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定三,字竹坡,是湖北兴国人。道光六年考中了武进士,被授予二等侍卫的官职。后来外放到广西桂林营担任游击,然后一路升迁,最后做到贵州镇远镇总兵。道光三十年,他平定了湖南李沅发的叛乱,被皇上赐号“悫勇巴图鲁”。

咸丰元年,他率领贵州、云南的军队去广西剿匪,攻克了武宣三里墟的匪贼营寨。接着去攻打象州,因为匪贼逃跑了,秦定三被撤去花翎,降了三级,不过还是留任。没过多久,他又接连攻破了匪贼的马鞍山、竹园村,收复了失地。他和副都统乌兰泰一起攻破了匪贼的新墟,又夺回了双髻山、猪仔峡这两个重要的据点,因此受到了嘉奖。后来又在永安州与匪贼作战,英勇作战负了伤。

咸丰二年,他攻破了水窦的匪贼营垒,匪贼放弃永安,溃逃而去,秦定三还抓住了匪贼首领洪大泉。匪贼逃窜到桂林,秦定三和乌兰泰追赶过去。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安营扎寨就要作战,秦定三劝乌兰泰不要急于求战,但乌兰泰没听,结果在战斗中牺牲了。秦定三接替乌兰泰指挥军队,攻克了花硚,解除了桂林之围,因为保卫了省城,受到了表彰。之后,他追击匪贼进入湖南,在道州的桃花井、五里亭、龙安桥等地打败了匪贼,并前去支援长沙。总兵和春的军队在妙高峰被匪贼包围,秦定三分兵袭击匪贼营寨,解救了和春的军队。后来匪贼逃窜到岳州,秦定三因为没能阻止匪贼,被革职留任。他又去支援武昌,在洪山与匪贼作战。

咸丰三年,匪贼乘船沿江东下,向荣率领大军从陆路追击,命令和春和秦定三担任先锋。刚到九江,江宁就已经失守了。一个月后大军才赶到,在城下与匪贼多次作战,但匪贼坚守城池,顽强抵抗。

话说四年前,匪徒分成几伙攻占了庐州,和春大人就派定三和郑魁士带兵去帮忙剿匪。当时庐州已经被匪徒占领很久了,周围的县城也都被攻破了。定三打了几个胜仗,打败了匪徒,收复了六安,然后在三角井驻扎军队。

后来,江宁的匪徒也跑到安徽来了,想一路打到北方去,说是要支援畿南那些逃窜的土匪,路过舒城。匪徒头子罗大纲、石达开、胡以晄、秦日昌他们联合起来,好几万人,从四个方向一起进攻。定三手下的兵只有两千人,愣是坚守了十多天,还阵斩了罗大纲,匪徒这才开始溃败,撤兵了。定三又组织敢死队猛攻舒城,把城外的匪徒营垒全给端了,还趁匪徒出来的时候伏击他们,接连打败了他们。

就这样围困了几个月,到了第六年,匪徒营地的火药自己着火了,定三抓住机会,猛攻城池,架梯子往上爬,终于收复了舒城,消灭了四千多匪徒,皇上还给他封了个骑都尉世袭的官职。 之后,定三的军队驻扎在军铺,匪徒又从庐江、桐城分兵来进攻,定三来回奔袭,狠狠地打败了他们,又收复了五河、庐江两个县。

接着,定三又准备攻打桐城,先夺下了小关、下关、白河岭这些重要的据点,然后在陈家铺驻扎军队。那年冬天,匪徒从安庆来增援,定三跟他们血战了十八天,匪徒才撤退。后来,定三又在桐城北门外打败了匪徒,还把他们的城楼给拆了。

捻军在河南闹事,朝廷下令定三三次带兵去蒙城和亳州剿匪。同时,让郑魁士代替他负责桐城的军事。河南巡抚福济上奏说,只有三次围攻才能拿下捻军,所以请求留下定三。后来,朝廷改派郑魁士去支援北路,而这时郑魁士的军队已经到了。定三和郑魁士一开始官职相同,后来和春去江南督师,郑魁士负责安徽军务,权力超过了定三。因为争夺军饷的事,定三心里不服气,上奏弹劾郑魁士。福济只依靠这两支军队,不好偏袒哪一方,而且军队又饿又疲惫。

七年春天,捻军又攻陷了庐江,接着进攻桐城。官军被围困,还没打仗就溃败了,定三因此被撤职降级。皇帝知道定三多年来一直奋勇作战,这次失败不是他的责任,就赦免了他,只是轻微处罚,命令他去江南大营,归属和春的军队,驻扎在句容。大军正在攻打镇江,又命令他转移到溧水,阻止前来支援捻军的敌人。不久,定三在军中去世,朝廷念及他过去的功劳,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追赠谥号为恭武。

