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怀祥,福建侯官人,嘉庆二十三年考中了举人。道光十五年,他被选拔为知县,派往浙江,先后在象山、龙游等县任职。道光二十年,英国因为林则徐在广东严禁鸦片,就派兵到宁波海面耀武扬威,攻破了定海,后来又退兵了。

接下来,道光二十一年二月,英国人进攻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湖南提督祥福战死;七月,进攻厦门,总兵江继芸、游击凌志战死;八月,再次进攻定海,总兵王锡朋、郑国鸿、葛云飞战死;九月,进攻镇海,两江总督裕谦、狼山镇总兵谢朝恩战死;道光二十二年三月,进攻慈溪,副将朱贵父子战死;五月,进攻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这些英勇殉国的将士,都有各自的记载。姚怀祥在道光二十年刚好代理定海知县,他招募乡勇,准备死守,可是总兵张朝发却下令撤兵。城池南门失守,姚怀祥负伤后,站在城墙上呼喊士兵,却没有人回应,他悲愤交加,投身于成仁塘自尽了。

典史全福这个人平时爱喝酒,而且很嚣张。敌人打来的时候,他穿着官服坐在监狱门口。等到敌人冲进衙门,他跳起来大喊“杀贼!”,打死了个黑人头目,最后被乱刀砍死。第二年,英国人再次进攻宁波和定海,石浦同知舒恭受、游击张玉衡、外委武英太也壮烈牺牲了。都司李跃渊跟随总兵郑国鸿在晓峰岭打了六天六夜,和把总胡大纯、洪武琮、外委金钊一起战死沙场。

这次战斗啊,在慈溪大宝山牺牲的将士有:知县颜履敬,参将黄泰,守备田锡、陈芝兰、徐宦、哈克里,千总阿本穰、魏启明,把总林怀玉、卢炳、邸法德,外委张化鹏、马龙图、何海、毛玉贵、王保元、杨福增;在镇海城牺牲的有县丞李向阳;在金鸡山牺牲的有都司孙汝鹏,守备李云龙、王万龙,千总陈庆三、陈守澍、周万治,把总马金龙、汪宗斌、解天培、金{山噩},外委林赓、吴定江;在招宝山牺牲的有外委蔡步高。还有山阴练勇袁乐忠,他带领朱贵军的部队从山间小路绕到长碕迎战,被炮火逼得走投无路,从硝烟火海中跳入大海,壮烈牺牲了。

韦逢甲,山东齐河人。道光十六年考中进士,做了知县,被派往浙江,后来官职升迁,先后担任过宣平、余杭、浦江等县的县令。英国人再次骚扰宁波海面,准备进攻吴淞,先是用三十艘炮船进攻乍浦。当时韦逢甲负责督造大炮,从镇海赶到乍浦设防,临时担任同知。四月,敌人突然从东光山上登陆,驻守的军队都溃败了。韦逢甲带领乡勇在西行汛抵抗,英勇牺牲。

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驻防副都统长喜,前锋协领英登布,佐领隆福,防御贵顺、额特赫,前锋校佛印,骁骑校伊勒哈畚、根顺、该杭阿,以及从浙江调去增援的守备张淮泗,千总李廷贵,把总王荣、马致荣、孙登霄,外委马成功、朱朝贵。其中伊勒哈畚尤其悲壮,他趴在山上用弓箭射杀敌人,杀死了很多敌人,后来被俘虏,被敌人残酷地处死。他的儿子仁厚继承了他的职务,后来也在抵抗粤寇的战斗中牺牲了。

麦廷章,广东鹤山人。道光十二年,他因为在剿灭连州瑶匪的战役中立功,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游击。后来,林则徐查办英国趸船上的鸦片,就命令麦廷章率领水师驻扎在九龙山巡逻。英国头目送来信函辩解,但麦廷章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开炮还击,打坏了一艘英国双桅战船。他还暗中联络当地土著的兵船一起进攻,再次打退了英国人。英国人攻陷浙江定海之后,又一路北上到天津求和。朝廷就命令直隶总督琦善赶到广东去跟他们谈判,于是海防就松懈下来了。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敌人趁着我们不备,突然袭击占领了大角、沙角。当时麦廷章正在协助提督关天培防守靖远炮台。第二年二月,敌船蜂拥进入三门口,切断了我们的防御工事。南风刮起来后,敌人又调来大部队包围横档、永安,截断了我军的援兵路线,并进攻虎门。麦廷章奋勇抵抗,最终力竭而死。

