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谦,原名叫裕泰,字鲁山,是蒙古镶黄旗人,他家祖上厉害着呢,是诚勇公班第的曾孙,他爷爷还是绥远城将军巴禄呢!他爹庆麟,在京口当副都统。

裕谦在嘉庆二十二年考中了进士,然后被选为庶吉士。 从翰林院散馆后,他先在礼部当主事,后来升了员外郎。道光六年,他被外派到湖北荆州当知府,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裕谦。 后来他又调到武昌,一路升迁,当上了荆宜施道,之后又做了江苏按察使。道光十九年,他升任江苏布政使,还代理过巡抚,没多久就正式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了。

二十年,英国兵攻陷了定海,伊里布奉命去剿灭他们,裕谦临时担任了江苏和浙江的总督。当时英国军舰在上海港外晃悠,江南地区都加强了戒备。裕谦赶到宝山和上海去筹备防御,还给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发了命令,让他协助提督陈化成防守海口。裕谦上奏朝廷,陈述收复定海的策略,认为有四点不用担心,有六点需要赶紧处理。他说各省都可以采取防守策略,但浙江必须考虑主动出击,而且要迅速出击。

他还上奏弹劾琦善五条罪状,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英国人刚到天津的时候,只有五艘船,琦善却大惊小怪,到处宣扬说:‘京畿地区、辽东、沈阳到处都有危险,以后还会来更多军舰,他们会到处骚扰南北’。他这是为了掩盖自己军事准备不足的责任,故意夸大其词,欺骗皇上,这是第一条罪状。英国头目回到广州后,越来越嚣张跋扈,琦善只顾着责备将士们,却没有想出什么对策,导致将士们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敌人乘虚而入,打败了我们的军队。虽然我们的船炮不如他们先进,但兵力可是他们的十倍不止啊!琦善没有做好后路准备,事情失败了就推卸责任给别人。想想看,琦善在没去广州之前,也没听说有什么失误,他又有什么好说的呢?他放松警惕,损害了朝廷的威信,这是第二条罪状。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应该立刻派兵驻守虎门,但他奏折里根本没提剿灭堵截的事,只说要回复书信,拖延时间,还嘱咐浙江省不要出兵。接着又说要给予香港,立刻进行通商谈判,连等定海收复后再奏请皇上批准都不等,擅自做主,这是第三条罪状。

他用香港换取定海,可英国人还想在宁波通商,贩卖鸦片。为什么不在广州就斩断这个祸根呢?他却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这是第四条罪状。义律只是外国商人的头头,以前上奏的文书,自称是远方的商人,远方的官员。去年在天津和浙江,他却自称是公使大臣,琦善竟然没弄清楚,还给了他这个称号。他失仪招惹事端,这是第五条罪状。琦善已经被英国人轻视,其他国家也看不起他,不应该让他继续担任这个职务了。”奏章上交后,宣宗皇帝很生气琦善被蒙蔽,也斥责伊里布附和琦善,认为裕谦忠诚正直,可以依靠。二十一年春天,皇帝罢免了伊里布,任命裕谦接替他的职位。

裕谦到了镇海,英国军舰已经离开定海了,他就渡海过去处理善后工作。没多久,他就升任两江总督,把浙江的事情交给巡抚刘韵珂和提督余步云,自己回江南去部署防御。一开始,英国兵在定海的时候,可没少祸害老百姓,他们撤兵后,还到处乱窜。裕谦抓到了一个英国兵头目,把人皮扒了,筋也抽了,然后把尸体挂起来示众。他还把敌人的尸体挖出来,在闹市区烧掉。

这下英国人可找到借口了,说是要报仇,又大举进攻浙江沿海。裕谦带着驻扎在江宁和徐州的军队,一共一千人,火速赶到镇海督战,命令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领五千兵马守卫定海,还写了密信,让将士们临阵再看,信里写着:撤退者,立即斩首!

