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毓荣,字仁庵,是汉军正白旗的人。他爸爸叫蔡士英,一开始户籍在锦州。蔡毓荣的曾祖父蔡大寿投降清朝后,被授予世职牛录章京,后来因为在战争中立功,官职一路升迁。顺治年间,他做到右副都御使。
后来他被派去江西当巡抚,上奏朝廷说,战争之后江西土地荒芜,请求免除十万八千五百四十多顷荒地的赋税;他还说瑞州府和袁州府的粮食税赋太重,请求免除瑞州府九万九千多石的浮粮,并且把袁州府的赋税标准从一斗六升七八合降到九升三合。这些请求都得到了批准。他还上奏说铜塘封禁的山不应该开采,深受百姓爱戴。没多久,他又被调任漕运总督,后来升任兵部尚书,因为生病就告假回家了。他于顺治十三年去世,谥号襄敏。
蔡毓荣的次子,也是叫蔡毓荣(此处应为父子同名,下文均指次子)。他一开始被授予佐领的职位,同时兼任刑部郎中。后来又当了御史,同时兼任参领,之后升任秘书院学士。康熙初年,他被授予侍郎的职位,先后在刑部和吏部任职。康熙九年,他被任命为四川湖广总督,驻扎在荆州。他多次上奏朝廷说:“四川人少地荒,请求大力招募垦荒。招募三百户人家,给予官职的晋升机会,开垦五年后,再征收赋税。”;“四川重要的营地,人员配备应该按照边疆的标准来补充”;“允许驻扎在四川的官兵子弟在当地参加考试”。这些奏疏都被采纳并执行了。
十二年,吴三桂造反了,朝廷让毓荣派沅州总兵崔世禄带兵进贵州,夷陵总兵徐治都、永州总兵李芝兰随后也去了。皇上还命令赶紧派提督桑额去守沅州。没多久,朝廷又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大将军,率领八旗兵讨伐吴三桂,驻扎在荆州,还让毓荣负责督促军饷。
过了几年,也就是十三年,朝廷设立了四川总督,又让毓荣专管湖广地区的军务,因为他在招民垦荒方面有功劳,所以还升了他当兵部尚书。结果吴三桂攻破了沅州,崔世禄投降了。常德、澧州、长沙、岳州这些地方一个接一个地失守了。当时朝中有人建议要撤了毓荣的官职,但皇上还是让他继续留任。没过多久,毓荣的父亲去世了,皇上就让他在任上守孝,同时还让他督促绿旗兵继续进攻剿灭叛军。毓荣就让副将胡士英他们分别驻守江口要塞。
叛将杨来嘉占据了南漳,经常出来抢掠,朝廷就让襄阳总兵刘成龙去对付他,打了好多次仗,都赢了。广西提督马雄投降了吴三桂,还给两广总督金光祖写信,说毓荣打算率领绿营兵去岳州投降吴三桂。金光祖偷偷派人告诉了毓荣,毓荣就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朝廷,请求辞去官职。朝廷让他安心工作,别被那些反间计给影响了。
十四年,勒尔锦请求增派绿旗兵帮忙剿灭二营,给了他两个副将,并让毓荣统领他们。
十七年,毓荣督造的战舰终于造好了,他率领五千绿旗兵,跟着大将军贝勒尚善一起进攻岳州。他们和讨逆将军鄂纳等人,带着八百多艘船进入洞庭湖,跟三桂的军队打了一仗,大获全胜,还用炮火击沉了敌人的很多船只,杀死了很多敌人。 然后他们派兵占据君山,运土伐木堵塞各个港口,又分兵驻扎在三眼桥和七里山,切断了敌人的粮道。 后来敌人来偷袭我们的粮船,结果被我们前后夹击,又一次大败,斩首一千多级。 正赶上三桂死了,他孙子世璠带着丧事回去了。 我们的军队攻克了岳州,接着又拿下了长沙和衡州。
十八年,毓荣上奏说:“湖南境内只有辰州还在三桂的军队手里。枫木岭和神龙冈这两条路都很险要,我们的军队也比较疲惫了,应该稍微休息一下。等粮草充足之后,再集合军队进攻。” 皇上命令给事中摩罗和郎中伊尔格图传达圣旨说:“敌人现在败逃,躲在险要的地方,应该用绿旗步兵。毓荣手下的士兵强壮有力,攻克险要的地方,消灭残敌不成问题。让他拿出作战计划来。” 毓荣上奏请求给他一个人全权负责,统领各路绿旗兵,水陆并进。皇上就授予毓荣绥远将军的称号,并下旨让他统领绿旗兵,总督董卫国、周有德、提督赵赖等人都要听他的指挥。
十九年,毓荣督率军队分兵从枫木岭和辰龙关两路进攻,水师也同时前进,攻克了辰州,接着又攻克了沅州,还收复了泸溪、溆浦、麻阳等县。