和他一起战死的,还有香山协副将刘大忠、游击沈占鳌、守备洪达科等人。参将周枋则是在乌涌抵抗敌人时战死的。三月,英国人又从广东骚扰福建,进攻厦门,入侵内港,守备王世俊、蒋锡恩和千总张然迎击敌人,也都英勇战死。

韦印福,江苏上元人。他从士兵做起,参与剿灭滑县匪患,表现出胆识和勇猛,曾经说过:“当武官上战场,生死都是身外事,怕死就别当武官!”他因此屡次升迁,最后当上了千总。后来被两江总督陶澍赏识,提拔他署理金山营游击。英国人窥伺吴淞的时候,提督陈化成坚守西炮台,誓死抵抗,因为韦印福忠勇可靠,就被安排在他身边协助作战。道光二十二年五月,敌舰群起攻击,陈化成受伤,韦印福因为抢救不及,也壮烈牺牲了。

化成死了,跟着他一起死的有八十个人,其中特别英勇的有几个:千总钱金玉,危险关头有人劝他逃走,他回答说:“我十六岁就吃国家的俸禄,现在怎么能逃跑呢?”结果也战死了;外委徐太华,很擅长用炮,炮弹打得又准又快,敌人被打死了不少,他自己也被打死了;把总许攀桂,保护着化成,说:“主将和我们同甘共苦,他报效国家就在今天,我们报答他也在今天!”大家听了这话,士气更加高涨,最后都拔剑自杀了;把总龚增龄,冲上去迎战,砍死了好几个人,后来被敌人包围抓住了,敌人把他的手脚钉在木板上,扔进了海里;外委周林,带领手下在巷子里作战,中枪身亡,比化成死得还早。

当时两江总督、督师牛鉴,用炮把演武厅炸毁了,赶紧逃到苏州,又逃到江宁,敌人就从宝山一路打到上海,沿途的官员都逃跑了,只有典史刘庆恩投浦江自尽了。内河水路舰队进不去,敌人就从福山口进攻镇江京口,副都统海龄打不过,自杀了,后来被追谥为昭节。去增援的游击罗必魁、把总赵连璧,也都战死了。

和化成一起殉难的驻防官兵还有:马甲长松,和他儿子骁骑校祥云;佐领景星、爱星布、恒明,防御恒山、尚德、恒福、吉成,骁骑校伊克济讷,文举人噶喇,武举人哈达海,笔帖式哈丰阿、恩喜,前锋校松宝、文魁、阿勒金图、喜兴等等。 逼得江宁钦差大臣耆英等人签订了条约,于是就有了五口通商的约定。

龙汝元,是顺天府宛平县人。他从当兵开始,就跟着军队去广西剿匪,因为立功不断升官,最后当上了游击,在河南巡抚英桂的军队里任职。咸丰八年,英国联合法国,美国也跟着起哄,借口要重新签订条约,俄罗斯也在暗中帮忙,硬要在中国京城开会谈判。谈判还没结果,英法联军的舰队就开到了天津海口,朝廷就派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负责海防。龙汝元奉命前往,升任大沽协副将。

咸丰九年五月,英法联军的船只开进了内河,龙汝元亲自点燃巨炮,击沉了他们的船只,结果自己也中炮牺牲在了战场上,死后被追赠谥号“武愍”。提督史荣椿也和他一起战死了,他的事迹另有记载。这场战斗,列强损失不小。

