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地方啊,古代属于荆州地区。明朝的时候,归属湖广布政使司管辖,还设了个偏沅巡抚。清朝初期还是这样。康熙三年,才单独设立了湖南布政使司,正式成为湖南省,偏沅巡抚也搬到长沙办公。雍正二年,把偏沅巡抚改名叫湖南巡抚,还归湖广总督管着。七年后,设立了永顺府,把岳州的澧州升格了。十年后,又把衡州的桂阳州升格了。乾隆元年,辰州的沅州也升成了府。嘉庆二年,辰州下面的乾州、凤凰、永绥三个厅也升格了。嘉庆二十二年,又设了个晃州厅。到了光绪十八年,又设立了南州厅。
总的来说,湖南管着九个府,五个直隶厅,四个直隶州,三个属州,还有六十四个县。东边到江西的义宁,大概三百五十里;西边到贵州的铜仁,一千七百三十五里;南边到广东的连州,八百里;北边到湖北的监利,三百五十里。东西长一千四百二十里,南北宽一千一百五十里。北极高度在二十二度四十九分到二十九度三十七分之间。跟北京相比,偏西二度十四分到七度四十三分之间。宣统三年的时候,户籍登记在册的有四百二十八万八千一百六十四户,人口总数是二千二百五万二千一百五十九人。
湖南的名山有:衡岳、九疑、都庞、骑田、萌渚、幕阜;大河有:湘江、沅江、资江、澧水;湖泊有:洞庭湖。交通方面,驿道从长沙北上能到湖北蒲圻;东南方向走插岭关能到江西萍乡;南边能到广西全州;西边能到贵州玉屏。铁路方面,粤汉铁路的中段通了,还有萍株支线。水路呢,从长沙南下到湘潭,北上到汉口。电线呢,从长沙北上到汉口,南边通到桂林,西边通到洪江,东边通到江西萍乡和安源。
长沙府管辖范围很大,很繁华,也很难治理。巡抚大人说了算,布政使、提学使、提法使三司,还有巡警道、劝业道、盐法道、长宝道四道,都归长沙府管。明朝的时候,长沙府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年间,偏沅巡抚从沅州搬到了长沙,长沙成了省会。雍正二年,改名为湖南巡抚。从长沙府到北京,三千五百八十五里。长沙府东西长一千公里,南北宽五百九十公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八度十三分,比北京偏西三度四十分。长沙府管辖一个州,十一个县。
长沙,地势低洼,繁华,难治理,依山傍水而建。东面是天井,西面是谷山,北面是罗洋、石宝、麻潭、智度、铜山。长江这条大河,还有洞庭湖,湘江、沅江、资江、澧江都汇聚到这里。湘江从湘潭、善化流入,汇集了潦浒河和白沙河的水。再往西北,右边是下泥港,左边是桐树港,汇集了八曲河的水,经过铜官山,到靖港,这是古新康江的入江口。再往西北,和乔口河汇合,流入湘阴。浏阳河在长沙县的南面,发源于大围山,向西北流,经过县界流入湘江。陶关在县的西南。还有乔头镇巡司,乔头、长沙两个驿站,以及长株铁路。
善化,地势低洼,繁华,难治理,依山傍水而建。南面是昭山,西面是岳麓山,西北是金盘山,东南是锡山。湘江在西边,从湘潭流入,向西北流,左边汇入观音港,到瓦官口,靳江水从西南流来汇入。向北经过水陆洲,流入长沙。东面,浏阳河从浏阳流入,向北与金塘港汇合,流入湘江。再往西,卯江水,也叫满官江,发源于宁乡嵇架山,向东北流与螺陂河汇合,流入长沙,这就是八曲河。南面有暮云市废弃的巡司,还有一个驿站,以及长株铁路。
湘潭,地势低洼,繁华,难治理,在长沙府西南一百里。西面是乌台山,东面是石潭山,南面是晓霞山,东北是昭山,昭山脚下有昭潭,西北是韶山,西南是隐山,东南是凤凰山。湘江从衡山流入,向东南流,经过晚洲,转而向北流,朱亭港水汇入其中。再向东北,经过淦田市,东面与醴陵县接壤。再向北,经过空冷峡,再向东北到达凿石浦。转而向西,涓水从西南流来汇合。水流经县西易俗乡,也叫易俗河。再向北到湘河口,左边汇入涟水。再向东北经过县城南面,再向西北形成峨洲,流入善化。西边靳江水从宁乡流入,向东流到善化汇入湘江。有两个镇:朱亭镇,县丞驻扎在此;下滠镇,以前有个巡司,现在废弃了。永宁巡司也废弃了。黄茅巡司,乾隆二十六年设立,后来搬到县东株洲市,改了名字。还有一个南岸驿站,以及商埠(光绪三十一年奏请开设),长株铁路和株萍铁路。
湘阴,地势低洼,繁华,难治理,在长沙府北一百二十里。北面是黄陵山,东面是神鼎山,东南是玉池山,东北是汨罗山、玉笥山,西北是锡山。湘江在西边,从长沙流入,向北与门泾江汇合,再向北流,西边另出一支叫濠河水,西北与资水分流,汇合处叫临资口。主河道继续向北流到县城西南,白水江汇入其中。再向北经过芦林潭,锡江水与濠河水从西边汇合。再向北与汨水汇合,西边与湄水汇合。再向西北与罗水汇合,形成汨罗江,向西北流,分成两支,到屈潭又汇合。向西北经过屈罗戍南,分流注入湘江。湘江向西北流到磊石山,流入洞庭湖。三个镇:营田镇,萧婆镇,大荆镇。县丞在林子口办公。西北有营田巡司,后来废弃了。新市、大荆镇两个巡司。湘阴、归义两个驿站。
宁乡,地势低洼,在长沙府西北一百里。南面是石鼓山,北面是香林山,东面是天马山,东南是嵇山,西面是大沩山,沩水从大沩山发源,向东南流,右边汇入黄绢水,左边汇入瑕溪,到双江口,流沙河水从西南流来汇入。再向东北,左边汇入玉堂江水,右边汇入乌江水,再向东北到县城南面,转而向东,与平江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入长沙,成为新康江。还有靳江水在县南,发源于湘乡,向东流到湘潭汇入湘江。有一个唐市镇和一个驿站。
浏阳,繁华,疲敝,难治理,在长沙府东一百五十里。西面是洞阳山,北面是道吾山,东北是大光山,还有大围山,浏水从大围山发源,向西南流到双江口,小溪水从东边流来汇合。再经过县城西南,浏渭水向北流入。再往西与小河水汇合,向西北流入长沙。北面是石柱峰,潦浒河从这里发源,向西南流,转而向西北流到长沙,成为涝塘水。还有南川水,也就是澄潭江,从江西万载流入,向西南流过江口流入醴陵,下游就是渌水。永兴、居仁两个镇,梅子园巡司(在澄潭江边),后来搬到县西永安市。
