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清朝顺治初期,天下平定后,才开始在各个省份建立绿营。绿营的编制,包括骑兵、守军和作战部队,作战和守卫部队都是步兵,那些额外委派的官员大多是骑兵。全国绿营兵力总共六十六万人,安徽省的绿营兵力最少,福建和广东因为有水师,所以兵力最多,甘肃次之。 只有北京的五城巡捕营是步兵,隶属于禁军。只有四川的绿营由将军统领。只有湖南和贵州有驻扎的绿营部队。新疆的绿营驻防,是从乾隆二十五年开始的,是从陕西和甘肃陆续调兵过去的。各省的标兵编制,巡抚和总督可以随时上报朝廷调整。

绿营的战功,从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开始说起,当时动用了四十万旗兵和绿营兵。在云贵地区的山地作战中,绿营步兵冲锋在前,旗兵随后跟进,战无不胜。后来平定准噶尔、新疆和金川的叛乱,绿营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乾隆四十六年虽然增兵了,但是后来四川、湖北的教匪起义,以及英法来华通商后发生的战争,绿营的战斗力反而不如以前了。等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广西绿营的正规军只有两万三千人,地方兵一万四千人,一遇到敌人就溃不成军。长期和平导致绿营军队懈怠,到了同治到光绪年间,多次裁撤军队,绿营制度名存实亡了。

北京的五城巡捕营,设有步军统领一人,统领左右翼总兵官以及十六门的门千总,海淀、畅春园、树村汛、静宜园、乐善园则分别设置副将或守备等不同级别的官员,总兵力约三千人。京城内九门、外七门,每门设有两个千总,十到二十个门甲,四十个门军。左翼总兵统领步军营巡捕南、左两营的各个汛官,总兵力三千六百多人。右翼总兵统领步军营巡捕北、右两营的各个汛官,总兵力约二千五百多人。

顺治元年,朝廷确定了直隶地区的军队编制。设立了直隶巡抚,管辖着分左右两营的标兵,以及游击以下的八个军官。同时,还设立了宣府、真定、蓟州、通州、天津、山海关六个镇的总兵官,以及镇标的守备、游击等军官。此外,紫荆关等七个协的副将以及协标官兵,拱极城等十七个地方的参将,山永等营的游击,巩华城等地的守备、都司,也都分别统领着各自的营兵。

顺治年间还确定了山东的军队编制。设立了河道总督,负责河防和漕运,他的标兵分中、左、右三个营,下辖八个副将或游击以下的军官,总兵力约三千人。山东巡抚的标兵则分左右两个营,也有八个游击以下的军官,总兵力约两千人。此外,临清、沂州两镇各设一个总兵官,以及八个军官,总兵力约两千四百多人。德州、青州、武定三营的参将或守备,以及他们的下属军官(八个或六个不等),总兵力约两千二百多人。登州水师营设一个守备,登州、莱州、临清、济南各营也各有游击或守备,共四个,总兵力约一千二百多人。一开始,山东、直隶、河南共由一个总督管辖,到了康熙元年,才设立了山东提督,后来又取消了,让巡抚兼任。

顺治二年,山西、江南、陕西的军队编制也确定下来了。山西设立了宣大总督和巡抚,总督的标兵分中、左、右三个营,巡抚的标兵分左右两个营,每个营都有八个军官,总兵力各约两千人。太原、平阳两协也设有副将及协标官兵。汾州等地的营参将、游击、守备,分别统领各自的营兵。后来,在顺治十三年,宣大总督被裁撤;康熙元年,又设立了山西提督,之后几经裁撤和恢复,最终在雍正九年被再次裁撤,由巡抚兼任。

江南地区设立了漕运总督,负责管理漕运事务。江苏和凤阳庐州(安徽)两地分别设有巡抚,负责地方行政。军队方面,配备了标兵以及左右营,编制和以前一样,将领大约九到八位,士兵总数超过四千人。此外,还设立了奇兵营和游兵营,以应对突发情况。

还设立了江南汉兵提督,下辖中、左、右、前、后五个营,共有八位将领,士兵总数也大约四千人。苏州、镇江、浦口、安庆、池州太平、东山、广德这八个地方都设有镇总兵官,负责镇守当地的标兵和将领。狼山等七个地方设有副将,金山、常州等地则设有参将、游击和守备等军官,分别统领各自的营兵。

国家刚建立的时候,曾经设立过管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的总督。但是后来,总督的管辖范围多次调整,合并和分割的情况比较常见。到了康熙年间,才最终确定为两江总督的设置。同时,凤阳庐州巡抚的职位被裁撤,其管辖范围并入江苏巡抚。之后又设立了苏松提督,不久后改名为江宁提督,并增设了安徽提督,分别负责管理各自辖区的军事事务。后来安徽提督的职位又被裁撤,改为了江南水陆提督,统一管理全省的官兵。

最初设立了操江巡抚,负责管辖安庆等五个府,以及滁州、和州等三个州的军队。后来,这个职位改为了安徽巡抚,凤阳庐州的军队也归安徽巡抚管辖。

一开始,陕西设立了川陕总督,管辖四川的军队,标兵分成五个营。同时还分别设立了西安、延绥、甘肃、宁夏四个巡抚,他们的标兵也各自分成左右两个营,将领的设置跟其他省份差不多。 还设立了延绥、固原、临巩、凤翔、汉羌、甘肃六个镇总兵官,镇标兵也分成五个营,将领的设置也一样,延绥镇还另外设立了东西两个协。此外,还设立了西安、庆阳等八个地方的副将,以及宜君、阶州等各个营的参将、游击、都司和守备,他们分别统领各自的营兵。

康熙年间,川陕总督的管辖范围多次调整,一会儿管辖陕西、甘肃,一会儿又改成川陕甘总督。到了乾隆时期,甘肃单独设立了总督,四川总督则兼管陕西的军队,叫做川陕总督,后来又改成了陕甘总督。国家刚建立的时候,设立了甘肃巡抚,后来宁夏、延绥的巡抚先后被撤销,宁夏归甘肃管辖,延绥归陕西管辖。之后又撤销了甘肃巡抚,陕甘总督兼管抚标兵。甘州设立了甘肃总兵官,后来又改成了甘肃提督。一开始设立了陕西汉兵提督和宁夏提督,都分成五个营,每个都设有八个将领,总兵力四千人。后来改成了西安提督,又迁到固原,改名为固原提督。

顺治三年,确定了河南、江西、湖广官兵的编制。河南设立了巡抚,标兵分成左右两个营,八个将领,两千兵力,编制跟上面说的差不多。还设立了河南提督,标兵分成中、左、右三个营,将领由分统指挥。设立了河北、南阳、开归三个镇总兵官,他们的标兵都分成左右两个营,将领和兵力跟巡抚的标兵一样。还设立了开封副将、守备等七个级别的将领,共一千兵力。河南的卫辉、汝宁、归德各营的参将等,兵力各一千人。设立了磁州营都司,兵力五百人,后来归属直隶嵩县等两个营的守备管辖,兵力三百或二百人。一开始河南、直隶、山东共由一个总督管辖,兼管河南的官兵。后来有时单独设立河南总督,有时又撤销或改编。到了雍正十三年,又恢复为河南巡抚。

一开始,江西设立了巡抚和南赣巡抚,他们的标兵分别分成左右两营,每边有五个将领,一共一千五百名士兵。 江西还设了个提督,他的标兵分成五个营,每个营有八个将领,一共五千名士兵。南赣和九江两个地方也设了总兵官,他们的标兵也分成五个营,下面还有游击之类的军官,士兵数量和江西提督的标兵一样多。 此外,袁州等四个地方还设了协副将,他们手下兵分左右两营,每个营有八个将领,一共两千名士兵。广德的各个营设有参将,抚州的水师营设有守备,兵力六百人;南康等地的营设有守备,兵力三百人。康熙初年,南赣巡抚被撤销了,他们的标兵归江西巡抚管辖。七年后,提督也被撤了。十三年后,又重新设立了提督。后来又增设了福建提督,没多久也被撤了,江西提督也一起被撤了,由巡抚兼任。

湖广地区设立了总督,他的标兵分成中、左、右三个营,每个营有八个将领,一共三千名士兵。湖北、郧阳、偏沅三个地方都设了巡抚,他们的标兵也分左右两营,将领和士兵数量都跟江西巡抚的标兵一样。湖广还设了个提督,标兵分成五个营,将领和士兵数量也跟江西提督的标兵一样。荆州、郧阳、长沙三个地方设了总兵官,辰州设了协副将,他们的标兵都分成中、左、右三个营,每个营有八个将领,一共三千名士兵。黄州、承天、常德三个地方设了协副将,他们的标兵每个营有七个将领,一共一千二百名士兵。后来承天协改成了安陆营。汉阳等地的营设有参将,每个营有四个将领,六百名士兵。夷陵等地的营设有游击,每个营有三个将领,四百名士兵。三江口等地的营设有守备和把总,每种兵种各二百人。康熙初年,湖广总督和四川总督合并成了川湖总督。后来四川总督不再管辖湖广,湖广总督又重新设立了。郧阳巡抚被撤销了,他们的标兵由湖北巡抚管辖。

