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古德,字宜亭,是满洲镶蓝旗人,钮祜禄氏。他一开始是笔帖式,后来升官当上了内院副理事官。
康熙三年,他跟着定西将军图海去湖南平叛,剿灭了李自成残部在茅麓山的势力。 战争结束后,他升迁到弘文院当侍读,之后又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还担任了日讲起居注官,负责记录皇帝的日常起居和讲学内容。
康熙十三年,他又跟着安亲王岳乐去讨伐吴三桂。吴三桂的将领林兴珠投降了清军。格尔古德献计说:应该调动水师,一部分船只停泊在君山,切断常德的道路;一部分船只停泊在香炉夹扁山,切断长沙和衡州的道路。这样一来,吴三桂的军队就会被困住,坐以待毙。安亲王采纳了他的建议,让他火速向皇上报告,并将林兴珠投降的消息也一并禀报。皇上秘密指示驻扎在岳州的各路将领,按照这个计划行动。
战争结束后,格尔古德被提升为詹事,之后又升任内阁学士,官位越来越高。
二十一年的时候,格尔古德被任命为直隶巡抚。皇上亲自下旨说:“金世德、于成龙做巡抚的时候政绩显著,你接替他们,想出名可不容易啊。要是你急功近利,反而可能把事情搞砸,你要谨慎啊!直隶的旗下庄头和百姓混杂居住,他们仗着势力欺压百姓,经常害民。你一定要严格审查,严惩不贷,就算是皇庄也不要宽容。” 皇上的意思是,八旗圈占的土地,属于王公大臣的那些,随意设立庄子,设置庄头,负责收取租税,结果害苦了百姓,皇上对此非常清楚,所以才特别告诫格尔古德。
格尔古德后来上奏说:“那些卖身投靠旗人的,有的犯了罪想躲避法律制裁;有的游手好闲,想逃避徭役。他们的原主人就让他们继续住在原籍,放高利贷赚钱,对外就隐瞒自己是旗人,自称是百姓;要是窝藏逃犯打官司,遇到官府查问,他们又改口说是旗人。他们欺骗百姓,害人无数,官府都不敢过问。应该追究这些原主人的责任,只留下庄子里面的农民,其他的都应该收回来服役。如果有人徇私枉法包庇,就应该依法处置。” 朝廷下令各部门严格禁止这种行为,并且通知户部:“凡是卖身投靠旗的人,如果之前犯过罪,投靠旗人是为了逃避惩罚的,以及知情的原主人,都要从重处罚。”
那时候,大学士明珠手下的佐领圈占了老百姓的墓地,百姓向户部告状,户部把这事交给了巡抚处理,让宛平县进行调查。宛平县知县王养濂说没有妨碍到百姓的墓地,格尔古德上奏弹劾说圈占墓地是事实,王养濂因为这件事被问责。皇上诏令,以后再有这种事,一定要严惩不贷。从康熙初年开始,鳌拜当政,总督朱昌祚等人因为圈地而获罪,所以之后没有人敢再公开说这件事的不是。直到后来,奸诈的百姓混入旗人之中,寻仇报复,情况十分混乱,难以控制。只有格尔古德遵照皇上的旨意,严格执法,严惩不贷,当时人们称他为“铁面”。
二十三年的时候,皇上到五台山巡幸,格尔古德迎接圣驾。皇上询问当地的好官,灵寿县令陆陇其被推荐。后来,皇上又根据陆陇其的推荐,提拔了井陉道的李基和以及卢龙县令卫立鼎,这几位都是清廉能干的好官。不久,陆陇其因为生病请求退休,皇上还特地发诏书慰留他。后来,朝廷要大臣们举荐清廉的官员,格尔古德第一个被推荐。皇上考虑到他身体不好,还派御医去给他诊治。没过多久,陆陇其就去世了,皇上赐予他更高的恤典,并追赠谥号为“文清”。
格尔古德为人清廉正直,穿着朴素,吃着简单的饭菜,拒绝接受任何贿赂,一点儿也不贪污。皇上曾经责备漕运总督硕干在任上表现不好,硕干说:“我得罪了很多人,所以才没有好名声。”皇上说:“格尔古德当巡抚的时候,死后人们还怀念他,称赞他。只要认真做好官,怎么会没有好名声呢?”皇上对格尔古德如此看重,把他列入直隶名宦祠祭祀。
