真。后来,参与了剿灭李沅发的战役,因为表现出色,升任府经历和县丞。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队进攻长沙,吴坤修因为在守城战役中的功劳,被提升为知县。曾国藩组建水师的时候,吴坤修负责管理军械。咸丰四年,水师进攻九江,进入鄱阳湖,结果被敌人阻挡,无法出来。曾国藩就派吴坤修一个人骑马,前往南康,引导水师从吴城、南昌方向绕过去。

咸丰五年,吴坤修率领船队在瑞丰一带防备敌人。这时,他父亲去世了,他就回家奔丧。等他回来后,武昌又失守了,吴坤修跟随罗泽南前往湖北支援,先后收复了咸宁、蒲圻、崇阳、通城等地,因为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同知,还被赏赐了花翎。之后,他又参与了攻打武昌的战役。

六年的时候,江西那边的战事打得很不利,胡林翼就让坤修带新招募的军队,也就是“彪字营”,去支援在江西作战的湘军。他们先后收复了新昌和上高。从新昌出发,走罗坊,进攻奉新,结果攻城的时候,敌人死守着就是不投降,打不下来。没办法,坤修就先拿下安义和靖安,然后集中兵力再去攻打奉新。那时候江西军队的军饷严重不足,坤修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还劝说族里的富人捐钱捐米给军队;他还筹集了四万两银子送到省城,并且把平江溃败的士兵重新收集起来。到了七年春天,终于拿下了奉新,坤修因此连连升官,升到了道员。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广东南韶连道,军队也跟着他去了,他还攻下了瑞州。但是到了那年冬天,东乡的军队战败了,坤修因此被弹劾,丢了官职。

九年的时候,坤修驻军在抚州。江西巡抚耆龄让他负责督办抚州、建昌、宁都三县的团练,于是坤修就建立了团防营,驻扎在贵溪。后来他又调到德兴,去支援徽州。到了十年,他攻克了建德。秋天,徽州的防线崩溃了,坤修正好休假回家,他弟弟修敳代替他负责军事,在岭外的郭村坚守。坤修被调回江西后,曾国藩让他去守湖口,而巡抚毓科又命令他去支援建昌。敌人从金溪窜到东乡,坤修从抚州赶去邓家埠迎战,把敌人打了个大败仗。敌人又从贵溪窜到安仁,坤修想阻止他们过河,但没成功,敌人又窜到德兴、万年,眼看着就要骚扰景德镇了。坤修就从饶州火速赶往景德镇,保护祁门大军的退路。这时敌人又从建德进攻,曾国藩又命令坤修去支援湖口。坤修边打仗边前进,比敌人先到达湖口,保住了城池,因此被加封为盐运使。

同治元年,李秀成从苏州赶往江宁支援,中途还去芜湖打了场仗,把敌人打退了。之后又陆续攻克了金保圩、高淳、溧水、溧阳和东坝等重要据点,遣散了数万投降的敌军。三年后,他升任布政使衔。江宁收复后,被记名提拔为按察使。四年,他代理徽宁池太广道,后来正式授任安徽按察使。五年,又代理布政使。六年,当时巡抚英翰在颍州驻扎,带兵去剿灭捻军,李秀成负责后勤运输,供应从来没断过。七年,他代理巡抚,之后正式授任布政使。东捻军平定后,李秀成告假回家,料理父母的丧事。九年,他回到岗位继续任职。十一年,李秀成去世了。巡抚英翰上奏朝廷陈述了他的战功和政绩,朝廷给予抚恤,并追赠他为内阁学士。