顺治四年,四川的官兵编制终于定下来了。设立了四川巡抚,还设立了左右两个标营,每个营都有八个将领,一共一千三百兵。另外,在建昌、保宁、永宁、夔州四个地方,都设了镇总兵,每个镇的标兵分三个营,每个营也有八个将领,一共两千兵。松潘、成都、重庆三个地方还设了协副将,每个协的标兵分两个营,下面还有游击和其他军官士兵。其他的像威茂这些营,也都分别有参将、游击、守备等军官带领士兵。一开始,四川只设巡抚,驻扎在成都。川陕总督驻扎在陕西,管辖四川长达十四年。后来才在重庆设立了四川总督。这期间,有时候还把四川和湖北合并,设立川湖总督,先在荆州待了九年,后来又搬到重庆待了十九年。总之,管辖范围一会儿是川陕甘,一会儿又是川陕,变来变去没个准儿。直到乾隆年间,才最终确定了四川总督的管辖范围。

顺治五年,浙江的官兵编制也定下来了。设立了总督,标兵分三个营,每个营的副将或游击将领都是八个,一共三千兵。还设立了浙江巡抚,标兵两个营,每个营八个将领,一共两千兵。浙江提督的标兵也有三个营,每个营八个将领,一共三千兵。定海和衢州两个地方都设了镇总兵,每个镇的标兵都是三个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每个镇一共三千兵。钱塘的水师有两个营,台州的水师有三个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每个地方一共三千兵。衢州还设了水师左右路总兵,标兵三个营,游击以下的军官分别统领各营士兵。此外,衢州、湖州、嘉兴等七个地方都设了协副将,每个协的标兵都是三个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每个协大约有两千五百到两千六百兵。金华、严州、处州三个地方也设了协副将,每个协的标兵两个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每个协一共一千六百兵。吉安等地的营,也都分别有守备、参将等军官统领士兵。一开始浙江设的是总督,后来改名叫闽浙总督,兼管福建,这管辖范围也是变来变去。到了雍正年间,才最终确定为闽浙总督。

顺治七年,朝廷决定整顿福建的军队编制。 这意思就是说,要重新安排福建的兵力部署,让军队更加规范化。

首先,设置了福建巡抚这个职位,相当于福建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配属两个标兵营,每个营有八个将领,一共两千兵。 再设立福建水陆提督,负责水陆两军的指挥,手下有三个标兵营,每个营也是八个将领,总兵力三千。

接着,在汀州、泉州、铜山三个地方设立镇总兵,还有援剿总兵和中路总兵,这几个总兵职位都各管辖两个标兵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每营两千兵。 这相当于在福建几个重要的战略位置,都安排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然后,在福州、漳州、建宁三地设立协副将,每个协副将管辖三个标兵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总兵力三千。 这进一步加强了福建沿海和内陆地区的防御力量。

此外,还设立了福州水师,以及汀州、兴化、邵武、延平、闽安、同安七个地方的协副将,负责水师和陆地的防御。 每个协副将都管辖一个标兵营,每个营八个将领,每营两千兵。 在福宁地区还设立了两个协副将营,每个营七个将领,一共一千八百兵。 最后,在泉州等地设立参将,在长乐等地设立游击,这些将领各有八个,每支部队一千兵。 这样一来,福建全省的兵力部署就基本完成了。

1651年,朝廷决定整顿广东和广西的军队编制。在广东,设立了巡抚,下辖两个标兵营,一共八个将领,两千士兵。还设立了广东提督,下辖五个标兵营,八个将领,五千士兵。此外,还设立了广东水师总兵官,辖下六千水师士兵,分成左右两个协,每个协下又设中、左、右三个营。每个协都设有副将,再往下分两个营,每个协有八个将领,一千五百士兵;三个水师营,每个营有八个将领,一千士兵。同时,还设立了肇庆、潮州、琼州三个镇的总兵官,每个镇下辖两个标兵营,八个将领,两千士兵。韶州、惠州、高州、南雄四个协都设有副将,每个协下辖两个标兵营,八个将领,每个协两千士兵,只有南雄协略少,只有一千六百士兵。肇庆、高州的水师以及吴川等地的营都设有参将,柘林镇的各营设有游击,这些将领各有七个,士兵各一千人。东莞、始兴等州县的守备以下的将领,士兵人数从二百到五百不等。

广西方面,设立了巡抚,下辖两个标兵营,八个将领,一千五百士兵。广西提督下辖五个标兵营,八个将领,大约四千士兵。还设立了左右翼总兵官,分别驻守桂林和南宁。1652年,又增设了浔梧、柳庆、思南三个协的副将及以下将领,每个协一千二百士兵;郁林、新太、河池三个营的参将及以下将领,每个营六百士兵;永宁、昭平两个营的参将及以下将领,每个营四百士兵;上思、三里两个营的守备及以下将领,每个营二百士兵;贺县营的守备,一百士兵。1653年,朝廷确定两广总督的军队编制,下辖五个标兵营,中营八个将领,左右前后四个营共八个将领,总兵力五千人。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初期就设立了两广总督,康熙二年(1663年)只管广东,康熙四年(1665年)开始兼管两广,雍正元年(1723年)又只管广东,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才再次兼管两广。

1649年,朝廷正式确定了云南和贵州的军队编制。设立了云贵总督,下辖标兵中、左、右、前四营,其中中营有将领八位,其他三营每营也有八位将领,总兵力四千人。同时,还设立了云南巡抚,下辖标兵两营,将领八位,兵力一千五百人。在之前一年,贵州也设立了巡抚,军队编制和云南一样。之后,又设立了贵州提督,下辖标兵左、右、前、后四营,左营有将领八位,其他三营每营也有八位将领,总兵力三千人。此外,还设立了大定、黔西、镇远、威宁四镇总兵官,每镇下辖标兵三营,将领八位,兵力都在两千人左右。还设立了贵阳城守协以及平远、定广、铜仁、平越、安南五协副将,每协下辖标兵两营,以及游击以下的将领。思南营等地的参将、游击、守备等军官则分别统领各自的部队。

刚开始的时候,云贵总督是轮流在两省驻扎的。到了1662年,就分设了云南总督和贵州总督。之后,这总督的设置,一会儿合并,一会儿又分开,变来变去的。到了乾隆年间,最终又确定为一个云贵总督。这就是云南贵州绿营最初的编制情况。

雍正四年,富宁安将军在哈密地区设立大小卡路八个关卡。西安总兵潘之善在沙州西南的各个关隘设置哨探和瞭望台,加强防卫。

雍正五年,因为浙江绿营兵力薄弱,就从陕西、甘肃调拨强壮的士兵过去驻扎。雍正十年,由于苗疆地区地广人稀,贵州增设了总兵和游击职位,统管丹江、台拱等营,以及铜仁、镇远、石阡等地的协营,还新设立了上江、下江等营协,都归属贵州,加强当地防御力量。雍正十一年,皇帝下令所有总兵官都要巡查军队,加强管理。

乾隆五年,采纳了湖广总督那苏图的建议,裁撤了虚设的战船,取消了私设的提塘,整治了冒领军粮的弊端。乾隆十六年,确定了哈密驻防部队的制度,从甘肃、凉州、肃州四个提镇营抽调二十多名将领和两千名士兵前往哈密驻守。每两年轮换一次,每年的四月和八月都更换一半的人员,新老士兵交替,以便加强训练。士兵回营后,镇守大臣会根据他们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提拔任用。乾隆十八年,陕甘总督尹继善上奏建议,西陲的防务应该谨慎挑选安西的将领,多准备枪支弹药和粮草,修筑城墙,发展畜牧业。

乾隆二十四年,将安西提督改名为巴里坤提督,设置了哈密副将以下八名将领和八百名士兵,其余的进行裁撤或调整。随后又设立了乌鲁木齐总兵官,下辖中、左、右三个营和城守营,都归巴里坤提督管辖。巴里坤和乌鲁穆齐的将领和士兵都归陕甘总督统辖。乾隆四十一年,大小金川平定后,新纳入版图的地区需要驻军防守,管理制度和内地一样,设立了懋功、绥靖、崇化、抚边、庆宁等营,设置游击、守备等官职,总兵力超过两千六百人。

