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扬古,是栋鄂氏家族的人,满洲正白旗的,他老爸是内大臣三等伯鄂硕。长得那叫一个与众不同,特别显眼。十四岁的时候,就继承了他爹的爵位。

康熙十三年,跟着安亲王岳乐一起去江西打吴三桂。吴三桂的手下黄乃忠带着一万多兵马从长沙攻打袁州,费扬古和副都统沃赫、总兵赵应奎一起把他们打败了,还攻下了万载。十五年的时候,他又在萍乡打败了吴三桂的夏国相,然后包围了长沙,接连打了好多胜仗。到了康熙十八年,又在武冈打败了吴三桂的吴国贵。 战争结束后,费扬古被提升为领侍卫内大臣,还被列入了议政大臣的行列。

噶尔丹这小子老是来抢劫喀尔喀蒙古,我们派人去让他停手,他不听,还老是骚扰边境。到了康熙二十九年,皇上任命裕亲王福全当抚远大将军,带兵去收拾他,还让费扬古去科尔沁征兵,帮着一起打仗。秋天的时候,咱们在乌阑布通打败了噶尔丹。

康熙三十二年,我们在归化城增加了驻军,让费扬古当安北将军,就驻扎在那儿。到了三十三年,噶尔丹又派人来了,说是要来进贡。费扬古派兵去迎接保护他们,结果发现他们男男女女加起来有一千五百多人,就把他们扣在了归化城。这事儿上报朝廷后,皇上觉得噶尔丹这人心思不正,表面上装作友好,其实偷偷派人到内地来探情况。皇上就让侍郎满丕去狠狠地训斥了他们的使者,然后把他们打发回去了。

七月,听说噶尔丹可能要偷袭图拉,皇上就下令让费扬古和右卫将军希福带兵去抵挡。希福觉得兵力不够,请求增兵,皇上批评他胆小怕事,不让他去了。后来发现图拉没事儿,皇上又担心噶尔丹会攻打归化城,就命令费扬古带兵回来。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跑到哈密来了,费扬古又去打他,结果噶尔丹从图拉河西跑了。后来,费扬古被任命为右卫将军,还兼管归化城将军的事务。他上奏说:“听说噶尔丹现在占据着巴颜乌阑,离归化城大概有两千里地,咱们应该赶紧集结军队,运输粮草,明年二月再出兵剿灭他。”皇上就授予费扬古抚远大将军的职位,还让都统伊勒慎、护军统领宗室费扬固、瓦尔达、副都统硕岱、将军舒恕一起帮他打仗。后来又召费扬古进京,听取了他的作战计划。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皇帝下令御驾亲征,分三路大军出兵。东路军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西路军由费扬古率领;中路军由皇帝亲自率领,从独石口出发,并由振武将军孙思克和西安将军博霁率领的军队从陕西出发,协同作战,形成三路夹击之势。皇帝和费扬古约定在四月于图拉会师。

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从翁金口出发,先后到达乌阑厄尔几和察罕河朔,与孙思克的军队会合。这时,皇帝已经沿着克鲁伦河深入敌境了。到了五月,费扬古的军队到达图拉,上奏说:“西路军可用的草场都被敌人烧毁了,我们的军队不得不绕路放牧,又赶上雨天,粮草运输非常迟缓,军队行军七十多天,人和马都疲惫不堪,请求皇上缓一缓进攻,等等看。” 皇帝继续前进,到达西巴尔台,然后又到达额尔德尼拖洛海。

噶尔丹驻扎在克鲁伦河,听说皇帝亲自率领大军到来,就登上孟纳尔山远眺,看到皇家的营地,大吃一惊,丢下所有的帐篷、武器装备就逃跑了。皇帝任命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追击噶尔丹,并秘密命令费扬古要主动进攻,自己则率领大军紧追其后。大军到达中拖陵,费扬古侦察到噶尔丹逃往特勒尔济,就派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阿南达、阿迪等人率领军队先行挑战,边打边退,把噶尔丹的军队诱到昭莫多。昭莫多是蒙古语“大林”的意思,位于肯特岭的南边,土腊河的北边。

费扬古把军队分成三队:东面是京城、西安等地的军队和察哈尔蒙古兵,驻扎在山上;西面是右卫、大同等地的军队和喀尔喀蒙古兵,沿河列阵;孙思克率领的绿旗兵位于中间。按照皇帝的作战策略,命令所有官兵都下马步战,等敌人后退时再骑马冲锋。噶尔丹的军队还有上万余人,拼死抵抗,从上午到下午,战斗非常激烈。费扬古远远地看到噶尔丹的后方没有动静,知道那是他的妇女、牲畜所在的地方,就率领精锐骑兵袭击他的后勤辎重,敌军大乱,趁夜追击三十多里,到达特勒尔济口,斩杀敌军三千多人,俘虏数百人,缴获了无数的骆驼、马匹、牛羊、帐篷和武器装备。噶尔丹的妻子阿奴喀屯非常勇猛,善于作战,也在战斗中战死了。噶尔丹只带着少数骑兵逃跑了。费扬古派阿南达到皇帝的营地报捷。皇帝于是班师回朝,命令费扬古驻守科图。

康熙皇帝决定去喀尔喀郡王善巴的游牧地,顺便看看噶尔丹在干嘛。刚到地方,噶尔丹就偷偷派台吉丹济拉带着一千五百人去抢喀尔喀人的牛羊和粮食。康熙派副都统祖良璧去抵挡,追到翁金河,把丹济拉打跑了。后来因为马太累了,康熙就决定把军队驻扎在喀喇穆伦。

这时候,噶尔丹派他的宰桑格垒沽英等人来求和,想交钱了事。康熙皇帝又跑到塞外,在东斯垓驻扎下来。他把费扬古叫到行宫,夸奖了他的功劳。费扬古说:“军队的各项事务,都是按照您的指示执行的,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况且西路的粮草和马匹都缺得很厉害,根本没办法继续前进。等到听说您驾临克鲁伦,官兵们个个都士气高涨,不用您督促,就奋勇作战,打败了敌人。可是我能力有限,您把噶尔丹逼得走投无路,我却没能活捉他献给您,真是我的罪过啊!” 康熙皇帝说:“噶尔丹已经被逼到绝路了,我不忍心把他杀光,不如招安了他,让他活下去。”费扬古说:“这体现了您仁慈的天地之心,是我们这些臣子无法理解的。”康熙皇帝赏赐了费扬古佩刀、箭筒、弓箭,让他带兵回去了。

