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养性,是辽东人。他祖上是满洲人,住在佟佳地方,就以地名作为姓氏。他家有个叫达尔哈齐的人,到明朝边境做生意,从开原搬到抚顺,就在那里安家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势力越来越大。佟养性暗中支持努尔哈赤,结果被明朝的边境官员发现了,把他抓了起来。但他后来逃了出来,投奔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宗女嫁给了他,封他为“施吾理额驸”,还授予他三等副将的官职。后来,佟养性跟随努尔哈赤攻克辽东,官职升为二等总兵官。
努尔哈赤攻打明朝的时候,很多明朝的边境官员和百姓都投降了,努尔哈赤就把这些青壮年编入军队。到了皇太极的天聪年间,才正式设立了一支汉军,满语叫“乌真超哈”。天聪五年正月,皇太极任命佟养性为昂邦章京,并对他说道:“汉军和汉民的一切事务,都由你负责统筹管理,其他官员都要听你的指挥。你一定要尽忠职守,选拔贤能,淘汰坏人,体恤士兵,安抚百姓,不要徇私枉法,也不要轻视疏远的人。古时候廉颇和蔺相如一起做将相,因为争夺官位差点闹翻。幸好蔺相如顾全大局,才能让自己的名声流传至今。你也要向他们学习啊!”皇太极又告诫那些汉族官员说:“汉军和汉民的一切事务,都由额驸佟养性负责统筹管理,你们都要听他的指挥。如果有人仗势欺人,嫉妒不服从命令,那不仅是对佟养性的轻蔑,更是对国家体制的蔑视,对法律法规的亵渎,我一定会严惩不贷!如果你们能够遵守约束,先公后私,一心为国,那么你们也能名垂青史。”
那一年,皇上刚铸造了火炮,任命养性为监造官。火炮铸成后,上面刻着“天祐助威大将军”字样,一共四十门。军队行军时,火炮就用车拉着走,养性负责管理这些火炮。八月,皇上亲征明朝,包围了大凌河城。养性率领部队,带着火炮,绕道锦州设营,攻击城西的炮台,炮台上的士兵投降了;接着又攻击城南,摧毁了敌人的防御工事;第二天,攻击城东的炮台,炮台被摧毁,炮台上的士兵夜间逃窜,都被歼灭了。九月,明朝军队出关增援锦州,皇上派亲军迎战,养性率领五百名士兵随军出征,敌军溃败逃窜。明朝监军道张春率领各路军队增援大凌河,夜间进行战斗,皇上督促骑兵部队将其击溃。正在追击的时候,明军溃兵又重新列阵,皇上命令养性在敌军营垒东面设伏,用火炮摧毁敌军营垒。十月,进攻子章台,用火炮攻击台上的城垛,许多守军被炮火击毙。十一月,祖大寿率领大凌河守军投降,皇上命令将城内储存的枪炮弹药全部交给养性保管。随后,养性率领军队拆毁了明军设置的炮台和壕沟,从大凌河一直拆到广宁。
六年春天正月,皇上到城北的演武场检阅军队,养性率领他部下的乌真超哈试射火炮,士兵们穿着盔甲列队,军容十分整肃。皇上赞赏养性善于治军,又追念他大凌河之战的功劳,赏赐给他雕鞍良马一匹,白金一百两,然后又赏赐了其他将领,从石廷柱以下都受到了赏赐,皇上还设宴犒劳他们。养性上书说:“新编的汉军,马步兵加起来只有三千多人,应该把汉民全部编入军队,战时让他们使用火器作战,平时就让他们务农。火器攻城,只有大炮才能奏效,三眼枪、佛朗机鸟枪只是守城的武器而已,应该增加大炮的铸造数量。军队粮食不足,应该让百姓广泛开垦荒地,无力开垦的,官府应该给他们提供耕牛和种子,收成后按十一收取租税。”四月,皇上亲征察哈尔,命令养性与贝勒阿巴泰、杜度,大臣扬古利、伊尔登留守。七月,养性去世。顺治年间,追谥为勤惠。
子普汉升官了,被授予二等昂邦章京的爵位。他去世后,爵位由他的弟弟继承。崇德四年,汉军旗制度建立,他被编入汉军正蓝旗。顺治四年,他又升任二等精奇尼哈番。后来遇到皇帝的恩典,多次升迁,最终被封为三等伯。
他儿子国瑶,也就是子普汉的第六十个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康熙九年,国瑶被任命为本旗的副都统。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朝廷特别任命国瑶为郧阳提督,率领军队去平叛。 康熙十三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在谷城叛变投靠了吴三桂,郧阳副将洪福也跟着杨来嘉一起造反,带着一千多士兵去攻打国瑶。国瑶只带着三百精兵强将,还有游击杜英、佟大年一起抵抗,最终击退了洪福。洪福又卷土重来,双方苦战数日,国瑶斩杀敌军两百多人,洪福最终溃败逃走。这件事上报朝廷后,国瑶被加封为左都督。
康熙十四年,洪福联合其他叛军,分五路来进攻,又被国瑶打败了。战斗发生在泥河口、板桥河等地,国瑶斩杀了敌将林跃等七人以及数百名士兵。
康熙十五年,四川叛将谭弘和洪福等人再次分头进攻,谭弘驻扎在郧江北岸,洪福则在郧江南岸,互相呼应。国瑶分兵作战,在坪沟、黄畈、九里冈等地与叛军激战,又渡过郧江在南岸作战,都取得了胜利,烧毁了叛军的船只和武器,斩获无数。洪福又派人埋伏在郧江两岸,用三十多艘船顺江而下,停泊在琵琶滩,占据了郧阳的运输要道,筑起营寨。国瑶与将军噶尔汉、抚治杨茂勋等人率领水陆两军,大破敌军,在陡岭又取得胜利,洪福溃逃,运输要道恢复畅通。因为这次战功,国瑶被加封为一等。
康熙十六年,因为国瑶捐出俸禄犒赏军队,赈济灾民,他又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康熙十七年,他再次率军讨伐杨来嘉和洪福,在房县与叛军作战,俘获敌将五十二人,缴获印章十二枚、旗牌二十四面,攻克了房县城,并收复了保康。康熙十八年,他与噶尔汉等人攻打兴安,久攻不下,朝廷下令取消了他在陡岭之战中加封的一等爵位。六月,他被任命为福建将军。康熙二十八年,国瑶去世,谥号忠悫。乾隆初年,被追封为二等子。达尔哈齐的儿子养真,另有传记记载。
李永芳,是辽东铁岭人,在明朝抚顺当游击将军。话说努尔哈赤攻打乌喇的时候,乌喇贝勒布占泰逃到了叶赫。后来努尔哈赤去打叶赫,叶赫就向明朝告状了。明朝派人告诉努尔哈赤,警告他别侵犯叶赫。
努尔哈赤就写信给明朝,说叶赫违背盟约,反悔婚事,还藏匿了布占泰,自己实在没办法才出兵的。努尔哈赤亲自来到抚顺,李永芳在三里外迎接他,把他带到了教场。努尔哈赤把信交给李永芳,然后就带兵回去了。
努尔哈赤在后金天命元年(即他登基三年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天命三年,正式开始对明朝用兵。四月初八清晨,大军抵达抚顺,立即包围了城池,抓获了一名明军士兵,让他拿着书信去劝降抚顺守将李永芳。信里说:“明朝军队在边境地区攻打叶赫部,我们这才出兵。你不过是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怎么打得赢我们?现在给你一个机会投降:你要是降了,我们大军立刻深入明境;你要是拒降,那就是耽误我们深入的时机了。你才智过人,又识大体,我们后金正求贤若渴,只要你肯投降,我们立刻重用你,甚至还会将你女儿嫁给我们皇室子弟;何况像你这样的人才,难道不应该得到优宠,与我们朝廷重臣平起平坐吗?如果你想打仗,我们的箭矢可不会认得你!既然打不过,死了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你要是出城投降,我们的军队就不会进入城内,你的士兵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如果我们攻入城中,城里的男女老少必然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这对你的百姓也是极大的损害。别以为我在吓唬你,我的话绝对可信!你想想,区区一座小城都攻不下来,还用得着兴师动众吗?错失这个良机,以后后悔都来不及了!降还是不降,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不要因为一时之气,违背我的话而坏事!”
