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福,他姓塔喇氏,是满洲正红旗人,祖上世代居住在安褚拉库路。他家祖上罗屯,清朝刚建立的时候,带着八百户人家投降朝廷,被编入牛录。他爹哈宁阿,当过巴牙喇甲喇章京。 跟着皇上打过锦州、松山,进山海关,追着李自成一直打到庆都。后来被授予牛录章京的世袭官职。

希福一开始当的是二等侍卫,继承了他爹的世袭官职。后来遇到皇上恩典,被提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官儿越做越大。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造反了,希福跟着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去湖广平叛。结果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宁羌叛乱,占据了平凉、秦州,皇上就命令希福带兵去守兴安、汉中。 康熙十四年,大将军贝勒洞鄂进攻秦州,希福就攻下了秦州的东、西二关,立了大功。

康熙十五年,希福被调去守陇州。康熙十六年,他升迁为前锋统领。康熙十七年,皇上派他去湖南,驻扎在茶陵。康熙十八年,他攻打衡州,半夜悄悄地摸到城下,趁着夜色夺门而入,敌人见势不妙,烧了营寨就逃跑了,衡州城就收复了。因为这次战功,希福被提升为正红旗满洲都统。

耿精忠手下的马承荫带着南宁投降了朝廷。皇上就下令让希福带着他的部队去广西,协助镇南将军莽依图一起平定云南。

十九年的时候,马承荫又反叛了,跟朝廷军队在陶登打了一仗,结果朝廷军队惨败。莽依图也在战场上死了。朝廷就封赉塔为征南大将军,让希福率领莽依图原来的部队跟着他一起出征。他们打到西隆,攻破了石门坎,收复了安笼,又攻打黄草坝,希福每次都冲锋陷阵,英勇无比。到了曲靖后,又收复了马龙等一些城池。然后派硕塔他们去攻打嵩明州,最后大军合围了省城。希福率领先锋部队猛攻,敌人溃不成军。马承荫的党羽马宝、胡国柱从四川回来救援,希福就和珠满、桑额一起在乌木山迎战,把他们打得大败。马宝逃到姚安,他的部队溃散,不久就投降了。胡国柱逃到云龙州,希福追到永昌,把潞江等重要关隘都守住了。胡国柱知道自己跑不掉了,就上吊自杀了。他的部将王绪、李匡也自焚而死。

二十一年,希福被提升为西安将军。后来有人议论说,要追究希福在长沙之战中战败的责任,要革了他的职,还要抄了他的家。但是皇上考虑到希福立下的战功很多,就对他从轻处罚了。二十七年,希福被调任正红旗蒙古都统。

二十九年,噶尔丹入侵边境,皇上命令裕亲王福全带兵去讨伐,让希福担任参赞军务,他们一起打败了噶尔丹的军队,地点在乌阑布通。三十一年,希福被授予建威将军的称号,统领军队驻扎在右卫。三十三年,噶尔丹又来犯,眼看着就要攻打根敦戴青了,皇上就命令希福赶紧去图拉防守。希福上书请求调大同总兵康调元率领三千人一起去,还请求调动察哈尔兵,皇上责备他犹豫不决,下令让他回到右卫驻扎。后来有人弹劾希福没有管好八旗的马匹,还浪费军饷,所以希福被免去了官职。三十八年,希福去世了。

珠满,瓜尔佳氏,是正白旗满洲人,祖上住在乌拉。他祖上多和伦投靠清朝,他叔叔额赫玛瑚当过侍卫,在攻打郑成功占据的厦门时战死,追赠拖沙喇哈番,没有儿子。珠满是他叔叔的侄子,继承了世袭的官职,担任参领。

耿精忠叛乱,派人攻打南康,珠满跟着将军尼雅翰把叛军打败了。吉安平定后,他又跟着莽依图将军去广东打仗,到了韶州。马宝等人来进攻,珠满在右翼奋勇作战,大败敌人,马宝溃逃出来。接着进攻广西,打败了吴世琮,解除了南宁之围。陶登之战获胜,还打败了世璠的援兵范齐韩、詹仰等人。

后来,珠满跟着希福将军征讨云南,在石门坎、黄草坝等地的战斗中,总是冲锋陷阵,非常勇猛。在围攻云南省城时,他在乌木山斩杀了世璠的将领胡国柄。战争结束后,他被晋升为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之后不断升迁,做到护军参领。

康熙三十六年,他被外派到荆州担任副都统。三十九年,奉命讨伐川蛮,驻守在雅陇江。四十一岁,回到原来的官职。这时镇远发生了苗族叛乱,朝廷任命尚书锡勒达等人统领军队进行抚剿,因为珠满熟悉军事,皇上特地命令他和他们一起商议作战和防守策略。他们成功地抚降了三百一十个寨子,只剩下天星寨还在负隅顽抗。军队分成四路进攻,珠满负责策应,攻克了葫芦寨,其余的寨子也都平定了。之后,他被提升为江宁将军。康熙四十六年去世,追赠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

玛奇,姓纳喇氏,是满洲镶白旗人,祖上是哈达万汗的后代。一开始,他被任命为显亲王的护卫。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镶白旗满洲都统,还被列为议政大臣。

皇上考虑到广西的士兵们长期征战,非常辛苦,应该轮换休息一下,于是命令他跟都统赵琏,副都统洪世禄、祖植椿一起带兵前往广西,并让他担任参赞军务。他们到了柳州,就劝降了三十多个伪军将领。之后,皇上又催促玛奇去云南、贵州那边作战,他在安笼所、黄草坝等地的战役中都立了功。

军队进军曲靖,接连攻克了马龙州、易龙所、杨林城。吴三桂的军队在浑水塘扎营,跟嵩明互相呼应。玛奇派兵偷袭嵩明,趁敌人不备,攻破了嵩明的东门,敌人从西门逃跑了。然后,他和贝子彰泰的军队一起进入省城,驻扎在归化寺。吴三桂派他的将领胡国柄等人出来迎战,结果被玛奇斩杀,于是玛奇他们就把吴三桂的军队包围了,还和勒贝等人一起攻下了城西北的银锭山。

敌人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玛奇却勇敢地站在最前面,指挥士兵们挖壕沟、筑工事。工事建好后,居高临下地俯瞰城内,猛烈炮击,敌人抵挡不住,城内大乱,吴三桂最终战死。玛奇和穆占一起进入城里安抚百姓,后来被授予镇安将军的称号,驻防云南。

二十三年的时候,因为有人说他能力不足,应该免职;皇上就下令撤回驻守云南的军队,玛奇率领军队回到京城。三十五年,玛奇去世了。他的儿子常赉,也有自己的传记。

额赫讷,纳喇氏,是满洲镶蓝旗的人。一开始他在王府当护卫,后来升迁到巴牙喇甲喇章京。

他跟着军队去云南平叛,还平定了栖霞的土匪,立了功,就升官了,当上了镶蓝旗蒙古副都统,驻扎在兖州。耿精忠叛乱,带兵打到江西,朝廷就让他去帮简亲王喇布一起打仗。

广东那边马雄造反,朝廷又让他火速赶去支援。还没到,尚之信又谋反,要攻打赣州。额赫讷就退守南赣,连续打败了二十多个土匪窝点。

这时候叛将严自明又攻打南康,包围了信丰,额赫讷又去打败了他,解了信丰之围。朝廷让他去帮莽依图打仗,到了韶州。马宝他们据守在东山城里,额赫讷和额楚一起打败了他们。

接着,他奉莽依图的命令,去梧州协助傅弘烈。听说祖泽清造反,占据了高州,他就赶紧带兵回去,到了电白。敌人死守着高州城,额赫讷攻破了它,高州就平定了。他被授予护军统领的职位。