大将军贝子彰泰跟大军汇合了,从沅州进入贵州境内。彰泰上奏说,绿旗兵已经和满洲兵会合了,如果各自调兵遣将,恐怕难以齐心协力取得胜利。皇上就命令毓荣的军队配合大将军行动。
接下来,他们跟卫国一起带兵攻克了镇远和思南。世璠派夏国相等人带着两万人马在平远西南的山上扎营,还分兵占据了江西坡,江西坡地势险要,国相摆出了象阵。我们的军队冒着危险进攻象阵,却久攻不下,毓荣亲自率领红旗兵督战,士兵们士气大振,势不可挡,敌军溃败。
两天后再次交战,我们鼓舞士气,奋勇前进,国相见大势已去,放弃险要地势逃跑了,于是我们攻克了贵阳。二十年的时候,跟着彰泰去云南,到达曲靖。大军推进,逼近会城,驻扎在归化寺,夺取了重关和太平桥。世璠的手下余从龙等人投降了,我们探知了他们的虚实。赵良栋的军队也到了,赶紧发起进攻,毓荣的军队攻打大东门。世璠自杀了,死在了城下。云南平定了。毓荣回到任上,继续担任湖广总督。
二十一年,我被调到云南、贵州当总督。我上奏朝廷,详细规划善后事宜,主要有十个方面:第一,免除赋税。云南被吴三桂祸害了八年,按亩加征粮食,加上战乱,土地荒芜,人口稀少,根本没法收税,所以应该免除赋税,鼓励大家开垦荒地。
第二,整顿土司制度。以前土司世袭罔替,只是个宣慰使的虚衔,吴三桂却滥封他们为将军、总兵。那些当初投靠吴三桂的,就先用吴三桂给的假官职应付着,现在要给他们改授正规的土司官职。那些被吴三桂夺了官职的,要查清楚情况,把官职还给他们。第三,招抚逃亡人员。吴三桂的旧部被朝廷招安后,很多士兵都逃散了,八旗的仆从们也四处逃窜。应该对自首的人重重有赏,严惩包庇窝藏的人,抓到的逃兵也要酌情从轻处理,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自动投降。
第四,整顿财政。云南的赋税不够养兵,而云南盛产各种金属,应该允许老百姓开采,官府只收税就行。在省会和禄丰、蒙自、大理设立铸币厂铸造钱币。以前明朝沐氏家族的庄田,以及吴三桂叛乱后充公的土地,都应该变卖,充实国库。这些田地还是要照样纳税,那些兵丁的剩余劳动力,也可以开垦荒地,编入里甲,这样既能增加赋税,又能节省军费。第五,妥善安置人员。那些曾经追随吴三桂的人,应该发配到边远地区。如果只是领了吴三桂的虚职,并没有真正帮助吴三桂造反的,就不必迁徙。
第六,收缴武器。私自制造武器的,应该以谋反论罪。土司藏匿刀枪,老百姓买卖铅、硝、硫磺,这些都应该严厉禁止。第七,劝募捐款。云南百姓生活贫困,一旦发生灾害,就无法购买粮食,所以应该暂时开设捐款机构。第八,平定山贼。鲁魁这个山贼盘踞在深山老林里,起初是新平阿蒙土人聚集起来的,后来发展成一股强大的盗匪势力,和新平、开化、元江、易门等地勾结,还和车里、孟艮、镇元、猛缅等地联系。吴三桂还给了他虚职,现在虽然改授他土司官职,但还是要加强土兵的训练,分驻在各个关隘,防止他们侵扰百姓。
第九,推行各项措施。战后要进行抚恤和安置,重点在于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增加储备,发展教育,加强保甲制度,发展商业,提倡节俭,减少杂税,救济穷人,杜绝滥派差役。州县官员就应该把这十件事作为考核的标准。第十,修复损坏的设施。各府州县的学宫,自从吴三桂叛乱以来,都破败不堪,现在应该倡导修复。全省的税粮,已经有了定额,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留足运送粮食的费用,保证驿站的伙食,这样老百姓就不会再被额外摊派了。我的奏疏上报后,朝廷大臣们都同意执行。
我还另外上奏说:督标旧额兵四千,请求增加一千,编成五营。吴三桂设立了十镇,现在改为六镇。在迤西的有:鹤丽镇、永顺镇、楚姚蒙景镇;在迤东的有:开化镇、临元澂江镇、曲寻武霑镇。“中甸旧辖丽江土府,三桂割畀蒙、番互市。今互市已停,蒙、番所设喇嘛营官未撤,宜令土知府木尧仍归其地。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注意诗词对联的保留以及段落划分。