乾隆四十九年,陕甘总督福康安上奏说,甘肃原定兵力为五万六千六百人,陕西原定兵力为三万四千五百九十人,经过多次调动和裁撤,现在只剩下五万五千九百多人,不到原来的一半。后来又增兵一万两千七百多人,加上原有的兵力,共有七万人左右。但是州县和墩堡的兵力仍然不足,建议在平凉等府州县增加兵力,并在四十四座墩堡中调拨士兵驻守,皇帝批准了这个请求。随后又讨论决定再增兵三千人。还讨论决定,陕甘各营士兵要练习弓箭、鸟枪、骑马射箭等技能,每天在营内练习,五天进行小型操练,十天进行大型操练,演练九进十连环阵法,训练三万精兵。

乾隆五十三年,皇帝下令,提督和镇守大臣不得私设旗牌、伴当等名目,侵占兵额。嘉庆四年,由于要剿灭教匪,各省的正规军都被调遣出去,命令各省招募士兵补充兵力。嘉庆五年,陕西设立了宁陕镇总兵、副将等官职,沿用以前的制度。嘉庆十年,皇帝下令各督抚提镇,要按照训练乡勇的方法训练绿营兵。道光五年,皇帝下令直隶要准备一万五千三百多名备战士兵,演练车炮阵式,随后又讨论裁撤部分兵力。道光十六年,皇帝下令直隶营兵四成练习弓箭,两成练习步枪和马枪,刀矛两种技艺要藤牌军全部掌握。道光二十二年,直隶芦台增设通永镇总兵官,北塘、海口等十五个营都归其统辖,分为三个营,设置游击、守备等将领,新镇标兵共五千四百多人,专门操练水陆技艺。咸丰八年,河南归德营升格为镇,设置总兵官、左右营都司、游击等官职,马兵五百八十人,步兵一千一百多人。

同治元年,皇帝下令,直隶、江南、四川、甘肃等地的总督,以及福建、广东、湖北等总督与巡抚同城的省份,由总督会同提督节制军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陕西、湖南、广西、贵州各镇的军队,由就近的巡抚节制。同治四年,增设安徽皖南镇总兵官,将领和士兵的设置按照制度执行。同治六年,皇帝下令,宁夏镇绿营兵原定七千人,陕西定边协原定一千人,回族叛乱后,剩下的士兵寥寥无几,命令全部补充到原定数量。同治九年,将广东赤溪营改为水师,归属阳江镇管辖,改变了巡洋的旧章。又将湖北武昌城守营的一部分兵力分防金口、簰洲两个水关。同治十二年,从山西南北两镇挑选一千名士兵,分为两个营,设置将领进行训练。

光绪十一年,由于广西南部两千多里的边境,原先设置的一百九十个隘口和六十六个关卡,兵力仍然不足,将重要的地区划分为三路:镇南关口关前隘凭祥土州为中路,关口以东的隘口为东路,关口以西的隘口为西路。将原有的二十二个营合并为二十四营,十二个营专门防守中路,其余十二个营分别防守东、西两路。广西提督从柳州迁驻龙州,城守营设置游击和守备等官职。增设柳庆镇总兵官,驻扎在柳州。绿营多年来的增减和调整大致如此,具体的调动和改编,细节难以一一详述。

话说清朝从顺治年间就开始裁军了。你看,山西裁了四千多标兵,陕西甘肃那边裁了四十八个将领,一万六千多兵;河南裁了五百兵,湖广裁了五千,江西三千,还有八个将领;江南裁的最多,将近两万兵,一百一十七个将领。其他的地方裁的少一些,比如海州裁了七个将领,六百多兵;临清镇裁了五个将领,一千兵;三个营五百兵;沂州镇裁了九个将领;临清城守营裁了五个将领,三百兵;寿张营裁了二百兵。此外,江西和南赣抚标各裁了两个营的官兵,四川抚标、湖北和郧阳抚标也各裁了两个营的官兵,裁的人数都不一样。

康熙八年,裁撤了辰常镇的总兵,改设辰州协标官兵;二十三年,裁撤了崇明提督,改设崇明水师总兵,还规定了三营和奇兵营的编制;三十四年以后,裁撤的标兵里,南赣镇裁了一千多,九江协九百多,铜鼓营八百多,裁得最多;其他地方裁的少,从四五百到六七个人不等。到了乾隆年间,裁撤抚标后又新设了两个营,裁撤的人数最多也就三百多个,最少的只有十几个九个。

嘉庆十九年,朝廷下令全国标兵额定为六十二万四千多人,比雍正、乾隆年间增加了不少,于是命令督抚提镇们要裁减军队。结果,各地陆续裁减了一万四千多人。嘉庆二十五年,朝廷又下令各省不要浪费军饷养着那么多额外的兵。到了道光年间,又裁减了陕西甘肃的绿营马兵三千六百多人。还裁减了山东山西的抚标,以及兖州等三个镇,太原大同两个镇,东河河标,云贵各地的督抚镇协标兵,还有福建的水陆各营,浙江的马步兵,两广、江苏、安徽的马步守兵,各地裁减的数量都不一样。

1851年,曾国藩上奏说:“八旗精兵,一半驻守京城,一半驻防全国各地,但重要的山海关隘,往往都驻扎满了兵,总人数也不过三十五万。绿营兵名义上六十多万,实际上总是缺六七万人。乾隆中期的时候,曾经讨论过增兵的事。那些有名无实的空饷兵,都下令补足了,一下子就增加了六万多兵。这经费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大学士阿桂极力反对也没能成功。到了嘉庆、道光年间,看到国库渐渐空虚了,才想起阿桂当初的远见卓识,特地下令裁兵,但两次一共才裁掉了一万六千人。现在我请求命令各省留下精兵,淘汰弱兵,恢复乾隆初年的兵力编制。”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令各省的总督、巡抚分三年时间把军队裁减到原来的规模,裁减的人数,每年年底都要上报,不允许再出现空饷的现象。四年后,山西裁减了五千八百多马步守军,云南裁减了三千九百多步守军。到了1869年,裁撤了九江、洞庭、岳州、荆州等地的水师营,改编成城防营,并根据情况增设陆地防汛部队。

光绪五年,左宗棠和杨昌濬上奏说:“现在军队刚刚打完仗,还没来得及整顿军队,主要是因为军费太少,兵力又太多,没法按时进行精兵训练。兵没训练和没兵一样,训练不精和没训练也一样。甘肃省赋税少,兵力却多,军队的经费还要依靠其他省份支援,军饷稍微不足,就会出乱子。应该赶紧减少可以裁撤的军队,节省军费,然后把节省下来的军费用到剩下的军队上,这样才能要求他们认真训练。雍正年间,甘肃的兵力定额比内地多,后来虽然陆续裁减过,但现在马步守兵加起来还有五万七千多人。必须分步进行核查,然后裁减。”

光绪六年,丁宝桢说:“四川自从打仗以来,招募的营勇,裁减的少,增加的多。同治年间,湖北、贵州、四川的营勇多达六万多人。陆续裁撤后,到现在还剩下两千九百多人,还可以再裁掉十分之一。” 同一年,湖南各营的官兵和水陆防卫队陆续裁减了四千三百多人,湖北裁减了三千二百多人,安徽陆续裁减了大约九千多人。

光绪八年,张曜上奏说:“裁汰勇丁,就能恢复正常的兵额,改变营制,才能永久巩固边防。”光绪九年,张之洞奏请整顿山西绿营练军,裁撤湘军正勇一千人,还设立了筹集资金遣散的机构,后来又继续裁减,前后加起来裁减的兵力大约六千人。当时贵州也裁减了军队总数的二成,守兵裁减了三千二百多人,战兵裁减了两千九百多人。江西的兵力定额是一万一千九百多人,最近才把制兵改成练军,但是长期调练,冒名顶替的弊端出现了,以至于出现了“兵止一人,人已三变”的讽刺说法。所以决定让抚标选锋继续操练,裁撤外属各营抽调来的军队,全部返回原驻地。

十一年前,朝廷下令各省要精简绿营兵力。卞宝第就说了:“广西的绿营兵有二万三千人,地方兵一万四千人。当初粤匪起事,不过才两千人。这么多兵,居然打不过那么少的贼寇。广西是这样,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后来捻军、回军、苗军四处作乱,绿营军队一点功劳都没有。现在应该逐步改革营制,裁减兵额和军饷,实行‘两饷挑一兵’的办法。比如,如果兵额是一万人,就分成二十个营,一半驻守,一半巡防。平时就按日子操练和防备,有警报就随时支援。绿营那些老毛病,绝对不能再留着了。”

