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龙,云南建水人,原名叫马现,是回族世家子弟。他以勇敢闻名。咸丰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马如龙从澂江(chéng jiāng)起兵,自称伪帅。那时候杜文秀在云南大理称王,马如龙派人去联络他,想让他授予自己官职,但是杜文秀没同意,两人因此结怨。

之后,马如龙占据了新兴、昆阳、晋宁、呈贡、嵩明、罗次、易门、富民等地,还攻打省城,势力越来越强大。到了同治元年,云南巡抚徐之铭再次主张招抚,提督林自清亲自到前线宣读朝廷的招降旨意,劝马如龙投降。马如龙说自己祖上三代都忠于朝廷,愿意归顺。

岑毓英将军一个人骑马去劝降,马如龙更加感动,决定投降。他们在昆明城南门外盟誓,马如龙把侵占的土地都还给了朝廷。朝廷破格提拔马如龙为总兵,还让杨振鹏等人分别担任六营的武职。

话说当时,如龙在临安独自负责抚恤事务,他像条发怒的龙一样,率领军队南下作战,结果打了败仗。临元参将梁士美夺了他的旗鼓,如龙就像受伤的龙一样,倒下了,手下赶紧把他抬着逃跑。总督潘铎下达了严厉的命令,让他撤兵,但如龙被梁士美的军队挡住了,没办法回去。

第二年,如龙被任命为鹤丽镇总兵。这时,回族将领马荣占据了省城,潘铎被杀害了。如龙听到消息后,立刻写信给梁士美,约他一起放下私人恩怨,共同报仇雪恨。梁士美答应了,约定在临安城下见面。如龙送给了梁士美洋枪,梁士美也挑选精兵强将帮助如龙。如龙于是连夜率军返回,和夏毓英一起进攻马荣,在战场上斩杀了马士麟和马有才,马荣吓得逃跑了。如龙就这样接替了被杀害的潘铎,担任了提督。

武定城失守了,如龙派参将马青云等人前去救援,守备夏毓秀第一个冲上去攻城,成功夺回了武定,接着又接连收复了十多座城池。文秀听说后嫉妒如龙,就写信给马德新,狠狠地批评如龙,说他跟同教的人不一样。如龙也到处给迤西的回民写信,列举文秀的狂妄暴行和马德新的不明大义,劝他们不要被文秀迷惑。马德新进入省城后,想割地求和,如龙极力阻止,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那年秋天,如龙攻克了寻甸,抓住了马荣,押解到省城处死了。夏毓英攻打曲靖,回族人害怕了,想把马联升献出来求饶,如龙赶到军前,极力为他们求情,最终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用马荣的尸体祭奠了潘铎。迤东地区平定后,朝廷授予如龙提督的衔,并赐给他“效勇巴图鲁”的称号。

五年的时候,我被任命负责西边军事,目标是大理。我们这边呢,振鹏攻打宾川,副将李惟述攻打镇南,昭通镇总兵杨盛宗从四川那边攻打永北,腾越镇署理田仲兴攻打蒙化,护卫普洱镇的李锦文攻打威远,所有这些军队都听从我的指挥,就好像我手里拿着如龙节度使的印信一样。

六年,我们的军队到了禄丰,正好大理的军队回过头来,杀进了前场关。我就派总兵哈国安和副将杨先芝去迎战,结果大获全胜,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可是振鹏这小子,心狠手辣,又阴险狡诈,不服我这个如龙节度使的管教。听说劳崇光死了以后,他就彻底起了反叛之心。更糟糕的是,哈国安和杨先芝这两个家伙也心怀鬼胎,整天跟敌人暗中勾结,搞得军心涣散,队伍都快散架了。没过多久,楚雄、大姚那边就接连告急,情况危急!当时我在定远,军队连续好几个晚上都惊慌失措,乱成一锅粥。有的军队观望形势,不敢轻举妄动;有的干脆临阵脱逃;甚至还有人直接当了敌人的向导,带路!我一看这情况,知道大势已去,就装病回省里了。从那以后,文秀(指上级)就开始轻视我了。

话说七年前,敌人大举进攻省城。因为觉得回族军队靠不住,如龙将军就主要依靠汉族军队守城,他还拿出自己的三万两银子和三千石粮食支援军队。他每天早晚都登上城墙守卫,还亲自带兵在梁家河打败了敌人,敌人的攻势稍微减弱了一些。

一开始,振鹏叛乱的时候,和国安等人约定里应外合。到了这个时候,国安想暗杀如龙,事情败露后,就被诱捕处死了。先芝等人也感到很危险,正赶上如龙从大西门出击敌人,战斗正激烈的时候,先芝等人竟然反戈一击,如龙差点儿就死了,赶紧骑马回城增兵防守。 这时候,马世德、马文照、马葵等人又带着军队投奔了文秀,他们攻打南城,占据了江右馆,城里人心惶惶。 正巧,惟述和马忠带援军到了,劝说他们和毓英将军一起努力,如龙同意了,立刻就去军营拜见毓英。毓英将军真诚地安慰和鼓励他,让他为国效力,如龙更加卖力了。

没过多久,文秀派了几万个凶狠的匪徒从宾川杀来,如龙调派两千兵力抵挡。武定府依附省城,回族军队长期紧闭城门不出战,如龙带兵出击,夺取了大虹山上的两个据点,还亲自带兵攻下了一个。毓英将军攻打澂江,马自新带兵去救援,还没到,如龙就知道了,赶紧派马兴勤带兵去埋伏,计谋成功斩杀了马自新,敌人的外援一下就断了。 澂江城被攻下后,如龙又分兵攻打城外的贺家村、小鱼村、下普坪,也都攻占下来了。

