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海,字麟洲,是满洲正黄旗人,他家祖祖辈辈都住在绥芬河。他一开始只是个小小的笔帖式,后来当上了国史院的侍读。有一次,顺治皇帝去南苑玩,图海跟着去了,皇帝看他举手投足之间很有气度,觉得他不是一般人。于是,图海一路升迁,先当了内秘书院学士,然后是 他喇布勒哈番,接着又当上了弘文院大学士和议政大臣。顺治十二年,他又被封为太子太保,还代理刑部尚书的职务,还和大学士巴哈纳一起修订律法。不过,后来因为侍卫阿拉那和公额尔克戴青家的奴才在街上打架,图海审理案件时出了差错,被认为是欺骗皇上,虽然没被处死,但也丢了官职。等到顺治皇帝驾崩后,遗诏又把他重新启用。

康熙皇帝登基后,任命图海为正黄旗满洲都统。当时李自成残部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这些人,在湖北郧阳、襄阳一带作乱。康熙二年,康熙皇帝任命图海为定西将军,让他带兵去剿匪,还让他和副将靖西将军都统穆里玛一起,联合湖广、四川的军队,去讨伐这些叛军。他们打了好多胜仗,很快郝摇旗就被副都统杜敏抓住了,刘体纯的队伍也被打垮了,只剩下李来亨还占据着茅麓山,依仗险要的地形负隅顽抗。图海带兵包围了茅麓山,切断了李来亨的外部支援。李来亨走投无路,最后自焚而死,剩下的士兵都投降了。图海还抓获了明朝的新乐王和他的官员,俘虏了三千多人,押解回京。康熙六年,图海又当上了弘文院大学士,还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没过多久,他就因为兼任都统,请求辞去机要事务的职务,皇上没同意。康熙九年,他又改任中和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退休。七月,吴三桂接替了他的位置,实际上是想探探朝廷的口风。朝廷讨论怎么处理这件事,很多大臣像莫洛、米思翰、明珠都觉得应该按照尚可喜的请求办,只有图海坚决反对。但是皇帝已经决定了,所以驳回了图海的意见。后来吴三桂果然叛乱了,皇帝又让图海代理户部,负责军饷和运输。

十四年,察哈尔部的布尔尼绑架了他爹阿布柰,然后造反了。皇上就命令信郡王鄂紥当抚远大将军,图海当副将,去收拾布尔尼。当时好多精兵强将都被调走了,图海就提议,把八旗子弟里那些身强力壮的家奴都拉出来,让他们一起上战场。路上要是有点儿小骚扰小抢劫的,就别管了。到了战场后,图海下令说:“察哈尔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肯定有很多宝贝,咱们打败他们,好处可就多啦!” 一听这话,士兵们都兴奋坏了,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战斗力爆表,一个人能顶一百个。

在达禄打仗的时候,布尔尼在山谷里设下埋伏,还派了三千人出来阻击。打着打着,埋伏的兵出来了,土默特部的兵被打得溃不成军。图海赶紧分兵去迎战,敌人又派了四百骑兵增援,双方狠狠地干了一架,结果敌人的增援部队全军覆没。布尔尼一看情况不妙,就带着所有兵马杀了出来,还放火攻城。图海命令大家严阵以待,连续几次猛攻,把布尔尼的军队打得稀里哗啦的,还招降了1300多户人家。布尔尼带着三十个骑兵逃跑了,结果被科尔沁的额驸沙津追上给砍了,察哈尔地区终于平定了。

大军凯旋,皇上在南苑的大红门亲自迎接,还隆重地犒劳了将士们。论功行赏,图海被提升了一级,成了阿思哈尼哈番。

陕西提督王辅臣投靠了吴三桂,平凉城被叛军占领。朝廷派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带兵去攻打,打了很久都没拿下。吴三桂又派王屏藩、吴之茂等人进攻陕西和甘肃,想和平凉里应外合。