郝光甲,直隶任丘人。道光十八年考中武进士第一名,被授予头等侍卫的职位。后来外放到山东担任抚标中军参将,山东巡抚李僡推荐他,破格提升为陕安镇总兵。咸丰三年,他率领陕甘的军队支援山东,参与了解除怀庆之围。追击捻军到山西,在平阳打败了他们。捻军入侵京畿地区,光甲跟随胜保追剿。陕甘总督舒兴阿在河南剿灭捻军,两人互相争夺调遣兵力,光甲因为擅自移动营地而被撤职。

后来,光甲跟随舒兴阿支援安徽,他的军队归属秦定三指挥。在舒城作战,多次打败捻军,朝廷授予他三品顶戴,署理陕安镇总兵。参与攻克庐州,收复舒城后,恢复了总兵顶戴,并被赐予花翎。随后,他被调到河南剿灭捻军,却误去了徐州,因此被弹劾,革职留营。在江集打败了颍州的捻军,俘获了捻军首领王凤林。但因为调往蒙城迟延,被降了两级。七年,他支援桐城,兵败阵亡。朝廷恢复了他的原职,按照总兵的规格给予抚恤,并追赠骑都尉世职,谥号武节。

郑魁士,河北万全人,从当兵一步步升到湖南提标守备。道光三十年,平定了李沅发造反的事儿,升任镇筸镇标都司。跟着提督向荣去广西剿匪,打了好多胜仗,皇上赏了他个花翎。之后升任湖南九溪营游击,又升参将。咸丰二年,他守卫桂林,又去支援长沙,升任副将,还被皇上赐了个“沙拉玛巴图鲁”的称号。后来又去支援武昌,跟着向荣追击敌人一直打到长江下游。因为违反军令被弹劾,撤了职,不过还留在军营里。后来在江宁打仗立了功,又给他赏了个都司翎顶。

咸丰四年,提督和春带着部队去庐州打仗,连打几仗都赢了,郑魁士的官职也恢复了。接着,他代理安徽寿春镇总兵。庐州好几个县城都被敌人占领了,府城里敌人人多粮足,死守着。和春的军队主要靠郑魁士和秦定三两个人,他们把军队分成三路去攻打舒城;而庐州的军事行动,全靠郑魁士指挥。围攻了一年多,安庆、江宁的敌人多次来增援,都被郑魁士打跑了。到咸丰五年冬天,进攻更猛烈了,郑魁士偷偷摸摸地跑到城下,用云梯爬上城墙,攻下了城池!皇上很高兴,给他升了官,加了提督的衔。

咸丰六年春天,郑魁士追击敌人到了三河,烧了敌人的老巢,可是捻军却越来越多了。郑魁士率领军队去宿州打败了捻军,捻军就四散逃窜到河南去了。巡抚英桂上奏皇上,请求郑魁士去支援永城,可和春正忙着对付安徽的捻军,所以留下了郑魁士,让他跟和春互相配合。于是,郑魁士在怀远茅塘集、河溜等地多次打败捻军,抓获了捻军首领褚淀等四十多人。他又在蒙城打败捻军,烧掉了他们的粮草辎重。驻守怀远的捻军分队来进攻,郑魁士被包围了,他奋勇作战,身上中了二十多处伤,最终还是打败了敌人,解了围。皇上嘉奖他的勇敢,赏了他一件黄马褂。他又率领地方武装在太和打败了捻军。

后来和春去江南督师,皇上任命郑魁士接管安徽军务,让他和巡抚福济一起负责安徽的军事,正式授予他寿春镇总兵的职务。他接连攻克了舒城、庐江、无为等地,皇上又赏赐了他御用的衣服和珍宝。因为郑魁士冲锋陷阵,受了很重的伤,皇上特别下诏嘉奖他,还赏赐了药材给他治伤。之后,他又分兵收复了和州、潜山。

首先,秦定三三次攻打桐城,可是贼寇死守,怎么也攻不下来。后来魁士去增援,打了好多仗,还打退了前来支援的贼兵。那时候,厉害的贼寇石达开在桐城和安庆之间来回窜,声势浩大得很;他还勾结捻匪,势力蔓延到安徽和河南一带。朝廷下令让秦定三调兵去蒙城剿灭捻匪,过了一阵子又让他继续攻打桐城,让魁士代替他去剿捻,并和河南巡抚英桂一起节制三个省的剿捻军队;可桐城战事正激烈,福济又上奏留住秦定三不让他走。正赶上那年闹灾荒,军饷短缺,秦定三的军队原来是靠地方捐款来供应,魁士的军队到了之后,就把这些款项都拿去用了。秦定三上奏章争论这事,福济却一点办法也没有,两支军队因此就闹得水火不容了。朝廷催促魁士赶紧去蒙城,可他还是没去。

第二年春天,庐江和潜山接连失守,贼寇从安庆大举进攻,城里的贼寇也杀了出来,官军又饿又累,互相不管不顾,没打仗就溃不成军地逃跑了。于是朝廷就剥夺了魁士的翎顶(官帽上的装饰,象征官阶),撤销了他的剿捻会办职务,让他归福济节制。魁士退守庐州,粤匪和捻匪联合起来进攻,魁士迎战打败了他们,又重新戴上了翎顶。接着他又攻克了桃镇、派河,然后进兵扼守全椒、滁州,以阻止贼寇北窜。八年后,他被调到江南大营,授予浙江提督的职务,负责宁国军务。九年后,他攻克了湾沚,又去剿灭贵池、南陵的贼寇。随后,朝廷命令他驻防高淳、东坝。