八年的时候,我和毓英一起攻打江右馆,敌人猛烈攻击,我们奋勇抵抗,就像龙鳞被穿透一样,最终大获全胜。接着又接连攻克了武定、罗次,我的勇猛名声传遍了法什尚阿地区。可是没多久,澂江又失守了,城外的敌人势力又壮大了。毓英攻打城南的巨大营垒,而我当时正卧病在床,听到枪炮声,强忍着病痛赶往前线。我们攻克了五花寺、羊神庙,乘胜追击,再次攻打江右馆,我率先登城,结果腹部中弹,倒在地上,被抬了回去。毓英把情况上报朝廷,朝廷赐予我内府的丹药,还给了我实职。之后,我和毓英又分兵攻打安宁的各个隘口,切断敌人的归路。敌人的回族军队越来越窘迫,他们的首领段成功、蔡廷栋先投降了。我扶着病体出城,和毓英严阵以待,段成功等人率领五千人伏地请罪,南关终于安定下来,我们又派兵攻克了西坝。当时毓英攻克江右馆,俘虏很多,我亲自到敌营,命令他们互相残杀,献上人头,省城的包围才解除了。剩下的匪徒都躲进了土堆。军队急攻昆阳,回族首领跑到省里请求招安。振鹏害怕受罚,却依然顽抗。我渡过滇池赶到那里,派将领抓捕悍匪马似良,暗中瓦解他的党羽。我对外宣称某日要回来,振鹏出来送我,结果被我们抓住治罪,昆阳也平定了。毓英攻打土堆,我率领军队前来支援,放火攻打,省城外从此再无敌人残留。

九年,我被派去督促新兴军,田仲兴战死,我也负了伤,被困在东沟,攻克了他们的城池,然后统率全军前往河西打击东沟。东沟分为大小两个寨子,哈国治、马成林分别占据,两寨背靠大山,面临田野,地势险要。一年多以后,我们先攻打小东沟,挑选了河西的精兵强将协助作战。敌人害怕了,哈国治被捆绑着前来投降,我们接受了他的投降后就将他处死了。接着攻打大东沟,我冲锋陷阵,被枪击中,伤势很重,三个月后才稍微好转一些。一直打到龙门村,奋力攻击,将其攻破。全滇终于平定,我被赏赐了黄马褂。十三年,我被调往湖南。光绪四年,我得了重病,请求退休回家。

龙性子豪放得很,他在云南做提督的时候,就只顾着寻欢作乐。巡抚贾洪告了他一状,结果啥事也没有。后来他闲赋在家,搬到四川重庆住,更是放飞自我,一点儿也不收敛。每次请客吃饭,都要叫些妓女来陪酒,听着琵琶声,就慷慨激昂地讲起他年轻时候的那些事儿。十七年后他死了,朝廷按照规定给了抚恤。

和耀曾,是云南丽江人。他爹和鉴,是大理城守营的都司。咸丰二年,太和回族造反,他跑去侦察情况,结果被杀害了。朝廷追赠他云骑尉世职,他儿子和耀曾继承了这个爵位。和耀曾发誓要报仇,倾家荡产招募士兵。他和宾川的廪生董文兰在洱河汇合,两次攻克大理以及邓川、上关,因为作战勇敢,名声远扬,附近的人都来投奔他。杨玉科、张润都跟着他打仗,后来都成了有名的将军。总督吴振棫推荐了他的才能,任命他做了中营守备。

话说这位老兄,在西协左营都司当了十年的官儿。第二年,大理那边的叛军又来犯,结果被他狠狠地打败在了桥头。没过多久,禄丰、昆阳两地又失守了。他立马带着把总高联甲,在石鼓跟叛军干了一仗,大获全胜!趁着这股劲儿,直接攻下了丽江,留下土弁王天爵镇守,自己则带兵去攻打鹤庆。 没想到叛军趁机又攻占了丽江城,耀曾那边的军队打输了,退守到了石鼓。到了同治元年,他又把丽江城夺了回来,然后升官了,当上了参将。

接着,他被调到曲靖驻扎,去剿灭夷卡郎的叛乱,一路打到了昭通,还跟叛军在公鸡山、龙洞打了仗,可惜没打赢。后来,他和护昭通镇的杨盛宗一起前去支援,结果斩杀了叛军首领所朝升,又升官了,当上了副将,调到富平驻守。八年后,富平城失守了,他被革职查办。不过,因为他之前攻克了楚雄和禄丰,所以最后没怎么处罚他,让他带兵赎罪。十年后,他攻下了澂江,官复原职。

第二年,他去攻打迤西,接连打败了蒙化、赵州、上下关的叛军,这下大理的防线彻底崩溃了!那年冬天,他挖地道炸城,把城给炸开了,攻下了城池。又过了一年,他又拿下了大小围埂。因为战功赫赫,他被提升为记名总兵,还被赐予了“达春巴图鲁”的称号。从这时候起,他和玉科定锡腊一起,攻下了顺宁,打败了云州的叛军,升任提督。后来又攻克了小猛统,当地的大官想把叛军的财产赏给残废的士兵,但他坚决拒绝了,而是拿出自己的家产把这些士兵送回了家,然后把那块地的收入用来补贴书院的伙食费和宾客费用,还挑选了聪明伶俐的孩子到书院学习,请老师来教他们读书。他还和李惟述一起攻克了腾越。

云南全境平定后,他被赏赐了黄马褂,并被任命为永昌协的协领。

永昌地区经历了战乱,家家户户都受到了损伤,一片凋零。和耀曾到了那里,安抚流亡的百姓,清除苛捐杂税,打击奸邪暴虐,教他们如何生存,老百姓逐渐恢复了生计。可是,乌索贼柳映苍又叛乱了,和耀曾奉命和总兵徐联魁等人一起出兵讨伐。十三年后,终于平定了柳映苍的叛乱,接着又平定了土司控制的各个地方。

光绪二年,参将苏开先诱使练军哗变,占据了腾越。王道士也参与其中,顺宁、云龙等地的奸邪悍勇的士兵乘机作乱,永昌练兵李朝应也参与其中,他们洗劫了施甸,在迤西地区大肆扰乱。岑毓英因为知道和耀曾熟悉边疆情况,奏请朝廷让他担任腾越总兵。和耀曾为了巩固根本,先去了永昌,调动军队防守要隘,率领军队追讨李朝应,打败了李朝应的军队,其余的叛乱分子也都平定了。但是,总督刘长佑认为他到达战场不够及时,弹劾了他,降了他两级;论功的时候,因为平定了顺宁、云龙的功劳,免于议处,让他暂时代理汉中镇总兵。

