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部啊,他们以前在金山(阿尔泰山)的东边,一个叫乌兰固木的地方放牧。东边是萨拉陀罗海和纳林苏穆河,一直延伸到唐努乌梁海;南边是哈喇诺尔和齐尔噶图山,和科布多牧场以及明阿特地区接壤;西边是索果克河,和阿尔泰乌梁海相连;北边是阿斯哈图河,一直通到乌里雅苏台卡伦。他们原本是额鲁特绰罗斯的后代,和科尔沁右翼一旗里的一个叫内扎萨克的地方同名,但实际上是不同的民族。

说白了,就是杜尔伯特部是额鲁特四卫拉特之一,辉特也属于卫拉特,后来大家就都叫卫拉特了。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青海厄鲁特部传》那本书。以前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对自己的兄弟侄子们特别狠,策妄阿喇布坦带着杜尔伯特部的各位首领,一起逃到了博啰塔拉,在那里放牧额尔齐斯河边的草场。后来准噶尔部自己乱成一锅粥了,杜尔伯特部就归顺了我们,他们内部设立了十四个扎萨克,加上辉特部的两个扎萨克,合起来就叫赛因济雅哈图杜尔伯特部了。

杜尔伯特部的老祖宗叫博罗纳哈勒,他和准噶尔部的老祖宗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颜是兄弟。博罗纳哈勒的儿子叫额什格泰什,传到第三代是达赖泰什。达赖泰什有七个儿子:老大叫敏珠,后代没留下什么记载;老二叫垂因;老三叫陀音,他的后代都属于察哈尔部;老四叫鄂木布岱青和硕齐,是扎萨克汗车凌、亲王车凌乌巴什、贝勒刚多尔济三旗的祖先;老五叫衮布;老六叫达延泰什;老七叫塔尔珲泰什,他的后代属于各个扎萨克部。达赖泰什的弟弟叫保伊尔登,有四个儿子。老大叫鄂尔罗斯,是扎萨克台吉恭锡拉、达什敦多克二旗的祖先;老二叫巴特玛多尔济,是扎萨克贝勒色布腾、贝子班珠尔,辅国公刚、巴图蒙克、台吉额布根五旗的祖先;老三叫额璘沁巴图尔,是扎萨克贝子根敦、玛什巴图,台吉巴尔三旗的祖先;老四叫伯布什,是扎萨克郡王车凌蒙克一旗的祖先。和硕特部的台吉鄂齐尔图是卫拉特部的首领汗,绰罗斯部的各个台吉都归他管。

顺治十四年,杜尔伯特部的台吉陀音派人哈什哈等等,从鄂齐尔图那里,进贡马匹。顺治十五年,鄂木布岱青和硕齐的儿子伊斯紥布又派人额尔克进贡马匹。

康熙十四年,有个叫额勒敦噶木布的台吉,从鄂齐尔图来进贡,说自己是阿勒达尔泰什族的人。这阿勒达尔泰什啊,是他们部落的首领。

康熙十六年,噶尔丹杀了鄂齐尔图,派人来报信,自称是博硕克图汗,还逼着其他的卫拉特部落听他的。朝廷给那些进贡的使者核实身份,他们不听,还找借口说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虽然归顺准噶尔,但放牧的地方太远了,所以没法按时进贡。

康熙二十四年,朝廷确定了四个卫拉特部落进贡的制度。噶尔丹派了二百人进京,剩下的就在张家口和归化城交易。其中,绰罗斯部自己进贡的噶尔玛岱青和硕齐、杜尔伯特台吉阿勒达尔泰什,以及和硕特、土尔扈特部落的首领也按照这个制度进贡。

康熙三十三年,有个叫巴拜的台吉投降了。这巴拜是陀音的儿子,噶尔丹让他一起放牧,还强占了他的亲戚。巴拜要回来,但没要到,又不敢反抗。后来跟着噶尔丹去打喀尔喀,到了乌兰布通,想投降,结果被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给拦住了。直到现在,他才带着儿子齐克宗一起来投降。皇上觉得他熟悉边疆情况,不适合留在内地,就下令让他去喀喇沁地区放牧。

三十六年,台吉车凌又回来了。这个车凌是阿勒达尔泰什的孙子,他爹乌尔衮跟着噶尔丹入侵喀尔喀,结果被咱们的大军打败了,带着三百多手下逃到图拉河附近。皇上知道了这事儿,就吩咐护军统领玛喇说:“你赶紧去图拉,派人问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儿。他们要是有意归顺咱们,可能是怕喀尔喀人拦着;要是不是他们没那个能力过来,那就把他们接过来。如果他们想回阿勒台,那就让他们回去。要是既不归顺,也不回去,那就看情况再做打算。”玛喇到了图拉,却没找到他们。

后来噶尔丹又去打喀尔喀,乌尔衮又跟着去了,结果被和硕特台吉根敦给杀了。车凌跟着噶尔丹逃到巴颜乌兰放牧,根敦把这事儿告诉了皇上。皇上就派人去劝车凌投降,但他没来。噶尔丹后来被打败逃跑了,车凌正想投降,结果咱们的军队不知道情况,还攻击了他,让他给跑了。不过,他手下的绰克图巴图尔、宰桑莽奈哈什哈、都喇图巴图尔、班丹哈什哈、宰桑紥尔瑚齐什贲达尔汉、宰桑苏穆齐紥尔瑚齐、阿哈雅紥尔瑚齐、毕哩克紥尔瑚齐等等,带着一百多号人投降了。

这时候,巴拜也带着手下过来了,皇上就让他们住在张家口外。巴拜派宰桑博克来请求皇上赏赐他的手下,皇上就派官员去调查然后发放赏赐。没多久,巴拜亲自来朝见皇上,请求在朝廷效力,皇上说:“你之前带着人投降,朕自会重重赏赐你。你就带着你的人留在喀喇沁放牧吧。”

车凌战败后,觉得噶尔丹靠不住了,就派使者上奏朝廷说:“杜尔伯特部从祖上开始就向中国进贡,一直到阿勒达尔泰什,来来往往朝拜请示已经五代了。以前蒙受皇恩,派巴紥尔传达旨意给臣属功格额尔克,命令我归顺,并许诺优待。我遵旨投降,却被将军们打了,我害怕又逃跑了,恳请皇上恩准。”皇上说:“车凌来投降的时候,我们的绿营兵和蒙古兵不知道,所以打了他们。现在他又派使者来请求,理藩院就赶紧发文招降他吧,朕会好好安抚他的。” 刚好这时要派使者去招降噶尔丹,就让车凌的使者跟着一起去了。结果到了那里,车凌已经搬走了,使者只好拿着诏书去劝降。车凌就派功格额尔克呈上奏章投降,亲自去见大将军费扬古,说:“乌兰布通之战后,我父亲乌尔衮投降的诚意没有得到回应。我以前被大军打败,心里非常害怕,带着十几个残兵逃到了达玛尔,遇到了噶尔丹,一起去了萨克萨克图固哩克。不到十天,我又抛弃了他,逃到了额克阿喇勒。我知道噶尔丹有罪,和他在一起,只会送死。听说皇上抚恤厄鲁特投降的人,都得到了安置,我就带着臣属二百五十多户人家内迁,路过汗阿林翁吉,走了四个月才到。请皇上看在我的这份情面上,代为奏报。”

费扬古赶紧写奏折报告,把车凌他们暂时安置在张家口外,然后让车凌去觐见行营。皇上就授予他散秩大臣的官职,巴拜也一样。

第二年,皇上把巴拜和车凌都编入察哈尔正白旗,各编两个佐领:车凌那边,六品官班丹毕哩克和一百多个壮丁,由功格额尔克带领;巴拜那边,五品官戴和硕齐、纳木喀琳沁、额尔德尼达木巴,六品官达尔紥巴图蒙克、色棱泰墨尔根伊什德克和一百多个壮丁,由达木巴带领。后来巴拜死了,没有儿子。车凌也死了,他的儿子策旺达尔济继承了他的位置。

公元1714年,朝廷下令招降台吉丹津,地点在阿勒台。这个丹津啊,是鄂木布岱青和硕齐的孙子,跟车凌是兄弟,他们在阿勒台一带放牧,大概有上千户人家。和托辉特台吉博贝请求去阿勒台招降丹津,丹津直接就用兵抵抗了。于是朝廷就通知车凌,派使者带信去劝降。使者赶到的时候,丹津已经带着人马搬到策旺阿喇布坦去放牧了。

公元1719年,靖逆将军富宁安在伊勒布尔和硕抓住了台吉垂木伯尔。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策妄阿喇布坦假装兵力强大,占据了四个卫拉特地区,命令各个台吉在乌鲁木齐、额尔齐斯一带放牧,摆出一副死守的架势。咱们的大军就分兵驻扎在巴里坤和阿勒台两路,准备堵截他们。侦查到准噶尔袭击了唐古特,朝廷就下令大军前去讨伐,同时又分兵攻击准噶尔境内。这个垂木伯尔啊,是丹津家族的台吉,他带着手下驻扎在乌鲁木齐,在伊勒布尔和硕和阿克塔斯路上设卡放哨。富宁安带兵到了阿克塔斯也设卡放哨,敌人逃跑了,富宁安一路追到伊勒布尔和硕,把他们打败了,抓住了垂木伯尔,押回京城。乌鲁木齐的那些人听说这事儿,都吓得跑光了。

乾隆十八年冬天,三个车凌兄弟带着族人来投降了。这三个车凌分别是车凌、车凌乌巴什和车凌蒙克,他们都是杜尔伯特台吉,巴约特部属于他们。杜尔伯特部以车凌为首领,车凌乌巴什次之。巴约特部则以车凌蒙克为首领,他们以前都住在额尔齐斯河附近。

以前准噶尔部有两个策凌敦多布,大策凌敦多布很会出谋划策,小策凌敦多布以勇敢著称,策妄阿喇布坦和他的儿子噶尔丹策凌都很倚重他们。后来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达瓦齐杀了噶尔丹策凌,自立为首领。小策凌敦多布的孙子讷默库济尔噶勒跟达瓦齐打仗,双方都拉拢杜尔伯特部帮忙。车凌他们本来不想参与,但实力不济,想投靠谁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大家商量说:“依附准噶尔不是长久之计,不如归顺朝廷,才能安居乐业。”

这时候,有个喀尔喀兵叫额璘沁达什,他以前被准噶尔抓走了,听到车凌他们的计划后,逃回来报告了朝廷。朝廷就命令定边左副将军,喀尔喀亲王成衮紥布,等车凌他们到了之后,考察一下他们的诚意,再决定是否接受他们。

这三个车凌带着族人离开了额尔齐斯河的牧场,从准噶尔的东乌兰岭乌英齐出发,走了九天,到达了博东齐。他们派使者巴颜克什克、都图尔噶等人,先去巴颜珠尔克报信,说明来意,然后把大部分族人留在额克阿喇勒等候。成衮紥布派人去查看,担心有诈,就调集喀尔喀兵加强戒备,并向朝廷报告情况。

