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令琮,原名叫马令威,因为避讳周世宗柴荣的名字才改的,他是大名府人。他爸爸马全节,在《五代史》里是有记载的。他爸马全节当过横海、定远、昭义、彰德、定武、天雄六个节度使,这六次他都带着马令琮当他的副手,一步步提拔,最后马令琮当上了彰德牙内都指挥使,还被授予检校尚书左仆射的官职,兼任勤州刺史。马令琮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曾经跟着他爸爸去平定安州,还参加过跟镇州安重荣的战斗,都立了功,所以当时就小有名气了。

晋朝开运二年,他爸爸马全节去世了,马令琮后来又重新被启用,当上了隰州刺史。汉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西京巡检使。周朝皇帝柴荣即位后,他又被调到陈州当刺史。后来他又被征调去兖州,负责京城四门外巡检的工作。周世宗继位后,他又被调到随州。显德二年,他调回京城,担任虎捷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六年后,他又兼任建州刺史。

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马令琮被派去怀州当刺史。后来李筠叛乱,宋太祖准备亲自去征讨,召见主管财政的三司使张美,让他赶紧筹集军粮。张美说河内离上党很近,建议马令琮日夜储备粮草,等待大军到来。宋太祖很欣赏这个建议,就授予马令琮团练使的职位。但是朝中有人说马令琮正忙着给大军供应物资,不能调到其他地方去,所以就干脆把怀州升格为团练府,让马令琮继续留在那里,还让他担任先锋都指挥使。泽州和潞州平定后,马令琮被任命为昭义兵马钤辖。一年多后,他生病了,朝廷批准他回老家休养。乾德元年,马令琮去世了,享年三十九岁。宋太祖很同情他,还特别照顾他的儿子马延恩,让他当了殿前侍卫。

杜汉徽,是长安人。他爸爸叫阿孙,是太原威胜军使。杜汉徽从小就力大无比,骑马射箭都很厉害。十七岁的时候,他就到后唐武皇手下当厅直队长了。天成年间,他一路升迁,做到护圣军使。

晋朝天福六年,他跟着慕容邺他们一起攻打安州的李金全,活捉了敌军的指挥使孙厚,因为立了功,升官当了兴顺指挥使。八年后,他又参加了攻打镇州安重荣的战役,被任命为护圣指挥使,他爸爸阿孙也被追封为左赞善大夫,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开运二年,他带着部队驻守深州,在乐寿打败了契丹人,杀敌无数,俘获甚多。

汉朝初年,他跟着高行周去邺城打杜重威,战斗中好几次被流矢射中,身受重伤,但他仍然奋勇作战,看得旁人都特别佩服他。后来他又率领部队驻守镇州,在灵寿打败了契丹人,缴获了大量的战车和马匹。周世宗打刘崇的时候,杜汉徽也立了大功,被提升为龙捷左第五军都虞侯,然后调到安平县驻扎,又在县南打败了契丹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营帐,之后又升官为本军左第四军都虞侯。

宋朝建立初期,他被任命为本军都校,还当上了茂州刺史,后来又调到潮州。他参加了平定李筠和李重进的叛乱,战功赫赫。建隆三年,他被任命为天长军使,后来又调任雄武军使,还兼管屯田事宜。这一年的冬天,他生病了,就把印信交给通判宋鸾,请求回家养病。家人劝他赶紧找大夫看病,杜汉徽笑着说:“我在军队里待了四十年,大小打了一百多次仗,到现在还没死,已经很幸运了,还用得着吃药吗?”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

张廷翰是河北信都人,他爸爸张慎图在后周当兵部郎中。张廷翰从小就性格豪爽,很有计谋,而且骑射技术一流。后晋天福年间,冀州刺史张建武把他招募进军队当牙校,后来刺史李冲又把他任命为本州牢城军的军官。契丹人入侵中原,还立他们的人何行通当冀州刺史。契丹皇帝死后,冀州老百姓一起杀了何行通,推举张廷翰代理刺史。

汉朝建立初期,张廷翰正式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上任后,他把所有参与杀害何行通的人全部抓起来,在闹市里处死了。他当官很宽厚,做事简单明了,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后周广顺年间,朝廷召他进京。周太祖看到他身材高大威猛,就对枢密使王峻说:“冀州靠近边境,就算再找人,也找不到比张廷翰更合适的了。”当天就把他送回冀州了。他在冀州当了八年刺史,契丹将领高牟翰多次骚扰边境,都被张廷翰打跑了。张廷翰家里很有钱,每年都派人带着金银财宝到北方去买好马,经常能买到几百匹,除了自己留下一些,其他的都送给朝廷里的达官贵人,所以名声很好。显德年间,他又先后担任棣州、海州、沂州的团练使,多次率兵打败淮南军队,后来调到莱州。

