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国公,就是后来的宋恭帝,他是宋度宗的儿子,母亲是全皇后。咸淳七年九月己丑(公元1271年10月26日),他出生在临安府皇宫里。咸淳九年十一月(公元1273年12月),他被授予左卫上将军的职位,并被封为嘉国公。咸淳十年七月癸未(公元1274年8月13日),宋度宗驾崩,四岁的他按照遗诏在灵柩前即位,成为皇帝。谢太后临朝听政,处理朝政。第二天,他的哥哥被封为吉王,弟弟被封为信王,兄弟俩都加封了食邑。朝廷还让贾似道一人专管起居注,这跟以前文彦博的做法一样。接着,上皇太后被尊为寿和圣福太皇太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并且把皇帝的生日定为天瑞节。之后,朝廷下令临安府要好好照顾百姓,还任命朱震孙为京湖、四川宣抚使,兼任江陵府知府。朝廷又下令安抚边疆将士,并下令各地举荐隐居的贤才,同时追回浙江安抚司、两浙转运司、临安府以前被贪污的赏赐钱款,并且广开言路,征求大家的意见。

八月甲辰(具体日期不详),朝廷向老臣江万里、叶梦鼎、马廷鸾、留梦炎、赵顺孙、王爚等人征求意见。李庭芝修筑了清河城,并上报朝廷,朝廷便提升了李庭芝的官职,并嘉奖参与修筑城池的将士们,还一一记录他们的功劳进行赏赐。朝廷还提升了李雷、孟之缙、钱真孙、洪起畏等人的官职。癸丑(具体日期不详),那天下了很大的雨,天目山山体崩塌,洪水泛滥,安吉、临安、余杭三地有很多百姓被淹死,具体人数都数不清。甲寅(具体日期不详),太皇太后年纪大了,不能上朝处理政务了,于是朝廷决定暂时把慈元殿作为太皇太后的寝宫。辛酉(具体日期不详),朝廷修建了宋度宗的宗庙。戊辰(具体日期不详),全清夫被任命为昭信军节度使,谢堂被任命为检校少保,谢垕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马廷鸾请求退休回家养老,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

九月初几,大学士王爚老爷子想退休,皇上不同意。第二天,皇上拨了粮食救济余杭和临安两县的水灾,余杭灾情严重,又追加了两千石粮食。再接下来的一天,有个叫似道的官员请求免除朝拜的礼仪,皇上答应了。之后几天,皇上连续两天都在复试文武举人的考试。

这期间,元军在襄阳搞了个大规模的军事集结。接着,元朝丞相伯颜带兵直奔郢州,元帅唆都率军进入淮河地区,翟招讨也带兵攻打荆南。没几天,元军就包围了郢州。皇上还下令免除被水灾影响的州县今年的田租。之后,皇上正式开始了经筵讲课。

天瑞节那天,皇上免除了临安府官民房屋租金十天,还用十三块金牌和一百块银牌重重赏赐夏贵,表彰他的战功。紧接着,进行了正奏名进士的考试,并且给王龙泽以下的及第进士们都授予了官职。

这期间,西方天空出现了一颗形状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星星。 不幸的是,复州副将翟国荣在烂泥湖与元军作战时壮烈牺牲了。 与此同时,福建地区遭遇了旱灾。

十一月份的丙午日(具体日期),赵章升官了,从达州知州调到洋州,还被加封为右骁骑尉中郎将。 哎,那边可不太平,元兵攻破了渠州的礼义城,知州张资竟然自杀了!

丁未日(具体日期),一个叫董声应的,原本只是饶州老百姓,居然献上了《诸史纂约》、《兵鉴》、《刑鉴》三本书。皇帝一看,挺有才的,就让他去史馆当编校了。癸丑日(具体日期),皇帝给上一任皇帝度宗上了谥号。 广西那边,经略司权参议官邢友龙带兵打败了潮州、漳州的贼寇。

乙卯日(具体日期),朝廷下令各州县要好好执行义田、义役的制度。丁巳日(具体日期),邢友龙和其他将领们都升官了,级别各有不同。元兵又来攻打郢州了,都统制张世杰拼死抵抗,最后元兵撤退了,从藤湖绕道进入了汉水流域。戊午日(具体日期),郢州副都统赵文义追击元军,结果在全子湖战死,朝廷还抚恤了他的家人。

庚申日(具体日期),朝廷追赠翟国荣为复州团练使,并且给他两个儿子都安排了官职,还在复州给他立了庙。壬戌日(具体日期),朝廷拨款一百万给驻守郢州城的将士们。甲子日(具体日期),皇帝下诏书,宣布明年为德祐元年。乙丑日(具体日期),章鉴被任命为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陈宜中也同时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元兵又去攻打沙洋城了,京湖宣抚司派总管王虎臣前去救援。丙寅日(具体日期),沙洋城失守了,王虎臣和守隘官王大用都被元军抓走了。 哎,这天象也不太好,荧惑犯镇星啊!元兵已经打到了新城。戊辰日(具体日期),总制黄顺投降了。己巳日(具体日期),副总制仁宁也投降了。都统制边居谊拼死抵抗,最后城破了,他自焚而死。复州知州翟贵也投降了。 闽中还发生了地震!

十一月癸酉那天,朝廷任命朱世杰为京湖、四川宣抚使。过了几天,丁丑日,朝廷命令沿江制置使赵溍去长江巡视,策应作战,还赏赐他一百万钱,表彰他的战功。戊寅日,马廷鸾极力推辞浙东安抚使和绍兴府知府的职位,皇上就让他继续担任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朝廷追赠赵文义为清远军节度使,他和哥哥威武军节度使赵文亮一起在扬州建庙,庙名“传忠庙”。庚辰日,任命陆秀夫为淮东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壬午日,朝廷裁减了那些超额的班直人员。从癸未日到乙酉日,朝廷对特奏名推荐的士人进行了复试。丙戌日,任命王爚为左丞相,章鉴为右丞相,两人都兼任枢密使。似道从九月就开始请求辞去左右丞相的职位,直到现在才获准。朝廷又任命张晏然兼任京湖、四川宣抚司参议官。从己丑日到庚寅日,朝廷又对特奏名推荐的士人进行了复试。从壬辰日到癸巳日,也是同样的复试。甲午日,朝廷查抄了那些达官贵人和皇亲国戚以及御前寺观里的田地,命令他们缴纳租税。丁酉日,朝廷加封安南国王陈日煚为宁远功臣,他的儿子陈威晃被封为奉正功臣。