金世德,字孟求,是汉军正黄旗人,兵部侍郎维城的儿子。他博览经史,精通国事。他凭借荫生身份被授予内院博士,后来一步步升迁到左副都御史。康熙七年,他被任命为直隶巡抚。当时直隶省没有按察使司和布政使司,金世德请求设立管理钱粮的守道和管理刑名的巡道,就像其他省份的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一样。从此直隶省才有了专门的机构。畿北地区,旗人与汉人杂居,容易滋生奸邪,金世德请求设立屯长来管理。唐县等三十七个州县,共有田地一千六百多顷,因为河道淤塞,百姓无法耕种。每年要上缴二万多两银子和三百九十石谷物,历年来,催促原户籍的百姓纳税,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金世德为此上奏请求免除赋税。通州等九个州县发生地震,他又请求赈济,并免除钱粮。他的请求都得到了批准。
南征时,军需物资供应非常紧急。金世德独自一人骑马到军营里,亲自查看军需物资,军队没有横征暴敛,官员没有侵害百姓,市场秩序井然有序。康熙十九年,金世德去世,追赠谥号为“清惠”。
赵士麟,字麟伯,是云南河阳人。康熙三年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贵州平远县的推官。后来调到直隶容城县当知县,他抓贼保护老百姓,还创办了正学书院,经常跟学生们一起讲学。 升迁后,他被任命为吏部主事。之后又升任郎中,再升为光禄寺少卿,最后升到左副都御史的高位。他曾经上书建议把台湾改成郡县,像内地一样管理,并且设置总兵驻守,减少沿海的驻军,皇上批准了他的建议。
二十三年,他被任命为浙江巡抚。当时杭州老百姓向驻扎在那里的清兵借钱,叫做“印子钱”,利息非常高,很多人都把老婆孩子、田地房子都卖了还不上,还不上钱的,清兵还会闹到官府去。有一次,营兵马化龙殴打官员,闹出了很大的案件。赵士麟就协调将军,收回欠条,自己掏钱帮老百姓还了债。将军也下令减少利息,老百姓的母亲又主动再减免了六成。事情就这样解决了,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后来朝廷裁撤了浙江总督,总督搬到衢州去了,三千多名督标兵被裁撤,没饭吃就闹事抢劫,老百姓都不敢出来做生意了。赵士麟又拿出钱粮接济他们,并且上奏朝廷,设置一名副将,确定八百多人的兵额,把各营的空缺名额都填补上。这样,事情才算平息下来。浙江的一些豪强地主和贪官污吏,嚣张跋扈,欺压百姓。赵士麟查明了他们的罪行,把他们都绳之以法,那些横行霸道的人才老实下来。省城的河道淤塞已久,他督促疏浚,半年就完成了工程,老百姓都觉得方便多了。他还修缮了城隍庙,修建了学校,亲自到书院去,跟学生们一起讨论经史以及濂、洛、关、闽四地的学术思想,学风大为好转。他革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积弊都被他清理干净了。
二十五年,他调任江苏巡抚。浙江百姓都很怀念他,给他画了像以表达思念之情,还在西湖敬一书院为他立了画像供奉。不久,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兵部督捕侍郎,后来又调到吏部任职,他都能胜任。三十七年,他去世了。浙江省为他立了“名宦”的牌位。赵士麟潜心研究正学,以朱熹的理学为宗旨,并且身体力行,把这些学说运用到政务中,百姓安居乐业,他到哪里都有政绩。
郭世隆,字昌伯,是汉军镶红旗的人。他爹叫洪臣,老家是山西汾州。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打到九江,他爹跟着明朝将领左梦庚投降了清朝,入了旗,被授予佐领的官职,管辖着投降的那些人。后来官越做越大,做到湖广道州总兵。康熙四年,郭世隆继承了他爹的佐领职位,接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后来又改任御史。