宋朝建立后,他又先后担任冀州、亳州刺史。乾德二年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吴虔裕是河南许田人,他爸爸吴徽是左屯卫将军。吴虔裕年轻时当过县里的官吏,后汉高祖镇守许州时,很欣赏他的认真细致,就给他安排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后来高祖调往太原镇守,也带着吴虔裕一起去了。汉朝建立后,吴虔裕被提升为引进使,后来又升任内客省使。当时镇州节度使刘在明死了,朝廷就派吴虔裕率兵去镇州巡逻维持秩序。隐帝即位后,又召他进京,任命他为宣徽北院使。

周世宗要讨伐三个叛乱的节度使,派虔裕当河中行营都监,带着五千护圣军出发。李守贞带了五千多兵,架起云梯,分五路在长连城的西北设防,准备抵抗周世宗。周世宗命令虔裕率领大军从侧面攻击,结果李守贞的军队大败而逃,周军还夺走了他们的云梯,杀伤了大部分敌人。战斗结束后,周世宗赏赐虔裕一套华丽的衣服和玉带。

这时候,枢密使杨邠上书请求辞职。隐帝派人去劝说杨邠说:“枢密使这个重要的职位,非你不可啊,你为什么听信别人的挑拨而请求辞职呢?” 使者到了杨邠那里,虔裕也在场,虔裕就直言不讳地说:“枢密使这个要职,不能长期由一个人担任,应该让后来的人轮流担任才对。” 使者回去把虔裕的话告诉了隐帝,隐帝很生气,就把虔裕贬到郑州当防御使。乾祐年间快结束的时候,朝廷要诛杀大臣,紧急召虔裕回朝,还让他带兵驻守澶州。后来在留子陂战役中战败,虔裕就投降了周世宗。

广顺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周世宗把虔裕放回去了,又赏赐给他一套华丽的衣服、玉带和马鞍马具。后来虔裕又跟随周世宗讨伐慕容彦超,并取得了胜利。之后,虔裕被提升为汝州防御使,后来又当上了右卫、左金吾卫两个大将军,还兼任街仗使。太平兴国六年,虔裕被提升为右千牛卫上将军,仍然负责左街仗的事务。虔裕掌管金吾卫三十多年,端拱初年去世,享年八十八岁,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虔裕为人性格比较直率,说话也比较随便。右金吾上将军王彦超告老还乡了,虔裕跟别人说:“我就算死在宫殿台阶下,也不会像王彦超那样七十岁就退休!” 大家都觉得他这话挺有意思,传为笑谈。每次上朝或者参加宴会,太宗皇帝都考虑到他年纪大了,经常安慰和关照他。虔裕的儿子延彬做到仪鸾副使,延彬的儿子仁美做到内殿崇班。

蔡审廷是磁州武安人。他的曾祖父蔡凝是邢州别驾;祖父蔡绾是武安远城三冶使;父亲蔡颙是洺州长史。蔡审廷从小就擅长骑射,后晋初期,他应募当了护圣散都头。周显德初年,他被提升为殿前散员,后来又升任铁骑副兵马使。他跟随世宗皇帝在高平作战立下功劳,升任军使。太祖当殿前都点检的时候,跟随世宗皇帝征讨淮南,蔡审廷就在他的手下,参加了紫金山之战,之后升任副指挥使。

宋朝刚建立的时候,他被任命为殿前散都头指挥使。 参加讨伐李筠的战争,攻打泽州时第一个冲上去,结果被飞石打伤了脚,皇上还特地赏赐了他好药和好酒。等皇上回京的时候,还特意去他家里看望他,赏赐的东西非常多。没多久,他又升迁为内殿直都虞侯,然后又改任伴饭都指挥使。建隆年间,他担任富州刺史,同时兼任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乾德年间,他又被任命为冀州刺史。 在征讨太原的战役中,他担任北面步军都指挥使,驻扎在易州。他认真训练士兵,队伍纪律严明。太祖皇帝路过镇阳的时候,在行宫见到了他,赏赐了他好马和宝剑,还任命他为镇州兵马都钤辖。开宝八年,他去世了,享年六十九岁。

周广,字大均,祖籍是应州神武川。他父亲周密,在后晋时期当官,先后担任过鄜州、延州、晋州三个镇的节度使。周广他爹在周世宗时期做到太子太师后就退休了。周广从小就跟着他父亲当兵。汉朝建立初期,周广被任命为供奉官。没过多久,就升迁为左千牛卫将军。周祖皇帝派兵讨伐慕容彦超,地点在兖州,周广被任命为行营都监。叛乱平定后,因为立功被提升为右武卫将军。不久又改任右神武将军,并担任镇淮军兵马都监。他跟着世宗皇帝征讨淮南。拿下长江以北的几个州后,皇帝就让周广去安抚当地百姓,老百姓都很感激他。于是,周广又兼任了常州刺史和内外马步军都军头。淮南平定后,他又被调任眉州刺史。