十年后,他因为伤病请求休假,朝廷斥责他屡次后退,把他从总兵官降级补任。后来他跟着漕运总督袁甲三一起剿灭贼寇,被授予甘肃宁夏镇总兵的职务。十一年后,他因病辞职。过了一阵子,朝廷又召他进京等候考察。同治五年,捻匪北犯,朝廷命令他到直隶东路协同剿灭捻匪。六年后,他署理直隶提督。八年后,他请求因病退休。十二年后去世。大学士李鸿章上奏章说魁士长期从事军事,为人坚强勇敢,多次负重伤,朝廷按照规定赐予他抚恤,并追赠谥号“忠烈”。

傅振邦,山东昌邑人,道光十六年考中了武进士,被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来,在道光二十三年,他被派到湖南长沙,担任协中军都司,还代理镇筸游击的职务。道光三十年,他参加了平定新宁土匪李沅发的战役,在战斗中受了枪伤,皇上赏赐了他花翎,并正式授予他游击的职位。

咸丰二年,他前往桂林支援。三年后,他跟随向荣将军追击敌人到达江南地区,升迁为湖南抚标中军参将。因为在围攻江宁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皇上赐给他“绰克托巴图鲁”的称号,这可是很高的荣誉啊!咸丰四年,他又升迁为贵州定广协副将,并代理江苏徐州镇总兵。当时,捻军从芜湖进攻东坝,攻陷了高淳县城。向荣将军命令他迎战并打败了敌人,收复了高淳。之后,他又和邓绍良一起攻克了太平府,逼近秣陵关,在采石矶打败了敌人。

咸丰六年,傅振邦到徐州上任。捻军首领张洛行、夏白、任乾率领大军包围了宿州。傅振邦在夹沟和符离两次击败敌人,解除了宿州之围。他又在瓦子口再次打败张洛行,摧毁了他的老巢。在滩口,他击退了来犯的蒙城捻军。随后,他和伊兴额一起在永城铁佛寺打败了捻军首领纪学中和王得六,摧毁了柳集和临涣集的捻军巢穴,还活捉了纪学中。之后,他被正式授予徐州镇总兵的职位。

江南大营战败,朝廷命令傅振邦前去支援。他和总兵明安泰、秦如虎一起,打败了东坝的敌人,并进攻溧水。咸丰七年,他们攻克了溧水。之后,他又打败了湖墅的敌人,追击到龙都,并和张国樑一起攻克了句容,皇上加封他为提督。咸丰八年,他前往宁国支援,攻克了湾沚和黄池,解除了宁国府城的危机。四月,他回到徐州,并委任袁甲三为帮办军务。当时捻匪四处作乱,傅振邦在江北、安徽、河南三省之间四处奔波,追剿敌人,在山套擒获了石得珍;在符离消灭了李大喜的部队;在茨河击败了孙葵心的部队。归德府和陈州都得到了平定,朝廷也记下了他的提督功劳。咸丰九年,朝廷命令他代理袁甲三,负责督办三省的剿匪事宜,副都统伊兴额担任他的副手。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胜保的帮办,同时仍然负责督办三省的剿匪事宜。

话说这刘添福,在浍河以北纠集了三万多人,把团练苗沛霖的营地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振邦将军火速赶去救援,一口气就摧毁了敌人的二十四座营垒!

趁着这股劲儿,他又打到了浍河以南,直接在战场上砍死了贼酋任乾,把他们的据点夷为平地。 皇上龙颜大悦,直接封他做了云南提督! 蒙城王家圩,还有其他好些个地方,听说任乾死了,都赶紧来投降了。就剩淝河以南板桥集的贼寇陆连科,死活不肯投降,还死扛着呢。振邦将军就使了个计策,先把黄家圩给招降了,里应外合,一举擒获并处死了陆连科。这下子,淝河以南以北的六十多个据点,都乖乖地投降了。

六月的时候,贼寇攻陷了定远,振邦将军又马不停蹄地赶去支援,在宿州打败了他们。贼寇逃窜到固镇,结果在方家坎渡口又被咱们的军队给打败了。 孙葵心这伙人逃到了唐家寨,还想着偷袭济宁呢,结果被咱们军队截击,灰溜溜地逃跑了。