八月,敌人来了,二十九艘军舰,三万兵,分三路进攻,咱们跟他们打了六天六夜的大仗,三镇都丢了,定海也失守了。过了几天,敌人从蛟门岛打过来了,要攻打镇海,招宝山是关键,步云将军负责守那里,另外派谢朝恩总兵守金鸡岭,互相支援。裕谦大人怀疑步云将军心里打着小算盘,两边都不想得罪,于是就带着将士们祭拜关帝和天后娘娘,跟大家立下誓言:“不许以撤退防守为借口,离开城池一步;也不许以保全百姓性命为借口,接受洋人的任何条件。不听命令的,就按军法处置,死后还要遭到神灵的惩罚!”步云将军知道裕谦大人的意思,但没参加这个盟誓仪式。

战斗开始了,裕谦大人亲自上城,擂鼓督战,步云将军请求派陈志刚去敌人的军舰上,先拖延一下时间,裕谦大人没同意。没过多久,敌人就攻上了招宝山,步云将军不战而退。敌人又分兵攻打金鸡岭,谢朝恩总兵中炮牺牲了,两座山都失守了,镇海的守军也溃败了。裕谦大人之前就发誓要战死沙场,有一天他路过学宫,看到泮池的石头上刻着“流芳”二字,就说:“将来我的尸体就要在这里收殓了!我曾祖父在乾隆二十一年八月战死,现在是道光二十一年八月,这不是个好兆头啊!”他提前检查了皇帝朱批的命令和奏折,然后送往嘉兴行馆,还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临战前,他让幕僚先走,说:“打胜了,你帮我写战报;打败了,你帮我料理后事。”结果,战败后,他真的投进了泮池,副将丰伸泰等人把他救了出来,抬到府城,当时已经昏迷不醒。敌人就要追来了,大家用小船把他送到余姚,结果在路上就死了,最后到了西兴,刘韵珂等人料理了他的后事。这件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追赠他太子太保的爵位,赐予他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的世袭军职,并在北京的昭忠祠和镇海为他建立专祠,谥号靖节。他的灵柩运回北京后,成郡王载锐还亲自为他奠酒祭奠。

一开始打败仗的时候,余步云报告说镇海大营先溃败了,裕谦将军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等韵珂他们把奏折递上去后,皇上才解开了疑惑,还对裕谦表示了慰问和优待。裕谦的幕僚陈若木从士兵中间找到机会,替裕谦的妻子写了状子,跑到京城告状,结果把余步云抓起来审问,最后判了死刑。裕谦的儿子德崚继承了世袭的官职,从主事做起,最后做到山东候补知府。

谢朝恩,四川华阳人。他从当兵做起,跟着将军德楞泰一起剿灭匪徒,凭借军功升到了都司。后来又升迁,做了闽浙督标副将,还参加过平定台湾张丙起义的战役。道光十四年,他升任狼山镇总兵。后来跟着伊里布一起驻防镇海,担任翼长。裕谦让他守卫金鸡岭,他奋勇作战,抵挡敌人。敌人却另派一支部队从沙蟹岭绕到山后,从后面夹击,远远地看见招宝山威远城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我们的军队就开始溃败。谢朝恩死守炮台,被敌人的炮弹击中,掉进了海里,尸体都没找到。浙江的一些人亲眼目睹了他的牺牲,还写歌传颂他的事迹,他和葛云飞等人一起被称为“四镇”。朝廷赐予他恤典,并追赠骑都尉世职。

重祥,张氏,汉军正黄旗人。世袭一等轻车都尉,金华协副将。他跟着葛云飞一起在定海作战时受了伤,后来又协助守卫金鸡岭,英勇作战,战死沙场。处州营游击托云保,卞氏,也是汉军旗人,和重祥一起战死,朝廷也追赠他们骑都尉世职。

关天培,字滋圃,是江苏山阳人。他从基层士兵一步步升到了太湖营水师副将。道光六年,他第一次负责海运,带领一百四十多艘船顺利抵达天津,因此受到嘉奖。第二年,他升任苏松镇总兵。道光十三年,他代理江南提督。十四年,他被任命为广东水师提督。

