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景祖的儿子们,有武功郡王礼敦(孙色勒)、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斋堪、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再来说说显祖的儿子们,有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他的儿子是襄敏贝子务达海)、庄亲王舒尔哈齐(他的儿子有阿敏,也就是后来的郑献亲王济尔哈朗;还有靖定贝勒费扬武。阿敏的儿子是温简贝子固尔玛珲,固尔玛珲的儿子是镇国襄敏公瓦三;济尔哈朗的儿子是简纯亲王济度和辅国武襄公巴尔堪,济度的儿子是简亲王喇布和简修亲王雅布,雅布的曾孙是简仪亲王德沛;巴尔堪的儿子是辅国襄愍公巴赛;费扬武的儿子是尚善;还有惠献贝子傅喇塔。舒尔哈齐的孙子中,有辅国公品级札喀纳、镇国公品级屯齐、镇国将军洛讬)。此外,还有通达郡王雅尔哈齐和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
明朝那些藩王,分封爵位却不给他们领地,授予爵位却不让他们管理百姓,只领俸禄却不干政,史书上都说这制度很好。清朝建立后,皇室子弟一开始只称台吉、贝勒;后来效仿明朝,设立亲王、郡王,然后是贝勒、贝子,再往下是公爵,还另设一些不入八分辅国、镇国之类的爵位。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本民族的传统,而且等级众多,皇室的护卫力量也因此更加强大。再往下还有将军,却没有中尉,这和明朝略有不同;清朝诸王不分封领地,他们的封号只是荣誉称号,不加郡国之名,这比明朝的做法更好。但是,清朝的亲王们却参与朝政,在外领兵打仗,这和明朝说的“不临民、不治事”完全相反。
刚开始建国那会儿,大家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经过无数次战争才统一全国,这都是各位王爷们出力啊!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打仗嘛,有胜有负,最后还是平定了叛乱。后来西北用兵,还是王爷们带兵。雍正、乾隆爷刚开始执政的时候,朝廷重臣,也都是王爷们领着。嘉庆初期,还让亲王当军机大臣,没多久,就因为不符合祖制给取消了。穆宗皇帝登基后,取消了王爷辅政的制度,改设议政王,后来又改回直接参与朝政。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皇亲国戚掌握实权,从摄政王开始,到摄政王结束。有人说这是天意,其实这反映了清朝兴衰成败的历程。“**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繄诸王是庸。**”
接着说,咱们这书里按照历史惯例,把皇子列为宗室,他们的子孙继承爵位的也跟着列进去;如果子孙另有功劳,重新被封爵的也列进去。哪些爵位世袭的,书里都详细记载;哪些爵位不世袭的,就详细列在表里。表里写着“皇子”,正文里写着“诸王”,这两种说法意思一样。从公爵以下,那些被朝廷任命有实职的官员,还有那些远支宗室被追封高官显赫人物,都跟普通大臣们一样,按顺序排列。清朝既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宗室和普通百姓都被重用,我们参考了之前的史书,力求真实。
景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有五个儿子:翼皇后生了显祖(清太宗皇太极);其他几个儿子分别是武功郡王礼敦、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斋堪、恪恭贝勒塔察篇古,他们母亲是谁,史书上没记载。
武功郡王礼敦是景祖的第一个儿子。从肇祖开始,家谱才算详细,但之前的具体事迹记载得并不完整,一直到兴祖这一代才算比较清楚。兴祖有六个儿子:老大叫德世库,老二叫刘阐,老三叫索长阿,老四就是景祖,老五叫包朗阿,老六叫宝实,号称“宁古塔贝勒”。
景祖继承了肇祖留下来的基业,住在赫图阿拉,德世库住在觉尔察,刘阐住在阿哈河洛,索长阿住在河洛噶善,包朗阿住在尼麻喇,宝实住在章甲。他们的住地都围绕着赫图阿拉,最近的五里地,最远的二十里地,彼此互相照应。宝实有个儿子叫阿哈纳渥济格,他和董鄂部部长克辙巴颜关系不好,经常遭到董鄂部的入侵。索长阿的儿子吴泰是哈达万汗的女婿,他向哈达求援,攻打董鄂部,夺取了好几个寨子,董鄂部这才不敢再来了。“宁古塔”从此也逐渐衰弱了。
等到太祖起兵的时候,德世库、刘阐、索长阿、宝实等人的子孙们都忌惮太祖的英勇,多次想加害于他;但后来太祖越来越强大,他们的阴谋才停止了。索长阿、宝实的子孙们都参加了战斗,其中包朗阿的孙子拜山尤其立了大功,这在史书上都有记载。等到大清朝建立之后,景祖的几个兄弟虽然都被追封了,但都赶不上礼敦的功劳。
礼敦从小就英勇善战,景祖平定硕色纳、奈呼两部的时候,礼敦立下了最大的功劳,被誉为“巴图鲁”。太祖起兵的时候,礼敦已经去世很久了。太祖平定东京后,把景祖和显祖葬在杨鲁山,并且让礼敦陪葬。崇德四年八月,礼敦被追封为武功郡王,并且配享太庙。他的儿子贝和齐,在太祖攻打明朝、攻打广宁的时候,留守辽阳。
孙色勒,一开始在太祖时期被授予牛录额真的职位。到了太宗时期,他从十六大臣升到了八大臣,还被授予正蓝旗固山额真的职位。他跟随太宗皇帝围攻大凌河,在城南多次击败明军。他还跟随太宗皇帝攻打宣府、大同,和贝勒德格类一起进入独石口,在长安岭打败明军,攻克赤城,拿下它的城池。后来因为犯了错,被降职为镶黄旗梅勒额真。
崇德年间初期,他跟随大军征讨朝鲜。朝鲜国王李倧把自己的妻子送到了江华岛,自己逃到南汉山城躲避。豫亲王多铎率军紧围南汉山城,朝鲜将领想前来救援,孙色勒和甲喇额真阿尔津一起打败了他们。之后他们分兵攻打江华岛,孙色勒率领右翼部队渡海,突破敌人的战舰,迅速登上岛屿,击败守军,俘获了李倧的妻子。李倧投降后,论功行赏,孙色勒被授予牛录章京世职,还兼任吏部右参政。顺治元年,他被提升为内大臣。他的孙子席赉、阿济赉、阿赉等人都被授予了拜他喇布勒哈番的爵位。孙色勒自己则被晋升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之后又晋升为二等精奇尼哈番,最后升任领侍卫内大臣。他死后,被谥号为勤悫。他的孙子阿赉的儿子吉哈礼,另有传记记载。
慧哲郡王额尔衮是景祖的第二子,顺治十年,追封谥号,配享太庙。宣献郡王斋堪是景祖的第三子,当时他的族人和太祖发生冲突,但他和额尔衮都没有参与其中。顺治十年,他也被追封谥号,配享太庙。恪恭贝勒塔察篇古是景祖的第五子,在顺治年间追封谥号。天聪九年,皇室下令德世库等人的子孙以“觉罗”为氏,并系红带。乾隆四十年,皇室又下令国史馆,将礼敦等人的传记列在诸臣之首,以区别于宗室诸王。
显祖有五个儿子:宣皇后生下了太祖、庄亲王舒尔哈齐、通达郡王雅尔哈齐;继妃纳喇氏生下了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庶妃李佳氏生下了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
