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庚,字西岩,是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他考中了武进士,被授予蓝翎侍卫的职位。后来外放,担任浙江衢州营都司,一路升迁到乐清协副将。乾隆五十二年,他署理福建海坛镇总兵。当时海边有盗匪作乱,因为误判了盗匪的活动范围,李长庚被撤职查办。但他没灰心,拿出全部家产招募乡勇,最终抓获了巨盗,因此官复原职,补任海坛游击,后来又升迁为铜山参将。
从乾隆后期开始,安南(越南)内乱,很多在海边流亡的人勾结外国船只劫掠内海,以此来获取军饷,给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广东东部的土匪凤尾帮和水澳帮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使得他们的势力更加壮大。乾隆五十九年,外国船只开始侵犯福建三澎列岛,李长庚率军将他们击退了。
嘉庆二年,李长庚升迁为澎湖协副将,之后又升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嘉庆三年,他多次在衢港和普陀击退洋匪。嘉庆四年,凤尾帮勾结外国船只进入温州海域,被他打败,因此皇帝赏赐他花翎。嘉庆五年夏天,一百多艘外国船只联合水澳帮和凤尾帮,聚集在浙江沿海,逼近台州。浙江巡抚阮元奏请朝廷,让李长庚统领三镇水师前去作战,双方在海门会师。海盗们在松门山下停泊,双方对峙。这时,一场巨大的飓风突然来临,几乎将所有海盗船只都摧毁了,那些靠岸或残破的船只上的海盗都被俘虏,其中包括安南的伪侯伦贵利等四位总兵,他们被处死,而他们的官印则被送还安南。同年,李长庚被提升为福建水师提督,不久后又调任浙江。值得一提的是,安南派来的船只超过一百艘,总兵就有十二人,分成了前中后三队,而被俘的四位总兵属于后队。
没过多久,安南的新阮朝归顺清朝,接受了清朝的封号和约束,外国船只失去了在安南的巢穴。之前在福建的海盗船只,大多被漳州盗匪蔡牵收编,蔡牵手里有超过一百艘船,广东盗匪朱濆也得到了几十艘。蔡牵是同安人,为人狡猾,善于用兵,他得到这些外国船只后,水澳帮、凤尾帮等海盗势力都归顺了他,他的势力更加嚣张跋扈。阮元和李长庚商议,认为外国船只高大,清朝水师的战舰难以对抗,于是他们募集了十多万两银子交给李长庚,让他去福建建造三十艘大型战舰,命名为“霆船”,并为这些战舰配备了四百多门大炮。李长庚率领这些新战舰,在海上多次击败蔡牵,清军声威大振。
话说这蔡牵,八年那会儿,在定海一带到处搞破坏,还跑去普陀山烧香拜佛,真是胆大包天!结果被长庚大人盯上了,差点儿被抓个正着。他一路逃到福建沿海,船上的粮食吃光了,帆也坏了,装可怜向福建巡抚玉德求饶,玉德就派人去招安。可玉德这老小子,转头就下令浙江水师去收复港口,蔡牵趁乱修好了船,扬帆跑了。浙江水师在三沙和温州追击,还打坏了他的六条船。蔡牵怕浙江水师的战船,就花钱请福建商人给他造了一艘大船,比浙江水师的船还高,这才敢出海。后来又听说有人告密,他赶紧躲过了追捕,横渡台湾海峡,抢了台湾的米粮去资助朱濆,两人一起干坏事。
九年夏天,蔡牵和朱濆带着八十多条船杀入福建,还杀了总兵胡振声。朝廷竟然说福建的将领没尽到责任,没追究他们的罪责,反而让长庚大人统领两省水师。秋天,蔡牵和朱濆一起攻打浙江,长庚大人联合各地的军队在定海北洋跟他们打,把贼军打散成两部分,长庚大人亲自对付蔡牵,猛攻过去,一直追到山脚下。蔡牵仗着他的大船逃跑了,把朱濆给扔下了,朱濆气坏了,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十年夏天,蔡牵被调任福建提督。蔡牵听说长庚大人来了,又逃到浙江,在青龙港被追击打败,又在台州斗米洋被击败。后来他又被调任浙江提督。
