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定国,河南太康人,明朝崇祯年间当上了山西总兵。李自成围攻开封,急着让许定国去救援,军队到了沁水,一夜之间全军溃败,差点被抓起来砍头。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救援剿灭河南的总兵官。到了福王时期,驻扎在睢州。
顺治元年,豫亲王多铎攻打河南,到了孟津,许定国就派人去请求投降。肃亲王豪格在山东打仗,许定国又写信说想带着家人投降,肃亲王就让他派儿子当人质。第二年,许定国就派儿子去了肃亲王军营。明朝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派总兵高杰去河南平叛,到了归德府,听说许定国已经派儿子去送礼投降了,就邀请他来见面,许定国没去。高杰没办法,就和巡抚越其杰、巡按陈潜夫一起去了许定国的驻地睢州,许定国没办法,只能到郊外迎接。越其杰劝高杰别进城,高杰轻敌,没听。进了城以后,许定国设宴款待高杰,还安排了妓女作陪。高杰喝醉了,许定国趁机跟他约定投降的时间,还暗示自己已经派儿子去送礼投降的事。许定国越来越害怕,半夜埋伏兵马杀了高杰。第二天,高杰的部下攻打许定国,把城池都给屠了。许定国逃到考城,最终投降了清朝。
豫亲王让许定国参加征战,把他的家人留在曹县,还命令河道总督杨方兴好好照顾他们。许定国的妻子邢氏生病了,请求回老家,杨方兴帮忙上奏朝廷。朝廷允许许定国的家人暂时住在曹县,等许定国进京朝见。豫亲王军队撤兵后,许定国去了北京,被编入了汉军镶白旗。三年后,许定国死了。五年后,因为他的投降有功,被追封为一等精奇尼哈番,他的儿子尔安继承了爵位。十二年后,朝廷征求意见,尔安为睿亲王多尔衮说好话,请求修建许定国的墓。具体情况可以看睿亲王传记。因为煽动叛乱,尔安被判死刑,减为流放宁古塔。他的弟弟尔吉继承了他的爵位。
史可法在江北设立了四个镇,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分别统领。高杰被许定国杀害,黄得功在芜湖战死。
刘良佐是河北人,明朝的总兵官,曾经参与拥立福王。顺治二年,豫亲王入主江南,刘良佐率领十万大军投降清朝。江南平定后,他前往北京,被编入汉军镶黄旗。顺治五年,因为投降的功劳,被授予世职二等精奇尼哈番。之后,他跟随大将军谭泰征讨金声桓。战事结束后,被授予散秩大臣的职位。顺治十八年,他被任命为江南江安提督,加总管衔。不久后,又改任直隶提督,并升为左都督。康熙五年,他因病请求退休。康熙六年去世。至于刘泽清,他先投降后又叛变,最终被处死。
左梦庚是山东临清人。他父亲左良玉,《明史》里有记载。左良玉最初被授予平贼将军的称号,后来被封为宁南伯,并将平贼将军的印信传给了左梦庚。福王时期,左良玉从武昌率兵东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军到九江时,他病死了。众将推举左梦庚为首领。总督袁继咸与左梦庚交战,左梦庚退守池州,派兵从彭泽绕道攻打建德,然后攻占了安庆。总兵黄得功在铜陵击败了他,左梦庚这才退守九江。