十年的时候,朝廷任命袁甲三代胜保担任钦差大臣,专门负责徐州、宿州一带的剿匪工作。捻军多次窥探徐州、宿州,他们的老巢在袁州、徐州两地的圩子,横跨淮河南北。胜保率军进剿,接连攻破了捻军的战略要地临涣、韩村、赵家海、张圩,很多捻军主动投降。然后,胜保渡过淮河,攻打袁圩。捻军首领刘添福从河南逃窜回来,和胜保交战,胜保打败了他,又接连攻破了褚庄、邱家圩、檀城,五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歼灭了六千多名捻军,还抓获了捻军首领任护、任大牛。东路的捻军骚扰宿迁、睢宁,胜保在苗村与他们作战,大获全胜。闰三月,胜保和田在田一起攻克了阎圩,抓获并处死了任虎、邓三摩等人。接着又打败了前来增援的捻军,抓获了李大喜。四月,胜保接连攻克了淮河以南的解沟、五沟、任圩等捻军巢穴,斩杀了捻军头目李四喜、任友得等三十多人,收复了童亭、藕池等四十二个圩子。五月,胜保参与了对袁圩的总攻。捻军首领刘添祥等人率领大部队前来增援,胜保分兵击退了他们;而永城的捻军一万多人直奔童亭,企图偷袭孙甿的大营,胜保命令副将龚耀伦击败了他们,抓获了捻军首领赵学焕等人。七月,胜保攻克了蒙城西洋集的十四个捻军据点。颍州、亳州的捻军首领姜台凌等人北窜到淮河以南,胜保在险要地段设伏截击,抓获了百余名捻军头目。后来因为旧伤复发,胜保请求回老家治病,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十一年的时候,朝廷命令胜保督练民团,防堵登州、莱州、青州三府的捻军。胜保的病还没好,上疏辞去了防堵的职务,请求只负责团练,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这一年冬天,朝廷命令胜保来京城接受检阅。

1862年,胜保建议调振邦来协助他管理安徽和河南的军队,但最终没成行,振邦留在了山东。第二年,僧格林沁统领前线军队,参与了攻打淄川和白莲池的战役,并支援了蒙城。1864年,僧格林沁参与了在湖北随州打败捻军首领张总愚的战役。1865年,他因为生病告假回家,没过多久病就好了,留下来督促青州和莱州的军队,并调动军队驻守张秋河防线。1867年,他参与了剿灭直隶地区的土匪,但土匪投降后又叛变,僧格林沁因此被革职。随后他又打败了夏津的土匪,恢复了之前的官职。1866年,西捻军被平定,他被补任为直隶提督。1880年,他被调往湖北。1883年,因受伤回乡休养,不久后在家中去世,朝廷赐予抚恤,并追赠谥号“刚勇”。

邱联恩,字伟堂,福建同安人,是浙江提督良功的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授予乾清门侍卫的职务。1843年,他被外派到直隶通州担任协副将,后来调到河间协。1854年,他跟随胜保在静海李家庄剿灭粤匪,取得了胜利,又攻破了梁头和孙家庄的匪营,被提升为南阳镇总兵。在剿灭光州的捻匪时,他抓获了匪首丁心田,因此被赏赐了花翎。1855年,捻军首领李世林战死,他的部下易添富纠集了汝阳、息县等地的土匪,杀害了乌龙集的州判,攻陷了息县,占据了光山。邱联恩率领军队围攻,土匪夜间逃窜,他率兵追击,大败土匪,杀死一千多人,擒获斩杀了王党、黄五雷等匪首。

六年的时候,皖北捻军首领张洛行、龚瞎子他们来骚扰归德府,我紧急赶去支援。刚到,贼寇就从三路杀过来,结果被我们打跑了。后来因为剿匪行动拖延了,我被革职留在了营地。接着,我在谷熟集和界沟集连续打败了捻军,消灭了很多敌人。之后,我在亳州五马沟跟他们大干一场,彻底打败了他们,歼灭了上千名敌人,抓获了三十多个贼头目,然后官复原职。那年冬天,襄阳的土匪造反,窜到河南,攻陷了邓州和内乡,我火速赶去,收复了失地,还杀了他们的头目朱中立等人,那一片才算安定下来。

七年春天,张洛行带着他的队伍到处抢劫光州和固始,占据了洪河两岸。胜保的大军在北岸堵着,我率领一千多兵马在南岸进攻,目标是方家集的贼巢。五月,各路大军一起进攻,我直接冲进贼营,攻破了他们的营垒,乘胜追击,还烧掉了洪河桥,两岸的贼寇都溃败了,我们消灭了三千多人。这次战役我立了大功,皇上赐给我“图萨兰巴图鲁”的称号。九月,我们去剿灭角子山上的捻匪,都统德楞阿在确山打败了敌人,我乘胜追击。贼寇逃窜到沁阳、嵩县的山里,我们搜捕了好几个月,才算平息了那边的匪患。

八年,我回军支援固始,解了围困。这时候,广东的土匪入侵湖北,攻陷了麻城。我带领军队扼守沙窝坊和虎头关,防备光山、商城一带。十月,捻军首领孙葵心窜到周家口,我在槐店打败了他。

