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亦都,钮祜禄氏,老家在长白山,家里挺有钱,在当地很牛。他爷爷阿陵阿拜颜,后来搬到英崿峪住了。他爸叫都陵阿巴图鲁。话说在壬戌年,额亦都出生了。他小时候,父母被仇家杀害了,他就躲到邻村去了。十三岁那年,他亲手报了仇。他姑姑嫁给了嘉木瑚寨的寨长穆通阿,他就去投奔姑姑了。穆通阿的儿子哈思护比额亦都大两岁,俩人关系特别好。在姑姑家住了几年,庚辰年,努尔哈赤路过嘉木瑚寨,就在穆通阿家住了一宿。额亦都跟努尔哈赤聊了聊,觉得他不是一般人,就想去跟着他。他姑姑拦着他,额亦都说:“男人活在世上,能一直平平淡淡吗?这次我跟着他去闯闯,保证不会让姑姑担心!”第二天,他就跟着努尔哈赤走了。那年努尔哈赤二十二岁,额亦都十九岁。
努尔哈赤当时被族里的人欺负,经常受人侮辱,甚至还有箭射到家门口,额亦都一直保护在他身边,总算化解了危机。 费英东,他儿子叫索海,孙子叫倭黑;何和礼,他儿子叫多积礼,还有两个儿子叫和硕图和都类;安费扬古和扈尔汉,也是跟着努尔哈赤一起打江山的。
过了三年,到了癸未年(公元1613年),努尔哈赤起兵,额亦都跟着他一起,去攻打尼堪外兰,攻打图伦城,他第一个冲上去;攻打色克济城,敌人一点防备都没有,就被他拿下了,还缴获了他们的牛马和士兵;他又带兵去攻打舒勒克布占,也攻下了那座城。额亦都作战勇敢,很厉害,拉得动十石的强弓,能以少胜多,打仗总是很顺利,努尔哈赤知道他很有本事,对他越来越信任。
丁亥年(公元1627年)八月,努尔哈赤让他带兵去攻打巴尔达城。到了浑河,正赶上秋季河水上涨,过不去,他就用绳子把士兵连起来,一个接一个地渡过河,晚上悄悄地靠近城墙,带着精锐的士兵第一个冲上去,城里的士兵惊慌起来抵抗,在城墙上厮杀,箭射中了他的大腿,箭还插在城墙上呢,他挥刀砍断箭,继续猛攻,身上受了五十多处伤,都没退缩,最后终于攻下了这座城。打完仗回来,努尔哈赤在郊外迎接他,设宴慰劳他,把缴获的东西都赏赐给他,还给他封了个“巴图鲁”的称号。
后来萨克察来进攻,额亦都只带了几个士兵出去迎战,结果被打败了;可他晚上偷偷地潜入萨克察的城里,又攻下了克尼玛兰、章家两座城和索尔瑚寨。打完仗回来,努尔哈赤像上次一样迎接他,慰劳他。“巴图鲁”这个称号,听着就威风凛凛! 界藩有个叫科什的人,很勇猛,偷了九匹马逃跑,额亦都一个人骑着马追上去把他杀了,还把偷的马都追回来了。嘉木瑚人贝挥巴颜想造反,投靠哈达,努尔哈赤命令额亦都去讨伐他,把贝挥巴颜父子五个人都杀了,以儆效尤。
1613年九月,叶赫部和其他八部联军一起打过来了,攻打我们的黑济格城。太祖皇帝亲自带兵,在古勒山摆开阵势。他命令额亦都带一百骑兵去挑战敌人。敌人倾巢而出,结果被额亦都狠狠地打了一顿,杀了九个敌人,敌人吓跑了。我们乘胜追击,抓住了叶赫贝勒布寨。九部联军全部溃败,我们又乘胜追击,拿下诺赛寨和兆佳村。战斗中,齐法罕战死了,额亦都冲进敌阵,把齐法罕的尸体带了回来。
讷殷部是九部联军中的一部,他们的首领搜稳塞克什战败后逃回去了,又集合了七个寨子的兵力,在佛多和山据守。太祖皇帝命令额亦都、噶盖、安费扬古带一千兵去围攻他们的寨子,最终攻破了寨子,杀了搜稳塞克什,太祖皇帝还把自己的坐骑赏赐给了额亦都。1618年秋天,我们出兵征讨哈达部,把他们灭掉了。
1625年五月,我们跟着贝勒巴雅喇等人一起攻打东海渥集部,拿下了赫席黑、俄漠和苏鲁、佛讷赫拖克索这三条路,俘虏了两千人。九月,我们出兵征讨辉发部,把他们也灭掉了。1627年十一月,太祖皇帝命令带一千兵去安抚渥集部的四个地方:那木都鲁、绥分、宁古塔、尼玛察,十九个首领包括康古礼都投降了。接着乘胜追击,拿下雅揽路,俘虏了一万人。1628年,太祖皇帝命令何和礼、扈尔汉带两千兵攻打渥集部的虎尔哈路,围攻札库塔城三天,城里的人不肯投降,我们就攻破了城,杀了上千人,俘虏了两千人。周围的其他地方也都投降了,我们让他们的首领土勒伸、额勒伸带着他们五百户人家回来。1633年,我们出兵征讨乌拉部,把他们也灭掉了。
