赉塔,是那穆都鲁氏家族的人,满洲正白旗的,是康古里老四。十四岁的时候,就当上了三等侍卫,后来因为犯了事儿被免职了。崇德年间,他跟着打明朝,围攻锦州,还打了松山、杏山那边的明军,好几次都立了大功,斩获不少。攻打新城、高阳、霸州、寿光、博兴这些地方的时候,他都是第一个冲上去的,身上中了五处伤。因为表现出色,他被赏赐,升了前锋侍卫。
顺治元年,他跟着打李自成,在一片石把李自成打败了,一路追到安肃、庆都。之后被授予巴牙喇甲喇章京的职位。跟着豫亲王多铎在河南、陕西转战,经常立功。顺治二年,大军南下江南,攻克了扬州,拿下江宁,在芜湖追上了逃跑的明福王,还被赏赐了拖沙喇哈番的爵位。顺治三年,他跟着端重亲王博洛去福建,明朝的唐王逃到汀州,赉塔带兵攻破了汀州城,被晋升为他喇布勒哈番。明朝的桂王在湖南据守。顺治六年,他跟着郑亲王济尔哈朗进军衡州,打败了明将陶养用、胡一清;攻克祁阳后,又打败了明将周进唐、王进才和胡一清;接着又打败了明将谭弘,拿下了道州;之后又打败了胡一清和明将焦琏,拿下了全州。因为屡立战功,他被提升为二等阿达哈哈番,还兼任世管佐领。
顺治十一年,明将李定国进攻广东,他跟着珠玛喇一起解了新会的围,被晋升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还被提拔为巴牙喇纛章京。顺治十六年,郑成功想攻打江宁,他跟着安南将军达素去讨伐。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郑成功已经逃跑了,于是他们就带兵去了福建。顺治十七年,在厦门打仗,军队打败了,他因此被免职,世袭的官职也被剥夺了。康熙二年,他被任命为前锋统领。在茅麓山打败了李来亨等人,几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康熙八年,他被提升为正白旗蒙古都统。
十三年前,耿精忠造反了,派手下的马九玉、曾养性、白显忠三路大军进攻浙江。朝廷任命我当了平南将军,去支援浙江。敌人打到金华来了,我派玛哈达、雅塔里、拉哈他们几个带兵把敌人打跑了,然后又收复了义乌和诸暨。耿精忠有个将领叫王国斌,带着兵在金华和衢州交界的地方扎营,给那些造反的贼寇接应。我和总督李之芳一起驻扎在衢州,耿精忠的将领周列带着两万多人马从常山杀过来了。我派瑚图去焦园堵截他们,俘虏斩杀了他们一半以上。耿精忠的另一个将领桑明带着五万人马攻打衢州,我们迎上去跟他们打,斩杀了他们一万多人。
十四年的时候,我带兵去打马九玉,打了五仗,仗仗都赢了,还打败了他的将领李廷魁,烧了他的木头营寨。康亲王杰书的军队到了衢州,我就按照规矩把平南将军的印信交出去了,改任都统,协助他指挥作战。那时候马九玉退到九龙山,派一万人马守住大溪滩,保护粮草运输。康亲王让我去攻打他,我当天晚上就带兵渡过河,直接冲进马九玉的营地,把他打败了。马九玉只带着三十个骑兵逃跑了,常山也就收复了。我带着玛哈达他们攻破了仙霞关,夺取了浦城;又和吉勒塔布一起打败了建阳的叛军,占领了建阳。接着攻打建宁,逼近延平,耿精忠就投降了。
那时候,漳州、泉州、兴化都被郑锦占领着,这个郑锦是郑成功的儿子。耿精忠带着贝子傅拉塔的军队去攻打郑锦。十六年,我和宁海将军拉哈达一起收复了兴化,仙游也投降了。后来又去讨伐在潮州造反的刘进忠,刘进忠也投降了。康亲王杰书上奏朝廷,又让我当了平南将军,镇守潮州。十七年,郑锦的将领刘国轩打进泉州,我和总督姚启圣一起带兵去支援,收复了长泰,在漳州跟敌人打了一仗,打败了他们。十八年,刘国轩又打过来了,我们迎上去打,把他打跑了。十九年,我们攻克了海澄,郑锦退回了台湾。朝廷任命我为本旗满洲都统,继续镇守潮州。
尚之信投降之后,心里还想着反叛,又跑回广东,再次违抗命令。都统王国栋首先报告了这件事,朝廷命令我去安抚他。结果尚之信杀了王国栋又造反了,我就带兵去讨伐,把他抓住了。
话说当时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还在云南占据着地盘。朝廷派贝子彰泰大将军从湖南出发,前往贵州。皇上还特别赏赐了他“平南大将军”的称号,让他统领满汉联军,从广西进军云南。赉塔将军率领军队从田州、泗城一路向西隆进发,接连打了几个胜仗。
石门坎距离安笼三十里,地势险要,吴世璠派何继祖等人率领军队在那里死守。赉塔将军命令希福、勒贝、玛奇等将领率领军队向前推进,同时又派兵和金光祖总督一起,从侧翼迂回包抄敌军后方。到了二十年的元旦,估计敌人毫无防备,赉塔将军下令前军进攻。何继祖等人仓促应战,后军则攀援险峻的山路从后方攻击,前后夹击,成功夺取了隘口,收复了安笼。
何继祖又带着詹养、王有功等人,率领两万人马驻守黄草坝。赉塔将军督促各路军队猛攻,从早上卯时打到下午未时,攻破了二十二个营垒,俘虏了詹养、王有功以及一千多名士兵,还缴获了大批战象和战马。捷报传到京城,皇上听说赉塔将军从广西深入敌境,比其他军队先到达战场,并且打败了敌人,龙颜大悦,下旨嘉奖。
军队到达曲靖后,赉塔将军又派希福、玛奇、硕塔等将领分兵攻取霑益、云龙、嵩明等州以及易龙所、杨林城。与此同时,彰泰将军的军队也从贵州赶来,两军会合。距离会城还有三十里的时候,吴世璠派郭壮图等人迎战,摆出了战象阵。彰泰将军的军队从左边进攻,赉塔将军的军队从右边进攻,从早上卯时打到中午午时,敌军五次撤退,五次又冲上来,双方展开殊死搏斗。
战斗打到金汁河边,战象突然发狂践踏,敌军阵型大乱,我军乘胜追击,敌军溃不成军,我军进驻城东的归化寺。到了九月,赵良栋将军的军队也从四川赶来,于是形成了对吴世璠的合围之势。赉塔将军的军队驻扎在银锭山,把大炮运到山上,日夜轮番进攻,吴世璠的将领余从龙投降了。
探知吴世璠的粮草将要耗尽,士兵们已经开始互相残杀,赉塔将军便率领将士们四面围攻。吴世璠的军队内部也发生了哗变,有人想抓住吴世璠投降,吴世璠走投无路,最终自杀身亡。他的将领夏国相逃往广南,胡国柱逃往云龙州。赉塔将军又派李国樑、希福等将领追击,抓住了夏国相,胡国柱则自缢身亡。至此,云南终于平定。
公元1642年,赉塔凯旋回朝,皇上亲自率领群臣在卢沟桥西迎接他,隆重地表示了敬意。