十二月癸卯日是月初一,朝廷命令建康府、太平州、池州的官员帮助那些因战乱而逃难到淮河地区的百姓避难。因为天气寒冷,朝廷慰劳并赏赐了京湖地区和长江沿岸的戍守将士。甲辰日,朝廷下诏说淮西四郡遭受了水旱灾害,去年屯田的租税还没缴纳,就先别征收了。丁未日,提举兴国宫吕师夔请求在江州招募士兵,朝廷下令让江州知州钱真孙和他一起招募,尚书省负责提供钱粮。癸丑日,元军攻打阳逻堡,夏贵率兵死守,武定军都统制王达战死。乙卯日,元军趁着夜色,派出一支偏师,冒着大雪渡过青山矶。丙辰日,都统程鹏飞率军奋力作战,身负重伤,退回鄂州;都统高邦宪在马家渡丢下船只逃跑,结果被俘。元军再次攻打夏贵所在的阳逻堡,都统制刘成率领定海水军作战,壮烈牺牲。夏贵战败,元军沿江四处抢掠,最后退回庐州。朱世杰率领军队到达鄂州,听说鄂州军队战败,当夜就逃往江陵府。己未日,汉阳军权知军王仪投降。吕文焕率领北方的军队攻打鄂州。庚申日,程鹏飞和代理守将张晏然投降。幕僚张山翁不肯投降,将士们想要杀了他,丞相伯颜说:“这是个义士,放了他吧!”朝廷下令,钱塘县和仁和县七十岁到九十岁以上的百姓,每人都赏赐布帛、酒和米。癸亥日,朝廷下令让似道统领各路军队,任命步军指挥使孙虎臣统帅各军,他所任命的官员都先任命后奏报。朝廷下诏,号召天下勤王。甲子日,起用李芾担任湖南提刑。乙丑日,任命高达为湖北制置使,兼任安抚使和江陵府知府。朝廷下诏说:“边防费用巨大,百姓负担沉重,那些达官贵人和僧道拥有大片田地,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有关部门要核实他们的租税,并收缴上来。”追赠王达为清远军承宣使。庚午日,度宗皇帝的梓宫从浙江启程,等待涨潮渡江,但潮水迟迟不来,直到傍晚也没涨潮。程鹏飞率领北方的军队攻打黄州,黄州知州陈奕派人向寿昌军请求投降。李庭芝率兵勤王。辛未日,朝廷命令各州县节制驻军,听从经略使的指挥。

公元1275年正月初一,元军打进了黄州。第二天,陈奕派人去蕲州,同时还派人去安东州找他儿子陈岩。正月初四,蕲州知州管景模派人去黄州投降。正月初五,朝廷下令浙江的皇室仓库放粮,降价卖给老百姓。正月初九,宋度宗皇帝下葬在永绍陵。同一天,元军攻占了蕲州。正月初十,朝廷任命吕师夔代理刑部尚书,兼任都督府参赞军事,让他负责调兵遣将。正月十二,任命陈宜中为同知枢密院事,兼任参知政事。吕师夔和钱真孙派人去蕲州投降。正月十三,元军攻占了江州。安东州知州陈岩趁着夜色逃跑了。邳州也投降了。寿昌军知军胡梦麟当时住在江州,正月十四,他自杀了。正月十五,南康军知军叶阊派人去江州投降。似道出兵了。德安府知府来兴国打开城门投降。夔路安抚使张起岩和他的将领弋德攻打开州,又把开州夺了回来。正月十六,安庆府知府范文虎派人带着酒菜到江州迎接元军。正月二十二,宋度宗的神主被送进了新宫。孙虎臣被任命为宁武军节度使。正月二十五,朝廷赦免了京畿地区的罪犯。池州都统张林派人去江州投降。元军攻占了安庆,范文虎投降了,安庆通判夏椅服毒自尽了。这个月,达州知州鲜汝忠也打开城门投降了。

这段时间真是乱得很,各地都在投降,战事不断。先是黄州失守,然后蕲州也丢了,安东州知州陈岩还跑了,寿昌军的胡梦麟更是自杀了。 各地官员纷纷投降,江州、邳州、德安府,一个接一个的城池落入元军手中。 朝廷这边呢,也是忙着安葬度宗皇帝,同时又任命了不少官员,还下令放粮救济百姓,但看起来也无力回天了。 安庆府知府范文虎投降,通判夏椅还为此殉国了,真是让人唏嘘。 总之,整个正月,南宋的形势急转直下,一片风雨飘摇。

二月初几,贾似道好像打算把临安当做都督府的所在地,然后派他去元军那边。同一天,黄万石被任命为江南西路制置使,湖北制置副使高达到少保。几天后,元军打进池州,池州的守将赵卯自己杀了自己。贾似道到了元军营地,请求称臣、进贡岁币,没达到目的就回来了。

之后,朝廷追封刘成清为远军承宣使。又过了几天,五郡镇抚吕文福派淮兵来勤王,朝廷下诏表彰了他。朝廷还慰劳了贾似道,并下令都督府每年都要像史嵩之那样推荐官员。张起岩升任福州观察使,其他一些官员也升了官。虎臣在丁家洲和元军打了一仗,打输了,逃到鲁港,夏贵压根没打就跑了。贾似道和虎臣乘着小船逃到扬州,其他军队都溃散了,翁应龙带着都督府的印信逃到临安。

元军攻陷饶州,知州唐震战死了,前宰相江万里投水自尽,通判万道同投降了。沿江制置大使赵溍、镇江府知府洪起畏、宁国府知府赵与可、隆兴府知府吴益都丢下城池跑了。和州知州王喜投降了,建康都统翁福主动去迎接元军。元军打到临江军,老百姓都逃跑了,知军鲍廉战死了。贾似道上书请求迁都。

朝廷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王爚说自己没法参与这种大事,就离开了。张世杰带兵进京勤王,路过饶州,又把饶州夺了回来,他的将领谢元、王海、李旺、袁恩、吕再兴都战死了。江西提刑文天祥起兵勤王。朝廷任命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赣州知州,让他赶紧进京勤王,还下诏招募士兵。谢堂被任命为两浙镇抚使,谢至被任命为保宁军节度使,全永坚、谢垕都升任检校少保。朝廷征调两浙、福建各郡一半的厢禁兵进京勤王。湖南提刑李芾也带兵勤王。江阴军知军郑<立需>逃跑了,无为军知军刘权、太平州知州孟之缙都投降了。

元军攻打嘉定九顶山,都统侯兴战死了。陈宜中被任命为枢密院知事兼参知政事,曾渊子为同知枢密院事、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文及翁、倪普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朝廷召王爚为浙西、江东宣抚招抚大使,让他留在京城,随时听候调遣。元朝的使者郝经等人回去了。夏贵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让他带兵进京勤王。朝廷下令地方官要给经过的士兵和百姓提供钱粮,不准收税。编配、拘禁人员,除了伪造关文、抢劫盗窃放火的人,其他人都放了。免除了浙西公田欠税和各地查抄的赃款,所有被贬谪的文武官员都释放,并恢复他们的官职。张珏升任宁远军节度使,昝万寿升任保康军节度使,张世杰升任和州防御使,让他们带兵进京勤王。陈宜中请求处死贾道,朝廷罢免了贾道平章、都督的职务,让他退休。赵与可被革职,临安府要追究他的责任。朝廷招抚贾道溃散的军队。右丞相章鉴逃跑了。

三月初一,皇帝下令恢复茶盐和市舶的交易。皇上好像觉得那些不顾百姓死活的政策,一个一个地都取消了,把公田分给佃户,让他们带着租户当兵。殿前指挥使韩震建议迁都,结果被陈宜中给杀了。韩震的军队哗变,攻打嘉会门,还射火箭到皇宫里,朝廷赶紧派兵抓他们,结果都跑掉了。第二天,都统徐旺荣迎接元朝军队进入建康府,镇江的统制石祖忠也向建康投降了。朝廷命令浙西提刑司准备派刘经去吴江驻守,两浙转运司准备派罗林、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张濡去独松关驻守,山阴县丞徐垓和正将郁天兴去四安镇驻守,还提拔赵淮当太府寺丞,让他去银树东坝驻守。湖北安抚司的计议官吴继明攻打通城县,又把县城夺了回来,还把县令抓了回来。皇上派人召章鉴回朝。