宋朝初年,他被任命为隰州刺史。乾德三年,升迁为潘州团练使,负责训练雄武诸营的士兵。开宝二年,他参加了征讨太原的战争,担任攻城楼橹战棹都部署,战争结束后,被加封为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六年后,他又改任右屯卫大将军,仍然保留原来的郡守职位。太平兴国二年,他去世了。

张勋是河南洛阳人。在晋朝开运年间,他给留守景延广当典客,景延广还把他推荐做了供奉官。后来周世宗要征讨淮南,就派张勋去申州,负责巡视淮河沿岸的情况。因为张勋在光州处理事情办得很漂亮,朝廷知道了,就让他带兵一起平定了光州的叛乱。之后,张勋就负责监管光州的军队,还兼任内外巡检。后来攻打黄州的时候,他在麻城打败了吴军,又攻破了柏业山上的营寨,结果眼睛中了一箭。 他升官做了内园副使。等到征讨瀛州和莫州的时候,他又被任命为霸州兵马都监。

一开始征讨李筠的时候,张勋跟着石守信在前面打仗,攻下了大会砦,后来又参与了在太行山打败李筠的军队,以及攻破泽州的战役,都立下了不少功劳。周太祖回到京城后,就让他暂时代理许州知州。没过多久,李重进叛乱,朝廷又命令他和石守信、李处耘先带兵去讨伐。攻下扬州后,张勋被任命为兵马都监,后来又升迁为毡毯使。在讨伐朗陵的战役中,他担任前军兵马都监。荆湖平定后,因为战功,他被正式任命为衡州刺史。乾德初年,他攻克了郴州和桂阳监,被任命为刺史兼监使。五年后,他请求退休回家,结果在扬州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周太祖很同情他,还把他的儿子张廷敏录用为殿前侍卫。张勋为人残暴嗜杀,每次攻破城池,总是扬言要“且斩”,所以不少无辜百姓都惨遭杀害。当他要前往衡州赴任时,衡州百姓都哭着互相说道:“‘张且斩’来了,我们怎么还能安宁呢!”

石曦是并州太原人,是晋朝太祖的弟弟韩王李晖的儿子。天福年间,他被任命为右神武将军。从后汉到周朝,他先后担任右武卫将军和左神武将军。恭帝即位后,他最初担任左卫将军。高丽王昭曾对他表示特别的恩宠,于是朝廷就派他作为副使,跟随左骁卫大将军戴交出使高丽。

公元962年,也就是宋太祖建隆三年,他又一次出使高丽。回来后,他升职了,当上了左骁卫大将军,还被派去秦州驻军。当时西边蛮夷入侵边境,他率领部队狠狠地打了一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还斩杀了敌军头目十三人。

后来,宋太祖要攻打晋国,他就带着两千兵马从泽州、潞州出发,一路打扫障碍,直奔太原。到了太原城下,他巧妙地利用汾水灌溉城池,又增兵一千,同时攻打辽州。没多久,他又被任命为雄州、代州的知州,后来又当上了潭州的钤辖,负责军事和行政。

公元965年,也就是开宝八年,他率领军队在袁州大败南唐军队两千多人,还平定了梅山、板仓等地的洞蛮叛乱,俘获和杀死的敌人数以千计。到了太平兴国年间,他先后升任右神武军大将军、右羽林军大将军,还担任过孟州、襄州知州,最后升任诚州刺史。

公元987年,雍熙四年,他又被任命为霸州知州兼任部署。这时,陈廷山正密谋率领平戎军叛变投靠北方敌国,他察觉到了这个阴谋,和侯延济一起制定了作战计划,成功抓住了陈廷山,并将其献给了朝廷。因为立下大功,他被加封为本州团练使,还兼任镇州同知。

公元991年,淳化二年,他调任原州,后来又升任右龙武军大将军。后来他生病了,向朝廷请假,朝廷特批了他的请求,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公元995年,他去世了,享年七十四岁,朝廷还给了他很高的规格的丧葬待遇。

张藏英,是涿州范阳人,他自己说是唐朝宰相李义府当政(嘉贞年间)之后出生的人。唐朝快完蛋的时候,他全家都被贼寇孙居道给杀害了,只有十七岁的张藏英侥幸逃过一劫。后来,他在豳州碰到了孙居道,张藏英拔出佩刀就刺他,没刺死,结果被官府抓住了。当时的节度使赵德钧觉得他很厉害,就把他放了,还给他安排了个牙兵的差事。

后来张藏英听说孙居道躲到关南去了,他就请求当关南都巡检使。到了关南后,他乔装打扮,带着一把铁镐,偷偷住在孙居道房子旁边,等孙居道出来,就冲上去把他打倒在地,咬了他的耳朵,还吃了他的肉,最后把孙居道抓了起来。张藏英摆上了父母的灵位,摆上酒菜,把孙居道绑在前面,哭着抽他鞭子,还把他肉一块块割下来,整整三天,最后挖出孙居道的心的祭奠父母。然后,张藏英去官府自首,官府替他求情,最后把他放了。燕京和蓟州一带的人都叫他“报仇张孝子”。

