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光熊,字太占,是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二年考中了举人,后来被授予中书,当上了军机章京。 一步步升迁,做到户部郎中。乾隆三十二年,跟着明瑞去云南,被任命为盐驿道,结果母亲去世,他回家丁忧。因为没能好好管束下属,导致属吏在钱粮征收上出了问题,冯光熊因此被撤职。

守孝期满后,他又以员外郎的身份重新被启用,继续在户部工作,还参与军机事务,后来升迁为郎中。 之后,他跟随尚书福隆安去金川打仗,被任命为广西右江道,还代理按察使和盐驿道。 后来又历任江西按察使、甘肃布政使。

乾隆四十九年,石峰堡的回民造反了,冯光熊负责筹划战争防御,储备粮草军需,准备得十分充分。 之前,江西巡抚郝硕因为强迫属吏办事而事情败露,很多官员因此受牵连被处罚,冯光熊也因为这事被牵连,丢了官,不过他留在了军营继续出力。 等到叛乱平息后,因为福康安的推荐,他又被起用,做了安徽按察使。 之后又升迁为湖南巡抚,最后调任山西。

大家都说河东的盐税应该改成按土地和人口征收,光熊就上书说:河东的盐,销往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盐商们都累坏了,他们加价卖盐,对谁都没好处。要是把盐税改成按土地和人口征收,让老百姓自己贩盐,就不用交官府的税费,也不用担心被兵丁盘查,过关卡时也不用受刁难,这样方便多了。山西好多州县一半用的是引盐(官府发放的盐引凭证才能贩卖的盐),一半用的是土盐和蒙古盐,还得交引盐税。有时候引盐多,土地人口税就少;有时候引盐少,土地人口税就多,这三省都是这样。所以,我建议把这四十八万多两的盐税总额,平均分摊到三省。皇上同意了。

到了乾隆五十七年,皇上到五台山去,各地的官员都纷纷上奏说,自从盐税改革以后,盐价一下子降下来了,老百姓都觉得方便多了。皇上夸光熊调控得当,赏了他花翎、黄马褂,还让他当了工部侍郎。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贵州巡抚,后来又调到云南。乾隆五十九年,他代理云南总督。第二年,大塘苗族首领石柳邓在铜仁造反,光熊就赶到松桃去防守。他觉得思州的田堧坪、镇远的四十八溪、思南的大坪,这些地方都靠近苗族地区,而且扼守着铜仁的后路,就分兵驻守在那里。苗匪猛攻松桃、正大,都没攻下来。后来,他又去铜仁筹措军饷,和总督福康安一起整顿军队、加强防备,他的计划得到皇上的赞赏,皇上就让他继续担任贵州巡抚。

嘉庆二年,事情平息了,光熊上奏说要重建铜仁、正大的石城防御工事,皇上批准了。结果苗人仲苗又造反了,光熊跟总督勒保一起,带领各地的军队,联合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的军队一起平叛,具体情况勒保的传记里有记载。光熊分派将领们去解了归化厅的围,平定了播州东路和西路,安顺、广顺所属的苗寨也投降了。仲苗平定后,他和勒保一起上奏朝廷,提出了善后四件事:一是让参加过战争的武举、武生和乡勇就近补充军队缺额;二是给灾民提供住房和耕牛的费用;三是储备粮食,保证军民有饭吃;四是清理田亩,解决汉苗之间的纠纷。从战争开始以来,光熊处理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皇上的赞许。勒保调兵入川后,善后的事情就全权交给光熊负责了。

嘉庆三年春天,光熊又上奏,请求再次禁止汉人买卖苗人的田地,禁止汉人高利贷盘剥、驱使苗人佃户;禁止外来人员在苗寨里担任官差;适当减少把总、土舍、亭长的数量,规定徭役的工钱,方便贫苦的苗人;适当设置苗人的官吏,以便管理他们。这些奏章都得到了批准。嘉庆五年,皇上表彰光熊治理有方,虽然他已经将近八十岁了,还是召他进京,授予他兵部侍郎的职位,不久又升任左都御史。嘉庆六年,光熊去世了,皇上念及他过去的功劳,赐予他祭祀仪式。

陆有仁,浙江钱塘人。乾隆三十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的职位,后来一步步升迁到郎中。乾隆四十六年,他外放担任广西梧州知府,后来调到太平府。乾隆五十二年,安南发生内乱,很多安南百姓逃到中国来,陆有仁处理得很好。后来他被提拔为福建延平、建宁、邵武三府的道员,总督孙士毅请求他留下来防守边疆。不久,他又被调到督粮道,后来又历任山东按察使、直隶布政使。乾隆五十七年,他在山东审理案件的时候,处理草率,被降职为甘肃按察使。

