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无党是直隶万全人。康熙五十一年考中了武进士,被授予蓝翎侍卫的职位。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广西梧州协副将。

贵州台拱九股苗族造反了,王无党率领军队去平叛,成功平定叛乱,因此被提升为左江镇总兵。可没多久,九股苗族又造反了,王无党火速赶到古州,分兵前往八寨进行围剿。经略张广泗命令王无党去攻打台拱大台雄,结果攻克了。他平定了三十多个交上等寨子,抓住了叛乱首领巴利,还收复了牛皮大箐。

乾隆元年,王无党署理贵州提督。他跟着张广泗一起平定了上下九股苗族以及其他参与叛乱的苗族。乾隆二年,正式被任命为贵州提督。他向朝廷上奏章,陈述贵州的紧急情况,建议储备物资、修筑城墙、整修墩台塘房,以及禁止人口买卖,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定番州下面的姑卢寨苗族仗着地势险要,非常嚣张跋扈。张广泗和王无党一起,调集了汉族和土官兵三千多人,分兵几路,摧毁寨子,搜查山林,抓住了叛乱首领老排,十几天就平定了叛乱。皇上为此还表扬了他处理得妥当。

乾隆四年,王无党进京觐见皇上,皇上赏赐了他孔雀翎。

乾隆六年,王无党调任湖广提督。黑峒苗族又造反了,大学士鄂尔泰认为王无党在贵州待了很久,熟悉苗族的情况,就让他去平定叛乱。

乾隆八年,皇上认为湖广的军政事务管理混乱,而王无党到任后也没能有所改善,于是下诏斥责了他。

乾隆十三年,因为提标兵救火时私吞了衣物,兵部认为王无党徇私枉法,应该革职,命令他进京接受问询。结果,他被降职为湖南沅州协副将。后来又升迁为云南楚姚镇总兵,之后被内调为銮仪使,随后又被外放为福建漳州镇总兵,最后升任浙江提督。因为得了眼疾,他请求退休。最后去世,谥号壮悫。

吴进义,字子恒,是陕西宁朔人。他爸爸吴开圻,康熙二十七年考中武状元,官做到云南元江副将,那可是相当厉害的。吴进义后来也从军了,跟着振武将军孙思克去打噶尔丹,先是被任命为守备,后来从江南调兵,升了千总。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江南寿春镇总兵,之后又升任江南提督。

他上奏说:“太湖地处江浙两省交界,渔船众多,真假难辨,容易藏匿坏人。建议学习海上的巡逻方法,在河上设小型的巡逻队,再命令两省的陆路军队一起巡查,这样声势浩大,坏人自然就老实了。”皇上看了很高兴,还专门嘉奖了他。过了很久,他又被调到浙江,后来又调到福建,最后又回到浙江。

这时候,有人伪造了孙嘉淦的奏折,里面有很多攻击朝廷的话。吴进义和浙闽总督喀尔吉善一起把这事儿报告给了皇上。皇上命令彻查这件事的来源,结果牵扯到了提督府的文书吏员。喀尔吉善就弹劾吴进义隐瞒实情,皇上就下令让吴进义卸任接受审判。吴进义极力辩解说自己没有隐瞒,他的幕僚也作证说吴进义确实见过那份伪造的奏折。浙江巡抚雅尔哈善认为吴进义应该重新审理,皇上考虑到他年纪大了,就赦免了他的罪。

但是因为伪造奏折的主谋还没找到,皇上又命令江苏巡抚庄有恭重新审理此案。庄有恭上奏说吴进义确实没见过那份奏折,是浙江的审案官员故意栽赃陷害。这事儿最后被提交到军机大臣那里复审,结果查明了真相。皇上知道吴进义是冤枉的,就把他召回京城,让他以提督的衔,署理直隶宣化镇总兵。没过多久,又授予他古北口提督的职务。吴进义还建议改进火药操练,增加河防的弓箭兵,皇上都同意了他的建议。

康熙二十三年,吴进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康熙二十七年,他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追封太子太保,谥号壮悫。