康熙二十七年,盛京福陵的守军告状说他哥哥冤死,皇上就派郭世隆去调查。郭世隆查明真相,原来是有人诬陷好人,逼得他自缢身亡。负责审理此案的侍郎阿礼瑚等人因为失职被革职查办。没多久,郭世隆就升迁为内阁学士,这升迁速度可真是快啊!皇上到孝陵祭祖,路过通州的时候,山西礼县的老百姓告状说知县万世纬和知府纪元贪污受贿。皇上又派郭世隆和当地的督抚按察使一起处理这件事。结果万世纬因为贪污受贿、乱摊派赋税、还杖毙无辜百姓,纪元因为受贿推荐万世纬,两人都被判了死刑。
康熙二十九年,郭世隆接替于成龙,当上了直隶巡抚。在此之前,有个被罢免职务的安溪知县孙镛,告发福建巡抚张仲举和布政使张永茂侵吞国库钱财。朝廷派郎中吴尔泰和总督一起调查,结果一下子就抓了六个知府,牵连到几十个州县官员。皇上对这事儿有点怀疑,又派郭世隆去复查。郭世隆查出来,张仲举和前任布政使张汧,篡改赋税账册,把已经收上来的税款隐瞒起来,伪造成老百姓欠款。张汧调任湖广巡抚后,还亏空了福建库银三十多万两,张仲举在他当湖南布政使的时候也亏空了国库,两人还串通一气,互相抵消。后来张仲举听说张汧因为贪污败露了,而福建的库银窟窿还没补上,就让手下帮忙掩盖。所有证据都对得上号。张仲举和张永茂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皇上任命世隆的时候,特意嘱咐他说:“于成龙做官非常出色,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接替他,你一定要勤勤恳恳、谨慎小心地处理政务。” 那时候顺天府、保定府、真定府、永平府等地闹旱灾,世隆奉命去实地考察,上奏说:“受灾的州县共有七十四个,请求免除今年和明年的赋税。霸州、文安等十四个州县灾情尤其严重,请求拨款赈灾。” 他还连续上奏,建议储备粮食,并考虑到奉天府今年丰收,请求允许山海关暂时允许民间粮食流通,但要限制只能肩挑背扛,不能用大车运输,皇上都准许了。他又上奏说:“真定府地处战略要地,它下面的赞皇县,西边有个叫子午套的大山谷,历来是盗贼的窝藏地,请求把紫荆关的副将调到真定府驻守;调拨两千名骑兵和步兵驻防霸州。” 子牙河决堤,淹没了大量的田地,他又请求修筑大城等县的堤岸,疏通王家口、黑龙港等支流被堵塞的地方,这些请求也都得到了批准。
三十四年,世隆升任闽浙总督。那年歉收,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世隆上奏请求免除赋税,同时拿出二十万两白银,请求在江浙地区收购粮食,然后海运到各地平价出售,皇上批准了他的请求。之前浙江省奏请铸造钱币,结果官吏从中渔利,世隆请求减少铸币的份额。 因为这样,私自铸造钱币的人就多了起来,每枚钱币的成色还不到七八分,流通受阻。三十八年,皇上南巡,世隆迎接圣驾,到了杭州,老百姓都拥挤着向皇上告状。于是,世隆下令停止官府铸币,拿出钱款收购销毁私铸的钱币,这才让钱币恢复流通。皇上听说后,对他大加赞赏。鄞县沿海的田地,被海水冲毁了一千七百多亩,世隆请求永远免除这些田地的赋税。
四十一年,世隆调任两广总督。广东的海疆线长达两千多里,防守的范围非常广阔,盗贼经常出没,难以捉摸。世隆上奏制定了营防制度,增加了兵船巡逻,多次击败海盗,击沉海盗船只四十五艘。他还上奏报告擒获了海阳大盗蔡玉也等五人。皇上派刑部侍郎常绶去调查,结果认为世隆平时对防贼不严,盗贼作乱,他却隐瞒真相,于是革去了他的官职。
四十六年,他当上了湖广总督,上奏朝廷,建议加强对红苗的防范,要求在边境设置巡逻哨所,禁止内地百姓和苗族人来往,也不准通婚。没过多久,他就升任刑部尚书了。五十年,因为山西的土匪陈四等人偷偷潜入湖广,勾结同伙抢劫,皇上认为他前任湖广总督失职,就撤了他的官职。五十二年,皇上万寿节的时候,他又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三年后去世了。直隶、福建、浙江、两广、湖广都把他列为优秀的地方官祭祀。