嘉庆元年,宜绵升职当上了刑部侍郎,然后被派去甘肃处理赈灾事务。 他还被派去陕西剿灭那些造反的匪徒,并暂时负责陕甘总督的职务。

第二年,匪徒从河南窜到朱阳关,逼近雒南。宜绵就上奏朝廷,请求和西宁镇总兵富尔赛一起赶往潼关和商州,又调动甘凉镇的军队一起剿匪。结果朝廷说,这军事上的责任应该由巡抚来负责,让当时驻守甘肃的巡抚有仁亲自去陕西。 可是有仁行动慌乱,朝廷就下令让他回兰州,并且停止调动甘凉镇的军队。 那时候宜绵已经命令撒拉尔回族军队两千人去兴安,有仁又下令暂停了这个行动。皇上觉得汉中的兵力太少了,等着回族军队去截击匪徒,结果匪徒却窜到汉阴去了,而回族军队还滞留在循化没动。

皇上因为有仁办事不力,屡次催促他支援军队,他却置之不理,一气之下就革除了他的职务,要对他进行审问。后来皇上又重新调查了这件事,把有仁发配到四川去服劳役。 之后,宜绵被任命为陕西按察使,后来又升任布政使。

第三年,襄阳的土匪高均德犯境陕西,宜绵因为在防堵贼匪方面有功劳,皇上赏赐了他花翎。 第四年,宜绵又升职了,当上了广东巡抚。

五年的时候,朝廷任命他当工部侍郎,后来又调到刑部。之后,他被任命为陕西巡抚。之前陕西巡抚那彦成在陕西的时候,号召老百姓修建寨堡,一共规划了蓝田、郿、鄠、宝鸡、商州、镇安、商南、孝义、五郎等地五百四十一处;他上任后,又认为汉中二栈是运送军需物资的重要通道,所以在宝鸡、凤县、留坝、褒城、宁羌等驿站修筑堡垒,每个堡垒周围三里地,并且迁移百姓屯田储粮。到这时候,这些计划还没完全实施,朝廷就下达了严厉的诏令斥责他。

这时候,有个叫有仁的人上书朝廷说:“四川和陕西的情况不一样啊,四川地处险要,像大成寨、大团包、方山坪这些寨子,每个都能容纳几万人,小的也能容纳几千人。土匪占据这些寨子就能对抗官兵,老百姓守着也能抵挡土匪。但是南山里面山峦重叠,没有宽阔平坦的地方,只能在陡峭的山顶上修建,每个寨子只能容纳几百到一千多人。四川山区多肥沃的稻田,民居密集,容易联合起来。陕西这边都是老林子,只有零星的棚户人家居住,分散耕种,隔十里几十里才会有十几户人家。如果要几个村子一起修建一个堡垒,南边的村子想靠近南边,北边的村子想靠近北边,大家意见都不统一,只有秦陇以西的人都是本地人,才会积极参与修建。秋天的时候,土匪进入西栈,他们之间通常约定互不侵犯,但是寨子里的老百姓一定会趁机截住他们的队伍后方,抢夺他们的牲畜,不让他们轻易过去。西安、同州、凤翔三府,还有汉南靠近四川的地区,都是本地人比较多,他们很清楚利害关系,每个县都修建了堡垒,有的有一百多个,有的有几百个。汉北山区也差不多都开始修建了,但是又怕修建了堡垒之后,老百姓只会守着堡垒,而对于土匪出入的要道反而没有防备;所以还要在堡垒外面,每个堡垒都拨出几百几十个人,一起守卫关卡,防止土匪窥探。请把责任分到各个地区,规定好完成的时间。”这封奏疏呈递上去后,朝廷知道了。有仁和额勒登保一起规划修建堡垒和进行团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还安抚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把安康、白河等地的叛乱分子的财产,以及南山客民的荒地,分给他们安置。六年的时候,他调配兵勇防守重要的关隘,奏请朝廷在五郎、孝义等地专门派大员进行团练和围剿,明确责任。川匪逼近黑河,他派遣总兵齐郎阿、通判雒昂去拦截,其余的土匪东窜到牛尾河,副将韩自昌将其歼灭,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

仁治当了三年陕西巡抚,负责管理军需粮饷。他做事非常细致周到,提前做好准备,勤俭节约,从不浪费,还大力搜捕残余匪徒,多次受到皇帝的嘉奖。七年后他去世了,朝廷给予优厚的抚恤,并且让他的儿子继承他的职位,做了主事。