话说九年春天,张洛和龚瞎子这两个家伙又来骚扰归德府了。联恩奉命前去支援,连续打败了他们。追到五沟营的时候,敌人分成两拨跑了,东边那拨被咱们的军队在商水南边打得落花流水。联恩呢,就亲自带兵追击西边那拨,孤军深入敌境。结果,巡抚恒福大人却说他追击敌人太慢,把他给革职了,就地留营。

后来,敌人又攻打西华,联恩赶紧带兵去解围。追到舞阳北舞渡的时候,天都黑了,人和马都饿着肚子呢,结果又碰上了敌人,硬着头皮跟他们打了一仗。一直打到杀虎桥,敌人骑兵从四面八方把联恩围住了。联恩本人受了重伤,马也倒下了,他就下马步战,亲手杀了十多个敌人,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壮烈牺牲了。皇上后来恢复了他的官职,按照提督阵亡的规格优待他,还追赠他骑都尉的官职,并且把骑都尉的世袭爵位也给了他。南阳和同安两地还专门为他修建了祠堂。可惜联恩没有儿子,就由他的族子联炳忠继承爵位,联炳义继承世袭的官职。

黄开榜,是湖北施南人。一开始他加入了湘军,跟着部队在武昌、汉阳、蕲州、黄州一带打仗,慢慢升官,做到都司。

咸丰七年,他跟着胜保去剿灭捻军,攻下了正阳关,升了游击。咸丰八年,他和副都统穆腾阿一起在马头打仗,结果黄开榜打输了,被撤了翎顶(一种官帽上的装饰)。后来又收复了六安,加了副将的衔。

咸丰九年正月,豫军摧毁了颍上南照集的捻军巢穴,黄开榜率领水师进攻蚌埠和长淮卫,打了七天七夜,缴获了敌船一百多艘,杀了敌人一千多人,还烧毁了敌人的船只和粮草,攻破了怀远水路上的各个关卡,摧毁了文昌阁的贼营,杀死了很多敌人,皇上赐给他“勤勇巴图鲁”的称号。 他和其他的军队一起击退了前来支援的捻军,一直打到怀远城下,他第一个冲上城墙,收复了怀远,升了副将。

咸丰十年,袁甲三围攻凤阳,黄开榜参加了炉桥的战斗,捻军首领张洛行前来救援,结果被各路军队夹击打败了。捻军头目邓正明偷偷地请求投降,先来探查府城的虚实,黄开榜建议把军队集中到城外,显示一下我们的兵力。总兵张得胜诱捕了捻军首领张隆,并把张隆和其他十四个顽固的匪徒捆绑起来,在集市上处死了他们。黄开榜把张隆的头砍下来示众,城里的捻军就赶紧把他们的首领捆绑起来请求投降,三百多个顽固分子被杀,其余的都被遣散回家务农。因为他的功劳最大,被记名提拔为总兵。后来他又和总兵田在田等人一起攻破了捻军的王家营,收复了清江浦,然后驻扎在那里。

江宁大营溃败后,降将薛成良叛变,逃到了邵伯湖,黄开榜和副将刘成元等人一起摧毁了敌人的三百多艘船只,几乎全歼了敌人,薛成良也跳水自杀了。黄开榜被加封为提督,授予江西九江镇总兵的职位。咸丰十一年,他攻打天长,连续攻克了几个敌人的营垒。

1862年,捻军跑到宝应县来闹事。开榜指挥炮船把他们打跑了,又在山阳、汊河打败了捻军。他和道员张富年一起,攻破了宿州的观音寺和仁和集的捻军营地,在邳州抓住了捻军头目王春玉,还攻克了猫儿窝的贼巢。后来,僧格林沁弹劾开榜夸大战功,漕运总督吴棠奉命调查,结果证明开榜是清白的,还推荐他统领徐州、宿州的军队,并且兼管水师。

第二年,1863年,开榜攻打长城附近的贼堡,打赢了,还收复了附近的村庄。他又攻破了郜家花园和孙甿的贼巢,因此被记名提督。 粤军渡过长江,北上进攻,开榜在高邮堵住了他们。贼军抢了船,想渡过湖泊去攻打天长,开榜赶去支援,烧掉了贼军的木筏,军队就驻扎在堤岸上。贼军摆开阵势抵抗,开榜命令副将龚云福从陆路进攻,参将陈浚家率领炮船悄悄从小河口出发,迂回前进,和长城来的军队一起夹击敌人,在天长三汊河打败了粤军,解除了天长的围困。提督杨岳斌收复了江浦和浦口,开榜又攻破了七里洲的贼垒,烧掉了六十多艘贼船。他还参与了九洑洲的战斗,并攻克了那里。后来,开榜奉命前往临淮,和总兵普承尧一起平定了七里河岸上的贼垒。

1865年,开榜率领部队和船只驻守通州,江宁也平定了。1867年,他到九江镇上任。1872年去世,谥号刚愍。

陈国瑞,字庆云,是湖北应城人。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落入了土匪的手里。后来他投奔了总兵黄开榜,被黄开榜收为义子,改姓黄。在军队里,他每次打仗都冲锋陷阵,特别勇猛。咸丰九年,军队攻打怀远的时候,他率领七个人,晚上偷偷渡过河,攀着城墙率先登上城头,扔火把烧了敌人的谯楼,砍死了十多个凶悍的土匪。军队随后攻上城墙,怀远城就被攻破了,从此陈国瑞就因为他的勇猛而闻名。