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正式确立了八旗制度,额亦都被编入了镶黄旗。努尔哈赤称帝后,设立了五大臣,额亦都就是其中之一,满语叫“达拉哈辖”。第二年,努尔哈赤派额亦都和安费扬古一起攻打明朝的马根单、花豹冲、三岔儿等几个堡垒,都打下来了。
四年后,明朝经略杨镐率领大军来进攻,总兵杜松的军队从抚顺进军。三月初一,各贝勒率领军队出战。中午过后,军队到达太兰冈,大贝勒代善因为努尔哈赤还没到,建议暂时驻扎军队等候。当时还是四贝勒的皇太极说:“咱们在界藩修城墙的民夫,应该赶紧保护他们!为什么磨蹭,还要示弱呢?”额亦都大声说:“四贝勒说得对!”于是军队继续前进。军队到达界藩,那些正在修城墙的民夫都扔下工具冲下山来作战,努尔哈赤也赶到了,指挥军队夹击,杜松的军队被打败了。接着又打败了马林在尚间崖的军队,和刘綎在阿布达里冈的军队,额亦都一直冲锋陷阵。
努尔哈赤每次出征,额亦都都跟着,从没失败过。每次打胜仗受了赏赐,额亦都总是把赏赐分给有功的将士,从不私藏。努尔哈赤非常器重他,先把族妹嫁给他,后来又把和硕公主嫁给他。
额亦都的次子达启,从小就勇猛,努尔哈赤把他养在宫里,长大后还让他娶了皇女。达启仗着皇恩宠爱就骄横跋扈,对其他皇子都不礼貌,额亦都为此很担忧。有一天,额亦都召集了几个儿子在别墅里喝酒,酒过三巡,他突然站起来,命令人抓住达启,大家都吓了一跳。额亦都拔出刀说:“天下哪有父亲杀儿子的?但是这孩子太傲慢了,现在不治他,将来一定会败坏国家,毁掉我们家门!不服从的,我就用这把刀杀了他!”大家害怕了,把达启拉进屋里,用被子捂死了他。额亦都去向努尔哈赤谢罪,努尔哈赤震惊惋惜了好久,最后感叹说,额亦都为国家考虑得如此长远,真是让人难以企及啊!
额亦都,官做到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朝廷还给他和后代三代人发放一百人的俸禄。他管辖的牛录分成了三个世袭的,分别隶属于镶黄旗和正白旗。六年后,他攻克了辽阳,皇上还赐给他第一区的土地。六月,他去世了,享年六十岁,太祖皇帝亲自为他哭丧三次。天聪元年,追封他为弘毅公。崇德年间,他的牌位被供奉到太庙里。顺治十一年,世祖皇帝下令为他立碑表彰功勋,还亲自写碑文,详细记载了他的战功,称赞他“忠勇忘身,有始有卒,开拓疆土,厥积懋焉”。
额亦都生了十六个儿子,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彻尔格、图尔格、伊尔登、超哈尔、遏必隆,他们都有自己的传记。他的第四个儿子韩代,第五个儿子阿达海,以及阿达海的儿子阿哈尼堪,都在战场上战死了。他的第七个儿子谟海,很早就从军,多次立下战功,官做到都统,也战死了。他的第十五个儿子索浑,跟随太宗皇帝征战,立下功劳,被授予世管牛录额真的职位,后来一直升迁到议政大臣。
额亦都最初被授予一等总兵官,康熙年间改袭一等精奇尼哈番,到乾隆元年又改成一等子爵。他的儿子图尔格被另外封为公爵,因为他的孙子阿里衮和阿里衮的儿子丰升额父子都立下了功劳,所以图尔格的爵位又升到了“一等果毅继勇公”。高宗皇帝还特意下旨说:“额亦都的后代已经封到一等公了,他最初被封的子爵也要继续世袭下去。”
费英东,瓜尔佳氏,苏完部人。他父亲索尔果是部落首领。太祖起兵的第六年,也就是戊子年,索尔果率领五百户人马归顺了太祖。费英东当时二十五岁,箭法高超,能拉开十余石的强弓。他为人忠诚正直,敢于直言,太祖让他参与处理政务,授予他一等大臣的职位,还把皇长子褚英的女儿嫁给了他。兑沁巴颜是费英东的姐夫,他曾经密谋造反,被费英东抓获并处死了。后来,费英东被授予紥尔固齐的官职,负责审理案件和管理百姓。