三十六年春天正月,阿南达从肃州奏报说,哈密回人抓住了噶尔丹的儿子塞卜腾巴尔珠尔等人,并且把他们献了上来。康熙皇帝把阿南达的奏折给费扬古看,还赏赐了他肉、鹿尾和关东鱼,并对他说:“现在正赶上元宵节,很多蒙古人和投降的厄鲁特人都聚集在畅春园庆祝,正好阿南达的奏报送来了,大家都非常高兴。你一个人在边塞,不能在我身边,所以我把奏报给你看,也算是和你见面了。”

二月,皇上又亲自带兵出征了,从榆林出发,出塞作战。皇上命令费扬古秘密策划进剿噶尔丹。费扬古因为去年没抓住噶尔丹,就请求皇上解除他大将军的职务,皇上没答应,让他自行调配军队。费扬古带着军队到了萨奇尔巴尔哈孙,噶尔丹的使者丹济拉来了,说噶尔丹在阿察阿穆塔台喝药自杀了,想带着噶尔丹的尸体和他的女儿钟齐海,以及三百户人家投降。费扬古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皇上,皇上就下令班师回朝,让费扬古驻扎在察罕诺尔等候。六月,丹济拉到了哈密。费扬古生病了,皇上就命令昭武将军马思喀代领他的军队。费扬古回到京城,仍然担任侍卫内大臣,被晋升为一等公。他又因为没亲手抓住噶尔丹而请求辞官,皇上没同意,还特意开导他说:“以前我想亲自去征讨噶尔丹,大家都劝我别去,只有你费扬古和我意见一致,所以才带兵西进。路途遥远,而且缺水少草,你却一点也不担心,一直打到昭莫多,让那些狡猾的敌人溃不成军,大败而逃。这些年来,统兵的将领,没有一个能超过你的。”皇上又说:“我多次带兵出征,知道带兵打仗有多难。你费扬古能根据情况调配军队,应对自如,所以才能成功。”

四十年,皇上到索约勒济,路上费扬古生病了,皇上在当地停留了一天,亲自去看望他,赏赐了他御用的帐篷、蟒袍缎子、马匹和五千两银子,还派大臣护送他回京城。不久他就去世了,皇上赐予祭祀和厚葬,谥号襄壮。他的儿子辰泰继承了一等侯爵位,还兼任拖沙喇哈番。

费扬古这个人啊,为人正直,而且很有远见。昭莫多那仗打赢了,费扬古就让幕僚写奏折,把斩杀敌人的数量往少里报。他解释说:“军队迷路、断粮,都是我的失误,多亏皇上英明神武,才能侥幸成功,这根本不在我的预料之中。” 有些幕僚觉得他这么做不符合规矩,费扬古就说:“现在皇上亲自统帅大军,要是轻易就夸耀战功,很容易养成穷兵黩武的坏习惯,这对国家可没什么好处。” 后来回到京城,皇上曾经让大臣们比试射箭,费扬古就说自己胳膊疼,推辞了。他还跟别人说:“我以前当过大将军,要是射箭都射不中,岂不是让外藩国家笑话,损害国家的威望?所以不敢跟大家比。”

满丕,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正蓝旗人。他家世代管着佐领,他自己是从赞礼郎一步步升到御史,还兼管着佐领。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被革职了。 之后,他跟着都统郎坦去尼布楚跟俄罗斯使臣谈判划界,回来后被任命为理藩院郎中。

公元1691年(康熙二十九年),他跟员外郎鄂齐尔赉一起奉命去宣示噶尔丹。当时大将军裕亲王福全率领大军前往乌兰布通,皇上亲自到边境指挥作战,制定战略方针。满丕带着噶尔丹的奏书来见皇上,他分析说:“敌人距离大军只有百里,请求马上出兵攻击!”皇上同意了,于是满丕就赶往乌兰布通督促火器营作战,打败了噶尔丹,获得了头等功,官职也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理藩院侍郎。公元1697年(康熙三十三年),费扬古率军进攻图拉,尚书阿喇尼率领蒙古兵作为先锋,皇上命令满丕协助管理驿站。公元1698年(康熙三十四年),他被派往归化城协助处理军务。公元1699年(康熙三十五年),皇上御驾亲征,命令他率领两蓝旗兵增援费扬古的军队,皇上自己从翁金出发前往图拉,打败了昭莫多。之后,他奉诏回到归化城,查看凯旋官兵的粮草,安抚投降的百姓。没过多久,他又赶往费扬古的军队,驻扎在喀尔喀游牧地区塔拉布拉克之外,侦察噶尔丹的动向,收降了噶尔丹部下的札木素等人。不久,噶尔丹就死了,满丕被召回京城,被列为议政大臣,还被授予拖沙喇哈番世职。

三十九年,我被派去四川,去安抚那些番族和蛮族,还和提督唐希顺一起攻下了打箭炉。 然后,雅陇江边的瞻对、喇衮、革布什咱、绰斯甲布这些土司头目,都带着他们的人来投降了。我上奏朝廷,请求设立五品安抚司,副手设为六品土百户,皇上批准了。后来我升任正蓝旗蒙古都统,但是因为生病请求辞职,没多久就去世了。

硕岱,喜塔喇氏家族的人,是满洲正白旗的。他祖上住在尼雅满山,有个叫昂郭都哩巴颜的人,归顺了太祖皇帝,硕岱是他的五世孙。硕岱一开始被授予二等侍卫的职位,还兼任甲喇额真。有一次,世祖皇帝去南苑,硕岱和一等伯巴什泰以及蒙古侍卫素尼一起侍奉。结果素尼突然拔刀杀了巴什泰,硕岱立刻用他手里的长枪打倒了素尼,当场把素尼抓了起来,然后送去法办。皇上很欣赏他的勇敢,给了他世袭的官职,让他当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还授予他巴牙喇甲喇章京的职位。

他跟着将军卓布泰去南方征战,渡过了盘江,打败了李成蛟。后来又去攻打李定国,在磨盘山遭遇了埋伏,但是他奋力作战,最终打败了敌人。他还跟着将军济席哈平定了山东的土匪。康熙初年,他被提升为前锋统领。吴三桂造反的时候,皇上命令他率领军队作为先锋出发,驻守荆州。接着又让他担任顺承郡王勒尔锦的军务参赞。没过多久,他被免去了参赞的职务,然后又跟着将军穆占等人去攻打长沙。吴三桂的将领马宝、胡国柱等人进攻永兴,硕岱前去救援,结果战败了,丢下营地逃进了城里。穆占弹劾了他,硕岱被召回京城,罢官,还被剥夺了世袭的官职。

