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上面列的都是清朝的衣服!从皇帝皇后到老百姓,穿啥都写得清清楚楚。
首先是皇帝和皇后的衣服,那可是最隆重的!然后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她们的衣服肯定也特别讲究。再往下是皇贵妃以下的妃嫔,她们的衣服等级就依次递减了。皇子、亲王这些皇室子弟的衣服,也各有不同,身份越高,衣服越华丽。就连皇子亲王的福晋(也就是他们的妻子),穿什么衣服都有规定。文武官员的官服,那也是等级森严,一眼就能看出官位大小。至于那些有身份的命妇(官员的妻子),她们的衣服样式也和身份地位挂钩。最后,就是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了,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
总而言之,这上面记载的清朝服饰制度,真是等级分明,从上到下,从皇帝到百姓,穿衣打扮都得按规矩来,这可真是“衣冠文物”啊! 这就像是一本清朝的“时尚宝典”,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穿衣风格和社会等级。 想想看,要是能看到这些衣服的实物,那该多好啊!
崇德二年,皇太极告诫诸王贝勒说:“以前金国的熙宗和金主完颜亮废除了祖宗的衣冠服饰,改穿汉人的衣服。等到世宗的时候,才恢复了旧制。咱们国家以骑射为业,如果轻易效仿汉人的习俗,不练习弓箭,那军事力量怎么训练呢?射猎是演习武力的方法,服饰制度是立国的根本。以后出征打仗、打猎的时候,可以穿便服,其他时候都要按照建国初期的规定,穿朝服。并且希望子孙后代不要轻易改变抛弃祖制。”
乾隆三十七年,三通馆呈上他们编纂的《嘉礼考》,里面记载了辽、金、元各代的冠服制度,但是叙述不够清晰。乾隆皇帝下旨说:“辽、金、元朝的衣冠服饰,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不遵循本国的习俗,后来才改用汉朝和唐朝的仪式。这些改变的先后顺序,并不是一时造成的。就比如金朝祭祀的服装,开始虽然加了一些装饰,但并没有完全抛弃旧的样式。到了章宗的时候,才彻底改制。这件事应该详细考究,看看他们抛弃旧典的原因。衣冠服饰是一代的象征,就像夏朝的服饰和殷朝的服饰不一样,不会沿袭下来。每一朝所用的服饰,都有它自己的制度,这就是所谓的‘礼不忘其本’啊。从北魏开始就有改变服饰的说法,到了辽、金、元,这些皇帝为了追求名声,每隔几代就改换衣冠,完全丢掉了朴素的风气。没过多久,国力就衰弱了。况且那些主张改制的人,不过是为了说衮冕华丽,文物值得观赏罢了。殊不知,装饰衣冠,取其华美,又何必非要照搬它的样式呢?就像我们清朝规定的朝祭服装,山龙藻火,华丽无比,都是符合礼仪制度的,又何必非要穿天青色的绛纱袍呢?”
总而言之,清朝从崇德元年开始,就已经确定了上下各种冠服制度。高宗(乾隆帝)时期,制度更加详细,但是仍然告诫大家不要忘记祖宗的规矩,反复教诲。这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根本的大事,不能轻易改变旧俗。祖宗留下来的制度还在,应该永远遵守,不能违背。现在我根据乾隆朝增改的制度,按照类别进行叙述,并且把最初制定的制度也列在里面。
皇帝的帽子,冬天戴的是用薰貂做的,从十一月开始到上元节戴的是黑狐做的。帽子上缀着红色的丝带。帽子顶上有三层,每层都穿着一颗东珠,每颗东珠下面都托着四个金龙,其他的东珠数量也一样,最上面顶着一颗大珍珠。“皇帝朝冠,冬用薰貂,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四,余东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
夏天的帽子是用玉草或者藤竹丝织成的,边缘用两层青色丝线和金线,里面用红色丝线或红纱。帽子上也缀着红色的丝带,前面缀着金佛,装饰着十五颗东珠;后面缀着舍林,装饰着七颗东珠,帽顶的样式和冬天的帽子一样。“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缘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朱纬,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后缀舍林,饰东珠七,顶如冬制。”
吉服帽,冬天用海龙、薰貂、紫貂做,看季节而定。帽子上也缀着红色的丝带。帽顶是满金花座,上面顶着一颗大珍珠。“吉服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惟其时。上缀朱纬。顶满花金座,上衔大珍珠一。”夏天的吉服帽是用玉草或者藤竹丝织成的,里面是红纱绸,边缘是青色丝线和金线。帽子上也缀着红色的丝带,帽顶的样式和冬天的吉服帽一样。“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上缀朱纬。顶如冬吉服冠。”
常服帽,帽顶用红绒结成,没有帽梁,其他的和吉服帽差不多。“常服冠,红绒结顶,不加梁,余如吉服冠。” 出行戴的帽子,冬天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做,其他的都和常服帽一样。“行冠,冬用黑狐或黑羊皮、青绒,余俱如常服冠。”夏天的出行帽是用藤竹丝织成的,里面是红纱,边缘有装饰。帽子上缀着红色的丝带,帽顶和帽梁都是黄色的,前面缀着一颗珍珠。“夏织藤竹丝为之,红纱里缘。上缀朱氂。顶及梁皆黄色,前缀珍珠一。”
端罩是用紫貂做的,从十一月开始到上元节用黑狐做的,里面是明黄色的缎子。左右两边各垂下两条带子,下端宽而尖,颜色和里子一样。“端罩,紫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明黄缎里。左、右垂带各二,下广而锐,色与里同。”
衮服,颜色是青色,绣着四个五爪正面金龙,两肩前后各一个。图案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还有万寿的篆文,其间点缀着五彩祥云。春、秋穿棉衣或夹衣,冬天穿皮袍,夏天穿纱衣,根据季节而定。“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其章左日、右月,万寿篆文,间以五色云。春、秋棉、袷,冬裘、夏纱惟其时。”
皇帝的朝服,颜色主要用明黄色,只有祭天的时候才用蓝色,祭日用红色,祭月用月白色。衣领和袖子都是石青色,边缘用金片装饰,冬天还要加上海龙纹的边。衣服上绣着各种龙纹,两肩各一条正龙,前后各一条正龙,腰间有五条行龙,衣襟上有一条正龙,衣褶处前后各九条团龙,下摆有两条正龙和四条行龙,衣领上有两条行龙,袖口各有一条正龙。衣服上还绣着十二章纹,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下摆上绣着宗彝、藻火、粉米,这些纹样之间用五彩祥云点缀。下摆的图案是八宝平水纹。从十一月开始到上元节期间,衣领和下摆都要用紫貂皮装饰,袖口用薰貂皮。两肩各一条正龙,衣褶处有六条行龙。十二章纹都在衣服上,之间用五彩祥云点缀。
龙袍的颜色也是明黄色。衣领和袖子都是石青色,用金片装饰边缘。衣服上绣着九条金龙。同样绣着十二章纹,之间用五彩祥云点缀。衣领前后各有一条正龙,左右和衣襟交叉处各有一条行龙,袖口各有一条正龙。下摆是八宝立水纹,衣襟左右开衩,里子根据季节不同,用棉、夹、纱、裘等材料。
平常穿的褂子,颜色是石青色,花纹图案根据穿着场合而定,衣裾左右开衩。
出门穿的褂子,颜色也是石青色,长度到坐下来时刚好齐膝盖,袖子长到肘部。
平常穿的袍子,颜色和花纹图案根据穿着场合而定,衣裾四面开衩。出门穿的袍子也是一样。
出门穿的裤子,颜色根据穿着场合而定。左右各一条裤腿,前面平整,后面略微宽松,上下收紧。裤子用石青色的布料做成,里子根据季节用毡、夹等材料。冬天里面还要用鹿皮或黑狐皮。
雨冠有两种样式:冬天戴的帽子,帽子顶部高耸,前檐较深;夏天戴的帽子,顶部平坦,前檐较敞。两种帽子都是明黄色,里面是月白色缎子。里子根据季节用毡、油绸或羽缎。