努尔哈赤命令费英东去攻打瓦尔喀部,拿下噶嘉路,结果杀了他们的首领阿球,瓦尔喀部的人也都投降了。
戊戌年正月,努尔哈赤又让费英东带着褚英、巴雅喇一起去打瓦尔喀部的安褚拉库路,带了一千兵,攻下了二十多个屯寨,还收复了周围的村庄。
己亥年九月,哈达部和叶赫部打起来了,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向努尔哈赤求救,努尔哈赤就派费英东和噶盖带着两千兵去哈达驻守;后来哈达部又投靠了明朝,费英东他们把这事儿告诉了努尔哈赤,结果哈达部就这样完蛋了。
丁未年正月,瓦尔喀部的蜚悠城长策穆特黑想带着自己的人投靠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就让费英东跟着贝勒舒尔哈齐他们,带了三千兵过去,收编了环城五百户居民,还分派了三百兵给扈尔汉,让他护送着先走。乌喇贝勒布占泰带了一万人马堵路,费英东跟着其他贝勒们率领后军赶到,结果大败乌喇军。五月,努尔哈赤又让费英东跟着贝勒巴雅喇去打渥集部,他们扫荡了赫席黑等地,俘虏了两千人回来。
辛亥年七月,渥集部的乌尔古宸、木伦两路抢走了努尔哈赤赏赐给别人的铠甲,努尔哈赤就派费英东和阿巴泰带着一千兵去讨伐,俘虏了一千多人回来。癸丑年,费英东跟着努尔哈赤去打乌喇部,把乌喇部给灭了。
乙卯年,努尔哈赤要建立政权了,设立了八旗制度,命令费英东加入镶黄旗,担任左翼固山额真;同时还设立了五大臣辅政,费英东就是其中之一,还保留了一等大臣、扎尔固齐的职务。
到了丙辰年,努尔哈赤终于建国了,改元为天命。三年后,开始对明朝用兵,费英东跟着去攻打抚顺。明朝总兵张承荫带了一万多兵马来救援,占据有利地形布阵,炮火猛烈。费英东的马受惊吓跑偏了,其他军队都跟着后退,费英东赶紧调转马头,大声呼喊,指挥军队一起冲锋,最终打败了明军。努尔哈赤感叹道:“此真万人敌也!”
四年后,明朝大举入侵,兵分几路深入我军腹地。明朝总兵杜松在萨尔浒山顶扎营,费英东的部队在左翼,联合其他各旗军队奋勇作战,打败了杜松,杜松战死,明军因此溃败。八月,努尔哈赤攻打叶赫,费英东跟随出征,军队逼近叶赫城,城里的人用石头和火攻打我们。努尔哈赤下令撤退,费英东说:“我们的军队已经逼近城墙了,怎么能撤退呢?”努尔哈赤又下令撤退,费英东说:“城池马上就要攻克了,绝对不能撤退!”最终攻下了叶赫城。后来,努尔哈赤要抓捕金台石,费英东也在现场,一起审问,最后抓到了金台石,叶赫因此被彻底打垮。
费英东跟随努尔哈赤征战,每次遇到敌人,他都冲在最前面,战斗必胜,攻城必克,冲锋陷阵,敌人无不溃败;国家大事上有任何疏漏,他总是直言进谏,非常坚决,毫不动摇。他帮助努尔哈赤建立了帝业,功劳最大。五年春天三月,努尔哈赤确定武功爵位,授予费英东三等总兵官的职位。同月,费英东去世了,享年五十七岁。他去世的时候,太阳向西落下,乌云聚集,发出轰隆隆的声音,雷电、雨雹一起出现,没过多久就雨过天晴了。努尔哈赤准备去吊唁,一些贝勒因为天色已晚劝阻他,努尔哈赤说:“他是我的肱骨大臣,我们同甘共苦,现在他先去世了,我能不悲伤吗?”于是他去了,痛哭不已,直到深夜才回来。九月,努尔哈赤祭拜贝勒穆尔哈齐的墓地,出城后,顺便去了费英东的墓地,亲自敬献了三次酒,哭了好久。
天聪六年,皇太极追封费英东为直义公。崇德元年,皇太极建太庙,把费英东列为配享大臣。皇太极曾经对群臣说:“费英东看到别人做错事,一定会先批评自己,然后再弹劾别人;看到别人做好事,一定会先鼓励自己,然后再举荐别人。被他弹劾的人没有怨言,被他举荐的人也没有骄傲自满。朕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大臣能像他这样公正地处理善恶问题的!”
