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伯,是陕西宁夏人。康熙三十九年,他考中了武状元,当上了头等侍卫。后来,在康熙四十五年,他被任命为直隶昌平参将,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云南永北总兵。康熙五十九年,朝廷出兵西藏,皇上命令马会伯和总兵赵坤,带着绿旗兵,跟着都统法喇一起去平叛。西藏平定后,因为他的功劳,皇上封他为左都督。

雍正元年,马会伯进京朝见皇上,雍正皇帝还亲自给他写了赏赐的牌匾,上面写着“有儒将风”,还赏赐给他貂皮帽子和孔雀翎。他的弟弟马觌伯,当时是大同总兵,驻守在山丹卫,皇上就让马会伯代替他弟弟去镇守山丹卫,还赏赐给他五百两白银。雍正二年,马会伯回到云南永北继续任职。

雍正三年,马会伯升迁为贵州提督。他上奏朝廷说:“贵州地贫民穷,兵力不足,我愿意捐出1000石粮食,我手下的四个营的将领也每人捐出1000石粮食,储备起来接济士兵。明年我还继续捐献,增加储备。”皇上很高兴地同意了他的请求。一开始,贵州广顺地区的长寨苗族很嚣张,总督高其倬奏请朝廷调兵驻防。这一年,马会伯在当地修建营房,苗族首领仲苗出来阻挠。马会伯联合总兵石礼哈带兵去抓捕他们,抓到了首领阿革、阿纪,以及幕后主使、来自四川的商人李奇,全部处死了他们,剩下的苗民都来投降了。之后,马会伯又到宗角、者贡、谷隆关、羊城坉等地督促修建营房,皇上还下旨嘉奖了他。

雍正四年,马会伯被调到甘肃,还没到任,又被调到四川署理巡抚。不久,正式被任命为四川巡抚。雍正五年,他上奏弹劾按察使程如丝贪污受贿,皇上派侍郎黄炳去调查,查实了程如丝的罪行,依法处置了他。马会伯又上奏说:“四川巡抚以前有一些名目繁多的税收,总共耗银三万九千多两,应该把这些都并入正规税收项目。富顺的盐税一万多两,应该改为增加引课。其他的丁粮、盐、茶的耗费,大概一万七千多两,留作巡抚的养廉和犒赏之用。”朝廷批准了他的奏请。他还上奏请求清理隐瞒的粮食,收回被侵占的田地,按照户籍进行丈量。从那时起,四川才开始进行土地丈量。

先说张际伯他弟弟张会伯的事儿。张会伯一开始当兵,跟着勇略将军赵良栋打吴三桂,在略阳打胜仗,又在阳平关打败了敌人。后来又去四川打仗,拿下小关山和建昌,最后平定了云南。因为立了功,他被提升为千总,后来又升到参将。他还跟着振武将军孙思克打噶尔丹,在昭莫多打败了敌人,又升了副将。康熙三十六年,他被任命为宁夏镇标前营游击。后来跟着总兵殷化行打噶尔丹,一直打到洪敦罗阿济尔罕。他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四川建昌总兵。他母亲去世的时候,巡抚能泰请求让他继续留任,皇上就准了,让他在任上守孝。康熙四十六年,他进京朝见,被调到西宁,皇上还赏赐了他孔雀翎和马匹。康熙五十年,他被任命为四川提督。他去世后,被追赠为右都督,皇上还下令为他举行祭祀和安葬,谥号是襄毅。

再说张际伯自己。他先在湖北工作,请求整顿监狱,重新校对和刊印《洗冤录》,然后分发到各个州县。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七年后,皇上派他去肃州督办西路军需,还让他兼任肃州总兵。皇上还特意嘱咐他:“这个职位朕考虑很久了,用满员吧,怕和岳钟琪互相掣肘;用文官吧,真正懂军事又肯认真做事的人太少了。把这个重任交给你,你可千万别辜负朕的期望!” 不久,他又被提升为兵部尚书,仍然负责督办军需,兼任肃州总兵。八年后,皇上责怪会伯办事有误,撤了他的职,但仍然让他署理总兵继续效力。乾隆元年,张际伯去世了。