雨衣一共做了六件,都是明黄色的。第一件,像平常穿的褂子,但是长度跟袍子一样长。从衣襟以下的地方加宽了,里面再套一件衣服。领子下面是褶皱的样式,没有袖子。斜着的衣襟,上面收窄,下面逐渐加宽。两层衣服都加了掩襟,领子和纽扣都是青色的。
第二件,用毡子和羽缎做的,里面是月白色的缎子。不用再套一件衣服了,其他的样式都一样。领子和纽扣的颜色跟衣服一样,用油绸做的,不加里衬。纽扣是青色的。第三件,像平常穿的褂子,但是加了领子,长度跟袍子一样长。用毡子和羽缎做的,里面是月白色的缎子。领子和纽扣的颜色跟衣服一样。
第四件,像平常穿的袍子,袖口是平的,前面加了挡住腿部的掩裆,用油绸做的,不加里衬。领子用青色的羽缎,纽扣是青色的。外面再套一件袖子跟衣服颜色一样的袍子。第五件,像平常穿的褂子,长度到坐下来的时候刚好齐。用毡子和羽缎做的,里面是月白色的缎子。领子和纽扣的颜色跟衣服一样。
第六件,像平常穿的袍子,但是加了领子,长度到坐下来的时候刚好齐。用油绸做的,不加里衬。袖口是平的,前面加了挡住腿部的掩裆,领子用青色的羽缎,纽扣是青色的。
雨裳一共做了两件,都是明黄色的。第一件,左右两边的衣幅交叉,上面收窄,下面逐渐加宽。前面加了一块浅色的帷幔,做成褶皱的样子。两边缝上了纽扣,是青色的。腰部是横向的衣幅,用石青色的布做的,两端削尖做成带子系起来。第二件,前面是一整块布,没有加浅色的帷幔,其他的样式都一样。
朝珠呢,用一百零八颗东珠做的。“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杂饰,各惟其宜”,这些装饰都根据情况来搭配。这是大典礼上穿戴的。只有祭天的时候用青金石做装饰,祭地的时候用蜜珀,朝日的时候用珊瑚,夕月的时候用绿松石,其他的装饰也根据情况来搭配。朝珠的绦子都是明黄色的。
古代官员的朝服腰带,讲究可不少。就说这朝带吧,主要有两种款式,都得是明黄色的。第一种,用四个金质圆形饰板,上面刻着龙纹,镶嵌红蓝宝石或者绿松石,每个饰板都挂着五颗东珠,周围再围上二十颗珍珠。左右两边的佩饰,一个浅蓝色,一个白色,下端宽而尖。中间有个镂空的金色圆形结,装饰的宝石跟饰板一样,周围也各围着三十颗珍珠。佩囊上绣着花纹,还有燧石、刮刀、各种装饰结,都得搭配得当,带子也都是明黄色的,这是大典礼上才能用的。第二种朝带,用四个金质方形饰板,上面镶嵌的宝石就讲究了:祭天用青金石,祭地用黄玉,朝日用珊瑚,夕月用白玉,每个饰板也同样挂着五颗东珠。佩饰和带子,只有祭天用的才是纯青色的,其他的跟第一种圆形饰板的朝带一样。中间的圆形结也跟饰板上的装饰一样,挂着四颗东珠。佩囊是纯石青色的,左边是刮刀,右边是燧石,颜色都得和饰板相配。
吉服带呢,也用明黄色的,四个镂空金饰板,方形圆形都可以,上面镶嵌的珠玉宝石,怎么搭配都行。左右两边的佩饰都是纯白色的,下端笔直齐整。中间的金色结子,装饰跟饰板一样。其他的,跟朝带的制作方法都差不多,常服带也是这样做的。
行带,颜色也是明黄色的,左右两边的佩饰用红色的香牛皮做成,上面装饰着三个金花纹和三个银镮。佩饰用高丽布做成,比常服带的佩饰略宽一些,也短一些,中间用香牛皮扎起来,缀着银花纹的佩囊。明黄色的带子,装饰着珊瑚。结子、刮刀、燧石、其他的装饰品,都得搭配得当。 (最初,皇帝的帽子是用东珠宝石镶嵌在顶部的,腰带是用金镶玉的饰板嵌着东珠。康熙二十三年,规定凡是大典礼祭祀庙宇,帽子要用大珍珠和东珠镶嵌在顶部,礼服要用黄色、秋香色、蓝色五爪、三爪龙缎。雍正元年,规定礼服要用石青、明黄、大红、月白四色缎,花样用三种颜色,圆形金龙九条,龙口各一颗珠子。腰襕上是小团金龙九条,周围是五彩祥云,下摆是八宝平水、万代江山。)
皇后戴的朝冠,冬天用暖和的薰貂皮做,夏天则用青色的绒布,上面缀着红色的丝线。冠顶有三层,每层都穿着一颗大东珠,每颗东珠都用金凤托着,每只金凤还装饰着三颗东珠和十七颗珍珠,最上面还衔着一颗大东珠。红色的丝线上还环绕着七只金凤,每只金凤装饰着九颗东珠、一颗猫睛石和二十一颗珍珠。冠后还有一只金翟,装饰着一颗猫睛石和十六颗珍珠。翟尾垂下许多珍珠,一共三百零二颗,分成五行两排,每行都有一颗大珍珠。中间用金子做了个衔着青金石的结子,装饰着六颗东珠和六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冠后护领垂着两条明黄色的丝带,末端缀着宝石,带子是用青缎做的。
吉服冠呢,是用薰貂皮做的,上面也缀着红色的丝线。冠顶用东珠装饰。
金约,上面镂空雕刻着十三朵金云,每朵金云都装饰着一颗东珠,东珠之间用青金石隔开,底层是红片金。后面系着个金子做的,衔着绿松石的结子,结子下面垂着珍珠,一共三百二十四颗,分成五行三排,每行都有一颗大珍珠。中间还有两个金子做的,衔着青金石的结子,每个结子都装饰着八颗东珠和八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
耳饰,左右各三对,每对都是金龙衔着,每条龙都衔着两颗一等东珠。
朝褂有三種样式,都是石青色的,边缘用金片镶边:第一种,前后各绣着两条立龙,龙身往下延伸到襞积(衣服的褶皱),四层相间,最上面一层是四条正龙,下面是万福万寿的纹样。第二种,前后各绣着一条正龙,腰部绣着四条行龙,中间有襞积,下幅绣着八条行龙。第三种,前后各绣着两条立龙,中间没有襞积,下幅绣着八宝平水纹。三种朝褂都垂着明黄色的丝带,上面的珠宝装饰都很讲究。
皇帝的朝袍有三种款式,都是明黄色的。第一种,领子和袖子都是石青色,边缘用金片装饰,冬天再加貂皮边,肩膀到朝褂的地方也加边。上面绣着九条金龙,龙之间点缀着五彩祥云,中间有褶皱,下摆是八宝纹样。披领上绣着两条龙,袖口各一条龙,袖子相接的地方各绣两条龙。
第二种朝袍,领子和袖子也是石青色的,夏天用金片做边,冬天用云纹图案加上海龙纹做边,肩膀到朝褂的地方也加边。前后各绣一条正龙,两肩各一条龙,腰部绣四条龙,中间有褶皱,下摆绣八条龙。
第三种朝袍,领袖用金片加海龙纹做边,夏天只用金片做边。这种朝袍中间没有褶皱,下摆后面开衩,其他方面都跟貂皮边的朝袍一样。领子后面垂着明黄色的绦带,可以根据喜好装饰珠宝。
龙褂也有两种款式,都是石青色的。第一种,绣着八团五爪金龙,两肩前后各一条正龙,衣襟上绣四条龙,下摆是八宝纹样,袖口各绣两条龙。第二种,下摆和袖口不绣图案。
龙袍也分三种款式,都是明黄色的,领子和袖子都是石青色的。第一种,绣着九条金龙,间以五彩祥云,可以根据喜好绣上福寿之类的图案。下摆是八宝纹样,领子前后各一条正龙,左右和衣襟相交的地方各一条龙。袖子跟朝袍一样,下摆左右开衩。
第二种龙袍,绣着八团五爪金龙,两肩前后各一条正龙,衣襟上绣四条龙,下摆是八宝纹样。第三种龙袍,下摆不绣图案。
领约是用镂空的黄金做的,装饰着十一颗东珠,中间用珊瑚隔开。两端垂着两条明黄色的绦带,中间穿着一颗珊瑚,末端各缀有两颗绿松石。
朝服的朝珠有三盘,用一颗东珠,两颗珊瑚,佛头、记念珠、背云、大小坠子等各种珠宝随意搭配。吉服的朝珠只有一盘,用什么珍宝就看皇帝想戴什么了。绦带都是明黄色的。
采帨是绿色的,上面绣着“五谷丰登”四个字。还要佩戴箴管、縏袠之类的饰物。绦带都是明黄色的。
冬天穿的朝裙,用的是加了海龙边的片金(一种织锦),上面用的是织着金线寿字的红色缎子,下面是石青色绣着龙纹的缎子,都是整幅的料子,裙摆还有褶皱。夏天就用纱做。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冠服样式,跟皇后的完全一样。(一开始的规定是,皇后在参加庆贺典礼时,戴的帽子要用东珠镶嵌在顶上,礼服要用黄色、秋香色的五爪金龙缎子,还有凤凰、翟鸟图案的缎子。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冠服,在参加各种庆典受贺时,帽子也用东珠镶顶,礼服也用黄色、秋香色的五爪金龙缎子、绣花缎子和妆缎。)
皇贵妃的朝冠,冬天用薰貂做,夏天用青绒做。上面缀着红色的丝线。帽子有三层,每层都穿着一颗东珠,每颗东珠都用金凤托着,还装饰着三颗东珠和十七颗珍珠,最上面还衔着一颗大珍珠。红色的丝线上围着七个金凤,每个金凤都装饰着九颗东珠和二十一颗珍珠。后面还有一个金翟(一种鸟),装饰着一块猫睛石和十六颗珍珠,翟尾上垂着珍珠,一共有一百九十二颗珍珠,排成三行两列。中间用金子衔着青金石的结子,上面装饰着四颗东珠和四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冠后护领垂着两条明黄色的绦带,末端缀着宝石。用青缎做腰带。吉服的帽子和皇后的款式一样。