醴陵,地势平坦,在长沙府东南一百八十里。北面是小沩山,东面是王乔山,东南是大屏山,西南是君子山。湘江支流从湘潭流入。还有南渌江,有两个源头:北源叫南川水,从浏阳流入,向西南流到双江口,萍水从南边流来汇合;萍水发源于江西萍乡县,这是南源。再向西经过县城南面,右边汇入姜湾水,再向西与铁江水汇合。铁江水也叫北江,从攸县流入,向北与清水江汇合,再向北流成为泗汾河。水再向北流入渌水,到渌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宝庆府在湖南,以前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归湖南。它离省会五百里,东西宽六百六十里,南北长六百三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七度四分,比北京偏西五度六分。管辖着一个州和四个县。
邵阳县比较繁华,但是也比较难治理,地理位置重要,四周环山,东面是大云山,东北面是龙山,西北面是首望山。资水从武冈流入,在邵阳城北汇入辰溪水,然后向东北流去。邵水发源于龙山,向南与桐江、檀江汇合,然后向西北流去,在北部与渔溪汇合,西北与高平水汇合后流入新化。涟水也发源于龙山,向东北流入湘乡。烝水发源于邪姜山,与大云水汇合,流到衡阳后注入湘江。西洋江发源于西北的隆回,向南流到武冈,与洞口水汇合。隆回还有个巡司,黑田铺巡司是乾隆二十五年设立的,后来废除了。通判住在桃花坪。
新化县也比较繁华,也难治理,位于宝庆府西北一百八十里。北面是大熊山,东北面是黄柏界山,都和安化县接壤。南面是梅山、长龙山,西南是文仙山,西北是清虚山,也叫大西山。资水从邵阳流入,在县城北面流过,云溪水和洋溪水从西南汇入。再往北与油溪水汇合,流入安化。西面有渠江水,发源于冷溪山,向北流入安化,再汇入资水。东面有蓝田水,上游叫墨溪,发源于邵阳,也流入安化。高平水发源于西南的首望山,向东南流,流入邵阳,再汇入资水。西北有个苏溪镇巡司,乾隆四十年废除了。
城步县比较难治理,位于宝庆府西南四百二十里。乾隆三年划归靖州,七年又划回宝庆府。东面是罗汉山,东南是金紫山,与广西全州接壤。西南是金童山和蓝山,西北是枫门山,东北是青角山,也就是古路山,资水就发源于此,也叫都梁水或济水。它向北流,然后转向东,与款溪水汇合,流入武冈。还有巫水,发源于东北的巫山,向南流,然后转向西,成为渔渡江,县城东南的河流都汇入其中。在县城西南,它与界背水汇合,然后与清溪水汇合,流入绥宁。西南的长平水,也叫蓝山水,也流入绥宁,成为临川水。还有长滩水,发源于县城南部,向南流到广西龙胜厅,叫贝子溪,下游就是浔江。同官水也向南流入龙胜,叫太平溪,与贝子溪汇合。横岭峒巡司,原来是寨头司,乾隆元年设立,后来迁到横岭,改了名字。江头汛巡司治所在莫宜峒,乾隆六十年设立了长安营,同知住在那里。管辖着五个瑶族峒:蓬峒、牛栏、莫宜、扶城、横岭,共有四十八个寨子。
武冈州比较繁华,但人口减少,也难治理,位于宝庆府西南二百八十里。西北有武冈山,州名由此而来。再往西北是天尊山,与绥宁县接壤。南面是云山,东南是宝方山,也叫资胜山。资水从城步流入,向东与威溪汇合。然后在州城南面流过,左边汇入渠水,右边汇入石门水,然后向东北流去,蓼溪水从西面汇入。蓼溪也叫高沙市水,发源于绥宁。再往北与洞口水汇合,洞口水的上游叫平溪,发源于黔阳。向东南流,右边汇入岳溪水,向东与西洋江汇合,在平溪口汇入资水。资水继续向北流,然后转向东,流经紫阳山,叫紫阳河,龙江水从北面流入。然后向东南与夫夷水汇合,流入邵阳。西北的{艹那}溪从绥宁流入,在黔阳流入沅水。州同知住在高沙市。峡口、石门是两个巡司,紫阳、蓼溪两个巡司已经废除了。
新宁县比较繁华,也难治理,位于宝庆府西南三百里。西面是花溪,南面是金城,西南是峎山,东南是大云山,东北是高桂山。还有紫云山,与武冈、东安接壤。夫夷水在南面,也叫罗江水,上游叫西延水,从广西全州流入,向东北流,左边汇入深冲水,然后到县城西南,新寨水从西面汇入。然后转向东,流过笔架山,与水头水汇合,然后向东北汇入涷江水和小溪水,流入武冈,是资水的支流。东面有靖位镇巡司,康熙二十三年废除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岳州府,那地方人多事杂,又穷又苦,管理起来很不容易。它以前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归现在的管辖范围。一开始沿用明朝的制度,管辖一个州和七个县。雍正七年,澧州升格为直隶州,石门、安乡、慈利三个县则被划走了。岳州府距离省城三百里,东西宽三百八十里,南北长三百四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九度二十四分,比北京偏西三度三十四分。现在岳州府管辖四个县,设一个同知。道光元年,府治曾经迁到君山,后来又取消了。光绪二十四年才正式设立了岳州商埠。
巴陵县,也是人多事杂,又穷又苦,管理起来很不容易,地势险要。县城依傍着巴丘山。东面是大云山和铜鼓山,都和临湘县接壤;东南面有灵屋山和五龙山。长江在巴陵县的西北,洞庭湖在西南。君山、扁山、石城山都在洞庭湖里。洞庭湖周长八百多里,南边连接青草湖,西边连接赤沙湖,合称三湖,湘江、沅江、资江、澧江的水都汇聚到这里。东北到三江口与长江汇合,古时候叫五渚。长江继续向东北流入临湘县。城陵矶是天险。巴陵县南边有新墙河,也就是微水,从临湘县流入,向西南流去,左边汇入沙港,一直向西到灌口,流入洞庭湖。新墙河的水从东南的清水岭流出,西南流到湘阴县与汨水汇合。邕湖在巴陵县东南,也叫翁湖,再往东是角子湖。县里设有杨林街,由县丞管理;鹿角镇,由主簿管理;东面还有岳阳驿,以前还有个青冈驿,顺治十六年设立,设有驿丞,乾隆十六年撤销了。
临湘县,人多事杂,繁华,位于岳州府东北九十里。东面是黄皋,西南略微低洼,东南是大云山,还有龙窖山,跨越湖北省的通城、蒲圻等县。微水从龙窖山流出,向西流经土城,左边汇入马港,西南流入巴陵县。长江在临湘县西边,从巴陵县流入,东北流过彭城山,松阳湖的水从东南流来注入长江。再往东北与白泥湖的水汇合,经过鸭栏矶,流入湖北嘉鱼县。黄盖湖在临湘县东北,县东面的水都汇聚到这里,然后向北流入清江口,再注入长江。临湘县东南有桃林、长安两个巡司,城陵矶,乾隆二十六年长安镇迁址改名,后来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还有云溪、长安两个驿站,鸭栏矶、长安两个镇。