李永芳收到信后,立刻登上城南门楼请求投降,但同时仍然命令士兵做好防御准备。努尔哈赤下令架设云梯攻城。没过多久,后金军队就登上城墙,斩杀了守备王命印等人。李永芳穿着官服骑着马出来投降,固山额真阿敦将李永芳扶下马,让他匍匐在地朝努尔哈赤叩拜。努尔哈赤在马上以礼相待,并下令不准杀害城中百姓。东州、马根单两座城池以及沿边五百多座台堡,都相继投降。当天,努尔哈赤驻扎在抚顺。第二天,他下令拆毁抚顺城,然后班师回朝。他将投降的百姓编成一千户,迁往赫图阿拉。并按照明朝的制度设置大小官职,任命李永芳为三等副将,统领他的部下,还将努尔哈赤的第七子贝勒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他。
太祖努尔哈赤攻打明朝,夺取边境城池,是从抚顺开始的;明朝边将投降努尔哈赤,也是从李永芳开始的。
话说那一年七月,皇上再次出兵攻打明朝,攻下了清河。四年后,又拿下了铁岭。六年后,辽阳和沈阳也落入我军手中。永芳一直跟随皇上征战,凭借军功被授予三等总兵官的职位。明朝巡抚王化贞和其他边将多次派人来招降永芳,但永芳每次都把这些情况报告给皇上,皇上非常赏识他,三次下令免除他的死罪。
皇太极登基后,因为朝鲜和明朝将领毛文龙互相勾结,朝鲜还窝藏逃亡的明朝官员,于是下令贝勒阿敏等人率兵讨伐朝鲜,永芳也参与了这次战役。皇上告诫阿敏等人说:“朝鲜确实应该讨伐,但并非一定要占领它。所有的事情都要根据当时的形势,衡量轻重缓急再行动。”军队攻克了义州,又分兵攻打铁山,打败了毛文龙;接着又攻下了定州、安州,然后到达平壤,朝鲜的官员和百姓都逃跑了,军队随后渡过了大同江。朝鲜国王李倧派人送来书信迎接军队,各贝勒在回信中列举了朝鲜的罪行,答应如果朝鲜派遣大臣来议和,就班师回朝。朝鲜使者刚走,军队又继续前进,到达黄州,李倧又派人飞速报告说已经派遣大臣来议和了。阿敏想要乘胜攻打朝鲜的都城,其他贝勒认为应该等到朝鲜派来的大臣到达后再做决定。这时,永芳站出来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秉持正义出兵。之前和朝鲜的书信中,我们答应如果他们派大臣来议和就班师回朝,现在他们食言而肥,这是不义之举。我们何不暂时驻扎在此,等待他们?”其他贝勒都赞同永芳的意见。阿敏很生气,指着永芳骂道:“你这个蛮奴,怎么这么多话!我难道不能杀了你吗?”军队再次前进,到达平山,李倧派来的大臣终于到达军营。最终事情按照永芳的建议发展,派遣刘兴祚和库尔缠前往朝鲜,与李倧议和后返回。
八年后,永芳去世,留下九个儿子。按照汉军旗的制度,他的后代被编入正蓝旗汉军。他的次子李率泰,另有传记记载。
永芳的第三个儿子刚阿泰,在顺治初年,担任宣府总兵。当时姜瓖造反,山西北部各州县土匪蜂起,姜瓖平定后,他的部下逃窜到代州、定襄、繁峙、五台山一带。刚阿泰先后追捕这些叛军,那些山中的寨子都被平定。后来因为属下侵吞军饷而被弹劾罢官。
巴颜,是老五。天聪八年,他继承了他爹的爵位,被提升为三等昂邦章京。崇德年间,他跟着太宗皇帝去征讨科尔沁,还参加了围攻锦州的战役,在松山城下跟洪承畴打仗,这些战役里他都立了功。崇德七年,清朝整顿汉军八旗,巴颜被任命为正蓝旗固山额真。崇德八年九月,他又跟着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去征讨宁远,攻下了中后所和前屯卫。
顺治元年,巴颜升为二等昂邦章京。没过多久,他就和固山额真石廷柱一起在昌平剿匪,又跟固山额真叶臣一起在直隶饶阳、河南怀庆、山西泽州、潞安等府县平叛。战事结束后,朝廷赏赐了他五百两白银。顺治二年,他跟着定西大将军和洛辉从陕西出兵四川,当时流寇孙守法、贺珍攻打西安,巴颜再次出战,大败流寇,一直追到黑水峪,把孙守法给杀了;还在商州打败了另一个流寇“一只虎”,攻克了延安一带的山寨。顺治四年,巴颜被提升为二等精奇尼哈番;五年,又升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后来讨伐叛将姜瓖时,他跟着睿亲王多尔衮收复了浑源州;跟着英亲王阿济格收复了左卫;跟着巽亲王满达海收复了朔州、汾州和太谷等县。巴颜在军队里担任左翼将领,他带着火器冲锋陷阵,攻无不克。顺治八年,因为平定姜瓖的战功,他又得到了恩典,被晋升为一等伯。顺治九年,巴颜去世了。乾隆年间,朝廷追封他为昭信。乾隆四十年正月,朝廷下令,把巴颜的家族改编入镶黄旗。
石廷柱是辽东人,祖上住在苏完,姓瓜尔佳氏。明朝成化年间,他家出了个叫布哈的人,是建州左卫的指挥。布哈的儿子叫阿尔松阿,嘉靖年间继承了他爹的职位。阿尔松阿的儿子叫石翰,搬家到了辽东,从此就改姓“石”了。石翰有三个儿子:国柱、天柱、廷柱。万历年间,廷柱当上了广宁的守备,天柱当上了千总。后来清太祖的军队打过来了,巡抚王化贞逃回了关内。天柱带着几个读书人郭肇基先去迎接清军,还说:“我们已经守住了城门了!”第二天,清军入城,廷柱就跟着大家一起投降了,被授予世职游击,负责管理投降的士兵。
蒙古巴林部的贝勒囊努克不守信用,带兵抢劫,廷柱奉命出征,攻破了他的营寨,把抢走的牲畜都夺了回来。 因为立了功,他被提升为三等副将。
三年后,皇太极派他带兵去剿灭明朝故将毛文龙控制下的那些岛屿。 敌人从石城岛进攻,结果被廷柱打败,杀了二百多人,俘虏了十九个。 接着,他又跟着皇上一起攻打明朝,兵临明朝的都城附近。
第四年,军队撤回,到了沙河驿,廷柱和达海劝降了城里的军队和百姓。 之后,他和达海又带着一千人去侦察汉儿庄的情况。 汉儿庄、三屯营、喜峰口这些地方之前投降了又反叛,这次在他们的劝降下又重新投降了。
第五年,明朝的总兵祖大寿在辽西大凌河修筑城池,皇上亲自带兵去围困。祖大寿被逼得走投无路,就派他的儿子泽润射信求降,还请求皇上让廷柱去谈判。廷柱和达海到了城南,先派姜桂去探祖大寿的口风,这个姜桂以前是明朝的千总,后来被我们军队俘虏了。祖大寿派游击韩栋跟着姜桂出来迎接廷柱,还把他的义子可法当作人质。廷柱就越过壕沟跟祖大寿谈话,祖大寿说决定投降,只是请求尽快攻下锦州,好让他和家人团聚。廷柱把情况报告给皇上,皇上又派廷柱去明确表示朝廷的意愿,祖大寿这才正式投降。当时佟养性担任乌真超哈昂邦章京,廷柱是他的副手。
