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皇太极的十四个儿子里,有个睿忠亲王多尔衮,一开始只是个贝勒。天聪二年,他老爹带兵打察哈尔的多罗特部,在敖穆楞大获全胜,多尔衮立了大功,皇上高兴,给他赐了个“墨尔根代青”的称号,听着就威风凛凛的。

三年后,皇太极又带兵从龙井关杀入明朝境内,多尔衮跟着他大哥莽古尔泰一起,攻下了汉儿庄,一路打到通州,直逼明朝的首都北京城。在广渠门外,他们打败了袁崇焕和祖大寿的援军,又在蓟州全歼了山海关的援兵,那叫一个神勇!四年后撤兵,多尔衮和莽古尔泰殿后,又狠狠地揍了敌人一顿。五年,清朝正式设立了六部,多尔衮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掌管人事。

后来,皇太极带兵围攻大凌河,战斗激烈,多尔衮冲锋陷阵,英勇无比,明军掉进壕沟里的就有一百多号人。城上的明军炮火猛烈,清军也有一些将士牺牲了。皇太极还为此狠狠地批评了其他将领,说他们怎么没拦着多尔衮这么拼命。当时祖大寿想把锦州献给清军求饶,多尔衮和阿巴泰就带着四千兵马,乔装打扮成溃败的样子,故意让明军放松警惕,然后突然袭击锦州,打得明军措手不及,大获全胜。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去看看阿巴泰的传记,里面记载得很详细。

公元1632年(崇祯五年),我跟着皇上去了察哈尔。第二年,皇上问多尔衮,征讨明朝、朝鲜和察哈尔,哪个应该优先。多尔衮说:“应该整顿军队,趁着庄稼成熟的时候,进军北京城,切断他们的援军,摧毁他们的屯堡,长期驻扎在那里,等他们自己垮掉。”

公元1634年(崇祯七年),我们跟着皇上攻打明朝,攻克了保安,又夺取了朔州。第二年,皇上命令我和岳托将军带着一万人招降察哈尔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军队渡过黄河后,我从平鲁卫一直打到朔州,毁掉了宁武关,又攻占了代州、忻州、崞县、黑峰口和应州,最后从归化城带回投降的察哈尔人。林丹汗的传国玉玺“制诰之宝”被找到了,我让额哲把玉玺献给皇上,大臣们就上表给皇上尊号。崇德元年(1636年),我被封为睿亲王。

后来,武英郡王阿济格他们率军攻打明朝,皇上命令我和多铎攻打山海关,牵制明军。阿济格打胜仗很快回来了,我们就撤兵了。接着,我们又去攻打朝鲜,我和豪格从宽甸进入长山口,攻克了昌州。我们又进攻江华岛,攻占了江华岛,俘虏了朝鲜王妃和她的两个儿子,朝鲜国王李倧请求投降。皇上回到盛京后,命令我们约束后军,把朝鲜的王子和大臣的儿子带回盛京。

三年后,皇上攻打喀尔喀,我留守后方,在辽阳修建了都尔弼城,城建好后,皇上命名为屏城;我还修缮了盛京到辽河的大道。八月,皇上任命我为奉命大将军,我率领左翼军队,岳托率领右翼军队,再次攻打明朝。我们从董家口毁坏边墙进入明朝境内,和右翼军队约定在通州河西务会合。我们越过明朝的首都,到达涿州,然后分兵八路,一路攻打到山西,一路南下攻打保定,打败了明朝总督卢象升。接着,我们又攻打临清,渡过运河,攻破了济南。然后又攻打天津、迁安,最后从青山关撤兵。我们一共攻克了四十多座城池,六座城池投降,俘虏了二十五万多户口,皇上还赏赐给我五匹马和两万两银子。五年后,我在义州屯田,攻克了锦州城西的九台,收割了他们的庄稼。我又攻克了小凌河西边的二台,在杏山、松山之间多次打败明军。

锦州城被围困的时候,王贝勒把营地往城外搬了三十里,还命令每面旗帜派一个将校带着每个牛录的五个士兵先回去了。皇上派济尔哈朗去代替他指挥,并传达旨意责问他。王贝勒回答说:“臣认为敌军兵力分散在锦州、松山、杏山三座城池,都在别的地方放牧马匹。如果他们来进攻,我们可以轮流抵御。所以才派人回去放牧,修理兵器。原来的驻扎地草料都用光了,臣建议移营就近放牧,罪过都在臣身上。”皇上又派人传达旨意说:“朕对你的爱重超过其他子弟,赏赐给你也特别优厚。如今你违抗命令如此严重,你自己考虑吧!”王贝勒自己说罪该万死,皇上命令将他降为郡王,罚银一万两,夺去两个牛录。

六年后,再次围攻锦州。洪承畴率领十三万人驻扎在松山,王贝勒多次攻击他,但因为敌军人数众多,请求增兵。皇上亲自率军,日夜兼程赶路六天,到达戚家堡,准备在高桥驻扎。王贝勒请求皇上驻扎在松山、杏山之间,分兵驻扎在乌欣河南山,沿海修筑营垒。明军多次进攻又多次退却,皇上亲自指挥使用疑兵之计,明军最终撤退了。王贝勒和洛讬等人从塔山道路侧击明军,杀死了很多明军;随后攻克了塔山外的四个炮台,俘虏了王希贤等人。不久,皇上就派贝勒杜度等人代替他指挥,王贝勒暂时回去了。

他又再次出征,七年后攻下松山,俘虏了洪承畴,攻克了锦州,大寿也投降了。接着又攻克了塔山、杏山。然后拆毁了这三座城池,军队回师。论功行赏,恢复了他的亲王爵位。

八年后,皇太极驾崩了,多尔衮和其他的王爷、贝勒、大臣们一起拥立福临即位。大家商量着让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一起辅政,还一起发誓说:“谁要是不能公正辅佐朝廷,反而骄傲自大,就让天地惩罚他!” 结果,郡王阿达礼和贝子硕讬却劝多尔衮自己当皇帝。多尔衮把他们的阴谋揭露出来,把阿达礼和硕讬给杀了。 接着,多尔衮又和济尔哈朗商量,把所有王爷贝勒们管辖六部的事务都取消了。