华容县,贫穷落后,管理起来很不容易,位于岳州府西北一百八十里。北面是黄湖,东面是石门、墨山,东北是东山,东南是鼓楼山。长江的支流从湖北监利县流入,向东弯曲再向南流,流入巴陵县。北华容河和西涌水,都是长江的水,从湖北石首县流入,向东南流入洞庭湖。澧水在华容县南边,从安乡县流入,与赤沙湖汇合,也注入洞庭湖。东北有大荆湖和团湖,汇流入长江。县里还有黄家穴司巡司,黄家、鼓楼两个镇。
平江县,贫穷落后,管理起来很不容易,位于岳州府东南二百四十里。北面是永宁,西面是湖源,东面是道岩,东南是连云,东北是幕阜山,也叫天岳山,山下有天岳关。还有汨水,从江西义宁县流入,向西南流,右边汇入红桥水,左边汇入白铅等水,再向西南流到白湖口,弯曲向北流,钟洞水从南边流下来向西弯曲注入汨水。再往西与卢水汇合,又往西北与暹江水汇合,弯曲向西南流过县城南边,左边汇入晋坑水。再往西北流到将军山,昌山从东北流来汇合,然后向西流入湘阴县。东面有长寿巡司。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常德府,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属于岳常澧道,以前是湖广布政使司管辖的,康熙三年才划归现在的管辖范围。它离省会四百一十五里,东西宽四百二十里,南北长六百二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九度一分,比北京偏西五度十分。常德府管辖四个县,商埠是光绪三十二年才开设的。
武陵县,地势险要,人多地少,又穷又苦,依山傍水。西边是平山,也就是武陵山,也叫河洑山。北边是阳山,东北是药山,东南是善德山。沅水从桃源县流入,向南流经河洑洲,然后转弯向东,流到府治东南,分成两支,一支是马家吉河。再往东南流,枉水从西南流来汇入。继续向东,流过牛鼻滩,又分出一支小河,向东北流,汇入连山湖,和渐水汇合。沅水继续向东南流入龙阳县。渐水在北边,也叫澹水,发源于安福,向南流,再向东拐弯,右边汇入马家吉河,然后向东北流到马家洲,又分成两支,一支向东与小河汇合,一支向东北与麻河汇合,最后在沙夹流入沅水。东北还有冲天湖、直山湖、官塘湖,都和渐水相连。县里设有县丞,驻扎在牛鼻滩。北边曾经有大龙巡司,乾隆四十一年前设立,后来废除了。还有一个麻河驿。
桃源县,地势险要,人多地少,交通不便,位于府治西南八十里。北边是纛旗,南边是绿萝,西南是桃源山。沅水在南边,从沅陵流入,向东流过高都镇,左边汇入大洑溪,然后向东北与小洑溪汇合。再转弯向东,夷望溪从东边流下来,向北拐弯汇入。继续向东,与水溪汇合,流过县治东南,再向北拐弯,延溪水从西边流来汇入。然后向东北与白洋河汇合。白洋河发源于慈利,叫龙潭河,向东南流入县境,与兰溪、汤溪汇合,然后向南流,成为漆家河,流入沅水,最后向东南流入武陵县。还有新店、郑家店两个巡司,以及高都、郑家店两个废弃的巡司,还有新店、郑家店、桃源三个驿站,苏溪、麻溪、高都三个镇。
龙阳县,地势平坦,位于府治东南八十里。南边是横山,也叫龙阳山,县名由此而来。北边是宝台,东南是军山,东北是洞庭湖。沅水从武陵流入,向东流过小河口,然后向南拐弯,沧浪水从西南流来汇入。向东流过县治东北,南边又分出一支支港,向东通往后江湖,在沅江县与资水汇合。主河道继续向东北流到鼎港口,小河水也在这里分流汇入。继续向东北流成为西河,渐水和小河水从西边汇合,流入洞庭湖。流入湖泊的地方叫西河口。东南有龙潭桥巡司,还有龙阳驿,小江、鼎口两个镇。
沅江县,地势平坦,位于府治东南二百七十一里。西南是烟波山,西北是赤山,东北是明山,都临近洞庭湖。洞庭湖水从龙阳县西边接受资水。资水从益阳流入,向东流到毛角子口,南边又分出一支乔江水,在湘阴与湘水汇合。主河道向北拐弯,再向西,然后向西北流过县治东边,白泥湖水从西南流来汇入资水。继续向北流到小河口,又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北流,在益阳江口流入洞庭湖,一支向西北与沅水汇合,最终都流入洞庭湖。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澧州,是个繁华但管理起来很困难的地方,是岳常澧道的驻地。以前是岳州管辖的州,雍正七年升格为直隶州,从石门、安乡、慈利划地过来,还设立了安福县。雍正十三年又增加了永定县。它在省城东南六百零五里。东西宽四百三十五里,南北长二百零五里。北极高度是二十九度三十七分,跟北京相比偏西四度四十四分。下辖五个县。西北方向有天供、大清两个地方;东南方向有关山、彭山、铜山、大浮四个地方。澧水从安福流入,向东北流,在东边分出一条内河,弯弯曲曲向东南流到道口,道水从西南流来汇入。再往东到六冢口,和澹水汇合。澹水从石门东边流出,经过州治的北边,再向南弯曲,又向东流到伍公嘴,涔水从西北流来汇合。然后往南和澧水汇合,在汇口流入安乡。东边还有虎渡水,也叫后小江,水源来自长江,从湖北公安流入,向南流成为一箭河,它的左岸就是安乡县的边界。再往南到汇口流入澧水。州判住在津市镇。还有清化、顺林两个巡司,兰松水、马二两个驿站,汇口、三汊河、津市、嘉山四个镇。顺林司后来废除了。
石门县,地处州的西南九十里,管理起来也很困难。雍正七年从岳州划归澧州管辖。西边是石门山,北边是燕子山,西北是层步山(也叫层山),再往西北还有卢黄山。澧水,也叫零阳河,从慈利流入,向北弯曲再向东流,和渫水汇合。渫水从西北的龙门洞流出,向东南流,右边汇入黄水,左边汇入温水,再向东南流到渫口,流入澧水。澧水继续向东流过县治的南边,双溪水从北边流来汇入。再往东北和朝阳溪汇合,流入安福。道水也从慈利流入,同样向东北流入安福。西北还有水南渡巡司。
安乡县,管理起来比较简单,在州的东南一百二十里,雍正七年从岳州划归澧州管辖。北边是黄山,东边是石家山,西边是石龟山,西北是古田。澧水在西边,从州里流入,向南流到汇口,西边分出一条羌口河。再向西南流成为麻河,到武陵流入渐水。它的主河道向东南汇入大鲸湖。再往东流过县治南边,长河水水源来自长江,从公安北边流来汇入。再向东南流入南洲。再往东,后江水,也来自长江,从湖北石首流入,向南流成为景港水,到南洲流入澧水。大溶湖的北边接受澧水,再流入沅水。康熙十八年设立了焦圻、南平两个驿站,后来废除了。还有羌口镇。
