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边境,地广人稀,历史上为了控制这里,朝廷设置了很多土司。明朝末年,张献忠在四川大肆杀戮,只有石砫、酉阳、松潘、建昌等几个依山傍水的土司地区,凭借险要的地势抵挡住了张献忠的军队,得以保全。清朝初期,平定了四川的战乱后,各个土司都陆续向朝廷归顺了。
四川南部有个地方叫金川,它原本是明朝金川寺演化禅师哈伊拉木的后代建立的,后来分成了大小金川。顺治七年,小金川的土司卜儿吉细向朝廷表示效忠,朝廷保留了他的职位。吴三桂叛乱之后,康熙五年,小金川的土司嘉纳巴再次归顺朝廷,朝廷还给了他演化禅师的印信。他的孙子莎罗奔,是个厉害的土司将领,曾经跟着将军岳钟琪去西藏征讨羊峒的叛乱。雍正元年,朝廷授予莎罗奔安抚司的官职,让他管理大金川;而原来的土司泽旺则继续管辖小金川。莎罗奔把女儿阿扣嫁给了泽旺。泽旺这个人比较懦弱,完全被老婆阿扣掌控着。
乾隆十一年,莎罗奔竟然抢走了泽旺的印信,把泽旺赶走了。乾隆十二年,莎罗奔又攻打革布什札和明正这两个土司。
朝廷派张广泗去四川当总督,驻扎在泽旺的美诺官寨,他弟弟良尔吉也跟着去了。当时莎罗奔占据着勒乌围,他侄子郎卡占据着噶尔厓,这两个地方都在大金川河的东边,河西也有他们好几百里地盘。张广泗调集了三万兵马,一路从四川西部进攻河东,一路从四川南部进攻河西。进攻河东的军队又分成四路,两路攻打勒乌围,两路攻打噶尔厓;进攻河西的军队也分成两路,去攻打庚特额那些山区,还定下了完成任务的期限。
结果因为地形险峻,军队进展缓慢,皇上就派大学士讷亲去视察军队,还把岳钟琪从退休名单上重新启用。岳钟琪和张广泗商量好,岳钟琪自己从党坝方向进攻勒乌围,而张广泗则从昔岭方向进攻噶尔厓。讷亲到了之后,下令必须在三天之内拿下噶尔厓,结果总兵任举和参将买国良战死了。张广泗看不起讷亲,觉得他不懂军事,还讨厌讷亲对他指手画脚,所以表面上推辞责任,实际上是想故意拖延时间,让讷亲难堪,军队也因此越来越乱。
张广泗的弟弟良尔吉早就和阿扣勾结在一起了,莎罗奔还从中牵线搭桥,把良尔吉当作间谍使用,官军的行动都被莎罗奔提前知道了。战争打了很久都没什么进展,皇上非常生气,正好讷亲又弹劾张广泗,于是张广泗就被抓回京城了,皇上又任命大学士傅恒为经略,代替讷亲。冬天,张广泗被处死了,讷亲也被赐死。十二月,傅恒到了军营,把良尔吉、王秋、阿扣都杀了,以斩断内应。
十四年正月,奏折上写着:“关于金川的事,我到军队后才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初纪山带兵进攻的时候,只有马良柱一个人冲锋陷阵,一路打到沃日,拿下小金川,直逼丹噶,打得非常猛烈。如果当时张广泗能迅速派兵支援,趁着敌人防备空虚,消灭他们很容易;但他却错失良机,宋宗璋在杂谷耽搁,许应虎也在的郊错过战机,导致敌人占据了所有险要地势,加固工事,七路、十路大军,没有一路能前进。
等到讷亲到了军营,严厉催促进攻,结果打了败仗,士气低落,大家只想偷懒休息,所有军务都交给张广泗。张广泗又听信奸人的谗言,只想着用卡逼卡、用碉逼碉的办法,炮火只打到坚固的工事上,对敌人没造成什么伤害。而敌人呢,人不多,却能暗中偷袭,枪枪命中,我们只是在攻打石头,而敌人却是在攻打人。而且他们在碉堡外面挖壕沟,我们的士兵过不去,敌人却能躲在里面居高临下地攻击。
他们的碉堡又高又坚固,比中原的塔还高,建造得非常巧妙,几天就能建好,哪里坏了哪里补,一会儿就能修好。而且敌人意志坚定,宁死不屈,碉堡都被打烂了,他们也不走,炮弹刚过去,他们就又起来了。我们攻打一座碉堡,比攻打一座城还难。就说我驻扎的卡撒山顶,就有三百多个碉堡,按半个月打下一个碉堡的速度算,几年都打不完。而且攻下一个碉堡就要伤亡几十上百人,比唐朝攻打石峰堡还亏。
只有让敌人失去依仗,我们的军队才能发挥优势。我打算等大军集结后,另选精兵,秘密寻找小路,带足粮草直入敌境,绕过碉堡不攻,从敌人背后包抄,用围攻碉堡的兵力来保护粮草。敌人兵力不多,外部防备森严,内部必然空虚。如果我们从捷径杀入,守碉堡的敌人就会各自顾及自身安危,士气涣散,自然会溃败。至于勇敢作战,当然要用满兵,但向导一定要用土兵,小金川的土兵尤其骁勇。现在良尔吉的奸细已经被诛杀了,泽旺和敌人有深仇大恨,利用他们,一定能发挥作用。
沃日、瓦寺兵力强但人数少,杂棱、绰斯甲兵力多但战斗力弱。明正、木坪忠诚度够,但战斗力不足。革什乍的士兵战斗力强,可以作为一路大军。各土司合兵攻打的说法虽然不可靠,但他们的兵力还是可以利用的。我决定深入敌境,不与他们争夺碉堡,只等四面部署完毕,出其不意,直捣敌人的老巢,抓住他们的首领,争取在四月间报捷。”皇上多次接到皇太后的谕旨,要息兵止战,安定边疆,命令傅恒班师回朝。
这时傅恒和钟琪两路大军接连攻克碉堡,军威大振,莎罗奔向钟琪求降。钟琪轻骑直奔莎罗奔的老巢,敌人非常感动,顶礼膜拜,发誓听从约束。第二天,钟琪带着莎罗奔父子乘皮船出洞来到大军营地,莎罗奔等人叩头谢罪,发誓遵守六件事:归还侵占的土地,献出凶恶的首领,缴纳武器,遣散军队,服徭役。皇上就下令赦免他们的死罪。各部落焚香祝祷,载歌载舞,献上金佛表示感谢。二月,捷报传来,皇上赏赐了傅恒、钟琪等人。
后来,莎罗奔的侄子郎卡掌管了土司事务,渐渐变得骄横跋扈。二十三年的时候,他赶走了泽旺和革布什札土司。三十一年,朝廷下令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九个土司一起攻打金川。这九个土司分别是巴旺、丹坝、沃日、瓦寺、绰斯甲布、明正、木坪、革布什札和小金川。巴旺和丹坝都很小,根本不是金川的对手;明正和瓦寺地势险要,实力足以牵制金川。但是,地理位置上最靠近金川,最有能力制衡金川的,莫过于绰斯甲布和小金川了。阿尔泰却不知道拉拢这些土司,反而听信了两个金川土司和解结盟的谎言,结果导致他们狼狈为奸,其他的小土司都不敢反抗了。这时候,泽旺年老多病,不管事了,郎卡也很快死了,他的儿子索诺木和僧格桑又开始侵犯鄂克什土司的地盘。
三十六年,索诺木诱杀了革布什札的土官,僧格桑又再次攻打鄂克什和明正土司,还跟官兵打仗。朝廷认为,当初出兵是为了救援小金川,现在小金川却反叛,罪不可赦。于是赐死了阿尔泰,任命大学士温福从云南赶赴四川,又任命尚书桂林为四川总督,共同讨伐叛贼。温福从汶川出发,走西路;桂林从打箭炉出发,走南路。僧格桑向索诺木求救,索诺木偷偷地派兵支援他。三十七年春天,桂林收复了革布什札土司的旧地,温福攻克了资里和阿喀。朝廷又任命阿桂为参赞大臣,代替桂林前往南路。十一月,阿桂利用皮船夜间渡河,连续夺取险要隘口,直捣贼巢。十二月,军队到达美诺,进逼底木达,俘获了泽旺,并下令索诺木必须把僧格桑绑起来献上,但索诺木没听。
皇上任命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和丰伸额当副将军。温福和阿桂一起上奏了六路进兵的策略。温福从功噶进军,阿桂从当噶进军,丰伸额从绰斯甲布进军。
三十八年春天,温福因为敌人占据险要地势无法前进,就改变路线攻打昔岭,在木果木驻扎营地,还命令提督董天锡在底木达分兵驻守,以保护小金川地区。温福这个人性格刚愎自用,不广泛听取别人的计策,只沿用以前在广泗用过的老办法,用碉堡一个一个地逼近敌人,修建了数不清的碉堡。一开始,索诺木想吞并小金川地区,所以留下僧格桑来号召大家。六月,索诺木暗中派小金川的头目们从美诺沟出来,煽动那些以前投降的土司再次叛乱。各路土司见大军久攻不下,纷纷响应叛乱,攻陷了董天锡的营地,接着抢了粮仓,偷偷摸摸地袭击木果木,夺取了炮厂,切断了水源,敌人从四面八方涌入大营,温福战死了,跟着他一起死的将士和随从人员有几十人,各个碉堡的士兵都望风而逃。
海兰察听到警报后赶来支援,护送大家从小路撤出,收拢溃散的士兵,还有上万多人,战斗中阵亡的三千多人。小金川地区再次被敌人占领。只有阿桂的军队纹丝不动,整顿队伍后驻扎在翁古尔垄。
皇上在热河听到这个消息后,召见大学士刘统勋到行在来询问情况。刘统勋以前就说过金川用不着兴师动众,这次也主张用兵。于是皇上任命阿桂为定西将军,丰伸额和明亮为副将军。十月,阿桂改道西路进军,明亮去南路。丰伸额仍然从绰斯甲布进军攻打宜喜,阿桂从鄂克什进入,连续作战五天五夜,直抵美诺,攻克了美诺;明亮从玛尔里进入,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最终收复了小金川地区。
话说从乾隆十二年开始,大金川那边的叛军就死守着,加固工事,设下陷阱,防御比小金川严密十倍不止。到了七月,朝廷下令各路大军分头进攻各个碉堡寨子,几十路大军同时发起进攻。海兰察带着六百名敢死之士,像猴子一样攀着峭壁往上爬,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很快就攻上了碉堡,冲进去就把守贼杀光了。几十里范围内的贼寨听到这个消息,都吓破了胆,纷纷溃散。大军乘胜追击,直逼逊克宗垒。索诺木杀了僧格桑,把他的尸体还有妻妾和头目一起献给朝廷,请求赦免自己的罪行。阿桂把他们押送到了北京。