顺治十六年,顺治皇帝下诏说:“费英东辅佐太祖(努尔哈赤)皇帝,参与制定国家大计,扩展疆土,是开国第一功臣。后世对他的赏赐,无论如何都无法表达他的功劳,特晋封他为三等公。”康熙九年,康熙皇帝亲自撰写碑文,刻在费英东墓道上,称赞他的功劳超过所有大臣,是功勋卓著的一代元勋。雍正九年,雍正皇帝又加封他为“信勇”。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再次晋封他为一等公。费英东有十个儿子,他的事迹,他的儿子图赖已经记载下来了。
费英东的第六个儿子索海,继承了总兵官的职位。后来因为犯了错误,被革职。天聪五年,清朝设立六部,索海被授予刑部承政。七年,他和兵部承政车尔格一起侦察边境,到达锦州,俘获了一些敌人,之后被任命管理牛录事务。崇德三年,清朝重新制定了部院的官制,索海改任都察院左参政。十月,他跟随皇太极征讨明朝,攻克了大凌河,占领了十四个屯堡,之后再次被授予刑部承政。
崇德四年,索伦部的博木博果尔等人投降后又叛变,皇太极命令索海和工部承政萨木什喀率领军队前去讨伐。他们攻克了雅克萨和兀库尔两座城池。在进攻铎陈城时,博木博果尔率领六千人前来增援,从我军后方发起攻击,索海设下埋伏,打败了敌人,俘虏了四百人,乘胜攻入敌营,博木博果尔逃跑了。索海率领将士攻打挂喇尔屯,攻克后驻扎了五百兵力,斩首二百,俘虏一百三十人后返回。之后又追击敌人,攻克了额苏里屯西和额尔图屯东,俘虏了六千九百五十六人,缴获了大量的牛羊驼马。军队凯旋后,贝勒杜度和阿巴泰迎接他们,皇太极在实胜寺设宴款待。论功行赏,索海被授予二等甲喇章京。兵部弹劾索海行军时不设营寨,俘虏中有漏网之鱼,应该取消他的赏赐,但是皇太极赦免了他。
六年春天,跟着睿亲王多尔衮他们去围攻锦州,因为私自派兵回营,远离城池驻扎,被皇上叫回来,他和谭泰、阿山、叶克书等人一起被罚了款。夏天,又跟着多尔衮他们去围攻锦州,锦州的士兵出去到小凌河打水,索海就带了四百兵马去伏击他们,砍杀了九十多个人头,然后就跟着一起攻打松山,打败了明军。那时候正赶上敏惠恭和元妃去世,索海竟然把投降的将领祖大乐叫到自己帐篷里跳舞唱歌,刑部说索海该死,就削了他的官职。皇上给他下了道旨说:“你既然沉迷享乐,那就自己在家好好玩吧,以后不许再到笃恭殿和大清门前来了!” 索海就这样被废黜了,在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再也没被启用过。顺治二年,他以副都统的身份去四川征战,死在了军中。他的儿子多颇罗,因为跟着大军入关,打击流寇有功,被授予牛录章京的官职,后来又升为一等甲喇章京。十四年,跟着信郡王多尼去征讨云南,在磨盘山战死了。
倭黑是费英东的后代。他父亲是察哈尼。当初索海继承他父亲的爵位后被罢免了,太宗皇帝就让纳海、图赖分袭爵位,后来又因为事情夺了他们的爵位,又让察哈尼继承。接着又改成了三等昂邦章京。他死后,儿子倭黑继承了爵位。顺治初年,倭黑跟着大军入关。四年后,爵位制度重新调整,改成了三等精奇尼哈番,因为受到皇帝的恩典,多次晋升,最后升为一等。十六年,晋升为三等公,还被授予内大臣的官职。康熙八年,圣祖皇帝要处罚鳌拜,吏部认为倭黑和鳌拜是同族,应该罢官,于是命令他辞去内大臣的职务,到骁骑营服役。
吴三桂造反了,倭黑跟着去打仗。过了十三年,皇上任命他做署理副都统,率领兖州驻防部队,协助定南将军希尔根讨伐叛军。他在分宜打败了耿精忠的将领左宗邦,在袁州打败了吴三桂的将领朱君聘和黄乃忠,然后收复了安福。他在鸾石岭和白水口与叛军作战,屡次获胜。十五年的时候,皇上晋升他为太子太保。他跟着大将军安亲王岳乐一起收复了萍乡,一直打到长沙,击败了吴三桂的军队。十六年,岳乐把军队分一部分给倭黑,让他驻扎在茶陵。十七年,他又调到攸县驻扎。十八年,他跟着大将军贝子彰泰一起攻打云南,被授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的职位。云南平定后,二十一年,他被提升为都统。后来朝廷大臣们讨论各位将领的功过,因为倭黑在长沙打仗的时候曾经撤退过,按理说应该受到处罚,所以皇上就撤销了他的太子太保的职位。三十年的时候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傅尔丹,有单独的传记记载。