顺治元年正月,朝鲜进贡的礼物送来了,多尔衮跟济尔哈朗和其他大臣们说:“朝鲜国王因为我征讨江华岛,才保全了他的妻儿老小,所以经常私下送来贡品。以前皇太极在位的时候,肯定也收了这些东西,但是现在咱们辅政,应该公事公办,不能有私交,所以这些东西我不能收。” 于是,多尔衮干脆下令禁止所有外国贡品送给王爷贝勒们。济尔哈朗也告诫大臣们,凡事都要先禀报皇上,奏折上也要先写上皇上的名字。 多尔衮从此开始独揽大权。

后来,固山额真何洛会等人告发肃亲王豪格心怀不满,大家一起讨论之后,削去了豪格的爵位。 大臣扬善等人因为巴结豪格,也被判处死刑。

四月十二号,皇太极在笃恭殿,亲自把大将军印和御用大纛旗交给多尔衮,让他全权负责,带兵出征,一起出征的还有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和孔有德等人,目标是打明朝。十三号,大军从盛京出发。十九号,到了翁后。

这时候,明朝的平西伯吴三桂从山海关给他写信求救,多尔衮看完信后,立刻改变行军路线,朝山海关方向去了。二十号,大军到了西拉塔拉。多尔衮给吴三桂回了信,信里说:“我们国家想跟明朝和平相处,好几次写信过去,都没得到回应。所以我们才三次带兵进关,就是想给明朝提个醒,希望他们认真考虑一下和谈的事。但是现在,我们没打算再这样下去了,我们的目标就是平定中原,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听说流贼攻陷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也死了,真是气愤至极!所以我们这次是带着仁义之师出征,破釜沉舟,誓要消灭流贼,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你吴三桂想报答朝廷的恩情,又跟流贼势不两立,这正是忠臣的行为,别因为以前在辽东守城跟我们作对,就还在犹豫。想当年管仲射中桓公,桓公还是重用他做了宰相,成就了一番霸业。你要是率领军队归顺我们,我一定让你恢复原来的封地,封你为藩王。这样一来,国仇可以报了,你的身家性命也有保障了,你的子孙后代也能世代享富贵。”

那年是丁丑年,我到了连山。吴三桂又派人来催促我快进军,当天晚上我就越过宁远,到达了沙河。

第二天,戊寅日,距离山海关还有十里地,吴三桂来报,说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出关了。我立刻命令诸王带兵去迎战,结果在一片石打败了李自成的将领唐通。

第三天,己卯日,我到达了山海关,吴三桂出来迎接我,我对他表示慰问。我命令我的部队用白布系在肩膀上作为识别标志,先头部队进入山海关。当时李自成有二十多万人马,从北山排开阵势,一直延伸到海边。我们的军队阵型没法延伸到海岸线,我下令说:“流贼横行霸道这么久了,他们凶狠而且人多,绝对不能轻敌!我看他们的阵型虽然很大,但是首尾不能互相照应。我们可以集中我们的军队,像鱼鳞一样排列,然后伺机攻击他们的阵尾,等到他们疲惫的时候再进攻,一定能取得胜利!大家一定要努力打败他们,这样才能成就大业!绝对不能违反军令!”

军队列阵完毕后,我命令吴三桂在右翼后方待命。战斗打响了,一阵大风刮起,黄沙漫天,咫尺之间都看不清对方。双方激战了很久,我们的军队开始发出呐喊声。风停了,从吴三桂的右翼阵线突破,直捣李自成的中军,战马飞奔,箭矢如雨。李自成登上高处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策马逃跑。我们的士兵个个勇猛无敌,追击了四十里,李自成的大军彻底溃败。

我立即在军中下令,加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同时下令关内军民全部剃发。并拨给吴三桂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让他继续追击李自成。我还向众将士宣誓说:“这次出兵是为了除暴安良,消灭叛贼,安定天下。绝对不准滥杀无辜,抢掠财物,焚烧房屋。违反命令者,必将严惩!”山海关以西,老百姓之前逃到山谷里躲避的,都纷纷回到家乡,剃了头发,前来投降。

辛巳日,我们到达新河驿,派人奏报了捷报,军队继续前进。沿途一些明朝将领和官员纷纷投降,我命令他们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

五月初一,那天是戊子日,我们的军队驻扎在通州。李自成比我们早一天烧了皇宫,带着抢来的东西往西边跑了。皇上命令诸位王爷和吴三桂,各自带着部队去追赶他。

第二天,也就是己丑日,皇上整顿军队进京。明朝的官员、士兵和百姓,都在朝阳门外迎接他,还摆好了仪仗队,请皇上坐轿子进城。皇上说:“我效仿周公辅佐少主,不应该坐轿子。” 大家说周公都曾经背着天子,坚持要皇上坐轿子,皇上这才同意把仪仗队排在前面,奏乐,然后皇上祭拜天地,又祭拜了皇宫,这才坐上轿子,进了武英殿。明朝的官员都来拜见皇上,高呼万岁。皇上还下令,让将士们都待在城墙上,不许进百姓的房子,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跟以前一样。 皇上还为崇祯皇帝举行了为期三天的丧礼,以帝王的规格安葬了他。那些投降的明朝官员,继续用原来的官职处理政务。

武英郡王阿济格追赶李自成到了庆都,狠狠地打败了他,缴获了他大量的辎重。李自成往西逃窜,皇上又命令固山额真谭泰、准塔等人率领巴牙喇兵追赶,一直追到真定,李自成这才狼狈逃窜。皇上又派使者去报捷,朝廷还派了詹霸学士和侍卫巴泰带着圣旨去慰劳军队。京畿周围的府县陆续投降,皇上又派固山额真巴哈纳、石廷柱去收复山东,派叶臣去平定山西等省份,派金砺等人去安抚天津。

皇上首先下令让所有老百姓都剃发,后来又听说百姓对此有怨言,就下令缓行。接着,他又下令告诫官员们,要广纳贤才,好好安抚城里的穷苦百姓。 按照汤若望的建议,修订了历法,并命名为《时宪历》。

皇上又下令说:“治理国家的根本,莫过于减少刑罚,减轻赋税。自从明朝末年天下大乱以来,各种歪风邪气层出不穷,官府机构设立的诉讼制度,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耗费民财,朕心里一直很痛心!从现在开始,大家都要一起革新,凡是在五月初二日清晨之前犯的罪,不管大小,全部赦免。如果有人违抗圣旨,互相告状,就按照他们告发的罪名来处罚他们。至于打架斗殴、田地纠纷、婚嫁小事,就由当地官府处理。比较严重的案件,要由巡抚、按察使结案,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机密案件,不许上京告状。讼师如果诬陷良民,要加倍处罚。

前朝的弊政,最严重的就是加派各种税赋,除了辽饷,还有剿饷、练饷,这些加派税赋加起来是正税的好几倍,时间长的,已经持续了二十年,时间短的也有十几年了,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今天还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活下去。 还有各种名目的召买、粮料等等,巧立名目,盘剥百姓。现在朕要和大家约定,除了规定的赋税之外,所有加派的税赋,全部取消。如果哪个官员不遵守,查实之后严惩不贷!”