第二年,有人告发他私藏了从藩属国来的妇女,这事儿被有关部门查了出来。皇上听说后说,赉塔在云南立下大功,这点小事就别追究了。礼部本来想建议革职查办,结果圣旨下来,只是降了级,罚了俸禄。公元1644年,赉塔去世了,追赠谥号为“襄毅”。五年后,又追封他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他的儿子费叶楞继承了他的爵位。雍正五年,雍正皇帝下令追封赉塔为一等公,并让他的孙子博尔屯继承爵位。皇帝还特别说明:“赉塔在云南的功劳很大,当初因为他的功过参半,所以没有马上给他高封,是想让那些立功的臣子们引以为戒,不要因为有功就骄傲自满。现在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后人都知道要引以为戒了,所以朕特地追封他,以表示朕对这位老臣的怀念。”九年后,又正式确定了他的爵位为“褒绩公”。
穆占,姓纳喇氏,是满洲正黄旗人,是南楮的儿子。南楮的事迹,杨吉砮的传记里有详细记载。穆占一开始当侍卫,还兼任牛录额真。顺治十六年,他被任命为噶布什贤章京。他跟着都统卓洛等人驻防云南,在平定元江土司的叛乱中立了功,被授予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后来升任本旗梅勒额真。
康熙十二年冬天,吴三桂造反了,皇上任命赫叶为安西将军,让他带兵从陕西进入四川平叛。 穆占被任命为前锋统领,协助将军处理军务。
过了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大军到了陕西。 结果发现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都投靠了吴三桂,总兵谭弘也叛变,占据了阳平关。穆占和西安将军瓦尔喀带兵打头阵,在野狐岭跟叛军打了一仗,把他们打败了,然后攻下了阳平关。 后来总兵吴之茂又叛变,占据了保宁,穆占又去跟他打,好几次都打赢了。 不过后来因为叛军堵住了军队的粮道,穆占只好退回汉中。 这时候,提督王辅臣也在宁羌叛变了,跟吴之茂、谭弘互相呼应。 穆占跟着大将军贝勒洞鄂一起回到了西安。
康熙十四年,皇上命令洞鄂去讨伐王辅臣,同时任命穆占接替赫叶担任安西将军,两路大军一起进攻。王辅臣的大将高鼎在陇州的河边摆开阵势迎战,结果被穆占和达理善打败了。 大军接着攻打秦州,把城围了起来,王辅臣的大将陈万策最后打开城门投降了。 穆占又帮助提督张勇攻下了巩昌,之后又跟其他部队会合,一起攻打平凉。
康熙十五年,皇上派图海接替洞鄂担任大将军,王辅臣最终投降了。 穆占的任务就变成了剿灭剩下的叛军,陆续收复了西河、清水、成县、礼县等地。 王辅臣的手下周养民等人也在庆阳投降了。
九月,皇上召我进京觐见,升官为都统,还给了我征南将军的印信,让我统领陕西、河南的军队,去湖广讨伐吴三桂。塔勒岱、鄂克逊等将领都跟着我一起去了。
十六年正月,我们到达荆州。当时,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在荆州驻守,贝勒尚善围攻岳州,安亲王岳乐围攻长沙,简亲王喇布驻守吉安。皇上命令我协助攻打长沙,军队到达后,就在阿弥岭扎营。吴三桂一开始想从松滋渡江,进攻荆州,僵持了好几年都没成功。听说长沙来了援军,他就赶紧从松滋撤兵回援,在岳麓山隔江扎营。他派马宝等将领在城外驻守,挖了很深的壕沟,布满了铁蒺藜,摆出了象阵防御;但他自己从常德进攻,却被我打败了,逃到了衡州。皇上命令我转移兵力,和简亲王一起攻打衡州。十月,我们攻克了茶陵,又收复了攸县、安仁县、酃县、永宁县等地。
十七年春天,我们攻克了郴州,附近的县城也都投降了。我留守郴州,让都统宜理布守永兴。吴三桂想打通粤东的道路,和尚之信、孙延龄的军队会合,就派马宝、胡国柱等精锐部队全力进攻永兴。我派哈克三、硕岱前去支援。当时喇布还驻守在吉安,我请求皇上命令他前来增援。六月,宜理布、哈克三战死了。硕岱进城防守,喇布派萨克察来支援,并上奏让我增兵。我跟喇布说永兴的军事行动是简亲王负责的。喇布把这事儿禀报了皇上,皇上责怪我处理不当。马宝、胡国柱攻打永兴二十多天都没攻下来,听说吴三桂死了,就撤兵回衡州了。我率领布舒库等人追击,在耒阳打败了他们。
十八年,吴三桂的将领吴国贵被其他将领杀害,逃到了永州,我率军追剿,攻克了永州,道州、常宁、新田、永明、江华、东安也都相继被攻克。军队进入广西境内,攻克了全州、灌阳、兴安、恭城。皇上诏令我回湖南平定战乱,之后又攻克了新宁。吴三桂的将领郭壮图等人拥立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据守贵州。
十一月份,皇上任命贝子彰泰为定远平寇大将军,同时规定云贵总督穆占要协助他处理军务。 这仗打得可不容易啊,第二年二月,沅州收复了;十月,镇远城也被攻克了,偏桥卫和兴隆卫也跟着平定了。 接着,平越府和贵阳府也相继失守,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逃到了云南。十一月,遵义、安顺、石阡、都匀、思南等府都落入了官军手中。
第二年正月,吴世璠带着他的夏国相高起隆、王会、杨应选等人,纠集了两万多人马,在平远西南的山上扎营抵抗。穆占和提督赵赖率领各路军队奋勇进攻,高起隆等人被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窜,王会投降了,平远府也顺利收复了。 然后,又派莽奕禄等将领追击残敌,大定府也收复了,杨应选也投降了。 大军进军云南,和广西的军队会合,在归化寺扎营。 吴三桂的另一个儿子吴壮图,带兵从重关杀出来,摆出了声势浩大的象阵来攻击我们的军队。 赉塔等人指挥军队夹击,穆占更是冲锋陷阵,打得特别卖力,象阵被冲乱了,反而踩踏了自己的军队。 我军乘胜追击,吴壮图的军队溃不成军,最后只剩下二十七个人,仓皇逃回了城里。 九月,四川的军队到了,总督蔡毓荣攻破了重关,穆占也夺取了玉皇阁,猛攻东西寺。吴世璠和吴壮图都自杀了。穆占进城后安抚了剩余的百姓,登记了吴三桂的反贼财产,然后上报朝廷。 战争结束后,穆占被授予正黄旗蒙古都统、议政大臣的职位,那可是相当高的荣誉啊!