我见到了伯叔,也就是伯叔的弟弟。他康熙三十年考中了武进士。在洪敦罗阿济尔罕那场战役里,伯叔也在参战。论功行赏后,他被授予守备的职位。后来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山西太原总兵。皇上西巡的时候,还赏赐了他貂褂和蟒袍。他母亲去世后,皇上特许他在任上守孝。皇上第二次西巡时,又赏赐了他孔雀翎。皇上曾下令,懂文墨的军官可以参加武乡会试,伯叔就上书说,《武经七书》的注解版本很多,说法不一,请求皇上让儒臣们选定一个统一的版本。兵部官员们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皇上却说:“伯叔的奏章也说得对啊!《武经七书》里的说法很杂乱,朕亲身经历过战争,知道用兵之道,七书上的话,怎么能都照搬呢?”于是皇上又让大家重新讨论,最后决定武举考试考两篇策论:一篇以《论语》和《孟子》为题,一篇以《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为题。伯叔还请求祭祀孔子,副将以下的军官都陪祭,皇上也特别批准了。后来,伯叔被调到天津。康熙五十八年,他升迁为陕西固原提督。康熙五十九年,皇上任命贝子延信为平逆将军,率兵平定西藏,让伯叔担任参赞军务,屡次打败敌人。军队回师途中,在打箭炉的时候,伯叔去世了,皇上赐予祭葬。

接下来,我见到了伯叔的弟弟,也就是觌伯。他康熙四十二年考中了武进士,被选为三等侍卫,后来被授予巡捕南营参将的职位。之后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大同总兵。策妄阿喇布坦入侵哈密的时候,觌伯率领军队驻扎在推河。雍正元年,他入京朝见皇上,被赏赐了孔雀翎。皇上命令他把军队迁到山丹卫驻扎。雍正二年,他回到大同镇守。雍正三年,皇上对他下旨说:“你上次来见朕,朕让你向巡抚诺岷学习。朕听说你们都听年羹尧指挥,这是很不应该的。以后办事,要和署理巡抚伊都立商量。”后来,又追查出他在军队里因为一些事情和将军争执,结果被革职,被派去鄂尔坤、图拉屯田。雍正五年,他献上了一株麦子,一茎十五穗。皇上说:“今年各省都出产了嘉禾,觌伯又献上了瑞麦。帝王本来就不把祥瑞当回事,恐怕有人借此粉饰太平,导致旱涝灾害不上报。从雍正五年以后,各省出产的嘉禾,都停止进献吧!”乾隆元年,觌伯去世了。

路振扬,是陕西长安人。一开始当兵,很快就升了把总,然后一步步升到汉中副将。康熙五十一年,他又升任四川松潘总兵。康熙五十六年,策妄阿喇布坦入侵西藏,朝廷命令四川提督康泰带兵去青海抵御。结果到了黄胜关柏木桥,军队哗变溃逃了,路振扬赶去平息了这场暴乱。事情平息后,路振扬被任命为署理提督。

他上奏朝廷说:“松潘南边的各个土司,人口众多,性情强悍。土司良尔吉的儿子班第尔吉,我暗中让他负责防守要隘,他表现得非常勤勉顺从,请求朝廷让他继承父亲的职位,并给予赏赐。还有渴瓦寺的土司桑郎温恺,积极组织人手运输粮食;漳腊营辖区的旗兵和土兵,都熟悉战斗和边境情况,我已经命令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听候调遣,他们都很积极踊跃,也请求朝廷给予赏赐。”皇上都准了他的请求。

雍正元年,路振扬调任重庆总兵。四年后,他又升任陕西固原提督。他再次上奏朝廷说:“国家设立俸禄是为了让官员廉洁奉公,制定法律是为了惩治贪污。现行规定,用钱财行贿,或者为说情而送钱的人,查实后要按照贪污罪论处。如果罪行还没败露就主动自首的,可以免除死罪,但还是要追缴赃款。我私下觉得,官员营私舞弊,彼此互相包庇,很难被揭露,即使有人告发,他们也会互相掩饰。所以我请求朝廷开辟一条自首的道路,凡是上司保荐下属,或者在军政方面有突出贡献,推荐的人员,如果用钱财行贿,双方都应该受到处罚。如果受贿者自首,可以免除追缴赃款和应受的处罚;如果行贿者自首,则按照原赃款的双倍追缴给受贿者,行贿者也可以免除应受的处罚。如果为说情而送钱的人自首,可以免罪并给予赏赐。这样一来,大家都会有所顾忌,还没做坏事就会害怕不敢做,做了坏事也会争先恐后地自首。这或许是铲除贪污的一种方法。”