第六年,佟养性去世了,廷柱接替他当上了昂邦章京。 后来又跟着皇上一起攻打察哈尔部,打了不少胜仗,缴获很多战利品。 第七年,跟着贝勒岳托去攻打明朝,攻下了旅顺,军队回来后,皇上赏赐了他金酒,并把他提升为三等总兵官。 第八年,又跟着皇上攻打明朝,攻下了应州,还攻克了石家村堡。 第九年,再次跟随皇上攻打明朝,在大凌河西和明军作战,斩杀了明朝的副将刘应选,俘虏了游击曹得功等人。
崇祯元年,皇上亲自带兵去打朝鲜,命令廷柱率领他的部队整理武器装备,储备粮食,带上火器一起出发。
二年,朝鲜打下来了,接着又攻打皮岛,廷柱和户部承政马福塔一起攻打皮岛的北边。后来因为查出来,朝鲜国王李倧来朝见皇上时,廷柱在队伍里穿着盔甲乱了规矩,还纵容士兵违法乱纪,所以廷柱被免职,罚了款,之前的赏赐也被收回了。 同年,把乌真超哈分成左右两翼,廷柱被任命为左翼固山额真。
崇祯三年,皇上跟大臣们讨论军事,拿吕尚来鼓励大家。廷柱就说:“吕尚在军营里掌握生杀大权,所以战无不胜。现在我们要是犯了错,都要被下级部门抓起来审问,就算是最底层的士兵也要一起对簿公堂,这怎么行啊?” 大臣们觉得廷柱这话太直白了,请求把廷柱交给刑部,判他死罪。皇上最后还是饶了他。同年十月,皇上带兵攻打明朝,进攻锦州,攻克了城外的各个屯堡,又攻破了城墙旁边的炮台。炮台上的敌人偷偷地从别的路逃跑了,廷柱没去追击,部里建议降他的爵位,罚他款。皇上又一次饶了他。
崇祯四年二月,皇太极亲自带兵去打明朝,乌真超哈手下的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马光远和廷柱都带着自己的部队跟着去了。皇太极把军队驻扎在松山,命令廷柱攻打城南的炮台,把炮台的城墙破坏掉。明军的守军抵挡不住,守将王昌功等四十多人投降了。
皇太极登上松山南面的山冈观察地形,让廷柱跟着一起。尚可喜用火炮攻击城南门的左边,廷柱和马光远先攻占了城西南角的炮台,其他将领随后跟进,一起攻城。城墙都被攻破了,天黑了才停战。第二天攻势更加猛烈,城里的守军抵抗非常顽强,我们的士兵顺着云梯往上爬,却攻不进去,死了二十多人,廷柱的哥哥的儿子达尔汉也受了伤。
皇太极召集将领们询问情况,大家都说一定能攻下城池。第三天又开会商议,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马光远都想要挖地道攻城,廷柱却反对。皇太极责备廷柱说:“你是主将,胆小怕事,没有斗志,跟其他将领意见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你哥哥的儿子受伤了,所以害怕不敢打了?”廷柱吓得脸色发白,回答说:“我以前曾经到这里巡逻过,知道这地下有水和石头,根本挖不动,而且也过不去护城河,所以不敢不说实话。现在大家都说能攻下,我哪敢一个人跟大家唱反调?”于是,廷柱就和孔有德他们一起组织人手在城南挖地道。
一开始,祖大寿投降后,请求进入锦州,结果又反叛了,为明朝守城;这时候,听说松山危急,就派了三百蒙古兵趁夜进城,探知了我们的作战计划,做了很多防御准备,结果地道没挖通,只好停止攻城。军队撤回后,大家议论说廷柱攻城没尽力,应该罢免并处罚,但是皇太极还是下令赦免了他。那时候,乌真超哈的军队又重新划分成了八旗,两旗合为一座固山,于是汉军旗的制度才正式确定下来,廷柱被编入了正白旗。
六年七月,廷柱给皇上上奏说:“锦州是辽东最重要的城池,咱们军队修建工事,挖好壕沟,发誓一定要消灭它,这样才能继续前进,这绝对是个好办法。只是明朝军队依靠祖大寿作为屏障,咱们军队要是猛攻锦州,他们肯定会增派援军,跟我们决一死战。所以应该趁现在挑选精锐部队,分别部署在各个旗的屯田营地,一旦发现敌情就一起出击。如果敌人已经扎营了,就用炮火进行环形攻击,等他们稍微一动,咱们就立刻发起突击,乘胜追击,一直打到锦州以西的松山、杏山一带,敌人一定会溃逃,这样锦州就破了。锦州一旦攻破,关外其他八座城池听到消息也会吓得瑟瑟发抖。以前攻克沈阳后,辽阳就投降了;攻克沙岭后,广宁也投降了。这是有先例的。最近听说喀尔喀的扎萨克图扬言要攻打归化城,恐怕暗地里是想夺取鄂尔多斯。我建议让鄂尔多斯部族迁徙到黄河南边放牧,让他们和归化城靠近,互相支援。还要挑选勇敢的将士,带着火器驻守在那里,同时让王贝勒统领军队前往宣府、大同,巡视应州、雁门关。如果归化城有危险,就派轻骑兵抄近路前去支援。明朝用来支援辽东的军队,无非就是宣府、大同、陕西榆林、甘肃宁夏这些地方的兵力。咱们军队从西边进攻,这些地方的军队自身都难保,怎么可能还派兵来支援辽东呢?这一招就能达到两个目的。明朝的援军从宁远到松山,携带的粮食最多也就够六七天,他们的锋芒稍微受挫,肯定就会迅速撤退;就算他们多停留几天,最终也会因为粮食耗尽而返回。咱们应该在高桥或者险要的地方设伏,挖壕沟截击他们,再派精兵追击,让他们进退两难,这样明军的援军就会全部被俘虏。咱们的军队遇到明军的步兵,总是奋勇冲锋陷阵,但是明军有很多火器,恐怕会造成很多伤亡。应该等敌人远离城池,或者占据高地,等到他们缺水少粮的时候,再包围他们进行攻击。晚上就挖壕沟防守,白天就用炮火攻击。过不了几天,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敌人就会被消灭,咱们只需坐等收割战果就行了。洪承畴不过是个书生,他统领的那些支援辽东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只会虚张声势,实际上胆小怕事。如果祖大寿被咱们打败了,洪承畴和其他将领即使逃脱了,最终也会被处死。他们听说皇上恩待投降的将领,或者会因为正义而投降,这些都有可能。现在明朝灾难频发,流寇四起,咱们应该乘此机会,一举定鼎中原,机会不容错过。”奏章呈上去后,皇上非常赞赏。
九月,军队包围了松山,敌人夜里袭击廷柱的营地,廷柱奋力抵抗,斩杀了十多个人,缴获了大量的刀、盔甲、枪炮,被晋升为二等昂邦章京。七年,确定了汉军八旗的编制,设立了八个固山,任命廷柱为镶红旗固山额真。