穆尔哈齐贝勒,那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是个又勇敢又壮实的小伙子,打仗特别猛,每次冲锋陷阵都冲在最前面。乙酉年,跟着太祖努尔哈赤去打哲陈部,结果遇上大水,部队被困住了,只能撤回,只留下八十个人断后,其中五十个人穿棉甲,三十个人穿铁甲,继续往前探路。
结果,有个叫苏枯赖虎密的人把这事儿告诉了敌人。于是,漠河、章甲、把尔达、撒尔湖、界凡这五个城池的敌人联合起来,准备对付我们。后来,前哨的章京能古德飞快地来报信,说努尔哈赤已经绕道走了,敌人没追上。努尔哈赤深入敌境,远远地看见敌兵有八百多人,从浑河一直排到南山。包朗阿的孙子札亲桑古里被吓坏了,想把盔甲脱下来给别人,努尔哈赤赶紧呵斥了他。穆尔哈齐和身边的颜布禄、兀浚噶一起,跟着努尔哈赤冲到敌阵前,下马跟敌人拼杀,一口气射死了二十多人,敌人吓得渡过浑河逃跑了。
穆尔哈齐又跟着努尔哈赤追击敌人,追到吉林崖,远远地又看见十五个敌人从旁边的小路过来。努尔哈赤赶紧把盔甲上的缨子藏起来,躲起来埋伏,射死了第一个冲上来的敌人,一箭正中脊背,当场毙命。穆尔哈齐又射死了一个,剩下的敌人全都掉下悬崖摔死了。努尔哈赤高兴地说:“今天就凭我们四个人,打败了八百敌人,真是天助我也!”穆尔哈齐多次跟随努尔哈赤征战,被赐予“青巴图鲁”的称号,翻译过来就是“诚毅”。天命五年九月,穆尔哈齐去世了,享年六十岁。努尔哈赤亲自去祭奠了他的墓地。顺治十年,朝廷追封并赐谥号。
穆尔哈齐有十一个儿子,其中六个儿子获得了爵位,分别是达尔察、务达海、汉岱、塔海、祜世塔、喇世塔。达尔察、塔海、祜世塔、喇世塔都被封为辅国公,达尔察的谥号是刚毅,喇世塔的谥号是恪僖。
务达海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儿子,在皇太极手下做事,一开始被封为牛录章京。崇德元年,他跟着睿亲王多尔衮去打明朝,在沙河、南和、临洺关、魏县都立了功。三年后,他升职当上了刑部左参政。后来又跟着贝勒岳托打败了明朝军队,收复了开平,接着又和固山额真何洛会等人一起,在沙河、三河和浑河岸打败了明军,一直打到了赵州。之后,他又去攻打山东,攻下了临清、安丘、临淄。军队回到密云的时候,还俘虏了四千多人。崇德五年,他被封为镶白旗满洲梅勒额真。之后又参加了攻打锦州的战役,还夜袭了杏山和塔山。崇德七年,他升任刑部承政。再次参加攻打明朝的战役,被分派去攻打登州,结果还没到就先回来了,因为这事儿被扣了战利品。
顺治元年,他跟着大军平定了北京,追着李自成一直打到了延安,还夜袭敌军,大获全胜。之后,他又跟着豫亲王多铎去平定江南。顺治三年,他又参加了讨伐苏尼特部腾机思的战役,打败了土谢图汗和硕雷汗的援军。顺治五年,他和固山额真阿赖等人一起驻守汉中。他一路升官,从三等辅国将军一直升到了贝子。顺治六年,他和镇国公屯齐哈、辅国公巴布泰一起,代替英亲王阿济格去讨伐叛将姜瓖。顺治八年,他代理都察院的事务。顺治十一年,他跟着郑亲王世子济度去讨伐郑成功,结果半路上病了,被召回。顺治十二年,他去世了,谥号襄敏。
务达海的儿子叫托克托慧,被封为镇国公。托克托慧的儿子叫扬福,在康熙皇帝手下做事,长期担任黑龙江将军,康熙皇帝多次称赞他,还让他袭封不入八分镇国公。他死后,谥号襄毅。扬福的儿子叫三官保,康熙皇帝很欣赏他的孝顺,就让他接替扬福的职位,继续担任黑龙江将军,并且继承了爵位。
汉岱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他跟着皇太极做事,和务达海一起被授予牛录章京的职位。崇德六年,他跟着皇太极围攻松山,打败了明朝的总兵吴三桂和王朴。
崇德七年,他又跟着贝勒阿巴泰去打明朝,攻下了蓟州、河间、景州,一直打到兖州,还在军中被授予兵部承政的职位。顺治元年,他参与了入关攻打李自成的战役,之后又跟着多铎西征,在潼关打败了李自成。
顺治二年,他和梅勒额真伊尔德率兵从南阳出发,攻打归德府,一口气拿下了一座州和四个县;接着渡过淮河,攻克了扬州。皇上赏赐了他二十五两黄金和一千三百两白银。顺治三年,他被授予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的职位,又跟着贝勒博洛攻打杭州,进攻台州,打败了明朝的鲁王朱以海。他们还分兵攻打福建,攻破了分水关,打败了明朝唐王朱聿键的将领师福,攻入崇安,斩杀了明朝在当地安置的巡抚杨文英等人,之后又攻下了兴化、漳州、泉州。
顺治五年,他跟着贝子屯齐去陕西平定回民叛乱。叛乱平定后,他又和英亲王阿济格一起合兵讨伐叛将姜瓖。顺治六年,他跟着巽亲王满达海攻克了朔州、宁武,然后转移兵力攻打辽州,又拿下长留、襄垣、榆社、武乡等县。顺治七年,他被授予吏部尚书的职位,同时也是正蓝旗满洲固山额真。顺治八年,他被调到刑部任职。他官职和爵位不断升迁,从一等奉国将军一直升到镇国公。顺治九年,他又被调回吏部。后来,他跟着定远大将军尼堪去湖南平叛,结果尼堪战死了,汉岱因此被夺去了爵位。
顺治十二年,他又被重新任命为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并恢复了镇国将军的品级。然而,在顺治十三年四月,他因为依附阿蒙蒙蔽皇上,最终被夺去了官职和爵位,不久后去世。
汉岱的儿子海兰、席布锡伦、嵩布图,都封为辅国公。海兰的谥号是悫厚,席布锡伦的谥号是悼敏,嵩布图的谥号是怀思。
庄亲王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个儿子,一开始是贝勒。蜚悠城那边,长策穆特黑苦乌喇部落受不了欺负,想投降过来。太祖努尔哈赤就派舒尔哈齐,还有贝勒褚英、代善,以及费英东、扬古利、常书这些将领,还有扈尔汉、纳齐布这些侍卫,一共三千人去迎接他们。
那天晚上又阴又黑,军队在路上走着,军队的旗帜上竟然发光了!舒尔哈齐说:“我跟着皇上打仗好多次了,从来没见过这种怪事,这不会是什么不吉利的预兆吧?”他想要带兵回去,但是褚英和代善不同意。到了蜚悠城,他们把城周围营寨里的五百户人家都收编了,然后就回去了。结果,乌喇贝勒布占泰带了一万人来路上拦截他们。褚英和代善奋力作战,打败了他们。舒尔哈齐带着五百人在山下驻守,常书和纳齐布另外带一百人跟着。褚英和代善打败敌人后,继续往前推进,绕着山走,结果没怎么杀多少敌人。军队回来后,舒尔哈齐被赐号“达尔汉巴图鲁”。
后来,有人说常书和纳齐布在山下没怎么出力,该杀头。舒尔哈齐说:“杀这两个臣子,就像杀了我一样!”皇上就饶了他们,只罚常书一百两金子,没收了纳齐布的财产。从那以后,皇上就不再让舒尔哈齐带兵了。舒尔哈齐一直闷闷不乐,跟他的大儿子阿尔通阿和小儿子紥萨克图说:“我难道是为了吃穿住用才受制于人吗?”于是他就搬到黑扯木去了。皇上大怒,杀了他的两个儿子,舒尔哈齐这才又回去了。辛亥年八月,他去世了。顺治十年,追封并赐谥号。他一共九个儿子,有爵位的有五个:阿敏、图伦、寨桑武、济尔哈朗、费扬武。
阿敏是舒尔哈齐的二儿子。戊申年,他和褚英一起攻打乌喇,攻下了宜罕山城,俘虏了很多人回来。
癸丑年,努尔哈赤攻打乌喇,布占泰带了三万人抵抗。其他将领都想打仗,但是努尔哈赤想先等等。阿敏就说:“布占泰都出来了,咱们不打,那怎么办呢?”努尔哈赤这才决定开战,结果打败了乌喇。