皇上看了奏章后非常赞赏,说:“以前就听说路振扬为人清廉,现在看了他的奏章,只有真正清廉的人才敢这样说啊!”然后命令有关部门按照奏章执行,并给予路振扬更高的奖赏。

六年的时候,皇上想着振扬年纪大了,就把他召进京城,给他授了兵部尚书的官职。振扬因为生病,坚决推辞了。皇上怀疑他是不想离开外地,心里有怨气,就下令停了他的俸禄,过了一阵子又改任他为銮仪使。八年的时候,让他署理直隶古北口提督。九年,皇上觉得古北口、宣化、大同这些边境要地应该增兵,特别是石口西到杀虎口这一段,更需要增兵,还要修缮边墙。于是皇上就派御史舒喜、天津总兵补熙和振扬一起去详细勘察。振扬他们上奏,建议改设副将以下的官职,增加一千四百多名士兵,从各镇营里抽调;至于边墙倒塌的地方,就用木栅栏和鹿角来堵塞。皇上都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乾隆元年,振扬回到了銮仪使的岗位上。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皇上赐予祭葬。

韩良辅,字翼公,是陕西甘州人。他父亲叫韩成,字君辅,康熙年间做过重庆总兵。他在重庆总兵的位子上干了十七年,很有威望和恩惠,百姓都很敬重他。去世后,被列入名宦祠,葬在合州,从此就入了重庆的籍贯。

良辅从小就力气大,胆子也大,十五岁的时候就跟着他父亲一起杀贼。后来补了个县学生员,但他放弃了读书,专心习武。康熙二十九年,他考中了武举第一名。三十年,又考中了武进士,名列一甲第三名,被选为二等侍卫。之后外放,做了陕西延绥游击,后来升迁为宜君参将。他管辖的地方盗贼很多,有些盗贼还有幕后主使,他抓到盗贼后,一定会连同主使一起治罪。当地老虎也很多,他就制造了专门对付老虎的枪,还教士兵们刺杀老虎的技巧,结果杀死了百余只老虎,老虎的危害也就消除了。后来他又升迁为神木副将,调到直隶大名府,又调到了石匣。康熙五十九年,他率领古北口五百名士兵前往西宁军前听候调遣。雍正元年,他升任天津总兵,皇上还赏赐了他孔雀翎。

他被任命为广西提督。广西地势多山多林,适合用藤牌和挑刀作战。于是,他下令让那些弓箭技术不好的步兵改练藤牌刀,还增加了军械,买了马匹来替换老弱的马匹,增强军队实力。两年后,他署理广西巡抚。他上奏说:“广西地广人稀,有很多荒地,原因有六:一是山川险峻,瑶族和僮族杂居,田地离村庄很远,庄稼成熟了容易被盗贼抢割;二是百姓淳朴愚昧,只知道利用靠近江河和山水的便利条件,不知道修建水利工程来蓄水排水;三是不知道根据地势高低选择合适的粮食作物;四是不知道耕作技巧;五是只生产稻米,纳税却必须用银子,而且徭役也随着粮食征收,恐怕会给后代留下负担;六是勤劳的百姓开垦了土地,却被地痞流氓霸占。应该选派有能力的大员督促地方官员,丈量土地,安置居民,让他们盖茅草屋,借给他们牛和种子,兴修水利工程,严禁土地侵占,宽限纳税期限,让百姓知道这样做有利无害,这样他们都会积极参与,边疆就能变成乐土。”皇上命令李绂担任巡抚,让这位官员与他协同处理广西事务。

