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这地方啊,说起来,早在《禹贡》里就有了,叫雍州和梁州的地盘。明朝的时候,设立了陕西等处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府治都在西安。清朝初期沿袭了这个制度,设了陕西巡抚,也在西安办公,还设了个总督,管着四川,后来又改成管陕西和山西。雍正九年,总督只管陕西和甘肃了,府治还在西安。雍正十三年,又开始管四川。乾隆十三年,总督就不再管四川了。乾隆十九年,陕西总督又兼管甘肃巡抚的事务。乾隆二十四年,改名为陕甘总督。乾隆二十九年,总督的办公地点搬到了甘肃兰州,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了。康熙二年,从临洮、巩昌、平凉、庆阳四个府划出来,设立了甘肃省,把甘肃右布政使的衙门搬了过去。雍正三年,把西安府下面的商州、同州、华州、耀州、乾州、邠州六个州,还有延安府下面的鄜州、绥德州、葭州三个州,升格为直隶州。雍正九年,榆林卫升格为府。雍正十三年,同州升格为府,而华州又降级为州,回到了原来的归属;耀州也降级为州,回到了原来的归属。乾隆元年,葭州又降级为州,隶属于榆林府。乾隆四十八年,兴安州升格为府。

陕西的东边挨着河南的阌乡,大概三百五十里;西边挨着甘肃的清水县,大概六百三十里;南边挨着四川的太平县,大概一千三百里;北边就是边墙了,大概一千三百九十六里。东西宽九百三十五里,南北长两千四百二十六里。到宣统三年的时候,陕西户籍登记在册的人口有一百六十万一千四百四十四户,总人口八百五万四千四百七人。下辖七个府,五个直隶州,七个厅,五个州,七十三 个县。

西安府,那可是个繁华又疲惫,人口众多又管理困难的地方!巡抚大人,还有布政使、提学使、提法使这三个司,以及盐法道、巡警道、劝业道这三个道,再加上提督、将军、副都统都驻扎在这里。明朝的时候,管辖着六个州,三十一个县。雍正三年,商州、同州、华州、耀州、乾州、邠州升格为直隶州,同时把十七个县划给了其他地方管。十三年后,耀州和同官县又回到了西安府,白水县则划给了同州。乾隆四十七年,设立了孝义厅;嘉庆五年,又设立了宁陕厅。西安府离北京2650里地,东西宽350里,南北长438里,北极星的高度是34度16分,比北京偏西7度32分。府里管辖着两个厅,一个州,十五个县。

长安县,也是个繁华又疲惫,人口众多又管理困难的地方,而且地理位置很重要。它在西安府的西边。西北面是龙首山,西南面是清华山和圭峰山,南面是终南山,横亘在长安、咸宁、鄠、盩厔四个县的境内。渭河从西边流经县城北面,然后往东流入咸宁县。西南面还有潏水,它分两支:一支向西南流,和镐水汇合成为东交河,沣水从东北流来和它汇合,然后向北流经咸阳入渭河;另一支向北流,成为皂河,然后转弯向东流经咸宁入渭河。长安县南面还有漕渠和通济渠。长安县有三个镇:杜角镇、秦杜镇、三桥镇。主簿大人住在斗门。行宫在城里。光绪二十六年,德宗皇帝西行,把原来的巡抚衙门改成了行宫。

咸宁县,也是个繁华又疲惫,人口众多又管理困难的地方,而且地理位置很重要。它在西安府的东边。南面是乐游原和少陵原。渭河从县城北面流过,往东流去,灞河和浐河从东北方向汇入渭河。渭河继续往东流,经高陵县流入临潼县。潏水就是漕水,也叫皂水,发源于东南的石鳖谷。它的西边是镐水,从宁陕县流来,右边汇入白石河、小库河等河流,左边汇入梗梓河,最后流入长安县。明朝秦王的城池在西安府城东北角,县治的北面。顺治六年,改建了满城,将军和都统都驻扎在这里。县丞的衙门以前在灞桥,后来迁到尹家卫,最后又迁到了县城北面的草滩。咸宁县有灞桥镇、渭桥镇、鸣犊镇三个镇,还有一个京兆驿站。

咸阳县,繁华又人口众多,管理困难,位于西安府西北55里。北面是毕原,东面是鲜原,东南是高阳,西南是短阴,南面是渭河,渭河从兴平县流入,汇入泥渠水,然后在东北方向与两条沣水汇合,形成鸡心滩,再往东流入长安县。东北方向是泾河,往东流入泾阳县。咸阳县有四个镇:高桥镇、窑店镇、北贺镇、马庄镇,还有一个渭水驿站。兴平县,繁华又人口众多,位于西安府西边一百里。西面是马嵬坡,北面是黄山。渭河从武功县流入,左边汇入清黑河、夹逮河等河流,和新开河汇合后,往东流入咸阳县。县丞住在张店,有两个镇:马村镇、桑家镇,还有一个白渠驿站。

临潼县,繁华又疲惫,人口众多又管理困难,位于西安府东北60里。东南面是骊山,那里有温泉。北面是普陀原,东面是鸿门坂,西南面是坑儒谷。渭河从咸宁县流入,流经县城北面,石川河和清谷水从南面汇入渭河。西面有潼水,东面有戏水、零水,它们都从北面流入渭河,然后往东流入渭南县。县丞住在关山镇。临潼县有五个镇:新丰镇、零口镇、交口镇、广阳镇、栎阳镇,还有一个新丰驿站。高陵县,地势平坦,位于西安府东北70里。西面是降鹤山,南面是奉政原,西南面是渭河,渭河从咸宁县流经高陵县和临潼县的边界,左边汇入泾河,然后继续往东流。西北面是白渠,从泾阳县流入,分成两支,一支叫昌运渠,一支叫高望渠。西南面有毗沙镇。