傅腊塔,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他从笔帖式做起,后来当上了内阁中书,又升任侍读。康熙十九年,他被任命为山东道御史,在朝廷上很有声望。二十五年,外放陕西,担任布政使。二十六年,升任左副都御史,之后又升任工部侍郎。二十七年,他和侍郎多奇一起到云南去调查提督万正色和总兵王珍互相弹劾的事情。调查清楚后,发现正色和珍都犯了罪,但处罚的程度不合适。 之后他调到吏部,后来被任命为两江总督。
临行前去向皇上辞行,皇上对他说道:“你应该洁身自好,一心为公,两江总督的治理,没有比得上成龙的,你效仿他就可以了!”傅腊塔到任后,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审理案件非常公正谨慎。赣县百姓告状说知县刘瀚芳私自征收银两和粮食十多万,而且还滥用职权,胡作非为。傅腊塔因此弹劾布政使多弘安、按察使吴延贵、赣南道钟有德,说他们对吏役贪赃枉法的事不及时查办,而且还轻判,包庇纵容,结果弘安、延贵、有德都被罢官了。
话说乾隆二十八年,皇上南巡,视察了运河。他让傅腊塔和河道总督王新命一起勘察仪真河闸的情况。傅腊塔上奏说:“河闸外面是北新洲,北新洲外面还有涨起来的沙子,平铺在江面上。应该疏通北新洲的支流,直接通到四闸。这样,装载粮食的船只就可以沿着涨沙的尾部,进入新河口,顺利通行。” 他还另外上奏说:“江宁的商税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内有房税,外有廊钞,还有棚租,这些税收实在太多了,恳请皇上免除。”皇上都准奏了。
乾隆二十九年,淮安和徐州闹饥荒,皇上就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老百姓总算有了活路。以前芦洲丈量土地,都是派官吏去办,老百姓受了不少盘剥。傅腊塔就规定,五年丈量一次,而且都由印官来负责这件事。他还对历年拖欠的赋税,采取分期征收的办法,这样一来,百姓积压多年的困难就缓解了不少。 这一年,傅腊塔监临江南乡试,他上奏说参加考试的士子有一万多人,请求扩大录取名额。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增加了四十个名额。他还弹劾大学士徐元文和前任尚书徐乾学,说他们纵容子弟招权纳贿,中饱私囊;还弹劾巡抚洪之杰徇私枉法,包庇他们。皇上命令不要深究,只让徐元文退休了事。
沭阳有个老百姓叫周廷鉴,他上告朝廷说,降职的侍郎胡简敬回乡后,行为不法,还牵连到洪之杰包庇纵容。皇上就命令傅腊塔去调查此事。调查结果证明属实,胡简敬和他儿子都被治罪,洪之杰也被罢官。
话说康熙三十二年,广东巡抚江有良和巡盐太常少卿沙拜两个人互相揭发对方的坏事,吵得不可开交。后来派傅腊塔去调查,结果发现这俩人竟然都收受贿赂,于是都被罢官了。
到了康熙三十三年,傅腊塔上奏章说:“淮安、扬州地区有很多田地荒废了,之前的巡抚宋荦曾经请求缓征税收,但是被户部否决了。我亲自到田地里仔细查看,盐城、高邮等州县因为遭遇水灾,老百姓逃荒的很多。现在虽然田地表面上看起来恢复了,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耕种,老百姓都穷困潦倒。连正常耕种的田地税收都欠了很多,更别说拿去抵充那些因荒年造成的巨额税赋了!恳请皇上恩准免除这些税收,这样逃荒的老百姓才能回家,安居乐业。” 奏章递上去后,户部讨论,还是不同意。皇上特批免征税赋。没多久,傅腊塔就去世了。皇上听说后,对大臣们说:“傅腊塔为人正直,不随波逐流,不畏惧权贵,爱护百姓。两江总督里,自于成龙之后,只有傅腊塔堪称贤能。” 皇上还派太仆寺卿杨舒到江宁去祭奠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清端,并赐予骑都尉的世袭爵位。当地百姓都很怀念他,为他建了一座祠堂。康熙四十四年,皇上南巡经过雨花台,还亲赐祠堂匾额“两江遗爱”。到了雍正年间,傅腊塔又入祀贤良祠。