二十九岁那年,他当上了正白旗满洲副都统,跟着定北将军瓦岱去打噶尔丹,打到了克鲁伦河,发现敌人跑远了,就回去了。没多久,他又和都统噶尔玛一起带兵驻扎在大同。

三十五岁的时候,大将军费扬古西征,让他硕岱担任前锋统领,率领大同护军二百八十人打头阵。噶尔丹逃到了西路,皇上命令费扬古追击。侦察兵发现敌人在特勒尔济口,就让硕岱率领前锋部队去挑战,把敌人诱到昭莫多,然后合围痛击,杀敌无数。战争结束后,他被提升为内大臣,恢复了世袭的官职,还升了三等阿达哈哈番。五十一岁那年,他去世了。他儿子海绶,雍正七年的时候,作为护军校跟着大将军傅尔丹去征讨准噶尔,在和通呼尔哈诺尔打仗的时候战死了,朝廷给他追赠了世袭的拖沙喇哈番官职。

素丹,富察氏,是满洲正黄旗人,费雅思哈的儿子。他继承了世袭的官职,被任命为护军参领。跟着裕亲王去打噶尔丹,在乌阑布通打仗的时候,被箭射伤了。后来升任护军统领,被派去大同带兵。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去征讨噶尔丹,命令素丹带兵和费扬古约定时间一起行动。很快就被召到皇上行在的地方,统领前锋部队带路。上次在克鲁伦河,素丹建议等费扬古的军队到了再一起夹击敌人。战争结束后,皇上赏赐给他一匹内厩的马,并且改任他为前锋统领。后来因为生病,他就辞去了职务。

雍正初年,皇上命令大将军年羹尧征讨青海,起用素丹协助处理军务。西宁郭隆寺的喇嘛参与叛乱,素丹和提督岳钟琪一起平定了叛乱。他被授予正黄旗蒙古都统的职务,代理固原提督。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正红旗满洲都统,被列为议政大臣,仍然驻守在陕西。雍正七年,军队征讨准噶尔,命令素丹率领西安的满洲兵从凉州出发,结果在军中去世了,皇上赐予祭祀和厚葬,并追谥为“勤僖”。

马斯喀,是富察氏家族的人,满洲镶黄旗人,他老爸是米思翰。一开始,他被任命为侍卫,还兼任佐领。康熙二十七年,他从护军参领升职到武备院卿。第二年,他又升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没多久,他又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还兼管火器营,升官那是相当快啊!

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带兵去打噶尔丹,马斯喀带着镶黄旗的鸟枪兵一起去了。出发前,皇上还让他和其他大臣一起商量好出征的营帐队伍的排列顺序。皇上驻扎在郭和苏台的时候,下令检查留下的马群,商量着把马群分成七个,然后选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皇上到了西巴尔台,离克鲁伦河已经很近了,但是费扬古的军队还没到图拉,皇上就让王公大臣们到行营来开会讨论。信郡王鄂紥建议驻扎军队等一等,但是马斯喀和内大臣苏勒达、明珠建议直接进攻敌营,皇上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军队又推进到克鲁伦河边,噶尔丹一看皇上的营地布置得这么严整,吓了一跳,直接就逃跑了。皇上亲自统领军队追击,追到了拖诺山。皇上任命马斯喀为平北大将军,让他率领军队前进到巴颜乌阑。噶尔丹在昭莫多战败,往北逃跑了,他的部下丹巴哈什哈等人投降了马斯喀的军队。马斯喀和费扬古的军队会合了,他们一起收拢降兵,派兵护送他们到张家口外,然后才班师回朝。之后,马斯喀被列为议政大臣。他又跟着皇上出塞,率领军队驻扎在大同。

公元1677年春天,我被任命为昭武将军,调兵驻扎宁夏。当时跟我一起的还有都统巴浑德、齐世,将军萨布素,都统兼前锋统领硕鼐,护军统领嵩祝,以及总兵王化行,他们都参与军务。后来,皇上命令我和费扬古将军会师,我也派马斯喀将军协助费扬古将军处理军务。话说早些时候,伊拉古克三胡图克图这小子偷了马跑到噶尔丹那儿去了,噶尔丹死了以后,他又投靠了策妄阿拉布坦。费扬古将军就派马斯喀将军带兵去追,追到摩该图附近,还是没追上,只好带兵回来了。皇上派侍郎常绶等人去跟策妄阿拉布坦交涉,最终把伊拉古克三胡图克图给要回来了,然后处死了他。因为马斯喀追击不利,按理该撤职,皇上念及旧情,就让他留在了内务府,当个总管或者佐领。

公元1682年,我被任命为镶白旗蒙古都统。公元1684年去世,皇上赏赐白金一千两,还派内大臣来祭奠,送行的时候,还派皇子来送我最后一程。皇上还赐予我祭葬,并追谥为“襄贞”。

佟国纲,佟佳氏,是满洲镶黄旗人,是佟图赖的儿子。他一开始是汉军,当牛录额真,后来当了侍卫。康熙元年,他继承了三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并被任命为内大臣。康熙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造反,他被任命为安北将军,率兵驻扎宣府。布尔尼的叛乱平定后,他就撤兵回去了。康熙十六年,因为孝康章皇后是佟佳氏家族的人,皇上追赠佟图赖为一等公,佟国纲也因此继承了爵位。康熙二十年,他被任命为镶黄旗汉军都统。后来,他上书皇上,陈述了自己的家世,请求把家族改入满洲正黄旗,经过朝廷讨论后,批准了他的请求,他的家族得以改入满洲正黄旗。康熙二十八年,皇上命令他和内大臣索额图等人前往尼布楚,与俄国使臣费耀多罗等人商谈边界划分事宜。

二十九年,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带兵去打噶尔丹,国纲大人作为参赞军务,一起去了。八月初一,大军到了乌阑布通,噶尔丹的军队埋伏在树林里,故意把骆驼放在前面,士兵藏在后面。国纲大人勇敢地率领士兵冲锋陷阵,结果被鸟枪打中,壮烈牺牲了。 遗体运回后,皇上派皇子去迎接并举行祭奠仪式。 要下葬的时候,皇上想亲自去参加,但是国纲的弟弟国维和其他大臣极力劝阻,最后皇上就让皇子和大臣们都去参加葬礼,并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追谥他为“忠勇”。皇上觉得翰林院写的碑文不好,就亲自写了一篇,里面写道:“你因为与朕的亲密关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却依然奋勇向前,甘愿冒着危险。如果人人如此,敌人又怎么能够消灭呢?只有忠诚才能产生勇敢,你两者都具备啊!”雍正年间,又追赠他为太傅。