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追击李自成到九江,左梦庚率众投降。战事结束后,他进京朝见,在午门内被皇帝接见,并被编入汉军正黄旗。他还上书说:“我的部将卢光祖、李国英已经随我入京,其余像张应祥、徐恩盛、郝效忠、金声桓、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等将领,都奉英亲王的命令在江西、湖广地区驻防剿匪。我担心这些将领在外,行踪不定,家人也未能安顿好,可能会发生一些谣言和动乱,不得不谨慎考虑。”皇帝于是下令有关部门妥善安置他们。顺治五年,因投降的功劳,被授予一等精奇尼哈番。顺治六年,他跟随英亲王征讨大同叛将姜瓖,攻克了左卫。之后被提升为本旗固山额真。顺治十一年去世,谥号庄敏。乾隆初年,追封为一等子。左梦庚的部将中,李国英最为显赫,他的事迹另有记载。
郝效忠,是辽东人,属于汉军正白旗。他跟着英亲王平定了湖南的战乱,升任湖南右路总兵,还加封都督佥事,世袭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后来孙可望攻陷了沅州,郝效忠率领军队攻克了黎平。可孙可望的军队很快就杀到,郝效忠拼死抵抗,结果战马倒地被俘,但他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死后被追赠为都督同知。
徐勇,也是辽东人。英亲王下令让他担任九江总兵,后来又调到黄州,负责剿灭九江、黄州的土匪。明朝的唐王派人来招降他,徐勇直接把使者杀了,然后报告朝廷。朝廷下令让他驻守长沙。后来金声桓叛乱,又派人来招降徐勇,徐勇再次斩杀了使者。他和李锦在江中作战,被箭射中,但他包扎好伤口后更加奋勇杀敌。敌人攻城,徐勇巧妙设下计策防守,最终把李锦打跑了。他还迎接郑亲王的军队,一起击败了明朝大学士何腾蛟。之后,他又被调任辰常总兵,授予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的爵位。明朝的桂王派将领张光翠、张景春来窥探辰州,并在荔溪驻扎军队。徐勇率领将士渡江作战,击杀了张景春,俘虏了六名裨将,斩杀了数百名士兵。因此,他被加封为左都督,世袭爵位也升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桂王又派白文选来攻打,还用大象组成阵型,攻破了城池。徐勇在巷战中壮烈牺牲,死后被追赠太子太保,世袭爵位升为二等,谥号忠节。他的兄子继承了他的爵位,被编入武昌卫。
卢光祖,是辽东海州人,属于汉军镶蓝旗。他跟随肃亲王征讨四川,参与了平定张献忠的战役。之后被授予夔州总兵的职位。他还击败了明朝桂王的将领朱天麟等人,攻取了顺庆,多次剿灭当地的土匪。甘一爵、朱德洪在邻水、大竹地区作乱,卢光祖率军讨伐,激战七昼夜,最终斩杀了甘一爵、朱德洪,降服了十多个山寨。因为战功,他被授予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后来孙可望攻破了叙州,将军李国翰率军前去救援,卢光祖殿后,遭遇敌军,战败,被命令立功赎罪。不久后,他又被调任川北总兵,最终去世。金声桓先投降后又叛乱,最终被处死。
田雄是河北宣化人,马得功是辽宁人。他们俩都在明朝做到总兵官。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南下攻打江南,明朝的福王朱由崧逃到了芜湖。清军的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率兵拦截江面,切断福王的退路。田雄和马得功一起抓住了福王和他的妃子,献给了豫亲王。豫亲王就让他们俩继续跟着军队出征,还保留了原来的官职。后来,田雄被任命为杭州总兵,马得功被任命为镇江总兵。