契丹人让他当卢台军使兼榷盐制置使,还让他当坊州刺史。周世宗广顺三年,张藏英带着他的亲戚朋友,还有手下的一千多士兵,以及七千多煮盐户,上万头牛马,几百艘船,乘船回到了后周。到了沧州,沧州刺史李晖把这事儿报告给了朝廷。周世宗有点怀疑他,把他安排在封禅寺住着,过了一会,又赏赐给他衣服、银腰带、十万钱、一百匹绢、银器和马鞍马匹。几个月后,周世宗即位,任命他为德州刺史。没过多久,就被召回朝廷,在便殿里,周世宗问他边防策略。张藏英建议在深州李晏口修建堡垒,并且招募逃亡的百姓加入军队,请求自己当主将,可以灵活地打击敌人。周世宗都答应了。周世宗任命他为缘边招收都指挥使,还赏赐给他好马和金腰带。

张藏英于是就在李晏口修建城池,几个月的时间,就招募到了几千名精兵。这时,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去边境巡视,被契丹人围住了,张藏英率领新招募的士兵前去救援,打了十多里地,把契丹人打跑了。后来,张藏英被任命为濮州刺史,仍然负责边防事务。契丹将领高牟翰带着几千精锐骑兵骚扰边境,张藏英在胡卢河北与他们作战,从早上打到晚上,杀死了很多契丹兵。傍晚的时候,张藏英收兵,契丹人逃跑了。后来,张藏英带兵巡视乐寿,契丹幽州骁将姚内斌侦察到张藏英兵力很少,就带着两千精锐骑兵在乐寿县北摆开阵势,张藏英率领手下士兵与他们作战,从早上打到下午,士兵们都奋勇作战,最后姚内斌撤兵了。周世宗下诏书表彰他的功劳。在瓦桥关作战时,张藏英担任先锋都指挥使,在关北打败了数百名契丹骑兵。攻下固安县后,他又被任命为关南排阵使。

宋朝建立初期,张藏英被任命为瀛州团练使,同时负责护卫关南军队。宋太祖建隆三年,张藏英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九岁。他的孙子张鉴,也有传记记载。

陆万友,是山西灵丘人。年轻的时候,他在太原当个小兵。汉高祖起义的时候,他被提拔当了护卫皇帝的指挥使。隐帝当皇帝后,他又被派去天雄军当马军都指挥使。周太祖起兵的时候,陆万友就参与了谋划。周太祖当上皇帝后,陆万友被提拔为散员都指挥使,还兼任奖州刺史。

周世宗继位后,陆万友升迁为龙捷左第三军都指挥使。后来又调任控鹤右厢都校,兼任虔州团练使,之后又改任虎捷右厢,兼任阆州防御使。等到恭帝继位,他又被外派到安州当防御使。

宋朝建立初期,陆万友先后担任沂州、蕲州防御使。乾德四年,调任汝州防御使。开宝年间,宋朝讨伐南唐,在采石矶造船运送军队,皇帝命令陆万友负责守卫采石矶。南唐平定后,陆万友被任命为和州防御使。宋太宗继位后,陆万友被任命为晋州、绛州等地的都巡检使。

宋太宗征讨太原,攻克了汾州、石州,就让陆万友担任石州都巡检使,不久又兼任石州知州,之后又调任巡警凤翔、秦州、陇州等地。从这些地方调回后,朝廷下令让他担任瀛州知州,他在瀛州做了两年知州,政绩平平,没什么亮点。雍熙二年,他被任命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兼任河阴兵马都监,一年后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陆万友最初是做泥瓦匠的,即使后来官位很高,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他用银子打造了几十件泥瓦匠用的工具,留给子孙后代看。他为人性格暴躁,做事蛮横,凭借武力立身,所到之处都没有什么好的政绩。但是宋太宗念及他的功劳,一直对他不错,还把他的次女许配给了许王做夫人。

解晖,是洺州临洺人。他爹,叫解珪,报名参加了州里的军队。后来唐朝天成年间,西征打到剑门关,战死了。解晖从小就力大无比,因为他爹是为国捐躯的,所以就进了军队当兵。

他在雁门关戍守,跟契丹人打仗,一口气砍了七个敌人的脑袋,还抓了个契丹酋长。因为立了大功,升官当了奉国军队长。晋朝天福年间,安重荣在镇州造反,带兵打进京城。到了宋城,晋军的部队迎上去跟他们打,把安重荣的军队打得大败。解晖就从军队里挑了百来个壮士,晚上偷偷摸摸地冲进敌人的营地,杀死了好多敌人,抓了不少俘虏。解晖身上中了好多箭,可他还是指挥若定,一点儿也不慌张,脸色都没变,因为这次战功,他又升官了。