何和礼,栋鄂氏,他祖上是从瓦尔喀迁到栋鄂的,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落,就以地名作为姓氏。何和礼的祖父叫克彻巴颜,父亲叫额勒吉,哥哥叫屯珠鲁巴颜,他们世世代代都是部落的首领。何和礼二十六岁的时候,接替哥哥管理部落。栋鄂部一向很强大,克彻巴颜和章甲城首领阿哈纳有仇。这个阿哈纳是兴祖的孙子,是“宁古塔”六贝勒之一。“宁古塔”和栋鄂部经常互相侵犯,宁古塔就向哈达借兵攻打栋鄂,双方互相抢掠。
话说努尔哈赤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听说何和礼手下的兵马特别精良,就特别客气地把他招揽过来了。戊子年,努尔哈赤娶了哈达的公主为妃,何和礼带着三十个骑兵护送着。回来之后,何和礼干脆就带着他所有的兵马投靠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就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他。 何和礼以前的老婆带着他一部分老部下留在原来的地方,想跟何和礼打仗,努尔哈赤亲自劝说,这才罢兵投降。
八旗制度刚建立的时候,何和礼的部队属于红旗,他当上了红旗的总管。戊申年,跟着努尔哈赤去征讨乌喇,率领本旗的兵马打仗立了大功。辛亥年,努尔哈赤命令他和额亦都、扈尔汉一起带兵攻打渥集部的虎尔哈路,攻克了紥库塔城。癸丑年,又跟着努尔哈赤第二次去征讨乌喇。努尔哈赤想招降布占泰,还希望他能悔改,但是何和礼和其他贝勒们强烈要求进攻,最后乌喇就被灭了。
天命年号建立后,八旗制度又重新调整了一下,何和礼的部队属于正红旗。后来设立了五大臣,何和礼就是其中之一。天命四年,跟着努尔哈赤打败了明朝的经略杨镐。天命六年,攻下沈阳和辽阳,何和礼都在现场,因为战功被授予三等总兵官。天命九年八月,何和礼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那时候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扬古、扈尔汉都先他去世了,努尔哈赤哭得特别伤心,说:“跟我一起并肩作战,情同手足的大臣们,怎么一个都不留下陪我到老呢?”
到了皇太极时期,何和礼被追封为三等公。顺治十二年,追谥为温顺,还刻了碑文记载他的功劳。雍正九年,又加封了“勇勤”的称号。他一共留下了六个儿子。
话说这位多积礼,他的老爹是何和礼的次子。一开始,他被授予牛录额真的官职。后来他跟着四贝勒去打乌拉。天聪年间,他又升职了,当上了甲喇额真。之后,他又参加了攻打锦州和围攻大凌河的战役,还被授予了游击世职。
崇德元年,他带兵去东海打瓦尔喀部,俘虏了三百多壮丁,因此升任本旗的梅勒额真。四年后,他和镇国公紥喀纳一起,率领军队驻扎在藩、屏二城之间,结果这小子竟然偷偷牵了马跑了!追都追不上。按罪责来说,应该夺了他的世职,抄了他的家,但是皇上开恩,只没收了他的弓箭、盔甲和三匹马,还让他继续当梅勒额真。
崇德六年,他又参加了跟洪承畴作战的战役,率领骑兵沿海追击,斩获颇丰。到了崇德七年,因为年纪大了,他就退休了。最后,他在顺治五年去世了。
和硕图是何和礼的儿子,一开始当上了三等总兵官。后来努尔哈赤把大贝勒代善的女儿嫁给了他,他就成了和硕额驸。皇太极当皇帝后,封他为正红旗固山额真。
天聪元年,他跟着军队去打朝鲜,又跟着去打明朝,攻打锦州、宁远立了功。第二年,跟着贝勒阿巴泰打仗,攻破了锦州、杏山、松山等地。九月,又去打察哈尔,打败了他们的四个路军。因为立功,他被加封为五牛录,官升三等公。