那时候,英国跟咱们通商,越来越嚣张跋扈,他们的军舰甚至开进咱们内河。前任提督李增阶因为疏于防备被撤职,关天培接替了他的位置。到了广东后,关天培亲自考察沿海的险要地势,加固修建了虎门、南山、横档等炮台,还铸造了四十座重达六千斤的大炮,并且请求拨款用于操练和犒赏士兵。道光十八年,英国人马他伦来到澳门,说是来调查商务情况,还写信来,但关天培根本没理他。禁烟开始后,他和广东总督邓廷桢一起,全力侦缉。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来到广东,命令关天培把扣押的二万多箱鸦片烧毁了。之后,关天培加强了海防。横档山前面的海面比较狭窄,容易防守,他在那里架设了用巨型铁链连接的双层防线,阻止敌船直接通过,这样炮台就能有效攻击敌人了。林则徐非常倚重关天培,把他当成左膀右臂,经常驻扎在沙角,督促本标以及阳江、碣石两镇的兵船进行日常操练。七月,英国军舰突然袭击九龙山口,被参将赖恩爵击退了。九月,两艘英国军舰来到穿鼻洋,阻拦商船进港,还主动挑衅。关天培站在船桅杆前面,拔出刀督促士兵作战,临阵脱逃者当场斩首!击中敌船的一炮,马上重重有赏!炮火击中了敌船船头,敌人纷纷跳海逃命,最后灰溜溜地逃跑了。

敌人的军舰在尖沙嘴停泊了很久,把那里当成了老巢。北边山梁叫官涌,正好俯视着敌舰停泊的地方,是攻击敌人的最佳位置。咱们在那儿加固炮台,驻扎军队,敌人多次想趁机抢占,都没成功。

十月的时候,敌人用大型军舰正面进攻,还用小船载着士兵,趁着涨潮从侧面偷袭登陆。结果,咱们在山冈上把他们全歼了!后来,敌人又跑到东边的胡椒角附近窥探,用炮火攻击我们,结果被我们的炮火打跑了。于是,我们调集了水陆部队,守卫在山梁上。参将陈连升、赖恩爵、张斌,游击伍通标、德连等等,分成了五路,一起进攻敌人。

敌人趁着夜里来偷袭,咱们五路炮火齐发,敌人的船自己撞到一起去了,灯火也全灭了。天亮一看,逃走的敌人超过一半,只剩下十多艘船远远地停在外面。第二天,又有两艘敌舰偷偷潜入,后面跟着十多艘小船。咱们又集中兵力攻击,摧毁了敌人的头船,其他的船就都逃到外海去了。

这个胜利的消息传到朝廷,皇上很高兴,下旨嘉奖,还赐给了我“法福灵阿巴图鲁”的称号。第二年春天,英国的军舰虽然不敢再轻易进攻了,但他们还是勾结奸民,分头用船运送鸦片偷偷贩卖。咱们在天培沿海加强搜捕,一天就能抓到好几批。还命令渔船和捕蟹船趁机烧毁敌人的船只,英国人才改变了策略,另寻他路侵犯。

林则徐被撤职后,琦善接替了他的位置,一心只想和英国人讲和。到了广东,他首先撤掉了沿海的防御工事,只留下水师的三分之一兵力,招募的勇丁也都解散了。可是英国人的要求非常过分,双方一直没谈拢,战争又爆发了。十二月,英国军舰攻打虎门外沙角炮台,副将陈连升战死了,沙角炮台很快失守,被敌人占领,虎门危在旦夕。

天培和总兵李廷钰分别守卫靖远、威远两个炮台,请求增援,琦善却只派了二百兵。到了第二年正月,敌人进攻,守台的士兵只有几百人,派去的将领哭着请求增兵,却没有人回应。天培知道寡不敌众,决定死守,拿出自己的钱犒劳将士,带领游击麦廷章日夜督战。敌人冲进三门口,砍断了椿练,虽然一度被击退,但南风大作,大批敌船包围了横档、永安两个炮台,这两个炮台也失守了。