鄠县,繁华又人口众多,管理困难,位于西安府西南70里。东南面是紫阁峰,南面是圭峰山,东南面是终南山。北面是渭河,渭河从兴平县流入,然后流入咸阳县。东南面是沣水,从长安县流经鄠县的边界,和涝水汇合。涝水从县城南面流出,和渼波水汇合,然后向东北流入咸阳县,注入渭河。鄠县有四个镇:秦渡镇、赵王镇、涝店镇、大王镇。蓝田县,地势平坦,位于西安府东南90里。北面是横岭,南面是秦岭、七盘山、峣山、蕢山。东面是蓝田山,那里有山口。灞河从县城东面的倒回谷(也就是蓝田谷)流出,流经县城南面,汇入蓝水、辋水,然后向西北流,和土胶河、猗水、注水汇合,流入咸宁县。浐河从南山土门谷流出,向西北流,成为焦戴河,和汤谷水汇合,都流入咸宁县。蓝田县有三个镇:蓝桥镇、焦戴镇、新街镇。

泾阳县,繁华又疲惫,人口众多又管理困难,位于西安府西北70里。北面是嵯峨山,西北面是甘泉、仲山。泾河从醴泉县流经泾阳县的边界,流经县城南面,然后向东南流入高陵县。北面是冶谷水,从淳化县流入,和清水汇合,流入三原县。西北面是龙洞渠,流经县城北面,分成三支:一支叫北白渠,流入三原县;一支叫中白渠,流入高陵县;一支叫下白渠,流了几里就消失了。此外还有冶清渠。县丞住在冶峪,泾阳县有六个镇:永乐镇、临泾镇、石桥镇、云阳镇、孟店镇、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同州府,哎,地方复杂,管理起来不容易,以前归属潼商道。明朝的时候,同州是西安府管辖的,下面有五个县。雍正三年,升格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格为府,还设立了一个附郭县。耀州、白水县又划归同州府管辖,同时,华州以及华阴、蒲城、潼关也划归同州府管辖。乾隆十二年,潼关升格为厅。同州府距离省会西安二百四十里,东西宽一百八十八里,南北长二百九十里。北极高度是三十四度五十分,比北京偏西六度三十七分。同州府管辖一个厅,一个州,八个县。

大荔县,也是个复杂、疲惫、难管的地方,地理位置也很重要。雍正十三年,用同州的地盘改设的大荔县。西边是黄堆山,北边是商颜,南边是沙苑。洛水从蒲城沿着大荔的边界流到西边,然后拐弯往东南流,到船舍渡过河,再往西南流,最后往东流入渭河。渭水从大荔县的南边流过,往东北流,最后也流入朝邑县。县丞驻扎在羌白镇,还有坊头、船舍、潘驿三个镇。

朝邑县,情况也复杂,难管。在同州府东面三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才划归同州府。黄河从郃阳流入朝邑县,沿着东边往南流,汇入金水,到赵渡南边的望仙观,那是洛水流入黄河的旧河道。光绪三十四年,洛水改道了,从赵渡流入黄河。朝邑县南边还有三河口,渭水从大荔流入,往东北流入黄河,然后转向东流入潼关。主簿驻扎在大庆关,朝邑县下辖有两女、太奇、赵渡三个镇。

郃阳县,管理起来也很难,在同州府东北一百一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划归同州府。西北是梁山,东北是方山。黄河从韩城流入,沿着东边往南流,汇入百良水。徐水从西北流,金水从东南流,都流入朝邑县。古代的洽水,也就是瀵水,也从西南流入朝邑县。西北还有大峪水,从澄城沿着边界流,拐弯往南也流入郃阳县。郃阳县下辖五个镇:百良坊、甘井、王村、黑地、路井。

澄城县,相对简单一些,在同州府北边一百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十年划归同州府。北边是界头山和将军山,西北是壶梯山和云门山,西边是洛水,洛水汇入甘泉水,也就是县西边的河,往南流入蒲城。东边是大谷河,往南流,沿着郃阳的边界流淌。澄城县下辖九个镇:寺头、业善、韦庄、交通、窑头、王庄、冯原、塔冢、良辅。

韩城县,管理起来很难,在同州府东北二百二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划归同州府。东北是龙门山,西北是梁山,西南是韩原,也就是少梁。黄河从宜川流入,沿着东北边流,汇入洽户川,然后拐弯往南,到龙门口,据说那是大禹留下的痕迹,然后往南到官渡,汇入沮水和芝川,最后往南流入郃阳。西北还有神道岭汛,以及薛峰、昝村两个镇。

华州,地势平坦,在同州府南边一百八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升格为直隶州;十三年又降为州,划归同州府管辖。西南是五龙山,南边是少华山。渭水从渭南流入,沿着华州的北边往东流,汇入华州南边各条山谷里的水,然后往东北流入华阴。华州下辖七个镇:罗纹、柳子、台头、王宿、瓜坡、高唐、江村,还有一个华山驿。

华阴县,地势平坦,繁华,在同州府南边一百六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划归华州,十三年又划归同州府。南边是太华山,也就是西岳华山。河水从朝邑流入。西北是渭水,从华州边界流过,汇入沈水,然后往东汇入敷水、黄酸水以及其他山谷里的水,最后往东流入黄河。华阴县下辖三个镇:华岳、泉店、敷水。

蒲城县,疲惫,繁华,难管,在同州府西边八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划归华州,十三年又划归同州府。北边是尧山,也叫浮山;西北是丰山,也叫苏愚山;东北是金粟山。洛水从白水流入,流经避难堡,左边汇入甘泉水和大峪河,然后流入大荔。东北还有永丰汛,蒲城县下辖十个镇:常乐、石表、渭原、孝同、兴市、武店、汉底、车渡、荆桃、高阳。