再说马如龙,字见五,是陕西绥德州人。康熙十一年考中了举人。十四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宁羌起兵造反,他的同伙朱龙带兵攻打绥德州,把州城都占领了。马如龙就组织乡勇,依山建立营寨,敌人一来就多次击退他们。王辅臣还用假信件骗他,结果马如龙把王辅臣派来的使者给杀了。后来平叛将军毕力克图的军队到了,马如龙渡过黄河去迎接,把那封假信呈递上去,并详细汇报了敌人的虚实情况。然后,他就率领自己的人马当先锋,攻克了绥德州。毕力克图把这事儿报告上去,皇上就临时任命马如龙代理绥德州知州。总督哈占也上奏章,详细叙述了马如龙带头抗击叛贼的事迹,请求皇上对他进行表彰。
十六年,他被任命为直隶滦州知州。那里的老百姓狡猾,盗贼很多。他像龙一样,锄强扶弱,安定百姓,那些豪强地主都老实了。州里有个案子,有人杀人后把尸体埋了,已经四十年了;他像龙一样,住进小旅店,发现了白骨,一问,说是这房子换了十个主人了。他就把第一个房主抓来,仔细审问,终于查明真相,依法处置。昌平县也有一桩命案,找不到凶手。让他去查。他翻看卷宗,发现是一对父子在寺庙里杀了人,还杀了五个和尚,而住在他们家附近的两户人家都和他们有关系,问他们,他们都说不知道。他就暗中观察,发现这两个人私下里嘀咕:“谁说马大人明察秋毫,还不是很好骗?”于是把他俩抓起来审问,他们就招供了。从此,老百姓都称赞他断案如神。十九年,因为他查出了民间隐瞒的土地,立了功,被调到京城,做了户部员外郎,后来又当了刑部郎中,还负责管理浙江北新关的税务。
二十四年,他升任杭州知府。杭州的老百姓向旗营借钱,利息很高,还不起,就把儿女抵押出去。他向将军请求,查清母子关系,用公款替他们还钱。杭州的老百姓都感激他。二十八年,皇上南巡,听说他的政绩很好,就破格提拔他做了按察使。他平反冤假错案,救活了很多无辜的人。海贼杨士玉躲藏在岛屿上,勾结土匪胡茂等人抢劫商船,他设计抓住了他们,彻底消灭了他们。巡抚张鹏翮把这件事上报朝廷。二十九年,他升任布政使,属下官员中有一些贪污受贿的,都被他严厉禁止了。这一年,绍兴发大水,仓库里的粮食不够,没办法救济灾民。他就下令让十一个郡一起捐献两万多石粮食,按户分发给灾民,并对属下官员说:“这比贪污受贿强多了!”
三十一年,他被任命为江西巡抚。他整顿常平仓,春天用多余的粮食贷款给老百姓,秋天收粮还仓。他还命令各州县多积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他效仿白鹿洞书院的旧制,兴建书院教化士子。他还严厉禁止溺婴。他上书请求取消转漕脚耗。三十八年,他进京朝见皇上,皇上赐给他“老成清望”的匾额。当时淮安、扬州闹饥荒,他因为江西连续多年丰收,就带领属下官员捐献十万斤粮食赈济灾民。由于年老体弱,他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上都慰留他。四十年,他去世了,朝廷赐予祭葬。
话说啊,那些在太平盛世当大官的,最重要的就是用仁慈的心肠去实行仁政,恢复国力,这是他们首先要做的。
战争刚结束,百姓们的生活还没恢复过来,像格尔古德他们这些负责边疆重任的大臣,他们努力安抚百姓,让他们休养生息,政绩显著,大家有目共睹。朝廷表彰他们的功劳,百姓也怀念他们的恩德,这真是名副其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