敌人进攻虎门炮台,从巳时打到酉时,双方伤亡惨重,可是炮台因为进水,炮火无法发射,敌人从炮台后面猛攻,天培身上中了数十处伤。情况紧急,他把印信交给仆人孙长庆,让他赶紧逃走。孙长庆走没多远,回头一看,天培已经倒在地上死了,麦廷章也战死了,炮台最终失守。孙长庆顺着悬崖爬下去,把印信交给总督,又回去寻找天培的尸体,天培的尸体已经烧焦了一半,他把尸体背出来。朝廷对天培给予了优厚的抚恤,追赠他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号忠节,把他列入昭忠祠,并为他建立了专祠。天培的母亲吴氏年过八十,朝廷命令地方官定期探望,并给予银两米粮供她养老。天培的儿子从龙继承了世职,做了安徽候补同知。

陈连升,湖北鹤峰人,他当兵的时候,跟着军队去四川、湖北、陕西剿匪,还去湖南、广东平定瑶族叛乱,立了不少功劳。后来官升到增城营参将。道光十九年,他在官涌打败了英国侵略军,升任三江协副将,调到沙角炮台防守。英国军舰来犯的时候,连升带着他儿子武举人长鹏,率领六百士兵对抗几千敌军,他们用地雷和火炮打死了几百个敌人。可是,最终因为没有援军,父子俩都战死了,连升壮烈牺牲,长鹏也跳海殉国了。敌人因为连升作战最勇猛,竟然肢解了他的尸体。朝廷知道这件事后,表彰连升父子忠孝两全,把他们都供奉到昭忠祠,还专门为他们修建祠堂,按照总兵的规格给予抚恤,追赠骑都尉世袭军职,由他的儿子展鹏继承,并赐予长鹏举人的功名。

祥福,玛佳氏,是满洲正黄旗人。他从亲军做起,一步步升到冠军使。后来外放湖南宝庆协副将。跟着提督罗思举平定江华瑶民叛乱,立下了功劳。之后,他又历任绥靖、宁夏、镇筸等地的总兵官。道光二十年,他率领自己镇守的军队支援广东。道光二十一年,他在乌涌炮台防守,结果和虎门一起失守了,祥福战死了。朝廷追赠他骑都尉世袭军职,并把他供奉到昭忠祠。后来又下旨,和他一起为国捐躯的关天培,一同修建专祠。他的儿子喜瀛继承了他的世袭军职。

大家都说,因为琦善不想打仗,没有派援军,所以才打了败仗,全国人民都很痛心。福建总兵江继芸也因为颜伯焘催促他作战而战死。

继芸,福建福清人,是从士兵一步步升到千总的。道光六年,台湾爆发了张丙起义,他在枋树窝和小鸡笼打了胜仗,因为抓贼有功,升了守备。后来又升官,一直做到台湾副将。道光二十年,他代理南澳镇总兵。总督邓廷桢很欣赏他的才能,不久就把他提拔为海坛镇总兵,之后又调到金门镇,跟着颜伯焘一起守厦门。

道光二十一年,广东正在跟外国人谈判,英国军舰却在福建沿海耀武扬威。颜伯焘向来主张打仗,积极准备船只和炮火,准备出击。但是新组建的水军还没完全整顿好,军心也不稳定,继芸就劝他三思,但颜伯焘没听。七月,英国军舰停泊在鼓浪屿,集中水陆军队进攻厦门诸岛的港口。咱们这边炮火击毁了几艘敌船,可敌人已经冲破了炮台,登陆成功了。陆军先溃败了,继芸赶紧去支援,结果中炮落海,壮烈牺牲了。 护理延平协副将凌志、淮口都司王世俊也和他一起战死了。凌志是满洲镶黄旗人,姓富察。