天命元年,阿敏和代善、莽古尔泰以及皇太极一起被授予和硕贝勒的称号,被称为“四大贝勒”,掌握着国家的政事。阿敏因为排行老二,所以是二贝勒。
天命四年,明朝的经略杨镐大举入侵,阿敏跟着努尔哈赤一起在萨尔浒山打败了明军。后来又在栋鄂路打败了明朝总兵刘綎,代善他们随后跟上,结果刘綎被斩杀了。接着又打败了明将乔一琦,乔一琦逃到固拉库崖,和朝鲜将领姜弘烈合兵一处。阿敏攻打他们,姜弘烈投降了,乔一琦自杀了。不久,阿敏又跟着努尔哈赤一起打败了叶赫。
之后,阿敏跟着努尔哈赤一起攻下了沈阳和辽阳。镇江城的将领陈良策叛变投靠了明将毛文龙,阿敏就把镇江城的百姓迁到了内地。毛文龙的军队驻扎在朝鲜境内,阿敏夜里渡过鸭绿江,攻打镇江,杀死了镇江的守将,毛文龙逃跑了。
天命十一年,阿敏又去攻打喀尔喀巴林部,夺取了他们的屯寨。他还攻打扎鲁特部,俘虏了很多人。
1627年,皇太极下令让岳托贝勒他们带兵攻打朝鲜。临出发前,皇太极又下令顺便收拾一下那个叫文龙的。军队攻下了义州,然后分兵攻打铁山,那是文龙驻扎的地方,文龙被打败了,逃跑了。接着攻克了定州,渡过嘉山江,又拿下安州和平壤。军队继续前进,到达中和,朝鲜国王李倧派人来迎接清军。阿敏和其他的贝勒们回信列举了李倧的七大罪状,坚决拒绝了。军队又前进到黄州,李倧又派人来了。阿敏想直接攻破朝鲜的都城,但是其他贝勒觉得应该等朝鲜的大臣们来,举行盟誓,然后就撤兵。总兵李永芳站出来说:“咱们是奉皇太极的命令,正义之师,之前已经写信说了,只要朝鲜派大臣来盟誓就撤兵,现在他们反悔,这也太不讲道理了!”阿敏一听就生气了,呵斥李永芳退下,军队继续前进,到达平山。李倧逃到了江华岛,派他的臣子进昌君到军营来。阿敏下令吹号角,督促军队前进。岳托就和济尔哈朗驻扎在平山,派副将刘兴祚去江华岛责问李倧。李倧派他的族弟原昌君、觉等人到军营来,还设宴款待。宴会结束后,岳托建议撤兵,阿敏却说:“我一直很羡慕明朝皇帝和朝鲜国王的城池宫殿,现在都到这儿了,怎么就要回去呢?我想留下军队屯田耕种,你和我的侄子一起住在这儿。”杜度一听脸色都变了,说:“皇上是我的叔父,我怎么可能离开他,跟你住在一起?”济尔哈朗也极力反对。最后,众贝勒决定同意李倧的盟誓。阿敏却下令士兵抢掠了三天,才撤兵。皇太极在武靖营迎接他们,赏赐了阿敏一件御用衣服。
之后,阿敏又跟着皇太极去攻打明朝,包围了锦州,攻打宁远,杀死了明朝步兵一千多人。
话说四年过去了,咱们大清军队攻下了永平、滦州、迁安和遵化这几个地方。皇上命令阿敏和贝勒硕讬带着五千兵马驻守在那里。阿敏呢,就驻扎在永平,然后派手下的将领分别守着那三个城,还派人去跟榛子镇的人说,让他们投降。
明朝的经略孙承宗带兵去攻打滦州,阿敏就派了几百人去支援。顺便把迁安城的守军也带回了永平。明军攻打滦州特别猛,滦州的守将固山额真图尔格他们顶不住了,丢下城就跑回永平去了。明军在后面追杀,结果咱们大清死了四百多号人。阿敏一看情况不对,又命令遵化的守将固山额真察哈喇也放弃遵化城,然后呢,就把那些投降的明朝将领和官员都杀了,还屠杀了城里的百姓,抢走了他们的金银财宝,趁着夜色从冷口往东撤退了。
皇上派贝勒杜度去增援,听说阿敏他们放弃了四个城池就回来了。皇上在御殿上召集了所有贝勒大臣,宣布要处罚阿敏他们。阿敏他们到了之后,皇上让他们在城外十五里扎营,然后又当面训斥他们。皇上想到那些士兵被敌人打败了,心里很难过,还掉下了眼泪。
三天后,皇上又召集所有贝勒大臣到宫门外,在御殿上让贝勒岳托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说:“阿敏的恶行已经很久了。太祖的时候,他就唆使他父亲想搬到黑扯木去住,太祖因为他们父子俩的罪过惩罚了他们,后来又赦免了他们。他父亲死后,太祖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爱护阿敏,还封他为和硕贝勒。皇上继位后,对阿敏也和以前一样好。征讨朝鲜的时候,已经订立了盟约,收到了人质,阿敏却不想班师回朝,还想和杜度一起住在王京,是济尔哈朗极力劝谏才作罢。这就是阿敏有异心苗头的表现啊!他俘虏了漂亮的女子献给皇上,后来又自己要回去。皇上看穿了他的心思,说:‘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而破坏兄弟之间的感情呢?’就把那个女子赏给了总兵冷格里。攻打察哈尔的时候,土谢图额驸违背约定和察哈尔私通,皇上很生气,就和他们断绝了关系。阿敏却偷偷地送给他盔甲、马鞍和马具,还把皇上的话都告诉了他。诸位贝勒的子女结婚嫁娶,都必须禀报皇上,阿敏却私下把女儿嫁给了蒙古贝勒塞特尔,皇上宴请的时候,阿敏没去,一直怀恨在心。太祖的时候,守边驻防是有明确界限的,他却擅自越界搬到黑扯木去住。皇上责问他擅自放弃防务,是不是另有图谋,阿敏答不上来。皇上出征的时候,让阿敏留守,他却只顾享乐,经常出去打猎。岳托和豪格出兵先回来了,阿敏还接受他们的拜见,样子就像个国君一样。后来他代替别人守永平,还胡说八道:‘既然攻下了城池,为什么不杀掉城里的百姓?’他还明明白白地告诉士兵们:‘我既然来了这里,怎么能让你们吃不饱穿不暖就回去呢?’他洗劫了榛子镇,抢走了所有的财物,还把俘虏的百姓分给八户人家做奴隶。明军围困滦州三天三夜,他却带兵不出援救,还屠杀了永平、迁安的官员和百姓,把抢来的财物牲畜都带回去了。他破坏了我们的基业,所以才导致我们的军队伤亡惨重。”
皇上命令大家议论阿敏的罪行。大家都说:“应该杀了他!”皇上就下令把他囚禁起来。只留下他六处庄园、两处园林、二十个奴仆、五百只羊、二十头牛,其余的财产都给了济尔哈朗。崇德五年十一月,阿敏死在了囚禁的地方。
阿敏有六个儿子,其中五个有爵位:爱尔礼、固尔玛珲、恭阿、果盖、果赖。爱尔礼、果盖、果赖都被封为镇国公,不过爱尔礼后来因为犯了罪被处死,果盖死后谥号为端纯。
温简贝子固尔玛珲,在崇德年间,跟随多尔衮征讨明朝,从北京一直打到山西,又东进攻打济南,一共攻克了四十多座城池,后来被封为辅国公。后来因为阿敏获罪,固尔玛珲的爵位也被剥夺,还被除名。到了顺治五年,他的爵位才被恢复,还被朝廷赏赐了三千两白金,真是几经波折啊!之后,他又跟随济尔哈朗征讨湖广,击败了何腾蛟,在攻打永兴的时候,更是率军攻破城门,打败了明军,最后升为贝子。康熙二十年去世,谥号为温简。
镇国襄敏公瓦三是固尔玛珲的儿子。他侍奉康熙帝,一开始被封为辅国将军。后来跟随岳讬平定湖广,袭封辅国公。康熙二十一年,被任命为右宗人。后来因为在攻打长沙时临阵退缩被追究责任,被革职,但爵位保留。之后他又被任命为镶蓝旗满洲固山额真。当时俄国侵占了雅克萨,康熙帝派瓦三和侍郎果丕,以及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一起前往处理。后来又命令固山额真朋春等人率军讨伐,由瓦三统领黑龙江的将士。康熙二十四年去世,谥号襄敏。瓦三的儿子齐克塔哈袭封辅国公,他侍奉康熙帝,参与了征讨噶尔丹的战争。他历任右宗人、都统、领侍卫大臣等要职,后来因为犯了错被夺爵。之后,固尔玛珲的孙子鄂斐袭爵。鄂斐也参与了征讨噶尔丹的战争。他死后,他的儿子鄂齐袭爵。鄂齐侍奉雍正帝,曾奉命出使西藏,向达赖喇嘛宣旨,之后被晋升为镇国公。后来被任命为天津水师都统,但因为不能约束手下,被夺爵。之后虽然重新被任命为都统,但又因为受贿再次被夺爵,真是命运多舛啊!