金约(一种头饰),用镂空的黄金做成十二朵云纹,每朵云纹上都装饰着一颗东珠,中间用珊瑚隔开,里面衬着红色的片金。后面系着金子衔着的绿松石结子,上面串着珍珠垂下来,一共二百零四颗珍珠,排成三行三列。中间用金子衔着两个青金石的结子,每个结子上都装饰着六颗东珠和六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耳饰用二等东珠,其他和皇后的相同。朝褂、朝袍、龙褂、龙袍、采帨(一种披帛)、朝裙都和皇后的款式一样。
领约(一种颈饰),用镂空的黄金做成,装饰着七颗东珠,中间用珊瑚隔开。两端垂着两条明黄色的绦带,中间穿着一颗珊瑚,末端各缀着两颗珊瑚。
朝服戴的朝珠三盘,其中一颗蜜珀,两颗珊瑚。吉服戴的朝珠一盘。绦带是明黄色的。
皇后和皇贵妃的衣服颜色都一样,都是金黄色的,包括帽子、衣服和飘带。
皇后的朝冠,顶上分两层,每层都穿着一颗东珠,下面都用金凤托着。上面装饰着九颗东珠和十七颗珍珠,顶端还镶嵌着一颗猫眼石。冠带是红色的。上面一圈装饰着五个金凤,每个金凤上都装饰着七颗东珠和二十一颗珍珠。后面还有一个金翟,上面镶嵌着一颗猫眼石和十六颗珍珠,翟尾上还垂着珍珠,一共有一百八十八颗珍珠,排成三行两列。中间还有一个用金子做的,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上面装饰着四颗东珠和四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冠后的护领垂着两条金黄色的飘带,末端都缀着宝石。腰带是青色的缎子。我的吉服冠和皇后的也是一样的,顶上都用碧玺。
皇后的金约,上面镂空雕刻着十一朵金云,每朵云上都镶嵌着一颗东珠,云朵之间用青金石隔开,金云的内侧是红色的。后面系着一个用金子做的,镶嵌着绿松石的结子,下面垂着珍珠,一共有一百九十七颗珍珠,排成三行三列。中间有两个用金子做的,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每个结子上都装饰着六颗东珠和六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耳饰是用上等东珠做的。这些和皇贵妃的都一样。朝褂、朝袍、龙褂、龙袍、领约、朝裙、朝珠,这些也都跟皇贵妃的一模一样。
我的采帨,绣的是“云芝瑞草”的图案。这个和皇贵妃的也一样。
嫔妃的朝冠,顶上也分两层,每层都穿着一颗东珠,下面都用金翟托着。上面装饰着九颗东珠和十七颗珍珠,顶端还镶嵌着一颗绿松石。冠带是红色的。上面一圈装饰着五个金翟,每个金翟上都装饰着五颗东珠和十九颗珍珠。后面还有一个金翟,上面镶嵌着十六颗珍珠,翟尾上还垂着珍珠,一共有一百七十二颗珍珠,排成三行两列。中间还有一个用金子做的,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上面装饰着三颗东珠和三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冠后的护领垂着两条金黄色的飘带,末端都缀着宝石。腰带是青色的缎子。嫔妃的吉服冠和皇后的吉服冠是一样的。
我的金约,上面镶嵌着八朵镂空的金色云纹,每朵云纹上都装饰着一颗东珠,中间用青金石和红片金隔开。金约的下面系着金色的扣子,缀着绿松石,垂下许多珍珠,一共有一百七十七颗,排成三行两列。中间还有两个金色的扣子,镶嵌着青金石,每个扣子上都装饰着四颗东珠和四颗珍珠,最下面还缀着珊瑚。我的耳饰用的都是上好的东珠,这些和皇妃的一样。
朝褂和皇妃的一样。龙褂,前后肩上各绣一条正龙,衣襟上绣着四条夔龙。其他的也和皇妃的一样。朝袍和龙袍都是香色,我和皇妃穿的一样。
朝服戴三盘朝珠,其中一颗珊瑚,两颗蜜珀。吉服只戴一盘朝珠。朝珠的绦子是金黄色的。领约和朝裙都和皇妃的一样。我的采帨上没有绣花纹,这和皇妃的一样。(一开始规定,皇贵妃、贵妃、妃、嫔的冠服,在庆贺大典上,皇贵妃和贵妃的冠顶要装饰十二颗东珠,妃的冠顶要装饰十一颗东珠。礼服要用凤凰、翟鸟等图案的缎子,还有五爪金龙缎、妆缎、八团龙缎等。黄色和秋香色的衣服,皇贵妃以下都不能穿。嫔的冠顶要装饰十颗东珠,礼服要用翟鸟等图案的缎子,还有五爪金龙缎、妆缎、四团龙缎等。)
皇子们的朝冠,冬天用薰貂和青狐皮做,根据季节而定,上面缀着红色的纬线。冠顶是两层金龙,装饰着十颗东珠,龙嘴里衔着红宝石。夏天则用玉草或藤竹丝编织。朝冠边缘用石青色的片金镶边,两层,里面用红片金或红纱。上面也缀着红色的纬线。前面缀着舍林,装饰着五颗东珠;后面缀着金花,装饰着四颗东珠。冠顶的样式和冬天的朝冠一样,吉服的冠顶用红色的绒结。
我的端罩是用紫貂皮做的,里面是金黄色的缎子。左右两侧各垂下两条带子,下方宽而尖,颜色和里衬一样。我的龙褂是石青色的,正面绣着四个五爪金龙,每个龙周围有四团祥云,两肩前后各一条龙,龙之间用五色云纹间隔。
好家伙,这上面说的都是皇帝和皇子们的衣服!第一种朝服,颜色都是金黄色的,领子、衣服上都用紫貂毛做装饰,袖口也用貂毛。衣服上绣着龙,两肩前后各一条正龙,然后还有六条行龙,龙和龙之间用五彩祥云隔开。第二种朝服,领子和袖子都是石青色的,边缘用金片装饰,冬天的时候会在边缘再加一层海龙皮。绣的花纹和第一种差不多,也是两肩前后各一条正龙,不过腰间、衣服下摆和领子、袖口上的龙就更多了。衣服下摆还绣着八宝图案。
蟒袍也是金黄色的,边缘也用金片装饰,上面绣着九条蟒,衣服两边开衩。朝珠不能用东珠(一种珍贵的珍珠),其他的珍珠都可以用,朝珠的带子都是金黄色的。朝带也是金黄色的,上面有四个金色的带扣,每个带扣上都镶嵌着四颗东珠,中间一颗猫眼石,两边的带子颜色和朝带一样。吉服带的颜色也是金黄色,带扣的装饰要合适,带子颜色和朝带一样。
雨具,包括帽子、雨衣和雨裙,都是红色的,材料可以用毡子、羽毛纱或者油绸,根据季节选择。以前皇子们的衣服,参加庆典的时候,帽子上要镶嵌十三颗东珠,平时穿的衣服颜色可以用秋香色之类的,衣服上绣五爪龙或者三爪龙,还有满翠八团龙图案的,腰带用金子镶嵌玉器和东珠。
皇子的朝冠和皇帝的差不多。吉服冠,冬天可以用海龙皮、貂皮,夏天就用玉草或者藤竹丝做的,里面是红纱绸,边缘用石青色和金片装饰,上面缀着红色的丝线,顶上用红宝石,以前皇帝赏赐的红绒结顶也可以用。
端罩(一种衣服)是用青狐皮做的,里面是月白色的缎子,如果皇帝赏赐过金黄色的,也可以用。补服(一种礼服)是石青色的,绣着四团五爪金龙,前后各一条正龙,两肩各一条行龙。朝服和蟒袍,蓝色和石青色都可以用,如果皇帝赏赐过金黄色的,也可以用。其他的和皇子的衣服一样。
皇子穿戴的那些东西,比如朝珠、朝带、吉服带、雨冠、雨衣、雨裳,亲王世子都一样。顺治九年以前,亲王戴的帽子顶上分三层,最上面镶着一颗红宝石,中间镶八颗东珠,前面那个叫“舍林”的地方镶四颗,后面那个叫“金花”的地方镶三颗。帽子上的带子是用金子镶嵌着玉片做的,一共四片,每片上镶四颗东珠。顺治九年的时候,帽子顶上的东珠改成了十颗,舍林和金花各多镶了一颗,带子还是四片,每片镶四颗东珠。衣服呢,就穿五爪四团龙补、五爪龙缎、满翠四补这些料子的衣服。
亲王世子的朝冠,帽子顶上是两层金龙,装饰着九颗东珠,最上面也镶着一颗红宝石。夏天戴的帽子,前面那个舍林镶五颗东珠,后面金花镶四颗。其他的,比如吉服冠、端罩、补服、朝服、蟒袍、朝珠,这些都跟亲王的一样。朝带是金黄色的,用金子镶嵌着四个玉方块,每个玉方块上镶三颗东珠。左右两边的佩绦颜色跟朝带一样。吉服带和亲王的也一样。顺治九年的时候,亲王世子的帽子顶上三层一共镶九颗东珠,带子还是四片,每片镶三颗东珠,衣服跟亲王的一样。
郡王的朝冠,帽子顶上也是两层金龙,镶八颗东珠,最上面也有一颗红宝石。夏天戴的帽子,前面舍林镶四颗东珠,后面金花镶三颗。吉服冠和端罩跟亲王世子的一样。补服是石青色的,绣着四个五爪行龙,肩膀前后各一个。朝服、蟒袍、朝珠这些,都跟亲王世子的一样。
他的朝服腰带,颜色是金黄色的,带子上用金子镶嵌着四个玉质的方形牌子,每个牌子上都装饰着两颗东珠和一颗猫眼石。腰带的佩饰绦带颜色和腰带一样。他穿的吉服腰带和亲王、世子的款式相同。
(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郡王的帽子顶端有三层,最上面镶嵌着红宝石,中间嵌着七颗东珠。帽子前面那个叫“舍林”的装饰物上嵌着三颗东珠,后面的“金花”装饰物上嵌着两颗东珠。腰带是用金子镶嵌着四块玉牌子,每块玉牌子上都镶嵌着一颗绿松石。到了顺治九年,又规定郡王的帽子顶端一共要镶嵌八颗东珠,“舍林”和“金花”各增加一颗。腰带还是四块玉牌子,每块上镶嵌两颗东珠。郡王的衣服和亲王的一样。)
