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额图,是赫舍里氏家族的人,满洲正黄旗,索尼的二儿子。一开始当侍卫,从三等侍卫一路升到一等侍卫。康熙七年,当上了吏部侍郎。八年五月,他自己请求辞官,去当一等侍卫,继续效力皇上身边。等鳌拜获罪,大学士班布尔善因为跟鳌拜是一伙的被杀,索额图就当了国史院大学士,还兼着佐领。九年,又改任保和殿大学士。十一年,《世祖实录》写完了,皇上就给他加了个太子太傅的头衔。十五年,大学士熊赐履在奏折上弄错了,他改了草稿,又把改过的也毁掉了。索额图就和大学士巴泰、杜立德一起上奏弹劾熊赐履,结果熊赐履被罢官回家了。十八年,京察(京城官员考核),侍讲学士顾八代跟着皇上出征表现不错,翰林院的评价是“政勤才长”,结果索额图却改成了“浮躁”,顾八代因此被降职了,具体情况可以看顾八代的传记。

索额图的权力越来越大。有一次地震了,左都御史魏象枢去见皇上,说索额图专权跋扈,贪污腐败,请求皇上严厉处罚他。皇上说:“要反省,应该从朕自己开始!”第二天,皇上召见索额图和其他大臣,说:“这次地震了,朕要反省自己。你们也要好好反省,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自从你们当官以来,家家都富裕起来了,可是你们却结党营私,更加贪婪腐败。如果事情败露,国家有法律在,绝不轻饶!”当时索额图和明珠一起掌握朝政,互相拉帮结派,贪污腐败,弄得朝政乌烟瘴气,所以皇上才这样说他们。皇上还写了“节制谨度”四个字的牌匾赏赐给他们。

十九年八月,索额图因为生病请求辞职,皇上特别赏识他“勤敏练达,用兵以来,赞画机宜”,就改任他为内大臣。不久又任命他为议政大臣。在此之前,索额图的哥哥噶布拉因为孝诚仁皇后的册谥加恩,被封为一等公;弟弟心裕袭承了索尼的一等伯的爵位;弟弟法保袭承了索尼加封的一等公爵位。二十三年三月,因为心裕等人懒惰骄纵,皇上责怪索额图没有管教好弟弟们,就夺了他的内大臣、议政大臣、太子太傅的官职,只让他当佐领,还夺去了法保的一等公爵位。二十五年,他又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

话说那会儿,俄罗斯老是来黑龙江边境闹事,还占了雅克萨,一会儿来,一会儿去,气得皇上直接派兵把他们围住了。后来,察罕汗赶紧道歉,派费耀多啰他们来谈边界的事儿。

到了康熙二十八年,皇上派索额图和都统佟国纲去谈判。索额图跟皇上说:“尼布楚和雅克萨这两个地方,都应该属于咱们!”皇上说:“尼布楚要归咱们,那俄罗斯人就没地方做买卖了,干脆就以额尔固纳河为界吧!” 索额图他们跟俄罗斯人谈判,结果费耀多啰还真就想要尼布楚和雅克萨。索额图他们狠狠地驳斥了他们,然后又把皇上的意思传达给他们,最终以额尔固纳河和格尔必齐河为界,立了界碑才回来。

康熙二十九年,皇上任命裕亲王福全为大将军,去打噶尔丹,还让索额图把盛京、吉林、科尔沁的兵都集合到巴林,结果在乌阑布通打败了噶尔丹。不过因为没追击到底,索额图被降了四级。 到了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带兵出征,率领着八旗前锋、察哈尔四旗和汉军绿旗兵先出发,还亲自督促火器营。大将军费扬古从西路进攻,到达图拉。皇上驻扎在克鲁伦河,噶尔丹就逃跑了。费扬古在昭莫多截击噶尔丹,狠狠地打败了他。康熙三十六年,皇上回京,路过宁夏,还让索额图督促水驿的修建,这时听说噶尔丹死了。皇上论功行赏,把之前降的级又给恢复了。