三年后,因为天河三甿的瑶族和僮族经常出来抢劫,他下令柳州副将孙士魁率兵进行抓捕,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上甿的莫旺东等人,中甿的贾贵翁,下甿的覃明甲等人最终都投降了。军队凯旋后,他又平定了宜山县属下的那隘、三岔等寨子。四年后,他又署理巡抚。这时,他的嫡母去世,他按照制度应该在任上守孝。五年后,他正式被任命为巡抚。他上奏说:“广西的抚、提、镇三标军队每年需要七万六千多石粮食,各地的征粮数额,多寡不一。拨运和供应,官吏既辛苦又费钱,士兵也担心缺粮。请求根据水路远近和粮额多少,平均分配运输;并且多征收折色银两,以供应水路不通的地区。”朝廷批准了他的建议。皇上命令李绂以侍郎的身份出使,和他一起前往贵州安笼,与总督鄂尔泰商议边界划分,事情结束后,他回到广西。因为他以前担任提督时,对土民罗文刚抗拒设置哨卡的行为处理不及时,最终被革职。七年后,他去世了。

韩良辅因为军事才能出众,他的子弟很多都习武,其中弟弟良卿和长子勋尤其有名。

良卿,字省月,康熙五十一年考中武进士,被授予侍卫的职位。后来外放,担任陕西西宁守备,之后又升迁为庄浪参将。跟随凉州总兵杨尽信一起征讨谢尔苏部的土番,在棋子山之战中立下大功,被赏赐孔雀翎和一千两白银。他后来又升迁为宁夏中卫副将、广西碣石总兵,之后调任肃州。乾隆五年,被提升为甘肃提督。去世后,朝廷赐予祭葬,并追赠谥号为“勤毅”。

韩勋,字建侯,十九岁就考中了武举。康熙五十六年,他父亲韩良辅请求让他到朝廷效力,于是他被安排在内廷行走。康熙五十九年,朝廷出兵征讨西藏,韩勋跟随父亲韩良辅前往噶斯增援。雍正元年,他被授予三等侍卫的职位。之后外放,担任贵州威宁游击,还没等上任,就被改任为镇远游击。雍正五年,他跟随提督杨天纵征讨仲苗,之后升迁为云南镇雄参将。雍正八年,乌蒙地区的倮族作乱,骚扰镇雄、永善等地。总督鄂尔泰下令分兵三路进攻,命令提督张耀祖和总兵哈元生各率一路,而让韩勋率领四百人从镇雄奎乡出发,进至莫都都。倮族数千人前来阻击,双方激战了一昼夜,韩勋杀敌二百余人,攻破四个寨子。第二天,倮族又来袭击奎乡,韩勋再次迎战。战斗持续了三天,韩勋杀敌二千余人,并烧毁了所有寨子。这时,哈元生已经攻克了乌蒙,倮族退守鲁甸,依托大关据守。张耀祖的军队到达东川后却迟迟不前,鄂尔泰再次下令韩勋从镇雄夹击,沿途追杀,攻破一百多个寨子。韩勋攻克了乌关,到达黄水河,包围了敌人的营垒,大获全胜,攻克了大关和小关。镇雄、永善相继被攻克。捷报传来,皇上御批道:“参将韩勋,率领四百兵马,击溃数千叛贼。以少胜多,鼓舞了三军士气,打击了敌人的胆气,比其他各路军队都领先。”皇上命令对韩勋进行优异的表彰,并破格提拔他为贵州安笼总兵。

话说这位将军,九年的时候,他被调到古州去平定苗族叛乱。十三年的时候,他又上奏说:“古州的苗寨和周围的郡县挨着,建议效仿湖广的办法,允许苗族人和内地士兵、百姓通婚。这样一来,大家互相了解,学习礼仪,就能和平相处了。”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后来,清江地区的苗族造反,攻打王岭汛,将军率兵前去镇压。苗族人退守台拱,形势还很危急,将军又带着副将王涛去截击,打败了乌公寨和八妹寨,然后驻扎在朗洞。