1644年四月,我跟着老师进了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五月,我和固山额真巴颜一起平定了昌平的土匪。六月,我又和固山额真巴哈纳一起平定了山东各地的叛乱。七月,我和固山额真叶臣会师,一起攻下了太原。山西、河南都平定了。战事结束后,皇上赏赐了我五百两白银,还把我升为一等昂邦章京。四年后,我又升为一等精奇尼哈番。六年后,我跟着皇上一起讨伐叛将姜瓖,收复了浑源、太谷、朔州、汾州。十二年五月,我被授予镇海将军的称号,驻守京口。十四年二月,我年老请求退休,皇上加封我为少保兼太子太保,让我光荣退休,还晋升我为三等伯,爵位世袭。十八年二月,我去世了,皇上追赠我少傅兼太子太傅的职位,谥号忠勇,并为我立碑纪念我的功绩。
我的哥哥廷柱,也就是国柱,也是从广宁投降的,他和天柱先后都被授予三等副将的职位。廷柱有六个儿子,其中三儿子华善和四儿子石琳,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讲。
马光远,是顺天府大兴县人,明朝建昌参将。天聪四年,我们军队攻克永平的时候,光远带着他的部队投降了,皇上把他编入正蓝旗,授予他梅勒额真的职位,还赏赐了他冠服和鞍马。五年后,皇上再次攻打明朝,包围了大凌河,光远也跟着去了,他招降了城南台,得到了一个百总,还有五六十个男女,皇上就把这些人赏赐给了光远,让他抚养他们。
六年十一月,光远上书说:“六部都设立好了,接下来应该建立内阁,挑选几个清正廉明、办事能力强的大臣担任总裁,每天天一亮就进内阁办公。八旗固山和六部官员,如果有事情需要处理,就到内阁来一起商议,然后请求皇上指示。”他还建议设立六科,并增加八道言官。
第二天,他又上书,详细说明了六科的职权范围。到了七年正月,乌真超哈昂邦章京佟养性跟光远一起上书说:“皇上和各位贝勒对汉官恩宠有加,我们这些满洲官员承蒙恩宠担任要职。皇上既然有旨意,我们哪敢不尽心竭力?如果我们犯了错误,请允许其他官员弹劾我们。如果汉官有人违抗命令、欺骗公众、说谎误事、推卸责任、贪污受贿,我们一定会弹劾他们,绝对不会徇私枉法。只是我们担心,汉官们会怀恨在心,用流言蜚语陷害我们,到那时我们就算死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恳请皇上和各位贝勒体谅我们的苦衷,以后我们如果犯了错误,就立即处罚;如果有诽谤之言,就立即追究责任,这样才能防止奸邪之徒为非作歹。”
三月,光远上书陈述整顿军政的十项建议:精简武器装备,检查马匹,操练火炮,修理炮车,节约火药,加强城防,制造火箭,建立火炮和火药的储藏机构,充实火炮制造和火药生产的人员,优厚待遇炮兵。七月,皇上命令从原属满洲户籍的汉人中,每十个人发放一件棉甲,一共发放了一千五百八十件,并命令光远等人统领这些士兵,填补旧甲喇的空缺。
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了,咱们也拿下旅顺了。光远说:“孔有德他们刚来的时候,登州、莱州、旅顺还有各个岛上的兵和船都停在江口不敢回来,怕大明朝的法律呢。现在旅顺丢了,江口那些兵和船肯定要退回登州、莱州。咱们应该赶紧派水师追击他们的船队,趁着东风往西打。皇上亲自带兵攻打山海关,然后进攻北京,不出半年就能搞定!” 十月份,他被封为一等总兵官。
八年三月,他又上奏请求出兵:“一支军队从蓟州东边进军,另一支军队从八里铺方向进攻山海关,里应外合,先拿下山海关的水门,这样山海关就容易攻破了。拿下山海关后,再抓祖大寿,然后整顿军队向西进攻北京,堵住要塞,切断他们的运输线,不出几个月北京城里肯定会有内乱。我只求皇上在出兵那天,命令将士们不杀戮百姓,不强奸妇女,不抢劫财物,不焚烧房屋。天下人都听到这个消息,都会主动归顺皇上!” 四月份,他又被提升为一等昂邦章京。
九年七月,对管辖汉人的官员进行考核,根据各堡户口数量的增减进行奖惩,户口减少超过三分之一的官员就革职为民。光远上奏说:“这些官员的功劳大小不一样,都得到了皇上恩赐的世袭爵位,这可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现在因为人口没养好,就都革职为民,大家都很害怕、很震惊。请求皇上重新考虑处罚,不要一下子就夺去他们的世职;让他们戴罪立功,与其追究他们的过错,不如看重他们的功劳。我为了大清的法律公平公正,冒死上奏!” 梅勒额真张存仁也这么说,皇上同意了。十年四月,大臣们劝皇上登基,汉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石廷柱和光远,一共五个人。
崇德元年(1636年)十二月,咱们出兵打朝鲜,拿下平壤和江华岛,那叫一个顺利!第二年八月,把乌真超哈分成左右两翼,各设两个固山额真。廷柱管左翼,光远管右翼,这俩人可都是猛将。
到了崇德三年(1638年),皇上亲征明朝,攻打锦州。乌真超哈带着火炮打头阵,那场面,真是气势如虹!后来,皇上和有德将军用火炮攻克了台五,光远和廷柱又接连攻下了李云屯、柏士屯、郭家堡、开州、井家堡,俘虏了703个人,缴获的牲畜也很多。光远带着他的兵攻打锦州城旁边的台子,敌人跑了,但他没追,皇上问他怎么回事,光远还瞎解释,差点儿被撤职,最后皇上罚了他点钱了事。崇德四年(1639年),皇上再次出兵攻打明朝,光远带着他的部队攻克了松山西南角的一个台子,还降服了明朝将领杨文显,就是没能攻下城池。具体情况,石廷柱的传记里写的很详细。打完仗回来,皇上数落了光远不少罪过,把他给撤了职。还因为光远包庇他手下参将季世昌铸造的炮弹射程不准,差点儿把季世昌给杀了,皇上最后网开一面,饶了他。六月,乌真超哈被改编成八旗,又设立了四个固山额真,皇上又重新起用了光远,让他当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固山额真。汉军旗成立后,光远被编入镶黄旗。顺治四年(1647年),光远因为年老体弱,请求退休。康熙二年(1663年)去世,追谥为“诚顺”。他的侄子思文继承了他的爵位,皇上还恩赐他升为三等伯,到了乾隆初年,又追封为一等子,这可是祖上积德啊!