迈图,也是佟佳氏,是满洲正白旗人。他父亲乌进,国初的时候从哈达归顺朝廷。迈图最初被授予侍卫的职位,跟着信郡王多尼去贵州作战,在凉水井打败了明桂王的手下李成蛟,在双河口和鲁噶打败了李定国。他还跟着康亲王杰书去福建平定耿精忠的叛乱,被授予行营总兵的职位,在黄岩作战,攻克了建阳。跟着将军拉哈达在太平山打败了郑锦的手下何祐,收复了兴化,攻克了泉州。又跟着将军赉塔在蜈蚣山打败了郑锦的手下刘国轩和吴淑,收复了长泰。这些战役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二十五年,他被授予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兼佐领的职位。不久后,他又代理前锋统领,参与了征讨厄鲁特人的战争,在乌阑布通战死沙场,追谥为“忠毅”,并追赠世职为三等阿达哈哈番。

格斯泰,瓜尔佳氏,是满洲镶白旗人,祖上住在瓦尔喀。他父亲赫勒,归顺了太祖皇帝。他跟随军队征讨明朝,攻打献县,第一个冲上城墙。入关后,参与了西征李自成的战争,攻破了潼关。南下江南,参与了平定浙江的战役,在嘉兴城下打败了明军。因为在牛录(满洲的一种军事组织)中表现出色,被授予拜他喇布勒哈番的职位。

格斯泰一开始是睿亲王的护卫,跟着大将军伊尔德克去舟山,又跟着都统玛奇去云南,打败了石门坎和黄草坝的敌人,还攻下了云南的府城,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他升职,当上了前锋参领,还兼管佐领。在和乌阑布通的战斗中,他跟着国纲一起作战,国纲战死了,格斯泰却直接冲进敌营,左冲右突,进进出出好几次。他乘胜追击敌人到河边,结果被沼泽挡住了,敌人聚集在那里,格斯泰奋勇作战,最后他和迈图等人一起战死沙场。军队要出发的时候,皇上赏赐给他一匹马,格斯泰自己挑选了一匹白鼻马。有人说白鼻马是不吉利的,格斯泰说:“为国效力战死沙场,这是我早就想好的,有什么好忌讳的?” 军队回来后,裕亲王向皇上禀报说:“战斗的时候,我亲眼看到一个将领骑着白鼻马三次冲进敌阵,大家都认出那是格斯泰。”皇上赐给格斯泰祭祀和安葬,追赠他为副都统的职位,还把世袭的官职传给了他的儿子,封他为他喇布勒哈番。

阿南达是乌弥氏,是蒙古正黄旗的人。他的祖先巴赖都尔莽柰,一开始是察哈尔林丹汗的手下。林丹汗战败逃走后,他带领着二百三十多户人家依附在哈屯河。过了一年,他投降了太宗皇帝,被授予一等梅勒章京的职位。他参加了攻打宁远的战役,打败了明朝的军队。后来他又参加了攻打锦州的战役,战死了,被追赠为三等昂邦章京。

他的父亲哈岱,十七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攻打宁远,敌人的箭射死了父亲的马,还把父亲也打倒了。哈岱顾不上穿盔甲,就冲进敌阵,下马扶起父亲,让父亲骑上自己的马,然后自己步行作战,和父亲一起撤了回来。太宗皇帝很欣赏他的勇气,重重地赏赐了他。他父亲死后,他继承了世袭的官职。他多次参加对明朝的作战,多次打败明朝军队。在清军入关平定江南的过程中,他参与了征讨浙江,攻击腾机思,讨伐姜瓖,攻打舟山等战役,战功赫赫。康熙年间,他被授予内大臣的职位。在讨伐吴三桂的时候,他奉命和侍卫阿喇尼一起征调喀喇沁、翁牛特、苏尼特等部族的军队,分别驻扎在大同、河南、兖州,随时准备调遣。他死后,被追谥为“勤壮”。

阿南达是哈岱的次子,担任一等侍卫兼佐领。康熙八年,鳌拜被击败,阿南达因为和鳌拜有牵连而被判死罪,但是圣祖皇帝特别开恩,赦免了他。

公元1690年,噶尔丹这小子又开始欺负喀尔喀蒙古各部了,康熙皇帝派我带着圣旨去劝他停战。结果这噶尔丹表面上派人来朝廷,暗地里还是继续打仗,根本不听话。

两年后,公元1692年,皇上命令我带兵去跟喀尔喀蒙古联军一起,好好收拾噶尔丹。朝廷派出了阿喇尼尚书和额赫讷都统他们,陆续带兵出关。我回来后向皇上汇报说:“噶尔丹被扎萨克图汗拖多尔济打得够呛,咱们的探子回报说,噶尔丹的兵,两个人共骑一匹马,还有用木头削成的小兵充数的,情况非常危急啊!”皇上就下令挑选了600名察哈尔兵,让我带去图拉,加强额赫讷的军队。没多久,阿喇尼建议把西路的军队调过来一起围剿,我带兵渡过瀚海,跟裕亲王福全将军会合,在乌兰布通把噶尔丹的军队打败了。

公元1694年,皇上又让我去宁夏,把和硕特部的台吉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招降过来,还把他提升为正黄旗蒙古都统。公元1695年,听说噶尔丹要抢夺哈密的粮食,皇上就授予郎坦昭武将军的称号,然后让我回朝。

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带兵去征讨噶尔丹,命令阿南达带着从喀尔喀各部找来的,熟悉塞外道路的二十个向导一起出发。上次在克鲁伦河的时候,噶尔丹逃跑到了特勒尔济,而阿南达当时正跟着费扬古从图拉往昭莫多赶。费扬古让阿南达他们先去打噶尔丹,故意假装战败引诱敌人,等到到了昭莫多,再狠狠地打败他们。战斗的详细情况都写在费扬古上报的战报里了。阿南达赶到皇上行在的地方报捷,皇上召见他询问战况,阿南达回答说:“噶尔丹听说皇上亲征,吓得四处逃窜。没想到我们的军队切断了他的退路,突然发起进攻,俘虏斩杀了敌军一半以上,死伤遍地。敌军士兵很多都怨声载道,投降的也很多,噶尔丹为此非常后悔。费扬古担心战报夸大其词,所以上报战况的时候故意说得比较简略。”皇上于是下令班师回朝,命令阿南达驻守肃州。

接着又把军队调到边境,侦察噶尔丹的踪迹。阿南达派兵分别驻扎在昆都伦、额济内等地。他又和提督李林隆一起把大炮运到布隆吉尔,在重要的关隘留守军队策应,然后才回到肃州。皇上把阿南达的战功和表现告诉了议政大臣们,表彰阿南达在边境防务上尽职尽责。