觉罗琅玕,是正蓝旗的人。他捐纳做了笔帖式,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刑部郎中。后来又破格提升为内阁学士,之后外放江苏当按察使。乾隆五十年,他被召回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一年多后,他又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乾隆五十二年,清军大规模讨伐台湾的林爽文叛乱,琅玕提前在乍浦、宁波、温州三地储备了二十万石粮食,通过海路运送,乾隆帝对此非常赞赏。 后来因为审理海盗案处理不当,官员们建议革除他的职务,但皇帝宽恕了他,他自己却主动请求罚款三万两银子。 嘉善县的官吏贪污受贿,经过调查属实,皇上认为浙江漕运积弊已久,琅玕难以胜任,就让他卸任,给了他头等侍卫的职位,让他去哈密办事。

乾隆五十六年,因为浙江海塘工程修缮损坏,虽然琅玕当时不在任上,没有亲自勘察,但还是被责令赔偿修缮费用,共计银两二万七千多两,最后减免了一半。 他后来又历任叶尔羌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因为家人的贩玉行为,他被免职回京。不久后,朝廷又给了他郎中衔,让他担任热河避暑山庄的总管。

嘉庆二年,皇上任命我当了古城领队大臣,级别是三等侍卫,后来又调我去刑部当侍郎。五年的时候,我又升了官,当上了贵州巡抚。

那会儿贵州的苗族闹事,杨文泰带着广顺等寨的苗民造反,我带兵把他们剿灭了。皇上很高兴,夸奖了我,还破格让我加了个总督的衔。没过多久,我就升任了云贵总督。

嘉庆六年,贵州石岘的苗族又造反了。当时贵州巡抚伊桑阿去铜仁平叛,可一直没平定下来。皇上就派我去督战,同时把伊桑阿调到云南去了。结果伊桑阿这家伙,因为按察使常明攻克了石岘,抓到了一些人,他就谎报军情,说自己亲自去督战了,苗民都投降了,事情已经解决了。

等我到了贵州,老百姓都堵着路哭诉伊桑阿的谎话。没办法,我只好亲自带兵去剿匪,攻下了上潮、下潮等寨子,这才把叛乱平息了。 正巧这时候,有人弹劾伊桑阿贪污腐败,皇上就让我去调查。调查的结果证明伊桑阿欺骗皇上,皇上大怒,把他杀了。

因为我之前没查清楚伊桑阿根本没去石岘督战,反而顾忌他的面子,没有及时揭穿他,皇上也怪我办事不利,降了我两级。

公元1677年,维西的土司恒乍绷和他的同伙腊者布造反了,秃树、出亨也跟着一起反了。琅玕率领总兵张玉龙进山去抓他们。攻下了阿喃多这个土匪窝,又打下了诸别古山,抓住了秃树。张玉龙打败了小维西的人,把腊者布绑起来,在军营门口把他给杀了。接着进攻康普,恒乍绷逃到了澜沧江的外面,他的家眷被抓住了。军队分兵攻打吉尾、树苗,琅玕自己驻扎在剑川,切断了土匪的后路,在通甸、小川打败了他们,还攻下了回龙厂。后来又围剿了上江山箐的土匪,杀了他们的头目,剩下的土匪都投降了。

琅玕觉得恒乍绷已经快要不行了,就上书请求撤兵。提督乌大经带着两千兵留下来驻守。土匪看到官军撤了,趁着河水干了偷偷渡过河,联合江内的那些裸族(此处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又开始抢劫。琅玕赶紧赶到剑川,恒乍绷又逃跑了。

公元1678年,皇上因为主要的反贼还没抓到,就命令永保接管军务。琅玕这时已经抓住了并杀了汉奸张有斌,他在江边扎了竹筏,声称要带兵渡过江去,那些裸族吓得够呛,都跑到军营来投降了。琅玕命令他们去诱导各个寨子里的土匪自首。九月,恒乍绷躲在深山里,官兵把他搜出来了,剩下的那些反贼也被全部消灭了。事情平息后,朝廷对琅玕进行了表彰。

琅玕认为维西地处边远偏僻,各民族杂居在江的内外两边,管理起来很困难,于是上书请求在维西、丽江等五个地区设立头人,给他们发放官帽,用来约束各民族的人民。他还说维西的南北两条路,还有鹤丽镇、剑川等地的军事要塞都很重要,请求把骑兵改成步兵,再增加八百士兵,分别驻扎在这些重要的地方,这样边境就能安定了。他于公元1679年去世,死后被追谥为“恪勤”。

乌大经,是陕西长安人。一开始当兵,考中了武进士,被任命为三等侍卫,后来外放到山东德州当营参将。乾隆三十九年,王伦造反,乌大经帮忙守卫临清,拼死抵抗,保住了这座危城,立了大功,乾隆皇帝特别赏识他,马上提拔他做了临清副将。