十一年正月,蔡牵纠集了一百多条船攻打台湾,还联合了一万多土匪攻打府城,自称“镇海王”,还把船沉在鹿耳门,想阻止援兵。长庚大人赶到,进不去,探子发现南汕、北汕、大港门可以通行小船,就派总兵许松年、副将王得禄绕道而入,攻打洲仔尾,接连打败了蔡牵。二月,许松年攻上洲仔尾,烧了他的营寨,蔡牵反过来救援,长庚大人派兵从南汕出击,和许松年前后夹击,大败蔡牵。蔡牵没路可逃,困守在北汕。正好碰上风潮暴涨,沉的船都漂起来了,蔡牵趁机夺取鹿耳门逃跑了。朝廷下令革去他的花翎和顶戴。四月,蔡牵和朱濆一起攻打福建福宁外海,被击败,追到台州斗米洋,抓住了他们的同伙李按等人。
长庚说:“蔡贼到现在还没抓到,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兵船不行,而且后勤补给没断,所以才一直没拿下他。我坐的那条船,比其他各镇的船都大,可就算靠近敌船了,船底还是比他们低个五六尺。我之前跟三个镇的总兵商量好了,要自己掏腰包捐钱造十五艘大船,可督臣说造船要几个月,还要花个四五万两银子,不肯上报朝廷。再说,海贼两年不修船,一年也不坏几次船上的零件,这怎么可能?船的桅杆和舵坏了,船就成了废物;船帆烂了,寸步难行。结果蔡贼从鹿耳门跑出来,就剩三十艘船,船帆破烂,硝石也缺,可一回福建,立刻换了新的船帆,洗洗涮涮,焕然一新,粮草药材也充足,这贼什么时候才能灭掉啊?”皇上就下令逮捕治玉德,让阿林保来代替他。阿林保到了福建后,那些文武官员因为之前没好好协同作战,也没切断海贼的岸上接应,怕担责任,就一起诬陷长庚。阿林保还暗中弹劾长庚故意拖延时间,连续三次上奏章,皇上就秘密询问浙江巡抚清安泰。
清安泰上奏说:“长庚对海岛地形、天气变化、风向潮汐都非常熟悉,每次打仗都亲自掌舵,那些老水手都比不上他。他两年都在军队里,连家门都没进过。为了捐造船只和武器,他把家底都掏空了。打仗缴获的东西,他都用来赏赐有功的士兵,所以士兵们都拼死效力。八月间在渔山跟蔡贼打仗的时候,我们围攻他,炮火石头像雨点一样往下落,长庚自己也受了好几处伤,将士们有140多人受伤,可他却一直坚持战斗,没有后退。贼兵们都说:‘不怕千军万马,就怕李长庚。’他真的是水师将领里最厉害的!”然后清安泰详细地说明了海战的艰难,说只有两省合力才能成功。当时一起作战的其他各镇,也一起上奏章说长庚根本没有拖延时间。皇上大怒,狠狠地责备了阿林保,说:“如果朕轻信了他的话,岂不是自己失去了一个好将领?以后剿灭海贼就全靠长庚了,如果阿林保从中作梗,玉德就是前车之鉴!”皇上还下令建造三十艘大同安梭船,船没造好之前,先雇佣商船来剿匪。长庚听到这个消息,更加奋勇。那年秋天,他在渔山跟海贼作战,又受了伤,消息传到朝廷,皇上又给他升官加爵。
十二年春天,长庚在粤洋大星屿打败了蔡牵。十一月,又在闽洋浮鹰山打败了他。十二月,长庚就和福建提督张见升一起追着蔡牵进了澳门口,一直追到黑水洋,穷追猛打。蔡牵只剩下三艘船了,船上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老兵,他们拼死抵抗。长庚亲自用火攻,把燃烧的船只挂在蔡牵的船尾,想要跳过去,结果突然被炮弹击中了喉咙,过了一会儿就牺牲了。当时,己方战舰的数量是敌人的几十倍,可是张见升却胆小怕事,远远看见长庚的船乱了,就赶紧撤退了,蔡牵这才逃到了安南外洋。皇上非常震怒和悲痛,对长庚进行了表彰,本来打算等平定叛乱后封他为伯爵,后来追封他为三等壮烈伯,谥号忠毅,并在他的家乡为他建立了专祠。