天聪三年,他跟着贝勒岳托打仗,在大安口打败了明朝的守军,在马兰峪又打败了明朝的援军。后来又跟着皇太极攻打遵化,率领自己旗的兵攻下了遵化城西北角。大军逼近北京,在土城关扎营,明朝军队来攻打,被他打退了。他又在卢沟桥打败了明军,和副都统阿山一起阵斩了明朝武经略满桂和总兵孙祖寿,还抓住了黑云龙、麻登云。军队撤军后,攻克了永平,他率领骑兵守卫滦州。
天聪五年,他参加了围攻大凌河城的战役,率领本旗的兵力驻守在城西北。明军突围出来,他和都统叶臣等人夹击,打败了他们,追击到城壕才返回。天聪七年,皇太极问他先打明朝、朝鲜还是察哈尔哪个国家,和硕图上书说:“应该先修缮好各个城堡,然后再观察明朝的边境,找到弱点再进攻。如果老天保佑我们,各个城池都投降了,那他们肯定不会很快回师,南边的六个城池,可以设立界碑屯田耕种,修筑城墙可以稍后再进行。我担心的是,我们的军队一旦出征,敌人就会趁机攻击,我们鞭长莫及,难以救援。沈阳、牛庄、耀州这三个城池应该先修缮完善,这样内外边境才能长驱直入。” 七月,和硕图去世了,皇太极亲自去为他哭丧。顺治十二年,追谥他为端恪。
都类,是何和礼的第五个儿子,公主生的。他一开始是牛录额真,后来升迁到本旗的固山额真。因为是公主的儿子,又额外管辖了两个牛录。崇德元年,他跟着太宗皇帝去打朝鲜,打到汉城城下,他冲在最前面,攻破了城门,率领阿礼哈超哈兵进城搜捕敌人。因为没管好手下,导致他们违法乱纪,所以被罚款,还被没收了分到的战利品。
三年后,他又跟着贝勒岳讬去打明朝,到了密云墙子岭。明朝派了三千人来抵抗,都类和谭泰一起指挥部队夹击,大获全胜,缴获了百匹马和二十峰骆驼。军队分成四路进攻,遇到的敌人都被打败,一直打到济南才回来。四年后,他跟着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攻锦州,因为手下部队撤退缩减防线,而且还收受了蒙古人的贿赂,所以再次被罚款。没过多久,他手下的兵就告发他在山东的时候,纵容家奴偷马,还私下泄露了明朝德王埋藏的珍宝,因此被判死刑,皇上念在他有功,饶了他一命,但是革职查抄家产。八年后,他又被重新启用,做了固山额真,镇守锦州。顺治三年,他跟着肃亲王豪格去征讨张献忠,带兵攻下了庆阳,在西充和主力会合,一起击杀了张献忠,又和贝勒尼堪等人一起平定了川北的州县。军队回来后,论功行赏,皇上还特别恩典,他被陆续晋升为二等伯。十三年,他去世了。
安费扬古,是觉尔察氏的人,世代居住在瑚济寨。他父亲完布禄,侍奉过太祖皇帝,曾经有章甲、尼麻喇人引诱他叛变,但他没有答应,这些人又绑架了他的孙子来威胁他,但他始终忠心耿耿。安费扬古年轻的时候就侍奉太祖皇帝。旗帜制度建立后,他被编入了满洲镶蓝旗。
1613年,努尔哈赤起兵,仇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和甲版。萨尔浒城的城主诺米讷和柰喀达暗中帮助仇尼堪外兰,泄露了军队的行动计划,让仇尼堪外兰逃跑了。努尔哈赤很生气,把诺米讷和柰喀达抓起来杀了,然后派安费扬古带兵去攻打他们的城池。
努尔哈赤的堂兄弟康嘉,看到努尔哈赤这么英勇,就和几个同伙一起带着哈达的兵马前来,让兆佳城的城主李岱带路,偷袭了瑚济寨。偷袭完之后就撤走了。安费扬古当时正在打猎,听说有军队过来,就带着巴逊和十二个士兵追了上去,把他们打败了。
1614年正月,安费扬古跟着努尔哈赤攻打兆佳城,抓住了李岱。李岱的同伙李古里紥泰逃跑了,投靠了汪泰。安费扬古奉努尔哈赤之命去劝降,汪泰也投降了。六月,安费扬古跟着努尔哈赤攻打马儿墩寨,这个寨子地势险要,防守非常严密,箭矢石头乱飞,打了三天都没攻下来。安费扬古晚上带兵从隐蔽的小路攀岩而上,攻下了这个寨子。
1617年六月,努尔哈赤攻打哲陈部,八月攻克洞城;1618年九月,攻克王甲城,安费扬古都跟着一起作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后来又攻克了章甲、尼麻喇、赫彻穆等城池,还攻下了香潭寨;香潭寨的城主李墩拜湖逃跑了,结果被追上,在硕郭山被俘虏,献给了努尔哈赤。