第三天,皇上把贾似道贬到醴泉观当观使。元军打到无锡,知县阮应带兵抵抗,结果全军覆没,阮应也投水自尽了。朝廷下令派兵驻守吴江。第四天,又派兵驻守独松岭和铜岭。皇上命令吕文焕、陈奕、范文虎去跟元军谈判议和。任命王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福建地区又发生大地震。第五天,皇上发布罪己诏书。任命陈宜中为特进、右丞相兼枢密使。罢免章鉴的官职,让他退休。侍御史陈过请求流放贾似道,并惩治他的同党翁应龙等人,没等朝廷回复就走了。监察御史潘文卿、季可也请求按照陈过的建议处理,于是朝廷下令逮捕翁应龙,关进临安府的大牢。罢免了廖莹中、王庭、刘良贵、游汶、朱浚、陈伯大、董朴的官职。责备洪起畏在镇江投降。

第六天,滁州知州王应龙投降了元军。第八天,杖责翁应龙,把他流放到吉阳军。命令王爚、陈宜中统领各路军队。提升吕文福为福州观察使。第九天,追赠唐震为华文阁待制。罢免万道同的三个官职。第十一天,恢复吴潜、向士璧的官职。常州知州赵与鉴听说元军来了就逃跑了,常州百姓钱訔投降了元军。第十三天,元军打到西海州,安抚使丁顺投降了。第十四天,东海州知州施居文向西海州投降。平江府知府潜说友、通判胡玉、林镗投降了。提升张世杰为保康军承宣使,让他统领都督府的军队。第十五天,广德军知军令狐概投降。把浙西提点刑狱司迁到平江府。张世杰派他的将领阎顺、李存攻打广德,派谢洪永攻打平江,派李山攻打常州。第十六天,张德以下的官员都升了官。追赠谢元等人十个官阶。天上出现了两颗星,一会儿,一颗星坠落了。第十八天,滁州百姓抓住王应龙送到扬州,把他杀了。提升吕文福为保康军承宣使,催促他进京护卫。吕文福到了饶州,杀了使者,跑到江州投降了元军。

第十九天,左司谏潘文卿、右正言季可、同知枢密院曾渊子、两浙转运副使许自、浙东安抚使王霖龙相继逃跑了。签书枢密院文及翁、同签书枢密院倪普想让御史台弹劾自己,奏章还没上交,就赶紧逃出关口跑了。安东州知州孙嗣武投降。下土雨。第二十天,命令在京的文武官员都升两级官,那些叛变逃跑的官员,让御史台查清楚上报。阎顺在安吉县打仗,收复了凤平。张濡的手下在独松关杀了元军行人严忠范,还抓了廉希贤带到临安,把他折磨致死。第二十二天,岳州安抚使高世杰的军队在洞庭湖上,被元军进攻,高世杰投降了。第二十三天,元军攻打岳州,总制孟之绍投降了。第二十四天,皇上表彰张世杰、阎顺,其他将领也分别升了官。第二十五天,免除安吉县今年夏季的田租,那些战死的将士,县令、县丞要抚恤他们。第二十六天,顾顺攻打广德军,收复了广德。任命陈合为签书枢密院事。第二十七天,追赠边居谊为利州观察使。第二十八天,赦免边境投降将领的罪责,那些能主动投降回来的人,根据功劳给予奖励,收复一个州的,就封他为知州,收复一个县的,就封他为知县,他们手下的僚吏、将士和当地豪强有功劳的,也一起赏赐。罢免章鉴的退休官职,并取消宰辅的待遇,曾渊子降两级,取消执政的待遇,陈过、陈坚、徐卿孙各降两级,取消侍从的待遇。赵与鉴降两级罢官,以后永远不再起用。罢免许自、王霖龙的官职。命令淮东制置司使用标由。第三十天,把淮东总领所迁到江阴军。提升吴继明为阁门宣赞舍人。

四月初一,那天是壬寅年,我被贬到平江府,临走前还给赵卯发写了封信。 洪福统领的雄江军收复了巢州。 这天是甲辰日,追赠江万里为太师,谥号文忠,朝廷为此停朝两天表示哀悼。 乙巳日,元兵打进了广德县,县令王汝翼和住在广德的官员赵时晦带头组织义军抵抗,孟唐老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战斗中牺牲了,王汝翼被俘,最后死在了建康。 朝廷追赠王大用三个官职,王虎臣两个官职,并分别给他们的两个儿子也安排了官职。

丙午日,元军攻破了沙市,都统孟纪战死,监镇司马梦求自尽身亡。 戊申日,京湖宣抚使朱礻异孙和湖北制置副使高达在江陵投降,京湖地区接连失守。 张起岩率兵坚守飞山。 己酉日,朝廷命令刘师勇驻守平江府。 辛亥日,顾顺等将领都升了三级。孟唐老也追赠了三个官职。 壬子日,高斯得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总统张敏在丰城与元军作战,壮烈牺牲。癸丑日,追赠张敏五官,并给他的一个儿子安排了官职。阮应得追赠十个官职。

乙卯日,封福王和芮为武康、宁江军节度使,并让他们兼任绍兴府知府。丙辰日,王爚来了,皇上让他像文彦博一样,免去朝参和拜见礼仪。 同时,朝廷召夏贵为枢密副使,让他带兵进京勤王。丁巳日,统制霍祖胜攻克了溧阳县,收复失地。戊午日,追赠张资为眉州防御使,侯兴为复州团练使。乙未日,文及翁、倪普各被降一级,并取消了执政的优待;潜说友被降三级,取消了侍从的优待。庚申日,令狐概被革职,流放到郁林州的牢城,抄了他的家。

金坛县令李成大率领义军,包括含山县尉胡传心、阳春主簿潘大同、濠梁主簿潘大楍、进士潘文孙和潘应奎一起攻下了金坛县。 镇江统制侯岩和县尉赵嗣滨却帮助元军来攻打,李成大的两个儿子和大同等人战死,李成大本人也被俘虏。壬戌日,元军攻打真州,知州苗再成和宗子赵孟锦率兵在老鹳觜与元军展开激战。癸亥日,加封知思州田谨贤、知播州杨邦宪为复州团练使,并命令他们带兵进京勤王。 那天晚上,天上出现一颗大星,从东北方向划过天空,然后坠落消失不见了。乙丑日,荧惑犯天江(天象)。提举太平兴国宫常楙请求追封济王后。丁卯日,任命李庭芝为参知政事。戊辰日,朝廷下诏,奖励宜兴、溧阳的民兵,免除他们今年的田赋;江阴百姓因为战乱受灾,也免除他们的田赋。庚午日,元军到达扬子桥,扬州都拨发官雷大震出战,战死沙场。这个月,常德、鼎州、澧州都投降了元军。