光辉是光远的弟弟,明朝武举出身。他和他哥哥光先跟着光远投降了清朝。天聪七年(1633年),光先被授予二等参将的职位,光辉当了游击。崇德三年(1638年),光辉被任命为户部理事官。后来因为借给官商的钱财没有收回,被罢官,还被剥夺了世袭的爵位。崇德四年六月(1639年),汉军旗成立,光辉被授予镶黄旗梅勒额真的职位。崇德六年(1641年),他又兼任吏部官员。崇德七年(1642年),因为参与攻克杏山城,光辉恢复了他的世袭爵位。当时军队已经攻克锦州,皇上命令光辉跟着固山额真孟乔芳去锦州监督铸造火炮。崇德八年(1643年),因为参与攻克中后所和前屯卫两座城池,光辉被晋升为一等甲喇章京。
顺治皇帝入关建立政权后,光辉先是在参政的位置上工作,后来又当上了侍郎,一直都在吏部任职。顺治四年,他考核合格,升职为拖沙喇哈番。五年的时候,他跟着南大将军谭泰去江西讨伐叛将金声桓。金声桓被平定后,谭泰想直接任命光辉为江西提督,但光辉拒绝了。之后,谭泰想让都察院理事官纪国先当都司,纪国先也拒绝了。谭泰就弹劾纪国先,结果牵连到了光辉,朝臣们都觉得应该严惩,皇帝下令罢免了光辉的梅勒额真和侍郎的职务,降职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到了顺治七年,他又重新担任了梅勒额真。八年,皇帝追认光辉的军功,多次下诏恩宠他,让他升官到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五月,他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十月,他又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负责督察直隶、山东、河南三省。
顺治十年九月,胶州总兵海时行叛乱,在莱州、沂州一带作乱。光辉率军讨伐他。海时行先逃到宿迁,军队追了过去,他又逃到永城。光辉与漕运总督沈文奎会合,从灵壁方向进攻永城,在洪河集西打败了海时行,活捉了他。因为这次战功,光辉升官加爵,还被允许子承父职。顺治十一年,朝廷对各地的督抚进行甄别,光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但他因为年老体弱,请求退休。顺治十二年七月,光辉去世,谥号忠靖。
光辉的儿子光先,在顺治年间也因为皇帝的恩宠,被授予三等阿思哈尼哈番的官职,后来官至山西左布政使。
李思忠,字葵阳,是铁岭人。他父亲李如梴是明朝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成梁的族子,在明朝做过太原同知,后来罢官回到抚顺居住。清太祖天命三年,清军开始攻打明朝,攻克抚顺后,抓获了李思忠,李如梴则逃回了铁岭。第二年,清军攻下铁岭,李如梴和他的弟弟李如梓以及儿子李一忠、李存忠都战死了。天命六年,清军攻下辽阳,皇帝下令让李思忠去收拢他的族人,恢复他们的家业,并授予他牛录额真的官职,世袭备御。后来因为侦察有功,他又升为游击。
公元1637年,皇太极亲自带兵攻打明朝,拿下永平等四座城池。军队撤回后,贝勒阿敏负责安排将领们分守这些城池,察哈喇率领蒙古兵驻守遵化,思忠和甲喇额真英固勒岱等人协助他。没过多久,明朝将领谢尚忠等人来攻打遵化,思忠迎战,敌人三次进攻三次都被击退。阿敏打算放弃四座城池回撤,就派人通知察哈喇,让他率军一起撤回关外。这时谢尚忠正猛攻遵化,还放火箭烧毁了我们的军火,咱们的军队有点慌乱。思忠告诫大家不要轻举妄动,慢慢地列好阵势出城,还带着四个投降的明朝官员一起撤军,他殿后掩护,结果安全撤回关外,一个人都没丢。军队回到后,皇太极责问了阿敏等人,但因为思忠作战勇敢,所以免除了他们的罪责。
公元1639年,思忠跟随固山额真楞格里等人一起攻打明朝,目标是南海岛。还没到南海岛,在茨榆坨遇到了明军,俘虏了十一人,缴获了五条船。明军争抢船只,思忠再次迎战,炮弹击伤了他的额头,但他没有退缩,最终打败了明军,因此升为二等参将。公元1642年,清朝查点各地的汉官所管辖的城堡人口数量,发现盈亏不一。思忠管辖的沙河堡郎寨人口增加了113人,皇太极非常高兴,赏赐给他一件狐皮袍子,并晋升他为三等梅勒章京。之后,他被任命驻守盖州。
公元1646年,皇太极下令修缮辽阳等地的城池,思忠上书说:“盖州地处边境,士兵们要负责防守,剩下的青壮年丁口勉强够耕种。现在如果让他们放下农活去修城,工程质量会下降,农业生产也会受到影响。不如等其他城池的工程完工后再调集民夫烧砖修城。”皇太极同意了他的请求。公元1651年,八旗汉军制度确定,思忠被编入正黄旗。
公元1644年,思忠跟随豫亲王多铎征讨陕西,攻破潼关;之后又南下攻打江南,攻克扬州,平定了江北十几个州县。公元1647年二月,他被任命为梅勒额真,驻守西安。三月,他被提升为陕西提督。皇太极多次下恩诏,不断晋升他的官职,最终官至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公元1655年,他告老还乡。公元1658年七月,他去世了。
耿家老五思忠,他第三个儿子显祖继承了爵位,圣祖皇帝赐名塞白理,还给他官职,做了二等侍卫、甲喇额真。康熙初年,他被派去江南打仗,当上了左路总兵官,后来又升迁为广东水师提督,之后又调到浙江当提督。耿精忠造反,从福建打进浙江,塞白理就上书请求分兵支援台州,同时防备宁波。接着,他又跟着贝子傅喇塔一起把耿精忠的将领曾养性给打跑了。康熙十四年九月,塞白理在军中去世了。乾隆初年,追封他为三等男。