康熙四十年九月,索额图年纪大了,就请求退休,皇上批准了,让心裕接替他当领侍卫内大臣。

索额图巴结皇太子,可是皇太子后来逐渐失宠了。康熙四十一年的事儿,皇上到德州视察黄河,皇太子正好生病,就派人把索额图从北京叫到德州照顾他。 在德州待了一个多月,皇太子病好了,就回北京了。这一年,心裕因为虐待家人,夺了官职。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皇上突然下令逮捕索额图,把他交给宗人府关起来。皇上还说:“你身为大学士,贪婪又恶劣,被革职后又重新启用,竟然不知悔改!你家人都告发你,朕本来想宽容你三年,让你反省。可你却变本加厉,结党营私,还议论国家大事。皇太子在德州的时候,你骑马到宫门才下马,就凭这一点,你就该死了!你干的那些事儿,随便挑一件出来,都够杀头的。念在你以前也是朝廷大臣,朕实在不忍心,就饶你一命吧。” 皇上还下令逮捕索额图的几个儿子,交给心裕和法保看管,并警告说:“要是再出什么乱子,心裕和法保就等着被灭族吧!” 那些跟索额图有牵连的大臣,比如麻尔图、额库礼、温代、邵甘、佟宝,都被严厉处罚;只有阿米达因为年纪大了,才被放过。皇上还下令,所有在各部衙门工作的,跟索额图有亲戚关系的官员,全部革职。江潢因为家里藏有索额图的私信,被送交刑部判死刑。皇上还特别声明,满洲人跟索额图有点来往的,汉官跟他有点交情的,都不追究了。 没过多久,索额图就死在了狱中。

过了几年,皇太子因为精神失常被废黜了。皇上公布了皇太子的罪状,说:“索额图帮着允礽密谋大事,朕早就知道了,所以才处死了索额图。现在允礽想为索额图报仇,让我寝食难安。” 皇上还追究索额图的两个儿子格尔芬和阿尔吉善的罪责,把他们也杀了。 有一天,皇上对大臣们说:“以前索额图心怀鬼胎,建议皇太子穿戴黄色衣服,各种礼仪制度都跟朕差不多。皇太子的骄纵,都是从这儿开始的。索额图真是咱们大清朝第一大罪人!”

明珠,字端范,是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孙子。他父亲尼雅哈,在太祖灭掉叶赫之后投降了清朝,被授予佐领的官职。明珠一开始在侍卫处当差,后来升任銮仪卫治仪正,之后又升迁到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他被提升为总管;五年,被授予弘文院学士;七年,皇上派他去淮河、扬州一带查看河工,让他研究恢复兴化白驹场旧闸,并在黄河北岸开凿引河。没过多久,他又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后来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还担任了经筵讲官。康熙十一年,他升迁为兵部尚书。十二年,皇上到南苑,在晾鹰台检阅八旗军队。明珠事先安排好条教,让士兵们练习,到了检阅的那一天,军容十分整肃,皇上很高兴,还把这件事定为制度。

康熙初年,南方基本平定,朝廷在南方留下了重兵镇守: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东,耿精忠镇守福建。十多年过去,这三藩逐渐骄横跋扈起来,吴三桂尤其嚣张。尚可喜也为此担忧,上疏请求朝廷允许他撤藩,回老家海城养老。耿精忠、吴三桂也相继上疏请求撤藩。皇上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人都主张撤藩,明珠也赞同他们的意见。其他大臣都沉默不语。皇上说:“吴三桂他们早有反叛之心,如果不早点除掉他们,就会养痈成患。今天撤藩他们也会反,不撤藩他们也会反,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下诏同意他们撤藩。吴三桂果然反叛,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也跟着叛乱响应吴三桂。当时有人要追究那些当初建议撤藩的大臣的责任,索额图就请求皇上处罚他们。皇上说:“这是我的主意,其他人有什么罪呢?”明珠因此得到了皇上的赞赏,他完全是执行了皇上的旨意。康熙十四年,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十六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多次担任《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等书籍的总裁官,官职也累加到太子太师。等到三藩叛乱平定之后,皇上告诉朝臣,当初议论撤藩的事,只有明珠等人能够领会他的旨意。皇上还说:“当时有人请求处罚那些建议撤藩的大臣,如果我当时听了他们的建议,那些大臣都会含冤而死啊!”

明珠这小子专权独揽,当政后,朝政腐败,贪污受贿,钱财堆积如山。佛伦、余国柱都是他的同伙,被他提拔到高位。靳辅负责治理黄河,主张在黄河上游筑堤,控制水流,却不管下游疏浚。于成龙他们建议疏浚下游,但靳辅不同意。靳辅还搞什么屯田,很多人觉得对老百姓不利,都不支持他,只有明珠力挺他。蔡毓荣、张汧都是明珠推荐提拔的,后来他们犯了错被查办,明珠担心牵连到推荐他们的人,就赶紧撇清关系,皇上发话批评了他,这才算完事。他和索额图互相拉帮结派,明争暗斗。

