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国维,是满洲镶黄旗人,他老爸是佟国赖,姐姐是孝康章皇后,女儿是孝懿仁皇后。他年轻的时候,在顺治年间被任命为一等侍卫。

康熙九年,他升职当上了内大臣。后来吴三桂造反了,佟国维的儿子应熊,因为是驸马爷,住在京城,竟然也偷偷摸摸地参与了叛乱,还用红帽子作为叛乱的暗号。佟国维发现了儿子的阴谋,立刻下令带着三十个侍卫去抓捕,抓到了十几个参与叛乱的人,然后把他们押送到刑部处斩。

康熙二十一年,佟国维被提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那是相当高的官职了。二十八年,因为他的女儿孝懿仁皇后,皇上赏了他一等公的爵位,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二十九年,朝廷出兵去打噶尔丹,佟国维被派去协助裕亲王处理军务。在乌阑布通,他和哥哥佟国纲一起率领左翼部队冲锋陷阵。可惜的是,他哥哥佟国纲在战斗中牺牲了。佟国维当时从山腰杀出,打退了敌人,敌人溃不成军。战争结束后,因为佟国维没有穷追猛打,追击敌人,朝中有人建议要革了他的职,最后皇上决定免去他的议政大臣职务,降四级,但是仍然让他继续留在岗位上。

康熙三十五年,他又跟着皇上征讨噶尔丹,在独石口,因为驼队运输缓慢,他主动请罪,皇上原谅了他。三十六年,他又跟着皇上出征,这次噶尔丹最终战败身亡了。因为立功,皇上恢复了他之前被降的四级。到了康熙四十三年的時候,佟国维年纪大了,就告老退休了。

四十七年,太子允礽因为生病被幽禁起来,皇上为此生气得病了。国维上奏说:“皇上处理政事一向英明果断,绝对不会出错。这件事关系到皇上的龙体,请皇上尽快下决定,如果容易处理,就尽快处理;如果难以处理,也请尽快下决定。总之,请皇上按照您最初的想法,仔细考虑后再实施。”皇上就让大臣们推荐哪个皇子可以做太子,大臣们都推荐皇子允礻异,皇上更不高兴了。后来太子病好了,皇上就下令放了他。

四十八年正月,皇上召见大臣们,追问是谁先推荐允礻异的,查出来是大学士马齐。皇上召见国维,念了他之前的奏章,问他:“你都辞职了,这件事跟你没关系,为什么还要第一个站出来上奏?你是什么意思?”国维回答说:“虽然我辞职了,但皇上还让我当国舅,我希望皇上早日康复,所以才请求皇上尽快决定这件事。”皇上说:“将来这件事处理起来难不难,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人怎么能怀着私心乱说话呢?”第二天,皇上又说:“你总是说要祈祷上天、求佛保佑我万寿无疆。以后你要多为朕着想,记住所有皇子都是我的儿子,不要偏袒谁,陷害谁,这样才能让我更容易处理这件事。”

过了几个月,皇上决定重新立允礽为太子,他又对国维说:“你是国舅,又是大臣。太子以前得了疯病,我为了国家考虑,不得不把他拘禁起来;后来知道他是被人魇着了,治好了病,我又不得不把他放出来。我拘禁太子的时候,并没有别的意思。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说那些激烈的言论,上奏得那么厉害,你到底是什么居心?大臣们听了你的话,都非常害怕,于是都想立允礻异为太子,联名上奏。我当皇帝这么久了,一直都太平无事,根本没有什么难以处理的事情,老百姓也都安居乐业。现在因为你的话,小人们又开始胡说八道,大臣们整天都提心吊胆,好像没活路一样。这件事关系重大,你既然这样上奏,一定有你的想法,那你说说看,怎么才能让朕、太子和其他的皇子都不再担忧,让大家都能安心呢?你把话说清楚。”国维认错,请求皇上处死他。皇上又说:“我只是想安抚群臣,并不是真的想杀你。你刚开始上奏的时候,大家都夸你,说你才是真正的国家大臣。现在你的真实面目暴露了,大家会怎么看你呢?我不会杀你,你不用害怕,但是你不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

“你看你说的这些话,是不是在说胡话?是不是被什么东西魇住了?”