耿思忠的第二个儿子叫荫祖,他侍奉顺治皇帝。荫祖一开始是荫生,后来被授予户部员外郎的职位,然后升迁三次,最后当上了兵部侍郎。顺治十一年,直隶地区发生大灾荒,皇帝就派他跟尚书巴哈纳等人一起去赈灾。没多久,他又升任兵部尚书,后来又做了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他上书请求免除灾区各州县的秋粮,招募流民回乡,并且要就地安置,按时发放救济粮,不能让他们饿死。他还上书说:“直隶沿海的北塘、涧河、黑洋等地,应该派兵驻守。”当时朝廷正讨论禁海,导致鱼盐米麦运送不上来,他就建议给官员们编号,监督他们进出,这样商民们就方便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顺治十四年四月,荫祖上书揭发了河南管河道的官员方大猷贪污受贿的情况,皇上狠狠批评了河道总督杨方兴没有尽到职责,革除了方大猷的官职,并且严厉审判,最后判了死刑。后来有个叫高鼎的人,占据五台山造反,还跑到三岔口骚扰真定府,荫祖就派井陉道的陈安国去劝降,高鼎的党羽都散了。荫祖又上书说:“太行山是天下最险峻的山脉,三岔口位于要冲,树林茂密,山高路险,很容易藏匿奸邪。虽然高鼎投降了,但是他的党羽还散落在民间,即使派兵驻守,他们也把军营当作旅馆。应该设置一个游击营,编制兵力六百人,专门负责防守。”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
那一年,荫祖才二十九岁。正赶上湖南湖北打仗,皇上看重荫祖的才能,给他加了太子太保的官职,又调他去督办湖广军务。当时军队正在贵州作战,所以李自成的手下郝永忠、袁宗第、刘体纯、李来亨等人带着十多万人投降了明朝,占据着郧阳、襄阳一带,骚扰着军队的粮道。荫祖就建议挑选襄阳的水师和均州、黄州、汉阳等地的军队两千人驻守谷城,因为那里扼守着上游;再挑选武昌洞庭湖的军队一千人驻守九溪,切断通往四川的道路。
十五年的时候,汉阳、天门、潜江、沔阳等地的州县发生了水灾,皇上命令荫祖负责赈灾,老百姓因此得到了救助。
十六年,经略大学士洪承畴上奏,请求从湖北调拨六千名提镇标兵去云南戍守。荫祖认为洪承畴已经从湖广调走了超过一万三千五百名士兵,湖南又新收降了几万人,郧阳、襄阳一带的流寇还没消灭干净,现在再调兵不合适,于是请求皇上命令洪承畴在云南当地招募士兵,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他又上奏说:“要讨伐郝永忠等人,请求皇上命令四川总督李国英率领军队驻扎在重庆,扼守巫峡,阻挡他们从达州过来;命令西安将军富喀禅率领军队前往兴安;让河南的协剿军队到襄阳会合。我督促各路军队分别从彝陵、襄阳、郧阳三路深入敌境,争取一举消灭贼寇。”奏章刚上交,就赶上郑成功攻打江南,皇上命令将军明安达哩率领荆州的驻防军队去支援,朝廷议决延缓出兵的日期。
十七年,荫祖因为生病请求退休。康熙三年去世。在直隶、山东、河南、湖广被列入名宦祠祀。
这位叫鈵的人,是祖上荫庇才能当官的。他一开始在圣祖皇帝手下做事,从佐领升到了兵部员外郎。过了十三年,他跟着参将去征讨吴三桂,后来又升了御史。到了康熙二十七年,湖广出了个叫夏逢龙的造反,皇上就派鈵去湖北当按察使。 他后来又升了好几级,做到兵部侍郎。
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去征讨噶尔丹,就让鈵跟左都御史于成龙他们一起去负责军队的粮饷供应。三十七年,他被任命为山东巡抚,但是因为生病就辞了,改任安徽巡抚。 到了三十九年,他的病还没好,结果还被人弹劾,所以就罢官了。 康熙四十二年,山东闹饥荒,鈵主动请缨去帮忙赈灾,最后在赈灾的路上去世了。
金玉和,是辽东人。他在明朝的时候当上了开原的千总。后来太祖攻克了开原,玉和就投降了,被授予甲喇额真的官职,还给了他世袭的三等副将的爵位。汉军旗成立后,他被编入了正黄旗。
天聪五年,他升职了,当上了礼部承政。六年的时候,皇上阅兵,玉和和额驸佟养性他们带着自己管辖的乌真超哈部队穿着盔甲列队,进行试炮,皇上还赏赐给他们马鞍和战马。八年,考核成绩优秀,他升为了二等副将。
崇德元年,因为和吏部参政李延庚互相举荐子弟的事,被罢官了,世袭的爵位也降为了三等甲喇章京。二年,他跟着武英郡王阿济格去攻打明朝的皮岛,结果水师打仗不利,玉和没去支援,按理说该处死,但皇上特别开恩饶了他,只是取消了他的世袭爵位。四年,他又被重新任命为甲喇额真。
六年,他参加了围攻明朝锦州的战役,多次打败敌人。敌人夜里偷袭壕沟,被他击退了,还斩杀了五十个敌人的首级。七年,锦州城破,塔山也被攻克,他又获得了世袭牛录章京的爵位。八年,他跟着郑亲王济尔哈朗去攻打明朝的宁远,和王国光一起攻克了前屯卫、中后所这两座城池。
顺治元年,他升任工部参政。因为在宁远之战中的功劳,他又升为了三等甲喇章京。入关之后,他被提升为梅勒额真。后来他去河南从军,担任怀庆总兵官。当时李自成逃窜到陕西,他的残部在河南抢掠,攻打济源县城,玉和带兵去救援,结果到的时候城池已经失守了。半夜里遭遇了敌人,他奋力作战,被流矢射中,壮烈牺牲在了战场上。
河南巡抚罗绣锦上奏朝廷,在柏乡西找到了玉和的遗骸,请求朝廷给予抚恤,并追封他为二等梅勒章京。到了乾隆年间,最终被追封为二等男。
金维城,是玉和的儿子。崇德年间,清军攻打锦州,金维城作为甲喇额真奉命和梅勒额真金砺一起负责运输军需,多次跟随军队征讨明朝,立下战功。攻克中后所、前屯卫两座城池时,金维城也在参战的队伍里。他官职一路升迁,最终做到正白旗汉军梅勒额真,兼任兵部参政,世袭的官职做到牛录章京。清军入关后,他被改任兵部侍郎,梅勒额真的职位依旧保留。顺治四年,他又被提升为他喇布勒哈番。考核后,加封为拖沙喇哈番。后来他又跟随军队平定湖广,参与攻克武冈、沅州、靖州,被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之后调任正黄旗汉军梅勒额真。顺治十年,因为总兵任珍受贿被罢官,金维城也因此被降职,世袭的官职降为三等。顺治十五年,他去世了。
他儿子金世砺,康熙年间,作为佐领跟随平南大将军赉塔征讨福建,在江东桥击败敌人。郑成功部将刘国轩攻打漳州时,金世砺战死沙场,朝廷追赠他世袭拖沙喇哈番的官职。