六月,皇上派辅国公屯齐喀、和讬、固山额真何洛会等人迎接他入京,定都燕京。

福王在江宁称帝,派大学士史可法去扬州当主帅,在江北设立了四个镇守部队,还在淮河、徐州一带驻军。福王写信给史可法说:“我以前在沈阳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城里的人都拥戴你。后来我入关平定叛乱,有机会和北京的官员们接触,还认识了你弟弟,托他带信报平安,表达我的心意,不知道信什么时候能到?最近听说各种小道消息,都说金陵有人自立为王了。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按照春秋时代的义理,如果敌人不讨伐,那么先前的君主就不能入土为安,新君主也不能顺利即位,所以要严惩乱臣贼子,这是非常严格的法律。李自成造反,攻破京城,残害了皇帝和他的亲人,全国百姓,没有一个幸免于难。吴三桂在东边,像包胥一样痛哭流涕,朝廷被他的忠义感动,考虑到他家族世代的友好关系,忽略了最近的一些小摩擦,于是调兵遣将,平定叛乱。进京那天,首先恢复了皇后的谥号,选择陵墓安葬,一切按照礼制进行。亲王、将军以下,都保留原来的爵位,没有改动。勋戚文武大臣们,都在朝廷上任职,还受到了优厚的待遇。百姓安居乐业,秋毫无犯。我们正打算天气转凉的时候,派兵西征;同时下令江南,联合河朔地区的军队,整军备战,齐心协力,报仇雪恨,彰显朝廷的恩德。没想到江南的各位君子,只顾眼前安逸,不考虑大局,只图虚名,忘记了真正的危害,我对此非常疑惑!我们国家平定北京,是打败了李自成,而不是从明朝手里夺取的。李自成毁坏了明朝的宗庙,侮辱了先人,我们国家不惜代价修复,替明朝雪耻,孝子仁人应该怎么报答这份恩情呢?现在叛贼刚刚被平定,朝廷军队暂时休整,你们却想占据江南,坐享其成。这合情合理吗?难道你们以为天堑难以逾越,投鞭就能断流吗?李自成只是祸害了明朝,并没有得罪我们大清,我们只是因为同属中华民族,才伸张正义。你们现在自立为王,就等于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成了我们的敌人。我将调集西征的精锐部队,转而东征,并且打算轻饶你们,让你们当先锋。凭借全国的力量,却受困于小小的潢池(指江南),而想凭借江左一隅之地对抗大国,胜负的结局,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我听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则以姑息。各位君子如果能识时务,念及旧主,爱戴贤王,就应该劝他放弃帝号,回到藩国,享受荣华富贵。朝廷会以宾客之礼相待,赏赐礼物,保卫山河,地位在诸王之上,这样才不辜负朝廷伸张正义,讨伐叛贼,兴灭继绝的初衷。如果江南的各位贤士能前来归顺,朝廷将封官赐爵,分地而治,就像平西王一样。你们要抓住机会,为国家效力!最近士大夫们喜欢标榜名义,而不顾国家安危,每逢大事,就互相推诿。宋朝议论未定,金兵已经渡过黄河,这就是前车之鉴。先生是名流领袖,主持大计,一定能够深思熟虑,不要随波逐流!选择方向,应该尽快决定。军队随时可能行动,可以向西,也可以向东。南方的安危,就在此一举。希望各位君子都能以讨伐叛贼为己任,不要贪图一时的荣华富贵,而留下给故国无穷的祸患,成为乱臣贼子们嘲笑的对象,我对你们寄予厚望!古人说,只有善人才能接受忠言。我把我的真心话都告诉你们了,希望你们能给我回复。江天遥望,我焦急地等待着,这封信未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史可法立刻派人回复,语气十分强硬。

京师民讹言秋七、八月将东迁,王宣谕当建都燕京,戒民毋信流言摇惑。又讹言八月屠民;未几,又讹言上至京师,将纵东兵肆掠,尽杀老壮,止存孩赤。王复宣谕曰:“民乃国之本,尔曹既诚心归服,复以何罪而戮之?尔曹试思,今上携将士家属不下亿万,与之俱来者何故?为安燕京军民也。昨将东来各官内,命十余员为督、抚、司、道等官者何故?为统一天下也。已将盛京帑银取至百余万,后又转运不绝者何故?为供尔京城内外兵民之用也。且予不忍山、陕百姓受害,发兵追剿,犹恨未能速定,岂能不爱京城军民,反行杀戮?此皆众所目击,何故妄布流言?是必近京土寇,流贼间谍,有意煽惑摇动,已谕各部严捕。通行晓谕,以安众心。”

九月,皇上到了山海关,摄政王带着其他王爷和大臣们在通州迎接他。皇上到了北京,封摄政王为叔父,让他摄政,还赏赐了他貂皮蟒袍朝服。十月初一,皇上正式登基,因为摄政王功劳很大,皇上就命令礼部尚书郎球、侍郎蓝拜和启心郎渥赫给他立碑刻功,还加赏了册宝、一顶黑狐皮帽子(上面缀着十三颗东珠)、一件黑狐皮袍子,另外还有金银财宝、马匹和骆驼。

第二年,郑亲王他们建议皇上提高摄政王的礼仪规格,比其他王爷的礼仪更高。摄政王说:“在皇上面前,我不敢违反礼仪,其他的你们可以按照建议去做。”第二天上朝,大臣们都跪着迎接他,他下令让轿子回去,还责备大学士刚林等人说:“这是上朝的大门,大臣们为什么向我下跪?”御史赵开心上书说:“摄政王是皇上的叔父,又是摄政王,臣民们当然愿意向您行礼。但是,摄政王的恩德都是皇上给的,大臣们拜见摄政王,应该有所限制,不能和拜见皇上一样。这样既能让大臣们表达对摄政王的敬意,也能保证摄政王对皇上的尊重。皇上称呼摄政王为‘叔父摄政王’,摄政王是皇上的叔父,只有皇上才能这样称呼。如果臣民们称呼摄政王,应该在‘叔父’前面加上‘皇’字,这样就能区分上下,符合礼仪制度。”礼部随后讨论并执行了这个建议。