乾隆四十年四月,阿桂先派福康安和海兰察去河西,支援明亮将军攻打宜喜。然后,阿桂又分兵六路,彻底消灭了河西二十里范围内的叛军。五月,阿桂率领的河东大军攻破了朗噶寨,距离勒乌围只有几里地了,大军包围了敌营,步步紧逼。七月,大军到达勒乌围。八月十五的晚上,大军突然袭击了贼巢,四面炮火轰击官寨,很快攻破了。天亮的时候,转经楼也被攻克了,逃跑的贼人大多都淹死在水里。莎罗奔兄弟和其他的头目早就逃到了噶尔崖。十一月,官军攻克了科布曲山。十二月,占领了玛尔古山,噶尔崖就在山下。索诺木的母亲、姑姑和姐妹也都投降了。
官军三路大军合围噶尔崖,切断了他们的水源。索诺木派他哥哥去军营求饶,但没被答应。包围越来越紧,索诺木带着莎罗奔、他的妻子和两千多名叛军从寨子里冲出来,献上印信投降。金川战事终于平息了。乾隆四十年正月,朝廷在庙宇和社稷坛举行献俘仪式,对阿桂等人进行了封赏,并在太学立碑纪念,碑文中记载了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事。之后,在大金川设立了阿尔古厅,在小金川设立了美诺厅。到了四十四年,阿尔古厅并入了美诺厅,改名为懋功厅。
同治二年,石达开这伙广东的匪军窜到了宁远,假装是去拜访工布土司。这土司一开始还听从官军的指挥,把石达开引到了紫打地这个地方。结果四面都被堵死了,石达开粮食吃光了,路也走不通了,就写信给千户王应元,想花钱买路;还派人去跟土司岭承恩说情,想缓兵之计,但都没成功。他们每天只能杀马吃,连桑叶都煮来吃了。到了四月,承恩和王应元他们发现石达开的人马已经筋疲力尽了,就带着当地少数民族的军队猛攻,抓住了石达开和五个贼官,交给官军,押解到成都。四川总督骆秉章把石达开杀了。皇上还给承恩和王应元加了二品衔,石达开的那些战利品全都被这两个土司分了。
最初,瞻对土司可是蛮横霸道,无法无天。雍正八年,四川提督黄廷桂带兵去剿灭他们,最后把他们降服了。乾隆十年,四川提督李质粹带了五千兵马,从东俄落出发,到了里塘,一路攻打那些土匪窝子,抓住了土匪头子噶笼丹坪。乾隆十一年,李质粹和钦差大臣班第一起带兵攻克了泥日寨,烧死了土匪头目姜错太,平定了丫鲁、下密等地的土匪。到了嘉庆十九年,瞻对土司洛布七力又开始抢劫附近的部落,还袭击官兵。嘉庆二十年,四川总督常明和提督多隆武带兵去剿灭他,洛布七力仗着地势险要死活不投降。重庆镇总兵罗思举奋力作战,攻破了他的老巢,洛布七力被烧死了,他的地盘被分给了上下瞻对。
到了咸丰年间,工布朗结这个土司,为人阴险狠毒,他吞并了上下瞻对的地盘,想控制整个康部地区,对抗四川,抵制西藏。附近的土司都割地求饶,贡赋都听他的。西藏人忍无可忍了,请求四川出兵。骆秉章派道员史致康带兵和西藏军队一起讨伐他。史致康胆小怕事,在打箭炉那里停滞不前,西藏人急需茶叶,就自己带兵攻下打箭炉,杀了工布朗结父子,史致康这才慢吞吞地赶到。西藏人要求四川支付十六万两银子的军费,骆秉章没答应,西藏人就占领了那块地,派兵驻守。
光绪初年,丁宝桢当四川总督的时候,觉得瞻对地区的藏族官员欺压百姓,老百姓经常造反,所以每年都派人带兵出关镇压。后来刘秉璋接替丁宝桢,稍微宽松了一些,结果藏族官员更加嚣张跋扈。很多土司都被他们威胁,只有明正土司地盘大,不服他们,年年跟他们打仗。
光绪十五年,瞻对地区内部发生冲突,藏族官员被赶走了,他们请求归顺朝廷。但是刘秉璋没答应,只处理了几个藏族官员和造反的百姓,换了几个藏族官员,还加派了一名堪布和八百名士兵去驻守。
到了光绪二十年,朱窝和章谷两个土司为了争夺继承权打架闹事,瞻对的藏族官员带兵越境干涉,还开枪打伤了我们的官兵。四川总督鹿传霖上奏朝廷说,瞻对是四川的门户,应该想办法把它收回来,直接归属四川管辖。于是,他派提督周万顺和知县张继带兵出关,打败了藏兵。不到三个月,就攻下了瞻对和德尔格忒(就是叠盖,以前叫保盖)的全境,还抓了德格土司夫妇,押解到成都,准备商量着改成流官管理。
成都将军恭寿生气鹿传霖没跟他商量就擅自行动,于是跟驻藏大臣文海勾结在一起,暗中上奏弹劾鹿传霖,把之前的判决推翻了,恢复了德格土司的职位,还让瞻对继续归属西藏管辖。
1902年春天,驻藏大臣凤全在巴塘被杀害了。四川总督锡良就请求朝廷派四川提督马维骐和建昌道赵尔丰带兵去讨伐。马维骐带兵最先出发。之前,泰凝寺发现金沙,锡良允许商人去开采,还派兵维持秩序。寺里的喇嘛造反了,杀了都司卢鸣飏,瞻对还暗中支持他们的叛乱。马维骐出关平定了叛乱。
六月,马维骐攻下了巴塘,抓住了正土司罗进宝和副土司郭宗隆保,把他们杀了,把他们的妻儿都送到成都安置起来。八月,赵尔丰到了巴塘,杀了参与叛乱的堪布喇嘛和几个主要罪犯,祭奠凤全。马维骐就带兵回去了,赵尔丰负责善后工作,他派兵剿灭了七村沟那些起事的人,还抓捕了剩下的匪徒,接着又带兵去讨伐乡城。
第二年四月,也就是闰四月,赵尔丰攻下了乡城,还攻下了稻坝和贡噶岭,彻底平定了叛乱。然后赵尔丰就制定了边疆防务的计划,锡良把这个计划报告给了朝廷。朝廷专门设立了“督办川滇边务大臣”这个职位,任命赵尔丰担任。这片边疆地区位于四川、云南、甘肃、西藏和青海之间,东西南北都延伸好几千里,土司占了五成,属于呼图克图的占一成,清朝赏赐给西藏的占一成,剩下的三成是野蛮部落。赵尔丰在巴塘和里塘设立了行政机构,把他的军队五个营分别驻扎在那里。赵尔丰回四川商议事情的时候,锡良派道员赵渊出关镇守。
三十三年,尔丰当上四川总督,向朝廷申请拨款一百万两银子,用于边防。
三十四年,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办事大臣,还兼任边务大臣。他招募了三个营的西军,率领他们出关。当时德格土司闹独立,已经很久了,尔丰请求前去处理。他的军队经过泰凝、道坞、章谷、倬倭、麻书、孔撒、白利、戎坝、擦玉龙、濯拉、扩洛垛,一直打到更庆。十二月,攻打叛乱首领昂翁和白仁青等,他们投降了。匪徒逃到杂渠卡。
宣统元年四月,尔丰攻打杂渠卡。五月,在麻木发生战斗。六月,追击匪徒十天到达卡纳,一场战斗就彻底平定了。尔丰把那块地方改成了流官管辖,还把春科、高日两个土司的地盘和灵葱土司的郎吉岭村也改成了流官管辖。十月,四川军队入藏,藏民在察木多以西阻拦,抢劫粮草,抓捕官员。尔丰率领边防军队渡过金沙江,翻越雪山,到达察木多,护送四川军队过去。之后,三十九个部落,还有波密、八宿都请求归附边疆,接受管辖。这三十九个部落分别是:夥尔、图嘛鲁、吉宁塔克、尼牙木查、松嘛巴、勒达克、多嘛巴、达尔羊巴、他玛、夥儿、拉寒(他玛、夥儿、拉寒三族共一个土司)、夥耳、琼布噶、琼布色尔查、琼布纳克鲁、紥玛尔、上阿紥、下阿紥、上夺尔树、下夺尔树、上刚噶尔、下刚噶尔、他玛尔、提玛尔、枳多、哇拉(枳多、哇拉二族共一个土司)、麻弄、布川目桑、书达格鲁克、奔盆、策令毕鲁、色尔查、纳布贡巴、结拉克汁、拉巴、三渣、朴朴,他们都是各自独立的部落。尔丰设立了土总百户、土百户、土百长等官职来管理他们,归驻藏大臣管辖。尔丰觉得这些部落向来都很恭顺,就好好安抚他们。然后,他又派兵平定了类伍齐、硕搬多、洛隆宗、边坝等地阻拦道路的藏民,又分兵攻下了江卡、贡觉、桑昂、杂瑜,全部都征服了。
第二年,咱们的军队直接打到了江达,尔丰上奏朝廷,建议把江达定为边疆和西藏的分界线。五月,军队又撤回了察木多。六月,尔丰又带兵去打乍丫地。八月,巡视的阿足回来了,并在乍丫设立了管理机构。听说定乡发生了兵变,尔丰就派统领凤山去镇压。九月,三岩的野蛮部落送来书信要求决战,尔丰带兵赶赴贡觉。十月,尔丰派傅嵩矞去攻打三岩,十天就拿下了。十一月,在三岩设立了管理机构。十二月,又在贡觉设立了管理机构。尔丰随后就回到了巴塘。
第三年二月,尔丰说巴塘管辖下的得荣浪藏寺好几年都不服管,于是派兵攻克了它,并在那里设立了管理机构,还顺便收服了冷卡石。三月,尔丰调任四川总督,四川布政使王人文接替他负责边务。尔丰上奏朝廷,说王人文还没到任,先让傅嵩矞代理一下。四月,他们从巴塘出发,到了孔撒、麻书,设立了甘孜的管理机构,然后下令灵葱、白利、倬倭、东科、单东、鱼科、明正、鱼通这些土司上交印信,实行改土归流。色达和上罗科的野蛮部落也归顺了。正好驻藏大臣联豫发电报请求边军攻打波密,尔丰就上奏朝廷,派副都统凤山率领两千兵马前去支援。六月,尔丰到了瞻对,那里的藏官都逃跑了,尔丰就占领了那里,并设立了管理机构。之后经过道坞、打箭炉,又下令鱼通、卓斯等土司上交印信,实行改土归流。尔丰进入四川后,沿途收缴了咱里、冷边、沈边三个土司的印信,傅嵩矞又出关去实行泰凝的改土归流,结果鱼科土司联合下罗科对抗朝廷。傅嵩矞就命令上罗科占据有利地形,击败了他们,杀了鱼科土司。于是傅嵩矞上奏朝廷,请求设立西康省,沃日、崇喜、纳夺、革伯咱、巴底、巴旺、灵葱、上纳夺等土司,以及乍丫、察木多两个呼图克图,都相继上交了印信。只有毛丫、曲登请求缓一缓,朝廷就答应了他们。
凉山那些夷人,就住在宁远、越巂、峨边、雷波、马边这些地方,住在山区浅处的部落首领,都归属于土司管辖。往山里深处走,就是凉山了,几百里都是夷人的地盘。皮肤黝黑、骨骼粗壮的夷人被认为是贵种,而皮肤白皙的则被称为“熟夷”,干着最卑贱的活儿。夷族分成了好几百个支系,彼此之间互不统属。他们要是造反,就出来抢劫,抓汉人当奴隶,一遇到官兵就躲起来。清朝建立以后,雍正五年、七年,嘉庆十三年、十六年,四川的官府多次派兵剿灭和安抚他们,还对他们进行约束管制。