一开始,这位大人从贵州到云南任职,因为弹劾董卫国不听从调遣,皇上命令等事情平息后再处理这件事。后来,到了康熙二十二年,兵部认为卫国并没有违反命令,而且还有收复镇远的功劳,请求免除之前的弹劾。皇上却责备这位大人嫉妒别人的功劳,诬告他人,于是下令兵部重新议处,最终削了他五级官职。康熙二十五年,他被授予总督仓场侍郎的职位,后来又改任兵部。
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等人上奏说,侍卫纳尔泰自称以前在云南当差的时候,这位大人曾让他儿子琳饣鬼收受了九百两银子;内务府又查出这位大人在云南的时候,纳了三桂的孙女为妾,并且包庇纵容叛逆党羽。于是,这件事被交给了刑部审理,查明事实后,拟定判处斩首,抄家灭族。最后,皇上免了他死罪,他和琳饣鬼一起被发配到黑龙江戍边。后来,他被赦免,回到了家乡。康熙三十八年,他去世了。
哈占,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正蓝旗人。他从官学生做起,后来被授予鸿胪寺赞礼郎,一步步升迁,最终成为兵部督捕理事官。康熙八年,他被授予秘书院学士。康熙十一年,他被提升为兵部侍郎。
康熙十二年,他被任命为陕西总督。刚到任,吴三桂就叛乱了,四川提督郑蛟麟、总兵吴之茂等人也叛变响应吴三桂,并和吴三桂的将领王屏藩一起计划侵扰陕西。皇上任命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会同西安将军瓦尔喀前去讨伐,同时命令哈占和巡抚杭爱负责督促粮饷,并且下令他和提督张勇、王辅臣一起修整边防,安抚军民。康熙十三年,皇上又任命尚书莫洛经略陕西,并下令所有事情都要先咨询哈占,然后再执行。哈占看到汉中、广元山路险峻,就上奏请求在略阳造船,以便加快粮草运输。不久,皇上又任命贝勒董额为定西大将军,护送各路将领出秦州,讨伐四川。
叛军劫掠了略阳的粮船,皇上命令四川总督周有德督促川境转运粮饷。哈占又上奏请求山西协助,皇上考虑到山西路途遥远,花费太大,就拨款十五万两,让在西安采买运输;并且指示要适当增加运输费用,以便让老百姓愿意运输。正巧这时王辅臣叛变,莫洛被杀害。董额因为粮饷供应不上,就从汉中撤回西安。
十四年的时候,皇上命令哈占分兵去兰州防守。哈占上奏说,西安的兵力本来就少,不宜再分兵。皇上就命令云贵总督鄂善带兵驻扎在兴安和汉中,后来又命令他去守延安。哈占又一再上奏请求把兵留西安,别派出去。这时候,辅臣在平凉起兵造反,同州游击李师膺也叛变了,他杀了韩城知县翟世琪,胁迫神道岭的士兵,联合蒲城的土匪攻陷了延安。固原道陈彭和定边副将朱龙也带着城池投降了叛军。辅臣带兵四处攻打,占领了附近的州县,接着就攻破了兰州,巡抚华善逃到了凉州。
皇上派兵追击叛军,在邠州、淳化、三水、长武、汉阴、石泉、甘泉、宝鸡等地都打胜仗。董额的军队攻克了秦州,总兵王进宝也收复了兰州。定边和延安也都收复了。皇上催促董额带兵一起攻打平凉。哈占听说兴安的游击王可成叛变了,就调动潼关的绿旗兵去守商州,又调动西安的满洲兵去守潼关。
很快,哈占又听说兴安的叛军已经攻破了商州和旧县关,正逼近西安,于是上奏请求皇上命令董额分兵去支援。皇上责备哈占说:“辅臣刚开始叛乱的时候,朕因为兰州是边境要地,就命令你派兵去镇守。你却说西安兵力不足,不肯派兵,结果兰州就丢了。后来又因为延安是重要的战略要地,朕命令鄂善驻守,你又把它留在了西安,结果延安也被攻陷了。你只顾着西安,把重兵都用来保护自己,这造成的损失可不小啊!”皇上又下令董额要迅速攻打平凉,同时还派将军吴丹带兵从太原调驻潼关,派员外郎拉笃祜带榆林的蒙古兵增援西安。
十五年,大学士图海代替董额担任大将军,包围了平凉,辅臣最终投降了。哈占上奏请求安抚投降的叛军,设置官吏。这些事情都交给有关部门讨论执行。
话说清朝康熙十九年,将军赵良栋攻下了成都,王进宝拿下了保宁府,四川其他的州县也陆续平定下来了。哈占上奏说,军队的粮草是从西安运到保宁的,应该由四川负责接运。皇上觉得四川刚平定不久,没能力负责转运粮草,就下令从略阳的水路把粮草运到叙州。紧接着,皇上又命令哈占率领军队前往保宁,准备收复云南。哈占又上奏请求四川负责供应粮草,户部侍郎赵璟和金鼐也上奏说,陕西转运粮草到四川,四川的官员却不重视,路途遥远,老百姓苦不堪言。