之后,他又先后担任了江西南赣镇总兵、贵州古州镇总兵、广西提督,最后调到云南。乾隆五十三年的冬天,他率领云南的军队跟着孙士毅去征讨安南(今越南),结果到了安南,孙士毅已经攻下了安南的都城。第二年春天,大军被阮惠打了个措手不及,打了败仗,但是乌大经的部队因为当地向导的帮助,全军安全撤了回来。没多久,他母亲去世,他就辞官回家守孝了。守孝期满后,他又被起用,做了甘肃提督,后来又被调回云南。

嘉庆四年,僧铜金和孟连土司闹矛盾,打了起来,战火蔓延到猛猛以及缅甸内陆地区。乌大经和总兵苏尔一起出兵平叛,攻克了缅甸属地南柯、三节石、昔木、腊南、那招、雾笼、上中下宁安、腊东、困赛等多个地方,还打败了南洒河的土匪,彻底平定了缅甸边境的叛乱。署理按察使屠述濂也从猛猛一路过来会合剿匪,接连攻克了大蚌山、南元寨。

嘉庆五年春天,总督书麟来视察军队,采纳了乌大经的作战计划,决定分两路进攻猛白山箐,乌大经从南路进攻,连续作战,渡过黑河,烧毁了土匪的营寨,最终抓住主要叛匪,其他叛匪也都投降了。嘉庆七年春天,乌大经进京朝见皇帝。这时维西地区又发生叛乱,皇帝命令乌大经火速赶回,从琅玕地区进兵平叛。乌大经和总兵书成一起先平定了威远地区的土匪,然后合兵攻打维西,攻克了康普。

皇上觉得不应该再穷兵黩武了,就命令乌大经留下来驻防。可是土匪又开始四处抢劫,乌大经又率兵攻打独村坪、康普和小维西,接连攻克了这些地方。嘉庆八年春天,他和琅玕地区的军队分别驻扎在石鼓和桥头,沿着江边追剿土匪,一直到十月,最终抓住了土匪头目恒乍绷,这才班师回朝。嘉庆九年,乌大经去世了。

安泰,费莫氏家族的人,是满洲镶黄旗的子弟。乾隆四十六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后来升迁为员外郎。之后外放到甘肃凉州做知府,又调任兰州,接着又升迁为湖南衡永郴桂道的道员。乾隆六十年,苗疆发生了战乱,他奉命前往保靖安抚投降的苗族人民,因为在筹措军饷方面有功劳,被赏赐了花翎。

嘉庆元年,他押解着首领吴半生和石三保这两个叛逆来到京城,随后升迁为按察使,之后又升任广西布政使。嘉庆七年,他署理广西巡抚的职务。嘉庆八年,他调任浙江布政使。嘉庆十年,他升任江西巡抚,后来又调任浙江巡抚。

十一年前,海盗蔡牵在浙江沿海作乱,我被派去温州、台州一带防剿。我严禁给海盗提供任何补给,断了他们的柴火和水源,逼得他们四处逃窜,最后灰溜溜地跑了。皇上还为此下旨嘉奖了我。

总督阿林保弹劾提督李长庚剿匪不力,拖延时间,放纵海盗。我暗中调查后,上奏皇上说:“李长庚忠勇过人,在众将领中首屈一指,他总是身先士卒,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所以海盗都很怕他。只是海船如果两三个星期不清理,船体就会长满苔藓,绳索也会腐烂,影响航行,所以进港后必须停靠一段时间进行维护。

再说,海上剿匪完全靠风力,风向不对,即使相隔几十里,也像隔着几千里远,十天半个月都到不了。所以,海上作战,没风不战,大风不战,大雨不战,逆风逆潮不战,阴天雾气不战,晚上黑天不战,台风将至不战,水路不熟不战,敌众我寡不战,没有停泊的地方也不战。

即使开战了,也难以发挥全部实力,只能用大炮轰击,船身摇晃得厉害,能打中的又有几个?我们顺风追击,海盗也顺风逃窜,根本设不了伏击,也找不到险要地势。只能用钩镰割断他们的渔网,用大炮破坏他们的舵和船帆,使他们的船受损减速,我们再包围攻击,逼得他们跳海,才能抓到一两艘船,其他的船早就跑远了。

海盗往来于三个省份,行程数千里,都在沿海内洋活动。外洋茫茫无际,他们找不到可以抢掠的地方,也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湾,所以不敢去,只有在被追击得紧迫时,才偶尔到外洋躲避。如果太阳快下山了,海盗直接逃到外洋,我们冒险追击也没用,只能收帆回港,海盗又逃脱了。

再说,船在大海里,浪头一个接一个,像升天一样高,又像坠地一样猛,什么东西都不稳固,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每逢大风,一艘船的船舵坏了,全军都吓得脸色发青,即使海盗就在眼前,也必须放弃追捕,先把船修好。等到船修好了,海盗早就跑得没影了。过几天再去追,船又坏了,所以常常几个月都打不上一仗。