同治年间快结束的时候,越巂的夷人叛乱了。成都将军崇实兼任四川总督,奏请朝廷调贵州提督周达武率领军队从陕西绕道回来平叛。先锋官罗应旒从清溪出发,安抚了大树堡、左右王岭等地的土司,驻扎在保安,攻克了洽马里、阿波落、跑马坪、燕麦厂,最后攻下了普雄石城。这样一来,方圆四百里的夷人地区都受到了控制。官军到达靖远,刷兹、林加、布约、尼钱、交脚等支系的夷人也投降了,朝廷又在靖远设立了新老两营土千户所,释放了数万汉族奴隶。等到尔丰在关外打仗的时候,朝廷让他哥哥尔巽去督办四川军务。尔巽想彻底平定凉山夷人,以便更好地保卫边疆。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他派建昌镇总兵凤山、建昌道马汝骥等人,率领军队和地方民团去剿灭宁远地区的吉狄、马加、拉斯等支系的裸夷。军队推进到裹足山梁,正好赶上朝廷有人去世,所以就停止了军事行动。
宣统元年正月,朝廷命令建昌镇总兵田镇邦和宁远府知府陈廷绪再次出兵,征服了浅山白母子、吗哒拉施、三合等部落,还成功安抚了<*口争咱鸡租、五支、别牛、租租等部落,之后,加拉及吉狄、马加等部落也相继投降。 军队进驻交脚地区,安抚了八切、阿什并阿落、马家、上三支、下三支等部落,周围的少数民族都主动要求归顺朝廷,不再听从土司的管辖。 早些时候,马边地区的阿侯苏噶部落杀害了一位英国传教士,拒捕,和马边协副将杨景昌的军队对峙。 尔巽调动总兵董南斌前去剿灭,与宁远军夹击,最终阿侯苏噶部落投降。两军在十月二十五日打通了凉山夷人的巢穴,在吽吽坝会师。 尔巽随后建议禁止黑夷蓄奴。 首先在交脚设立县治,其他地区选择重要地点驻军;西南方向,从美姑河到雷波,开辟了雷宁通道,长达四百多里,驻兵守护,方便商旅通行。 这次战役,共取得了方圆近千里的土地,征服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十万人。
第二年,田镇邦、陈廷绪等率军再次讨伐会理土司,披砂、会理村、苦竹、者保、通安舟等地都改变了原来的归属,到了这个时候,四川地区的土司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现在我收集整理一些流传至今比较久远的历史记载。至于那些刚归附不久就灭亡的部落,那就更多了,数都数不清。
成绵龙茂道松潘镇辖下:
拈佐阿革寨土百户,系西番种类。其先个个柘,康熙四十二年,归附,授职。
热雾寨土百户,系西番种类。其先甲槓他,康熙四十二年,归附,授职。
峨眉喜寨土千户,系倮夷种类。其先官布笑,雍正四年,归附,授职。
毛革阿按寨土千户,系倮夷种类。其先王乍,雍正四年,归附,授职。
包子寺寨土千户,系西番种类。其先噶竹,康熙四十二年,归附,授职。(以上松潘厅中营属。)
阿思峒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立架家族,顺治十五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简单来说,就是阿思峒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在这儿,在顺治十五年的时候,他们主动向朝廷投降了,然后朝廷就给了他们官职。
羊峒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甲利家族,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还从四川总督那里领到了一块土百户的委任牌子。这些寨子都在松潘厅左营管辖下。
羊峒寨的土百户,跟阿思峒寨一样,也是西番人。他们家祖先是甲利,在雍正二年归顺朝廷,朝廷给了他们官职,还发了任命状,这任命状还是四川总督亲自发的呢!他们都归松潘厅左营管。
下泥巴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林青家族,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也从四川总督那里领到了一块土百户的委任牌子。这个寨子属于松潘厅右营管辖。
下泥巴寨的土百户,同样是西番人,祖上是林青,康熙四十二年就归顺朝廷了,也领到了四川总督发的任命状。不过他们归松潘厅右营管。
寒盻寨、商巴寨、祈命寨的土千户,都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的祖先分别是占巴笑、刚让笑、龙盻架,都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并被授予官职。
寒盻寨、商巴寨和祈命寨的土千户,都是西番人,他们的祖先分别是占巴笑、刚让笑和龙盻架,都在康熙四十二年向朝廷投降,然后都被朝廷封了官。
羊峒踏藏寨的土目,阿按寨、挖药寨、押顿寨、中岔寨、郎寨、竹自寨、臧咱寨、东拜王亚寨、达弄恶坝寨的土目,都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的祖先分别是甲六笑、六笑他、旦折笑、拈争笑、捏盻目、郎那亚、札布吉、出亚、点进笑、达喇笑,都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并被授予土目官职。
剩下的这些寨子,羊峒踏藏寨等等,都是土目,也是西番人,他们的祖先分别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然后被授予了土目的官职。 这些祖先的名字都挺特别的,比如甲六笑、六笑他等等。
香咱寨的土目,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六(人名),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土目的官职。
咨马寨的土目,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仲笑,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土目的官职。八顿寨的土目,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革甲,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土目的官职。上包坐余湾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札卜盻,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下包坐竹当寨的土千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本布笑,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川柘寨的土千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桑仲,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谷尔坝那浪寨的土千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郎借,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双则红凹寨的土千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郎那笑,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号纸。
上撒路木路恶寨的土百户,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学赖,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中撒路木路恶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隆笑,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下撒路竹弄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迫带,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崇路谷谟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札务革柱,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作路生纳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郎刀,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上勒凹贡按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借勒,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下勒凹卜顿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林革秀,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印信号纸。