尚书宋德宜认为,陕西和四川应该由一位总督统一管理,这样才能让两省百姓的劳苦得到缓解。于是,朝廷就设立了川陕总督,任命哈占担任这个职务。哈占的军队驻扎在保宁的时候,叛将谭弘和彭时亨四处劫掠,危害百姓,皇上命令哈占迅速剿灭他们,然后进攻云南。哈占派总兵高孟去攻打彭时亨,在南溪罗石桥打败了彭时亨的军队,又收复了营山和渠县。
康熙二十年,镇南将军噶尔汉收复了忠州、万州、开州、建始县、云阳县和梁山等州县。谭弘逃跑后死了。高孟追击彭时亨,又收复了广安、达州、大竹县和东乡等州县。彭时亨兵败势穷,投降了。皇上命令哈占率领军队前往叙州,会合建昌和永宁两路的军队一起进攻。哈占的军队从永宁出发,追击吴三桂的将领马进宝,进入贵州。到了毕节,马进宝投降了。哈占又继续前进,到达威宁。大将军贝子彰泰上奏说,云南已经被包围了,军队足够了,但是人多粮少,应该让哈占返回四川。哈占又前进到曲靖,听到命令后就撤军回去了。
后来,因为哈占击败彭时亨的功劳,被加封为兵部尚书衔。谭弘的将领牟一乾和一举也到遵义投降,分别驻扎在巴县和涪州。哈占上奏请求把陕西的懦弱之人遣返家乡务农,强壮之人招募入伍,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康熙二十二年,哈占被授予兵部尚书的职位。康熙二十四年,他被调任礼部。后来因为生病请求退休,上奏皇上说自己是在军中积劳成疾。皇上认为哈占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功劳,斥责他虚报病情,命令他继续努力工作来赎罪。康熙二十五年,哈占去世了。
杭爱,是满洲镶白旗人,姓章佳氏。他爹古尔嘉珲,在顺治初期当过国子监祭酒,那是相当有身份的。杭爱一开始当个小小的笔帖式,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吏部郎中。康熙十一年,他直接被提升为山西布政使,皇上还特意下旨说:“朕知道你的才能,外省事务重大,藩司的职务最为重要,你要尽忠职守,别辜负朕的信任!” 第二年,他又升任陕西巡抚。当时正赶上战争,皇上就让他负责督促军饷供应。康熙十九年,他又调任四川。叛将谭弘在万县造反,皇上就派杭爱去安抚夔州一带。二十年,建昌土司安泰宁又想造反,皇上就下令让他和将军王进宝一起把安泰宁招降。后来,哈占率军到了永宁,皇上又命令杭爱督促运输物资。自从吴三桂造反后,四川全境沦陷,百姓四处逃亡,军队还霸占百姓的田地不交税。杭爱上书请求清理这些乱象,还请求免除罗森虚报垦荒,多收的四百多亩地的税,皇上都特批了。康熙二十二年,杭爱去世,追谥为勤襄。
鄂善,是满洲镶黄旗人,姓纳喇氏。他一开始是侍卫,后来被授予秘书院学士,之后又升任副都御史。康熙九年,他被任命为陕西巡抚。十一年,他升任山西陕西总督,不久又改任专督陕西。十二年,他调任云南,由哈占接替他的陕西总督职位。吴三桂叛乱,皇上命令鄂善留在湖广。十三年,他又兼任云贵总督,奉命随军出征。吴三桂攻陷了湖南很多州县,有人建议降他的职,但皇上还是让他继续任职。王辅臣叛乱后,皇上命令他和副都统穆舒浑率军从襄阳转移到兴安、汉中驻守。十四年,军队到达西安,哈占上书请求留下协助防守。皇上又命令他们转移到榆林、延安驻守,哈占再次上书请求留下,但皇上没同意。等到毕力克图击败王辅臣,收复延安后,鄂善才遵照皇上的命令转移驻地,招抚流民,分守栈道,遇到敌人来犯就击退他们。后来,他被任命为甘肃巡抚。十七年,因为没有发现布政使伊图贪污国库银两,以及清水知县佟国佐残酷盘剥百姓,有人建议革了他的职,但皇上还是让他继续任职。十八年,因为考核不合格被罢免。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华善,是镶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一开始当个小小的笔帖式,后来慢慢升官,做到刑部郎中。顺治十三年,跟着大将军伊尔德克去舟山打仗,立了功,官职也跟着往上爬,最后当上了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康熙初年,他又升到弘文院学士。九年的时候,被任命为甘肃巡抚。他上奏朝廷,请求免除灾荒地区的赋税。