索额图出身高贵,从小就养尊处优,性格傲慢霸道,谁要是对他看不顺眼,他就直接把人家给收拾了。在朝中官员里,他只跟李光地关系好。明珠为人则比较谦虚温和,花钱大方,乐善好施,以此来笼络新进官员。那些跟他不对付的人就用阴谋诡计陷害他,明珠和徐乾学他们是一伙的。索额图巴结皇太子,而明珠却跟皇太子对着干,朝中那些侍奉皇太子的官员,都被明珠暗地里排挤掉了。明珠还推荐汤斌去辅佐皇太子,结果反而害了汤斌。

那段时间老天爷不下雨,李光地推荐的讲官德格勒明易,皇上让他占卜,结果卜卦得到“夬”卦,德格勒就上奏说小人把持朝政,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批评明珠。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德格勒传》。

公元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奏弹劾明珠和索额图,说他们俩严重徇私枉法,把持朝政。奏折里说,内阁的各种决策,都由明珠一手操纵,轻重缓急全凭他个人喜好。索额图完全听命于明珠,即使决策有错误,其他官员也不敢反驳。皇上偶尔责问他们,他们也敷衍了事,根本不改正。

凡是皇上赞赏的政令,明珠就说这是他力荐的结果;要是皇上不满意,明珠又说他及时挽救了局面,避免了皇上不高兴。他还随意增加条款,以此收买人心,树立威信。每天早朝结束后,明珠走出中左门,满汉各部院的大臣都毕恭毕敬地等候着,然后明珠会私下跟他们密谈很久,把皇上的旨意都透露给他们。各部院只要有点事跟明珠沾边,都得先去求他,再执行。

明珠广结党羽,拉拢满洲的佛伦、格斯特,以及他们的族侄富拉塔、锡珠等人。凡是朝廷会议和选举,都由他们把持。汉人方面,则由索额图掌控一切。地方督抚、藩臬等重要官员的任命,都由索额图等人暗中收受贿赂,直到收买到满意为止。康熙二十三年,那些想升官的学道,都要先去跟他们谈价钱,官位早已内定好了。

靳辅跟明珠关系很好,当初讨论开挖下河的时候,明珠认为靳辅应该担任这个要职,靳辅也欣然接受。后来皇上想另派别人,明珠就说于成龙深受皇上器重,应该让他去。而于成龙当时只是按察使,实际上的权力还在靳辅手里,当时并没有什么阻挠。可是后来靳辅把事情搞大了,跟于成龙意见不合,明珠就全力阻挠。明珠自知罪孽深重,表面上对人温柔和善,百般讨好,暗地里却狠毒阴险,处处算计。

他最怕言官揭发他的罪行,所以对考选出来的科道官员,都会事先跟他们约定好,奏章必须先给他过目。佛伦担任左都御史时,看到御史李兴谦多次上奏得到皇上的赞赏,吴震方也对他有所弹劾,就借故陷害他们。明珠善于掩盖罪行,又有索额图从中帮凶,他们俩狼狈为奸,误国殃民。因此,郭琇恳请皇上严厉处罚他们。

皇上跟吏部的人说:“国家设立官职,分派工作,必须要求官员们一心为公,廉洁奉公,无论大事小情都要认真对待。现在朝中的大臣,从大学士往下,只知道互相拉帮结派,徇私舞弊。每次开会讨论事情,总是那么一两个人带头,其他人就跟着附和,根本不认真思考。朝廷的议事都这样,国家大事还能指望谁呢? 特别是那些重要的职位空缺,我特地让大家一起推荐人选,本来是想选拔人才,也希望被推荐的人能谨慎小心,别因为贪污受贿而连累推荐他的人,但那些贪婪的人,总是屡教不改,最终东窗事发。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结党营私,收受贿赂造成的。朕实在不忍心重罚这些大臣,况且有些人在打仗的时候立过功,就先放过他们吧。” 于是,皇上罢免了明珠的大学士职位,让他去当领侍卫内大臣,看看情况再说。没过多久,明珠就升了内大臣。后来跟随皇上征讨噶尔丹,负责西路军队的军饷,因为有功劳,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

明珠虽然被罢免了政务,但他的权力并没有完全消失,然而做了二十年的内大臣,却再也没有掌握实权。康熙四十七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性德、揆,他们的事迹另有记载。

余国柱,字两石,是湖北黄石人。顺治九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兖州推官。后来升迁为行人司行人,又转到户部当主事。康熙十五年,考试后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当时正值用兵时期,余国柱多次上书,提出筹措军饷的建议,他的建议都非常精辟。康熙二十年,他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不久后,他被任命为江宁巡抚,请求设立机制,生产宽大的缎子。皇上批复说:“这可不是日常用品,为什么要浪费钱财?” 当时明珠当权,余国柱为了讨好他,处处小心谨慎,避免触怒他。后来,余国柱升任左都御史,又升任户部尚书。汤斌接替余国柱做了江苏巡抚;余国柱向汤斌索要贿赂,要他送礼给明珠,汤斌不肯,因此余国柱就排挤他。康熙二十六年,余国柱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更加与明珠勾结,当时人们称他为“余秦桧”。