周朝广顺年间,刘崇跟契丹人一起攻打晋州,解晖跟着当时的都部署、枢密使王峻一起去救援。解晖带着三十多个敢死队队员,晚上偷偷摸摸地潜入契丹人的营帐,痛击敌人,杀死了好多敌人,抓了不少俘虏,然后升任本军第五指挥使。后来跟着周世宗打淮南,率领部队攻下黄州,活捉了黄州刺史高弼,又升官了,当上了虎捷第一军都虞侯。

宋朝建立以后,解晖当了步军都军头,参加了攻打泽州的战役,英勇作战,眼睛里还中了一箭。战争结束后,因为功劳,被授予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的官职。建隆四年,他被任命为湖广道行营前军战棹都指挥使。潭州平定后,朝廷还下诏书嘉奖他。后来,伪统军黄从志占据了岳州,解晖率领水军去讨伐,平定了叛乱,活捉了黄从志和十四个将校,俘虏斩杀了数千人,还有好多人淹死在水里。 他被任命为控鹤右第二军都指挥使,兼任高州刺史。

乾德六年,朝廷下令让他率领部队驻扎在上党,跟随李继勋攻打太原。开宝九年,在太原城外打败了太原的军队,砍了上千个敌人的脑袋,缴获了三十匹战马。后来,他又改任均州刺史。

公元978年,朝廷下令在潞州北部乱柳石围建造一座城池,命名为威胜军,任命石守信为军使。他跟随军队征讨并州,和尚食使石彦赟率领部队率先攻下隆州,斩杀并州三百多人,俘获招讨使李询等六人,献给皇帝,受到了皇帝的嘉奖。之后,他又和石彦赟一起督促士兵驻守城西行营,分兵攻打太原。刘继元投降后,太宗皇帝将太原宫女三人赏赐给石守信,不久,因为战功,石守信被提升为本州团练使,知霸州。雍熙年间初期,他担任云、应、寰、朔、忻、代等州都巡检使。三年后,他回到原郡。淳化二年,他生病了,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改任右千牛卫上将军后退休。圣旨还没到,他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

石守信为人勇猛强悍,每次接到征战的命令,总是身先士卒。别人害怕的事情,在他看来却非常容易,因此屡立战功,身上伤痕累累。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为骁将。他的儿子石守颙,官至内殿崇班、阁门祗候。

李韬是河朔人,他勇敢有力,胆识过人,擅长使用长矛,是禁军的队长。周世宗征讨三叛时,李韬跟随白文珂攻打河中,军队抵达城下。白文珂夜间去见周世宗商议犒赏军队的事,留下李韬在城下。当时营寨还没有修建好,李守贞乘虚而入袭击,营中突然起火,大家知道敌人来了,惊慌失措。客省使阎晋卿率领几十名部下,在月城旁边遇到李韬,对他说:“情况紧急了,城里的人都穿着黄色的纸甲,被火光照着,颜色都发白,很容易辨认,可是士兵们都没有斗志啊!”李韬愤怒地说:“难道吃着朝廷的俸禄,却不为国家而死吗!”于是他立刻拿起长矛冲了上去,军中十几个死士跟着李韬冲向敌人的锋芒。蒲州有个猛将骑着马拿着戈矛要攻击李韬,李韬刺中了他,那个猛将胸部被刺穿,从马上掉了下来。他又连续杀死了几十个人,蒲州军队溃败,李韬乘胜追击,大破敌军,李守贞从此闭门不出,不敢出战。不久,骁将王三铁投降,城池被攻克,李韬因此成名。他多次升迁,最后出任赵州刺史,后又调任慈州。乾德六年去世。

王晋卿,是北方人,从小就勇敢,乡里人都很推崇他。周世宗在澶渊的时候,王晋卿凭借高强的武艺求见,得到了周世宗的赏识,被留在身边效力。周世宗即位后,任命他为东头供奉官。后来,王晋卿跟随周世宗征战高平、淮甸,每次传递秘密军情,都非常受信任。等到北征时,他担任先锋都监,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被授予权控鹤都虞侯的职位。攻克关南后,他又被任命为军器库使。显德四年,他被任命为龙捷右第一军都指挥使,兼任彭州刺史。恭帝即位后,他被外放为滨州刺史。