噶尔丹自从昭莫多战败后,手下很多人都四散逃跑了。噶尔丹多尔济是噶尔丹的妻弟,他暗中两面讨好。阿南达到了布隆吉尔,抓获了噶尔丹多尔济的侦察兵,放他们回去招降,于是派人去和噶尔丹多尔济联络。阿南达通过他的使者给哈密回部传话:“噶尔丹很快就会来,到时候把他抓住献给你们。”同时又告诉噶尔丹多尔济:“噶尔丹要是到了哈密,哈密抓住了他献上来,我会帮助哈密。”没过多久,噶尔丹就派他的族子顾孟多尔济等人和达赖喇嘛、青海的各部首领联系,商量对策。阿南达再次来到布隆吉尔侦察,得知了这个消息,就率领军队追赶到素尔河,抓住了噶尔丹派出的使者,并把他们携带的十四封信件迅速呈报给皇上。

康熙三十六年,咱们大清军队在哈密地区抓住了噶尔丹的儿子色卜腾巴尔珠尔,还有他的手下徽特和硕齐等等,把他们送去了阿南达那里。后来又抓到了厄鲁特土克齐哈什哈。这土克齐哈什哈之前还杀害了咱们的使臣马迪,这次终于被抓住了。这俩人后来都被押解到了北京。没多久,有人上奏说厄鲁特部的晋巴彻尔贝来投降了,还打听到噶尔丹的情况很糟糕。

同年,皇上又亲自带兵出征,命令林隆将军率领两千甘州兵前往布隆吉尔。军队到了塔尔河的时候,听说噶尔丹已经死了,他的手下台吉丹济拉带着人逃到巴里坤,投靠噶尔丹的儿子策妄阿喇布坦去了。皇上就派兵去追,没追上,就命令军队驻扎在布隆吉尔。后来丹济拉跑到哈密请求投降,阿南达护送使者去见皇上。皇上表彰了昭莫多他们的功劳,还给了拖沙喇哈番世袭的官职。之后,阿南达奉命带兵驻扎在西宁,四十年的时候去世了,皇上还赐予祭祀和厚葬。雍正二年,追封他为恪敏。

阿喇纳是阿南达的长子,年轻的时候就继承了他爷爷哈岱的官职,被授予三等侍卫,后来官职一直升到散秩大臣。后来策妄阿喇布坦继承了他叔叔噶尔丹的衣钵,当起了匪寇,还入侵了哈密。康熙五十四年,皇上命令尚书富宁安将军带兵驻扎在巴尔库尔。五十五年,任命阿喇纳为参赞大臣,挑选了八旗的察哈尔精兵,还有以前跟着阿南达出征过的人,一共四百人,让他带兵出征。

康熙五十六年,皇上封富宁安为靖逆大将军,让阿喇纳带着一千三百人,从乌阑乌苏深入乌鲁木齐。他们到了通俄巴锡,搜山抓捕,抓了一百多个人,还缴获了大量的牛羊驼马,破坏了他们的庄稼才回来。五十九年,大军进军西藏,富宁安又命令阿喇纳率领四千人从吐鲁番出发,到达齐克塔木,打败了敌人的营垒。之后进军皮禅,三百多回民投降了,军队最终在乌阑乌苏和富宁安将军会合,然后撤军回朝。

六十年,皇上命令他率领军队去攻打吐鲁番,结果就留在了那里。后来策妄阿喇布坦带兵来打,他和阿喇纳相遇了。他下令把军队分成三路,冲进敌阵,策妄阿喇布坦被打败,逃进了树林里,下马步行作战。我们的军队开枪射击,打死了准噶尔兵一百多人,准噶尔兵这才溃败逃窜,我们追击了数十里,俘获了很多敌人。后来他被授予协理将军的职位,负责修筑城池,屯田垦荒,为长期驻守做准备。

阿喇纳在边塞待了很久,非常了解敌情,于是上书请求进兵伊犁。这事儿经过议政大臣们讨论,觉得敌人已经逃得远远的了,暂时先不要出兵。到了雍正元年,他被提升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后来军队征讨青海,皇上命令他率领两千兵驻扎在布隆吉尔。贼酋阿喇布坦苏巴泰来袭击,他派兵追击到推默尔,大败了敌人。没过多久,他就死在了军中。他临终前上书请求皇上给他的父亲追赠谥号,皇上特别恩准了。皇上赏赐给他一千两白金,还派官员护送他的灵柩回家,追赠他父亲谥号为“僖恪”,并追封他为他喇布勒哈番,由他的儿子伍弥泰袭爵,合为三等伯。到了乾隆年间,又给他定下了“诚毅”的封号。他儿子伍弥泰的事迹另有记载。

吉勒塔布,李佳氏,是满洲正红旗人,是觉善的第三个儿子。一开始被授予侍卫兼前锋参领的职位。康熙十一年,被授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的职位。

十三年的時候,耿精忠造反了,皇上命令我和副都统拉哈带兵驻扎在江宁。没多久,又命令我们去支援浙江。跟着贝子傅喇塔将军攻打嵊县,跟耿精忠的将领曾养性他们在黄瑞山打了一仗。我指挥部队趁着夜色,从两翼发起攻击;又派兵沿着山脚下快速往上冲,用鸟枪从侧面射击,曾养性被打败溃逃,我们攻下了仙居。

十四年,曾养性跟叛将祖弘勋攻打台州,吉勒塔布和都统沃申去支援,在平山岭打仗,杀了四千多叛军;我们夺回了梁蓬隘道,遇到叛军的埋伏,把他们全歼了。直接攻打黄岩,副都统穆赫林指挥部队夹击,曾养性夜里逃到了温州。我们攻下了黄岩,又在 上塘岭打了一仗。攻打温州,打了很久都没拿下。

十五年,曾养性又带着四万多人来进攻,吉勒塔布派兵分路迎击。我们进军剿灭处州,经过三角岭,沿着江边渡过军队。曾养性用一百多条船在江面上屯兵,陆军则屯扎在得胜山下,依托险要地势抵抗我们的军队。吉勒塔布和总兵陈世凯分头拔除敌人的营垒,又用炮火攻击敌人的船只,把很多船都打沉了。军队到达温溪渡口,打败了耿精忠的将领马成龙等人,斩首一千多人,然后跟康亲王的军队在衢州会合。我和都统赉塔等人一起攻击耿精忠的将领马九玉,在大溪滩打了一仗。我指挥部队越过三个护城河,然后放火烧了他们的木城,攻下了江山,马九玉败逃了。接着我们翻越仙霞岭,攻下了浦城、建阳等县。跟着康亲王到了福州,耿精忠投降了。