朝廷下旨说:“车凌他们投降,并非居心叵测。达瓦齐和讷默库济尔噶勒打仗,车凌他们帮谁,胜负都很难预料,万一输了,就成了别人的奴隶,还不如投降朝廷来得划算。既然他们已经派人报信了,如果还让他们住在边境以外,万一准噶尔派兵来攻打,可能会造成损失,所以应该让他们立刻迁入内地的营地,暂时给他们提供牧场,以后再慢慢安排他们定居。先让车凌、车凌乌巴什和一些随行人员来朝见朕,朕会亲自接见他们,并给予优厚的赏赐。”

朝廷派侍郎玉保带着赏赐去传达圣旨。玉保刚出发,皇上考虑到车凌他们长期生活在边疆,很多人没出过天花,如果立刻让他们进内地,万一有人染病,即使只是仆人,皇上也于心不忍,于是下令让他们明年春天在塞外朝见,暂时不要来京城,以显示朝廷的关怀。

但是,三车凌担心准噶尔兵来袭击,请求立刻迁入内地营地,并献上马匹作为礼物。成衮紥布同意了,让他们暂时住在乌里雅苏台。达瓦齐派宰桑桑祃木特带兵来袭击,但没追上他们,车凌他们就逃脱了。

玉保到了之后,三车凌高兴地到十里外迎接他,玉保宣读了圣旨。三车凌却故意奏报说:“噶尔丹策凌在位的时候,我们也想归顺朝廷,但是当时人心未定,而且朝廷法令严厉,所以没有机会。现在我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投降的,希望能早日觐见皇上。皇上体恤我们,考虑到我们没出过天花,让我们晚些进京朝见,我们请求先派宰桑他们进京朝见。”

车凌派和通、巴颜克什克为使者;车凌乌巴什派哈锡塔为使者;车凌蒙克派巴图为使者。

第二年正月,使者们到了京城,皇上召见他们,并与其他藩属一起设宴款待。皇上看到他们长途跋涉而来,骆驼和马都非常疲惫,而且缺少牲畜,不忍心立刻让他们迁徙到遥远的地方,于是下令在推河、紥克拜达里克、库尔奇勒等地寻找可以耕种的土地安置他们,并从归化城调拨粮食种子给他们。皇上还赏赐车凌、车凌乌巴什各五千只羊,车凌蒙克三千只羊,以供他们生活。最后,确定了在紥克拜达里克给他们安排牧场。

车凌带着乌巴什、巴启、齐伦这些人叛逃了。结果喀尔喀的士兵偷了车凌属下伊尔都齐马的马,车凌要回来,他们不给,还把车凌给射杀了。皇帝下令让喀尔喀的扎萨克用鄂尔坤地区的兵力来防备秋季的叛军,又命令扎萨克附近的哨所一起抓捕叛贼。后来巴启他们都被抓住了,受到了惩罚。

四月,皇帝下旨说:“内扎萨克和喀尔喀都设立正副盟长,来管理牧业。现在新投降的台吉车凌他们,都登记了户口,编入旗里,分到佐领里。他们也像内扎萨克和喀尔喀一样设立正副盟长,赐给他们赛因济雅哈图盟这个名字。”五月,皇帝去热河,住在避暑山庄。三个车凌带着其他台吉来了,皇帝在万树园设宴款待他们,还让他们看烟火表演。

皇帝下旨说:“杜尔伯特台吉他们都是准噶尔的酋长,以前就仰慕大清的仁德,带着上万的人马真心实意地投降,应该好好地奖赏他们,给他们封爵位,表示我们怀柔的诚意。让他们各自管理好自己的部属,安心工作,不要辜负朕的恩情。”当时,这里一共设立了十三个扎萨克,除了三个车凌之外,还有色布腾、蒙克特穆尔、根敦、班珠尔、刚、巴图蒙克、祃什巴图、达什敦多克、恭锡喇、巴尔,他们都被封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一等台吉,爵位各有不同。后来蒙克特穆尔因为跟着车凌的儿子蒙克巴朗叛逃了,皇帝就另派了他的弟弟额布根做扎萨克,其他人还是原来的爵位,具体情况可以看他们的传记。

秋天七月,将军策楞建议把三个车凌迁到归化城青山东去放牧。当时大家都在讨论要准备军队征讨达瓦齐,皇帝说:“巴朗他们刚叛逃不久,如果把他们迁走,会让新投降的人害怕怀疑,而且也不是对付准噶尔的根本办法,就让他们留在原来的牧场,不要迁移他们。”

三车凌到了之后,就告诉族里的台吉讷默库,准噶尔那边有一千多户人家,刚多尔济、额尔德尼、巴图博罗特他们这些人,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搬迁过来。后来果然,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和和硕特台吉班珠尔也来了,皇上给他们赏赐了牲畜,让他们在塔楚安家,跟三车凌的人一起放牧。

十月,皇上从盛京回来了,在避暑山庄住下了。讷默库他们这些人来朝见皇上,皇上又设宴款待他们,还给他们封了爵位。讷默库被封为郡王;刚多尔济和巴图博罗特被封为贝勒;布图克森、额尔德尼和罗垒云端被封为贝子;布颜特古斯和蒙克博罗特被封为辅国公;乌巴什和伯勒克被封为一等台吉。一共设立了十个扎萨克,皇上还下令把他们编入旗里,分成佐领,跟三车凌的情况一样,分成左右两翼,每翼都设一个正盟长和一个副盟长。

讷默库是三车凌乌巴什的哥哥的儿子。刚多尔济、布图克森、额尔德尼、罗垒云端、乌巴什、伯勒克,都是三车凌乌巴什曾祖父察衮的后代。布颜特古斯、巴图博罗特、蒙克博罗特也都是他们的亲戚。后来讷默库被晋封为亲王,他的儿子喇嘛扎卜被授予贝勒的爵位,但后来因为叛乱被革除了爵位。布图克森、罗垒云端、乌巴什都没有儿子继承爵位。伯勒克死了,他的儿子多第巴继承了爵位。多第巴死了,他的儿子尼尔瓦齐继承了爵位。尼尔瓦齐死了,也没有儿子,于是由多第巴的弟弟布颜德勒格尔继承。布颜德勒格尔死了,也没有儿子,爵位就停袭了。布颜特古斯死了,他的儿子舍棱继承了爵位,但后来因为叛乱被革除了爵位。刚多尔济没有儿子,由他的侄子达瓦丕勒继承。额尔德尼死了,也没有儿子继承爵位。巴图博罗特和蒙克博罗特都因为叛乱被革除了爵位。所以除了刚多尔济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留下后代记载。

二十年过去了,乌梁海的降臣察达克招降了包沁,抓获了杜尔伯特部的一些人,然后献给了朝廷。朝廷就赏赐给他所率领的部队。接着,他跟随大军去征讨达瓦齐。三车凌他们进京朝见后回去了,朝廷就挑选了两千士兵,让车凌率领一千人,编入北路军;车凌蒙克和色布腾跟着他;再让车凌乌巴什率领一千人,编入西路军;他们都被授予参赞大臣的职位。

讷默库他们随后也到了,请求参军,朝廷就让他们编入西路军。因为车凌乌巴什和讷默库年纪都还小,没怎么经历过事儿,朝廷就调车凌蒙克去西路军,让他跟着车凌乌巴什和讷默库他们一起行动。当时,阿睦尔撒纳是北路军的副将军,而讷默库是他妻子的弟弟,所以他强烈要求加入北路军,朝廷就同意了。所以,跟着三车凌来的那些人就归西路副将军萨拉勒管,跟着讷默库来的那些人就归北路副将军阿睦尔撒纳管。朝廷赏赐车凌二千两整装银子,车凌乌巴什和讷默库各减去十分之二,给那些参军的士兵们发放羊和粮食,数量还不一样呢。

朝廷又下令让车凌和车凌蒙克派一百个善于耕种的士兵去额尔齐斯河,因为杜尔伯特人既耕种又放牧,这和喀尔喀人只放牧不一样。朝廷打算派绿旗兵和喀尔喀兵去额尔齐斯河屯田,因为他们熟悉那里的水源和道路,而且善于耕种,所以就派精兵去引导他们,等到大功告成之后,再把放牧的人们迁到额尔齐斯河去。这时,北路军奏报来了,把讷默库的名字列在参赞大臣的名单里,朝廷就下令西路军也照此办理,把三车凌和色布腾的名字列在参赞大臣鄂容安的后面。朝廷又指示定北将军班第,等伊犁平定之后,就派车凌、车凌乌巴什他们率领新降的各部台吉进京朝见。

一开始,朝廷打算征讨达瓦齐。皇上觉得卫拉特各部首领之前都投降了,总共有好几万人,把他们都放在内地放牧,不给他们划地建国不行。于是皇上决定等到准噶尔平定之后,再恢复设置四个卫拉特部,任命车凌为杜尔伯特汗,班珠尔为和硕特汗,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噶尔丹策凌的子孙为绰罗斯汗。车凌他们去军营的时候,都听从命令。

大军到达伊犁,达瓦齐被抓住了。班第把车凌、乌巴什、讷默库,还有新投降的绰罗斯台吉噶勒藏多尔济、和硕特台吉沙克都尔曼济、辉特台吉巴雅尔等人,都安排在朝见皇帝的第一批队伍里。皇上到木兰围场打猎,车凌他们到了之后,皇上在行宫里召见他们,安慰并鼓励他们。接着皇上又去了避暑山庄,在淡泊敬诚殿接见群臣,下令封车凌为杜尔伯特汗,并且把扎萨克都归他管辖。扎萨克以下,设立管旗章京、副管旗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职。

这时候,阿睦尔撒纳想管辖四个卫拉特部,知道不可能实现,就叛逃了。班珠尔因为参与叛乱,被绑来了。噶勒藏多尔济、沙克都尔曼济、巴雅尔还是分别被封为汗,继续统领他们的部众。皇上说:“准噶尔内部互相残杀,大家都遭受了灾难,没法安居乐业。我统一了全国,不忍心看着他们这样,所以特地派了两路大军去讨伐。你们这些台吉、扎萨克等人都害怕我的威严,又感激我的恩德,率领部众归顺,还跟着军队出力。现在伊犁已经平定了,达瓦齐也被抓住了,所以我要大发慈悲,奖赏你们的功劳。准噶尔以前有四个卫拉特汗,现在就恢复他们的部落,让他们继续当他们的首领,你们各自管理好自己的部众,努力教化他们,一起努力恢复生产,享受我永远的恩泽。”

后来,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叛乱,他的侄子扎纳噶尔布把他杀了,他的部众也被消灭了。辉特汗巴雅尔因为叛乱被大军抓获并处死了。和硕特汗沙克都尔曼济心里有二心,被副都统雅尔哈善在巴里坤消灭了军队。只有杜尔伯特部一直忠心耿耿,世世代代享受着封爵的恩典,没有改变。

那年十二月,车凌他们说牧场产出太少,想搬到额克阿喇勒去放牧。皇帝说:“之前计划平定伊犁之后,让你们回到原来的牧场额尔齐斯河。不过额克阿喇勒离额尔齐斯河比紥克、拜达里克更近,而且靠近内地的边防,调动你们那边的兵也方便。等抓到阿睦尔撒纳之后,还是会让你们回到老地方放牧的。现在你们生活困难,就给你们600石种子,一定要及时耕种,别误了农时。至于你们从军时用的骆驼马匹,该交的还是要交。但是考虑到路途遥远,牲畜难免疲惫瘦弱,可以宽限两年。”