西和、礼县闹大瘟疫,华善拿出官府的钱财救济灾民,还因为马上要春耕了,就赶紧让人去买耕牛、准备种子。这事儿后来被上报朝廷,部门里觉得他违反了规定,要追究责任,皇上才下令免了他的罪。后来辅臣造反,攻打兰州,游击董正己叛变投靠了敌人,布政使成额也投降了叛军。华善和按察使伊图一起逃到了永昌,然后上奏朝廷,请求让提督张勇灵活机动地去讨伐叛军。他和张勇、王进宝、陈福、孙思克等人分头行动,最后收复了兰州。华善和张勇一起带兵去了临洮,派兵收复了河州和洮州,接着又带兵攻打巩昌,也拿下了。这时王进宝也攻克了兰州,皇上就下旨嘉奖他们。康熙十五年,他又上奏朝廷,请求免除临洮、巩昌两府拖欠的赋税。后来,他在任上去世了。
董卫国,是汉军正白旗人。一开始当个佐领,后来也一路升迁,做到秘书院学士。顺治十八年,被提升为山西巡抚。康熙四年,被加封为兵部尚书衔。十三年,又改任兵部尚书衔。
吴三桂造反了,攻陷了长沙。卫国上奏朝廷,请求派兵去防备袁州和吉安。皇上就命令副都统根特从兖州调兵过去支援。
后来耿精忠也造反了,进攻宁都、广昌、南丰等府县。饶州参将程凤、广信副将柯升叛变投靠了耿精忠,他们联合当地的土匪攻破了都昌,还打起了南康的主意。卫国秘密上奏朝廷汇报了这个情况,皇上就命令定南将军希尔根和卫国一起剿灭叛军。
耿精忠的军队逼近袁州,当地的山民住在棚子里,和叛军勾结在一起,人们把他们叫做“棚寇”。卫国请求在袁州和临江设立总兵官,并推荐副将赵应奎,说他很有胆量和谋略,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南瑞总兵杨富图谋叛乱,卫国暗中查实了这件事,依法处置了杨富,并且消灭了他的同党。皇上对此很高兴。不久,皇上就改设了江西总督,任命卫国担任这个职务。
耿精忠的军队和“棚寇”分别进攻新昌和上高,卫国就派佟国栋、赵登举、张射光等将领前去支援,结果大败叛军,还斩杀了他们的头目左宗榜。“十四年”,卫国和希尔根等人一起招降了泰和、龙泉、永新、庐陵等县。参赞桑额从上高攻克了新昌,后来被调走了;敌人趁机又攻进了新昌,城池也被攻陷了,他们还派人堵截广信的粮道。卫国请求督率军队进剿,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当时驻军南昌,卫国就上奏朝廷请求留下喇布。
“十五年”,卫国派吴友明等将领追击叛军到了瑞州,并且收复了上高、新昌。他又派兵支援靖安,许盛、杨以松等将领攻克了泰和、定南。“十六年”,土匪杨玉泰占据了宜黄、乐安、崇仁的山谷,卫国就派兵讨伐他。崇仁的土匪蔡仕伯、宜黄的土匪沈凤祥等人投降了。卫国在在大岭打败了叛军,攻克了乐安,杨玉泰也投降了。
话说湖南平江和铜鼓地区闹起了匪乱,当时负责乐安府的提督赵赖正在那儿呢,他赶紧带兵进湖南平叛。 简亲王也下令,把卫国所有军队都调到乐安去帮忙。 卫国上奏朝廷说,省城驻扎的满洲兵才两百来人,这点兵力根本不够防守,请求朝廷撤销这个命令。皇上狠狠地批评了简亲王,还下令以后调兵必须先跟卫国商量。 卫国派兵攻下了建昌、泸溪,他自己带兵从芳塘出发,又派其他将领从黄冈口进攻,最终拿下了铜鼓营,平江也平定了。
没过多久,精忠营的将领韩大任又来攻打宁都。 简亲王当时驻扎在吉安,卫国请求跟简亲王一起合兵剿灭韩大任,皇上就下令让绿营兵听从卫国的调遣。到了十七年,巡抚佟国正派兵打败了韩大任。 精忠营的郭应辅等人分别驻扎在万安、泰和等地,卫国督促军队进攻,一口气斩杀了四万多人,投降的也有四万六千多。
吴三桂攻打永兴,兵临吉安城下,皇上命令卫国守卫铜鼓营。吴三桂死了以后,他的部下占据了岳州和长沙,朝廷军队围攻却久攻不下。 卫国请求从铜鼓营带兵去增援,皇上很高兴,还给了他一些作战策略。没过多久,岳州和长沙就都被攻下了。 十八年,皇上命令大将军安亲王岳乐一起出兵,他们合兵从衡州、宝庆出发,打败了敌人,攻克了武冈。 这期间,给事中李宗孔弹劾卫国说他当总督却没把事情办好,失去了民心,朝臣们都建议革了他的职,皇上最终还是宽恕了他。