五月初一,那天是辛未日,皇上命令宰相和执政大臣们都来上朝处理政务。旌德县的县令因为守城有功,皇上免除了他管辖的百姓今年的田赋。

癸酉日,元朝的军队打到了宁国县,宁国县令赵与諲(禾唐)出城迎战,结果壮烈牺牲了。甲戌日,淮安总制李宗荣和庆远府知府仇子真带着军队前来勤王,支援朝廷。乙亥日,皇上提升苗再成为濠州团练使,任命赵孟锦为扬州都统司的计议官,并让洪福担任镇巢军的知军。丁丑日,皇上诏令赵溍统领军队和民船,驻扎在江阴。刘师勇攻打常州,成功收复了常州,并俘虏了常州安抚使戴之泰,可惜的是,司户赵必佮和总管陆春在战斗中战死了。

戊寅日,淮东兵马钤辖阮克己也率兵前来勤王,皇上加封他为左骁骑中郎将。己卯日,皇上追赠婺州处士何基“文定”的谥号,王柏被提升为承事郎。张珏被加封为检校少保、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府知府。庚辰日,追赠雷大震为保康军节度使。辛巳日,刘师勇被加封为濠州团练使,他的部将刘圭以下,也都根据功劳分别升官。戊子日,追赠潘大同等官员官职,其他有功人员也都升了两级官职。

辛卯日,皇上贬斥潜说友到南安军,贬斥吴益到汀州,并抄没他们的家产。李珏被罢官,送回婺州。吕文焕、孟之缙、陈奕、范文虎的家产也被抄没。甲午日,饶州和信州闹饥荒,皇上命令百姓捐献粮食来换取官职。同时,皇上罢免了市舶分司,让通判负责管理海舶事务。淮东和淮西的官员和士兵都升了一级官职。丙申日,皇上诏令张世杰、张彦、阮克己、仇子真四路大军出兵,并派使者向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和宫观祭告。己亥日,皇上慰劳军队。吴继明收复了蒲圻、通城、崇阳三县,加封他为带行带御器械,并让他暂时代理鄂州知州的职务,同时命令他选择险要的地方作为临时州治。追赠鲍廉直为华文阁,并提升他的一个儿子为官;也追赠赵与諲为华文阁。

六月初一,那天日食,完了之后,白天黑得跟晚上似的。昝万寿带着嘉定府以及三龟、九顶、紫云城投降了。叙州知州李演带兵去支援嘉定府,结果解围后撤,在羊雅江打仗,兵败被抓了。第二天,太皇太后下令,把“圣福”这个尊号从她的称号里去掉,说是为了响应天意,警示自己。然后,又恢复了魏克愚的官职,太学生萧规、唐棣都补任承信郎。嘉兴府知府余安裕听说打仗了,就想跑路,还给朝廷写信,信里话说的不合适,结果被降了一级官职,发配到徽州。徐卿孙也降了一级,贬到吉州。朝廷下令,让侍从官以上级别的官员每人推荐五个有才华、能写文章的人,其他的官员每人推荐三个,就算是被贬官的,也可以推荐。

丙午日,王应麟说:“开庆年间的祸乱,都是从丁大全开始的,请求把丁大全的那些党羽,即使是被贬官的,也不要赦免。”皇上同意了。己酉日,免除了广德军今年的田赋,以及其他郡县还没交上来的赋税。王应麟又上交了章鉴、曾渊子的履历,说韩震造反,这两个人是包庇他的;而且曾渊子还包庇他老子曾应龙,导致曾应龙受罚,曾渊子还偷了府库里的钱跑路。庚戌日,朝廷下令降章鉴一级官职,让他回家种地;曾渊子再降一级,发配到吉州;曾应龙被处死,抄了他的家。辛亥日,进行官员考核和考试。甲寅日,留梦炎上朝,王爚请求让留梦炎当宰相,还请求让他参加经筵,好随时请教;陈宜中也请求让留梦炎当宰相,并且请求退休,皇上命令两位宰相不要借此机会请求退休。最后任命王爚为平章军国重事,一个月参加两次经筵,五天上一回朝;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统领各路军队;留梦炎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领各路军队。

乙卯日,朝廷下令广纳谏言。叙州知州郭汉杰也投降了。丙辰日,朝廷处理了在京城的犯人,免除了他们的引见。戊午日,泸州知州梅应春投降。己未日,任命李庭芝为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庚申日,富顺监知监王宗义投降。王应麟又上交了曾渊子被贬到吉州的履历,癸亥日,曾渊子被贬到韶州。丙寅日,吴继明等将领都升了官。丁卯日,朱礻异孙被除名,抄了他的家。

七月初一那一天,江西的最高长官黄万石被调到抚州去,朝廷又把他召回隆兴府。第二天,张世杰的军队在焦山下打败仗了。第三天,把似道调到婺州,廖莹中被革职贬到昭州,王庭被革职贬到梅州,曾渊子被贬到雷州。宁国有个叫杨义忠的官员,带兵打仗死了,第二天朝廷追封他为武功大夫。后天,又把似道调到建宁府。那天晚上,太白星出现在东井星附近。再过几天,朝廷升了几个守边将领的官职,分别是褚一正、金之才、高福、谭与、孙立,都赏赐了他们。又过了几天,白天竟然看到了太白星!朝廷下令,饶州因为战乱,今年的田赋就免了。刘用带兵去靖州,靖州知州康玉想抢他的兵,通判张起岩杀了康玉,靖州才保住了。

接下来,朝廷开始从内库调钱粮给军队。之后,朝廷下令用公家的田地收粮,每石粮食给佃户十贯钱,给种地的农民也给十贯钱,但是镇江、常州、江阴那些受战乱影响的地方就不用收了。过了几天,似道被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又贬到循州,抄了他的家。朝廷又下令,从浙江西路的官邸和寺庙收取三分之一的粮食。朝廷恢复了皮龙荣的官职。那些监察官和郡守,因为避战迟迟不到任的,朝廷让御史台查清楚,然后报告。

又过了几天,王爚的儿子唆使京城的学生刘九皋等人,到皇宫门口上书,说宜中专权,跟似道勾结,包庇赵溍、潜说友,让自己的门客和子弟走后门,说宜中的罪过比似道还严重。朝廷派人去召宜中回来,但几次都没成功。谢堂请求撤销两浙镇抚司,但没被批准。张世杰请求朝廷增兵,也没得到回应。朝廷把刘九皋等人关进了临安的监狱,罢免了王爚的官职,让他去醴泉观当观使。朝廷任命夏贵为扬州知州,朱焕为庐州知州。朝廷又派人去召宜中回朝。朝廷任命陈文龙为同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婺州通判张镇孙听说战事平息了,就辞官了。胡玉被贬到连州,林镗被贬到韶州,两人都被革职。沿江招讨大使汪立信死了。朝廷削去了李珏的两个官职,把他贬到潮州。因为开庆年间的兵祸,追究史嵩之的责任,取消了他的谥号。朝廷再次派人去召宜中回朝。

八月初一,毛献忠将军带着衢州的军队进京护卫。第二天,临安府那些犯了罪的人,被放逐了。 第三天,右正言徐直方跑了。夏贵升任枢密副使、两淮宣抚大使,李芾升任湖南镇抚大使。戴虎将军攻破了大南砦,升了三级官。张起岩升任太府寺丞、靖州知州,刘用以下那些立功的人,也都升了官,级别各有不同。元军驻扎在巴陵县黄沙地带。