他又跟着莽依图去讨伐柳州,他和勒贝、希福分头打仗,打败了敌人。二十年的时候,他们攻克了安笼所,又平定了曲靖、罗平。平定云南后,大军凯旋,他被调任前锋统领,又升任镶蓝旗满洲都统,还被列为议政大臣。

噶尔丹入侵边境,朝廷让他驻守在归化城。后来朝廷召他回京,他就因为年纪大了请求退休了。最后,他去世了。

洪世禄,瓜尔佳氏家族的人,是满洲镶红旗的,世代居住在瓦尔喀。他祖上噶锡屯归顺太祖,后来世袭管牛录额真的职位。

顺治年间,洪世禄继承了祖上的职位,后来升迁为巴牙喇甲喇章京。他跟着军队去征讨云南,还打到了缅甸。因为立了功,被授予世袭的拖沙喇哈番的爵位。

康熙十二年,他升任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十四年,大将军信郡王鄂紥带兵讨伐察哈尔部的布尔尼,洪世禄担任军务参赞。军队到了达禄,接近了敌人的营垒,布尔尼在山谷里设下埋伏,用三千多人出来阻击。洪世禄指挥右翼部队迎战,埋伏的敌人突然发起攻击,但是我军早有准备,把他们全歼了。布尔尼集中所有兵力,用火器猛烈攻击,洪世禄他们命令部队分兵攻击,大获全胜。布尔尼带着残兵败将躲到山岗上,洪世禄指挥军队四面围攻,分路追杀,布尔尼最终逃跑了。洪世禄因此晋升为三等阿达哈哈番。

康熙十九年,朝廷命令他和玛奇等人带领塔兵,去攻打石门坎。塔兵的将领勒贝他们担任先锋,洪世禄他们紧随其后,攻破了敌人的防线,夺取了隘口,杀进了敌营;攻打黄草坝的时候,洪世禄带头冲锋,又奋力作战,攻破了隘口。战事结束后,军队回师。康熙二十三年,洪世禄因为年老请求退休。二十七年,他去世了。

彰库,也是瓜尔佳氏家族的人,是满洲镶白旗的。他爹叫多克索哩,跟着太宗皇帝打仗,攻打南皮的时候,他冲锋在前,立了大功,被赐了“巴图鲁”的称号,还世袭牛录章京的职位。到了顺治年间,他官职一步步升到二等甲喇章京,后来去世了。彰库继承了他爹的职位,从骁骑校开始,做到参领。他跟着将军希尔根去讨伐耿精忠,攻打抚州,打败了耿精忠的将领易明;在建昌打仗,阵斩了杨益茂等人。他还打败了邵连登在长兴山、李茂珠等人在建昌镇鼓山的部队。后来又跟着勒贝攻打柳州,打败了吴三桂的将领范齐韩、詹仰等人。他还跟着赉塔去云南,攻克了石门坎、黄草坝,这些战役他都参加了。 他还跟着希福追击吴三桂的将领马宝、巴养元,在乌木山打了一场大胜仗,马宝他们都投降了。战争结束后,他升官了,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的职位,还被授予护军参领。 他一直升官,最后做到镶黄旗满洲副都统。退休后去世了。他儿子海宝,康熙三十三年考中了进士,当上了翰林院检讨,也继承了他的官职。

鄂克逊,是富察氏家族的,是满洲镶黄旗人。他爹叫鄂通武,跟着世祖皇帝打仗,立了战功,被授予拜他喇布勒哈番的职位。鄂克逊继承了他爹的职位。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了,北京城里也跟着乱了起来。这时,冒出来个叫杨起隆的家伙,假扮成朱三太子,还自己改了个年号叫“广德”,拉起了一帮人,自称“中兴官兵”,头上裹着白布,身上披着红布,准备造反。他带着黄吉、陈益等三十多个人,跑到正黄旗周公直家里闹事。这周公直啊,是承恩伯全斌的儿子,家住鼓楼西街。公直赶紧跑去跟都统祖永烈报了信,杨起隆他们却突然放火。鄂克逊正好路过鼓楼,看见起火了,赶紧爬上屋顶一看,那些造反的都穿着盔甲,拿着明晃晃的刀,吓得他赶紧跑去告诉兵部尚书明珠和都统图海。祖永烈和副都统觉罗吉哈礼带兵把周公直的家围了起来。

造反的越烧越旺,箭矢像雨点一样飞过来。鄂克逊第一个冲了进去,砍死了十多个人,抓住了黄吉和陈益,把他们全部杀了,只有杨起隆跑了。七年后,图海在凤翔抓住了杨起隆,押解回北京,把他杀了。

康熙十三年春天,我跟着参领大人,一起跟着定南将军希尔根去江西。到了南昌,龙泉县被敌人攻破了。龙泉有个石灰澳,那是县里的重要关隘,南边叫山都澳,北边叫河塘澳,敌人利用险要的地形筑起工事,互相掩护。鄂克逊夺回了关隘,攻破了南北两边的营垒,敌人逃跑了,我们追击到曹林,攻下了十多个营寨,最后收复了龙泉。敌人又来进攻,又被我们打败了。

康熙十五年,我跟着简亲王喇布和希尔根攻打吉安,敌人就在城北摆开阵势,双方用火器作战。鄂克逊冲进敌人的营垒,追赶敌人,很多敌人掉进壕沟里死了。吴三桂的将领马宝和韩大任带着几万人来增援,我们在螺子山打了一仗,我们败了。鄂克逊受了好几处伤,仍然奋勇作战,战马被射倒了,鄂克逊也摔倒了,但他立刻爬起来,又砍死了几个人,夺了一匹马重新冲进阵地,收殓了战友的尸体,殿后撤退。

康熙十七年,韩大任从万安逃到福建,鄂克逊和额楚分兵追击敌人,在汀州老虎洞打败了敌人,烧了他们的营垒,杀了六千多人。

穆占这个人啊,后来又跟着大军去湖南平叛。那时候,拉寨和萨克察从安仁赶往永兴,结果被敌人包围了。穆占就命令鄂克逊送去粮食和火药支援他们,敌人还阻拦,结果被鄂克逊打退了,这才顺利送达。康熙十八年,他和三桂的将领郭应辅、吴国贵在永州打了一仗,俘虏了不少敌人。十九年,大军开进贵州,在新田卫打了一仗;接着又继续前进,把敌人赶出了镇远,攻克了偏桥、兴隆两个卫所。穆占又命令鄂克逊偷袭占领了重安浮桥,大军顺利渡过。到了康熙二十年,大军南下云南,包围了省城,打败了敌人的象阵,鄂克逊还夺下了归化寺东西两个营垒。战事结束后,穆占被授予江宁驻防佐领的职位,后来又升迁为江宁副都统。康熙四十六年,皇上南巡,鄂克逊去迎接皇上,并汇报了自己的战功,结果被提升为江宁将军,还晋升为三等阿达哈哈番。康熙五十七年,他年老请求退休。雍正七年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谥号武襄。