他五十八岁那年去世了,朝廷赐予祭祀和厚葬。雍正元年,追赠他为太傅,谥号为“端纯”。雍正皇帝还亲自写了“仁孝勤恪”四个字的匾额,挂在他的墓道上。他的儿子隆科多,也有自己的传记记载。

马齐,富察氏,是满洲镶黄旗人,是米斯翰的儿子。他凭借祖上的功劳做了工部员外郎,后来升迁为郎中,再升为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他被外派到山西做布政使,之后又升任巡抚。马齐进京朝见皇帝的时候,皇上夸奖他做官勤勤恳恳、谨慎小心,还鼓励他要始终保持这种作风。过了一段时间,皇上让九卿大臣举荐像于成龙那样清正廉洁的督抚官员,大家推荐了马齐、范成勋和姚缔虞。随后,皇上又命令马齐和于成龙、开音布一起,去调查湖广巡抚张汧贪污受贿的情况。

一开始,皇上派侍郎色楞额去调查上荆南道祖泽深,顺便也查查张汧,结果色楞额包庇他们,没有如实汇报。马齐和于成龙再次进行调查,详细查实了张汧和祖泽深贪污受贿的事实,并且还弹劾了色楞额,要求依法治罪。

1694年,马齐升任左都御史。当时沙俄派使臣来请求划定边界,朝廷下令派大臣前去谈判。马齐上奏说:“沙俄侵占我国领土,咱们的军队把他们困在雅克萨城,本来可以立刻消灭他们,皇上宽宏大量,不忍心痛下杀手。现在他们后悔求和,特地派大臣去谈判,这件事将载入史册,关系重大。谈判的档案应该用汉字记录,使团里也应该加入汉族官员。”皇上批准了他的建议。不久,皇上又任命他和尚书张玉书等人一起检查河工。

1696年,马齐被列为议政大臣。都御史参与议政,是从马齐开始的。没多久,他又升任兵部尚书。这时,喀尔喀各部为了躲避噶尔丹的侵略,举族迁入内地。朝廷决定在边境安置他们,命令马齐和侍郎布图等人提前通知左右翼部长,到上都河和额尔屯河两地等待。皇上出塞后,喀尔喀各部到行在朝见皇上,皇上给他们确定了诸王、贝子、公的爵位和牧地。乌珠穆沁台吉车根等人叛变投靠噶尔丹,皇上命令马齐前去查办,依法处置。后来,马齐又调任户部尚书。

1702年,皇上亲自征讨噶尔丹,命令马齐通知喀喇沁、翁牛特两部做好战斗准备。皇上回京后,马齐兼任理藩院尚书。噶尔丹很快战败逃跑,皇上决定来年春天再次出塞,命令马齐提前到宁夏去安排驿站。1705年,马齐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皇上还御赐“永世翼戴”的匾额。

康熙四十七年冬天,太子胤礽被废了,皇位继承人还没定下来,佟国维就上奏说赶紧决定吧。康熙皇帝就把满汉文武大臣都召集到畅春园,开会讨论哪个皇子合适当太子。其实康熙心里是想重新立太子的,但八阿哥胤禩最积极想当太子,还有好多大臣像揆叙、王鸿绪和佟国维的儿子鄂伦岱之类,都帮着胤禩。开会那天,马齐第一个到,张玉书后来才到,就问马齐:“大家的意思倾向谁?”马齐说有人想推举八阿哥。 一会儿,康熙就让马齐别参与讨论了,马齐就退出了。

然后,阿灵阿他们偷偷写了个“八”字给大臣们看,大臣们就都把胤禩的名字报上去了。康熙心里很不高兴。 到了第二年正月,康熙又召集大臣们,问那天第一个提议胤禩的是谁,大臣们谁也不敢说话。康熙严厉追问,大家才说是都统巴珲岱。康熙说:“这肯定是佟国维和马齐的主意!”马齐赶紧辩解。巴珲岱说汉族大臣先提的。康熙就问大学士张玉书,张玉书直接把马齐说过的话告诉了康熙。康熙说:“马齐一向就胡作非为,这么大的事,还藏着私心,想立胤禩,是不是想以后为所欲为啊?”马齐又拼命辩解,但说不过去,就先离开了。

第二天,康熙下旨说:“马齐为朝廷效力很久了,我想保全他。但他昨天却拂袖而去,做臣子的竟然如此嚣张跋扈,罪不可赦!”于是就把马齐和他弟弟马武、李荣保都抓了起来。大臣们建议把马齐处死,马武和李荣保也要依罪论处,并且要抄他们的家,撤掉他们家族所有人的官职。康熙不忍心杀马齐,就下令把马齐交给胤禩严加看管,李荣保和马武都被革职。