恭阿,也是因为阿敏获罪而受牵连,和固尔玛珲一起被处罚,后来又一起恢复了宗籍。顺治五年,他和固尔玛珲一起征讨湖广,攻克了六十多座城池,被封为镇国公。顺治六年,在军中去世。
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儿子,从小就跟着太祖长大。后来被封为和硕贝勒,地位很高。天命十一年,他参加了对喀尔喀巴林部和扎鲁特部的战争,立下了不少功劳。
天聪元年,后金大军攻打朝鲜,朝鲜国王李倧赶紧求和。当时阿敏还想继续进攻朝鲜的首都,多尔衮就找济尔哈朗商量对策。济尔哈朗说:“咱们不应该深入敌境,应该在平山驻扎军队,静观其变。”最后,他们成功地和朝鲜议和,然后撤兵回去了。五月,他又跟着皇太极攻打明朝,围攻锦州,还和莽古尔泰一起打败了明军。之后,他们又转移到宁远,跟明朝总兵满桂交战,济尔哈朗身受重伤,仍然奋勇作战,最终大获全胜。第二年五月,他和豪格一起讨伐蒙古固特塔布囊,杀死了他,还收编了他的部众。三年八月,他们又攻打锦州和宁远,烧毁了明军的物资。十月,皇太极亲自率领大军从洪山口进攻,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一起攻打大安口,他们夜间破坏了水门,成功进军,还打败了明军马兰营的援兵。第二天早上,明军在山上设了两个营垒,济尔哈朗指挥军队追击,打了五仗都赢了,马兰营、马兰口、大安口三个营垒都被攻破,投降了。然后,他们继续进攻石门寨,消灭了明军的援兵,寨里的百姓也投降了。之后,大军会合到了遵化,逼近北京城,还攻占了通州张家湾。
第四年正月,他们跟着皇太极围攻永平,杀死了叛将刘兴祚,还抓住了他的弟弟刘兴贤。攻克永平后,他和贝勒萨哈璘一起驻守永平,他们检查仓库,点阅士兵,任命官员,还向滦州和迁安发布文告。三月,阿敏来接替他们驻守,济尔哈朗才率军返回。
五年七月,清朝设立了六部,济尔哈朗担任了刑部尚书。后来,他们围攻大凌河,济尔哈朗指挥军队收复了城外的台堡。六年五月,他参加了对察哈尔的征讨,回师后驻扎在归化城,收编了上千人。七年三月,他们攻占了岫岩。五月,明将孔有德、耿仲明从登州投降清朝,明朝总兵黄龙率领水师拦截他们,朝鲜军队也参与了。济尔哈朗和贝勒阿济格等人率领军队从镇江迎接孔有德等人,明军见此情景,只好撤兵了。
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封他为和硕郑亲王。这可是个好兆头啊!三年五月,他带兵攻打宁远,直逼明军的中后所城,把明军吓得不敢露头。接着又拿下模龙关和五里堡屯台,一路势如破竹。
四年五月,锦州和松山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九次战斗全胜,俘虏了两千多明军士兵。五年三月,他又忙着修缮义州城。这时候,蒙古多罗特部的苏班岱和阿尔巴岱投靠了明朝,在杏山五里台驻扎下来,想带着三十户人家归顺咱们。皇太极命令他率领一千五百人去迎接他们,还特意嘱咐说:“明军看到咱们人少,肯定要来打,你得把军队分成三队前进。” 他们夜里绕过锦州,到了杏山,偷偷告诉苏班岱他们,让他们带着行李先走。
第二天一大早,明军的杏山总兵刘周智,联合锦州、松山的守将,一共七千人马,气势汹汹地来围攻他们。济尔哈朗将军却毫不畏惧,直接率领军队冲进敌阵,打了个大胜仗,皇上还赏了他一匹御马呢!九月,他又包围了锦州,在城南设下埋伏,明军不敢进攻,结果被追击打败。
六年三月,他又一次包围锦州,这次可是下了大工夫,设立了八个营地,挖壕沟,筑工事,准备长期围困明将祖大寿。祖大寿用蒙古兵守卫外城,结果蒙古台吉诺木齐等人想偷偷献上东关城门,却被祖大寿发现,双方打了起来。济尔哈朗将军督促军队猛攻城池,蒙古兵乘机从城墙上攀爬下来,占领了外城。之后,他们把六千多蒙古人迁到义州,还有八十多名明朝将领也投降了。皇上在笃恭殿亲自宣读捷报,庆祝这次大胜。四月,他们又打败了明军的援兵;五月,再次大胜,斩首两千。六月,军队凯旋而归。九月,再次包围锦州。十二月,洪承畴从松山派兵夜袭他们的军营,结果被他们顺着壕沟射杀,敌军大败而逃,一个也没能冲进来,全都投降了。
七年,再次围攻锦州。三月,祖大寿终于投降了,松山、塔山、杏山三座城池也归顺了我们。皇上赏赐给他一匹战马,一百匹蟒缎,算是对他投降的奖励吧!
八年的时候,皇太极登基当了皇帝,命令多尔衮和自己一起辅佐朝政。九月,咱们攻打宁远,拿下中后所和中前所。
顺治元年,皇上规定,所有政事都要先禀报睿亲王多尔衮,就连官衔的排列顺序也要把他放在前面。五月,多尔衮率领军队进入山海关,平定了北京。十月,皇上封他为信义辅政叔王,赏赐他黄金一千两,白银一万两,还有上等丝绸一千匹。
四年二月,因为多尔衮的府邸修建得过于奢华,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皇上罚了他二千两银子,并且免去了他的辅政大臣的职务。五年三月,贝子屯齐、尚善、屯齐喀等人一起弹劾多尔衮,说他当初皇太宗刚去世的时候,隐瞒了大臣们想拥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的事情。皇上把多尔衮叫来问话,审问的结果是判处死刑,于是就牵扯出来一大批人,搞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迫害。很多勋臣像额亦都、费英东、扬古利的子侄们都受到牵连,也被判了死刑,家产被抄没。后来,皇上又改判了,多尔衮被降为郡王,而肃亲王豪格则被幽禁致死。
闰四月,多尔衮又恢复了亲王的爵位。九月,皇上任命他为定远大将军,率领军队南下征讨湖广。十月,军队到了山东,降将刘泽清叛变,结果被多尔衮给杀了。六年正月,军队到达长沙,明朝的总督何腾蛟,还有总兵马进忠、陶养用等人,联合李自成的残部“一只虎”等占据着湖南。多尔衮分兵进攻,攻克了湘潭,活捉了何腾蛟。四月,军队到达辰州,“一只虎”逃跑了,多尔衮攻克了宝庆,打败了南山坡、大水、洪江等地的军队,一共二十八支部队。七月,攻下了靖州,进攻衡州,杀了陶养用。追击敌人到了广西全州,又分兵攻打道州、黎平以及乌撒土司,前后一共攻克了六十多座城池。七年正月,军队班师回朝,皇上赏赐了他黄金二百两,白银二万两。
话说公元1652年(顺治八年)二月,我跟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一起,联名上奏,请求削去已故睿亲王多尔衮的爵位。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睿亲王传》。到了三月,因为我年纪大了,就免去了朝贺和谢恩这些繁琐的礼仪。
到了顺治九年二月,皇上又把我晋封为叔和硕郑亲王。到了顺治十二年二月,我上了一道奏疏,里面说:“太祖皇帝当年创业的时候,每天都跟四大贝勒、五大臣一起讨论政事,分析得失,还经常了解百姓疾苦,上下一心,很少有隐瞒欺骗的事情,所以才能平定天下,建立大清王朝。太宗皇帝继承皇位后,也经常跟诸王贝勒们一起讨论政事,提拔忠诚正直的人,记下他们的功劳,包容他们的过失。凡是发布的命令,他都一定会考虑是不是符合民心,是不是能够长久实行。他还担心军队会松懈,所以经常组织狩猎,诸王贝勒们却借此机会大吃大喝,寻欢作乐。太宗皇帝非常生气地说:‘咱们国家刚刚建立,就应该重视弓箭骑射,加强军备,把将士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所以大家才都愿意为国家效死,每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我担心以后子孙后代会丢掉这种淳朴的风气,学习汉人的奢靡之风,沉迷于享乐之中。现在你们这些人都沉迷于这种荒唐的享乐,还想让国家兴盛,怎么可能呢?’于是派大臣索尼反复劝诫他们。