十五年,朝廷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每个八旗佐领都派两个护军跟着他。出发前,皇上在太和殿亲自颁发敕印,命令所有军队都听从图海的指挥。图海到了之后,就明确赏罚制度,强调军纪。将领们建议趁势攻城,图海却说:“我们是仁义之师,应该先招降安抚,再进行攻打。现在奉天子的命令来讨伐叛贼,一定能取得胜利。但是城里还有几十万百姓,城破之后,杀戮肯定很多。我们要体现皇上爱民如子的仁德,等他们自己归顺。”城里的人听到这话,没有不感动流泪,开始考虑投降。

五月,图海攻下了虎山墩。“虎山墩”在平凉城北,非常高,叛军派精兵把守,那里也是他们的粮道。图海说:“这是平凉的咽喉要道啊!”他率领士兵向上进攻,叛军一万多人用火器抵抗。图海命令士兵轮番进攻,从早上打到中午,战斗越来越激烈,最终夺取了虎山墩,然后用大炮轰击平凉城,城里的人非常害怕。

图海启用幕僚周昌的计策,劝降王辅臣。周昌,字培公,是荆门人,读书人出身,善于谋划。他曾经帮助振武将军吴丹立下功劳,被朝廷授予七品官职。图海驻扎在潼关的时候,周昌去投奔他,成为他的幕僚。王辅臣手下总兵黄九畴和布政使龚荣遇都是周昌的老乡,他们多次劝说王辅臣投降,并用蜡丸把情况告诉周昌,周昌再转告图海。图海就让周昌进城劝降,王辅臣派他的将领跟着周昌出来拜见图海,图海把情况报告给皇上,皇上同意了。于是朝廷授予周昌参议道的官职,让他带诏书去招抚王辅臣。王辅臣让龚荣遇呈上军民名册,他的儿子王继贞上交了吴三桂授予的敕印,但是王辅臣还在观望。图海又让周昌和他的侄子周保定一起再次去劝降,王辅臣这才剃发投降。然后图海命令吴丹进城接收平凉。

吴之茂听说平凉失守了,就从秦州逃跑了。咱们的将军佛尼勒在牡丹园打败了他,又在西和县北山又打败了他一次。将军穆占在乐门攻打王屏藩,在红崖打败了贼军,然后收复了礼县。朝廷任命的巡抚陈彭,还有总兵周养民、王好问他们都相继投降了。秦地的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了。皇上论功行赏,把图海升为三等公,还世代承袭。

图海写奏章请求派兵去湖广,一起征讨吴三桂。皇上就命令图海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前往。图海在奏章里说明了陕西刚刚平定,局势还不稳定,于是皇上任命穆占为征南将军,率领满洲兵和平凉的降兵前往湖广,图海自己则继续留守陕西。当时平凉、庆阳虽然已经拿下,但是汉中、兴安还在贼军手里。图海奏请调来绿旗兵,计划明年正月,下令提督孙思克去秦州,赵良栋去凤翔,和张勇、王进宝会合一起进攻。张勇他们觉得应该等到夏秋再行动。皇上担心攻打汉中、兴安运输粮草困难,就命令他们先守住重要的关隘,然后分兵去荆州攻打吴三桂。

到了十六年,图海招降了韩城等县的伪官,又派兵逼近礼县、益门,先后在五盘山、乔家山、塘坊庙、芭蕉园、沙窝等地打败了贼军,收复了塔什堡。十七年,图海又上奏请求分兵攻打汉中、兴安,皇上秘密下令阻止了他。将军佛尼勒他们又在牛头山香泉打败了贼军,四川总督周有德也在秦岭打败了贼军,收复了潼关堡五寨。庆阳的贼人袁本秀收到了吴三桂的密信,想造反。图海调集了庆阳、宜君、延安三营的兵力,和王进宝一起平定了叛乱,在卫远沟斩杀了袁本秀。没过多久,图海就进京朝见皇上。十八年,图海又回到了陕西镇守。