那年六月,豫亲王攻克了扬州,俘虏了明朝将领,并最终攻破了南明都城。六月闰月,英亲王追击李自成到了武昌,又向东攻打九江,结果明朝宁南侯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率领军队投降,江南地区平定。十月,皇上赏赐了摄政王战马,摄政王入宫谢恩,皇上下了道旨意说:“在重要的朝贺典礼上,我会接受你像臣子一样向我行礼。但在一些小事上,就不用和其他的王爷一样了。”摄政王回答说:“皇上年纪还小,我不敢违反礼仪。等到皇上亲政以后,无论皇上有什么恩宠,我都不敢推辞。”摄政王摄政时间很长,地位尊贵,功劳很大,他经常告诫大臣们要尊重皇上,说:“等到皇上长大成人,我会把政权交还给他的。”

一开始啊,肃亲王心里头怨恨皇上没立他当皇帝,对他有意见。英亲王和豫亲王跟皇上是同母兄弟,皇上对豫亲王特别好,经常给他放假。豫亲王去征讨苏尼特的时候,皇上亲自送他到安定门。豫亲王回来后,皇上又到乌兰诺尔迎接他。皇上还召集了所有大臣,说豫亲王立下了大功,应该封他为辅政叔王,然后就罢免了郑亲王辅政的职务,让豫亲王接替。肃亲王平定了四川之后,皇上抓住他一点小毛病,把他处死了。

四年十二月,皇上因为得了风寒,受不了跪拜大礼,就和各位王爷大臣商量,决定只有在正月初一上朝行礼,其他的礼仪都免了。五年十一月,南郊祭天大典结束,皇上发布赦免诏书,说:“叔父摄政王治理天下,功劳很大,应该给他特别的礼遇,以表彰他的功德,尊他为皇父摄政王。以后所有的诏书和奏章都要写上这个尊号。”

六年二月,皇上亲自带兵去讨伐大同叛将姜瓖,攻下了浑源。听说豫亲王得了天花,皇上就先回去了。皇上命令姜瓖投降,但姜瓖还没投降。因为皇上带兵在外,就铸造了行在印信。皇上还下令禁止所有王爷和内务府大臣干预各部衙门的政务以及汉官的升迁,不管他们说的对不对,都治罪。七月,皇上再次出兵征讨大同,姜瓖的将领杨振威杀了姜瓖投降。十月,皇上又带兵去讨伐喀尔喀部的二楚呼尔,还征调了敖汉、扎鲁特、察哈尔、乌喇特、土默特、四子部落的军队前来会合。到了喀屯布拉克,没找到敌人,就回师了。十二月,皇上的王妃博尔济吉特氏去世了,皇上追封她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并以册宝祭奠。

公元1644年正月,皇太极迎娶了肃王福金,她是福晋的妹妹。与此同时,朝鲜的公主也来大清朝和亲了。皇太极把一些不需要他亲自过问的政务,交给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和敬谨亲王尼堪处理。

五月,皇太极带着众位王爷贝勒们去山海关打猎,朝鲜送来的公主也到了。皇太极亲自到连山迎接公主,然后完婚。打猎结束后,皇太极又去了中后所继续狩猎,因为一些王爷贝勒们队伍纪律散漫,他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还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罚了他们,罚了不少银子。七月,皇太极觉得北京夏天太热了,实在受不了,于是下令选址修建避暑山庄。他还命令户部加派直隶、山西、浙江、山东、江南、河南、湖广、江西、陕西九个省份的地丁银,一共是二百四十九万多两,运到北京,用于避暑山庄的建设。

八月,皇太极尊封自己的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并把她迁入太庙。没过多久,皇太极就病了,他对贝子锡翰和内大臣席讷布库等人说:“我得了这么重的病,身体很不舒服。皇上虽然是天子,难道就不能像普通人家一样来看看我吗?我知道皇上年纪还小,你们都是皇上身边的大臣。”他又叮嘱他们说:“不要因为我的话就去请求皇上来看我。”锡翰等人刚要出去,皇太极又叫住他们,但没来得及,皇上就亲自来到皇太极的府邸探望。皇太极因此责备了锡翰等人,说他们该死,但很快就赦免了他们。十一月,皇太极又去边外打猎。十二月,皇太极在喀喇城去世,享年三十九岁。

皇上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和悲痛。皇太极的灵柩运回北京后,皇上率领众位王爷大臣穿着孝服,在东直门外迎接灵柩。皇上追尊皇太极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第二年正月,皇太极的妃子被追尊为义皇后,也迁入太庙。

话说这位王爷,自己没有儿子,就立了豫亲王多尔博的儿子为继承人,继承了亲王的爵位。他的俸禄是其他亲王的三倍,朝廷还特批给他八十个护卫。他还把自己的近侍苏克萨哈和詹岱提拔成了议政大臣,风光得很。

过了两个月,苏克萨哈和詹岱爆料说,王爷死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侍女吴尔库尼想殉葬,还说要把她生前穿的八补黄袍、珍贵的东珠和黑貂褂一起放进棺材里。他们还说,王爷在世的时候,想把两支固山驻扎在永平,图谋篡夺皇位。固山额真谭泰也出来作证,说王爷娶了肃王的福晋,还让肃王的儿子来他府上比试射箭,何洛会还用难听的话骂了肃王儿子。

这下可不得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敬谨亲王尼堪,还有好多内大臣一起上奏章,说:“想当年太宗皇帝驾崩的时候,我们这些王爷大臣都发誓效忠皇上,拥护皇上登基。皇上当时年纪还小,所以让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一起辅佐他。可是后来多尔衮独揽大权,不让济尔哈朗参与政事,还让自己的弟弟多铎当辅政叔王。他违背誓言,胡作非为,自高自大,自称皇父摄政王!所有的奏章批复,都以皇父摄政王的名义下达。他的仪仗、音乐、侍从、府邸,都僭越了皇帝的规格。他还说太宗皇帝的继承顺序不对,以此来威胁皇上。他陷害威逼肃亲王,害得肃亲王不明不白地死了,然后就娶了肃王的福晋,还霸占了肃王的财产。更过分的是,他还把生母的牌位放到太庙里去!他的种种僭越行为数不胜数。我们以前因为害怕他不敢说话,现在豁出去了,冒死上奏,请求皇上严惩他!”