慈利县,管理起来也比较简单,在州的西南一百六十里,雍正七年从岳州划归澧州管辖。北边是道人山,东北是星子山,西南是零阳山,还有云朝山。澧水在西边,从永定流入,向东流到褚溪口,右边汇入九渡水,再向东北和九溪河汇合。九溪河发源于湖北鹤峰州,就是古代的溇水。再往东流过县治的北边,右边汇入零溪水,流入石门。道水也向东北流入石门。龙潭河从西南流出,向南流到桃源流入沅水。澧水在慈利境内形成的洲渚有八个,潭有两个,滩濑有一百三十二处。还有麻寮所、九溪卫城巡司。
安福县,管理起来很困难,在州的西南六十里。雍正七年用慈利县九溪卫的地盘设立,从澧州划地补充,治所设在裴家河,归澧州管辖。北边是大铜山,东边是营驻地,西南是大浮山,这座山跨越石门、桃源、武陵等县。澧水在北边,从石门流入,向东流,左边汇入合溪,右边汇入恶蛇溪,再向东流入澧州。道水在县南边,也从石门流入,向东北流到澧州,汇入澧水。有添平所、新安市巡司,乾隆三十二年废除了。
永定县,地处偏远,管理起来也很困难,在州的西南三百四十里。雍正十三年用慈利永定卫的地盘设立,从安福县划地补充,治所设在旧卫城,归澧州管辖。南边是天门山,西南是崇山,西北是马耳山,东北是香炉山。澧水在南边,从桑植流入,向南弯曲再向东流,武溪水从南边流来汇入,再往东和庸溪汇合。再往东流,左边汇入无事溪,右边汇入仙人溪,再流过县治的东南,西溪水从北边流入。再往东和社溪汇合,流入慈利。九渡水从县南流出,向东北流到慈利,汇入澧水。大庸所城在县西边。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南州直隶厅啊,那地方可真是繁华、疲惫、又难管理。它属于岳州、常德、澧州这三个州管辖。原本是华容县的地盘,咸丰四年的时候,湖北石首县藕池口决堤了,长江水漫进了洞庭湖,就淤积成了一个洲。到了光绪十七年才设立了这个厅,厅治在九都市,还从华容、巴陵、安乡、武陵、龙阳、沅江等县划了一些地过来。
离省城五百四十里地。东西宽一百一十里,南北长九十里。北极高度是二十九度二十一分。跟北京相比,偏西四度一十三分。北边是太阳山,东边是明山,西南是清介山,东南是洞庭湖。寄山、团山都在湖里。西边有澧水从安乡流进来,往东南流到白板口,分成两支,一支往西南流到天心湖跟沅水汇合,一支往东跟后江水汇合,然后又往西南流到冷饭洲,最后都流进洞庭湖。还有游桥水,它发源于后江,往南流到麻濠口也流进洞庭湖。另外还有涌水,从华容流进来,往东南流,到了厅治的东北,又分出一支叫神童港,跟游桥水汇合。然后继续往东流过明山,它的北岸就是华容县的边界了,再往东流到锯子口,最后也流进洞庭湖。
衡州府,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管理也挺费劲的。它以前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到现在的管辖范围,乾隆年间又增加了清泉县。府城距离省城三百八十里,东西宽四百六十里,南北长二百九十五里,地理位置在北纬二十六度五十六分,比北京偏西四度五分。下辖七个县。
衡阳县,地势险要,人口稠密,又苦又累,管理难度大。城里有个金鳌山,周围还有岣嵝山、九峰山、黄龙山、大云山等等。湘水从清泉县流过来,经过府城东边,然后和从邵阳东边流来的烝水汇合,在陡江口和从岳山南边流下来的水交汇。湘水的支流演陂河从南边流来,和从西南流来的武水汇合,又接纳了清化河,清化河的右岸就是清泉县的边界。湘水继续向东北流,经过石鼓山,最终汇入湘江。再往北,就流到衡山脚下,那儿有个寒溪镇,县丞在查江市办公,还有个衡阳驿站。
清泉县,地势险要,管理难度大。乾隆二十一年从衡阳县东南乡析置,隶属于衡州府。清泉山在东边,县名就由此而来;南边是回雁峰,那是衡岳的主峰;还有雨母山、七宝山、探山等等。湘水从祁阳流入,向东流去,右边是常宁县的边界。栗江水从西北流来注入湘水。湘水继续向东流,经过茭河口,在府城东边和耒水汇合。然后向北转弯,再向东流入衡山。柿江水、清化水都在西南,最后都流到衡阳汇入烝水。东南还有个新城市巡司和廖田驿。
衡山县,地势险要,人口稠密,管理难度大,位于府城东北一百里。西北是衡山,也就是南岳;东边是灵山;东北是凤凰山;东南是杨山,也叫武阳山。湘水从衡阳流过来,向东北流,和龙隐港水汇合,在茶陵江口,和从东南流来的洣水、永乐江汇合。然后经过县城东边,形成观湘洲。湘水又接纳了石湾港和樊田港,继续向北,向东流入湘潭。湘乡流出的涓水,和兴乐江汇合,向东北流入湘潭,最终汇入湘水。县里还有草市、永寿两个巡司,雷家镇有个驿站。
耒阳县,地势险要,人口稠密,管理难度大,位于府城东南一百五十里。西边是石臼山;东边是侯计山,跨越安仁、永兴两县;东南是天门山;东北是明月山。耒水从永兴流入,向东北流,接纳了肥江,在城南向东北转弯,和从东边流来的浔江水汇合,然后向西北流入清泉。从东边流来的马水也流入清泉,再汇入耒水。罗渡镇有个废弃的巡司,还有一个驿站。
常宁县,地势险要,管理难度大,位于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北边是憩山;西南是塔山、液麻山;东南有逍遥山;东北是盟山;西北是湘水。湘水从祁阳流入,和吴水汇合,向东北流,左边和清泉县分界,然后和宜水汇合。宜水发源于县南西江山,向北流经县城西边,和从左边流来的蓝江、从右边流来的潭水汇合,然后向东北流,在江口市汇入湘水。湘水继续向东北流,接纳了盐湖,在茭河口,和从桂阳州流来的舂水(也叫茭源河)汇合,舂水的东岸就是耒阳县的边界。湘水继续向北流入清泉。县里有个杉树堡,西南与瑶族聚居地接壤。
安仁县,地势平坦,管理相对容易,位于府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南边是大湖山;西边是金紫山;北边是军山;东北是排山;东南是大松山;西北是永乐江。永乐江从永兴流入,和浦阳港汇合,继续向北流,接纳了油陂港和莲花港,在安平市,和从西边流来的大坪港汇合。然后经过城西北,和从南边流来的宜阳港水汇合,向西北流入衡山,最终汇入洣水。县里还有潭湖镇、安平镇两个废弃的巡司。