吴进义家里世代都是武将,他的曾祖父吴坤,是贵州永北总兵,曾经在征讨四川苗族和金川的战役中立下战功。吴坤的儿子,也就是吴进义的祖父吴开增,是从武举出身,官做到浙江温州总兵。

谭行义,四川三台人,康熙年间考中武举,被授予陕西西宁卫千总的官职。到了雍正初期,他参加了平定青海的战役,之后又升迁到河南城守营参将。后来,河东总督田文镜弹劾他,说他送往陕西的军马又瘦又弱,于是谭行义被革职,朝廷下令让他进京接受问话。结果他跟皇帝谈话,皇帝很满意,还赏赐了他刻印的上谕、貂皮和香珠,恢复了他的原职。之后他又升迁为广东高雷廉总兵。

广东总督鄂弥达命令谭行义率领五千人马,去贵州协助平定苗民叛乱,攻打滚纵、高表等寨子。之后,经略张广泗又命令他支援上江,攻打乌婆、摆吊等险要之地,搜查牛皮大箐,最终抓获了叛乱的首领。他先后在福建漳州、湖南镇筸等地担任镇守。

乾隆四年,谭行义被任命为广西提督,率领军队参与平定楚、粤两地苗民的叛乱。宜山县的土蛮依仗险要地形抢劫,谭行义与总督马尔泰、署理巡抚安图以及游击杨刚一起讨伐他们,攻破了白土、丘索两村,抓获并处死了叛乱的首领。忻城县外八堡有个叫蓝明星的悍匪,他依仗险要地形烧杀抢掠,谭行义命令副将毕映将其抓捕,蓝明星逃入深山,最终还是被抓获了。

还发生了一件事,有个叫黄顺的人,躲藏在湖北、广东交界的地方,密谋造反,贵州人黎阿兰也和他勾结,散布旗帜印章,准备起事。谭行义侦知此事后,立即率兵攻克了他们的巢穴,抓获并斩杀了七十多名首犯,叛乱才得以平息。柳州的士兵都住在茅草屋里,非常害怕火灾,谭行义请求拨款四千两白金,借给士兵们盖瓦房,分三年还款,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此外,还发生了一起事件,有个叫李彩的人纠集了一伙人,聚集在江石版村,企图攻打县城,谭行义将其抓捕后,请求在城北设立军营。后来,因为擅自动用仓库粮食借给士兵,谭行义被降职为登州镇总兵。乾隆十一年,他升迁为江南提督;十四年,调任浙江提督;十六年,又调任福建陆路提督。乾隆十八年,谭行义去世,谥号恭悫。

李勋,是贵州镇远人。他一开始当兵,后来慢慢升到守备的职位。 跟着军队去台湾剿灭九股生苗,又接到命令,和大家一起平定了羊吊、洞里、羊色等地的叛乱,还去搜捕牛皮大箐的叛匪,李勋一直都在前线冲锋陷阵。 他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湖广提督。

后来缅甸发生叛乱,他又被调到云南当提督。他上书请求从普洱出发,前往孟艮去抓捕叛乱的首领召散,但皇上觉得他年纪大了,怕他受不了瘴气,就让他回普洱。 李勋其实已经到了孟艮,正指挥着总兵刘德成、华封等人修建堡寨,防守重要的关隘,并且成功地抓到了召散的兄弟猛养等人。 李勋在回程的路上去世了。 朝廷追赠他太子太保的爵位,谥号庄毅。

樊廷,是陕西武威人。他刚当兵的时候,改名叫王刚。他跟着军队去过乌蒙、青海、西藏,凭借军功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甘肃肃州镇的总兵。 后来他主动上报,恢复了自己的本名樊廷,并将户籍迁到了四川潼川县。