贝勒的朝冠,顶端是两层金龙,装饰着七颗东珠,最上面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夏天戴的朝冠,前面缀着“舍林”,装饰着三颗东珠;后面缀着“金花”,装饰着两颗东珠。贝勒的吉服冠和端罩(一种帽子套)都和郡王的一样。
他的补服颜色是石青色,前后各绣着一团四爪正蟒的图案。朝服上也通体绣着四爪蟒纹,蟒袍也是这样,都不能用金黄色,其他的就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他的朝珠和绦带都是石青色的,其他的和郡王的一样。他的朝服腰带颜色是金黄色的,用金子镶嵌着四个玉质的方形牌子,每个牌子上都装饰着两颗东珠。佩饰绦带都是石青色的,吉服腰带颜色是金黄色的,牌子上的装饰要合适,佩饰绦带也都是石青色的。
(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贝勒的帽子顶端有三层,最上面镶嵌着红宝石,中间嵌着六颗东珠。“舍林”上缀着两颗东珠,“金花”上缀着一颗东珠。腰带是用金子镶嵌着四块玉牌子,每块玉牌子上镶嵌着一颗宝石。到了顺治九年,又规定贝勒的帽子顶端一共要镶嵌七颗东珠,“舍林”和“金花”各增加一颗。腰带还是四块玉牌子,每块上镶嵌两颗东珠。贝勒的衣服是用绣着两团四爪龙的补子,以及蟒缎和妆缎制作的。)
贝子的朝冠,顶上是两层金龙,装饰着六颗东珠,龙头上还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夏天戴的朝冠,前面缀着个舍林,装饰两颗东珠;后面缀着金花,装饰一颗东珠。正式场合戴的帽子,顶上也用红宝石。他们都戴三眼孔雀翎。(孔雀翎分三眼、双眼、单眼,有赏赐的时候才能戴。)贝子的朝冠和贝勒的款式一样。他们的补服是石青色的,前后各绣着一团四爪行蟒。朝服、蟒袍、朝珠也都和贝勒的一样。
他们的朝带是金黄色的,上面有四个金衔玉方版,每个方版上都装饰着一颗东珠。正式场合用的带子和贝勒的一样。对了,顺带一提,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贝子冠顶是两层,上面镶嵌红宝石,中间嵌五颗东珠,前面是舍林,后面是金花,各嵌一颗东珠。带子用金镶玉版四片,每片嵌一颗蓝宝石。后来到了顺治九年,又改了,冠顶一共嵌六颗东珠,舍林增加了颗东珠,其他的都和以前一样。带子还是四片,每片嵌一颗东珠,衣服和贝勒的一样。
镇国公的朝冠,顶上也是两层金龙,装饰着五颗东珠,龙头上也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夏天戴的朝冠,前面缀着舍林,装饰一颗东珠;后面缀着金花,装饰一颗绿松石。正式场合戴的帽子,八分公以上级别的用红宝石,低于八分公的用珊瑚,他们都戴双眼孔雀翎。他们的朝冠内罩是用紫貂做的,里面衬着月白缎子。补服前后绣着四爪正蟒方补。朝服、蟒袍、朝珠和贝子的一样。
他们的朝带,是用金子镶嵌的玉方版,四个,每个方版上都装饰着一颗猫睛石。正式场合用的带子和贝子的一样。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镇国公冠顶是两层,上面镶嵌红宝石,中间嵌四颗东珠,前面是舍林,嵌一颗东珠;后面是金花,嵌一颗绿松石。带子跟贝子的差不多。顺治九年的时候,又改了,冠顶一共嵌五颗东珠,其他的都和以前一样。带子还是四片,每片嵌一颗猫睛石。衣服用四爪方蟒补。其他的都和贝勒的一样。
辅国公的朝冠,顶上是两层金龙,装饰着四颗东珠,最上面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其他的装饰就跟镇国公的一样。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辅国公的朝冠顶端是两层,上面镶嵌一颗红宝石,中间镶嵌三颗东珠。冠前装饰叫“舍林”,镶嵌一颗绿松石;冠后装饰叫“金花”,镶嵌一颗宝石。冠带跟镇国公的一样。到了顺治九年,又规定朝冠顶上要镶嵌四颗东珠,其他的装饰,包括舍林、金花、冠带和衣服的颜色,都跟镇国公的一样。
镇国将军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东珠,上面镶嵌一颗红宝石。吉服冠顶用珊瑚。补服前后绣着麒麟。其他的装饰都跟武职一品官相同。崇德元年,规定镇国将军的朝冠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冠带用金镶嵌的圆形底座,上面镶嵌四颗红宝石。到了顺治九年,规定朝冠顶部的中间部分要镶嵌一颗东珠,冠带用金镶嵌的方形玉底座,上面各镶嵌一颗红宝石。补服绣着麒麟,其他的跟镇国公的一样。
辅国将军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小红宝石,上面镶嵌一颗镂空的珊瑚。吉服冠顶也用镂空的珊瑚。补服前后绣着狮子。其他的装饰都跟武职二品官相同。崇德元年,规定辅国将军的朝冠顶上镶嵌一颗蓝宝石,冠带用圆形的金底座。到了顺治九年,规定朝冠顶上改用红宝石,中间部分镶嵌一颗小红宝石。冠带跟镇国将军的一样。补服绣着狮子,其他的跟镇国公的一样。
奉国将军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小红宝石,上面镶嵌一颗蓝宝石。吉服冠顶也用蓝宝石。补服前后绣着豹子。其他的装饰都跟武职三品官相同。崇德元年,规定奉国将军的朝冠顶上镶嵌一颗水晶石,冠带用玲珑剔透的方形金铁底座。到了顺治九年,规定朝冠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中间部分镶嵌一颗小蓝宝石。冠带用带花的圆形金底座。补服绣着豹子,其他的跟镇国公的一样。
奉恩将军的帽子,顶上是个镂空的金座,中间镶嵌着一颗小小的蓝宝石,上面还顶着块青金石。官服前后绣着老虎,其他方面跟武职四品官的服饰差不多,只是衣裾开了四个口子。腰带是金黄色的,宗室成员都是这种颜色,只有觉罗氏用红色。顺治九年的时候,又规定了奉恩将军的帽子顶上要镶嵌蓝宝石,帽子的中间部分再嵌一颗小蓝宝石。腰带要用起花金镶银的圆形带板。官服还是绣老虎,其他方面跟镇国公的一样。
固伦额驸的吉服帽子,顶上用红宝石,戴三眼孔雀翎。吉服的腰带是金黄色的,其他方面跟贝子的差不多。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固伦额驸的冠服和贝子一样。到了顺治八年,又规定帽子顶上要镶嵌六颗东珠,帽檐上镶嵌两颗东珠,金花上镶嵌一颗东珠。腰带要用金镶玉的圆形带板四块,每块上都镶嵌一颗东珠。
和硕额驸的吉服帽子,顶上用珊瑚,戴双眼孔雀翎。朝服的腰带颜色用石青色或蓝色,金镶玉的圆形带板四块。其他方面跟镇国公的一样。崇德元年,规定和硕额驸的冠服和超品公的一样,如果封爵高于公爵,就按照本阶的服饰来穿。顺治八年,又规定帽子顶上要镶嵌四颗东珠,帽檐上镶嵌一颗东珠,金花上镶嵌一颗绿松石。腰带要用金镶玉的圆形带板四块,每块上都镶嵌一颗猫眼石。
郡主额驸的朝服腰带,用镂空的金色圆形带板四块,每块上都装饰着一颗绿松石。其他方面跟武职一品官差不多。崇德元年,规定郡主额驸的帽子顶上要镶嵌红宝石,并嵌一颗东珠。腰带要用金色的圆形带板四块,每块上镶嵌四颗绿松石。顺治八年,又规定冠服和侯爵、伯爵的一样。康熙元年,规定要用四爪蟒纹的官服。
县主额驸的冠服,跟武职二品官的一样。崇德元年,规定县主额驸的帽子顶上要镶嵌红宝石。腰带要用金色的圆形带板四块,每块上镶嵌四颗红宝石。
郡君额驸的冠服,跟武职三品官的一样。崇德元年,规定郡君额驸的帽子顶上要镶嵌蓝宝石。腰带要用金色的圆形带板四块。
哎,说起来这事儿,县君的额驸,他戴的朝带啊,是用四块金方铁版做的。我跟武四品官员的朝带是一样的。对了,崇德元年的时候,还规定了县君额驸的帽子顶上要镶水晶石,带子呢,就用这四块金方铁版。
乡君的额驸,他的朝带也是用四块金方铁版做的,跟我这武五品官员的也一样。也是崇德元年定的,乡君额驸的帽子要用金顶,带子用四块金圆铁版。 而且,规定了固伦额驸的爵位要是贝子以上,和硕额驸的爵位要是镇国公以上,他们的冠服就按他们自己的品级来;郡主额驸以下的,就都按这个标准来。