乾德年间,他担任兴州刺史,四年后调任汉州刺史。当时蜀地刚平定,盗贼横行,王晋卿加强了军事防备,制定了周密的策略,对盗贼进行严厉打击,一个也没放过,从此以后,即使是厉害的盗贼也不敢侵犯他的辖区。但是,王晋卿以贪财闻名,太祖皇帝虽然欣赏他的才能,但也因此对他有所顾忌,没有重用他。任期满后,王晋卿回到京城,以生病为由请求退休,改任左监门卫将军、奉朝请。他进献了十匹上等锦缎和一千两白银表示感谢,但皇帝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王晋卿贪财,因此感到很失望。没过多久,朝廷又命令他戍守北方边疆,边境也因此安定下来。开宝四年,他又被任命为莫州刺史。他在莫州认真负责地安排斥候,善于安抚百姓,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效力,边境百姓也安居乐业。开宝六年八月,王晋卿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郭廷谓,字信臣,是徐州彭城人。他的父亲郭全义,在南唐当过濠州观察使。郭廷谓从小好学,擅长书法,并且精通骑射。他最初被任命为殿前承旨,后来改任濠州中军使,李景经常派他打探朝廷的机密,然后向他汇报。郭全义去世后,郭廷谓被提升为庄宅使、濠州监军。周世宗攻打淮南地区时,南唐军队屡战屡败,濠州城内人心惶惶,郭廷谓与州将黄仁谦一起商议防守策略。周军派间谍用铁券和他们的营垒图来收买濠州守军,郭廷谓坚决拒绝了。城里一些商贩和不法之徒蠢蠢欲动,郭廷谓担心他们会逃走,于是把他们集中到寺庙里,派兵看守,每天给他们提供食物,并让他们制作防御工事,发挥各自的技能。因此,周军最终无法探知城中虚实。

周军在浮梁涡口扎营,朝廷命令张从恩、焦继勋去守卫那里。朝廷对刘仁谦说:“这是濠州、寿州的大患啊!敌人骑兵强盛,所以擅长陆战;我们水军精锐,所以擅长水战。现在夏天雨水多,淮河水暴涨,我希望借你两千水兵,去切断他们的桥梁,攻破他们的城池,直捣寿春!”刘仁谦起初不同意这个计划,但没办法,最后还是答应了。于是他轻装简行,悄无声息地到达敌军桥梁处,指挥军队砍断桥梁上的木桩,并全部烧毁。周军大败,死伤无数,烧毁了他们的粮草就撤退了。因为这次战功,刘仁谦被授予武殿使的官职。

周军退守定远,又招募了一些壮士,假扮成商贩混入定远城打探敌情,看看敌军有多少人,守将是谁。回来后报告说:“守将是武行德和周务勍。”朝廷说:“他们可以被击败!”于是又征集了一万多乡兵和五千士兵,日夜操练,依山设伏,埋伏起来准备袭击敌人。周军再次溃败,武行德只身逃走。当时有人用金银财宝、美女和孩子来贿赂刘仁谦,都被他拒绝了,只收下了两百匹好马作为贡品。因为这次战功,他被任命为滁州刺史、上淮巡检应援兵马都监。

在紫金山之战中,南唐很多将领都投降了,只有刘仁谦率领全军回到濠州坚守,敌人追不上他。当时濠州守将想要弃城逃跑,刘仁谦阻止了他。不久,刘仁谦被加封为本州团练使,他修缮兵器盔甲,加固城防工事,时刻准备着敌人的到来。那年秋天,周军再次来犯,刘仁谦上表请求朝廷派兵支援,并且说周军四面围攻,请求朝廷采取低姿态请求和谈,以巩固邻邦友好关系。晚上,他派出上千敢死士袭击周军营地,烧毁了他们的军车和营房,周军死伤惨重。但是,援兵迟迟没有到来,周军猛烈进攻,刘仁谦集合所有军队在城门之外列阵,向南望去,痛哭流涕,最后向周军投降了。

到了山阳,他见到了周世宗,周世宗特别设宴款待他,赏赐给他金带、华美的衣服、好马和各种器皿,并任命他为亳州防御使。又把他的弟弟,本州马步都校刘廷赞任命为和州刺史。随后命令他攻打天长,天长守将马赟投降。他又被任命为楼橹战棹左右厢都监,不久后回到谯郡。

宋朝刚建立的时候,他跟着军队去上党打仗,后来又当了亳州知州。乾德二年的时候,他调回朝廷,当了绛州防御使。等到四川平定之后,冯瓒当了梓州知州,结果被手下人告了一状,朝廷就派他去接替冯瓒,当静江军节度观察留后。梓州以前的一些老规矩,比如什么庄宅户、车脚户都归州里的将领管,还有专门养鹰养鹞的户,每天都要进贡野鸡兔子,专门打猎的户每年要上缴皮毛;此外,还有乡将、都将、镇将这些家伙,成天在老百姓住的地方瞎闹腾。朝廷一听,直接把这些人都给撤了。开宝五年,他去世了,享年五十四岁。

他为人非常恭敬谨慎,对母亲特别孝顺,从来都是规规矩矩地侍奉母亲。他有个儿子叫延濬。他哥哥叫廷谕,在南唐当过太子洗马,后来退休了。宋朝刚建国的时候,他哥哥来到朝廷,当了秘书监。他哥哥也有个儿子,叫延泽。

延濬字利川,从小就性格温和。当初他父亲当静江军节度使的时候,延濬就在桂州当牙内都指挥使。他父亲去世后,太祖皇帝把延濬招到身边当供奉官,多次派他去西北地区传达一些重要的军情。