第五天,吴继明收复了平江县。第八天,进行太学上舍生的考试。第九天,把阎贵妃关进集庆寺,贾贵妃关进演福寺,她们的田产都充公用来支援边疆。第十天,刘师勇攻打吕城,把吕城攻下来了。第十三天,《嘉定七司法》又重新开始实施了。第十七天,派使者去召回宜中回朝。张世杰升任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统领总都督府的军队。

第十八天,刘师勇升任和州防御使。 这时候,荧惑星犯了南斗星(天象预兆)。赵淇被任命为大理少卿,王应麟上书退还了黄录,说以前朝廷内外都用宝玉来贿赂道士,赵淇兄弟也干过这种事,所以赵淇就被罢官了。 第二十三天,文天祥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任平江府知府。第二天,扬州的文武官员都升了两级。吴继明升任湖北招讨使,朱旺等将领也都升了三级官。

九月初几,陈宜中升官了,当上了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还兼着侍读。有个叫陈景行的左司谏提议,让讲官们轮流值班,皇上同意了。

第二天,田谨贤和杨邦宪也升官了,分别被任命为福州观察使和利州观察使,让他们赶紧进京赴任。 陈宜中请求去海边负责防御,皇上没答应。 之后在明堂祭祀的时候,皇上大赦天下。

李成大因为坚持不肯屈服被抓起来了,最后死掉了,皇上追赠他为五官之一。 然后,文天祥被任命为都督府参赞官,负责统领三路军队。 这时候,会稽县尉郑虎臣押送被贬官的似道去漳州,结果在路上把似道给杀了。

元兵打到泰州了,泰州知州孙虎臣自杀了。皇上后来追赠他为太尉。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皇上免除了靖州今年的田赋。李珏被贬到梧州去了。刘良贵再次被降职,贬到信州。张彦跟元兵打仗输了,被俘虏了,最后把城池给投降了。

十月己亥这天,皇上任命张世杰为沿江招讨使,刘师勇为福州观察使,让他们统领出征的军队。

壬寅日,宜中来了。癸卯日,玉牒殿失火了。丁未日,皇上任命贾似道为左丞相,宜中为右丞相,两人还兼任枢密使和都督。军队抵达临安。辛亥日,张世杰又升任沿江制置副使,同时兼任江阴军知军和浙西策应使。丁巳日,天空中出现了太白星和填星相会的天象。戊午日,户部郎中常懋和中书舍人王应麟请求立济王为太子。皇上追赠夏椅直秘阁的官职。还征召绍兴府的隐士陆应月担任史馆编校文字的官职。

壬戌日,元军进攻建康。元朝的参政阿刺罕和四万户总管奥鲁赤率领右路军从四安镇出发,直奔独松关;参政董文炳和范文虎率领左路军从长江进入江阴军;丞相伯颜率领中路军进入常州。 与此同时,荧惑星犯了垒壁阵(这是不好的天文预兆)。癸亥日,张全、尹玉、麻士龙前去支援常州,麻士龙在虞桥战死,张全逃到了五牧。朱焕到达庐州,但庐州守将不肯开门迎接。朱焕只好回军,皇上又任命他为淮东制置副使。陈合因为藏匿廖莹中家的财产,被剥夺了官职和恩赏。

甲子日,尹玉在五牧战死,张全没打仗就逃跑了。丙寅日,皇上催促赵溍、赵与可、郑<立需>赶紧把招募的军队送来。还下诏书,命令全国官员中,凡是熟悉军事战略的人,都要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章呈上来。这个月,李世修投降了元军,江阴失守了。

十一月第一天,丁卯日,铜关的将领贝宝和胡岩在攻打溧水的时候战死了。朝廷追赠贝宝为武翼郎,胡岩为朝奉郎。庚午日,任命陈文龙为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黄镛为同签书枢密院。然后下令各部门推荐十个有才能的将领,不限级别,即使不在军队里的人也可以自荐。

辛未日,起居舍人曾唯辞官,皇上不准,他就走了。癸酉日,追赠尹玉为濠州团练使,麻士龙为高州刺史,免去张全和朱华临陈战役中撤退的罪责。丁丑日,朝廷下令:被俘的将士,只要能率领部下归降,就根据人数授予官职;立下功劳的,就给予节钺(高级将领的佩饰)。所有从军营长官以下的官员,根据招降的人数多少来赏赐。

戊寅日,元军攻破了广德军。己卯日,元军攻破了四安镇,正将胡明战死。朝廷召文天祥进京护卫。辛巳日,曾唯被降了一级官职。那天晚上,太白星犯了房宿(天象)。壬午日,元军到达隆兴府,黄万石丢下抚州逃跑了,隆兴府的转运判官刘槃投降了。癸未日,元军攻破了兴化县,知县胡拱辰自杀殉城。

甲申日,中书舍人王应麟辞去兼任给事中的职务,皇上没同意。元军到达常州,招降不成,进攻两天后攻破了常州城,屠城了!知州姚訔、通判陈炤、都统王安节都战死了,刘师勇率领残兵逃往平江。乙酉日,宜兴县改名为南兴军。礼部侍郎陈景行辞官,皇上没同意,他也走了。丙戌日,追赠济王为太师、尚书令,并追封为镇王,谥号昭肃,命令福王和芮氏选择继承人奉祀,并赐予万亩田地。

丁亥日,独松关告急,朝廷赶紧召文天祥进京护卫。戊子日,调动民兵戍守余杭和钱塘。己丑日,独松关失守,冯骥战死,张濡逃跑了,附近的城镇也都望风而逃。平江府通判郑畴也逃跑了。庚寅日,通判王矩之、都统制王邦杰派人去常州投降。辛卯日,元军进攻抚州,都统密佑在璧邪抵抗,兵败身亡。癸巳日,任命张世杰为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

甲午日,权礼部尚书王应麟逃跑了,黄万石率兵逃往建昌军。乙未日,左丞相梦炎逃跑了。丙申日,朝廷派使者召梦炎回朝。朝廷给余杭、武康、长兴三县的百姓发放钱财,并且免除了今年的田租。郑畴被降了一级官职,罢免了通判的职务。抚州知州施至道投降了。

十二月第一天,是丁酉日,皇上准许似道回家乡下葬,并且把祖上的田地和房屋都还给了他。第二天戊戌日,皇上又让赵与可重新担任都督府参议官,同时放了李珏,让他自便。第三天己亥日,追赠王汝翼为朝奉郎。第四天庚子日,任命吴坚为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兼任权参知政事。皇上还派柳岳带着国书去大元军营,说是大元军队杀了廉尚书,请求大元军队班师回朝,恢复友好关系。

第七天癸卯日,任命陈文龙为参知政事,同时兼任权知枢密院事,还赐予谢堂进士出身,让他担任同知枢密院事。第八天甲辰日,追赠姚訔为龙图阁待制,他的父亲姚希得也追赠为太师;陈炤被任命为宝章阁直学士,冯骥被任命为集英殿修撰。嘉兴府告急,朝廷拨款给封桩库,用来准备军需。皇上命令赵与侲去缙云县驻守,恢复了季可的官职,并让他去龙泉县招募士兵。第九天乙巳日,任命陈景行为浙东安抚副使,让他去处州驻守;同时起用方逢辰去淳安县驻守。第十天丙午日,追封吕文德为和义郡王。第十一天丁未日,拨出安边封桩库的钱款,交给浙东各郡,用于军需准备。结果,大元军队攻陷了平江府。皇上起用吴君擢为太府少卿,让他负责临平的民兵事务。同时,皇上派人去召见梦炎和应麟,但他们都没有前来。