陈化成,字莲峰,福建同安人,是从士兵做起,当上了水师把总。嘉庆年间,他跟着提督李长庚打蔡牵,屡立战功,以勇敢闻名。后来升到烽火门参将。总督董教增推荐他,说他长期在闽粤水师任职,亲手抓获了四百八十多个大盗,工作勤劳,功劳很大,请求补授他澎湖副将的职位,并且让他留在福建,但这个请求没被批准。 后来他升任瑞安协副将,道光元年,调到澎湖。后来又历任碣石、金门两镇总兵。道光十年,升任福建水师提督。道光十二年,英国船只开进闽浙、江南、山东的海域,朝廷命令化成督率军队巡逻,以防万一。同安的潘涂、宦浔、柏头等乡镇向来是盗贼窝藏的地方,他带兵去清剿,把这些盗贼都抓住了。

二十年前,英国军舰入侵福建,化成将军率领水师在梅林洋狠狠地打了一仗,把英国舰队赶跑了。之后,他被调到江南当提督。江南水师向来胆小怕事,化成将军就挑选福建的精锐士兵进行训练,部队的士气这才好了一些。

他开始着手准备吴淞的防御工作,修建炮台,铸造大炮,还在沿海修建了二十六座堡垒。化成将军在海上枕戈待旦,整整两年,他和士兵们同甘共苦,风里来雨里去,一点也不怕吃苦。当时的总督裕谦和牛鉴都非常倚重他,把他当作坚固的长城。

后来,定海的三位总兵战死了,裕谦总督也壮烈殉国了,化成将军痛哭流涕,对着自己的部下说:“军人战死沙场,这是光荣的啊!你们都要努力啊!”吴淞口东西两侧的炮台互相配合,形成犄角之势,化成将军让参将周世荣守西炮台,参将崔吉瑞和游击董永清守东炮台,而徐州镇总兵王志元则守卫小沙背,以防敌人绕到后面偷袭。

五月二十二日,敌人来犯,他们的船停在外海。他们用两艘汽艇,船舷上还摆着木头人,绕着小沙背乡西台转悠,想试探一下我们的实力。化成知道了这事儿,但没理他们,敌人的船就自己回去了,只留下个浮在水上的木牌,上面写着约战书。

牛鉴当时驻扎在宝山,心里想着敌人的攻势太猛,怕抵挡不住。化成说:“我在海上漂了四十年,经历过无数次炮火洗礼,生死都经历过不知多少回了。现在看到敌人不敢打,那是因为他们怕我们!我们奉命讨贼,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要占据险要之地,就能战胜敌人,将军您别害怕!”牛鉴见化成这么有信心,就像块铁打的一样,士兵们也都很卖力,老百姓也团结一心,就把情况上报朝廷,皇上还特别嘉奖了他。

过了几天,敌人的军舰排着队过来了,化成一声令下,挥舞旗帜,开炮猛攻,打坏了敌人的三艘军舰,杀死了很多敌人。牛鉴听说化成打胜仗了,亲自跑到校场督战。结果敌人用桅杆上的大炮猛轰,把演武厅都给炸毁了,牛鉴赶紧撤了。敌人攻破了土塘,从小沙背登陆,徐州的兵先跑了,东台的军队也溃败了,一起攻打西台。守备韦印福、千总钱金玉、许攀桂,还有外委徐大华等等,都战死了。

尸体堆积在面前,化成还拿着药棉擦拭伤口,亲自开炮作战,结果很快就被炮弹击中,喷血而亡。炮台失守了,宝山、山海也相继失陷。过了八天,乡亲们才把他的尸体抬出来,安葬在嘉定。这件事上报朝廷后,宣宗皇帝非常悲痛,特别下旨优待抚恤,赏赐一千两银子料理后事,追赠他骑都尉兼一云骑尉的世袭官职,谥号“忠愍”,并在殉难的地方和他的家乡都修建了专祠。他的儿子廷芳继承了世袭官职;廷棻被朝廷赐予举人的身份。