六年后,朝廷下令各省督抚举荐将才,岑毓英推荐了和耀曾,于是他被提升为镇远镇总兵。他在镇远镇任职十六年,勤俭节约,储备粮草,开垦营田,建造兵房,制造兵器,军政都治理得很好。他还利用剩余的资源兴办义塾,修整道路,劝导百姓务农,士人们都说他很有儒将的风范。二十三年后,他去世了。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请求把他一起供奉在岑毓英的祠堂里,丽江也为他建立了祠堂祭祀他。

杨玉科,字云阶,户籍在丽江。他的祖籍在湖南善化,等到他官位显赫之后,才回到祖籍。同治初年,他跟随和耀曾讨伐回族叛乱。岑毓英征讨曲靖的时候,认识了他,并重用他,让他率领一百人作为先锋,他屡立战功,最后升任守备。四年后,他署理维西协副将。李祖裕叛乱,杀死了把总陈聪。岑毓英担心局势发生变化,就下令让杨玉科前去代替陈聪。杨玉科到达后,刺杀了李祖裕,向叛军宣示朝廷旨意,叛军都投降了,于是顺利攻克了丽江和鹤庆,从此名声大噪。

话说后来杜文秀带兵来帮忙,手下足足有二十万人马。可是玉科他们只有几千人,打了好几仗都没赢。结果两个城池又丢了,玉科只好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永北。过了六年,他攻下了镇雄,一路打到猪供箐、海马姑,立下了大功,被封了个游击将军。

第七年,西边的敌人把省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玉科绕道四川会理,偷偷摸摸地袭击了元谋、马街,然后直奔武禄,从背后打了个措手不及,攻下了武禄,接着又平定了罗次。第八年,他又平定了柯渡、可郎,升了副将,还被赐了个“励勇巴图鲁”的称号。乘胜追击,他又攻下了嵩明,然后是寻甸。毓英大人奏请皇上让他负责三姚的军事,玉科连着攻下了大姚、浪邓。省城之围解除了,玉科被提升为总兵官。

第二年,他攻破了姚州的土城,受了很重的伤。但他又挖了三十多个地道,用地雷炸城,北城墙被炸塌了,城池被攻破,伪将马金保、蓝平贵都被抓住了。三姚平定后,玉科被提升为提督,还改了个更威风的称号“瑚松额”。没过多久,西部又出事了,皇上又让他负责大理、丽江的军事,让他带兵火速支援宾川、邓川,结果在云南驿打败了敌人。那年冬天,他攻下了长邑村,接着又攻打炼铁,抓住了伪都督杨占鹏。这样一来,大理北路就安定下来了,玉科被任命为开化镇总兵。

十年春天,他攻下了宾川。话说当初永昌城丢了的时候,玉科被伪将马双元抓住了。玉科觉得这马双元是个可用之才,就劝他投降,还和他结拜兄弟,约定以后有机会互相帮助,然后放他回去了。到了现在,马双元果然按照约定里应外合,宾川城就被攻下了,玉科被任命为提督。后来攻打大理小关的时候,城里的敌人假装投降,在座礼拜寺设下埋伏,骗玉科过去。玉科进去后,感觉不对劲,就让挪动座位;可还是觉得不对,又让再挪一次,这时地雷突然爆炸了,玉科竟然没死!玉科大怒,当场杀了四个敌人,马双元拼死保护他冲了出来,最终又夺回了小关。

一年多后,玉科将军率军接连攻下了漾濞和赵州,接着向大理进军。大理城东临洱海,西靠苍山,自从文秀叛乱占据大理后,就在城内修筑了土墙,把伪造的都城围在里面。玉科将军巧妙地挖掘地道进行攻击,炸毁了城东南的城墙,我军乘机冲了进去。叛军顽强抵抗,还埋设地雷来对付我们。于是,我们在莲花池附近安营扎寨,增兵五千,对大理城展开围攻。文秀亲自率兵出城反击,结果被我们打败,仓皇逃窜。他服毒自杀,但没死成,他的同伙蔡廷栋把他抬出来投降,当时文秀气息奄奄,只剩一口气了,最后我们割下他的头颅送往省城。

毓英将军到达大理后,蔡廷栋假装请求议和,暗地里却在行馆埋设了地雷,准备伏击玉科将军。玉科将军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暗中潜入伪府,登上炮楼大声呼喊,双方士兵展开了激烈的血战。毓英将军则暗中埋伏在城外,估计玉科将军已经成功潜入,于是趁着夜色,用梯子翻墙而入。两军正式交战,在城内巷战了一整天,叛军溃不成军,几天后,残余叛军打开城门逃跑了。我们攻克了伪都,俘获了文秀的家属和蔡廷栋等一百三十多人。捷报传来,玉科将军被赏赐了黄马褂,并被授予骑都尉世袭爵位。十二年后,他又攻克了锡腊和顺宁,然后率军协同攻取云州,再次被授予骑都尉。云南全境恢复平静后,玉科将军被晋升为一等轻车都尉。

第二年,玉科将军进京朝见皇上,皇上详细询问了滇池之战的情况,看到他身上的伤痕,皇上十分同情。光绪年间改元后,玉科将军回到原来的职位,皇上赐予他一品官服,并晋升为二等男爵。那时,云南边境的野蛮部落杀害了英国官员马嘉理,英国公使向朝廷提出严厉抗议,朝廷下令必须迅速抓捕凶手。玉科将军迅速侦破案件,抓获了包括凹、腊都等十五名凶手,将他们押解到省城处决。案件审理完毕,这时又发生了邓川罗洪昌谋反,袭击州城的事情,玉科将军于是率军前往马甲邑,攻克了东山,擒获了叛乱首领。两年后,玉科将军被调往广西右江镇。