咸丰十年夏天,联军舰队又聚集在了天津大沽口,提督乐善奉命驻守大沽,到了之后就把防务交给了僧格林沁,只留下自己原来带的一千多人誓死坚守。六月,敌军从北塘登陆,七月一日,乐善在石缝炮台打退了敌人一次进攻。僵持了一天,没有得到支援,而且火药库还着火了,很多士兵伤亡。乐善知道守不住了,就投河自尽了。和他一起殉国的还有副将、守备各一人,名字都没留下。乐善死后被追赠谥号“威毅”。

这时候,副将魁霖正在通州巡防,接到命令去天津支援,结果战死沙场,死后被追赠谥号“威肃”。和他一起战死的还有委翼长阿克东阿、侍卫扎精阿。八月,敌人攻打通州,想占领西仓,监督觉罗贵伦和同僚玉润穿着官服上吊殉国了。“焚淀园,文丰外,员外郎泰清、苑丞泰衷全家自焚死。” 当时皇帝文宗在热河避暑,就命令恭亲王奕䜣重新和列强谈判,可是谈判很难谈成。

文丰,是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姓董。他一开始是内务府的笔帖式,后来一步步升迁,当上了堂主事、员外郎、造办处郎中,还做过杭州织造,官至骁骑参领。道光二十一年,他被任命为粤海监督。道光二十三年,他和两广总督耆英等人一起,遵照英吉利五口通商章程十五条的规定,将相关事宜呈报朝廷办理。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他被授予热河副总管的职务,同时兼任苏州织造。任务结束后,他又被任命为堂郎中。咸丰四年,他被赏赐总管内务府大臣的衔,之后又历任正蓝旗汉军副都统、正蓝旗护军统领。咸丰七年二月,他被正式任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随后署理正黄旗护军统领。咸丰八年五月,他开始管理圆明园事务,之后被调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并兼任崇文门副监督。他又被调任正白旗满洲副都统,署理御药房、太医院事务。咸丰十年八月,他奉命在圆明园负责一切事宜。就在这个月,英军入侵圆明园,文丰投水殉国了。朝廷按照规定给予他抚恤,追赠太子少保衔,并将他列入京师昭忠祠。同治元年,朝廷追念忠节诸臣,特地褒奖文丰:“文丰从容赴难,不愧完人”,并追赠他“忠毅”的谥号。

殷明恒是江西南昌人。他从武童做起,投身水师营,后来升迁为把总。光绪四年,他前往福建,隶属于平海中营师船司炮。当时,法国已经吞并了越南,正准备窥伺云南,法国舰队十四艘军舰率先袭击福州,企图摧毁船政局。光绪十年七月,在马江海战中,殷明恒壮烈牺牲。那场战斗中,七艘兵船、两艘商船以及其他大小船只都被烧毁,死伤人数难以计数。根据奏报,参将高腾云战死最为惨烈,五品军功陈英作战最为英勇。船厂学生,驾驶扬武舰的叶琛,驾驶建胜舰的林森林,都在炮火中屹立指挥,身受重伤;充当福星轮三副的王涟也身负炮伤,仍然击毙多名敌兵,最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

这次战斗,在镇南关外打响。在刘永福提督手下作战的有武监生杨萼恩、哨弁何承文等等。在苏元春提督手下作战的,有总兵孙得胜,副将黄政德、邱福初、陈义新、刘德胜、张大寿、刘玉贵,参将胡延庆、王绍斌、萧有明、黄世昌、石启官、张兴宽,游击萧宝臣、李纯五、吴少怀,都司黄均、任有锡、李逢桢、吴述元、周同芳,守备黄效忠、杨承禄,千总苏全璧、蒋全昌、李得胜,把总王有兴、李明德、杨春林、徐国庆、叶亚吉、梁玉辉,外委曹正亮,六品军功劳国丰,从九品黄汝霖等等,一大堆人呢!