二十二年的时候,朝廷又下令说:“最近户部上奏请求裁军,应该裁撤绿营七成,勇营三成。自打下令以来,只有山东的陈明分五年裁减了五成,其他地方基本没怎么裁。总的来说,各省的兵勇还有八十多万,每年军饷大概三千多万两。绿营长期懒散,早就名存实亡了。现在正需要借外债,却把钱花在没用的兵身上,这导致国家贫困,百姓受苦。各地的将军、督抚们,必须赶紧制定期限,切实裁减兵力,然后向朝廷汇报。”

二十四年,朝廷采纳了胡燏棻等人的建议,裁撤并整编绿营和练勇,选拔训练新式军队。当时山东的兵额已经陆续裁减了三分之一。到后来,因为兵力不够分配,剩下的那两成兵,就干脆没再裁减。结果山西因为裁减后兵力不足以防守关卡,请求增加新军几个营。恭寿也说绿营弊端太深,屡次裁减反而越来越弱,必须依靠民力来辅助,应该赶紧实行团练。

公元1897年,刘坤一和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裁撤绿营兵。他们说:“绿营的军官都是通过考试选拔的,士兵都是当地人。士兵不是军官自己招募的,军官也不是将领亲自挑选的,两者之间没有恩义,自然很难管束。用临时安排的官员来管辖世世代代当兵的士兵,就像州县官吏对待衙役一样,想要他们整齐划一,听从指挥,服从命令,这根本不可能。更何况绿营的将领和军官们,都沾染了官场的习气,连军官都难以管教,更何况士兵呢!层层累积的弊端,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他们既骄横跋扈,又十分虚弱,根本不可能训练成能用的军队,所以必须裁撤。最好的办法是分年逐步裁减,不管骑兵、步兵、作战部队还是守备部队,每年裁减十分之一,一百人裁掉五个,二十年内完成。裁撤下来的军费,要按顺序注销,节省下来的钱,用来组建缉捕营和侦察队。但是,湖南的镇筸镇和绥靖镇,因为是改土归流的地方,没有当地农民,除了山区出产的东西以外,土地都是屯田,百姓都登记在兵籍里,所以这两个镇的兵额,请求不要裁撤,只是把绿营改成勇营。被裁撤的将领,能用的就改编到勇营,不能带兵的就开缺或者改任其他官职。这样一来,武职就不会出现被少数人把持的弊端,全国的军队都将来自勇营。还要更改营名,让名称与实际情况相符。”

公元1899年,朝廷采纳了徐世昌等人的建议,将绿营士兵挑选一部分改编为巡警。

1909年,步军统领衙门上奏说:“巡捕五营,本来有马兵和战兵一万人。后来因为多次裁撤合并,现在中营只有1500人,其中马兵540人,战兵860人,临时差遣的战兵100人。南营有1250人,其中马兵320人,战兵330人,临时差遣的战兵100人。左营有800人,其中马兵320人,战兵380人,临时差遣的战兵100人。右营有700人,其中马兵和战兵各300人,临时差遣的战兵100人。因为南营驻扎的地方设立了巡警之后,任务比较轻松,所以请求把南营的375人拨给北、左、右三营,这样每个营都有马兵365人,战兵410人。”

同年,免除了镇筸、绥靖两镇的裁撤,决定把它们改编为续备军。此外,乾州、永绥、常德等协,河溪、保靖等营,都保留了三四百人,取消了绿营的名称,改用勇营的编制,作为续备军。岳州、澧州等营,都裁撤了一些将领,剩下的兵力只有六十四人到九十三人不等。其他的抚标、提标、镇标、协标等营,也都裁撤了统领,统一由城里的将领兼管剩下的士兵。湖北全省的将领,副将五人裁撤一人,参将七人裁撤二人,游击十七人裁撤五人,都司十一人裁撤三人,守备三十三人裁撤十人。抚标各营还没完全裁撤完毕,等分兵裁汰后再进行。同年,裁撤了江北旧役卫兵左右两个哨兵。贵州绿营已经裁撤了两成,接下来要裁撤副将以下的各级官员,把四个营合并,改编成六个营,只有边防要地,辅助防守军队力量不足的地方,暂时不裁撤。

两年前,浙江的绿营军队裁撤之后,还剩下三百九十九个将领和七千多士兵,后来全部裁撤了,马匹和军械都收缴了,改编成了八营巡防队。四川的绿营军队也陆续裁撤完毕,挑选身体强壮的士兵改练成地方防军。湖广地区的绿营军队已经裁撤了七成,再过一两年,就能全部裁撤完了。

湖北从咸丰八年就开始裁撤骑兵,改编成步兵;到同治八年、九年,先后裁撤了水陆军队两千一百多人,马匹两百多匹;光绪十一年以后,又裁撤了将近三千人,马匹、步兵、战兵、守兵加起来有七千六百多人,马匹八百八十多匹。现在湖北实际还剩下七千多名马步守兵,马匹一千六百六十匹,以后也会分年裁撤完毕。接下来,湖北汉阳协兴国等营,湖南衡州协保靖等营,副将以下的军官,全部停止补录。

福建的绿营军队,到宣统六年才全部裁撤完毕,当时还剩下三百八十个将领,步兵、战兵、守兵、舵兵、炊事兵和兵夫加起来将近六千人。直隶的绿营军队,在同治年间就改编成了练军。光绪年间以来,通永等镇分年裁减,到光绪二十九年,实际还剩下两万六千多名马步战守兵。天津城防和葛沽、通永、通州、北塘等一共十一个营,在庚子年(义和团运动)的时候,全军溃散,所以全部裁撤了。此外,其他各营也都裁撤了三分之一,又裁撤了三百十四个将领。大沽的六个营,庚子年伤亡惨重,也全部裁撤了,改成了巡警。

话说清朝,三年之内,直隶省的绿营军队,还剩下七百多个军官和六千六百多个士兵。朝廷要裁军,但是淮军、练军和巡防营暂时先不动。四川省关外的那些驻防部队,以前都是从绿营调过去的,一共三十九个营,将官士兵全部裁撤。福建省的绿营,计划几年内全部裁撤,省下来的军饷用来训练巡防队。江西省也打算把绿营全部裁撤掉。甘肃省是边疆要地,陆军还没完全建制好,现在还剩下大概一万七千多马步兵和守军,为了保卫边疆,暂时不裁撤。山西省的绿营兵已经没剩多少了,计划三年内全部裁撤。江南省的绿营也一样,只有徐州的镇标营暂时不裁。山东省因为裁撤绿营的事情遇到了一些阻碍,所以请求缓期裁撤。广东省的绿营,三江、崖州两个协,儋州营,还有督标中营都不裁撤。其他的绿营要裁掉四成,将领五百多人,边疆要地和兼顾防卫的营队暂时不裁,其他的都停止补员,改练陆军。广西省的绿营,从光绪二十九年开始裁撤,现在只剩下抚标、提标的几个将领和四五十个士兵,左江、右江两镇也各只有两个将领和二十个士兵。这就是历朝历代裁军的大致情况。

绿营这套制度,积弊已久,延续了好几百年。同治年间中兴之后,那些地方大员和高级将领吸取教训,逐渐改练勇营和巡防营。光绪、宣统年间又多次裁撤绿营。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陆军部上奏说形势危急,各省的绿营和巡防队都暂时缓撤。就这样,绿营制度最终和清朝一起走到了尽头。

直隶总督管辖着四个督标营,还管着一位提督、七位总兵,同时还要负责保定城的守卫,以及热河喀喇沁地区、吉林、奉天的治安,还有永定河、运河沿线的营防。

首先,咱们说说直隶地区的驻军情况。直隶总督管辖着四个标营,分别是左营、右营、前营和后营。此外,保定城及其周边地区也驻扎着不少军队,包括新雄营、涿州营、拱极营、良乡营,以及中路、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张家口和独石口等地的守军。热河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承德一带,则有喀喇沁等营的驻军,比如乌兰哈达、塔子沟、承德府、平泉州、三座塔和多伦诺尔厅等地的军队。吉林和奉天(也就是现在的辽宁)也都有捕盗营,驻扎地点分别包括吉林的宾州厅、五常厅、敦化县、双城厅、伊通州,以及奉天的昌图府、新民厅、海城厅等等,总之,奉天地区的驻军点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念了,太多了。最后,永定河和运河沿岸也部署着一些军队,比如北运河务关厅、杨村厅、通惠河漕运厅和南运河沿岸的驻军。

接下来,我们看看古北口提督的管辖范围。古北口提督管辖着四个提标营(提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同时还要节制七镇的军队,并且还兼管河屯一协、三屯等营,以及密云城守营、顺义营、承德府河屯协左营、右营、唐三营、三屯营、喜峰路、燕河路、建昌路、八沟营、建昌营、赤峰营、朝阳营、昌平营、居庸路、巩华营、怀柔路、汤泉营和古北口等地的驻军。