白水县,相对简单,在同州府西北一百三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划归耀州,十三年又划归同州府。东北是黄龙山,西北是秦山。洛水从宜春流入,汇入铁牛河,流经县北,汇入孔走河,然后往东南流,汇入白水河,也就是南河水,从南边往东流,最后流入蒲城。白水县下辖十个镇:冯雷、西故、南河、雷村、新村、新窑、铁牛、雷衙、武庄、孔走。

潼关厅,地势平坦,繁华,难管,在同州府东南一百里,是潼关道的治所。明朝的时候设立了潼关卫,雍正二年废除,四年设立潼关县,属于华州,十三年划归同州府。乾隆十二年升格为厅。东边是麒麟山,西边是凤山,依山而建城。黄河从华阴流入,流经潼关厅的北边,潼水从厅南穿过城北流入黄河,然后往东流入河南阌乡。巡司兼司狱驻扎在风陵渡,还有一个潼关驿。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凤翔府,那可是个繁华的地方,是凤邠道的治所。它离省城三百六十里地。东西宽四百二十里,南北长三百四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四度二十八分,比京城偏西八度五十九分。管辖着七个县和一个州。凤翔府,同样繁华,地势险要。西北边有雍山,雍水就发源于此,往南流经县城西边,然后拐弯往东南方向流,和塔寺河汇合;东边还有横水,这两条河都往东南流入岐山。汧水从汧阳沿着边界往南流入宝鸡。凤翔府下辖五个镇:横水镇、窑店镇、虢王镇、彪角镇、陈村镇,还有一个东河桥驿站。

岐山县,也是个繁华的地方,在凤翔府东边五十里。北边是岐山,还有周原。南边是秦岭,北边还有武将山。西南边是渭水,它从宝鸡流过来,经过城南,往东流去,斜谷水从西南嶅山发源,往东北流,最终和渭水汇合。西边是湋水,也就是雍水,从凤翔流过来,和横水汇合,经过县城南边,往东流入扶风。畤沟河从扶风沿着边界流过来,也和它们汇合。岐山县下辖五个镇:益店镇、龙尾镇、蔡家镇、高店镇、青化镇,还有一个岐周驿站。

宝鸡县,繁华但地势险峻。在凤翔府西南九十里。秦岭在南边,也叫秦山。东南有陈仓山、石鼓山。西南有和尚原、大散岭。渭水从秦州沿着边界流过来,经过城南往东流,右边和塔河、洛谷水汇合,左边和汧水汇合,再往东和潘溪汇合,流入岐山。东南有太白河,往西南流入留坝。上谷水、虢川河、西南冻河(也就是故道水),都往西流入凤翔。东北有利民渠。虢川镇驻扎着巡检。还有底店、阳平、马营、益门四个镇,以及陈仓驿站和东河驿站。

扶风县,繁华之地,在凤翔府东边一百一十里。北边是岐山和吴双。东北是梁山。南边是飞凤山和贤山。西北是美山。东边是茂陵和三畤原。东南是渭水,南边是湋水,和东边境内的漆水、美水汇合,一起往东流入武功。扶风县下辖七个镇:伏波镇、杏林镇、绛帐镇、午井镇、召公镇、天度镇、崇正镇,还有一个凤泉驿站。

郿县,地势相对简单。在凤翔府东南一百一十里。东边是太白山,就是《禹贡》里说的惇物山。西边是马冢山。西南是武功和斜谷,还有五丈原。渭水从岐山流过来,右边和斜谷水汇合,中间是磨渠,东边是清水河,往东南流经城北,然后往东流入扶风。东边有井田渠,西南有斜谷渠,斜谷关设有水师。郿县下辖五个镇:槐芽镇、横渠镇、青化镇、清湫镇、金渠镇。

麟游县,地势也比较简单。在凤翔府北边一百里。城里有一座童山。西边是天台山。东边是石臼山。南边是箭括山。漆水从县西青莲山发源,往东北流和岐水汇合,西边是麻夫川,东边是雨亭河,都流入甘肃灵台。杜水从西北杜山发源,经过城南,和澄水汇合,往东流入乾州。县里还有西良舍镇和西北招贤镇。

汧阳县,地势平坦。在凤翔府西北七十里。东边是圭山和龙泉山。北边是天台山和卧虎山。南边是箭括岭。汧水从陇山流过来,西北汇合草碧谷和晖川河,经过城南,汇合涧口河和界止河,往东南流入凤翔。东边是隃泽。县里还有东黄理镇和西草碧镇。

陇州,地势平坦。在凤翔府西北一百五十里。南边是吴岳山。西北是陇山,也叫陇坂。还有汧山,汧水就发源于此,和龙门、关山、蒲峪等河流汇合,经过城南往东流,汇合北河,又往东南汇合八渡水,流入汧阳。渭水从甘肃秦州流过来,往西南流,然后往东流入宝鸡。西边是关山汛。陇州下辖十四个镇:杜阳镇、东凉镇、新街镇、县头镇、八渡镇、神泉镇、马鹿镇、长宁镇、赤延镇、故川镇、香泉镇、大松镇、通关河镇、温水镇,还有一个长宁驿站。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汉中府,人多事杂,又穷又难,是陕西安道的治所,总兵也驻扎在这里。明朝时,管辖一个州和八个县。乾隆三十八年设立了留坝厅,嘉庆七年设立了定远厅,道光五年设立了佛坪厅。汉中府离省会西安一千七百里,东西宽八百一十里,南北长六百五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三度,比北京偏西九度十四分。现在汉中府管辖三个厅、一个州和八个县。

南郑县,人多事杂,又穷又难,地势险要。西南有旱山和黄牛山,南边是大巴山,东南是梁州,西边是龙冈山,东北是武乡谷和骆谷。汉水,也就是沔水,从褒谷流入,向东汇入褒水中支和东支,还有廉水和池水,最后流入城固县。青石关有巡司驻扎,再往西是大坝关。南郑县有长柳、上水渡、沙河、弥勒院四个镇,还有一个汉阳驿站。

