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台湾】相关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和处理诗词对联。
台湾以前啊,是个蛮荒的地方,跟大陆没啥联系,叫东番。隋朝开皇年间,派了陈棱带兵去澎湖,把那三十六个岛都给占了。《隋书》有记载。明朝嘉靖四十二年,海盗林道乾到处抢劫沿海地区,俞大猷将军带兵追到澎湖,林道乾逃到了台湾。天启元年,福建人颜思齐带着日本人去了台湾,后来被荷兰人给抢去了。
清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把荷兰人赶走了,自己在那儿建立了承天府,还叫它东都,下面设了天兴、万年两个县。他儿子郑经把东都改成了东宁省,把两个县升格成了州。康熙二十二年,清朝平定了台湾,改设了台湾府,归福建省管辖,下面有三个县。雍正元年又加了个彰化县,一共四个县。光绪十三年,台湾升格为省。
光绪十三年九月,闽浙总督杨昌濬和台湾巡抚刘铭传一起上奏朝廷,大概意思是说:台湾南北长七百多里,东西最窄处二百多里,最宽处三四百里,到处都是高耸的山脉和湍急的河流。以前治理台湾,只管山前南边的一小块地方,所以只设三个县就够了。后来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多,所以又增加了几个厅,但还是不够。光绪元年,沈葆桢提议设立台北府和台北县来加强北部防卫,又把同知迁到卑南管理东部地区,全台湾的行政体制才算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当时局势动荡,没来得及好好整顿,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仔细商量后认为,治理台湾,要充分利用险要的地势,实行分治,关键是要做到公平合理。台湾的治理比内地难得多,但每个县的面积却比内地的大得多。像彰化、嘉义、凤山、新竹、淡水这些县,面积都有两三百里不等,要是出了什么事,很难及时处理。而且,国防是治理台湾的关键,管辖范围太广,就难以全面掌握情况,指挥调度也不方便。至于山区的中北部地区,方圆三四百里,只有零星的碉堡,没有专门的官员管理,很难有效控制。现在要改制,百废待兴,如果不进行改革,怎么才能建立长治久安的局面呢?我刘铭传去年九月亲自到中部地区去剿灭叛乱的土著,沿途考察了地形,并根据各地方官员提供的资料,绘制了地图,详细说明了道路、田地、山川河流的情况,呈报朝廷。根据负责安抚土著和征收赋税的官员以及开垦土地的官员陆续上报的情况,我们对山前山后的行政区域进行了规划,有些地方需要增加机构,有些地方需要改设,有些地方需要撤销。我们发现彰化桥仔图一带,山环水绕,中间是平原,地势开阔,又位于台湾中部,所以我们建议,按照前巡抚岑毓英的建议,在这里建立省城,把彰化东北部地区设立为台湾府,府治所在地设为台湾县,原来的台湾府和台湾县改名为台南府和安平县。嘉义的东部,彰化的南部,从浊水溪到姑石圭溪之间,面积约四百多里,建议新设一个云林县。新竹苗栗一带,是内山地区的要冲,东边连接大湖,沿山地区新开垦的荒地很多,建议在新竹西南地区新设一个苗栗县。加上原来的彰化县,以及埔里社通判,一个厅,四个县,都隶属于台湾府。鹿港同知这个职位应该撤销。淡水北部,东边控制着三貂岭,有很多土著部落,距离县城太远。基隆是台北最重要的港口,通商建埠,事务繁忙,现在又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商民云集,更需要加强管理。建议把淡水东北部的四个堡划归基隆厅管辖,把原来的通判改为抚民理番同知,以加强权力。以上是北部地区机构调整的大致方案。
南部地区,北部以苏溪为重要关隘,南部以卑南为重要地区,控制中部地区的关键在水尾。水尾和计划新设的云林县东西相连,现在已经开通了一百九十多里的道路,从丹社岭、集集街通到彰化,连接省城,建立中部通道,前后连通,非常重要,是台湾东部的门户。建议新设一个台东直隶州,州治设在水尾,西界宜兰,东界恒春,南北长五百多里,东西宽约四十里到十几里不等,都归台东直隶州管辖,仍然隶属于台湾兵备道。原来的卑南厅建议改设为直隶州。水尾以南,改为花莲港厅。那里已经开垦了几千亩土地,港口水深几丈,可以用来检查商船,管理土著,建议新设一个直隶州判的职位,常驻当地,都隶属于台东直隶州。以上是南部地区机构调整的大致方案。总而言之,台湾的土地和赋税日益增加,和以前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应该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不能再拖延了。况且近年来很多土著归顺,他们刚刚开始接受汉人的统治,更需要分地区进行管理,才能取得实效。要治理好台湾,各个方面都需要增加官员,我们身在其中,既不敢随意更改旧有的制度,扰乱秩序,也不敢因循守旧,失去发展富强的基础,所以我们权衡利弊,制定了这个方案。