康国器,原名以泰,字交修,是广东南海人。年轻时做过小吏。道光年间后期,他参军,因为战功被授予江西赣县桂源司巡检的职位。咸丰初年,广东的匪徒入侵江西,各地土匪也纷纷起义。康国器招募了三百名敢死之士,配合赣南道周玉衡攻打乌兜、良口等地的贼寇,攻克了万安。他还造了三十艘船,训练水军作战。六年,他参与攻克了饶州,屡次升迁,当上了知县,后来代理南城县令。石达开攻占了瑞州、抚州、临江州和吉安府四个郡,康国器参与了樟树镇的战斗,并连续作战,攻克了瑞州、临江、铅山、安仁等地,升任同知。十一年,广东巡抚耆龄命令他剿灭阳山贼寇。这些贼寇盘踞在蓝山,地势险要,已经占据那里十多年了。康国器沿着悬崖峭壁,翻山越岭,绕到贼寇背后,攻破了九座石栅,夺取了炮台,摧毁了他们的老巢。他还派儿子熊飞只身一人去劝降大贼练四虎,练四虎的头目梁柱逃到猪头寨,康国器又率兵攻山,将其擒获。之后,康国器又进军赫岩,活捉了贼首周裕等人。蓝山平定后,他升任知府。同治元年,他支援浙江前线,跟随蒋益澧围攻汤溪,第二年春天攻克了汤溪,升任道员。三年,他攻克了余杭,战功最为卓著,被授予福建延建邵道的职位,从此开始独立统领军队。

汪海洋这伙广东匪徒入侵福建,攻陷了武平、永平两地。李世贤占据漳州、龙岩,跟汪海洋勾结在一起,福建很多州县都落入贼人之手。左宗棠计划分三路大军讨伐,国器主动请缨前往龙岩。他率军进驻雁石,命令熊飞攻打铁石洋,三次猛攻城下,大败汪海洋数万大军,还打败了从古田前来支援的贼兵。正月,终于攻克了龙岩。

汪海洋逃到永定,分别占据苦竹、奎洋,势力还很嚣张。国器率军进攻苦竹,趁着夜间大雾,放火烧贼营,攻破了二十多个营垒。汪海洋带精锐部队前来救援,结果在东阬和溪边两次被击败,只好逃窜到广东大浦一带。没过多久,汪海洋又来犯永定,国器迅速毁掉了罗滩桥;贼兵分七路来进攻,汪海洋亲自在狮龙岭布阵,手下都是死心塌地的党羽,旗帜遍布山谷。国器说:“贼人的精锐都集中在这里了,如果能打败他们,剩下的贼兵一定会溃逃。”于是他坚守营垒,深挖壕沟,等待敌人松懈后再出击。他先打败了敌人的伏兵,然后分兵猛攻,斩杀俘获数千人,缴获了所有敌人的军械,汪海洋侥幸逃脱。

这时候,漳州也收复了,李世贤往西逃窜,在塔下被国器追上,国器率兵猛攻,李世贤的两万兵马投降。汪海洋逃到广东,占据镇平。国器进驻镇平东南的高思塘,分兵扼守程官埠,贼兵多次来犯,都被击退。国器知道汪海洋将要偷袭高思塘,而虚张声势地进攻程官埠,于是他命令程官埠的军队不要轻举妄动,在两山之间设下埋伏。汪海洋果然率领精锐部队来攻,被诱入伏击圈,埋伏的军队突然发起攻击,当场击毙了汪海洋的得力干将汪大力、黄十四,汪海洋手腕受伤,战斗中被击毙和坠入山谷的贼兵不计其数。胡瞎子攻打程官埠,也被打败逃跑了。随后,镇平也被攻克。十二月,国器会合各路大军在嘉应围剿汪海洋,汪海洋最终被杀,余党全部平定。

五年后,他升任按察使。七年后,升任广西布政使。十年后,代理巡抚。十一年后,朝廷召他回京,但他因病辞职回家。光绪十年去世。左宗棠上书朝廷陈述他的战功,请求朝廷抚恤,因为遭到一些官员的反对,最后皇上特旨批准了。

国器这员猛将,带兵打仗特别厉害,以少胜多是家常便饭。就是因为经常冲锋陷阵,腿受了伤,走路一瘸一拐的,军营里都叫他“康拐子”。那些个悍匪恶霸,一听他的名字都吓得直哆嗦。后来他立下不少战功,官做到浙江候补道。子熊飞也是个厉害角色,作战勇敢,足智多谋,总是冲在军队最前面。国器能屡次取得大胜,可少不了子熊飞的帮忙。