在广西巡抚潘鼎新手下,参加纸作社战役的有副将苏玉标,都司陈福隆,把总张元鸿、顾玉芳;参加谅山战役的有提督刘思河,都司刘映谷、黄正寅、邓晏林、杜光湔,守备罗云高,千总俞谏臣、蔡得胜、孙其易,把总谢世和,六品军功万国发等等。

在福建布政使王德榜手下,在丰谷等地作战的有总兵黄喜光,副将胡阳春、武鸿来,参将左廷秀、谭家璐、王得永、蔡玉堂、黄祖富、左占元,游击陶得玉、聂章寿、王得才、柳臣玖,都司王天喜、陈永发、赵步云、谭连胜、胡克胜、田玉贵,守备邱正亮、邓青云,千总谢廷兰、张玉魁、杨大德、胡士英,把总萧恩清、王成吉,外委刘云汉、谢薛昌,六品军功黎占元、唐复兴、谭以明等等,这人数也相当可观啊!

福建巡抚刘铭传手下,有总兵曾照礼、副将刘义高、千总殷有升、把总尤运农、祁文等等。他们都分别向朝廷上报了战况,朝廷也分别给予了抚恤。高州镇总兵杨玉科,是位久经沙场的功勋老将,在谅山战役中战死,他的事迹早已广为流传。

高善继,字次浦,江西彭泽人。他通过附生考试,在同治元年考取孝廉方正,之后在朝廷任教职,曾署理弋阳县训导。他为人品行优良,是位清廉正直的寒门士子,为官期间致力于清除积弊。后来调任赣州府学教授,又调到南安。光绪十四年,他考取了乡试举人,但会试落榜。于是他去天津拜访李鸿章,李鸿章是他父亲的朋友,但两人谈话不投机,他就投奔了通永镇总兵吴育仁的幕府。光绪二十年,日本入侵朝鲜,朝廷决定出兵抗战。六月,高善继跟随营官骆佩德,乘坐英国的“高升”轮船运送军需物资。当船行驶到牙山口外时,日本军舰打出旗帜招降,高善继坚决不肯投降。驾驶轮船的英国人先行逃跑了,高善继气愤极了,下令挂起红旗表示要战斗,并且主动靠近日军。他和骆佩德一起指挥抵抗敌人,突然船体被鱼雷击中,没过多久,海水就涌了进来,情况越来越危急。大家纷纷劝说高善继和骆佩德赶紧逃生,高善继却义愤填膺地说:“我们主动请缨杀敌,现在遇到危险就逃跑,就算能回去,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再说,我们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惠,今天的事,我只有死路一条!”骆佩德说:“既然这样,我怎能独自苟活?”于是,“高升”轮船沉没,高善继溺水身亡,骆佩德也随之殉难。

与此同时,护送军舰“济远舰”也被敌船在丰岛袭击。大副都司沈寿昌坚守炮位,奋力还击。等到他中弹阵亡后,守备柯建章接替了他;柯建章阵亡后,黄承勋又接替了他。还有军功王锡三、管旗刘鹍等也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争先恐后地冲向死地,奋不顾身,英勇的行为在当时广为传颂。广乙快船管轮把总何汝宾也在这次战斗中中弹阵亡。

林永升,是福建侯官人。他先进了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然后被派去开军舰练习,跑遍了南北洋的险要海域。后来他当上了千总,留在福建,在船政学堂教书。 之后他又出国留学,回来后升任守备,接着被调到直隶。参加了平定朝鲜的战乱,升了都司。 他还去德国接收咱们订造的“经远”号快船,又升了游击。

光绪十五年,北洋海军新成立了左翼左营,让他林永升代理副将。他为海军出力不少,很快升任总兵。光绪二十年八月,朝廷命令海军护送陆军去大东沟登陆,支援朝鲜。结果日本海军来袭击了,咱们这边有十艘铁甲舰,他们那边却有十二艘。副将邓世昌指挥“致远”号,都司陈金揆给他当副手;参将黄建勋指挥“超勇”号;参将林履中指挥“扬威”号;而“经远”号,就是林永升指挥的。

林永升跟邓世昌他们素来以忠义互相鼓励,战役一开始,各舰就一起冲锋陷阵,猛烈攻击,打沉了日本的三艘军舰。但最后还是因为敌人的军舰速度快,炮火猛烈,咱们败下阵来,邓世昌壮烈牺牲了。 丁汝昌提督坐在“定远”号上指挥,却害怕得不知所措,还受了伤,后来总兵刘步蟾替他指挥。 军舰阵型乱了,有的干脆逃跑了,但林永升仍然指挥着他的舰队,勇敢作战,直到被敌人的炮弹击中,脑袋都被打裂了,壮烈牺牲。 这场战斗,血战了三个多小时,在世界海战史上都少见。