1623年六月,努尔哈赤攻打哈达富尔佳齐寨。军队撤退的时候,努尔哈赤亲自带兵殿后。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带着骑兵追了上来,一个骑兵冲到努尔哈赤面前,努尔哈赤正要拉弓射箭,又有三个骑兵冲了过来,努尔哈赤的马差点摔倒,这三个骑兵挥舞着刀冲上来,安费扬古冲上去截击,把他们全部杀死了;努尔哈赤也射中了孟格布禄的马,马受了伤倒下了,敌人的骑兵溃逃了。努尔哈赤很欣赏安费扬古的勇敢,赐给他“硕翁科罗巴图鲁”的称号。九月,努尔哈赤打败了九部联军,闰十一月,命令安费扬古和额亦都、噶盖等人攻打讷殷路佛多和山寨,斩杀了山寨的首领搜稳塞克什。1626年九月,安费扬古跟随努尔哈赤消灭了哈达部。
1909年(辛亥年)七月,我奉命和阿巴泰等人一起攻打渥集部的乌尔古宸和木伦两路,占领了他们的土地,俘虏了他们的人带了回来。1913年(癸丑年)正月,我跟着太祖去消灭乌喇,军队逼近城下,我拿着大旗,第一个冲了上去。后来设立了五大臣,我就在其中。1617年(天命元年)七月,我奉命和扈尔汉率领军队攻打东海萨哈连部,到达兀尔简河,砍树做船,水陆并进,攻下了河的南北三十六个寨子。八月丁巳日,军队到达黑龙江边,黑龙江一般九月才开始结冰,可那天我们驻扎的地方却结了冰,宽大概六十步,就像一座浮桥一样。我当时说:“这是上天保佑我们啊!” 然后策马第一个渡过冰面,大家纷纷跟上,全军渡过江,冰面很快就融化了。之后,我们又攻下了江北的十一个寨子,降服了犬、诺洛、石拉忻三路。三年四月,太祖攻下抚顺,明朝的总兵张承荫等人前来救援,分成了三营,我攻打了他们的左营,大败他们,乘胜追击,又攻下了三岔儿等地的堡垒。1619年(天命四年),我们打败了明朝的经略杨镐,灭掉了叶赫部。1621年(天命六年),我们攻占了沈阳和辽阳。这些战役,我都参与其中。
1623年(天命七年)七月,我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1657年(顺治十六年),追封我为敏壮,并立碑记载我的功绩。太宗皇帝曾经对群臣说:“以前达海、库尔缠劝我穿汉人的衣冠,我说这不利于打仗。我们穿着宽大的袍子,像安费扬古、劳萨那样的人,能冲锋陷阵,抵御敌人吗?”那时,猛将如云,而我和劳萨尤其杰出。
我的儿子是达尔岱、阿尔岱、硕尔辉。达尔岱担任过甲喇额真,侍奉太宗皇帝。在攻打明朝的战争中,他攻打大凌河,守卫臧家堡,攻占锦州、宁远,征讨朝鲜,都立下了功劳。1645年(顺治二年),他被授予拖沙喇哈番的爵位。1650年(顺治七年),追叙我的功劳,他被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1693年(康熙五十二年),圣祖皇帝念及我开国时的功劳,又另外授予他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并令他的孙子明岱继承爵位。阿尔岱的儿子都尔德和硕尔辉的孙子逊塔也都立下过功劳,在世祖朝受封爵位,他们的事迹另有记载。
扈尔汉,佟佳氏的人,祖祖辈辈住在雅尔古寨。他爸爸扈喇虎跟族里的人结了仇,带着自己的人投奔了太祖。那一年是戊子年,也就是太祖起兵的第六年,扈尔汉才十三岁,太祖就把他收养当儿子了。 长大一些后,太祖让他当侍卫。后来分旗的时候,他被编进了满洲正白旗。扈尔汉特别感激太祖的养育之恩,发誓要忠心耿耿,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
瓦尔喀部的蜚悠城,一开始是属于乌喇的。乌喇的贝勒布占泰对蜚悠城的人很残酷。丁未年正月,蜚悠城的首领策穆特黑请求投奔太祖。太祖就派贝勒舒尔哈齐他们带三千人去迎接,扈尔汉也跟着去了。到了蜚悠城后,他们接收了城周围五百户人家。太祖让扈尔汉和扬古利率领三百兵,保护着这五百户人家先走。布占泰带了一万人马,想在各个路口拦截他们。扈尔汉就在山顶上扎营,让那五百户人家进了营地保护起来,又分出一百人保护他们。他自己带着两百人,跟乌喇的一万人马在山上对峙,然后派人去向后军求援。第二天,乌喇人倾巢而出进攻,扬古利带兵迎战,乌喇兵稍微后退了一下,这时后军到了,一起猛攻,大获全胜。