李鹤章,字季荃,安徽合肥人,是大学士李鸿章的弟弟。他本来是个读书人,后来跟着父兄一起参加地方团练,多次上战场立功,被提升为州同。咸丰十一年,他参与攻克了菱湖的贼营,又收复了安庆,因此被提拔为知县,还被赐予了花翎。同治元年,他跟随李鸿章支援江苏,经常率领自己的亲兵协助督战。在北新泾、四江口等战役中,他的功劳都是最大的。他还攻克了枝福山、许浦海口的贼营,并且成功招降了占据常熟的贼寇钱森仁。可惜的是,李鸿章因为一些原因,奏报战功时并没有提及李鹤章的功劳。皇上特地询问此事,下令对李鹤章的功劳进行评议,最终任命他为知州,并加授四品衔。

第二年,太仓被攻克,接下来就要攻打苏州了。军队被分成两路,一路由程学启统领,进攻昆山;另一路由李鹤章督领,从常熟进攻江阴。在常熟之王庄、江阴的南漍、北漍、顾山等地,他们接连与敌人作战,摧毁了敌人的营垒,击溃了前来支援的敌人,最终攻克了江阴,李鹤章因此被提拔为知府。接下来进攻无锡,占据无锡的贼寇黄子隆死守不出,李秀成多次前来支援。苏州攻克后,溃逃的贼兵聚集在一起,李鹤章指挥水陆两军奋力作战,最终攻克了无锡,被记名提拔为道员。皇上还下诏嘉奖李鹤章:“你能够和你兄长同心协力,为国家辛勤效力。这次没有破格提拔你,是因为你兄长功劳太大,不希望因为奖励你而影响到对其他将士的嘉奖,从而鼓舞士气。只要你日后在常州、金陵等地接连取得胜利,完成全部战役,我一定和你兄长一样,与郭松林、刘铭传等人一起重重赏赐你。”李鹤章随后进军常州,与刘铭传会合攻打,击溃了前来支援的敌人,解除了奔牛之围。同治三年四月,常州被攻克,李鹤章被赐予黄马褂,授任甘肃甘凉道。同年冬天,曾国藩将他调往湖北。

话说李鹤章当官四年,正赶上甘肃回民起义,朝廷要他去上任,结果他因为受伤没去成。没多久,病得挺厉害的,曾国藩就给他上奏章,请求让他免职,留在襄阳处理军务。过了不久,他就请求告病回家,从此就再也没出过门了。因为他捐助了山西的赈灾款,朝廷就给他加了个二品官衔。光绪六年,他就在家里去世了。曾国荃还专门写奏章说:“李鸿章平定江苏的战乱,李鹤章和程学启分别统领一路军队。请求把他们的战功记录到史馆,并在他们立下功劳的地方修建专祠。”皇上也同意了。他儿子李经羲后来官做到云贵总督。

他弟弟李昭庆,一开始跟着曾国藩打仗,等淮军建立起来后,曾国藩留下了五营军队,让李昭庆统领,驻扎在无为和庐江。同治元年,他跟着李鸿章去了上海,解除了常熟之围,攻克了嘉兴和常州,这些战役里他都有功劳。四年后,曾国藩督师剿灭捻军,李昭庆负责军队的后勤事务,统领武毅军、忠朴军等等。后来李鸿章接替了曾国藩的职位,就命令李昭庆去前线打捻军,他在湖北、安徽、山东、河南之间来回奔波作战,官职也一路升迁,最后升到了记名盐运使。捻军平定后,他被留在江淮地区驻防。十二年的时候去世了,朝廷追赠他太常寺卿的官职。

吴毓兰,安徽合肥人。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和捻军在皖北闹得厉害,他当时只是个九品小官,就跟着哥哥吴毓芬一起,参加了在凤阳、颍州一带的剿匪行动。他们还参与了解除寿州之围的战斗,之后吴毓兰升职当上了县丞。