十六年,我们攻打郑锦的同安。十八年,我跟郑锦的将领刘国轩在下坑、欧溪头、郭坑打了三次仗,都打胜了,斩首两千多人,收复了海澄。我和沃申驻军漳州。二十一年,军队回师,我多次升迁,最后当上了护军统领、正红旗蒙古都统。二十七年,被授予兵部尚书,列入议政大臣。

噶尔丹入侵喀尔喀,皇上命令吉勒塔布和都统巴海他们,去征调科尔沁各部族兵马,做好边防准备。 接着皇上又派他去苏尼特地区,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喀尔喀的牧场。

到了康熙二十九年,皇上命令他跟尚书阿喇尼一起出塞,从归化到图拉设置驿站,率领军队会合喀尔喀各部,从洮濑河进攻噶尔丹。噶尔丹抢掠了乌珠穆秦部,到了乌勒辉河,我们的军队跟他们遭遇了,就分兵乘着夜色发起攻击。结果喀尔喀的士兵不听指挥,阵型混乱,打了个败仗。吉勒塔布因此差点被革职,皇上最后决定让他留任佐领,率领军队驻扎在呼鲁固尔河。没多久,皇上又命令他和内大臣阿密达一起驻扎在克勒,等待裕亲王的军队到来,然后分成三队进攻。吉勒塔布担任第一队,在乌阑布通大败噶尔丹。

康熙三十年,皇上诏令将喀尔喀的土谢图和车臣两部归附的人民,迁徙到靠近边境的地方放牧。皇上亲自出塞安抚慰问,并命令吉勒塔布和尚书马齐、班第等人,提前把归附的人民集合在上都河、额尔屯河附近等候。皇上担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会来抢掠喀尔喀,就命令吉勒塔布督促喀尔喀各部族做好防备。康熙三十一年,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投降了,战争也就结束了。康熙三十五年,吉勒塔布被提升为都统。康熙三十六年,他去世了,皇上赐予祭祀并为他办理了丧葬。

殷化行,字熙如,是陕西咸阳人。一开始他姓王,康熙九年考中了武进士。十三年,他跟着经略大臣莫洛去讨伐吴三桂,被授予守备的职位。碰上王辅臣叛乱,莫洛被害了,殷化行被胁迫扣押在秦州,他装病,没给叛军卖力。一年多后,他自己逃了出来,总督哈占上奏朝廷,恢复了他的原职,让他补任火器营守备。后来,他跟着振武将军佛尼勒在牛头山打仗,攻下了上下岭。吴三桂的将领王屏藩带着两万人马进攻宝鸡,大将军图海就下令殷化行去支援,结果殷化行打败了敌人,解了西山堡的围困。他又从大泥峪夺回了两河关,收复了兴安州城。

康熙十九年,佛尼勒去支援永宁,殷化行当先锋,打败了敌人托川,还把吴三桂的将领胡国柱赶跑了,地点在安宁桥。接着,他又被调去支援叙州,和西宁总兵李芳述一起守城,敌人分三路进攻,都被他们打退了。图海和哈占一起上奏,详细陈述了殷化行英勇作战的情况,朝廷就特别提拔他做了汉中城守营副将。第二年,他追击胡国柱,在安边、叙马、连峰、石盘关等地多次作战,屡次攻克重要关隘,收复了马湖府城。

康熙二十二年,因为之前王辅臣叛乱时被胁迫的事,朝廷追究他的责任,革了他的职务。哈占认为殷化行并没有为王辅臣效力,而且在征战中立下了功劳,于是上奏朝廷,恢复了他的原职,任命他为直隶三屯营副将。二十三年,因为他的功劳,朝廷给他加了一等,授予他都司佥书的职位,同时兼管副将的事务。二十五年,康熙帝到畿东巡幸,殷化行跟随皇上一起打猎,皇上还赏赐给他一把佩刀。二十六年,他被提拔为福建台湾总兵,朝廷赏赐给他貂皮大衣和白银。当时有人建议在台湾筑城,殷化行说台湾的地都是浮沙,很难筑成坚固的城墙,他命令手下的人每人种一棵树,用来筑城,几天就完成了。其他部队也纷纷效仿,用树木筑城,修缮兵器,加强防御。

康熙三十年,他调任襄阳。当时陕西闹旱灾,米价飞涨,很多人流离失所。朝廷下令从襄阳调拨两万石粮食,用水路运到商州,再改陆路运到西安,还命令内阁学士德珠、殷化行和总督丁思孔一起监督粮食的运输,并且护送流民返回家乡。三十二年,他又调任登州,后来又调任宁夏。

话说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征噶尔丹,兵分三路出击。西路军从陕西出发,皇上还特意派刑部尚书图纳去和将军、督抚以及河西提镇一起商量作战计划。化行提出了他的作战方案,皇上看了之后觉得不错,就批准了。当时,绿旗兵由振武将军孙思克统领,凉州总兵董大成、肃州总兵潘育龙和化行一起从宁夏出塞,和费扬古大将军汇合,准备剿灭噶尔丹。

化行带着他手下的三千兵马到了翁金河,挑选了精兵强将先行探路,结果碰上了噶尔丹的军队,对方将领叫昭莫多。那地方山势险峻,南边地势逐渐平缓,中间还横亘着一座小山,化行赶紧带着兵占领了山顶,所有士兵都迅速登上山顶占据有利地形。敌军突然从山腹冲上来,还开炮攻击,噶尔丹亲自率领大军猛攻,战斗非常激烈。化行赶紧派人告诉费扬古说:“敌人的阵势很稳固,咱们应该派一支军队从侧面攻击他们,因为他们的妇女和辎重都在后方,要是能抢了他们的后勤,他们肯定就会乱。”费扬古采纳了他的建议。化行看到山下两军快要交战了,就下令部队擂鼓冲下山,敌人溃不成军,死伤无数。噶尔丹最终败逃,皇上就下令军队班师回朝。这次战斗中,化行立下了最大的功劳。

康熙三十六年,化行上书请求带两千兵马去郭多里巴尔哈孙追捕噶尔丹。皇上当时西巡,快要到宁夏了,化行前去迎接,并请求皇上到花马池观看军容。皇上说:“军队行动全靠马匹,现在噶尔丹还没消灭,宁夏的兵马跑到花马池来回要七八天,马匹肯定要累坏了。打猎是小事,还是别打猎了,让马匹休息休息,用来追捕噶尔丹岂不是更好?”于是皇上就让化行率领五百人马,跟随昭武将军马思喀再次出塞。没过多久,皇上又任命化行参赞军务,还特意说明绿旗总兵官里还没有人担任参赞,并且赏赐了他孔雀翎。军队到达郭多里巴尔哈孙后,和费扬古大将军的军队会合。之后,他们又推进到洪郭罗阿济尔罕,噶尔丹最终战死,皇上就下令军队班师回朝。化行最后回到了宁夏。