乾隆元年,他跟着经略张广泗去攻打牛皮大箐,从朗洞回师,路上摧毁了二十多个苗寨。三年的时候,他又去镇压了定番州姑卢等地的苗寨叛乱。四年,他又上奏说:“古州西北有个地方叫滚纵,靠近容江,和牛皮大箐相连,是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应该派兵驻守。”皇上也批准了他的请求。六年,广东的瑶族勾结黎平的黑洞苗族入侵,烧杀抢掠,将军率兵把他们打跑了,还抓住了首恶石金元等人,依法处置。因为战功卓著,他被提升为贵州提督。八年的时候,这位将军去世了,朝廷追赠他右都督的职位,并赐予祭葬,谥号为“果壮”。

杨天纵,字景圣,是陕西渭南人。十七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就去当兵了。曾经跟随勇略将军赵良栋去云南打仗,冒着飞石箭雨,身负重伤。后来被提升为四川提标把总,又升迁为峨边营千总。康熙三十九年,打箭炉西藏营的官兵喋吧昌侧集烈造反,天纵跟随提督唐希顺去讨伐。他甚至乔装打扮,深入敌营多次侦察,唐希顺采纳了他的建议制定了作战计划。

康熙四十年,他们攻打二道水、磨冈、磨西等地,杨天纵总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最终攻克了打箭炉。因为战功显著,他被加封为游击,授任浙江处州都司。之后又升迁三次,最终做到山东沂州副将的职位。

1617年,他被任命为贵州定广副将,进京朝见皇帝。皇上直接给他加了总兵的官衔,让他留在山东沂州任职。当时山东的盐贩势力非常嚣张,他奉命巡视各个关卡。到了费县,远远就听到吵闹声,看样子至少有几百人。大年三十晚上,他命令士兵埋伏在路边,等那些盐贩靠近了,突然冲出来袭击,把他们吓得四处逃窜。追击到柱子村,抓住了他们的头目,俘虏了几百人。又在蒙阴、泰安等地继续打击他们,剩下的盐贩也都散了。1619年,他被调到广东雷州做副将,山东巡抚李树德觉得沂州地理位置重要,请求让他继续留任,皇上同意了,还给他加了都督佥事的官衔。

雍正元年(1723年),他升迁为云南临元总兵。当时有个叫鲁魁的土匪头子,还有景明等等,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占据险要地势,经常出来抢劫。他跟布政使李卫一起带兵去剿灭他们,把这些土匪全部消灭了。雍正四年(1726年),他被任命为贵州提督。雍正五年(1727年),他上奏说:“各省对军队和政府官员的考核,被弹劾的都是些千总、把总,每次被弹劾的人数从十几个到二三十个不等。千总、把总虽然官小,但他们有防汛、护送军饷、押解逃犯、抓捕盗贼的责任,如果他们偷懒懈怠,应该随时革职,何必等到考核的时候才处理呢?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提督、总兵以此来推卸责任,而且只要有人被弹劾,他们就能提拔自己的人,只图谋一点小利。这样既对不起皇上的恩情,又委屈了那些基层军官。所以我请求下令,以后如果千总、把总中有不称职的,就立即革职。”皇上赞同了他的意见,命令兵部将此作为规定执行。

总督鄂尔泰平定了长寨的苗族叛乱,但是长寨周围东西南北都住着一些野蛮的苗族人,他们凶悍不服管教,内地逃走的苗族人就躲藏在他们那里。他跟随鄂尔泰去招抚这些苗族人,派参将刘成谟率领一些已经归顺的苗族头人去诚恳地劝说那些未归顺的苗族人。一些生苗表示愿意归顺,他就让他们剃发,给他们衣服、帽子、酒食,让他们互相影响,逐渐归顺。最终有148个寨子,5600多口人归顺。因为这次功劳,他被授予拖沙喇哈番世职。

张广泗巡抚苗疆的时候,丹江的苗民联合起来反抗。天纵上奏朝廷,建议增派兵力平叛,还说:“以前的大炮太重了,射程也不够远。我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新式大炮,大的叫‘靖蛮大炮’,射程能达到几里地;小的叫‘过山鸟’,轻便灵活,适合远距离攻击。我已经挑选了士兵,把这些大炮送去张广泗的军营使用,同时调动安笼、安南、大定、黔西、长寨等地的军队,带着大炮前往凯里,分兵进攻。”皇上夸赞天纵处理得当。七年后,天纵上奏弹劾前任巡抚祖秉圭,说他“不懂军事,张广泗还没到的时候,祖秉圭就在校场操练,还夸口说要彻底剿灭苗民,结果导致苗民更加顽抗,白白耗费兵力。我不敢隐瞒实情。”皇上说:“生苗必须经历这次打击,才能长久安定。我已经发现祖秉圭不胜任,把他撤职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逃过朕的眼睛呢?”九年后,天纵因为年老退休,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十年后,他请求把户籍迁到四川成都,没多久就去世了,朝廷赐予祭葬,谥号襄壮。