船,是官兵的城墙、营垒和交通工具。船要是好用,作战就勇猛,防守就坚固,追击就迅速,冲锋就强悍。现在浙江的兵船都是李长庚督造的,质量都符合标准。只是兵船有统一的标准,而福建的商船没有,一旦被劫,商船就成了海盗的船,船越大,炮越多,粮食越多,就越能资助海盗。

最近李长庚剿匪,他让各镇的军队切断海盗船只的联系。但他只把切断联系作为功劳,而不把抓捕海盗作为功劳。李长庚自己带领军队集中攻击蔡牵的船只,海盗走他就跟着走,海盗停他就跟着停。但是海盗的船越来越大,炮也越来越多,所以士兵们虽然知道海盗船上装满了抢来的财物,却无法采取擒贼擒王的策略。

再说,水陆军队的军饷,一般只发三个月的。海上路途遥远,来回耗时很长,而战机稍纵即逝,耽误一天,即使花费多年的时间和精力,也追不回之前的损失。这些都是以往积累下来的弊端。如果不彻底纠正以前的错误,就不能取得将来的成效;如果不让海盗失去他们的优势,也无法攻击他们的弱点。所以,要禁止沿海奸细接济海盗,必须两省合力才能奏效。”我上奏之后,皇上嘉奖了我公正无私。从此以后,浙江更加倚重李长庚,这都是我的功劳。

话说,上面那位官员为了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卫,下达了一系列指示:沿海的居民要编成保甲组织起来互相监督;要严格检查商贩,防止粮食外流;禁止买卖火药,防止火药泄露;禁止沿海居民捕鱼打猎,防止奸细混迹其中。这些措施都按照他的意思执行下去了。到了乾隆十二年冬天,那个蔡牵的儿子跑到普陀寺躲藏,结果没抓到,还因此有人受到了处罚。后来,朝廷就派阮元接替了他的职位,调他去河南当巡抚。这位官员在乾隆十四年去世了。

接下来,咱们说说常明的事迹。常明,佟佳氏,是满洲镶红旗人。他最初只是个小小的笔帖式,后来被提拔为步军统领主事,接着外放去湖南桂阳当知州,之后又升迁到云南曲靖当知府。乾隆六十年,他跟着总督福康安去苗疆平叛,率领军队屡次攻克匪巢,还被赐予了花翎。当时,有个叫吴半生的苗族头目占据了苏麻寨,还修建了坚固的寨子。常明率兵击败了吴半生,又攻破了西梁的贼寨,因此升迁为贵州贵东道。后来,常明在板登寨伏击吴半生,抓住了他的弟弟吴老正等人。吴半生又来进攻,常明设伏大败了他,乘胜夺取了五个贼卡。接着,常明从西梁进攻,摧毁了吴半生的寨子。吴半生纠集夯柳苗族前来救援,结果被常明杀死了许多人。吴半生请求投降,常明拒绝了,再次大败了他。常明因此被提拔为按察使,还被赐予“智勇巴图鲁”的称号。

朝廷下令说,苗匪每次被打败了就请求投降,反复无常,难以信任,命令各路将领都应该以常明为榜样。常明随后又攻打老乌厂,斩杀了贼目陇老香。他和总兵珠隆阿一起剿灭了大乌草河迤西的苗匪,接连攻克了鱼井、豆田等三十多个寨子。大军在古丈坪会师的时候,吴半生正好赶到。常明冒着大雨进攻,歼灭了上千名敌人;又分兵攻克了乌龙岩、茶它山等寨卡,包围了高多寨,吴半生最终投降。常明乘胜攻克了鸭保寨。

嘉庆元年,也就是1796年,我剿灭了葫芦坪的苗匪。结果,这时候母亲去世了,我不得不留下来奔丧。丧事办完后,我和副将海格一起,又在堕河坡打败了小竹山上的土匪,抓住了匪首杨通他们。皇上夸我办事利索,还让我代理按察使的职务。

第二年春天,贵州的苗族又造反了。我跟着总督勒保去平叛,和施缙一起冲锋陷阵。我们先攻破了贼人的关岭,然后又前后夹击,一口气端掉了八个贼寨,解了新城的围困,又在望城坡打败了他们。那些贼人躲进山洞里顽抗,我们设下埋伏,消灭了他们一千多人。接着,我们在卡子河把他们包围,贼寇大溃,南笼的围困也解除了。因为我立了大功,皇上加封我为布政使。当时黄草坝被围困了很久,云南贵州的道路都被堵死了,我前去救援,攻克了九头山,活捉了伪将军陆宝贵,捣毁了马鞭田的贼营,抓获了李阿六等人,战战告捷,黄草坝的围困最终解除。后来我又攻克了马鞍山,绕道袭击了洞洒的贼巢,连续进攻三天三夜,在三陇口抓住了贼酋吴抱仙,皇上又升我为布政使。之后,我又攻克了安有山,捣毁了当丈的贼巢,抓住了匪首韦七绺须,还在补衲山抓住了匪首黄阿金、梁国珍等人。