田雄协助总督张存仁和梅勒章京珠玛喇驻守杭州。当时明朝的鲁王朱以海在海上称监国,在绍兴登岸,趁机渡过钱塘江,想攻打杭州。田雄和张存仁、珠玛喇等人多次打败了鲁王军队。顺治三年,田雄升任浙江提督。顺治六年,他上报了李成栋反叛的消息,被加封为左都督。顺治八年,因为平定叛乱有功,被授予世袭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
明朝的鲁王和他手下的阮进、张名振等人占据了舟山岛。田雄和固山额真金砺率领水军出海,抓住了阮进,攻破了舟山城,张名振带着鲁王逃进了大海。顺治十二年,阮思、陈六御等人又占据了舟山岛。朝廷命令宁海大将军伊尔德率领军队南下征讨。田雄提前准备好战船和攻城器械,分兵遣派将领扼守要隘,互相支援,然后率领水军与伊尔德会合,一起攻击阮思。他们把横洋、金塘作为进攻舟山的关键路线,分兵将其攻破。两路大军夹击,歼灭了无数敌人,阮思跳海自杀。战报传到朝廷,田雄被加封为少傅兼太子太傅。顺治十五年,田雄请求归入旗籍,被编入汉军镶黄旗。
郑成功率兵骚扰浙江地区,攻陷了遂安、平阳等县。兵部官员弹劾田雄,皇上却下令宽恕了他。顺治十六年,郑成功攻打太平,被田雄击退。郑成功又攻打宁波,田雄督战,分三路进剿,郑成功军队最终撤兵。顺治十八年,田雄被晋升为二等侯。康熙二年,田雄去世,追赠太傅,谥号毅勇。
得功一开始也是汉军镶黄旗的士兵。南京城刚被攻下的时候,明朝的瑞昌王谊泐在花山、龙潭一带驻扎军队。顺治三年,谊泐计划攻打南京,结果事情败露,就逃到了镇江。得功抓住了谊泐,把他杀了。后来因为参与平定劫匪而被招安入伍,还被降了职。顺治四年,大学士洪承畴推荐得功担任副将。他跟着浙闽总督张存仁一起剿灭建宁、邵武的山寇,攻克了松溪、政和、建阳、崇安、光泽等县,然后就驻扎在松溪。接着又攻克了庆元、永春、德化等县。顺治六年,他被授予右路总兵,加都督佥事。他攻克了南安,打败了海寇林忠,还抓捕了兴化、仙游、惠安等县的海寇郑丹国等人。
那时候郑成功占据着厦门。巡抚张学圣探知郑成功出兵在外,就命令得功攻打厦门,结果攻克了。郑成功回来救援,厦门又失守了。于是郑成功包围了漳州,攻破了海澄。得功退守泉州,和固山额真金砺会师,解除了漳州之围。因为得功当初攻克厦门时贪污了财物,被郑成功抓住把柄,要抓他治罪,后来因为大赦才免罪。顺治十一年,朝廷表彰他的功劳,赐给他一品顶戴,让他出镇泉州。得功自己说他和雄(指另一位将领)一起投降清朝,请求按照雄的待遇给他世袭爵位,于是被授予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并加都督同知。
顺治十三年,得功被提升为福建提督。林忠又占据了永春、德化、尤溪、大田等县,巡抚宜永贵命令得功率兵讨伐。军队正在行进的途中,林忠的军队从闽安直接攻打会城,得功赶紧率军回援,和城里的军队一起夹击,解了围。顺治十四年,他和浙闽总督李率泰等人合兵攻克了闽安,郑成功多次入侵,都被得功击退。顺治十八年,得功被晋升为三等侯。康熙元年,朝廷迁徙滨海居民到内地,得功击败了阻挠百姓迁移的海寇。康熙二年,清军进攻厦门,得功攻克了乌沙,并率领水师出海作战。南风突然刮起,海寇乘着上游的水流来攻击,得功奋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李率泰将此事上报朝廷,得功被追封为一等侯,谥号襄武。他的儿子三奇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潮州总兵。乾隆十四年,朝廷确定了诸侯、伯的封号,雄被封为顺义,得功被封为顺勤。
张天禄,是陕西榆林人。明朝末年,他和弟弟张天福一起,凭着义气和勇敢参军,后来都立了大功,做到总兵官的职位。福王当政的时候,大学士史可法督师抗清,让他驻扎在瓜洲,担任前锋。后来豫亲王率军南下,张天禄和张天福带着三千兵马跟着赵之龙投降了清军。豫亲王让他们继续保持原来的官职,并把他们编入了汉军镶黄旗。