现在皇上号召所有大小官员畅所欲言,我认为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要取信于民。之前皇上体恤满洲官民,大家都非常高兴。可是这次修缮乾清宫,诏令却让人难以信服,怎么能让百姓信服呢?我希望皇上能够效仿太祖、太宗皇帝,经常跟大臣们详细讨论政事,把事情都商量好,做到尽善尽美,然后再发布诏令,这样才能让法令顺利执行,让百姓信服,继承先帝的功业。此外,我还想提个建议,那就是要重视史官修史。古代圣明的君王,都会重用君子,远离小人,把天下治理得太平盛世,留下千秋万代的美名,这都要依靠史官的记载。现在应该设立起居注官,让他们时刻侍奉在皇上身边,把皇上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流传后世,这也是辅助治理国家的好办法。”我把奏疏上交之后,皇上非常高兴地采纳了我的建议。
五月,他病危了,皇上亲自来看望他,他上奏说:“我受了三朝的厚恩,还没来得及报答,只想用收复云贵,消灭桂王,统一全国来报答圣恩。”皇上哭着说:“老天爷为什么不让我这个叔叔多活几年啊!”说完,皇上悲痛万分,下令画了他的画像。第二天他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朝廷停朝七天,赐给他白银一万两,拨给他十户人家看守园林,并立碑记载他的功劳。康熙十年六月,追赠谥号。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诏令他配享太庙,恢复郑亲王的封号。
济尔哈朗有十一个儿子,其中四个有爵位:富尔敦、济度、勒度、巴尔堪。
富尔敦是济尔哈朗的长子,被封为世子。顺治八年去世,谥号悫厚。
简纯亲王济度是济尔哈朗的次子,最初被封为简郡王。富尔敦死后,他被封为世子。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他被任命为定远大将军,率领军队讨伐郑成功。十二年九月,军队到达福州。过了很久,又推进到泉州。十三年六月,郑成功的部将黄梧、苏明、郑纯从海澄投降,济度的军队转移到漳州。不久,郑成功进攻福州,济度派梅勒额真阿克善等人前去救援,打败了郑成功,斩杀了两百多名敌军。接着又斩杀了郑成功的将领林祖兰等人,缴获了十四艘船只。他还分兵攻打惠安、闽安、漳浦,缴获了数百艘船只,斩杀了二千多名敌军。十四年三月,军队回师,皇上派大臣在卢沟桥迎接慰劳,这时才听说郑献亲王去世的消息,就让他去奔丧,皇上还亲自到他府上慰问。五月,他继承了爵位,改号为简亲王。十七年,他去世了。
济度的五个儿子,喇布、德塞、雅布先后继承了简亲王的爵位。
喇布是济度的第二个儿子。他爹济度刚去世,爵位就由他弟弟德塞继承了。康熙九年,德塞也死了,追封为惠亲王。这一年,喇布才继承了爵位。吴三桂造反,康熙十三年九月,康熙皇帝任命喇布为扬威大将军,让他带兵驻扎在江宁。
过了几个月,康熙十四年九月,喇布又把部队调到江西,驻扎在南昌,还经常派兵去支援东乡,攻打鄱阳,打败了金溪、万年。吴三桂的将领高得捷和韩大任攻占了吉安,康熙皇帝就催促喇布赶紧出兵。可喇布却一直待在南昌,不肯出兵攻打吉安,就扎营在螺子山。结果敌人来进攻,喇布的军队大败。康熙皇帝派侍郎班迪去调查战败的原因,喇布这才督促军队包围吉安。
康熙十六年三月,敌人撤走了,喇布进驻吉安。他上奏说韩大任等人想在宁都投降,康熙皇帝同意了。没想到韩大任从宁都出来,又去骚扰万安、泰和,喇布又请求增兵。康熙皇帝很不高兴,直接下旨说:“喇布自从到了江西,就没打过什么胜仗,老待在南昌城里,白白消耗军粮。好不容易到了吉安,用重兵围城,结果韩大任却逃跑了,跑到宁都,又去骚扰万安、泰和,喇布竟然没能消灭他。喇布手下的兵不少,却连一个韩大任都搞不定,应该严厉处罚他,等事情结束后再论罪。”
康熙十七年正月,护军统领哈克三等人终于在老虎洞打败了韩大任,摧毁了他的营垒,斩杀了六千多人。韩大任逃到福建,投降了康亲王杰书。二月,喇布把军队调到湖南,驻扎在茶陵。八月,吴三桂在衡州死了,康熙皇帝下令喇布从安仁进兵。康熙十八年正月,喇布收复了衡州。二月,又分兵收复了祁阳、耒阳、宝庆。九月,喇布的军队推进到广西,驻扎在桂林。
康熙十九年正月,马承荫在柳州叛乱。五月,喇布攻打柳州,马承荫投降了。八月,喇布把军队驻扎在南宁。十月,康熙皇帝挑选了喇布手下的部队,交给大将军赉塔去攻打云南。康熙二十年八月,喇布被召回京城。十月,喇布死了。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追究喇布在吉安贻误战机的责任,夺了他的爵位。
雅布是济度第五个儿子。他二十二岁的时候继承了爵位。二十七岁那年,奉命去苏尼特防备噶尔丹。
二十九岁的时候,噶尔丹深入乌珠穆沁地区,朝廷任命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雅布和信郡王鄂紥担任副将,从喜峰口出兵。后来军队又撤了,皇上诏令他去裕亲王福全的军队里担任参赞军务。八月份,在乌阑布通打败了噶尔丹,噶尔丹逃跑了,但没追击。军队回来后,有人说没追击敌人是罪过,应该夺爵,皇上就下令罚他三年俸禄。三十五岁那年,他跟随皇上一起亲征。三十八年,他掌管宗人府的事务。四十年,他去世了,谥号为“修”。他十五个儿子中,雅尔江阿和神保住先后继承了他的爵位。
雅尔江阿是雅布的大儿子,一开始被封为世子。四十二岁那年,他继承了爵位。雍正四年,皇上责备雅尔江阿沉迷酒色,荒废政事,夺了他的爵位。神保住是雅布的第十四个儿子,一开始被封为镇国将军。雅尔江阿被罢黜后,世宗皇帝下令让他继承爵位。乾隆十三年,皇上责备神保住胡作非为,导致双眼失明,还虐待侄女,夺了他的爵位。于是就让济尔哈朗弟弟贝勒费扬武的曾孙德沛继承了爵位。
德沛,字济斋,是贝子福存的儿子。雍正十三年,他被授予镇国将军的职位。因为果亲王允礼的推荐,皇上召见了他,问他想得到什么官职。德沛回答说:“我希望能像孔子的学生那样,分到一点微薄的俸禄就足够了。” 皇上非常看重他,于是任命他为兵部侍郎。
乾隆元年,德沛调任古北口提督。第二年,他又升任甘肃巡抚。上任后,他上奏说:“甘肃的州县大多位于深山之中,一旦发生灾害,百姓要进城领救济粮,路途遥远。应该在乡镇设立粮仓,方便发放粮食,并且允许州县官员及时上报灾情,迅速施以赈济。” 没多久,德沛就被提升为湖广总督。他又上奏说:“治理苗疆地区,应该鼓励开垦田地,兴办学校,并且下令种植树木。”
乾隆四年,德沛调任闽浙总督。御史朱续晫弹劾福建巡抚王士任贪污受贿,皇上对此有所怀疑,便命令朱续晫与德沛一起复审此案。德沛主动承认自己失察,直接支持朱续晫,并罢免了王士任的官职。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公正。福州将军隆升贪婪放纵,也被德沛弹劾罢官。他还上奏说:“沿海居民经常发生械斗,应该考虑调整镇将营汛的驻地,提前预防纠纷。”
乾隆五年十二月,皇上下旨说:“德沛多次担任封疆大吏,操守廉洁,从不贪污受贿,反而因为积欠俸禄,不得不变卖祖产。朕特赐予福建藩库银一万两,以表彰他的高尚品德。” 第六年,德沛兼任浙江巡抚。第七年,他又调任两江总督。淮河、扬州地区发生大水灾,他命令府县打开仓库赈灾,并奏请拨款十万两白银用于救灾,这笔钱款来自地丁税、关税和盐税。后来,他在治理黄河水患的问题上与高斌意见不合。
乾隆八年,德沛调任吏部侍郎。十二年五月,他署理山西巡抚。同年十二月,他升任吏部尚书。十三年七月,因为生病,他辞去了职务。神保住被罢官后,皇上考虑到德沛为人正直,品德高尚,特地命令他继承爵位。他的曾祖父贝勒费扬武、祖父贝子傅喇塔、父亲福存,都被追封为简亲王。乾隆十七年,德沛去世,谥号为“仪”。他的爵位由济尔哈朗曾孙奇通阿继承。
奇通阿,是辅国公巴赛的儿子。一开始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后来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乾隆元年,被任命为正红旗满洲都统。三年后,又升任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十七年,他继承了祖上的爵位。他的祖父辅国公巴尔堪和父亲巴赛,都被追封为简亲王。乾隆二十一年,他掌管宗人府事务。乾隆二十八年,他去世了,谥号勤。他的儿子丰讷亨继承了他的爵位。