第三年,我们又连克雨薛岩等十八个寨子,苗疆地区终于平定了。等到我母亲的丧期满了,我才正式上任布政使。

那年冬天,常明被任命为巡抚,他上奏推荐总兵施缙率领贵州军队去四川剿灭教匪。五年后,施缙战死了,贵州兵也回不来支援,常明因此被撤去了翎顶(官帽上的装饰,象征官阶)。秋天,他进京朝见皇帝,皇上念及他之前的功劳,赏赐给他三品顶戴,让他继续担任巡抚。

关于军需的开销问题,皇上追问贵阳的贼匪踪迹为何还没找到,为什么招募的乡勇竟然多达五万多人,用了十九万多两银子。皇上命令总督琅玕调查核实此事。随后,朝廷奏报说常明虽然没有贪污公款,但在处理这件事上失职,责令他赔偿缴回赏赐和抚恤银共九万多两。

第六年,石岘的苗人和湖南的苗人勾结起来造反,巡抚伊桑阿就下令让常明率领军队去攻打,结果常明成功平定了叛乱,恢复了他的原官职和花翎,不久后又升任巡抚。第七年,因为挪用铅厂的公款,以及没有发现幕僚私自出售铅丸,还隐匿案卷等事,常明被罢官,抄家。但后来,他又被任命为蓝翎侍卫,充当伊犁的领队大臣,之后又调到库车办事。

十年后,他被任命为湖北盐法道,一路升迁,最终做到湖北巡抚。皇上考虑到常明长期从事军事工作,又知道四川地区汉族人和少数民族杂居,不易管理,所以在十五年的时候,特别提拔他为四川总督,还下诏勉励他尽职尽责,并且减免了他之前需要赔偿的银子一万五千两。

宁远府附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很多汉人被招募来当佃农。自从教匪作乱以来,躲避战乱的四川百姓涌入宁远府,人数增加到几十万人,各种矛盾和纠纷也逐渐增多。十七年,常明上奏说:“汉民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当佃农的,都登记造册,之前的就算了。以后严禁少数民族招募汉人当佃农,汉人也不许转租土地给别人,同时要编保甲制度约束他们,增加文员方便管理,迁移营汛以便控制。”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他又请求把四川的盐课改成地丁税,让老百姓可以自由买卖盐,皇上斥责他这样做会妨碍淮南盐运,不顾及邻省的利益,降了他两级,但仍然让他继续担任总督。

话说这位将军,十八年的时候,被任命为成都将军。二十年,有个叫洛布七力的番酋造反,他跟提督多隆阿、总兵罗思举一起带兵去剿匪。他们从里塘进攻,打败了洛布七力,还端掉了热笼的贼窝,洛布七力一家老小都被烧死了。不过皇上说,没抓到洛布七力本人,所以没给他升官。二十一年,成都的军队里有人密谋叛变,他把这些人全抓起来处置了,皇上夸他镇定。二十二年,宁越的夷人骚扰边境,他又派兵平定了叛乱。没多久他就去世了,皇上追赠他太子少保的官职,还给了优厚的抚恤,谥号襄恪。

温承惠,字景侨,是山西太谷人。乾隆四十二年考中拔贡,朝考第一,被授予七品小京官,在吏部任职。从那时候开始,拔贡出身的人才开始在朝廷任职了。他后来一路升迁,做到郎中。五十四年,他外放陕西担任督粮道,后来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高宗皇帝去五台山巡幸,还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才能。守孝期满后,他又被任命为延榆绥道。

嘉庆元年,四川、陕西、湖北的军事形势紧张,温承惠奉命去兴安、汉中负责团练防务。他父亲去世后,他留在军队里,继续代理道台的职务。后来贼寇犯了平利,温承惠火速带兵去剿匪,结果山洪暴发,他掉进水里,幸好被人救了上来。他赶紧去占据险要地势,取得了胜利。守孝期满后,朝廷让他以按察使的衔级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五年后,他升任陕西按察使。他上奏说:“陕西境内贼寇扰乱已经好几年了,军队疲于奔命,运送军饷经常跟不上,如果只是驻扎军队等待,贼寇就能趁机逃走。三省边境线很长,应该选择重要的地方驻军,以逸待劳。”皇上同意了他的意见。他后来在安康歼灭了匪首王金柱,又在洵阳打败了贼寇,还赈济安抚流亡百姓,民心逐渐安定下来。他升任布政使,仍然留下来负责防务。贼寇多次侵犯边境,都被他击退。他在兴安、汉中前后一共守卫了六年,事情结束后,朝廷对他进行了优厚的表彰。八年后,他调任河南,负责修缮伊洛河旧渠。十年后,他升任江西巡抚。