上任后,他请求辞去职务,奏折刚递上去,腾越就发生了苏开先叛乱,局势非常危急。玉科将军带病督师,不到一百天就平定了叛乱,因此受到朝廷的赏赐。三年后,他又被调往广东高州镇。六年后,他被任命为陆路提督,但因为他的侄子汝楫仇杀知府孔昭鈖,玉科将军被降三级。不久后,他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

话说十年前,中法战争爆发,玉科将军率领军队出关,在观音桥设下埋伏,大败法军。后来听到谷松那边告急,他赶紧带兵去支援,结果敌人已经趁虚而入,虽然打了好多仗都赢了,但形势依然严峻。

第二年,法国又派来大批军队入侵,还煽动百姓里应外合。玉科将军说:“我打了这么多胜仗活到现在,现在终于找到可以战死的地方了!”他打开城门主动出击,结果不幸中炮牺牲,全军溃散,甚至都没人收敛他的遗体。后来李秉衡将军来到关口,才把玉科将军的遗体运回去安葬,他的妻子牛氏也殉情而死。朝廷追赠玉科将军太子少保的称号,谥号为武愍,并在云南大理和镇南关为他修建祠堂。

玉科将军所在的毓英部队里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领,除了玉科,最厉害的就是李惟述将军了。李惟述将军是锦江绅团出身,曾经和和耀曾一起出谋划策,想办法阻止敌人进攻,所以省城才能安然无恙。后来马荣战败,他的军队逃到城外,但迟迟不肯离去,毓英将军很担心,就找李惟述商量怎么除掉那些悍将。

那些悍将平时和李惟述关系不错,有一天,天刚蒙蒙亮,李惟述就率领一千人冲进他们的营地。那些悍将正在洗漱,问李惟述来干什么。李惟述说:“奉命讨伐土匪,不认路,所以来问问。”悍将就给他指路,李惟述趁机从背后杀死了他,然后大声喊:“想活命的从前门走,想造反的从后门走!”那些土匪吓得四处逃窜,省城终于恢复了平静。李惟述因为屡立战功,升任都司,又补任鹤丽镇游击。他攻克楚雄后,升任参将,署理维西协副将。后来他和经历钟念祖一起攻打广通和南安,成功拿下这两座城池,于是升任顺云协副将,署理开化镇总兵,并继续驻守在那里。没过多久,敌人又大举进攻,城池再次失守。李惟述担心百姓受苦,就假装议和,最终用计逃脱,结果被免职。

那时候,省城再次遭到地震袭击,马如龙将军只依靠汉军守城。惟述将军分兵指挥,内部打击奸邪,外部抵御强敌,省城才得以恢复平静。论功行赏后,他恢复了原来的官职。后来,他跟随岑毓英将军攻打杨林,敌人溃败,但他们仍然顽强地坚守着小偏桥和十里铺,企图切断我们的粮草供应。惟述将军乘胜追击,攻克了一撮缨和萧家山,又和岑毓英、岑毓宝将军一起攻克了石虎冈,战局开始顺利起来。接着平定了罗次,又收复了楚雄,军队的声势大振。

没过多久,州西又告急。岑毓英将军认为西线军队纪律松懈,责任在于诸将不和,于是把大理、丽江的军事指挥权交给玉科,而把云、蒙、赵三州的军事指挥权交给惟述。惟述将军于是攻克了镇南,镇南是保护大理的重要屏障,敌人倾尽全力死守,结果还是被攻破了,敌人的力量更加衰弱。朝廷考虑到他浴血奋战,赏赐了他很多珍贵的物品。

西部用兵,连续几年都闹饥荒。之前,惟述将军曾派兵攻打云南,很久都没能攻下,弥渡也反复易手。后来他和玉科商量,就下令各路军队不要盲目作战,约定秋天收割完庄稼后再整军出击。等到约定时间,果然大破云南驿,分兵攻打弥渡,并成功占领了它。他又和玉科将军在蒙、赵会师。杜文秀,原是永昌的累犯,最初躲藏在大大小小的围埂里。他占据大理后,围埂里的那些人反而帮助他。玉科计划攻取大理,惟述将军也率兵攻克了大围埂,而小围埂仍然据城顽抗。一年多后,用火炮攻克了小围埂,并被任命为腾越镇总兵,收复了那里的土地。后来进攻乌索,没能攻下,因为家里出了事就回去了,再也没有出来。过了很久,他在家中去世了。

一开始,玉科曾杀死了仇人,拿着人头去见岑毓英,心里想着要是被责问就造反。岑毓英笑着说别问了,并且善待了他。惟述将军为人耿直,以前做骡马生意,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等到朝廷赏赐给他白玉扳指,正好和他手指大小合适,他这才惊叹天子圣明,更加忠心耿耿,再无二心。他所开的店铺,都用“巴图鲁”的名字命名,可见他当时受朝廷宠信的程度。平定云南后,杨、李二将的功劳最大,而玉科将军的用兵策略,更是神出鬼没,令人难以捉摸。

蔡标,字锦堂,是贵州威宁人。家里穷得叮当响,穷困潦倒,没钱养活自己,就跑到云南去了,在宜良开了个卖汤饼的小店糊口。这人胆子大,又很勇敢,大家都知道。过了一段时间,他当上了练兵的教官。后来,跟着岑毓英打仗,攻下了宜良和路南,升了把总。

同治二年,马荣带兵占领了云南省城,岑毓英死守着藩署,发誓要和城池共存亡。蔡标带着几十个敢死队员偷偷摸摸地跑到藩署,敲门进去了,岑毓英当时可高兴坏了。蔡标问:“将军,咱们还有武器吗?”岑毓英说:“有。”蔡标说:“咱们人少敌众,这可怎么办?得赶紧招兵买马!”于是,他就跑到宜良、路南,把以前一起当兵的兄弟们都召集起来,一下子就凑齐了一千人,岑毓英这才有了军队。藩署能守住,全靠蔡标啊!后来马如龙带兵来了,蔡标冲锋陷阵,英勇作战,马荣最终被打败逃跑了。