酃县,地势平坦,管理相对容易,位于府城东南三百里。北边是青台山;南边是泰和山;东南是万阳山;西南是屏水山。屏水山与桂东接壤,洣水发源于此。洣水向北流,在双江口,和从北边流来的漠渡水汇合。然后和春江(也叫云秋水)汇合,向东北流入茶陵,形成茶陵江。东边有沔渡水,北边有洮水,最后都汇入洣水。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永州府,繁华之地,隶属辰沅永靖道,总兵驻扎在此。以前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归现在的管辖。离省城六百七十里,东西宽三百四十里,南北长五百九十里。北极高度二十六度九分,比北京偏西四度五十三分。管辖一个州,七个县。江蓝同知衙门,嘉庆十九年迁到江华县涛墟市,后来又搬到了锦田所城。通判衙门,道光十二年迁到新田县杨家铺。
零陵县,繁华,但也很难治理。依山傍水,城内有万石山。西边是西山,北边是万石山,东北是岿山,东南是阳明山,西南是石城山和永山。湘水从东安流来,和西南的石头江汇合,流到府城西北,然后往东南流去。潇水从道州流来,和麻江水汇合,在府城北边与永水在袁家渡汇合,再和愚溪、钴鉧潭的水汇合,就成了潇湘。湘水往北和芦洪江汇合,再往北,向东流入祁阳。黄溪水从东南流来,马子江从西南流来,都汇入湘水。县丞衙门设在泠水滩。以前北边还有个黄杨堡巡司,后来废除了。这里有个驿站。
祁阳县,繁华之地,在府城东北一百里。北边有祁山,县名由此而来。南边是白水,东南是乐山,东北是七星山(也就是大云山),西北是四望山。湘水从零陵流入,向东接纳浯溪水,经过县城南边,和祁水汇合。祁水又叫小东江,古时候叫毛口,发源于西北的腾云岭,向东南流,烟江水从北边流来汇入湘水。湘水继续向东流过白水镇,白江水和黄溪水从西南流来汇入。然后向东北拐弯,和清江水汇合。清江水发源于县城北边的镇潭山,也就是古时候的余溪水。东边有个归阳市巡司,乾隆二十一年迁到排山驿,后来又迁回去了。文明市有个永隆废巡司。这里也有个驿站,还有白水、乐山、文明、沙镇、大营五个镇。
东安县,规模较小,在府城西边九十里。北边是东山,西北是舜峰,东北是高霞山,东南是伏虎山。湘水从广西全州流入,向北拐弯再向东流,清溪江和宥江水从西北流来汇入,向东与石期江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入零陵。芦洪江发源于东北的八十四渡山,向东南流,左边和龙合江汇合,向东南流到零陵,汇入湘水。这里有芦洪市巡司,石期市巡司已经废除了。还有渌埠、石期、荆塘三个镇。
道州,治理困难,在府城南边一百五十里。城内有元山。北边是宜山,西北是潇山、营道山,西南是营山。这里和永明县的都庞岭接壤,是五岭中的第三岭。潇水在东边,古时候叫营水,也叫泥江,从宁远县流入,向西北流到青口,和南源沱水汇合。沱水从江华流入,向北拐弯再向西流,和掩水汇合,向东北流到州城南边,营道水从西南流来汇入,现在叫小营水。再向东北流,左边接纳宜江水,和潇水汇合。汇合的地方叫三江口。潇水继续向北接纳麻江水,流入零陵。这里有白滩营,永安关和广西灌阳接壤。瑶山在东南。
宁远县,规模较小,在府城东南一百八十里。南边是九疑山,跨越道州、江华、蓝山等县。北边是阳明山、黄溪山,东北是舂陵山,也叫仰山。潇水在南边,发源于九疑山的三分石,向西北流到江口,和瀑水汇合。瀑水发源于东南的舜源峰,古时候叫泠水,向北流和漭水汇合。再向西北流过县城,都溪水从东北流来汇入,然后流入潇水。东北还有白江水,向北流入祁阳。西边的大竹源水,也叫杨柳溪,也向东北流入祁阳。这里有梅冈镇,九疑鲁观巡司。
永明县,治理困难,在府城西南二百二十里。北边是永明岭,也就是都庞岭。东南是马山,西南是荆峡镇山,山下有镇峡关,和广西恭城县接壤。掩水发源于西北的大掩峰,向北流过县城西边,右边和古泽水汇合,然后向东拐弯,角马河水从东南流来汇入,向东北流到道州,和沱水汇合。西南是沐水,向南和遨水汇合,向西流到桃川所城,右边接纳皋泽水,左边接纳扶灵水,向西南流入恭城,下游就是平乐水。西南有周棠寨巡司。以前还有个白面墟司巡检,后来迁到东南的枇杷所城,改了名字,后来又废除了。桃川巡司也废除了。这里还有白象镇。瑶山在县西。
江华县,繁华之地,在府城南边二百二十里。东边是豸山,南边是吴望山,西南是苍梧岭,也就是临贺岭,也叫萌渚岭,跨越广西富川、贺县,是五岭中的第四岭。沱水在东边,上游叫中河,从蓝山流入,向南拐弯再向东流,前河、后河的水都流入其中,然后向西南流经锦田所城。宜迁水发源于广东连山,向西北流入沱水,向西和灵江汇合。再向西北和冯水汇合,现在叫练江水,流到县城东边叫东河。西河叫萌渚水,从西南流来汇合,再向西北流入道州。西南有锦冈巡司、锦田废司。瑶山在县东。
新田县,规模较小,在府城东南二百八十里。南边是七贤山、蓝山,西北是舂陵山,和桂阳州宁远县接壤。舂水发源于此,当地人叫乌江水,向东南流经夫人山,然后向南流到县城西南,成为西河水。东河水从东北流来汇入,再向东拐弯再向北流,流入桂阳。东南有白面墟废司。东边有瑶山。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桂阳府,哎,那地方,又繁华又疲惫,还特难管理!它归属衡永郴桂道管辖,以前是衡州府下面的桂阳州,雍正十年才升格为直隶府,管辖范围没变。从省城往东北走,得走六百三十里才能到。东西宽二百二十七里,南北长二百五十里。北极星的高度是二十五度四十九分,比北京偏西四度零五分。下面管着三个县。
东边是鹿峰县,西边是大凑县,也叫宝山县,西北是坛山县,西南是石门县,东南是神渡县。舂水从新田县流进来,向北流过象鼻嘴,然后跟从西北流来的漼水和鼠峡水汇合,就成了桂水。桂水向东拐弯,和钟水汇合,再接纳泮溪的水,又往北和枫江水汇合,最后在常宁县流入湘水。东南方向有仰天湖,屯湖水从湖里流出来,往西北流,左边和麻沦江汇合,再往北和泉田水汇合。然后往东北拐弯,和从北边流来的莲蓬溪水汇合,最后流入郴州。南边有个牛桥镇,北边有个泗州寨,这两个巡司都废弃了。