长庚治军很严格,赏罚分明,从偏将到队长水手,大家对他都服服帖帖,齐心协力,个个都能用。他和阮元一起努力整顿水师,屡立战功,但却因此被玉德忌恨。阿林保来到福建后,设宴款待长庚,说:“大海捕鱼,什么时候才能收网呢?海外的事情没有确凿的证据,你只要斩杀一个贼首,把他的脑袋送来,我立刻上奏朝廷报捷,剩下的贼寇就由我来善后处理。你得到朝廷的重赏,我也能跟着沾光,这比你年年冒着风浪去搏那万一的机会强多了吧?”长庚谢绝说:“我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我已经把海上的船只当成了自己的家,我发誓要和敌人同生共死,绝不苟且偷生!”阿林保很不高兴。后来,阿林保多次弹劾长庚,都没能得逞,就下令催促长庚出战。长庚把拔下来的牙齿寄给了妻子,表明自己决心为国捐躯。长庚死后,朝廷下令让部将王得禄、邱良功继任,鼓励他们同心协力,为长庚报仇。这两个人遵照长庚的军令,最终消灭了蔡牵,完成了平叛的大业。
长庚没有儿子,他收养了同姓的廷钰为嗣子,继承了伯爵的爵位,被授予二等侍卫的职位。道光年间,他出任南昌副将,后来多次升迁,最终成为浙江提督。由于生病不能巡洋,被免职在家。咸丰初年,他负责家乡的团练,先后攻克了厦门、金门、仙游,被授予福建提督。后来因为误报军情被免职,仍然负责团练事务。咸丰十一年去世,他的孙子经宝继承了爵位。
胡振声,也是同安人,是位提督的儿子。他从当兵做起,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温州镇总兵。他跟着长庚将军在台州松门洋大败敌船,从此多次跟随长庚将军在海上打击海盗。
嘉庆九年六月,他率领着二十六艘运送木材的船只前往福建,到了浮鹰洋,遭遇了海盗。他和总兵孙大刚一起夹击海盗,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但是他的船只却被炮火烧毁了,福建水师没能及时救援,结果胡振声壮烈牺牲了。朝廷对他进行了优厚的抚恤,追赠他“武壮”的谥号,并且赐予他骑都尉兼云骑尉的世袭爵位。
王得禄,字玉峰,是福建嘉义人。当时林爽文造反,把县城给占领了。王得禄家里本来就很有钱,他就拿出钱来招募乡勇,帮助官兵收复了县城,之后被授予把总的职位。
第二年,贼寇又包围了县城,王得禄跟着总兵柴大纪一起死守。等包围解除了,他就带领乡勇去大坪顶等地搜捕残余的匪徒,还烧掉了琅峤的贼巢,抓住了贼首庄大田。台湾平定后,朝廷赏赐他花翎和五品顶戴,并且提升他为千总。
嘉庆元年,王得禄巡逻到獭窟的时候,遇到了海盗,他第一个冲上去,抓住了吴兴信等人。这些年他一直出海抓海盗,因为勇敢,官职也一步步升迁,最后升到了金门营游击。
嘉庆七年,他跟着李长庚在东沪洋打败了海盗蔡牵,抓住了蔡牵的手下徐业等一百多人,还在崇武洋抓住了吕送,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嘉庆九年,他又跟着总兵罗仁太在虎头山海域与海盗作战,缴获了很多船只和武器。
嘉庆十年,王得禄在虎井洋与蔡牵交战,打败了蔡牵,被署任为澎湖协副将。九月,他又在水澳再次遇到蔡牵,烧掉了蔡牵的船只,抓住了朱列等一百多人。
嘉庆十一年春天,蔡牵窜入台湾,包围了府城。李长庚命令王得禄和许松年驾驶小船从安平港进入侦察,只见海面上到处都是帆樯,夜里他们放火烧了海盗的船只,然后进入屯驻在柴头港。第二天,海盗从洲仔尾进攻府城的北门,王得禄率领士兵从后面袭击他们,大声喊叫着冲锋,海盗被吓退了。城里的官兵也从两侧夹击,大败了海盗,乘胜追击到洲仔尾,攻破了他们的营地,海盗们就逃跑了。五月,蔡牵又逃窜到鹿耳门,王得禄第一个冲上去攻击,缴获了十艘船,沉没了十一艘船。因为战功显著,朝廷加封他为总兵,不久又提升他为福宁镇总兵。