有一次,准噶尔人入侵科舍图卡伦,偷盗了大量的骆驼和马匹,人数有两万多人。樊廷带领副将冶大雄等两千人迎战,连续作战七天七夜,最终和总兵张元佐等军队会合,杀死了无数敌人,夺回了所有被盗的财物。当时,提督纪成斌护送宁远大将军印,这件事上报朝廷后,皇上嘉奖樊廷以少胜多,忠勇无比,赐给他白金一万两,以及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的爵位。 后来他被任命为陕西固原提督,都督佥事。 他入朝觐见的时候,请求再次从军,皇上就让他跟着署理宁远大将军查郎阿出兵驻扎南山。 副将军张广泗侦察到敌人埋伏在乌尔图水,于是派信给樊廷,让他带领一千五百人从硷泉子出发去剿灭敌人。 樊廷到达哈洮时遭遇敌人,夺取了山梁的有利地形,连续击败了敌人。 他们一路追击到噶顺,又到达鄂隆吉大坂,杀死了四百多敌人,俘虏了三十六人,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

乾隆刚开始当皇帝的时候,皇上听从了查郎阿的建议,从甘肃、凉州等地调集了五千兵马驻扎在哈密,还设立了总统提督的职位,任命了傅廷担任。傅廷到了军队之后,就上奏说:“乌尔克是西方边境最重要的关隘,我们的军队侦察到洮赖大坂北面的芦草沟、噶顺沟东边的乱山子和乌尔图水附近,晚上经常看到火光。守卫关隘的士兵太少了,请求增加兵力。”他又上奏说:“哈密驻军现在都在山南的烟墩沟等地放牧骆驼和马匹,请求分出一部分兵力到山北去巡逻防守。”皇上都采纳了他的建议。

傅廷在边疆待了两年,因为生病请求辞职,皇上准了他的请求,让他回固原治病,还派了医生去给他诊治。结果傅廷没多久就死在了哈密。他留下的奏疏里,关于边防的论述非常恳切,皇上对他非常同情。皇上命令查郎阿负责料理他的后事,把他葬回凉州,还追赠他都督同知衔,谥号为“勇毅”。

他的儿子傅经文,官做到广东右翼总兵。傅经文的儿子傅继祖,官做到湖北副将。傅继祖的儿子傅从典,请求把户籍迁到湖北恩施。傅从典的儿子傅燮,官做到湖南永州镇总兵,在同治年间,因为犯了事儿被罢官了。

武进升,是山西宁乡人,后来改了户籍,成了江苏南京人。他一开始用张姓当兵。慢慢升迁,做到浙江温州镇标的守备。雍正初期,闽浙总督满保向皇帝推荐了他,进京面圣后,被授予三等侍卫,在怡亲王允祥手下做事。没多久就被外派到江宁当游击。之后一路升迁,最后当上了福建陆路提督。他曾经说过:“福建省的人不习惯骑射,我加倍督促训练,他们的弓箭水平渐渐提高了。骑兵的骑马和收马情况也比以前大有改观。”皇上夸奖他:“这样才不辜负你的职责,但是也不能操之过急,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武进升和总督喀尔吉善关系不好,他上奏章说:“喀尔吉善表面上看起来很温和,实际上内心刚愎自用。他让我暗中调查水师提督张天骏的军队情况,我推辞说水师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可他态度强硬,一定要让我去查。等我查到水师的一些陋规后,告诉了他,他却置之不理,反而和张天骏关系密切。我还查到漳州营马匹的账目问题,总兵马某因为是喀尔吉善以前的部下,就故意徇私舞弊,让我非常难堪。”他又上奏章说喀尔吉善身体衰弱,办事能力下降,结果皇上批评武进升说话太夸张,没根据。喀尔吉善也弹劾武进升徇私枉法,纵容士兵偷窃。

所以,武进升被调到江南狼山镇当总兵,职位反而下降了。武进升上奏章谢罪,皇上说:“你没有其他过错,只是好胜心太强,事情做得太多,所以降职处罚你一下。如果你不改正,或者因此而消沉懈怠,那可不行。”过了几个月,他又被提升为江南提督,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就退休了。后来他又被起用,最终做到浙江提督。去世时八十多岁,谥号良毅。

马负书,是个汉军镶黄旗的人。乾隆元年,他考中了武状元,被授予头等侍卫的职位。后来一步步升迁,做到福建漳州镇总兵。他上奏说:“漳州老百姓爱打架,有一种叫‘闯棍’的恶霸,他们结伙作恶,那些有钱有势的地主还养着他们当打手,请求严厉打击。”上面把奏章交给喀尔吉善,让他去调查处理。他后来又经历了琼州、金门、台湾、狼山等地的镇守。