皇上大怒,下令削去多尔衮的爵位,撤掉他的庙享,还取消了孝烈武皇后的谥号和庙享,贬斥他的宗室成员,没收了他的财产,把多尔博也打回原籍。

过了十二年,吏科副理事官彭长庚和一等精奇尼哈番许尔安分别上书,称赞这位王爷的功劳,请求恢复他的爵位。这事儿被拿去给大臣们讨论,结果彭长庚和许尔安因为这事儿被判了死刑,最后被流放到了宁古塔。

乾隆三十八年,皇帝下旨说:多尔衮摄政好多年,权力很大,死后有人告发他,结果被定罪,爵位也被取消了。但是,想想当初建立政权的时候,多尔衮确实率领军队入关,平定了北京,统一了中原,之前的功劳也不能完全抹去。现在他的后代都绝了,坟墓也荒废了,实在让人同情。就让内务府派人去修缮他的坟墓,并且让他的近支宗亲定期去祭扫。

乾隆四十三年的正月,皇帝又下旨说:多尔衮当年扫清了叛军,平定了宫廷,还派各个王爷去追杀流寇,安定边疆,很多制度的创立都出自他的谋划。他护送顺治皇帝进京,完成了统一大业,功劳非常大。可是他死后,被苏克萨哈陷害,被诬告谋反。当时顺治皇帝年纪还小,还没亲政,所以多尔衮被诸王定罪,爵位被取消。朕想啊,如果多尔衮真的有反心,手里又握着兵权,想做什么不行呢?他为什么不在当时就造反,偏偏等到死后才被发现穿了龙袍,说是图谋皇位,这合乎情理吗?

史书上记载:多尔衮曾召集诸王大臣,派人传话:“我看这些王爷大臣只会讨好我,很少有人尊敬皇上,我怎么能容忍这种事?当年皇太极去世,新君还没立,英王、豫王都跪着请求我登基,我说:‘如果你们真这么说,我就自杀。’我誓死不从,才拥立皇上即位。那样危险的时候,让我当皇帝,我都不能接受;现在你们不忠于皇上却来讨好我,我怎么能容忍你们?以后谁忠于皇上,我就重用他,爱护他;谁不忠于皇上,即使讨好我,我也不原谅他。”他还说:“皇太极对我的恩情,比对其他兄弟都多,因为他深信,只有我能成大事。”我每次看到史书上的这段记载,都忍不住流泪。可见多尔衮的为人处世,确实是忠心耿耿,感念皇恩,明白君臣大义。他之所以蒙冤,完全是那些小人陷害的结果,怎么能不为他平反呢?

所以,应该恢复多尔衮睿亲王的封号,追谥为“忠”,让他在太庙享祭。按照亲王的规格修缮他的坟墓,让太常寺春秋两季去祭祀。他的爵位世袭罔替。

请提供需要翻译的内容。我没有看到你需要我翻译的内容。请您提供文本,我会尽力将其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并按照您的要求分段。

多尔博,最终被追封为贝勒,他的妻子也恢复了王后的身份。他的五世孙,辅国公淳颖,继承了爵位。淳颖的曾祖父镇国公苏尔发、祖父辅国公塞勒、父亲辅国恪勤公功宜布,之前都已经被封为信郡王,到淳颖这代,他和淳颖的父亲信恪郡王如松,都被追封为睿亲王。嘉庆五年,淳颖去世了,谥号恭。他的儿子宝恩继承了爵位。嘉庆七年五月,宝恩去世了,谥号慎。宝恩的弟弟瑞恩继承了爵位。道光六年,瑞恩去世了,谥号勤。瑞恩的儿子仁寿继承了爵位。道光九年,皇帝去盛京祭祖,想起忠王,于是特别恩赐仁寿三眼花翎。同治三年,仁寿去世了,谥号僖。他的儿子德长继承了爵位。光绪二年,德长去世了,谥号悫。他的儿子魁斌继承了爵位。

豫通亲王多铎是太祖的第十五个儿子,一开始被封为贝勒。天聪二年,他跟随太宗征讨多罗特部,立下战功,被赐予“额尔克楚呼尔”的称号。三年,他跟随皇上征讨明朝,从龙井关进入明朝境内,和莽古尔泰、多尔衮一起率领偏师攻下了汉儿庄城。等到大军攻克遵化,逼近明朝的都城北京时,多铎因为年纪小留在了后面。明朝溃败的军队来进攻,多铎把他们打退了。军队回师,经过蓟州的时候,他又打败了明朝的援军。天聪五年,他参与了围攻大凌河城的战役,作为正白旗的后应部队,攻克了靠近城墙的堡垒。明军从锦州出来,在小凌河边驻扎,皇上率领两百骑兵冲过去攻击,明军逃跑。多铎追击他们,逼近锦州,结果马失前蹄,马跑进了敌人的阵营里,他只好抢了一名军校的马骑着回来。天聪六年,他参与了征讨察哈尔的战役,率领右翼军队,俘虏了上千人。

话说七年的时候,皇帝问多铎,征讨朝鲜、察哈尔和明朝,哪个应该优先?多铎说:“咱们军队可不是怕打仗,但是光在关外打,能保证一定能拿下吗?攻打山海关和攻打北京,其实难度差不多。我觉得应该直接打进关内,这样才能满足将士们的愿望,也是长远之计啊。而且要抓住时机,审时度势,这古今都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咱们军队放松警惕,敌人却做好了准备,那还有什么机会可乘呢?咱们干嘛要那么顾忌明朝,非要跟他们讲和?我也是考虑到将士们辛苦了,才暂时采取缓兵之计。如果时机成熟了,还用得着再商量吗?至于察哈尔,暂时先别出兵;朝鲜已经和咱们讲和了,也别轻易翻脸。现在应该先对付最重要的目标。”

八年,皇上命令军队绕过宣府,从巴颜珠尔克进军。接着攻打龙门,没拿下,就转向保安,攻克了保安。然后皇上在应州接见了多铎。多铎又绕过朔州,经过五台山,返回。在途中打败了明军的大同部队。

九年,皇上派了几个贝勒去攻打明朝,扫荡山西,并命令多铎率领军队攻打宁远和锦州,夹击明军。多铎就从广宁进军,派固山额真阿山和石廷柱率领四百兵马先锋开路。祖大寿率领锦州、松山的三千五百兵马,在大凌河西边扎营,多铎率领部队迅速攻击他们,祖大寿的军队溃败了。多铎命令军队分路追击,一路追到锦州,一路追到松山,斩获无数。第二天,攻克了台一,然后回到广宁驻扎。军队回来后,皇上在怀远门外五里处迎接犒劳他们,赏赐了五匹好马和五套盔甲。皇上高兴地说:“朕的弟弟刚开始掌管军务,就能取得这样的胜利,真是值得嘉奖啊!”