十二年,我被调到南澳镇去工作。七月份,我在鸡笼洋打败了海盗朱濆,缴获了十四艘船。十一月份,我又在古雷洋打败了他的同伙,还射死了贼首朱金,抓住了张祈,因此得到了表彰和奖励。没过多久,李长庚战死了,我就和邱良功一起接替了他的军事指挥工作。
十三年,我升职了,当上了浙江提督。后来又被调到福建,邱良功接替了我的浙江提督职位。那时候阮元再次担任浙江巡抚,张师诚担任福建巡抚,两省的官兵一起努力,我和邱良功齐心协力,共同消灭了海盗。十四年八月,我们一起在定海渔山与蔡牵交战,打败了他。蔡牵往东南逃窜,我们追到黑水洋,连续几天激战。邱良功指挥浙江的战船排成一列,堵住海盗船的东侧;我指挥福建的战船,列在浙江战船的东面。战斗正激烈的时候,邱良功的船受损,暂时撤退了,我的船冲了上去,紧贴着蔡牵的船,其他海盗的船只被隔开,无法支援。蔡牵的铅弹打光了,只好用银子代替铅弹射击,我的额头和手腕都受了伤。我下令放火烧了蔡牵船的尾楼,又冲过去砍断了他的船舵。蔡牵知道逃不掉了,就引爆了火药,炸沉了自己的船,葬身大海。皇上因为蔡牵作恶多端十四年,如今被我们彻底消灭,我的功劳非常大,就封我为二等子爵,还赏赐了我双眼花翎。剩下的那一千二百多海盗后来都投降了,海盗之患终于平息了。
我在福建当提督十年,多次上书朝廷,陈述缉捕海盗的策略,还对水师的船只制度进行了改革,我的建议都得到了采纳。二十五年,我被调到浙江当提督。道光元年,我请求退休回家。十二年,台湾的张丙造反,我带着家人一起抓住了贼首张红头等人,皇上因此晋升我为太子少保。十八年,台湾海盗沈和到处抢掠,我支援粮食帮助守卫台湾,皇上又晋升我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英国人侵犯厦门,朝廷命令我驻守澎湖。第二年我死了,皇上追封我为伯爵,谥号“果毅”。我的次子朝纶继承了我的爵位,后来做了户部员外郎。
邱良功,福建同安人,一开始是个小兵,因为多次抓到盗贼立功,升官很快,做到闽安协副将。嘉庆十年,他和许松年一起围剿蔡牵,追到小琉球,看到两艘台湾的军舰被贼寇包围了,就赶紧去救援。许松年还举旗招他过去呢,结果邱良功还没到。因为没听指挥,他被弹劾,官职被撤了,还被抓起来审问。后来查清楚了,又恢复了他的官职,让他代理台湾副将。
嘉庆十一年春天,他跟着李长庚打蔡牵,攻破了洲仔尾的贼巢,虽然蔡牵趁乱跑了,还抢走了邱良功的顶戴花翎。五月,又在鹿耳门打败了蔡牵,皇上赏了他花翎。嘉庆十二年,朱濆入侵淡水,他和王得禄追到鸡笼洋,连续打败了敌人,俘虏杀死了很多贼寇,皇上还给他升了官。嘉庆十三年,他升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嘉庆十四年,又升任浙江提督。他和王得禄一起在渔山外洋围攻蔡牵,利用上风优势逼近敌人。结果半夜风浪太大,船进不去。第二天,他们又想用包围的方式进攻,蔡牵一边打一边跑,傍晚跑过了黑水洋,看到了绿水。邱良功怕天黑了敌人跑了,就大声喊着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船逼近蔡牵的船,两艘船的船篷都缠到一起了。贼寇用长矛攻击他的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邱良功的小腿被矛刺伤了,但他毁掉了贼寇的长矛,最终脱险。福建的军队随后跟上,蔡牵最后只好撕裂船只自沉。
论功行赏的时候,他被封为三等男爵,排在王得禄之后。有人为他鸣不平,邱良功说:“海疆平静了,这已经让我很高兴了,名利地位算什么?”嘉庆二十二年,他进京朝见皇上,结果在路上去世了,朝廷给了他抚恤,还追赠谥号“刚勇”。他的儿子邱联恩继承了他的男爵爵位,后来做了直隶河间协副将。
陈步云,浙江瑞安人,当兵进了海军。他好几次抓到海盗,特别勇猛,后来被提升为温州营的把总。