最后,再看看马兰镇和泰宁镇的总兵管辖的军队。马兰镇总兵管辖着两个镇标营(镇标左营、右营),同时还兼管遵化营、蓟州营、曹家路、墙子路、黄花山和余丁营等地的军队。泰宁镇总兵则管辖着两个镇标营(镇标左营、右营),以及水东邨营、紫荆关、白石口营、广昌营、插箭岭、矾山营、易州营、房山营、涞水营、马水口和沿河口等地的驻军。

总而言之,清朝在直隶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军队,防御体系非常严密。

宣化镇总兵管辖着镇标的三营,也就是中营、左营、右营,还管着独石口和多伦诺尔两个协,以及蔚州等其他的营。 具体来说,他管辖的营地可多了,有独石口协的左营右营,镇安营,龙门所营,云州堡,马云堡,镇宁堡,松树堡,滴水堡,赤城堡,君子堡,靖安堡,多伦诺尔协的中营左营右营,蔚州营,东城营,宣化城守营,怀来营,怀来城守营,岔道营,龙门路营,怀安营,左卫营,柴沟营,西阳河堡营,张家口营,万全营,膳房堡营,新河口堡营,洗马林堡营,等等,反正好多好多。

天津镇总兵管辖着镇标的两个营,左营和右营,还管着河间和大沽两个协,以及务关等其他的营。具体来说,他的管辖范围包括四党口营,河间协的左营右营,郑家口营,景州营,大沽协的前左、中左、后左、前右、中右、后右六个营,葛沽营,祁口营,务关营,霸州营,武清营,静海营,旧州营,天津城守营。

正定镇总兵管辖着镇标的两个营,左营和右营,以及固关等其他的营。这些营地包括固关营,龙泉关营,倒马关营,忠顺关营,龙固城守营。

大名镇总兵管辖着镇标的三营,也就是中营、左营、右营,还管着开州协,以及大名城守等其他的营。具体包括杜胜营,东明营,长垣营,大名城守营,广平营,顺德营,磁州营。

通永镇总兵管辖着镇标的两个营,左营和右营,还管着通州和山永两个协,以及北塘等四个营。 他管辖的营地还有通州协的左营右营,张家湾营,采育营,三河营,山永协的左营右营,山海路营,石门路营,蒲河营,乐亭营,北塘营,丰顺营,玉田营,宝坻营。

山东巡抚,权力可大了,不仅是山东的最高行政长官,还兼任提督,管着济南府,手下三个镇的兵马都听他的。他直接指挥着抚标的两个营,外加登州和荣成的水师一个协。抚标呢,就是左营和右营,登荣水师也有自己的练兵营。

兖州镇总兵管着镇标的两个营,还有沂州的一个协,以及泰安等六个营。具体来说,镇标下辖左营和右营,此外还有沂州协、泰安营、台庄营、济南城守营、武定营、安东营和沙沟营。

登州镇总兵管着镇标的两个营,外加文登等七个营。 镇标是左营和右营,其他还有文登营、胶州协、莱州营、即墨营、青州营、宁福营、寿乐营。

曹州镇总兵管着镇标的两个营,还有临清协以及德州等好几个营。他的镇标是中营和右营,其他还有临清协、德州营、东昌营、单县营、寿张营、濮州营、高唐营、梁山营、钜野营、桃源营。

河东河道总督,管着河标的三个营,还有济宁城守营,以及运河、怀河、豫河沿线的各个营。河标呢,就是中营、左营、右营,再加上济宁城守营、运河营、怀河营(包括黄河北岸的祥河、下北河、黄沁河、阳封)和豫河营(包括上南河、中河、下南河)。

山西巡抚,也兼任提督,管着山西的两个镇,手下有抚标的两个营,还有精兵两哨,以及口外七厅的捕盗营。抚标是左营和右营,精兵两哨,再加上归化厅标、萨拉齐厅标、丰镇厅标、宁远厅标、和林格尔厅标、托克托城厅标、清水河厅标。

太原镇总兵管着镇标的两个营,还有蒲州、潞安两个协,以及太原等好几个营。镇标是左营和右营,其他的有蒲州协、运城营、吉州营、潞安协、泽州营、东阳营、粟城营、太原营、平阳营、隰州营、汾州营、平垣营、盂寿营、东滩营、平定营。

大同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三营、杀虎口一协,还有新平路等好几个营。 具体来说,下辖镇标中营、左营、右营;杀虎口协的左营、右营;还有宁武营、偏关营、镇西城、河保营、保德营、水泉营、平鲁营、靖远营、归化城、新平路、天城营、阳和营、浑源营、得胜路、丰川营、助马路、怀仁城、北楼营、东路、忻州营、灵丘路、山阴路等等,一大堆营。

河南巡抚,他还兼任提督,管着三个镇的兵,手下有抚标两个营,另外还管着开封营。抚标呢,就是左营和右营,还有开封城守营。

河北镇总兵管着镇标两个营,还兼管河南城守等营。具体来说,就是镇标左营、右营,河南城守营的左营、右营,还有卫辉营、彰德营、陕州营、内黄营、嵩阳营、王禄店营、滑县营这些。

南阳镇总兵管着镇标两个营,还兼管荆子关、信阳两个协,以及汝宁等营。 这些营包括镇标左营、右营;荆子关协;卢氏营;信阳协的左营、右营;汝宁营、邓新营、襄城城守营、新野营、光州营、固始县营。

归德镇总兵管着镇标两个营,还兼管永城等营。 包括镇标左营、右营,永城营、考城营、陈州营。

两江总督那可是个大官,他管着督标两个营,还管着三个巡抚、一个提督,九个总兵,手下还有江宁城守一协、扬州营、盐捕营。督标下辖中营、左营,江宁城守协的左营、右营,还有奇兵营、青山营、浦口营、溧阳营、瓜州营、扬州营、盐捕营。

漕运总督除了管各卫所,还管着旗、绿、漕标三个营,以及淮安城守等营。漕标包括中营、左营、右营,淮安城守营,海州营,盐城水师营,东海水师营。

最后,江苏巡抚管着三个镇,手下有抚标两个营,还管着苏州城守营。

这段文字介绍的是清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一个军事部署图,说的是各个营地的管辖范围。

首先是江南水陆提督,权力很大,管辖范围超广。他管着五个镇的兵力,手下有五个主力营(提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还有太湖、松江等地的协营,以及松江、金山、柘林、青村、平望、江阴、靖江、孟河、常州、镇江等地的城守营和水师营,总之,江南一带的水陆防务,基本上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想想看,那得有多少兵啊!

然后是狼山镇总兵,他管着两个镇标营(镇标中营、右营),以及通州等地的水师营。再往下是苏松镇水师总兵,他管着三个镇标营(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和海门协。徐州镇总兵管辖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只有镇标中营和徐州城守营等。淮扬镇总兵管辖三个镇标营(镇标中营、左营、右营),以及清江城守营等。

福山镇总兵管着两个镇标营(镇标左营、右营),还有吴淞和川沙两个水师营。安徽巡抚,他不仅是地方行政长官,还兼任提督,管着两个镇,手下有抚标两个营(左营、右营),以及安庆协、游兵营和潜山营。寿春镇总兵管着两个镇标营(镇标中营、右营),以及六安等地的营地。最后是皖南镇总兵,他管着两个镇标营(镇标中营、右营),以及徽州等地的营地。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详细地列举了清朝时期江南地区各个军事单位的隶属关系和管辖范围,展现了当时复杂的军事部署。 这就像一张军事地图,清晰地展现了各个营、镇之间的指挥关系,以及他们的具体驻地。 可见当时为了维护江南地区的稳定,朝廷投入了相当大的军事力量。

江西巡抚权力可大了,他不仅是巡抚,还兼任提督,管着两个镇的兵,手下有抚标两个营,还有南昌城守的部队。 抚标呢,就是左营和右营,再加上南昌城守营。

九江镇总兵管着镇标两个营,还有九江城守营和其他好几个营,比如广信营、铅山营、饶州营等等,一大堆呢!具体来说,镇标有前营和后营,九江城守营,广信营,铅山营,饶州营,浮梁营,建昌营,广昌营,武宁营,瑞州营,抚州营,铜鼓营,南康营。

南赣镇总兵呢,他管着镇标三个营,还有袁州一协,以及赣州城守营等等。 镇标有中营、左营、后营,袁州协,临江营,赣州城守营,宁都营,南安营,吉安营,龙泉营,万安营,永丰营,莲花营,兴国营,文英营,永镇营,横冈营,羊角营,这规模也不小啊!