讷默库要跟着去征讨达瓦齐的时候,请求把牧场迁到拜达里克北边紥布堪河源头的博啰喀博齐尔,一直到鄂尔海、喀喇乌苏的边界。皇帝同意了,并嘱咐他努力打胜仗,别惦记着放牧的事。后来车凌他们也要搬迁牧场,皇帝就让他们去会合。可是讷默库暗中有了叛变之心,想偷偷投奔阿睦尔撒纳。刚多尔济、巴图博罗特、布颜特古斯等人阻止他,但他还是不听,带着人趁机抢劫驿站的骑兵,杀害看守边防的官员,抢夺运粮商民的骆驼和财物。

第二十一年春天,驻防在乌里雅苏台办事的大臣阿兰泰,就和车凌、车凌乌巴什他们一起带兵抓住了讷默库和他全家,把他们押解到京城,依法处置。皇帝下令,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扎萨克们,都可以安心放牧,不要害怕。皇帝又说:“刚多尔济他们伙同抢劫,应该交给朝廷,按照扎萨克的罪名处罚。但是考虑到他们刚投降,还不了解内地的法律,就暂时从轻发落吧。”夏天,因为他们那边的扎哈沁部盗窃成风,皇帝说:“他们完全依靠牲畜为生,如果继续这样盗窃,牲畜繁殖不了,生活怎么能够富裕呢?让他们各自约束部众,务必遵守规矩,安居乐业,响应朕休养生息的旨意。”

话说,有个叫伯什阿噶什的人,是扎布的曾孙,他爷爷叫扎勒,他爸爸叫车凌多尔济。伯什阿噶什有几个兄弟:哥哥叫布达扎卜和达瓦克什克,弟弟叫达瓦济特和格咱巴克。他们一家子都在伊犁河西边的沙拉伯勒一带放牧,跟哈萨克的牧民们住得很近。

他哥哥达瓦齐这个人特别狠,把手下的人民都欺负惨了。伯什阿噶什看不过眼,想带着家人离开,但又怕被达瓦齐袭击,所以一直忍着不敢动。后来,朝廷派大军去讨伐达瓦齐,军队到了伊犁,班第(应该是指当时的统治者)派人去招降达瓦齐,达瓦齐就带着三千多户人家投降了。

接着,朝廷要派车凌多尔济他们进京朝见皇帝。伯什阿噶什就趁机向朝廷报告说,哈萨克人经常来抢掠他们部落的牲畜,请求回部落一趟看看情况。结果,等他回到牧场,发现哈萨克人正在集结军队,于是赶紧派人报告朝廷,并且请求朝廷派兵支援。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夸奖了他很忠诚很听话。

阿睦尔撒纳造反了,他的那些乱党在伊犁闹事,皇帝就派和硕特辅国公纳噶察带了圣旨去劝说,圣旨上说:“准噶尔内乱不断,老百姓都失去了生计。朕是统一天下的皇帝,心里想着要保护所有百姓,不管是不是自己人,都一样。所以朕特地派大军去平定伊犁,本来是想施恩布政,让大家安居乐业的,没想到这阿睦尔撒纳竟然背叛,还妄想吞并其他部落,残害百姓,罪行累累,害怕受罚就偷偷跑了。朕已经下令追捕他,一定要把他抓到。只要这逆贼一天不抓到,各部落就一天不得安宁。你们这些台吉们,只要真心归顺,响应朕的旨意,弃暗投明,或者出兵一起剿灭阿睦尔撒纳,或者等他到了你们那里把他抓来献上,朕都会重重赏赐。你们一定要努力表现!”

达瓦齐又奏报说,伯什阿噶什、库木诺颜、台吉诺尔布他们应该不会有异心,皇帝就派人给他们送了信,信还没送到,伯什阿噶什就搬家了。一开始听说诺尔布要归顺,可是很久都没来,有人说他住在博啰塔拉。皇帝就下令让将军策楞他们去侦查,结果没找到他。这时候阿睦尔撒纳已经败逃了,皇帝就命令参赞大臣侍郎玉保他们去查探阿睦尔撒纳是不是逃到了伯什阿噶什那里,如果找到了,就把他抓来献上,或者如果放跑了,就派兵去剿灭他。

伯什阿噶什的养子博东齐带着宰桑诺斯海和很多人来了,说是被哈萨克人侵犯了牧场。宰桑赛音伯勒克、得木齐恩克、济尔哈尔他们也跟着来了,说哈萨克人追杀他们,他们才侥幸逃脱的。皇帝就下令让博东齐带兵去迎接他父亲,暂时把他们安置在额尔齐斯,让诺斯海保护他们。赛音伯勒克可以跟着博东齐走,也可以留在额尔齐斯放牧,看他自己方便。博东齐正准备出发,伯什阿噶什带着八百多户人家到了额尔齐斯,请求归顺。乌巴什也是他族里的台吉,也跟着来了。皇帝就封伯什阿噶什为扎萨克和硕亲王,乌巴什为扎萨克固山贝子,还下圣旨说:“你们真心实意地归顺,率领族人投诚。之前大军到达伊犁的时候,本来想见见你们这些将军大臣,好好封赏你们的,结果阿睦尔撒纳突然叛变,这事儿就没办成。你们被哈萨克人抢掠,四处流亡,最后才归顺。你们刚刚到达,不用特意带兵去追赶大军,也不用搬到内地去住,就在额尔齐斯放牧吧。你们族里的台吉车凌他们想回原来的牧场,你们就聚在一起生活,这样挺好的,不用远离家乡,白白奔波了。”

圣旨一下达,伯什阿噶什他们就带着人到了哈达青吉勒,皇帝下令让他们暂时在那里住着,等到明年再回到额尔齐斯放牧。

七月的时候,车凌、车凌乌巴什和刚多尔济他们想搬到额尔齐斯去放牧,请求确定来朝觐的时间和班次。皇上觉得他们一片诚心,就下旨说,从明年开始,定下三个班次,提前给他们发放从军的骆驼和马匹,暂时缓缴贡赋,表示朝廷的体恤。

九月,伯什阿噶什来朝见皇上,他的弟弟达瓦济特以及侄子丹巴、都噶尔、布鲁特扣肯因为要照看牧场,就分别派了他们的宰桑来代替他们。皇上设宴款待他们,还赏赐了七百匹马、一百五十头牛、三千只羊,并且下旨把他们编入旗,分派佐领,就跟之前车凌、刚多尔济他们归顺时的待遇一样。另外还立了一个盟约,以伯什阿噶什为盟长,乌巴什为副盟长,丹巴和都噶尔被授予协理台吉的职位。

伯什阿噶什刚回到牧场,他妻子就去世了,皇上派侍卫佛保去吊唁。没过多久,伯什阿噶什也去世了,他没有儿子。皇上就下令让副都统唐喀禄送去祭品,并且宣布任命丹巴都噶尔为扎萨克固山贝子,达瓦济特为扎萨克公,让他们管理伯什阿噶什的部众,允许他们像车凌一样去额尔齐斯放牧,也可以迁徙到内地。结果丹巴都噶尔和佐领色布腾因为牲畜发生冲突,佛保正要去牧场的时候,他们的骆驼和马都被抢走了。皇上就下令撤销之前的恩赐,把他们原来的赏赐收回去。然后又安慰乌巴什,让他不要害怕,等事情解决后再回到额尔齐斯放牧。后来乌巴什也去世了,他的爵位也就此停止承袭了。

公元1744年,车凌觉得哈萨克人没抓到阿睦尔撒纳那个叛贼,其他厄鲁特部族又老是来边境闹事,就请求朝廷允许他们从额尔齐斯河一带搬到乌兰固木去牧场避避风头。

那时候,喀尔喀贝子车布登扎布奉命带兵去剿灭佛保这个叛贼,顺便把伯什阿噶什那些归顺的户口收编到喀尔喀部,还打算把博东齐部送回车凌那边放牧。 布图库、班珠尔、布林等几个台吉带着自己的部众也来了,说他们跟车凌他们相处很久了,想换个牧场,皇上就同意了。 布图库他们刚到边防,就听说佛保从哈达青吉勒回来了,和硕特台吉桑济又开始到处抢劫,于是赶紧派人骑马去迎接。

皇上听说这事后,就下旨说:“车凌他们自从归顺朝廷以来,一直很感激皇恩,管束好自己的部众,一直都很安分。最近因为叛贼四起,他们急着请求搬到内地来放牧,这更能看出他们归顺的决心,可以答应他们的请求,并且给他们一些粮食种子,让他们能有口饭吃。虽然博东齐跟杜尔伯特是同族,但要是把他们送回去,反而要靠车凌他们养活他们,所以就让他们去乌里雅苏台,交给车布登扎布,再考虑把他们安排到呼伦贝尔、通肯呼裕尔等地去放牧。布图库、班珠尔他们去迎接护送佛保,等到了乌里雅苏台军营,再赏赐他们银两。” 后来,博东齐和布图库他们都安置在了呼伦贝尔。 因为布图库、班珠尔他们真心归顺,皇上分别授予他们二等台吉的爵位。

但是,贝勒巴图博罗特和辅国公舍棱却没跟着车凌他们搬迁,反而叛变投靠了阿睦尔撒纳。副都统瑚尔起带兵在辉巴朗山把他们抓住了,他们的老婆孩子都被处死了。

一开始,杜尔伯特和乌梁海都没归顺朝廷,他们在额尔齐斯河一带乱放牧。后来,杜尔伯特的一些首领来了,他们先是在扎克拜达里克游牧,然后搬到额克阿喇勒,最后又搬到了额尔齐斯河。乌梁海归顺后,朝廷把乌兰固木的地盘给了他们。 车凌他们又请求从额尔齐斯河搬走,朝廷就派都统纳穆扎尔去勘察杜尔伯特和乌梁海的牧场边界。车凌又请求把乌兰固木作为耕地,然后在科布多和额克阿喇勒游牧,朝廷同意了,并且下令严禁他们抢夺别人的东西。 后来因为乱放牧不方便,朝廷就决定把乌兰固木划给杜尔伯特做牧场,再把科布多划给乌梁海做牧场。

第二十四年,乌梁海说科布多的貂皮不够打猎的了,请求搬到阿勒台阳额尔齐斯河地区。朝廷就告诉车凌、乌巴什他们说:“额尔齐斯河是你们以前的牧场,现在你们搬到乌兰固木去了,乌梁海的察达克请求在额尔齐斯河地区游牧,之前已经下过旨了,如果你们想回以前的牧场,那就依你们。现在哈萨克已经全部归顺了,伊犁厄鲁特那些叛贼也被消灭干净了。如果你们真的想回以前的牧场,就可以搬到额尔齐斯河去,乌兰固木留下来的地方,就给乌梁海吧。但是哈萨克刚归顺,跟你们这些长期归顺朝廷的不一样,一定要严格管教你们的人,保证平安无事。如果你们部族的人遵守管教,而哈萨克又来骚扰,就可以立刻抓住他们杀掉。你们要是不想搬家,那额尔齐斯河的地盘就会被哈萨克和俄罗斯抢走,不如让乌梁海搬过去。” 车凌、乌巴什他们上奏说:“察达克请求的地方,是乌梁海以前的牧场,离我们的牧场很远。而且乌兰固木土地肥沃,我们在这里游牧很久了,请求不要搬迁,把额尔齐斯河的地盘给乌梁海。”朝廷就按照他们的请求办了。 这一年十月,朝廷大军平定了回部,朝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车凌、乌巴什他们。十二月,侦察到哈萨克袭击了乌梁海,朝廷派了三百多兵马把他们打跑了,朝廷还下旨嘉奖他们。