丰讷亨一开始被任命为三等侍卫。在高宗皇帝时期,他跟随军队征讨准噶尔,率领健锐营一千人在呼尔璊驻扎。当时霍集占率领五千人来进攻,丰讷亨联合其他军队将其击退,追击了十多里。军队继续前进,敌人依托壕沟抵抗,丰讷亨夺取了壕沟,但坐骑受伤,他换了马继续进攻,在沁达勒河渡口和叶尔羌河岸两次击败敌人。皇帝下诏表彰他的勇猛,将他提升为二等侍卫,又提拔他为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军队转移到伊犁后,他被任命为领队大臣。他打败了玛哈沁和哈萨克部的人,缴获了他们的马匹。乾隆二十七年,军队回师,皇帝赐给他双眼孔雀翎。之后,他升任护军统领,管理健锐营。乾隆二十八年,他继承了爵位,被任命为都统,并掌管宗人府事务。乾隆四十年,他去世了,谥号恪。他的儿子积哈纳继承了他的爵位。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积哈纳的爵位被恢复为郑亲王。乾隆四十九年,他去世了,谥号恭。他的儿子乌尔恭阿继承了他的爵位。乌尔恭阿最初的名字叫佛尔果崇额,继承爵位后,皇帝下诏改了他的名字。道光二十六年,他去世了,谥号慎。
话说这位子端华,继承了爵位。后来被任命为御前大臣。宣宗皇帝驾崩后,他受到了顾命之托。文宗皇帝继位,多次委任他为阅兵大臣、右宗正。当时京城戒严,皇上还让他负责督察巡防。十年后,皇上到热河避暑,他又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子端华的弟弟肃顺当时权势很大,文宗皇帝驾崩后,子端华再次受到顾命,他和怡亲王载垣以及肃顺等人一起被称作“赞襄政务王大臣”。后来穆宗皇帝回到京城,下诏责备子端华等人专擅跋扈,结果子端华被赐死。至于他弟弟肃顺的事迹,另有记载。他的爵位被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同治元年二月,济尔哈朗的八世孙岳龄继承了这个爵位。三年七月,江宁收复后,郑亲王的世爵被恢复,由奇通阿的五世孙承志继承。
这位承志,是辅国公西朗阿的儿子。他先是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后来继承了王爵,他的曾祖父辅国公经讷亨、祖父辅国公伊丰额、父亲西朗阿,都被追封为郑亲王,而岳龄则改袭辅国公。同治四年二月,御史刘庆弹劾承志品行不端,皇上诏令他努力改过自新。同治十一年,因为他的护卫玉寿殴杀了主事福珣,承志被夺去爵位,并且被圈禁起来。之后,积哈纳的孙子庆至继承了爵位。
庆至是奉恩将军松德的嗣子。他继承王爵后,松德也被追封为郑亲王。庆至在光绪四年去世,谥号为顺。他的儿子凯泰继承了爵位。光绪二十六年,凯泰去世,谥号为恪。他的儿子昭煦又继承了爵位。
最后,再来说说勒度。他是济尔哈朗的第三个儿子,被封为敏郡王。去世后,谥号为简。因为他没有儿子,所以爵位也就被撤除了。
巴尔堪,就是辅国武襄公,是济尔哈朗的第四个儿子。一开始,他被任命为辅国将军。康熙十三年,吴三桂占据了湖南,皇上就让巴尔堪带兵去兖州,担任梅勒额真。
部队到了江宁,耿精忠派兵袭击徽州,皇上又下令巴尔堪去剿灭他们。九月,部队到了旌德,听说绩溪已经被攻陷了,巴尔堪就赶紧翻过徽岭,打败了敌人。江宁将军额楚随后赶到,两军合力追击敌人,斩杀了三千多个人头,收复了徽州。接着,又在黟县董亭桥打败敌人,然后进攻婺源。又在奇台岭、黄茅新岭两次打败敌人,再次收复了婺源。之后攻克了乐平,击败了叛将陈九杰,乘胜又拿下饶州。
康熙十四年,巴尔堪攻打万年石头街,敌人四万人马在渡口摆开阵势,水陆两路进攻。巴尔堪打败了他们五十七个营,斩杀了五千个人头,还活捉了陈九杰,攻克了安仁,敌人烧毁船只逃跑了。五月,又收复了贵溪,接着攻打弋阳,然后进攻永丰。
康熙十六年正月,巴尔堪在螺子山战败了,有人建议要夺了他的官职。后来,他和额楚一起去了广东。九月,在韶州莲花山作战,他冲进了敌阵,被流矢射中,受伤了还坚持战斗,最后大败敌人。
康熙十九年八月,喇布的军队到了广西,皇上命令巴尔堪前去支援。这时,巴尔堪生病了,他对固山额真额赫纳等人说:“我不能在战场上战死,现在伤势复发,不要让家人冒领阵亡的功劳。”说完就死在了军中。 他的遗体运回后,皇上派内大臣辉塞去祭奠,朝廷也议定了抚恤措施。雍正元年,皇上追封并赐谥号。他的儿子巴赛继承了他的爵位。
巴赛,就是辅国襄愍公,他跟着康熙皇帝做事,一开始被授予镶蓝旗汉军副都统的职位。后来参加了征讨噶尔丹的战争,升迁为正红旗蒙古都统,还曾经代理黑龙江将军。
等雍正皇帝即位后,巴赛被任命为宁古塔将军。之后,他继承了爵位,被召回京城。雍正四年,他被任命为振武将军,驻扎在阿尔泰地区。五年后,他本来应该回京,但因为喀尔喀郡王丹津多尔济说巴赛治理地方很有一套,所以就让他继续留在那儿驻防。
雍正七年,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领军队去讨伐噶尔丹策零,巴赛被任命为副将军。到了八年,傅尔丹回京朝见皇帝,巴赛护送着大将军的印信。九年,他和傅尔丹一起驻扎在科布多。六月,噶尔丹策零率领三万大军来犯,傅尔丹却轻信了敌军兵力不足的情报,就贸然出兵,结果在库列图岭受阻。
敌人占据险要地势,傅尔丹攻打不下,就转移军队到和通呼尔哈诺尔。没想到敌人埋伏在山谷里,突然袭击,蒙古兵溃不成军。傅尔丹赶紧把四千满洲兵组成方形阵营,保护着辎重,撤退到哈尔哈纳河边。敌人紧追不舍,傅尔丹退回科布多,巴赛和副将军查弼纳率领残兵败将翻山越岭,在河边抵御敌人,最终战死沙场。噶尔丹策零的军队还打出黄旗,向我军示威说:“你们的宗室被我们杀死了!”
朝廷后来追赠巴赛谥号,并在昭忠祠祭祀他。他的儿子奇通阿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又改袭简亲王,按理说公爵的爵位应该被取消。但是乾隆皇帝考虑到巴尔堪和巴赛两代都有战功,就让奇通阿的次子经讷亨继承了爵位。 到了巴赛的曾孙承志,爵位又改袭为郑亲王。
费扬武,也就是芬古,是舒尔哈齐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天聪五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镶蓝旗固山额真。后来跟着皇太极去打明朝,攻打大凌河城,费扬武带着自己旗的兵包围了城的西南方向。皇太极当时在阿济格的营地,大凌河城的守军突然杀出来,费扬武把他们打败了。皇太极下令所有军队朝锦州方向前进,旗帜招展,速度飞快,好像明朝的援军到了似的,目的是为了引诱祖大寿出城。费扬武迎上去跟祖大寿交战,祖大寿被打败了,逃回城里,之后再也不敢出来了。
天聪八年,他又跟着去打明朝,军队推进到独石口,攻克了长安岭,又攻打赤城,攻下了赤城的城郊。天聪九年,军队进入山西,皇太极命令费扬武他们去攻打宁远和锦州,牵制明朝的军队。他们在宁锦战役中在大凌河西面打败了祖大寿的军队。崇德元年,他们又去攻打明朝,攻克了十座城池。那年冬天,他们又去攻打朝鲜。论功行赏,费扬武被封为固山贝子。崇德四年,因为受了蒙古外藩的贿赂,被削去了爵位。没多久又重新被封为辅国公。崇德七年,再次出征明朝,在蓟州打败了明朝总兵白腾蛟等人,攻克了蓟州城。崇德八年,他被调去锦州戍守。同年十二月,他去世了。顺治十年,追封并赐谥号。
费扬武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有爵位:尚善、傅喇塔、努赛。努赛被封为贝子,谥号悼哀。尚善一开始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顺治元年,被晋升为贝子。顺治二年,他跟着多铎南征,去打李自成。当时李自成的骑兵三百人冲向我军,尚善把他们打败了。平定河南,攻下江南,他都有功劳,皇上赏赐他一件圆领补纱衣、一百两黄金、五千两白银和一匹战马。顺治五年,他去大同戍守。顺治六年,他被晋升为贝勒,掌管藩院,成为议政大臣。顺治十五年,他跟着多尼去征讨云南。明朝的桂王朱由榔逃到永昌,尚善进军镇南州,在玉龙关打败了他的将领白文选,渡过澜沧江,攻下永昌。朱由榔先一步逃跑了,尚善乘胜追击,攻取了腾越,又前进到南甸,到达孟村才返回。顺治十六年,皇上赏赐他一件蟒袍、一把玲珑刀和一匹战马。顺治十七年,因为追究尚善撤走永昌守军导致士兵进城伤人的责任,他的爵位被降为贝子。康熙十一年,他的爵位被恢复,担任右宗正。后来因为生病,就退休了。