第十二天戊申日,张世杰入朝卫护皇上,皇上加封他为检校少保,并下诏书嘉奖慰问。王爚去世了,皇上为此停朝两天表示哀悼。第十七天乙酉日,朝廷开始在临安府所属州县征收马匹。第二十二天庚戌日,柳岳回来了。第二十五天癸丑日,皇上派宗正少卿陆秀夫、刑部尚书夏士林、兵部侍郎吕师孟三人出使军前。同时,皇上诏令吕文焕和赵孟桂与大元军队进行和谈。第二十六天己未日,方兴、丁广、赵文礼等人的军队都战败回师。第二十七天庚申日,任命柳岳为工部侍郎,洪雷震为右正言,并派他们去燕地请求和谈。大元军队攻破了大洪山,随州知州朱端履投降。权吏部尚书丁应奎和左侍郎徐宗仁逃跑了。第二十九天癸亥日,皇上再次派人去召见梦炎,但他还是没有来。

1276年正月初一,元军从前一年十月就开始围攻潭州,湖南安抚使兼知州李芾抵抗了三个月,大小战斗打了数十次,最后实在是坚持不住了,李芾就带着家人一起自杀了。听说衡州知州谷也全家自焚殉国了,还有帅司参议杨霆以及幕僚陈亿孙、颜应焱等人也都跟着李芾一起死了。守将吴继明、刘孝忠却投降了元军。宝庆府也投降了,通判曾如骥自杀殉国。陆秀夫等人去元军营里求和,先说是侄子,然后说是侄孙,想送钱财求饶,但元军都不答应。正月初五,他们回去了。太皇太后下令,要按照臣子的礼仪对待他们。正月初六,嘉兴守将刘汉杰投降。正月初七,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参知政事陈文龙逃跑。朝廷任命谢堂为两浙镇抚大使,文天祥为临安府知府,全永坚为浙东抚谕使。正月初八,任命吴坚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常楙为参知政事。中午,在慈元殿接受元朝的诏书,文官只来了六个人。各关口的军队都溃败了。朝廷派监察御史刘岊去元朝进贡,称臣,尊元朝皇帝为“仁明神武皇帝”,每年进贡银绢二十五万,请求保全宋朝的土地,用来祭祀祖先。正月十二,左司谏陈孟虎、监察御史孔应得逃跑。这天晚上,荧惑犯木星(天象)。正月十三,元军到达瑞州,知州姚岩弃城逃跑。正月十四,任命贾余庆为临安府知府。正月十五,命令吉王昰、信王昺出镇。正月十六,任命夏士林为签书枢密院事。正月十八,加封全永坚为太尉。参知政事常楙逃跑。三个学生誓死不降,朝廷特别赦免了他们的罪责,让他们离开。任命杨亮节为福州观察使,提举吉王府事务;俞如珪为环卫官,提举信王府事务。元军攻入安吉州,知州赵良淳自缢而死。这天晚上,月亮在东井星附近出现光晕。正月二十,签书枢密院夏士林逃跑。正月二十一,在太乙宫祭祀。正月二十三,吉王昰被封为益王,兼任福州知府、福建安抚大使;信王昺被封为广王,兼任泉州知府、南外宗正事。任命留梦炎为江东西、湖南北宣抚大使。

正月二十四,元军到达皋亭山,朝廷派监察御史杨应奎送上国玺投降,奏表写道:“宋国臣子(臣名)谨拜上奏表,臣年幼无知,国家遭遇多难,奸臣误国,导致元军兴兵问罪。臣并非不能迁徙躲避,苟且偷生,但如今天命已归,臣又能去哪里呢?谨奉太皇太后之命,去除帝号,将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两广、两淮、四川等地现存州郡,全部献给圣朝,为社稷生灵祈求哀怜。恳请圣上慈悲,不忍我大宋三百多年的社稷就此灭亡,恩准保全,则赵氏子孙将世世代代感恩戴德,永世不忘。”当晚,丞相陈宜中逃跑,张世杰、苏刘义、刘师勇各自率领军队离开。正月二十六,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正月二十七,命令文天祥和吴坚出使元军。赐予家铉翁进士出身,任命他为签书枢密院事;任命贾余庆为同签书枢密院事、临安府知府。正月二十九,建德军知军方回、婺州知州刘怡、处州知州梁椅、台州知州杨必大都投降了。这个月,临江军知军滕岩瞻逃跑。

二月初一,那天太阳里头出现黑子,互相碰撞,像鹅卵石一样。过了几天,皇帝带着百官在祥曦殿举行祭祀活动,还下诏书让各地官员也跟着做。元朝使者来到临安府,把府库封锁起来,搜刮史馆、礼部等机构的书籍和所有官府的印章、文书,然后把官府和侍卫军队都给解散了。当天,元军驻扎在钱塘江边,结果潮水三天都没涨起来。

过了些日子,三月初四,皇帝进宫朝拜了。五月十九,他去上都朝见元朝皇帝,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同一个月,陈宜中等人拥立宋端宗在福州登基。两年后的四月,端宗在碙洲去世,陆秀夫等人又拥立卫王赵昺为帝,三年后,南宋才彻底灭亡。

司马迁说过,秦国和赵国的祖先都出自伯益。稷、契、伯益的后代都曾经拥有天下,至于他们王朝的兴衰成败,取决于他们功德的厚薄。宋朝虽然是靠武力起家的,但功成名就之后,却以仁德治国,比起秦朝来要好得多。然而,仁德的弊端在于软弱,就像文治的弊端在于迂腐一样。宋朝中期,有人想自强,想改变这种弊端,结果方法不对,导致国家更加混乱。建炎以后,宋朝领土分裂,即使这样,还能延续六个皇帝一百五十年才灭亡,这难道不是因为礼义能够维持君子的志向,恩惠能够巩固百姓之心吗?瀛国公四岁登基,元军就渡过长江了,六岁的时候,群臣就拥戴他进宫朝拜了。

汉朝的刘向说过:“孔子讲解《诗经》时,读到‘殷士肤敏,祼将于京’这两句,就感叹道:‘大哉天命,善不可不传于后嗣,是以富贵无常。’ ”多么精辟的论述啊!元朝平定宋朝的时候,吴越地区的百姓,市场交易照常进行,没有丝毫混乱。元世祖皇帝命令征南的将领,都用宋太祖告诫曹彬不要滥杀无辜的话来教导他们。《尚书》上说:“大哉王言,一哉王心。”我元朝能够统一全国,根本就在于此。

话说宋朝的两位小王爷,都是宋度宗的儿子。哥哥叫昰,他母亲是淑妃杨氏;弟弟叫昺,他母亲是修容俞氏。宋度宗驾崩后,谢太后召集贾似道等人进宫商议立储之事。大家都觉得哥哥昰年纪大,应该立他为帝。但贾似道坚持要立嫡子,最终立了弟弟昺为帝,而哥哥昰则被封为吉王。