老百姓家的官员,冬天戴的朝冠要用薰貂做的,从十一月一号到上元节都得用青狐皮。帽子顶上有个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四颗东珠,上面再镶一颗红宝石,夏天的帽子样式也差不多。要是穿吉服,帽子顶上要用珊瑚。
端罩是用貂皮做的,里面是蓝缎子。补服呢,颜色用石青色,前后绣着四爪的蟒纹。
朝服啊,蓝的、石青的,都可以用。披领和袖子都是石青色的,镶着金边,冬天还要加上海龙纹的边。两肩前后各一条正蟒,腰帷上有四条行蟒,中间还有褶皱。衣裳上绣着八条行蟒。从十一月一号到上元节,披领和衣裳都要用紫貂来装饰,袖口也用薰貂。两肩前后各一条正蟒,褶皱处有四条行蟒,都是四爪的。要是以前皇上赏赐过五爪蟒缎的,也可以用。蟒袍呢,蓝的、石青的都可以,上面通体绣着九条蟒。
朝珠啊,用珊瑚、青金石、绿松石、蜜蜡啥的都行,其他的装饰也随便搭配。朝带用石青色,朝服的颜色也用石青色或者蓝色,上面有四个镂空的镶金玉圆牌,每个牌子上都镶嵌一颗猫眼石。佩帉(pài shāo,一种佩饰)下面宽一些,尖一些;吉服的带子上的佩帉下面是直的,齐的,装饰也随便。雨冠、雨衣、雨裳都用红色。
(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了民公的帽子顶上要镶嵌一颗红宝石,中间再嵌一颗东珠。帽子上的带子用四个金圆牌,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绿松石。顺治二年,规定帽子要用起花金顶,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中间嵌三颗东珠。带子用金镶嵌的圆玉牌,四个,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绿松石。到了顺治八年,又规定帽子顶上要镶嵌四颗东珠,带子上的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猫眼石。)
侯爵的朝冠,帽子顶上是镂空的带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三颗东珠,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朝带是镂空的镶金带玉的圆牌,四个,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绿松石。其他的就跟民公的一样。
伯爵的朝冠,帽子顶上是镂空的带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两颗东珠,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朝带是镂空的镶金带玉的圆牌,四个,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红宝石。其他的就跟侯爵的一样。
子爵的朝冠,帽子顶上是镂空的带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东珠,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补服前后绣着麒麟。其他的就跟武职一品官的一样。
男爵的朝冠,帽子顶上是镂空的带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小红宝石,顶上镶嵌一颗镂空的珊瑚。补服前后绣着狮子。其他的就跟武职二品官的一样。(顺治二年,规定侯爵和伯爵的帽子要用起花金顶,顶上镶嵌一颗红宝石,中间镶嵌一颗东珠。带子用金镶嵌的方玉牌,四个,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红宝石。到了顺治六年,规定帽子顶上要镶嵌两颗东珠,带子改用圆玉牌。到了顺治八年,规定侯爵的帽子顶上要镶嵌三颗东珠,带子上的每个牌子上镶嵌一颗绿松石。)
皇子福晋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饰,有三层,装饰着十颗东珠,上面还镶嵌着红宝石。冠冕的周围是红色的丝带。上面一圈缀着五个金孔雀,装饰着七颗东珠和三十九颗小珍珠。后面还有一个金孔雀,垂下三行两串珠子。中间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每个结子上都装饰着三颗东珠,末端缀着珊瑚。冠后的护领垂下两条金黄色的丝绦,末端也缀着珊瑚。冠带是用青缎做的。吉服冠顶用红宝石。
金约,也就是腰带上的装饰,是用镂空的金子做的,有九朵云纹,每朵云纹上都装饰着一颗东珠,其间点缀着青金石,金片镶嵌在里面。后面系着金子镶嵌青金石的结子,结子上串着珠子下垂,三行三串。中间有两个金子镶嵌青金石的结子,每个结子上都装饰着四颗东珠和四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耳饰左右各三,每个耳饰上都有两个金云纹衔着珠子。
朝褂,颜色是石青色,边缘用金片镶边。前面绣着四条行龙,后面绣着三条行龙。领后垂下金黄色的丝绦,其他的装饰就看情况而定了。吉服褂的颜色也是石青色,绣着四个五爪正龙,前后两肩各一个。朝袍的颜色是香色,披领和袖子都是石青色,边缘用金片镶边,冬天还要加上海龙纹的镶边。肩膀和连接朝褂的地方也要加上镶边,绣着前后各一条正龙,两肩各一条行龙,衣襟上绣着四条行龙,披领上绣着两条行龙,袖口各绣一条正龙,袖子相接的地方各绣两条行龙。袍子后面开衩。领后垂下金黄色的丝绦,其他的装饰就看情况而定了。蟒袍的颜色是香色,通体绣着九条龙。
领约,也就是领口上的装饰,是用镂空的金子做的,装饰着七颗东珠,其间点缀着珊瑚。两端垂下两条金黄色的丝绦,中间串着珊瑚,末端各缀着两颗珊瑚。采帨是月白色,不绣花纹,结佩就看情况而定了。所有的丝绦都是金黄色的。朝裙边缘用金片镶边,冬天还要加上海龙纹的镶边,上面用红缎,下面用石青色绣着行龙图案的缎子,都是整幅的,有褶皱。夏天就用纱做。
朝服佩戴三盘朝珠,其中一颗珊瑚,两颗蜜珀。吉服佩戴一盘朝珠。其他的珍宝就看穿着场合而定了。所有的丝绦都是金黄色的。
亲王的福晋穿的吉服褂,上面绣着五爪金龙,一共四个团,前面后面各有一条正龙,肩膀上各有一条行龙。其他的装饰和皇子的福晋一样。 (侧福晋的帽子等等,上面都装饰着九颗东珠,衣服和嫡福晋的一样。按照崇德元年规定的,亲王嫡福晋的帽子上嵌八颗东珠,侧福晋嵌七颗。顺治九年,嫡福晋帽上的东珠增加了二颗,衣服用的是翟鸟四团龙补、五爪龙缎、妆缎、满翠四补等缎子。侧福晋帽上的东珠也增加了二颗,衣服和嫡福晋的一样。)
世子福晋戴的朝冠,冠顶是两层镂空的金色,上面装饰着九颗东珠,顶上还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冠带是红色的。冠顶四周缀着五个金孔雀,每个孔雀都装饰着六颗东珠。后面还有一个金孔雀,垂下三行两串珠子。中间还有一个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上面装饰着三颗东珠,末端缀着珊瑚。冠后护领垂下两条金黄色的绦带,末端也缀着珊瑚。冠带是青色的缎子。
金约,上面镂空雕刻着八朵金云,每朵云都装饰着一颗东珠,东珠之间用青金石隔开。后面系着一个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垂下三行三串珠子。中间还有两个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每个结子上都装饰着四颗东珠和四颗珍珠,末端缀着珊瑚。其他的装饰和亲王福晋的一样。(顺治九年规定,世子嫡福晋的冠服和亲王侧福晋的一样。世子侧福晋的帽子上嵌八颗东珠,衣服和嫡福晋的一样。)
郡王福晋戴的朝冠,冠顶是两层镂空的金色,上面装饰着八颗东珠,顶上还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冠带是红色的。冠顶四周缀着五个金孔雀,每个孔雀都装饰着五颗东珠。后面还有一个金孔雀,垂下三行两串珠子。中间还有一个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末端缀着珊瑚。冠后护领垂下两条金黄色的绦带,末端也缀着珊瑚。冠带是青色的缎子。吉服冠和世子福晋戴的一样。