过了几年,到了二十二年,有人追究穆占在征讨保宁时,奏报军情不实;在平定平凉时,没有亲自到前线指挥;以及没有及时救援永兴,说他犯了死罪,要被处死,还要抄家灭族。皇上听说后说:“穆占确实有罪,但是他立下的战功多达二百六十处,这个处罚是不是有点重了?” 于是重新审理,最后决定夺去他的官职,取消世袭爵位,把他的妻子儿女都充入内务府为奴。 皇上念及他之前的功劳,最后只夺了他的官职,其他的处罚都免了。没多久,穆占就去世了。
莽依图,兆佳氏,是满洲镶白旗人。他父亲武达禅,在崇德年间跟随军队征讨明朝,攻克了任丘和济阳,都是第一个冲上城头的,因此被赐予“巴图鲁”的称号,还世袭牛录章京的职位。 清军入关后,他被任命为太原城守尉,后来去世了。
莽依图升官了,当上了三等阿达哈哈番。顺治十五年,他跟着南征的将军卓卜特去贵州打仗,从都匀打到盘江,打败了明朝将领李定国。然后军队又转移到云南。康熙二年,李自成的残余势力李来亨等人占据了湖北茅麓山,久攻不下,后来跟着靖西将军穆里玛一起攻克了那里。打胜仗回来,莽依图被任命为江宁协领。
过了十三年,吴三桂攻陷了湖南,他又跟着镇南将军尼雅翰去攻打岳州,用大炮打败了吴三桂的水军,在七里桥取得了胜利。十四年,吴三桂又唆使广西总兵马雄造反,广东十个府丢了四个。尚可喜请求朝廷派兵,皇上就命令尼雅翰带兵去广东,让莽依图代理副都统,驻扎在肇庆。刚到肇庆,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就叛变投靠了吴三桂。十五年,吴三桂的将领范齐韩等人围攻肇庆,莽依图率军突围,边打边撤,退回江西。听说吴三桂的将领黄士标等人正在攻打信丰,他赶紧带兵去救援,还派出一支奇兵从敌人背后发起攻击,里应外合,大败敌人,然后又和镇南将军觉罗舒恕一起解除了南康之围。
三月,皇上命令舒恕留守赣州,然后任命莽依图担任江宁副都统,让他代替舒恕佩带镇南将军印,率领军队去收复广东,还让额赫讷、穆成额协助他指挥作战。莽依图从南康出发,打到南安,又打到南雄,三藩将领派去守城的都投降了,就连当地土司也带着属下投降了。
莽依图接着翻过山岭,攻打韶州。韶州地处五岭之中,是江西和广东的咽喉要道,是敌人必争之地。莽依图看到城北是敌人进攻的主要方向,就加厚城墙,晚上还偷偷派士兵出城挖壕沟,引水灌溉,同时派兵截断广州的粮道。三藩将领胡国柱、马宝率领一万多人来攻城,莽依图多次打退了他们;敌人没办法,就堵住河西,切断我们的水路运输,还在莲花山上架炮轰击,城墙都被轰坏了。这时,江宁将军额楚前来支援,莽依图率领军队出城夹击敌人,攻破了四个营垒,一路追击到帽峰山,晚上又进行了一场夜战,大败敌人。河西的敌人也撤走了,粮道才得以畅通。莽依图督促军队追击,攻破了敌人的风门澳,斩杀了二千多敌人。之后又攻下了乐昌、仁化等县,然后才回到韶州驻扎。
那时候,傅弘烈佩带抚蛮灭寇将军印,担任广西巡抚,他率领五千义兵。莽依图担心傅弘烈兵力不足,就派副都统额赫讷率领八千兵马到梧州支援他,但是因为当地土司之信没有提供足够的船只,军队迟迟未能集结。第二年二月,莽依图到达平乐,包围了平乐城,敌人水陆并进抵抗,莽依图就撤回到中山镇,他和傅弘烈互相上奏弹劾对方,皇上最后把他们俩都免了罪。莽依图又回到梧州,主动请辞将军职务,皇上狠狠地批评了他,但还是让他继续留任,让他将功赎罪。
到了第三年春天,三藩的孙子孙世琮进攻梧州,莽依图和傅弘烈商量好,把军队部署在水陆两路,与敌人作战,打败了敌人,收复了桂林。详细情况记载在傅弘烈的传记里。
吴三桂派马承荫带着南宁投降了清军,世琮从梧州打败仗回来,他们俩合力攻打南宁。南宁城眼看就要被攻破了,莽依图当时正卧病在床,听到警报后,赶紧督促军队加紧赶路去救援。叛军凭借地势优势,依山摆开鹿角阵,顽强抵抗。莽依图派额楚、额赫讷率领先锋部队冲锋陷阵,他自己则率领舒恕统帅的大部队跟进,同时还暗中派兵绕到山后截断叛军的退路,把叛军杀了个精光。世琮身负重伤,只带着几十个骑兵翻山逃跑了。南宁之围终于解除了。
皇上命令莽依图进军云贵,但是莽依图觉得马承荫虽然投降了,但心怀鬼胎,不可靠,于是上奏朝廷请求暂时驻扎在南宁观望。皇上就命令简亲王喇布镇守桂林,让莽依图等到都统希福的军队到达后,再一起商议进军的事宜。十九年的时候,莽依图被授予护军统领的职位。果然,马承荫在柳州再次叛乱,弘烈因此被害。莽依图的军队推进到宜宾,马承荫用大象组成战阵迎战,用强弩射击清军,结果大象受惊四处乱跑,贼军阵脚大乱,清军骑兵乘机追击,最终大获全胜。马承荫再次向清军投降。莽依图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八月,他在军中去世了。
莽依图的母亲非常贤明,曾经教导他“不杀降,不掠民”,莽依图一辈子都牢记母亲的教诲,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为“仁义将军”。他死后,南宁百姓为他绘制画像并供奉祭祀。事情平定后,朝廷要追究莽依图从平乐撤退到梧州时失职的责任,准备抄没他的家产。但是皇上考虑到莽依图屡立战功,而且从不扰民,就宽恕了他,只是取消了朝廷先前赏赐的世袭爵位,把原来授予他的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的职位给了他的弟弟博和里。博和里说:“我哥哥为平定两广立下了大功,皇上已经对他进行了褒奖,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再继承这个职位了。”于是就让莽依图的孙子布瞻阿继承了他的爵位。乾隆元年,追谥莽依图为襄壮。
话说吴三桂造反那会儿,康熙十三年正月,皇上任命尼雅翰当都统兼镇南将军,让他带兵去德州跟大家会合,然后一路从安庆打到武昌。没多久,皇上又让他去当参赞军务,攻打岳州;紧接着又命令他去攻打南康,结果他打下来了;后来他还打败了吴三桂的将领黄乃忠等人,地点在袁州。到了康熙十五年五月,皇上命令哈尔哈齐率领江宁的兵马去攻打吉安,同时把尼雅翰的镇南将军印给解除了,换给了哈尔哈齐。结果在螺子山打败仗了,镇南将军的职位又换人了,这次是觉罗舒恕。
觉罗舒恕是满洲正白旗人,是武功郡王礼敦的曾孙。康熙八年的时候,他从一等侍卫升任兵部督捕侍郎,后来又调到吏部。康熙十三年,皇上让他署理前锋统领,协助定南将军希尔根打仗。当时精忠的军队攻陷了抚州,舒恕跟着希尔根一起进攻,把抚州拿下了。康熙十四年,精忠的军队又杀回来了,舒恕又把他们打败了,还攻下了新城、宜黄、崇仁、乐安等几个县。皇上命令舒恕去广东支援,并授予他镇南将军的职位。叛将马雄和吴三桂的将领王弘勋攻打高州,舒恕跟他们打仗没占到便宜,就退守肇庆。康熙十五年,尚之信又造反了,舒恕又退守赣州。康熙十六年,皇上把舒恕的镇南将军印解除了,给了莽依图,让他带兵去广东,而让舒恕留下兵马,协助巡抚佟国桢守卫赣州。没过多久,皇上又任命舒恕为安南将军。吴三桂的军队从宜章方向窥探南雄和韶州,皇上命令莽依图去韶州迎敌,而让舒恕守卫南雄,作为声援。