崇德元年四月,我被封为豫亲王,负责掌管礼部的事务。后来参与了征讨朝鲜的战争,从沙河堡出发,率领一千兵马接应噶布什贤的部队,一直打到了朝鲜的都城。朝鲜全罗道和忠清道的援军到达南汉山,多铎将军击败了他们,缴获了上千匹战马。扬古利被朝鲜残兵袭击,我们抓住了袭击者,将其斩首祭旗。

三年,我们进攻锦州。我从蒙古扎衮博伦界出发,率领巴牙喇兵和土默特兵进入明朝境内,攻克了大兴堡,俘虏了那里的居民。途中遇到了明朝的探子,也被我们抓获了。皇上命令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会师,我们经过中后所的时候,大寿率兵来袭击我们,我们这边九个士兵受伤,损失了三十匹马。多铎将军一边打仗一边撤退,夜里赶到了郑亲王那里,两军合兵攻打中后所城。皇上亲临指挥,敌人不敢出来。

四年五月,皇上在崇政殿召见我,训斥我的罪过,还让诸王、贝勒、大臣们一起商议我的处罚。最后,我的爵位被削夺,所有财产都被充公。皇上命令我降为贝勒,罚银一万两,没收我的奴仆和牲畜的三分之一,赏赐给了睿亲王多尔衮。随后,我又被任命掌管兵部。十月,我们攻打宁远,击杀了明朝总兵金国凤。

五年三月,皇上命令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率领军队修缮义州城,驻军屯田,同时骚扰明朝山海关外的地区,不让明军耕种。五月,皇上亲临视察。明朝投降的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皇上命令我和郑亲王率兵迎接他。我们在锦州杏山的时候,明军追击过来,我们奋力击败了他们,皇上赏赐了我一匹御马。我们包围了锦州,夜里在桑阿尔斋堡埋伏兵力,第二天早上,敌人来了,我们打败了他们,追击到塔山,斩杀了八十多个人,缴获了二十匹马。

六年三月,我们再次包围锦州,在城周围设立了八个营地,挖掘壕沟来围困他们。锦州守将大寿和蒙古将领诺木齐约定投降,我们用绳索把他们拉进城里,然后攻击大寿,带着投降的人马离开了锦州,把他们安置在义州。明朝的援军从杏山到达松山,我和郑亲王率领两翼部队埋伏在锦州南山西冈和松山北岭,用噶布什贤兵诱敌,然后夹击,大败了明军。

洪承畴带着十三万大军去救援锦州,皇上亲自从盛京出发,六天就赶到了松山。清军在松山城周围安营扎寨,明军吓得够呛,半夜就偷偷跑了。多铎早就埋伏好了兵,明朝的总兵吴三桂和王朴从杏山一路逃到宁远,结果被我们追到高桥,伏兵突然杀出,吴三桂他们就只顾着保命逃跑了。后来,清朝的各位王爷轮流围攻松山,接连打败了明军。

公元1642年二月,明朝松山的副将夏承德派人来秘密联系我们,还把自己的儿子夏舒当人质,约定里应外合。半夜,我们的军队架着云梯攻上城墙,活捉了洪承畴和巡抚邱民仰等人。皇上论功行赏,把多尔衮晋升为豫郡王。之后,清军又在宁远城外布兵设防,继续追击明军,俘获了不少明军将士。

顺治元年四月,多尔衮王爷率军入关,打败了李自成,被封为亲王,还被任命为定国大将军,然后南下征战,平定了怀庆府。到了孟津,多尔衮派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率领军队先渡过黄河,李自成的守军吓得逃跑了,黄河沿岸的十五个寨堡都投降了。接着,军队又到了陕州,攻克了灵宝。继续前进,离潼关只有二十里的时候,李自成的军队占据山头扎营,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努山、图赖、鄂硕等人率军将其击溃。

顺治二年正月,李自成亲自率领步兵骑兵来迎战,我们的军队奋勇反击,消灭了他的步兵,骑兵也溃逃了。到了晚上,李自成多次进攻,都被我们打退了,于是他挖了很深的壕沟,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我们的军队继续进攻,用大炮猛攻,李自成派三百骑兵冲击我们的阵营,贝勒尼堪、贝子尚善等人骑马冲上去夹击,多次击溃敌人的阵地,壕沟里尸横遍野,兵器盔甲散落在山野里,李自成的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只好逃回西安。他的将领马世尧率领七千人投降。我们攻入潼关,缴获了马世尧送给李自成的信,然后把马世尧杀了示众。

军队进逼西安,李自成提前五天就烧毁了房屋,带着妻儿老小和辎重,从蓝田山口逃到商州,又继续南逃到湖广。二月,朝廷下令把平定陕西的战事交给英亲王阿济格,命令多铎从河南方向进军淮河、扬州地区。多铎的军队南下攻克南阳、开封,然后进军归德府,沿途的州县都投降了。所到之处,都设置官吏,安抚流亡的百姓。朝廷表彰多铎的功劳,赏赐给他镶嵌着珍珠的佩刀和金鞓腰带。四月,军队进军到泗州,渡过淮河,向扬州进发,派兵部尚书汉岱等人先期前往,他们找到三百多条船,包围扬州七天后攻克,杀了明朝大学士史可法。

五月,军队再次进军,到达长江北岸,明将郑鸿逵等人率领水师在瓜洲、仪真设防。我们的军队列营对峙,建造了两百多条船,派固山额真拜音图率领水师攻击南岸,又派梅勒额真李率泰保护军队渡江。明朝福王朱由崧逃到了太平。军队再次进军,明朝忻城伯赵之龙等人率领文武官员和士兵,总共二十三万多人来迎接我们的军队。