德祐二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建议让两位小王爷去镇守福建和广东,以防万一。但这个建议没被采纳,直到元军兵临城下,大家再次提出这个建议,这才让两位王爷离开皇宫。于是,哥哥昰被改封为益王,担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大使;弟弟昺被封为广王,担任泉州知府兼南外宗正。同时,还任命驸马都尉杨镇以及杨亮节、俞如珪等人为提举,负责保护两位王爷的安全。

元军攻打到皋亭山,杨镇等人带着两位王爷逃往婺州。元朝丞相伯颜攻陷临安后,派范文虎带兵追赶,并派人召回杨镇和两位王爷。杨镇收到消息后,毅然决然地说:“我要在那里战死,为后面的人争取时间!”于是,杨亮节等人背着两位小王爷,在山中躲藏了七天。后来,杨镇的部将张全率领几十名士兵追上了他们,一起逃往温州。途中,陆秀夫、苏刘义也追上了他们。

随后,他们派人去请陈宜中和张世杰。陈宜中从清澳赶来,张世杰也率领部队从定海赶到温州江心寺。当年宋高宗南逃时也曾到过这里,寺中还留有高宗的御座。大家聚集在御座下痛哭,然后拥立昰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昺为副元帅。接着,他们开始整顿军队和官员队伍,任命秀王(昰)和弟弟昺为福建察访使兼安抚使、知西外宗正,任命赵吉甫为南外宗正兼福建同提刑,让他们先进入福建安抚百姓,并联络宗室成员。

不久,太皇太后派了两个宦官和八名士兵来温州召回两位王爷。陈宜中等人把这些士兵沉入江中,然后带着两位王爷进入福建。当时,汀州、建州等地正打算投降黄万石,听说昰要来,立刻关闭城门,拒绝了黄万石的使者。黄万石的将领刘俊、宋彰、周文英等人纷纷投降了昰。

五月初一,那天是乙未日,是个适合做大事的好日子。张世杰他们拥立益王赵昰在福州登基,当上了宋朝皇帝,改年号为景炎。同时,册封杨淑妃为太后,让她和皇帝一起处理政事。 还把信王赵昺封为卫王。张世杰自己被任命为左丞相兼都督,李庭芝当右丞相,陈文龙、刘黻当参知政事,张世杰还兼任枢密副使,陆秀夫当签书枢密院事。 然后,他们又派吴浚、赵溍、傅卓、李珏、翟国秀等人分别带兵出征。福州改名叫福安府,温州改名叫瑞安府。 皇帝还下令大赦天下。 就在这天早上,皇宫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当天,文天祥从镇江逃回来啦,到了庚辰日,他被任命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 皇帝派他手下的将领吕武去江淮地区招募英雄好汉,又派杜浒去温州招兵买马。 广东的经略使徐直谅派梁雄飞去隆兴府投降, 然后就给梁雄飞封了个招讨使的官职,让他去收复广州。 可是没多久,徐直谅听说赵昰当皇帝了,就让权通判李性道和摧锋军将领黄俊去石门阻击梁雄飞。李性道压根儿没打,黄俊打输了,逃回了广州,徐直谅一看情况不妙,直接放弃广州城跑了。

六月丙子日,梁雄飞攻占了广州,那些投降的将领都得到了官职, 只有黄俊不肯接受,结果被大家给杀了。 吴浚在广昌集结军队,攻下了南丰、宜黄、宁都三个县。翟国秀攻下了秀山,傅卓打到了衢州、信州等地,当地老百姓大多都响应他们。 皇帝又任命文天祥为同都督。

七月丁酉日,军队进兵南剑州,准备攻打江西。 这个月,吴浚的军队在南丰打败了,翟国秀听说元军来了,就撤兵了。傅卓的军队也打败了,跑去投降了江西的元帅府。 元朝的平章阿里海牙攻破了严关,马暨退守静江府。

八月,漳州闹起了乱子,朝廷就派陈文龙去当闽广宣抚使,去平乱。 甲戌日,(也就是八月二十一日),秀王和他的军队包围了婺州。丙子日(八月二十三日),他们听说朝廷的大军到了,就赶紧撤兵回去了。 朝廷任命王积翁为福建提刑、招捕使兼南剑州知州,负责上三郡的防卫;黄佺也同时担任提刑、招捕使兼漳州知州,负责下三郡的防卫。张世杰派兵去帮助吴浚,跟元帅李恒在兜零打了一仗,结果打输了,败逃到了宁都。兴化石手军也造反了。

九月,朝廷又让陈文龙去当兴化军知军。东莞人熊飞,当时在帮黄世杰守着潮州和惠州,听说赵溍的大军到了,立刻带兵去支援,一起攻打在广州的雄飞。壬寅日(九月二十九日),雄飞逃跑了,熊飞于是收复了韶州。新会县令曾逢龙也率兵到了广州,李性道出来迎接他,结果被雄飞和曾逢龙抓住杀掉了。衢州的守将魏福兴在福星桥跟敌人打仗,战死了。壬子日(九月二十七日),赵溍进了广州城。这个月,招讨也的迷失在福州集合了东省的军队。元帅吕师夔和张荣实率领军队进入了梅岭。

十月初一,那天是壬戌日,文天祥到了汀州。赵昺派曾逢龙去南雄支援熊飞的大军,结果曾逢龙战死了,熊飞逃到了韶州。大军包围了韶州,守将刘自立投降了,熊飞带着兵在城里巷战,打败了,最后跳水自杀了。

十一月,参政阿刺罕和董文炳率领军队到达处州,李珏投降了。甲辰日,也就是十一月某一天,宋端宗和元军在瑞安打仗,观察使李世达战死了。元军的将领与睪,还有他的弟弟与虑、儿子孟备,以及监军赵由(王葛)、察访使林温都被俘虏了,全部都被杀害了。阿刺罕的军队到了建宁府,抓了守臣赵崇釠,邵武军的知军赵时赏和南剑州知州王积翁都丢下城跑了。乙巳日,宋端宗逃到了海上。癸丑日,元军到了福安府,知府王刚中投降了。

宋端宗想要进入泉州,想招抚蒲寿庚,但蒲寿庚却另有打算。话说,蒲寿庚以前是泉州舶司提举,靠着垄断海外贸易发了三十年的财。宋端宗的船到了泉州,蒲寿庚去拜见,请求宋端宗在泉州驻扎,张世杰不同意。有人劝张世杰留下蒲寿庚,这样所有的海船都不会离开,张世杰没听,放他回去了。后来因为船不够用了,就抢了他的船,没收了他的财产,蒲寿庚一怒之下,杀死了所有在泉州的宗室、官员和淮兵。宋端宗就转移到了潮州。这个月,福州和兴化都投降了。英德的守将凌弥坚、徐梦得也都投降了。

十二月初一,那天是辛酉日,赵昺放弃了广州,逃跑了。乙丑日,制置使方兴也逃跑了,吴浚退到了瑞金。戊辰日,蒲寿庚和泉州知州田真子一起投降了。兴化军的知军陈文龙死守城池不肯投降,到了乙酉日,通判曹澄孙投降了,陈文龙被抓,宁死不屈。宋端宗最后到了甲子门。