海龄,是满洲镶白旗郭洛罗氏的人。他从骁骑校的职位开始,后来升任张家口守备。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大名镇和正定镇的总兵官。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降职为二等侍卫,担任古城领队大臣。之后又历任西安、江宁、京口副都统。英国军队攻陷吴淞后,从海上进入长江。六月,他们进攻镇江。提督齐慎和刘承孝败退,英军开始攻城。海龄带领驻防士兵坚守了两天,敌人用云梯攻入城内,屠杀旗人百姓。海龄和全家一起殉难了。朝廷给他追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号昭节,把他列入昭忠祠,并在镇江为他修建祠堂,他的妻子和次孙也一起被祭祀。城破的时候,海龄禁止居民出城,而当时的镇江道周顼却弃城而逃。事后,周顼诬告海龄滥杀无辜,说他是被大家杀死的,言官也上奏弹劾他。后来经过地方官吏调查,查明真相,朝廷下旨说海龄阖家为国捐躯,大节无亏,按照副都统的例制赐予抚恤,同时还治周顼的罪。他的儿子宜兰泰继承了他的世职。

葛云飞,字雨田,是浙江山阴人。道光三年考中武进士,被授予守备的职位,隶属于浙江水师。他勤于缉捕盗贼,经常微服私访巡逻,多次抓获大盗,名声很好。后来逐步升迁为瑞安协副将。道光十一年,他署理定海镇总兵,不久后正式授职。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他就回家丁忧了。

二十年,英国兵打来了,定海失守了,总兵张朝发打输了。巡抚乌尔恭额和提督祝廷彪,硬着头皮上战场,总督邓廷桢也推荐祝云飞可以重用,让他暂时代管定海镇。

祝云飞觉得应该先防守再进攻,守住招宝山和金鸡山这两个重要的地方,在江边架上大炮,修建土城,把散兵游勇都召集起来训练,军队的气势才慢慢恢复起来。英国人偷偷摸摸地来勘察地形,想耍花招抓他,结果让敌人提高了警惕。祝云飞抓住机会想反攻,但没成功。

第二年,广东那边跟英国人谈条件,用香港换定海。钦差大臣伊里布命令祝云飞带兵渡海去收复香港,然后释放俘虏,还让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和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一起去。后来裕谦代替了伊里布,又改主意要打仗,祝云飞说定海三面环山,前面就是海,没遮挡,建议在道头修建土城,在竹山、晓峰岭上增加炮台,道头南边的五奎山、吉祥门、毛港这些地方也要设防,互相支援。裕谦觉得花钱太多,不同意,祝云飞就说愿意拿出三年俸禄来修建,这更让裕谦不高兴了。

后来裕谦到了定海,看见祝云飞穿着粗布头巾,短衣草鞋,在烈日下奔走;又听说他巡逻抓海盗时胳膊受伤了,还被海盗的刀刺伤,这才相信他的忠勇。等英国兵又来进攻的时候,祝云飞在竹山门和东港浦用炮火击退了敌舰,升任提督。于是祝云飞驻守道头土城,王锡朋和郑国鸿分别防守晓峰岭和竹山。祝云飞独自面对敌人的猛攻,敌人排着长队冲过来,还攻上了五奎山,炮击英国军官,才退兵。第二天,敌人躲在山后用炮火向上攻击,祝云飞也隔着山回应。晚上,敌人趁着大雾来进攻,直逼土城,炮击装满火药的敌船,炸死了很多敌人。

第二天,敌人又开始肉搏战,抢夺晓峰岭,又分兵攻打竹山门,王锡朋和郑国鸿都战死了,县城失守了。敌人集中力量攻打土城,祝云飞知道守不住了,把印信交给军官,带着两百亲兵,拿着刀冲进敌群,转战两里多地,杀死了无数敌人。到了竹山脚下,他的头脸和右手都被砍伤了,仍然浴血奋战,身上中了四十多处刀伤,胸背还有炮弹的洞,最后站在山崖上死了。定海义勇徐保晚上背着他的尸体,乘船渡海。这次战斗打了六天六夜,杀死了敌人一千多人,最终因为兵力悬殊,三镇总兵都战死了。

这件事上报朝廷后,宣宗皇帝哭着下诏书,赐予白银料理后事,按照提督的规格给予抚恤,追赠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号壮节。还赐予他的两个儿子文武举人的身份,可以继承他的世职,官至甘肃阶州知州;并让他的儿子担任敦官守备。

葛云飞,不仅文采出众,还著有《名将录》、《制械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浙海险要图说》以及诗文集。他孝顺母亲,母亲也深明大义,他母亲去世后,葛云飞悲痛欲绝,只哭了一场就止住了,说:“我有这么好的儿子,我已经很满足了!”