临武县,规模比较小,在桂阳州西南一百四十里。北边有八源山,也叫东山;西边是舜峰山;西南是华阴山;还有个西山,古时候叫桐柏山,溱水就从这里发源,往东北流,左边接纳贝溪,和秀溪水汇合。然后往北拐弯,武溪水和从西边流来的石江水汇合。再往东,赤土溪水从南边流过来汇合,最后往东南流入宜章县。临武县有个赤土镇。瑶山在县城的南边。
蓝山县,规模也比较小,在桂阳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北边是蓝山,西边是九疑山,南边是南风坳,和广东连州接壤。钟水就发源于此,往西流,然后往北拐弯,和岿水汇合。岿水发源于九疑山,也叫九疑水,或者叫舜水,它往东北流经县城南边,左边接纳濛溪,然后往东拐弯,毛俊水和从东南流来的华荆津水汇合,又往北和蓝溪水汇合,最后往东北流入嘉禾县。西南方向的中河,流入江华县,成为沱水,下游和潇水汇合。蓝山县有个毛俊镇,还有一个大桥镇巡司,后来搬到临武营,改了名字。瑶山在县城的南边。
嘉禾县,规模也比较小,在桂阳州西南一百一十里。西边是晋岭,也就是蓝山;北边是石门;西北是石燕山。钟水从蓝山流过来,在嘉禾县南边,往东北流,到县城东北,和从西边流来的含溪水汇合,然后往北流到桂阳州,再流入舂水。东南方向的泮溪水,发源于临武县,往北和芹溪水汇合,也流到桂阳州,再流入舂水。嘉禾县有两个废弃的巡司,叫两路口。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郴州,是个直隶州,地处偏远,人口稠密,管理起来很困难。它属于衡永郴桂道,以前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归现在的管辖。离省会六百八十里。东西宽三百四十里,南北长二百三十里。北极高度是二十五度四十八分,比北京偏西三度四十九分三十秒。管辖五个县。东边是马岭山,东南是五盖山,西南是灵寿山,还有黄岑山,也就是骑田岭,也叫腊岭,是五岭中的第二岭。耒水从兴宁流进来,往西北流,梓塘江从东南流来汇入耒水,在东北方向与郴水汇合。耒水从黄岑山出来,也叫黄水,往东北流和沙江汇合。然后往北接受千秋水,经过县城东边,往北和骡溪汇合,最后在郴江口流入耒水。耒水往东北流入永兴,西边有屯湖水,往北流经栖凤山,叫做栖凤水,然后往东北流入永兴,再汇入耒水。南边有良田市巡司,还有驿站。
永兴县,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位于州城北面八十里。城里有三台山。西边是高亭,南边是土富,北边是金鹅,东北是桃源,西南是白豹山。耒水从永兴县流入,往北和注江水汇合,然后向西拐弯,流过县城西南,左边接纳灵江,往西北流到森口,屯湖水和高亭水从西南流来汇合,然后往东北流入耒阳。东边是大步江,发源于兴宁县,和潦溪水汇合,往东北流到安仁,叫做永乐江。北边有安福巡司,西南有高亭巡司,后来都废除了。也有驿站。
宜章县,地势平坦,人口稠密,管理困难,位于州城南面九十里。北边是黄岑山,东北是漏天山,南边是西山,西南是莽山。溱水,也叫武水,在县城南边,从临武流进来,往东南流,岑水和浯水从西北流来汇入溱水,然后往东南流入广东乐昌。县城北边是章水,往南流到乐昌就叫罗渡水,流入武水。县城南边是长乐水,往东北流,然后向西拐弯,再往东北流入广东乳源,叫做武阳溪,也流入武水。东边有赤石巡司,西南有白沙巡司。也有驿站,县城南边有瑶山。
兴宁县,地势低洼,管理困难,位于州城东北八十里。东边是石牛山,西边是九峰山,北边是七宝山,南边是浦溪山。东南方向,耒水从桂阳流进来,往西流到丰溪口,沤江从东北流来汇入耒水,然后往西北和资兴江水汇合。水从县城东边流出,就是古代的清溪,也叫乙陂江,然后往西北和雷溪水汇合,流入郴州。县城北边是程江,往西南流入永兴,再汇入耒水。东北方向是小江水,也叫大步江,也往西北流入永兴。东边还有春江,流到酃县和洣水汇合。有涤口巡司,州门镇巡司废除了。桂阳县简略介绍一下,位于州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南边是屋岭,东边是洞灵山,西边是义通山,西南是大官山,东南是东岭。耒水在县城南边,发源于耒山,往西北流和渌水汇合,秀溪水从西南流来汇合。然后往西北和寿江水汇合,流入兴宁。北边沤江从桂东流进来,右边接纳淇江,叫做北水河,往西北流到兴宁,汇入耒水。县城南边是屋岭水,往南和蓝田水汇合,再往南流入仁化,叫做恩溪。益将河从东岭流出,左边和孤山水汇合,往东北流到崇义,叫做积龙水,下游和章水汇合。有益将巡司和文明市巡司,山口镇和濠村镇的两个巡司废除了。县城南边也有瑶山。
桂东县,情况简略介绍,位于州城东北二百七十里。西边是紫台山,南边是乌春山,东边是胸膛山,东北是都寮山,还有屏水山,沤江从屏水山流出,也叫澄江,往南和螺川水汇合。往西流过县城南边,桂水从西北流来汇合,然后往南流叫做严溪,左边东溪,右边白竹溪都流来汇合,然后接纳双坑水,和大江水汇合,往南流入桂阳。东南是泥湖山,大坪水从泥湖山流出,流入江西龙泉,叫做遂江水,流入赣水。左溪水也流到龙泉,汇入遂江水。西南有高分镇巡司,后来废除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辰州府,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隶属辰沅永靖道,以前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归现在管辖。一开始沿用明朝的制度,管辖一个州和六个县。乾隆元年,沅州升格为府,黔阳、麻阳两县划归沅州府管辖。辰州府距离省城850里,东西宽350里,南北长650里,北极星高度28度23分,比北京偏西6度22分,管辖四个县。
沅陵县,地势低洼,繁华,但交通不便。南边是南山,也叫客山;西北是小酉山;东北是壶头山和明月山;东南是圣人山。沅水从南边泸溪流入,向东北流,和蓝溪汇合,到府城西南,酉水、明溪、小酉溪从西北流来汇入沅水。沅水继续向东北流,和深溪汇合,然后向北转弯再向东,左边汇入朱洪溪、洞庭溪,右边汇入怡溪,最后向东流入桃源县。还有一条冷溪从东南流出,向北与三渡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到桃源县,成为夷望溪,最后流入沅水。通判住在浦市,县丞住在荔溪市,还有马底镇、船溪两个巡司,池蓬、明溪、会溪三个废弃的巡司,以及辰阳、马底两个驿站。