十九年,卫国又攻破了鸭婆、黄茅等险隘,攻打靖州。他跟都统穆占会师,一起追击吴世璠的将领吴应麟等人,攻克了沅州。 接着他们逼近镇远,在石港口激战,夺取了石港口,又攻打大岩门。吴世璠的将领张足法集中兵力迎战,卫国亲自督战,狠狠地打败了他们。张足法夜里逃跑了,卫国一直追到油闸关才返回,最终攻克了镇远。贵州平定后,大将军贝子彰泰去攻打云南,留下卫国镇守贵阳。二十年,云南平定,卫国被命令回原任。
二十一年,卫国被调任湖广总督。刚到任的时候,他从湖南进入贵州,因为没听从蔡毓荣的调遣,被蔡毓荣弹劾。事情平息后,朝廷进行讨论,皇上最终责备了蔡毓荣,支持了卫国。可御史蒋伊又上奏说卫国纵兵抢掠,江西总督于成龙则为他辩解。卫国回京述职,临行前,皇上对他说:“你在外任职二十多年了,应该很了解民情。以前打仗,难免会扰民。现在天下太平,应该注重休养生息,要认真思考并解决各种利弊问题。我知道你很辛苦,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一个月后,卫国去世,皇上赐予祭葬。
佟国正,佟佳氏,是汉军正黄旗人。他从拔贡生做起,被授予江南无为知州的官职,之后逐步升迁至安徽按察使。康熙十三年,他升任江西布政使。卫国改任总督后,白色纯接替他担任巡抚。十四年,色纯去世,大将军安亲王岳乐上奏说佟国正深受百姓爱戴,于是佟国正被提升为巡抚。十五年,他奉命驻扎赣州。叛将严自明等人逼近南康,佟国正派遣许盛等人前去救援,攻破了贼寇的库镇铺,摧毁了十七个贼营,追击敌人七十多里。严自明等人逃往南安,又派其他将领黄士标、王割耳等进攻信丰,佟国正则派遣杨以松和周球等将领分三路进攻,黄士标等人逃往南雄。许盛攻克了上犹,周球攻克了龙泉。佟国正听说军队已经平定了漳州,又派周球和刘体君等将领从间道增援,进行围剿。
十六年,佟国正攻破了贼寇的五里排,会昌、瑞金、崇义等地相继被平定。韩大任从宁都战败后逃窜到万安,佟国正派兵四面出击,切断其道路,并断绝其粮草运输;又命令杨以松等人追击,在鸬鹚寨和老虎洞多次击败韩大任。韩大任逃到汀州后投降,江西的叛乱平定。根据战功,佟国正被多次升迁,最终获得兵部尚书的衔头。十八年,左副都御史杨雍建上奏弹劾佟国正任职多年,政绩平平。按照京察的惯例,佟国正自己也上奏陈述,被降了两级,并调离了江西。四十七年,佟国正在家中去世。
周有德,字彝初,是汉军镶红旗的人。顺治二年,他从贡生直接升任弘文院编修。五年的时候,他跟着英亲王阿济格去讨伐叛将姜瓖,回来后升了侍读。康熙元年,他又升任国史院侍读学士,没多久就升到了弘文院学士。
两年后,他被任命为山东巡抚。三年,因为抓到了逃犯,被加封为工部侍郎。他多次上书请求宽松登州、莱州、青州三府的海禁,让老百姓可以捕鱼为生;请求把历城明朝藩王府的地按照普通田地来收税;请求恢复贫困户的口粮;请求把德州驻防兵以前占用的五百多顷民田还给老百姓,让驻防兵像陕西、浙江的驻防兵一样按月领粮;请求免除六十多万的欠税,并且查出逃亡、荒芜、虚报田地和人口的共计四十多万,全部免除。四年,济南、兖州、东昌、青州四府遭遇旱灾,他又请求加紧赈灾;登州、莱州两府歉收,他又请求免除当年的赋税;这些请求都被朝廷批准执行了。
六年,他升任两广总督。七年,朝廷派都统特锦等人去勘察广东沿海边界,设置军队防汛,让老百姓能够恢复生产。周有德上书说:“边界外的百姓因为失业而很苦,听说允许他们回到原来的地方,都高兴地欢呼雀跃。但是海滨地区辽阔,如果等到勘界清楚了再安置他们,还需要时间,穷苦百姓等不及。请求允许州县官按照迁户的户籍把他们的土地还给他们。”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这年冬天,他父亲去世了,平南王尚可喜上书说沿海的兵民正需要安抚,请求允许周有德继续留在任上守制。三年后事情才处理完毕。九年,他上书请求回京师办理丧事,皇上批准了。
十年,山东大旱,有人上书批评朝中大臣。编修陈志纪上书说:“皇上忧国忧民,勤于政事,可是有些督抚大臣却忙着修建宅第,养着戏子,就在京城附近,也不遵守法度,怎么能要求远方的大臣廉洁呢?”皇上命令查实,陈志纪的奏疏里指出了郎廷佐、张长庚、苗澄、祖泽溥、张朝璘、许世昌以及周有德,朝廷下令严查。周有德因为在守丧期间修建房屋,而且陈志纪的奏疏上报时,他嘱托不要提及他的名字,结果被革职,追缴诰命。