十一年前,我被调到福建,还兼任了总督。当时海盗蔡牵袭击了台湾的鹿耳门,我就下令让总兵许松年去海坛、竿塘跟提督李长庚一起围剿他。因为蔡牵的老家在三个岛屿上,所以我增兵驻守,还禁止沿海地区的人接济他,皇上还为此嘉奖了我。没多久,我又被调去署理直隶总督。

十二年的时候,皇上视察了古北口的军队,夸他们训练有素,还正式任命了我。那段时间,我还负责疏浚黑龙河、温榆河、北运河和滏阳河。十三年,皇上到天津巡幸,赏赐了我黄马褂。后来因为巡幸期间的景物布置和经费支出问题,被肥乡县令揭发出来,我的花翎和黄马褂都被剥夺了,不过后来又还给我了。十七年正月,因为除夕那天下了雪,皇上又晋升我为太子少保。

可惜好景不长,钜鹿县的孙维俭等人传播大乘教,滦州的董怀信传播金丹教和八卦教,这些事情都被发现了。因为我失察,处理不力,所以我的宫衔、花翎和黄马褂都被剥夺了,还被革职留任。之后又因为其他几件事被皇上责备。

十八年,河南滑县发生了教匪起义,皇上命令我和提督马瑜一起去剿匪。我们在滑县附近打了好多仗,最后在道口把匪贼打败了。接着,皇上又任命陕甘总督那彦成统领军务,我则担任他的参赞。那段时间,匪首林清在北京城里起事,甚至扰乱了皇宫。皇上说林清传教八年了,我却没能提前查缉,而且剿匪的时候还耽误了时间,所以把我革职了,只让我负责处理粮饷。十九年,皇上让我以员外郎的身份去河南睢县负责治河工程,工程完工后,我升了郎中,还跟着尚书戴均元一起负责治理永定河。

二十三年,他被任命为山东按察使。之前在京畿辅佐,没达到大家的期望,再次上任后,他心里也挺想安安稳稳地做完这任期。山东向来盗贼多,他暗中侦查发现东平人、广平知府王兆奎一家三代窝藏盗贼,于是秘密逮捕并严惩,一年时间就解决了积压多年的案件。他打击贪官污吏,使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官场风气也为之一变,朝廷还专门下诏表彰了他。但是,他最终还是没能安心待在那个位置上。

之前发生过一起盗贼夜间抢劫泰安富商徐文诰家,杀害了他家的佣人柏永柱的案子。当地县衙却把罪名栽赃给了徐文诰,这分明是个冤假错案!按察使程国仁也信了县衙的说法,准备结案。但后来他上任后,还是觉得这事儿不对劲,从其他盗贼的口供中找到了真相,决心要为徐文诰平反。可巡抚和舜武却听信了那些流言蜚语,阻止他。直到后来在吉林抓获了盗贼首领王壮,王壮承认是他枪杀了柏永柱,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这时,程国仁已经升任巡抚了,他和这位按察使之前就有嫌隙,而且还包庇之前的做法,不想让他平反这件案子,就借口让他去勘察堤坝工程,这位按察使推辞了。结果程国仁就弹劾他,说他仗着以前做过总督,无法无天,不受管束,把他革职了,还推荐了兖沂道童槐继接任按察使。童槐继上任后,又弹劾他滥抓无辜,用罪犯去抓捕百姓,扰乱民生,把他发配到了伊犁。他离开的时候,程国仁送他到驿馆,当地百姓群情激愤,骂声一片,程国仁没等送完就回去了。后来,徐文诰向朝廷告状,朝廷派尚书文孚去复审此案,还没等文孚到,童槐继就仓促结案,把徐文诰给放了。二十五年,他又被起用为湖北布政使。一年多后,因为年老体衰,被降职为户部郎中。不久后,他以生病为由告退,在家中去世。

颜检,字惺甫,广东连平人,是巡抚希深的儿子。他通过拔贡考试入仕,乾隆四十二年,被授予礼部七品小京官,之后逐步升迁为郎中。五十八年,外放江西吉安知府,之后升任云南盐法道,又调任迤南。嘉庆二年,他剿灭了威远介匪,擒获了匪首札杜。之后升任江西按察使,又历任河南、直隶布政使。