长江水师提督的权力也很大,管着四个镇的兵,手下有五个提标营,还得听两江总督和湖广总督的命令。 这五个提标营分别是中营、金陵营、裕溪营、大通营、芜湖营。

长江水师下面还有岳州镇、汉阳镇、湖口镇、瓜洲镇四个镇总兵,每个镇总兵都管着好几个营,具体营名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都是镇标营。

闽浙总督更是厉害,他管着两个巡抚、三个提督、十二个镇,手下还有督标三个营,外加抚标两个营和南台水师营。督标三个营是中营、左营、右营,加上抚标左营、右营,还有南台水师营。

福州将军除了管着八旗驻防的兵以外,还管着福州城守营,以及福宁镇标、福州城守营和同安等营。

福建陆路提督权力很大,管着四个镇,五个提标营,还有福州、兴化两地的城防营和泉州的城防营等等。具体来说,他管着提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福州城守营的左营右营,兴化城守营的左营右营,以及泉州城守营和长福营。

福宁镇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其中左营归水师提督管,他还管着海坛、闽安两个协和烽火门四个营。 这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海坛协的左营右营,闽安水师协的左营右营,烽火门水师营,还有桐山营、连江营、罗源营。

汀州镇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外加邵武城防营。 他的辖区包含镇标中营、左营、右营,以及邵武城守营的左营右营。

建宁镇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还有延平城防协和枫岭营。 这些营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延平城守协的左营右营,以及枫岭营。

漳州镇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以及顺昌协和同安等营。 他管辖的具体营包括镇标中营,顺昌协,同安营,诏安营,平和营,云霄营,龙岩营,还有漳州城守营。

福建水师提督的权力也不小,他管着三个镇,还有福宁镇的左营和广东南澳镇的左营,以及五个提标营,还有金门协,铜山、湄州等营。 具体包括镇标中营、左、右、前、后四营,金门协,铜山水师营,湄州水师营。

闽粤南澳镇,主要负责外海,总兵只管一个左营。

福建台湾巡抚管着两个镇。

台湾总兵管辖着一大堆部队,厉害着呢! 他管着镇标中营,还有台湾北路、台湾水师的几个营,以及台湾城守营和台湾南路营等等,总之就是台湾岛上好多营都归他管。 具体来说,有镇标中营,台湾北路协的中营和右营,台湾水师协的中营、左营和右营,台湾城守营的左营和右营,台湾南路营,台湾嘉义营,台湾艋舺水师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台湾恒春营,台湾道标,还有台湾南路下淡水营。

澎湖总兵呢,就相对简单些,他主要管着镇标的两个营,就是镇标左营和右营,负责外海的防御。

浙江巡抚管辖着抚标的两个营,外加一个海防营,负责浙江沿海的防卫。抚标下辖左营、右营、巡盐营和海防营。

浙江水陆提督权力最大,他管着五个镇的兵力! 他直接管辖着提标的五个营,还兼管着杭州、太湖等地的很多营。 提标下有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此外他还管着杭州城守协、钱塘水师营、嘉兴协的左、右两营、湖州协的左、右两营、安吉营、绍兴协的左、右两营、乍浦水师协的左、右两营、太湖水师营、宁波城守营、澉浦水师营、海宁水师营。

定海总兵管辖着镇标三个营,还有象山协和镇海、定海城守营。 镇标下设中营、左营、右营;象山协下设左营、右营;此外还有石浦水师营、镇海水师营和定海城守营。

海门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还有台州协和海门城守营等。 镇标下设中营、左营、右营;台州协下设中营、左营、右营;还有海门城守水师营、宁海营、太平营。

温州总兵管辖着镇标三个营,以及乐清、瑞安、平阳三协,还有玉环、温州城守营等。镇标下设中营、左营、右营;乐清协下设大荆营、磐石营;瑞安协下设左营、右营;平阳协下设左营、右营;玉环营下设左营、右营;还有温州城守营。

处州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下三个营,也就是中营、左营和右营,还管着金华协的左营和右营,以及丽水营。

衢州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下三个营,也就是中营、左营和右营,还管着严州协的左营和右营,还有枫岭营和衢州城守营。

湖广总督权力很大,他管着两个巡抚、两个提督和五个镇,手下还有督标三个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和右营。

湖北巡抚管着抚标下的两个营,就是左营和右营。

湖北提督管着两个镇,手下有提标五个营(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还管着黄州协、汉阳协、荆州城守营,以及武昌城守营、德安营、兴国营、均光营、襄阳城守营、荆门营和安陆营。

郧阳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下的四个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和前营,另外还管着竹山协和郧阳城守营。

宜昌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下的四个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前营和后营,还管着施南协的左营和右营,以及远安营、卫昌营、宜都营和荆州堤防营。

湖南巡抚管着三个镇,手下有抚标两个营(左营和右营),还管着凤凰等地的屯军营,包括凤凰厅屯、永绥厅屯、乾州厅屯、古丈坪厅屯和保靖厅屯。

湖南提督,那是厉害角色,管着三个镇,五个提标营,外加长沙、澧州等好几个营。 具体来说,手下有提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还有长沙协的左营右营,乾州协的左营右营,镇溪营、河溪营,永顺协、常德协,龙阳城守营,澧州营,岳州营,九溪营,永定营,辰州城守营,古丈坪营,这么多兵马!

镇筸镇总兵呢,管辖着四个镇标营,再加上沅州、靖州两个协,还有绥宁、长安等营。 他的兵力也相当可观,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以及沅州协,晃州营,靖州协,绥宁营,长安营。

永州镇总兵,管着三个镇标营,还有宝庆、衡州两个协,以及临武等营。 具体来说,就是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宝庆协,衡州协,临武营,宜章营,桂阳营,武冈营,岭东营。

绥靖镇总兵,管的兵力相对少一些,只有两个镇标营,以及永绥协和保靖营。 他的手下有镇标左营、右营,永绥协中营、左营,芭茅坪营,保靖营左营、右营。

最后,陕甘总督,那可是大人物,管着两个巡抚、三个提督、十一个镇,还有五个督标营! 督标营包括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 陕西巡抚管着三个抚标营,分别是抚标中营、左右两营。

陕西固原的提督大人,权力可大了,管着四个镇,底下还有五个标营,外加靖远等协和静宁等营,总之兵力众多。具体来说,这五个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其他的营还有靖远协、芦塘营、盐茶营、下马关营、八营、潼关协、金锁关、三要司、商州协中营、左营、右营、西安城守协左营、右营、盩厔营、静宁营、马营监营、安定营、隆德营、西凤营、邠州营、长武营、庆阳营、泾州营、红德城守营、固原城守营、硝河城汛、平凉城守营、秦州营、利桥营、宜君营、化平营,这可真是不少啊!

延绥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三个营,还有定边协和神木等营。这三个镇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其他营包括定边协、靖边营、镇靖营、安边营、神木营、黄甫营、麻池潢营、高家营、镇羌营、波罗营、绥德城守营、延安营、鄜州营、延绥城守营。

陕安镇的总兵大人,管辖着镇标三个营以及镇安城守等营。这三个镇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其他的营还有镇安城守营、砖坪营、兴安城守营、镇坪营、孝义城守营、紫阳营、白河营、洵阳营。

河州镇的总兵大人,管辖着镇标两个营,以及洮岷协和循化等营。镇标只有左营和右营;其他营包括洮岷协、阶州营、文县营、西固营、岷州营、旧洮营、循化营、保安营、起台营、兰州城守营、巩昌营、临洮营、河州城守营。

汉中镇的总兵大人,管辖着镇标三个营以及宁陕等营。这三个镇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其他的营包括宁陕营、阳平关营、宁羌营、略阳营、留坝营、定远营、西乡营、华阳营、东江口营、汉中城守营、汉凤营、铁炉川营、佛坪营。

甘肃提督管辖着五个标营,也就是提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还管着永固城守协,以及西宁等四个镇的军队。 除了这五个标营,他还管着甘州城守营、梨园营、洪水营、南古城营、山丹营、硖口营、大马营、察汉俄博营等等,总之兵力不少。

西宁镇总兵管辖着五个镇标营,分别是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此外还管着镇海协和西宁城守营等。 这些营除了镇标五营,还有哈拉库图尔营、巴燕戎格营、巴暖三川营、贵德营、南川营、大通营、永安营、白塔营、碾伯营、威远营,也是相当庞大的兵力配置。

宁夏镇总兵管辖着镇标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这四个营还兼管着城守营。 除了这四个营,他还管着中卫协,以及石空寺堡、古水井堡、花马池营、安定堡、灵武营、灵州营、同心营、平罗营、洪广营、玉泉营、广武营、兴武营、横城营等等,兵力规模也相当可观。