到了康熙四十九年,俄罗斯来进行贸易,康熙想起马齐熟悉边疆事务,就让他负责这件事,李荣保和马武也都被重新起用了。后来康熙又任命马齐署理内务府总管。到了康熙五十五年,又授予马齐武英殿大学士的职位。

皇上世宗登基后,下旨表扬马齐,给他加封一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没多久,又让他继承他祖上哈什屯的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的爵位,还晋升为二等伯,同时授予太子太保的官职。到了雍正元年,皇宫里的保和殿修缮好了,他又被晋升为太保。三年后,皇上再次下旨表扬他的忠诚,又给他加封他喇布勒哈番的爵位,并指定他的儿子富良继承爵位。雍正十三年,马齐因为生病请求退休,皇上准了他的请求。

乾隆四年,马齐病重,乾隆皇帝说,马齐侍奉了三个皇帝,年纪都超过八十岁了,朝中大臣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还特意派和亲王以及皇长子去探望他。没过多久,马齐去世了,享年八十八岁。皇上追赠他太傅的爵位,谥号文穆。他的儿子富兴继承了爵位,后来因为犯了错被罢官,爵位就由他的弟弟富良继承,并且晋升为一等伯。乾隆十五年,又加封富良“敦惠”的称号。

富良一开始只是个散秩大臣,后来被任命为銮仪卫銮仪使,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西安将军,还兼任侍卫内大臣。去世后,谥号恭勤。

马齐的弟弟马武,一开始被任命为侍卫,还兼管佐领。后来一步步升迁,当上了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因为马齐犯了错被罢官,马武也因此受牵连。不过没多久,他又被重新启用,担任内务府总管,后来又升迁为镶白旗蒙古都统。世宗皇帝即位后,任命他为领侍卫内大臣。雍正四年,马武去世了,皇上按照伯爵的规格给他赐予了抚恤,还追赠他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并赐予祭葬,谥号勤恪。

马武的儿子保祝,一开始也是侍卫。后来升迁到直隶提督,因为生病卸任,之后又担任正红旗蒙古都统。去世后,谥号恭简。

阿灵阿,钮祜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他老爹遏必隆是第五个儿子。一开始他在宫里当侍卫,还兼着佐领的职务。康熙二十五年,他继承了他爹的一等公爵位,被授予散秩大臣的官职,后来又升任镶黄旗满洲都统,官越做越大。他姐姐还被皇上册封为贵妃呢!贵妃去世后,葬在了朝阳门外,阿灵阿全家都在殡仪馆守灵。

他和哥哥法喀关系特别不好,甚至想弄死他哥哥,就到处散布谣言诬陷法喀。法喀把这事儿告诉了皇上,皇上勃然大怒,把阿灵阿的官职给撸了,不过公爵的爵位还是留着。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一等侍卫,然后一步步升迁,做到正蓝旗蒙古都统,后来又当上了领侍卫内大臣、理藩院尚书,官位越来越高。康熙四十七年,他和揆叙、王鸿绪等人偷偷摸摸地商量着拥立允礽为太子。皇上通过马齐暗示了其他大臣,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但并没有大兴冤狱,追究到底。康熙五十五年,阿灵阿死了。

他儿子阿尔松阿,继承了他二等公的爵位,后来也当上了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召集大臣们训话,说:“咱们朝里的大臣,心怀叵测,拉帮结派,谋取私利,阿灵阿和揆叙尤其严重。当年废掉二阿哥的事,完全是朕的决定,可不是因为臣下的流言蜚语才废立的!阿灵阿和揆叙却把这事儿揽到自己身上,还拉拢允礽等人,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到处传播,害得我皇考心里堵得慌,当时也没办法深究。阿灵阿的儿子阿尔松阿比他爹更阴险狡诈! ” 于是,雍正皇帝下令革除阿尔松阿的官职,把他发配到奉天去守祖坟;还把阿灵阿的墓碑改刻成“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以示惩戒。雍正四年,雍正皇帝下令处死了阿尔松阿,他的妻子也被没收充入官府。到了乾隆元年,乾隆皇帝发现阿灵阿的墓碑还立在祖坟前(坟墓已经迁走了,碑还在),就下令把碑给撤了,并且把阿尔松阿的妻子放回旗籍。