接着,蔡标又跟着军队去征讨迤东和迤西,一口气攻下了十多个城池,兵锋直指曲靖。敌人偷袭了潘文元将军的营地,蔡标带着三百人马在陶家屯堵住了敌人的后路。张保和将军把敌人逼到了海坝,蔡标又派兵截击,敌人溃不成军,逃进了城里。攻下曲靖后,蔡标升了守备,还赏赐了顶漂亮的翎子帽。

话说五年前,毓英西征,带着标引兵一起出发。那时候镇雄的土匪又反叛了,漆维新占据了角奎山,李开甲占据了磺山。毓英计划先攻打角奎山,让标当先锋。到了镇雄附近,土匪出来抵抗,结果被我们打得大败,连着拿下角奎山和磺山两座山头,还斩杀了两个叛逆的头目。

第二年,我们一起攻打猪供箐,我和其他将领们直接冲向敌人的中心,成功拿下。然后我们转移到海马姑,夺取了红岩山和尖山,乘胜追击,直逼他们的营寨。标表现特别勇猛,第一个冲上去,其他士兵也跟着呐喊冲锋,最终俘获了土匪头子。打了胜仗凯旋归来后,标被提升为游击。

七年后,标被任命为镇雄营的参将。这时候杜文秀正逼近省城,标就从宜良、汤池出发,一路扫荡了七甸。没过多久,武定和禄劝又告急,标又和杨国发一起攻打富民,遏制了土匪的气焰。土匪猛攻杨林,标前去支援,接连攻破了小街和白龙桥这两个重要的据点。可是,据点刚拿下,又很快被敌人夺了回去,敌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标从长坡杀进去,土匪拼死抵抗,我们这边也打得很艰难。第二天,标从石子河翻过文笔山,假装撤退,把敌人引诱进来,然后攻克了东山寺,彻底摧毁了杨林的土匪据点。

八年春天,我们去支援师宗,攻破了洛红甸和豆温乡,还拿下了他们的城池。这样一来,嵩明和富民也相继收复了,省城终于安全了。

明年,也就是公元1786年,威宁的土匪头子陈大杆占据了红崖,杨绍贵他们占据了香炉山,到处抢劫。 标(指文中人物,下同)带兵越过边界去帮忙打仗,把陈大杆给抓了,押回州城;吴奇忠也攻下了香炉山。事情平息后,标被提升为总兵。

公元1791年,各路军队围攻大理的伪城,标率领军队从南面进攻,激战了一天一夜,攻克了城池。南门的敌人想从下关逃走,标又亲自从城里追出去截击他们,一个都没跑掉,然后升官成了提督。

公元1792年,军队转移到云州,到达猛朗,看到敌人的营垒非常坚固,标说:“这样得先切断他们的外援!”于是派陆纯纲他们去占据邦盖、丙弄,自己率领军队攻克了猛朗,消灭了他们的头领丁雁甲及其军队。因为立了大功,他被赏赐了黄马褂,并被任命为鹤丽镇总兵。全军到达城下,标攻打北门,段瑞梅他们从东南方向攀登城墙,用炮火攻击,敌人全部被消灭了。

后来又先后平定了永北、宾川的土匪,腾越、乌索的降匪,开化、大窝子的逃窜土匪,战功赫赫,还得了“额尔克”这个勇号。(额尔克为满语,此处指勇号,具体含义不详,不作翻译)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标入京朝见皇帝,路过贵州的时候,毓英让他留下来统领威宁的军队,镇守重要的关隘。之后,他又平定了梵净山的残匪、桐梓的会匪、湖南董倒寨的回族土匪。

话说,七年的时候,毓英大人被调到福建任职,带着云南军队渡海到台湾,皇上还任命他为云南开化镇总兵,继续驻扎在台北。过了一年多,他就回去了。十年的时候,中法战争爆发,毓英大人招募以前的部下出关作战,在宣光、临洮几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他防守富良江的时候,命令士兵四处挖掘地堡,法国的大炮都打不中,驻扎在河内的法国军队因此不敢轻举妄动。他还写了一本《地营图说》,图文并茂,非常清晰易懂。十三年,他署理云南提督。毓英大人下令攻打倮黑山,他就率领军队上前线,配合进攻,消灭了江边一百多座土匪营寨,还杀了土匪头子张春发,开拓了大约一千五百里的土地。

二十年的时候,因为平定了永北的土匪和广南的流寇,皇上赏了他双眼花翎和头品官服。六年后,他又进京朝见皇上。正赶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他就跟着去了陕西,一路护驾。到了西安,皇上还下旨让他招募以前的部下。后来因为管教不严,被撤了职,但是皇上念及他的功劳,还是让他继续留任。第二年,他回到云南,因为部队已经比较弱了,他就把部队解散了,自己也免去了处分。三十一年,他被调到广东琼州镇任职。第二年就去世了,后来被列入毓英祠,并在威宁为他修建了祠堂。

瑞梅,字春堂,是剑川人。他很有胆识和谋略,十六岁就参军了,跟着毓英大人打仗,经常冲锋陷阵。在攻打猪供箐、柯渡、大理等地,他都冒着很大的危险冲在前面。后来他升任龙陵营参将,维西、永昌协副将。同治十三年,他进京朝见皇上,皇上赏了他黄马褂,还给了他云骑尉世袭的官职,并提拔他为记名提督。之后,他又署理腾越镇总兵。光绪年间,因为边境发生兵变,城池失守,他带兵收复了失地。后来在任上去世了。

夏毓秀,字琅溪,是云南昆明人。年轻的时候就以勇敢著称。滇回战争爆发时,他当了堡长参军,充当先锋。昆明被围困了很久,粮食和物资供应完全中断,路上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夏毓秀率领他的队伍支援作战,这才打通了运输通道,后来被补授为千总。军队攻克了路南、禄丰,他累积军功升到了守备。