莽奕禄,富察氏,是满洲正白旗人。他曾祖阿布岱,是从叶赫归顺太宗皇帝的,被授予牛录章京的世袭官职。莽奕禄继承了这个官职,后来一步步升迁到二等阿达哈哈番。他曾经跟随大军征讨广东,在新会打败了李定国,因此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康熙初年,他被授予护军参领的职位。三藩之乱爆发后,朝廷任命他为统领,跟随大军征讨湖广。因为战功显赫,他被提升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康熙十九年,他跟随穆占征讨贵州。当时,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占据贵阳,他的将领韩天福占据新添卫,莽奕禄和其他的军队一起把他们打退了,收复了龙里。然后他们逼近贵阳城,吴世璠逃跑了,贵阳城就被攻克了。康熙二十年,大军进军平远,敌人占据西南山抵抗,莽奕禄又和副都统花色等人一起打败了敌人,平远城也收复了。随后,他们又攻下了黔西、大定等城池,然后进入云南,在曲靖与赉塔的军队会合,一起包围了云南省城。后来,他被调任为满洲副都统,协助赉塔处理军务。云南平定后,他回到朝廷,被授予护军统领、管佐领的职位,后来又升迁为都统。康熙三十年,他出任荆州将军。康熙四十二年,他以生病为由请求退休回家。不久后去世,谥号敏肃。到了雍正年间,朝廷下令把他改入正白旗。

沙纳哈,是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顺治六年,他跟着军队去大同打仗,攻克了左卫,冲在最前面,皇上赏了他“巴图鲁”的称号,还授予他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的职位。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甲喇额真。后来,跟着将军伊尔德去浙江,攻下了舟山,升为三等阿达哈哈番。之后,军队又转战福建,去打郑成功,沙纳哈带兵打头阵,乘船前进。结果,他下船登陆作战的时候战败了,身上中了三箭,军队也撤退了。有人建议要收回他的称号和世袭的职位,但是因为他的伤势很重,所以免除了抄家和鞭打的处罚。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被任命为他喇布勒哈番,然后被派去西安驻防,担任佐领。之后,他又被调回北京,担任参领。

康熙十三年,精忠叛乱,沙纳哈出兵江西,在抚州打败了叛军首领易明。叛军从建昌杀过来,奉希尔根命令,沙纳哈率领一百名先锋部队,和两蓝旗的军队一起把叛军打退了。叛将杨富的弟弟杨三和李茂著带着一万多人来抢掠抚州,沙纳哈和护军统领瓦岱一起进攻,取得了大胜。杨三和李茂著中箭落水而死。后来,沙纳哈跟着岳乐将军进兵瑞州,叛军一万五千人从上高占据会浦,沙纳哈和桑额一起猛攻,攻克了上高。阮国栋占据新昌北山,沙纳哈又和其他的将领一起进攻,斩杀四千多人,新昌也收复了。之后,军队继续进攻萍乡。

吴三桂的将领夏国相等人带着一万三千人占据来龙山,修筑了十二个营寨,军队包围了他们,叛军溃败,沙纳哈在后面追杀,最后逃脱的只有四百人。康熙十八年,军队到达湘潭,叛军逃跑了。沙纳哈被提升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前锋统领。那年秋天,吴三桂的将领夏国相在武冈双井寨驻扎,派马宝等人带着两万四千人抵抗。沙纳哈只带了三百人就冲了上去,敌人溃不成军,被追杀到枫木岭。康熙二十年,军队到达盘江西坡,打败了吴世璠的将领线緎,然后进入云南。吴世璠用大象阵来抵抗,沙纳哈大败他的军队,追击到城下,斩杀了他的将领胡国柄等九人。云南平定后,沙纳哈被提升为正黄旗蒙古都统,被列为议政大臣。康熙二十六年,他请求退休回家,不久后去世,朝廷按照制度给予了抚恤。

话说,有个叫偏图的人,是汉军正白旗的,在内务府当差。康熙十三年,他跟着奉宸院的领导去陕西打仗,先被授予都司的军衔,没多久又升了督标游击。

那一年,土匪李长腿带着一千多人马攻打淳化、三水,还抢了三原县。偏图和游击缴应善带着六百人从泾阳追赶土匪,一直追到红水沟,抓了四十多个土匪,缴获了不少旗帜、武器和骡马。后来,他又跟着绿旗兵,和将军阿密达从瓦云驿出发,跟副都统鄂克济哈率领的满洲兵一起攻打泾州。土匪占据了险要的地势,双方打了好多仗,最后都被偏图他们打败了。他们攻进了城,土匪出来抵抗,结果被杀了几百个。泾州城被攻破了,王辅臣的将领卫民誉也被杀了。 之后,他又跟着护军统领舒淑攻打灵台,打败了辅臣的将领马瑞轩,攻下了陶家堡,斩杀了百余人。他还和鄂克济哈一起攻打庆阳,招降了二十多个寨子。进了宁州后,又打败了辅臣的将领魏虎山、冯嘉德等人。军队回到泾州后,又打败了镇原的土匪。

跟着大将军贝勒洞鄂攻打平凉的时候,土匪在高地上筑起了工事。偏图带着二百五十人,和护军统领阿哈多等人一起向上进攻,最终攻破了敌人的营垒。康熙十五年,他去支援商州,攻下了山阳,在宽平里打败了辅臣的将领李茂荣,斩杀了百余人。他又去支援三原,在西阳镇打仗,把土匪追到了凤凰山,还救出了被土匪抓的百余名难民。接着,他又跟着大将军图海攻打平凉,在虎山墩扎营,切断了敌人的粮道,最后平凉的敌人投降了。康熙十六年,他被提升为督标副将。康熙十七年,他参加了兴安的战役,土匪在山上挖壕沟、筑栅栏。偏图从窑儿沟翻过山后,摧毁了土匪的工事,把土匪追到了香泉。康熙十八年,他攻破了梁河关,攻下了兴安以及汉阴、石泉等县。

十九岁那年,我被派去跟着赵良栋将军一起南征。二十岁,朝廷又让我增设云南随征总兵的职位,还给了我一部分兵权。当时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派胡国柱带着两万多人马在马湖据守,赵良栋将军就命令我死守雅州,然后一路打到荣经,斩杀了敌人一百二十多个人。接着,我跟着赵良栋将军的军队攻克了关山关,拿下黎州,夺取了大渡河的隘口。我们追着敌人打到火场坝,深入到山谷里,降服了吴世璠的将领蔡国明、戴圣明、于登明、杨泗等人,收复了越巂、建昌。之后我们渡过金沙江,攻破了石虎关。最后攻打会城,夺取了玉皇阁以及土桥、东寺、西市这三条街道,城池很快就拿下了。

二十一岁那年,我被授予永顺总兵的职位。因为立功受赏,被加封为左都督。三十岁的时候,我进京朝见皇上,被提升为云南提督。四十五岁,我又进京朝见,皇上赏赐了我孔雀翎。五十年的时候,我被提升为镶白旗汉军都统。五十五岁那年去世了。朝廷赐予祭葬,追谥为襄敏,还把世袭的拖沙喇哈番的爵位传给了我的后代。

我的父亲叫吴巴海,是满洲正红旗人,世代居住在和穆多哈连。他投靠了太祖努尔哈赤,被授予牛录额真的职位。我继承了他这个职位。天聪年间,我被提升为一等侍卫和噶布什贤章京。在太宗皇太极时期,我多次跟随军队征战。顺治元年,英亲王阿济格率军讨伐李自成,我率领正红旗前锋部队参战。第二年,军队驻扎在绥德,敌人趁我们还没列阵的时候,抢走了我们几十匹马。我追到山顶上,打败了敌人,把抢走的马都夺了回来。后来李自成逃到湖广,我们追击过去,攻克了安陆。我在战斗中击败了敌人,缴获了他们的战舰。我们一直追击李自成到九宫山,五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因为这些功劳,我被授予世袭的拖沙喇哈番的爵位。

