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怀,字杏荪,是江苏武进人。他花钱买了官,先当了个主事,后来升到直隶州知州,一步步做到道员。他曾经参与创办轮船招商局,还开采了湖北的煤矿和铁矿,李鸿章对他挺信任的。

那时候,英国商人想自己修铁路,从上海一直修到宝山,再到吴淞口。上海道当时几次阻止,不让修。盛宣怀跟英国官员梅辉立据理力争,最后英国人赔了二十八万多两银子,铁路才归我们中国所有。

光绪五年,盛宣怀代理天津道。当时李鸿章在督办京畿地区,正推行新政,就把铁路和电报的事都交给了盛宣怀负责。盛宣怀看到英国和丹麦修建的水陆线路,慢慢地侵占了我们内地的市场,于是他就集资修建了天津到上海的陆路铁路,还创办了电报学堂,并且按照国际惯例跟外国人交涉,最后成功地订立了对我们有利的条款。后来又签订了水路连接的合同,这样一来,轮船招商局和津沪铁路就成了当时商办的两大重要机构。

光绪八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打算成立一个万国电报公司,还要增设从上海到香港的水路线路,想垄断这方面的利益。盛宣怀又想了个办法,劝说中国商人自己投资,修建沿海各口岸的陆路电报线路,这样就能阻止外国人染指。

话说啊,我在天津海关道当了十年官。正赶上法国和越南闹矛盾,海防形势紧张得很!我就赶紧把金州矿山的钱挪出来,修建苏、浙、闽、粤几省的电报线,方便军事调动。结果上面觉得我这事儿处理得不清不楚,就降了我的职,要把我调到别的地方去。还好左宗棠大人替我说话,又把我的功劳跟南洋大臣曾国荃他们都说了一遍,皇上这才让我继续留任。

过了两年,我被任命为山东登莱青道。法国领事林椿跑到烟台来,想跟咱们签个关于越南北圻的电报线协议。朝廷本来已经批准了,可张之洞大人却说不行。我说:“现在珲春、海兰泡那边正想跟俄国接电报线,俄国人肯定趁机提各种要求。法国既然愿意跟咱们签协议,他们就更容易妥协。再说英国、丹麦都跟他们签了,咱们凭啥不签?”总署听了我的话,觉得有道理。果然没几年,跟俄国的协议就签成了。

到了光绪十八年,我升了官,当上了实职官员。上海的织布局厂失火了,我就筹划着建个华盛总厂。同时,我还得处理汉冶铁厂的亏损问题。张之洞大人看重我的才能,又跟王文韶大人一起推荐我,我这才升到四品京官,去督办铁路总公司。进宫面圣的时候,我上奏说修铁路跟练兵、理财、培养人才互相促进,还建议开银行,办个专门跟外国打交道的机构。皇上很满意,还让我补了太常寺少卿的缺,还让我跟外国人谈贷款的事儿。

光绪二十四年,皇上急着要修建粤汉铁路。我建议向美国贷款,自己来办,把这事儿从头到尾都交给商人来做。结果有些人却说我办事拖拉,还批评了我一顿。我赶紧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报告给皇上,皇上安慰我,还鼓励我继续努力。我自己也请求辞职,但还是留在京城,参与讨论洋货税则的事。后来,徐桐大人弹劾说铁路和电报局有人中饱私囊,恰好刚毅大人奉命南下调查,我就把事情的真相都告诉了他,然后奏报给了皇上,皇上也宽慰了我。

1900年,拳乱爆发,各国军舰都跑到咱们中国沿海堵着。袁世凯提议搞个互保,跟江苏、江西、湖北、福建等地的官员商量好了,然后又跟各国领事签了个协议,一共九条,大家都叫它“东南保护约款”。他还赶紧给朝廷发电报,请求秘密下旨平乱,同时向各国发电报和国书,惩罚乱臣贼子,表彰那些为国捐躯的忠义之士,总之,他做的这些事都关系到国家大事。事情平定后,皇上给他加了个太子少保的官衔,又让他当了宗人府府丞。

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办理商税事务的大臣。因为和约签订后,赔款巨额,他就上奏朝廷,提出了四个筹措资金的办法,其中特别强调要加税。他还说,因为欠款的利息负担太重了,应该跟各国好好商量,分摊或者免除一些利息。后来他跟各国商谈加税免厘的事,眼看着就要成功了,英国却突然反悔了。之后袁世凯又多次跟他们协商,但都没结果。那一年,他还奏请设立了勘矿总公司。