班佑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独足笑,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巴细蛇住坝寨的土百户,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连柱笑,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阿细柘弄寨的土百户,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祖上是哈惰,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上作尔革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他们的祖先是辖顿,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合坝夺杂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谷六笑,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辖漫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额旺,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下作革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郎纳他,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物藏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郎加蚌,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热当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拆戎架,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磨下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的那,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甲凹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革柯,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阿革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甲亚,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鹊个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罗六,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郎惰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阿出,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上阿坝甲多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拆达架,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中阿坝墨仓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革杜亚,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下阿坝阿强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顿坝,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上郭罗克车木塘寨的土百户,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噶顿,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中郭罗克插落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丹增,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下郭罗克纳卡寨的土百户,是西番人后代,祖先是彭错,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上阿树银达寨的土百户,是西番人。他们祖上是卜架亚,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中阿树宗个寨的土千户,也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卜他,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下阿树郎达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郎加劄舍,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小阿树寨的土百户,也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达尔吉,康熙六十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以上这些土司都属于松潘厅漳腊营管辖。
丢骨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沙乍谟,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云昌寺寨的土千户,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革都判,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呷竹寺的土千户,是倮夷人。他们的祖上是七谷,康熙四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以上这些土司都属于松潘厅平番营管辖。
上面说的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官印文书。
中羊峒隆康寨的首领,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林柱,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委任为寨首。咸丰十一年,欧利娃造反,攻陷了南坪营,直到同治四年,周达武率领武字营和果毅营的军队才平定叛乱。
下羊峒黑角郎寨的首领,是西番人。他们的祖上是六孝,雍正二年归顺朝廷,被委任为寨首。
上面说的这些土司,都没有官印文书。以上这些土司都属于松潘厅南坪营管辖。
大姓寨的土百户,祖上是郁氏,唐朝的时候就得到朝廷授予的左都督的官职和印信,负责管理当地少数民族。顺治六年,郁孟贤把唐朝时期的印信上交了朝廷。
小姓寨的土百户,祖上是郁从文,明朝末年归顺朝廷,被授予长官司的官职和印信,负责管理当地少数民族。顺治年间,他把明朝时期的官印文书上交了朝廷。
大定沙坝的土千户,祖上是苏忠,明朝万历年间归顺朝廷,被授予土千户的官职和印信,负责管理当地少数民族。顺治年间,他把明朝时期的官印文书上交了朝廷。
上面说的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官印文书。
大黑水寨的土百户,祖上是郁孟贤,明朝末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土百户的官职,负责管理当地各民族。到了顺治年间,他把明朝时期的官印文书都上交了。
小黑水寨的土百户,他们祖上在唐朝时期就归顺了朝廷,被授予土百户的官职和印信,负责管理当地各民族。顺治年间,郁从学把唐朝时期的印信也上交了。 上面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委任牌子。