话说,三年的时候,肃亲王豪格带兵去打张献忠,大军快到西充了,就派瑚里布和参领席卜臣带着四十个先锋,拿着皇帝的命令先去探探路。结果他们碰上了张献忠的骑兵,立马冲上去打,砍死了三十多个,还抓了两个俘虏。 他们直逼张献忠的大营,砍死了张献忠的旗手,大军随后跟上,和张献忠的部队打了一仗,直接把张献忠给干掉了。 后来,瑚里布又跟着都统准塔在遵义、璧山打了胜仗,连连破敌。六年的时候,他又跟着去湖广打仗,攻下了湘潭,又拿下衡州,战战皆捷,俘虏和斩杀了不少敌人。因为这些战功,他升了官,官职升到了三等阿思哈哈番。 后来又一步步升到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右翼前锋统领。

十五年的时候,他跟着信郡王多尼一起南征。十六年,大军攻克了云南,明朝的桂王逃到了缅甸,瑚里布就和左翼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一起带兵去了永昌,渡过了潞江,在磨盘山打了一仗,攻下了腾越,一直追到南甸才停下来。 军队回师的时候,因为在磨盘山战役中,都统沙里布战死了,而瑚里布没来得及去支援,所以他的功劳就没被记上。 康熙十二年,皇上给那些老将们都加了官,瑚里布被加封为太子少师。

吴三桂造反了,朝廷任命都统赫叶为安西将军,又让瑚里布当护军统领的副手,带兵从西安出发。 十三年,皇上命令瑚里布和前锋统领穆占一起支援四川。 大军到了汉中,吴三桂的军队屯兵阳平关,他们攻克了阳平关。 接着又连破七盘关、朝天关,进攻保宁,吴三桂的将领吴之茂死守保宁,双方僵持不下。 皇上命令贝勒洞鄂为大将军西征,瑚里布就帮他一起出谋划策。 后来王辅臣叛变投靠了吴三桂,皇上就命令瑚里布带兵从汉中撤回西安驻守。 没过多久,皇上又命令瑚里布跟着洞鄂去打王辅臣,他们攻克了秦州。 接着包围了平凉,可是很久都没攻下来。 十五年,皇上让大学士图海代替洞鄂当大将军,瑚里布也就不用再帮他出谋划策了,留在军队里听候调遣。 十六年,瑚里布在军中去世了。

达理善,是满洲正黄旗人,祖上很厉害。他家祖先岳苏纳跟绥芬路长明安图巴颜是同族,早年就跟着努尔哈赤了。达理善是他家第四代子孙。崇德年间,达理善在骁骑营当差,后来跟着打明朝。攻打济南的时候,他爬云梯冲锋陷阵,是第三个爬上去的,特别勇猛!攻下济南后,皇上赏了他“巴图鲁”的称号,还给了他世袭的三等甲喇章京的官职。之后又跟着打仗,围攻锦州,在松山、杏山那块儿,多次打败明军,战功赫赫。

顺治三年,他跟着梅勒额真珠玛喇、和讬等人驻防杭州,打败了明将方国安,仗仗都赢。五年后,他又跟着去平叛将金声桓,收复了南昌。官儿也越升越高,最后当上了世袭的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还被授予甲喇额真的官职。十五年,他又跟着去云南打仗,攻克了元江,还抓到了明朝桂王的将领高应凤,官职也升到了世袭的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康熙二年,达理善年纪大了,就请求退休养老了。可到了十三年,王辅臣造反了,达理善主动请缨,皇上就让他署理本旗副都统,带兵去西安平叛。十四年,部队到了陇州仙逸关,王辅臣的军队驻扎在平凉,派了将领高鼎、蔡元率领四千人来迎战。达理善和前锋统领穆占一起,狠狠地打了他们一顿,高鼎、蔡元败逃,仙逸关也被攻克了。军队从清水推进,夺取了渭河桥,又到了秦州。秦州的叛军出来作战,达理善指挥军队夹击,把叛军打得溃不成军,逃回了城里。达理善又分兵攻克了东关。叛将吴之茂带着一万人马来增援平凉,在秦州附近扎营,城里的叛军八千多人也出来接应,一起向我军进攻。这时候达理善已经病了,但他仍然坚持督促将士作战,最终大败叛军。没多久,达理善就去世了,皇上赐予祭葬,并追谥为“武毅”。事情结束后,兵部为他记功,皇上还特意下旨说:“达理善巴图鲁年纪大了请求退休,却又再次请战,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力,最终战死沙场。” 皇上又加封他拖沙喇哈番的爵位,合起来就是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额楚,是乌雅拉氏家族的人,满洲镶黄旗,祖上住在萨哈勒察。顺治初年,他跟着内大臣和洛辉出征,驻扎在西安。后来刘洪起在西平造反,用云梯攻城,护军昂海第一个冲上去,额楚紧跟着,结果攻下了城池,被授予牛录额真的官职。之后又接连升迁到三等阿达哈哈番。从贵州打仗回来,正好郑成功攻打江宁,他就从荆州火速赶去救援,大败郑成功,官职升到了二等。接着又升迁到江宁副都统。康熙七年,他又升了将军。

耿精忠造反的时候,徽州很多地方都投靠了叛军,额楚就带兵去攻打绩溪,打败了叛军,夺回了徽州。叛军占据了休宁的新岭,额楚就分兵夹击,一路长驱直入,收复了婺源。皇上命令他征讨饶州,他攻打乐平,逼近东门,叛军逃窜,额楚就追击他们,俘虏斩杀了大半。接着攻打鄱阳,平定了饶州。叛将陈九杰逃到鄱阳湖,还把十多条船弄坏了。后来到了万年,在石头街渡口,和叛军隔水对峙。额楚亲自出战挑战,暗中派骑兵从上游渡过河,绕到叛军后面袭击,俘虏了陈九杰,把他杀了。收复了万年,还攻下了安仁、弋阳。

皇上又命令他协助简亲王喇布的军队,驻扎在南昌。这时吴三桂派高天杰攻陷了吉安,额楚和将军哈勒哈齐一起攻打,攻克了外城;马宝、韩大任等人来增援,额楚在螺子山和他们迎战,结果我们军队打败了。马宝听说长沙被围困,就撤兵了。因为错失战机,额楚被罢官,保留了世职,还带着江宁的兵去了广东。马宝等人又攻打韶州。军队驻扎在莲花山,叛军逼近营地,城里的士兵出城支援,打了一仗,打败了叛军,然后额楚和勒贝一起守韶州。不久,皇上命令他和莽依图合兵前进。叛将祖泽清又从高州支援叛军,皇上命令额楚从肇庆日夜兼程前进,到了藤县,遇到了大瘟疫,士兵和战马死了很多。额楚上奏请求增派兵力支援,但还没等到增援,敌人就攻过来了,城池失守了。后来他和勒贝一起解了南宁之围,然后回到江宁。康熙十九年,他去世了。

穆成额,是满洲镶红旗人,姓那木都鲁氏。他爹富喀禅是西安将军,立过不少功劳,《康古里传》里都有记载,后来被授予三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穆成额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精忠叛乱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副都统,跟随南将军希尔根征讨江西,负责守卫南昌。吴三桂从长沙派兵进攻袁州,穆成额和总兵赵应奎一起前去救援,打败了贼军西村,包围了万载,斩杀了贼首邱以祥,收复了城池,接着又攻克了安福。精忠军的将领刘进忠和郑锦在沿海地区制造骚乱,朝廷先后命令尼雅翰、舒恕率兵前往广东,穆成额担任参赞军务,他们一起攻克了始兴,并斩杀了通贼守备李光明。尚之信在韶州、南雄叛乱,退守南安、赣州,穆成额他们又攻克了万安、南康,屡立战功。皇上命令舒恕守卫赣州,派莽依图代替舒恕的职务,穆成额继续担任参赞军务。广东平定后,他跟随莽依图前往粤西。吴三桂派兵分别进攻浔州、梧州、桂林、平乐,穆成额与额楚、勒贝、傅弘烈一起全力讨伐。他们到达郁林,遭遇了战败;退守藤县,不久藤县也被攻陷。穆成额因此被免官,家产被抄没,不久后去世了。