十七年,穆占言(穆占言)收复了郴州和桂阳,请求朝廷让舒恕将军移师驻守那里。舒恕上书说,南韶地区是湖南、江西、广东三省的交界处,不能轻易撤兵。后来,他奉命进驻梧州。十八年,舒恕在军中被授予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务。紧接着,他和莽依图一起攻打吴世琮,解除了南宁之围。之后,舒恕以生病为由请求回肇庆,朝廷把他召回京城。皇上召见他时,发现他神色如常,并没有生病的样子,于是严厉地责问他,下令将他羁押在宗人府,并交由王公大臣们议处,最终被革职。三十四年,他又被起用,担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之后升迁为宁夏将军,并参与协助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办理军务,一起讨伐噶尔丹。三十五年,皇上亲征,授予舒恕扬威将军的称号,让他跟随费扬古将军走西路。皇上驻扎在栋斯拉的时候,召见费扬古商议军务,并让舒恕代理大将军的职务。军队作战有功,舒恕被赐予拖沙喇哈番的世袭爵位,并被提升为正蓝旗满洲都统。后来,他又以生病为由请求退休,最终去世了。
勒贝,是郭络罗氏,满洲正蓝旗人,是鄂罗塞的子孙。他最初被授予侍卫的职位,同时兼管牛录的事务。后来逐步升迁,最终成为正蓝旗满洲都统。三藩之乱还没有平定的时候,康熙十六年春天,皇上认为简亲王喇布在江西作战很久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其他的参赞大臣们也都不胜任,于是就命令勒贝、哈克三和舒库前往江西接替他们。随后,皇上又命令勒贝和江宁将军额楚一起守卫韶州;接着又下令他们进驻梧州,与弘烈一起攻打郁林以及北流、兴业、陆川、博白等地。军队士气大振,乘胜攻下南宁,又攻克了象州。十九年秋天,莽依图在军中去世。朝廷就命令勒贝代替他担任镇南将军,跟随赉塔一起平定云南。到达西隆后,侦察得知三藩将领何继祖等人驻扎在安笼所的石门坎,勒贝就和玛奇率领前锋部队奋勇进攻,先后攻克了三个山峰,夺取了隘口,收复了安笼所。何继祖等人坚守黄草坝,摆出象阵来抵抗,勒贝又和赉塔一起大败了他们,一直打到了云南城下。吴世璠自杀,云南平定。军队班师回朝的途中,勒贝去世了。
佛尼埒,科奇理氏,是满洲镶红旗人,祖祖辈辈都住在瓦尔喀。他爸爸叫索尔和诺,从小就没了爹,是哥哥瑚里纳把他拉扯大的。后来,索尔和诺的哥哥因为仇家被杀害了,索尔和诺就亲手杀了仇家,然后去哥哥的坟前祭奠。崇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索尔和诺投奔了清朝。他参加过攻打明朝的战争,在河间战役中英勇牺牲,朝廷追授他牛录章京世职。
佛尼埒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被任命为西安驻防牛录额真,后来又升为二等阿达哈哈番。康熙初年,他不断升迁,最后当上了西安副都统。康熙十三年春天,他跟着将军瓦尔喀一起去了四川,讨伐吴三桂。他们进入栈道后,听说四川很多地方都投降了吴三桂,阳平关被谭弘占据着。于是,他们从野狐岭出发,一路猛攻,斩杀了三千多敌人。攻下朝天关后,多次打败了敌军。后来,总兵吴之茂在保宁叛乱,佛尼埒率军前去讨伐,但没能攻下,只好挖壕沟坚守,双方对峙。吴之茂出来抢夺阳平的粮草,还截断了槐树驿的运输道路。我们的军队粮草供应不上,只好退回汉中。吴之茂想在半路上截击,还联合了总兵王怀忠,结果被佛尼埒打败了,灰溜溜地逃走了。
那年冬天,提督王辅臣叛乱,接连攻占了平凉和秦州。康熙十四年,佛尼埒被提升为西安将军,还被加封了振武将军的称号。他奉命和贝勒洞鄂一起讨伐王辅臣的将领高鼎。他率领四千人驻扎在关山河岸,和穆占率领的大军一起作战,打败了高鼎,摧毁了他的营垒;接着追击,又在渭河桥再次击败了敌人,兵临秦州城下。可是,营垒还没完全建好,敌人乘虚而入,突然袭击。佛尼埒指挥军队奋力抵抗,敌人不敢轻举妄动。随后,他们攻克了东西二关。后来,几千名敌人袭击了仙逸关,佛尼埒担心会切断后勤补给线,就分兵前去支援。敌人翻山逃跑了,佛尼埒紧追不舍,几乎全歼了敌军,然后率领大军进军陇州。敌人放火烧山,佛尼埒说:“他们这是想烧毁我们的运输道路啊!如果不增兵策应,军队的粮食怎么办呢?”于是,他暂时驻扎在陇州。
话说,当时咱们军队攻打秦州,打了挺久都没拿下。结果四川和平凉那些乱贼,带着上万兵马来救秦州,城里的叛军也配合他们,总共加起来有八千多人。佛尼埒将军赶紧带兵回去,跟其他部队汇合,他和内大臣坤连一起打败了叛军,抓住了叛军将领李国栋等人,杀了三千多叛军。秦州城收复了,接着又收复了礼县、西和、清水、伏羌等城。
可是,汉中的运输道路被堵了,军队都饿肚子了。将军席卜臣回西安去了,皇上就命令佛尼埒将军带兵修栈道,准备攻打汉中,沿途打败了不少叛军,那些叛军都逃跑了。十五年的时候,一个叫之茂的家伙想帮叛军一把,又来攻打秦州。佛尼埒将军和护军统领杰殷商量了一下,决定绕到叛军后面,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结果又收复了静宁。大将军图海平定了平凉,之茂就逃跑了。佛尼埒将军和杰殷将军趁夜追击,追到牡丹园,攻下了祁山堡。之茂只带着十几个骑兵逃跑了。
十六年,因为之前从保宁撤退回汉中的一些过错,追究了他的责任,降了他的官职,让他当个拜他喇布勒哈番,还把振武将军的称号给撤了,不过还是让他继续当西安将军。十七年,他和吴丹等人一起在牛头山和香泉打败了敌人,率领军队驻守宝鸡,牢牢控制着栈道上的各个关隘。敌人多次来犯,都被他打败了。十八年,他跟着大将军图海去征讨兴安,敌人堵住了梁河关。佛尼埒将军带兵先锋,渡过了乾玉河,攻下了梁河关,兴安也平定了。十九年,潼川投降了,盐亭、中江、射洪等县也收复了。他又在豹子山打败了敌人,攻下了泸州。冬天,吴世璠的手下胡国柱从叙州骚扰永宁,皇上就封他为建威将军去讨伐。
二十年,他攻克了马湖。吴世璠的手下宋国辅等人率领永宁投降了。胡国柱也丢下叙州逃跑了,皇上命令佛尼埒将军驻守叙州。后来又命令他回汉中镇守。二十一年,他去世了。乾隆初年,追封他为恭靖。他的儿子托留继承了他的爵位,官至黑龙江将军。额伦特,另有传记。
坤,木都鲁氏,是满洲正黄旗的人,祖上住在绥芬,属于瓦尔喀部。他爹伊讷克,当年太宗皇帝打瓦尔喀的时候,他爹就带着大家投降了。坤跟着太宗皇帝做事,一路升迁,当上了侍卫,还兼管牛录的事务。后来太宗皇帝攻打明朝,围困松山。明朝总兵曹变蛟趁夜偷袭皇上的营帐,逼近正黄旗的营门。其他侍卫和亲军都散落在营门两边,只有坤一个人站在营门前,奋力作战,打退了敌人。皇上很欣赏他的勇敢,赐给他“巴图鲁”的称号,赏赐他四百两白金,还授予他一等甲喇章京世袭的职位。
世祖皇帝当政的时候,坤又升官了,做到了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后来因为去昭陵祭祀的事请假没去,又因为在皇上南巡的时候没去当值,还娶了一个已经赐婚给别人的女子为妻,按罪当斩,皇上念他以往的功劳,就宽恕了他,只是夺了他的官职,世袭的侍卫职位保留了下来。顺治十一年,他跟着靖南将军珠玛喇去了广东,被任命为署理固山额真。在新会打败了明朝将领李定国,一直追到横州江岸,斩杀了无数敌人。之后,他被提升为内大臣。康熙十二年,皇上表彰先朝的旧臣,坤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吴三桂造反了,坤被任命为振武将军,带领军队驻扎在汝宁。王辅臣又叛变了,皇上命令他把军队转移到西安。康熙十四年,皇上又命令他跟副都统翁爱等人一起驻扎在汉中。王辅臣毁坏了凤县的偏桥,切断了运输道路,又破坏了栈道,阻止汉中得到支援。皇上命令坤支援汉中,他到了宝鸡,因为道路被阻断,没能继续前进。皇上就免了他的将军职务,让他以内大臣的身份继续从军。秦州收复后,朝廷商议要收复汉中,就让坤去守潼关。