金约,上面镂空雕刻着八朵金云,每朵云都装饰着一颗东珠,东珠之间用青金石隔开。后面系着一个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垂下三行三串珠子。中间还有两个用金子镶嵌着青金石的结子,末端缀着珊瑚。
这件吉服褂,上面绣着五爪金龙,四个团龙,前后两肩各一个。其他的服饰都跟世子福晋的一样。(崇德元年,规定郡王嫡妃的冠顶要镶嵌七颗东珠,侧妃镶嵌六颗。顺治九年,规定定郡王嫡妃的冠服与世子侧妃相同。而世子侧妃的冠顶要镶嵌七颗东珠。衣服要用蟒缎、妆缎,还有各种颜色的花缎、表缎。)
贝勒夫人的朝冠,冠顶是两层镂空的金色,镶嵌七颗东珠,上面还点缀着红宝石。冠带是红色的。冠顶周围缀着五个金色的孔雀,每个孔雀都装饰着三颗东珠。后面还有一个金孔雀,垂下三行两串的珠子。中间用金丝连接着一颗青金石,末端缀着珊瑚。冠后护领垂下两条石青色的绦带,末端也缀着珊瑚。吉服冠和郡王福晋的一样。
金项圈,上面镂空雕刻着七朵金云。其他的饰品都和郡王福晋的一样。耳饰也和郡王福晋的一样。
这件朝褂,绣着四爪蟒,领后垂着石青色的绦带。吉服褂前后各绣着一个四爪正蟒。其他的都跟郡王福晋的一样。
朝袍,颜色有蓝色和石青色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领子和袖口都镶着金边,冬天还要在金边外面加一层海龙纹样的金边。上面绣着四爪蟒,领后垂着石青色的绦带。蟒袍上则要通体绣九条蟒。领约、朝珠、采帨绦都用石青色。其他的都跟郡王福晋的一样。(崇德元年,规定贝勒嫡夫人的冠顶要镶嵌六颗东珠,侧夫人的冠顶要镶嵌五颗。顺治九年,规定贝勒嫡夫人的冠顶和服饰都跟郡王侧妃一样,而贝勒侧夫人的冠顶要镶嵌六颗东珠,衣服和嫡夫人一样。)
贝子夫人的朝冠,顶上是两层镂空的金色冠顶,装饰着六颗东珠。金约上也有六朵镂空的金色云纹。吉服褂子前面和后面各绣着一只四爪的蟒。其他的服饰和贝勒夫人一样。(崇德元年,规定贝子嫡夫人的冠顶嵌五颗东珠,侧夫人的冠顶嵌四颗东珠。顺治九年,规定嫡夫人的冠服和郡王侧妃一样,侧夫人的冠顶嵌五颗东珠,衣服和嫡夫人一样。)
简单来说,贝子夫人的朝冠很讲究,顶上有两层镂空金饰和六颗东珠,衣服上也绣着蟒。其他细节和贝勒夫人差不多。清朝早期规定略有不同,但后来又改了。
镇国公夫人的朝冠,顶上也是两层镂空的金色冠顶,装饰着五颗东珠,金约上有五朵镂空的金色云纹。吉服褂子上绣着八团花。其他的服饰和贝子夫人一样。(崇德元年,规定镇国公嫡夫人的冠顶嵌四颗东珠。顺治九年,规定嵌五颗东珠,衣服和贝子夫人一样,侧夫人的冠顶嵌四颗东珠,衣服和嫡夫人一样。)
镇国公夫人的朝冠和贝子夫人差不多,只是东珠少了一颗,衣服上的图案也不一样。早期的规定和贝子夫人也不同,后来也做了调整。
辅国公夫人的朝冠,顶上也是两层镂空的金色冠顶,装饰着四颗东珠,金约上有四朵镂空的金色云纹。其他的服饰和镇国公夫人一样。(崇德元年,规定辅国公夫人的冠顶嵌三颗东珠。顺治九年,规定冠顶嵌四颗东珠,衣服和贝子夫人一样,侧夫人的冠顶嵌三颗东珠,衣服和嫡夫人一样。)
辅国公夫人的朝冠就更简单一些了,东珠更少,其他方面和镇国公夫人差不多。早期的规定和后来也有变化。
镇国将军夫人的冠服,规格和一品命妇一样;辅国将军夫人的冠服,规格和二品命妇一样;奉国将军夫人的冠服,规格和三品命妇一样;奉恩将军夫人的冠服,规格和四品命妇一样。
将军夫人们的服饰等级,根据将军品级而定,依次递减。
固伦公主的冠服,样式和亲王福晋一样。(崇德元年,规定固伦公主冠顶嵌八颗东珠。顺治九年,规定冠顶增加两颗东珠,衣服用翟鸟、五爪四团龙补、五爪龙缎、妆缎、满翠四补等缎子。)
固伦公主的衣服和亲王福晋一样,很华丽。早期的规定和后来也有所不同,衣服的用料也十分讲究。
和硕公主的朝冠和金约,样式和亲王世子福晋一样。其他的服饰和固伦公主一样。(崇德元年,规定和硕公主冠顶嵌六颗东珠。顺清九年,规定冠顶增加两颗东珠,衣服和固伦公主一样。)
和硕公主的衣服和固伦公主差不多,只是冠服样式和亲王世子福晋一样。早期的规定和后来也做了调整。
咱们来说说清朝皇室女眷的穿戴。郡主,地位相当于郡王的妻子,她的朝冠和金约,跟郡王福晋的一样。“崇德元年,定郡主冠顶嵌东珠六。顺治九年,定冠顶增嵌东珠二。服与和硕公主同。” 也就是说,崇德元年的时候,郡主的朝冠顶上要镶嵌六颗东珠,到了顺治九年又加了两颗,衣服则和和硕公主的一样。
县主呢,她的朝冠和金约,跟贝勒夫人的一样;吉服褂,也就是比较隆重的衣服,也和郡王福晋的一样,跟郡主也一样。“崇德元年,定县主冠顶嵌东珠五。顺治九年,定冠顶增嵌东珠二。服用蟒缎、妆缎,各样花、素缎。” 崇德元年,县主的朝冠顶上镶五颗东珠,顺治九年又加了两颗,衣服用蟒缎、妆缎,还有各种花色和素色的缎子。
郡君的朝冠和金约,跟贝子夫人的一样;朝褂、龙袍、领约、朝珠、采帨、吉服褂、蟒袍这些,都跟贝勒夫人一样,跟县主也一样。“崇德元年,定郡君冠顶嵌东珠四。顺治九年,定冠服与县主同。” 郡君的朝冠顶上崇德元年镶四颗东珠,顺治九年之后冠服就和县主一样了。
县君的朝冠和金约,跟镇国公夫人的一样;吉服褂跟贝子夫人的一样,跟郡君也一样。“崇德元年,定县君冠顶嵌东珠三。顺治九年,定冠顶增嵌东珠二。服与郡君同。” 县君的朝冠顶上崇德元年镶三颗东珠,顺治九年又加了两颗,衣服和郡君的一样。
镇国公的女儿,也就是乡君,她的朝冠和金约,跟辅国公夫人的一样;吉服褂跟镇国公夫人的一样,跟县君也一样。
辅国公的女儿,也就是乡君,她的朝冠顶上是两层镂空的金色,镶嵌三颗东珠;金约上是三个镂空的金色云纹。“崇德元年,定乡君冠顶嵌东珠二。顺治九年,定镇国公女乡君冠顶嵌东珠三。服与县君同。” 崇德元年,乡君的朝冠顶上镶两颗东珠,顺治九年,镇国公女儿的朝冠顶上镶三颗东珠,衣服和县君的一样。
最后,王公贝勒的侧室女儿,封号要比嫡出女儿低两等,冠服也要根据降等后的品级来穿。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侧室女儿,虽然俸禄只有五品或六品,但冠服和乡君的一样。
老百姓的官夫人戴的朝冠,冬天用熏貂做的,夏天用青绒做的。冠顶是个镂空雕花的金座,上面装饰着四颗东珠,东珠上面还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前面还插着三支金簪,上面也镶嵌着各种珠宝。护领的绦带是石青色的。吉服冠也是用熏貂做的,冠顶用珊瑚。金箍和青缎做的冠带,里面是红色的金线。中间镶嵌着镂空的金色火焰图案,装饰着一颗珍珠,左右各有一条金龙和金凤。后面垂着两条青缎带,里面也是红色的金线。耳饰左右各三对,每对都是金云形状的,上面各镶嵌着两颗珍珠。
朝褂的颜色是石青色,边缘用金片镶边。绣着图案,前面绣着两条蟒,后面绣着一条蟒。领子后面垂着石青色的绦带,其他的配饰就看情况而定啦。朝袍的颜色,蓝色和石青色都可以,看需要用什么颜色。披领和袖子都是石青色的,冬天会在金片上再加上海龙纹的镶边。绣着图案,前后各绣一条正蟒,两肩各绣一条行蟒,衣襟上绣着四条行蟒,中间没有褶皱。披领上绣着两条行蟒,袖口各绣一条正蟒,袖子连接处各绣着两条行蟒。后面垂着石青色的绦带,其他的配饰就看情况而定啦。吉服褂的颜色是石青色,绣着八个团花。
蟒袍的颜色,蓝色和石青色都可以,看需要用什么颜色,上面绣着四爪九蟒的图案。领口用镂空的金色饰物做成的领约,上面镶嵌着五颗红蓝色的宝石。两端垂着两条石青色的绦带,中间穿着一颗珊瑚。绦带末端各缀着两颗珊瑚。
朝珠,上朝的时候戴三串,穿吉服的时候戴一串。珊瑚、青金石、蜜蜡、绿松石都可以用,其他的配饰就看情况而定啦。绦带是石青色的。采帨是月白色的,不绣花,其他的配饰就看情况而定啦。绦带都是石青色的。朝裙,夏天用金片镶边,冬天还要加上海龙纹的镶边,上面用红色缎子,下面是石青色的行蟒图案和妆缎,都是整幅的,有褶皱。(崇德元年规定,未入八分品级的官夫人冠服饰物,只看其丈夫的品级来决定。)
侯门夫人的朝冠,冠顶是个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装饰着三颗东珠,东珠上面还镶嵌着一颗红宝石,其他的都和老百姓的官夫人一样。
哎,这上面说的都是清朝官员的朝冠和补服,听着就复杂!先说伯夫人的朝冠吧,顶上是个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两颗东珠,上面再顶一颗红宝石,其他的装饰就跟侯夫人的差不多。