两年后,又出了粤汉铁路废约的事,沪宁铁路、苏杭甬铁路也跟着闹事,民怨沸腾。皇上就下令不准袁世凯插手这些事,让唐绍仪去负责铁路的事务。袁世凯于是就奏请撤销了铁路总公司。四年后,浙江铁路的事越来越棘手,皇上觉得袁世凯懂铁路,又把他召来问计策。袁世凯说:“既然借了外国的款,就不应该让外国商人自己修建铁路;既然让外国商人修建了,就不应该再借款。老百姓的意见可以用,如果不顺应民意,恐怕会激起更大的变故。”皇上同意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邮传部右侍郎。

命令一下达,浙江铁路总理汤寿潜就因为说了袁世凯的坏话,请求离开铁路部门。汤寿潜受到了严厉的谴责,袁世凯也没在邮传部待多久,皇上又派他去上海处理商约的事。宣统年间改元后,他上奏朝廷,建议推广中央银行,先统一货币制度,还附上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一年多后,他被任命为红十字会会长。早先日俄战争的时候,他就跟吕海寰等人一起谋划加入瑞士红十字会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他刚被任命回京,朝廷正忙着整顿货币制度,皇上就让他回邮传部继续当官,参与度支部关于货币制度的事务。他升任尚书后,多次上书皇帝,内容包括收回邮政,接管驿站,规划各地铁路建设,扩展四川和西藏的电报线路,规范全国的铁路制度等等,这些都被称为新政的全面实施。但因为铁路收归国有,最终导致了巨大的变故,世人都责备他。

首先,有个叫石长信的给事中上奏章,说各省老百姓和商人合伙修铁路的公司,坏处可不少,建议朝廷下令,把全国重要的干线铁路都收归国有,其他的支线铁路,还可以让各省的绅士和商人继续合伙修建。 朝廷把这事交给交通部去讨论。 宣怀(袁世凯的亲信)又上奏说:“咱们中国地大物博,边疆又远,必须得有纵横全国的几条大干线铁路,才能方便管理国家,掌握全局。以前规划不好,导致铁路建设混乱不堪,没分清主干线和支线,也没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只要有人递交申请,就随便批准他们去办。结果好几年过去了,广东那边才收齐一半的股金,修的路却没多少;四川那边欠账巨多,追讨都追不回来;湖南湖北那边,铁路局开了好多年,光吃空饷了。要是继续这样下去,时间拖得越久,老百姓受的苦就越多,上上下下都会受害。所以应该把干线铁路都收归国有,支线铁路让老百姓自己去修。要明确告诉大家,宣统三年以前,各省那些分设公司、合伙修建的干线铁路,国家都要收回来,赶紧修建,以前批准的那些方案,全部作废,四川、湖南两省的铁路租股也一并停止。” 就这样,朝廷下令把铁路收归国有,还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大臣。

宣怀又跟英、德、法、美四个国家签了借款协议,各省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都慌慌的,很怀疑,很害怕。湖南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四川紧跟着也反对了。湖南巡抚杨文鼎和四川总督王人文分别把这事儿上报朝廷,皇上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还下旨说:“必须严厉禁止,如果有人从中煽动闹事,想造反,就按照惩治乱党的办法,杀无赦!” 宣怀又和度支部一起商量,上奏朝廷,提出了收回办法:“建议收回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四省的铁路公司股票,由度支部特地发行国家铁路股票来交换。广东铁路发放六成,湖南、湖北铁路按原样发还;四川宜昌铁路工程款项四百多万两,就给国家保利股票。剩下的七百多万两,你们想继续入股也行,想用来发展实业也行,随便你们。”皇上命令照办。

四川的绅士百姓罗纶等人,两千四百多人,因为铁路收归国有,盛宣怀、端方和度支部一起制定的办法,对待四川老百姓,完全是强硬手段,一点都不公平,他们不敢接受。王人文再次上报朝廷,皇上又狠狠地批评了他。赵尔丰等人又上奏说:“四川老百姓为了铁路的事儿闹得很厉害,请还是让商人来办吧。”皇上不同意,结果四川就乱起来了,湖北也跟着闹事,大势已去,情况非常不妙了。资政院认为宣怀侵犯了权力,违反了法律,欺骗皇上,歪曲政策,酿成了祸乱,是误国的罪魁祸首,请求皇上惩罚他。皇上就下令撤了他的职,他回家了。五年后去世了。

宣怀这个人很有才干和策略,尤其擅长赈灾。从咸丰年间京畿地区遭受水灾开始,后来是山西,然后是淮安、徐州、海州,再到浙江、湖北、江苏、安徽,他都积极募捐,筹集款项,赈灾抚恤。因为他经常调查研究水灾的原因,所以对水利工程也越来越精通,他治理小清河的功绩尤其显著。他做实业起家,很会攒钱,非常富有,但也经常为了赚钱而冒险,所以被人议论纷纷。