四月,也就是二十五年四月的时候,有个叫温图呼尔的杜尔伯特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听说他弟弟在察哈尔牧区,就向扎萨克报告想去投奔弟弟。皇帝下令说:“杜尔伯特部自从归顺朝廷以来,我们已经给他们设立了旗和佐领,本来是想让他们安居乐业的。如果我们不好好地照顾他们,让他们慢慢散落各地,那真是太让人心疼了。你们要好好安抚他们,让他们老老实实地谋生,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要体现朕对他们的关怀。”

七月,车凌乌巴什他们跟着皇帝去打猎,然后奏报说他们部族蒙受皇恩,安顿下来了,牧场也渐渐丰收了,于是请求自己准备骆驼和马匹。皇帝很高兴他们这么忠诚,不忍心马上就让他们出力,就下令继续由官府供应骆驼和马匹。

二十七年,皇帝下令在左翼和右翼各设一个副将军,右翼用正黄旗的旗帜,左翼用正白旗的旗帜,并给他们发放敕印和军符。他们部族共有十六个旗,爵位如下:扎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一个;扎萨克和硕亲王一个;扎萨克多罗郡王一个;扎萨克多罗贝勒两个;扎萨克固山贝子两个;扎萨克镇国公一个(由贝子降袭);扎萨克辅国公两个;扎萨克一等台吉四个;辉特扎萨克一等台吉两个。四十五年,皇帝命令乌里雅苏台将军巴图去调查喀尔喀部侵占杜尔伯特和扎哈沁等部领地的事件。

1822年,科布多地区修建了众安庙。三月,科布多参赞大臣那彦宝制定了蒙古族和汉族商人贸易的章程。杜尔伯特、扎哈沁、明安特、额鲁特四个部落都允许发放贸易许可证给商人进行交易。1826年,新疆发生战乱,杜尔伯特汗王公以及扎萨克等都献上骆驼和马匹支援军队。十二月份,因为杜尔伯特汗齐旺巴勒楚克等人再次提供骆驼支援军队,皇帝还赏赐了他们。1829年,杜尔伯特贝子奇默特多尔济告发科布多参赞大臣额勒锦索要马匹,扰乱各部落。经过调查核实,额勒锦被罢免了职务。1838年,杜尔伯特部出兵,协助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车林多尔济驱逐入侵乌梁海地区的哈萨克人。1838年十二月,因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车林多尔济奏报,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乌梁海八部落,地广人稀,经常发生诉讼,所以朝廷批准增设帮办大臣。1839年,朝廷发放了给杜尔伯特部官兵的俸禄和路费。1853年二月,杜尔伯特汗王公等捐助军需,皇帝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1874年,新疆乌鲁木齐等地回民造反,朝廷调兵支援。结果没啥效果,军队又撤回来了。到了1878年,杜尔伯特汗去世了,没留下继承人。将军麟兴等人上奏说:“左翼汗旗下原来管辖着1500多户人家,右翼亲王旗下原来管辖着1200户左右,右翼贝勒旗下只有160多户。论爵位,贝勒的爵位比亲王低;论人口,贝勒旗下人口还不到汗王的三十分之一。我们建议让亲王棍布扎布继承汗王的爵位,让贝勒巴扎尔扎那继承亲王爵位。贝勒的爵位因为没有人继承,等汗王继承爵位的事情确定之后,贝勒的爵位就暂时停止继承。”朝廷批准了他们的奏请。

1879年,朝廷下令让故汗密什多尔济的族弟噶勒章那木济勒继承汗位,棍布扎布等人继续继承亲王、贝勒的爵位。后来,回民叛军东窜,攻占了乌里雅苏台。十一月份,科布多参赞大臣奎昌等人上奏说:“叛军袭击了乌里雅苏台地区,各地的驻军溃散,科布多城里的商人和百姓都很恐慌。我们已经调集了附近的杜尔伯特、扎哈沁、明阿特、额鲁特各盟长和总管,让他们带兵来科布多城听候调遣。”接着又奏报说,杜尔伯特左翼派来了400名士兵,右翼、明阿特、额鲁特各派来了200名士兵,扎哈沁公兵和总管的士兵各派来了50名,这些士兵都到达科布多城集结完毕,朝廷拨款十万两银子作为军饷。

1881年十一月份,朝廷奖励了办事得力的杜尔伯特右翼盟长棍布扎布等人。同一个月,科布多参赞大臣长顺等人上奏说:“十月十七、十八日,叛军直接攻打科布多城,参将英华率领官兵登上城墙迎战,叛军才开始撤退,守备贺遐龄等人在战斗中牺牲。十九日,叛军再次进攻南关,但没有成功。二十日,叛军从东南山路逃窜到扎哈沁部落。”此后,回民叛军在扎哈沁、土尔扈特等部落地区活动,朝廷加强了该地区的警备。直到西部地区叛乱平息,才撤兵解除戒严。

光绪七年,因为和俄国修改条约的事,科布多增兵了,事情解决后,军队就撤了。到了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闹事,北方戒严。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觉得应该组建蒙古地方武装,就命令杜尔伯特每个旗挑选两百名士兵,一半骑兵,一半步兵,驻扎在本旗。等到十月事情平息了,这些部队也就撤销了。光绪二十八年四月,瑞洵因为杜尔伯特正副盟长保护了俄国商人遗弃的货物,一点损失都没有,就请求朝廷奖赏他们,皇上批准了。七月,又给杜尔伯特右翼公多诺鲁旗发放赈灾款,还给了他们一百石小麦种子,并且修缮了波什图、那米拉、察罕哈克三个地方的灌溉渠道。

光绪二十九年五月,朝廷赏赐杜尔伯特左翼正盟长副将军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噶勒章那木济勒紫缰(这可是最高的荣誉啊!),副盟长贝勒纳逊布彦、左翼扎萨克郡王图柯莫勒、右翼正盟长副将军扎萨克亲王索特纳木扎木柴三眼花翎(这可是很高的荣誉!),左翼扎萨克贝勒纳逊布彦等双眼花翎(也是很高的荣誉!),其他人也根据功劳大小分别得到了奖赏。那一年,还在布伦托海搞屯田和修建水渠,杜尔伯特左、右翼都帮忙提供了骆驼,朝廷也给了他们相应的报酬。后来,参赞大臣连魁等人又建议在乌兰固木等地开垦屯田。

宣统二年四月,索特纳木扎木柴被选为资政院议员,这可是个很高的荣誉!宣统三年,库伦地区独立了,喀尔喀四部都没怎么反抗。只有噶勒章那木济勒没跟着独立,继续听从参赞大臣溥睘的指挥。

杜尔伯特地区,耕地和牧场混杂在一起,还有矿产和盐场,一共辖有三十五个佐领。

杜尔伯特附近,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的地区还有:扎哈沁部、东扎萨克图汗部、南边的新疆镇西,西边是阿尔泰乌梁海,北边是科布多屯田官厂。

一开始,有个叫祃木特的人,是额鲁特人,外号库克辛,在准噶尔当个紥哈沁宰桑。 这“紥哈沁”啊,翻译过来就是“汛卒”,意思就是说,祃木特是领着这些汛卒的官员。他负责守卫阿尔泰汛,在布拉罕察罕托辉一带游牧。他东边是喀尔喀,和乌梁海接壤;西边是准噶尔,和包沁杂准、噶拉杂特、塔本集赛这些地方接壤。这包沁是回族,准噶尔人管火炮叫“包”,因为回族人负责操作火炮,所以才这么叫。噶拉杂特和塔本集赛,都是准噶尔各个部落的类似于旗佐领一样的组织。

乾隆十一年的时候,准噶尔台吉策妄多尔济派祃木特去西藏煮茶。到了乾隆十八年,杜尔伯特台吉车凌弃了准噶尔投降清朝,达瓦台吉就派祃木特去追他。祃木特从博尔济河进入喀尔喀汛,结果还是让车凌跑了。 皇上为此责备了驻守乌里雅苏台的达青阿。第二年春天,达青阿把车凌抓住了,皇上就赦免了达青阿的罪责,让他回去了。 当时还有一个准噶尔宰桑,也叫祃木特(为了区分,我们叫他“通祃木特”),他在诺海克卜特尔一带游牧,靠近索勒毕岭,属于布拉罕察罕托辉的下游。 祃木特想找个机会投降,就打算先把通祃木特给抓了,结果通祃木特识破了他的计谋,反过来把他给抓了。

内大臣萨喇勒探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从乌兰山阴迅速派兵赶了过去,把通祃木特抓住了,同时也把祃木特给救了出来。皇上责备祃木特忘恩负义。 祃木特请求搬到内地来放牧,并且派紥哈沁得木齐去招降他原来的部众,有六百多户人家投降了。萨喇勒押着祃木特来到军营,皇上又把他给放了。祃木特进京朝见皇上,皇上看重他归顺的诚意,就封他为内大臣,还赏赐给他冠服。乾隆二十年,皇上还召见他一起参加朝中宴会。 因为通祃木特死了,皇上就嘱咐祃木特要好好照顾他的亲属。 当时正要征讨达瓦齐,皇上任命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让祃木特当他的参赞军务。祃木特暗中上奏说:“阿睦尔撒纳这个人,就像豺狼一样凶狠,虽然投降了,但不能和他一起出征,去了肯定会有危险。”皇上觉得祃木特的话有道理,没有轻信他,并且任命祃木特为总管。

一开始,准噶尔地区扎哈沁和包沁这两个地方,按照规定要定期进贡肉干,隔几年还要提供牲畜供养喇嘛,遇到军事行动还要帮忙出力。朝廷下令说,就按以前的规矩来,免除他们一年的赋税。

然后,祃木特和阿睦尔撒纳在额德里克会师,接着就到了伊犁。朝廷下诏书,把祃木特提升为三等公爵,赐给他“信勇”的称号,赏赐他双眼孔雀翎和四团龙纹的衣服,还命令他平时就穿这身衣服。之前朝廷已经通知班第,等伊犁平定之后,要他和祃木特一起商量准噶尔地区的善后事宜。这时候,班第考虑到祃木特兼管着扎哈沁和包沁的牧场,就请求让他继续前往阿尔泰山,加强喀尔喀地区的防卫力量,朝廷同意了。

没多久,大军就撤了回来,扎哈沁的三百名士兵被遣返回牧场。祃木特因为生病留在了伊犁。后来听说阿睦尔撒纳突然叛乱,要带回牧场的士兵护送他,结果被叛军哈丹等人拦住,逼迫他们投降,祃木特不肯,就被抓到阿睦尔撒纳那里去了。阿睦尔撒纳想劝降他,祃木特却朝他吐口水并破口大骂,结果被阿睦尔撒纳勒死。