1863年,岑毓英带兵往西,派岑毓秀去富民县打探情况,抓住了土匪头子马富。这马富是马荣的弟弟。 岑毓秀乘胜追击,拿下嵩明、陆凉、武定几个地方,被任命为参将。岑毓英担心元谋的土匪会袭击后方,就派岑毓秀去攻打元谋。他们攻克了城外的巨大堡垒,然后围攻县城,切断了敌人的粮道,土匪们又饿又怕,只好丢下城逃跑,岑毓秀接着又收复了马街。

1864年,回族土匪李芳园攻陷了白井,岑毓秀打退了他。之后他们计划攻打曲靖,但是几次作战都不顺利。岑毓秀到了之后,因为土匪之前打了好多胜仗,所以很轻敌,甚至还跑到城墙上骂骂咧咧。岑毓秀非常生气,带领敢死队第一个冲上去,猛烈攻击,土匪大败,岑毓秀的军队接着攻下了霑益和马龙。第二年,岑毓秀被提升为提标右营游击,统领着四十八堡的民兵。

1867年,西边的土匪攻陷了禄丰,岑毓秀打败了,退到了安宁,还分兵把守着腰站和禄脿。一年多后,土匪又杀过来了,岑毓秀再次战败,退回了省城,因此被免职。没过多久,土匪大举进攻,分了好几路杀进来,马如龙从大西门出去迎战,结果参将杨先芝等人竟然叛变,岑毓秀受了重伤。又过了一年,岑毓秀攻打杨林,打败了十里铺的敌人,官复原职了。

岑毓英计划攻打安宁,岑毓秀从蓖郎绕过碧鸡关,偷偷带兵袭击大小普坪,成功攻克。接着又去攻打独树铺,正好碰上岑毓宝收复了这座城。1869年,因为攻克广通和南安的战功,岑毓秀被提升为副将。

十年时间,他带兵攻打东沟,敌人出来抵抗,结果被咱们打败了,军队深入敌境。结果毓秀陷入了重围,路途险峻又崎岖,他不得不弃马步行作战,身上中了十多刀。还好,像龙一样迅速赶来的援军把他救了回来,抬回营地。当时他昏迷不醒,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将领们都哭成一团,毓秀却很豪迈地说:“大丈夫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有什么好悲伤的呢?”听到这话,大家都深受感动,士气大振。伤好一点之后,他又整顿军队继续前进,最终消灭了敌人的营垒。因此他被提升为总兵,还被赐予“利勇巴图鲁”的称号。

后来他又去攻打云州,敌人筑起了碉堡,环绕着城池誓死抵抗,咱们的军队久攻不下。毓秀采取了先分兵夺取碉堡的策略,孤城顿时变得岌岌可危,敌人失去了斗志,于是云州城就被攻破了。之后,他又相继收复了腾越以及大小猛统等地。十三年的时候,他进京朝见皇帝,皇上亲眼看到了他身上的伤疤,对他慰劳备至,这让他更加感激涕零,决心为国效力。后来,他的旧伤复发,他就请求回家休养。

光绪二年,他前往四川,统领省标十营。七年的时候,松潘的土匪蠢蠢欲动,多次骚扰边境,朝廷就派他署理总兵去处理这件事。他到任后,很快就抓住了首恶,安抚了那些老百姓,土匪们也就安定下来了。那个地方本来很荒凉落后,虽然设立学校一百多年了,但名额大多被其他地方的人占了,读书声也越来越稀少了。毓秀平定了大的战乱后,马上就挑选聪颖的孩子到学校读书,还自己出钱建了书院,广邀名师,提倡教化,鼓励人才,直到这时,那里才又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光绪九年,他正式被授予总兵职位。他在当地任职十年,修筑堤岸,疏通沟渠,储备粮仓,百姓们都非常感激他,甚至还为他修建了生祠来祭祀他。

二十年前,朝鲜爆发战争,日本军队入侵奉天。毓秀主动请缨,奔赴前线,结果还没到,和议就签订了。后来,鹿传霖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奏请毓秀跟随他,于是毓秀再次来到松潘镇上任。一开始,甘肃循化地区的拉布浪寺的番族非常强悍,多次越境抢掠。毓秀刚到任时,派兵防守,安抚其他部落,但拉布部落依然我行我素。等他再次上任后,就率领将士出关作战,攻克了十多个碉堡,抓获并斩杀了他们的首领,以儆效尤。其他的部落都乖乖听话了,再也不敢造次。蜀地边境因此安定下来,毓秀被提升为提督。

巴塘西边的三岩野番经常入侵边境,商旅们深受其苦,他们被称为“夹坝”。毓秀率领军队进入他们的部落,招降纳叛,宣扬朝廷的威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害关系,这些番族都俯首称臣。毓秀因此官升一品。

二十六年,他被任命为贵州提督。正赶上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迅速率领军队进京护驾。到达蒲州后,皇上西逃,命令他率领军队驻扎在韩侯岭,允许他直接向皇上奏报军情。第二年,他被调到湖北,并被命令留下部分军队驻守太原。毓秀让他的三个儿子瑞符率领六营军队驻守,而他自己率领全军北上护驾。后来又调到广西。一年多后,行军到广东,总督陶模奏请他署理陆路提督。九月,他回到湖北。宣统二年,他积劳成疾,死于任上,谥号为“勇恪”。

毓秀为人忠厚老实,从不操心家里的事情。几十年带兵打仗,他都穿着布衣,吃着素菜,外人根本不知道他是一位掌握军权的大人物。

何秀林,是云南宜良人。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岑毓英打仗,攻打罗川,袭击定远,攻占曲靖,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立下很多功劳,最后升到守备的职位。

一次在讨伐猪供箐的战役中,敌人全都猛冲出来,包围了姜飞龙的前锋营地。岑毓英带兵去救援,命令何秀林策应,于是两路大军夹击,大败敌人,接着又深入敌营,抓住了敌人的首领陶新春。之后,军队又攻克了海马姑,何秀林升迁为游击。