太祖攻克开原时,玉和和同僚王一屏、戴集宾、白奇策一起守卫堡垒,堡垒百总戴一位投降了;攻克广宁时,游击孙得功,守备张士彦、黄进、石廷柱,千总郎绍贞、陆国志、石天柱都投降了;收复辽河沿岸的各个城堡时,参将刘世勋,游击罗万言、何世延、阎印,都司金砺、刘式章、李维龙、王有功、陈尚智,备御朱世勋、黄宗鲁,中军王志高,守堡闵云龙、俞鸿渐、郑登、崔进忠、李诗、徐镇静、郑维翰、臧国祚、周元勋、王国泰,都带着他们所守卫的城堡投降了。玉和、王一屏、孙得功、张士彦、石廷柱、金砺都因为立功而被授予世袭的官职。石廷柱的事迹另有记载。
王一屏,祖上是满洲人,姓完颜氏。他最初投降后,被授予牛录额真的官职。汉军旗制度建立后,他被编入正红旗。天聪八年,被授予世袭三等甲喇章京的官职。不久后去世了。
国光啊,一开始是牛录额真,还兼着户部理事官,这是继承他爹的职位。后来升职了,当上了正红旗汉军梅勒额真,还兼着户部参政。过了八年,跟着郑亲王济尔哈朗去打明朝,攻下了前屯卫、中后所这两座城,因此升迁为二等甲喇章京。
顺治元年,他又升任户部侍郎,梅勒额真的职位还是照旧保留着。之后,他又跟着定西大将军和洛辉一起去西安平叛。考核合格后,又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接着又升迁为本旗固山额真。顺治六年,他跟着英亲王阿济格去讨伐叛将姜瓖,攻下了左卫、朔州、汾州、太谷四座城。因为战功卓著,皇上恩赐他多次升迁,最后升到了 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顺治十年,他又跟着定远大将军、贝勒屯齐去湖广征战,打败了明朝将领李定国和孙可望。顺治十二年,他又跟着宁海大将军伊勒德去浙江支援,打败了明朝将领郑成功和张名振。顺治十三年二月,他被任命为两广总督,皇上夸奖他才能出众,还赏赐了他蟒袍、马匹和鞍具,并加封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因为生病,他请求解职。
顺治十八年,圣祖康熙皇帝即位,任命他为镇海将军,让他带兵驻守潮州。康熙三年,他和平南王尚可喜一起,讨伐碣石的叛将苏利。军队到达海丰的时候,侦察到敌人设下了埋伏,于是绕过了灯笼山。苏利见我军还没列好阵,就率领一万多人冲上来作战,结果被我军左右夹击,溃不成军,逃跑了。然后,我们包围了碣石卫城,攻破了城池,斩杀了苏利以及他的部下陈英、李慧等人,彻底消灭了其余的叛军。康熙五年,他回到京城,继续担任本旗都统。康熙九年,他去世了,谥号襄壮。
子永誉,字孝扬,继承了爵位。十二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河南提督。河北总兵蔡禄叛变,投靠了吴三桂,内大臣阿密达率领军队去讨伐他。皇上命令永誉到怀庆去,安抚士兵,永誉顺便请求留在那里镇守。没多久,安庆提督的职位空出来了,就授予了永誉。耿精忠的手下宋标率兵从饶州进攻徽州,十四年,永誉督率军队驻扎在建德,命令参将傅尔学在余干击败了宋标,俘虏了宋标,并在集市上将他处死。接着,永誉又转移到徽州驻扎。十七年,江西平定叛乱。永誉被改任为江南提督,驻扎在松江。十九年,升迁为广东将军。
二十年的时候,永誉上奏说:“广东靠近大海,陆路有两镇,建议分别从这两镇各抽调一个营改编成水师。” 二十二年,他又请求留下四千满洲兵驻守广东省城。这些建议都被采纳并执行了。二十七年,他被授予本旗都统的职位。二十三年三月,皇上命令定北将军瓦岱率领军队驻扎在张家口,侦察噶尔丹的情况,并让永誉和都统喀岱等人一起参与军务。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征讨噶尔丹,把汉军分成四个营,永誉率领正黄旗和正红旗从中间路进攻,噶尔丹不战而逃。永誉和平北将军马斯喀率兵追击,侦察到噶尔丹逃得很远,就返回了。三十六年,皇上到宁夏,命令永誉负责督运军饷,把军饷储存在黄河西岸,后来听说噶尔丹已经逃窜死了,于是永誉的任务就结束了,返回京城。四十三年,永誉去世。乾隆十八年,皇上命令他的家族改隶属于满洲正红旗和镶白旗。
孙得功,明朝的时候是广宁巡抚王化贞手下的游击将军,王化贞特别信任他,把他当成心腹。后来努尔哈赤围攻西平堡,刘渠等人去救援,带着孙得功一起。结果刘渠他们战死了,孙得功却偷偷地向努尔哈赤投降了,然后回去跟王化贞说敌军已经快攻到城下了,城里的人一听都吓得逃跑了。王化贞赶紧逃回了关内,孙得功就和进士、绍贞、国志等人一起,带着城里的老百姓到城东三里外的望昌冈迎接努尔哈赤,还弄来了仪仗队,敲锣打鼓,举着旗子撑着伞盖,把努尔哈赤迎进了巡抚衙门。当时是天命七年正月庚申,也就是农历正月二十四。努尔哈赤任命孙得功为游击将军,编入镶白旗,让他管辖投降的百姓,然后调到义州去驻扎。
天聪六年十月,孙得功上书说:“皇上命令修城,可是天太冷地又冻得硬邦邦的,白费力气还修不好,不如等到春天再修。还有皇上拨款给官兵买布做冬衣,官员的够用了,可是士兵每人只发五钱六分银子,根本不够买布做衣服,恳请皇上恩准让我们自己去买一两匹布,让官兵都能享受到皇上的恩泽。”天聪七年四月,他又上书说:“禁止吸食淡巴菰的命令还没执行到位。步兵都用火器,更应该下令禁止吸烟。皇上命令百姓交粮,又禁止百谷进城,穷人没东西吃了,应该让老百姓方便点儿。”天聪八年,因为孙得功在广宁的功劳,被追授为三等梅勒章京。没多久他就死了,由他儿子孙有光继承爵位。后来汉军旗制度确定下来,孙有光被改编入正白旗。因为他在攻克前屯卫、中后所以及顺治年间讨伐姜瓖的战役中立功,又赶上朝廷大赦,被提升为三等精奇尼哈番。后来他也死了。到了乾隆初年,被追封为一等男。孙得功的次子孙思克,也有自己的传记。
张士彦,是王化贞手下的中军守备。努尔哈赤的军队打来了,王化贞逃回了关内,张士彦就投降了。汉军旗制度确定下来后,他被编入正蓝旗。天聪八年,他和一屏一起被授予三等甲喇章京。不久他就请求退休了。
子朝璘,继承了家族的官职。崇德七年,他被任命为牛录额真。跟着贝勒阿巴泰去打明朝,在胶州打败了敌人。八年后,他和国光一起立了功,升职为二等甲喇章京。后来又升迁为兵部理事官。