额斯泰,是满洲镶白旗人,姓富察氏,是大学士额色赫的弟弟。他一开始担任一等侍卫。康熙三年,被提升为副都统。九年,被授予护军统领的职位。吴三桂叛乱后,朝廷命令顺承郡王勒尔锦率军讨伐,额斯泰担任参赞军务。吴三桂的军队从贵州杀出来,湖南南部地区都被占领了。皇上诏令额斯泰和护军统领伊尔都齐率领精锐部队先行出发。康熙十三年二月,军队到达荆州,常德、长沙都已经被攻陷。吴三桂的将领刘之复、陶继智率领一万多人进攻宜昌,在江边设下营垒。额斯泰从荆州赶去救援,和总兵徐治都率领水军横渡长江,截击敌军。战斗刚开始,敌军就偷偷派三百人袭击我军后方,我军分兵击败了他们,缴获了敌军三艘船,敌军溃败逃走。

大军到了岳州附近,当时三桂的军队驻扎在澧州,他的将领吴应麒、廖进忠、柯铎、高起隆占据着岳州。马宝、胡国柱率领两万人马在澧州会合,水陆两路一起进攻,设置鹿角阵阻挡我们的骑兵。额斯泰和贝勒察尼等人商量,决定让先锋部队先夺取山头,卡住敌人的咽喉要道,然后分路截击,夺取城陵矶和七里桥,让敌人前后不能互相支援。到了约定时间,听到贝勒营地吹响号角,额斯泰率领战舰进攻,大家一起乘胜追击,敌人溃败。

这一年的冬天,皇上命令参赞贝勒尚善负责军事,计划攻打岳州,准备和敌人打持久战。十五年二月,皇上催促尚善进攻。尚善就命令额斯泰督率水陆各部队进攻。敌人的船只在洞庭湖列阵,用铁锁连接起来,额斯泰率领精锐士兵从北面冲击,让副都统路什从南面攻击。战斗一开始,额斯泰挥舞着旗帜冲锋陷阵,炮火齐发,卫兵阵亡五人,额斯泰毫不动摇,继续向前冲,亲手斩杀数十人,最终攻克了君山,缴获敌船五十多艘,皇上为此嘉奖了他。十六年,额斯泰在军中去世。军队撤回后,有人追究他攻打岳州时迟迟不进兵的责任,要没收他的家产,皇上最终赦免了他。

额斯泰身材高大,为人宽厚,有雅量,体恤士兵,爱护百姓,精通军事战略。他曾经考察过滇楚边境的险要地势,站在悬崖边上仔细观察。即使生病了,他还强撑着起来处理政务。去世那天,军民为他痛哭,哀伤之情弥漫郊野。他的孙子傅鼐,另有传记记载。

布舒库,是吴鲁氏家族的人,满洲正黄旗的。他爸爸纳尔泰,是牛录额真,官挺大的。当年跟着大军去打大同叛将姜瓖,他带着儿子噶尔珲、纳什库一起上战场,结果英勇牺牲了。布舒库是他家老大。

布舒库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巴牙喇壮达去江西、云南打仗,每次冲锋陷阵,特别勇猛,后来被授予了拜他喇布勒哈番的官职。康熙初年,他又升了参领,后来又升到正黄旗蒙古副都统,还成了议政大臣,那可是朝廷重臣啊!

后来韩大任在吉安造反,皇上命令布舒库去协助简亲王喇布处理军务。他们打到永丰的时候,韩大任的军队杀过来了,布舒库就和提督赵赖一起迎战。韩大任的军队败退,躲进山寨里。布舒库故意放慢速度,想把他们引出来,但韩大任没上当。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韩大任见没机会,就撤走了,布舒库追上去,砍了他们一千多颗脑袋。

韩大任逃到福建,布舒库又和哈克三一起追击,接连攻破了老虎洞、鞍子岭,韩大任的势力越来越弱,最后投降了。之后,布舒库又去湖南平叛,和哈克三一起配合作战。叛军攻打永兴,穆占负责守住河岸,叛军没能突破。然后布舒库跟着穆占攻下耒阳,继续向常宁进发。他和塔勒岱几次打败叛军,一直追到翟里桥,离永州只有四十里地了。后来他又和穆占一起攻城,叛军大溃败。最后,他和简亲王喇布在武冈会师。

康熙十九年,布舒库被任命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他又打败了马承荫,攻下了雒容,马承荫也投降了。没多久,布舒库就去世了,朝廷追谥他为“刚壮”。

塔勒岱,是博和里氏家族的人,是满洲镶白旗的。一开始被授予噶布什贤壮达的官职。康熙初年,他跟着去征讨缅甸,被授予前锋侍卫的职位。后来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叛乱,他就跟着军队去打仗,跟着穆占将军在野狐岭追击叛军。叛军躲在深山老林里,派步兵和骑兵出来诱敌深入,塔勒岱看穿了他们的计谋,打败了埋伏的敌人,全歼了他们。之后又攻克了阳平关,接着又到了保宁的蟠龙山。军队战败后撤退,路上两次遇到叛军,塔勒岱都把他们打败了,还被赏赐了拖沙喇哈番的官职。后来他又跟着去讨伐王辅臣,在陇州打仗,然后包围了秦州,攻克了秦州。接着又向平凉进军,屡次取得胜利。康熙十五年,他奉命跟随穆占将军转移到湖南,驻扎在攸县,打败了吴三桂的将领王国佐。他又在酃县和桂阳州打败了黄士彪和裘万宝;在永州和沅州打败了吴国贵和吴应麒。凯旋归来后,被授予护军参领的官职。后来被提升为镶白旗蒙古都统,又晋升为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康熙二十五年去世,谥号勇壮。

瓦岱,是钮祜禄氏家族的人,是满洲镶黄旗的,是额亦都的孙子。他父亲敖德,在太宗时期服侍过皇帝,分管额亦都以前管辖的人户,又增加了新归附的瑚尔哈部族的人,被授予世管牛录事的官职。他多次跟随军队出征,立下战功,被授予二等阿达哈哈番的官职。瓦岱是他的第三个儿子。瓦岱一开始担任侍卫,代理巴牙喇甲喇章京的职务,跟随军队征讨云南和湖广,立下战功后,正式担任了这个职务。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了,皇上任命瓦岱为护军统领,跟着安亲王岳乐一起支援江西,瓦岱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军队的前锋。到了抚州,在钟家岭打了一仗,受了重伤。晚上敌人偷袭营地,瓦岱还是拼死抵抗,把敌人打退了,还打败了耿精忠的将领易明等人。后来又在瑞州北山打仗,平定了东乡。军队继续前进攻打建昌,耿精忠的将领邵连登带着差不多八万兵马,依山设防,凭借险要地势抵抗。瓦岱和将军希尔根在山下分兵布阵,吹响号角向上进攻,杀死了很多敌人。邵连登中箭,剩下的士兵溃散,瓦岱又切断了他们的退路,缴获了六十多艘贼船。于是攻下了建昌,乘胜又攻克了新城。

康熙十五年,瓦岱又收复了萍乡,继续向长沙进军,还是军队的前锋。在南桥、齐家峒打了胜仗。康熙十八年,攻克了长沙,接着又拿下衡州、宝庆,在武冈歼灭了叛军,攻下了武冈城。渡过紫阳河的时候,敌人占据了渡口,瓦岱等其他军队进攻的时候,他却带兵袭击敌人的后方,前后夹击,敌人大败。湖南平定了。皇上任命他为护军统领,还把拖沙喇哈番的世袭爵位赐给了他。