子夫人的朝冠呢,顶子也是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只镶嵌一颗东珠,上面也是一颗红宝石,其他的装饰就和伯夫人一样了。男夫人的朝冠,顶子也是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上面再顶个镂空雕花的红珊瑚。他平时穿的吉服,帽子顶上也是镂空雕花的珊瑚,其他的装饰和子夫人差不多。
文一品官员的朝冠,顶上也是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东珠,上面再顶一颗红宝石。他们的补服前面后面都绣着仙鹤,就只有都御史绣的是獬豸。他们的朝带呢,是镂空雕金的,上面有四个玉质的方形牌子,每个牌子上都镶嵌一颗红宝石。其他的装饰和一品官员差不多。武一品官员的补服,前面后面绣的是麒麟,其他的装饰和文一品官员差不多。
文二品官员的朝冠,冬天戴的是用貂皮做的,从十一月到上元节戴的是貂尾做的,顶子还是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小红宝石,上面再顶个镂空雕花的珊瑚。他们平时穿的吉服,帽子顶上也是镂空雕花的珊瑚。补服前面后面绣的是锦鸡。朝带是镂空雕金的,上面有四个圆形的牌子,每个牌子上都镶嵌一颗红宝石。其他的装饰和文一品官员差不多。武二品官员的补服,前面后面绣的是狮子,其他的装饰和文二品官员差不多。
文三品官员的朝冠,顶子是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小红宝石,上面再顶一颗蓝宝石。他们平时穿的吉服,帽子顶上也是蓝宝石。补服前面后面绣的是孔雀,不过副都御史和按察使绣的是獬豸。朝带是镂空雕金的圆形牌子。其他的装饰和文二品官员差不多。武三品官员的朝冠,冬天戴的是貂皮做的,补服前面后面绣的是豹子,其他的装饰和文三品官员差不多,不过他们的朝服没有貂皮边和端罩。一等侍卫戴孔雀翎,端罩是用猞猁狲皮和貂皮做的,里面是月白色的缎子。其他的和武三品官员差不多。
文四品官员的朝冠,顶子是镂空雕花的金座,中间镶嵌一颗蓝宝石,上面再顶一颗青金石。他们平时穿的吉服,帽子顶上也是青金石。补服前面后面绣的是大雁,不过道士绣的是獬豸。蟒袍上绣着四爪八蟒。朝带是银质的,上面有四个镂空雕金的圆形牌子。其他的装饰和文三品官员差不多。
好家伙,这说的都是清朝官员的服饰啊!先说武四品官的衣服,前面后面都绣着老虎,其他的就跟文四品官差不多。二等侍卫戴着孔雀翎,衣服外面罩着红豹皮,里面是红色的缎子。朝服,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都用石青色的云缎做的,边缘还剪了绒边,前后衣襟各绣一条蟒,腰间也绣着四条蟒,衣襟还有褶皱呢。领子和袖子也是石青色的妆缎,其他的跟武四品官一样。
文五品官的朝冠,顶上是个镂空的金座,中间镶嵌着一颗小蓝宝石,上面再顶一颗水晶。吉服的帽子顶上也用水晶。补服前面后面绣着白鹇,不过给事中和御史绣的是獬豸。朝服是石青色的云缎,边缘是金片,前后衣襟各绣一条蟒,衣襟也有褶皱。领子和袖子都是石青色的妆缎。朝带是银质的,上面有四个素金圆牌。其他的跟文四品官差不多。
武五品官的补服,前面后面绣着熊。其他的都跟文五品官差不多,就是没有朝珠。三等侍卫也戴孔雀翎,衣服外面罩着黄狐皮,里面是月白色的缎子。朝服冬天夏天都剪了绒边。其他的跟武五品官一样,不过能戴朝珠。
文六品官的朝冠,顶上也是镂空的金座,中间镶嵌着一颗小蓝宝石,上面顶着砗磲。吉服的帽子顶上也用砗磲。补服前面后面绣着鹭鸶,朝带是银质的,上面有四个玳瑁圆牌。其他的都跟文五品官差不多,就是没有朝珠。 五品官以下,只有京堂、翰詹、科道这几个部门的官员才能穿貂裘和戴朝珠;六品官以下,只有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这些地方的官员,还有在坛庙里做事、在宫殿里当侍卫的才能戴朝珠。
武六品官的补服,前面后面绣着彪。其他的都跟文六品官差不多。蓝翎侍卫的朝冠顶上也镶嵌着一颗小蓝宝石,上面顶着砗磲,戴着蓝翎。衣服外面罩的皮子、朝服和朝珠都跟三等侍卫一样。其他的跟武六品官差不多。
文七品官员的朝冠,顶端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着一颗小水晶,上面衔接着素金。吉服冠的顶端也用素金。补服前后绣着鸂鶒(xī jué),朝带是素色的圆形带板四块。蟒袍上通体绣着四爪五蟒。其他的服饰都和文六品官员一样。
武七品官员的补服,前后绣着犀牛。其他的服饰都和文七品官员一样。
文八品官员的朝冠,是镂空的阴纹图案,金色的顶端没有其他装饰。吉服冠也一样。补服前后绣着鹌鹑。朝服的颜色用石青色的云缎,没有蟒纹。领子和袖子,冬夏都用青色的倭缎,中间有褶皱。朝带是银色的带扣,明黄色的羊角形圆带板四块。其他的服饰都和文七品官员一样。
武八品官员的补服和武七品官员一样。其他的服饰都和文八品官员一样。
文九品官员的朝冠,是镂空的阳纹图案,顶端是金色。吉服冠也一样。补服前后绣着练雀。朝带是银色的带扣,乌黑色的羊角形圆带板四块。其他的服饰都和文八品官员一样。
武九品官员的补服,前后绣着海马。其他的服饰都和文九品官员一样。
那些没有入流的官员,他们的冠服制度和文九品官员一样。
凡是雨冠,包括公侯伯子男,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员,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上书房、南书房的翰林,批本处行走人员,都用红色的雨冠。四、五、六品文武官员的雨冠,中间用红色,边缘用青色。七、八、九品文武官员的雨冠,中间用青色,边缘用红色。雨衣、雨裳,公侯伯子,文武一品官员,御前侍卫,各省的巡抚和布政使,都用红色的。二品以下的文武官员,都用青色的。至于那种明黄色的行褂,只有领侍卫大臣、御前大臣、侍卫班长、护军统领、健锐营翼领,以及那些蒙受皇上赐予的官员,才能穿着。
凡是腰带,亲王以下、宗室以上的官员,都束金黄色的腰带。觉罗(jué luó)用红色的腰带。金黄色和红色的腰带,如果不是皇上赐予的,外姓人不得穿着。
说白了,戴朝珠啊,得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还有翰林院、都察院、侍卫那些部门的官员,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的夫人以上,都可以戴。这朝珠啊,是用各种宝石和香料做的。不过,礼部主事、太常寺的博士、典簿、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的鸣赞,光禄寺的署正、署丞、典簿,国子监的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这些官,虽然在祭祀和宫廷仪式上可以戴,但平时在家或者在衙门里,可不能戴。
孔雀翎的佩戴也有讲究。翎端有三只眼睛的,只有贝子才能戴;翎端有两眼孔雀翎的,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才能戴;只有一眼的,内大臣、一到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各王府的长史、散骑郎、二等护卫都可以戴。这些孔雀翎的翎根都缀着蓝色的翎毛。贝勒府的司仪长,亲王以下的二、三等护卫以及前锋、亲军、护军校尉,他们戴的孔雀翎翎根是染成蓝色的。
哎,这清朝的坐褥制度,那可真是讲究!亲王冬天用貂皮,夏天用龙纹的红色绸缎,够气派的!世子、郡王冬天用猞猁狲皮或者貂皮,夏天用蟒纹的青色绸缎。贝勒冬天用猞猁狲皮,夏天用青色绸缎加点花纹。贝子冬天用白豹皮,夏天用彩色的绸缎镶青色绸缎边。这些达官贵人们的坐褥下面都垫着红白两色的毡子。
镇国公冬天用整张红色的豹皮,夏天用青色带红色花纹的绸缎;辅国公冬天用方形的红色豹皮,夏天用红色带黑色花纹的绸缎,他们都垫着红色的毡子。镇国将军的地位相当于一品官,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至于平民出身的公爵,冬天用整张虎皮,夏天用黑色绸缎;侯爵和伯爵冬天都用方形的虎皮,夏天侯爵用带花纹的黑色绸缎,伯爵用青色云纹绸缎,也都是垫着红毡子。子爵和男爵的坐褥就根据他们的品级来定。