有一次皇上到陵墓祭祀,半路上召见成龙,成龙把明珠、余国柱贪污受贿的事情都说了出来。皇上问高士奇,高士奇也上奏了相关的报告。郭琇也上书弹劾他们,一时间弹劾余国柱的人纷纷出现,就连余国柱的门生陈世安也上书揭发他,而且说得非常到位,余国柱最终被罢官。他离开京城后,在江宁修建府邸,打算安度晚年,结果又被给事中何金兰弹劾,被命令回老家。最终死在家中。

佛伦,是满洲正白旗人,姓舒穆禄。他从一个小小的笔帖式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内阁学士。吴三桂死了,他的孙子吴世璠还在云南、贵州一带据守,朝廷就派佛伦负责管理粮饷,打通镇远到其他地方的运输通道,后来又让他兼管四川的粮饷。事情平定后,佛伦升迁为刑部侍郎。没多久又升左都御史,然后是工部尚书,之后又转任刑部和户部尚书。

之前黄河治理工程,靳辅和按察使于成龙意见不合,朝廷就让佛伦和侍郎熊一潇等人去调查协调。佛伦因为受到了明珠的指使,最后采纳了靳辅的意见。结果被总漕慕天颜弹劾,说他巴结拍马。御史陆祖修也弹劾佛伦偏袒靳辅,还说:“九卿会议的时候,尚书科尔坤等人完全听佛伦的,尚书张玉书、左都御史徐乾学说兴屯占的民田应该还给老百姓,科尔坤根本不理。其他九卿连个字都插不上嘴。”皇上大怒,下令严厉查办。后来郭琇弹劾明珠,说佛伦是明珠的党羽,佛伦因此被免职。皇上召见靳辅等人当面问话,佛伦这才奏请停止屯田,并且裁撤之前设立的官职。部门建议革除佛伦的官职,皇上最后让他保留佐领的职位。没过多久,又授予他内务府总管的职务。

佛伦后来被派去山东当巡抚,上疏请求平均赋役,让绅士和百姓一起承担徭役,皇上还为此嘉奖了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早些时候,潍县知县朱敦厚因为贪污受贿被巡抚钱鎯揭发,他求徐乾学帮忙在钱鎯那里说情,结果被免罪,还被内调升了主事。这件事后来被揭发,朝廷让佛伦调查,徐乾学因此被革职。佛伦还弹劾郭琇,说他做吴江县令的时候侵吞了公款,并且说郭琇的父亲景昌原名叫尔标,是明朝御史黄宗昌的奴才,因为参与叛乱被杀,郭琇后来改了父亲的名字,冒领了官爵,应该追究责任。徐乾学以前依附明珠,后来两人关系破裂,有人说郭琇的弹劾奏章其实是徐乾学主使的,所以佛伦以此来报复。不久,佛伦升任川陕总督,之后又入朝担任礼部尚书。康熙三十八年,他被授予文渊阁大学士。康熙三十九年,郭琇入京朝见皇上,为父亲申冤,说他父亲是被冤枉的。皇上询问佛伦,佛伦承认自己当时所奏并非事实,应该被革职,但因为当时有赦免令,所以免于处罚。没过多久,佛伦就以原官品级退休,不久后去世了。

话说康熙年间,满洲大臣里,论权势地位,就数索额图和明珠最牛了,当时他们俩的势力那是相当大,光芒万丈啊! 可惜啊,他们都没能保持好名声,最后都因为贪污腐败而倒台了。索额图因为依附太子而获罪,连累了他的后代。明珠跟索额图争权夺利,但他没依附太子,虽然被人弹劾罢相,但康熙皇帝念着他当年支持撤藩有功,还是力保了他。跟索额图比起来,明珠这运气,是不是好太多了? 至于像国柱、佛伦这些人,他们的权势地位就差远了,跟索额图、明珠根本没法比。

你看,索额图和明珠,一个因为站队太子而倒霉,一个因为没站队太子却最终保住了自己,这其中的差别,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在权力斗争中,站队固然重要,但自身能力和皇帝的恩宠,同样不可或缺。 索额图虽然一时风光无限,但最终却因为贪婪而自毁前程,明珠虽然也经历了罢相的打击,但因为康熙皇帝的欣赏和之前的功劳,最终得以善终。 所以说,在那个时代,想要在朝堂上立足,光有权势可不行,还得看个人品行和皇帝的脸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