同治七年,西方的敌人包围了省城,何秀林跟着岑毓英从宜良七甸出发,一路打败了大小石垅、麻苴、新村的敌人,攻下了大树营。军队顺利到达呈贡,打败了从晋宁、昆阳前来支援敌人的军队,攻占了他们的城池,何秀林升迁为副将,还被赐予“效勇巴图鲁”的称号。

攻打澂江的时候,何秀林接连攻克了重要的据点,一直打到城下,城里的敌人逃跑了。岑毓英攻打城池的西北两个城门,何秀林协助他。张元林败逃进城,官兵们架着云梯攻城,马忠从西门进入,何秀林从东门进入,张元林害怕了,就服毒自杀了。澂江城被攻下后,何秀林和李廷标一起驻守杨林。

同治八年,敌人侵犯了邑市旧县,守城的军队告急,何秀林赶去支援,接连打败了马家冲、前街、邑市等地的敌人。这时,李廷标也去马龙支援,结果因为两军没有主将协调,导致军队不和,敌人趁机攻破了杨林。何秀林听到警报后立刻赶回去,鼓励将士们坚守,但是都司杨桐等人先溃逃了,何秀林于是被困在了重围之中。李惟述的援军没能赶到,何秀林力战不支,冲破包围逃了出来,身受重伤,退守宜良、北屯。杨林失守,何秀林因此被免职。何秀林的部下何裔韩伤得很重,差点死了,但他还带着文书一起逃出来,和何秀林一起收集溃散的士兵,赶到省城支援作战。在大板桥的战斗中,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年秋天,(他)攻打易门,和署理知县周廷献一起攻下了西门、大小龙口和黄泥堆,切断了敌人的柴草和水源。他们又分兵佯攻西北,把敌人引诱出来,然后派兵从西南方向偷袭。秀林督军率领军队冲了进去,敌人吓得慌了神,假装请求投降,秀林没答应,结果大获全胜,收复了原来的官职。没过多久,越南的土匪攻陷了禄丰,秀林就和当地练兵头目丁同义约定一起反叛。丁同义果然倒戈相向,秀林分兵夺门而入,抓住了匪首,城池很快就收复了,秀林也升任了总兵。

九年后,军队攻打澄江,秀林攻破了城外五个巨大的山寨。敌人挖地道筑营,军队久攻不下。秀林就假装撤退,暗中留下伏兵诱敌深入,土匪头目马敏功等人中计,都死在了战场上,馆驿里一个敌人也没留下。接着攻克了鐍兮,秀林被提升为提督。第二年,他又被任命为普洱镇总兵。

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秀林跟随毓英将军出关,统领三千六百人驻扎在兴化。法国军队从宣光撤退,秀林就率兵追击。丁槐的军队从西南方向进攻,秀林的军队从东南方向进攻,攻破了大寺和大寨。城里的法军打开城门出来反击,秀林的部队有几十人中弹,但仍然奋勇作战。法军又退回城内,城外到处是垒起来的栅栏和炮台,像棋盘一样布满了整个战场。秀林多次攻城,都被阻挡住了,于是就挖地道炸毁城墙,这样攻城就没什么阻碍了,军队包围了整个城市。

光绪十一年,几万法军前来增援,刘永福的军队溃败了。秀林派马维骐前去救援,坚守阵地,敌人无法得逞。后来马维骐也被包围了,秀林赶到后,法军才撤兵。秀林巡视各营,伤亡很大,没办法,只好退到城下,他料定敌人一定会猛攻,于是预先埋设了地雷等待。敌人果然来了,地雷爆炸,法军死伤无数。秀林这才从容地集合残兵败将,退守同安,准备再次进攻。后来签订了和约,秀林被撤职,调任临元镇。光绪十六年,他去世了。

杨国发,是云南建水人。他带兵平定云南、贵州的匪患,凭借军功不断升迁,最后当上了守备。咸丰十年冬天,署理提督申有谋要攻打富民县,杨国发担任左翼部队的指挥官,跟书生张执中一起,带兵从麦厂的小路出发,攻克了黄土坡和永安庄。进城后,他们包围了城池,匪兵弃城而逃。杨国发因此升任都司,还被赐予“果勇巴图鲁”的称号。第二年,他又率兵攻打禄丰和广通地区的匪巢,都取得了胜利。

同治二年,杨国发跟随岑毓英将军西征,接连攻下了十多个城池,直逼楚雄。杨国发率先攻克了古山寺和双桥这两个重要的据点,用火把烧毁了它们,然后从东门攻入城内,成功拿下楚雄。这时,大姚县告急,杨国发立即率兵前去救援,在桃花村打败了前来支援匪军的部队。他们包围了大姚县城,县令朱士逵点燃火把回应,约定好开城的时间,大姚县最终被平定。接着,他们又去攻打镇南县,但因为敌军援兵太多,杨国发接到命令返回省城。三年后,杨国发担任元新营参将,他和其他军队一起攻克了曲靖,并收复了霑益和马龙,再次升迁为副将。同治四年,广西的一些土匪造反,杀了游击陈萃和知县李瑞枝,杨国发率兵前去讨伐,斩杀了匪首张显,那里的局势才安定下来。

过了三年,西部的匪兵又包围了楚雄,杨国发从一条小路进入楚雄,和守将李惟述日夜作战。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却始终没能攻克楚雄,而且粮草也用尽了,援军也没有到来,最终城池失守。杨国发冒着危险突围而出,绕道回到了省城。

同治七年,匪兵分路大举进攻,一路从富民方向占据了城池的西北部,一路从安宁方向占据了城池的西南部。岑毓英率兵前来救援,派杨国发去扼守杨林。很快,李芳园等匪兵率领大军前来进攻,声势浩大。杨国发告急,岑毓英派蔡标前去支援,他和杨国发一起攻克了小街和白龙桥。但随后被匪兵反攻,失守了这些地方,匪兵乘胜追击,逼近城下。他们用草和柴捆扎起来,堆积得像城墙一样高,并在上面架设枪炮,居高临下攻击城内,这种战术被称为“柴码兵”,我军将士损失过半。杨国发无奈之下再次告急,请求增援,岑毓英亲自带兵前来,击溃了匪军。之后,岑毓英下令让杨国发署理普洱镇总兵,驻扎在桃园,负责支援各路军队。