褒城县,情况比较简单,在汉中府西北四十里。北边是七盘山,山顶是鸡头关;西北是连城,西边是牛郎山,南边是天池。褒谷在褒城东北,从这里进入连云栈,往西北走一百五十里就到留坝。沔水从褒城县流入,向西南流去,汇入华阳河,又向东汇入褒水,最后流入南郑。褒城县西南有让水,也叫逊水。褒城县有北马道、虎头、武曲、南松梁、米仓、西北汉阳、甘亭七个关口,南边是黄官岭汛,巡司也驻扎在这里。褒城县有宗营、褒城、长林、高台坝四个镇,三个驿站:马道、青桥、开山。

城固县,情况比较简单,在汉中府东七十里。北边是通关、九真、白云,西北是斗山。汉水从南郑流入,经过胡城,左边汇入文水(也就是文川),右边汇入南沙河和小沙河,然后从城固县南边流入洋县。城固县有阴平、袁扬、原公、文川四个镇。

洋县,情况也比较简单,在汉中府东一百二十里。东北是太白山,东南是子午谷,西北是酆都,北边是兴势山和灙谷(也就是骆谷的南口),东边是赤坂和黄金谷。汉水从城固流入,经过洋县南部,左边汇入灙水(也就是铁冶河、大龙河、酉水、金水河),右边汇入东谷河和桃溪水,然后向东南流入西乡县。洋县北边有壻水,先向西流经城固,又流回洋县西南,注入汉水。洋县北边有华阳营,东北有茅坪汛,县丞驻扎在华阳镇。洋县还有渭门、真符、谢村、壻水四个镇。

西乡县,人多事杂,又穷又难,在汉中府东二百四十里。西南是大巴山和小巴山,南边是皂军山,东北是饶风岭,东南是子午山。汉水从洋县流入,左边是子午河(也就是椒溪),与宁陕的纹河汇合,然后向西南流去。牧马河从城固流入,经过西乡县东南,与洋水、白铁河、神溪汇合,向东北流去,最后流入石泉县,高川河也从这里流过。西乡县西南是菩提河,向南流入四川通江县。西乡县北边有司上汛,县丞驻扎在五里坝(嘉庆七年从大池坝迁到这里),巡司驻扎在大巴关。嘉庆七年,盐场巡司被撤销。西乡县有两个镇:茶溪、子午。

凤县,人多地少,在汉中府西北三百八十里。西北是红崖,北边是豆积,东北是黄牛寨山。故道水,也就是嘉陵江上游,从宝鸡流入,向东北流去,汇入三岔河,然后向西流去,汇入黄花川和马鞍山水,到双石铺,红崖河从右边汇入,最后流入甘肃两当。野羊河从留坝流入,经过凤县南部,汇入东沟河,流入略阳县。凤县西南是仙人关,东北是大散关,汉凤营驻扎在这里;东南是铁炉川营,东北是黄牛堡汛。凤县有南星、庙台子、方石、白石四个镇,三个驿站:草凉、三岔、梁山。县丞兼任巡司,驻扎在三岔。

宁羌州,人多地少,又穷又难,在汉中府西南三百八十里。东南是龙头,西北是鸡鸣,东北是五丁山(有关隘),北边是嶓冢山(汉水发源于此,最初叫漾水),汇入五丁峡和黄铜铺水,向东北流入沔县。玉带河从西南箭竹岭流出,经过宁羌州北边,汇入白岩水,成为白岩河,也向北流入沔县。西汉水流经宁羌州西部,汇入七道水,向西南流入四川广元,成为嘉陵江。宁羌州西北是阳平关,州治和巡司都驻扎在这里。宁羌州还有大安、黄坝两个汛,西北有青鸟镇,两个驿站:柏林、黄坝。

沔县,人多地少,在汉中府西四百十里。北边是铁山,东南是定军山,东北是天荡和武兴,西北是珈珂。漾水从西宁羌流入,向西南汇入白岩河和北沮水,向西南流去,经过略阳县东部,又流入沔县西部,成为黑河,向南流去,汇入沔县,这才被称为沔水,然后经过沔县南部,向东流入褒城。沔县西北有黑河汛,四个镇:黄沙、旧州、元山、青羊,三个驿站:黄沙、顺政、大要。

略阳县,人多地少,在汉中府西北二百九十里。北边是青泥岭,西北是杀金岭,东南是大丙山(丙穴就在这里)。故道水从甘肃徽县流入,向东北汇入浊水,成为白水江。略阳县西边是西汉水(也就是犀牛江),从甘肃成县流入,与石门河汇合,成为嘉陵江。西汉水又向西南流去,汇入八渡河,右边汇入落索河,经过野猪山流入宁羌州。沮水向东北流去,汇入冷水河,向东南流回沔县。略阳县东北有白水江汛,峡口、石门两个镇。

佛坪厅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兴安府,那可是个繁华、疲惫、又难治理的地方!它归属于陕安道,总兵驻扎在这里。明朝的时候叫兴安州,管着六个县。乾隆四十七年升格为府,安康县成了府治,汉阴县被并入安康县。不过到了五十五年,汉阴厅又重新设立了。从省城到兴安府,得走六百八十里地呢!府的面积东西宽七百六十里,南北长六百二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二度三十二分,比北京城偏西七度六分。兴安府管辖着一个厅和六个县。