接着,明朝佥都御史金声,他的家在休宁,奉唐王的命令,纠集了十多万乡勇,据守徽州。清朝贝勒博洛就派固山额真叶臣率领军队去攻打金声。张天禄和总兵卜从善、李仲兴、刘泽泳一起出征。他们的军队从旌德进入,在绩溪打仗,抓到了金声以及他的中军吴国祯、副将成有功、守备万全等人,把他们押送到江宁杀了。这样,徽州就平定了。
后来,明朝大学士黄道周率兵攻打徽州,张天禄迎战,杀了黄道周的将领程嗣圣等十多人,还抓住了总兵李尧光等人。顺治三年,在婺源打仗,抓住了黄道周,也押送到江宁杀掉了。之后,张天禄又分兵四路,分别从祁门、江湾、街口、黄源追捕黄道周的残余部队。因为这些战功,他被提升为都督同知,并被授予徽宁池太总兵官的职务。张天禄在徽州城外驻扎,依山扎营。有一次下雨,城里的父老乡亲都来请他进城避雨,张天禄说:“三军将士还在泥泞里受苦,我怎么忍心独自安逸呢?”最终没有下山,军民都称赞他。明朝嵩安王常淇纠集几千人骚扰婺源,张天禄率领副将许汉鼎等人前去讨伐,抓住了常淇和监军江于东等人。顺治四年,他被授予江南提督的职位。顺治五年,因为投降清朝的功劳,被授予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顺治八年,又升为三等精奇尼哈番。
话说,九年的时候,郑成功围攻漳州,皇上派天禄去支援,结果郑成功撤兵了。天禄就留在延平府,抓捕山贼。到了十一年,明朝的鲁王手下将领张名振攻打崇明岛,天禄又赶回松江去打仗。张名振跑到海上去了,又来袭击吴淞口。咱们的水师跟他打了一仗,结果输了。江南总督马鸣佩就弹劾天禄,说他丢了三百多艘船和很多火炮,还瞒着没报;闽浙总督佟泰也弹劾天禄,说他和张名振有书信往来。天禄被抓起来,送到刑部审问。结果查出来跟张名振通书信的事儿没证据,但是因为隐瞒丢失火炮的事儿,被革职了,世职也降了三等。 天禄在十六年去世了。
天福当初降清的时候,跟着大军去攻打昆山和嘉定。那里的老百姓不肯剃发,据城抵抗咱们的军队。天福和总兵李成栋一起把他们平定了。顺治五年,他被任命为陕西汉羌总兵。因为投降和立功的事儿,被授予世职一等。明朝的山阴王鼎济聚集兵马,占据毛坝关,还立单一涵当元帅。天福六岁的时候,就从汉中率领军队进山,抓住了鼎济,单一涵跳崖自杀了。后来,参将王永祥在延安叛乱,山贼刘宏才攻打同官,天禄都先后平定了这些叛乱。后来因为生病回到京城,被授予散秩大臣的职位。十七年,又当上了本旗的都统。康熙六年,天福去世了。
赵之龙,是江南虹县人。明朝崇祯年间,他当上了忻城伯,镇守南京。后来福王朱由崧当了皇帝,赵之龙拥护他,还参与朝政。
等到豫亲王部队打到南京,赵之龙就和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驸马齐赞元,还有大学士王铎、尚书钱谦益,以及侍郎朱之臣、梁云构、李绰等等一起迎接清军投降。清朝给赵之龙授予了世职,品级是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但是其他那些投降的官员,像徐允爵他们,清廷都觉得没啥用,没给他们安排官职。
王铎他们这些人后来就去了北京。之前北边投降的官员,很多都保留了原来的官职。有个御史叫卢传言,就说南京新投降的人,不能和原来的老臣相比。可是王铎到了北京后,清廷却任命他当尚书,还兼管弘文院学士,后来官职越升越高,最后做到礼部尚书。王铎死后,被追谥为文安。钱谦益的事迹,在《文苑传》里都有记载。