康熙十八年,皇上考虑到坤年纪大了,就把他召回了京城。然后追究他在汉中逗留的事情,按理说应该夺了他的官职,还要取消“巴图鲁”的称号。皇上说:“‘巴图鲁’这个称号是太宗皇帝赐的,就别取消了!但是官职要夺掉。” 还是保留了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袭的职位。康熙二十四年,他被授予散秩大臣的职位,皇上还考虑到他年纪大了,不能上朝,就允许他待在家里。康熙二十六年,他去世了。
鄂泰,瓜尔佳氏,是满洲正白旗人,祖祖辈辈住在苏完。国家刚建立的时候他就投奔来了,凭借军功一步步升到二等阿达哈哈番。顺治年间,他被任命为盛京礼部理事官,后来因为犯了错被罢官,还被剥夺了世袭爵位,不过没多久又起复了。康熙初年,他又连续升迁,当上了盛京副都统。
王辅臣叛乱的时候,大将军贝勒洞鄂率军西征,命令鄂泰率领盛京的一千兵马进京,准备征调发兵。康熙十四年,鄂泰被授予建威将军的称号,率领部队驻扎在太原。没过多久,他又被命令去西安协助洞鄂将军处理军务,并将建威将军的印信交给了副都统吴丹。鄂泰和副都统阿尔瑚在宝鸡驻扎,叛军从栈道进攻九龙山,鄂泰指挥部队猛烈反击,把叛军全部杀死了。王辅臣手下任命的总兵任德望,率领七千多兵马驻扎在益门镇,鄂泰分兵九路进攻,从巳时打到未时,攻破了七个营垒。任德望带着一百多骑兵逃跑,被骁骑校韩楚汉射中了大腿,只好投降。康熙十五年,鄂泰又抓捕了红崖堡的剩余叛军。康熙十八年,鄂泰去世了,追赠他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吴丹,纳喇氏,是满洲正黄旗人,是叶赫金台石的曾孙。康熙初年,他作为一等侍卫,和大学士郭廷祚一起,去淮安查看黄河决堤的情况。康熙十三年,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讨伐吴三桂,吴丹奉命前往军中,传达军机要务。王辅臣叛乱时,吴丹被任命为署理副都统,跟随鄂泰驻扎在太原。随后他又被任命为署理建威将军,部队转移到了潼关。康熙十五年,他跟随大将军图海征讨平凉,在虎山墩打败了叛军,王辅臣请求投降,吴丹带着几名骑兵进入城内,安抚降兵。
十七年的时候,吴丹被任命为护军统领。那时候汉中和兴安还在三藩将领吴三桂的手里。皇上急着要图海将军率兵进攻,让吴丹协助图海将军处理军务。他们在牛头山和香泉打仗,好几次都打败了吴三桂的军队。图海将军回京见皇上后,皇上又让他继续佩带建威将军的印信,暂时统领大军。
接着,吴丹跟着图海将军去收复镇安,和佛尼埒将军一起在火神崖打仗,又打败了敌人。他们渡过乾玉河,攻克了梁河关,最终收复了兴安。皇上命令图海将军回凤翔驻守,把一部分兵力交给吴丹,让他和王进宝将军一起南下四川,作为后续部队。
十九年,吴丹和王进宝将军在蟠龙山、锦屏山等地与敌人作战,大获全胜,收复了保宁府,还抓到了吴三桂的将领吴之茂等人。 那时候赵良栋将军也已经收复了成都。吴丹和佛尼埒将军又分兵攻取了顺庆府和重庆府,还攻下了达州、东乡、太平等州县。皇上命令他们攻打泸州,然后进军云南。吴丹又跟着佛尼埒将军在豹子山打仗,打败了泸州的敌人。 可是,永宁府又被敌人夺回去了,仁怀府也没守住。赵良栋将军就弹劾吴丹没有及时去救援,皇上就收回了他的将军印,让他回汉中。事情结束后,吴丹回到京城,朝中大臣们商议要处罚他,结果把他革职了。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三等侍卫兼佐领。
二十九年,喀尔喀部的台吉额尔克阿海等人造反,噶尔丹也侵犯边境。皇上命令吴丹跟随裕亲王大将军去讨伐他们。他们在乌阑布通打仗,噶尔丹被打败逃跑了。裕亲王让吴丹和参领色尔济、博尔和岱一起去侦察噶尔丹的去向,发现噶尔丹已经离开好几天了,于是他们就回军。在回程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喀尔喀部的叛军,结果吴丹不幸遇害了。皇上追赠他为散秩大臣,并且把拖沙喇哈番世职赐给了他的后代。
毕力克图,是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来自蒙古正蓝旗,祖祖辈辈都住在科尔沁地区。他是在太宗皇帝时期归顺朝廷的,被授予豫亲王的护卫。后来跟着朝廷去打朝鲜和明朝的锦州,都立了功。
顺治初年,他参加了讨伐李自成的战争,攻下了西安,之后又跟着大军拿下扬州和江宁,因为战功卓著,被任命为护军统领,还被授予了牛录章京世袭的官职,后来又升迁为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顺治六年,朝廷命令他驻防平阳,当时有贼寇犯了绛州,他带兵把贼寇打退了。后来李建泰叛乱占据了太平府,他又和协领根特等人一起攻打太平府,打了很久都没拿下,最后他们想了个办法,在地下挖洞,然后用火药炸毁城墙,最终俘获并处死了李建泰。 他因为屡立战功,官职也一步步升迁,最后被封为一等阿达哈哈番,还被授予礼部侍郎的职位,后来又调到户部任职。
顺治十一年,他跟着靖南将军珠玛喇去广东作战,当时明朝将领李定国在新会县左山峪驻扎军队。毕力克图再次与李定国交战,打败了他,一路追击到兴业,斩杀了李定国一半以上的兵力,又追到横州,李定国这才渡江逃跑了。 因为这次战功,毕力克图被晋升为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不过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他被罢官了,官职也被降为了二等阿达哈哈番。
顺治十七年,他又被任命为护军统领。后来跟着定西将军爱星阿出征云南。当时明朝的桂王逃到了缅甸,李定国和白文选分别占据着孟艮和木邦。顺治十八年,大军在木邦会师,李定国逃往景线,白文选逃往锡箔江,他们还毁桥前往茶山。毕力克图赶到后,抓获了几个探子,然后组织人手架设浮桥渡河,到达旧晚坡,距离缅甸城只有六十里。缅甸人想把桂王献给清军,请求清军留下驻扎,还派了一百人在兰鸠江设防。于是白尔赫图率领先锋部队前往,毕力克图带着二百名护军跟随。缅甸酋长蟒猛把桂王交给了清军,清军这才班师回朝。白文选逃到猛养,被总兵马宁追上,率众投降。毕力克图安抚了白文选的部下,把他们迁徙到了边境地区。 因为这次战功,毕力克图被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还兼任拖沙喇哈番。
康熙八年,毕力克图被提升为正蓝旗蒙古都统,还被列为议政大臣,妥妥的高官。十二年,他又升任太子少师,官越做越大。十四年,王辅臣造反了,皇帝任命毕力克图担任平逆将军,带兵驻扎在大同。
结果延安、绥德都被王辅臣占领了,皇帝又命令他进驻榆林。毕力克图探查到叛军屯兵在杨家店渡口,就偷偷地分兵三路,趁着夜色快速前进。天一亮,就吹响号角渡过黄河。叛军完全没想到我们会来,吓得四处逃窜,吴堡就这样被收复了。接着,他又在虎尔崖口遭遇叛军,再次打败了他们。然后,他拿下绥德,乘胜追击,夺回了延安,还招降了附近的一些州县。皇上命令他带兵去跟扬威将军阿密达会合,一起攻打平凉。快要到平凉的时候,王辅臣带着人马迎战,毕力克图和贝勒洞鄂等人一起跟他打,当场斩杀了叛军将领郝天祥。
十五年,大学士图海来到前线指挥作战,命令毕力克图驻守宁夏。王辅臣最终投降了,毕力克图也回到了平凉。十七年,他调兵到陇州和宝鸡驻守。图海计划拿下汉中,他和鄂克济哈等人分兵前进,一路攻下灵台、华亭、崇信等县。那年冬天,又拿下了成县。十九年,毕力克图被召回京城,仍然担任都统。二十年,他去世了,享年七十三岁,被追谥为“恪僖”。他的孙子常远继承了他的爵位。二十五年,朝廷追认他在陕西平叛的功劳,把他追封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