第二年二月,定西将军策楞探知阿睦尔撒纳杀害了祃木特的消息,上报朝廷。皇上说:“祃木特年纪大了,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非常令人敬佩。现在被叛贼杀害,朕深感悲痛!他的孙子扎木禅,就让他继承公爵的爵位吧。”大军平定了伊犁,抓获了叛军,审问后了解了祃木特被害的详细情况,皇上还为此写诗表达哀悼之情。扎木禅在乾隆二十一年继承了三等信勇公的爵位。

三月的时候,阿睦尔撒纳煽动乌梁海造反,跑到哈萨克去了。皇上就下令让北路将军哈达哈去剿灭乌梁海这些叛贼。九月,皇上赏赐了牧哲尔格西喇呼乌苏。皇上还下旨说:“扎哈沁既然跟喀尔喀的牧民们住在附近,那就应该在附近设卡,按照喀尔喀的规矩发放钱粮,用来养活他们。”

到了二十四年,跟着参赞大臣齐努浑一起追剿玛哈沁,追到了阿尔齐图。军队先和哈喇呼山的贼寇遭遇了,狠狠地打了一仗,多次抓获了敌人,皇上还重重地赏赐了钱财。二十五年,扎木禅跟着皇上一起出猎,请求喀尔喀亲王成衮札布帮忙,说别再让官府供应骆驼马了。皇上考虑到扎哈沁刚安定下来,生计刚刚有了着落,就下令继续由官府供应。

二十六年,理藩院讨论说,自从布木特归顺之后,扎哈沁所属的部落也陆续归顺了,于是就设置了九个佐领,人口有两千多。虽然已经补任了总管,但是还没发印信,有人就请求把扎哈沁总管的印信给扎木禅,让他管辖这些人,皇上就同意了。四十年,扎木禅去世了。因为扎哈沁本来就不是布木特的阿尔巴图(部落),所以就把这些佐领撤销了,设置了一个旗,归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扎木禅的族人和他的阿尔巴图,也就是三十多户人家,就在科布多附近的乌裕克齐、博多克齐游牧。到了四十五年五月,皇上告诫将军巴图等人,不能让扎萨克图汗部侵占扎哈沁的乌英济等地的空地。

嘉庆五年,因为扎木禅的孙子托克托巴图他们的人口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人了,所以又重新编了一个佐领,并且让托克托巴图担任总管。十一年,以前科布多参赞大臣恒博招募老百姓开采这个部落的煤矿,这事儿还专门讨论了一下怎么处理。道光二年,决定允许这个部落用票子跟商人们做买卖。六年,新疆那边打仗了,这个部落还捐献了骆驼和马匹。

1864年,因为乌鲁木齐丢了,就调动杜尔伯特各部军队去支援古城。结果没多久,又让他们撤回来了。1865年,古城失守了,又把这支部队撤到南边的察罕通古等三个城池,让他们去沙紥盖以北的五个哨卡,支援西线各路军队。1869年十月,回匪攻陷了乌里雅苏台,又逃跑了,科布多告急,参赞大臣奎昌等人就调这支部队的两旗,每旗五十名士兵,去城里驻守。这支部队东南边跟扎萨克图部接壤,南边紧挨着新疆,是个重要的军事要冲。

1871年十月,回匪从这支部队的地盘进攻科布多,没成功,又窜回这支部队的地盘,聚集在扎萨克图部南境。1872年九月,匪徒骚扰察罕通古台站,抢劫了景廉军营的军装和军饷,然后逃窜到新土尔扈特贝子的牧场——布拉噶河一带,科布多城西南的几个哨卡都纷纷逃散了。匪徒又从巴里坤红柳峡一带窜到扎哈沁的博东齐。十月,科布多的帮办大臣保英率领的军队在博东齐以西打败了,匪徒又逃窜到扎萨克图部的阿育尔公旗。1876年四月,回匪从布伦托海窜到沙紥盖地区,额勒和布等人派兵剿匪。金顺用索伦各队封锁扎乌鲁木湖,堵截分散逃窜的匪徒。后来乌鲁木齐等城池收复了,这支部队才算消停了。

1872年,甘肃新疆巡抚刘锦棠说,古城属于汉三塘驿,商贾往来频繁,经常发生抢劫案,就请求科布多大臣下令属下缉拿匪徒沙克都林扎布。刘锦棠上奏说:“汉三塘驿和科布多所属的土尔扈特、扎哈沁等旗的地界相连,是千里沙漠,四通八达,而且白塔山商贾都要经过这里,屡屡被抢劫,还有北边八个哨卡一带抢劫哨卡的案件,也经常发生。请求从扎哈沁旗里挑选驻扎在察罕淖尔的官兵,调到鄂隆布拉克台驻守,保护商人和百姓,抓捕盗匪。”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1856年,拳匪作乱,边境戒严,参赞大臣瑞洵下令让信勇公策林多尔济、总管三保、额鲁特总管喇嘛札布、明阿特总管达什哲克博组织地方防卫,保护俄国商人的货物,以平息边境冲突。两年后,1859年闰五月,他们再次请求朝廷嘉奖。奏章上报后,朝廷授予策林多尔济贝子爵位,三保等人也都被授予二品顶戴。1861年五月,瑞洵上奏说:“科布多管辖下的扎哈沁地区,尤其是在五台山一带,经常被大雪封路。这里是通往阿尔泰山的必经之路,信使往来不断,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扎哈沁地区只有两旗,而且非常贫困,其中一旗的人口更是非常稀少。帮办大臣英秀从哈巴河返回科布多,我前往新疆督办收抚事务,信勇公策林多尔济则调集乌拉兵力,日夜兼程,保护他的儿子台吉棍布瓦齐尔,请求朝廷赏赐他二品顶戴。”皇上准奏了。宣统三年,参赞大臣溥睘奏请赈济扎哈沁地区的灾荒,公旗有贫民356户,总管旗有贫民1111户,朝廷拨款五千两白银,根据贫民数量多少,分别发放救济款项。

额鲁特和明阿特部也和扎哈沁部一样隶属于科布多。额鲁特部原属台吉达木拜管辖。达木拜犯了罪被削去爵位,他的部众就归属科布多,在新和硕特以西游牧。明阿特部最初来自乌梁海,后来成为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左左旗的属民,乾隆三十年被撤出。后来设立一旗隶属于科布多,在阿尔泰乌梁海以西游牧。乾隆五十七年,设立额鲁特、明阿特总管各一人,参领以下的官员也相应设置。同治十年,因为要防守科布多城以及为大清军队西征提供劳役,额鲁特、明阿特总管和扎哈沁信勇公及总管都受到了朝廷的嘉奖。这两旗都没有扎萨克,有人认为,这就像汉地的郡县一样,是蒙古地区的行政建制。

话说很久以前,土尔扈特部的老祖宗叫翁罕,具体姓氏已经不知道了。传到第七代,到了贝果鄂尔勒克,他生了四个儿子,老大叫珠勒紥幹鄂尔勒克,他生了个儿子叫和鄂尔勒克,住在雅尔地区的额什尔努拉地方。那时候,卫拉特各部以伊犁为聚会的地方,各自管着自己的人马,互不隶属。

准噶尔部的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在阿尔泰地区游牧,仗着自己势力强大,想把卫拉特各部都控制起来。和鄂尔勒克看不惯他,带着族人跑到俄罗斯去了,在额济勒河一带放牧。俄罗斯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人了。

后来,顺治十二、十三、十四年的时候,和鄂尔勒克的儿子书库尔岱青、伊勒登诺颜、罗卜藏诺颜先后派使者来中国朝贡,表示臣服。书库尔岱青的儿子是朋苏克,朋苏克的儿子是阿玉奇,他们父子几代都是土尔扈特部的首领,到了阿玉奇的时候,才开始自称汗。康熙年间,土尔扈特部一直向朝廷进贡。康熙五十一年的時候,他们又派使者通过俄罗斯来进贡一些东西。康熙帝很高兴,又想了解他们部族的疆域情况,就派内阁侍读图理琛等人带着圣旨过去考察,这一去就是三年才回来,还带回了土尔扈特部的谢恩表文。

从那以后,因为俄罗斯向中国朝廷请求,土尔扈特部的人就开始派人去西藏熬制茶叶了。乾隆二十一年,土尔扈特部的使者吹紥布等人来朝见皇帝,说是奉他们汗王惇罗布喇什的命令,通过俄罗斯来中国,走了三年才到。他们请求去唐古忒拜见达赖喇嘛,朝廷就派官员护送他们去了。乾隆二十二年,他们从唐古忒回来,朝廷还赏赐了惇罗布喇什很多财物。

1746年,伊犁平定之后,有个叫舍棱的土尔扈特族首领带着人马逃到了额济勒河。没多久,准噶尔首领达瓦齐死了,他儿子渥巴锡继位当了汗。1750年,舍棱怂恿渥巴锡带着土尔扈特、和硕特、辉特、杜尔伯特等部族的人,在十月的时候,翻越了俄罗斯的坑格图喇纳卡伦山,往南逃窜。俄罗斯人派兵追赶,但没追上。

渥巴锡他们进入中国境内后,就沿着巴尔噶什湖一路往东走,到了克齐克玉子地区,跟哈萨克首领额勒里纳拉里的军队对峙了起来。伊犁将军命令哈萨克人别让土尔扈特人通行,渥巴锡没办法,只好转向沙喇伯可进发,结果被布鲁特人给抢劫了。渥巴锡逃到沙喇伯可北面的戈壁滩,那里缺水少草,人都开始喝马牛的血活命,还爆发了瘟疫,死了三十万人,牲畜也死了大半,十头牲畜差不多就剩三四头了。

1751年,他们终于到了他木哈地方,离内地卡伦不远了,布鲁特人这才收兵撤退。伊犁将军伊勒因派侍卫普济去了解情况,渥巴锡跟他的首领们、喇嘛们商量了好几天才决定,决定投降。他们把祖上明朝永乐八年汉篆敕封的玉印和玉器、宣窑瓷器等东西都献了出来。其实,朝廷早就听说渥巴锡要来了,还派乌什参赞大臣舒赫德去伊犁处理这件事。

渥巴锡投降后,朝廷留下他们七万多人,还给他们发放了米、麦、牛、羊、茶叶、布匹、棉衣等物资,一共花了二十万两银子。1751年九月,渥巴锡他们去热河觐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封渥巴锡为土尔扈特卓里克图汗,他的侄子额墨根乌巴什被封为固山贝子,他的弟弟伯尔哈什哈也被封为台吉,还都授予了扎萨克爵位,各自编成了一旗。1764年,这些爵位都被确定为世袭罔替。