安康府,也是个繁华、疲惫、难治理的地方,地理位置也挺重要。明朝的时候是兴安州,新旧州治都在汉江南边。万历十一年迁到了新的州治,顺治四年又搬回了旧州治,康熙四十六年再次迁到新州治。乾隆四十七年州升府,这才彻底定下来。安康府的周围,北边有梅花山和牛首山,南边有赵台山,西边是凤凰山,东北是白云山,西南是魏山。汉江从紫阳县的边界往西流,拐个弯往北流,经过安康府城北,右边汇入大道河,左边汇入蒿坪河、月河和神滩河,最后在东北方向流入洵阳县。安康府东南还有八仙河汛。通判和县丞都住在城西南的砖坪。西边还有泰郊和衡口两个镇。

平利县,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好管理。它在安康府东南一百八十里。以前县治在西北的灌河口,嘉庆八年迁到了白土关,也就是现在的县治。平利县周围,西北是女娲北山,北边是八里冈,西边是锦屏山,西南是石梁山。岚河从花池岭发源,西边还有黄洋河,跟灌河汇合后一起流入安康,然后往北流入汉江。东边是冲河,和秋河汇合后,往北流入洵阳县,叫做坝河,最后也流入汉江。东南是南江河,往东流入湖北竹山县。县丞驻扎在镇坪。

洵阳县,也比较简单。它在安康府东边一百二十里。北边是羊山,东北是水银山和龙山,东南是紫荆山,南边是将军山和女华山,西北是庙垭。傅家河从这里发源,流入安康,最后汇入汉江。汉江从西边流经洵阳县城南,洵河与乾祐河、任河汇合后往南流,然后在东边又汇入蜀河、仙河,最后流入白河。南边是七里关汛。

白河县,也比较简单。它在安康府东边四百里。嘉庆二年加筑了外城。南边是龙冈山,东北是锡义山。汉江从洵阳县流入,往西流经白河县城北,右边汇入冷水河、白石河,然后往东流入湖北郧县。

紫阳县,也比较简单。它在安康府西南二百四十里。东边是三台山,南边是三尖山,东南是板厂,南边还有瓮山,山脚下有紫阳洞。再往南是望夫山。汉江从汉阴县流入,流经紫阳县西边,然后往南拐弯,任河与紫溪河汇合后从西南流来,注入汉江。汉江又往东流经紫阳县城南,汇入汝河、洞河,然后往东北流入安康。蒿坪河也从这里流入汉江。毛坝关是紫阳县的主簿驻扎地。

石泉县,也比较简单。它在安康府西北二百七十里。东边是马岭,南边是银洞,西边是天池山,西边还有饶风岭,以前这里有个关口。长安河从宁陕县流入,汇入汶水河,然后流入西乡县,最后流入汉江。汉江从石泉县西边流入,往西南拐弯,汇入珍珠河,然后往东流经石泉县城南,汇入江河、池河,最后往东南流入汉阴县。富水河从西乡县流入,往东流经乌石梁,也流入汉江。

汉阴厅,繁华、疲惫、难治理,但也相对简单。它在安康府西北一百八十里。明朝的时候是县,乾隆四十七年并入安康府,设立了盐捕通判。五十五年又重新设立为厅,改管民政。东南是梁门山,东北是朝阳山,南边是文华山和凤天山。池河从宁陕县流入,汇入龙王沟,然后往西南流入石泉县,最后流入汉江。汉江从西南流经汉阴县城南,汇入富水河、木樨河,然后往东南流入紫阳县。月河从汉阴厅西边的分水岭发源,汇入花石河,然后往东南流入安康,和衡河汇合后,流入汉江。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延安府啊,那可是个繁华又难治理的地方,属于延榆绥道。明朝的时候,管着三个州,十六个县。雍正三年,把鄜州、绥德州、葭州升格成直隶州,洛川、中部、宜君、米脂、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八个县就归它们管了。乾隆初年,榆林府的定边、靖边两个县又划到延安府来了。延安府离省城七百四十里,东西宽四百八十里,南北长三百九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六度四十二分,比北京城偏西七度四分。延安府管辖十个县。

肤施县,位置比较偏僻,地势险要。西边是凤凰山,城就建在山顶上;北边是伏龙山;东北是清凉山;东南是嘉岭山;南边是卧虎山。延河从安塞流进来,先往西北流,再往东流,西川水从东边流进来汇入延河,延河又往东北流,南河水从北边流进来汇入延河,延河再蜿蜒向东北流,接纳了丰林川和清化水,最后流入延长县。肤施县南边还有石油泉。安塞县,离延安府北边四十里。北边是云台山,东边是天泽山,西边是龙安山。延河从保安县流进来,往西北流,接纳了杏子河,然后从城南流过,再蜿蜒向东南流入肤施县。安塞县西南是洛水,洛水往南流入甘泉县。安塞县北边有边墙。

甘泉县,在延安府南边九十里。东北是伏陆山,南边是秦冒山和温泉山。洛水从安塞流进来,右边接纳了自修川、北河、美水,左边接纳了清泉水、漫涨河水,最后往南流入鄜州。甘泉县西南有甘泉,县名就由此而来。甘泉县有个临真镇,县丞就住在那里。安定县,在延安府北边一百八十里。东边是鹏山,西边是祖师山,南边是祖师山,西北是高柏山,怀宁河(也叫走马水)就发源于此,然后往东北流,和东沟一起流入清涧县。秀延河(也就是北河,当地人叫县河)从安塞流进来,从城北流过,接纳了根水和革班川,然后往东南流入清涧县。安定县南边是清化水,往南流入肤施县。保安县,在延安府西北边二百二十里。东边是艾蒿岭,南边是石楼台山,西边是九吾山。洛水从靖边流进来,从城西流过,接纳了梁家河、吴堡川、周水,然后往东南流入安塞县。北边是杏子河,也从靖边流进来汇入洛水。保安县还有沙家镇和静远镇。