噶尔汉,纳喇氏,是满洲正红旗人,是尚书噶达浑的儿子。他继承了一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还被授予王府长史的官职。康熙初年,他升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
十四年,他被任命为镇安将军,驻守河南。那时候土匪势力非常嚣张,总兵杨来嘉还叛变了,上面命令他把军队转移到襄阳。
十五年,他在南漳打仗,攻破了灵机寨。叛将谭弘等人攻打郧阳,派人堵住了城东陡岭,切断了我们的运输道路。他又和提督佟国瑶一起带兵,分路进攻,土匪这才退兵。
十八年,谢泗、刘魁等人抢掠竹山、竹溪等县,逼近郧阳城,还和兴安的土匪互相呼应。噶尔汉去讨伐他们。当时正值盛夏,郧西几百里路,山路崎岖狭窄,草木茂盛堵塞道路,而且连日大雨洪水泛滥,军队被水阻挡,无法前进。噶尔汉说等树叶落光,水干了再带兵进攻,皇上责怪他延误军机,削去了他之前的功劳。
二十年,他攻打郧阳城,这时谭弘已经死了,他的儿子谭天秘拆毁营垒逃跑了,于是噶尔汉攻下了郧阳城。接着又攻下了万县、开县、建始县、梁山县以及忠州。二十二年,他被任命为荆州将军。有人说他当初杨来嘉攻打房县时没去救援,应该撤职,皇上命令降级但让他继续任职。
二十六年,湖广裁军,夏逢龙造反了。噶尔汉的军队驻扎在安陆,派协领穆礼玛等人去攻打,杀死了很多叛军。军队又推进到应城,贼兵逃窜到武昌。这时恰好粮草断绝,战船也不够用,他就上书陈情,结果被召回京城,被任命为正红旗蒙古都统。等他回到京城,因为被指责撤退玩忽职守,最终被免职。后来在家中去世了。
阿密达,他塔喇氏,是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年间,他被授予三等侍卫,然后不断升迁,最后当上了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康熙初年,他又升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
话说十三年前,吴三桂造反了,襄阳总兵杨来嘉也跟着在谷城叛变,响应吴三桂。河北总兵蔡禄,以前跟杨来嘉一样都是郑成功的部下,后来都投降了清朝。结果杨来嘉拉拢蔡禄一起叛变,蔡禄这小子还准备好了枪支弹药,买了骡马,偷偷地命令手下的兵准备战斗。
皇上康熙一听这消息,立马派阿密达带兵去怀庆看看情况。蔡禄这胆小鬼,连出来迎接阿密达都不敢,还想着要抵抗呢!阿密达直接骑马冲进蔡禄的衙门,把蔡禄和他全家老小都抓住了,然后全部杀了。 这还没完呢,耿精忠也叛变了!皇上就封阿密达为扬威将军,让他带着一千满洲兵驻扎在江宁,专门练习水战。后来又封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阿密达就把印信交还了,改做参赞军务。
接着,王辅臣又叛乱了。十四年的时候,皇上又让阿密达继续当扬威将军,带兵去兰州,还给他配了副都统鄂克济哈和觉罗夸岱帮忙。当时王辅臣占据了平凉,兰州周围的路都被他占领了,大将军贝勒洞鄂就命令阿密达直接攻打平凉。五月的时候,他们攻下了宁州,眼看着就要打到平凉了,结果战斗失利,只好退到泾州。洞鄂的军队到了之后,皇上让阿密达继续参赞军务,和总兵孙思克一起合兵攻打平凉,可打了很久都没拿下。十五年的时候,大学士图海接替了洞鄂当大将军,阿密达还是继续参赞军务。后来,他们夺取了虎山墩,从高处进攻平凉城,王辅臣这才投降。
十七年,皇上派阿密达去湖南,跟着大将军安亲王岳乐一起讨伐吴世璠。十八年,他们攻克了武冈。皇上还特意告诉阿密达和安亲王商量一下,可以考虑撤回一些满洲兵,护送他们回北京。十九年,阿密达被封为正白旗蒙古都统。本来因为平凉之战失利,有人提议要撤了他的职,但皇上念在他有功,就只降了他五级,继续让他任职。没多久,他又被重新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
噶尔丹造反了,朝廷下令追查他的罪状。康熙二十九年,皇帝任命裕亲王福全为参赞大将军,带兵出塞去打噶尔丹。在乌阑布通打了一仗,赢了。军队凯旋回朝后,有人说没乘胜追击把噶尔丹彻底消灭,福全以下的将领都有罪,应该撤职。但是皇上考虑到他们打了胜仗,就原谅了他们。康熙三十五年,皇上亲自带兵去征讨噶尔丹,阿密达请求随军出征。皇上在克鲁伦河打胜仗后,就暂时让阿密达当将军,率领留在后方的满洲兵和绿旗步兵去克勒和硕,还让他兼管驻扎在那里的各路军队。没多久,阿密达就撤回京城了,康熙四十八年去世。
鄂克济哈,纳喇氏,是满洲正黄旗的人。他一开始当侍卫,后来署理副都统兼佐领。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陕西、湖广都告急。皇上命令他和副统色格驻扎在河南府。当时辅臣叛乱,他就跟着阿密达去西安平叛。之后又去兰州协助阿密达处理军务,攻克了泾州和宁州,皇上还下诏表彰了他。康熙十八年,他跟着图海去攻打礼县驿门,大获全胜。然后又收复了塔什堡,攻克了兴安。图海觉得汉中是战略要地,就让鄂克济哈当振武将军,和副都统哈塔一起带一千兵驻守汉中。
康熙十九年,提督赵良栋等人进攻四川,鄂克济哈和将军吴丹殿后。泸州失守了,他带兵去攻克,又打败了敌人托川雅。没过多久,敌人又攻打仁怀,吴丹却带兵不出救,永宁也失守了。皇上命令他回汉中,让他统领吴丹的军队。鄂克济哈上奏说建昌和永宁相距一千多里,无法兼顾,皇上就派佛尼埒专门负责永宁那边,任命鄂克济哈为宣威将军,驻军成都,专门负责建昌那边。康熙二十年,建昌的军队弃城而逃,鄂克济哈自责,卸下将军印,由都统觉罗吉哈里接替他,他自己回到汉中。后来他又回到京城当了二等侍卫。康熙三十年,他升迁为正黄旗副都统。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护军统领。他参加了征讨噶尔丹的战争,战事结束后,驻守宁夏。康熙三十八年去世。
觉罗吉哈里,是满洲正白旗人,武功郡王礼敦的第三代孙子。一开始,顺治年间刚开始的时候,他被授予牛录额真的官职,然后继承他父亲的爵位,当上了他喇布勒哈番。后来遇到皇帝恩典,被晋升为二等阿达哈哈番。之后,他步步高升,当上了护军参领,最后做到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造反了,北京城里还有奸民杨启隆作乱。当时,都统图海、祖承烈和吉哈里一起把他们平定了。他的下属佐领鄂克逊抓到了杨启隆的同伙黄吉和陈益,吉哈里也抓到了焦三、朱尚贤、张大、李柱、陈继志、史国宾、王镇邦等人,把他们送交法司审理。经过调查,这些人罪行确凿,最终被判处死刑。具体情况,可以参考鄂克逊的传记。
康熙十六年,朝廷命令吉哈里和副都统席布一起带兵去四川,和镇安将军噶尔汉一起讨伐叛军。在军中,吉哈里被提升为镶黄旗蒙古都统。当时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还占据着云南和贵州,他的将领胡国柱、夏国相、马宝等人分别进攻泸州、叙州、建昌。康熙二十年,建昌失守了。朝廷罢免了鄂克济哈的宣威将军职务,任命吉哈里接替他,统领部队,和提督赵良栋一起收复建昌。赵良栋从雅州出发,吉哈里殿后,他们在渡河的时候和敌人激战,夺取了敌人的船只渡河。当时大军已经包围了云南,胡国柱等人急着回军,吉哈里成功收复了建昌。准备进军云南的时候,走到武家,吉哈里得了重病,最终在军中去世,朝廷按照规定给予了抚恤。