孙可望,陕西延长人,跟着张献忠造反,和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张献忠认作义子。张献忠占据四川后,把手下兵马分封出去,孙可望被封为平东将军。顺治三年,清朝肃亲王豪格率军平定四川,张献忠战死。孙可望和李定国他们带着残兵败将往南逃窜,途径重庆、綦江、遵义,最后到了贵阳。
这时候云南阿迷土司沙定洲造反,孙可望火速带兵前往平叛。沙定洲正在攻打楚雄,结果被孙可望打得大败,逃回了阿迷。孙可望进入云南府城,派李定国去平定迤东地区,自己和刘文秀率兵西进,遇到了明朝的副使杨畏知。他们互相约定要扶持明朝,一起攻打楚雄,然后又收复了迤西各府。李定国也平定了迤东各府。
孙可望就这样控制了整个云南,自称平东王,还用干支纪年,铸造了“兴朝通宝”的钱币。这时候艾能奇已经死了,孙可望把他的兵马也收编了。但是李定国、刘文秀这些老兄弟,并不服孙可望。孙可望就借故杖责李定国,想以此震慑众人,结果和他们的矛盾越来越深。
明朝的桂王在肇庆,派杨畏知去请求封王,桂王封孙可望为景国公,还赐名朝宗,并派人送去敕印。桂王手下的将领都想拉拢孙可望当强大的外援。堵胤锡驻守梧州,擅自改封孙可望为平辽王;陈邦傅守卫泗城,又私自封孙可望为秦王;孙可望一个也没接受。
后来清军攻克韶州,桂王逃到梧州。孙可望再次派人请求封王,想被封为澂江王。使者说除非是秦王,否则不敢接受命令。大学士严起恒坚决反对,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孙可望攻占贵阳后,又派刘文秀去攻打嘉定,并进入四川。
清军平定了两广地区,桂王逃到南宁,又派人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还是不接受。他又派杨畏知去见桂王,同时派贺九仪等将领率领五千人先走一步,把反对封他为秦王的严起恒和一些大臣都杀了。桂王这才正式封孙可望为秦王,还留下杨畏知做了大学士。
孙可望听说后非常生气,把杨畏知叫到贵阳当面斥责他。杨畏知拿起帽子打孙可望,结果也被杀了。
桂王派大学士文安之去四川督军,准备招降四川各地的军队。可望(张献忠)想派兵在都匀埋伏,截住文安之。可望打算把桂王控制在自己身边,以此来耀武扬威。桂王逃到了广南,可望派兵迎接他到安隆所,改名为安龙府,每年进贡八千两银子、一百石米,这简直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压迫!而马吉祥、庞天寿之流正想让可望禅让皇位,可望于是自己设立了内阁、六部等官职,修建了太庙,制定了朝廷的礼仪,还把印章改成了八叠的。桂王越来越害怕担忧。
一开始,定国(李定国)从广西进入湖广,军队越来越强大,不再听可望的命令了。碰巧定国在衡州战败,可望派人召他到沅州商议事情,其实是想要治他的罪并杀了他;定国拒绝前往,又从柳州攻打肇庆,攻下了高州、廉州、雷州等府。这时候,桂王听说定国兵力强大,就秘密下诏让他进京勤王。可望听说后,就抓捕了大学士吴贞毓等人,所有参与谋划的人都被杀掉了。可望又计划把桂王迁到贵阳,让桂王的将领白文选负责安排行程。白文选心里不服可望,就暗中帮助桂王,拖延他的行程。等到定国到达后,护送桂王从安南卫逃往云南。当时文秀守卫着云南,也怨恨可望,于是迎接桂王进入云南的府城。
可望起兵反叛桂王,留下双礼镇守,命令白文选统领各路军队前进。定国、文秀率领军队抵抗,在三岔河相遇,两军隔河对峙。白文选轻骑兵前往定国军中报信。可望派他的将领张胜、马宝等人从寻甸绕道袭击云南,而他自己则率领精兵强将攻击定国等人。战斗刚开始,他的将领马惟兴就先逃跑了,于是军队大溃败,定国派文秀等人追击。