五年的时候,我当上了直隶总督。东明县有个老百姓叫李车,因为奸淫幼童,把一个七岁的孩子砍伤了,判决书上写着要绞死他。永年县有个叫梁自新的,把继妻和儿媳妇都勒死了。审理案件的时候发现,他继妻虐待前妻,儿媳妇还跟人通奸,他们合谋要毒死他,梁自新气不过,就把她们俩给弄死了。所以,对李车判死刑,对梁自新就从轻发落,判个杖刑流放。这两件案子仁宗皇帝都夸奖我了,特意下旨照着判决执行。梁自新还被加恩,减轻了刑罚。在此之前,直隶地区回民赎回旗地租银的事,欠款积压到十三万两,之前的总督胡季堂、汪承霈都想过办法解决,都没什么好主意。我上奏朝廷,请求恢复旗地租金的原额,这样就能减轻百姓的负担,结果欠款全部免除了。

六年,我升迁到河南当巡抚。七年,皇上看到我之前在直隶当总督的政绩,让我以兵部侍郎的衔头署理直隶总督。后来正式任命,还赏赐了我黄马褂。九年,京察的时候,我的政绩得到了认可。我在京畿辅佐皇上多年,皇上对我挺信任的。后来,因为束鹿县的王洪中和张文观打架受伤,王洪中告状,承审的官员偏袒一方,王洪中受不了冤屈自杀了。这案子到了刑部,皇上斥责承审官员玩忽职守,处理重大案件不认真,要革职。但后来又让我留任了。因为其他一些案件,我又好几次被皇上责备。我写了奏折向皇上谢罪。皇上说:“现在朝中内外,贪污受贿的官员少,但办事拖拉敷衍的官员多。遇到事情总是观望,大臣们不敢认真负责,就怕我责怪他们专断独行。小官吏们也跟着学样,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官位。这真是国家的隐患,必须整顿。你是我的心腹大臣,要努力啊!”

十年的时候,因为易州知州陈渼贪污了十多万两银子,我查办不利,被降职免职,只给了我个主事衔,让我去吉地工程处做事。正赶上永定河堤坝决口,我被责令参与修建赔偿。又因为刑部秋审,直隶省有十四个案件由缓刑改为实刑,我的主事衔被革除,继续留在那儿干活。事情结束后,给了我五品衔,派我去南河委任职。没过多久,因为直隶官员勾结侵吞国库钱财的事被揭发,我又被革职,发配到乌鲁木齐戍边。十三年,我被释放回京。

十四年,我被任命为主事,负责西仓和通桥的监督工作。十五年,我被授予湖南岳州、常德、澧州三府道员的职位,之后升任云南按察使。十六年,我升迁为贵州巡抚,不久就被召回京城。因为之前在直隶的时候,没能及时发现滦州百姓董怀信等人传播邪教,我的官职被降了两级,只能在京城担任京官。又因为涿州知州徐用书交代事情含糊不清,我的官职再次被降,补任工部郎中。

十九年,我被任命为山东盐运使,之后又以三品顶戴的待遇被任命为浙江巡抚,期间我还上奏疏浚西湖,兴修水利。皇上一直称赞我的品行端正,才能干练,但是也批评我办事不够果断,多次告诫我。二十年,武平县平民刘奎养纠集“添弟会”的成员,被判处死刑。皇上斥责我没有认真调查,那些编造反书的人也没有被追究,这件事被交由部门商议;此外,因为西湖的棺材被盗,言官弹劾我审判处理过于轻纵,皇上命令侍郎成格等人前去复查,结果查明正犯是受贿赂而诬告认罪的,皇上严厉斥责了我,并夺去了我的官职。

二十四年,皇上祝我长寿,又给了我官职,让我补任刑部员外郎,一年多后,我被任命为福建巡抚。道光元年,我上书陈述每年进贡荔枝树和素心兰的采运十分艰难,皇上诏令永久停止进贡,并嘉奖我的正直。二年,我又被提升为直隶总督。在此之前,藩司屠之申奏请在直隶征收差徭,每亩地征收一两银子,说是为了公平,皇上命令等我去任后决定;我极力说明这办法不可行,请求沿用旧制。三年,因为年老,我被召回京城,授予户部侍郎,调任仓场。之后我又被外放,担任漕运总督。五年,因为河道淤塞影响漕运,我的官职被降三品,告老退休。不久后,我又因为上书请求截留漕粮而触怒圣意,官职再次被降为五品。十二年,我逝世。

话说啊,冯光熊在苗疆善后工作做得挺好,陆有仁在陕西那边兴办寨堡,组织团练,也挺有成效。琅玕在石岘平定了苗族和西夷的叛乱,清安泰保住了李长庚这个好将领,常明佐勒也保住了平仲苗,后来还在四川那边镇压少数民族叛乱,这些人都是当时边疆大员里,能胜任自己工作的人才。

温承惠在京畿地区治理也没啥特别突出的成绩,陈臬在山东治理盗贼,清理监狱,名声还不错,最后因为平反冤狱得罪人被陷害了,也算是晚节可贵吧。颜检明在吏治方面,讲究的是安静稳定,但是因为屡次宽纵犯人而受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