康熙二十一年,瓦岱被任命为江宁将军。二十三年,皇上南巡,因为瓦岱为官清廉,赏赐了他御用的袍子,还有白银一千两。二十四年,皇上召他回京,任命他为镶黄旗满洲都统,让博济接替他的位置。皇上说:“将军、副都统和地方官员大多相处不好,只有瓦岱能团结大家,你应该向他学习。”瓦岱到京城后,被任命为议政大臣。

康熙二十七年,湖广裁军,夏逢龙造反,皇上任命瓦岱为振武将军去讨伐他。军队到达黄州,夏逢龙的部下总兵赵得等人投降了,胡约谦等人又献上了武昌、汉阳两座城池,还有读书人宜畏生抓住了夏逢龙献了出来,夏逢龙被处死,他的同党也被诛杀,瓦岱班师回朝。

康熙三十年,皇上任命瓦岱为定北将军,率领军队前往图拉,追击噶尔丹到了克鲁伦河。三十一年,皇上命令瓦岱和都统班达尔沙一起负责管理达勒鄂莫、瑚尔鄂莫两地的屯田。因为督促耕种不勤,瓦岱被免职,还被削去了云骑尉的官职。不久后他就去世了。

桑格,是喜塔腊氏家族的人,满洲正白旗,库礼的儿子。他继承了祖上三等侍卫的世职,还当上了更高级的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他箭法特别好,后来升职成了一等侍卫。

康熙十五年,他被任命为护军统领,跟着希尔根将军去江西平叛。皇上特别下令说,江西是广东东部的咽喉要地,跟江浙地区唇齿相依,那边的百姓和军队意见不统一,得好好协调,要带着重兵一起剿匪。到了江西后,他们先攻下了抚州,结果建昌的叛军来增援,依托城墙修建工事,全城的人都出来抵抗。桑格带兵把他们的工事摧毁了,叛军就逃跑了,抚州也收复了。叛军又来进攻,又被桑格打败了。希尔根将军带兵进城,桑格则带兵到了碣石,在那里遭遇了叛军,打了一场大胜仗。接着又连克上高、新昌、东乡等几个县,还杀了叛军首领连登,叛军逃跑,建昌也顺利拿下。

吴三桂的手下夏国相占据了萍乡,桑格就联合其他军队一起进攻,在来龙山打仗,一口气攻破了十二个营寨,夏国相逃跑了,跑到长沙去了。康熙十八年,他们攻克了长沙。皇上还专门为此写诗夸奖他,诗里就有“百战威名早已扬”这么一句。湖南北部,只有武冈的枫木岭和辰州的辰龙关是天然险要,也是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吴三桂的手下吴国贵和马宝占据了武冈,桑格和伊巴罕一起带兵去攻打,激战了三天三夜,吴国贵被炮弹打死了,剩下的叛军溃逃,枫木岭也拿下了。康熙二十年,因为工作失误,桑格被罢官了。

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去征讨噶尔丹,又让桑格担任护军统领。军队到了克鲁伦河,桑格请求追击逃跑的敌人,他和平北将军马思喀一起追到了乌兰西路。噶尔丹已经战败,桑格就收集了投降的士兵,把他们护送到张家口。回到京城后,他又恢复了护军统领的职位。康熙三十八年,桑格去世了。

伊巴罕,是格济勒氏家族的,满洲正白旗人,祖祖辈辈都住在雅兰。他爹舒珠,跟着军队去黑龙江打仗立了功,被封为他喇布勒哈番,可惜没有儿子。伊巴罕就继承了他爹的爵位。一开始当的是三等侍卫,后来升了刑部郎中,还兼任佐领。慢慢地升到了二等阿达哈哈番。之后,他又作为护军参领去江西支援,打败了建昌的贼寇和来支援抚州的敌人,还收复了新昌、萍乡。在枫木岭那场大胜仗里,他功劳最大,被提拔为前锋统领。后来被派去盛京当将军。康熙二十四年,他被召回京城,又重新当上了前锋统领。二十五年,朝廷追认他之前的功劳,升了他的世职,成了世袭的一等兼拖沙喇哈番。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沃申,是钮祜禄氏家族的,满洲正红旗人。崇德年间,他跟着噶布什贤的军队去攻打明朝的锦州,还攻下了松山。顺治元年,他跟着军队入关,平定了保定,又去山陕地区征战,被封为他喇布勒哈番,还被赐予“巴图鲁”的称号。在平定舟山之战中立下大功,又加封为拖沙喇哈番。后来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杭州副都统。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乱,浙江东部告急,沃申和总督李之芳一起赶到衢州去抵御叛军。接着又调去金华防守,耿精忠的将领阎标从温州杀来,结果被沃申打得落荒而逃。沃申还派兵烧掉了浦江的叛军营垒,之后又和贝子傅喇塔一起攻打台州,在义乌遇到了耿精忠的将领赵明卿,也把他打败了。十四年,耿精忠的将领林冲等人占据了仙居,朝廷的军队分三路进攻,在白水洋展开激战。沃申指挥军队展开两翼,命令营总萨木哈率领左翼,侍卫卦塔率领右翼。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敌人死守阵地不肯撤退,沃申亲自冲锋陷阵,连续攻破了两个敌军的营垒。太平军的贼寇听说朝廷军队来了,就向叛将曾养性求援,想守住城池。当时将近半夜,沃申采取三面进攻的策略,故意留下西面,暗中埋伏兵力在城外,等待敌人松懈。天亮后,贼寇果然打开西门逃窜,埋伏的军队立即发起攻击,敌人溃不成军。

老师进驻仙居,敌人水陆两路占据险要防守。沃申侦察发现有一条通往黄岩的路,可以袭击敌人的后方。于是他带人伐木凿石,开辟道路让军队通行。夜间到达黄岩,敌人大吃一惊,派吴长春带人堵住半山岭。沃申身先士卒,大破敌人。接着又攻打梁蓬隘口,再次大败敌军。敌人养性逃往福建。

十五年后,瑞安石塘的贼寇分路入侵,沃申与副都统吉勒塔布先后将他们击退。那年夏天,傅喇塔被命令征讨福建,沃申跟随出征。浦城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也是进入福建的捷径。精忠将领连登云率领两万多人守住隘口,沃申攻下他们的山寨,武穆笃等人趁着大雾直捣敌巢,收复了云和。精忠投降后,沃申镇守延平。没过多久,郑锦势力越来越强大,派吴淑攻打邵武,逼近延平,并在木城、新屯渡口驻扎军队,还派兵暗中骚扰浦塘隘口。沃申率领军队打败了他们,乘胜渡过河流攻打木城,敌人溃逃,遇到杨德来前来救援,又在小河岸打败他们,斩杀了一万多人。邵武、汀州相继收复。泰宁、建宁、宁化、长汀、清流、归化、连城等县也相继投降。只有朱宁逃入大海,占据石井寨。

十六年,军队分三路进攻,沃申从东路进攻,攻克了清寺。十七年,一万多敌人逼近漳州,他们的将领刘国轩在对岸筑垒,形成犄角之势。城里兵力不足,沃申率领一千多人前去救援,瑚图也从另一条路赶到,大败敌人。敌人退守长泰,企图进攻南靖,在蜈蚣山驻扎。沃申和瑚图联手迎击,从辰时打到未时,敌人大溃败,丢弃营寨逃跑,沃申攻克长泰。敌人退守江东桥,切断漳州和泉州之间的道路。沃申和浙江提督石调声奋力作战,攻打桥的东岸,从长泰深入追击敌人,敌人逃窜,江道才得以畅通。