接下来说的是锡朋,字樵佣,是顺天府宁河县人。他通过武举考试,被授予兵部差官,后来升迁为固原游击。他跟随陕甘总督杨遇春征讨新疆,在大小河拐、洋阿尔巴特、沙布都尔、浑河等战役中都立下了战功,被赐予花翎,并提升为湖南临武营参将。十二年后,他又参与了剿灭江华瑶民首领赵金龙的战役,被赐予“锐勇巴图鲁”的称号,并升迁为宝庆协副将。之后,他又平定了广东连州瑶民的叛乱,战功卓著,被提升为汀州镇总兵,后因忧虑而告老还乡。十八年后,他又被起用,担任寿春镇总兵。

二十年后,锡朋与提督陈化成一起驻守吴淞,伊里布调兵支援宁波。不久,锡朋又与葛云飞等人一起守卫定海。敌人来犯,锡朋最初守卫竹山门,协助其他军队作战,多次取得胜利。后来,敌人趁着大雾登上晓峰岭,由于缺乏大炮无法抵御,锡朋率领士兵奋勇抵抗,并分兵支援竹山门。他的部下裨将朱汇源、吕林环、刘桂五、夏敏忠、张魁甲先后战死沙场,士兵也几乎全部阵亡,锡朋一人手刃数名敌人后壮烈牺牲。过了很久才找到他的遗体,面容如生,耳际有伤口。巡抚刘韵珂查验后,为他改殓,并追赠恤典,赐予他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号为刚节。他的儿子承泗、承瀚都赐予文举人身份,承泗袭承了世职,官至山西温州知州;承瀚则担任工部主事。

最后一位是国鸿,字雪堂,是湖南凤凰厅人。他的父亲朝桂是贵州副将,伯父廷松是镇筸千总,在与苗族作战中殉职,无子,于是国鸿承袭了伯父的云骑尉世职。他跟随傅鼐剿灭苗族叛乱,被授予永绥屯守备,之后逐步升迁为宝庆副将。

道光二十年,他升任处州镇总兵,接着调到镇海防务,担任翼长。定海收复后,部队被分成几部分,分别守卫重要的关隘。敌人战舰刚开始攻击竹山门的时候,他就用大炮打断了敌人的桅杆,于是就把竹山设为分防的据点。战斗持续了好几天,一直下大雨,到处都是泥泞不堪。后来敌人分三路同时进攻,他拼死抵抗,枪炮都打得发烫不能用了,就只能用短兵器近身搏斗。结果,那些土匪竟然带路,帮助敌人夺取了晓峰岭,重要的战略要地全丢了。他一个人骑着马冲进敌阵,身中数十刀而壮烈牺牲。朝廷追赠他总兵的官衔,并赐予他的后代骑都尉世袭的职位,追谥为“忠节”。他的儿子鼎声已经去世了,朝廷就赏赐他的孙子锷和铦举人的功名,锷继承了骑都尉的爵位,当上了七品的小京官;铦则继承了云骑尉的爵位。他过继的儿子鼎臣,被任命为批验大使,也参加了军队,在扬威将军奕经征募水师攻打敌人的海山港时立下战功,被赏赐了花翎和四品顶戴。这三镇将士的战死最为惨烈,都被列入昭忠祠。定海收复后,专门为他们建立了祠堂,和云飞、锡朋一起祭祀,并且允许他们的家乡也分别建立祠堂。

定海刚失守的时候,总兵张朝发在港口和敌人作战,结果兵败,自己也受了炮伤。知县姚怀祥、典史全福都在战斗中战死了。当时有人责备张朝发没有专心守卫陆路,巡抚乌尔恭额上奏弹劾,要治他的罪。张朝发因为伤重已经死了,所以也就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了。浙江的战事,以定海战役最为激烈。后来扬威将军奕经督师,很多将领都贪生怕死,打仗像儿戏一样,只有金华协副将朱贵表现出了忠勇。