后来,钦差大臣袁甲三包围了定远,捻军首领李光等人来救援。陈国瑞冲进敌阵,腹部中枪,但他忍着伤痛继续战斗,把敌人打退了。乘胜追击,他攻破了两个敌人的据点,皇上还赐给他“技勇巴图鲁”的称号,这可是很高的荣誉啊!接着,他奉命去救援寿州,半路上听说土匪攻打凤阳,他就立刻回军,夜间赶到凤阳,连续攻破了敌人的营垒,解除了凤阳的围困,因此被提升为游击。

咸丰十一年,江淮地区的土匪联合起来,准备攻打扬州。陈国瑞迅速赶到湖西地区进行剿匪,多次打败土匪,被加封为副将。到了同治元年春天,捻匪攻打淮安,陈国瑞率领五百人绕到敌人的后面,与总兵龚耀伦前后夹击,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骑兵都逃跑了。剩下的步兵有一万多人,顽强抵抗,陈国瑞又和总兵王万清一起作战,最终把他们打败了。

之后,他又在版徬打败了李城的匪帮。捻军又聚集在众兴集,准备进攻清江浦,陈国瑞又把他们打跑了。他用三十艘炮船堵住运河,晚上袭击桃源北岸,攻破了四个敌人的据点,直取众兴,拔掉了十多个敌人的营垒,再次被提升为副将。三月,他率领八百步兵在泾河打败了敌人,战斗一直打到了新河,敌人依托河堤摆开阵势。陈国瑞指挥部队猛攻,他亲自点燃炮仗,炸死了敌人的旗手,斩杀了上千敌人的脑袋,因此被记名提拔为总兵。

接着,他又去剿灭泗州的捻军首领韩老万,把韩老万打败了。四月,在邳州新村发生战斗,捻军占据了三十里的地盘,陈国瑞把部队分成三路迎击,斩杀了敌人的头目王春玉,把王春玉的头扔进敌人的阵营里,敌人吓得惊慌失措。当晚,陈国瑞冒雨袭击了敌人的三个营地,其他的捻军前来救援,天黑看不清,结果自己人打自己人,陈国瑞乘机追击,歼灭了数千敌人。捻军的势力从此衰败下去。

山东郯城附近,聚集着一大帮土匪。漕运总督吴棠命令国瑞去剿匪。国瑞打了几个胜仗,杀了匪首孙化祥,剩下的土匪大部分都投降了。五月,攻打兖州凤凰山的时候,国瑞跟副将郭宝昌、参将康锦文约定分头埋伏。他自己带一小队人马来到白莲池,把敌人引出来,伏兵一起动手,把敌人的队伍截成两段,抓住了悍匪刘双印。国瑞带头攀上山崖,其他军队跟着冲上去,攻下了凤凰山,杀了叛军头目宋维鹏等人。国瑞因此被赏赐了黄马褂和头品顶戴。之后,国瑞上奏朝廷,请求恢复本来的姓氏。

后来,苗沛霖造反了,僧格林沁带兵去剿匪,命令国瑞先行动手。漕运总督吴棠还奏请朝廷让国瑞帮办军务。国瑞到了蒙城,先偷袭打败了红里贼的据点,打开了运粮的道路,接着又攻下了王圩,越过坚固的壕沟,逼近了贼巢。安徽的总兵宋庆也来一起攻打,国瑞觉得贼人的营垒连在一起,不好攻打,就秘密命令郭宝昌从全家集凫水,架设浮桥,宋庆负责守卫,国瑞亲自率领军队渡过河,烧毁了敌人的粮仓,接连攻破了好几个营垒。苗沛霖趁夜逃跑,最后被人杀了。淮河地区平定后,国瑞被记名为提督。三年后,他被授予浙江处州镇总兵,驻扎在正阳关。

僧格林沁在湖北剿灭捻军不顺利,就命令国瑞前去支援。因为国瑞行动迟缓,被降了三级,还把他的部队拨给了郭宝昌。国瑞心里很憋屈,有人说他要造反。八月,国瑞率领一千多人去光山拜见僧格林沁,请求担任先锋,和翼长成保等人一起剿灭柳林大小各个寨子。深入敌后后,他们遭遇了失败,国瑞奋力作战两天两夜才突围出来。之后,国瑞追击敌人到蕲水、蕲州、罗田、广济,屡次获胜。敌人逃到英山、霍山,国瑞和各路军队在土漠河大战,歼灭了数千名敌人,生擒数百人。当时,因为江宁已经被攻克,很多捻军投降或溃散了。国瑞因为这次战功,恢复了原来的官职。第四年正月,翼长恒龄追击敌人到鲁山,遭遇埋伏,和副都统舒伦保等人同一天战死,国瑞死守桥头,才让剩下的士兵得以撤退。