泸溪县,地势平坦,在府城西南70里。明朝时叫卢溪,清朝初年改名。东边是权山,西边是天桥山,也叫羊乔山;北边是虎头山;西南是踏湖山。沅水从东边辰溪流来,和浦溪汇合,向北流到县城南边,武水和沱江水从西边流来汇入沅水。武溪水,又名卢水,发源于乾州厅。沅水继续向东北流入沅陵县。西北的潭溪水和西南的大能水都流入武水。还有一条太平溪从西南流出,向东南流到麻阳县,最后流入沅水。县南还有个废弃的溪洞巡司。
辰溪县,地势低洼,在府城西南110里。南边是五岘山,西边是大酉山,北边是熊头山,西南是房连山和龙阳山,东南是沅水。沅水从黔阳流入,向北流过茶龙山,和麻溪水汇合,向北流入溆浦县。然后向西北再次流入辰溪县东边,右边汇入柿溪,向西流过县城南边,辰水从西边流来汇入沅水,然后向东北流入泸溪县。县南有龙门溪,向北流入辰水。这里还有黄溪口巡司和山塘驿,以及渡口、普市两个镇。
溆浦县,地势平坦,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在府城东南270里。东边是红旗山,东南是顿家山,西北是卢峰山,西南是大溆山。沅水在西边,右边汇入溆水,也叫双龙江,发源于县南金字山,经过龙潭溪,马江从东南流来汇入溆水。溆水向北弯曲,左边汇入猫儿江,右边汇入柿溪江,然后向北与龙湾江汇合。再向西北流,宣阳江从东北圣人山流来汇入,到县城东南,大潭水从南边流来汇入,然后向西与沅水汇合,最后向东北流入辰溪县。县南有龙潭巡司,瑶山在县南。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沅州府,以前叫沅州,是辰州府管辖的,乾隆元年升格成了府。它离省城一千一百三十五里,东西宽二百八十里,南北长二百五十五里。地理位置在北纬二十七度二十三分,比北京西偏七度零三分三十秒。管辖三个县:芷江、黔阳、麻阳。
芷江县,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乾隆元年,用州的地盘设立的这个县。周围的山很多,北面是明山,东北是武阳山,东面是花山,东南是高明山,西南是罗山,西北是米公山。潕水从晃州流过来,先往东北流,然后接纳柳林溪和粟米溪,再拐弯往东南流,经过府城南面,杨溪从东边流过来,拐弯往北注入潕水,和五郎溪汇合。然后潕水又向东拐弯往南流,丰溪水从东北流过来注入潕水,最后流入黔阳县境内的沅水。中和溪从晃州东南流出,到黔阳注入沅水。县丞的衙门设在榆树湾,还有怀化、便水两个巡司,以及晃州、便水、罗旧、怀化四个驿站。
黔阳县,地势平坦。在府城东南九十里。乾隆元年才归沅州府管辖。周围的山也很多,南面是赤宝山,北面是紫霄山,东面是龙标山,东北是钩崖山,东南是罗公山。沅水从会同县流过来,在县城西边与潕水汇合,汇合的地方叫清江口,也就是古时候的无口。然后继续往东南流,流入会同县,又往东北流回到黔阳县东面,供溪水从北边流过来,拐弯往西注入沅水。沅水上游是{艹那}溪,往东北流入辰溪。县里以前还有石桥、安江两个巡司,道光十二年撤销了。东南还有瑶山。
麻阳县,地势险要。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乾隆元年归沅州府管辖。周围的山也很多,北面是纱帽山,南面是西晃山,东面是苞茅山,东南是齐天山,东北是雄山,雄山脚下有雄关。辰水,又叫麻阳江,从贵州铜仁流过来,在县城东南与密粟溪汇合。左边接纳铜信溪,右边接纳石桥溪,然后往北流,乐濠溪从西北流过来注入辰水,再往东与太平溪汇合,最后流入辰溪,再注入沅水。县丞的衙门设在岩门寨,还有一个高村巡司,岩门驿。
永顺府,哎,位置挺偏的,以前是明朝的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管着南渭、施溶、上溪三个州,还有腊惹峒、麦著黄峒、驴迟峒、施溶峒、白崖峒、田家峒六个长官司,归湖广都司管辖。雍正四年改成流官,设厅,归辰州府管;七年又升格成了府。它在省会东南一千八百里,东西五百里,南北五百五十里,北极高度二十九度二分,比北京偏西六度四分。管着四个县。
永顺县,位置也挺难找的,以前是永顺宣慰司的地盘。雍正七年才建县,县治在猛峒,离原来的宣慰司三十里。东边有飞霞山、贺虎山,东北是蟠龙山,东南是羊峰山,西北是万笏山。酉水发源于保靖,和逝溪汇合,然后又跟喇集溪汇合。喇集溪发源于龙山,叫汝池河,往东南流过县城西南,再跟一条小溪汇合,最后和牛路河汇合,流入酉水。酉水继续往南拐弯往东流,接纳施溶溪,然后流入沅陵。东南还有条明溪,也往南流到沅陵,汇入酉水。东北有上洞河,从县城北边发源,流经十万坪,流入桑植,它是澧水的南源。府里的经历官住在刘家寨,还有王村巡司,田家峒的长官司已经废除了。县里还有三个驿站:王村、毛坪、高望界。
龙山县,位置相对简单些,在府城西北二百二十里。雍正七年从永顺宣慰司的地盘析出来建县,县治在麂皮坝。乾隆元年又把大喇土司的地盘划进来了。南边是洛塔,东南是铁炉,西南是八面山。酉水在南边,也叫北河,或者更始水。它有三条源头,北源叫白水河,从湖北宣恩的边界流进来,经过县城西北,中间穿过湖北来凤县的边界,继续往南流,果利河从东北流来汇入。再往南和皮渡河汇合,成为卯洞河,往西南流入酉阳州。其中源叫邑梅河,发源于秀山,往北流,然后往东拐弯汇合,再往东流入县城西南。它的右岸就是保靖县的边界。它和洗车河汇合,流入保靖。东南是汝池河,流到永顺汇入酉水。还有个隆头巡司。
保靖县,位置也挺难找的,以前是保靖宣慰司的地盘,管着五寨、筸子坪两个长官司。雍正四年改成流官,设厅,归辰州府管;七年改成县,归永顺府管,县治在茅坪,离原来的宣慰司不到半里地。西边是烟霞山、洛浦山,北边是云台山,南边是吕洞山。酉水从四川酉阳州流入,往东流,左边是龙山县的边界,然后又往东拐弯往南流。它的南源是牛角河,发源于贵州松桃厅,往东流,然后往北拐弯汇合。再往东流过县城北边,接纳蒙冲溪。再往东和白溪水汇合,流入永顺。还有张家寨巡司,保靖、白栖关两个站。