哎,眼看着就要到贵阳了,结果双喜送来的消息说追兵马上就要到了!没办法,只能先去见知府大人,然后再去投奔洪承畴经略,先派人送去礼物表示一下诚意。文秀他们派杨武将军追赶,追到沙子岭才追上。幸好洪承畴的援兵及时赶到,这才得以脱险,带着老婆孩子去长沙投降了,那会儿是顺治十四年十月。皇上封他为义王,还派人安慰他。没多久,皇上又派大学士麻勒吉他们带着圣旨、印信和册书去正式册封他。
到了顺治十五年,他进京朝见,皇上还派简亲王济度等人到郊外迎接。进宫朝见后,在中和殿设宴款待,还赏赐白银一万两,并且把他的部将陈杰、刘天瑞等一百多人也都授予官职,编入汉军正白旗。后来,义王想参与讨伐云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忠心,这事儿被大臣们讨论后,就搁置了。到了顺治十七年,他又上奏请求辞去封爵,皇上再次安慰他。没多久他就去世了,谥号恪顺。
他儿子徵淇继承了爵位,没多久也死了。然后是徵淳继承,后来也死了,谥号顺愍。接着徵灏请求继承爵位,结果御史孟飞熊上奏说:“义王是张献忠的余党,长期占据云南、贵州,顽固不化。后来被定国公打败,才狼狈投降,享受了不该有的荣华富贵。应该立即停止他的爵位继承,或者降等处理。”这事儿经过讨论后,他的爵位被降为慕义公,官至兵部尚书,谥号清端。他儿子降继承了一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到了乾隆三十六年,这个爵位被停止了继承。
文选,陕西吴堡人,也是张献忠手下的贼寇。张献忠失败后,他跟着义王去了贵州。后来他帮着桂王进入云南,桂王封他为巩国公,还派他回贵阳去安慰义王。结果义王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关在军营里。后来义王要起兵,手下将领们都说文选是义王以前的大将,应该让他当先锋。结果文选投降了定国公,义王因此而失败。桂王后来封文选为巩昌王。
1649年,我们军队南下云南,定国将军屡次打仗都输了,于是文选被任命为先锋。在玉龙关打仗,文选又输了,逃到了木邦。桂王逃到了缅甸,住在赭硁(zhě qiāng)这个地方。
1650年,文选攻打阿瓦,没攻下来,和定国将军在孟艮会师;再次攻打阿瓦,想把桂王救出来,最终也没成功,我们的军队越深入缅甸。文选占据锡箔,依靠江河防守。我们的军队从木邦出发,造了木筏准备渡江,文选就逃到了茶山。总兵马宁率领一部分军队追赶他,追到猛养,文选投降了。朝廷下诏封他为承恩公,也把他编入汉军正白旗。
康熙元年,朝廷给我发放三等公的俸禄。康熙七年,我被加封为太子少师。康熙十四年去世。我的儿子绘,承袭了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他死后,爵位就停止承袭了。
文章评论说:国家刚刚建立,军队所到之处,反抗的就杀掉,顺从的就利用。虽然这些人背叛了旧国家,做了旧皇帝的敌人,但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当然不能不把他们当作功臣。可是你看文选,仅仅因为台官说他降爵,最终就被削夺了爵位。唐通投降李自成后又归顺朝廷,被授予世袭的官职,可是到康熙年间也被停止承袭了,这事儿发生在文选之前;而定国、梦庚、雄等等其他的降将,却都像以前一样世袭爵位。民间传说雄负着福王逃跑,福王咬了他的脖子,结果雄就死了。雄死的时候,明朝已经灭亡二十年了。这个说法肯定不靠谱,但是老百姓讨厌他,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