这位贵大人,字叫黻堂,是甘肃河州人。他一开始是武生,参军后就跟着军队去四川、陕西剿匪,还参加了在卢家湾围剿蓝号贼的战斗。当时贼首冉学胜躲在密林里,用长矛刺伤了主将,贵大人一把夺过长矛,把冉学胜给抓住了,当时他的勇猛可是全军闻名啊!在滑县、三才峡那些战役里,他都立了功,后来官职一路升迁,做到凉州守备。

道光初年,他跟着杨遇春将军去新疆打仗,升了游击,后来又当上陕西西安的参将,还代理过察汉托洛亥的副将。道光二十一年,他升迁到浙江金华,当了协副将。当时扬威将军奕经督师,贵大人率领着九百名陕甘兵跟着他。那些兵大多是新招募的,只有贵大人的部队是最精锐的。

道光二十二年春天,奕经将军计划收复宁波和镇海,让贵大人负责镇海方向。还没等他到,宁波那边就战败了,上级命令他别再往前进了,让他去长溪岭大营,结果就驻扎在慈溪城西的大宝山。敌人乘胜追击,派了两千人从大西坝登陆,贵大人率领部队迎战,打死了敌人四百多人。战斗从早上打到下午,将士们都没吃饭,却依然奋勇作战。结果,乡勇突然溃散,敌人从山后偷袭,敌军人数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更糟糕的是,有三艘战舰从丈亭江直逼山下,长溪大营也溃败了。贵大人腹背受敌,他骑着马冲进敌阵,结果中枪落马,但他马上又爬起来,夺过敌人的长矛继续战斗,最后身受重伤,倒在了地上。他的儿子武生昭南为了保护父亲,也牺牲在了战场上。他的部下游击黄泰,守备徐宦、陈芝兰,还有浙江候补知县颜履敬,以及三百多名士兵,都和他一起战死了。朝廷下旨嘉奖他的忠勇,按照总兵的规格给他抚恤,还追赠他骑都尉世职,由他的儿子廷瑞继承。昭南也追赠云骑尉世职,他的儿子輶甫当时才四岁,长大后也能继承爵位。

阿木穰,世代继承土司的职位,是金河千总,还被加封为副将,并获得了巴图鲁的称号,是个厉害的角色。哈克里,是瓦寺的土守备,带领金川的屯练兵去参战,这俩人都是身手敏捷,作战勇猛,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

阿木穰和哈克里,一个头上长着虎头形状的胎记(“冠虎形,奕经占有虎头之兆”),一个战绩彪炳,都被派去前线,跟着提督段永福去攻打宁波。结果敌人早有准备,他们到了宁波城下,城门居然没关。阿木穰带着土司兵第一个冲进去,结果踩到地雷,壮烈牺牲了。哈克里呢,攻打招宝山,像猴子一样飞快地爬上去,抢先冲进了威远城。敌人从金鸡山开着战舰杀过来,用炮弹往上猛轰,哈克里他们顶不住,只好撤退,后来哈克里也战死了,浙江老百姓都很悲痛。

自从朱贵在宝山那场战斗之后,敌人损失惨重,不敢再深入进攻了,慈溪县城才得以保全。老百姓都记得他们的功劳,就给他们修建了祠堂,定期祭祀,阿木穰和哈克里也被一起供奉着。

文章最后总结说:海疆的战争一开始就困难重重,武器装备不足,“既绌于兵械”,对敌情也不了解,“又昧于敌情”,而且朝廷的政策摇摆不定,一会儿打仗一会儿讲和,“又牵掣于和战之无定”,胆小怕事的人失败了,忠勇的人也失败了。那些负责军事的官员,为了国家甘愿牺牲自己,“忘身殉国,义不返踵”,其实他们也只是为了心中所坚持的东西罢了。“呜呼,烈已!偏裨授命者,附著于篇。”唉,多么悲壮啊!这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偏裨将领,他们的故事就记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