话说这年头,公元1678年,皇上恩准他恢复本来的姓氏。因为之前立下的不少功劳,皇上给他升了官,做了广东提督。到了1680年,琼州营游击詹伯豸等人,因为管理不严,导致黎族人王镇邦造反,皇上降了他的职,但还是让他继续留在原位。

1681年,连州、阳山、瑶族地区发生叛乱,其中里入峒、油岭两地的瑶民最为凶狠。他率领总兵刘虎驻扎在里入峒,派副将林芳去油岭,抓捕叛乱分子。结果,瑶民杀害了林芳和他手下的士兵。皇上派尚书嵩祝为将军,命令他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提督一起出兵平叛。

1682年夏天,各路大军在连州会合,分兵把守各个要隘。瑶民害怕了,把叛乱分子李贵、邓二等人绑起来献上,依法处置,其余的都归顺了。随后,追查林芳被杀害的案子,因为没能及时救援,刘虎被革职,他也因此退休了。1684年,皇上到西安,他前去迎接,皇上赏赐给他儿子纯一个四等侍卫的职位。他于1690年去世。

潘育龙,字飞天,是甘肃靖远人。他刚入伍的时候,就跟着军队去茅麓山征讨李来亨,立下了功劳。康熙十四年,王辅臣叛乱,潘育龙跟着副将偏图攻打三水、淳化,后来又跟着扬威将军阿密达攻打泾州。宁夏的道路被堵住了,大将军董额派他去提督陈福的军队,从红河川、白马城等重要据点,连续七天七夜赶路,终于到达宁夏。他驻扎在灵州,招降了散兵游勇。总督哈占调他去山阳增援,在甘沟口打败了叛军。

康熙十五年,他跟着抚远大将军图海攻下了平凉城北的虎山墩。他多次升迁,最后当上了守备。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的军队进攻牛头山、香泉,他跟着总兵王好问等人抄小路,打败了吴三桂的军队。康熙十八年,他攻克了梁河关,斩杀了吴三桂的将领李景才、景文略等人;包围了兴安,吴三桂的将领谢泗、王永世打开城门投降。因为立功,他被提升为都司佥书。叛将谭弘占据川东,他跟着哈占去讨伐,收复了大竹、渠县。后来,他又升迁为游击。

话说咱育龙将军,二十七岁那年,靠着总督噶思泰的推荐,升了甘州副将。这升官还没捂热乎呢,就出事了。学士达瑚他们从西藏出使回来,走到嘉峪关外,被西海的阿奇罗卜藏给劫了!这还了得!将军孙思克带着育龙还有游击韩成他们,直接杀进阿奇罗卜藏的老巢,砍了四百多颗人头,把阿奇罗卜藏给打跑了。这事儿一上报朝廷,皇上立刻下旨嘉奖。

三十岁那年,育龙将军去宁夏,参加剿灭噶尔丹的战斗。那时候肃州协改成了镇,育龙将军直接被任命为总兵。三十一岁,叛贼番罕笃、罗卜藏额林臣、奇齐克他们又造反了,育龙将军追到库列图岭,砍了四十多颗人头,抓了一百二十个人。三十四岁那年,噶尔丹的手下回塔什兰和卓带着五百多人来犯,还渡过了三岔河,育龙将军直接把他们给打败了,抓了不少人。

三十五岁那年,育龙将军跟着去征讨噶尔丹,结果碰上了贼人昭莫多,被飞炮打中了右脸颊!这可是要命的伤啊!但是育龙将军愣是咬着牙继续战斗,最后把贼人打跑了。仗打完了,皇上把育龙将军召到京城,亲自慰问他的伤势,还让御医给他看病,赏赐了他一套衣服。后来,育龙将军被调到天津镇守,因为立了大功,还被授予了拖沙喇哈番世职。

四十年的时候,潘育龙升任陕西提督,皇上还赏赐了他孔雀翎。两年后,皇上西巡,潘育龙在山西迎接皇上,皇上还御笔亲书赐给他一块匾额。皇上在渭南驻跸的时候,检阅了固原的军队射箭,皇上对大学士马齐等人说:“朕巡视了各个省份,绿营兵里没有比潘育龙的兵更好的了。”于是皇上提升了他的官职。没多久,皇上又特别任命他为镇绥将军,仍然兼任提督。四十九年,皇上到五台山,潘育龙又去迎接皇上,皇上赏赐了很多东西,还亲自作诗赞扬他。

那时候,有个叫陈四的人,带着老婆孩子到处游荡,卖艺为生,骑马耍杂技,用鸟笼算卦,老百姓都叫他们“卦子”。这些人越来越多,就成了盗贼。潘育龙抓获了五百九十多人。有关部门审理后,潘育龙上奏朝廷,请求责令各省督抚,督促所属乡村堡寨,让这些盗贼改邪归正,编入户籍,成为百姓,给他们分荒地耕种,把他们的马骡牲畜换成牛,并把这些都记入赋役全书。朝廷下令执行。后来,潘育龙因为生病,上奏请求退休,皇上却慰留了他。五十八年,潘育龙去世了,皇上追赠他太子少保的职位,并且赐予祭葬,谥号襄勇。

潘育龙的孙子孙绍周,把户籍迁到了陕西西安。他继承了世袭的官职,被授予二等侍卫。后来升迁到广西庆远协副将。雍正初年,总督鄂尔泰奏请开通古州、都江河道,以平定旦来牛二寨苗人的叛乱,于是下令让孙绍周率领广西军队到古州诸葛营,与贵州副将赵文英会合剿匪,彻底平定了那些贼寨。之后,孙绍周升任云南提督,皇上赏赐了他花翎。后来调到古北口,因为生病而解职。乾隆十八年去世了。乾隆皇帝念及潘育龙的军功,特别恩赐骑尉世职,由孙绍周的儿子孙忱继承。

话说潘之善,是潘育龙的孙子,老家在甘肃靖远。他一开始就跟着爷爷潘育龙去打噶尔丹。在昭莫多那场仗里,他英勇作战,不幸中枪,皇上还特地把他召到北京治伤呢。

到了雍正四十二年,皇上到西安,潘之善在临潼迎接皇上,皇上高兴,就给他升了蓝翎侍卫,还赏了他根孔雀翎。之后,他又被提升为肃州镇标游击。后来,策妄阿喇布坦带着两千人马入侵哈密,潘之善只带了两百兵就把他打败了!皇上很欣赏他的勇猛,直接把他提拔为陕西潼关副将。他还跟着靖逆将军富宁安去乌鲁木齐打准噶尔,立下了不少战功,抓了不少俘虏。