十八年的时候,锦衣卫将领林盛占据了东石。这地方离泉州很近,正好卡在金门、厦门前面,三面环海,易守难攻,海盗就死守在那里。沃申精挑细选了最精锐的前锋部队,架起云梯,趁着潮水退去赶紧进攻,他亲自冲到壕沟边指挥作战,最后成功攻下了东石。

十九年,锦衣卫将领林深跟我们的水师对峙,还另外派兵把守大定和小定,堵住了我们的航道。恰好泉州没有船只,沃申就从陆路进攻大定,夺取了里面的寨子;接着追击到小定,海盗们逃跑了,沃申就把他们的营寨烧了。正好海澄已经攻下来了,沃申乘胜追击,渡海攻取尾高溪,跟漳州的军队一起夹击敌人,金门、厦门的海盗都逃到大海里去了。军队回师后,沃申留守泉州。

一开始江山失守的时候,尸横遍野,很多人都在批评他。后来,他守金华,奉命去攻打温州,行动又比较迟缓;守台州的时候,小梁山的海盗势力很强大,他也没能及时剿灭。朝中的大臣们追究他的责任,最后让他免职了。沃申在战场上待了很久,大小战斗加起来有九十多次,身上受了二十多处伤,当时大家都称赞他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他在三十年的时候去世了。

武穆笃,是富察氏家族的人,属于满洲镶黄旗。他一开始当的是巴牙喇甲喇章京。后来跟着军队去打明朝的桂王,从贵州打到云南,在凉水井打败了桂王的将领李成蛟,在双河口打败了李定国。一直追到卢噶,李定国摆出象阵抵抗,结果被狠狠地打败了,追到磨盘山又取得了大胜。因为这些战功,他被授予拖沙喇哈番的官职。之后他又在山东剿灭了土匪,再次立功,被提升为前锋参领。

精忠叛乱的时候,他跟着将军傅拉塔率领军队从浙江打到福建,途径台州。叛军占据黄瑞山,想要攻打天台,因为天台地处江北,是水陆交通的要塞。武穆笃和吉尔塔布、塞白理一起奋力攻克了黄瑞山。军队到达凉蓬隘口,消灭了差不多一半的伏兵,叛军趁夜逃跑。武穆笃带兵追击到黄土岭,叛军溃败逃往黄岩,清军包围了黄岩城,曾养性逃跑了,黄岩城也被收复。军队到达上塘岭,曾养性带着三万兵马抵抗,武穆笃率领前锋部队冲锋陷阵,大败了曾养性,自己也受了好几处伤,缴获了无数的盔甲武器。太平、乐清、青田三县,大荆、磐石二卫相继被收复。尤其是在石塘岭的战斗中,他的功劳最大。康熙十七年,他在作战中不幸去世。死后,朝廷派侍卫内大臣为他送去茶酒祭奠,并追赠他为前锋统领,又追封他为他喇布勒哈番,谥号襄壮。

瑚图,是洪鄂氏家族的人,属于满洲镶白旗。他凭借着巴牙喇的勇猛,跟随军队征讨湖广和福建,多次立下战功。康熙二年,被授予江宁协领的官职。康熙八年,升任副都统。

十三年的時候,耿精忠造反了,我被命令带着副都统玛哈达和部队去杭州,协助平南将军赉塔处理军务。耿精忠派马九玉,让他的手下胡锦等人去攻打衢州,我和副将王廷梅一起打败了他们,接着又分别在贼军的大沟源、焦园、红桥等地打败了他们。

十四年,马九玉在衢州西南驻扎,半夜渡过河偷袭我们;我和王廷梅带兵去反击,在杭埠打败了他。马九玉又派他的手下李廷桂带兵到元口村,修建了木城,切断我们的粮运,还占据东西两座山作为犄角,瑚图将军分兵去攻击他们,烧毁了他们的木城,贼兵溃逃。十五年,我们在溪滩大败了他们的军队,收复了江山。马九玉逃到常山,瑚图将军率兵包围了他,他逃跑了。我们一直追到江西玉山边界,攻克了常山,又攻下了浦城。等到耿精忠投降后,我就跟着军队驻扎在福州。

郑锦将军派徐耀将军率领三万人马到达乌龙江南岸,占据小门、直凤等山,又和总兵董大来一起夹击敌人,攻破了十四座敌营,贼兵大溃,我们进驻泉州。当地土匪多次想造反,都被我们打败了,后来我就调到漳州驻守。十七年二月,土匪攻陷了石玛,逼近海澄。我和黄芳世一起前去救援,在弯腰树、观音山打败了土匪,土匪剩下的兵力依托石玛据守抵抗。一个月后,二百多艘土匪船乘着潮水而来,和石玛的土匪里应外合,打算夹击我们。瑚图将军和我一起坚守,暗中命令总兵黄蓝从后面偷袭他们,打败了他们,摧毁了九艘贼船,土匪退守营垒。海澄之围解除了。当时漳州兵力很少,瑚图将军日夜巡逻,一刻不停歇。郑锦的军队连着几百艘船,乘着夜色从东关的薄弱处进入,我们用炮火将其击退。之后,他们又来了,山寇蔡寅占据天宝山,截断我们的粮道。瑚图将军督促军队作战,烧毁了他们的船只,土匪拼死抵抗,毫不退却。等到黄芳世率领援军赶到,他们才逃跑了。

没过多久,刘国轩、吴淑率军攻破了海澄,又占领了长泰,结果后勤补给的道路被堵住了。瑚图带着八百人死守住重要的道路,吴淑率领一万多人马逼近漳州,刘国轩则率军沿河布防,互相声援。这时候,副都统沃申率领军队赶到了,瑚图和赉塔就分兵前进,到了蔗林,遭遇了埋伏,人少,军队差点溃败。瑚图当场斩杀了三个逃跑的士兵,这才鼓舞了士气,大家奋勇前进,一口气打败了十六个敌营。敌人退守长泰,企图进攻南靖。瑚图率兵追击,敌人用五万兵力分兵驻守龙虎山和蜈蚣山,瑚图又和沃申的军队激战,敌人被打败,丢下营寨逃跑了,于是长泰就被攻克了。

但是敌人还在江东桥据守不退,赉塔的军队从西面进攻,同时命令瑚图、沃申和提督石调声攻打桥东岸。他们就秘密地翻越朝天岭,经过龙江口,深入敌军阵地,猛烈攻击。敌人丢下营寨,跳上船逃跑,占据桥口顽抗,我们军队猛攻,敌人就逃进了江里。这样,漳州到泉州的道路才终于打通了。刘国轩回到了海澄。

到了十八年,敌人聚集在鳌头山,又多次窥探江东桥,企图切断我们的后路。我们的军队分四路进攻,瑚图和副都统玛思文一路,把敌人打败了。十九年,攻克了玉洲的各个营寨。敌人被打败,逃窜到厦门。海澄再次被收复。后来,瑚图跟随赉塔去了潮州,再次作战,打败了贼寇。福建和广东都平定了,他就回到了江宁。二十三年,他被提升为杭州将军。二十六年去世,朝廷表彰他清廉谨慎,给予抚恤,并追赠谥号为“敏恪”。

玛哈达,佟佳氏,是满洲正白旗人,他爷爷是礼部承政巴都里。康熙七年,他从参领升到了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吴三桂造反的时候,朝廷命令他守卫兖州,后来又调到安庆。郑成功叛乱,他被派去浙江协助赉塔将军处理军务。当时大将军杰书到了金华,郑成功的大将陈重从东阳杀来进攻,玛哈达和都统石调声等人一起在山口村的小河边打败了他们,一直追击到郑家店。