松坪寨的土百户,祖上是韩腾,明朝末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土百户的官职和印信,负责管理当地各民族。顺治年间,他把明朝末年的印信和文书都上交了,朝廷又给他颁发了新的官印文书。(以上这些地方都属于茂州叠溪营管辖。)
静州的长官司,祖上是董正伯,从唐朝时期就开始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顺治年间,土匪屠杀了茂州,土司董怀德带领土兵抵抗,保卫了地方平安。顺治九年,董怀德响应朝廷号召,再次归顺。
陇木长官司,祖上是何文贵,宋朝时期因为平定“打鼓生番”有功,被授予官职和印信。顺治九年,归顺朝廷。
岳希长官司,祖上是坤蒲,唐朝时期因有功被授予官职。康熙九年,归顺朝廷。
沙坝安抚司,祖上是蟒答儿,明朝时期因为平定黑水三溪的“生番”有功被授予官职。顺治九年,归顺朝廷。
水草坪巡检土司,祖上是蟒答儿的次子,住在水草坪,被授予巡检的官职。顺治九年,归顺朝廷。
竹木坎副巡检土司,祖上是坤儿布,明朝时期被授予官职。顺治九年,归顺朝廷。
牟托巡检土司,祖上是灿沙,唐朝时期被授予官职。顺治九年,归顺朝廷。
上面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印信和官印文书。
实大关副长官司,祖上是官之保,明朝时期被授予官职。康熙十年,归顺朝廷,并领到了官印文书。(以上这些地方都属于茂州茂州营管辖。)
阳地隘口土长官司,他们的祖先是王行俭,宋宁宗时期被授予龙州判官的职位,而且世袭罔替。传到第三代,改任守御千户。元朝至正年间,被授予宣御副使。明朝洪武七年,开设龙州,改为了长官司。顺治六年,王家的人归顺朝廷,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官职,并领到了印信和官印文书。
话说王思恭,明洪武七年被朝廷任命为长官司的长官,他弟弟王思民继承了判官的职位,后来又升任宣抚佥事。到了嘉靖年间,职位又改成了土通判。到了清顺治六年,王启睿归顺朝廷,仍然保持原来的官职,朝廷发给他官府的文书,但没有印信。
龙溪堡的土知事,宋景定年间,薛严被朝廷任命为龙州知州,而且这个职位世袭。明隆庆年间,职位改成了土知事。清顺治六年,薛兆选归顺朝廷,仍然保持原来的官职,朝廷也发给他官府的文书。以上这些,都属于龙安府龙安营管辖。
瓦寺宣慰司,祖上是雍中罗洛思和他的哥哥桑郎纳思坝,以前明朝的时候就向朝廷进贡土特产。正统六年,威茂、孟董、九子、黑虎等寨子的土匪作乱,雍中罗洛思和桑郎纳思坝奉命出兵平乱,立下战功,朝廷就让他们驻扎在汶川县涂禹山,并给了宣慰司的印信和官府文书。清顺治九年,土司曲翊伸归顺朝廷,被授予安抚司的职位。康熙五十九年,朝廷征讨西藏,土司桑郎温恺随军出征,立下战功,朝廷加封他为宣慰司。乾隆二年,又加封他为指挥使。乾隆十七年和三十六年,朝廷征讨杂谷土司苍旺以及金川等地的叛乱,土司桑郎雍中随军出征,立下战功,朝廷赏赐他戴上花翎。嘉庆元年,他又随军征讨达州的匪徒,四川总督勒保奏请朝廷,将他升为宣慰司,并换发了印信和官府文书。以上这些,都属于理番厅维州协左营管辖。
梭磨宣慰使司的始祖是囊素沙甲布,原本是杂谷地区的土目,从唐朝就开始归顺朝廷了。雍正元年,他因为在征讨郭克贼番的战役中立功,朝廷赏赐给他副长官司的印信和官府文书。乾隆十五年,又换发了安抚司的印信。乾隆三十六年,朝廷进剿大小金川,这位土司随军出征,将军阿桂奏请朝廷,赏赐他宣慰司的职衔和花翎,并换发了印信和官府文书。
卓克基长官司的祖先是良尔吉,是杂谷地区的土舍。乾隆十三年,他随军征讨大金川,立下战功。十五年,朝廷赏赐给他长官司的印信和官府文书,后来因为通匪而被处死。
松冈长官司的祖上是杂谷地区的土目,从唐朝就开始在那里安置了。康熙二十二年,朝廷给他们颁发了安抚司的印信和文书。乾隆十七年,土司苍旺犯了法,被处死了。
党坝长官司的曾祖是阿丕,也是杂谷地区的土舍。乾隆十三年,土舍泽旺跟着朝廷去征讨大金川立了功,朝廷就赏赐给他长官司的印信和文书。嘉庆元年,土司更噶斯丹增姜也跟着朝廷去平定苗匪的叛乱,朝廷赏了他顶戴花翎。这些地方原来都归理番厅维州协右营管辖。
成绵龙茂道提标辖下的沃日安抚司,他们的祖先是巴碧太。顺治十五年,他们归顺了朝廷,朝廷颁发了沃日贯顶净慈妙智国师的印信和文书。乾隆二十年,朝廷又给他们颁发了色达拉安抚司的印信和文书,他们就把原来的印信上交了。乾隆二十九年,他们参与征讨金川有功,朝廷赏赐了他们二品顶戴花翎。沃日这个地名后来改成了鄂克什,以前是维州协管辖的。乾隆五十年,改归懋功协管辖。宣统三年,这个地方改成了流官制。
绰斯甲布宣抚司,(绰斯甲布的印章上写着“卓斯甲布”。“卓斯”是地名。“甲”字是“家”字写错了。少数民族的称呼习惯,比如德格就叫“德格家”,孔撒就叫“孔撒家”。“布”是少数民族男子对自己的称呼。印章上用“绰斯甲布”命名,是错误的。)他们的祖先是资立,康熙三十九年归顺朝廷。康熙四十年,朝廷颁发了安抚司的印信和文书。乾隆三十七年,他们参与了征讨金川的战役,朝廷赏赐了他们二品顶戴花翎。乾隆四十年,朝廷又颁发了宣抚司的印信和文书,他们也把原来的印信上交了。以前这个地方是阜和协管辖的。乾隆五十年,改归懋功协管辖。宣统三年,这个地方也改成了流官制。这些地方都归懋功厅懋功协管辖。
建昌道建昌镇辖下的……
说起来,河东长官司的历史可悠久了,从元朝一直到明朝,都是世袭的建昌宣慰司。到了顺治十六年,安泰宁投降了朝廷,上交了明朝的官印。雍正六年,朝廷又任命他们为长官司,管辖着大石头、长村、继事田三个百户,还有利扼、上芍果、阿史、纽姑、上沈渣、下芍果、上热水、小凉山、慕西、又利呃、阿史、者加十二个土目。
阿都正长官司呢,他们家底子厚,早在顺治六年就归顺了朝廷,被授予官职。康熙四十九年,土司慕枝因为招抚的事情立了功,被封为阿都宣抚司,还得到了官印和文书。雍正六年,朝廷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巧的是,那一年凉山地区的蛮夷作乱,土司聚姑抓住了罪魁祸首,朝廷就又任命他为阿都正长官司,管辖歪歪溪、咱古、乔山南、大河西四个土目。
雍正六年,朝廷平定了凉山地区的蛮夷,因为立了大功,所以设立了阿都副长官司。它管辖着小凉山马希、大梁山拖觉、阿乃、又阿史、结呃、派乃、者腻、那科、那俄、哈乃过、又阿驴这十一个土目。
沙骂宣抚司,最早是安韦威这一支,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管辖那多、扼乌、咱烈山、撒凹沟、结觉五个土目。以上这些,都属于西昌县中营管辖范围。
昌州长官司,祖上是卢尼古,明朝洪武九年,他被调到德昌和昌州任职,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后世子孙继续承袭官职。
普济州长官司,祖上是吉三嘉,明朝洪武七年被授予普济州土知州的职位。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后世子孙继续承袭官职,后来改名为长官司。
威龙州长官司,祖上是张起朝,明朝洪武七年被授予官职。顺治十六年归顺朝廷,后世子孙世袭罔替。(以上这些,都属于西昌县左营管辖范围。)
话说西昌县右营那边,有个河西宣慰司,最早是安吉茂,康熙五十一年的事儿,归顺了朝廷。到了康熙五十七年,安吉茂去世了,没儿子。 这时候,岭氏家族收养了岭安泰的儿子,给他改名叫安祥茂。雍正六年,朝廷实行改土归流,给了安祥茂个土千总的官职,还世袭呢!他管着啰慕、芍果、咱堡、沙沟这四个土目。
这些土司啊,朝廷都给他们发了印信和号纸,算是正式的官了。 再来说说越巂厅越巂营那边的工部宣抚司,最早是岭安盘,康熙四十三年的事儿,归顺朝廷后就授了官职。到了同治二年,土司岭承恩帮官军抓住了石达开,立了大功,朝廷赏了他个二品官衔!他管着腻乃、阿谷、苏呷、咱户、慕虐、阿苏、滥田坝、普雄、黑保、大疏山这十个土目。
然后是越巂厅宁越营,那里的暖带密土千户,最早是岭安泰,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了官职,管着上官、六革、瓜倮、纠米、布布、阿多六磨、磨卡为呷、西纠这七个乡。暖带田坝土千户,最早是部则,唐熙四十四年归顺朝廷,也授了官职。 还有松林地土千户,最早是王德洽,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授了官职,管着老鸦漩、白石村、六翁、野猪塘、前后山、料林坪这六个土百户。
这些土司,也都领了朝廷发的印信和号纸。 再往别处看看,木里安抚司,最早是六藏涂都,雍正七年的事儿,归顺了朝廷。瓜别安抚司,是么夷人,最早是玉珠迫,康熙四十九年归顺。马喇副长官司,也是夷人,最早是阿世忠,康熙十九年就归顺了,朝廷还给了他号纸。古柏树土千户,也是么夷人,最早是郎俊位,康熙四十九年归顺。他管着阿撒、禄马六槽这两个土目。最后是中所土千户,也是么夷人,最早是喇瑞麟,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