有一次跟着大部队去追捕海盗蔡牵,陈步云只带了四十个人,就开着小船直接冲到蔡牵的大船旁边打了起来。他们的小船跟蔡牵的大船根本没法比,眼看着另外两个提督赶来了,陈步云赶紧扔出火罐烧敌船,然后用长戟钩住敌船的船舷,带着几个士兵跳上敌船,跟海盗们短兵相接,结果把蔡牵的老婆和他的同伙都杀死了。
蔡牵的大船都快要散架了,他自己还拿着刀站在船楼上,眼看着就要被抓了。这时,大部队的指挥官良功隔着船大声喊:“船快沉了,赶紧下来! ”然后扔下一根长绳子,把蔡牵从水里拉了上来,蔡牵的船就沉了。陈步云身上受了十多处伤,两个提督都来看望慰问了他。
这件事上报朝廷后,陈步云被赏赐了武功银牌,还升了官,当上了千总。后来又升了好几级,当上了闽安副将。
总督孙尔准想裁减海军船只,陈步云说:“李提督造的船又大又结实,比同安的夹板船和快驹船都好得多,要是裁减了,抓海盗就没工具了,真要打仗也对付不了敌人。”孙尔准听了他的话,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孙尔准觉得陈步云很有才能,可以独当一面,就推荐他去见皇帝。
皇帝宣宗问他:“你就是那个跟着邱、王两位提督一起打败蔡牵的陈步云吗?”皇帝对那场战斗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之后就提拔陈步云做了定海镇总兵,后来又先后担任了琼州、福宁、金门、海坛等地的镇守。道光十九年,因为伤势复发,陈步云请求退休。道光三十年,他去世了。
许松年,字蓉俊,是浙江瑞安人。他通过武举考试,进入水师效力,跟着李长庚将军立下不少功劳,最后升到了提标参将这个职位。
嘉庆十年,他代理金门镇总兵。在小琉球打败了海盗蔡牵;又在宫仔洋打败了朱濆和乌石;还跟着李长庚在闽粤交界的甲子洋追击溃逃的蔡牵。之后,他又在青龙港和斗米洋多次击败蔡牵。
嘉庆十一年,他和王得禄将军一起在台湾洲仔尾打败了蔡牵,他们冒着风浪登船,烧毁了无数敌船。那年夏天,李长庚在鹿耳门进攻蔡牵,许松年则在张坑、返埕洋面堵截,俘获了一艘敌船,击沉了三艘。还在水澳抓到了蔡三来等人。李长庚认为许松年是水师里难得的将才,可以独当一面,就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总督阿林保。
嘉庆十二年,他和李长庚一起在大星屿、浮鹰洋攻击蔡牵,许松年更是直接跳上敌船把蔡牵抓住了,因此得到了嘉奖和升迁。嘉庆十三年,海盗朱濆躲藏在东涌外洋,朝廷命令许松年去剿灭他,于是许松年率兵进入广东境内。追到长山尾,看见了四十多艘海盗船,他认出其中最大的一艘是朱濆的旗舰,于是集中兵力猛攻,朱濆被炮弹击伤,没多久就死了。皇上因为许松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匪首,就赏赐了他花翎,还给了他云骑尉世袭的官职。
后来,广东海盗张保仔跑到福建的金门、厦门一带活动,许松年就派渔船引诱他,然后用船队包围攻击,抓获了七艘海盗船,击沉了六艘,又一次得到了嘉奖。嘉庆十五年,许松年因为受伤回老家休养,后来又因为母亲去世而丁忧。嘉庆十九年,他被任命为甘肃西宁镇总兵,后来又先后在延绥、漳州、天津、碣石等地担任总兵。
道光元年,他升任广东陆路提督,后调任福建水师提督。道光六年,台湾发生械斗,许松年当时正在阅兵,他迅速平息了械斗,解散了参与械斗的队伍。但是,总督孙尔准和他意见不合,说他处理事情过于轻率,最终被罢免官职,留在台湾效力。后来他请求告病还乡,最终在家中去世。他的儿子许锡麟继承了他的世袭官职。