同治元年,李鸿章带兵去上海支援,吴毓兰跟着军队东下,参加了攻打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青浦、金山等地的战斗,战功赫赫,升任知县。第二年,他们攻克了嘉定,解除了北新泾、四江口之围,吴毓兰被加封为同知,还领了一支军队。他又在吴江的八斥、牛尾墩、同里等地与敌人作战,最终攻克了平望、黎里,之后调任嘉善知县。

同治三年,吴毓兰跟随总兵程学启攻打嘉兴,在合欢桥发生激战。他率领着枪船冒着危险渡河,率先攻破了敌人的关卡,绕到敌营后面,迅速占领了敌营。大军推进到城下,敌人用大炮阻挡在河口,程学启还受了伤。吴毓兰冲锋在前,更加卖力地进攻,他带人挖开河口,架桥让大军过去,日夜不停地攻击,炸塌了城墙一百多丈。敌人顽强抵抗,贼酋黄文金从湖州前来增援,吴毓兰奋力击退了他们,最终攻克了嘉兴城。吴毓兰第一个爬上城墙,因此被提升为直隶州知州,还被赏赐了花翎。

调任溧阳后,城里驻扎着很多降兵,情况非常危急,这时金坛的贼兵又来了。吴毓兰和哥哥吴毓芬商量,决定趁贼兵刚到,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敌人溃败逃到乌鸦岭,吴毓兰兄弟俩两路夹击,杀死了无数敌人。他们一路追击到建平境内,阵斩贼目林得英、黄有才,还活捉了黄金龙。溧阳安定下来后,吴毓兰调任长兴知县。当时大军已经攻破了湖州,吴毓兰侦察到敌人要逃到泗安镇,他和哥哥吴毓芬当夜就率领八百名精兵,冒着雨快速前进,偷偷渡过了观音桥。敌人没想到他们会来,丢下粮食武器就逃跑了。追到泗安,有几千人投降,吴毓兰因此被提升为知府。同治四年,他调任扬州知府,后又调任庐州知府。五年,他又回到扬州。因为在平定浙西的战役中立下大功,被选拔为道员。

六年的时候,捻军头子赖文光逃窜到扬州,被吴毓兰抓住了。后来呢,就给他记了个道员的名义,让他轻松点。

七年,又给他升了布政使的官衔。十年,李鸿章把他调到海防营务处,负责管理天津机器局。光绪六年,他被任命为天津河间兵备道。当时沿海地区盗贼很多,吴毓兰就按照名单把他们一个个抓起来,依法处置。他还修建了南运河、子牙河的河堤,还有千里堤湾、静海、军粮城等地的河道,做了不少水利工程。

八年的时候,吴毓兰去世了,朝廷对他进行了优厚的抚恤,并在曾国藩天津专祠给他附祀,同时在扬州也为他修建了专祠。“**六年,捻匪赖文光败窜至扬州,为毓兰所获,以道员记名简放。七年,寻加布政使衔。十年,李鸿章调充海防营务处,筦天津机器局。光绪六年,授天津河间兵备道。滨海多盗,毓兰按名捕置诸法。修南运河、子牙河堤,及千里堤湾,静海、军粮城河道,兴水利。八年卒,优恤,附祀曾国藩天津专祠,扬州建专祠。**”

说起来啊,金国琛是曾国藩、李鸿章的旧部,黄淳熙是后来崛起的人物,自成一派,虽然不是湖南人,也是湘军里的名将。可惜啊,黄淳熙战死沙场,金国琛因为受人排挤而没能充分发挥才能。“**论曰:金国琛为罗、李旧部。黄淳熙后起,独立一帜,虽非楚籍,并为湘军名将。淳熙战胜殒身,国琛遭忌铩羽,皆未尽其才。**”吴坤修、康国器他们是从低级军官做起的,功劳显赫。李鹤章很有才能,能力也很突出,本来可以担负更大的责任,可惜最后也没能实现。吴毓兰因为抓获了大盗赖文光而名声大噪。 看看这些人的经历,功名利禄这东西,还真是难以预料啊!“**吴坤修、康国器起于令尉,功施烂然。李鹤章才绩出众,堪膺大用,后竟不出。吴毓兰以擒获巨憝显名。功名之际,遭际固难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