左边的盐源县会盐营,有个左所土千户,是摩梭人。他家祖上是喇世英,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他管着荜苴芦这个地方。右边的盐源县会盐营,有个右所土千户,也是摩梭人,祖上是八玺,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前面还有个盐源县会盐营的前所土百户,也是摩梭人,祖上是阿成福,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最后,盐源县会盐营的后所土百户,也是摩梭人,祖上是白马塔,康熙四十九年也归顺了朝廷。
这些土司头头们,朝廷都给他们颁发了印信和官府用的纸张。再说冕宁县冕山营,那边有个酥州土千户,他祖上是姜喳,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朝廷授予官职。冕宁县冕山营还有个架州土百户,祖上是里五,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冕宁县冕山营的苗出土百户,祖上是热即巴,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还有大村土百户,祖上是也四噶,康熙四十九年归顺,也得到了官职。糯白瓦土百户,祖上是纽吽;大盐井土百户,祖上是前布汪喳;热即哇土百户,祖上是牙卓撇;中村土百户,祖上是歪即噶;三大枝土百户,祖上是甲噶;河西土百户,祖上是那姑,这几个都属于冕宁县冕山营,都在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并被授予了官职。
最后,冕宁县冕山营还有窝卜土百户,祖上是蓝布甲噶;虚郎土百户,祖上是济布;白路土百户,祖上是倪姑;阿得轿土百户,祖上是募庚;瓦都土目,祖上是安承裔,他们都在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并被朝廷授予了官职。
木术凹土目,他们祖上是……,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瓦尾土目,他们祖上是泸沽人,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简单来说,就是木术凹、瓦尾还有瓦都木这三个土司,都在雍正五年因为征收三渡水时耽误了运粮,被革职了。不过,他们管辖的部落和人口,还是由土目继续管理,这几个地方都属于冕宁县靖远营管辖。
七儿堡土目,原本是土司,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到了雍正五年,被降职为土目,还管着耳挖沟土目。这属于冕宁县泸宁营管辖。上面说的这些土司,都领到了官印和号纸。
黎溪舟土千户,他们祖上是必仁,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迷易土千户,他们祖上是安文,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这些土司也都领到了官印和号纸。 会理村土千户,他们祖上是禄沙克,康熙三十二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还领到了号纸。
者保土百户,他们祖上是禄阿格,康熙四年归顺朝廷,但是没领到官印和号纸。普隆土百户,他们祖上是汪玉,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并且继承了这个职位。红卜苴土百户,他们祖上是刁氏,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并且继承了这个职位。 这些土司也都领到了官印和号纸。
苦竹坝土百户,他们祖上是禄姐,康熙三十七年归顺朝廷,并且继承了这个职位,领到了官印和号纸。 他们管辖的安舟土百户另外给了个印章。(这些都属于会理州会川营管辖。)披砂土千户,他们祖上是禄应麟,康熙四十九年归顺朝廷,领到了号纸。这属于会理州永定营管辖。
禄氏五土司,传承了二百多年。宣统初年,禄绍武死了,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妻子自氏霸占了他的遗产,于是禄氏和自氏两家的人就为了继承权打了起来,闹得鸡飞狗跳。两年后,赵尔巽派兵去镇压,先后抓捕了叛乱首领禄祯祥、严如松等人,接着又带兵去讨伐炉铁梁子侯夷,最终平定了叛乱。披砂、会理村、苦竹、者保、通安舟五个土司的地盘都被收回了,改成了流官管理的地方。
接下来咱们说说建昌道的几个土司情况。天全六番招讨司的高跻泰,在顺治九年归顺朝廷。他的副手杨先柱也是。雍正六年,朝廷给他们追发了印信和号纸,他们的地盘也改成了天全州。穆坪董卜韩瑚宣慰使司,他们家祖上在明朝就世袭土司职位了。到了康熙元年,坚参喃喀归顺朝廷,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并领到了宣慰使司的印信。乾隆十年,朝廷又颁发了号纸给他们。他们的地盘属于天全州黎雅营管辖。
黎州土百户,是汉人马岱的后代。他们祖上马芍德,在明朝洪武八年世袭了安抚司的职位。到了万历十九年,马祥没有儿子,他的妻子瞿氏掌管着土司事务,她和马祥的侄子闹翻了,结果被降为了千户。顺治九年,马高归顺朝廷,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乾隆十七年,又改成了百户。大田副土百户,乾隆十七年,因为要防备曲曲鸟,奏请朝廷增设了一个副土百户,世袭的。松坪土千户,他们的祖上是马比必,康熙四十三年归顺朝廷,被授予了千户的职位。以上这些土司都属于清溪县黎雅营管辖,并且都领到了朝廷颁发的印信和号纸。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沈边和冷边这两个长官司。沈边长官司,祖籍是江西吉水县。他们的祖先余锡伯,明朝的时候跟随军队来到四川,被授予了土千户的职位。顺治九年,余期拔归顺朝廷,改名为永忠。宣统三年,沈边长官司被改成了流官管理。冷边长官司,是西番瓦布人。他们的祖先阿撒癿,顺治元年归顺朝廷。传到周至德的时候,康熙六十年被授予了长官司的职位。宣统三年,冷边长官司也改成了流官管理。这两个长官司都属于打箭炉泰宁营管辖。
明朝正统年间设立的宣慰使司,祖上是木坪的分支。明朝洪武年间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的祖先阿克旺嘉尔跟着军队去征讨明玉珍,立下了功劳。永乐五年,被授予四川长河西宁鱼通宣慰使的官职。到了康熙五年,丹怎札克巴归顺了朝廷。乾隆三十六年,甲木参德跟着军队去征讨金川,又立了功,皇上赏赐他“佳穆伯屯巴”的名号,还给了他二品顶戴和花翎。乾隆五十六年,甲木参诺尔布参加了征讨廓尔喀的战役,也得到了赏赐——花翎。嘉庆十四年,甲木参沙加作为代表进京祝贺皇帝万寿节,皇上又赏赐了他花翎,并且把这个官职世袭下来,让他住在打箭炉城。光绪三十四年七月,赵尔丰奏请朝廷把打箭炉改名为康定府,还设立了河口县。宣统三年,土司甲木参琼珀上交了官印,他的管辖地全部归入国家直接管辖。
之前,他管辖的地方包括咱哩木千户,以及木噶、瓦七、俄洛、白桑、恶热、下八义、少误石、作苏策、八哩笼、上渡噶喇住索、中渡哑出卡、他咳、索窝笼、恶拉、乐壤、扒桑、木轳、格洼卡、呷那工弄、吉增卡桑阿笼、沙卡、上八义、拉里、八乌笼、姆朱、上渣坝恶叠、上渣坝卓泥、中渣坝热错、中渣坝沱、下渣坝业洼石、下渣坝莫藏石、鲁密东谷、鲁密普工碟、鲁密郭宗、鲁密结藏、鲁密祖卜柏哈、鲁密初把、鲁密昌拉、鲁密坚正、鲁密达妈、鲁密格桑、鲁密本滚、长结杵尖、长结松归、鲁密白隅、鲁密梭布、鲁密达则、鲁密卓笼这四十八个土百户。
革伯咱安抚司,最早是魏珠布策凌,康熙三十九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还发给了印信和官府文书。到了宣统三年,也改为了国家直接管辖。
最早的巴底宣慰司,祖上是绰布木凌,康熙四十一年的時候归顺了朝廷,被封为巴底安抚司。到了宣统三年,改成了流官管理。
巴旺宣慰司呢,跟巴底土司是一个家族的,只不过驻地在巴旺,一起管理当地的百姓。宣统三年,也改成了流官管理。
喇安抚司,他们的祖先是阿倭塔尔,康熙四十年的時候归顺朝廷,然后被授予官职。
霍耳竹窝安抚司,也就是我们说的倬倭,祖上是索诺木衮卜,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宣统三年,也改成了流官管理。他们原来管辖着瓦述写达、瓦述更平东撒这两个土百户。
霍耳章谷安抚司,他们的祖先是罗卜策旺,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到了光绪二十年,瞻对想抢他们的地盘,鹿传霖派兵打败了瞻对,然后霍耳章谷安抚司和倬倭一起改成了流官管理。后来又把地盘还给了他们,但是章谷没人愿意接手了,就改成了炉霍屯。宣统三年,也改成了流官管理。
纳林冲长官司,他们的祖先是诺尔布,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跟章谷土司是一家人。