没过多久,郑成功的另一员大将徐尚朝带着五万人马进攻金华,在城外十二里扎下营寨。玛哈达和台吉察浑、都统巴雅尔、总兵李荣等人分兵作战,把他们打败了。接着,郑成功的将领张元兆带着两万人马驻扎在寿溪,玛哈达又和巴雅尔、李荣一起出兵攻击,攻破了十八个营垒,斩杀了张元兆和两千多名士兵。“破垒十八,斩兆元及其众二千余”,这战绩听着就厉害!徐尚朝又占据了积道山,和总兵陈世凯等人趁着大雾进攻,攻破了他们的木制城墙。

康熙十四年,玛哈达又打败了郑成功的将领沙有祥等人,收复了处州。结果,徐尚朝和沙有祥又来进攻,玛哈达再次和察浑、李荣、陈世凯等人分兵把他们打败了。康熙十五年,玛哈达升任杭州将军。杰书攻打福建的时候,玛哈达奉赉塔将军之命,从衢州率兵先锋开路。在大溪滩、仙霞岭等地的战斗中,他总是冲锋陷阵,屡建奇功。“战常陷坚”,这四个字真是精辟地概括了他的英勇表现!最后,他收复了建宁、延平,然后回到杭州。因为战功卓著,他被授予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康熙二十三年,他被召回朝廷,任命为正白旗满洲都统。后来因为受贿徇私枉法被罢官,被发配到黑龙江戍边,康熙二十八年去世。

杰殷,韩氏,是满洲正红旗人,他的祖先是朝鲜人。他父亲义,投靠了太祖努尔哈赤,被授予世袭一等参将的职位。杰殷一开始被授予一等侍卫的职位,后来一步步升迁,最终成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康熙十一年,他升任护军统领。康熙十四年,察哈尔布尔尼叛乱,他跟随内大臣佟国纲率领军队驻扎在宣府。

王辅臣造反了,皇上命令将军毕力克图带兵驻扎在大同,让杰殷协助他指挥作战。当时土匪朱龙占据了榆林,毕力克图就带兵去讨伐他。到了谢村,他把部队分成三队,杰殷趁着夜色先出发,天亮的时候就到了河边。 朱龙的三千多匪兵占据了杨家店渡口,杰殷指挥部队渡河攻击敌人,敌人溃败了,杰殷接着攻克了吴堡,然后直奔绥德。 敌人又屯兵在虎尔崖山口,杰殷指挥部队向上攻击,杀死了敌人的裨将,俘虏了七十多人,接着攻破了卧牛城,收复了米脂、延川等县,又继续前进收复了延安及周边各县,还平定了宜川县境内的二十六个寨子。

接下来,他们进攻平凉。大将军贝勒洞鄂命令杰殷率领左翼部队当先锋,王辅臣带着一万多人摆开阵势迎战。杰殷指挥部队猛攻敌人的中军,战斗从巳时打到未时,打了三次胜仗,然后又分兵包围敌人进行攻击,杀死了很多敌人。从那以后,多次打败了王辅臣的军队。

十五年的时候,吴三桂的儿子吴之茂带着一万多人驻扎在秦州,声援王辅臣。洞鄂命令杰殷带兵去抵挡他们,在谷口山崖发生战斗,斩杀了五十多个人。杰殷又和将军佛尼埒、提督王进宝会师。他们商议切断敌人的后路,断了他们的粮草。杰殷指挥部队先出发,在罗家堡打了仗,在盐关打了仗,在三十里铺打了仗,多次打败了吴之茂的护粮部队。吴之茂扬言要切断临洮、巩昌的道路,杰殷带兵转移到伏羌,在平头山打了仗,在马坞打了仗,又多次打败了吴之茂的护粮部队,攻破了他们的营垒,攻克了通渭,然后驻扎在秦州。大将军图海平定了平凉,吴之茂带兵逃跑。杰殷和佛尼埒率领部队夜里追击,追到了牡丹园,激战后打败了敌人的阵营,攻克了祁山堡。吴之茂的另一支部队从西和赶来,在祁山嘴被击败,又在清阳峡被击败。杰殷挑选轻骑兵追击吴之茂,追到了石牙儿关,吴之茂带着二十个人翻山逃跑了。这一战斩杀了五千多人,俘虏了五百多人,攻克了礼县和西和县。

吴三桂派王屏藩逃到阶州,三桂亲自带兵追击,俘虏了王屏藩的三百多士兵,然后又回到秦州驻扎。十九年的时候,他攻打保宁,拿下顺庆,并且收复了周围的州县,最后驻扎在成都。没多久他就去世了,朝廷赐予祭祀和厚葬,还追赠世袭的“他喇布勒哈番”爵位。

他的弟弟杰都,顺治十六年的时候,作为巴牙喇甲喇章京,跟随将军达素攻打厦门,打败了郑成功的水师。康熙十三年,他跟随前锋统领穆占从陕西进入四川,在朝天关打败了茂州裨将石存礼;然后进兵保宁,在蟠龙山扎营。王屏藩带领人马偷袭营地,切断了我们的军粮供应线。军队被迫撤退,杰都殿后掩护,奋勇作战,最终战死沙场,朝廷也追赠他世袭的“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爵位。

瓦尔喀,完颜氏,是满洲镶红旗人。他一开始担任噶布什贤壮达,以骁勇著称,多次受伤却屡立战功,多次受到朝廷的赏赐。崇德年间,他跟随贝勒岳讬征讨明朝,攻打怀来、宝坻,又扫荡山东,攻克海丰,并且总是第一个冲上城墙。他还跟随贝勒阿巴泰攻打范县,攻城时,他用长矛凿开城墙当作梯子,攀援而上,最终攻克了范县。顺治初年,他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四川,多次击败张献忠的军队。有一次,护军阿纳海被敌人围困,瓦尔喀策马冲入敌阵,杀死两人,才护送阿纳海脱险。他还和梅勒额真乌拉禅一起驻防大名,打击土匪。他多次升迁,最终官至三等阿达哈哈番,被授予工部理事官的职位,负责修缮宫殿,之后又升为一等。顺治十六年,他署理噶布什贤章京。跟随固山额真卓洛驻防云南,平定了元江土司的叛乱。康熙元年,他回到京城,被授予参领,兼任督捕理事官。后来升迁为西安副都统。康熙七年,他又被提升为将军。

十二年前,吴三桂叛变了,湖南、广西都响应了他。皇上就派瓦尔喀和佛尼埒去四川,让他们准备好防守,还给了他们临机决断的权力。军队到了汉中,分成三路进攻,在狐岭打败了叛将谭弘野,揭穿了他的埋伏,全歼了他。接着又乘胜攻下了阳平关、七盘关、朝天关等关卡,前后斩杀了上万敌人,缴获了大量的旗帜和武器装备。当时叛军占据着保宁,我们的军队逼近了保宁,挖壕沟筑工事跟他们对峙,很久都没能攻下来。结果瓦尔喀生病了,死在了军营里,死后被追赠谥号为“襄敏”。后来有人追究保宁战役中没有迅速进攻,以及守卫关隘不严,导致将士损失惨重,经过讨论,决定追夺他的官职和世袭爵位,并且取消他的谥号。

说起来,希福将军率领莽依图的部队,在云南转战各地,立下了最大的功劳。鄂克逊、偏图等等也都参与了攻打云南的战役,其中偏图还驻守云南三十年,平定了当地的叛乱,安抚了百姓。瑚里布、达理善这些老将也一直跟随军队作战,额楚在广西作战,额斯泰在湖南作战,瓦岱在江西作战,沃申在福建、浙江作战,杰殷、瓦尔喀在四川、陕西作战,他们都有战功。当时,朝廷倾尽全力,调动禁军出征,八旗将士同仇敌忾,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其中瓦尔喀等人的功劳尤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