宜川县,在延安府东南边二百八十里。东边是凤翅山,北边是石关,西南是丹阳山,东南是盘古山。黄河从延川流进来,延河也从南边流过来,汇入黄河。黄河又往南流过壶口瀑布,接纳了云岩河,流经孟门,接纳了银川水(也就是西川水),然后往东南流入韩城。宜川县北边有百直镇和交口镇。延川县,在延安府东北边一百九十里。城西是西山,城东是东峰,西北是青眉山。黄河从清涧流进来,到老龙口,秀延河和清平川、南站川等河流汇合,然后往东南流入黄河,再往南流入延长县。延川县西北的永平村有石油井。延长县,在延安府东边一百五十里。东北是独占山,北边是高奴山。西边是延河,从肤施流进来,流经县城,右边接纳了关子口河,左边接纳了小铺原水,然后继续往东流,流经翠屏山,接纳了苏家河和安沟,最后往东南流入宜川县。延长县西北是交口水,往东流到延川汇入延河。延长县南边是锦屏山,山脚下以前就有石油井,光绪三十二年用新方法开采,油质很好,附近肤施、延川、宜君几个县都产石油。

定边县,地势平坦,繁华。在延安府西北边三百五十里。明朝正统二年设立定边营,属于延安镇。雍正九年,以定边、盐场、砖井、安边、柳树涧五个堡垒的地盘设立定边县,属于榆林府。乾隆初年划归延安府。定边县东南是南梁山,西北是白露山(也叫白于山),洛水就发源于此。洛水右边接纳了贝川水和郎儿沟,然后往东流,左边接纳了吴仓坡水,最后往东南流入保安县。南边是三山水(也叫耿家河),从甘肃灵州流进来,和黄家泉汇合,然后往西南流入甘肃环县。定边县北边有边墙,从甘肃花马池进来,往东南延伸到靖边县。西边是盐场堡,县丞就住在那里,后来撤销了。靖边县,地势平坦,难治理。在延安府西北边三百里。明朝成化十一年设立靖边营,属于延绥镇。顺治初年成为靖边所。雍正二年设立同知,九年,以安边、安塞、镇罗、镇靖、龙州五个堡垒的地盘设立靖边县,属于榆林府。乾隆初年划归延安府。靖边县西南是大白莲花山,东边是箭杆山,东南是芦关岭。西边是红柳河,东边是荍麦河,到城北汇合,然后流出边墙,再折向东流入怀远边墙,成为圁水。东北是寺湾河和大理河,都往东流入怀远。靖边县还有龙州堡和宁塞堡两个汛,还有宁条梁汛,巡司都驻扎在那里。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和处理诗词对联。

榆林府,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管理也挺费劲。最初沿袭明朝的制度,设有东、中、西三路道。康熙元年,把西路道并入了中路道。雍正九年,把中路道改成了榆葭道,东路道改成了延绥鄜道。乾隆二十六年又进行了调整,总兵和地方官员都驻扎在这里。明朝的时候叫榆林卫。雍正九年,改设榆林府,同时设立榆林、怀远、定边、靖边四个县。乾隆初年,定边、靖边两县划归延安府管辖,葭州降级,连同神木、府谷两县一起划归榆林府。榆林府距离省城一千三百五十里,东西宽五百二十里,南北长二百二十二里,北极高度是三十八度十八分,比北京偏西七度六分。榆林府管辖一个州,四个县。

榆林县,地处险要之地,交通不便,依山傍水。最初是双山、常乐、保安、归德、鱼河五个堡垒的地盘,明成化七年设立榆林卫。雍正二年被并入绥德府,九年又重新设立榆林县,并成为榆林府的府治。城东是驼山,城北是红山,山上建有烽火台。城东南是石山。无定河从怀远县流入,从城南向东流去。清水河,又叫西河,也就是榆林河,从边境流入,在县境汇集各条河流,然后向东南流,最终流入米脂县。城东北是葭芦川,又叫沙河,向东南流入葭州。西北边墙上有鱼河堡、常乐堡两个军事哨所。城南是碎金镇。榆林府有两个驿站:榆林驿和鱼河驿。

怀远县,地势低洼。位于榆林府西面一百六十里。明朝天顺年间设立怀远堡,属于榆林卫。雍正二年划归绥德府管辖。九年,以怀远、波罗、响水、威武、清平五个堡垒的地盘设立怀远县,划归榆林府管辖。城南是火石山,城东是五龙山,城西南是龙凤山。无定河,当地人叫生水,上游叫额图浑河,也叫奢延河,或者幌忽都河,从鄂尔多斯右翼流入,从城北向东流去,汇集硬地梁河、黑水头河、柿子河等河流,然后向东流入榆林河。城西南是圁水,从靖边县流入,向东北流,从城北流出边墙,汇入无定河。城南是大理河,从靖边县流入,与小理河汇合,向东流入米脂县,然后再次经过城东南流入米脂县。城西北是边墙。

葭州,地势低洼,交通不便。位于榆林府东南一百七十里。明朝属于延安府。雍正三年升格为直隶州。乾隆初年,又降级为州,划归榆林府管辖。城南是白云山,城北是第一峰,城西是西岭。黄河从神木县流入,南秃尾河,也就是吐浑河,从城北流过,向东南流去。葭芦川从西南方向与五女川汇合,向东流入葭州,然后又从南方接受乌龙水、荷叶川的水流,流入吴堡。

神木县,地势低洼,人口稠密。位于榆林府东北二百四十里。明朝属于葭州。乾隆初年划归榆林府管辖。城西是笔架山,城东南是天台山,城东是龙眼山,城东北是响石崖,石马河从这里发源,流入府谷县,然后转向西南流入葭州,汇集屈野河、芹河、泗沧河、大柏油河、柏林河等河流。秃尾河从边境流入,与永利河汇合。神木营,由理事同知驻扎。城西南是柏林堡哨所。