一开始,把他们分成四条路,南路一共四旗,分别是扎萨克卓理克图汗旗、中旗、右旗、左旗。乾隆三十七年,皇上赏赐给他们牧场。乾隆三十八年,又把他们的牧场迁到珠勒都斯,归喀喇沙尔办事大臣管,跟北路的三旗、东路的两旗、西路的旗一起,都听伊犁将军指挥。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了,以前土尔扈特汗霍绍齐他妈想进宫领俸禄念经,没被允许。道光六年,回族匪徒张格尔攻打喀什噶尔等地,就征调了南路土尔扈特和和硕特蒙古兵去阿克苏一带帮忙剿匪。十月份,他们打退了在浑巴什河的匪徒,皇上赏赐了贝子巴尔达拉什、台吉乌图那逊等人以及士兵们一些布匹、翎子、银子,赏赐的多少不一样。从那以后,新疆有事,就都征调他们的兵。道光十年十一月,派贝子巴尔丹拉什带兵去支援喀什、英吉沙等地,结果他在战场上战死了,皇上就让他儿子蒙库那逊继承贝勒的爵位。道光十八年六月,因为南路盟长福晋喇什丕勒带人修缮了喀喇沙尔城墙,皇上还奖励了他。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他们又献上了伊拉里克的水源,皇上没接受。道光二十七年,布鲁特人又攻打喀什噶尔等地,也征调了南路蒙古兵去防剿,事情结束后,他们就撤回来了。

1864年,回民起义造反,库车城被占领了。朝廷派兵去剿匪,结果没打赢,只能退到草原上游牧去了。那一年,喀喇沙尔等地也都被占了,这边的部落跟回匪打仗打得稀里哗啦的,好多人都流离失所,四处逃散。到了1866年腊月,部落首领布雅库勒哲依图请求进京,皇上同意了,还让乌里雅苏台将军麟兴想办法安排他的部落去放牧。

1867年三月,布雅库勒哲依图又请求带人去剿灭回匪,皇上很高兴,就让他去布伦托海等候李云麟将军,再安排好后续的事宜。同时,还命令户部赶紧把这些年拖欠的俸禄和布匹发下去,让李云麟将军接济一下这些流离失所的牧民们。六月,因为旧土尔扈特蒙古兵打仗输了,就搬到了大小珠勒都斯。朝廷又催布雅库勒哲依图去布伦托海,还派了明瑶等人去接济照顾他们。到了十一月,麟兴将军上奏朝廷,说了布雅库勒哲依图他们很困难的情况,朝廷就让相关部门商量解决办法。

1868年三月,朝廷赏赐了旧土尔扈特汗布雅库勒哲依图、贝勒固噜紥布、辅国公曼吉多尔济他们二万两银子。六月,又命令乌里雅苏台将军福济安置旧土尔扈特汗布雅库勒哲依图以及他带来的官兵。

光绪元年,布雅库勒哲依图去世了,恩克巴图福晋代理盟长。

第二年八月,朝廷拨款给恩克巴图,让他安抚百姓,并为他们选择安置的地方。到了光绪三年,刘锦棠等率军收复了喀喇沙尔。光绪四年十二月,伊犁将军金顺上奏说,土尔扈特南部落的人,自从回民作乱后,就逃散到伊犁、空吉斯和西湖等地。署盟长派人把他们找回来,大约有一万多人,现在已经搬回珠勒都斯放牧了。皇上听说他们部族的人很苦,赏赐了四万两银子接济他们,由左宗棠负责发放。

光绪八年,又有三百多户土尔扈特难民陆续从伊犁返回。他们以前的房子,因为战乱还没修好,大小水渠也年久失修,淤塞了。刘锦棠奏请朝廷拨款,说恩克巴图请求赈济,并想借钱修缮房屋和水渠。朝廷批准拨款一万两,作为修渠和修房子的费用。喀喇沙尔的善后机构也按照规定发放救济款,并帮助他们解决牛种问题,提供口粮,方便他们耕种。刘锦棠还请求对这些款项进行核实和报销,朝廷也同意了。

光绪九年,朝廷在新疆喀喇沙尔设立了直隶厅,任命了抚民同知,负责管理土尔扈特人的游牧事务。光绪十三年,新疆巡抚刘锦棠奏请朝廷,说土尔扈特等蒙古族民众以前都由办事领队管辖,现在应该改由地方官管辖。为了避免民众不了解新政策,刘锦棠请求理藩院发布新的规定,并转达给各蒙古部族。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光绪二十二年三月,甘肃的回民匪徒西窜出关,伊犁将军长庚电报奏报说,匪徒正窥视着珠勒都斯。于是,他命令南部落署盟长福晋色里特博勒噶丹等人挑选五百名有枪有马的蒙古兵,由贝勒恭噶那木紥勒统领,分别派驻哈布齐沿山口及哈哈尔达巴罕、达兰达巴罕等地,扼守珠勒都斯的东面,并逼近喀喇沙尔、库尔勒等要隘。八月,事情平息后,军队撤回。

新疆建省以后,以前属于土尔扈特部的那些地方,还归伊犁将军管辖,他们的俸禄,不管是银子还是布匹,都是从伊犁发放的。在新疆的蒙古族,只有旧土尔扈特部,他们的汗王公以及扎萨克(相当于官职)这些头头,要是儿子没到一岁就死了,以前都是由他们死去的丈夫或父亲的妻子或母亲来代理管理。他们的地盘上有盐矿,而且既可以耕种,也可以放牧,总共有54个佐领。

北路呢,一共三个旗,组成了一个叫乌讷恩素珠克图的盟,位置在塔尔巴哈台城的东边,金山西南的霍博克萨里,东边是噶尔巴什诺尔,南边是戈壁滩,西边是察汉鄂博,北边是额尔齐斯河。渥巴锡部族的人策伯克多尔济他们,在乾隆三十六年归顺了清朝,还献上了金刀和色尔克斯马(一种马)。乾隆三十七年,他来北京朝见皇帝,被封为扎萨克和硕布延图亲王,他弟弟奇哩布被封为一等台吉,管辖右翼,并且被赐地在霍博克萨里放牧,这块地就成了旧土尔扈特北路,由策伯克多尔济管辖,还被任命为盟长。乾隆四十年,又把奇哩布的弟弟阿克萨哈勒封为一等台吉,管辖左翼。乾隆四十三 年,策伯克多尔济死了,奇哩布继承了他的位置,右翼的印章也就归他了。乾隆五十年,策伯克多尔济的儿子恭格车棱被封为一等台吉,皇上还下令让他管辖他父亲以前管辖的人,另外还铸造了右翼扎萨克的印章赐给他。乾隆五十七年,他又被封为辅国公。道光二年,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多尔济那木扎勒继承了他的爵位,当上了公品级扎萨克一等台吉。

1865年,塔城发生了回民起义。亲王策林拉布坦因为调兵速度慢,被参赞大臣锡霖弹劾,被革去爵位。后来靠捐献钱财才恢复了爵位。1870年,奎昌等人又在塔尔巴哈台新地区设立了鄂博(蒙古语,指祭祀场所或标志性建筑),并命令亲王策林拉布坦、图普伸克什克、紥萨克喇紥尔巴达尔随时注意侦察敌情。与此同时,旧有的边境地区也有一些地方被放弃了。1873年十月,回民匪徒窜扰到萨巴尔山地区,抢劫牲畜和衣物,乌素图等三个哨所的守军都逃散了。十二月,参赞大臣英廉上奏说匪徒已经逃窜到很远的地方了,并命令策林拉布坦等人妥善安置受难的蒙古百姓,同时要恢复原先设立的七个哨所。后来,因为在设立哨所方面做出了贡献,策林拉布坦被赏赐了黄缰(一种荣誉)。

1909年,因为阿尔泰乌梁海人在萨里山一带过冬,每年要从塔尔巴哈台地区的三旗征收十分之一的马匹作为水草租金。这个地区盛产金矿,而且兼具耕地和牧场。这里共有十四个佐领。东路地区共有两旗,跨越济尔哈朗河。东边是奎屯河,与甘肃绥来接壤;南边是南山;西边是库尔喀喇乌苏;北边是戈壁沙漠。渥巴锡的弟弟巴木巴尔等人也从渥巴锡地区归附了清朝。1772年,渥巴锡入觐热河,被封为紥萨克多罗毕锡埒勒图郡王,他的弟弟奇布腾固山被封为依特格勒贝子,他们的部落名称也叫乌讷恩素珠克图。最初,他们隶属于库尔喀喇乌苏大臣管辖,后来受伊犁将军节制。同治年间后期,俄国人从北路旧土尔扈特地区抢走了所属哈萨克人的马和骆驼,并抓走了该地区的贝子普尔普噶丹作为人质,后来才放了他。光绪初年,清政府给了他们一万两白银作为抚恤。光绪十一年,设立了库尔喀喇乌苏同知,负责处理该地区汉蒙之间的纠纷。清朝末年,袭承郡王爵位的帕勒塔曾请求出国留学,后来又进入贵胄学堂学习,但因为处理本旗事务不力,被伊犁将军广福弹劾,受到了处罚。这个地区共有七个佐领。

话说,西路的一面旗帜,就插在天山以北,精河的东岸。这块地盘,东边是精河屯田的地方,南边是哈什山的阴坡,西边靠着霍木图台,北边则是喀喇塔拉额西柯淖尔。渥巴锡的族叔默们图,从渥巴锡那边投奔过来。乾隆三十七年,他去热河觐见皇帝,被封为扎萨克济尔噶朗贝勒,还被赐予精河一带的牧场,受伊犁将军管辖。

到了咸丰十年,贝勒鄂齐尔因为捐献军饷,被赏赐了双眼花翎。光绪初年,因为受到战乱的扰害,朝廷又给了他一万两白银作为抚恤。光绪十三年,精河设立了同知职位,还兼管理事,负责处理当地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各种事务,手下有四个佐领帮忙。

新土尔扈特部,位于科布多西南,就在金山南面乌隆古河的东边。东边是新和硕特部,南边是胡图斯山,西边和北边都是阿尔泰乌梁海,东南方向则是扎哈沁部。

十四世孙舍棱带着兄弟们在伊犁放牧,成了准噶尔的属下头领。后来清军征讨准噶尔,抓到了达瓦齐、阿睦尔撒纳这些叛乱分子,一个一个地都杀掉了,就剩舍棱死活不肯投降,躲藏在库库乌苏、喀喇塔拉那一带。乾隆二十三年,朝廷下令让定边将军成衮、紥布他们去剿灭他。舍棱逃到了俄罗斯,我们的军队追到勒布什河源头才把他堵住。结果这舍棱耍了个花招,假装投降,暗地里杀了我们的副都统唐喀禄,然后飞快地翻过喀喇玛岭,跑回额济勒土尔扈特去放牧了。

乾隆三十六年,他又骗了土尔扈特汗渥巴锡,跑到伊犁,一直打到他木哈。一看咱们这边的防备很严密,没啥好办法了,没办法,只好跟着渥巴锡一起投降了。朝廷就赦免了舍棱的罪过。乾隆三十七年,舍棱和他的侄子沙喇扣肯一起到热河去朝见皇帝,皇帝封舍棱为多罗弼里克图郡王,沙喇扣肯为乌察喇勒图贝子,还都给了他们扎萨克的官职。舍棱管辖的叫左翼旗,沙喇扣肯管辖的叫右翼旗,还给他们定了个盟名,叫“青色特启勒图”,舍棱当盟长,沙喇扣肯当副盟长。乾隆四十八年,朝廷下令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