话说太平天国那会儿,贼寇攻打襄城,国瑞趁着大雪夜里,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一把火烧了他们的营寨,贼兵溃不成军。当时贼兵被追得急,到处乱窜,僧格林沁带着骑兵穷追猛打,国瑞的步兵紧跟在后面。三月里,在确山碰上了贼军,跟其他军队一起痛击敌人,把他们打得大败。贼兵只剩下骑兵,从遂平、西平一路逃到睢州,过了旧黄河,跑进了山东地界。僧格林沁觉得国瑞和郭宝昌打仗最卖力,就上奏朝廷,赏给他们手下的士兵每人五千两银子,还请求朝廷奖赏郭宝昌,提拔他的官职。皇上说国瑞在确山之战出力最大,让有关部门酌情考虑,给他升官。

贼兵从台庄渡过运河,直奔江北,国瑞紧追不舍,在沭阳驻扎下来。四月里,贼兵又杀回山东,僧格林沁在曹州跟他们打仗,结果兵败身亡。朝廷怪罪其他将领没能保护好僧格林沁,国瑞因为受伤,就没追究他的责任。他平时仗着战功,很骄傲,除了僧格林沁,很少听别人的指挥。后来曾国藩奉命督师,狠狠地批评了他,命令他去支援归德。到了济宁,他又跟刘铭传闹翻了,双方还打了起来,死伤很多人,两军在长沟对峙,谁也不肯让步。朝廷严厉斥责了他,但也没怎么处罚他。曾国藩在奏折里说:“曹州那仗,国瑞和郭宝昌分别统领左右两翼,郭宝昌都被革职查办了,国瑞不应该幸免。”于是,朝廷撤销了他的帮办军务的职务,夺了他的黄马褂,让他暂时留在处州镇戴罪立功。

后来,国瑞在淮安养病,更是放纵自己,胡作非为,还想杀了他义子振邦。漕运总督吴棠弹劾他疯了,就把他革职,押送回老家,没收了他的盐场、田地充公;只留下两万五千两银子存在湖北官库,每年给他一部分钱过日子,别让他流落街头,等他病好了再做处理。过了一段时间,国瑞病好了,一些地方官员像张之万、谭廷襄等人一起上奏朝廷推荐他,朝廷就把他召到京城,给了他个一等侍卫的职位。

话说咸丰六年春天,捻军头子张总愚突然袭击了畿南地区,皇上就命令国瑞带兵去打仗。国瑞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就赶到了保定,皇上还特意下诏表扬了他。几次战斗都打败了捻军,一直追到河南境内。不过,这国瑞带兵打仗呢,比较我行我素,不太听指挥,手下兵也比较散漫,没啥纪律,所以老是被上级批评。 在济阳和德平两地跟捻军交战,都取得了胜利。等到捻军平定之后,国瑞的官职、黄马褂、勇号都恢复了,皇上还赏了他云骑尉世袭的官职。因为作战受伤,国瑞就请求休假,回扬州老家去了。

在扬州,国瑞跟李世忠闹了矛盾,俩人吵起来了,结果李世忠把国瑞绑在船上,差点儿要了他的命。曾国藩弹劾了李世忠,李世忠被革职,国瑞也被降职为都司,还被勒令回老家。可国瑞偷偷又跑到扬州去了,正赶上总兵詹启纶因为胡士礼案杀人,国瑞也因为牵连被判罪,发配到黑龙江去戍边了。好几年过去了,朝廷还记得国瑞以前的功劳,就问了大学士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觉得国瑞的脾气秉性没改,而且年纪也大了,精力不行了,所以就没再启用他。光绪八年,国瑞死在了戍守的地方。后来,给事中邓承修、山东巡抚福润、安徽巡抚沈秉成、湖广总督张之洞,都先后上奏朝廷,陈述国瑞的战功,皇上这才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并在国瑞立下战功的几个省份为他修建了专祠。

郭宝昌,安徽凤阳人,一开始在临淮军服役,打仗立了不少功。后来又调到陈国瑞的楚胜军。咸丰十一年,陈国瑞在高邮、宝应一带跟捻军打仗,郭宝昌带着十八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当先锋,冲锋陷阵打了个大胜仗。接着他又率领三百士兵在天长龙岗打败了捻军,被提升为守备,还赏赐了花翎。