湖南和广西都平定了。上面紧急命令要迅速攻打宝鸡,计划拿下汉中和兴安,然后平定四川。图海就带兵猛攻益门镇,打下来了。结果碰上敌人把桥给毁了,军队没办法前进,这事儿上报后,皇上狠狠地批评了他。于是他重新制定计划,决定分成四路进攻:图海亲自率领将军佛尼勒他们去攻打兴安,总兵官程福亮在后面支援,驻扎在旧县关;将军毕力克图和提督孙思克他们从略阳出发进攻,总兵官朱衣客在后面支援,驻扎在西河;将军王进宝和总兵官费雅达从栈道进攻,总兵官高孟在后面支援,驻扎在宝鸡;提督赵良栋从徽县出发。十月份,军队到达镇安,分成两队,打败了三桂的将领王遇隆,渡过乾玉河,夺取了梁河关。三桂的将领韩晋卿逃跑了。王进宝也收复了汉中。赵良栋收复了徽县和略阳。毕力克图收复了成县,又收复了阶州,还派参将康调元收复了文县。这样一来,平利、紫阳、石泉、汉阴、洵阳、白河、竹山、竹溪、上津这些县都落入我们手里了。兴安攻克后,图海率领一半大军驻扎在凤翔,后来又搬到汉中,保护各路军队的军饷。这期间,降将谭洪又叛变了,陕西总督哈占沿着江河追讨他,皇上命令图海从远处声援。

二十年的时候,图海因为生病被召回京城。他去世后,被追谥为文襄。等《太宗实录》修成后,又追赠他少保兼太子太傅的官职。雍正朝初期,又追赠他一等忠达公的爵位,并且让他在太庙享有祭祀。他的儿子诺敏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官至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还当过正黄旗蒙古都统。诺敏的儿子马尔赛,他的事迹另有记载。

周昌刚进城的时候,自己主动说明他父亲在明朝末年死于流寇,母亲为了给他报仇,挖掉了眼睛,毁掉了容貌,撞棺而死,他本来想为母亲报仇而死。等辅臣投降后,图海把这事儿禀报给了皇上。皇上命令旌表周昌的母亲,派官员去祭祀她,还授予周昌布政使参政的官职。周昌后来又参与了蔡毓荣的军事行动,事情结束后,被授予山东登莱道的官职,代理布政使,后来因为和总兵互相弹劾而被罢官。周昌被罢官后,还是喜欢谈论军事。噶尔丹扰乱边境的时候,他多次上书给朝廷,陈述利害关系。后来他在家里去世了。

李之芳,字邺园,是山东武定人。顺治四年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金华府推官。他工作出色,很快就被提升为刑部主事。然后一步步升迁,做到郎中,最后被任命为广西道御史。他上书请求取消钱粮方面的陋规,禁止州县官员互相迎来送往,搞那些虚礼。顺治十七年,他去山西巡按。康熙皇帝即位后,取消了巡按制度,把他召回了京城。康熙元年,他请求回家休假。两年后,他又被任命为湖广道御史。五年后,他去浙江巡视盐政。之后,他又负责河南道的事务。

说白了,李之芳一路升官,从一个小小的推官做到御史,还负责过巡视和盐政,业务能力杠杠的!而且他很敢说,敢于直言上谏,为民请命。

大学士班布尔善因为是鳌拜党羽被处死了,李之芳就上书说:“以前大学士们都在宫里值班,各部门的奏章当天就能批复。自从鳌拜当权后,大学士们都不值班了,奏章都要等到第二天才能看,这容易让别人钻空子,乱改内容。请求恢复旧制,避免这种随意更改的弊端。”他还上书说:“顺治皇帝在位时,赏罚分明,各省的巡抚、总督都不敢胡作非为。可是从顺治十八年以后,很多巡抚、总督都是靠走关系上位,所以他们就肆无忌惮了,随意盘剥下属,欺压百姓。全国老百姓那么多,都是顺治皇帝留下的子民,也是康熙皇帝要爱护的百姓,怎么能让这些人这样压榨呢?以前有同罪论处,但现在官员们互相包庇,告状的人反而会被认为是诬告,所以大家都不敢弹劾巡抚、总督,甚至连司道、守令都不敢管。贪污受贿有利可图,却没有相应的惩罚,他们当然就肆无忌惮了。现在皇上亲政,请求皇上亲自裁决,罢免那些失职的巡抚、总督,整顿吏治。”他的奏疏被送到了有关部门,后来对各省的巡抚、总督进行了甄别,罢免了一些特别严重的。李之芳升了官,官职相当于四品,后来又升任左副都御史。