瓦述色他长官司,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瓦述更平长官司,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瓦述余科长官司,他们的祖先是沙克嘉诺尔布,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霍耳孔撒安抚司,他们的祖先是麻苏尔特亲,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宣统三年,改成了流官管理,管辖着科则、图根满碟这两个土百户。
霍耳甘孜麻书安抚司,他们的祖先是那木卡索诺木,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宣统三年,也改成了流官管理,原来管辖着革赉、朿暑、又朿暑三个土百户。
德尔格忒宣慰司,最早是丹巴策凌的地盘。雍正六年,他们归顺了朝廷,朝廷就设立了德尔格忒安抚司。到了雍正十一年,又改成了宣慰司。那地方的土司部落里,德格最大,东边跟瞻对接壤,西边跟察木多接壤,南边跟巴塘接壤,北边跟西宁接壤。因为地盘大,当地人都说“天德格,地德格”。
后来,鹿传霖带兵攻打瞻对的时候,发现德格土司罗追彭错的老婆玉米者登仁甲,跟别人好上了,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多吉僧格,一个叫降白仁青。这可把罗追彭错气坏了,跟老婆反目成仇。玉米者登仁甲是藏族女子,在瞻对跟藏族官员有亲戚关系,那些藏族官员帮着她对抗她老公,结果他们就带着各自的儿子分开了。
光绪二十年,官兵用计骗罗追彭错进德格,说是要帮他赶走老婆和降白仁青。结果鹿传霖后来被弹劾,被罢官流放了。罗追彭错夫妇没多久就病死了。鹿传霖上奏朝廷,让那两个儿子回老家。多吉僧格暂时管着德格的事务。降白仁青已经出家当和尚了。后来,很多人争着抢德格土司的位置,多吉僧格就逃去了西藏。德格的百姓觉得降白仁青不是正经土司的儿子,而且还很残暴,就请多吉僧格回来。降白仁青躲了几年,德格的头人巴阿登等人又怂恿他出来争夺土司之位,还勾引走了多吉僧格的小妾。多吉僧格夫妇又逃去了西藏,向驻藏大臣有泰和张荫棠告状。
过了一阵子,德格的百姓又把多吉僧格请了回来,把降白仁青关了起来。降白仁青逃了出来,拉帮结派造反,杀了很多老百姓。多吉僧格赶紧派人到打箭炉求救。宣统元年四月,赵尔丰带兵去讨伐,降白仁青被打败了,逃进了西藏。多吉僧格夫妇想请求朝廷流放他们,赵尔丰不想因为他们的内乱而获利,就答应让他们继续当土司。多吉僧格哭着说:“德格地广人稀,觊觎我们位置的人很多,我们恐怕很难自保,我希望能够招来汉人来开垦土地,这样才能让这里人多地广,才能保住我们的地位。”他的态度非常坚决。
赵尔丰就奏请朝廷把德格的地盘分成五个区:中间是德化州,南边是白玉州,北边是登科府,最北边的一块地归石渠,西边跟普县合并,边北道就设在登科。多吉僧格把自己的财产都上交给了官府,搬去了巴塘,还把朝廷给他的抚恤金和老婆郎错莫的首饰都捐给了巴塘的学校。赵尔丰奏请朝廷赏赐多吉僧格头品顶戴,还为他老婆立了牌坊。原来德格管辖着四上革赉、杂竹吗竹卡、笼坝,以及六个土司百户。
霍尔白利长官司,最早是隆溥特查什的后代,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到了宣统三年,官职被改了。
霍尔咱安抚司,祖上是阿克旺错尔耻木,雍正六年归顺,朝廷给了他官职,还管着两处革赉土百户。
霍尔东科长官司,祖先是达罕格努,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宣统三年,官职也改了。
春科安抚司,祖先是衮卜旺札尔,雍正六年归顺,朝廷给了官职。他和副土司一起归顺,同时被授予官职。宣统元年,官职被改了。
高日长官司,祖先是自印布,雍正六年归顺,朝廷给了他官职。宣统元年,他的官职也改了。
蒙葛结长官司,祖先是达木衮布,雍正六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
林葱安抚司,祖先是衮卜林亲,雍正六年归顺,朝廷给了他官职。宣统三年,官职被改了。
上纳夺安抚司,祖先是索诺木旺札尔,雍正六年归顺,朝廷给了他官职。宣统三年,官职也改了。他原来还管着上纳夺土千户,以及上纳夺黎窝、上纳夺、纳夺黎窝三个土百户。
瞻对,这地方呢,分上、中、下三个官司。上瞻对和下瞻对的官儿,都是雍正六年归附朝廷后才被任命的,管着茹长官司和安抚司;中瞻对长官司,则是乾隆十年才任命的。从打箭炉到那儿,要走七天。东边挨着明正,南边是里塘,西北跟德格土司接壤。方圆几百里地,是鸦龙江上游。
同治年间初期,四川和西藏的军队曾一起攻打瞻对,四川军队还没到,西藏军队就先打下来了。然后西藏那边派了个民官和个僧官,带兵驻守瞻对,这事儿还得达赖喇嘛和西藏商人一起商量着,上报给驻藏大臣批准,每三年换一批人。这些西藏官员可真是无法无天,横征暴敛,老百姓受不了了,好几次都反抗,官府就压下去,还是让瞻对归属西藏。
光绪二十年,鹿传霖平定了瞻对的乱子,想着把瞻对改成别的管理方式,结果被恭寿、文海给弹劾罢官了。光绪三十四年,赵尔丰从四川去了关外,路上德格土司的百姓纷纷告状,说瞻对的西藏官员抢地盘,到处欺负人,还说以前朝廷两次把瞻对划给西藏的时候,那些西藏官员把投降朝廷的人一个一个都杀掉了,太狠了!西藏官员心里慌慌的,偷偷想增兵攻打赵尔丰,赵尔丰就派傅嵩矞带兵去昌泰堵住他们。
宣统元年春天,赵尔丰建议收回瞻对,朝廷让驻藏大臣联豫、温宗尧跟西藏人谈,想花钱赎回来,没谈成。朝廷大臣怕影响外交,这事儿就搁置了。于是赵尔丰和傅嵩矞商量,决定用计策拿下瞻对。三年夏天,赵尔丰调任回四川,带着傅嵩矞带兵经过瞻对。西藏官员见大军压境,吓得偷偷跑了,瞻对的老百姓高兴坏了,出来迎接。就这样,瞻对又回到了朝廷手里,重新设立了管理机构。后来赵尔丰到了四川后,把这事儿上报朝廷了。(以上这些地方,都属于打箭炉厅阜和协管辖。)
这些土司,朝廷都给他们发了印信和官府用的纸张。
话说以前啊,里塘宣抚司,最早是叫江摆的,康熙五十六年归顺朝廷,然后朝廷就给他们官职。一直传到索诺木根登这辈,因为管不住手下的头人云甸他们,闹出了不少事,结果被革职了。后来就让土都司布洛工布接替了。(里塘、巴塘这两个土司,都是从头人里挑人接替的,跟其他地方的土司不一样。)到了嘉庆十二年,希洛工布又让竹马策登给害死了,于是头人阿策就接了班,朝廷还给了他印信和官府文书。
再说副土司,最早叫康卻江错,跟正土司一起归顺朝廷的。雍正七年,朝廷也给了他官职。嘉庆八年,土司罗藏策登被正土司的头人云甸他们给杀了,然后头人阿彩登舟就接替了他的位置,也领到了印信和官府文书。以前啊,这里还设有守备和把总各一个。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川军去讨伐巴塘的乱子,里塘的头人们不给力,粮食和军饷也运不过去,赵尔丰就把那些头人给杀了,正土司就逃到了稻坝贡噶岭,拉拢当地人造反。赵尔丰带兵攻打乡城,又分兵先去平定了稻坝。正土司逃到了西藏,稻坝也就平定了。在此之前,乡城的喇嘛普中札娃,这个人很厉害,还懂军事,他诱杀了里塘守备李朝富父子。鹿传霖就派游击施文明去讨伐他,结果施文明被抓了,还被剥了皮,用草塞满,挂起来示众。光绪三十二年正月,赵尔丰带兵亲自去攻打,打了好多仗,土匪们就退到喇嘛寺死守。赵尔丰围困了几个月,断了他们的水源,普中札娃自杀了,其他的土匪都投降了。后来,朝廷把里塘改成了顺化县。光绪三十四年秋天,又改成了里化同知,乡城改成了定乡县,稻坝改成了稻城县,贡噶岭也设了个县丞。
瓦述毛丫长官司,最早叫索郎罗布,康熙六十一年归顺朝廷。雍正七年,朝廷授予了官职。
崇喜长官司,最早叫杜纳台吉,康熙六十一年归顺朝廷。雍正七年,朝廷授予了官职。
瓦述曲登长官司,最早叫康珠,康熙六十一年归顺朝廷。雍正七年,朝廷授予了官职。
瓦述啯陇长官司,嘉庆十二年归顺朝廷,朝廷授予了官职。
首先,那些土司头领,都领到了官府发的印信和文书。
瓦述茂丫土百户,他们祖上是反抗朝廷的,康熙六十一年才归顺朝廷,雍正七年才被正式授予官职。瓦述麻里土百户,嘉庆十二年归顺,之后才被授予官职。 这些土司,都领到了官府发的文书。(以上都属于里塘粮务管辖。)
巴塘宣抚司,他们的祖先叫罗布阿旺,康熙五十八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并领到了官府发的印信和文书。副土司也是一样。朝廷在巴塘设置了粮员、都司、千总各一人,三年一换。巴塘的喇嘛寺里,设有堪布和铁棒各一人,都是僧官,也三年一换。堪布负责管理教务和经典,铁棒负责管理僧人的规章制度。当地藏民犯了罪,由土司来管;喇嘛犯了罪,由铁棒来管。土司的俸禄用赋税抵扣,不够的部分由朝廷补齐,每年大概一千多两银子。