王郡,陕西乾州人。康熙三十年,陕西闹饥荒,他就跑到福建讨生活,改姓李,当兵入伍,后来当上了台湾镇标把总,又升迁到延平城守千总。康熙六十年,台湾人民朱一贵造反,总督满保命令王郡前去支援。他从厦门渡海,一天一夜就到了淡水,协助守备陈策坚守城池,一起安抚百姓和土著。军队到达诸罗之后,王郡赶去会合,参与了攻克台湾的战斗。两年内连升四级。雍正元年,他被提拔为浙江严州副将,并且恢复了自己的本姓。不久后,他又升迁为江西南赣总兵。雍正六年,他被调回台湾。九年的时候,皇上认为王郡在台湾已经三年任期满了,按照规定应该调回内地,就命令总督刘世明为他挑选接班人。刘世明选择了海坛总兵吕瑞麟,让他先去台湾,向王郡了解兵民情况和风土人情,然后才把王郡调到潮州。

十年的时候,他升职了,当上了福建提督。台湾北路的原住民造反了,他跟台湾道刘象恺一起带兵去平乱,亲自去台湾镇压。南路的乱贼吴福生等人也起事了,他率领军队在虎头山、赤山、碑头等地追捕他们,抓住了吴福生,其他的乱贼也都平定了,于是升官为都督同知。没多久,北路的大甲西、沙辘、牛骂等地的原住民又杀害百姓,抢掠财物。他从鹿仔港侦察到阿束一社的北仑、西仑、东仑、恶马等地,是这些造反的原住民聚集的地方。于是他命令游击邱有章、李科等人攻打西仑,参将李荫樾、游击林黄彩等人攻打东仑和恶马,游击黄贵、守备蔡彬、蔡棨等人攻打北仑。造反的原住民设下埋伏抵抗官军,他督促士兵奋勇作战,最终全部平定了叛乱,又升为左都督。

十一年,他调任水师提督。十二年,他上书朝廷说:“厦门地处海边,土地少人多,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军队要买粮,更是容易缺粮。水师提督衙门以前有几间房子,鱼塘也租给老百姓,每年能收租金五千多两。我想用这些租金买粮食借给士兵,等粮食收成后再补上,几年内就能积攒几万石粮食。这样,孤岛上的士兵和百姓就不会为粮食发愁了。”皇上说:“提督用租金来解决士兵的粮食问题,做得很好啊!”然后命令有关部门议论此事,给他记功。后来他进京朝见皇上,路上生病了,皇上派太医给他诊治,还赏赐给他药。他的两个儿子守乾、守坤跟随侍奉,皇上召见他们,还赏赐守乾守备的官职,守坤户部主事的官职。乾隆元年,他又进京朝见,皇上赏赐给他马匹、弓箭。当时朝廷议论允许老百姓制造鸟枪防盗,他上奏说:“台湾远在海外,汉人、原住民混杂居住。如果允许制造鸟枪,恐怕火器会泛滥成灾。轻则侵犯原住民,重则万一遇到水旱灾害,一些不法之徒就会借此作乱。台湾的民居大多地势平坦,山区里都是原住民,各个险要的地方都驻扎着军队。老百姓不需要鸟枪,恳请仍然禁止民间制造鸟枪。”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十一年,他请求退休,皇上加封他为太子少保,并让他继续领取全额俸禄。二十一年,他在家中去世,皇上赐予祭葬,并追谥为“勤悫”。他的儿子守乾后来官至南昌总兵。