太平兴国年间初期,皇宫里需要的东西,还有皇帝赏赐的东西,以及文书档案库的管理,一直都没有专门的人负责。于是朝廷就设立了专门的印章,用来管理这些东西的凭证,并任命延濬和内藏库副使刘蒙正一起负责这件事。他还兼管八作司和汴河的修缮工作。

公元990年,延濬被任命为崇仪使。皇上派他跟翟守素、田仁朗、王继恩一起到河北,分头检查各州的城防工事,并调动驻军进行修缮。

公元991年,皇上要修建河北的农田,任命延濬和另外四个人去规划,后来这项任务取消了,也就没再进行下去。公元997年,李顺造反,延濬被任命为西京作坊使,兼任成都十州都巡检使。当时成都眼看就要被攻陷了,延濬只身一人骑马进城,和郭载商量着招募逃散的士兵,退守剑门关。几千叛军追了上来,延濬率军打败了他们。王继恩带兵赶到,任命延濬为先锋壕砦使,让他带兵抄近路先行。叛军派了几十个骑兵侦察,都被延濬抓住了,从而掌握了敌人的动向。延濬改变旗帜,伪装身份,敌人毫无察觉,他率军攻破城门,斩杀了一千多敌人。之后,王继恩又推荐延濬担任汉州知州。汉州刚刚经历战乱,官署、桥梁、城防工事都毁坏了,延濬就招募军民进行修缮,还拿出州府的钱粮供应军队所需。因为战功显赫,延濬被提升为洛苑使。后来,皇上又命令他率兵驻守遂州,剑门关的钤辖、转运使刘锡都称赞他的功劳,皇上还下诏书嘉奖了他。

宋真宗即位后,延濬被任命为内园使。他从边疆回来后,正赶上河朔地区用兵,延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边境,检查城防工事。公元1000年,延濬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延伦,后来做了供奉官、阁门祗候。

延泽,字德润,南唐时曾任试秘书省正字。乾德年间,他升迁四次,做到著作佐郎,后来又升任殿中丞、建州知州。公元995年,太宗听说延泽和右赞善大夫董元亨都非常博学,通晓典籍,就让宰相召见他们,询问经史大义,他们回答都切中要害,皇上便任命他们为史馆检讨。后来,延泽又担任国子监《周易》博士、国子博士。咸平年间,他请求退休,被授予虞部员外郎的官职后告老还乡。他住在濠州城南,有个小园子自娱自乐,写了千余首咏牡丹的诗歌。他还收藏了上万卷书籍,亲自校对刊刻。范杲、韩丕都和他交往甚密。景德初年,延泽去世。董元亨也做到虞部员外郎,曾经编撰过《玄门碑志》三十卷。

赵延进是河南省濮阳市顿丘人,他爸爸赵晖,曾经是周朝太子太师。赵晖当偏将的时候,赵在礼占据着邺城。赵延进从小就挺喜欢学习,有一次跟军营里的小伙子们一起到老百姓家里抢东西,大家都抢金银财宝,就他一个人抱着一大堆书回来了,其他人都在笑话他。

后来到了后汉末年,赵晖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还没上任,王景崇就造反占据了凤翔城。朝廷就派赵晖去平叛,任命他为都招讨使。当时赵延进才十八岁,就多次冲锋陷阵,英勇无比。王景崇被平定后,赵延进拿着捷报去朝廷报喜,被授予凤翔牙内指挥使,还当上了贵州刺史。后来赵晖调到宋州任职,赵延进也跟着去了,担任牙校,之后又改任荣州刺史。那时候睢阳有很多盗贼,分成好几伙,各自拥立头目,老百姓苦不堪言。赵延进奉他父亲的命令,带着一千多士兵,把这些盗贼全部抓起来杀了,朝廷还专门下诏书表扬了他。他父亲去世后,赵延进按照礼制要守孝,就上表请求回家守丧。守孝期满后,周世宗要征讨淮南,赵延进拿出上万匹绢帛支援军队,还主动请求面见皇帝。周世宗召见了他,当时赵延进的一个堂兄是虎捷都虞侯、帐前横冲指挥使,周世宗指着赵延进对他说:“你弟弟既勇敢又聪明,我要给他一个禁军高级将领的职位。”赵延进自己说他喜欢读书,不想当武官。第二天,赵延进被任命为右千牛卫将军、濠州兵马钤辖,还跟随皇帝出征瓦桥关,担任随驾金吾街仗使。

宋朝建立后,赵延进升任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后来宋朝攻打蜀地,因为襄州是川蜀地区的交通要道,所以朝廷任命他为钤辖,兼任襄州知州。蜀地平定后,他就专管襄州的事务了。汉江经常涨水冲坏河堤,淹没百姓的农田,赵延进经常组织人力修缮河堤,他用石头堆砌河岸,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他被调回朝廷,担任两浙、漳泉地区的国信使。开宝二年,他被任命为右龙武将军、灵州知州,因为母亲年迈,他想留在母亲身边,就请求留在京城,被任命为右金吾街仗使。之后他又先后担任河中府、梓州、相州、青州三州的知州。