黄标,字殿豪,是广东潮州人。他原本是当兵的,后来升官当上了千总,又升任守备。乾隆五十五年,海盗猖獗,总督福康安决定训练水师,四处招募有本事的人来带兵。黄标水性极好,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上的水道非常熟悉,甚至能在水底憋气很久,还能看清水底的东西,所以被选中了。因为他成功抓住了龙门洋的盗匪和狗头山的匪徒,所以他又升了都司,还代理游击将军的职务。
嘉庆元年,他在南澎外海剿匪,抓获了李超胜等三十多名匪徒。皇帝知道他的事迹后,表彰他抓捕匪徒的功劳,于是把他升为参将。第二年,他又抓获了洋盗胡三胜等人,还击毙了安南匪首,彻底消灭了他们的队伍,因此受到了嘉奖。第三年,他升任澄海副将。没过多久,他又升任广东左翼镇总兵,负责统领巡洋水师,任务是彻底清除海盗。第四年,他在大放鸡山、双鱼桅和夹门外海剿匪,歼灭了大量的匪徒,皇帝赏赐了他花翎,还命人画了他的画像进献朝廷。后来因为有人弹劾他盗窃盐船,但皇帝最终赦免了他。第六年,他又在南澎外海与海盗作战,抓获了田亚猛等人。第七年,他和提督孙全谋一起剿灭了博罗的会党匪徒,连续攻破了羊矢坑和罗溪营这两个重要的据点,捣毁了他们的老巢。战事结束后,他受到了表彰和赏赐。他当水师将领时,吃住都和士兵们在一起,前后抓获了六百多名匪徒,广东沿海的安全都靠他守护着。第八年,他和孙全谋一起出海抓捕海盗,海盗逃到了广州湾。黄标建议合兵把守要隘,等海盗粮草耗尽再彻底消灭他们。但是孙全谋担心时间长了会有风浪,就分兵追击,结果让海盗逃跑了。黄标叹息说:“这个机会一错过,海上的警报就永远不会停止了!”他为此忧心忡忡,得了病。后来因为带兵很久没有功劳,有人建议革职,但最后让他留任。不久之后,他就去世了。
安南那些海盗的残余势力在广东分成了五股:林阿发、总兵保、郭学显、乌石二和郑乙。提督钱梦虎和孙全谋都是庸才,根本对付不了这些海盗。黄标死后,更加没有人能胜任剿匪的重任了,只有林国良和许廷桂因为战死沙场而名扬天下。
国良,是福建海澄人。他家世代都是骑都尉,后来被任命为广东碣石镇标游击,然后一步步升迁到海澄副将,最后当上了左翼镇总兵。十三年的时候,他追剿乌石二在丫洲洋,击沉了好几艘贼船,结果贼船越来越多。国良在战斗中受了伤,最后壮烈牺牲了,朝廷对他进行了优厚的抚恤,并追赠谥号“果壮”。
廷桂,是广东归善人。他从士兵一步步升迁到千总。乾隆年间,他参加了征讨台湾的战争,后来升迁到海门营参将。国良死后,他就暂时代理左翼镇总兵的职务。十四年的时候,他击杀了匪首总兵保在外洋,并包围了保的余党。结果张保仔带着大批人马前来救援,寡不敌众,廷桂也战死了。朝廷对他进行了抚恤,并赐予他云骑尉世职。
等到蔡牵被消灭后,就只剩下广东的匪患了。这时,百龄担任两广总督,他果断地切断了海盗的物资供应,整顿军纪,一年之后,通过剿灭和招抚,海盗问题逐渐平息了,东南沿海的战乱才算安定下来。
文章说:东南沿海的海盗骚扰,前后持续了十多年。只有浙江的将领李长庚一个人能够有效对付海盗,但是因为福建的官员牵制他,所以影响了他的战绩。不过,李长庚的忠诚勇敢在全国闻名,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所以朝廷才完全依靠他。等到福建和浙江联合行动后,海盗势力逐渐衰弱,可惜李长庚战死了,但是王得禄、邱良功等将领继承了他的遗志,最终消灭了海盗首领。广东的将领里,只有黄标能用,但是他的才能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百龄趁着福建和浙江消灭海盗之后,采取剿灭和招抚的策略,很快就平定了海盗。总而言之,海战的关键在于船坚炮利,以及切断海盗的物资供应,做到这些就能取胜,做不到就会失败。战争的成败,真是充满了偶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