吴三桂造反了。朝廷封他为安远靖寇大将军,让他带兵去岳州。尚可喜派人给他送去一封信,信里说:“你投降我们清朝,我们给你爵位、封地,让你享尽荣华富贵,这都三十多年了。可你现在临老了,却要自毁前程,我真是不明白你图什么啊!你说你要恢复明朝,那当初清军入关的时候,你怎么不提这事儿?天下太平了,你又想除掉我们,这哪来的忠心?你说为了子孙后代打天下,那你女儿和女婿进云南的时候,怎么没造反?现在你儿子来当人质,你又举兵造反,把儿子害死,这算什么慈父?你说要光宗耀祖,你投降的时候,你祖宗都得到了封赏,现在坟墓都被毁了,骨头都扔在路上,这算什么孝子?你当臣子,侍奉过两个朝代,却没对哪个朝代忠心耿耿,这算什么义士?你犯了这四条大罪,还敢跟我们叫板,想收买人心,简直是玩火自焚!皇上宽宏大量,只要你真心悔过,我们还能给你机会,别步公孙述、彭宠的后尘,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吴三桂看完信,没回复。
尚可喜上书请求调动荆州的绿营兵和京口五百艘沙船,进攻岳州。十四年,清军水师切断了吴三桂的粮道。十五年,在洞庭湖打败了吴三桂的军队,占领了君山岛,又分兵去支援长沙的战事。十六年四月,吴三桂逃到衡州,又杀回湘潭,还派兵去骚扰两广地区。十七年,朝廷责备尚可喜作战不利,让他率领军队驻扎在长沙,改派岳乐统帅大军攻打岳州。尚可喜请求率领水师攻打岳州,皇上同意了。吴三桂的将领杜辉等人进攻柳林嘴,尚可喜的军队迎战,水师也赶来支援,双方大战一场,杜辉被打败了。八月,尚可喜在军中去世。十九年,朝廷追究他临阵退缩的责任,削去了他的贝勒爵位。康熙帝念及尚可喜过去的功劳,封他的儿子门度为辅国公,世袭罔替。
傅喇塔,是费扬武的第四个儿子,一开始被封为辅国公。顺治二年,他跟着勒克德浑去湖广打仗,立了功,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黄金和一千两白银。五年后,他又去湖广打仗,一直追着敌人打到了广西,皇上又赏了他六百两白银。顺治六年,他被晋升为贝子。到了顺治十六年,因为上朝的时候仪容不整,被降职成了辅国公。不过到了顺治十八年,他又恢复了贝子的爵位。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了,傅喇塔被任命为宁海将军,协助康亲王杰书去平叛。军队打到了浙江,温州和处州都失守了。傅喇塔率领军队攻打台州,在黄瑞山打了一仗,打死了耿精忠的将领陈鹏等人,还攻破了敌人占据的天台紫云山。
康熙十四年,耿精忠的将领曾养性又来攻打台州,傅喇塔的军队从仙居绕到曾养性的背后,打败了他。乘胜追击,包围了黄岩,曾养性逃跑了,黄岩城投降了。之后,太平、乐清、青田等县都收复了,傅喇塔又进攻温州,在南江打败了敌人。
康熙十五年,耿精忠率领四万水陆大军来进攻,傅喇塔的军队分兵迎战,打死了敌军三百多将领,两万多士兵。
一开始,傅喇塔进攻温州的时候,先说是需要红衣大炮,后来又说需要战船,然后上报奏章给皇帝。皇上批评他前后说法不一致,命令他必须在限定时间内拿下温州。傅喇塔上奏说:“我奉了康亲王的命令催促着,心里慌乱,说话才前后矛盾的。我之前驻扎在台州的时候,康亲王说:‘等拿下台州,就进军福建。’我拿下黄岩后,他又说:‘必须拿下温州。’所以他这样责怪我,我也没办法解释。现在皇上恩准我限定时间攻打温州,我一定全力以赴,但是温州四面环水,我们的军队不可能一下子就冲进去。”
皇上就命令康亲王留下军队围困温州,同时让傅喇塔率领军队从衢州方向进攻福建。皇上还下旨说:“康亲王和贝子都是朕的亲戚,奉命讨伐叛贼,军队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团结一致,应该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战果。” 于是傅喇塔也留下军队围困温州,自己率领军队攻打处州,沿着江水一直打到得胜山。 养性他们用几百艘船停在江中,还在江对面和得胜山下古溪的地方设立了两个营地,阻挡我们的军队。傅喇塔派兵攻打古溪,埋伏在树林里,敌人被打败了,伏兵就起来追杀,并且用大炮击毁敌人的船只和对岸的营地。军队推进到温溪渡口,打败了精忠军的将领马成龙。不久后,傅喇塔在衢州和杰书的军队会合。精忠军的军队驻扎在云和的石塘岭,我们攻击他们,摧毁了他们的营垒二十八座,攻克了云和。
九月,军队进入福建,精忠军投降。浙江的各个叛贼都被平定了。十一月,傅喇塔死在军中。他的遗体运回后,朝廷赐予祭奠,追谥为惠献。
子富善,本来是贝子,还继续继承了贝子的爵位。后来被任命为左宗人府的官员。因为生病,他就辞去了职务。皇上责备他行为乖张,乱来,就剥夺了他的爵位。他弟弟福存继承了爵位。福存去世后,他的儿子德普继承了镇国公的爵位。德普也被任命为左宗人府的官员。德普去世后,他的儿子恒鲁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
恒鲁在高宗皇帝时期,官职做到工部侍郎,还做过左宗人府官员,以及绥远城将军、盛京将军,最后被授予内大臣的职位。去世后,被追谥为恭懿。他的儿子兴兆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兴兆在高宗皇帝时期,跟随皇帝出征金川,担任领队大臣。后来又做过右宗人府官员和荆州将军。他攻下了当噶拉、得黑、绒布寨、卡卡角等地,立下了不少功劳。金川战役结束后,他的画像被挂在了紫光阁。他还先后担任过西安将军和绥远城将军。后来因为犯了事儿,被革职了。不过后来又重新被任命为荆州将军。
苗石柳邓、吴半生、吴八月等人造反,兴兆和提督花连布一起打败了吴半生,吴半生投降了;他又和内大臣额勒登保等人一起打败了吴八月,接着又消灭了苗石柳邓等人,屡立战功,受到了皇帝多次的赏赐。嘉庆初年,他奉命讨伐土匪姚之富、齐王氏等人,可是打了很久都没什么进展,结果被革职,发配到乌鲁木齐戍边。后来他又被重新任命为侍卫,驻扎在和阗和塔尔巴哈台。再次因为犯了事儿,又被革职了。他的子孙仍然世袭辅国公的爵位,这是因为记住了他父亲傅喇塔的功劳。
舒尔哈齐的几个孙子,札喀纳、屯齐、洛托,也都立下了功劳,受到了封赏。
札喀纳,是萨克图人的后代。崇德三年八月,睿亲王多尔衮带兵打明朝,把边墙都给拆了,打到涿州,然后分兵八路进攻。札喀纳带兵去了临清,过了运河,攻破了济南,又攻破了天津,一路打仗都很顺利。
崇德四年,军队撤回,皇上赏了他一匹骆驼一匹马,还有两千两银子,封他为镇国公。后来皇上命令追捕逃亡的蒙古人和汉人,札喀纳说路况太差,不好追,就回去了,结果被降职为辅国公。崇德六年,他又跟着皇上攻打锦州。明朝总督洪承畴带兵袭击镶红旗营,结果被打了败仗。战斗结束后,敌人又偷袭我们后方,离我们只有百步远,札喀纳拼死反击,敌人吓得逃跑了。之后他又和辅国公费扬武一起追击明朝将领吴三桂、白广恩、王朴等人,追到了塔山。崇德七年,札喀纳驻守锦州。后来因为追究他敏惠恭和元妃去世时,跟武英郡王阿济格一起唱歌跳舞,不尊重皇室,所以被剥夺爵位,除名,关了起来。
顺治初年,把他放出来了。后来跟着多尔衮打败了李自成,又恢复了他的宗室身份,授予他辅国公的爵位。他跟镇国公傅勒赫一起驻守江南,又跟着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平定湖广。军队回来后,皇上赏了他五十两黄金,一千两白银。顺治五年,他跟着郡王瓦克达去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军队,驻守大同。顺治六年,他升为贝子。顺治九年,他跟着定远大将军尼堪征讨湖南,皇上赏赐了他蟒袍、马鞍、马匹和弓箭。到了衡州,尼堪战死了,皇上让贝勒屯齐和札喀纳一起统领他的军队。他们在周家坡打败了明朝军队。顺治十一年,因为追究衡州战役失利,他被剥夺了爵位。顺治十二年,又恢复了辅国公的爵位。顺治十五年,他跟着定远靖寇大将军多尼征讨云南,攻克了永昌。顺治十六年三月,他在军中去世了。他的儿子玛喀纳继承了他的爵位。