吴三桂造反那年,过了十三年,我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吴三桂的手下吴之茂、彭时亨带兵攻打广元,我和副都统科尔宽分别带兵把他们打败了,还当场斩杀了他们的裨将徐应昌等人。皇上命令经略尚书莫洛从陕西进入四川,同时下令让我和巡抚张德地死守广元及其周边地区,并督促军队的粮饷供应。
吴三桂的部下何德成等人从昭化攻打二郎关,企图夺取我们的军需物资,我派兵击退了何德成,他们逃回了昭化,又再次来攻打广元;我和科尔宽等人再次打败了他们,一直追击了三十多里。当时彭时亨占据着七盘、朝天等关隘,抢劫运送粮草的船只,导致广元军队的粮饷供应不上。敌人窥视着阳平,将军席卜臣驻扎在蟠龙山被他们袭击,切断了我们的粮饷运输路线,皇上命令我死守阳平及其周边地区。
王辅臣叛变了,到了十四年,皇上命令大将军贝勒董额去讨伐他,让我担任参赞军务,协助指挥各路军队一起进攻。董额攻克了秦州,我请求皇上收回我的诰命,吏部说这没有先例,皇上特地批准了我的请求。十五年,我跟随大将军大学士图海攻打平凉,王辅臣投降了。图海在奏折里请求让我回到西安驻守。吴之茂等人还在秦岭地区驻扎,到了十七年,我和副都统觉和讬一起带兵去攻击他们,他们的裨将王世祜等人投降了。
十八年,我被调任为云贵总督。军队攻克了汉中,皇上发布谕旨责备我说:“你和张德地以前在广元督促粮饷供应迟缓,导致几年来叛贼无法彻底剿灭,兵民都受苦受累。现在大军已经推进,你们这些督抚大臣如果在粮饷运输上再出差错,就要按军法处置!”王大臣们商议军队应该从湖广进军征讨云贵,绿旗兵需要一位统帅,提名了湖广总督蔡毓荣和我,皇上任命蔡毓荣为统帅,让我听从他的指挥。我后来生病了,就留在常德。十九年,我死了。
张德地,一开始叫刘格,是汉军镶蓝旗的人。他一开始因为精通国书,在户部学习。顺治九年,被任命为宗人府主事,后来一步步升迁到户部督捕理事官。康熙元年,升任顺天府尹。第二年,又升任四川巡抚。他上奏说:“四川自从张献忠造反之后,地广人稀,请求招募百姓开垦荒地。文武官员招募百户百姓,开垦十顷以上田地的,给予升迁。”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又累积升迁到工部尚书的衔级。康熙十年,武生刘琯等人弹劾张德地,说他在武乡试中受贿卖官鬻爵,朝廷就派副都御史阿范等人去调查,张德地被判处死刑,但后来免除了死罪,只是被革职。张德地就叩响宫门喊冤,朝廷重新调查,因为证据不足,又恢复了他的官职。康熙十三年,他又被任命为四川巡抚。当时亨犯(叛乱)广元,张德地和有德一起督促军队抵抗。康熙十四年,王辅臣叛乱,朝廷命令他协同防守西安,接着又命令他驻守延安。在广元之战中,有德弹劾张德地弃城逃跑,张德地再次被革职。康熙二十二年,张德地去世了。
伊辟,字卢源,是山东新城人。顺治五年,乡试考中第一名。顺治十二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顺治十三年,被任命为御史。顺治十四年,巡按山西,抓捕了长治的乱民勒化龙,并彻底查办了他的同伙。顺治十六年,他回到京城,主管京畿道,后来升任通政司参议。之后又一步步升迁到大理寺卿。
康熙十九年,我被任命为云南巡抚。那时候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还没被平定,军队从广西、贵州、四川三路进兵,我负责筹集军饷。围攻昆明城久攻不下,昆明同知刘昆因为不肯屈服于吴三桂,被关押了起来,直到这时候才逃出来。我请他来商量计策,刘昆说:“您用人太宽容了,对投降的人还给他们原来的官职。现在安宁、晋宁、昆阳、呈贡几个县的县令都是投降的人,他们在昆明湖附近来往通行无阻。难道会有父亲兄弟被围困,而儿子侄子却不去帮忙运送粮草的吗?” 我听了他的话,就罢免了那些投降的县令,这样一来,敌人的粮草供应渐渐断了。