皇室里,固伦公主的额驸(女婿)享受贝子的待遇;和硕公主的额驸享受镇国公的待遇。郡主的额驸冬天用獾皮,夏天用黑色粗布镶红色粗布边,也垫红毡子;郡君的额驸相当于三品官,县君的额驸相当于四品官,乡君的额额驸相当于五品官。文武官员,一品官冬天用狼皮,夏天用红色粗布;二品官冬天用獾皮,夏天用红色粗布镶黑色粗布边;三品官冬天用貉皮,夏天用黑色粗布镶红色粗布边;四品官冬天用青色的羊皮,夏天用黑色布;五品官冬天用青色的羊皮,夏天用青色的布;六品官冬天用黑色的羊皮,夏天用棕褐色的布;七品官冬天用鹿皮,夏天用灰色的布;八品官冬天用狍皮,夏天用土布;九品官冬天用獭皮,夏天和八品官一样,他们都垫着白色的毡子。
这还不算完,一年四季的冠服也要跟着换!每年春天用凉爽的朝冠和夹层的朝服,秋天用保暖的朝冠和带皮边的朝服。具体换的时间,在三月、九月里挑个日子,可能是初五、十五或者二十五,礼部提前一个月上奏请旨,然后各衙门统一执行。
哎,说起来这清朝官员的帽子和腰带,那讲究可多了!不管你是文官还是武官,只要是候补的或者候选的官员,帽子和腰带都跟正式上任的一样。
崇德元年的时候,规定了都统和尚书的帽子顶上要镶红宝石,腰带呢,是用四个金圆片做的,每个金圆片上都镶一颗红宝石。内大臣、大学士、副都统、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和侍郎,他们的帽子顶上镶的是蓝宝石,腰带也是四个金圆片,就是没红宝石。一等侍卫、护卫参领、学士、满启心郎和郎中,帽子顶上镶水晶,腰带用金或铁做的四个圆片。二等、三等侍卫、护卫、佐领、汉启心郎和员外郎,帽子是金顶的,腰带用金或铁做的四个圆片。护军校和主事,帽子是金顶的,腰带用金或铁做的两个圆片。
顺治二年又改了,一品官的帽子用起花金顶,顶上镶红宝石,中间再嵌一颗东珠,腰带是用金镶嵌着四个方形玉片,每个玉片上都镶一颗红宝石。二品官的帽子也是起花金顶,顶上镶红宝石,中间镶一颗小红宝石,腰带是起花金圆片,四个,每个镶一颗红宝石。三品官的帽子也是起花金顶,顶上镶红宝石,中间镶一颗小蓝宝石,腰带是起花金圆片,四个。四品官的帽子也是起花金顶,顶上镶蓝宝石,中间镶一颗小蓝宝石,腰带是起花金圆片,四个,还镶了银边。五品官的帽子也是起花金顶,顶上镶水晶,中间镶一颗小蓝宝石,腰带是素金圆片,四个,也镶银边。六品官的帽子也是起花金顶,顶上镶水晶,腰带是玳瑁做的圆片,四个,镶银边。七品官的帽子是起花金顶,中间镶一颗小蓝宝石,腰带是素银圆片,四个。八品官的帽子是起花金顶,腰带是用明羊角做的圆片,四个,镶银边。九品官的帽子是起花银顶,腰带是用乌角做的圆片,四个,镶银边。
顺治九年的时候,又规定了武官补服,一品二品用的是狮子图案,三品用虎,四品用豹。到了雍正五年,又规定了奉国将军和三品官的帽子要用起花珊瑚顶,六品官的帽子用水晶石顶。 这清朝的官服制度,真是繁琐啊!
一品命妇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东珠,上面再缀一颗红宝石。其他的装饰就跟普通官员的夫人一样。
二品命妇的朝冠,顶上也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上面再缀一颗镂空的珊瑚。吉服冠的顶饰也用镂空的珊瑚。其他的装饰就跟一品命妇的一样。
三品命妇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红宝石,上面再缀一颗蓝宝石。吉服冠的顶饰也用蓝宝石。其他的装饰就跟二品命妇的一样。
四品命妇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小蓝宝石,上面再缀一颗青金石。吉服冠的顶饰也用青金石。朝袍边缘用金片装饰,前后绣着两条蟒纹,中间没有褶皱。后面垂着石青色的绦带,其他的装饰要适宜。蟒袍上绣着四爪八蟒。朝裙边缘用金片装饰,上面用绿色缎子,下面是石青色绣着蟒纹的缎子,都是整幅的,有褶皱。其他的装饰就跟三品命妇的一样。
五品命妇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小蓝宝石,上面再缀一颗水晶。吉服冠的顶饰也用水晶。其他的装饰就跟四品命妇的一样。
六品命妇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小蓝宝石,上面再缀一颗砗磲。吉服冠的顶饰也用砗磲。其他的装饰就跟五品命妇的一样。
七品命妇的朝冠,顶上是镂空的金色底座,中间镶嵌一颗小水晶,上面再缀一颗素金。吉服冠的顶饰也用素金。蟒袍上绣着五条蟒纹。其他的装饰就跟六品命妇的一样。崇德元年,规定命妇的冠饰和服饰要根据她们丈夫的官阶来定。皇后的侍从妇女的冠饰用金顶,上面缀一颗红宝石;贵妃的侍从妇女的冠饰用金顶,上面缀一颗水晶;亲王妃、郡王妃侍从妇女的冠饰和贵妃侍从妇女的一样;贝勒夫人的侍从妇女的冠饰用金顶;贝子夫人的侍从妇女的冠饰不用顶。首饰上镶嵌珍珠、宝石和绿松石。
话说这会试考中的人,戴的帽子可讲究了!贡士的朝冠,顶上是个镂空雕花的金座,上面插着三枝九叶的金饰。要是穿吉服,帽子顶上就用素金的。状元就更厉害了,帽子顶上镶的是水晶! 等到正式上任后,帽子上的装饰就根据官职品级来定了。
举人的公服帽子,顶上是镂空雕花的银座,上面插着金雀。公服袍子是青绸的,蓝色边儿;披领的样式跟袍子一样。公服腰带,样式跟文八品朝服的腰带差不多。吉服帽子,顶上是银座,插的是素金的。贡生的吉服帽子,顶上是镂空雕花的金顶。其他贡生跟举人一样。监生的吉服帽子,顶上是素银的。其他监生跟贡生一样。生员的帽子,顶上是镂空雕花的银座,插着银雀。公服袍子是蓝绸的,青色边儿;披领的样式跟袍子一样。公服腰带,样式跟文九品朝服的腰带差不多。吉服帽子,顶上跟监生的帽子一样。外郎和耆老,帽子顶上用锡做的。
那些种地的农官,袍子用青绒做的,帽子顶上的装饰跟八品官一样。祭祀时文舞生的冬帽,用鼠皮做的,顶上是镂空雕花的铜座,中间装饰着镂空葵花的方形铜片,上面插着三个铜三角,形状像火珠。袍子用绸做的,颜色根据祭祀地点而定:南郊用石青色,北郊用黑色,其他庙宇都用红色,只有夕月坛用月白色。袍子前后都有镶金的葵花纹饰。腰带用绿绸做的。武舞生的帽子,顶上插着三个棱角的铜饰,形状像古代的戟。袍子用绸做的,通身绣着金色的葵花。其他的跟文舞生一样。
乐部乐生的帽子,顶上是镂空雕花的铜座,上面插着明黄色的翎子。乐部袍子用红缎做的,有两种样式:一种前后都有镶绣黄鹂的方纹饰,这是中和韶乐部的乐生穿的;另一种通身织着小团葵花纹,这是丹陛大乐诸部乐生穿的。腰带都用绿云缎做的。卤簿舆士的冬帽,用豹皮和黑毡做的,顶上是镂空雕花的铜座,上面插着明黄色的翎子,袍子跟丹陛大乐诸部乐生的袍子一样。腰带跟祭祀文舞生的腰带一样。卤簿护军的袍子是石青缎做的,通身织着金色的寿字,金色边儿。领子和袖子上都绣着金色的葵花。卤簿校尉的冬帽,帽檐平的,顶上是素铜的,上面插着明黄色的翎子。袍子和腰带都跟卤簿舆士的一样。
顺治三年规定,老百姓不许穿缎子、绣花之类的衣服。满洲人的下人要是穿蟒缎、妆缎、锦绣衣服,严禁!九年的时候,规定凉帽、暖帽要圆月形的,只有官员才能用红色镶金边的,老百姓只能用红缎的。和尚道士的衣服,除了袈裟和道袍,可以穿各种颜色的绢、纺丝、素纱,布袍只能用土黑色和深黑色。康熙元年规定,军民百姓不许穿蟒缎、妆缎、金花缎、镶金倭缎、貂皮、狐皮、猞猁狲皮做的衣服。三十九年的时候,规定八旗的举人、官生、贡生、生员、监生、护军、领催可以穿普通的缎子和纱,但是天马皮和银鼠皮不能用。汉族的举人、官生、贡生、监生、生员除了狼皮以外,也一样。军民胥吏不许用狼皮、狐皮。戴貂皮帽子的也禁止。又规定,兵民百姓的马鞍马具不许用绣花缎、倭缎、镶边、镀金之类的装饰。
雍正元年,因为官员不按规定穿戴,戴着数珠,马脖子上挂着红缨,招摇过市,还有一些越级僭用的人,连坐垫都用绸子做的。于是下令八旗大臣、统领衙门和都察院严格查处,如果大臣徇情枉法,要同罪。诸王赏赐给下属数珠之类的物品,都要在本旗记档,每年汇总奏报。二年的时候,又再次申明,加级官员的顶戴、补服、坐垫不许越级僭用。官员和百姓的衣服要是用了黑狐皮、秋香色、米色、香色,或者马鞍马具用了米色、秋香色,除了规定的以外,都要加罪处罚。相关官员不举报的,也要受罚。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