道光六年,新疆那边打仗了,他们部族就送马和骆驼支援军队。到了咸丰三年,他们部族的王和贝子们想捐献军需物资,皇上体恤他们,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同治三年,这支部队被征调去支援古城等地,结果兵败溃散,只好撤军了。

六年的时候,在布伦托海地区设立了办事大臣,李云麟被任命担任这个职务。

七年五月,布伦托海的兵民发生了叛乱,李云麟逃到了青格里河。朝廷下令让福济、锡纶去调查处理明瑶、棍噶紥拉参(这俩人名,念起来有点绕口),并且晓之以理,劝他们解散队伍。

七月,布伦托海的叛乱民众逃窜到了乌龙古河。九月,因为棍噶紥拉参鼓动噶尔人当喇嘛,组成军队,朝廷下令福济他们带兵去剿灭布伦托海的叛乱分子,还拨了十万两银子到科布多,用来剿匪和救济灾民。福济被调任布伦托海办事大臣。

十月,因为守卫科布多城有功,授予这支部队的郡王凌紥栋鲁布亲王称号。十二月,这支部队仍然归科布多管辖。

八年二月,哈萨克人围攻杀害了布伦托海的叛乱分子,朝廷命令这支部队的郡王凌紥栋鲁布去进剿。四月,福济调任乌里雅苏台将军,文硕接替了他的职位。

七月,布伦托海的叛乱分子袭击了俄国的卡兵(驻扎在边境的军队),棍噶紥拉参在克林河扎营。朝廷下令福济他们赶紧想办法进剿,并且严格要求他们执行命令。这个月,棍噶紥拉参在和博克托里剿灭了叛乱分子,取得了胜利。

八月,棍噶紥拉参又回到了布伦托海,叛乱分子投降了,被收编安置。叛乱首领张匊等人被处决了。朝廷下令福济他们想办法给布伦托海的灾民提供粮食。

九月,命令塔城额鲁特人暂时回到原来的住处,阿尔泰山的居民住在青格里河。十月,把布伦托海的人迁移到阿尔泰山,并且给布伦托海驻防的索伦和绿营官兵发放了银两。

十一月,撤销了新设立的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职位,撤回了旗兵和绿营官兵。命令索伦、额鲁特领队大臣和棍噶紥拉参,所有的事情都由科布多参赞大臣来管理,重新派奎昌去办理布伦托海与俄国划界的事情。

九月份,肃州那边的回族匪徒跑到贝子旗布拉噶河附近闹事。科布多参赞大臣托伦布他们,把驻扎在察罕淖尔的 黑龙江骑兵和蒙古骑兵调回来,分头去布拉噶河一带围剿。

十一月份,乌鲁木齐的领队大臣锡纶上报说:“七月十六号,我带着招募来的民兵,从阿尔泰山南边转移到乌龙古河南岸驻扎。听说东边布尔根河一带不太平,科布多管辖的扎哈沁以及和硕特、土尔扈特交界的地方都被骚扰了,阿尔泰附近的乌梁海哨所都逃散了。匪徒从和硕特、土尔扈特那些喇嘛庙附近往西跑,到了青格里河。”

十二月份,锡纶又上报说:“回族匪徒骚扰到了乌梁海部落,我带着民兵追到噶扎尔巴尔淖尔,匪徒已经从萨勒布尔山南边窜到沙山子,然后从山北绕过布凌河,飞快地跑到霍博克河上游的库克辛仓。我探查到匪徒在下游的科科墨顿树林里扎了五个营地,半夜我带着兵悄悄地靠近匪徒营地,打垮了他们三个营,又拿下了一个营,匪徒溃逃了,接着又从阿雅尔淖尔跑到绥来县的大小拐,然后回到玛纳斯。”科布多帮办大臣保英也上报说:“十月十九号,我亲自带队从吉庆淖尔往西走,二十七号到了土尔扈特的青格里河。匪徒窜到布伦托海,锡纶大人带兵去剿灭了他们,斩获很多。匪徒已经往西跑了,我把军队驻扎在青格里河,命令乌梁海、土尔扈特、和硕特、扎哈沁赶紧把军营搬回原先的地方。”

后来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都收复了,那边的战事才平息下来。

1883年,朝廷把额尔庆额安安排到新疆的哈萨克地区,让他们夏天在奎屯山附近和哈巴河源头那些山上放牧,冬天则在阿拉别克河东边以及果里子克河、哈巴河、阿拉克台这些地方放牧。这些地方,其实都是他们自己的地盘。到了1883年,瑞洵上奏朝廷,说要修建布伦托海渠道,开荒种地,还从土尔扈特王旗和贝子旗借来骆驼,付给他们银子作为报酬。然后,他命令哈萨克、土尔扈特、乌梁海左右翼的各旗,选择水草丰美的地区,从哈萨克的沙盖台开始,一直到布伦托海,一共设立了十三处牧场。1883年闰五月,因为布尔津所属的各旗保护了俄国商人遗弃的货物,对大局有益,朝廷就赏赐土尔扈特正盟长扎萨克郡王密锡克栋古鲁布紫缰,副盟长扎萨克贝子玛克苏尔扎布双眼花翎。1905年十二月,朝廷划分了布尔津和阿尔泰的管辖界限,于是,这个地区的两旗,还有新和硕特一旗和阿尔泰乌梁海七旗,都归阿尔泰管辖了。

这块地方既可以耕种,也可以放牧,还有金矿呢!布尔津河还可以通航轮船。一共辖有三个佐领。

最近啊,说的是哈密察克新土尔扈特部的事儿。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台吉巴雅尔拉瑚带着他的族人来投降了,之前他们跟着新土尔扈特贝子沙喇扣肯。皇上就封他做了一等台吉,还给了他半个佐领的兵权,让他住下来。到了乾隆五十年,又把他迁到杜尔伯特部附近哈密察克那边放牧。

嘉庆元年,科布多那边的参赞大臣上奏说,蒙衮的媳妇察彦带着儿子布彦克什克来求见,说人口越来越多,想得到扎萨克的印信,不要俸禄了。到了道光六年,新疆那边打仗了,一直到咸丰初年,他们部族都跟杜尔伯特各部一起捐马捐骆驼,还捐钱支持军队。同治末年,回民造反,往北窜,他们部族和新土尔扈特部都被扰乱了。伊犁将军荣全去科布多商议伊犁的事,路过他们那儿,还设台供奉款待了他。光绪二十九年,因为庚子年他们出力保护俄国的货物,皇上就封布彦克什克为镇国公。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他死了,他的儿子达木鼎第承袭了爵位。一开始是有缺额才上奏请旨的,实际上这爵位也是世袭的。

他们的牧地,东边挨着哈沁,南边和西边都是新土尔扈特,北边是阿尔泰乌梁海。他们只有一个佐领。

和硕特部在新疆焉耆府的北边,东边是乌沙克塔尔,南边是开都河,西边是小珠勒都斯,北边是察罕通格山。它曾经是四个卫拉特部落之一,是元太祖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後裔。后来有个叫博贝密尔咱的人,首先称自己为汗。他的儿子哈尼诺颜洪果尔继承了他的汗位,有六个儿子,分别在青海、西套和伊犁等地放牧。具体情况可以参考《青海厄鲁特部传》。他的第三个儿子昆都伦乌巴什和第四个儿子图鲁拜琥的后代繁衍兴旺。图鲁拜琥号称顾实汗,他的后代有的被称为青海厄鲁特,设有扎萨克二十一个;有的被称为阿拉善厄鲁特,设有扎萨克一个;有的归属察哈尔旗,被授予三个爵位,这些情况记载都不详细。

和硕特部的昆都伦乌巴什,号称都尔格齐诺颜,有十六个儿子:老大叫迈玛达赖乌巴什,老二叫乌巴什珲台吉,老三叫多尔济,老四叫额尔克岱青鄂克绰特布,以此类推,还有巴卓哩克图、噶布楚诺颜、蒙固、青巴图尔、伊纳克巴图尔、伊勒察克、赛巴克、哈喇库济、罗卜藏达什、塔尔巴、色棱、朋素克。现在和硕特部设有四个扎萨克,都是多尔济和额尔克岱青鄂克绰特布的后代。

崇德七年,昆都伦乌巴什派索诺木跟随达赖喇嘛进贡驼马,朝廷赏赐了布匹和钱币,以及朝鲜进贡的物品。顺治八年,他们进贡了本地的马匹和黑狐皮。顺治九年,又进贡了驼马。之后多次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康熙十六年,迈玛达赖乌巴什的儿子丹津珲台吉派达尔汉宰桑入贡。康熙二十一年,他又派杭勒岱等人前来朝贡,他的兄弟们也各自派使者随行,总共有百余人。康熙二十四年,朝廷确定了四个卫拉特部落的进贡制度,规定每次入关的使者人数以二百人为限,并告知了各部。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杜尔伯特部传》。

话说当时准噶尔势力比较强大,和硕特部害怕他们的厉害,都乖乖听他们的。后来噶尔丹的叛乱平定了,噶尔丹的儿子们以及其他亲属,那些在青海游牧的人,都归顺了朝廷。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逼着和硕特部和他一起,请求朝廷把青海还给他们,就像噶尔丹在世的时候那样,实际上是想暗中把青海据为己有。皇上看穿了他的阴谋诡计,下令斥责他,让他把和硕特部送回原来的牧场,不准私自占领,可他就是不听。

这其中有个叫罗卜藏车凌的人,他是多尔济的曾孙,策妄阿拉布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雍正八年,靖边大将军傅尔丹驻扎在科布多,准备进攻准噶尔。有人来报告说:“噶尔丹策凌给了罗卜藏车凌一万兵马,让他去对付哈萨克,并在阿里马图沙拉伯勒地区设置哨卡。结果罗卜藏车凌放弃了这些,带着三千多户人家从噶斯地区前往青海,准备归顺朝廷。噶尔丹策凌派宰桑乌喇特巴哈曼集等人去追赶他,结果被罗卜藏车凌打败了。他又派喀喇沁宰桑都噶尔去追击,也没追上。”傅尔丹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朝廷,皇上就命令副都统达鼐:“侦察噶斯路上的情况。等到罗卜藏车凌投降后,让他来朝见,派兵监视他的部众,在内部设置哨卡,千万别中了他们的诡计。”可是,等了好久,罗卜藏车凌还是没来。

乾隆二十年,大军征讨达瓦齐,到达伊犁。这时,善披岭集赛之得木齐苏克都尔格齐霍什哈以及古里特鄂拓克之得木齐和通喀喇博罗莽鼐、伊什克特咱玛博勒等人前来投降,他们说以前是罗卜藏车凌的属民,并献上了六百多户的户籍。罗卜藏车凌的儿子叫诺尔布敦多克,他们游牧在额琳哈毕尔噶地区,他派长子鄂齐尔来投降。定北将军班第派人招降他的族人,台吉三济特听说后,也献上了三百户的户籍。