同治元年正月,捻军首领李成、任柱等人进攻清江浦,楚胜军迎战,在车桥镇发生激战。捻军一部分人去抢劫淮关,郭宝昌带兵追击,夺回了被抢的几万两税银。捻军逃回后聚集了更多人马,郭宝昌偷偷带兵夜袭,一口气攻破了二十多个营垒,捻军这才逃走。郭宝昌因此被提升为游击,还被授予“卓勇巴图鲁”的称号。后来,捻军刘添福等人纠集剩余的匪徒在泗洲闹事,山东的棍匪也响应他们,郭宝昌在汊河、沙浦庄接连打败了他们,匪患逐渐平息。第二年,捻军首领孙化祥被抓住了。郭宝昌因为屡立战功,接连升迁,最后当上了副将,楚胜军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僧格林沁调兵支援剿灭白莲池、凤凰山的匪患,郭宝昌跟着陈国瑞一起,多次用出奇制胜的战术打仗,活捉了匪首刘双印,当场斩杀了刘金春等匪徒。任柱纠集棍匪、教匪等前来增援,也被他们打跑了。白莲池平定后,论功行赏,郭宝昌被记名提拔为总兵。接着,军队又去剿灭苗沛霖。郭宝昌和陈国瑞先赶到,攻破了王家圩,渡过河后修筑了三个营垒,与敌人对峙,切断了敌人的粮草运输线。敌人集中精锐部队来争夺,被他们打退了,敌人的气势也垮了。大军到达后,各个据点一个接一个被攻克,苗沛霖最终战死,郭宝昌被加封为提督。

我三年的时候,被调到湖北支援,跟陈国瑞一起带兵,组建了一个叫“卓胜营”的部队,这才开始独自领兵作战。八月份,广东和捻军的匪徒从湖北窜入安徽,到了英山东北,我和宝昌一起率领军队在黑石渡打败了他们。匪首马融和带着十万大军,想投降,但还没决定。宝昌就一个人骑着马进了他们的营地,跟他们讲明利害关系,马融和当天就投降了。这事儿皇上知道了,赏赐了我一件黄马褂。

四年的时候,我跟着僧格林沁将军在楚地和豫地交界的地方四处征战,立了不少功劳,皇上特别奏请把我提拔为提督,记名在册。后来因为曹州战役失利,皇上说我没能保护好主将,把我革职发配到新疆去了。五年的时候,曾国藩和乔松年两位大人上奏请求免除我的发配,让我留在军队继续效力。六年,我跟着乔松年去了陕西,和提督刘松山一起在临平剿灭回族匪徒,把他们打败了。

捻军头子张总愚带着上万兵马进攻富平,我利用地形地势,抓住机会,出其不意地袭击他们。我让部将宋朝儒他们在村庄里设下埋伏,我自己带着亲兵去挑战敌人,等他们上钩了,就从两边夹击,杀死了好几千人。接着又在陕西大荔的大濠打败了他们,恢复了我的官职和勇号。我又收复了绥德州,被任命为安徽寿春镇总兵。七年春天,捻军从山西、河南直扑京畿地区,我火速支援,每天赶路一百多里,抄到敌人前面,到达保定。敌人到了以后,看到我们的军队声势浩大,就撤走了。皇上因此晋封我为“法凌阿巴图鲁”。我追着敌人进入河南,在封丘和黄河套打败了他们。张总愚躲在一个村子里,我一个人骑马出去,结果碰上了敌人,受伤掉下马,我的部将宋朝儒赶紧来救了我。这事儿皇上知道了,给了我两个月的假期让我养伤,还赏赐了我御医珍贵的药材。没过多久,捻军就被平定了,我又恢复了黄马褂,以提督的身份被免职,并被授予骑都尉世袭爵位。后来,我奉命跟随左宗棠去陕西剿灭回族匪徒。

八年的时候,他伤好了,就往西边去了,在宜川打败了土匪,还平定了绥德州叛乱的士兵。那些土匪往东跑,他就奉命去山西防备黄河。

九年,河西那边又闹土匪了,他在宝昌渡过黄河,把那些土匪打得落花流水。接着又接到命令,去北山剿匪,把那里的土匪也全给平定了。十年,他去寿春镇上任。十一年,霍丘蔡家集的土匪头子李六造反,他带着一百来个骑兵就去了,把李六给杀了,然后就回来了。事情办完了,还升官加爵,戴上了顶戴花翎。光绪二年,他又平定了永城和涡阳的土匪,因为战功卓著,得到了嘉奖。他在宝昌剿灭捻军立下了最大的功劳,在寿春镇镇守了三十年,淮北地区的安全都靠他呢!后来调他去广东南韶镇,还没等上任,就又回去了原来的官职。 俄罗斯、法国、日本三次跟我们打仗,他都被调来调去,在南北各地防守,仗打完了又回到原来的岗位。二十六年,他在任上去世了,朝廷还给了他抚恤。

关于他的评价是这样的:秦定三、郑魁士和向荣都是他得力的将领,和春攻克庐州,全靠这两个人,所以他们和皖地的战事始终有他们的身影。桐城战役的失败,是因为将领们为了军饷争吵不和,也是因为朝廷的官员没有好的调度方法造成的。傅振邦在军事上经验丰富,做事稳重,从不出错。邱联恩是名将之后,在豫军中以忠勇闻名。陈国瑞很勇敢,像个冠军一样,但是性格比较粗犷,不服管束,所以没能善终。郭宝昌的战功和他们差不多,虽然军事才能不如他们,但是他的气量比他们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