1277年正月,元军攻破了汀州的关隘。癸巳日(农历某日),循州知州刘兴投降了。壬寅日(农历某日),吴浚丢下瑞金逃跑了,元朝的镇抚孔遵进入瑞金,文天祥则逃到了漳州。吴浚后来又回到汀州,也投降了。戊申日(农历某日),潮州知州马发和他的通判戚继祖投降,癸丑日(农历某日),他们又反悔了,再次归顺元朝。丁巳日(农历某日),梅州代理知州钱荣也带着城池投降了。

二月,元军到达广州,广州人赵若冈带着城池投降。广东其他的郡县也都投降了。

三月,文天祥攻下了梅州。陈文龙的儿子陈瓒带兵杀了兴化军的守将林华,占据了兴化军。

四月,文天祥攻下了兴国县,广东的制置使张镇孙袭击广州并夺取了广州,梁雄飞等人丢下城池逃到了韶州。

五月,张世杰带兵攻下了潮州,文天祥从梅州带兵出发,进入江西,到了会昌县。淮南人张德兴也起兵杀了太湖县丞王德颙,占据了司空山,攻下了黄州和寿昌军。丁巳日(农历某日),文天祥遇到了宣慰使郑鼎,在樊口发生战斗,郑鼎掉进水里死了。

六月辛酉日(农历某日),文天祥攻下了雩都。己卯日(农历某日),他进入了兴国县。

七月,文天祥派兵攻取了吉州、赣州等一些县,包围了赣州。衡山人赵璠、抚州人何氏都起兵响应文天祥。乙巳日(农历某日),张世杰包围了泉州,派将领高日新收复了邵武。在福州的淮军想杀掉王积翁来响应张世杰,都被王积翁杀掉了。江西宣慰使李恒派兵支援赣州,但他自己却带兵进入了兴国。

八月,文天祥的军队接连战败,于是他带领军队撤到永丰,永丰的军队也溃败了。己巳日(农历某日),荧惑掩月,天色通红。壬申日(农历某日),文天祥的军队在兴国战败。己卯日(农历某日),元军攻破了司空山,张德兴战败,逃跑了。甲申日(农历某日),文天祥到达空坑,军队全部溃散,于是他独自一人逃往循州,他的将领们都被抓住了。

九月,元帅唆都支援泉州。戊申日(农历某日),张世杰回到浅湾。左丞塔出带兵进入大庾岭,参政也的迷失带兵收复了邵武,进入福州。

公元1279年十月初一,元军大将唆都攻破兴化军,陈瓒战死。接着,元军进攻潮州,却被马发顽强抵抗,不得不转而攻打惠州。

十一月,元军包围广州。十一月庚寅日,张镇孙打开城门投降了。与此同时,元帅刘深率领水军在浅湾袭击昰帝(南宋少帝),昰帝逃往秀山。陈宜中逃到占城,从此不再回来参与南宋的抵抗。

十二月丙子日,昰帝逃到井澳,遭遇飓风,船只受损,差点溺死,还因此生病了。十多天后,才陆续有士兵聚集过来,期间已经有十四名士兵不幸遇难。十二月丁丑日,刘深追击昰帝至七州洋,俘获了俞如珪。

公元1280年正月,元军攻陷广州城。张世杰派兵攻打雷州,但未能成功。正月己酉日,元军攻克涪州,俘获守将王明。

二月,元军攻破潮州,马发战死。三月,文天祥收复惠州,广州都统凌震和转运判官王道夫收复广州。昰帝想逃往占城,但未能如愿,只好驻扎在碙洲,并派兵攻打雷州。曾渊子从雷州前来,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兼广西宣谕使。

四月戊辰日,昰帝在碙洲去世,他的臣子尊称他为端宗。四月庚午日,大家又拥立卫王昺为帝,任命陆秀夫为左丞相。这个月,海中出现了黄龙的异象。

五月初一,癸未日,改元祥兴。五月乙酉日,碙洲被升格为翔龙县。元军派遣张应科和王用攻打雷州,张应科打了三次仗都没成功,王用最终投降了。

六月丁巳日,张应科再次攻打雷州,战死沙场。高州知州李象祖投降。六月己未日,昺帝迁居崖山,广州被升格为翔龙府。六月己巳日,一颗大星从东南方向坠落入海,数千颗小星随之落下,声音如同雷鸣,持续了片刻才停止。六月己卯日,元朝都元帅张弘范和李恒率军征讨崖山。

十月,赵与珞与谢明、谢富一起守卫琼州,元军将领阿里海牙派马成旺招降他们,赵与珞率兵在白沙口抵抗。

十一月癸巳日,琼州百姓绑架了赵与珞投降元军。

闰月,庚戌年,王道夫从广州逃跑了。到了壬戌年,凌震也逃了。癸亥年,元朝大军攻入广州。十二月壬午日,王道夫又反攻广州,结果兵败被抓了。凌震的军队随后也到了,也打败了。文天祥逃到了海丰,壬寅年,在五坡岭被抓。凌震的军队又在芰塘打败仗。元军攻破南安县,守将李梓发战死了。

十六年正月壬戌日,张弘范的军队到达崖山。庚午日,李恒的军队也赶来增援。张世杰用船队在海上列阵,把上千艘战船连成一体,船首船尾相连,用大绳索捆绑,四周搭起楼棚,像城墙一样,宋帝昺就在里面。元军进攻,战船坚固,纹丝不动。元军又用装满茅草,浇上油脂的船只,借助风势放火焚烧宋军战船。但是宋军战船都涂了泥,还用长木头抵挡火船,火烧不着。

二月初一戊寅日,张世杰的部将陈宝投降了。第二天己卯日,都统张达夜袭元军营地,损失惨重。癸未日,山西方向出现了黑气(不祥之兆)。李恒趁着早潮退去,攻击宋军北翼,张世杰率领淮兵殊死抵抗。等到中午涨潮时,张弘范又从南面进攻,宋军南北受敌,士兵们都疲惫不堪,无力作战。突然,一艘船的旗帜倒了,其他的船旗也跟着倒了,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就率领精兵撤入中军。各路军队溃败,翟国秀和团练使刘俊等人纷纷投降。元军攻入中军,这时天色已晚,又刮风下雨,浓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张世杰就和苏刘义砍断缆绳,率领十多艘船突围而出。陆秀夫背着宋帝昺逃到卫王的船上,卫王的船很大,而且周围都是船只,根本无法逃脱,于是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了,后宫嫔妃和许多大臣也跟着殉国。七天后,海上漂浮着十多万具尸体。杨太后听说宋帝昺死了,捶胸顿足,悲痛欲绝地说:“我忍着死里逃生,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为了赵氏江山啊!现在希望都没了!”说完也投海自尽了。张世杰把杨太后葬在海边,然后他也投海自尽了。宋朝就这样灭亡了。

话说宋朝灭亡的征兆,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出现的。历史的规律总是会循环往复,真正的统治者掌握天下,而那些宋朝的旧臣,却还傻乎乎地拥立两位皇子在海上搞什么复国大计,真是不知道天命啊!

唉,可是这些人臣对他们效忠的君主忠心耿耿,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真是让人悲叹啊! “赞曰:宋之亡征,已非一日。历数有归,真主御世,而宋之遗臣,区区奉二王为海上之谋,可谓不知天命也已。然人臣忠于所事而至于斯,其亦可悲也夫!”