拉哈达,钮祜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车尔格的第五个儿子。顺治年间,他以侍卫的身份继承他哥哥法固达的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后来又因为皇帝的恩典多次升官。他被任命为兵部督捕侍郎,后来又升任工部尚书,并成为议政大臣。康熙八年,他被任命为镶黄旗满洲都统。
十三年的時候,吴三桂叛变了,我被任命为镇东将军,驻守兖州。刚到兖州,耿精忠又叛变了,进攻浙江。皇上就下令让我去杭州当将军,和平南将军赉塔、总督李之芳一起商量防御策略。
贼军窥探金华,我派副都统沃申、副将陈世凯等人把他们打退了;贼军又攻打台州,宁波、绍兴都乱成一锅粥了。皇上命令康亲王杰书担任大将军,贝子傅喇塔担任宁海将军,统领军队支援浙江,还让拉哈达以都统的身份协助军务。
十四年,我率军攻打处州的叛军,接连攻下了松阳、宣平。十五年,我跟随康亲王一起平定福建。耿精忠投降了,我就带领军队攻打郑成功。
当时漳州、泉州、兴化三府都被郑成功占领着,他派他的将领许耀率领三万人马逼近福州,拉哈达率领军队去攻击他们,一口气摧毁了十四个敌营。那年冬天,傅喇塔在军中去世了,我就接替他担任了宁海将军。
十六年,我和赉塔一起率军攻打兴化,攻下了兴化,郑成功的将领郭维藩在仙游投降了。许耀逃到泉州,又死守在那里。拉哈达率领精锐部队夜袭泉州,天还没亮,就架梯子攻进了城,斩杀了许耀和其他的伪官,然后安抚城里的军民。
这时候郑成功接连战败,退回了厦门,泉州、漳州两府以及海澄等十个县都收复了,有四百多名将领和四千多名士兵投降。我们又继续进攻潮州,叛将刘进忠也投降了,然后我就回福州驻守了。
十七年,刘国轩这小子带兵攻打海澄,接着又打到泉州,把万安桥和江东桥都给断了,卡住了长泰、同安等地的要道,南北两边的援兵都进不来,泉州城都快守不住了。拉哈达当时驻扎在漳州,皇上责怪他救援海澄不及时,让他赶紧戴罪立功,去泉州帮忙。拉哈达打算从长泰进军,结果碰上河水暴涨,军队被困住了。这时,李光地这老先生,虽然在家守孝,但他派人秘密地从南靖绕道漳平,再到安溪,然后迅速赶到泉州,这才解了围。后来,刘国轩在海边东石的地方筑起工事,卡住了金门和厦门的通道。
十八年,拉哈达派沃申去攻打,结果把东石的工事给拿下了。十九年,拉哈达跟巡抚吴兴祚从同安出发,到了浔尾,然后分兵渡海进攻厦门。拉哈达居中指挥,吴兴祚从左翼进攻,总兵王英从右翼进攻,三路大军一起进攻厦门。 这时,赉塔、总督姚启圣、提督万正色、杨捷和总兵黄大来也带兵赶来支援,三面夹击,刘国轩他们顶不住了,厦门就被攻克了。接着又攻打金门,金门的将领吴国俊等人投降了,刘国轩他们败逃回台湾。皇上把康亲王召回北京,让拉哈达和副都统马思文守卫福州。
二十一年,驻扎在福建的满洲兵都撤回北京了。皇上追究海澄失守的责任,大臣们建议把拉哈达的世职降为三等,并且罢官。但是皇上考虑到拉哈达跟随康亲王平定福建有功,就让他继续担任都统。二十四年,拉哈达退休了。四十二年,拉哈达去世了,朝廷按照规定给予抚恤。
察哈泰,萨克达氏,是满洲镶红旗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宁古塔。他侍奉太宗皇帝,跟随皇帝征讨明朝,屡立战功。顺治初年,他参与平定李自成,讨伐金声桓,都在前线冲锋陷阵,多次升迁,当上了太仆寺理事官,还被授予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后来又升任太仆寺卿和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他还参与了征讨俄罗斯的战争,率领水师,招降了斐雅喀一百二十多户人家。后来因为部队在海战中失利,并且上报情况不实,被罢免了副都统的职务,世职也被剥夺了,只让他负责管理牛录的事务。
康熙三年,皇上又任命他做了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他年纪大了想退休,皇上还劝慰他留下继续为朝廷效力呢。没多久,他又升迁为护军统领,还加封太子少保。康熙十三年,他跟着拉哈达去兖州驻扎。皇上命令拉哈达去杭州,把印信留给了察哈泰,让他接替拉哈达担任镇东将军。康熙十四年,皇上又命令他以护军统领的身份率领部队前往荆州,听从顺承郡王勒尔锦的调遣。康熙十五年,吴三桂的手下陶继智等人进攻宜昌,他率领军队驻扎在江陵,支援前线。七月份,他在军中去世了,朝廷按照制度给予了抚恤。察哈泰调往荆州后,皇上命令把镇东将军的印信交给副都统布颜,让他统领蒙古兵继续驻扎在兖州。事情结束后,布颜撤军回京。
根特,纳喇氏,是满洲正黄旗人。他父亲达雅里,是国初就归顺朝廷的。根特跟着军队征讨明朝,攻打深州的时候,他第一个冲上去,攻克了深州。因为军功,他官职一路升迁,最后世袭一等参将。
根特年轻时就从军,立下了不少战功。他参加过征讨明朝的战争,攻打泗水县和定州时,都是第一个冲上去的,皇上还赐给他“巴图鲁”的称号,授予他三等甲喇章京的世袭官职。顺治元年,他被任命为刑部理事官。顺治五年,金声桓在南昌叛乱,他跟着大将军谭泰去讨伐,他们包围了南昌,但久攻不下。根特自己从城南爬上去,攻破了南昌城。金声桓被乱箭射死,王得仁也被俘虏了。战争结束后,他被提升为梅勒额真,又晋升为一等阿达哈哈番。
顺治六年,姜瓖在大同叛乱,他的同党虞允、白漳、张万全占领了蒲州以及临晋、猗氏、河津等地。他跟着总督孟乔芳渡过黄河去攻击他们,收复了蒲城,然后继续进攻平阳。白漳率领六千步骑在荣河迎战,根特奋勇作战,大败了白漳的军队。把白漳逼到黄河边,敌人还没来得及渡河,军队就追上去了,很多敌人跳河而死,最后杀了白漳,其余的逃往吉镇,也被全部消灭了。军队接着向猗氏进军,姜瓖的同党卫登芳依山扎营,和张万全互相呼应。根特又分兵击杀了张万全,消灭了他的军队。不久就活捉了卫登芳,又击败了姜瓖的同党郭中杰于闻喜。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造反了,皇上命令根特去兖州驻守。没多久,因为江西是重要的战略要地,皇上又命令他和副都统席布一起调到南昌驻防。长沙城丢了,袁州、吉安两府跟长沙挨着,巡抚董卫国请求派兵驻守,皇上就命令根特从南昌带兵过去,准备作战。后来,皇上任命希尔根为定南将军,根特协助他处理军务。尚可喜上奏请求增兵,皇上命令根特等希尔根的兵马到了之后,就率领自己的部队去广东。耿精忠也造反了,皇上授予根特“平寇将军”的称号,命令他返回江西。副将柯升在广信叛变,响应耿精忠,攻破了都昌,还窥视着南康,皇上再次命令根特先拿下广信,然后和前锋统领觉罗舒恕一起从袁州方向进攻长沙。那年八月,根特在军中去世了,皇上按照制度给予了抚恤。
礼部尚书哈尔哈齐接替定南将军希尔根驻守江西,根特死后,皇上把“平寇将军”的印信给了他。十一月,皇上命令哈尔哈齐去江宁,协助简亲王处理军务,镇守江南。十五年五月,皇上命令哈尔哈齐率领江宁的军队去广东,并任命华善为平寇将军。哈尔哈齐路过江西的时候,皇上命令他和其他人会合,一起攻打吉安。结果在螺子山打败仗了,哈尔哈齐被革职,还被罚穿盔甲。