李之芳多次上书,请求严格巡查盐政,考核官员的政绩,谨慎处罚外地官员的俸禄,这些都关系到国家治理。最后,他升迁为吏部侍郎。

总之,李之芳是一位敢于直言,为国为民的好官,他的仕途也因为他的正直和能力而一路高升,最终做到吏部侍郎的高位。

十二年,他被任命为兵部侍郎,负责浙江的军事。碰巧吴三桂造反了,第十三年的時候,他就上奏朝廷,请求恢复标兵的原有数量,并且督促士兵操练枪炮。奏章刚递上去,耿精忠也叛变了,派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从好几条路进攻浙江,浙江顿时一片恐慌。他马上给各路将领下命令,让他们死守仙霞关,同时调动总兵李荣,还有副将王廷梅、牟大寅、陈世凯、鲍虎等人分头抵抗敌人。当时朝廷命令都统赖塔率领军队进入浙江,五月的时候,他和赖塔一起率领一千名满洲兵、两千名绿旗兵和五百名乡勇,进驻衢州。大家都觉得衢州是重要的城池,不应该轻易放弃。但他却说:“不对,衢州占据着上游,没有衢州,就没有浙江。今天这事儿,必须义无反顾!”白显忠从常山攻陷了开化、寿昌、淳安;曾养性从处州攻打义乌、浦江、东阳、汤溪,沿河阻断供应线。温州镇总兵祖弘勋叛变,勾结敌人攻陷平阳,接着又攻陷黄岩,聚集了几万精兵,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衢州。

七月,他和赖塔在水亭门检阅军队,然后率领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人向敌人的营垒发起攻击,战斗发生在军营的西边。他亲自拿着刀督战,有人劝他稍微躲避一下,但他却说:“全军的命运掌握在我手里,如果我后退,敌人就会乘虚而入。今天胜败与否,就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脱逃,被他斩首示众。他率领军队越过壕沟,拔掉栅栏,打败了敌人。然后派陈世凯乘胜追击,收复了义乌、汤溪;派鲍虎收复了寿昌、淳安;牟大寅打败了常山的敌人;王廷梅在金华石梁、大沟源打败了敌人;李荣也收复了东阳,并在金华寿溪再次打败敌人,斩杀了敌将,摧毁了十八个敌营。参将洪起元收复了嵊县。朝廷下诏表彰他调度有方。

十月,敌将桑明等率领五万大军从常山逼近衢州西沟溪,依山扎营,想和南路的敌人里应外合。他和赖塔商量后,决定出奇制胜,派王廷梅和参领禅布夜袭沟溪,分队进攻,又一次大败敌人,敌人丢下营寨逃跑了。

十四年,康亲王杰书攻下了曾养性占据的金华,又收复了处州;贝子傅拉塔也收复了黄岩,并且包围了温州。只有九玉还占据着江山、常山、开化,连营数十座,和官军僵持不下。五月,趁着大雨导致河水暴涨的机会,军队从南塘出发,袭击了贼军的前线营地,阵斩了七百多敌人。十五年,朝廷派兵从遂安出发,连续攻破了贼军的营寨,最终收复了开化。

这时候,郑锦攻入了漳州、泉州,耿继祚在攻打建昌的时候溃败逃跑了。皇上得知福建有变,命令王将军撤回温州的包围圈,去攻打福建。这时,之芳提出了一个建议,直接攻击仙霞关,他说:“进攻的路线,不在温州、处州而在衢州。虽然九玉死守河西地区很难一下子攻破,但是他的南面是江山,西面是常山,这些地方都有小路可以偷袭。我们的军队一进攻,就能让他前后受敌,这样河西的营垒也保不住了。”王将军到了衢州,采纳了之芳的建议。于是军队进兵大溪滩,收复了江山,九玉逃跑了,想另寻道路夺取仙霞关。各路将领接到之芳的密令,迅速占据关隘,夹击敌人,敌将金应虎等人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王将军的军队南下福建,临行前,之芳进言说:“将军只要命令军队不许抢掠,直接长驱直入,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福建。”没过多久,精忠就投降了,温州、处州的贼军都溃散了。精忠原来任命的总兵马鹏、汪文生、陈山,将军程凤等人,还占据着玉山、铅山、弋阳、德兴等地,之芳请求会同其他军队一起剿灭他们。当时吴三桂的军队侵犯了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抽不出身来支援,于是之芳独自率兵收复了玉山,汪文生逃跑了;军队从白沙关进兵德兴,抓住了马鹏;又派游击郭守金等人收复了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皇上赞赏之芳在剿灭贼军方面,对邻省有功,加封他为兵部尚书。