八年的时候,(国发)在寻甸把马龙包围了,敌人增援部队到了,国发率领军队打败了他们。半夜的时候,国发率军偷袭敌人的营地,趁着风势放火,火光冲天,把敌人的营寨全部烧毁了,包围圈也解除了。接着追击溃逃的敌人,一路打到十里铺、小偏桥、长坡,打了六十多里地,国发升迁为总兵。之后,他们计划攻打弥勒的竹园村,马世德和开广率军前来增援,国发在赵林寨打败了他们。

十年的时候,攻打云南县,国发和惟述在普淜会合,分兵进攻,国发接连攻克了几个重要的据点。敌人逃到观音寺,国发率兵追击,又摧毁了七个碉堡,一直打到城下,和惟述的军队会合。十一年,他们炸塌了城墙三十多丈,军队陆续攻入城内,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整整一天一夜,最终攻下了云南县,国发留下部队驻守那里。秋天,国发调任下关镇守,又包围了榆城,先后攻克大小围埂,升迁为提督,还赏赐了黄马褂,并赐予新的勇号“绰勒欢”。

十三年,国发再次代理普洱镇。光绪七年,岑毓英担任福建巡抚,国发率领军队驻扎在台北。第二年,国发回到云南。十年后,国发跟随岑毓英前往越南宣光和临洮地区作战,每场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受到了表彰和奖励。光绪二十六年,国发去世,被配享在岑毓英的祠堂里,家乡也为他建立了祠堂。

张保和,云南师宗人。他一开始跟随岑毓英讨伐回族叛乱,凭借军功升迁到守备。同治六年,他越境讨伐猪供箐的叛军,屡次取得胜利。叛军逃到海马姑,张保和又和蔡标等人一起合力攻击。攻打大寨的时候,悍匪张项七顽强抵抗,张保和抓住机会用枪刺死了他,虽然自己也因此落马,但最终斩下了张项七的首级,叛军的士气受到打击,我军乘胜追击,取得了大胜,张保和升迁为游击。第二年,西部的叛军包围了省城,岑毓英从曲靖赶来,派张保和担任先锋,攻克了石虎冈,又迅速赶去解救邵甸,打败了叛军。军队转移到杨林,接连攻克多个重要据点,张保和总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叛军一看到张保和的旗帜就逃跑,没有人敢与他对抗。他多次身负重伤,却裹挟着伤口继续战斗,意志从未动摇。先后攻克呈贡、晋宁、富民、嵩明等地,大小战斗一百多次,从未失败过。省城解围后,张保和升迁为副将,被赐予“扬勇巴图鲁”的称号,并署理楚雄协副将。

保和将军奉命去昆阳,派都司陈贵他们从津径路去攻打河西乡,他自己则率领军队攻打仁和街。他们翻墙而入,当场杀死了好几个悍匪,一鼓作气就拿下了仁和街,河西乡也很快平定了,于是昆阳城就被包围了。保和将军观察形势,认为应该先拿下海口,于是率领军队进攻,沿途的村民都争先恐后地投降,二十多个寨子都投降了,最后收复了州城,保和将军被任命为开化镇总兵。

九年春天,保和将军攻打弥勒竹园,马世德前来救援,保和将军迎战,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结果炮弹击中了他的鼻子和眼睛,脸上全是血,士兵们都很愤怒,最后大获全胜,连上坝下坝都攻克了,竹园也平定了。保和将军回到原来的官职,并且更加勇猛,人称“刚安”。之后他又攻打茂克,打了几个胜仗,阿迷、大庄都吓得不敢抵抗了。他夺取了后山,加高加固了炮台,居高临下地俯瞰敌寨,日夜炮轰,切断了敌人的水源。敌人害怕了,请求投降,保和将军答应了,收缴了他们的武器,抓捕了恶棍,把投降的敌人迁徙到大庄。

十一年,保和将军又先后收复了田心、日者乡。当时赵发攻打鐍地,还没攻下来,保和将军就从开化赶去增援。他一直打到马街,攻破了上下两个寨子,把投降的敌人迁徙到新兴,之后被提升为提督。十二年,因为在腾越的战功,他被赏赐了黄马褂,并被授予鹤丽镇总兵。十三年,开化大窝子土司再次叛乱,毓英将军负责安抚他们,并下令让保和将军再次前往开化镇上任,派了两千兵,责令千总李瑶等驻守当地。李瑶他们却纵兵暴虐,土司们非常愤怒。

一年多后,光绪年间改元,回族首领马河图煽动汉民作乱,保和将军想立功,和署理知府姚嘉骥夸大其词,请求调兵数千,拨款巨万,约定日期大举进攻。毓英将军查明真相后,斥责了他们。保和将军很生气,于是撤兵,以失守为由上报。毓英将军派何秀林去进攻,保和将军却偷偷地夜里烧了几座寨子,谎称已经收复了。毓英将军于是罢免了保和将军。第二年,保和将军被调到湖南永州镇。三年后去世,年仅四十岁,当时的人们都很惋惜他。保和将军在云南的将领中以智勇闻名,功劳也很大。

话说啊,云南回民起义刚开始的时候,声势挺浩大的,自从如龙(指云南提督张如龙)平定叛乱之后,他们的力量才开始减弱。但是,如果不是采取了又打又安抚的策略,好好地控制他们,云南的局势还真不好说能轻易平定呢。

耀(指杨遇春)这个人很擅长团结士兵,玉科(指唐继尧)在用兵方面简直是天才,标(指蔡锷)他们也都擅长攻坚战;而毓秀(指岑毓英)为人忠厚老实,打完仗之后还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尤其注重根本,老百姓都为他建庙祭祀,真是应该的! “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