多铎到了南京,接受了明朝的投降,然后安抚百姓。他派贝勒尼堪和贝子屯齐去太平府追击明朝的福王。福王又逃到了芜湖,图赖他们在江口把福王给截住了,还杀了明朝大将黄得功,最后抓住了福王。这个好消息传到皇上那儿,皇上还特地派了大臣去慰劳多铎呢。明朝的潞王常淓在杭州坚守,多铎就派贝勒博洛带兵去讨伐,结果潞王也投降了。这样一来,江浙地区就平定了。多铎就自作主张把南京改成了江南省,还上奏朝廷,请求任命江宁、安庆巡抚以下的官员。他又派精锐部队尼哈番和吴兆胜去攻打庐江、和州,这两座城也很快被攻下了。皇上又下令让贝勒勒克德浑去镇守江宁,然后把多铎召回京城。皇上亲自到南苑去迎接多铎,还隆重地犒劳了他,并且晋封他为德豫亲王,赏赐了他黑狐皮帽子、紫貂皮朝服、金子五千两、银子五万两、马十匹、马鞍两副。

三年后,皇上任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让他和承泽郡王硕塞一起讨伐苏尼特部的腾机思、腾机特等人。大军到了盈阿尔察克山,听说腾机思正在衮噶噜台,多铎就带兵日夜兼程,三天三夜就赶到了谔特克山,在那里打败了腾机思,还杀了他的台吉茂海。然后他们渡过图拉河,一直追到布尔哈图山,又杀了腾机特的两个儿子和腾机思的三个孙子,还抓获了他们的所有家眷。大军驻扎在紥济布喇克的时候,喀尔喀土谢图汗派了两万兵,硕雷车臣汗派了三万兵来迎战。我们的军队奋勇作战,把敌人追击了三十多里,前后斩杀了数千敌军,俘虏了一千多人,缴获了骆驼一千九百峰,马两万一千一百匹,牛一万六千九百头,羊十三万五千三百多只。打了胜仗回来,皇上还亲自到安定门迎接,又赏赐给他一匹战马和马鞍。

四年后,多铎被晋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皇上又赏赐了他一千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两匹马和马鞍,并在他的封册上增加了他的功劳。六年三月,多铎因天花去世,享年三十六岁。九年三月,睿亲王被削爵,多铎因为和睿亲王是同母兄弟,所以被追降为郡王。康熙十年,多铎被追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朝廷下诏,让多铎配享太庙。

多铎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有爵位:多尼、董额、察尼、多尔博和费扬古。费扬古原本是三等奉国将军,后来升了辅国公,但因为犯了事儿,爵位被夺了。

多尼是多铎的长子,信宣和郡王。他一开始被封为郡王,顺治六年十月,继承了豫亲王的爵位。八年后,又改封为信亲王。九年后,又降回了郡王。顺治十五年,他被任命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和平郡王罗科铎等人一起南征。他们的军队从湖南进入贵州,直逼安庄卫。明朝将领李定国烧毁了盘江口的铁索桥逃跑,清军就搭了浮桥过去,从交水推进到松岭卫,打败了明将白文选。顺治十六年正月,清军兵临云南会城,李定国和白文选带着桂王逃到了永昌,清军派贝勒尚善率兵追击,攻下了永昌和腾越。皇上派人慰问他们,赏赐了御衣、蟒袍以及鞍马、弓箭。顺治十七年五月,军队班师回朝,朝廷还派了内大臣迎接慰劳。六月,因为在云南磨盘山战役中噶布什贤昂邦瑚理布等人失误,追究了他们的责任,罚了他们五千两银子。顺治十八年正月,多尼去世了,谥号为“宣和”。

鄂紥,是他的继承人。康熙十四年,皇上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去讨伐察哈尔部的布尔尼。军队到了岐尔哈台,侦察到布尔尼的军队驻扎在达禄。鄂紥命令把辎重留下,和副将军图海以及梅勒额真吴丹一起轻骑兵前进。布尔尼早就在那儿设下埋伏等着呢,他命令军队分头搜山涧,埋伏的军队突然发动袭击,我们的军队和土默特兵一起,合力打败了他们。布尔尼指挥军队摆开阵势,用火器抵抗,我们的军队奋勇进攻,布尔尼大败;他又收拢溃散的士兵再次作战,又被我们打得全军覆没,缴获的战马和武器装备数都数不清。布尔尼带着三十匹马逃跑了,半路上被科尔沁部的部长沙津射死了。察哈尔平定了,安抚了剩下的那一千三百多户人家。军队凯旋,皇上在南苑迎接他们,并下诏表彰他们的功劳,赏赐黄金一百两,白银五千两。之后,他就掌管了宗人府的事务。

康熙二十九年,他协助恭亲王常宁一起准备对付噶尔丹。康熙三十五年,跟随皇上北征,他率领正白旗的军队。康熙三十八年,因为办事懈怠,被免去了宗人府的职务。康熙四十一 年,他去世了,由多铎的儿子董额继承了他的爵位。

董额,是多铎的第三个儿子,一开始被封为贝勒。康熙十三年,皇帝让他当定西大将军,去打叛将王辅臣。董额派将军赫业他们去守凤翔,自己带着军队驻扎在西安。皇上又下令让他进驻兰州,但他没马上动身,皇上又命令他严守栈道。结果王辅臣派兵把栈道上的偏桥给毁了,把路给断了。皇上责怪董额办事拖拉,催促他赶紧攻下平凉、秦州等地。董额攻下了秦州的礼县,追着敌人打到了西和,又拿下了清水、伏羌。他还派安西将军穆占去攻打巩昌,兰州也很快被攻下来了。后来他又跟将军毕力克图、阿密达一起合兵攻打平凉,但打了很久也没拿下。

康熙十五年,皇帝派大学士图海去视察军队,还把董额的爵位降成了固山额真,让他听图海的指挥。到了康熙十六年二月,董额的贝勒爵位被削了。直到康熙三十一年,他才重新被授予正蓝旗固山额真。康熙四十二年,他继承了郡王的爵位。康熙四十五年,他死了,因为之前的罪过,皇帝没给他什么抚恤,爵位由他的儿子德昭继承。到了雍正年间,德昭当上了左宗正和右宗正。乾隆二十七年,德昭去世,谥号悫,爵位由多铎的五世孙如松继承。