十六年,派参将蒋懋勋他们去打败玉山椒岩的贼寇,山贼投降了。之前,文生和凤都请求投降,但是凤病死了,他的妻子王玉贞带着所属的六万八千多人归顺朝廷,而精忠将林尔瞻还带着人马据守在石垅。 (这位大人)就命令蒋懋勋他们扼守住要隘,自己带着几十个骑兵进入贼寨,去安抚他们,林尔瞻这才投降。

十七年,攻击贼寇在子午口的据点,攻克了八仙、老鼠等山洞,贼寇的山寨都被平定了。郑锦的军队在沿海作乱,(这位大人)就派兵严加防守,在庙岭湖打败了他们,又在温州打败了他们。郑锦的将领詹天枢向(这位大人)投降了。十八年,(这位大人)下令定海总兵牟大寅斩杀了郑锦的将领童耀等人在孝顺洋,夺回了船只和武器。

这位大人处理世事练达老练,深谋远虑,善于谋划。康亲王带兵要出征,问他:“你的策略稳妥吗?” 他说:“军队已经出发了,犹豫就会影响士气。”于是他就去拜见王爷说:“敌人已经在我掌握之中很久了,明天就会传来捷报!” 前线的捷报果然来了,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他是神人。他在杭州的时候,和将军图喇结拜为兄弟。精忠叛乱之后,他告诉图喇不要放纵军队残害百姓。 有满族士兵犯法,他就把他们绑起来交给图喇,按照军法处置,全军都因此而肃然起敬。浙江的战乱平定后,他上奏请求免除受战乱影响的州县的赋税,安置流亡的百姓,他的恩德非常大。他提拔的将领,都凭借战功累积到封疆大吏的地位,而他自己身为督臣却没得到相应的封赏。很久以后,才追论他在大溪滩打败贼寇的功劳,授予他拖沙喇哈番的爵位,准许他世袭一次。

后来他做了兵部尚书,又调任吏部尚书。二十六年,授予他文华殿大学士的职位。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奏弹劾大学士明珠,说内阁的票拟,都听从明珠的指挥,皇上罢免了明珠,同时也命令他退休。三十三年,他在家中去世,谥号文襄。

之芳去世以后,康熙皇帝非常想念他的功劳,曾经对大臣们说:“一个人能够为国家献出生命,那就是勇士。耿精忠叛乱的时候,之芳担任总督,虽然不擅长骑马射箭,但他拿着刀站在船头,率领大家冲锋陷阵,打败了敌人。当时一起出征的人,回到京城后都称赞他的勇敢。现在太平盛世已经很久了,善于射箭,能够约束士兵的人,还是不少的。但是像他那样多次经历过战阵考验的人,就非常难得了!”

后来雍正皇帝下令在贤良祠里为他立庙,并且说:“像汤斌那样有德行,像之芳那样有功劳的人,都应该被供奉起来。”到了乾隆年间,朝廷追录有功的臣子,又赐予之芳的子孙世袭骑尉的爵位。

文章评论说:图海最初提出削藩的建议,并且他英勇地率军西征,平定秦陇地区,最终收复了四川。四川军队进入云南,这才彻底完成了平叛大业。而之芳则在三衢地区坚决抵抗,敌人虽然想从东面进攻,最终也没能如愿攻下仙霞关。福建平叛的功劳,他也出力不少。虽然说他赶上了天下动荡的时期,但这何尝不是康熙皇帝善于用人的结果呢? 后来,为了避康熙皇帝的讳,将之芳的“芳”字改成了“襄”。唉,真是了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