华善,是汉军正白旗人,石廷柱的第三个儿子,是豫亲王多铎的女婿,被封为和硕额驸。吴三桂造反的时候,他被任命为安南将军,镇守镇江。后来皇上命令他协助简亲王处理军务,驻扎在江宁。十五年,改任平寇将军。十六年,简亲王进军江西,皇上命令华善率领部队跟随,然后把平寇将军的印信留给了江宁副都统科尔扩岱。十七年,华善被任命为定南将军,驻守茶陵。吴三桂的军队猛攻永兴,皇上命令简亲王前往茶陵,同时命令华善去救援永兴。华善却不敢前进,皇上狠狠地批评了他,夺了他的将军印,让他跟着穆占将功赎罪。事情平息后,皇上考虑到他的功过,最终宽恕了他。三十四年,华善去世了。他的儿子石文炳继承了石廷柱的三等伯爵位,后来官至福州将军。因为华善年纪大了,皇上召他回京,授予他正白旗汉军都统的职位。结果在回京的路上,华善去世了。
席卜臣,瓜尔佳氏,是满洲镶白旗人,是费英东弟弟郎格的孙子。他跟着皇太极打过朝鲜,还跟着睿亲王多尔衮打明朝,在通州打败了太监高起潜的军队;后来又跟着攻打锦州,多次打胜仗。
顺治初年,他跟着大军入关,打李自成,在一片石打仗,一直打到庆都,在太原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顺治二年,他跟着英亲王阿济格在陕西追击李自成,一直追到安陆。顺治三年,他跟着肃亲王豪格去四川,消灭了张献忠。顺治五年,他又跟着去讨伐叛将姜瓖。因为战功卓著,他多次受到皇帝的恩宠,世袭的官职做到二等拜他喇布勒哈番,官位做到护军统领。
顺治十二年,他和都统卓洛一起驻守荆州,打败了孙可望。顺治十六年,他和安南将军明安达里一起救援江宁,打败了郑成功的将领杨文英等人,杀敌无数。康熙九年,他被提升为镶白旗蒙古都统。康熙十二年,又加封太子少傅。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造反,皇上任命都统赫叶为安西将军,让他和西安将军瓦尔喀等人从汉中进攻四川。康熙十四年,皇上又任命席卜臣为镇西将军,让他和副都统巴喀、德业立一起驻守西安。随后,皇上又命令贝勒洞鄂西为大将军去讨伐吴三桂,赫叶上交了将军印,协助洞鄂西处理军务。那年冬天,席卜臣和赫叶会师攻打保宁。吴三桂的将领王屏藩坚守保宁,军队驻扎在蟠龙山。王屏藩主动出击,暗中派别的将领从另一条路偷渡,袭击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军队被迫放弃营地撤退,席卜臣只好退回汉中。
皇上命令调查各将领的责任,赫叶被撤职,但他请求披甲上阵,继续为国效力。就在军队撤退的时候,佐领穆舒发誓要死战到底,把自己的铠甲上的标记交给将军,督促士兵奋勇作战。皇上听说后,破格提拔他为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以奖励他的勇气。
席卜臣到了汉中,赶上王辅臣叛乱,栈道断了,军粮供应不上,只好撤回西安。没多久就被召回京城。事情平息后,朝廷大臣追究蟠龙山战败的责任,把他革职,取消了世袭官职。皇上念及席卜臣的功劳,免除了他的抄家灭族之罪。不久他就去世了。
希尔根,觉尔察氏,是满洲正黄旗人,祖祖辈辈住在长白山。皇太极当贝勒的时候,他就担任护卫。天聪年间,因为军功被授予牛录章京世袭的官职。崇德元年,他跟随大军征讨明朝,接连攻下昌平、宝坻等十多座城池,升迁为巴牙喇甲喇章京。他还打败了明朝太监高起潜的军队,活捉了总兵巢丕昌,又帮助谭泰设下埋伏,打败了明军的三屯营骑兵。军队撤回时,敌人追在后面,其他将领护送着辎重先走了,希尔根殿后,因此被破格提升为一等甲喇章京世袭的官职。崇德二年,他又跟随大军攻克了皮岛。准备围城的时候,要挑选扈从人员,他父亲雅赖也在其中。希尔根就向睿亲王多尔衮请求免除他父亲的扈从任务,但是没被批准,他就骗说让珠尔堪代替他父亲。事情败露后,因为欺骗受罚,按理应该罢官夺爵,但最后从轻处罚,只罚了款。后来他又跟随大军围攻锦州,驻扎在山冈上,明军来攻,被他打跑了,他还打退了从松山来的援军。但是他又因为擅自离开军队,谎报军情,被停止了晋升。崇德七年,大军围攻蓟州,明朝总兵白腾蛟率军前来救援,希尔根又打败了他。
顺治二年,跟着英亲王阿济格去打李自成,把延安给围了,狠狠地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手下有个特别勇猛的将领,人称“一只虎”,非常厉害,几次三番地冲过来攻击我们。希尔根打了三仗都赢了,一路打到了西安。李自成逃到了湖北,我们追着打到了安陆,李自成的军队据城顽抗,后来我和鳌拜一起攻下了安陆,还缴获了八十艘战船。接着我们又带兵去了武昌,李自成又聚集了五百艘战船,想顺江东下,谭泰带兵去打,我比他先到,把战船都抢来了,然后升官了,成了三等梅勒章京。
顺治三年,跟着肃亲王豪格去打张献忠,我和哈宁阿、阿尔津、苏拜一起,在西充打败了他。然后又去涪州,打败了袁韬这个贼,杀了好多人。后来因为哈宁阿被围困我没有去救,又跟阿尔津他们争功劳,差点被判死刑,皇上开恩,罚了点钱了事,降了三等甲喇章京。
顺治六年,姜瓖造反,占据了大同,我跟着巽亲王满达海去打他,围住了太谷,用大炮轰开了城门,杀了姜瓖任命的知县李成沛和都司吴汝器,然后攻下了大同。接着又拿下长子县,浑源、朔州,永宁州、岚县、潞安府都投降了。我和汉岱一起又攻下了辽州。山西平定了,按说应该升官,但是因为之前降职的事儿一直不服气,皇上几次三番地开恩,最后升到了正一品阿达哈哈番。顺治九年,升任巴牙喇纛章京,成了内大臣。顺治十二年,又升任太子太保。
十三年前,耿精忠造反了,他派手下白显忠攻打广信、建昌、抚州这三座城。朝廷任命希尔根为定南将军,带兵去江西支援,桑格赞协助他指挥作战,沃赫和伊巴罕也跟着一起去。他们到了南昌,结果发现那三座城已经被攻陷了。当时安亲王岳乐的军队驻扎在南昌省城,他下令希尔根先攻打抚州。叛军出来抵抗,结果被希尔根打了好几场败仗。希尔根还率领沙纳哈把来支援的叛军也赶跑了。抚州的叛军见援兵没来,就逃跑了。
耿精忠的手下陈升构、土贼郭应定等人又去攻打赣州,朝廷让副都统甘度海去抵挡。甘度海打了个大胜仗,一直追到龙泉,攻破了三个营垒,还攻下了曹林的十多个寨子。十四年的时候,希尔根打败了耿精忠的手下邵连登,收复了建昌。他又把军队转移到饶州,打退了余干、浮梁、乐平等县的叛军。这时候,岳乐的军队打到了湖南,朝廷命令简亲王喇布去南昌,让希尔根当他的副手。
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的手下高大节从醴陵、萍乡杀出来,攻占了吉安,想切断岳乐军队的后路。我们的军队驻扎在螺子山,高大节这个人很勇猛,经常带着少量骑兵来袭击我们的军队。喇布吓得慌忙逃跑,希尔根也跟着跑了。叛军冲进我们的营地,痛痛快快地喝酒抢劫了一番才回去。没过多久,高大节死了,希尔根督促军队包围吉安,结果还是没能打赢。一年多以后,叛军逃跑了,朝廷下令希尔根继续驻扎在南昌。后来因为年纪大了,希尔根被召回京城。十八年的时候,希尔根去世了。
他的儿子喀西泰,当过护军参领。后来跟着军队去四川打仗,攻打保宁,死在了蟠龙山的战斗中。
论说:在三藩之乱的时候,朝廷派将领四处征战,那些平民出身被封为大将军的,只有图海和赉塔两个人而已。赉塔从广西出发,穆占从湖南出发,他们都在云南打仗,平定了巨大的叛乱,功劳最大。穆占的功劳被归到了彰泰名下,所以赏赐不够多;赉塔和莽依图的功劳差不多,可惜赉塔中途死了。佛尼埒等人都是老将,都有战功。当时那些杂七杂八的将军,有的由朝廷直接任命,有的在军中直接被提拔。有的人先后担任过两三个要职,有的一个职位先后由两三个人担任,他们都各自带领军队,独当一面。总的来说,当时军队作战的大致情况,从这里可以看出个大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