太平兴国年间,军队平定并州,征讨幽州和蓟州,潘美都担任攻城和修建壕沟营垒的指挥官。有一次皇上命令他督造八百件炮具,限定半个月完成,他提前八天就完成了任务。太宗皇帝亲自试验,非常高兴。皇上又让他负责修建城北的各个洞子。

军队班师回朝后,皇上命令潘美和孟玄哲、药可琼留守定州。辽国军队骚扰边境,皇上命令潘美、崔翰、李继隆率领八万大军抵御,还赐给他作战图,把军队分成八个阵营,让他根据图示布阵作战。军队到达满城,辽军骑兵蜂拥而至,潘美登上高处观察敌情,辽军骑兵遍布原野,一眼望不到边。崔翰他们正按照图纸布阵,各阵营之间相距一百步,士兵们怀疑害怕,几乎没有斗志。潘美对崔翰他们说:“皇上把边防大事托付给我们,就是希望我们打败敌人。现在敌人这么多,而我们的军队分散成这样,形势非常危急,如果他们各个击破我们,我们该怎么办!不如集中兵力一起攻击他们,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违反命令取得胜利,难道不比丢脸更好吗?”崔翰他们说:“万一打败了怎么办?”潘美说:“如果战败了,责任我一个人承担。”于是他们把八个阵营改为两个阵营,前后互相支援。士兵们都很高兴,打了三仗,大获全胜,俘获了敌人的士兵、战马、牛羊、盔甲数十万。因为这次战功,潘美被提升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并担任镇州知州。

后来潘美调任别处,有几千名官员和百姓在京城门口请求留下他,皇上准许他留下一年。不久,他又被提升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出任高阳关、平戎军都监兼缘边巡检,后改任钤辖。他担任扬州知州期间,被召回朝廷,授予右屯卫大将军,然后调任相州知州。之后又升任右骁卫大将军,改任邓州知州。淳化年间,蝗灾没有波及他的辖区,皇上为此嘉奖了他。他回朝后,担任右金吾街仗事。至道二年,被任命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左武卫上将军。

潘美长得英俊潇洒,博览经史,喜欢写诗,文人士大夫都很欣赏他。潘美的妻子是淑德皇后的妹妹,所以他在显德、太平兴国年间,很受皇帝信任,被委以重任。他的儿子潘昂,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后来做到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辅超,是山西忻州秀容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从小就勇敢彪悍,力气很大。后唐开运年间,他应募参军,被编入澶州的军队。

汉朝乾祐年间,赵思绾在永兴起兵造反,周朝皇帝派军队去讨伐,攻打永兴城。辅超带领着十七个骁勇的士兵,攀登云梯,砍断北城门楼,城门楼倒塌后,他们冲进城里,其他士兵紧跟着冲了进去,城池很快就被攻破了。因为立了功,他被提升为小校。

后周显德年间,他跟着太祖皇帝征讨淮南,总是冲锋陷阵,在战斗中表现非常英勇,参与了平定滁州、泗州,攻破淮阴,拿下扬州的战役,因为战功升任日骑副兵马使。

宋朝建立后,他参与了平定上党的战役,又升任内直都知。宋太宗即位后,任命他为马军都军头。后来,宋太宗亲征太原,辅超冒着飞石箭矢,第一个爬上城墙,身中十三箭,皇上很欣赏他的勇敢,赏赐了他锦袍、银带和五十匹布。第二天,他又再次登上城墙作战,又中了八箭,皇上又加倍赏赐了他。

后来,大规模进攻范阳,军队分成三路,辅超跟着偏将米信,担任田重进的先锋,攻下了飞狐和蔚州。他被提升为马步军副都军头,不久又被任命为曹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任峰州刺史,后来又改任栾州刺史。之后被召回朝廷,再次升任都军头。淳化三年,他被外放为德州刺史,因为被人诬告殴打使者并杀害驿站的官吏,被降职为右监门卫将军,兼任诚州刺史。五年后,他又被恢复都军头的职位,兼任澄州刺史。宋真宗即位后,又加封他为奖州团练使,后来又任命他为莱州团练使,但他因为年纪大了,想留在京城,皇上就同意了。景德元年,他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文章最后说:太祖皇帝建立了宋朝,五代十国的臣子们,没有一个不被太祖皇帝恩信所笼络的,既安抚了他们的疑虑,又利用他们的力量来镇压四方。所以当时很多将领,比如吴虔裕、蔡审廷等人,多次参与征讨,都立下了不少功劳。像马令琮坚守河内,储备粮草等待王师;解晖攻打湖南,冒着危险俘虏敌将:这些都是忠诚勇敢,值得称赞的。汉朝的徽帝在病危时拒绝服药,藏英为亲人报仇,这些都是美好的品德。但是张勋嗜杀成性,晋卿贪财受贿,虽然他们也立下了战功,但他们的行为却是不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