雍正初年,青海台吉罗卜藏丹津造反,打到了布隆吉尔,潘之善和参将孙继宗一起带兵夹击叛军,杀敌无数,战果辉煌! 皇上又把他升为四川川北总兵,后来又调到陕西西安任职。潘之善觉得边疆地广人稀,应该多设关卡,加强侦察,所以他就派兵分别驻扎在沙州西路的伊逊察罕齐老图和察罕乌苏诺尔等地,进行侦查和防御。他还把几百户熟识的牧民安置在各个重要的关隘,监视敌情。同时,他还督促修缮西安城和沙州的五个堡垒,并在沙州安置了两千四百户人家屯田,还筹备牛种,盖房子。

他把这些事情都上报给了皇上,皇上对他非常赞赏,就让他代理固原提督的职务。皇上还特意下旨说:“这支军队是你叔祖潘育龙一手训练出来的,是天下第一强的军队,他们良好的军风至今仍然可见。你要是连他们都比不上,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朕呢?” 可惜后来,潘之善因为眼睛不好,就辞去了职务。最后,他在雍正十一年去世了。

额伦特,科奇哩氏,是满洲镶红旗人,他爸爸叫佛尼埒。他爸爸佛尼埒去世的时候,家里很穷,没钱回北京。四川总督哈占想留额伦特在西安工作,但是上面讨论后不同意,后来皇上特批了。

康熙二十三年,额伦特被任命为西安驻防佐领。康熙三十年,他跟着将军尼雅翰去追击厄鲁特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又跟着将军郎坦去了克锡图额,这两次都立了功。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去征讨噶尔丹,额伦特跟着大将军费扬古走西路,在昭莫多打败了敌人。因为立功,他被授予世职拖沙拉哈番,然后升职为协领。

康熙四十三年的時候,皇上到西安视察军队,还设宴款待大家。皇上特别让额伦特坐在自己身边,还亲自给他敬酒。皇上说:“你爸爸在战场上尽职尽责,你入伍后也努力效力,所以赏你一杯酒。”没多久,额伦特就升迁为西安副都统,后来又调到荆州当副都统。

康熙四十九年,他升任湖广提督。康熙五十二年,他又升任湖广总督。接着,皇上命令他去调查湖南各州县荒废的土地,结果他找到了四万六千多顷荒地。他上奏皇上,请求允许老百姓开垦这些荒地,六年后按规定收税。康熙五十四年,皇上派他去调查太原知府赵凤诏贪污受贿的情况,最后赵凤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额鲁特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攻打哈密,朝廷派尚书富宁安带兵去打他。后来,公元1715年,朝廷让额伦特担任西安将军,负责军队的粮草供应。策妄阿拉布坦从噶顺汛山后的沙拉地区入侵青海,抓走了台吉罗卜藏丹济布,朝廷就让额伦特带兵驻扎西宁,支援青海各部。

公元1716年,策妄阿拉布坦派他的将领策凌敦多布入侵西藏。朝廷命令额伦特把军队转移到青海,和青海王台吉他们一起商量怎么在有利地形驻扎军队。额伦特写奏章说,从西宁到西藏有三条路,库库赛尔岭和拜都岭这两条路都很宽敞,建议他和侍卫色楞分两路出兵。

公元1717年,策凌敦多布攻入西藏,攻破了布达拉宫,杀了拉藏汗,抓走了他的儿子苏尔咱,占领了西藏。六月,额伦特和色楞分兵前进,额伦特走库库赛尔岭那条路。七月,到达齐诺郭勒,策凌敦多布派兵夜袭,被额伦特打退了。第二天策凌敦多布又来了,额伦特亲自带兵依山而战,敌人溃败逃窜,额伦特追击了十多里,杀了不少敌人。他把战报送回朝廷,皇上非常赞赏他的勇敢。

很快,策凌敦多布又派兵偷偷地从喀喇乌苏出来,额伦特率领部队迅速渡河,占据狼拉岭,依险防守。等到了喀喇乌苏,色楞也带兵赶来支援,他们合力攻击敌人。敌军有几万人,包围了他们,额伦特指挥士兵作战,身负重伤,但他仍然奋力拼杀。双方僵持了几个月。九月,额伦特再次整军出战,射杀了许多敌人。箭射完了,他就拿着刀指挥士兵砍杀敌人,敌人又增兵合围,额伦特身受重伤,仍然奋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在战场上。

公元1718年,额伦特的灵柩运回,皇上命令诸王以下都在城外迎接,内大臣、侍卫都到他家去祭奠。雍正帝即位后,追封额伦特为三等阿达哈哈番,并赐予祭祀和厚葬,谥号为“忠勇”。

额伦特和川陕总督音泰都是从军队中被皇上看重提拔起来的。额伦特以廉洁著称,皇上曾经把他和张伯行相提并论,说他们在督抚官员中操守最好。

康泰,是甘肃张掖人。一开始当兵,一路升官,最后当上了游击。跟着将军孙思克打噶尔丹,立了功,被授予世袭的拖沙喇哈番官职。后来又升了好几级,当上了四川提督。

有一次,额伦特在西宁驻军,康泰带领一千多松潘兵从黄胜关出发去支援。结果部队哗变,他被夺了官职,还被命令自己备好马匹,继续跟着军队作战。他跟着额伦特进藏,在喀喇乌苏跟敌人打仗,他骑着马冲进敌阵杀敌人,箭射中了他的胳膊,他让儿子帮他拔箭,包扎好伤口后又继续战斗,最后战死沙场。后来被追赠为都督同知,谥号壮勇。

他的弟弟康海,是陕西凉州的总兵。他带着自己的部队跟着额伦特一起作战,也战死了。同样被追赠世袭的拖沙喇哈番官职。

文章说:准噶尔部也是蒙古人后裔,分裂成四个卫拉特部,其中一个叫绰罗斯部,在伊犁放牧。噶尔丹杀了自己的兄长之子自立为王,自称准噶尔,搬到阿尔泰山居住,控制了四个卫拉特部。他向北侵略喀尔喀,向南侵略卫藏地区。康熙皇帝两次亲自带兵征讨,才最终打败了他,噶尔丹也战死了。在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虽然败逃,但我们的军队也损失惨重。佟国纲因为是皇亲国戚,战死在了绥远。在昭莫多之战,费扬古率领着又累又饿的军队,面对着顽强的敌人,却能找到敌人的弱点,攻破坚守,这说明他的谋略和勇武都非常出色。马斯喀、阿南达、吉勒塔布、化行、育龙等将领都在这次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额伦特将军孤军奋战,牺牲在了与敌人的战斗中,平定青海,消灭准噶尔,都从这里开始。我特地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以便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