桑植县,位置比较简单,在府城东北一百二十里。以前是桑植安抚司的地盘,管着美坪等十八个苗族聚居地。雍正四年改成流官,设厅,归岳州府管;七年改成县,从慈利县安福所的地盘划了一部分过来,县治就在安福所城。乾隆元年,又把上峒、下峒、茅冈三个土司的地盘划进来了。北边是天星山,东边是阳岐山,东南是簸箕山。澧水有三条源头:西北源叫夹石河,发源于栗山坡;东南源叫绿水河,往东流到两河口;南源是上洞河,从永顺北边流来汇合,再往东和凉水口河汇合;凉水口河发源于西北的七眼泉,是澧水的北源。它往东拐弯往南流,到县城西北,长酉水从东北流来汇入。再往南流入永定河。还有一条绳子溪,发源于东北的红花岭,往东南流到慈利,汇入溇水。下峒巡司已经废除了。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靖州,是个繁华又难治理的地方。它原来属于湖广布政使司,康熙三年才划归这里,雍正五年又把天柱县划给了贵州黎平。靖州离省会一千六百里,东西宽三百七十里,南北长三百六十里,北极星高度是二十度三十五分,比北京偏西七度。靖州管辖三个县。南边是侍郎,东边是鸿陵,西边是飞山,西北是艮山,西南是青萝。渠水从东边流过,古时候叫叙水,从通道县流进来,往北流到县城东南,右边汇入老鸦溪,左边汇入异溪,然后往西北流入会同县。西南还有四乡河,发源于贵州开泰,往东北流到通道县,再流入渠水。靖州还有个零溪巡司。
会同县,也很难治理,在靖州北边九十里。北边是岩屋,西北是八仙,东北是金龙。沅水从贵州天柱县流进来,往东北流,与黔阳县交界。然后继续往东流经会同县东北部,巫水和若水溪从东南流来汇入沅水,最后流入黔阳县。西边是渠水,从靖州流进来,往北流到县城西北,右边汇入平川河,与吉朗溪汇合。吉朗溪发源于贵州开泰,又叫郎江水,往西北流到黔阳县,再流入沅水。会同县西南还有个堡子巡司,洪江司已经废除了。
通道县,也很难治理,在靖州南边九十里。东边是玉柱,东南是福湖,还有佛子山,渠水就发源于此。渠水往西北流过犁嘴山,播阳河从西南流来汇入渠水。播阳河发源于开泰,叫六冲江,也叫洪州江。它往北与四乡河汇合,然后往北流到县城西南,临川河也流到这里汇入渠水,最后往东北流入靖州。通道县西南还有个播阳废巡司。
绥宁州,繁华又难治理,在靖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北边是宝鼎,东北是蓝溪,还有枫门山。巫水在西边,就是洪江,古时候叫运水,也叫雄溪,它从城步县流进来,往西北流到界溪口,莳竹水从南边流来汇入巫水。然后继续往北流,叫竹舟江,往西北流到会同县,再流入沅水。还有蓼溪水,发源于东北的鸡笼山,东边叫武阳水,往东北流入武冈州,就是高沙市水。南边是长平水,从城步县流进来,往西流,右边汇入驾马溪,又往西与双江水汇合,往西北流到通道县,再流入渠水。绥宁州还有青陂、双江两个巡司。
乾州直隶厅啊,那地方可不好去,交通不便,管理也麻烦。它以前是明朝的镇溪军民千户所,属于辰州府泸溪县管辖。康熙三十九年才改成乾州,四十七年才设厅,厅治就在镇溪所城,还是隶属于辰州府。直到嘉庆元年才升格为直隶厅,管辖着115个苗寨呢!从省城到这儿,东北方向要走965里路。乾州东西宽120里,南北长90里,北极星的高度是28度12分,比北京偏西6度59分。东边是镇溪,西边是武山,武水就发源于此,也叫武溪或卢溪,它先向东流过厅治的西边,然后拐弯往南流,万溶江从凤凰厅北边流下来,向东拐弯注入武水。武水继续往东流,和镇溪水汇合,最后向东南流入泸溪河。这儿还有河溪、乾州两个废弃的巡司,以及镇溪、喜鹊两个营,这两个营都是嘉庆二年才设立的。
凤凰直隶厅,情况也差不多,又远又难管理,镇筸总兵和辰沅永靖道都驻扎在这儿。明朝时,它是五寨、筸子坪两个长官司,隶属于保靖宣慰使司。康熙四十三年的才改成流官,设通判,辰沅靖道的佥事也搬来这儿驻扎。雍正四年又改成凤凰营,乾隆五十二年才升格为厅,通判也升为同知。嘉庆元年才升为直隶厅,管辖着105个红苗寨。从省城到这儿,东北方向要走1050里路。凤凰厅东西宽184里,南北长120里,北极星的高度是27度53分,比北京偏西7度3分。南边是南华山,西边是凤凰山,山上有凤凰营和凤凰营司巡检司(后来废弃了)。东南是观景,南边是二华,西南是都督。沱江从贵州铜仁流过来,向东北流,乌巢江从北边流下来注入沱江。沱江流过厅治的北边,继续向东北流入泸溪河,这是武水最南边的源头。万溶江发源于西北的天星砦山,向东拐弯往北流,左边汇入龙爪溪,然后往西北流到乾州,和武水汇合。西南是乐濠溪,向东南流到麻阳,注入辰水。这儿还有祐营,知事驻扎在此;得胜营、五寨站也有巡司。
永绥直隶厅,哎,那地方可不好去,交通不便,隶属于辰沅永靖道,绥靖总兵就驻扎在那儿。以前明朝的时候,是镇溪千户所和崇山卫的地盘,归辰州府泸溪县管。雍正元年才设立了永绥厅,还归辰州府管。到了嘉庆元年才升格为直隶厅,七年后又搬到花园堡去了。管辖着两百二十八个红苗寨子。从省城到那儿,东北方向要走一千一百五十九里呢!这地方东西宽九十里,南北长一百五十五里,北极高度是二十八度四十三分,比北京偏西七度。南边是大排吾山,西边是苞茅,西南是蜡尔。牛角河就是酉水南边的源头,从贵州松桃厅沿着边界流进来,一直往北到茶洞城,它左边就是四川酉阳州的界限了。河水拐了个弯往东北流,和保靖县接壤。东边过了厅治的北面,腊尔堡河从西南方向流过来汇入牛角河,然后往东北流进保靖县。西南方向还有个高岩河,发源于犀牛潭,流经乾州,成为镇溪,最后流进武水。茶洞以前有个知事衙门,隆团、排补两个砦的官署也废弃了,现在就剩个花园砦了。
晃州直隶厅,情况也差不多,隶属于辰沅永靖道。本来是芷江晃州堡的地界,属于沅州府管辖。嘉庆二十二年才从芷江分出来,设立了晃州直隶厅,还把凉伞通判的衙门搬过去了。从省城到那儿,东北方向要走一千二百四十五里!这地方东西宽五十二里,南北长一百四十五里,北极高度是二十七度二分,比北京偏西七度二十二分。西边是龙溪,西南是尖坡,东南是宝骏山。潕水在南边,还有个名字叫无水,也叫舞水。上游叫镇阳江,从贵州玉屏流进来,往东北流和龙溪汇合。过了厅治的南边,左边接纳木多溪,然后往东流和平溪汇合,最后往东北流进芷江。东南方向还有个中和溪,也叫罗岩江,也是往东北流进芷江。晃州和凉伞以前有两个巡司衙门,还有一个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