军队在昆明城下驻扎很久了,我担心军饷供应不上。我就上奏朝廷,请求贵州、广西两路协同支援银两和粮食。皇上觉得这两路山高路险,运输不便,就派户部郎中明额礼和萨木哈到军队里去商量,看看能不能就地采购。军中有人提议向老百姓征收粮食,布政使王继文坚决反对,他说:“现在军中现有的粮食够吃三天的,昆阳、宜良还有吴军留下的粮食,足够用来雇人运输到军营。两广地区随军携带的十万两银子在曲靖,我们可以向总督金光祖借用。三天后如果粮饷还是供应不上,请按照军法处置我吧!” 我把王继文的想法告诉了大将军贝子彰泰,彰泰采纳了他的建议。三天后,银两和粮食都运到了,老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军饷问题也解决了。
我又上奏朝廷说:“云南地处边疆,应该派重臣镇守。元朝的时候是亲王镇守,明朝的时候是黔国公担任留守。现在清军很快就能平定叛乱,我从镇远到云南的路上,听到老百姓都说大将军贝子彰泰和内大臣额驸华善所到之处没有扰民,建议朝廷专门挑选一个人来镇守云南。” 我的奏章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不久我就生病了,留下奏章推荐王继文接替我的职务。我死后,朝廷赐予祭葬。
继文,字在燕,是汉军镶黄旗的人。他从官学生做起,后来当上了弘文院编修,之后又升迁为兵部督捕副理事官。
顺治十二年,他通过考试被选为御史,去陕西巡视。一到任,他就上书弹劾布政使黄纪和兴屯道白士麟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结果把他们都给撸了官,抓了起来。
顺治十四年,他回到京城。都察院统计了一下,他当官期间,一共弹劾了四十四位文武官员,督促开垦荒地七千多顷,招来了五千八百多流民,查出虚报冒领钱粮七千七百多两。他做事认真负责,大家都觉得他干得很出色,后来升迁为户部郎中。
顺治十八年,他被任命为江西饶九南道。康熙三年,调任浙江宁绍台道。康熙六年,因为机构精简,他暂时离开了岗位。
康熙十三年,朝廷讨伐吴三桂,命令他这个候补道跟着左都御史多诺等人去荆州督运军饷。他制定了策略,规划好地点修建粮仓,把粮食分发给东西两路大军和水师。之后,他被任命为云南布政使,跟随军队一起征讨。
康熙二十年,他被提升为云南巡抚,协助将军赵良栋攻克了会城,云南这才平定下来。康熙二十一年,他和总督蔡毓荣一起上书说:“会城东南以前有个金汁河,引盘龙江的水灌入昆明池,以前还有坝闸涵洞,积水用来灌溉田地。吴三桂把这些都毁了,改成了壕沟,让官吏捐钱修缮。”朝廷批准了他们的请求,拨款一百两银子,并把这件事记入档案。
康熙二十五年,他因为母亲去世而辞官回家守孝。康熙二十八年,他又被任命为云南巡抚。他上书说:“黑井的盐税,吴三桂每月多收两千两银子,请求免除这笔额外税收。屯田的赋税是普通田地的十倍,给老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请求分别按照普通田地的标准征收赋税。”
康熙三十年,他又上书说:“土司上报销账迟缓,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请求参照流官的俸禄和罚米制度,把多余的米粮存放到附近的常平仓,以备荒年救济灾民。”这些建议都被采纳并执行了。
他三十三岁那年,升任了云南、贵州总督。三十七岁的时候,平定了鲁魁山的匪寇,划定了巡防区域,还驻兵防守。他还上奏朝廷,建议把水西宣慰使的地盘收归国有,交给大定、平远、黔西三州的官府管理,朝廷都批准了他的建议。那年冬天,他进京,因为年老多病请求退休。没多久,朝廷又让他负责修理子牙河的工程。皇上还御笔亲题了“烟霞耆旧”四个字给他做匾额。四十年的时候,他又被加封为兵部尚书衔。四十二岁那年去世了,朝廷还赐予祭葬。他的儿子叫用霖,后来当上了山东布政使。
有人评论说:这位毓荣大人统领绿营兵攻打云南,虽然在廉洁方面比不上赵良栋,但战功却和他差不多。哈占镇守陕西,卫国定在江西,有德略在四川,他们都在筹集军饷、治理军队方面做出了贡献,平定叛乱都有他们的功劳。云南平定之后,那些安抚百姓、恢复秩序的功劳,毓荣大人开了个好头,文成大人接着做了,从此西南地区就安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