光绪二十一年,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台湾省位于福建东南五百四十里,西北距北京七千二百五十里。东面是海,西面是澎湖岛,南面是矶头海,北面是基隆城海。东西宽五百里,南北长一千八百里。《一统志》记载,台湾户口原有十八万八千八百二十七人,后来增加到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八百八十三人,户数为二十二万四千六百四十六户。台湾有三个府,一个州,三个厅,十一个县。
台湾屹立在海中,是东南沿海的屏障,四面环海,崇山峻岭横亘其中,背靠高耸的山峦,面向众多的岛屿。南边是浪峤,北边是鸡笼山,澎湖是门户,鹿耳门是咽喉要道。七鲲身岛屿环绕保护着台湾,三茅港汇聚着清澈的港湾。台湾的畜牧业也很发达,不亚于内地,可以说是东南沿海一个重要的都会。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台湾府啊,地处险要,繁华热闹,但也疲惫不堪,充满挑战。它是台湾省的省会,巡抚、布政使、分巡兵备道兼按察使都住在这里。东边和东南边是台东州,西边和北边是海,南边和西南边是台南府,东北边是台北府。具体面积多少,没记载。北极星高度是24度33分,比北京东边偏了4度20分。管辖四个县和一个厅。
台湾府本身也地处险要,繁华热闹,疲惫不堪,充满挑战,而且地理位置重要。彰化县的县治就在这里,葫芦墩设有巡司。彰化县也很繁华,也很难治理,在府城北边一百里,鹿港设有县丞。云林县地处险要,难于治理,林圮埔设有县丞。苗栗县地处险要,大甲设有巡司。埔里社厅呢,位置比较灵活,在府城东南边。府城周围的山,西北有五鹤山、牛困山;西边有史老榻山;南边有芦芝山、芎根山、郡坑山、松柏山、土山;东边是内山。
浊水溪发源于埔里社厅东南的山区,往西南流,左边汇入二水溪,流经云林县东北部,又有一条河从南方流来汇入它。然后它往北拐弯,右边又汇入一条河,流经县城北部。再往西北,又有一条河从嘉义县流来,往北汇入浊水溪。然后浊水溪往西流经牛埔厝,分成三支:一支叫石龟溪,西边是牛椆溪;一支叫虎尾溪,流经汕头厝成为麦藔港,然后流经县城西部入海;一支是东螺溪,又分三支,分别是刺桐港(也就是番挖港)、鹿港和二林港,都流经彰化县西部入海。大肚溪上游叫合水溪,发源于埔里社厅东南的鱼池仔,往西北流,汇合南硿溪,流经厅的西北部,北港溪、北硿溪也从西边流入。再往西,珠子山流出的两条河汇合后往西北流,流经府城南部,左右两边各汇入一条河,流经大肚街成为大肚溪,然后往西北入海。大甲溪发源于苗栗县东南,汇合几条小河,往西南流,右边有一支流汇入吞霄溪。大甲溪主流往南流,左边汇入一条河,然后往西北拐,流经铁砧山南部,再往西北入海。吞霄溪发源于苗栗县东南,汇合大甲溪的支流,流经县城南部,往西北流入海。后垅溪发源于苗栗县东南的山区,汇合一条河,往西北流,流经五鹤山,然后往南流到钢罗湾,夹着两个洲,再往西北,流经县城北部,右边通向中港溪,左边汇入一条河,然后入海。中港溪发源于县城东边的山区,沿着边界往西北流,流经县城,左边有一支流与后垅溪的支流汇合成为乌眉溪,与中港溪主流一起往西北入海。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台南府,地理位置比较复杂,交通不便,而且以前是旧台湾府改建的。它距离省会(台北)大概二百里地。东边和东南边和台东州接壤;西边和南边都是海;北边和东北边也跟台湾府接壤。具体的面积我就不说了。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三度,这里比北京东边偏了三度三十一分。台南府管辖四个县和一个厅,这个厅就是噶玛兰头围,巡司就驻扎在那里。
安平县,人多,繁华,但是也难管理,地理位置优越。这里管辖着大武垅和斗六门两个巡司。凤山县,人多,繁华,也难管理,距离台南府南边八十里。下淡水有个县丞驻扎,枋寮有个巡司驻扎。嘉义县,人多,繁华,也难管理,距离台南府北边一百十七里。笨港有个县丞驻扎,佳里兴有个巡司驻扎。恒春县,情况比较糟糕,管理也困难。澎湖厅,情况比较简单,但是管理也困难。它在台南府西边,坐船要走二百四十里才能到。澎湖总兵就驻扎在澎湖,澎湖八罩也有个巡司。
台南府管辖的几个山:北边有太湖山、白水山、木冈山;东北边有大福兴山、大利山;东边有观音山、枕头山;北边还有华山;东南边有武吉山、草山;南边有虎头山、龟山;西边有凤山,凤山县就是因为这座山而得名的。凤山北边还有大冈滚水、大武垅、大木冈山。凤山县东边是傀儡山,当地人叫它加礼山。澎湖厅孤零零地在大海中央。