凉州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还管着永昌、庄浪两个协。 除了这五个标营和两个协,他还管着西把截堡、宁远营、水泉营、新城营、张义营、镇番营、安城营、大靖营、土门营、俄博岭营、松山营、镇羌营、岔口营、红城堡、红水营、三眼井营等等,这兵力分布范围也很广。

肃州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中营、左营、右营三个营,还管着金塔、安西两个协,以及肃州城守营等。 除了这三个标营和两个协,他还管着镇彝营、清水营、高台营、抚彝营、红厓堡、布隆吉尔营、桥湾营、嘉峪关营、沙州营、靖逆营、赤金营等等,虽然营数相对较少,但分布的区域和兵种也比较复杂。

甘肃和新疆的巡抚大人,权力可大了,管着三个地方的大事,手下还有四个营的抚标兵,以及玛纳斯协和济木萨营等等。 具体来说,他的兵力包括中营、左营、右营,城守协中营,喀喇巴尔噶逊营,玛纳斯协,济木萨营,库尔喀喇乌苏营,精河营,还有吐鲁番营。

新疆喀什噶尔的提督大人,也管着三个地方,手下有五个营的提标兵,另外还管着回城和莎车两个协,以及英吉沙尔营等等。他的兵力构成是:提标中营、左右两营、前营、城守营,回城协中营、左右两旗,莎车协中营、中左右三旗,英吉沙尔营,和阗营,还有玛喇巴什营。

新疆阿克苏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四个营的兵,另外还管着乌什协和哈喇沙尔营等等。他的兵力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城守营,乌什协,哈喇沙尔营和库车营。

新疆巴里坤镇的总兵大人,也管着镇标四个营的兵,另外还管着哈密协和古城营等等。他的兵力包括:镇标中营、左右两营、城守营,哈密协,古城营,塔尔纳沁营,还有木垒营。

伊犁将军管着一个地方的大事,手下只有两个营的军标兵。 这两个营分别是军标中营和左营。

伊犁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四个营的兵,另外还管着塔尔巴哈台协和霍尔果斯营等等。他的兵力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绥定城守营,塔尔巴哈台协,霍尔果斯营,还有宁远城营。

四川总督大人权力也很大,管着一个提督和四个镇,手下还有三个营的督标兵。督标兵包括中营、左营、右营。

成都将军除了管着八旗驻防的官兵外,还管着军标绿营的两个营,并且管着建昌和松潘两个镇。这两个营分别是军标左营和右营。

四川提督权力很大,管着四个镇,下面有三个提标营,还有阜和、懋功、马边三个协的兵,以及成都城防部队等等。具体来说,他的兵力包括提标中营、左营、右营,阜和协的左营、右营,黎雅营、泰宁营,懋功协的崇化营、绥靖营、庆宁营、抚边营,马边协的左营、右营,还有存城营、万全营、平安营,成都城守营、右营,永宁营、泸州营、叙马营、建武营、普安营、右营,安阜营、峨边营、右营,镇远营,绵州营等等,规模相当庞大。

川北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三个营,以及绥定等一些营。这些营具体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还有绥定营、顺庆营、太平营、巴州营、广元营、潼川营、城口营、通江营。

重庆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三个营,还有夔州、绥宁两个协,以及忠州营。具体来说,就是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夔州协的左营、右营,巫山营、梁万营、盐厂营,绥宁协的左营、右营,酉阳营、黔彭营、邑梅营,以及忠州营。

建昌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两个营,以及会川等一些营。他的部队包括镇标中营、左营,还有会川营、永定营、越巂营、宁越营、保安营、靖远营、泸宁营、会盐营、怀远营、冕山营。

松潘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三个营,以及维州协、漳腊等一些营。这些营具体包括镇标中营、左营、右营,维州协的左营、右营,茂州营、漳腊营、叠溪营、龙安营、平番营。

两广总督的权力更大,他管着两个巡抚、三个提督和九个镇,手下有督标五个营,还有本标水师和绥瑶等营。督标营包括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以及督标水师营和绥瑶营。

广州将军权力很大,他不光管着驻扎在广州的八旗兵,还管着好多地方的军队,比如南韶连镇标、潮州镇标、高州镇标、琼州镇标,还有惠州协标、肇庆协标、广州城守协、三江口协、黄冈协、罗定协、增城各二营,以及南雄协、钦州各一营,还有雷州左营、前山、永靖、连阳、惠来、骁平、潮阳、廉州、儋州、万州、和平、四会、那扶、永安、兴宁、平镇、潮州城守、石城、阳春、三水、徐闻、绥瑶等营。 简直就是广东的军事一把手!

广东巡抚呢,就相对简单些,他只管着抚标的两个营,就是左营和右营。

广东陆路提督管辖五个镇,手下有五个提标营,外加广州城守等协、增城等营。具体来说,这五个提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此外还有广州城守协的左营右营,三水营,惠州协的左营右营,和平营,肇庆城守协的左营右营,四会营,那扶营,增城营的左营右营,永靖营,永安营。这规模也不小啊!

南韶连镇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中营、左营、右营),还兼管着三江口、南雄两个协,以及清远、佛冈等营。

潮州镇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中营、左营、右营),还兼管着黄冈协、惠来等营,包括饶平营、潮阳营、兴宁营、平镇营和潮州城守营。

高州镇总兵,这可是个水陆兼顾的总兵,他管着镇标两个营(左营、右营),还兼管着罗定协、阳江等营,包括罗定协的左营右营,阳江营、硇州营、吴川营、电白营、东山营和阳春营。 总之,广东的军事部署,那可是相当复杂!

广东水师提督,那是相当厉害的人物,管着五个镇的兵力,手下有五个标营,还有香山等四个协营,以及新会、前山等营。具体来说,五个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前营、后营;香山协有左营和右营;顺德协、大鹏协、赤溪协也一样,都有左营和右营;新会营和前山营也各分左营和右营。

碣石镇总兵管着三个镇标营,外加一个平海营。这三个镇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

琼州镇总兵,水路陆路都管,手下有两个镇标营,还管着崖州协、海口等营。镇标营只有左营和右营,此外还有崖州协、海口营、万州营、儋州营、海安营。

南澳镇总兵厉害了,管着福建和广东两省的部分兵力,手下有两个镇标营,还管着澄海等营。不过,镇标左营归福建水师提督管,右营在他自己手里。澄海营有左营和右营,还有海门营、达濠营。

北海镇总兵,水陆兼顾,管着两个镇标营,以及龙门协、雷州等营。镇标营是左营和右营,龙门协也有左营和右营,此外还有雷州营、钦州营、白龙营、徐闻营、石城营、灵山营。

广西巡抚管着两个抚标营,就是左营和右营。

广西提督管着三个镇,手下有一个提标中军营,还管着平乐、新太两个协营,以及全州等营。具体来说,他管着提标中军营,平乐协的左营和右营,还有富贺营、麦岭营,新太协,馗纛营,全州营,宾州营,三里营,上思营,东兰营,桂林城守营,龙州城守营。

左江镇总兵管着三个镇标营,还有梧州、浔州两个协营,以及南宁城守等营。这三个镇标营分别是中营、左营、右营;梧州协和浔州协都有左营和右营;此外还有南宁城守营、郁林营。

右江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属的三个营,还有镇安协、思恩等营。(镇标有中营、左营、右营;镇安协有左营、右营;还有思恩营、隆林营、上林营、恩隆营。) 简单来说,就是右江镇总兵手底下管着好几个营,规模不小。

柳庆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的两个营,以及庆远协、义宁协和融怀等营。(镇标有左营、右营;庆远协有左营、右营;义宁协也有左营、右营;还有融怀营、永宁营、柳州城守营。) 这柳庆镇总兵的兵力配置和右江镇总兵不太一样,规模也略小一些。

云贵总督权力很大,他管着两位巡抚、两位提督和十个镇,自己还直接管着本标下的三个营,另外还兼管曲寻协、云南城守营和寻霑等营。(督标有中营、左营、右营;曲寻协有左营、右营;还有云南城守营、寻霑营。) 总督那是实权人物,手握重兵,管辖范围非常广。

云南巡抚管辖着抚标下的两个营。(抚标有左营、右营。) 巡抚的权力比总督小,但也是一方大员。

云南提督管辖着六个镇,自己管着提标下的三个营,还兼管楚雄协、武定营和大理城守营。(提标有中营、左营、右营;还有楚雄协、武定营、大理城守营。) 提督的权力也不小,手下也掌握着不少兵力。

临元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的四个营,以及元新营和澂江营。(镇标有中营、左营、右营、前营;还有元新营、澂江营。) 临元镇总兵的镇标营数比其他一些镇多。