咱先说说揆叙这个人,字叫凯功,是纳喇氏家族的,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的儿子。康熙三十五年,他从二等侍卫升到翰林院侍读,还当上了日讲起居注官。后来一路升迁,做到翰林院掌院学士,还兼任礼部侍郎,甚至还被派去朝鲜册封王妃呢!之后又当了经筵讲官,教导庶吉士,最后还升到了工部侍郎。

话说这明珠权势滔天,家里整天宾客盈门,热闹得很。揆叙呢,人缘也好,特别会交朋友,跟允礽关系不错。后来太子被废了,揆叙跟阿灵阿他们就到处散播谣言,说太子各种坏话,就是为了不让太子再复立。康熙四十七年冬天,皇上召集满汉大臣,问大家哪个皇子适合当太子,揆叙、阿灵阿、鄂伦岱、王鸿绪这些人就偷偷摸摸地跟大臣们串通消息,结果大臣们都推举允礽。这事儿,《马齐传》里记载得很详细。

康熙五十年,揆叙升任左都御史,还继续管着翰林院的事。他上了一道奏章,说:“最近听说外省的塘报,乱七八糟地收集一些大小事情,弄个什么‘小报’,吓唬人。我觉得应该严厉禁止,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所警惕。”皇上同意了他的建议。康熙五十六年,揆叙去世了,谥号是文端。可到了雍正二年,雍正皇帝翻旧账,揭发了他和阿灵阿的罪行,不仅夺了他的官职,还把谥号给撤了,墓碑上改刻了“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这几个字。

再说说鄂伦岱,他是满洲镶黄旗人,佟国纲的长子。一开始是担任一等侍卫,后来被派去广州驻防,当副都统。康熙二十九年,他升任镶黄旗汉军都统,还继承了一等公爵位。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征噶尔丹,鄂伦岱带领汉军两旗的火器营,从古北口出征,还跟着皇上北巡塞外。三十六年,他升任领侍卫内大臣,后来因为犯了事儿被降职成了一等侍卫,之后又当了散秩大臣。康熙四十六年,他又重新当上了领侍卫内大臣。康熙五十九年,皇上派他去边疆管理蒙古驿站。雍正帝登基后,把他召了回来,任命他为正蓝旗汉军都统。

雍正三年,皇上发布圣旨说:“鄂伦岱和阿灵阿都跟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一伙的。当年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犯了错,皇考当时正在遥亭驻跸,下令抓捕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府上的宦官审问,他们招供了鄂伦岱等人勾结的情况。鄂伦岱他们脸色都变了,不敢辩解。四十九年春天,皇考从霸州回京,路上就责备鄂伦岱他们结党营私,鄂伦岱却态度强硬,根本不放在心上。后来皇考到热河避暑,身体不太舒服,鄂伦岱却每天带着乾清门侍卫在那里比射玩乐。皇考在打猎的时候,数落了他们的罪行,下令侍卫鞭打他们。鄂伦岱顽固又怨恨,即使受到严厉的惩罚,也掩盖不了他的罪过。朕考虑到他是皇祖妣、皇妣的亲戚,他父亲又战死沙场,实在不忍心杀了他,就让他去奉天跟阿尔松阿一起居住。”

四年后,鄂伦岱和阿尔松阿都被处死了,皇上还下旨说不要抄没他们的家产,也不要株连他们的妻儿。他的儿子补熙,因为荫庇而被授予理藩院员外郎的官职,袭承了国纲的爵位,还被封为他喇布勒哈番世职,最终官至绥远城将军。后来去世了,谥号温僖。

说起来,理密亲王被废之后,从皇子允禟、允禩(此处为原文,不翻译)以及其他大臣,很多人想拥立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但圣祖皇帝始终没有同意。这主要是因为储君之位非常重要,不能靠争夺来获得。佟国维上奏时语气激烈,好像对废太子不利,话里却没提到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但意思却有所指,马齐就暗示了其他大臣。不过这两个人,其实都不是真心想要那样做,圣祖皇帝理解他们,世宗皇帝也理解他们,所以对他们一直恩宠有加,并且把这种恩宠延续到了他们的后代。但像阿灵阿父子、揆叙、鄂伦岱、王鸿绪这些人,他们可是最坚决拥护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的,世宗皇帝既然已经惩罚了允礽(此处为原文,不翻译),这些活着的大臣们受到了严厉的处罚,死了的也被冠以恶名,他们还能往哪里逃呢?王鸿绪还因为跟徐乾学等人有牵连,被再次论罪。这件事的详情另有记载,所以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