牛椆溪发源于嘉义县东边,先往西北流,经过嘉义县城北边,然后和布袋嘴港汇合,一起往西流入大海。八掌溪发源于云林县的边界,往西北流,经过平鼻山和半月山,然后和瀵箕湖以及一条小溪汇合,往西流到盐水港,再流入大海。急水溪有两个源头,都发源于云林县的西边边界,经过嘉义县的东南边,然后汇合往西流,经过急水铺南边,左边汇入十八重溪,然后经过铁线桥街北边,最后往西流入大海。曾文溪发源于台南府东北边,往西北流,经过大武垅北边,右边汇入茄拔溪,左边汇入一条小溪,经过台南府北边,然后往西经过倒风港,流入大海。柴头港发源于台南府东北边的山区,往西北流,经过台南府北边,然后和德庆港汇合成为安平港,流入大海。二层行溪发源于台南府东边,茄定港发源于雁门关岭,阿公店溪发源于凤山县东北边,它们都往西流入大海。淡水溪发源于台南府东边六张犁,往西南流,右边汇入一条溪,左边汇入两条溪,经过下淡水西边,凤山县城东边,到潮州厝汛北边,西冷水沟水发源于凤山县东边的芋匏山,和另外两条溪汇合,往西南流入大海。然后往西南汇合形成东港,流入大海。茄藤港在凤山县南边,往西流入大海。率芒溪发源于恒春县北边的武吉山,和一条溪汇合,往西流入大海。刺桐港、枫港、五重溪、三重港、射寮溪都在恒春县北边,往西流入大海。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边,往西北流入大海。猪犭劳束港在恒春县东边,往东流入大海。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台北府啊,人多又热闹!离省会(台湾省省会,指当时台湾的行政中心)三百五十里远。东边、北边、西边都是大海;南边是台东州;西南边是台湾府。具体面积多少,记录里没写。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五度十七分,比北京东偏五度十五分。台北府管着三个县和一个厅。
这三个县和一个厅分别是:淡水县,位置优越,繁华热闹;新竹县,地势险峻,发展困难,在台北府的西南方向;宜兰县,同样地势险峻,发展困难,在台北府的东南方向,县丞就住在头围;基隆厅,位置优越,繁华热闹,在台北府东北方向,距离府城二百七十五里。台北府周围的山很多,北边有:大屯山、沙帽山、大武垅山;东北边有:鸡笼山(在基隆厅的东边);府城东边有:攀山;南边有:瓦窑山、大羁尖山、五指山;西南边有:横山、金面山、虎头山、嵌山。大海环绕着台北府的东、北、西三面。基隆港在基隆厅的东北方向;扈尾港在府城的西北方向。
磺溪从府城南边的山上发源,和石头溪汇合后,向东北流去,沿途又汇入了其他小溪,到了枋桥街,红仙水和摆接溪等水流从西边汇入。然后继续向北流,经过府城西边,艋舺、十八重溪的水也从北边流下来,转向东边,最后汇入大稻埕。大隆洞溪发源于基隆厅东边的鸡笼山,和另一条溪汇合后向西流,然后在西北方向又分流再汇合,最后经扈尾港流入大海。南崁港上游是大过溪,在府城的西北方向。中沥溪、土牛沟、红毛港、凤山崎溪、旧港、油车港、香山港都在新竹县的西北部,最终都流入大海。三貂溪在基隆厅的东南方向;草岭大溪、加礼远港、苏澳门都在宜兰县的南部,也最终都流入大海。
台东直隶州啊,那地方可真是(冲、繁、疲、难)。因为卑南厅要改设了,所以事情就更复杂了。从省城往西北走,得五百里才能到。东边和南边都是海,西边和西北边挨着台湾府,北边是台北府,西南边是台南府。具体占地多少平方里,这记录上没写全。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二度二十五分,比北京东边偏了四度。卑南和州府都在一起办公,花莲港那边则由州判负责。
州里境内的山,北边有岐来山和能高山,西边有秀姑峦山,东边有丁象山。从西边八同关出去,就是秀姑峦山附近那些原住民的部落,他们归峦番管辖。西南边那些高山上的原住民部落,归昆番管辖。大港的源头叫打马监溪,发源于秀姑峦山,然后往东流,经过州府的北边,右边汇入网网溪,左边又汇入一条河,流经奇密社的北边,最后入海。卑南大溪发源于州府西南的新武洛社,汇集了三条小溪,然后往东南流入海。花莲港有两条源头,都在州府西北边,汇合了几条小溪,流经太平厂南边入海。
东澳、南澳、大浊水溪、大清水溪、小清水溪、得其黎溪、三栈溪、尤丹溪、米仑港,这些都在州府东北边,都流入大海。红虾港、黎仔阬溪、郎阿郎溪、马武窟溪、八里芒溪、吕家望溪、知本溪、大苗里溪、虷子仑溪、大足高溪、干子壁溪、大乌万溪、巴塱卫溪、鲁木鹿溪、牡丹湾、八磘湾,这些都在州府东南边,也都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