开化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的四个营,以及广南营和广西营。(镇标有中营、左营、右营、后营;还有广南营、广西营。) 开化镇总兵的镇标营数也比较多。

腾越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的三个营,以及永昌协和龙陵营。(镇标有中营、左营、右营;永昌协有左营、右营;还有龙陵营。) 腾越镇总兵的管辖范围也比较复杂。

鹤丽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的三个营,以及维西协、永北营和剑川营。(镇标有中营、左营、右营;维西协有左营、右营;还有永北营、剑川营。) 鹤丽镇总兵的兵力配置和腾越镇总兵有点像。

昭通镇总兵管辖着镇标下的四个营,以及东川营和镇雄营。(镇标有中营、左营、右营;还有东川营、镇雄营。) 昭通镇总兵的镇标营数也比较多。

普洱镇的总兵大人管着镇标下三个营,也就是中营、左营、右营,还管着威远营和景蒙营。

贵州巡抚管着抚标下的两个营,分别是左营和右营,另外还管着古州十卫,以及都江营、下江营等等。 这些卫所可不少呢,包括古州左卫、右卫、八寨卫、台拱卫、黄施卫、丹江卫、凯里卫、清江左卫、右卫、石岘卫,还有都江厅和下江厅的厅标。

贵州提督权力最大,他管着四个镇的兵马,手下有提标三个营:左营、右营、前营。 除此之外,他还管着大定协、平远协、遵义协、定广协,以及罗斛营、贵阳营、平越营、归化营、黔西营、安顺城守营、仁怀营、新添营等等,兵力相当雄厚啊!

安义镇的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中营、左营、右营),还管着永安协和长坝营,以及普安营、安南营和册亨营。

古州镇的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中营、左营、右营),还管着上江协、都匀协,以及朗洞营、黎平营和荔波营,还有下江营。

镇远镇的总兵管着镇标三个营(中营、左营、右营),还管着清江协、松桃协、铜仁协,以及台拱营、丹江营、思南营、凯里营、黄平营、天柱营和石阡营。

威宁镇的总兵管着镇标两个营,就是左营和右营,还有毕赤营和水城营。

一开始,清朝刚建立的时候,绿营兵的数量还没确定下来。看看明朝,光京城的军队就有二十多万,其他地方的军队更是多达九十九万多。顺治年间具体多少兵力不好考证,大概比明朝减少了十三四万的样子。

康熙皇帝时期,军队编制是这样的:京城负责巡逻的三个营,加上正规的骑兵和步兵,一共三千三百人;直隶各地的军队有三万七千人;山西有二万五千人;四川、陕西总督,陕西、甘肃两地的巡抚和提镇,他们的军队加起来有八万五千九百七十八人;四川四万人;云南四万二千人;贵州二万人;广西二万人;湖广四万人;广东七万三千一百十人;江南总督、漕运总督、江宁、安徽两地的巡抚和京口将军管辖的军队有四万九千八百五十人;浙江四万三千四百五十人;江西一万五千人;福建六万九千七百二十六人;山东的河道总督、巡抚和提镇管辖的军队有二万人;河南只有一万人。全国各省的正规骑兵和步兵加起来,一共是五十九万四千四百十四人。

到了乾隆二十九年,军队人数又陆续增加了,各个省份增加的兵力从一千到六千多不等,只有贵州增加了将近一万八千二百人,而江西减少了七百多人,广东减少了四百多人,浙江减少了二千多人,福建减少了三千多人。 最后全国各省的正规军总人数达到了六十三万七千三百二十三人。

话说到了乾隆五十年,全国各省的绿营兵,总共加起来有多少呢?北京的巡捕五营有一万人,直隶有三万九千四百二十人,山东有一万七千五百四人,山西有两万五千七百五十二人,河南有一万一千八百七十四人,江南有四万八千七百四十七人,江西有一万三千九百二十九人,福建有六万三千一百十九人,浙江有四万三十七人,湖北有一万七千七百九十四人,湖南有两万三千六百四人,四川有三万一千一百十二人,陕西和甘肃加起来有八万四千四百九十六人,广东有六万八千九十四人,广西有两万三千五百八十八人,云南有四万三千五百五十三人,贵州有三万七千七百六十九人。把这些数字都加起来,总共是五十九万九千八百十四人。跟以前比起来,少了四万多人呢!各个省份减少的兵力,从几百到几千不等,就陕西和甘肃减少最多,足足少了12000人。不过,这还得算上乾隆四十六年新增加的兵力,没算进去呢!山东、河南、江南反而比以前多了,这是因为黄河和漕运的兵力,本来是另外算的,现在都并入到各省的数字里了。

到了嘉庆十七年,全国绿营兵的总数是六十六万六千七百一十一,跟乾隆朝中期相比,增加了六万多人,大部分省份都增加了兵力,只有浙江减少了一千多人。其中,江南地区的兵力分配是这样的:江宁七千三十九人,南河一万五千六百六十六人,漕运三千六百八十一,江苏二万三千七百四十八人,安徽八千七百三十八人,加起来一共是五万六千八百七十二人,比以前增加了八千多人。再看看山东,以前的数据只写了个总人数,现在细分一下:山东一万五千九百三十三人,东河四千二百四十一,比以前增加了三千多人。这些数字,多少能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兵力情况。

嘉庆十九年,山西等一些省份裁减了一万五千四百多兵力,其中一千二百多人是从骑兵改成了步兵。

道光初年,皇上下了命令,要裁撤军队,减少了一万多人的编制,后来又重新讨论怎么裁减。

具体到二十九年的时候,各省的兵力是这样分的:直隶省有四万三千三百三十五人,山东省有两万零五十七人,河南省有一万五千三百八十一人(东河的兵力并入了河南和山东),山西省有两万二千八百五人,江苏省有三万八千一百八人,安徽省有九千四百四十二人(南河和漕运的兵力并入了江南),江西省有一万二千四百七十二人,福建省有六万六千六百七十五人,浙江省有三万七千五百六十五人,陕西省有两万四千七百二十人,甘肃省有六万八千八百六十二人,湖北省有两万五千五人,湖南省有两万七千一百十五人,四川省有三万三千八百一一人,广东省有六万八千三百二十二人,广西省有两万二千四百七十二人,云南省有三万九千七百六十二人,贵州省有三万六千四百七十七人。全国总共是五十八万五千四百一十二人,再加上在京营的一万人,算起来比乾隆年间的兵力还少了不止一万。

从咸丰年间打仗开始,绿营兵就有人提议裁撤。到了同治、光绪年间,军队制度大改,各省都大力精简绿营兵力,可也没能完全取消,剩下的兵额还是不少。咱们再看看当时绿营的兵力总数:北京的巡捕营一万多人,十六个城门的守门兵每门三百一十人,城门卫兵每门六百四十人,一共将近两万人;直隶省有四万二千八百一十人;山东省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五人;山西省一万六千四十五人;河南省一万四百六十八人;江苏省二万五千七百七十人;安徽省九千三百六十四人;江西省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人;长江水师一万一千六十四人;福建省二万三千六百七十八人;台湾省八千二百六十八人;浙江省二万三千四百九十人;湖北省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三人;湖南省三万零二十四;陕西省一万八千六百八十七人;甘肃省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五人;新疆省二万六千五百十五人;四川省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一;广东省四万六千七百七十四人;广西省一万四千一百十五人;云南省一万二千五百七十二人;贵州省四万二千九百五人。全国绿营总兵力加起来,有四十六万二千三百八十二人。跟道光年间相比,减少了将近十二万人,不过道光年间的兵额本来就不包括长江水师和台湾的兵力。

这绿营啊,从咸丰朝打仗的时候就开始有人说要裁减了。到了同治、光绪朝,军队制度改革,各省都积极缩减绿营规模,但也没彻底取消,剩下的兵力依然不少。咱们具体看看当时的绿营兵力分布:北京的巡捕营超过一万人,十六个城门,每个城门守卫三百一十人,城门卫兵每门六百四十人,加起来差不多两万人;直隶四万二千八百一十人;山东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五人;山西一万六千四十五人;河南一万四百六十八人;江苏二万五千七百七十人;安徽九千三百六十四人;江西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人;长江水师一万一千六十四人;福建二万三千六百七十八人;台湾八千二百六十八人;浙江二万三千四百九十人;湖北一万五千三百四十三人;湖南三万零二十四;陕西一万八千六百八十七人;甘肃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五人;新疆二万六千五百十五人;四川三万一千二百八十一;广东四万六千七百七十四人;广西一万四千一百十五人;云南一万二千五百七十二人;贵州四万二千九百五人。全国总计四十六万二千三百八十二人。跟道光朝末年相比,减少了差不多十二万人,不过道光朝的数字里头,长江水师和台湾的兵力好像没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