光绪三十年,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上任,路过巴塘,看到这儿的土地肥沃,就招来汉人开垦荒地,在茨梨陇修建了垦场,还让巴塘的粮员吴锡珍和都司吴以忠负责管理。当地藏民很害怕,土司和堪布劝凤全赶紧进藏,但他没听。光绪三十一年春天,七村沟的藏民聚集起来,抢劫杀害开垦的汉人,都司吴以忠战死了,凤全逃进土司的寨子,和那些暴动的人谈判。暴动的人逼凤全回四川,答应息事宁人,凤全信了。往东走了几里地,到了鹦哥嘴,就被杀了。夏天,马维骐和赵尔丰带兵去讨伐,六月十八日攻克巴塘,杀了两个土司、堪布喇嘛和几个为首的暴徒。赵尔丰继续追剿剩下的匪徒,之后又带兵去了定乡城。光绪三十二年秋天,赵尔丰和锡良以及云贵总督丁振铎一起上奏朝廷,建议把巴塘改成流官管理的地方,设立巴安县。光绪三十四年,又改巴安县为巴安府,分设盐井县和三坝通判,还设立了康安道,驻扎在巴塘。原来巴塘管辖着上临卡石、下临卡石、冈敄、桑隆、上阿苏、下阿苏、郭布等七个土百户。(巴塘粮务属。)
岭南的十二个夷族部落首领,在嘉庆十三年归顺朝廷,朝廷给他们发了首领牌子。到了嘉庆十六年,朝廷又让他们改了姓氏,让他们定居下来放牧。豹岭冈的改姓高,赶山坪的改姓泽,阿叶坪的改姓惠,牛跌蛮的改姓周,芭蕉沟的改姓华,龙竹山的改姓夏,雪都都的改姓万,小板屋的改姓年,牛心山的改姓海,月落山的改姓宇,盐井溪的改姓成,桃子沟的改姓平。
赤夷的十三支部落,在嘉庆十三年也归顺了朝廷,朝廷从中选拔了一些土官,给他们发了委任状,让他们定居下来放牧。胆巴家的选了一个土千总和一个土把总,管辖屈鸡疏、卑溪疏、屈哈疏、白魁四个家族;哈纳家的选了一个土千总和一个土把总,管辖胃扭、雅札、哈什三个家族;蜚瓜家的选了一个土千总和两个土把总,管辖妈、呆得两个家族;魁西家也选了一个土千总和一个土把总。
所有这些地方的各个支系,那些裸夷都叫“娃子”。(以上都属于峨边厅峨边营冷碛汛管辖。)
再说川东道重庆镇管辖的:
石砫宣慰使,他们的祖先是马定虎,是汉朝名将马援的后代。南宋时期,被封为安抚使。之后世袭罔替,明朝洪武初年又被加封为宣抚使。到了崇祯年间,土司千户和他的妻子秦良玉因为立下战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封为忠贞侯。他们的儿子马祥麟,也被加封为宣慰使。顺治十六年,马祥麟的儿子马万年归顺朝廷,仍然被授予宣慰使的官职。乾隆二十一年,夔州府的云安厂同知被调到石砫驻守。乾隆二十五年,设立石砫直隶厅,将土宣慰使的职位改为世袭的土通判,不再管理民事。(属于夔州府夔州协管辖。)
酉阳宣慰使司,他们的祖先也受过明朝的封赏。传到奇镳这一代,在顺治十五年归顺朝廷,仍然保留了原来的官职,朝廷还颁发了印信和文书。雍正十二年,土司元龄因为犯了事被罢官,朝廷把他的地盘改设为酉阳直隶州。原来管辖的邑梅峒、平茶峒、石耶峒、地坝四个长官司,都在乾隆元年被改为了流官。(属于重庆府绥宁营管辖。)
永宁道提标辖,说白了就是永宁地区的土司头头,祖上九姓,最早是福这个老前辈,老家江南溧阳,明朝洪武年间跟着傅友德进四川,安抚那些不服管的蛮族,然后就得了官职。这官职一直传到孟麒手里,因为立了功,升了安抚使。到了天启元年,土司任世藩夫妇遇害,他儿子任祈禄又立了功,被任命为泸州卫的守备。传到任长春这一代,顺治四年归顺朝廷,朝廷给了他知府副手的职务。吴三桂叛乱的时候,任长春投奔朝廷。顺治十六年,永宁收复,任长春的儿子任功臣又带着当地百姓归顺朝廷,朝廷也给了他们官印文书。康熙二年,江安县出了吴天成等人的乱子,任功臣抓住了这些贼人,朝廷论功行赏。后来任功臣的儿子任宗顼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朝廷也给了他土长官司的印信和文书,他的官职属于泸州州判和泸州营管辖。到了嘉庆元年,他们搬到了泸州卫驻扎。光绪三十四年,赵尔丰奏请把泸州卫改成古宋县,但土司的名称保留了下来,它归属泸州和泸州营管辖。
千万贯土千总,这家的祖上从元朝就开始受封了。明朝洪武四年,朝廷赐他们姓杨。康熙四十三年的時候,土司杨喇哇归顺朝廷,朝廷也给了他印信和文书。后来杨明义因为雍正六年云南米贴夷滋事案被革职查办。他儿子杨明忠立功赎罪,重新获得土千总的职位,但是朝廷没给他发印信文书。他手下管着六十五个头目。
千万贯土千户,他们的祖上是杨继武,是土千总杨成的叔父。嘉庆七年,当地夷人闹事,杨继武和杨成都出力平乱,朝廷赏赐杨继武土千户的执照。
千万贯土巡检,祖上是安济,明朝的时候被封为马湖土知府,后来因为失职,降职为土巡检。雍正六年,土舍安保归顺朝廷,但是没有得到印信文书,他手下管着二十四名头目。以上这些都属于雷波厅普安营管辖。
黄螂土舍,祖上是明朝的酋长。雍正五年,土舍国保归顺朝廷,也没有得到印信文书。
千万贯和黄螂这四个土司,管辖着黑骨头和白骨头两种夷人,他们盘发,穿毛毡衣服,以耕种和打猎为生。这些都属于雷波厅安阜营管辖。
平彝长官司的祖上是王元寿,老家是江南人,明朝的时候被封了官。到了顺治九年,土司王长才归顺了朝廷。
蛮彝司长官司呢,他们的祖先是文保,老家是湖北湖南那一带,也是明朝的时候被封的官。顺治九年,土司文凤鸣也归顺了朝廷。
泥溪长官司,他们的祖上是王麒,从明朝开始就世袭这个官职了。顺治九年,土司王嗣传也归顺了朝廷。
沐川长官司,他们的祖上也是明朝时候被封的官,还赐了悦这个姓。顺治九年,土司悦峣瞻也归顺了朝廷。
上面说的这些土司,都领到了朝廷发的印信和文书。这些地方都归屏山县屏山汛管辖。
明州乐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盔甲,是凉山地区的土著。后来他的后代骆哥,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还被授予了官职。
油石洞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普祚,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咀姑,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旁阿姑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脚谟伯,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骆束,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大羊肠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六盔,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纽车,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腻乃巢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必祚,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脚骨,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这些地方都归马边厅马边营烟峰汛管辖。
挖黑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亦赤,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三儿,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阿招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阿直,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秧哥,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幹田坝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赊的,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路引,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麻柳坝土百户,他们的祖先是鄂车,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六贵,在康熙四十二年归顺了朝廷,也得到了官职。
上面这些土百户,都领到了朝廷发的文书。
亚刂栗坪土千户,他们的祖先是卜佐,也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后代阿二,在嘉庆十三年归顺了朝廷,朝廷赏赐了他官职,还给了他委任状。
冷纪土司的外委,他们的祖先普祚,是凉山地区的土著。他的儿子叫未铁,在雍正元年归顺朝廷,被授予官职。(这些地方都属于马边厅马边营三河口汛。)
说完了这些土司,还要提一下理番厅管辖的杂谷脑屯、乾堡寨屯、上孟董屯、下孟董屯、九子寨屯,以及懋功厅管辖的懋功屯、崇化屯、抚边屯、章谷屯、绥靖屯等土兵驻扎的屯所。这些屯所都设有守备官,以及相应的屯千总、屯把总、屯外委等军官,这些职位都是世袭的,你可以在地方志和兵志里找到他们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