府谷县,地势低洼。位于榆林府东北二百里。明朝属于葭州。乾隆初年划归榆林府管辖。城北是高梁山,城西南是又保山,城东是五龙山。黄河从鄂尔多斯左翼沿着府谷县东界向南流,汇集黄甫川、清水川,然后经过府谷县南界,孤山川从西北方向汇集镇羌水、麻家沟水、木瓜川,向东南流去,然后转向西南,汇集石马川,流入神木县。府谷县有孤山堡、木瓜园堡、清水堡三个军事哨所。巡司驻扎在麻地沟。府谷、孤山、镇羌三个驿站废弃不用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乾州,是个直隶州,(冲,繁,难。隶西乾鄜道。明属西安府。)位置挺重要,也挺繁华,就是有点难管。雍正三年才升格的直隶州。离省会一百六十里地。东西宽九十五里,南北长二百二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四度三十三分,比北京偏西八度十五分。管辖两个县。(西北有梁山,东北有鸡子堆,西边是明月镇,北边有漠谷水,西北有武水,也叫武亭水,或者杜水,这些河都往城西南流,最后汇入武功县。东北边是泔水,它和甘沟水汇合后,往东流入醴泉县。还有七个镇:薛禄、陆陌、临平、阳峪、冯市、阳洪、关头,以及一个驿站:威胜。)

武功县,(冲,繁。)位置也很好,很繁华,在乾州西南六十里。东边是东原,西边是西原,西南是三畤原。渭河从扶风县流过来,从城南经过,嘉庆年间往北挪了挪,然后往东流入兴平县。西北边是武水,从乾州流过来,从城北经过,和漠谷水汇合,然后往东南流,湋水从东边流过来汇入,最后往南流入兴平县。清水河从盩厔县流过来,往东北流,从城东南经过,然后往东流入兴平县,再汇入渭河。武功县有六个镇:魏公、游凤、普集、大庄、杨陵、永安,还有一个驿站:邰阳。

永寿县,(冲。)在乾州西北九十里,是个地势平坦的地方。西南有武陵山。北边是分水岭,泔水和漠谷水都发源于此,泔水从县城东边流过,漠谷水从县城西边流过,然后都往南流入乾州。武水从西南的石牛山南边发源,从县城西北流过,然后又从县城南边流入乾州。西北边有拜家河,往东北流入邠州,注入太谷水。北边有吕公渠,西南有赵家渠、李家渠、杜渠。县里还有四个镇:底窖、蒿店、监军、仪并,以及一个驿站:永安。

商州,哎,那地方,繁华、疲惫、还难走!它归属潼商道,明朝的时候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才升格为直隶州。离省会西安三百里地,东西宽四百六十里,南北长四百三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三度四十九分,比北京偏西六度三十五分。管辖着四个县。东南是商山,西边是熊耳山,东边是鸡冠山,北边是金凤山和小华山,再往西是西岩山,西北是冢岭,也就是秦岭。丹水,也叫丹江,从秦岭东麓发源,和黑龙峪的水汇合后,往东南流,一路汇集了水道河、林岔河,流到商州城南,又接纳了乳水和老君峪水,最后流入山阳县。商州还有商洛、老君店、黄川、大荆、泉村、西巿、丰阳这些镇子。龙驹寨设有兵营,州官和兵营都在那儿驻扎。再往东是武关的兵营。

镇安县,同样繁华、疲惫、难走,在商州西南三百四十里。北边有都家岭、长陵、天书山,东南是石驴山,东北是梦谷。金井河从孝义县界流入,和社川河汇合后,往东南流入山阳县。北边还有乾祐河,穿过城东南,接纳了县河、冷水河和西南的洵河,又和一个小任河汇合,一起往东南流入洵阳县。再往西南还有大任河,也往东南流入洵阳县,最后注入洵河。镇安县也有兵营驻扎。

雒南县,情况相对简单些,在商州东北九十里。北边是云堂山,东北是阳华山,东南是王乔山,西边是冢岭山,洛水就发源于此。洛水往东南流经元扈山,在北部接纳了文峪川的水,又往东流经城北,和石门川的水汇合,继续往东与县河、故县川、灵水、要水汇合,流经熊耳山,最后流入河南的卢氏县。雒南县设有三要司,巡司也驻扎在这里,鸡头关设有兵营。

山阳县,情况也比较简单,在商州东南一百二十里。东南是天柱山,北边是莲花山和元武山,东边是孤山,西边是三凤山。西南是金井河,也叫甲河,从镇安县流来,和花水河汇合,到城南与另一条河汇合。安武水,也叫关柎水,流经城西,汇集了县河、桐峪河的水,又往东接纳了董家沟、箭河、漫川河等河流,往南流入湖北郧西县,最后注入汉水。东边是丹江,和银花河一起流入商南县。竹林关和漫川关都设有兵营。

商南县,情况也比较简单,在商州东南二百五十里。南边是商雒山,东边是鱼难山,东南是青山,东北是角山。丹水从商州流入,在西南接纳了银花河,形成两条河,又往东接纳了武关河、清油河,流经城南,汇集了县河、湘河,最后流入河南淅川县。富水关设有兵营。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和处理诗词对联。

邠州是直隶州,归属凤翔府管辖,明朝时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在省会东南三百二十里。东西宽二百九十里,南北长九十五里。北极高度是三十五度四分,比北京偏西八度二十三分。管辖三个县。南边有豳山,西边有无量山,东边有蒲泽谷。泾水从长武流经边界进入邠州,先往西北再往东,流经城北,和安化河、白土川(也就是漆水)汇合,又和西河、南河汇合,左边接受皇涧、过涧的水,然后往东南流到断泾渡,右边接受太峪河,太峪河沿着永寿的边界流入淳化县。邠州下辖七个镇:高村、大峪、宜禄、停口、永乐、史店、白吉,还有一个新平驿站。