宋爱,字仁,是陕西靖远人。他爹宋可进,在雍正初年的时候,跟着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去打罗卜藏丹津。当时敌人猛攻镇海堡,宋可进被派去支援,结果他大获全胜,杀死了敌人六百多个人,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后来敌人又攻打西宁南川口的申中堡,宋可进再次被派去支援,堡里的士兵跟宋可进里应外合,夹击敌人,又一次把敌人打败了。因为这些战功,宋可进被提升为副将。

之后,宋可进又跟着提督岳钟琪去攻打郭隆寺,他们摧毁了七个敌人的营寨,烧掉了七十多间敌人的房屋。紧接着,宋可进和岳钟琪分兵深入,最终平定了青海地区。宋可进被提升为凉州总兵,还被授予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后来他又跟着岳钟琪去攻打谢尔苏土番,在桌子山跟敌人激战了七天七夜,每天都要打好几仗。宋可进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但他依然奋勇向前,最终攻破了敌人的巢穴,平定了谢尔苏土番的叛乱,因此被提升为甘州提督。

宋爱呢,在雍正元年考中了武进士,被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第二年,他被命令去他爹宋可进军中帮忙。在桌子山那场大战中,宋爱跟着他爹一起奋勇杀敌,立下了不少功劳。河南河北镇总兵纪成斌觉得宋爱很不错,就请求皇上把宋爱调到河南开封做都司。皇上当时怀疑纪成斌是受了年羹尧的指使,所以就同意了纪成斌的请求,还让宋爱去传话,问问纪成斌到底是怎么回事。纪成斌上奏说:“开封都司可是省会重地啊,去年在桌子山那场战役中,我亲眼看到宋爱奋不顾身,特别勇敢,而且他还能替他爹料理营务,很有才能。我觉得他能胜任这个职位,所以才冒昧地请求皇上。我确实没有受任何人嘱托,我跟宋可进也只是在军中认识,平时也没什么交情。”皇上说:“朕只是随便猜猜而已。这几年年羹尧掌握兵权,如果你们这些人不顾国家恩情,只顾私情,那朕可保不住这些功臣了。既然没有其他原因,那看来你是真的觉得宋爱合适,朕很欣赏你的识才举荐。” 之后,宋爱又升迁为浙江绍兴副将,后来还代理过总兵,先后在南阳、永州、天津、定海等地担任镇守。

乾隆六年,他升任襄阳总兵。七年,又调到安笼去了。十年的时候,贵州总督张广泗上奏说:“古州是新开发的苗疆地区,各镇守将领中,只有爱大人办事谨慎细致,而且正值壮年,恳请调他过去。”皇上同意了。他母亲去世,皇上让他暂时署理职务,等他守孝期满后正式任命。

乾隆十八年,他升任贵州提督。前任提督丁士杰奏报说古州的苗民因为公务征调不服从,担心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建议用强硬手段压制。爱大人却上奏说:“古州的苗民只要一召唤就来服役,并没有拖延的情况。属地的新疆苗民,也不会造反。苗民的性情难以驯服,关键在于官员善于约束他们。平时不要苛刻,有事不要姑息,务必让他们既敬畏法律,又感受到朝廷的恩德。”皇上对他大加赞赏。乾隆十九年,总督硕色弹劾爱大人马政松弛,又因为替前任镇远总兵吴三杰筹措治丧费用。爱大人这时候去世了,皇上也就没再追究弹劾的事了。

书里评论说:雍正年间,文武官员经常互相兼任,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直接把提督升为大学士。像田文镜、年羹尧都长期担任兵部官员,但田文镜还没来得及上任,年羹尧没多久就改任右侍郎了,他们的功绩主要还是在军中取得的。岳钟琪作为地方官员,有很多杰出的建议,他家世世代代都是武将,和田文镜的情况有点类似。像年羹尧、岳钟琪、爱大人等人平定叛乱,安定百姓,都因为立下战功而受到赏识。年羹尧手下的将领,比如宋可进、黄喜林、武正安、周瑛、王嵩、马忠孝;岳钟琪手下的将领,比如纪成斌、曹勷、张元佐,他们都跟随各自主帅四处征战。只有宋可进因为有儿子叫爱,名字还留有记载,其他人情况都不太清楚了。纪成斌和曹勷还因为一些小罪被处死了,这真是让人惋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