瑞澂,字莘儒,是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琦善的孙子,将军恭钅堂的儿子。他先是以贡生的身份做了刑部笔帖式,后来升了主事,又调到户部当员外郎。 之后外放做了九江道,政绩很好,后来又调到上海道。上海的各种事务非常复杂,瑞澂处理得井井有条,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正直的人。他尤其重视治安,建立了总局,划分区域,办学堂,训练巡逻骑兵,中外都很称赞他的能力。光绪三十三年,他被任命为江西按察使,后来又升任江苏布政使。

那时候,江浙一带的土匪很猖獗,经常在上海、杭州一带活动,闹出了很多大案子。侍郎沈家本建议进行清乡,朝廷就让瑞澂负责苏、松、太、杭、嘉、湖六府的治安,这六府的文武官员都听他的指挥。瑞澂还招募水师,购买军舰,模仿外国海军的样子,组建了舰队。最终抓获了土匪头子夏竹、林声为,其他的土匪也都销声匿迹了。

宣统年间改元的时候,瑞澂称病请求辞职,朝廷下旨慰留了他。总督端方暗中推荐了他的才能,他于是升任巡抚。上任后,他整顿吏治,肃清军纪,加强治安,把整顿的措施都详细地报告给了朝廷,皇上很高兴,就让他署理湖广总督。一年多后,他正式到任,并很快被正式任命为湖广总督。他还弹劾罢免了巡警道冯启钧和劝业道邹履和。湖南发生饥荒和民变,他又揭发前祭酒王先谦、主事叶德辉、道员孔宪谷阻挠新政,朝廷根据他的奏报分别处罚了这些人,所以他的威望越来越高。

当时朝廷正在筹备立宪,瑞澂积极响应,在设立警察机构、兴办学校、设立谘议局、设立审检厅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像张謇这样的名流都和他关系很好,而且他还和皇室宗亲有姻亲关系,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名声传遍了南北洋地区。

1911年7月,我被任命去负责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筹建工作。没过多久,督办端方就上奏说湖北境内的铁路要收归国有,皇上还为此嘉奖了他。一个月后,武昌起义爆发了。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在武昌密谋造反,瑞澂一开始听到消息,吓得六神无主,根本没做任何准备,只顾着悬赏捉拿告密者,结果得到了一份革命党人的名单,里面很多都是军人的名字。他身边的人发现名单是伪造的,建议他销毁名单以安抚军心。但瑞澂非要按照名单抓人,抓了32个人,杀了3个,就上奏说平定了叛乱。皇上还夸他迅速平息了刚露苗头的叛乱,命他严审抓获的人,并追捕逃亡者。这下可把军心搞乱了,第二天就起义了。瑞澂丢下城池跑了,皇上革了他的职,但又让他继续代理总督,戴罪立功。同时,还命令陆军大臣荫昌带兵去讨伐,萨镇冰率领海军,程允和率领水师增援,结果瑞澂已经乘船从汉口跑到芜湖,再到九江,最后逃到上海了。

革命军推举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成立了军政府。他们先占领了武昌,接着又拿下汉阳和汉口。然后,朝廷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负责剿灭和安抚叛乱,统帅长江流域的水陆军队,副都统王士珍协助他。朝廷召回了荫昌,任命军谘使冯国璋统领第一军,江北提督段祺瑞统领第二军,都听从袁世凯的指挥。冯国璋在滠口和革命军作战,水陆夹击,收复了汉口,又连克汉阳,眼看就要拿下武昌了,结果袁世凯被任命为总理大臣,马上就下令停止进攻。朝廷又任命魏光焘为湖广总督,王士珍暂时代理,段芝贵保护,还让段祺瑞代理总督。这时,瑞澂早就逃到上海很久了,因为他丢了武昌,偷偷逃出省份,丢人现眼,皇上把他抓回北京,交给法部治罪,但他根本不在乎。瑞澂在上海住了四年,病死了。

话说啊,辛亥革命这摊子乱事儿,其实早就埋下了祸根,最开始的导火索就是铁路国有化那件事儿。 袁世凯这老小子,他最早鼓捣这事儿,所以说他是罪魁祸首。 武昌起义一爆发,瑞澂那家伙吓得立马丢下城跑了,朝廷那帮人优柔寡断,拿不出个章程来好好处理。各省的督抚们见此情景,一个一个都顾不上管了,跑的跑,造反的造反,大势已去,根本没法挽回了。哎!像瑞澂这种人,被谥号为“罪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呜呼!如瑞澂者,谥以罪首,尚何辞哉?” 这句说的真是到位,瑞澂这罪名,实至名归,没啥好辩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