三水县在州东北六十里。城东有翠屏山,城东南有石门山,七里川从石门山流出,就是姜嫄河,往西南流入淳化县。城东北有汃水,也叫县河,从宜宾流入,接受连家河、苍耳沟的水,流经城南,然后往西南流入邠州。西北有大陵水,也就是皇涧,从甘肃正宁流入,和罗川水汇合,罗川水南边是梁渠川,也就是过涧,都流入邠州。再往西北,还有马岭水,流入甘肃宁州。三水县下辖五个镇:土桥、张洪、太羽、职田、底庙。

淳化县在州东南一百四十里。东北有寿峰山,西北有甘泉山。西边是泾水的支流,从泾水流入,接受姜嫄河的水,流经城南进入醴泉县。冶谷水从县北的蝎子掌山流出,弯曲向东,流经城东,和甘泉水、走马水、胡卢河汇合,往东南流入泾阳县。东北有清水,从耀州边界流出,往东南流,也流入淳化县。淳化县下辖六个镇:常实、大店、石桥、辛店、通润、姜嫄。

长武县在州西北八十里。西边是鹑觚原,北边是神龙山,南边是宜山。泾水从甘肃泾州流入,流经长武县的北界,接受马莲河的水,然后转向南,流经城东,到达回龙山北。西南的黑水,也就是芮水,和纳水汇合,往东南流,最后流入邠州。长武县下辖三个镇:停口、冉店、窑店,还有一个宜禄驿站。

鄜州,哎,那地方,繁华得很,但也很疲惫,事儿也多。以前归西乾鄜道管,明朝的时候属于延安府。雍正三年才升格成直隶州。离省城五百五十里呢,东西宽三百五十里,南北长三百八十五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三十六度四分,比北京城偏西七度十一分。底下管着三个县。

南边有高奴山,东北是晋师,北边是开元坡。再往北,洛水从甘泉流下来,一路向南,接纳了采铜川、牛武川、还有城东南的那些水,厢西水和开抚水汇合后,又和洛川会街子河的水一起注入洛水,最后洛水又往南流进洛川。西北方向有华池水,也就是清水河,从甘肃合水流过来,经过城西,和黑水汇合,又往南接纳直道河、三川水,最后往西南流入中部县。州府衙门设在王家角镇。还有交道、屯磨、张村、隆益、牛武五个镇子。

洛川县,规模比较小,在州城东南七十里。以前县衙在东北,乾隆三十一年才搬到凤栖堡,现在就在那儿了。北边是高庙山,东南是烂柯,南边是鄜畤山。洛水从西北流下来,往南走,接纳了杜家河,然后流进中部县。东仙宫河、黄梁河从城南流过,往西南流入洛水,最后也流进中部县。东南还有聿津河,往西南流入宜君县。还有南川水,往东流入宜川县。洛川县管着十六个镇:仙宫、白城、化石、土基、黄连、吴庄、兴平、梁原、乐生、化庄、朱牛、汉寨、厢西、进蒙、永乡、聿津。

中部县,规模也小,在州城西南一百四十里。城北是桥山,西北是石堂。洛水从洛川流过来,右边汇入了华池水、沮水、香川水、五交河,然后又往南流进宜君县。中部县管着五个镇:北谷、保安、孟家、芦保、龙坊,还有一个驿站:翟道驿。

宜君县,在州城西南二百十里。东南是秦山,西北是太白山,西南是青龙山。洛水从东北流下来,往南走,右边汇入石盘川,左边汇入沙河,也就是聿津河,最后流进白水县。西南方向有缠带水,和玉华川汇合后,往东北流,流进中部县,再注入沮水。还有马兰川,往西南流入三水。姚渠川,往东南流入同官县。马兰镇是巡司的驻地。还有雷远、五里、杏头、石梯、偏桥、突泉六个镇。县西姚曲村,还有石油井呢!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绥德州,以前是直隶州,很繁华,归属延榆绥道管辖,明朝的时候属于延安府,管着一个县。雍正三年升格为直隶州,从延安府划拨清涧县过来。乾隆元年,又从葭州划拨吴堡县过来。绥德州距离省会一千一百里,东西宽二百七十里,南北长二百四十五里。北极高度是三十七度三十七分,比北京偏西六度二十五分。绥德州管辖三个县,城里附近有座疏属山,西南有雕阴山,西边是合龙山,东边是凤凰山。黄河从吴堡流入,然后往南流进清涧县。无定河从米脂流入,到城东北,右边汇入大理河和怀宁河,最后东南流入清涧县。绥德州还有一个驿站,叫义合。

米脂县,是个小县,在绥德州南边一百四十里。米脂县南边是文屏山,北边是高家山。无定河从榆林流入,经过县城西边,左边汇入背川水,西南边的大理河从怀远流入,然后一起往南流入米脂县。米脂县也有一个驿站,叫圁川。

清涧县,也是个小县,在绥德州南边一百四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延安府,雍正三年划归绥德州。清涧县城里是草场山,西边有笔架山和烽台,北边是官山。黄河沿着清涧县的东边往南流,东北是无定河,无定河往东南流入清涧县,然后继续往南流进延川县。清涧县西边还有秀延水,也叫辱水,或者清涧水,它往东流,汇入士子河,然后转向东南,汇入坡底河,最后往南流进延川县。清涧县西北还有怀宁河,它往东北流入清涧县境内。清涧县有两个驿站,叫奢延和石嘴。

吴堡县,也是个小县,在绥德州东边一百四十里,明朝的时候属于葭州,乾隆初年划归绥德州。吴堡县西北有高原砦山,南边是龙凤山,北边是大境山。黄河从葭州流入,沿着吴堡县的东北边界流,然后往东南流,汇入黾洲水,又往西南流,汇入柳毫沟、相公泉、清水沟等水流,最后往东南流入吴堡县。吴堡县还有宋家川、川口、辛家沟三个镇。吴堡县有一个驿站,叫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