如松的曾曾祖父多尔博,是多铎的第五个儿子。他一开始是睿亲王多尔衮的手下。多尔衮死后,多尔博的爵位被削了。后来多尔博重新归宗,被封为贝勒。多尔博生了苏尔发,苏尔发继承了贝子的爵位。苏尔发生了塞勒,塞勒生了功宜布,他们都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功宜布生了如松,如松当过都统、左宗人、署兵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还做过绥远城将军和西安将军。他继承爵位后,又当上了都统和右宗正。乾隆三十五年,如松去世,谥号恪。之后他的儿子淳颖继承了睿亲王爵位,还追封了更高的爵位。 具体的,可以参考睿亲王多尔衮的传记。

功宜布初薨,以德昭子修龄袭辅国公,授左宗正。

功宜布一开始就死了,他儿子修龄继承了辅国公的爵位,还被授予了左宗正的官职。

四十三年,复袭豫亲王。五十二年,薨,谥曰良。子裕丰,袭。

过了四十三年的时间,他又继承了豫亲王的爵位。五十二年的时候,他去世了,谥号是“良”。他儿子裕丰继承了他的爵位。

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变,所属有从乱者,坐夺爵。弟裕兴,袭。

嘉庆十八年,发生了林清之变,他手下有人参与了叛乱,所以裕丰的爵位被夺了。于是,他的弟弟裕兴继承了爵位。

二十五年,奸婢,婢自杀。仁宗谕曰:“国家法令,王公与庶民共之。裕兴不自爱惜,恣意干纪,且亲丧未满,国服未除,罪孰大焉!”坐夺爵,幽禁。三年后释之。

过了二十五年,裕兴和一个婢女搞不正当关系,那个婢女自杀了。仁宗皇帝说:“国家的法律,对王公和老百姓是一样的。裕兴不爱惜自己的名声,随意违反法纪,而且父亲去世还没满三年,国服还没脱,罪过有多大啊!” 结果裕兴的爵位被剥夺了,还被关了起来。三年后才被放出来。

弟豫全,袭。道光二十年,薨,谥曰厚。子义道,袭。历内大臣、左宗正。

然后他的弟弟豫全继承了爵位。道光二十年,豫全去世了,谥号是“厚”。他的儿子义道继承了爵位,后来当上了内大臣和左宗正。

同治七年,薨,谥曰慎。子本格,袭。亦历内大臣、左宗正。德宗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光绪二十四年,薨,谥曰诚。子懋林,袭。

同治七年,义道去世了,谥号是“慎”。他的儿子本格继承了爵位,也当上了内大臣和左宗正。德宗皇帝大婚的时候,赏赐给他四团正龙补服。光绪二十四年,本格去世了,谥号是“诚”。他的儿子懋林继承了他的爵位。

察尼是多尔衮的第四个儿子,官至辅国公。顺治十三年,他被封为贝勒。康熙七年,他被任命为左宗正。到了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了,察尼跟着顺承郡王勒尔锦一起南征,负责协助军事。军队到了荆州,吴三桂已经占领了岳州。察尼和将军尼雅翰率领水军进攻,吴三桂派吴应麒率领七万人从陆路来阻击,结果被击退了。军队到达七里山的时候,还用炮火击沉了吴军的十多艘船。正值盛夏,军队又回到了荆州驻扎。

康熙十四年,察尼被授予靖寇将军印,去救援谷城。当时南漳、兴山已经被吴军占领,敌人正逼近彝陵,占据荆山,还挖壕沟筑寨。察尼到达彝陵后,建议增加水军,切断敌人的粮道。之后,他在牛皮丫口击败敌人,进攻黄连坪,烧毁了敌人的粮草辎重,并收复了兴山。康熙十五年,吴三桂把南漳、彝陵的军队调往长沙,勒尔锦命令察尼回荆州,渡江前往石首,占据虎渡口,并在太平街与敌人作战,斩杀三百多人。第二天再次出击,结果中了埋伏,战败回荆州。皇上因此责备他无能。

康熙十七年八月,贝勒尚善在军中去世,皇上任命察尼接替他担任安远靖寇大将军,负责攻打岳州。察尼上奏说:“水军进入洞庭湖,敌人的粮草就会断绝。等到湖水干涸后,应该用木桩围困,竖立木椿架设炮台,再用小船巡逻,这样才能长期困住敌人。”皇上很欣赏他的建议,并命令副都统关保济率军支援。不久,他们就攻破了敌人的南津港,斩杀了一千多人。都统叶储赫等人进攻岳州,又击溃了敌人一万多人。察尼多次上奏请求增调水陆军队合围,皇上都答应了。

康熙十八年正月,吴三桂的将领王度冲、陈珀等人率领水军投降,吴应麒弃城逃跑,岳州终于被收复了。共有六百多名官员、五千多名士兵投降,还缴获了六十五艘船和六百四十多门大炮。二月,安亲王岳乐从长沙出发攻打衡州,察尼率领绿旗兵支援,随后又收复了湘阴、安乡。四月,皇上命令察尼从常德征讨辰龙关,澧州以南的军队都听从他的调遣。康熙十九年三月,察尼攻克了辰龙关,收复了辰州。他上奏说:“沿途雨水很多,道路泥泞,人和马都需要休整。”皇上于是下令让他暂时驻扎在沅州。六月,皇上命令贝子彰泰率领军队攻打云南,考虑到察尼劳苦功高,就让他率领满洲兵回京。

朝中有人弹劾察尼临阵退缩,建议削去他的爵位,抄没家产,将他幽禁。皇上念及他收复岳州的功劳,只削去了他的爵位。康熙二十四年,察尼被任命为奉天将军。康熙二十七年,察尼去世,皇上赐予祭葬,按照辅国公的规格办理丧事,并追谥为“恪僖”。

话说费扬果,是太祖皇帝的第十六个儿子。他老爹是太祖,他大哥是太宗。结果呢,在太宗皇帝当政的时候,犯了大罪,被赐死了,还被从皇族族谱上除名了。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圣祖)下令,让费扬果的后代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的子孙们,重新恢复了皇族身份,把名字写回族谱里。 这之后,费扬果的曾孙,一个叫尼雅罕的三等侍卫,就跑到宗人府去,请求把费扬果也恢复皇族身份。宗人府接到请求后,赶紧把这事儿报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说:“这事儿我知道,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啊。费扬果,是太祖皇帝的儿子,在太宗皇帝时期因为犯了大罪被杀的。” 说完,康熙皇帝就下令恢复了费扬果的皇族身份,还赏赐了他一条红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