三等镇国将军品级屯齐,图伦子。图伦,舒尔哈齐第四子,追封贝勒,谥恪僖。屯齐,事太宗,从英亲王阿济格伐明,有功。从郑亲王济尔哈朗略锦州、松山、杏山,九战九胜。屯齐受创,加赐银百,封辅国公。五年,从睿亲王多尔衮围锦州,明兵夜袭镶蓝旗营,击败之。坐不临城及私遣兵还,议削爵,命罚银千。六年,从上攻锦州、塔山,败明兵,复从多尔衮围锦州。
顺治元年,进贝子。寻从豫亲王多铎破流寇,平陕西、河南并有功,赐圆补纱衣一袭。从多铎下江宁,明福王由崧走太平,与贝勒尼堪追至芜湖,获之。师还,赐金百、银五千、鞍马一,授镶蓝旗满洲固山额真。三年,从肃亲王豪格西征,破贺珍,解汉中围。会一只虎、孙守法陷兴安,进师汉阴,击走之。五年,陕西回乱,命为平西大将军,率师讨之。总督孟乔芳已击斩回酋米喇印、丁国栋等,还赴英亲王阿济格军,戍大同。六年,进贝勒。
张献忠把孙可望、李定国这些人弄到明朝的桂王朱由榔那儿去了,然后他们就在湖南闹事。过了九年,清朝的定远大将军尼堪带兵南下征讨。结果尼堪战死了,就由屯齐接替他的位置继续打仗。那时候,李定国和他的手下马进忠带着四万多兵马驻扎在永州。李定国听说清军来了,就赶紧从龙虎关跑了。孙可望在靖州,另一个将领冯双礼在武冈。屯齐的军队打到宝庆,到了周家坡,冯双礼和马进忠占据有利地形抵抗清军,赶上傍晚下大雨,双方列阵对峙。当天晚上,孙可望从宝庆带兵来增援,总兵力号称十万,屯齐就分兵攻击,把他们打了个大败。过了两年,因为在衡州打仗输了,屯齐被降职了。又过了一年,他被授予镇国公的爵位。十五年的时候,屯齐跟着多尼去平定云南,李定国带着朱由榔逃到永昌,然后投降了,其他的人也都投降了。之后屯齐就回去了。康熙二年,屯齐死了。
他的儿子温齐,一开始被封为贝子,还担任右宗人、镶蓝旗满洲都统。吴三桂造反的时候,皇上命令定西大将军董额从陕西出兵攻打四川,温齐跟着一起去了。陕西提督王辅臣叛变投靠了吴三桂,他们的军队驻扎在汉中。十四年,温齐的军队推进到陇州,攻克了仙逸关和关山关,收复了秦州和礼县,把敌人一直赶到西和,清水和伏羌也都被攻占了。十六年,皇上责怪董额带兵很久都没什么战功,温齐也因为这事儿被降职为辅国公,还被革职了。吴三桂攻陷了湖南,安远靖寇大将军尚善在岳州抵挡,皇上派禁军,让温齐带兵过去帮忙。十七年,温齐在柳林嘴、君山、陆石口打败了吴三桂的军队,攻克了岳州。十八年,温齐追击吴三桂的将领吴应麒,因为没带足够的行李,就把他叫回来了,还谎报战功说斩杀了五千多人。这时候尚善已经死了,察尼接替了他的位置。这件事上报后,皇上命令察尼调查温齐,结果温齐被剥夺了爵位。
洛讬,寨桑武之子。寨桑武,舒尔哈齐第五子,追封贝勒,谥和惠。
话说洛讬,在皇太极天聪八年的时候,跟着皇上一起出征明朝。大军驻扎在大同南山西冈,洛讬就把他俘获的战俘献给了皇上。到了崇德元年,皇上封他做了贝子。后来又跟着皇上打朝鲜,和贝勒多铎一起围困南汉山城。朝鲜派了八千人来救援,结果全被咱们打死了;后来又派了五千人来救,也被咱们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地逃跑了。
崇德二年,洛讬参加了朝廷的政事讨论。四年的时候,他又跟着英亲王阿济格一起围困塔山和连山。五年,跟着睿亲王多尔衮去义州屯田。结果锦州的军队半夜偷袭了咱们镶蓝旗的营地,多亏他和屯齐一起,把他们打败了。崇德六年,因为围锦州的时候他没亲自去城下督战,还私自派兵回去了,皇上要削了他的爵位,罚了他一千两银子。后来皇上亲征松山,大败明朝总督洪承畴的军队。洛讬趁机在塔山痛击溃逃的明军,然后又去围困锦州。
崇德七年,他跟着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打塔山,攻克了这座城池,皇上任命他做了都察院承政。之后他和博洛、尼堪一起驻守锦州。到了崇德八年,因为犯了事儿,被削了爵位,关了起来。
顺治初年,他被免去了官职。八年后,他又被封为三等镇国将军。十三年,被授予镶蓝旗满洲固山额真。十四年,孙可望、李定国、冯双礼等人扰乱湖南,朝廷任命他为宁南靖寇将军,驻守荆州,协助经略洪承畴讨伐叛军。他派兵夺取了心潭隘口,切断了巴东渡口,结果孙可望手下的将领赵世超、谭新传、赵三才都投降了。没过多久,孙可望和李定国之间发生了内讧,战败后,孙可望也投降了。皇上命令他与都统济席哈从湖南进军贵州。
十五年,他和洪承畴在常德会师,之后又到达辰州。他们收复了沅陵、泸溪、麻阳、黔阳、溆浦等县,然后进军沅州。他下令让偏沅巡抚袁廓宇率兵攻打靖州,并在镇远二十里山口驻扎军队以防备敌人。冯双礼的部将冯天裕、阎廷桂等人也先后从平越投降。四月,军队到达贵州,明将罗大顺率领溃兵袭击新添卫,结果被击败,洛讬和洪承畴一起守卫贵阳。十六年,军队回师。论功行赏,他被加授拖沙喇哈番,并晋升为一等镇国将军。十七年,他被任命为安南将军,去征讨郑成功,并取得了大胜。十一月,他班师回朝。康熙四年,他去世了。
他的儿子富达礼袭承了他喇布勒哈番的世职,不久后又改袭奉恩将军。八年后,晋升为一等辅国将军。后来因为谄媚索额图,被其堂弟告发,被削去了爵位。
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是显祖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太祖同母兄弟。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顺治十年五月,追封谥,配享太庙》。
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是显祖的第五个儿子。最初被授予台吉的爵位。戊戌年正月,太祖命令他和褚英攻打安楚拉库路,一夜之间攻克了二十个屯寨,降服了一万多人,太祖赐给他“卓礼克图”的称号,意思是“笃义”。丁未年五月,他又攻打东海窝集部,攻取了赫席赫、鄂谟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三路,俘虏了两千人。《天命九年卒。顺治十年,追封谥》。
拜音图给皇太极当差,被封为三等昂邦章京和镶黄旗固山额真。崇德元年五月,他跟着武英郡王阿济格去保定,攻打安肃,打下来了。十月,他把缴获的战利品献到笃恭殿,皇太极夸他打仗不忘君主,很赏识他。后来他还参加了征讨朝鲜的战争,骑马直接冲进城里,缴获了他们的军需物资。
三年后,他又跟着睿亲王多尔衮去打明朝,和固山额真图尔格一起在董家口打败了敌人,毁坏边墙杀进去,攻下了青山关下的城池。六年的时候,拜音图的弟弟巩阿岱跟着大军围攻锦州,结果临阵退缩,胆小怕事,被朝廷大臣审问。拜音图一听弟弟要被治罪,气得拂袖而去,因为包庇弟弟被判死罪,爵位和官职都被剥夺了,后来用钱赎了罪。没过多久,他又带兵去支援多尔衮攻打锦州,之后又和多铎一起围攻松山。第七年,他又被重新任命为固山额真。
顺治二年,他跟着多铎西征,在潼关打败了敌人,被封为一等镇国将军,还赏赐了一套绣衣服。接着他又参加了南征,攻下了扬州,还用船队在江南岸打败了敌人的军队,和贝子博洛一起攻下了杭州。因为战功卓著,朝廷赏赐了他八十两黄金,四千两白银,以及一匹战马和马鞍。三年后,他被封为三等公,五年后晋升为贝子。后来他还跟着阿济格去戍守大同。叛将姜瓖死了以后,他的余党还在各地占据城池。
六年后,拜音图攻克了沁州,又围困了姜瓖的将领胡国鼎于潞安,歼灭了他的军队,之后晋升为贝勒。他弟弟巩阿岱很受多尔衮信任,官职也一直升迁,最后被封为贝子。多尔衮死后,巩阿岱因为和多尔衮关系密切而被治罪,最后死了。拜音图也因此被牵连,爵位被剥夺,被幽禁,还被除名。直到嘉庆四年,仁宗皇帝才恢复了他的宗籍,并赐给他红带。至于巩阿岱的后代伊里布,那就另有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