顺治二年,他跟着豫亲王多铎南下,攻克了扬州和江阴,然后带兵驻守苏州,还打败了明朝将领黄斐。四年后,他又跟着恭顺王孔有德等人平定湖南,在夕阳桥打败了明朝将领刘承胤,攻克了武冈;接着又在黔阳打败了明朝将领张先璧,攻克了沅州。六年后,参与讨伐姜瓖,再次和国光一起立下战功。考核合格后,皇上恩准他升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并被任命为正蓝旗汉军梅勒额真。十年后,他被任命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三年,升迁为户部侍郎。没多久就被外派,担任江西巡抚。
江西在金声桓叛乱之后,百姓少,田地荒芜。御史笪重光请求免除赋税,这事儿就交给了朝璘去处理。朝璘上奏说:“田地荒芜,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慢地劝导百姓开垦,这样原本耕种的土地就能一直耕种,荒地也不会一直荒着。如果急着收税,一开始可能会把荒地算作耕地来收税,但时间长了,耕地也会变成荒地,这样既不利于国家,也苦了百姓。南昌、瑞州两府新开垦了四十多顷田地,建议三年后开始征税;而还有两千多顷田地还没开垦,建议免除税收。”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十五年,加封兵部尚书衔。十八年,升任江西总督。
康熙二年,右布政使王庭请求减免南昌府属地的浮粮,这事儿又交给了朝璘处理。朝璘上奏说:“江西赋税沉重,是从陈友谅时期开始的,明朝沿袭了这个制度。之前的巡抚蔡士英请求减免袁州、瑞州两府的赋税,但没涉及到南昌府。南昌府下面的州县,只有武宁是陈友谅的老家,赋税额度还是元朝、宋朝时期的旧制。其他六个县和一个州,建议请户部重新核实减免。”户部核实后,上报南昌府属地浮粮银十二万五千多两,米十四万九千多石,皇上命令全部免除。三年后,朝璘上奏说:“吉安府以前一直吃广东的盐,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建议改吃淮盐。”有关部门采纳了他的建议。四年后,因为江西总督的管辖范围并入江南,朝璘卸任。五年后,他被任命为福建总督。六年后,因为年老体弱,请求退休。十几年后去世。
金砺,是辽东人。明朝的时候考中了武进士,当上了镇武堡的都司。后来投降清朝,被封为甲喇额真,还把这个官职世袭,是三等副将。天聪五年,清朝开始设立六部,金砺被任命为兵部承政。六年,皇上阅兵,他和玉和等人一起被赏赐了鞍马。后来他又调到户部当承政。八年,考核成绩优秀,升为二等梅勒章京。
崇德二年,清军攻打明朝,进攻皮岛。甲喇额真巴雅尔图他们先冲进了敌阵,但是金砺和副将高鸿中率领的水师却没跟上,导致前军打了败仗。按规定,他们俩都该死,但是皇上念他们投降后立过功,就特赦了他们。四年,清朝汉军旗的编制确定了,金砺被编入镶红旗,重新当上了甲喇额真。五年,他被任命为吏部参政。六年,又升为固山额真。他先后攻克了松山、塔山、前屯卫、中后所等地,被授予世袭的三等甲喇章京的官职。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五月,他和梅勒额真李率泰一起在天津平定了乱民。六月,他又和固山额真叶臣一起到山西去安抚百姓。当时李自成已经逃到西边去了,但是他的将领陈永福还占据着太原。金砺和叶臣偷偷地去侦察,结果城里的士兵突然冲出来,金砺打败了他们,然后指挥自己旗下的士兵开炮攻城,最终攻下了太原。战后,皇上赏了他四百两白银,还把他的世袭官职升为二等甲喇章京。
第二年,他跟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征讨湖广。明朝将领马进忠先投降后又叛变,金砺和固山额真刘之源一起攻打马进忠在武昌的军队,夺取了六十多艘战舰,接着又攻下了湖南,在衡州打仗,斩杀了明朝将领黄朝宣;又在长沙打仗,斩杀了明朝将领杨国栋。战后,皇上赏了他二十两黄金、四百两白银,还把他世袭的官职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
六月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平南将军,镇守浙江。后来又碰上圣旨,加封为拖沙喇哈番。(官职名称保留原文)
明朝的鲁王带着他的手下阮进、张名振,在舟山岛上屯兵。他跟梅勒额真吴汝玠他们一起,率领军队从宁波出发,攻打定海,配合总督陈锦在横洋打败了阮进,最终攻下了舟山,张名振带着鲁王逃跑了。
九年的时候,郑成功攻打漳州,皇上命令他带兵去救援。他到了泉州,郑成功就退到江东桥去了。他从长泰出发,在漳州城北驻扎下来,还在万松关派兵设防,形成犄角之势,七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解了漳州之围,海澄、南靖、漳浦等县也都收复了。因为立了功,又碰上圣旨,被晋升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还兼任拖沙喇哈番。(官职名称保留原文)
十一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陕西四川总督。十三年的时候,他请求退休,皇上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让他光荣退休。康熙元年,他去世了。
文章最后说:养性、廷柱他们祖上是满洲人,怀念故土归顺朝廷,还通过联姻巩固了关系。永芳是最早归顺的,思忠是辽东的部落首领,他们都受到了皇上的恩宠,而且都有优秀的儿子,光耀门楣。光远一开始辅佐养性,后来和廷柱一起率领汉军作战,虽然中途被罢免,但后来又重新启用。玉和在战场上牺牲了。当时很多投降的将领都立下了功劳,他们的功劳和赏赐都延续到了后代,有些将领的儿子也很优秀,也因此受到了朝廷的重视。他们父子几代为朝廷奔走效力,人才济济,真是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