除了林永升,陈金揆、黄建勋、林履中,还有守备杨建洛、徐希颜,千总池兆滨、蔡馥,把总孙景仁、史寿箴、王宗墀、张炳福、易文经、王兰芬,外委郭耀忠,五品军功张金盛,六品军功王锡山,都战死了。邓世昌的事迹,另有记载。

李大本,安徽六安人,在咸丰年间就加入了江西的军队。凭借军功一路升迁,做到游击,后来又去了直隶,当上了哨长,最后升到副将。光绪二十年,日本侵略朝鲜,叶志超带兵去救援,在公州坚守阵地,聂士成率领五营驻扎在成欢驿。敌人进攻的时候,李大本和游击王天培、王国祐一起战死了。当时,武备学堂的学生于光炘、周宪章、李国华、辛得林以及其他一些勇敢的士兵,埋伏在险要的地方,狙击敌人的先锋部队,想接应大部队,但因为接应不上,也都牺牲了。聂士成随后绕过大同江,到达平壤与其他军队会合,可是军队士气低落,接连溃败。只有左宝贵在险要地带顽强抵抗,战死沙场,英勇无比,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从那以后,朝鲜就没有我们的驻军了,敌人就乘机入侵了。

黄祖莲,安徽怀远人,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一直想着在异国他乡建功立业。光绪初年,他考入了上海广方言馆,成绩优异,被送去美国留学。学成回国后,被调到天津水师驾驶学堂,不久就被派到威远号兵轮上实习。他被提升为千总,署理海军中军左营守备,还担任济远舰的驾驶二副。在海军表现出色,最后升任都司。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对丁汝昌说:“应该严兵把守海口,同时派兵舰去袭击敌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或者,我们可以调遣精兵强将到朝鲜东部的釜山镇等地,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切断敌人的退路,再分兵攻占朝鲜的各个郡县。敌人进攻就迎击,敌人撤退就尾追,还可以派出一支偏师骚扰他们。等他们粮草耗尽,援军断绝,士气低落,他们就会土崩瓦解,这可是当年俄罗斯打败法国的策略啊!” 丁汝昌没采纳他的建议。等到大东沟海战将要打响的时候,他又对丁汝昌说:“海战应该利用上风作战,兵法讲究先发制人。现在西北风有利,应该趁敌人的军舰还没集结完毕,赶紧发动攻击,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丁汝昌还是拿不定主意,结果导致了战败。

十二月的时候,日本人放弃了西线,转而南下骚扰山东。 祖元莲和总兵刘步蟾他们一起在威海卫死守。当时咱们的军队都集中在山海关外,东线兵力薄弱,日军就从落风港登陆,攻占了荣成,然后集中全力进攻威海卫。祖元莲带领将士们开炮猛击敌人,敌人一开始被打退了,可后来又增兵集结,咱们的军队就溃败了。

二十一年正月,道员戴宗骞因为力战援军断绝,绝望之下投海自尽了。过了几天,祖元莲、刘步蟾,还有总兵张文宣、杨用霖他们也都战死了。 这时候,汝昌向敌人投降了,还要求日军别杀害剩下的士兵,然后服毒自杀了。 后来上报朝廷说他死了,朝廷压根儿没给他抚恤。 有人说汝昌其实是部下逼他投降的,他气愤之下自尽的,那份降书是日军军官在他死后伪造的。

旅顺早先就失守了,海军全军覆没,黄海沿岸的重要据点也都丢了,很多将士战死沙场,因为战报送不出去,很多事都没记录下来。 我看到的战报里,记载了三等侍卫永山在凤凰城战死;游击李世鸿、副将李仁党和提督杨寿山一起在盖平抵抗敌军大将乃木希典,战斗非常激烈,他们也都力战而亡。刘步蟾和戴宗骞的事迹,以后再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