阿喇布坦的儿子,叫噶尔丹敦多布和敦多布车凌,俩儿子。噶尔丹敦多布生了个儿子叫沙克都尔曼济;敦多布车凌生了个儿子叫明噶特。达瓦齐很欣赏沙克都尔曼济,很信任他。后来,敦多布车凌的孙子讷默库济尔噶尔跟达瓦齐打仗,沙克都尔曼济带兵打败了讷默库济尔噶尔,还杀了他全家。班第他们到了之后,达瓦齐逃跑了,沙克都尔曼济就投降了。

有个叫班珠尔的人,是顾实汗的后代,跟辉特阿睦尔撒纳是同母异父兄弟,俩人私下里关系很好。之前因为躲避达瓦齐的战乱投奔过来,被封为多罗郡王。朝廷打算等厄鲁特定下来,就让他当和硕特汗。当时他跟着大军到了伊犁,私自霸占了诺尔布敦多克和沙克都尔曼济等人的财产。班第制止了他,他才稍微收敛一点。

后来,确定要进京朝见的时候,把沙克都尔曼济和班珠尔排在最前面,三济特和鄂齐尔排在后面。阿睦尔撒纳阻止他们进京,还造谣说沙克都尔曼济要叛变,迎接达瓦齐回来,请求让班珠尔去特穆尔图诺尔驻守投降的人民。班第说他胡说八道。班珠尔偷偷进京后,跑到塔密尔牧场,抓了阿睦尔撒纳的家人,想带着他们一起逃跑,结果被参赞大臣阿兰泰抓住了。

沙克都尔曼济进京朝见,在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接受皇帝接见。皇帝下令封他为和硕特汗,还让他当盟长,并嘱咐他好好管理属民,安居乐业。三济特和鄂齐尔随后也到了,皇帝封三济特为扎萨克一等台吉,鄂齐尔为闲散一等台吉,然后让他们回去了。

定西将军策楞要带大军去剿灭阿睦尔撒纳,皇上就派沙克都尔曼济去支援他。结果策楞刚出发,探子就来报信说阿睦尔撒纳已经占据了伊犁。皇上就派他最信任的宰桑去通知他手下的兵,让他们不要被煽动造反,他自己则跟着大军一起去打贼。

班珠尔被关进了大牢,请求皇上给三济特和鄂齐尔写信,让他们带着和硕特部的人一起剿灭阿睦尔撒纳。三济特收到信后说,诺尔布敦多克和沙克都尔曼济都是附近的牧民,而且玛尼巴图、巴苏泰、玛赉乌巴什、弩库特图鲁孟克、阿穆尔弩斯海、萨望这些台吉都没什么异心,他打算给他们写信。鄂齐尔则表示愿意回去告诉他父亲,一起讨伐叛贼。

我们这边的副将军萨拉尔在伊犁跟宰桑他们商量好了,决定让诺尔布敦多克和沙克都尔曼济的儿子图扪带兵去博啰塔拉、布尔哈苏台、闼勒奇岭一带围剿阿睦尔撒纳。诺尔布敦多克和图扪都派人去巴里坤报信,诺尔布敦多克还上表说:“我父亲罗卜藏车凌以前噶尔丹策凌的时候就想归顺朝廷,但没找到机会。这次大军征讨达瓦齐,我族人班珠尔却依附阿睦尔撒纳,抢走了我的属民,我本来就打算拼死剿灭叛贼。”皇上很高兴他的忠诚,就封他为公爵,并且把班珠尔抢走的那些人全都还给了他。后来班珠尔也被处死了。

公元1742年,诺尔布敦多克带着人马投降了清朝。萨拉尔等人早就计划好了,阿睦尔撒纳也侦察到了这个消息,提前做好了准备。诺尔布敦多克带着兵去打伊犁地区的诺罗斯哈济拜甡,结果没打赢,他和萨拉尔就偷偷摸摸地走了,从珠勒都斯绕道去了巴里坤。

那时候,沙克都尔曼济已经到了策楞的军队那里,皇帝给他儿子图扪写信,让他带兵保护牧场。信还没送到,明噶特就跟着阿睦尔撒纳叛变了,还胁迫他手下的人一起叛乱。图扪不肯跟着叛乱,带着家人跑到珠勒都斯,请求内迁。皇帝很同情他,下令封他为多罗贝勒,赏赐白银一千两,还给了他双眼孔雀翎作为奖励,并命令他从额琳哈毕尔噶前往会合沙克都尔曼济。

后来,有个叫图什墨勒厄尔哲的人,跟着大军去讨伐阿睦尔撒纳,结果半路上强行抢夺了诺尔布敦多克的属地。皇帝为此责备了他,并下令让他把抢来的东西都还回去。

诺尔布敦多克和他儿子鄂齐尔相继去世了,皇帝下令让鄂齐尔的弟弟博尔和津继承公爵的爵位,还特意嘱咐说:“诺尔布敦多克以前的牧场跟哈萨克接壤,担心会被哈萨克人抢掠。如果他想搬回额琳哈毕尔噶,那就随他的便吧。”

沙克都尔曼济带着儿子图扪和博尔和津等人,从珠勒都斯一路来到巴里坤,请求在附近安营放牧。副都统雅尔哈善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帝,皇帝说:“沙克都尔曼济因为原来的牧场生活艰难,跋山涉水跑到这里来,真是让人同情啊。准噶尔这些年一直不太平,各部族的生活都很苦。但是,要让这些台吉们管好自己的人,安安心心放牧,以耕种和畜牧为生,好好地自己谋生,几年之后就能恢复以前的生活了。现在沙克都尔曼济他们虽然暂时住在巴里坤,但毕竟不是他们的故土,不能久待。再说,喀尔喀附近的和硕特、杜尔伯特、辉特等部,都要让他们回到原来的牧场,并且要告诉他们安心务农,严厉打击盗贼。沙克都尔曼济他们也应该回到原来的牧场,但是他们刚从很远的地方来,马上让他们回去,恐怕会很困难,可以让他们暂时在巴里坤附近住下,按人口数量赏赐粮食。”

皇帝又派人去告诉沙克都尔曼济、绰啰斯汗噶尔藏多尔济和辉特汗巴雅尔说:“你们自从朝见后回到牧场,遵守了我的旨意,约束属民,安居乐业,已经一年多了,朕一直记挂着你们。现在特地派人来慰问你们,并且赏赐食物和饰物,表示朕的关怀。那个叛贼阿睦尔撒纳现在躲在哈萨克,苟延残喘。朕派兵征剿了他好几年了,现在冬天到了,暂时撤兵。但是,这叛贼诡计多端,万一派人到你们牧场去煽动你们,你们一定要抓住他,把他送到朝廷。至于沙克都尔曼济请求在巴里坤附近放牧的事,朕已经同意了,先赏赐口粮,等到明年春天再赏赐种子,让他们在额卜齐布拉克地耕种,秋收之后再回到原来的牧场。你们要好好地生活,永远享受太平盛世带来的幸福。”

沙克都尔曼济后来把部下偷马的人抓起来,请求皇帝处罚他们。皇帝说:“厄鲁特人抢劫成风,不能不严厉惩治。你们抓到贼人,送到内地,做得很好。以后你们可以自己处理这些事情了。”皇帝又考虑到博尔和津年纪还小,不谙世事,就嘱咐沙克都尔曼济要用心照看他,并且让他族人摩罗和宰桑新登暂时管理牧务。

话说,后来那些卫拉特人又不安分了。巴雅尔这家伙,故意说沙克都尔曼济抢了他的部下牧场,要带兵去打巴里坤。噶尔藏多尔济和他侄子扎纳噶尔布也叛乱,扰乱边境。有个叫普尔普的人,告发沙克都尔曼济私下里跟扎纳噶尔布勾结。朝廷就派雅尔哈善去查清楚。

当时,沙克都尔曼济在营地里设了哨卡防守,还派人去巴里坤打探大军的情况。他儿子图扪死了,但他没上报。雅尔哈善叫他来,他却说生病了,不去。雅尔哈善觉得他肯定叛变了,半夜就带兵去了他的营地,把他给灭了,杀了四千多人,还抓到了博尔和津。雅尔哈善上奏朝廷,请求给这些人安置地方,朝廷就下令把他们迁到京城,并且取消了沙克都尔曼济袭封公爵的资格。沙克都尔曼济的弟弟桑济逃到了额尔齐斯地区,抢了奉命出使的杜尔伯特人的侍卫佛保的骆驼和马。佛保奋勇反击,桑济才逃跑了。杜尔伯特汗车凌派亲王车凌乌巴什等人追剿,结果桑济跑着跑着就死了,和硕特叛乱的势力才算平息下来。

沙克都尔曼济一族多尔济的后代恭格等人,曾经跟土尔扈特部一起在俄罗斯的额济勒河一带放牧。乾隆三十六年,他们跟着土尔扈特汗渥巴锡从俄罗斯回来了。后来进京朝见,朝廷封恭格为土谢图贝勒,他的族叔雅兰阿穆尔聆贵被封为贝子,他的族弟诺海和巴雅尔拉瑚都被封为一等台吉,都归属扎萨克,分别编成了一旗,还赐给他们盟名,叫巴图色特启勒图,其他的待遇都跟土尔扈特人一样。乾隆三十七年,朝廷赏赐给他们珠勒都斯放牧。乾隆四十年,又设立了正副盟长各一人。嘉庆二年,恭格的孙子博腾特克死了,没有儿子。十一月,朝廷把博腾特克管辖的佐领分给了贝子鄂齐尔二个,扎萨克台吉齐业齐三个,乌尔图那逊一个,并且取消了他们的爵位。

道光六年,新疆发生了战争,朝廷征调这个部落的兵力去帮忙平叛。他们在阿克苏的浑巴什河打败了回族匪徒,朝廷赏赐了他们绸缎、银子和翎顶,数量各有不同。从那以后,只要新疆有战事,他们都会和土尔扈特兵一起应征调遣,归伊犁将军管辖。

1864年,回乱爆发,喇什德勒克所在的部落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人口损失了一大半。他带着剩下的族人躲进了博尔图山里,拼死保护着大家。到了1877年,刘锦棠收复了托克逊,喇什德勒克就跑去拜见了他。八月,军队开始行动,喇什德勒克跟着官兵四处奔波,把沿途的地形险要程度、敌情虚实、水路深浅都详细地汇报给了刘锦棠。军队过了开都河后,他的部落就搬到了河东。左宗棠大人上奏朝廷,请求嘉奖喇什德勒克,皇上就赏了他个花翎。之前,中旗贝子多尔那齐那木札勒和右旗札萨克洞鲁布旺札勒也都逃跑了,直到这时才回到自己的牧场。后来,部落的佐领还向左宗棠请求,想把中旗和右旗的人并入喇什德勒克的部落,这事儿后来不了了之。

1882年,喀喇沙尔设立了直隶同知兼理事的职位,专门负责处理喇什德勒克部落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各种事务。1896年,甘肃的回匪窜出了关外,伊犁将军长庚就命令喇什德勒克部落的贝子棍布札普,派札萨克台吉贡噶那木札勒带兵驻扎在都木达塔什哈,堵住从博斯腾湖通往罗布泊的道路。事情平定后,他们就撤兵回去了。

喇什德勒克部落的土地出产跟以前的土尔扈特南部落差不多,一共十一个佐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