五月,太祖命令贝勒巴雅喇带一千人去攻打渥集部,扈尔汉也跟着去了,他们攻下了赫席黑、俄漠和苏鲁、佛讷赫拕克索三条路,俘虏了两千人。己酉年十二月,太祖又派扈尔汉带一千人去攻打渥集部,他们从滹野路进军,收复了两千户人家。太祖很高兴,赏了他盔甲、战马,还给他赐了个“达尔汉”的称号。辛亥年十二月,太祖又派扈尔汉、何和礼、额亦都带两千人去攻打渥集部的虎尔哈路,攻克了紥库塔城,斩杀了一千多人,俘虏了两千人;还安抚了周围的各路居民,收复了五百户人家。癸丑年,太祖攻打乌喇,扈尔汉和其他将领都跟着一起去了,他们攻破城门,最终灭掉了乌喇。后来太祖设立了五大臣,扈尔汉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努尔哈赤和明朝约定好了边界,还警告老百姓不许越界,违反了就杀无赦。可到了天命年间,差不多十年左右,明朝老百姓隔三差五地就越界来采人参、挖矿,摘果子、砍树,一年到头没消停过。努尔哈赤就派扈尔汉去边境巡逻,抓到越界的明朝百姓,直接就杀了,一共杀了五十多个。后来努尔哈赤派人去广宁,广宁巡抚李维翰把他们抓起来,还要求努尔哈赤把杀人的事儿给解释解释,最好把那些越界的人交出来。努尔哈赤压根儿没答应。之后,努尔哈赤抓了十个叶赫俘虏,在抚顺关斩首示众,明朝也把使者放了。那年秋天七月,努尔哈赤命令扈尔汉和安费扬古带着两千人马去打萨哈连部,路上顺手还收服了兀尔简河两岸的三十六个寨子;然后进攻萨哈连部,拿下十一座寨子,还有三个部落投降了。具体情况,安费扬古的传记里写得很详细。
四年春天二月,明朝的经略杨镐带兵从四个方向大举入侵,三月,努尔哈赤亲自带兵抵抗,扈尔汉跟着贝勒阿敏先出发,碰上了明朝的游击乔一琦,把他们打败了。当时朝鲜也派兵支援明朝,他们的将军姜弘立驻扎在孤拉库岭,乔一琦带着残兵败将躲进了朝鲜军营。扈尔汉和其他的贝勒们一起攻击明军,在萨尔浒打败了明将杜松等人;在尚间崖打败了明将马林等人;这些战役扈尔汉都冲锋陷阵。明将刘綎从宽奠进入董鄂路,牛录额真托保等人作战不利。扈尔汉率领军队和托保会合,利用地形设伏,其他贝勒的军队从瓦尔喀什林出击。刘綎率领军队登上阿布达里冈列阵,扈尔汉率军扼守要冲,其他贝勒军队随后赶到,东西两面夹击,打败了明军,刘綎战死,明军溃败。五年,努尔哈赤攻下沈阳,扈尔汉跟着一起打败了明朝总兵贺世贤等人。扈尔汉一路升官,最后做到三等总兵官。八年冬天十月,扈尔汉去世,才四十八岁,努尔哈赤亲自去为他奔丧。
扈尔汉的儿子们:浑塔继承了三等总兵官的职位,之后的事迹没记载;准塔有单独的传记;阿拉密继承了准塔的职位,具体情况可以看准塔的传记。
话说啊,以前国家刚建立的时候,设立了五个大臣来处理政务和审理案件,要打仗了,他们还领兵出征,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掌握着军政大权啊!额亦都最早投奔太祖,是老资格的元老,带兵打仗的经历也最多。费英东更是以忠诚正直闻名,历朝历代都对他赞誉有加,被誉为辅助开国第一功臣。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他们也先后跟着太祖东奔西跑,一起打下了江山,经历了三十年的艰苦奋斗,最终辅佐太祖成就了大业,他们的功劳显而易见。
太祖称帝以后,他的儿子们个个都长大成人,而且都很优秀,所以等那五个大臣去世了,就由四大贝勒来执政了。至于他塔喇希福祖罗屯,据说也曾经被列入那五个大臣的行列,可能是当初人手不够的时候临时补充的吧?这都是些早年的传闻,也不好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