他还担任过古北口提督,上奏说:“现在士兵们练习阵法,没什么实际用处。应该在秋天收完庄稼后,选择合适的地点列队操练,练习仰攻和侧击的战术。进退分开,以金鼓为号令。每个月都要在校场演习,并且要按照营制来进行。”皇帝批准了他的建议。后来他被任命为福建陆路提督。去世后,被追赠谥号昭毅。

范毓皛是山西介休人,他家以前非常有钱。康熙年间,军队征讨准噶尔,他负责给军队运送粮食,当时以一百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一石米。到了康熙六十年的第二次出征,范毓皛的哥哥范毓馪主动提出用家产支援军饷,运输的费用按官府运输费用的三分之一计算。雍正年间,军队分两路出征西北,怡亲王允祥推荐范毓馪负责军粮运输,他根据粮食多少和路程远近,分别确定运输费用,每石米的运输费从十一两五钱到二十五两不等,几年下来,他运送了上百万石粮食。皇帝特别赐给他太仆寺卿的衔头,穿戴二品官员的服饰。

后来敌人入侵北方,丢失了十三万多石粮食,范毓馪拿出自己的钱财补充运送的粮食,一共花了白银一百四十四万两。战争结束后,粮食运输地点靠近了,户部按照当时的市价核算,所以范毓馪之前收取的较高运输费,就被要求追缴,一共是白银二百六十二万两。他又拿出自己的钱财,变卖家产,甚至熔化铜器铸钱来偿还。

毓皛(yù xiǎo)啊,他一开始是靠武举考试当上了卫千总,后来因为表现不错,又升了守备,一步步升迁,最后当上了直隶天津镇总兵。 从河南河北调到广东潮州后,他上书建议潮州的军队也像河北一样,学习长枪、短棍和连接棍这些武艺。皇帝让当时的总督鄂弥达和提督张溥一起商量这事儿。鄂弥达他们回奏说:“广东地处山海之间,地形复杂,军队最好用鸟枪,其次是弓箭、藤牌、挑刀和大炮。毓皛的建议不太适合广东的情况。” 皇帝采纳了鄂弥达他们的意见,但也告诉毓皛,他初来乍到,能主动提建议,这精神值得肯定。

后来,嘉应和潮阳地区遭遇了台风,海岸都被冲垮了。毓皛马上把情况报告给了朝廷,朝廷也命令他好好安抚百姓。乾隆初年,毓皛代理广东提督。按规定,外国商船来中国贸易,要到海关缴税。如果遇到大风,没到目的地,中途停靠,也要按规定缴税。毓皛担心老百姓为了避免多次缴税,遇到风不敢停靠,船只容易出事,就上书建议,允许商船临时停靠,如果没在当地进行交易就不收税。皇上说这事儿要再仔细考察考察。后来毓皛因为操劳过度,就回家养老了,最后去世了,朝廷追赠他直隶正定镇总兵的官职。湖广总督阿尔赛曾请求把毓皛调到苗疆去,皇上没同意,说:“毓皛是富家子弟,做事谨慎,没什么过错。但苗疆的事情非常重要,他可能应付不来。” 皇上巡视五台山的时候,毓皛说他哥哥毓馪(yù xiāng)的儿子清注(qīng zhù) 准备了上千只羊和十匹马来犒劳皇上,皇上拒绝了。不久,毓皛因为年老就退休了,后来去世了。

书里评价说:提督和总兵虽然掌握着军队的权力,但实际上受制于总督和巡抚,他们管辖的士兵分散在各个营地和哨所,平时只是走走过场练练武,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毓皛和他的哥哥,都尽职尽责,他们还拿出自己的钱财资助军队,几乎倾家荡产也不后悔,这在历史上可是少见的啊! 他们兄弟俩都乐于助人,积极抓捕盗贼,多次参加战斗,都立下了功劳,升官也升得很快,从不懈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